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危险的地方教学反思(汇总5篇)

时间:2023-09-26 作者:纸韵2023年危险的地方教学反思(汇总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危险的地方教学反思篇一

社会

阳台上的危险

1、了解阳台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2、增强幼儿安全防护意识。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了解阳台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增强幼儿安全防护意识。

录像片

1、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谈谈阳台的主要作用。

小朋友家里是不是都有阳台吗?你们都在阳台上做些什么?

小结:阳台是一个伸向屋外的平台,它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空气和阳光。有的人家在阳台上晒衣服,养花,养鱼,有的人在阳台上活动身体,锻炼。夏天,还可在阳台上乘凉。大家都需要它。

2、幼儿讨论:在阳台上有哪些危险的事情不能做?

3、观看录像,判断正确或错误,简单说说原因。

片段一:小朋友在阳台上看书、折纸。(对)

片段二:小朋友在阳台上锻炼身体。(对)

片段三:幼儿将头和身体伸向阳台外喊楼下的小朋友。(错)

片段四:幼儿往阳台外抛东西。(错)

片段五:幼儿将身体伸向阳台外拿手帕。(错)

片段六:小朋友在阳台上玩玩具,忽然风将阳台门吹上了,该小朋友爬门。(错)

:在阳台上取晒在衣架上的东西时,不能将身子探出护栏,应该用衣钩将衣物钩到可以拿到的地方再取回,否则,不小心会发生危险;不能往阳台外扔东西,会砸伤他人;如果遇到阳台上的门被吹上,应向屋里的大人求救,请他们帮忙。

4、活动结束。

活动形式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刺激幼儿去感受美和表现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好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望强烈。及时表扬幼儿的点滴进步,肯定和鼓励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举止,树立自信心,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

危险的地方教学反思篇二

危险地方不能玩

让幼儿知道,哪些地方是不安全的,易发生危险;教育幼儿远离危险的地方;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绘画纸和笔;搜集一些安全教育事例。

1、向幼儿介绍一些有关幼儿到不安全的地方游玩,发生伤害的事例,引起幼儿对安全问题的关心。

2、组织幼儿互相交流,共同讨论,总结出哪些地方容易发生危险。

3、教师将结果画出来,贴在本班活动室内,或装订成册,放在图书角供幼儿随时观看。

4、寻找本班或本园存在危险的地方,贴上标签,提醒大家注意。

5、建议:宣传不宜过分,不要使幼儿感到任何地方都是不安全的。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危险的地方教学反思篇三

1.知道吞吃小纽扣等异物是十分危险的。

2.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3.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录像:小纽扣旅行记

1.看录像,思考讨论:

(1)看录像:珊珊有一条新裙子,裙子上的扣子可美了,像甜甜的糖,珊珊总是喜欢低头看,用手摸。可是有一天:镜头一:珊珊发现纽扣掉在地上了。镜头二:珊珊把纽扣放在嘴里了,想尝一尝。镜头三:唉呀,纽扣吞下去了,珊珊难受极了。镜头四:珊珊看医生,医生说要等纽扣随大便拉出来。

提问:珊珊难受吗?为什么?

(2)师生共同小结:纽扣不能吞吃,既不卫生,又会危害身体健康。

2.交谈与访问:纽扣不能吃。

(1)与"吞吃过异物"的幼儿交谈其经历,引起幼儿注意。

(2)提问:"除了纽扣以外,还有什么东西不能吃?"孩子找找周围"小"、"巧"易误会的物品,如小木珠、小棋子等。

3.讨论:纽扣是我的好朋友。

(1)提问:你的纽扣在哪里?有几颗?它们有什么用途?

