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认识你自己作文 最美的是你自己作文(汇总6篇)

时间:2023-05-20 作者:储xy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认识你自己最美的是你自己篇一

我从小就怕虫子。虫子那蠕动的身体使人看见就发麻,恶心得要命。

总有那么几条虫子会在水果里安家。吃桃子时,粘乎乎的虫子会钻出来,这让我对桃子彻底没了胃口,三年没有再碰桃子。

小学时,顽皮的男同学总喜欢拿虫子来逗女生,听见她们那直冲云霄的高分贝叫声,总会捧腹大笑,从而把吓人当成一种乐趣,甚至养成了习惯。而我每次总能让他们如愿以偿,吓得心惊肉跳,泪如雨下,好几天都不得安宁。

渐渐地,我在厌恶虫子中度过了几年,今年要上初中了。

初中上科学课时,老师在讲有关昆虫的知识,大屏幕上放映着各形各色的虫子,颜色鲜明,十分耀眼。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好像没有像以前这么排斥昆虫了。课后,老师布置了抓蜗牛并观察的作业。

我就想随便试试,拿着小树枝就在土里刨,找蜗牛。在草丛旁蹲了许久,终于掏到了一个蜗牛壳,蜗牛的头慢慢从里面探了出来。我手一伸,又缩了回来,反反复复好几次,也不知突然哪里来的勇气,一伸手就抓了过来。蜗牛个头小小的,慢悠悠的,似乎天塌下来了也从容不迫,很是可爱。

这是我第一次敢近距离观察昆虫,更是第一次敢抓昆虫。从此以后,我就再也不怕虫子了,且从害怕演变成了喜欢。

我喜欢抓毛毛虫去吓男生,讨回以前他们吓我的债。而现在很“man”的男生们也会被这些小虫吓得“魂飞天外”。我终于理解男生喜欢吓人的原因了,我也从中找到了快感。

以后我上大学一定要选关于昆虫的专业,更进一步了解昆虫。现在的我梦想当一位生物学家,就像《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一样,献身于昆虫研究事业。或许我不会把虫子含在嘴巴里,但我对昆虫的痴迷也不亚于法布尔。我还想找出至今人类还从未发现过的昆虫,或许有特异功能,或许……当然,这只是我的梦想。

认识你自己最美的是你自己篇二

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为什么有时会莫名其妙地高兴,有时会莫名其妙的忧愁?按常理来说,自己每天和自己在一起,那自己就该足够了解自己了吧!可是我们有时还是困惑:自己到底是谁?为什么我可以感觉到我是我自己呢?为什么我觉得这好像不是我自己,但也绝对不是别人?这也许应该归结于我们应该好好认识一下自己这个问题。

认识你自己对解决莫名其妙的忧愁,有一定的帮助,但问题是怎样认识自己呢?凭感觉凭经验当然可以起一定的作用。有时自己明明很高兴,但突然一下子就变得很烦了,自己也不知道原因在哪里。“乐极生悲”也许可对这现象进行解释。哦,记得上次心情不好去池塘边使劲地扔石头,对着山峰大喊,拼命地跑步,自己的心情变好了。这次我又效仿上次的方法,又收到了同样的效果。这关键在于你对自己的行为是否总结过。如果你经常地想、深入地了解自己,你会发现有时你的心理会出现周期性的现象。一般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会写日记,滔滔不绝,有时会写上十页。我再自己翻一下日期,太多是星期日,后来发现星期日下午我呆在教室里会非常地闷,有一种窒息的感觉,只要走出教室,这种感觉全没了。还有我的精神也处于一种周期性,一段时间精力特别旺盛,一段时间特别萎靡,昏昏入睡。大多第一节课想睡,如果让我开口我睡意就没了,处于半睡眠转台,我的心情就开始烦。这能说明什么呢?研究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的心理非常重要,同时你还必须分析出现了不正常现象,你怎样才能缓解这一现象使自己恢复正常。

认识你自己对学习也有一定的帮助,“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你了解对方的情况下,你要做的是充分了解自己。就拿考试来说吧,内容大体上你知道了,下一步该分析的是自己,自己哪里不懂,自己不懂的是知识性问题还是技巧性的问题。这类题我是怎样思考的,思考在哪里,我就卡壳了,卡壳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别人是怎样解答的,下次我该不该也这样思考……充分了解自己后,你就有了明确的目标了,这就为成功打下了基础。

