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语文课教案四年级下语文课(模板19篇)

时间:2023-12-14 作者:曼珠

教案的编写要注意语言简明扼要、结构清晰、思路连贯和重点突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实用的四年级教案模板,供大家参考借鉴。

四年级下语文课教案四年级下语文课(模板19篇)篇一

这篇课文叙述了在一艘外国轮船上发生的故事: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的横木的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儿子跳水,水手及时下水抢救,终于使孩子转危为安。故事蕴涵着这样的道理:事物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我们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果断行为。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模仿、显然”造句。

2、理清课文层次,给课文分段。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体会船长在危急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教育学生懂得遇到危险情况要沉着冷静,果断处理。

1、通过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感悟表现孩子处境危险的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船长的智慧,冷静的处事方法。

一、检查预习,谈话导入。

1、师:课前老师已布置大家阅读了《跳水》这个故事,你对故事有了哪些了解?

(学生纷纷发言,各抒已见)。

2、课文是怎样记叙这个故事的呢?老师要请同学来读读课文,注意要读得正确流利。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理一理: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

(1)个人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小组内交流,这个故事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三、精读课文,体验感悟。

1、学习第4―6自然段。

(1)师:这篇课文的人物有很多,不知同学们能否找出来?

老师相信你们,请行动吧!快速浏览课文。

(板书:孩子猴子水手船长)。

(2)师:(出示课件1。边放课件边解说)有一天,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一艘帆船正往回航行,水手们正悠闲地站在甲板上欣赏着美丽的大海。瞧,一只猴子出来了,正和水手们取乐,可事隔一会儿,这里却发生了让人心惊肉跳的事。

(3)(出示课件2:一个孩子摇摇晃晃地站在桅杆的顶端)。

师:同学们,你们的神态、语言已经告诉我,你们都感到这个孩子的处境太危险了。

师:请打开书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里哪几个自然段描写这个孩子处境很危险,找到了可以大声告诉同学们。

(4)师:现在请大家小声读文,边读边画出这三个自然段中哪些句子描写了小孩子处境危险,找到后可以和同桌议一议。

师:找得十分准确,请再读课文中描写男孩处境危险的句子,试一试你用什么方法理解这些句子。

(5)师:思考好了,请找自己的学习伙伴交流、讨论。

(学习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其中的二、三个小组学习讨论)。

(6)师:现在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预设1:若学生抓住文中关键词““放开绳子”,摇摇摆摆”,“走上横木”,感受到孩子处境十分危险时,教师可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联词“只要……就”这段话,更深层的感悟到“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会跌到甲板上,摔个粉碎。”更体会到孩子处境的危险,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文。

预设2:若学生只抓住了正面描写的句子,没有发现“这时候,甲板上的人都在望着……全都吓呆了”这个侧面描写的句子时,引导学生再读文,抓住“吓呆”一词,从中感悟这些经历许多困难的水手已被眼前情境(太危险的情境)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只知道傻站着,更深入感悟了孩子的处境太危险了。

(7)师:同学们把刚才对课文的感悟用朗读的方式再现出来,就更棒了!

(生朗读师引导学生对朗读情况进行评价。)。

师: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更能够表现出孩子的处境危险呢?

(引导:语速再快一点、声稍高一些,突出重点词语。生练读文。)。

师:你们读文的技巧掌握得真好,太令老师欣赏了!

(8)师:我知道此时你们非常想救这个孩子,谁有好办法?

(学生各抒己见,进一步体会当时情况的危急。)。

师:大家的办法,到底行不行呀,为什么呢?我现在不替你们作评判,因为学习原本就是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请再读描写孩子处境危险的句子。

师:那个孩子摔到甲板上了吗?

2、理解文中第7、8自然段。

师:谁救了他?请同桌一起读7、8自然段,把能作为你的理由的句子划下来。

(同桌读书讨论,生汇报。)。

师:请自己读读描写父亲和水手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师:能把你们的体会有感情的朗读出来吗?

四、畅谈收获,拓展延伸。

1、师:学习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生交流)。

2、拓展练习:孩子被救上来后,船长、水手、孩子又会说些什么?说一说,再写下来。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注重学生从自己的体验中获得知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合作交流中探究,通过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方法以及借助评价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孩子心理变化及船长性格特征的关键词句品读,教师不失时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中的段落,探究感悟。在实际教学中基本实现了我的教学设想,达到了教学目的。同时,利用媒体课件有情有景,使学生进一步把握了故事发展高潮结局,突破了难点,解决了学生课前的困惑,使学生随故事的发展,情感也在潮起潮落,感悟出船长遇事沉着、果断、机智的性格特点,展现了他极大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学习如何处事,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四年级是一个过渡年级,语文教学不能停留在表面层次上,而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懂得自读、自悟、自得,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课文,在本节课上,学生充分展示了内在的潜力,乐学、乐问,在启发点拨之中,多数孩子获得自己的感悟。但个别同学自悟能力差些。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关注全体同学,让每个孩子学得有动力,更加有热情。

总评:

1、本节课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主,坚持学生自读、自悟、自得;坚持辅之以“导”,做到“指一指引”以导向,“点一点化”以开窍,“拨一拨弄”以知晓,把学生引进理解文章的“门”引上理解文章的“路”,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2、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引发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内在乐趣,达到乐学、乐问,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和强烈的出自内心深处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教学中,创设直观形象的情境,创设交流、想象问题情境,变“单一思维”为“多向拓展”,学生潜意识创造力得以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年级下语文课教案四年级下语文课(模板19篇)篇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三月桃花水的特点。

3、体会课文中描述的春水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根据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语言的美感。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描述的春水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课件)美丽的原野,美丽的桃花水。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你看到的“桃花水”。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生词,先自己读,再指名读。

3、交流:同学们在预习时通过查字典解决了哪个词语?

