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初三语文(精选22篇)

时间:2023-12-24 作者:笔砚

优秀作文是作者思想的精华,是对知识和情感的深度思考和表达。下面是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思考价值的优秀作文,希望能够引发大家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端午节初三语文(精选22篇)篇一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当到这个时候,各家各户都会把准备好的粽叶和糯米拿出来包粽子。关于端午节还有一个故事呢!

据说,楚王听信别人的谣言,连续多次放流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对自己的国家失去了希望,便投河自杀。因为当时屈原很有名气,所以许多百姓划船来救,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屈原的尸体。百姓们怕河里的鱼吃了屈原的尸体,便从家里拿来米团,投入河中,渐渐地就演变成了我们所知道的端午节。

端午节那天,我和妈妈来到奶奶家,“新鲜的粽子来喽!”只听奶奶这么一吆喝,我和妈妈顿时来了食欲,粽子的形状各式各样,有三角形的,有长方形的等等,还有一些我说不出是什么形状的。不仅粽子的外观千奇百怪,粽子里面包的东西也多得五花八门,有腊肉,有鸭蛋黄,有绿豆,有红豆……每个粽子都香气逼人,让人看见了就有一种迫不及待的想马上咬一口的感觉。我刚吃完一口,情不自禁地说道:“好吃,太好吃了!”吃完粽子,我们打开电视,啊!上面正播放着赛龙舟时的场景,那热闹的画面紧紧地吸引着我,我们为胜利的队伍喝彩和鼓掌。

过端午节还要吃五黄:咸蛋黄,黄鳝,雄黄酒,黄瓜和黄豆。听妈妈说吃了五黄就会岁岁平安。

今天一早起来,就闻到了一股香喷喷的香味,原来是妈妈在做粽子。妈妈先拿起粽叶,然后把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再加入米和食料,最后把粽叶包上,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一个香喷喷的粽子就做好了!我也学着妈妈包粽子,可是总是包不好,不是卷粽叶卷不好,就是放米散了一地。最后,在妈妈的耐心指导下,我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虽然样子有点丑,但是我尝试去做,获得了小小的成就感。

这时,赛龙舟准备开始了,我目不转睛的看着赛龙舟的直播。只见围栏里面人山人海。裁判一声令下:“三、二、一!”接着,一声枪响后,龙舟就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快地划出去。

“加油!加油!”现场的加油声、呐喊声源源不断,我们在家里也情不自禁的加油。

这时,爸爸突然说:“不好!”“怎么不好?”我不解地问。“福田队远远落在最后!”爸爸回答。在最后10米时,局面出现了反转,福田队突然猛地前进,超过了其他队,获得了第一名。

“万岁!太棒了!”就这样,端午节在我们的欢笑中度过。

五月五,端午节,赛龙舟,吃棕子。

这无疑是一个欢乐的节日,我们三五成群,顶着烈日,来到了韩江堤上,因为那里有热闹的赛龙舟。在那里,民俗风气和桨手们的激情吸引着观众。瞧,观众们欢呼声覆盖着全场,桨手们的吆喝声也雄浑有力,大鼓响起,震耳发聩,他们期待着大赛的到来,让自己能大展身手。

不知谁喝了一声,龙舟有序地排列起来,桨手们都在沉默中酝酿力量,欲在赛季中爆发!龙舟栩栩如生,仿佛是大江中蛟龙即将决战,龙眼炯炯有神地巡视一切。又有人喝了一声,鼓响了,桨动了,桨手们一声声有节奏的吆喝震天撼地,他们划动手桨,汗出浃背,有序配合。时而这条独占鳌头,时而那条后发制人,他们你追我赶,向终点飞去。

一阵欢呼,红龙赢了!对手相互祝福,在这欢喜的日子里,没有扫兴的气氛。呀,在摆脱压力中体会乡间民意,多么惬意!

朋友,每当蝉鸣荔熟、稻花飘香的时候,请到我的家乡来,来看看富有民族特色的赛龙舟吧!

赛龙舟那天,大街小巷到处悬挂着醒目的标语,插着鲜艳的彩旗。眉开眼笑的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潮水般地涌向峒河两岸。此时,人声鼎沸,彩旗飘扬,好一派节日的气氛。

看,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十几条龙舟头咬尾,尾接着头,从上游鱼贯而下。两岸顿时沸腾起来,锣鼓声、鞭炮声、欢呼声,谱成了一曲动人的交响乐。每条龙舟颜色各异,龙头千姿百态,张着椅角,睁着双眼,栩栩如生,犹如条条真龙在戏水。龙舟上的健儿穿着红背心,头上用白毛巾扎成英雄结,个个如同出征的战十,显得格外精神。

“轰隆隆”礼炮一响,十几条龙舟像离弦的箭在水面飞行。岸上的人们欢欣鼓舞,击掌喝彩。龙舟你追我赶,力争上游,谁也不甘心落后,那奋勇争先的场面激动人心、催人奋进。每条龙舟上的指挥员站在船头,随着铿锵有力、节奏鲜明的锣鼓声,双手挥着葵扇,双脚不停地上下跳动,使出浑身解数。划桨健儿使尽平生气力,木桨上下飞舞,动作整齐一致,劈风斩浪,向前奋进。敲锣打鼓者一边打鼓,一边呐喊助威。

看赛龙舟,每一条龙舟都牵动着千万观众的心。我的心就像大海里的波涛时起时伏,变幻莫测……赛龙舟夺标的那种精神,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精神么?它是中华民族的财富!

龙舟健儿不辜负观众的重望,他们沉着、镇定,挥着肌肉鼓鼓的臂膀,拼命划着。他们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划桨法:木桨人水角度小,深度浅,频率快。有一条龙舟遥遥,成了群龙之首,终于夺魁。他们团结奋斗的精神深受人民的敬仰,激起了雷鸣般的欢呼声。

就这样,赛龙舟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但那催人奋发的锣鼓声仍在我的耳边回荡,那拼搏向上的情景还在我眼前闪现。朋友,请到我的家乡来,来看看富有民族特色的赛龙舟吧!

盼呀!盼呀!终于盼到了我们村一年一度的赛龙舟了。

农历五月初六是家乡的龙舟节。我刚吃过粽子,就和爸爸妈妈、哥哥一起来到潢涌河边看赛龙舟。河两岸人山人海。

下午2时,比赛开始了,龙舟随着鞭炮声起,来自各村的12条龙舟一字排开。锣鼓声霎时震耳欲聋。河两岸顿时沸腾起来,升空的'气球、迎接的彩船、划过的龙船……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你们看呀!那些龙舟多么威风呀!像凯旋归来的胜利者。挠手们分别穿着红短衣、蓝短衣、黄短衣、白短衣、青短衣……头上绑了块白布,上面写了几个字“奋斗!奋斗!努力奋斗!战胜困难!”他们如同军队一样威风。比赛到了紧要关头,人们的心开始紧张起来,突然,从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下二村加油!下二村加油!”的呐喊声,我放眼看去,原来是下二村旗子的红队落后了,在观众的的支持下,挠手们更沉着了,拼命地划着,下二村龙船,迎着汹涌澎湃的浪花,“踏着”乘风破浪的。强风,在潢涌大河上划出一条长长的水纹,冲上了前头,其它龙船也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你追我赶。最后,下二村龙船一举夺冠。队员们团结合作的精神鼓舞广大群众。

据说,赛龙舟是为了纪念楚国大诗人——屈原的:屈原生活在春秋时代的战国时期,那时,七个皇帝各镇守一方,分别是:楚国、燕国、秦国、鲁国、齐国、魏国、赵国。其中,北方的秦国最为强大,虎视眈眈地想吞并其它六国,想成为中华民族的霸王,屈原推兼楚国与齐国合并攻击秦国,但是,昏庸的楚王不但不听的屈原劝告,还把屈原逐出楚国。最后,楚国被秦国消亡了。屈原不任心看见楚国人民流离失所,就在农历五月初五胸中抱着沉甸甸的大石头跳到旧罗江自尽了。楚国人民听到这个消息后难以置信,纷纷划着小船去救他,又害怕旧罗江中小鱼伤害屈原的尸骨,所以,楚国人民用小竹筒装满糯米饭菜,希望江中小鱼不要伤害屈原的尸骨而吃楚国人民做的糯米饭菜。故事就是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

赛龙舟需要队员们同心协力、奋力拼搏才能划得快,它宏扬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也发扬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精神。

端午节初三语文(精选22篇)篇二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当到这个时候,各家各户都会把准备好的粽叶和糯米拿出来包粽子。关于端午节还有一个故事呢!

据说,楚王听信别人的谣言,连续多次放流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对自己的国家失去了希望,便投河自杀。因为当时屈原很有名气,所以许多百姓划船来救,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屈原的尸体。百姓们怕河里的鱼吃了屈原的尸体,便从家里拿来米团,投入河中,渐渐地就演变成了我们所知道的端午节。

端午节那天,我和妈妈来到奶奶家,“新鲜的粽子来喽!”只听奶奶这么一吆喝,我和妈妈顿时来了食欲,粽子的形状各式各样,有三角形的,有长方形的等等,还有一些我说不出是什么形状的。不仅粽子的外观千奇百怪,粽子里面包的东西也多得五花八门,有腊肉,有鸭蛋黄,有绿豆,有红豆……每个粽子都香气逼人,让人看见了就有一种迫不及待的想马上咬一口的感觉。我刚吃完一口,情不自禁地说道:“好吃,太好吃了!”吃完粽子,我们打开电视,啊!上面正播放着赛龙舟时的场景,那热闹的画面紧紧地吸引着我,我们为胜利的队伍喝彩和鼓掌。

过端午节还要吃五黄:咸蛋黄,黄鳝,雄黄酒,黄瓜和黄豆。听妈妈说吃了五黄就会岁岁平安。

今天一早起来,就闻到了一股香喷喷的香味,原来是妈妈在做粽子。妈妈先拿起粽叶,然后把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再加入米和食料,最后把粽叶包上,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一个香喷喷的粽子就做好了!我也学着妈妈包粽子,可是总是包不好,不是卷粽叶卷不好,就是放米散了一地。最后,在妈妈的耐心指导下,我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虽然样子有点丑,但是我尝试去做,获得了小小的成就感。

这时,赛龙舟准备开始了,我目不转睛的看着赛龙舟的直播。只见围栏里面人山人海。裁判一声令下:“三、二、一!”接着,一声枪响后,龙舟就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快地划出去。

“加油!加油!”现场的加油声、呐喊声源源不断,我们在家里也情不自禁的加油。

这时,爸爸突然说:“不好!”“怎么不好?”我不解地问。“福田队远远落在最后!”爸爸回答。在最后10米时,局面出现了反转,福田队突然猛地前进,超过了其他队,获得了第一名。

“万岁!太棒了!”就这样,端午节在我们的欢笑中度过。

五月五,端午节,赛龙舟,吃棕子。

这无疑是一个欢乐的节日,我们三五成群,顶着烈日,来到了韩江堤上,因为那里有热闹的赛龙舟。在那里,民俗风气和桨手们的激情吸引着观众。瞧,观众们欢呼声覆盖着全场,桨手们的吆喝声也雄浑有力,大鼓响起,震耳发聩,他们期待着大赛的到来,让自己能大展身手。

不知谁喝了一声,龙舟有序地排列起来,桨手们都在沉默中酝酿力量,欲在赛季中爆发!龙舟栩栩如生,仿佛是大江中蛟龙即将决战,龙眼炯炯有神地巡视一切。又有人喝了一声,鼓响了,桨动了,桨手们一声声有节奏的吆喝震天撼地,他们划动手桨,汗出浃背,有序配合。时而这条独占鳌头,时而那条后发制人,他们你追我赶,向终点飞去。

一阵欢呼,红龙赢了!对手相互祝福,在这欢喜的日子里,没有扫兴的气氛。呀,在摆脱压力中体会乡间民意,多么惬意!

朋友,每当蝉鸣荔熟、稻花飘香的时候,请到我的家乡来,来看看富有民族特色的赛龙舟吧!

赛龙舟那天,大街小巷到处悬挂着醒目的标语,插着鲜艳的彩旗。眉开眼笑的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潮水般地涌向峒河两岸。此时,人声鼎沸,彩旗飘扬,好一派节日的气氛。

看,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十几条龙舟头咬尾,尾接着头,从上游鱼贯而下。两岸顿时沸腾起来,锣鼓声、鞭炮声、欢呼声,谱成了一曲动人的交响乐。每条龙舟颜色各异,龙头千姿百态,张着椅角,睁着双眼,栩栩如生,犹如条条真龙在戏水。龙舟上的健儿穿着红背心,头上用白毛巾扎成英雄结,个个如同出征的战十,显得格外精神。

“轰隆隆”礼炮一响,十几条龙舟像离弦的箭在水面飞行。岸上的人们欢欣鼓舞,击掌喝彩。龙舟你追我赶,力争上游,谁也不甘心落后,那奋勇争先的场面激动人心、催人奋进。每条龙舟上的指挥员站在船头,随着铿锵有力、节奏鲜明的锣鼓声,双手挥着葵扇,双脚不停地上下跳动,使出浑身解数。划桨健儿使尽平生气力,木桨上下飞舞,动作整齐一致,劈风斩浪,向前奋进。敲锣打鼓者一边打鼓,一边呐喊助威。

看赛龙舟,每一条龙舟都牵动着千万观众的心。我的心就像大海里的波涛时起时伏,变幻莫测……赛龙舟夺标的那种精神,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精神么?它是中华民族的财富!

龙舟健儿不辜负观众的重望,他们沉着、镇定,挥着肌肉鼓鼓的臂膀,拼命划着。他们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划桨法:木桨人水角度小,深度浅,频率快。有一条龙舟遥遥,成了群龙之首,终于夺魁。他们团结奋斗的精神深受人民的敬仰,激起了雷鸣般的欢呼声。

就这样,赛龙舟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但那催人奋发的锣鼓声仍在我的耳边回荡,那拼搏向上的情景还在我眼前闪现。朋友,请到我的家乡来,来看看富有民族特色的赛龙舟吧!