认识自己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正确地认识自己,一是错误地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使自己更快更好地走向成功。反之,错误认识自己会使自己走向相反的路。因此,自己应该辩证地看待自己,认识自己,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发扬自己的优点,克服自己的缺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认识你自己最美的是你自己篇三

;

内容提要 老子之“道”,在一般意义上,指的是天、地、人的客观规律和基本法则,就此而言,道家乃是探寻规律亦即“求道”之学;在根本意义上,指的是“本来的自己”,也就是人的意识之本来状态(即纯净的意识),就此而言,道家乃是认识自己亦即“悟道”之学。老子之“道”在本质上乃是人类对自我的反思与探索,对“我是谁”这一问题的终极追问。在老子那里,“认识自己”意味着,识别并放下“自我”,最终消融“自我”,回到意识本身之纯净状态。可以说,人们对“道”的探索在根本意义上是在找寻他自己。《道德经》五千言,以凝练至简的语言、玄妙空灵的风格、正言若反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引导世人追问“我是谁”,进而“认识你自己”,这是老子之“道”的终极指向,也是老子撰写《道德经》的真正用意。

关键词 老子 《道德经》 道 意识 认识自己

探讨老子之“道”可否言说,其前提在于老子之“道”可否被“理解”。言说旨在达致理解,理解往往借助言说。理解老子的最大困难在于,人们总是试图通过理智和思维去“理解”老子的文本,而老子主张“绝圣弃智”,显然他排斥理智层面的知见;理解往往借助言说,而老子宣称“道可道,非常道”,显然,真正的“道”超越了语言文字。从这个意义上说,后世关于老子的“解读”,大多乃是“盲人摸象”。一个人除非体验到与老子相同或相近的境界,否则真正的理解是不可能发生的。如此看来,要真正理解老子,唯有透过生命体验。

从相关史料来看,老子虽然担任过“周守藏室之史”,但他一生并不关心世俗的事务,甚至连“立言”的意愿也算不上强烈。在隐退之时,路过函谷关,关令尹喜再三恳求:“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老子这才写下五千言,然后西出函谷关而去。即便勉强写书,也不忘在开篇时申明“道可道,非常道”。吕岩解释说:“可道,心可道其妙,而口难道其微,谓之可道。道不可须臾离,而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这是可道底。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如此之玄,非空于玄,而实有玄之之妙。如此光景,岂是口可道?只可心领会而心可道。”吕岩所说的“心”相当于现代语境下的“意识”,它主要通过“领会”也就是体悟来发挥其功能,而“口”则是指语言文字,它是理智和思维之载体。对于道家来说,“道”是唯一的“真知”,它只可体悟(此为意识之功能)而不可言说(此为理智和思维之功能)。释迦牟尼也说过:“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真正的佛法,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凡是能够用文字表达的,都不是真正的佛法。所谓的经典,只不过是权宜方便之说,指月之指、指路之标而已。如果有人将手指当月亮,将指路之标当目的地,那就违背了言说者的本意。

作为“众妙之门”的“道”看上去空无所傍,玄之又玄,难以把握。从《道德经》文本来看,“道”是“无”和“有”的统一,它虽然“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是一种“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惚恍境界,但如果超越日常经验,它又是“有象”“有物”“有精”“有信”的。可以说,“无”显示了道的超越性,“有”显示了道的实存性。老子如此描述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正是由于道具有原始、混沌、质朴、空灵、玄妙之品格,远远超越了语言的力量,故而无法用规定性的表述来指称它。古人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老子也宣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道德经·五十六章》。事实上,言语所能描述的,只是粗浅的、有形的事物之末,而非微妙玄通之“道”。真正了悟大道的人,明明知“道”,但难以用语言把“道”说清楚。恰如视力正常者与盲人谈论世间美景,只能借助于语言,但其交流实际上甚为困难。盲人一旦恢复了视力,则无需再借助语言。在老子看来,世人的意识处在昏昧乃至沉睡状态,只有意识从昏昧和沉睡当中清醒过来,才有可能真正理解那个大道。

在老子那里,大道“玄之又玄”,绝非语言所能表达,唯有同样的“悟道者”方能真正知“道”,如同佛教宣说的真理,“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根据佛教典籍记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这就意味着,真正的佛法是离开一切相(语言、文字、圖像、思维、记忆等)的,唯有离开一切相,做到“心无所住”,方能体悟到佛法的真谛。

从《道德经》文本来看,老子之“道”,其核心要义有二:

1.老子之“道”,在一般意义上,指的是天、地、人的客观规律和基本法则,就此而言,道家乃是探寻规律亦即“求道”之学。

宇宙万物的运行、发展和演进有其客观规律。老子所说的“一生二”,指的就是现象世界之二元性法则,亦即“一阴一阳之谓道”。在《道德经》中,老子系统揭示了宇宙、社会、人生的客观规律和基本法则。除了众所周知的阴阳对立法则,“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道德经·二章》,阴阳转化法则,“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五十八章》),老子还重点阐述了阴阳平衡法则。老子说:“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道德经·七十七章》)天道的特征是公平、高下、有余和不足,随时都有可能调整,它通过“损有余而补不足”,保持能量之平衡状态。在老子看来,世间的祸福得失亦非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的运动变化,祸福相依,得失相伴,悲喜交替,此消彼長。因此,凡事“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道德经·九章》),倘若刻意执求,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阴阳平衡法则在自然界和生活当中的体现,就是“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二十三章》),就是“跛者不立,跨者不行”(《道德经·二十四章》),就是“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道德经·二十二章》),就是“为者败之,执者失之”(《道德经·二十九章》,就是“弱之胜强,柔之胜刚”(《道德经·七十八章》)。老子坚信,“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道德经·十六章》),真正的得道者,知道事物发展和演化的规律,洞悉生命的本质和真相,因此能够坦然地面对并接受世间的祸福吉凶、得失成败、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而始终保持一颗平常之心。

2.老子之“道”,在根本意义上,指的是“本来的自己”,也就是人的意识之本来状态,就此而言,道家乃是认识自己亦即“悟道”之学。

老子之“道”,在根本意义上,指的是“本来的自己”,也就是人的意识之本来状态,这也是人的意识发展的最大潜能。老子强调,“道生一”,所谓“一”者,道也。这个“一”乃是道之本体,它无上无下,无左无右,无大无小,无贵无贱,浑然一体,“混而为一”(《道德经·十四章》)。所谓“道生一”,是指“道”乃是整体的、一元性的;所谓“抱一”,就是“抱朴”“抱道”;所谓“守朴”,就是“守一”“守道”;所谓“返朴”,就是复归于朴(“一”),复归于道,“复归于婴儿”。推而言之,老子所说的“得一”,就是“得道”,合乎于道,如此,它们将恢复自己的本性而成为自身,这就是“道法自然”,亦即大道效法它本应如此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得道”就是认识自己,所谓“成道”就是成为自己,这意味着一个人在意识层面超越了个体性,回到意识的普遍性、整体性、纯净性之本来状态,如同波浪回归于海洋,这也是人的意识发展的最终可能性。在老子那里,“道”,就是意识本身的状态。经过长期的修炼,人的意识将发生变化,其过程就是:自我意识的萌芽-自我意识的形成-自我意识的固化-自我意识的弱化-自我意识的消融。这实际上是“自我”(“我执”)的形成、发展、固化、弱化和消融的过程。换言之,“道”即“我”,“我”即“道”。这个“我”——“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先于这个现象世界而存在,遍及整个虚空世界。它无形无相,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增不减,不易不变。只有通过“神秘的体验”(如“致虚极,守静笃”),才有可能证悟其存在。

为了引导世人体悟这个不可言说的“道”,老子使用了大量的否定性描述,通过阐述它“不是什么”(不是身体、思想、情绪、行为等等“假我”“小我”),进而展现其“所是为何”(“本来的自己”,也就是纯净之意识)。笔者将老子之“道”的基本特征解读为无心、无为、无用。

其一,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在老子看来,“圣人恒无心,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四十九章》)。圣人,亦即得“道”者,没有“自我”之心,而是以“百姓”和“众人”之心为心,显然,这是一种自我消融的状态。无自我之心,便无分别之心,“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五章》)。所谓“不仁”,实乃无心之仁,它顺其自然,当为则为,当止则止。在“道”的视野中,没有自我之心,没有分别之心。老子认定,唯有去除分别妄想执著,方能保持自然质朴、与道冥合、与道玄同。质言之,“无心”即道,“有心”则离道。无自我之心,自然无执取之心,懂得知足知止,可以长久。

其二,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在老子那里,“无为”既是达致大道的方法,也是修炼之后的境界。作为修道方法,“无为”就是放下执著,安住当下,保持观照。作为一种修道境界,则是“无为而无不为”。老子指出,“圣人处无为之事”,有道之人处无为之事,循道而行,做事不刻意、不强求。在生活中,“无为”意味着懂得做减法,亦即老子所说的,“少则得,多则惑”(《道德经·二十二章》),“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四十八章》)。在老子看来,对于道的求取也应采取无为的态度。“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道德经·四十七章》)老子甚至否认了知识在悟道过程中的作用,提出“绝圣弃智”,减少知识,抛弃成见,祛除心灵的遮蔽,以达到清静无为的体道之境。