4、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尝试精读感悟情感。

同学们真棒,两次读课文之后,三月桃花水那悦耳的流淌声和清澈的身影已经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你们读书所得。让我们再用心读读课文,圈一圈、画一画有关的语句。

(一)水声如什么?(音乐)。

1、学生交流画出的语句。

2、(学习第4自然段)请大家先想一想这一段该怎样读,再自由练读。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的心情。

3、指名朗读,男女生进行朗读比赛。

4、教师引读第3自然段,全班有感情朗读第4自然段。

5、这样动听的流水声,你想用一个什么句子来夸夸它?(仿照“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学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

(二)水清如什么?(明镜)。

1、由学生交流画出的语句。

2、(学习第6自然段)它看到燕子、垂柳、姑娘……怎么能说明“水清如明镜”呢?(倒影。)。

3、让我们也做一次大饱眼福的桃花水,尽览水中美景——学生自由练读。

4、想不想看一看水中美景?请大家闭上眼睛,看你能看到些什么。指一名学生配乐朗读。其他学生闭目想象。(播放音乐)。

5、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四、总结全文。

1、三月桃花水,声如竖琴之音,清如春天明镜,怎能不叫人沉醉,叫人流连——全班齐读第7自然段。

2、读到这儿,你有不懂的地方吗?

3、全班配乐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三月桃花水听。

声音:春天的竖琴柔和、多变、动听看。

光芒:春天的明镜闪亮、平静、清澈。

四年级下语文课教案四年级下语文课(模板19篇)篇三

1、掌握本课8个生字,认识一个字。理解“孤零零”“随手”“乐意”等词语。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进行复述。

3、学习课文,把握故事情节,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初步了解汉语语序在表达语义时的作用,做简单的语序变化练习。

知道宵小蚂蚁住进旧书之后,发生了那些新奇有趣的事情。

复述课文,使我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神奇力量。

(师生互动)。

第一课时学法指导,知识链接。

一、质疑导入。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同学们,大家读完这个课题后,你特别想知道什么?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阅读第三课。

二、初读。

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些什么,并边读边圈生字,读完课文后把所圈生字反复多读几遍直到熟练。

检查生字。

把生字送回课文再读课文,想想读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可提出来。

三、精读。

1、师: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吗?(指名自由概括)。

2、学习第1、2自然段。

3、指名读1、2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指名说)。

四、独立学习。

1、学习“墙、零”等9个字。

2、让学生多识记字形:随手:顺手。在文中说明小蚂蚁来到书本是偶然的,也是故事发生的原因。

乐意:心甘情愿。

花蕊:花的雄蕊和雌蕊的统称。

导学过程:(师生互动)。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通过阅读,我们了解到小蚂蚁,被小女孩无意间夹到了旧书里面,那么随后又发生了哪些新奇有趣的事情呢?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

二、理解课文,读中领悟。

2、学生朗读课文,指名回答。

3、指导朗读:小蚂蚁非常乐意做一个字的,而且它在那本很旧的书里,到处跑来跑去。其他的字也学着它跳跳舞、串串门。它们多快乐呀!

(体会小蚂蚁的乐意、字的醒悟。注意旁白部分对小蚂蚁描写的朗读。——体会“会走路的`字”)。

(学生适当进行个人的想象)。

(学生介绍)。

6、你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小姑娘被这本旧书吸引了呢?

(读课文8—9两段,抓住“一口气”、“忍不住”,来指导朗读。)。

默读课文第10—12段。

三、指导复述课文。

四年级下语文课教案四年级下语文课(模板19篇)篇四

语文课要给学生什么(网友来稿)。

沈旦。

这样的情况已经出现了好几次了,每当我将一个问题抛向学生,反射回来的却是一场长长的沉默,几番“骗、哄、诱”之后,才零星的有几只小手颤颤微微地举起来。眼看一节课将白白的流走,我已没有耐心等待,疾转身去,飞速地写下问题的答案,而此时那潭沉默却翻涌起来,每个学生像预约好了一样,纷纷拿起笔迅速地把答案抄了下来,有几个动作快的,竟开始摇头晃脑地背起来。我茫然地看着他们孜孜不倦的神情,心里却翻涌着一股担心和疑虑。

课堂上只有我的声音传入学生的耳朵,也只有我的字迹印入学生的眼帘;在课外,我的答案和教参的答案神渝般的`被学生背诵着、复习着。他们唯师是从,唯笔记是从。现在,在他们的头脑中有着太多太多的标准答案,这些答案像是一条条绳索紧紧地捆绑着他们的思维。每每学习一篇新的文章、新的课文的时候,他们就像一只只雏鸟一样,只张开着口,习惯地等着我把答案喂给他们。于是,他们不习惯自己去思考,不习惯争对课文去发现一些问题,不习惯争对老师的问题提出不同的意见和想法。他们只需背下老师的答案便能得到个好分数,他们早已习惯了不假思索地获取答案。于是,我的问题也就成为一种课堂的装饰,成为一份无聊的旁白。我的课便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沉闷下去。

我已经无法在这寂静的课堂里行走、伫立,我也无法面对看似漂亮的分数,无法面对那一张张毫无表情的孩儿面。

语文课真正应该传授给学生的是什么呢?文学不需要精确的记忆,不需要人云亦云,更不需要东施效颦。相反,她需要鲜明的个性,她需要完全独立的思维,她需要发现和创新。

既然这样,我还要犹豫什么呢?还需疑虑什么呢?