端午节初三语文(精选22篇)篇三

又到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妈妈对我们说:“端午节咱们一起来包粽子吧。”“可是,我不会包呀?”我边说边挠耳朵。“不会可以学啊,没有人天生什么都会的,”爸爸在一旁说道。

首先看妈妈把粽叶清洗干净,再放进热水中把它泡软;接着又把糯米淘洗干净,最后还准备了板栗、豆腐、肉等材料。准备工作做好,我们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

我先把粽叶折叠,围成一个窝型,然后依次放入配好的糯米、板栗和肉,最后包出四个菱角。我有模有样地学着妈妈包粽子的样子,呀!我的包粽子菱角那儿怎么就破了?漏出些许糯米,惹得大家哄堂大笑,虽然我的心里很不高兴,但是我沉着冷静的想了想,只不过漏了一点糯米,有什么好笑的。妈妈包的为什么就不会漏呢?原来第一次太紧张了,死劲捏着粽子把它给挤破了,所以就漏米了。第一个粽子包失败了,我取长补短就重新包起了第二个,又到最后一道工序了,我小心翼翼的结绳,终于包了一个完美的粽子,我心里那个高兴呀!多亏了妈妈耐心细致的教我怎样结出既美观又牢固的粽绳。

当我吃着自己亲手包的板栗粽,比吃蜂蜜还要甜。这次的学包粽子,我不仅感受到自己动手的乐趣,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面对任何一件事,我们都要认认真真的去对待,失败乃成功之母!

端午节初三语文(精选22篇)篇四

端午吃粽子作为全国性风俗最早始见于西晋周处撰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到了唐、宋时,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端午节的粽子品种繁多,在黔西南州最受欢迎的是肉粽、板栗粽、火腿粽等,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调节,如加入桂圆、蜜饯等甜口味的粽子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对于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向来都说法不一,有些人将它视为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在我州民间,还有一种说法是纪念一位药王,因为民间说法五月是“毒月”,这位药王就将药材包裹在粽子里分发给群众们吃,人们吃了粽子后都一直平平安安,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每个端阳节的时候包上粽子,除了具有纪念意义,更是希望自己及家人都平平安安。

挂艾条和菖蒲。艾,又名家艾、艾蒿,它有一种奇特的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而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也是一味中药,能提神醒脑、杀虫灭菌。每年端午节,黔西南州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头上挂上艾条和菖蒲,菖蒲可以驱魔祛鬼保平安,艾条则代表招百福,更可使身体健康,在安龙等地,尤其是妇女,在端午节这天都会随身带上一两片艾叶,据说能僻邪驱瘴。

饮雄黄酒。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出蛇身的原形,因此,黔西南州民间认为雄黄酒能让蛇、蝎、蜈蚣等毒虫畏惧,于是在端午佳节饮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让身体健康。

“游百病”。“游百病”是黔西南州端午节一种很特别的习俗,就是端午节当天人们总要到中草药市场逛一逛,看看各种中草药,闻一闻满街的中草药味道,顺便带上一些菖蒲和艾叶回家挂在门口,据说这一闻就能驱除百病。

佩戴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每年的端午节,大人们就缝制一些小动物挂在孩童的胸前,以祈求驱邪避灾。在香囊中有的塞入艾叶,有的撒上一点雄黄,以避除秽恶之气,因此民间有“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

每年端午节,大街小巷都飘着粽子的清香。今年我妈妈的手艺又长进了,她包的粽子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而是菱形的。粽子的形状不同,品种也不同,有红枣馅的,有肉馅的,又豆沙馅的,还有蜜枣馅的……。我最爱吃的要属蜜枣粽了,剥开粽叶,雪白的糯米中夹着一颗圆圆的蜜枣,咬一口,甜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

说起端五节,那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呢!

端午节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传说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位的大臣,名叫屈原。他不仅诗词写得好,还有相当的谋略;既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政治家。屈原出身于楚国的贵族,起初颇受楚怀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_,他主张改良内政,联齐抗秦。但是,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_,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进谗言使怀王疏远了屈原。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在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_,并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对前途感到绝望,就在农历五月除五投汨罗江自尽。大家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捕捞屈原的尸体,可是一无所获,人们怕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就往河里扔粽子,从此便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屈原写了很多不朽诗篇,比如有:《离_》、《天问》等等……我非常喜欢端午节,因为这其中寓含着很丰富的意义。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端午节在阳历中总是频繁地变换日子,但是在农历中,永远是五月初五那一天。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在春秋时是去病防疫的重大日子,屈原殉国以后就成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

在端午节,人们要进行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活动,这当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吃粽子了。可是妈妈每年都是在外面买粽子,从来没有自己做过,今年我很想自己包粽子,于是软磨硬泡要求妈妈给我做美味可口的粽子吃。最后在我的要求下,爸爸妈妈竟然答应了。

一切材料准备就绪,妈妈拿出两块猪肉,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再把糯米泡在凉水里浸泡半小时,然后把青绿色的粽叶洗得干干净净的。“既然自己做,咱就做个与外面不一样的肉粽。”妈妈微笑着对我说。

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妈妈把三片粽叶放在手心,卷成一个小喇叭,往里面放一层糯米,再放入几块猪肉,接着再放一层糯米,最后把口分封起来,用手压得紧紧的,右手拿起一个粽线在粽子上紧紧缠绕三圈,紧接着来一个完美的打结,粽子就算包好了。我看得心里痒痒的,于是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包了起来,可是不是包得有大有小,就是上下都开口,糯米漏了出来。“第一回嘛,这也不错了。”得到妈妈的鼓励,我包得更起劲儿了,一会儿,我们就包了一大盆。

妈妈把粽子放在锅里煮了四个小时,期盼已久的粽子终于到了出锅的时候,打开锅盖,一股香气扑鼻而来,有粽叶的清香也有猪肉的味道。最后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吃起了美味的粽子。

这个端午节非常的有意义,我不仅吃到了自己亲手包的粽子,还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和屈原的故事。

“有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清贫,半世熬煎。”你们猜这个谜语是什么?对了,就是粽子!

端午节那天,妈妈一大早起来就开始包粽子,爸爸负责给家人们打电话,邀请他们一起到我们家吃粽子。看妈妈忙得“轰轰烈烈”,我问妈妈粽子是什么馅料的啊?妈妈说“红红火火大枣馅”。只见妈妈把一个枣包在粽米里,最后拿叶子包裹起来。包好之后,妈妈把它们一个一个地放到蒸锅中。过了一会,粽子蒸好了,一共有两大锅呢!空气中弥漫出粽子的香味。妈妈看看表,说:“时间到了!”我深吸了一口气,惊叹地说:“哇,好香啊!”

这时传来当当当的敲门声,开门一看,哇,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姐姐都来了!爸爸搬来大桌子,放到客厅,妈妈把粽子放到桌子中间,我们一人一个凳子,一人一双筷子一个碗,准备开吃。但是我现在不能吃,因为长辈们还在洗手呢,长辈不吃,我们晚辈是不能吃的。过了一会,长辈们洗完了手,我们坐在一起,开始吃妈妈包的粽子。

我看奶奶开始吃了,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吃了,我一大口咬下去:“烫烫烫!”妈妈说:“别着急,还有呢,又没人跟你抢!”吃了一会,姐姐过来说:“我给你们拍一张照,然后发到朋友圈吧!”爸爸扭过头说:“啊?又拍照啊!我不想照。”妈妈说:“照相啊?我没化妆呢!”我焦急地说:“姐姐拍我,我好看!”其实,我嘴上全是糯米粒。于是,姐姐就咔嚓照了一张,又点来点去地发到朋友圈。我问姐姐:“拍完了吗?我继续吃啦!”姐姐点点头,我又大口大口地吃我还没吃完的粽子,不得不说妈妈包的粽子实在太好吃了!

吃粽子是中华文明中的习俗,我喜欢吃粽子,更喜欢吃妈妈包的粽子!

端午节初三语文(精选22篇)篇五

端午吃粽子作为全国性风俗最早始见于西晋周处撰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到了唐、宋时,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端午节的粽子品种繁多,在黔西南州最受欢迎的是肉粽、板栗粽、火腿粽等,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调节,如加入桂圆、蜜饯等甜口味的粽子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对于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向来都说法不一,有些人将它视为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在我州民间,还有一种说法是纪念一位药王,因为民间说法五月是“毒月”,这位药王就将药材包裹在粽子里分发给群众们吃,人们吃了粽子后都一直平平安安,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每个端阳节的时候包上粽子,除了具有纪念意义,更是希望自己及家人都平平安安。

挂艾条和菖蒲。艾,又名家艾、艾蒿,它有一种奇特的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而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也是一味中药,能提神醒脑、杀虫灭菌。每年端午节,黔西南州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头上挂上艾条和菖蒲,菖蒲可以驱魔祛鬼保平安,艾条则代表招百福,更可使身体健康,在安龙等地,尤其是妇女,在端午节这天都会随身带上一两片艾叶,据说能僻邪驱瘴。

饮雄黄酒。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出蛇身的原形,因此,黔西南州民间认为雄黄酒能让蛇、蝎、蜈蚣等毒虫畏惧,于是在端午佳节饮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让身体健康。

“游百病”。“游百病”是黔西南州端午节一种很特别的习俗,就是端午节当天人们总要到中草药市场逛一逛,看看各种中草药,闻一闻满街的中草药味道,顺便带上一些菖蒲和艾叶回家挂在门口,据说这一闻就能驱除百病。

佩戴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每年的端午节,大人们就缝制一些小动物挂在孩童的胸前,以祈求驱邪避灾。在香囊中有的塞入艾叶,有的撒上一点雄黄,以避除秽恶之气,因此民间有“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

每年端午节,大街小巷都飘着粽子的清香。今年我妈妈的手艺又长进了,她包的粽子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而是菱形的。粽子的形状不同,品种也不同,有红枣馅的,有肉馅的,又豆沙馅的,还有蜜枣馅的……。我最爱吃的要属蜜枣粽了,剥开粽叶,雪白的糯米中夹着一颗圆圆的蜜枣,咬一口,甜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

说起端五节,那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呢!

端午节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传说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位的大臣,名叫屈原。他不仅诗词写得好,还有相当的谋略;既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政治家。屈原出身于楚国的贵族,起初颇受楚怀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_,他主张改良内政,联齐抗秦。但是,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_,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进谗言使怀王疏远了屈原。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在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_,并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对前途感到绝望,就在农历五月除五投汨罗江自尽。大家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捕捞屈原的尸体,可是一无所获,人们怕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就往河里扔粽子,从此便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屈原写了很多不朽诗篇,比如有:《离_》、《天问》等等……我非常喜欢端午节,因为这其中寓含着很丰富的意义。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端午节在阳历中总是频繁地变换日子,但是在农历中,永远是五月初五那一天。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在春秋时是去病防疫的重大日子,屈原殉国以后就成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

在端午节,人们要进行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活动,这当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吃粽子了。可是妈妈每年都是在外面买粽子,从来没有自己做过,今年我很想自己包粽子,于是软磨硬泡要求妈妈给我做美味可口的粽子吃。最后在我的要求下,爸爸妈妈竟然答应了。

一切材料准备就绪,妈妈拿出两块猪肉,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再把糯米泡在凉水里浸泡半小时,然后把青绿色的粽叶洗得干干净净的。“既然自己做,咱就做个与外面不一样的肉粽。”妈妈微笑着对我说。

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妈妈把三片粽叶放在手心,卷成一个小喇叭,往里面放一层糯米,再放入几块猪肉,接着再放一层糯米,最后把口分封起来,用手压得紧紧的,右手拿起一个粽线在粽子上紧紧缠绕三圈,紧接着来一个完美的打结,粽子就算包好了。我看得心里痒痒的,于是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包了起来,可是不是包得有大有小,就是上下都开口,糯米漏了出来。“第一回嘛,这也不错了。”得到妈妈的鼓励,我包得更起劲儿了,一会儿,我们就包了一大盆。

妈妈把粽子放在锅里煮了四个小时,期盼已久的粽子终于到了出锅的时候,打开锅盖,一股香气扑鼻而来,有粽叶的清香也有猪肉的味道。最后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吃起了美味的粽子。

这个端午节非常的有意义,我不仅吃到了自己亲手包的粽子,还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和屈原的故事。

“有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清贫,半世熬煎。”你们猜这个谜语是什么?对了,就是粽子!

端午节那天,妈妈一大早起来就开始包粽子,爸爸负责给家人们打电话,邀请他们一起到我们家吃粽子。看妈妈忙得“轰轰烈烈”,我问妈妈粽子是什么馅料的啊?妈妈说“红红火火大枣馅”。只见妈妈把一个枣包在粽米里,最后拿叶子包裹起来。包好之后,妈妈把它们一个一个地放到蒸锅中。过了一会,粽子蒸好了,一共有两大锅呢!空气中弥漫出粽子的香味。妈妈看看表,说:“时间到了!”我深吸了一口气,惊叹地说:“哇,好香啊!”

这时传来当当当的敲门声,开门一看,哇,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姐姐都来了!爸爸搬来大桌子,放到客厅,妈妈把粽子放到桌子中间,我们一人一个凳子,一人一双筷子一个碗,准备开吃。但是我现在不能吃,因为长辈们还在洗手呢,长辈不吃,我们晚辈是不能吃的。过了一会,长辈们洗完了手,我们坐在一起,开始吃妈妈包的粽子。

我看奶奶开始吃了,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吃了,我一大口咬下去:“烫烫烫!”妈妈说:“别着急,还有呢,又没人跟你抢!”吃了一会,姐姐过来说:“我给你们拍一张照,然后发到朋友圈吧!”爸爸扭过头说:“啊?又拍照啊!我不想照。”妈妈说:“照相啊?我没化妆呢!”我焦急地说:“姐姐拍我,我好看!”其实,我嘴上全是糯米粒。于是,姐姐就咔嚓照了一张,又点来点去地发到朋友圈。我问姐姐:“拍完了吗?我继续吃啦!”姐姐点点头,我又大口大口地吃我还没吃完的粽子,不得不说妈妈包的粽子实在太好吃了!

