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劳技课程教学工作总结报告(优质5篇)

时间:2023-10-03 作者:薇儿2023年初中劳技课程教学工作总结报告(优质5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报告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报告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初中劳技课程教学工作总结报告篇一

光阴流逝,岁月荏苒,转眼我们又度过了一年。回首一年来对学生进行的劳技教育工作,我们深深地发现这门学科的突出的特点。

开展丰富多彩的劳技教育活动,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能够受到积极的思想影响。

劳技技术课是普通高等中学对学生突施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课程,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由于劳动技术教育对学生的思想是潜移默化的,因此,亲身实践往往比单一的口头说教更为有效。

劳动技术教育是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的实践活动。学生既要动脑、又要动手、动口、这就十分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以及阅读、表达、操作等能力,有利于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中学生开展创造性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要受到很多限制,而在劳技课上却可以大现身手。

劳动技术教育活动是学生课余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一项教育活动。学生课余生活中不断设有劳动技术教育活动,在许多情况下,不愿教或不会教劳技活动,就很难教好课堂教学活动,也就很难教好整个学校的工作。

综上所述,正确认识并开展劳动技术教育活动,并认真地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对于进一步深化新青一中教育改革,优化教育质量,推动校风学风建设,培养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合格的后备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摆在我们教育者肩上的重担,只要创造条件,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尽可能地了解新成果,新技能,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提高文化素养,陶冶情操。

劳动技术教育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会不懈努力,用爱心、用智慧、用自己的生命去伴随学生们的成长!

初中劳技课程教学工作总结报告篇二

作为自然、劳技两门学科的教研员。我正确处理两门学科间的关系,科学制定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工作计划中的各项任务及市、县教研室布置的工作,具体工作小结如下:

坚持以学校制定的“十多十少”师德公约为行动准绳,严格遵守教育法规和校纪校规,工作认真负责,勤恳踏实,具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乐于助人,凡事能从大局出发,不计较个人得失,有集体荣誉感,组内组外团结互助,与基层教师和睦相处,作风谦虚,有较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得到基层教师认可和欢迎。

1、档案建设:根据学科发展规划的要求,分类为教师建立了电子档案,并通过调研听课、质量抽测、教学评比、技能评比、教研活动的参与状态等方面,跟踪了解教师的成长情况,及时记录成长轨迹,为不同类别的教师提供指导与帮助。

2、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2)以教学设计为切入口,组织骨干教师对1—5年级新教材的单元教学设计进行研究与修正,为一线教师的上课提供参考,确保达到教学的底线。目前,单册教材的单元教学设计已全部完成。

(3)指导兼职教研员和学科标兵向基层教师作了“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的处理艺术”、“小学自然实验与操作性作业”等讲座,并以课和案例的形式向全县教师作了示范展示,受到了老师的好评。

3、跨校联合体的指导与管理:

(1)召开了2次联合体负责人会议,总结提炼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指导各联合体明确研究主题,制定切实有效的工作计划。

(2)由于自然、劳技学科兼职教师多,流动变化大,联合体活动面广量大,效率较低,针对薄弱环节和问题,我坚持定期参加联合体活动,对薄弱联合体更是全程参与,有效指导,一次不漏,保证了联合体活动的正常有效开展。

(3)组织开展自然学科跨校联合体评比,注重活动的组织与过程的指导,活动的参与面和参与质量明显提高,跨校联合体负责人的组织、引领水平得以提升,促进了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4、课程培训:针对教师的需求,举办了两期新农村教师(骨干与非骨干)培训班。开设了7门课程,培训人数96人,为减轻学校外聘教师的负担,本人独自承担了6门课程的教学;培训过程中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案例分析与实验操作,有讲解,有研讨互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同时,集中培训(暑期)与分散培训有机结合,充分调动了教师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培训,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促进了自然课堂教学改革,提升了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5、教研组建设:

(1)注重教研组长队伍的建设,为教研组长作了2次专题讲座,1次专题培训,通过讲座与培训,提升教研组长的专业引领能力。

(2)积极探索教研组建设与校本研修的经验,组织东门小学进行优秀教研组展示,通过现场观摩与研讨,发挥优秀教研组的引领、辐射作用。

(3)对薄弱教研组进行重点指导帮助,通过课堂教学的诊断,提供学习资料、优秀课例,帮助教师分析问题,寻找原因,通过全程参与教研活动,帮助教研组寻找有效的策略与方法,减少了薄弱教研组的比率。

6、带教情况:

(1)重点带教了大同小学的新教师倪雯,面对面听课指导5节,外出学习观摩、案例分析6次,经过一年的带教,倪雯老师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明显提高,片、县级活动积极投入,并敢于发表自己有见解的想法。

