2023年尺规作图教学反思与小结 残缺的美用尺规作线段教学反思(精选5篇)

时间:2023-10-08 作者:曼珠2023年尺规作图教学反思与小结 残缺的美用尺规作线段教学反思(精选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尺规作图教学反思与小结篇一

《用橡皮筋作动力》是《运动和力》单元继《我们的小缆车》的第二课,本课主要构建“弹力”这个概念,通过活动知道“弹力”有大小和方向。在导入环节,出示橡皮筋和弹弓后,孩子们知道弹弓拉得开弹得远,也知道是利用弹力的,但弹力具体是怎么样却说不清道不明,这为后面的学习明确了目的,打下伏笔。本课设计了两个活动,一是“使小车前进和后退”,二是“使小车前进更远”。在活动完成后提出促使小车运动的动力是怎么产生的,将拉开的橡皮筋与原来的.橡皮筋进行对比,初步建构“弹力”的概念。让孩子们带着问题进行“使小车前进更远”活动,知道动力大小是不一样的,最后结合课本p74页橡皮筋挂钩码实验认识弹力,再结合生活利用弹力。

试教了2次,结合教学当中出现的状况做了修改。但这次教学后,教学过程中还是有很多细节处需要斟酌。

1、第一个活动“使小车前进和后退”,重点应侧重研究方向,对于“一圈、两圈”可放到第二个活动时讲。

2、使小车前进后退的方法,描述不到位,主要是老师指导不到位。如果老师教给孩子们词语,教会用起来,孩子表达能力将进一步提高。这里若能让孩子们一边转动车轴,实物投影出来,一边描述就更好了。

3、问题设计还要再思考。“实验时应该注意什么?”这个问题涉及的太宽了,孩子们也不能有针对性的回答。

4、对对比实验中改变的条件应如何改变、如何选择,没有抓住机会。可适当的提问记录2组的数据,再抛出问题“你觉得哪种更好?你想怎样选择?”让孩子们自己对比思考选择。孩子们的思维有没有得到发展,从中也能知道。同时橡皮筋不能绕太多圈,是因为会断,究竟几圈会断,可告知,并限制圈数。

5、数据处理太过简单。本课是用求平均值获得数据。数据处理应分层展开。先从两组开始,介绍数据,下结论。数据和结论呈现,促使孩子们有思考。再比较不同小组数据,看发现。所以教师在指向操作上要做考虑。

6、弹力的概念建构不到位。概念建构应分点建构,而课本p74页橡皮筋挂钩码实验的作用其实就是对应弹力概念。先挂一个钩码,问橡皮筋的变化;多挂几个钩码,问橡皮筋的变化;拿掉钩码橡皮筋会怎样——会弹回去;弹回去就是恢复形状,恢复的力量来自哪里——弹力;三根橡皮筋对应的小车上三种圈数。讲完再回头问小车的动力,孩子们能讲清楚了,弹力概念就构建。

7、生活中用到弹力的例子都是老师在讲,应该让孩子们讲,怎么讲,讲得怎么样,也可充分得知孩子学到了多少。

8、弹力方向落实方式不正确。老师是在小车上改变橡皮筋受力方向来落实弹力的方向:与橡皮筋形变方向相反。既然是研究小车运动,应联系小车来落实弹力的方向:与小车运动方向一致。

我从没想过一堂课上得向公开课一样精彩,我更愿暴露教学上更多的不足来促进我的进步。希望请老师们多多批评指正。

尺规作图教学反思与小结篇二

一、环节的设计也要讲究科学性。

为了追求学习的趣味性,在课堂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准备了两辆相同的小车,请两个同学上来现场pk一下看谁的'小车行驶得远些,以此引出让学生猜一猜,小车行驶的距离远近和什么有关。虽然学生也猜测到可能和橡皮筋缠绕的圈数有关。课后细细思考,不同的小车,不同的橡皮筋,不同的人,不同的操作,所引起的变量太多,可能性也就很多。以此来引出猜测,缺乏科学的严谨性。科学课本来就要求学生学科学,用科学,教师的环节设计一定也要讲究科学性。

二、要注重实验数据的展示和分析。

学生实验完毕后,由于已接近下课时间,我只请了一组同学汇报实验纪录,而没有展示其他组的数据,就此得出结论: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少,小车行驶的距离近;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远。一方面结论的得出缺乏科学性,因为一个科学结论的得出要有多个数据的支持,只有一组数据并不能说明问题。另一方面不利于发现其他组学生实验中发生的问题。

尺规作图教学反思与小结篇三

《用橡皮筋作动力》是在第1课用重力拉动小车的基础上,利用橡皮筋的弹力作为动力使小车前进。本课主要有两大实验活动,第一是研究橡皮筋缠绕方向与小车前进方向的关系,第二个活动是研究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通过课堂教学后,我有了一些想法和启示:

一、实验前老师要认真钻研,先行一步

我在课前发现一些问题:

2小车比较轻,动起来容易打滑,根据这个情况我在小车的尾部加上了一个重50克的金属垫圈,这样效果比较好。

二、课上指导应该更细、更全面

在课前我做了实验,发现了一些问题,觉得学生应该注意的也就这些,但是我发现结果不然,学生因为知识结构的差异,很多细节老师都应该去关注、指导,比如:有的学生不知道怎样才算往前绕怎样才算往后绕;有的学生不知道怎样才算一圈;有的学生不知道怎样测量小车的行使的距离等等,这些都需要老师全面的指导。

三、科学结论的得出应该是学生主动发现,老师是一个“旁观者”