放下自己教师高高在上的架势,把学生放回到博大精深浩淼无边的文学汪洋中,让他们自由的遨游,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而我只需做一名舵手,或是一名他们不可缺的同伴,给他们一个方向,一个场景,一种气氛。作为一个聆听者,交流者,甚至可以是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到他们的学习中去。在一种和谐、平等、自由的氛围中,让学生找回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态度,让他们在我的课堂里尽情地交流、探讨;尽情享受思想碰撞时那美妙的火花。我想作为语文的课堂,给学生的绝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想、一种原则、一种立场;一种作为“受者”应该拥有的能力。

正如萧伯纳所说“你有一个苹果,他有一个苹果,交换后得到的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他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获得两种思想。”我想语文课就应给学生创造这样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质疑、释疑、交流、探讨的兴趣和激情。这样的语文课才可能上活,才真正让学生学到更多,更丰富的知识和能力。

作者邮箱:shendan76112@。

四年级下语文课教案四年级下语文课(模板19篇)篇五

甲午海战中,邓世昌那大义凛然的行为,那掷地有声的语言,那慷慨激昂的神情,无不深深地震撼了我们的心。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第1段用简短的文字为我们介绍了邓世昌。第2段讲了甲午海战爆发的时间和地点。第3~6段详细刻画了邓世昌带领“致远”舰英勇杀敌、誓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场面。第7段歌颂了邓世昌的英雄行为,表达了人民对他的敬佩之情。这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课文,我们的心随激战的变化与发展而被牵动着,无限的敬意涌动心间。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横冲直撞”、“慷慨激昂”、“置之度外”、“乘风破浪”、“手足无措”、“同归于尽”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了解邓世昌的英雄行为,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3能复述这个故事,对邓世昌视死如归、精忠报国的高尚品质产生敬佩之情。

教学重、难点。

从读中体会邓世昌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捍卫民族尊严的高风亮节。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cai课件(电影《甲午风云》片段)。

学生:搜集有关甲午海战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事迹。

教学课时。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谈话引入:(播放cai课件)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无数优秀儿女为捍卫祖国的利益,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其中的一位。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2交流搜集资料:关于甲午海战,你了解哪些?

3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4抽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甲午海战的经过?

二、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1读具体描写海战经过的3~6段,找出感动的情节。

2用心读感动的情节,找出重点词句,特别是从描写邓世昌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中去想象邓世昌和官兵们当时的内心活动。

3全班交流:朗读自己感动的情节,说出自己的体会,教师指导朗读,读中生情,在情中去悟。

4(播放cai课件)让我们再次走进“致远”舰撞向“吉野”号的惊心动魄的场景中,一起去感受邓世昌及官兵们热血沸腾、为捍卫民族尊严不惜牺牲个人的高尚情操。

三、课外结合、交流拓展。

1读第7段。

2邓世昌只是无数民族英雄中的一位,你还知道哪些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事迹?学生交流。cai课件播放一些民族英雄的影像资料,同时提供相关的网址,拓展学生知识。

四、总结全文。

回扣课题。记住爱国将领邓世昌,记住所有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他们是中华民族历的一座座丰碑,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四年级下语文课教案四年级下语文课(模板19篇)篇六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二)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

1.观察图画或投影、录像中的.漓江水。

问:漓江的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2.归纳漓江水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的。

3.体会最后一句。

4.练习朗读,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注意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四)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2.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

(六)指导背诵。

三、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紧扣桂林山水的特点,叙述了桂林山水的秀丽多姿。文章谴词造句严谨,诗化的语言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洋溢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一片深情。我设计的这堂课,旨在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读和感悟,让学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体会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在读和赏析中,让学生达成共识:山水相依,自然是和谐的。我们人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心旷神怡,人与自然也是和谐共存的。

四年级下语文课教案四年级下语文课(模板19篇)篇七

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从外洞入内洞。

2、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1、通读全文,了解游览顺序,理清文章条理。

2、了解路上景物的特色。

(一)检查预习。

1、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2、同桌两人轮流读文,议自然段意。

3、指名说说作者按什么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二)学习游览路上看到的景色。

1、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路上景色的?

(2——3)。

2、自由朗读第二三段,想想路上景色有什么特点。

3、讨论。

(1)“新绿”“映山红”什么意思?

(2)“或浓或淡”什么意思?

(3)“明艳”什么意思?你从哪些语句体会出来?

(4)“时而”什么意思?

(三)练习朗读第二三段。

1、各人自由读,想象景色。

2、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布置自学。

1、提出自学要求:

认真读读下面的课文,想一想,外洞和内洞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2、学生按要求自学,可在书上圈圈画画,同桌也可讨论讨论。

(五)讨论外洞特点。

1、课文中怎样介绍外洞的?谁能把有关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

2、外洞的主要特点?(大)从哪儿体会到的?

(六)讨论内洞的特点。

1、课文怎样介绍内洞的?

3、为什么说“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4、你知道它为什么叫双龙洞吗?

“蜿蜒”什么意思?

(七)讨论作者是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1、课文哪一部分写的`?

2、这一段讲了哪几层意思?

3、作者进洞时的感受是怎样的?

从作者的感受中,你体会到什么?

(八)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边读边想象外洞、内洞的特点,想象乘船进入内洞的情景。

(九)理解泉水流经的路线。

1、启发思考:

溶洞都是由于流水的常年冲刷而形成的,有洞就必然有水。本文作者不仅写了洞,而且写了水。请同学们把课文中写水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再想一想泉水是从哪儿流到哪儿的。

2、学生阅读思考,同桌互相讨论。

3、集体讨论。

布置作业:背诵从外洞进内洞的那一段。

四年级下语文课教案四年级下语文课(模板19篇)篇八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本课词语的意思,掌握课后复习内容。

2.通过读,弄懂课文的意思,练习用幽默的语言来读人物的对话。

3.懂得即便是大科学家也有弄错的时候。

理解幽默语言的含义。

人物情景对话的课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基础知识。

一、提示课题“不用谢,爸爸”。

学生齐读课题。这一课的课题是以人物的语言为题,中间加了逗号,结尾没加标点符号。

二、学习基础知识:

1.检查预习情况。

2.学生汇报、互相补充。

3.教师补充。

4.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巩固字词。

四、读写下列词,写一写。

平坦眼镜弄掉递给告诉。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理解讲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带着感情色彩来读人物对话。

1.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一天公共汽车上爱因斯坦小姑娘。

2.对话的内容,事情经过。

(1)爱因斯坦怎样把眼睛弄掉了?(可任意联想)。

(2)他为什么没有找到?(可任意联想,可举例说明眼镜的重要,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

(4)小姑娘为什么说不用谢?