吃粽子是中华文明中的习俗,我喜欢吃粽子,更喜欢吃妈妈包的粽子!

我印象中的第一次端午节是跟随爸爸妈妈回湖北爷爷家过的。那天清晨,我被一阵“沙沙”的响声吵醒,走到庭院一看才发现,父亲正在打扫庭院呢。我不解地问道:“爸爸,院里也不算脏啊,为什么要一大早就起来扫除啊?”

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觉得有些无趣,就出去找在门外的爷爷去了。咦,爷爷人呢?“我在这儿!”一句话慢悠悠地从头上飘下来。我仰头一望,只见爷爷正骑着扶梯在大门顶上挂一株绿色的植物呢。“爷爷,您这挂的是什么呀?”我指着那颗植物问道。“这是端午节习俗,大院门口插艾蒿,能保一家人身体健康。”爷爷笑呵呵地回答。哇,真的吗,好神奇!我半信半疑地看着那其貌不扬的植物,似乎还闻到一股特殊的馨香味。

“呈丞,过来,奶奶给你戴香囊!”远远地传来奶奶呼叫我小名的声音。我一溜烟跑向奶奶那儿,兴冲冲地猜道:“奶奶,戴香囊是不是也是端午节的习俗呀?”“没错。”奶奶笑着把一个颜色鲜艳的小布袋用绳子穿了起来,挂在了我的脖子上,叮嘱我:“今天一定要戴好哦,它能辟邪!”

我爱爷爷家乡的端午节,更爱那儿习俗背后的美好生活希望和厚厚的历史传承味道!

端午节初三语文(精选22篇)篇六

从前,有个人叫屈原,他因为自己的国家被入侵了,心如刀割,所以跳进了江中。人们为了鱼和虾们不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中扔一些饭团、蛋黄、豆子等其它食物。等鱼和虾吃饱了就不会吃屈原的尸体了。

现在,我们在端午节有很多习俗,比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做香包……。

端午节的时候,小姑奶奶包粽子,看着她娴熟的动作,弄得我眼花缭乱,我惊羡不已。我不甘心,于是决定自己也包一个大粽子。我学着小姑奶奶的样子把苇叶一片搭在一片上,然后一折,再一拧,也成了一个漏斗。可是漏斗下面有一个洞,往里装米时,“哗”米全从下面的洞里漏了出来。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了桌子上。可是我没灰心,决定再好好包一个粽子。这回我把粽叶卷成漏斗状之后,检查底下没有洞,才往里面倒上米,再把三四个枣填在米里,撒上一层米,把盖盖上,三缠两绕,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小姑奶奶说我可以把粽子包的更好,于是我更认真更细心地包了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粽子。小姑奶奶和其他人都夸我包的越来越好,这就使我有点不好意思了。

包完粽子我们就蒸粽子。蒸粽子的时候,粽子的清香缓缓地从锅中溢出来。我贪婪地嗅着这一丝丝、一缕缕粽香,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等粽子蒸熟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绳子,再剥开绿色的粽叶,一股粽香扑鼻而来,露出乳自色的糯米。沾点白糖,轻咬一口,嗯,这粽子的味道太好了!我让别人也尝了这粽子,都说这粽子好吃。

吃着香甜的粽子,我感受到了做什么事都不能半途而废,要把它做完、做好,这样才能有收获。

五月初五端午节这天,爸爸一大早就带我来到了邯郸市国际会展中心,参加“我是晚报小记者,我要我的青春派”活动。

我们所有的小记者在广场集合,分成三队,分别由各自的带队老师引领进场。进场后,第一队学习摄影知识,第二队与陌生人交流,第三队了解汽车文化,各队项目依次开展。

我被分到了二队,来之前看了活动预告,还是有一定的心理准备的,但到了现场真要向许多陌生人进行问卷调查时,我开始有点儿害怕起来。这个人会不会很凶?这个人会不会不理我?他不接受我的问卷调查怎么办?他没时间接受我的问卷调查怎么办我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看到旁边的小记者都在向周围的叔叔、阿姨们做问卷调查,可我的问卷调查任务该怎么完成呢?我还想取得个好名次呢!想到这儿,我不知道从哪儿来的一股勇气,直接走向了对面的阿姨,向她发起了“进攻”

在规定的时间内,我完成了九份问卷调查,夺得了第一名,真的好开心!紧接着是学习摄影知识和了解汽车文化。最后,所有的小记者们照了一张合影,我们把今天的快乐都记录在了这张照片上。好期待下一次的活动早些到来!

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啦!真的是太开心啦!yes!我想对你们说,平时过的端午节是在快快乐乐的包粽子,赛龙舟,而我却过着不一样的,端午节!

我们家今年过端午节啥都没干。待在家里都快要闷死啦!妹妹、妈妈在玩玩跳跳,爸爸一边玩的手机,一边看着电视。玩手机也玩得全神灌注,看电视也是哪样?嘿嘿,在爸爸玩手机玩的特别起劲时,我拿起遥控换了台我喜欢看的电视,正在这时,爸爸又抬起头来看电视,发现电视被我“调换”了,把我狠狠骂了一顿。唉!时间怎么这么折磨我呀!

没事干,没人陪我,我就走上楼,去看了看有没有什么新玩样,能给我玩儿会儿。这时爸爸可能也觉得家里待烦了,就和妈妈一起带着妹妹出去玩。他们在干嘛我都不知道,我还在楼上呆愣愣的找着东西,后来他们关门时才发现已经丢下了我自己出去玩了。我更加生气。在楼下看电视,抢我的电视,我什么都没得干。去楼上找东西,哼他们三个又偷偷溜走,也没带上我就我一个人孤零零待在家中。我还以为他们去玩不了多久,没想到从一点出去一玩就玩到了四五点才回来,回来时我问妈妈怎么回事,去了这么久,妈妈竟然跟我讲他们回奶奶家包粽子去啦?真是个,不快乐的端午节!

也不能说是很不快乐,很不快乐,爸爸妈妈晚上还是带我去沙滩逛了一圈,但我觉得还是不快乐呀!又是看电视又是出去玩都是他们做的是最快乐的人了!我待家里,电视电视没得看,他们出去,我又没得干,最容易被欺负的人就是我啊!他们好像就是把我当个傻子一样呀!

多么不快乐的端午节发生在我身上,我真的是一个传说中的“倒霉鬼”啊!唉!

一年中的节日,我最喜欢的要数端午节了。

每到端午节,我总要起个大早,去感受一年中最香气四溢的一个早晨。清晨的空气格外的清新,满街都是卖香草的农人,推车的、挑担的……他们带来了许多还沾着露水的香草:艾草、菖蒲、紫苏、薄荷、灯心草、车轮叶……他们还带来了一些香花:栀子花、石榴花、玫瑰花、月季花……大街小巷到处弥漫着这些花草的香味,流连于其间,不光是嗅觉,几乎所有的感官都兴奋起来,让人的心情不能不美好起来。

大街小巷卖香囊的小摊也常引人驻足。一个个香囊缝制精巧,造型奇特。你买一个小老鼠的,他买一个小兔子的,挂在孩子的身上,也送给孩子了许多美好的念想。家家粽子飘香。大大小小的粽子、各种口味的粽子一笼一笼出锅,那种香味真是诱人。剥一个沾满蜂蜜,满口满心都流动着甜蜜。

鼻子、耳朵、额头抹上雄黄酒。因为有着特别的意义,那雄黄、独头蒜泡成的酒在这个节日里也不再令人讨厌了,似乎也成了香醇美酒。一切一切,都因为这个节日而美好起来。这是个飘香的节日,不仅仅空气中流动着香气,似乎连带着人和各种事物都“香”了起来。

这是大诗人屈原带给我们的节日。这是那个朝饮晨露、赞美香草、行洁志廉的屈原带给我们的节日。这是一个拒绝邪毒,崇尚高洁的节日。这是一个飘香的节日!

端午节初三语文(精选22篇)篇七

中国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如:元旦节、清明节、母亲节、劳动节、端午节、儿童节等其他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因为我端午节过得最快乐。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听爸爸说:“战国时期有个爱国人士,他叫屈塬。”屈塬是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塬曾多次劝国君楚怀王联齐抗秦,但昏庸无能楚怀王听信小人,以致国破家。屈塬听到自己国家将要灭亡,便抱着石头自投旧罗自尽。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直行洞庭湖,终不见屈塬尸体,老百姓为了不让鱼儿吃掉屈塬的尸体,家家户户包粽子,然后把粽子投入旧罗,让鱼儿吃饱,这样就不能吃到屈塬的尸体。端午节就这样慢慢的传下来。端午节还要赛龙舟、带彩带线和挂香包等形式来纪念屈塬。”爸爸说完,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快过来吖,包粽子咯!”妈妈喊道。我们连忙跑出去,我拿了两片粽叶,学着妈妈那样包,可包来包去一点都不像妈妈包的那样,反而把糯米洒了一地。我气地把粽叶丢在地上。妈妈说道:“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来,首先要把粽叶绕成一个叁角行的样子,然后把糯米放进去。”我按照妈妈说是那样做,包成第一个粽子我很高兴的说我会包粽子了啊,后来连续包了好几个。这时,妈妈边说边包地说:“在我们老家过端午节要插艾叶草、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等习俗。”包好了粽子,我们就煮起来了。过了半个多钟粽子也煮熟了,妈妈就拿给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这是我们包的粽子,不由也不腻。”几分钟过去了,一吊粽子被我们吃完了。

端午节是一个特殊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屈原悲愤投江,百姓怕鱼虾哺食他的身体,就用糯米包的粽子喂养它们,划着小船驱赶它们,后来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吃粽子、赛龙舟。

吃粽子大家都会,可包粽子就没那么简单了。今年端午节,我自告奋勇和外婆一起忙活包粽子。外婆提前用水浸泡了一盆糯米、一碗红豆和花生,另外还准备了一碗晶莹剔透的蜜枣。接着外婆带着我去水边摘芦苇叶,青翠欲滴的芦苇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用这个包粽子肯定很好吃,我咽了咽口水。回到家,外婆用开水把叶子烫了一下,我好奇地问:“为什么要用开水烫呀,直接包不行吗?”外婆说:“主要是杀菌消毒,另外呢,烫软了更好包。”没想到外婆这么讲究!接下来我们要正式包粽子啦。

只见外婆拿出三片叶子,一片挨着一片排列好,用两根手指压住,旋转一圈,一个圆锥形的壳就形成了。先往里舀一勺米,放一颗蜜枣,再往里面放一勺米,然后放入红豆和花生,最后用手捏紧,将剩余的叶子覆盖上去,再用事先准备好的麻线扎紧。一个可爱的圆锥形小粽子就诞生了。我看得兴致勃勃,也想自己动手试一下,但每个都半途而废,太难了!看着我沮丧的样子,外婆安慰道:“别灰心,外婆小时候也不会,长大就会了。”于是我就心安理得地等着外婆的粽子上桌了。

剥开翠绿的叶子,一阵清香迎面扑来。我狼吞虎咽地吃掉了一个粽子,口中还残留着香甜的味道。我对外婆甜甜地笑道:“真好吃!外婆辛苦了!”外婆摸着我的头,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五月初五,是纪念是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少不了包粽子吃。当然,我家也不例外。

在端午节前一天下午,奶奶就准备好了包粽子的材料。这让本来就兴奋的我,多了一丝期待。

熬过了十个多钟头,终于可以开始包粽子了。我跟着奶奶进了厨房,看着那洗干净的粽叶和浸泡过的糯米,我就知道奶奶早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我学着奶奶那娴熟的动作,同奶奶包起了粽子。先把两片粽叶围成一个锥子形,然后再小心翼翼地往里面填满糯米,将馅放进去,再将剩下的粽叶把糯米盖上,最后用绳子捆紧,一个粽子就大功告成了。我既兴奋又激动,毕竟自己包的第一个粽子没有以失败告终。看着这一大盘粽子,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与自豪。

包完了粽子,奶奶就开始煮了。没一会儿,整个家中都沉浸在这淡淡的粽香里。煮熟后打开锅盖,顿时,一股“芳香”扑鼻而来。有些睡意的我迫不及待地跑去看看我的粽子。拿起一颗粽,一口咬下去,甜甜的,糯糯的,让人回味无穷,忍不住多吃几个粽子。

我一边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一边听奶奶讲端午节的来历。“秦王要攻打楚国,屈原的提议遭反对,并且被革去职位,流放到楚国各地。流放期间,屈原写出了许多部书,最后跳河而死。楚国人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河里投粽子。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便在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吃粽子。”

吃粽子已经是我们过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在历史的文化长河中,传承这些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吃粽子”这一端午习俗,我们不能淡忘。

又近一年端午节,小区里早已粽香四溢,艾香沁人。

端午节,传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公元前278年,楚国被侵,五月五日,汩罗江边,屈原怀着无尽的不舍和绝望,怀石自沉,用生命谱写宁死不屈的爱国情怀。我想,那日的江水一定是滚滚向前的,翻滚并咆哮着,包容并接纳着那颗心怀国家的伟大灵魂向前、向前。第二日的江水也定是滚滚向前的,那浪中翻滚的无数吃食和粽子,是百姓对屈原的纪念和爱戴。

关于端午的传说有很多,除了殉国投河的诗人屈原,还有自尽身死的谏臣伍子胥。端午究竟在纪念谁,从无定论,但无一例外,被纪念者都有着高尚的品格和为大国舍小我的精神。

端午节,实际是代代百姓爱国情怀的传承。

端午的习俗各地多有不同,唯有吃粽子全国统一,我们家也不例外。外婆早早地就采摘了新鲜的粽叶洗净备用,泡上一大盆白皙的糥米,配上腌好的猪肉又或是去过皮的白胖花生,烫好的粽叶上铺上泡过的糯米和夹心,外婆一双巧手上下左右一晃动,一颗颗饱满的粽子就成型了,我却是怎么也学不会。

大铁锅里下入粽子,加满冷水,大火煮开,加入木柴煨上一夜,一觉醒来,添一把柴火至水沸。揭开锅盖,蒸汽铺面、粽香拍鼻,再看锅中,粽子们在沸水中吐着泡泡,仿佛在说:“来吃我吧。”让人不禁食欲大开。

香甜软糯的粽子不仅美味,寓意还十分美好。临近小升初考试,妈妈开玩笑说,往年看那些高考家长准备粽子,今年我们家家有考生,也要准备高“粽”呀。

岁岁酬端午,今年觅新意。端午节,愿小升初的我们都能一举高“粽”!