(2)担任了优青工程后备人选的带教老师,为带教对象制订了详细的带教计划,并进行了有针对性指导,目前已完成中期指导与总结。

1、学科计划方案与工作总结:根据学科特点,结合部室要求,有质量的撰写了学年目标任务书和学期工作执行方案,并按时提交;每逢学期和学年结束,都能及时进行工作总结,总结认真规范,提交及时。

2、教研活动:组织开展了8次县级主题研讨活动,5次市级网络教研(自然学科3次、劳技学科2次),2次县级网络教研(自然学科),并担任了市劳技网络教研的嘉宾主持。其中,劳技学科的参与率及参与质量得到了市教研室的好评。

3、教学调研与指导:本学年下基层听课86节,对面上21所学校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研,并撰写了调研汇总表,完成了大同小学的集体调研报告。

4、质量管理:针对学科特点,积极构建县—片—校三级质量管理网络,将原来的单一县级统测变为统测与片、校自行命题、自行测试并举,县级层面加强命题的研究与指导,并针对各校的测试方案和质量分析进行再分析,从中总结有效经验,客观分析存在问题,经过一年的运行,效果良好,确保了学科教学质量稳中有升,促进了教师对教材的分析研究。

5、深入开展项目性主题研究:

(1)围绕今天行动计划中的“自然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研究”开展了案例收集、主题研讨及论文交流活动。

1、指导教师参加市自然学科中青年教师教学评比,获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

2、指导教师参加市劳技学科水仙花雕刻评比,获1个一等奖和2个三等奖,名列全市小学组前茅。

3、指导教师参加市自然学科长周期探究活动评比,获3个三等奖。

4、对应市劳技教师技能操作比赛,组织开展了县级评比活动,指导获奖教师参加市评比,获2个三等奖。

5、在教研组长层面作了2次专题讲座。《小学劳技教学中提高合作学习有效性的调查报告》一文发表于校刊20xx年第6期。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小学生自然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在自然学科教研员论坛上进行了交流发言,获市教研员的好评。

6、xx年10月被中国教育学会小学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评为优秀教研员。

7、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的教师教学参考资料的编写,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的撰写,第二阶段的撰写在修改之中。

8、根据学校要求,深入蹲点学校开展听课、校本研修等工作,并上了2节体验课。

初中劳技课程教学工作总结报告篇三

一、基本情况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好、学习能力不一,相差较大,有的同学乐于学习,个别学生厌学。大部分学生对劳动技术课重视不够,课堂上会出现做其它作业的现象。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4单元,由“操作活动”、“技术信息”两大部分组成。通过一系列设计与“操作活动”来认识家庭电路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安全用电意识,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

三、教学内容

1、走进电的世界。

2、家庭用电知识。

3、电子器件制作。

4、有关技术信息。

四、目标与要求

1、了解电的应用、产生和传输过程。

2、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设计简单的家庭电路,知道安全用电知识。

3、能认识电路图,制作一些简单的电子器件。

4、知道电路基本规律,照明线路的敷设。

5、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焊接技术。

五、教学措施

1、多让学生动手制作,激发学生兴趣。

2、利用制作竞赛,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3、兴趣小组展开活动。

六、课时分配

第一单元3课时

第二单元5课时

第三单元5课时

第四单元3课时

七、教具细目

1、有关挂图

2、基本电子器件、工具

八、教学进度

9月 第一单元

10月 第二单元1-4

11月 第二单元5-6

第三单元1-2

12月 第三单元3、4、5、6

1月 第四单元1-7

2月 第四单元8-11

2页,当前第212

初中劳技课程教学工作总结报告篇四

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所说的课题是《编网袋》。

一、说教材

《编网袋》是苏教版《劳动与技术》五年级下册编织单元中的模仿制作教学内容。五年级的学生有思想,动手能力强,近三年的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已使他们养成了认真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动手习惯,为本课学习编织打下了铺垫。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编织是我国民间的传统工艺,并让学生掌握一些手工编织的基本技法,自己制作出一些小作品。而《编网袋》这一教学内容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其中的一种技法——绳结编织法,在编织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劳动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二、说教学目标

劳动与技术教育以“会动手、能设计、爱劳动”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为学科总目标,结合《编网袋》这一具体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想象,使学生感受劳动技术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结合纲要要求,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观察编网袋的过程,了解绳结编织法。

2、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掌握编织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3、引导学生想象编织其它式样、质地的网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在编织网袋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并渗透环保教育。