3.幽默语句的含义是什么?

二、概括一下文章的大意。

三、用较丰富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扩写文章。

可加进环境描写;可加进人物的神态描写;可加进一些情节;可对人物语言进行较细致的描写;可再设计一些幽默情节。

四、作业:

1.正确书写生字。

2.你一定看过许多漫画,大多含有一定的讽刺或幽默,试画一幅含有幽默感的漫画。

五、设计:

时间:一天。

地点:公共汽车上。

人物:爱因斯坦小姑娘。

四年级下语文课教案四年级下语文课(模板19篇)篇九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实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遵循《标准》的指引,本节课的设计让学生直面文本,充分读书,积极交流,大胆质疑,谈出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主线牵引,顺藤摸瓜。

本课教学设计以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为教学的切入点。以“留车、还车”这一条主线展开,让学生找相关段落和语句,畅谈感受,从感受父亲内心的挣扎,理解最终选择还车的原因。

三、由点及面,从细节处引导学生感悟文本。

整个教学注重抓住重点词句去体悟人物内心世界和矛盾心理。引导学生通过“读、划、想、议”的学习方法,质疑、研读、探索、解疑,升华领悟人物品质。并将说话练习贯穿其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在教学的最后,以一段视频和畅谈身边的相同事例来拓展升华,感受诚信的魅力。为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并升华情感,从细节处层层铺垫。

1.鼓励学生运用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学习在阅读中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同时结合多读多想多问的读书方法,进一步指导学生读懂课文。

4.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理解“父亲”从开始时的犹豫,到最后把汽车还给同事的经过;体会课文中“母亲”说的话的含义。

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理解“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

ppt课件、相关视频等。

一、导入课文,揭示课题。

1、师生共同写课题,理解:中彩(中彩票、中奖之意。)。

2、创设情境,体会中彩的心情,为后文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理解重点词。

1、围绕着这辆车,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拿起课文,自由地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生词:奔驰馈赠疑惑不解捎信教诲拮据梦寐以求。

(教师随机正音)。

3、结合文中与生词有关的句子以及写作背景,重点指导:拮据,同时指导朗读相关句子。

4、重点指导生字:寐,通过指导朗读相关句子,引导学生体会父亲渴望得到汽车的心情。

三、深入剖析理解父亲面临道德难题时的为难及品质。

2.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找到父亲面临的难题。

(1)初读课文后,学生针对故事大胆质疑。(如:中了奖,父亲为什么不高兴?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究竟是什么?父亲为什么最终选择了归还汽车?)。

(2)引导学生了解父亲面临的难题是:留车还是还车。

3.解析留车的理由。

(1)从文中的'哪些语句,哪些对父亲的描写里让我们真真正正感受到了这的确是一个难题?(生默读,标注)。

(2)学生找出,并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适时点评。

(3)ppt出示相关的句子,教师小结。

(4)引导学生用关联词说一说父亲留车的理由。

(ppt出示关联词:“因为……所以……”)。

4.解析还车的原因。

1.默读相关段落,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这辆车能留下来的理由,学生自由谈感受。(学生找到相关句子,师简要板书留车的理由)。

2.剖析父亲最终选择还车的原因。

(1)找到故事结局部分,生读:话音刚落,我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接着听到他在拨电话号码,是打给库伯的。第二天,库伯先生派人来把奔驰汽车开走了。

(2)父亲在面临这些难题时想到的一定不仅仅是这些,他还想到了什么?(ppt出示:就算……也不能……)。

3.引出母亲说的话,生齐读。(ppt出示: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四、总结升华全文,拓展延伸。

1.生谈自己获得的启示。(母亲说的这句话,再结合中彩那天父亲做出的选择。这件事儿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2.出示新闻视频。(相同事例)。

3.生谈自己亲身经历或身边的道德难题。(师简单评价总结)。

4.拓展:这样一个道理,对文章中的“我”来说,是当时就明白的吗?当时的我心理是很复杂的,这一点在课文中没有具体地去描述。想想看,当库伯先生派人把车取走的时候,文中的我会有什么表现?想一想回去以后把它写下来。

中彩那天。

留车道德难题还车。

四年级下语文课教案四年级下语文课(模板19篇)篇十

1认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4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重点是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1小组合作:互相检查课文情况,互相质疑问难,解决不了的问题先记录下来,留到全班交流时提出来。

2自学反馈:

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师生共同质疑问难。

3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说一说: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意见什么事?