五月初五端午节。一大早,我就被院子里散发的阵阵粽叶清香唤醒,我猜一定是奶奶在院子里包粽子。我跑到院子里看到奶奶果然在包粽子。我高兴坏了一蹦三尺高,因为我可想粽子了。我撸起袖子正准备包粽子,奶奶拍了我的手,笑眯眯地说:“包粽子前先要把手洗干净。”我飞快地跑进厕所三下两下就把手洗完了,又拿来一个小板凳坐着和奶奶学习包粽子。

奶奶告诉我包粽子有很多技巧。首先,把粽叶围成三角形,然后再放入糯米,放到一半的时候再放入几颗蜜枣,把粽叶口封好,最后把线绕在粽子上封好粽子。听完奶奶的话,我飞快地包了一个粽子,拿起来向奶奶炫耀,不想粽叶散开,糯米洒了一地。我有一些灰心丧气,不知什么时候妈妈已经站在我身边,妈妈爱怜地拍拍我的头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妈妈相信你一定可以包出比奶奶包得更好看的粽子。”听了妈妈的话,我认真地包起了粽子。终于,我包出了一个漂亮的粽子,后面的粽子我一个比一个包的好。开始煮粽子了,奶奶把水烧开再把粽子一个一个地放进去,粽子煮熟了,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吃粽子,爸爸说:“快吃,吃完了我们去看赛龙舟。”

吃完粽子我们来到河边,只见河边已经围满了看热闹的人群,我们穿过人群,看到河面上停着各式各样的龙舟,龙舟上有划船手、鼓手,都憋着一口气要争第一。突然一声哨响,几条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迅速划出,你争我夺、互不相让,最终一直领先的黄队获胜。

端午节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还观赏了龙舟比赛,在玩耍的同时学会了一项技能,我觉得特别开心、收获满满。

端午节初三语文(精选22篇)篇八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我们家乡端午节主要风俗是包粽子。

端午节那天,奶奶早就准备好了粽叶和糯米。我一起床就看见奶奶洗好粽叶,淘好了米,泡好了麻绳,准备包粽子了!我可高兴了,今年我一定要拜奶奶为师学习包粽子。奶奶可是个包粽能手,全家闻名,三姑六婆的粽子没少经过她手的。啊呀,她要包了!瞧,这一裹、一塞、一包、一扎、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看着看着,我的手不禁痒痒起来,急忙抽出两张粽叶,嚷嚷着要学。

奶奶笑眯眯地给我做了示范,她先拿起两张粽叶,一张大,一张小,大的放在下面,小的放面上面,并让光滑的一面都朝里,再用双手握住两张粽叶的两端卷成了一个喇叭形,卷紧一些。然后,左手拿粽叶,右手捏起一撮米,放进粽叶里,用食指和中指把米摁紧,接着用右手去折粽叶,把粽叶盖在口子上,最后,挑一根麻绳,一头用嘴巴咬住,一头用右手把粽子扎紧,打上结。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起两片粽叶,卷成一个喇叭形,往里放了一些米。不料,米一粒粒地从一个小洞里漏了出去,原来,我没把粽叶扎紧,成了一个漏斗,我又重新去包。这次,我把粽叶卷紧了。照奶奶的一一放好,挑一根麻绳把粽子扎好,打上结,但又由于我的手劲太小了,扎得不够紧,米散了一地。但是我不灰心,又第三次试包粽子,这一次,我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包粽子后,我用三根麻绳,好像捆犯人一样,把粽子绑得紧紧的,看上去奇形怪状的,摆在奶奶包粽子中间,显得那么扎眼,接下来,我又包好几个,可哪一个也比不上奶奶包的好。

奶奶笑眯眯地看着我,意味深长地说:“粽子好吃,包起来却不容易。世上任何事,都需要经过多练,就能生巧嘛!”我听,轻轻地点了点头,这个粽香四飘的端午节,我可不仅仅学会了包粽子哦。

端午节初三语文(精选22篇)篇九

中国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如:元旦节、清明节、母亲节、劳动节、端午节、儿童节等其他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因为我端午节过得最快乐。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听爸爸说:“战国时期有个爱国人士,他叫屈塬。”屈塬是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塬曾多次劝国君楚怀王联齐抗秦,但昏庸无能楚怀王听信小人,以致国破家。屈塬听到自己国家将要灭亡,便抱着石头自投旧罗自尽。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直行洞庭湖,终不见屈塬尸体,老百姓为了不让鱼儿吃掉屈塬的尸体,家家户户包粽子,然后把粽子投入旧罗,让鱼儿吃饱,这样就不能吃到屈塬的尸体。端午节就这样慢慢的传下来。端午节还要赛龙舟、带彩带线和挂香包等形式来纪念屈塬。”爸爸说完,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快过来吖,包粽子咯!”妈妈喊道。我们连忙跑出去,我拿了两片粽叶,学着妈妈那样包,可包来包去一点都不像妈妈包的那样,反而把糯米洒了一地。我气地把粽叶丢在地上。妈妈说道:“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来,首先要把粽叶绕成一个叁角行的样子,然后把糯米放进去。”我按照妈妈说是那样做,包成第一个粽子我很高兴的说我会包粽子了啊,后来连续包了好几个。这时,妈妈边说边包地说:“在我们老家过端午节要插艾叶草、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等习俗。”包好了粽子,我们就煮起来了。过了半个多钟粽子也煮熟了,妈妈就拿给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这是我们包的粽子,不由也不腻。”几分钟过去了,一吊粽子被我们吃完了。

端午节是一个特殊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屈原悲愤投江,百姓怕鱼虾哺食他的身体,就用糯米包的粽子喂养它们,划着小船驱赶它们,后来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吃粽子、赛龙舟。

吃粽子大家都会,可包粽子就没那么简单了。今年端午节,我自告奋勇和外婆一起忙活包粽子。外婆提前用水浸泡了一盆糯米、一碗红豆和花生,另外还准备了一碗晶莹剔透的蜜枣。接着外婆带着我去水边摘芦苇叶,青翠欲滴的芦苇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用这个包粽子肯定很好吃,我咽了咽口水。回到家,外婆用开水把叶子烫了一下,我好奇地问:“为什么要用开水烫呀,直接包不行吗?”外婆说:“主要是杀菌消毒,另外呢,烫软了更好包。”没想到外婆这么讲究!接下来我们要正式包粽子啦。

只见外婆拿出三片叶子,一片挨着一片排列好,用两根手指压住,旋转一圈,一个圆锥形的壳就形成了。先往里舀一勺米,放一颗蜜枣,再往里面放一勺米,然后放入红豆和花生,最后用手捏紧,将剩余的叶子覆盖上去,再用事先准备好的麻线扎紧。一个可爱的圆锥形小粽子就诞生了。我看得兴致勃勃,也想自己动手试一下,但每个都半途而废,太难了!看着我沮丧的样子,外婆安慰道:“别灰心,外婆小时候也不会,长大就会了。”于是我就心安理得地等着外婆的粽子上桌了。

剥开翠绿的叶子,一阵清香迎面扑来。我狼吞虎咽地吃掉了一个粽子,口中还残留着香甜的味道。我对外婆甜甜地笑道:“真好吃!外婆辛苦了!”外婆摸着我的头,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五月初五,是纪念是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少不了包粽子吃。当然,我家也不例外。

在端午节前一天下午,奶奶就准备好了包粽子的材料。这让本来就兴奋的我,多了一丝期待。

熬过了十个多钟头,终于可以开始包粽子了。我跟着奶奶进了厨房,看着那洗干净的粽叶和浸泡过的糯米,我就知道奶奶早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我学着奶奶那娴熟的动作,同奶奶包起了粽子。先把两片粽叶围成一个锥子形,然后再小心翼翼地往里面填满糯米,将馅放进去,再将剩下的粽叶把糯米盖上,最后用绳子捆紧,一个粽子就大功告成了。我既兴奋又激动,毕竟自己包的第一个粽子没有以失败告终。看着这一大盘粽子,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与自豪。

包完了粽子,奶奶就开始煮了。没一会儿,整个家中都沉浸在这淡淡的粽香里。煮熟后打开锅盖,顿时,一股“芳香”扑鼻而来。有些睡意的我迫不及待地跑去看看我的粽子。拿起一颗粽,一口咬下去,甜甜的,糯糯的,让人回味无穷,忍不住多吃几个粽子。

我一边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一边听奶奶讲端午节的来历。“秦王要攻打楚国,屈原的提议遭反对,并且被革去职位,流放到楚国各地。流放期间,屈原写出了许多部书,最后跳河而死。楚国人为了不让鱼虾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河里投粽子。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便在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吃粽子。”

吃粽子已经是我们过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在历史的文化长河中,传承这些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吃粽子”这一端午习俗,我们不能淡忘。

又近一年端午节,小区里早已粽香四溢,艾香沁人。

端午节,传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公元前278年,楚国被侵,五月五日,汩罗江边,屈原怀着无尽的不舍和绝望,怀石自沉,用生命谱写宁死不屈的爱国情怀。我想,那日的江水一定是滚滚向前的,翻滚并咆哮着,包容并接纳着那颗心怀国家的伟大灵魂向前、向前。第二日的江水也定是滚滚向前的,那浪中翻滚的无数吃食和粽子,是百姓对屈原的纪念和爱戴。

关于端午的传说有很多,除了殉国投河的诗人屈原,还有自尽身死的谏臣伍子胥。端午究竟在纪念谁,从无定论,但无一例外,被纪念者都有着高尚的品格和为大国舍小我的精神。

端午节,实际是代代百姓爱国情怀的传承。

端午的习俗各地多有不同,唯有吃粽子全国统一,我们家也不例外。外婆早早地就采摘了新鲜的粽叶洗净备用,泡上一大盆白皙的糥米,配上腌好的猪肉又或是去过皮的白胖花生,烫好的粽叶上铺上泡过的糯米和夹心,外婆一双巧手上下左右一晃动,一颗颗饱满的粽子就成型了,我却是怎么也学不会。

大铁锅里下入粽子,加满冷水,大火煮开,加入木柴煨上一夜,一觉醒来,添一把柴火至水沸。揭开锅盖,蒸汽铺面、粽香拍鼻,再看锅中,粽子们在沸水中吐着泡泡,仿佛在说:“来吃我吧。”让人不禁食欲大开。

香甜软糯的粽子不仅美味,寓意还十分美好。临近小升初考试,妈妈开玩笑说,往年看那些高考家长准备粽子,今年我们家家有考生,也要准备高“粽”呀。

岁岁酬端午,今年觅新意。端午节,愿小升初的我们都能一举高“粽”!

端午节初三语文(精选22篇)篇十

突然,我听见厨房里有奇怪的的声音,便一下子警惕起来。以为有了老鼠。我抄起一根棍子偷偷溜进了厨房。哦,原先是外婆在包粽子。嘿,有事做了!我立即甩掉棍子,扑上前去,一把抓过一张粽叶,一板一眼的学起包粽子来。

我把粽叶留意翼翼对折后,叠成一个圆锥形,再放入些许米,夹入用酱油浸透的鲜肉,再撒上些米,直到把肉全部盖住。咦,是不是米放太多了,棕叶外衣不够大,老包不住?外婆一瞧,乐开了花:“囡囡,米太多,棕叶太小,米还不往外逃呀,你看台面上全是米粒。肉也太多,你是不是想自已吞呀!”嘿,我连忙给棕叶减负,穿好衣服,再系上腰带,一个可爱的粽子宝宝就诞生啦!嗨!你还真别说,包出来的粽子还真像那么回事。

我留意翼翼地呵护着我的粽子宝贝,还给它们编号。(1)、(2)、(3)......粽子宝贝越来越多,我都懒得去数了。当然,越是后面,粽子宝贝也就越漂亮,因为我的手艺在一点点长进,包到之后,自然驾轻就熟了。

欣赏着自我亲手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这次包粽子,不但让我学会了怎样包,更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有志者事竟成!