其三,无用:无用之妙用。老子推崇“无”。《道德经》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德经·十一章》)正如车轮的空无令其得以运行,器皿的空无使其得以盛物,房屋的空无让其可以居住,“有”给事物提供了实利,“无”让事物发挥了作用。在老子那里,“虚”“无”,皆有无用之义。老子还主张以下为美,以愚为美,以朴实为美,以无知为美,以虚静为美,以不争为美,以守柔为美等等,其指向都是“无用”。老子将“有”消解于“无”,返璞归真,达到大圣大愚、大智大拙、大勇大缺、大明大微,与天地万物合一,此即为最终之“大用”。然而,世人缺乏智慧,“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老子的道法自然,就是顺应事物的本性,因循事物的内在法则,让万物各有归属,各得其性。事实上,“道”本身并不体现也不囿于某一具体之用,但当它作用于“器”,便能体现其“大用”。

老子的无心、无为、无用,其本质是“无我”,其目的是“无欲”。无我是“自我”的消融,无欲是“欲望”被超越。“无我”则无欲,“有我”则有欲。换言之,老子就是“以恒久之道升华人过多的欲望”,(进而净化自己的意识。在道家看来,欲望,既无法被满足,也无法被消除,而是只能被升华、被超越。世间种种欲望,皆可以划分为两类:世俗的欲望(亦即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法等佛教所说的“五欲六尘”)和求道(认识自己,回归意识本身之纯净状态)的欲望。对于“不知足”“欲得”的世俗欲望,老子提倡知足知止,“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求道的欲望,是更深更本质的欲望,对于道家来说,“唯有纯粹、素朴、清静、无为的自然之道,虽淡而无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但它的功能及作用是无与伦比的,是任何事物都达不到的。”当然,随着求道之路的走向深入,连求道的欲望最终也会消融。在老子那里,所谓“成道者”,就是达到了“无我”“无欲”的境界。

1.放下执著: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在老子看来,“吾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道德经·十三章》),人生中几乎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对“我”(在本质上是“我的”)的认同与执著。只有通过对宇宙、社会、人生之客观规律的探寻,逐渐放下对“我的”(包括知识、名利和身体等)执著,才能够转迷成悟、返归本性,进而获得精神上真正的自由和超越。

一是放下对知识之执著。老子有意识地区分了“知识”与“智慧”,将对知识的追求称作“为学”,将对智慧的追求称作“为道”。老子劝勉世人,不要将妄见当真知,不要将知识当智慧,而是要放下对知识的执著,以探求大道为人生之要务。在老子看来,“为学日益,为道日损”(《道德经·四十八章》),为学功夫是每天在知见上求其增益,而为道功夫则是每天在知见上求其减损。事实上,对于一个缺乏自觉意识的人来说,越来越多的知识只会进一步固化“自我”,加重生命的负荷。因此,唯有放下对知识的执著,保持心胸的开阔,通过“损之又损”,减损知见和欲求,祛除心灵的遮蔽,最终达至“无为”的状态,真正的智慧才能够升起,也才有可能体悟到那个玄妙的大道,获得最终的真知。

二是放下对名利之执著。道家对于名利持一种超然的态度。庄子曾指出:“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其中,“重利”和“重名”,是外在的欲望,它们最易耗散人的精神。老子也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四十四章》)老子告诫人们不要贪慕外在的功名富贵,不要因小失大、因假失真。只有放下对功名利禄的执著,做到知足知止、知进知退、贵精全神、抱朴守一,才能够消除内心的焦虑和恐惧,免遭屈辱或者祸殃,保持内心的宁静恬淡,进而回到意识本来的纯净状态。

三是放下对身体之执著。道家尊重生命、注重养生。但同时提倡放下对身体的执著,更为重要的是,洞察生命的真相,了解死亡的本质,坦然面对死亡。老子曾对此展开追问:“何谓贵大患若身?”为何人们重视身体好像重视大患一样呢?在他看来,“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道德经·十三章》)老子所说的“无身”,并非让人们放弃身体,而是要放下对身体的执著,知道身体只是生命运作的载体。一旦放下对身体的执著,则宠辱荣枯,祸福得失,生死寿夭,皆不动于心。倘若“无身”,则超越自我,超越世俗,超然物外,而返于自然,凡事皆合于大道矣。