2请学生上黑板写出表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线索和作者的情感脉络。

1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圈画出精妙之处,反复品味,揣摩作者内心感受。必要时可以和身边的同学交换意见。

2文学鉴赏会:

教师扮演文学鉴赏会的主持人:各位文学评论家们,大家反复阅读了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片段《花的勇气》。现在就请各位就文中的语言是否优美,遣词造句是否准确生动发表高见吧。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导他们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

1循着作者情感的变化,入情入境地朗读全文。

2举办朗读比赛,评出优胜者。

生命是宝贵的,却是短暂的。有一位哲人说过:我们无法左右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同学们,学习了本组课文,当你为砖缝里顽强生长的小苗喝彩是,当你被绝境中奋力求生的飞蛾震撼时,当你为花丛中感受春光的盲姑娘感动时,你对生命的意义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悟呢?请你把你的所思所感记录到自己的日记中吧。

四年级下语文课教案四年级下语文课(模板19篇)篇十一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了解“反复”这一形式的表达效果。

2.过程与方法:在读中感受月下景色的美丽。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教学难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展示月夜图,一个小姑娘在明亮的月光下,甜美的想象和阿妈一起散步时的情景。学生欣赏后谈感受。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学生通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作批注。(思考这些词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并在读的过程中想象美丽的画面。)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在交流的基础上提炼并引导学生发现课文结构的特点。(全文以“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为线索分为四部分。

在新理念的指导下,结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导入环节,我采用情境激趣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悠扬的音乐,展示一个小姑娘在明亮的月光下,甜美的想象和阿妈一起散步时的情景。把学生带入一种秋夜赏月的意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直观、形象的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向学生介绍云南洱海、点苍山。多媒体出示有关云南风景图片,使学生对美丽的云南风景有初步的印象。

学生自读课文。

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通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作批注。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在交流的基础上提炼并引导学生发现课文结构的特点。(全文以“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为线索分为四部分。)。

三、品读课文。

教师通过重点语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语言美及蕴涵的真挚的亲情。小组交流中给每个孩子充分的时间,他们可以说、可以读,可以讨论,在交流中学生对课文的认识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呦,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读完之后,学生发现“流着”一词两次使用,想象到“香味在流,月光在流”。一个“抱”字,形象地写出了小水塘的形状以及倒映在水中的月景,可见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使本无感情的自然之物附上甜美、欢快、幸福的情绪,如流水绵绵不绝,显得那么和谐,那么美好。

富有诗意的文章,学生喜欢诵读,更愿意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与他人交流,找出全班学生都喜欢的段落,细读品味,理解感悟。

照在那儿又是什么样?并组织学生交流,关注学生的遣词造句,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表扬、鼓励及纠正,真正达到具有时效性这一教学目的。

在细读课文这一环节上,采取多种形式来读,朗读的基调应是轻柔的、甜美的,注意指导学生把文章景美、情美、人美的意境读出来。

“我和阿妈走月亮!”在文中出现四次。看似重复,实则妙笔之句,充分表达了小作者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细细咀嚼这种情致,意趣,虽是秋夜,却让人心中涌起融融的暖意。

四、配乐朗读,升华感情。

入情入境地读,使学生回归整体,再次深层次的体验对课文的感悟,并在读中,将作者“反复”这种独特的写作手法及我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内化至学生心里。

配乐朗读,升华感情。

读着这篇文章,使人不由地走进一幅如诗、如梦、如世外田园般的画卷中: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小手,走啊走,走过村头,走过大道和小路,走过小溪和水塘,走过溪岸和拱桥,走过果园和菜地??山之高,村之静,水之香,塘之趣,果之甜,虫鸣、鸟飞、溪流、人语,无不充盈着温馨、甜美之情。

五、美句赏析。

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还是火把梨?都有。

现在的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田像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

把稻田比作银毯。

用银毯比喻稻田。

六、拓展延伸、课后作业。

在浓浓的亲情中,我们学会了独立行走,我们一步步长大成人。这伴随生命每一刻的亲情,你感受到了吗?同学们,想一想,说说,然后写在你的日记本上吧。

板书设计。

山村月野图——美好、祥和。

走月亮——浓浓亲情。

四年级下语文课教案四年级下语文课(模板19篇)篇十二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实例,初步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举出简单随机事件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能正确判断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具体活动中,初步感受简单随机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应用有关可能性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形成初步的随机意识。

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感受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感受简单随机现象的特点,能列举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能对简单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

教具准备:

老师:红、黄、绿球各2个、扑克牌、投影仪等;

学生:红桃a-4、黑桃4扑克牌。

教学过程:

一、揭题。

谈话: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玩一些游戏,来研究游戏中隐藏着的数学知识。(揭示课题)。

二、探究。

1、教学例1。

板书:可能。

谈话: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到底能摸到哪个球并不确定(板书:不确定)。情况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可以通过摸球游戏来检验,先看老师怎样摸球,(示范)像这样每次在摸球前先用手在口袋里把2个球搅一搅,再任意摸出1个球,看一看是什么颜色,并把摸出的结果记录在这张表里,然后把球放回口袋里,搅一搅,再摸。会做这样的游戏了吗?请小组长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口袋,在口袋里放1个红球和1个黄球。小组合作,轮流摸球,摸10次,并按顺序记录每次摸出球的颜色。

2、教学“试一试”。

出示口袋,并在口袋里放2个红球。

提问:现在口袋里有几个球?是什么颜色的?如果从这个口袋里任意摸出1个球,结果会怎样?(板书:一定)。

提问:如果口袋里只放了2个黄球,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可能摸出红球吗?为什么?(板书:不可能)。

追问:如果口袋里放1个黄球和一个绿球,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能摸出红球吗?