(2)讨论:纽扣掉了怎么办?(告诉大人,先收起来,及时钉上。)

1.设立小盒子:发现异物及时收捡。

2.建议家长经常检查孩子的服装,特别是纽扣是否松脱。

小班的孩子对什么都感兴趣,好奇心强烈,喜欢接触新鲜的事物,往往忽略危险的存在,很容易发生意外和事故。本节活动课幼儿的活动氛围很好,大部分的幼儿知道不能把纽扣放在嘴里,并能指出班级有哪些小朋友把小东西放在嘴里玩,还能说出行为有哪些危害,相信宝宝们以后更能知道哪些行为、东西是危险的。

危险的地方教学反思篇四

1、使学生认识一些简单的危险标志。

2、了解这些危险标志所表示的意义,避免危险的发生。

一、导入

2、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像它那样的标志,它们都属于危险标志一类,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

二、教授新课

1、禁止标志

这类标志用红色来表示,形状呈圆形,里面有图案或者表示“禁止”“强制”意思的文字。用圆形来表示,是因为圆形给人的感觉比较直接,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1)圆形里面有一根燃着的火柴,再打一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2)圆形里面有一支点燃的烟,再打一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3)圆形里面有一个人,外面画了一个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4)圆形里面有一个手掌,外面画了一个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5)你还看到过类似的标志吗?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2、认识警告标志

(1)这类标志用黄色三角形来表示,意思是有危险,要注意安全。

(2)出示同学们都比较熟悉的交通警告标志:三角形里面有一个感叹号,表示要注意安全。

(3)再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警告标志:当心火灾、当心爆炸、当心有毒、当心触电等。

3、生活中的危险标志

你们见过生活中有哪些危险标志吗?

三、做游戏认标志

选出十人,分为五组,每组两人。第一组的一个同学站在讲台上,手里拿一张画有危险标志的图片,第一组的另一个同学来表演。第一组表演完,第二组表演,比一比哪个组表演的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认识一些交通标志如:直行、向左转弯、向右转弯、人行横道、步行的标志。了解了这些交通标志的作用,并表示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危险的地方教学反思篇五

1、幼儿能基本掌握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含义;

2、能在理解歌词后在原歌词上进行创编,并乐意创编歌词;

3、知道身边有哪些危险,并学会保护自己和提醒朋友注意安全。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1、打火机、插座、暖水瓶、药瓶图片各一;一个幼儿被火烧手指、一个幼儿被电到、一幼儿被烫到、一幼儿倒下的图片。

2、图的注释。如:打火机(图片)x、一幼儿被火烧手指。

3、三只小猴子的图片,音乐、黑板、纸张和笔。

(一)、开始部分:幼儿练声,复习歌曲《三只小猴》,熟悉歌曲旋律。

1、幼儿跟音乐用唱的方式同老师和小朋友问好!练声!教师:"平时我们都在向老师和朋友打招呼,今天我们要换个不同的打招呼的方法,仔细听。"

2、教师出示三只猴子,引导幼儿复习歌曲《三只小猴》;教师:"瞧,今天我们请了三只小猴子来做客,小朋友还记得他们的歌怎么唱的吗?请你们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

(二)、基本部分:幼儿听教师范唱,幼儿根据图饰来学习教师改编的歌词并跟学和创编。

1、教师范唱改编歌词后的歌曲《三只小猴》,引导幼儿仔细倾听;教师:"老师觉得《三只小猴》的曲子很好听,于是我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歌曲,你们仔细听听歌曲里都讲了些什么?"

2、出示图饰,教师第二次范唱,引导幼儿自己观察图片并理解歌词含义。

教师指导语:"刚才朋友们都说道歌曲中唱了些什么,那现在看看黑板上老师的图饰,在听老师根据图唱一次,会唱的朋友可以小声的跟唱。"

3、幼儿分组或分男女跟老师边看图饰边唱歌曲,让幼儿熟悉歌词和歌曲旋律。

4、引出歌曲名字《危险的东西不要碰》,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危险;教师:"这首歌曲的名字可不在叫《三只小猴》了,名字是《危险的东西不要碰》。那朋友们在想想,生活中除了这些危险,还有哪些?如果不小心保护自己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这个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不仅体验到歌曲创编的快乐,同时也增强了孩子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意识。在活动中幼儿积极思考和踊跃回答问题这个现象,让我感受到了欣慰,这个欣慰在于幼儿这短短三个星期的安全教育没有徒劳,孩子在活动中逐渐的在成熟和成长。此类活动可以继续延伸下去,如大带小活动,幼儿的宣传安全小卫士活动,相信这样更能让孩子在活动中成长起来!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