总之,在老子看来,对知识、名利和身体的认同与执著,乃是人生痛苦之根源所在。对于它们,要始终保持觉察,不为之所惑,不执著于其中,不陷溺其中,倘能如此,则无论是知识、名利抑或身体,皆可为人生所用,为求道所用。只有放下对知识、名利、身体以及头脑和情绪的认同与执著,忘却过去、智力、礼乐、仁义,甚至形骸,做到庄子所说的“无己”“丧我”,才能够做到“外天下”(遗弃世故)、“外物”(心不为物役),乃至“外生”(忘我),也唯有如此,才能够开启智慧,转迷成悟,进而体悟大道,回归真正的自己。

2.安住当下:无为不争,贵柔守拙

老子主张“无为而无不为”。这里的“无为”并非是指放弃行动,而是放弃刻意行动,放弃追求目的之动机,也就是“无心”而为。无心而为,意味着遵循规律,避免妄为;保持接受,安住当下;顺应本性,柔顺不争。

一是遵循规律,避免妄为。在老子看来,真正通达大道者,懂得循道而行,不会胡作妄为。老子揭示自然界的规律,“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狂风不会持续吹一早晨,暴雨也不会持续下一整天。“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于人乎?”(《道德经·二十三章》)自然界的运动,皆有其客观规律,凡是变化激烈、施为猛烈的现象,都是暂时的,难以持久,比如飘风骤雨,都是一阵而过。人若轻举妄动,超越常规、私欲过甚、悖戾多端、胡作妄为,亦如暴风与骤雨一般不可长久。老子还指出,“跛者不立,跨者不行”,人站立时脚跟着地,平稳中正,虽久立而不疲;人行走时步伐适中,自然而然,虽久行而不怠,这是站立和行走的自然之道。“跛者”本来想要站得高、看得远,却反而站不稳;“跨者”本来想要走得快一点、走得远一点,却反而走不远,因为他们违背了自然之道。与之相应,“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举动都是违反自然的,故而均难以持久。在老子看来,“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道德经·十六章》),倘若不依循自然的规律而轻举妄动,就容易出乱子。

二是保持接受,安住当下。无为的本质是接受,接受的核心是接受当下。老子的“无为”是一种随顺生命流动,不逆流而上的简单而深刻的智慧。对于个体生命而言,唯一能够体会到生命流动的地方就是当下(此时此刻)。当下并不属于时间范畴上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当下乃是永恒。这就意味着,“无为”就是放弃对当下的抗拒,无条件、无保留地接受当下,安住当下。老子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八十章》)其中“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描述的就是“有道者”安住当下的状态,“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则是描述一种“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的境界。可见在老子看来,唯有“意识”处在此时此刻,方能体验到生命的本质和美好。

三是顺应本性,柔顺不争。老子所说的“上善若水”“复归于婴儿”,都是强调要柔软,只有保持柔软的状态,生命才有生机。在老子看来,天下最柔软的事物从来不去抗争,它只是按照自己的本性流动,这就意味着顺应并流向自己的生命本质;而天下最坚硬的事物始终会去抗拒,它意味着对生命本质的对抗,那恰恰是违背本性、趋于死亡的特征。在老子那里,“不争”乃是“天之道”,它在根本意义上是不与当下抗争,不与内心抗争。在生活当中,柔顺不争意味着懂得“接受”,接受生命当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成败得失。老子还从世间万物的生存现象中得出结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道德经·七十六章》)可见,柔弱象征着生命力,与坚强相比,它是最终的胜利者。

3.保持观照:致虚守静,涤除玄览

在老子那里,“无为”并非止于一种哲学理念,同时也是一种求道方法。无为意味着,对“道”的了解,并不需要刻意地采取行动,而是消极被动地保持观照。在老子看来,静观玄览,保持观照,是窥知宇宙万物之奥妙的法宝。所谓观照,就是意识“反观”到意识自身,如此,则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都消失了,也就是二元性消失了,只剩下“觉知”本身,这就意味着回到了“一”,回到了普遍性和整体性当中,而那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大道本身就是浑然一体的,它非心非物,即心即物,心物一元,故曰“混成”,这是意识本身的状态。老子强调“致虚极,守静笃”(《道德经·十六章》),指出求道重在身体力行的实证功夫,贵在静观玄鉴的玄妙功夫。