3、小结:像这样,有些事件的发生与否是确定的,要么一定发生,要么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件又称为确定事件;有些事件的发生与否是不确定的,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样的事件又称为不确定事件。(板书:确定性不确定性)。

4、教学例2。

提问:可能出现的结果一共有多少种?把“红桃4”换成“黑桃4”,提问:现在的4张牌中,既有红桃,又有黑桃。如果从这4张牌中任意摸出1张,可能出现的结果一共有多少种?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验证,各小组合作进行摸牌游戏。一共摸40次。展示摸牌结果。比较发现。

指出: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要先列举出整个事件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再根据列举的结果作出判断。

5、教学“你知道吗”。

学生阅读,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有什么发现。

三、练习。

1、做练习十第1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读一读,再独立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2、做练习十第2题。

出示题目的条件和第(1)题,让学生先和同桌说说要使摸出的球不可能是绿球,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再同桌合作在口袋里放球,并组织全班交流。

出示第(2)(3)题,让学生同桌合作完成。

反馈。

3、做第66页“练一练”。

4、做练习十第3、4题。

四、总结。

教学反思:

四年级下语文课教案四年级下语文课(模板19篇)篇十三

教学要求: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内容,抓住文中重点词句,了解、体会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从而感受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美,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四年级语文上册《海滨小城》教学设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体会文中描写小城美丽景色的语句。懂得怎样按一定顺序观察,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念方法,休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会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教学难点:理清观察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教具:实物投影,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昨天,我们欣赏了大海的景色,你们觉得美吗?好,请大家一边欣赏一边跟着教师回忆课文内容,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海滨小城》教学设计》。

2、多媒体播放海滨录像,边看这引读。

3、作者写海滨先写了什么景色,再写了什么景色?(板书:大海、沙滩)。

4、你觉得大海美在哪里?沙滩呢?(板书:色彩绚丽、动静结合)。

5、在这样广阔无垠而又绚丽多彩的海滨的衬托下,小城又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前往――海滨小城。你会看到另一番迷人的景色。

二、学习第二部分:小城。

1、自由读四-七段,说说作者写了小城的哪几个地方?再想想小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学生读后交流。(师板书:庭院、公园、街道。美丽、整洁)。

找出留给你印象的句子,读一读。

那么,作者是怎样写小城的美丽和整洁的呢?

3、我们随作者先来到庭院。学生观看录像,师范读。

指名朗读,找出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第一句)。

自由读这一段,说说你觉得哪句话写得美,为什么?

四年级下语文课教案四年级下语文课(模板19篇)篇十四

教学内容:

课文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试一试”,“探究学习”,“学一学、做一做”,“议一议”,“助学提示”,“安全警告”,“评一评”等8个小栏目,指导学生学习钉纽扣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学生懂得自己的事自己做。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钉纽扣,教育学是自己的事自己做,经常保持衣着整齐。

2.在感受劳动的乐趣的同时应注意安全。

教学难点:学会穿针和打止结。

教学准备:针线,布块,双眼扣和四眼扣各数粒,一件缺扣子的衣服,相关投影图片。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二、看看说说。

1.出示各种各样的纽扣。

2.说说不同纽扣的钉法。(重点讲解双眼扣,四眼扣的钉法)。

三、想想试试。

1.钉纽扣首先要学会什么?

2.学生练习,互教互学。重点模仿穿针和打止结。

四、探究学习。

1.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自学钉钮扣的方法。

2.学生自己在布块上练习钉双眼扣和四眼扣。

3.说说钉钮扣的注意点:定位,捏紧,对准扣眼进针,用双股线正反面重复四五次,然后打结,剪去多余的线头。

4.讨论:正式在衣服上钉纽扣,该注意些什么?

(1)纽扣的位置要对准衣服上的扣洞。可用粉笔做上记号。

(2)进针后,要把针线往上提,不能往旁边啦,以免针尖戳到别人。

五、议议评评。

1.各小组展示钉好的纽扣,讨论:

(1)钉纽扣时,在定位,进针,打结等操作上各要注意些什么?

(2)说说还有什么钉钮扣的方法?

(3)以后钮扣掉了,你会怎么做?

2.推选代表说说钉钮扣的过程。

3.小组评价。

4.小结:钉纽扣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学会做自己能做的事。

六、课外延伸。

把自己第一次钉钮扣的过程写下来,感受劳动的乐趣。

四年级下语文课教案四年级下语文课(模板19篇)篇十五

一、教学目标:

1、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三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启发引导法;感情朗读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看老师板书课题。注意两个“圆”字不同,“毁”字的写法。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复习。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展标。

下面我们细读课文,重点学习课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抒发对圆明园的热爱和对帝国主义者的憎恨。

四、学习第一部分。

1、指读,思考:这一部分主要写的什么?

2、再读,比较用两个“不可估量”比用一个感觉怎样?

3、回读体会。读出惋惜之情。

五、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朗读,大家思考:请你用简练的语言说说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2、出示课件:圆明园平面图。观看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4、出示课件:圆明园示意图。理解“众星拱月”

5、相机板书:布局众星拱月。

6、回读体会作者用词准确,清楚。读出布局美。

六、学习第三部分。

1、默读,用笔画一画这一部分可以分成几层,想想每一层分别写的什么?

2、学习第一层。

(1)出示课件:“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2)指名朗读,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景观?

(3)再读,看看课文是怎样具体写的?

(4)相机出示课件:“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5)说说自己的理解。抓“金碧辉煌”、“玲珑剔透”。

(6)出示课件:“圆明园中,有殿堂,亭台楼阁,‘买卖街’和山乡村野。”比较表达效果。

(7)相机板书:景观多而优美。

(8)出示课件原句,回读体会用词的形象,有条理。读出喜爱之请。

(a指名读。b教师范读。c赛读。)。

3、学习第二层。过渡语:我们再往下读,看看课文的第二层主要写的什么。

(1)出示课件:“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等。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____……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2)指名朗读。

(3)再读,想想课文是怎样写这些景物的?