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绳结编织法,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指导学生掌握绳结编织法,这也是本课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级特点和教学要求,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操作经验出发展开活动,因此,本课我事先准备了多媒体课件,网袋成品,剪刀、50厘米长线绳8根(每个学生的8根绳必须相等),袋口绳1根(稍粗),矿泉水一瓶。

通过创设情境,组织学生观察编织过程,学会编织方法,掌握编织程序,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意识。古人云:“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一个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远比灌输有限的知识来得重要。本课中,我采用模仿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实践交流法,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尽情的发挥。

四、说教学流程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力求通过“欣赏-感知、演示-模仿、实践-展示、拓展-延伸”几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欣赏—感知。

兴趣是小学生获得经验最活跃的因素,一个它是能激发学生强烈兴趣的良好开端,也是一堂好课成功的一半。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创设一个去超市购物用什么做购物袋的情境,进而出示一个网袋成品,告诉学生这也可以用做购物袋,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用网袋做购物袋有什么好处?从而让学生对网袋产生兴趣的.同时渗透环保的意识。在学生产生浓烈兴趣时,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编织之乡”——李堡的一个网袋收藏人的陈列室里的一系列作品,同时介绍网袋的历史,让学生欣赏感知,在给学生以视觉冲击之后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这些精美的网袋是如何编织成功的?你们也想学吗?通过激趣揭示课题《编网袋》,小孩子好奇的心理会使他们的注意力充分的集中到新课的学习上来。

演示—模仿。

《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试行纲要》中指出学生是劳动与技术学习的主人,因此,首先让学生自学图示,让学生提出弄不明白的地方,为下面的观看演示进行模仿更有目的性打下铺垫。

接着,老师的示范操作和学生的模仿操作同步进行,即教师示范操作一步,学生就模仿操作一步。每排绳结的距离要相等,这是操作中的一个要点,教师要突出讲解。示范操作和模仿操作同时进行,这样就有利于克服学生操作时不按规程做,甚至会漏掉某一环节的现象,从而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为独立操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然后,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编一个网袋的基本步骤。(学生回答,教师有选择地板书)这一设计旨在让学生学会配合与交流,在交流与沟通中,激活同学们的思维。

实践—展示。

劳动课的突出特点是实践,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学生对编网袋的方法步骤已经稔熟于心的情况下,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参加“制作竞赛”,并提出要求:美观、实用。这样以竞赛的形式展开实践,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了烘托学生的操作氛围,可以同时播放歌曲,为背景音乐。

在学生完成比赛之后,师生共同评价。对于好的作品给予“最佳网袋奖”。在整个课堂中创设一种人文的评价情境,让他们感到成功的愉悦,激发他们再次创作的兴趣。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网袋作品,想一想:1、为什么有的小组的网袋大,有的小组编的网袋小呢?网袋大小取决于什么?2、为什么有的网袋的网眼大?有的网袋的网眼小呢?怎样掌握网眼的大小?学生在组内讨论后,全班交流。在学生自主感悟的基础上进行总结,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技术能力和技术意识,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延伸—拓展。

在完成以上三个环节之后,学生已基本掌握编网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而且创作的欲望更加强烈,最后启发学生回家后用不同质地的线绳,编织不同式样的网袋。这一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技术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再次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

以上,只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想,在课堂的教学环节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使对教材的表现更加的灵动,更加的贴近孩子的生活,可能还要进行适当地调整,敬请各位专家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初中劳技课程教学工作总结报告篇五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好、学习能力不一,相差较大,有的同学乐于学习,个别学生厌学。大部分学生对劳动技术课重视不够,课堂上会出现做其它作业的现象。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4单元,由“操作活动”、“技术信息”两大部分组成。通过一系列设计与“操作活动”来认识家庭电路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安全用电意识,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

三、教学内容

1、走进电的世界。

2、家庭用电知识。

3、电子器件制作。

4、有关技术信息。

四、目标与要求

1、了解电的应用、产生和传输过程。

2、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设计简单的家庭电路,知道安全用电知识。

3、能认识电路图,制作一些简单的电子器件。

4、知道电路基本规律,照明线路的敷设。

5、了解电子测量技术、焊接技术。

五、教学措施

1、多让学生动手制作,激发学生兴趣。

2、利用制作竞赛,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3、兴趣小组展开活动。

六、课时分配

第一单元3课时

第二单元5课时

第三单元5课时

第四单元3课时

七、教具细目

1、有关挂图

2、基本电子器件、工具

八、教学进度

9月第一单元

10月第二单元1-4

11月第二单元5-6

第三单元1-2

12月第三单元3、4、5、6

1月第四单元1-7

2月第四单元8-11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