一是致虚守静。老子强调宁静的重要性,在他看来,“静”是主宰和根本,“动”是现象或表象。“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厚重是轻率的根本,宁静是躁动的主宰。“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道德经·四十五章》)疾走可以克制寒冷,安静可以化解炎热,清静无为乃是天下的正道。老子强调:“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道德经·十六章》)在老子看来,虚则心无污染,玄鉴清明;静则心无躁动,渊深含蓄。虚静乃是生命万物之根柢,它是万物的本来状态,也是大道的根本所在。致虚守静必须彻底,方能让意识达到完全的虚静状态。事实上,人之所以渴望宁静,是因为人的意识之本来状态就是宁静。在现实当中,人的意识被外物所惑,其本性被遮蔽,杂念纷飞,于是不再宁静。意识一旦被遮蔽,既无法看清自身的本性,也无法看清万物的本性。只有让意识回到本来的宁静状态,才能够照鉴世间万物。老子所说的致虚守静就是这样一个去蔽存真、复归于本性的过程。

二是涤除玄览。老子说,“涤除玄览,能无疵乎?”(《道德经·十章》)所谓玄览,指的是意识觉知到意识本身,这实际上是对意识的净化过程。王弼注云:“玄,物之极也。言能涤除邪饰,至于极览,能不以物介其明,疵其神乎?则终与玄同也。”亦即通过清除内心污垢,使之清澈如镜,做到没有瑕疵,当私欲净化,妄念全消,意识必然复归于本来之纯净状态。如庄子所说“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水平静下来尚且清澄明澈,何况是人的精神!圣人的心境是如此虚空宁静,可以作为天地的明镜,可以作为万物的明镜。在老子看来,只有保持玄览,大道方能得以显现。在静观玄览当中,意识将回到本来就宁静的状态。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道德经·四十七章》),大道无所不在,求道者不必盲目向外追逐,通过自省,通过内观,不必远行,不必窥牖,只要心虚静明照,即可照现天下,体现天道,让一切自行显现。

上述可见,老子并不关心世俗层面的道德规范,而是重点教导人们放下执著、安住当下,静观玄览,进而认识那个“本来的自己”。在老子那里,所谓道德,指的是循道而行,即为有德。真正的良知(道德)并非来自于外在的社会规范,而是源自于内在的纯净意识。刻意培养道德并不会创造真正的道德,反而会让人变得更加虚伪,变得更加“自我”。老子坚信,“上善若水”,最高的“善”如同水一般,无心而为,自然而然。从根本意义上说,道德是意识的副产品,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不会刻意维护名誉,而是时时保持警觉(觉知)。当一个人变得越来越觉知,内在世界的纯净意识将逐渐显现出来,它会让一个人成为自己行为乃至生命的主人。意识一旦从昏沉当中清醒过来,那么,就无需别人来告诉你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具有觉知的意识会自行判断,做出恰当的反应,其行为必然是符合道德的。换言之,一个有觉知的人能够根据当下的状况来行动,而非参照那个固定的道德规范。在老子看来,一个“求道者”并不担心道德,而是顾虑觉知,因为,那份觉知会引领一个人所有的行为走向道德,而一个意识处在昏沉状态的人,即便刻意为善,也是出于对“自我”的维护,并无“功德”可言。正是在此意义上,老子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道德经·三十八章》)在老子看来,失去道之后才出现德,失去德之后才出现仁,失去仁之后才出现义,失去义之后才出现礼。礼标志着忠信的不足和混乱的开端。道、德、仁、义、礼五者,逐层下降,每况愈下,离大道越来越远。所以,老子认为“绝仁弃义”,反而“民复孝慈”(《道德经·十九章》)。在老子那里,结束自己意识的沉睡和昏昧状态,培养和发展自己的纯净意识,进而“认识自己”,最终“复归于婴儿”,这是一个人最大的美德。