(4)听读“园中有许多景物。如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武陵____、海宁的安澜园,蓬莱瑶台、苏州的狮子林,还有西洋景观。”比较表达效果。

(5)自由朗读,体会一下作者写的有条理。

(7)看后有什么感觉?相机板书:爱。

(8)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这些美丽的景物,读出喜爱之情。

过渡语:那么读了你有什么感受呢?指名说说。我们来看下面一层。

4、学习第三层。

(1)出示课件:“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2)读读,说说你的理解。

(3)齐读这句话,共同体会一下这种美妙的感觉。

5、引导背诵。

(让我们把这么优美的语言积累起来,把圆明园的美景常留心间。)。

(1)教师引导: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一部分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2)出示课件(背诵提示):

“圆明园中,有————,也有————;有————,也有————。园中许多景物都是————建造的。如————、————,————,————等。还有很多景物是————建造的,如———、————……园中不仅有————,还有————。漫步园内,有如————,————;流连其间,仿佛————。”

(3)练习背诵。

七、学习第四部分,分小组合作学习。

1、出示课件:“学习提示:a先读读,看看这一部分写了什么?b画出重点词语。c再读,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

2、汇报。抓“上自……下至”、两个“最”字。

3、相机板书:文物多而珍贵。

4、回读体会。

5、引导背诵。

过渡语:圆明园真美呀!它不愧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是用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建造的。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的最后一部分。看看主要写了什么。

八、学习第五部分。

1、速读。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地说说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2、再读,思考:侵略者采用了哪些手段毁灭古代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建造的圆明园的?找出重点词。

2、相机板书:掠。

3、朗读,看看课文是怎样写出来的?

4、出示课件:“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

5、相机板书:凡是统统。

实在任意。

三千多名三天。

6、回读,体会语言的准确,生动。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7、出示课件:被毁灭的图片。(四幅)。

8、你们看后有什么感受。相机板书:恨。

9、有感情地回读第5自然段。带着憎恨之情读出侵略者的贪婪与野蛮。

出示课件:“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九、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十、作业:讨论:你同意在圆明园的旧址上重建圆明园,恢复它的原貌吗?

四年级下语文课教案四年级下语文课(模板19篇)篇十六

课文主要内容及全文思路导读。

从小,我们的爸爸妈妈就跟我们讲: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你一定也听说过《诚实的列宁》这样一个故事,列宁在姑妈家玩,打碎了花瓶,当时不敢承认。但后来还是鼓起勇气,告诉了姑妈,结果受到了姑妈的赞扬。正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一样:做一个诚实的人是多么好啊!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有关诚实和信任的故事:"我"深夜驱车回家,不小心撞碎了停靠在路边的小红车的反光镜,于是,"我"留下姓名和电话,希望车主与我联系。后来,车主打来电话,向"我"表示感谢,双方相互解决了问题,并彼此体会到比金钱更重要的人间真情:诚实和信任。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记叙的。一共11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1至三自然段,写作者深夜驱车回家,不小心撞碎了小红车的反光镜,他留下了一张纸条设法与车主联系。

第2至10自然段,写"我"和小红车的主人在电话中的对话和相互的道歉与感谢,体现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人间真情。

第11自然段,"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quot;这句小红车主人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二、精品屋。

课文精彩片断欣赏。

精彩片断。

我很后悔,居然没有问他的姓名、地址,也不知道他的年龄、职业,但他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

点评。

(1)写出了自己的后悔。

(2)小红车主的那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样也使读者难以忘记。

【欣赏】。

这是课文的最后一段,是故事的结局。虽然简短,但却让人印象深刻:小红车主的话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这个故事也将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三、金手指。

表达方法提示。

抓住重点,表现中心。

写事的文章,要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础u獯蠹叶贾?馈?br但能不能就把那一桩桩、一件件事平铺直叙下来呢?答案是不行,如果那样写就成流水帐了。

所以我们写一件事,得围绕要表现的中心,抓住重点来写。

比如《诚实和信任》,课文就简单地介绍了一下事情发生的起因,结果也很简单,就一句话。而"我"和小红车主的对话却是是浓墨重彩,一字不拉地进行了描写。这就是因为这部分对话最能表现全文的"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诚实与信任"这一中心,它是文章的重点。

再比如一篇名叫《苦柚》的文章,买柚子的经过是重点,作者就用了很大的心思把这部分写得生动感人。首先细致刻画了卖柚子姑娘的外表,告诉人们这是一个文静、爱学习的学生;然后又用对话的形式表现了小姑娘的真诚与坦率,再写小姑娘为着想的美好心灵和不为金钱所动的高尚品格。

四、益智园。

创新与实践。

1、谈诚实的名人名言有很多,你搜集到了吗?和同学们交流交流,谈谈自己的体会。

提示:

(1)您必须保持诚实人的立场,这时常是冒险的人需要的勇气。--奥斯特洛夫斯基。

(2)举大体而不论小事,务实效而不为虚名。--苏轼。

(4)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5)追求真理做真人,不可丝毫妥协。--陶行知。

附课后练习4提示:

"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最起码、最基本的品质。有了"诚实","信任"才会在彼此间产生。课文用《诚实和信任》作为题目,就是要引起人们对"诚信"的关注和思考,告诉人们,"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诚实和信任。

除了《诚实和信任》,还可以用《诚实比金钱更重要》、《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诚实的心灵》作为题目。

五、万花筒。

相关资料。

信任。

安迪•鲁尼贾。

昨天,我从宾西法尼亚州的哈里斯堡前往本州80里外的莱韦斯堡。天色已晚,我急着赶路,不料有好几次我开的车被迫跟在缓缓行驶的大卡车后面,我紧握着方向盘,焦急不安。

车子总算驶在了空旷的高速公路上。当我即将通过一个十字路口时,红灯亮了,我急忙把车刹住。我四下看了看,路上没有一辆车,至少1里之内没有第二个人,而我却坐着,等着红灯变成绿灯。我开始对自己为什么没有闯红灯而感到懊悔。我当时并不担心被拘留,因为那儿根本就没有警察,我的车开过去一点事也不会有。

当晚我来到了莱韦斯堡。晚上12点钟上床睡觉时,这个问题又一次在我脑子里出现。我想我之所以停住了车,不但因为这是我们大家彼此遵守的条约,而且也是我们大家的彼此遵守的合约:我们大家都彼此信任,决不闯红灯。