端午节初三语文(精选22篇)篇十一

每逢到端午节,四处都弥漫着粽子的清香,让我垂涎欲滴。于是,我就缠着妈妈给我包粽子吃。

了一角,再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腌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有些得意忘形了,比想象中还顺利地完成了一大半。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却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蹦出来。我急得满头大汗。幸好妈妈帮我“解了围”——拿掉一些糯米,我才缓了一口气。

我手忙脚乱地折腾了一会儿,终于到了最后一步,也就是最最最关键的一步——扎粽绳。妈妈说,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棕绳,先把粽子五花大绑了一圈又一圈,还自作主张地打了一个小蝴蝶结,自认为包得不错。可是当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锅中,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绳,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们如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落下来。

我很不甘心,又试了一次,这次顺利多了,我一口气包了好几个粽子。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0分钟就可以了。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不禁想,明年端午,我还要包粽子。

端午节初三语文(精选22篇)篇十二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过这些节日的习俗有:贴对联、看花灯、赛龙舟、吃月饼,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端午节。

说到端午节,它还有一个小小的故事呢。那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侵占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被楚国国君流放到了很远的地方,他很担心楚国的安危,可凭他一个人的力量不能把秦国打退,所以忧国忧民的屈原最终在五月初五投江自尽了,人们不想让屈原的身体被鱼吃了,就划着船一边打捞屈原,一边往江里扔了很多食物给鱼吃。慢慢的这一天就变成了纪念屈原的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都成了端午节的习俗。

每年的端午节我们一家三口都会吃粽子。由于妈妈不会包粽子,所以我们家吃的粽子要么是买来的,要么是亲戚朋友送的。粽子的口味有很多种:甜的、咸的和原味的,甜的里面加了豆沙或花生等别的馅料,咸的有肉或者蛋黄等等。我爱吃甜的,因为我爱吃豆沙。

我喜欢过端午节,又好吃又好玩的端午节。妈妈答应我明年端午节不光有粽子吃,还一定会带我去看赛龙舟,我期待明年端午节的到来。

早晨,我一起床就闻到一股清香,于是连忙跑到厨房,一看原来是妈妈在包粽子。

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妈妈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妈妈告诉我包粽子,首先要把棕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棕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棕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之后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粽子煮熟了,我吃着粽子便问;“妈妈,粽子是怎么来的?”妈妈说:“说来话长,屈原是我国一位着名的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在他的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流放期间,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秦军攻破,心如刀割,便抱石投江身死。因此,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怕他的真身被鱼龙虾蟹吃掉,做了粽子投入江中。”听了妈妈的述说,我不禁敬佩起屈原来了。

春秋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提着他的诗句静静地走过,留下一串风俗陪伴我们走过几个世纪,粽子带着扑鼻的香气爬上你的饭桌,延续至今它已经不再是那个给鱼虾充饥的食物,豆沙、花生、腌肉、红枣不知道从何时起钻进了粽子里,拴住了你的胃,瞧!那位孩子的口水已经打湿了衣襟。懵懂的孩子们手上的五彩线放飞着快乐的心,那是父母的祝福,银铃般的笑声响彻云霄!龙舟张开了翅膀飞行在静静的湖面上。“屈原杯”龙舟赛开赛了!老人、小孩、男人、女人、中国人、外国人、连湖中的金鲤也不远万里赶来参加盛会。中国的端午节由此闻名世界。

今年的端午节是个特别的节日,中国经过了冰冻、天崩地裂、盛世狂欢、成功。一路走来爱心充满空气中的每个氧离子。做一个吉祥、快乐、祝福、追忆的粽子吧,包容起每一份甜蜜,借爱心作翅膀,随风飘向世界的每个角落!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端午节那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粽子,桌上摆的、街上卖的、人们谈的,几乎都是粽子。

粽子,似乎就是端午节的象征。

端午节吃粽子,是有来由的,有这样一个典故——在两千多年前,楚国有一位的爱国诗人屈原,因为楚国灭亡,悲愤不已,他忠贞不屈,含恨跳河自尽。人们怕水里的鱼吃掉屈原的尸体,便将米、肉等美味的食物,用粽叶包起来投入河中,希望鱼儿只吃粽子不吃屈原的尸体。屈原跳江那天是五月初五,在中国农历上属“端午”之日,为纪念屈原,人们就将这一天定为“端午节”,家家户户吃粽子,以纪念屈原的忠君爱国。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自己动手包粽子,已变成传统文化新风尚。可别小瞧包粽子,那也是一门技术活。主要分三个步骤:首先,要准备粽叶,将其刮毛、洗净,堆放整齐备用;其次,要准备粽馅,主要是以米为主,将米用水浸泡半小时,再配些花生绿豆之类的豆类,再配些肉块或蛋黄,搅拌均匀,调好盐味即可;最后,才是包粽子,左手托着粽叶,将粽叶按45度角对折成漏斗状,右手舀粽馅导入粽叶卷成的漏斗里,再将粽叶卷起来包裹住粽馅,完全密封并裹紧,然后用绳子捆紧,粽子就包好了。

粽子要蒸熟了才能吃。蒸粽子是最让人难熬的,粽子在蒸的时候最香,粽叶的清新味、粽馅的米香豆香环绕着肉香,直钻你心里去,让人心痒痒的,光是闻闻,就令人垂涎三尺!

吃粽子看龙舟赛,是我每年过端午节的最爱。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看。只听一声巨响,一条条龙舟箭似的飞射出去,一个个粽子皮齐刷刷地被剥开,选手全神贯注地盯着前方飞快划船,台下观众聚精会神地看着比赛——1号舟往前冲了,小朋友偷偷吃了一口粽子;2号选手超越了对手,大人们松了口气也停下来吃粽子,接着观察落后的3号舟,小朋友乘机也吃一块……舟冲,吃粽;舟停,吃粽;一口一个粽子,就在这惊心动魄的不经意间吃了个精光。

端午节,真有趣。充满了民族特色,弥漫着浓郁的水乡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人们缅怀先烈忠贞爱国,代代相传、继承发扬,祝福祖国美好人人幸福安康。

我国有许多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但最令我难忘的是端午节。

据说,的爱国诗人屈原被害投河后,百姓马上相救,可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人们就划着船在河里找屈原。百姓们怕江河里的鱼吃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米团,投入河里。纪念屈原的这些活动,就变成了我所知道的端午节。

端午节那天,我早早地起了床,准备吃粽子了。粽子的馅有肉、蛋黄、豆沙、枣子等多种。剥开绿油油的粽叶,里面就是香喷喷的粽子了!真像一个粽子精灵披着一件绿色的棉袄呢!我要开始吃粽子了,我一口咬下去,啊,粽子真好吃啊!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里,使人陶醉了。我真喜欢粽子呀!

吃完粽子,妈妈还会给我挂上香囊,香囊里有许多中药,闻起来清香扑鼻,可是,蚊子却很怕这种味道,挂了香囊之后,蚊子就不会咬我了。香囊的用处可真好啊!

端午节我们还要吃五黄:咸鸭蛋、黄鳝、黄酒、黄瓜和黄鱼。据说,吃了五黄就会平安如意。

端午节最热闹的要数赛龙舟了。我虽然只在电视上看过赛龙舟,但是,那热闹的场面已经牢牢地吸引我了。我想下次一定要去看看赛龙舟,为我增加端午节的知识。

端午节虽然没有春节、中秋节那么热闹,但是,端午节有很多民俗,让我能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我喜欢端午节!

除了春节,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为什么呢?请大家把耳朵凑过来,我悄悄告诉你——端午节吃的粽子是我的最爱。

妈妈早在几天前就买好了包粽子的材料,准备好了五色线。今天一大早,妈妈就开始包粽子,我也想学一学。妈妈说:“好哇,只怕你学不会。”

说干就干,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起两片粽叶,卷成一个漏斗状的小筒,从水中捞起一些糯米放进去,再按上一颗蜜枣,用剩下的一截叶子包住,再系上一根细细的尼龙塑料绳。咦,我包的粽子怎么和妈妈包的不太像呀,妈妈的棱角分明,我的不如她包得那么好,每个角还有些圆乎乎的。看着我手中这个“怪东西”,妈妈“扑哧”一声笑了,还断断续续地说:“你这个……这个是粽……粽子吗?”

我的脸红了,只好跟妈妈请教“高招”。妈妈忍住笑,说:“包粽子的时候,其实没什么秘诀,只要把粽子的角折尖,米不要放得太多,往住包的时候要另附一片叶子才行。”

中午,要开始煮粽子了,我等啊等,一秒钟似乎变成了一年,我终于知道什么叫“度日如年”了。随着妈妈的一声“粽子出锅啦”,我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厨房,不顾烫手的开水,迅速挑出自己包的不太好看的粽子,打开“包裹”,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妈妈笑着说:“慢点,没人跟你抢。瞧你这副馋吃相!”

这个端午节最难忘,因为我吃到了自己亲手包的粽子。

端午节初三语文(精选22篇)篇十三

转眼又是一山粽叶绿,赣州的街头巷尾,已飘起了粽叶的清香,那粽儿飘香季节,悄然来到了我们身边。扳起手指一数,离开家乡已十五载,在城市的钢筋水泥间,家乡的粽叶,如同家乡的的端午节,早已被岁月拉成了长长的记忆。

记忆中,采摘粽叶是端午节的前奏。那时,亲戚、邻居、朋友,全村的人都忙起来了,烧草灰制碱水,采洗粽叶淘糯米,大家忙在一起,有说有笑,那是我记忆中难忘的乡村生活情景。节日前几天,我们小伙伴们便相约到山涧采粽叶。村庄附近的山上是没有那种植物的,我们要步行很远一段距离,到深山的清泉边采摘。

采粽叶是不易的事,不仅要爬山越岭,还要经受蚊叮虫咬,相当辛苦,但一想到那香喷喷的金黄色的粽子,我们就兴奋无比,唱着歌撒着欢,如小兔般跳跃在林间,寻找着粽叶。找到之后,小心翼翼地将这种纺锤形的粽叶摘下,一枚一枚叠放好。采完粽叶回来,我们往往是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但扛着一编织袋粽叶,小伙伴们都有一种收获的喜悦,虽然腰酸背痛,却依然叽叽喳喳个没完。

采完粽叶回来,奶奶就把又宽又长的青翠粽叶,一扎一扎捆好,泡在水里,用大锅煮透,此时,浓郁清香便弥漫满屋,把过节的意味熏浓。端午节头天下午,奶奶从米缸里舀出白白的、珠圆玉润的糯米,装在水桶里,清凉明澈的水细细地清洗糯米中的杂质,再掺上几把红枣,红的白的,格外醒目。包粽子时,我就迫不及待搬了小板凳,坐在盛满了糯米和粽叶的锅盆前,等着和奶奶一起包粽子。说是“一起”,其实,用奶奶的话说,是“瞎掺和”。但奶奶却从不阻止我,哪怕我包得还未及开煮就脱线散架,或者样子奇形怪状四不像,都不会被指责半句。不一会儿,一大盆粽子就包好,一个个精神饱满,可爱极了,还没煮就有一股隐隐的清香。

吃完晚饭后,在灶里加些木棍杂柴,把粽子倒进锅里,翻腾几遍后,大人们便放心地休息,而我则闻着粽香,心里如翻滚的粽子,兴奋,难眠。煮了一晚上的粽子熟了,清香四溢,轻解开来,那嫩黄色彩的粽肉,升腾着蒸气,散发出一股特有的粽香。轻咬一口,过节的滋味就从舌尖弥漫到全身。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端午节最早源于战国时期,当时有个叫屈原的楚国人,他在楚王身边做官,是一位忠臣。昏君楚王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而赛龙舟是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而粽子则是百姓不忍心忠臣被鱼虾吃食,故而将米饭等食品做成粽子投入江中,以求保屈原全尸。

小孩还要挂香囊的。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要好好的继承下来!

我国传统节日比较多,有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而今天就是端午节。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伤心欲绝,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居民知道屈原是个好官,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做成粽子,把划小船变成赛龙舟来纪念屈原。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妈妈告诉我: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叶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就开始包粽子了,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我按照妈妈的方法,把粽子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我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虽然我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吊人的胃口的,使人馋诞欲滴,只要我一闻到味,我的食欲就会被挑起。

在端午节还有一个不可缺的活动——划龙舟。在宽广的湖面上,有三四条龙舟,十几个人奋力划动船桨,一人坐龙首敲锣,一人坐舟中打鼓,众人齐喊“一、二,一、二。”其阵势可与惊涛骇浪相媲美。岸边围观的群众顶着热辣的阳光,还依然不忘为自己喜爱的龙舟呐喊助威。再观向江中,几条龙舟犹如猛斧破江早已赛得你死我活。群众纷纷拿起相机快速地拍下这一幅幅壮观的场面。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站在楼上眺望远处的田野时,到处是一片夏收农忙的景象。几处早收的田块里,已栽满新秧了,同环抱村庄的树影一起,涂抹成一幅淡淡的农村田园风景画,我的身体里一时也沉静下来,思绪飘飞到儿时的记忆里。

童年的时候,这样的季节,在我的家乡,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发的景象。村庄里、河堤上、堰塘边,树草都拥来满目肥厚的绿色,同远山一起,勾勒出村庄的轮廓。田野中,待收的麦子,成熟得羞下了头,宛然一位即将出嫁的新娘,只等心仪的人来掀起她头盖,顽皮的风儿却等不及了,提早来撩开真容,她们便含情脉脉闪眼滚动起一道道长睫麦芒的金光,欢跃向前,惹人满眼的欢悦和怜爱。不久之后,麦子收尽,勤恳的农民就魔法般很快地变换出遍布的秧苗嫩绿了,漠漠水田的上方时而还翔来几只闲逛的鹭鸟,播下声声悠啼;村舍中,四处溢满着童趣,红黄的蜻蜓穿梭飞来禾场的上空,追跑得伙伴措手不及,彩蝶停歇在墙角的草丛里,蹑足静守起几处好奇的孩子们;菜地里,各色蔬菜滋滋竟长,红苋绿蕹伸展出手掌似的叶片,紫茄青椒藏掖着叶底下不断膨胀的果实,黄瓜藤攀爬到高端,金银花缠绕篱墙,绽出满鼻馥郁的幽香,无处不是令人欣喜的田园景象。

最欣喜的还是我们孩子。陶醉在这无限美景中的孩子们早掐指算好,一日后,端午节就要到了,那时自然就有很多口腹的享受,甜软的糯米粽子,喷香的新麦馒头,醇浓的米酒,泛光的油条…然而我那时最难忘却是随母亲到自家竹园里采摘新鲜的粽叶来包粽子,母亲便给我重复讲述她所知道的这端午节来历:屈子和他的行吟泽畔,昏聩的楚君,以及奸佞的小人等等,我却不能理解这么美好的世界里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险恶的事情,于是小心眼里又生发出许多悲天怀古的忧思。

在屋旁的蒿草地里拔起青艾时,我看到欢快的鸟儿叽喳蹦跳在高枝,碎碎散散的阳光从葱茏的树叶里筛下来,林下幻出缕缕七彩的光丝,这世界是多么的美好啊,千古里的忠臣为什么要悲凄地赴死呢,为什么有那么多只有用艾叶才能插门避趋的鬼魅呢,那该是多么不可理解啊,我惘然了,许多个黄昏,我就一个人仰着小脸呆看天空,疑惑这世界的纷繁复杂,在吃着端午节殷殷母亲做的蛋汤油条时,在慈爱奶奶无微不至的呵护当中,在兄弟互勉的温暖里,在父爱如山的关爱下,我终于深信这绚丽世界没有理由也不应该不美好。