综上可见,老子所有的言说,都指向那个“自我”。老子提倡無心、无为、无用,都是旨在消融“自我”。而事实上,“自我”极为顽固、强大和狡猾,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在老子看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道德经·三十三章》),“知人者”固然有“智”,但“自知者”方为“明”,若不“自知”,即为“无明”。老子认定,最终的“知”,乃是知“道”,也就是“认识自己”,这是最终的智慧。“认识自己”意味着,识别并放下“自我”,最终消融“自我”,回到意识之本来状态,那是“自我”彻底消融的状态,是对个体性的彻底超越,换言之,“有我”就离道,“无我”则近道。可以说,整部《道德经》五千言,就是从不同的层面引导世人追问“我是谁”,进而认识自己。需要强调的是,苏格拉底强调“认识自己”,更多地将其视为一种人生智慧,在他看来,拥有这种智慧的人不仅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什么对自己合适,而且还拥有鉴别别人的能力,可以劝导他人以获得幸福,因而获得人们的赞扬和尊敬。而“那些不知道自己做什么的人们,他们选择错误,所尝试的事尽归失败,不仅在他们自己的事务中遭受损失和责难,而且还因此名誉扫地、遭人嘲笑、过着一种受人蔑视和揶揄的生活”。而老子则将“认识自己”视为一种生命智慧。老子坚信,一旦真正认识了自己,亦即了悟大道,将揭开整个生命的奥秘,打开“玄之又玄”的“众妙之门”(《道德经·一章》)。在老子看来,“道”是不生不灭、恒常不变的,它“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认识自己、融入大道(一元性、普遍性、整体性的纯净意识之海洋),也就意味着超越了生死,获得了生命的永恒。

责任编辑:王晓洁

相关热词搜索:;

认识你自己最美的是你自己篇四

一、活动主题:正确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调整自我。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真实的自我有优点和不足两个方面。

2、学会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克服自傲、自负、自卑等心理。

3、培养学生分析调整自我的能力。

重点:肯定自己的独特性,提升自己的信心。

难点:客观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三、理论分析:

心理学认为人的潜能是有差异的,每一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然而,生活中却常有人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却看不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也有些人常看到自己的很多问题,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人对自己的认识也和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一样,需要一个了解和学习的过程,可见,正确认识自我也是一种本领、一种技能,需要学习和讨论。本课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及分析调整自我的能力,培养学生用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

活动形式:通过讲故事、提问、讨论、小活动等环节,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活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收获;因为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自信心、参与性大大增强,喜欢在参与中展现自我,加之高中生的认知能力提升,理解性、选择性增强,用活动、讨论等方式更易于学生接受。

结构设计:通过(热身)导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成因、利弊、判断)——解决问题(方法)——提升、内化行动。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看图取名

师:我们来看这幅图,根据你所看到的,给这幅图起个名字。

(老师将学生们起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大家看到了,我们看到的是同一幅图,但是我们起的名字却是千差万别的。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对同一事物,人们的看法却有如此大的差异。(提问学生)

这就像我们在生活中,不同的人对我们的认识和看法是不同的。我们不可能令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喜欢你、欣赏你。事实上最了解你的人只有你自己。所以,我们每一个人要充分认识自己的每一方面,给出自己客观的评价。别人的评价只是一个参考,我们要想完善自己,首先要自己充分认识自己。

2 老师讲故事

师:有一位画家把自己的画放在画廊上,请人们点评,第一天请人们把败笔之处圈出来,结果一天下来,几乎画的每一个角落都被圈出来了。画家觉得非常沮丧。画家的老师对他说:“不要沮丧,明天依然拿这幅画,让人们将精彩的部分都圈出来。结果一天下来,又是画的每个角落都被圈出来了。这时候这个画家终于明白了,世人的观点难以统一,最关键是要自己有自己的想法,画自己想画的。当我们自己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时,就会被别人所左右。

3 老师小结

二)正确认识自己活动

1、鼓励各个同学争先恐后表现自己(各人说出赞美自己的话不少于5句,缺点一句)

1 学生发言:

如:精力旺盛、热情、沉着冷静、求知欲强、遵守纪律、善于思考、细心、大度、爽朗、谨慎、想象力丰富、独立、随机应变、诚实、乐于助人、拥有多方面的才能、父母关心体贴、拥有自己珍爱的物品,喜欢音乐、美术等。

2、学生将自我欣赏公布于众,让同学倾听及评价。

4、认识缺点

师:你的优点你知道了,你的缺点你是否也清楚呢?请大家说一说。

(学生自由发言)

师:认识缺点有必要吗?为什么?