在课上学生记录了很多数据,从这些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只能从表面上发现一些问题,但这不是我们最终要的结果,当然学生的思维在没有任何指引的情况下是不会自动生成,这就需要老师这个“旁观者”时时点醒他们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为什么小车行驶距离就远?(圈数多橡皮筋就长)小车行驶了一段距离为什么自己会停下来?(橡皮筋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弹力就消失了),这些实验数据给你怎样的启示?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不光自己理解了弹力这一科学概念,而且还用自己的话说出弹力的概念,教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四、科学课也需要安静地思考和活动

科学课是以探究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实验验证一系列的活动完成学习,所以学生在课上有一定的自由来进行活动,这就需要学生有安静讨论和活动的科学素养,假设一直在闹哄哄的氛围中,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进行思考。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的教育教学还要努力。

尺规作图教学反思与小结篇四

列方程解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能够比较熟练地列方程解应用题.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找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一)找出单位“1”

1.一本书已经看了

2.实际比计划节约

3.今年产量比去年提高

4.乙数比甲数少

(二)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应用题.

二、讲授新课.

(一)教学例7

例7.某工厂十月份用水4800吨,比原计划节约了,十月份原计划用水多少吨?

1.读题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

2.教师提问

(1)哪句话是说明数量关系的?

(2)怎样理解这句话?

(3)你能根据这句话画出线段图吗?

3.分析数量关系

把原计划用水的吨数看作单位“1”,原计划用水的吨数是未知的,可以用表示.

4.列方程,解方程.

解:设十月份原计划用水吨.

答:原计划用水540吨.

三、巩固练习.

(一)根据方程补充一个已知条件.

1.

2.

3.

(二)找出单位“1”,说等量关系.

1.海豚每小时可以游70千米,比蓝鲸的速度快,蓝鲸的速度是多少?

2.有一本故事书,小明第一天看了48页,第二天比第一天少,第二天看了多少页?

四、质疑小结.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和数学方法有什么主要区别?

五、板书设计.

分数应用题

例7.某工厂十月份用水4800吨,比原计划节约了,十月份原计划用水多少吨?

解:设原计划用吨,

答:原计划用540吨.

尺规作图教学反思与小结篇五

(1)

一、环节的设计也要讲究科学性。

为了追求学习的趣味性,在课堂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准备了两辆相同的小车,请两个同学上来现场pk一下看谁的小车行驶得远些,以此引出让学生猜一猜,小车行驶的距离远近和什么有关。虽然学生也猜测到可能和橡皮筋缠绕的圈数有关。课后细细思考,不同的小车,不同的橡皮筋,不同的人,不同的操作,所引起的变量太多,可能性也就很多。以此来引出猜测,缺乏科学的严谨性。科学课本来就要求学生学科学,用科学,教师的环节设计一定也要讲究科学性。

二、要注重实验数据的展示和分析。

学生实验完毕后,由于已接近下课时间,我只请了一组同学汇报实验纪录,而没有展示其他组的数据,就此得出结论: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少,小车行驶的距离近;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远。一方面结论的得出缺乏科学性,因为一个科学结论的得出要有多个数据的支持,只有一组数据并不能说明问题。另一方面不利于发现其他组学生实验中发生的问题。

(2)

我为这节清楚的课定下了两个任务:一是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弹力;二是让学生经历探究橡筋圈数与行驶距离的关系的活动。

所以课一开始,我就借助弹簧拉力器,让学生体验弹力。学生感受到了弹力,但很难描述清楚什么是弹力,容易和拉力混淆。在这里必须要加强与拉力的比较,进而发现“弹力”其实正好是和我们的拉力相对的那个力。是弹簧或皮筋这样的物体在被改变形状后,要恢复原来面貌时产生的力。我们老师的这几句小结必须要精练、准确。否则就可能造成学生思维困难。

在认识弹力之后,引入探究“橡筋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活动,学生目的性非常明确。这个环节关键是器材的准备。我在准备时发现配套的学具很容易打滑,不利于关系的`有效得出,学生容易被此现象分散探究目标。所以事先,我就对小车进行了配重,以保证有比较明显的效果。为了提高活动效率,我还统一了绕的圈数为:5圈、8圈、11圈。因为我的这批橡筋12圈以上断的概率较大,容易降低活动效率。在排除了这些容易影响活动的细节后,这节课的活动效率还是很高的,但还是因为这是一节教室内外结合的课而浪费了不少组织的时间,从而没能完成最后的数据整理、交流和汇总。打算下节课再花些时间完成整理结尾工作。

幸好五年级的进度还比较快,这个单元的活动我还可以放心的充分展开。不像三年级那么郁闷,课时量太大,无法充分展开。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家政公司办年会演讲词(优秀1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

    2023年女性平等的句子 妇女节关爱女性演讲稿(优质9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

    最新参观荆州博物馆收获与体会(模板7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

    生态园社会实践报告(汇总10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人与自然的关系心得体会(实用10篇)

    心得体会是指个人在经历某种事物、活动或事件后,通过思考、总结和反思,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

    cctv理想照亮未来开学第一课 秋季央视开学第一课理想照亮未来心得体会(优质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

    2023年服装公司采购经理总结报告 服装公司年终总结报告(精选5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

    专业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申论案例

    梦想是人生的底气和信念,它使我们勇往直前、永不放弃。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积累经验,为实现梦想打下坚实的基础。这里有一些关于梦想实现的范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

    塑料桶制品 塑料模具合同(优秀10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

    最新铸造实训的心得体会和建议(模板5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经历一些事情后所得到的一种感悟和领悟。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到自己的定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