在这个充满欢乐的端午节,忆起幼稚童年的端午节,寄托了太多美好的愿望,将是我一生回味不尽的根源。

夏季最期待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看着那三角形状的粽子,就直馋人;闻着艾草淡淡的香味,却也沁人心脾,划龙舟,赶鸭子,都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娱乐。雄黄酒的传奇故事,熏苍术的祝福,无不透露着节日的喜庆。

端午节吃粽子是从古传承至今的一个重要习俗。包粽子主要是用荷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都统称为粽叶。粽子的传统形状一般都是三角形的,人们都会根据粽馅为粽子命名,全是糯米的叫糯米粽;糯米里掺合小豆的叫豆棕;掺枣子的是枣棕。在很久以前的考试当中,家长大多都会给孩子包几个枣棕带上,因为枣棕又叫“早中”。剥开那层墨绿的外衣,露出里面雪白的米肉,甜糯的香味,早已经将我的馋虫勾起来了。甜糯的粽子,这是端午节味道。

端午节在门上挂艾叶,蒿草,白芷等植物,也是端午节的一个传统习俗艾叶、蒿草、白芷都是属于中药的。先煮两个鸡蛋,等鸡蛋煮好以后,从中间剥开蛋白,取出蛋黄,在原本蛋黄的位置放入用艾草或蒿草包住一件银饰品,合上鸡蛋,用纱布包住,塞到嘴里,可以驱寒、治咳嗽。艾叶,蒿草的清香是端午节的味道。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河死去,很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以后,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船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在我的家乡每年都会举行赛龙舟比赛,还会在江面放置很多鸭子,几个龙舟队伍相互竞争,那个队伍抓到的鸭子多,那个队伍就获胜。每年,我都会站在江边,看着江面上龙舟队伍的奋勇激进,看着他们的比赛。龙舟对屈原的纪念,这是端午节的味道。

传授屈原投江后,屈原家乡的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将粽子、咸蛋抛入江中。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蛟龙,保护屈原。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蛟龙。于是,人们将这条蛟龙扯上岸,抽其筋,剥其皮,之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抹七窍,以为这样便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薰苍术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活动之一,就是民间传统用苍术消毒空气;将天然的苍术捆绑在一起,燃烧后产生的薄烟,不仅会散发出清香,还可以驱赶蚊虫,令人神清气爽。雄黄的传奇,薰苍术的祝福,这是端午节的味道。

千年的传统延续至今,每一样习俗都被传承,端午节的味道也被记忆。甜糯的粽子;奋勇激进的赛龙舟;清香的艾草;传奇的雄黄;神奇的薰苍术。这都是我记忆中端午节的味道。

端午节初三语文(精选22篇)篇十四

提到端午节,相信大家首先想到便是吃粽子和划龙舟,不错,这些的确都是端午必不可少的项目。

我先来说说,我包粽子的情形吧!

我看到外婆和妈妈在哪里包粽子,我便冲过去拿两片粽叶,用些糯米乱包起来;包完后看了看外婆和妈妈包的精致、可爱漂亮的粽子,再去看看我这个乱七八糟的粽子真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啊!妈妈看到我那沮丧的脸便教我包粽子,我一下子欣喜诺狂,首先用两片粽叶卷成一个顶角没洞的圆柱,然后往里面塞糯米,塞玩后用筷子按紧,最后粽叶剩下的部分封口用粽叶子绑紧就做好了。我用着方法包了个精致、可爱、漂亮的粽子我高兴极了。

说完包粽子,我们就来说说划龙舟吧!

每到端午节的时候,人们都会划龙舟,一个人在前面打鼓,其他人就在后面划,还跟你们说一下啊!每当划龙舟时,岸边就人山人海,所以看一回划龙舟很不容易。

你们想知道爱国诗人屈原为什么跳入汨罗江呢?好吧好吧!我现在来告诉你。简要的哦!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爱国诗人叫屈原他不愿与国家的官员同流和,便跳入汨罗江。

从此,每到端午节,人们就赛龙舟,包粽子,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至今还这样的风俗还没变。

端午节初三语文(精选22篇)篇十五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今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在这江南青青的色彩里、湿湿的雨季中缓然而来。在江南的雨中,那清凉的春雨淅沥沥的一直下着,伴着我们舒缓闲适地度过了这个美好的节日。

推开家门,一阵如风铃般清脆的笑声和着青青的粽草叶香味便向我袭,一定是姐姐和妈妈正在包粽子。我看狗够黑豆也仿佛受到粽草叶清香的诱惑,兴奋的在客厅里乱窜,似要嗅上一口这个季节的味道。姐姐听见开门声响从厨房里跑了出来。一见到我就扑过来抱我,连连说我又长高了,可是姐姐依旧没变还是那么乐观依旧笑靥如花。

接着大家开始吃粽子,今年我们家的粽子形状可谓千奇百怪,有方的有圆的还有像牛角一样尖尖得。大概是姐姐的杰作。绿剥开墨绿色的粽叶,只见洁白如玉的珍珠团里镶嵌着几颗深油红亮的玛瑙枣。绿白红三色相映衬,显得十分艳丽动人。散发出淡雅的清香,咬一口,真是甜而不腻,黏黏而爽口。

端午节,是传统的节日,我固然不会忘记关于端午的来历,不会忘记诗人屈原,不会忘记围绕端午的许多故事。小时候每年的端午节天空也会飘着牛毛细雨,而小小我总是倚在祖母的怀里看着祖母娴熟的包粽子,认真的帮我做着香袋。

如今打开我的衣柜,还能看见一只红缎绸的香袋,它用五彩线系着,香袋下面的穗子是用蒜梗和五颜六色的花布剪成的小圆圈缀成的,是的这便是那年香袋是祖母为我缝制的只可惜,如今物在人去,花落花开,莺归燕已十余个春秋。

端午!你给我带来需多快乐也勾起我对如烟往事的无限怀念。端午的味道,是我难忘的回忆。

初一吃糕;初二吃粽子;初三吃螺;初四持艾草;初五吃一天。

唱着这首不很和谐的童谣,又迎来了端午节。

端午是传统节日,在莆田就有这么一首不和谐的童谣,五月初一便拉开了端午节的序幕。从初一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端午节的用品,虽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让人眼馋的自然要属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节,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粽子了。粽子长得玲珑可爱,有咸味的和甜味的。我对于肉粽子不感兴趣,却对糯米粽情有独钟,尤其是里面大大的枣子,家里自己做的总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浓香夹杂着缕缕蛋草叶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逢过端午,奶奶动要包上n个粽子让我这只馋猫大饱口服。街上也有到处吆喝的,不过卖的粽子比家里的要小很多,却很贵,糯米粽里的枣子也不大,貌似插俩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时嘴馋了,就道街边买一个解馋,却再也没有那种余香了。

除了香喷喷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锅热水沐浴,然后再换上新衣,显得格外清爽。虽然我穿的依旧是穿过n次的衣服,不过香味仍然无法抵挡。

我们这儿瞧不见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大遗憾。不过我们很快又找到了新的乐子??举办砸蛋大赛。端午节的蛋不再是拿来吃的,而是拿来砸的,或两两相碰比谁的更硬,有或者拿来当子弹,瞄准射击。当砸蛋大赛落下帷幕时,只留下满地疮痍,一股腥臭,确实其乐无穷。

端午节那天,妈妈都会用根根细绳细致地编成筐,按以往的习俗,编8个层,奶奶煮好蛋后就拿出3个最光滑的。底层放一个,接着是桃子。每种都是3个,用了6层。第2层就是一个步老虎,是看护这些东西的。最后挂在门口,按照长辈说的,纪念屈原。取下来时,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个盒子里,与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团聚。

而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端午节就顺利闭幕了。

端午节初三语文(精选22篇)篇十六

从前,有个人叫屈原,他因为自己的国家被入侵了,心如刀割,所以跳进了江中。人们为了鱼和虾们不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中扔一些饭团、蛋黄、豆子等其它食物。等鱼和虾吃饱了就不会吃屈原的尸体了。

现在,我们在端午节有很多习俗,比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做香包……。

端午节的时候,小姑奶奶包粽子,看着她娴熟的动作,弄得我眼花缭乱,我惊羡不已。我不甘心,于是决定自己也包一个大粽子。我学着小姑奶奶的样子把苇叶一片搭在一片上,然后一折,再一拧,也成了一个漏斗。可是漏斗下面有一个洞,往里装米时,“哗”米全从下面的洞里漏了出来。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了桌子上。可是我没灰心,决定再好好包一个粽子。这回我把粽叶卷成漏斗状之后,检查底下没有洞,才往里面倒上米,再把三四个枣填在米里,撒上一层米,把盖盖上,三缠两绕,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小姑奶奶说我可以把粽子包的更好,于是我更认真更细心地包了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粽子。小姑奶奶和其他人都夸我包的越来越好,这就使我有点不好意思了。

包完粽子我们就蒸粽子。蒸粽子的时候,粽子的清香缓缓地从锅中溢出来。我贪婪地嗅着这一丝丝、一缕缕粽香,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等粽子蒸熟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绳子,再剥开绿色的粽叶,一股粽香扑鼻而来,露出乳自色的糯米。沾点白糖,轻咬一口,嗯,这粽子的味道太好了!我让别人也尝了这粽子,都说这粽子好吃。

吃着香甜的粽子,我感受到了做什么事都不能半途而废,要把它做完、做好,这样才能有收获。

五月初五端午节这天,爸爸一大早就带我来到了邯郸市国际会展中心,参加“我是晚报小记者,我要我的青春派”活动。

我们所有的小记者在广场集合,分成三队,分别由各自的带队老师引领进场。进场后,第一队学习摄影知识,第二队与陌生人交流,第三队了解汽车文化,各队项目依次开展。

我被分到了二队,来之前看了活动预告,还是有一定的心理准备的,但到了现场真要向许多陌生人进行问卷调查时,我开始有点儿害怕起来。这个人会不会很凶?这个人会不会不理我?他不接受我的问卷调查怎么办?他没时间接受我的问卷调查怎么办我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看到旁边的小记者都在向周围的叔叔、阿姨们做问卷调查,可我的问卷调查任务该怎么完成呢?我还想取得个好名次呢!想到这儿,我不知道从哪儿来的一股勇气,直接走向了对面的阿姨,向她发起了“进攻”

在规定的时间内,我完成了九份问卷调查,夺得了第一名,真的好开心!紧接着是学习摄影知识和了解汽车文化。最后,所有的小记者们照了一张合影,我们把今天的快乐都记录在了这张照片上。好期待下一次的活动早些到来!

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啦!真的是太开心啦!yes!我想对你们说,平时过的端午节是在快快乐乐的包粽子,赛龙舟,而我却过着不一样的,端午节!

我们家今年过端午节啥都没干。待在家里都快要闷死啦!妹妹、妈妈在玩玩跳跳,爸爸一边玩的手机,一边看着电视。玩手机也玩得全神灌注,看电视也是哪样?嘿嘿,在爸爸玩手机玩的特别起劲时,我拿起遥控换了台我喜欢看的电视,正在这时,爸爸又抬起头来看电视,发现电视被我“调换”了,把我狠狠骂了一顿。唉!时间怎么这么折磨我呀!

没事干,没人陪我,我就走上楼,去看了看有没有什么新玩样,能给我玩儿会儿。这时爸爸可能也觉得家里待烦了,就和妈妈一起带着妹妹出去玩。他们在干嘛我都不知道,我还在楼上呆愣愣的找着东西,后来他们关门时才发现已经丢下了我自己出去玩了。我更加生气。在楼下看电视,抢我的电视,我什么都没得干。去楼上找东西,哼他们三个又偷偷溜走,也没带上我就我一个人孤零零待在家中。我还以为他们去玩不了多久,没想到从一点出去一玩就玩到了四五点才回来,回来时我问妈妈怎么回事,去了这么久,妈妈竟然跟我讲他们回奶奶家包粽子去啦?真是个,不快乐的端午节!

也不能说是很不快乐,很不快乐,爸爸妈妈晚上还是带我去沙滩逛了一圈,但我觉得还是不快乐呀!又是看电视又是出去玩都是他们做的是最快乐的人了!我待家里,电视电视没得看,他们出去,我又没得干,最容易被欺负的人就是我啊!他们好像就是把我当个傻子一样呀!

多么不快乐的端午节发生在我身上,我真的是一个传说中的“倒霉鬼”啊!唉!

一年中的节日,我最喜欢的要数端午节了。

每到端午节,我总要起个大早,去感受一年中最香气四溢的一个早晨。清晨的空气格外的清新,满街都是卖香草的农人,推车的、挑担的……他们带来了许多还沾着露水的香草:艾草、菖蒲、紫苏、薄荷、灯心草、车轮叶……他们还带来了一些香花:栀子花、石榴花、玫瑰花、月季花……大街小巷到处弥漫着这些花草的香味,流连于其间,不光是嗅觉,几乎所有的感官都兴奋起来,让人的心情不能不美好起来。

大街小巷卖香囊的小摊也常引人驻足。一个个香囊缝制精巧,造型奇特。你买一个小老鼠的,他买一个小兔子的,挂在孩子的身上,也送给孩子了许多美好的念想。家家粽子飘香。大大小小的粽子、各种口味的粽子一笼一笼出锅,那种香味真是诱人。剥一个沾满蜂蜜,满口满心都流动着甜蜜。

鼻子、耳朵、额头抹上雄黄酒。因为有着特别的意义,那雄黄、独头蒜泡成的酒在这个节日里也不再令人讨厌了,似乎也成了香醇美酒。一切一切,都因为这个节日而美好起来。这是个飘香的节日,不仅仅空气中流动着香气,似乎连带着人和各种事物都“香”了起来。

这是大诗人屈原带给我们的节日。这是那个朝饮晨露、赞美香草、行洁志廉的屈原带给我们的节日。这是一个拒绝邪毒,崇尚高洁的节日。这是一个飘香的节日!