师:那就请你伸出你那双温暖的手帮这些同学出出主意,告诉他们怎样改变这种不良心态。

三)教师结束语:每个人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优点,那是金子。只要是金子,无论散落在那里,都会闪闪发光。但我们也不能拿放大镜来看自己的优点。每个人身上的缺点,就像一条蛀虫,慢慢侵蚀着我们的肌体和灵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勇气正视缺点,并努力改正它。大海不拒百川之水,才变得浩荡;泰山不拒细小沙石,才变得高大;蜜蜂采百花之精华,酿出最甜的蜜;我们取长补短,才能健康全面地发展。

内化行动:根据德育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知行合一。

巩固效果:及时反馈,(制定反馈表,标有自己的优缺点,以及进步的地方),可以是一周一次,也可以是一月一次。

认识你自己最美的是你自己篇五

认识自己,这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如果说认识世界是与人类智慧的对话,那么,认识自己则是向蒙昧的宣战,它是一个自我审视、自我剖析、自我超越的过程。能正确认识自己,就能客观地面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扬长避短,奋发进取,才有可能用自己的名字和身躯绘成人生的美丽图画。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之所以家喻户晓,代代相传,不仅在于他敢于进谏,还在于他善于思考,不为假象所蒙蔽,始终清醒地认识自己。

不能认识自己的人,看不清自己的弱点、缺点和问题,喜欢把自己装在美丽的泡沫中,陶醉于自己编造的海市蜃楼里。投资狂人牟其中,扬言要炸开喜马拉雅山,改变生态环境,结果却把自己炸进了监狱。成功只能建立在真实的基地上,幻象和幻觉会麻痹人的灵魂,涣散人的斗志。

不能认识自己的人,往往自怨自艾,由偏激导致懒惰,由冲动转向消沉,把一切不如意都归罪于客观事物,而不从主观上寻找原因。他们同样用自己的躯体和名字来描绘人生的风景,但是风景里多了悲凉和叹息,面对滚滚乌江感叹“天亡我也”的西楚霸王就是这样的典型。

认识自己需要勇气。认识自己就是拿自己开刀,就是要敢于亮晒自己的丑陋,这就是一场刺刀见红的格斗,没有足够的勇气岂能从容地走上战场?李立三早年犯过路线错误,此后30年一直坚持自我反省,甚至将这种反省搬上课堂,作为教学内容,以警示后人,这是何等的勇气,又是何等的光明磊落!

认识自己需要比较。经常比较,相比之下便能在内心产生恐慌,形成心理压力,从而诱发竞争的意念,增强奋斗的决心。牟其中如果能够经常将自己与周围的企业家作比较,相信他也不会那样狂妄;邹忌也正是在比较中才保持了一份清醒,不为假象所蒙蔽。

认识你自己最美的是你自己篇六

古希腊神庙门楣上镌刻着这样一个神谕——人啊,认识你自己。

《俄狄浦斯王》中有这么一个故事:面对斯芬克斯之谜——什么动物早上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所有人都不知道答案,除了俄狄浦斯。他毫不犹豫地说出了“人”这个答案。可见认识自己是十分困难的。认识到自己的命运,认识到自己生命的意义更是难上加难了。这也是雅典神庙中德尔菲神谕,“认识你自己”能成为千百年来哲人追求的终极目标的原因。

认识自己是困难的,因为人们不愿去发现,去寻找自己的缺陷,他们天真的认为找不到就是没有。可是人无完人,我们得明白完美的是神而不是人。苏格拉底曾说:未经省查的人生不值得过。强者勇于面对自我,因此我们需要一面镜子,帮助我们认清自己的镜子。

以他人为镜,审视自我。横渠先生振臂高呼: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敢于筑梦,终成大儒;阳明先生6岁时,思考人生之意义,龙场悟道,成就“古今完人”美誉;恩来先生“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些响当当的名字,如长夜中灼灼的星辰,熠熠生辉,指引世人的方向,他们的品质与理想无疑是面极好的镜子,熟视之,熟思之,自有所得。

以自己为镜,反思自我。人生是长长的征途,你不可能每一个步子每一个角度都处于最佳位置。望境视己,仔仔细细的观察每一处细节,以之为跳板,映射出自己未来的模样,再思考自己的理想计划,问问自己能不能做得更好。

人们用眼睛观察他人世界,却不能看到自己,于是镜子诞生了,可现实中的镜子难以看到自己的背面。能把脑袋旋转180度的大概率只有死人。但别人可以看见你的背面阴暗面,在那时你才觉得自己有多不堪。

既然如此,像我说的一样去找一面镜子吧,可以看到自己背面的样子,自己可不会嘲笑自己。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做好你自己作文优秀(3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

    认识自己作文600模板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描写八哥的作文400字优质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

    最新我成长的故事作文4篇(精选)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我成长的故事作文篇一在我七

    最新相信你自己作文优秀(6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

    夸夸自己作文350字左右汇总(四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赞美自己作文400字通用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

    成长的故事作文500字 成长的故事作文(通用4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

    刷新自己作文700字大全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

    初中作文改变自己模板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