上午8:00至11:00,泉州市鲤城区文联、泉州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协会和《东南早报》在滨江公园举行现场活动,庆祝屈原、古乐、古舞,并在仪式后与观众互动。

端午节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故事。它有2000多年的历史。端午节也是一个诗人的节日,一个体育节日和一个健康的节日。还有一些地方叫做重阳节。我们的地方叫做五月节。端午节习俗的起源是流传最广的屈原死于河中的日期。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人们在这一天划龙舟,包粽子……从历史上来说,是对屈原的记忆使端午节更加丰富和有意义。早上,我邀请了一位同学早早来到活动现场。祭祀屈原的活动刚刚开始。面对东南面的晋江,有一个上菜的桌子,上面放着泉州当地的肉馅饺子、香包和彩色丝绸。香炉上点燃了三根香。二十个穿着中国服装的年轻男女正在读悼词和屈原的《离骚》。怀着崇敬的心情,我穿着中国服装站在人群后面,心里默默地为屈原祈祷。仪式结束后,七位身着古装的姐姐向在场的来宾献上了一曲简单而优雅的舞蹈。他们跳得轻快,比仙女更优雅,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活动的高潮是与现场观众互动,(1)系上五色丝线,用丝线祈祷;(2)刺五毒:人们认为当五毒(全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在五月横行时,应该用各种方法来防止五毒的危害。(3)扔锅;(4)雄黄:将雄黄酒涂抹在群众手中,寓意辟邪祛疫。活动一结束,所有在场的孩子都收到了香包和彩色丝绸。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了解了端午节的起源和意义,更激发了我对祖国的热情。

端午节初三语文(精选22篇)篇十七

端午节是是中国一个非常重大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人们就会赛龙舟,吃鸡蛋、黄鳝、粽子……喝黄酒。古人们还把粽子扔到江里,据说是为了不让鱼吃掉爱国志士——屈原的尸体。

今天就是端午节,我和奶奶一起包粽子。吃过早饭,奶奶拿出了一大桌子的材料:糯米、粽叶、肉、料酒、酱油、鸡精、盐和线团。我把肉和配料一股脑地倒进了一个大铁盆里,用筷子卖力地搅着,直到材料完全融合在一起。过了一段时间,猪肉腌渍好了。奶奶拿出清理好的糯米和昨天煮好的的粽叶。粽叶的香气充满了屋子,沁人心脾。

这是,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奶奶拿起了两片粽叶,熟练地重叠在一起,折成了一个斗的形状。奶奶用另一只手向“斗”里倒了一勺糯米,奇迹的是糯米竟然没有漏出来。我非常惊奇,嘴里都能装下一个鸭蛋了。接着,奶奶在米上铺上了一块肉和一勺糯米。奶奶又拿出了一片又宽又短的粽叶,往粽子上一盖,一折,就把粽子的“嘴”给“封”上了。

最后的步骤是最为困难的。奶奶嘴里咬着线头,左手托着粽子,右手拿着另一个线头,一副严阵以待的架势。说时迟,那时快,奶奶麻利地给粽子绑了一圈圈的线,缠得紧紧的,“密不透米”。奶奶包粽子的过程,看得我眼花缭乱,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奶奶在线的末尾处打了一个结,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奶奶问我:“扬扬,你也来试试包粽子吧。”我犹豫了一下,但又答应了。由于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十分生疏,包粽子是要不是粽叶没折好,漏出了米,要不就是绑得不结实,漏出了米。我的额头上也沁出了汗珠。最后,在奶奶的帮助下,我才费力地折出了一个粽子。我望着我努力的成果,擦擦头上的汗,开心地笑了起来。

我想:有华人的地方,这一天,大家都会吃上香喷喷的粽子。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端午节最早源于战国时期,当时有个叫屈原的楚国人,他在楚王身边做官,是一位忠臣。昏君楚王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群众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群众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而赛龙舟是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而粽子则是群众不忍心忠臣被鱼虾吃食,故而将米饭等食品做成粽子投入江中,以求保屈原全尸。

孩子还要挂香囊的。端午节孩子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要好好的继承下来!

今天是6月8日,大家知道是什么日子吗?呵呵,对了,是端午节。

端午节亦名端阳节、重午节,端午节又是怎么来的呢?春秋战国时期,有个大夫叫屈原,他很爱国,可以说对国家是赤胆忠心,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他就抱着一块石头跳入汨罗江,结束了他悲壮的一生。许多人为了保护屈原的身体,便驾着船,向江中投饭团和肉丸,并向江中倒雄黄酒,防止鱼虾咬伤屈原的身体。是啊,这么一个爱国的诗人,国家应当保护他。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屈原,就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一大早醒来,便闻到满屋子的粽子香洗刷完,我赶紧跑进厨房,从锅里拿了一个正好温乎的肉粽子,大口大口地在电视前吃起来,打开电视,哇!某地已经准备划龙舟啦!

“思思,先把粽子吃了吧!”

“嗯……”,一大口,糯米包的肉下了肚,不到5分钟,一个粽子被我“消灭”了,下一个我可要细细品味了。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甜粽子里的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粽香。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真是棒极了。

端午时节,奶奶总会带来一大包粽子,本身爱吃粽子的我,感到有一种说不上来的幸福。

虽然这个端午节很棒,但老天爷不作美呀,我感冒还没好,中午喝完雄黄酒,吃完回锅肉就去打针了。明年端午节,我只求不生病啊!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妈妈。因此每年过端午节时,我们全家都能够吃到许多粽子。我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我每当吃粽子的时候,总是吃得许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说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妈妈包粽子有什么“秘决”,每次包的粽子总是香喷喷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馋诞欲滴,不得不吃得许多。

我爱吃粽子,爱过端午节,爱享受节日的气氛!

端午节初三语文(精选22篇)篇十八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今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在这江南青青的色彩里、湿湿的雨季中缓然而来。在江南的雨中,那清凉的春雨淅沥沥的一直下着,伴着我们舒缓闲适地度过了这个美好的节日。

推开家门,一阵如风铃般清脆的笑声和着青青的粽草叶香味便向我袭,一定是姐姐和妈妈正在包粽子。我看狗够黑豆也仿佛受到粽草叶清香的诱惑,兴奋的在客厅里乱窜,似要嗅上一口这个季节的味道。姐姐听见开门声响从厨房里跑了出来。一见到我就扑过来抱我,连连说我又长高了,可是姐姐依旧没变还是那么乐观依旧笑靥如花。

接着大家开始吃粽子,今年我们家的粽子形状可谓千奇百怪,有方的有圆的还有像牛角一样尖尖得。大概是姐姐的杰作。绿剥开墨绿色的粽叶,只见洁白如玉的珍珠团里镶嵌着几颗深油红亮的玛瑙枣。绿白红三色相映衬,显得十分艳丽动人。散发出淡雅的清香,咬一口,真是甜而不腻,黏黏而爽口。

端午节,是传统的节日,我固然不会忘记关于端午的来历,不会忘记诗人屈原,不会忘记围绕端午的许多故事。小时候每年的端午节天空也会飘着牛毛细雨,而小小我总是倚在祖母的怀里看着祖母娴熟的包粽子,认真的帮我做着香袋。

如今打开我的衣柜,还能看见一只红缎绸的香袋,它用五彩线系着,香袋下面的穗子是用蒜梗和五颜六色的花布剪成的小圆圈缀成的,是的这便是那年香袋是祖母为我缝制的`只可惜,如今物在人去,花落花开,莺归燕已十余个春秋。

端午!你给我带来需多快乐也勾起我对如烟往事的无限怀念。端午的味道,是我难忘的回忆。

二、

闻着粽子的香味,我馋得直流口水,迫不及待拿了一个粽子,剥开粽叶,哇!里面包了肉,香菇、小虾米等佐料,好吃极了。

端午节是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三大传统节日之一,“五”通“午”,端午节又名“端五”,另外又称“端节”,“午日”、重五。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楚国伟大的诗人屈原。相传在五月初五这天,屈原投汩罗江自尽,人们怕屈原的尸体被咬龙水兽吃了,因而纷纷划船下江捞救。可是河水很急,早已不见屈原的身影了,于是人们往江中投饭团,外系五彩绳,鸡蛋等食物,让蛟龙水兽有东西吃,就不会伤害屈原了,。渐渐地就流传着在端午节这天要划龙舟、包粽子的习俗了。

我们一家人围着吃粽子,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感觉好温馨!

端午节初三语文(精选22篇)篇十九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当我听到这首儿歌,就想起了小时候过端午节时热闹的场面。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汩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赛龙舟不为了捞救屈原。把粽子投进江里,是为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经过很长时间的演变,往江里投粽子渐渐变成了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吃粽子。

端午又称重五,所以许多习俗和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红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我们南方这边过端午节时,要吃五黄:黄鱼、黄瓜、蛋黄、黄鳝、黄酒。

端午节那天,我们全家人去了外婆家,在外婆家里还有一个八十六岁高龄的太太,她现在躺在床上,腿脚不方便,生活不能自理,我们去看望她,在她的床边,我们慰问她,问她身体怎么样,太太说很好,我们来看望她,她有说不出的高兴。而且我们送给她了好多礼物,有:饼干、糖果、牛奶;当然还不会忘记送粽子。在端午节就要吃粽子,可惜我们吃晚餐的时候没吃到粽子,我告诉妈妈:明天早上一定要吃到粽子。妈妈答应了。

端午节的时候,怎么不能忘记插艾叶呢?在外婆家里我们好多地方插了艾叶。门上、花瓶里、篮子里……家里传来了阵阵艾叶的味道。

端午节初三语文(精选22篇)篇二十

端午节由来已久农历五月对应地支中的“午”,“巳”、“午”、“未”三个月是夏季,夏季在五行中属火,“巳”是火的出生状态,“午”是火的极盛状态,“未”是火的衰墓状态。火气到了极盛的状态,也就是阳气达到了极盛状态,就会物极必反,阴气开始产生。五月初五是五月的开端,从此之后,阴气开始产生,并逐渐增强,是阳气强盛的顶峰,又是阴阳变化的开始。大家都知道“否极泰来”这个词,否卦(三阴在下,三阳在上)是七月,它的极限就是代表十月的坤卦(六爻全阴);但是,与此相对应的还应该有个“泰极否来”,只是因为人们喜欢事情从不好到好,所以,不大提这个词。泰卦(三阳在下,三阴在上)是正月,它的极限就是代表四月的乾卦(六爻全阳)。因为到了五月初五时,已经开始“泰极否来”,所以,中国人很重视这个转变,而且要通过一些方法来消除阴气开始强盛可能即将带来的不祥之气。

为什么又把时间定为“初五”呢?一方面因为“五”与“午”谐音,“五”字所表达的意思就是天地之气相交合,与“五”相对应的五行中的“土”又代表着转化与过渡;另一方面,中国的“阴阳合历(即农历)”每月的开端并不是“初一”,而是根据那个月的“节”(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来确定,比如一年的开始不是从正月初一开始,而是从立春那天开始,夏季不是从四月初一开始,而是从立夏那天开始,因此,夏季的开始结束是到夏至,初五前后正是夏至的时候。

从五月是阳气极盛、阳气是正气来说,“端”是“正”的意思;从五月是阴气开始的时候,所以也可以说是“初”的意思,因此,“端五”也可以称为“初五”。因为“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五月正是“午”月,因午是阳气极盛而同时转衰的时候,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所以也称重五或重午。因为端午是天地之气阴阳转化的过渡点,此前是一年中阳气由初生到极盛,此后是阴气从初生到极盛,所以又叫天中节。如此等等,还有很多,不再多加解释。

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等。其中,纪念屈原说为这个节日增加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应该是后起的;三代夏至节说是与我国的历法紧密相关的,应该是较早的,云尘子主张采用此说;恶月恶日驱避说与我国的历法和术数观念有关,与第二说并不矛盾;吴越民族图腾祭说带有明显的地方色彩,而且以图腾作为切入点来加以说明,是近代以来的说法。

年年端午,今又端午。

小时候对端午节的理解,仅仅停留于香喷喷的.粽子。而本地的人们,似乎也不大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尤其是我母亲,既不懂得端午节的内涵,也不记起在门口插上菖蒲、艾枝避邪,倒从未忘记用一双巧手为一家人包上几个肉粽和凉粽。在母亲的潜意识里,她是要用一份心意,撑起一片家人团圆其乐融融的天空。我们稚嫩的心,年年都为粽子的清香和家人团聚的温馨而陶醉。

当他目睹民不聊生的社会景象后,决心救人民于危难之中。于是,他乘一叶扁舟,踏着西陵峡的滚滚波涛,走进了自己立志为国的那座圣洁殿堂。然而君主昏聩,佞臣当道,他实在回天乏力。虽然他知道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路漫漫其修远兮”,虽然他也决心“吾将上下而求索”。然而在那样的环境下,他难以力挽狂澜。面对现实,他只能发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叹息。他只能将他的满腔忧愤诉诸笔端,为后人留下《离骚》、《天问》等不朽诗篇后,抱恨投江,以身殉志,也许这就是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吧。但他爱国忧民的胸怀情操,却随着端午的习俗千古传承。他坚毅不屈的精神品格,照耀着湘楚大地的巍峨群山,照耀着楚江的惊涛骇浪,也照耀着中华大地,成为后世典范。

如今,粽子的清香分明已沁入心脾,我对自己说,好好享受那一份祥和惬意吧!我在想,假若屈原大夫能够穿越两千年的时空,来到处处繁荣安定的神州大地,他定然不会怀才不遇,定然不会屡遭排挤屡遭陷害,他也断不会以如此壮烈的方式饮恨楚江吧!

假若他能来到天等,眼见天等政通人和,处处和谐,他一定会倍感欣慰,他也一定忍不住为天等的发展出谋划策的。不,如果屈大夫目睹天等人才济济,能人雅士共同努力让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健康稳定,他也下决心不再从政,那么我们不妨尊重他的意愿。假如愿意,他可以在风景秀丽的龙角小天池边筑屋而栖,于端午朗日,面对一池碧波,尽抒诗兴。也或者,他来到巍巍四城岭中结棚而居,于端午佳节,手提一壶美酒,穿过幽静的八角林,来到山脚下我的家中做客,用天等辣椒酱蘸着品尝母亲亲手精做的肉粽,不时与我举杯畅饮,那是多么温馨的场景呀!

然而,很快的,我发现了自己的可笑:斯人已逝,忠魂渺渺,屈大夫是永远也回不了繁华的今世了!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避免屈原悲剧再次上演,同时好好过端午佳节,静静怀念屈大夫,细细品味生活的每一份美好!

端午节的前一天,妈妈就做好粽子。先要准备粽子的馅子,馅子各种各样,有豆沙馅的,蜜枣馅的,肉馅的……;要准备好芭蕉叶子,洗净叶片,并将它剪成匀称的叶条。妈妈将糯米洗了,将芭蕉叶一卷,放入糯米,用手稍微一压就紧了,拿出馅儿按入米里面,随后缠成一个菱形,用丝线一捆,小小的粽子就在妈妈的手中诞生了。包好的粽子一蒸,取出来就可食用了。撕开叶片,此时的粽子,不但有饭团的味道,还夹杂着芭蕉叶淡淡的清香,吃在口里清凉还带点微微的甘甜。端午节的早晨,妈妈要去买那些鲜绿的艾叶挂在门楣上。今天,每家每户的门前,必定都要插上艾草辟邪。其实,悬挂艾草,还可以驱虫蚁。用完餐,妈妈会烧那艾草给我们洗洗,听说它有去寒湿消炎等作用。这时候,满屋都是淡淡的药香,沁人心脾.令人神轻气爽。在端午这天,必定是要赛龙舟的,可是爸爸说我们这已经好久没划了。于是他给我们讲往年的龙舟竞渡。“端阳的下午,小孩们都穿上新衣服,佩带“香囊”和“蛋兜子”,高高兴兴地跟着大人们观看龙舟竞渡。他们都会挤去码头或者河边,掌声,呐喊,尖叫,口哨,锣鼓让你听不见你自己在说什么。旌旗,浪花,赤裸的黝黑的臂膀,破浪的龙舟让你目眩神移。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没有亲眼目睹的人是没有办法体味当中的激动和振奋的。”

在这天,人们可以放肆地欢笑,小孩可以放肆地玩耍,不用像过年一样担心明年,也不用考虑明天的打算,它就是一个平民的节日,一个没有约束的日子。

端午节初三语文(精选22篇)篇二十一

五月初五,屈原满愤跳江,人们为了纪念伟大的民族英雄--屈原,特将每年的五月初五定位端午节。

五月初五,那一天吃了一顿丰富的午餐后,大家争先恐后的来到了湖边,恐怕晚来了,就会被吃掉似的,当我们来到湖边,昔日,只有风儿才偶尔来玩耍的湖边,霎时间,成了人的海洋,声音的国度。这是怎么回事?天上掉宝了吗?大家都来抢宝吧!噢!原来不是天下掉宝,而是湖里"出龙船"大家都来抢看赛龙舟呢!

咚--咚--鼓声如雷贯耳,一场激烈的比赛开始了。

赛龙舟的指挥跟音乐会上的指挥可不一样,赛龙舟是指挥鼓,而音乐会上的却是指挥棒。在赛龙舟中取得胜利的方法就是团结一心,除了团结一心,还要有好的指挥人,然而这指挥人,不是练两三个月就可以登台演出,而是练几年,甚至十几年才可以顺利出师,真是应了这句俗话: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加--油,加--油,参赛人员跟着鼓的旋律,为自己打气,为队友们打气,观众们也附和着声音为自己喜欢的队伍加油鼓劲。

五月份的天真热,观众们矿泉水一瓶喝了一瓶,纸巾一张擦过一张,扇子扇了有扇,但身上的暑气却丝毫不见退去,在大热天里,最可怜的莫过于队员们,瞧,头上的汗大过珍珠却不能擦拭,口渴得冒烟却不能解渴,只能一味地向前冲,没别的想法,但队员们却没喊热、没喊累努力向前冲,或许是因为太开心、太兴奋而忘记疼痛吧!

"快了,快到了,终点快到了!"主持人激动不已。过了一会儿,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这是怎么回事?原来,一向受人宠爱的红队惨败,但他们队的感言,却重振了大家的精神--比赛,并不是争1、2,而是为了开心,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享受这个过程。

喊了一个下午的人们,肚子不禁咕咕叫起,不得不回家吃饭。

一进家门,粽子的香味扑面而来,打开竹叶,映入眼帘的便是珍珠似的白糯米饭,尝一口,好甜,糯米饭旁边是一颗香气芬芳的蛋,咬一口,好吃,好有嚼劲,使人尝一个,忍不住再吃一个。

五月初五,就这样在欢喜中度过,在炎热中扇过,希望今年的五月初五快点到来。

端午节初三语文(精选22篇)篇二十二

作文。

范文800字,欢迎阅读借鉴!

端午节由来已久农历五月对应地支中的“午”。“巳”、“午”、“未”三个月是夏季,夏季在五行中属火,“巳”是火的出生状态,“午”是火的极盛状态,“未”是火的衰墓状态。火气到了极盛的状态,也就是阳气达到了极盛状态,就会物极必反,阴气开始产生。五月初五是五月的开端,从此之后,阴气开始产生,并逐渐增强,是阳气强盛的顶峰,又是阴阳变化的开始。大家都知道“否极泰来”这个词,否卦(三阴在下,三阳在上)是七月,它的极限就是代表十月的坤卦(六爻全阴);但是,与此相对应的还应该有个“泰极否来”,只是因为人们喜欢事情从不好到好,所以,不大提这个词。泰卦(三阳在下,三阴在上)是正月,它的极限就是代表四月的乾卦(六爻全阳)。因为到了五月初五时,已经开始“泰极否来”,所以,中国人很重视这个转变,而且要通过一些方法来消除阴气开始强盛可能即将带来的不祥之气。

为什么又把时间定为“初五”呢?一方面因为“五”与“午”谐音,“五”字所表达的意思就是天地之气相交合,与“五”相对应的五行中的“土”又代表着转化与过渡;另一方面,中国的“阴阳合历(即农历)”每月的开端并不是“初一”,而是根据那个月的“节”(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来确定,比如一年的开始不是从正月初一开始,而是从立春那天开始,夏季不是从四月初一开始,而是从立夏那天开始,因此,夏季的开始结束是到夏至,初五前后正是夏至的时候。

从五月是阳气极盛、阳气是正气来说,“端”是“正”的意思;从五月是阴气开始的时候,所以也可以说是“初”的意思,因此,“端五”也可以称为“初五”。因为“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五月正是“午”月,因午是阳气极盛而同时转衰的时候,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所以也称重五或重午。因为端午是天地之气阴阳转化的过渡点,此前是一年中阳气由初生到极盛,此后是阴气从初生到极盛,所以又叫天中节。如此等等,还有很多,不再多加解释。

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等。其中,纪念屈原说为这个节日增加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应该是后起的;三代夏至节说是与我国的历法紧密相关的,应该是较早的,云尘子主张采用此说;恶月恶日驱避说与我国的历法和术数观念有关,与第二说并不矛盾;吴越民族图腾祭说带有明显的地方色彩,而且以图腾作为切入点来加以说明,是近代以来的说法。

年年端午,今又端午。

小时候对端午节的理解,仅仅停留于香喷喷的粽子。而本地的人们,似乎也不大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尤其是我母亲,既不懂得端午节的内涵,也不记起在门口插上菖蒲、艾枝避邪,倒从未忘记用一双巧手为一家人包上几个肉粽和凉粽。在母亲的潜意识里,她是要用一份心意,撑起一片家人团圆其乐融融的天空。我们稚嫩的心,年年都为粽子的清香和家人团聚的温馨而陶醉。

渐渐长大,我才知道,端午节其实是为了纪念二千多年前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屈原出生于湖北秭归,他自小就树立了济世救民的远大理想。当他目睹民不聊生的社会景象后,决心救人民于危难之中。于是,他乘一叶扁舟,踏着西陵峡的滚滚波涛,走进了自己立志为国的那座圣洁殿堂。然而君主昏聩,佞臣当道,他实在回天乏力。虽然他知道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路漫漫其修远兮”,虽然他也决心“吾将上下而求索”。然而在那样的环境下,他难以力挽狂澜。面对现实,他只能发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叹息。他只能将他的满腔忧愤诉诸笔端,为后人留下《离骚》、《天问》等不朽诗篇后,抱恨投江,以身殉志,也许这就是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吧。但他爱国忧民的胸怀情操,却随着端午的习俗千古传承。他坚毅不屈的精神品格,照耀着湘楚大地的巍峨群山,照耀着楚江的惊涛骇浪,也照耀着中华大地,成为后世典范。

如今,粽子的清香分明已沁入心脾,我对自己说,好好享受那一份祥和惬意吧!我在想,假若屈原大夫能够穿越两千年的时空,来到处处繁荣安定的神州大地,他定然不会怀才不遇,定然不会屡遭排挤屡遭陷害,他也断不会以如此壮烈的方式饮恨楚江吧!

假若他能来到天等,眼见天等政通人和,处处和谐,他一定会倍感欣慰,他也一定忍不住为天等的发展出谋划策的。不,如果屈大夫目睹天等人才济济,能人雅士共同努力让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健康稳定,他也下决心不再从政,那么我们不妨尊重他的意愿。假如愿意,他可以在风景秀丽的龙角小天池边筑屋而栖,于端午朗日,面对一池碧波,尽抒诗兴。也或者,他来到巍巍四城岭中结棚而居,于端午佳节,手提一壶美酒,穿过幽静的八角林,来到山脚下我的家中做客,用天等辣椒酱蘸着品尝母亲亲手精做的肉粽,不时与我举杯畅饮,那是多么温馨的场景呀!

然而,很快的,我发现了自己的可笑:斯人已逝,忠魂渺渺,屈大夫是永远也回不了繁华的今世了!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避免屈原悲剧再次上演,同时好好过端午佳节,静静怀念屈大夫,细细品味生活的每一份美好!

端午节的前一天,妈妈就做好粽子。先要准备粽子的馅子,馅子各种各样,有豆沙馅的,蜜枣馅的,肉馅的……;要准备好芭蕉叶子,洗净叶片,并将它剪成匀称的叶条。妈妈将糯米洗了,将芭蕉叶一卷,放入糯米,用手稍微一压就紧了,拿出馅儿按入米里面,随后缠成一个菱形,用丝线一捆,小小的粽子就在妈妈的手中诞生了。包好的粽子一蒸,取出来就可食用了。撕开叶片,此时的粽子,不但有饭团的味道,还夹杂着芭蕉叶淡淡的清香,吃在口里清凉还带点微微的甘甜。端午节的早晨,妈妈要去买那些鲜绿的艾叶挂在门楣上。今天,每家每户的门前,必定都要插上艾草辟邪。其实,悬挂艾草,还可以驱虫蚁。用完餐,妈妈会烧那艾草给我们洗洗,听说它有去寒湿消炎等作用。这时候,满屋都是淡淡的药香,沁人心脾.令人神轻气爽。在端午这天,必定是要赛龙舟的,可是爸爸说我们这已经好久没划了。于是他给我们讲往年的龙舟竞渡。“端阳的下午,小孩们都穿上新衣服,佩带“香囊”和“蛋兜子”,高高兴兴地跟着大人们观看龙舟竞渡。他们都会挤去码头或者河边,掌声,呐喊,尖叫,口哨,锣鼓让你听不见你自己在说什么。旌旗,浪花,赤裸的黝黑的臂膀,破浪的龙舟让你目眩神移。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没有亲眼目睹的人是没有办法体味当中的激动和振奋的。”

在这天,人们可以放肆地欢笑,小孩可以放肆地玩耍,不用像过年一样担心明年,也不用考虑明天的打算,它就是一个平民的节日,一个没有约束的日子。

相关范文推荐

    拉肚子坚持考试(通用23篇)

    优秀作文应该注重形象的描绘和生动的写作,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范文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细腻的描写,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艺术性。高中地理下册是在高中地理上册

    中国散文网回忆式(专业18篇)

    优秀作文的特点包括主题鲜明、结构严谨、观点明确、语言流畅,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精彩的作文范文,它们或让我们瞥见灵感的火花,或让我们感受

    快乐的六一转街(精选20篇)

    优秀作文往往能够把握好文中的节奏和节拍,使读者在阅读时感到愉悦而流畅。以下是一篇经典的优秀作文,文采飞扬,内容丰富,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游园的项目有:掌

    学生世界残疾日国旗下讲话稿(精选18篇)

    国旗下讲话稿代表着一种文化传统和社会责任感,是对国家和人民的尊重和敬意的表达。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篇幅适中、内容精彩的国旗下讲话稿范文,欢迎大家借鉴和参考

    朝花夕拾中的琐记读后感(汇总15篇)

    读后感是在阅读过程中思考,体验和感受书籍,然后通过文字将这些思考和感受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3.以下是一些经典读后感的片段,希望能激发大家写作的灵感。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写(优秀19篇)

    建设工程包括房屋建筑、道路桥梁、水利工程、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掌握一些合理降低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的方法,可以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专职人才队伍尚未建立,多是兼

    端午节为题(专业15篇)

    优秀作文是一种创造力的展示,它能够给人以启示和思考的空间。以下是一些备受赞誉的优秀作文例文,它们在思想深度和文章结构上都有着出色的表现。我的童年,充满了快乐、有

    售房合同协议书售房合同协议书(优质20篇)

    合同协议可以帮助交易双方构建互信,促进双方的合作关系。如果你正在起草合同协议却感到困惑,不妨参考一下以下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买受人(乙方):_______

    局精准扶贫工作总结范文(14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个月内的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的一种重要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写作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20xx年以来

    我被照亮了(实用19篇)

    优秀作文是用文字展现美好情感和情景,通过准确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让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共振。推荐给大家几篇经典的优秀作文,希望可以激发大家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