我们一直彼此信任做正确的事,听来很让人惊奇,是不是?我们确实这样做了。信任是我们的首要愿望。我们不能无缘无故地不信任别人,疑虑满腹或相互猜疑,这种态度不是我们天生具有的。

彼此信任真可谓一桩好事,因为一个良好的社会结构取决于相互信任,而不是相互猜疑。我们现在拥有的良好社会秩序,都会因为我们在大部分时间里彼此不信任而变得混乱不堪。在意大利,向政府纳税真是件可怕的事,有许多人只是牢骚满腹而不交所得税,因为国税务局使用了些法律手段。但是他们多半还得信任一点:我们会支付我们应该支付的税款。我们言而有信;说来就来;说交付就交付;说付款就付款。在这些事情上,我们都相互信任对方所言。如果我们言而无信,就是违背了常规。我们做事也常有不认真或不可靠的时候,这些都被视为背信弃义的行为。假如某个人或某个组织辜负了我们的信任之心,就会遭到唾弃,失去信誉。

我讨厌看什么某某银行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伪造帐簿的事。因为我信任银行,所以我不会每天都走进银行,让职员把我的钱拿出来,给我看看钱是不是还在银行里。买一罐咖啡或一瓶牛奶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不会把它们买回家里后,再称称看是不是够分量。生活中没有时间去猜疑你所遇到的每一个人或与你做生意的每一家公司。

仔细观察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并且把人们对他人的信任程度与他们在生活中的成功大小相比较,真是件趣事。从长远的意义上说,老实人,涉世不深的人,那些认为别人都像自己一样诚实的人,比疑心重重的人的生活更加美满,更加充实。即使他们偶尔受了骗,也同样比那些谁也恍诺娜诵腋!?br我为自己在红灯路口停车而感到骄傲。为了让大家都知道从哈里斯堡到莱韦斯堡的路上我的表现多么出色,我非得一吐为快不可。

四年级下语文课教案四年级下语文课(模板19篇)篇十七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区分同音字“趾”和“胝”,能联系句子理解“胼胝”、“驼峰”、“脂肪”等词语。

2、阅读课文,了解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生理特点,明白人作为什么为什么称骆驼为“沙漠之舟”。

3、理解句子间和段落间的关系,学习“总—分”方式构段,围绕总起句,抓住重点进行具体描述的说明方法。

4、通过修改资料,插入课文,丰富学生知识背景,提高学生写摘录笔记的能力、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具体描述的说明方法。

2、理解“沙漠之舟”称号的原因。

教学过程:〖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一、质疑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沙漠有关的文章,教师板书课题《沙漠之舟》。

2、看到课题你能知道什么?

(本文和沙漠有关,舟是小船的意思,这课写是是沙漠中的船……)。

3、从课题看,你有什么疑问?

(沙漠之舟指的是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带着疑问快速略读课文,找出准确答案。

[点评:带着简单的问题进行略读,体会略读的方法和特殊的作用。]。

2、生交流问题的答案:

(“沙漠之舟”指的是骆驼。)。

三、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由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入课文。)。

(课文第2、3、4自然段。)。

(1)请同学们默读2、3、4自然段,边读边用符号画出自己认为的好词佳句,或写下自己的认识、疑惑。

(2)小组交流各自的学习情况。

(首先交流的内容是互听读,检查、互助扫除生字障碍;然后是交流不理解的词;最后交流自己的见解和疑惑。)。

(3)请同学们用小标题的形式,抓住重点词语概括把称骆驼为“沙漠之舟”的原因说出来。

(课文2、3、4自然段篇幅都较少,学生有了一定的概括基础,加上刚才的小组交流,这个问题会很容易答上来。)。

(4)体会作者运用的修辞方式及好在什么地方。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把骆驼比作了什么?这么写有什么好处?相机指导学生在以后的习作中灵活运用。)。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按条找出。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在学生的汇报过程中,利用挂图、卡片或查字典来理解描写骆驼特点的词。例如:“胼胝”、“驼峰”、“脂肪”等,)。

(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观看关于骆驼的纪录片,或带领学生去动物园参观。)。

(2)教师模仿《动物世界》栏目主持人进行配乐朗诵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画面体会沙漠自然环境的特点。

[点评: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小组讨论,骆驼和沙漠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旨在帮助学生明确骆驼独特的身体特点是适应沙漠生活的必备条件,沙漠的环境也为骆驼身体特点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天地”。)。

四、体会写法,迁移运用:

1、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虽然没有去过沙漠,没有亲眼见到过骆驼,但对于“沙漠之舟”的知识却有了形象的认识。那么作者是用了什么方法来写的呢?让我们再从写作的角度来研究一下课文。

方法:(1)找出第一自然段的总起句;。

(2)思考本段首句与其它各句间的关系;。

(3)明确这种写作方式就是“总—分”方式构段,围绕总起句进行具体描述的说明方法。

(建议:为了加深学生对这种写法的认识,可以结合本册教材第四单元《手上的皮肤》一课的第四自然段再进行一次练习。)。

2、请同学们结合作者的写作方法,把课后的资料适当修改后插入第一自然段中。

(了解本段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写作特点之后,放手让学生修改课后的资料,只要修改合理,就要肯定。)。

3、同学们不但在文中学到了关于“沙漠之舟”的很多知识,而且也学到了许多作者好的写作方法,请同学们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写一篇小练笔。

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做到了以下几点:

1、能创设和谐自主交流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有自主学习的机会,也有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的机会,沿着学生的学习欲望点进行教学。

2、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教学中每个环节都是把探究权给了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阅读学习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在自己感触深刻的地方做学习批注,画出好词佳句,按顺序阅读,怎样默读,怎样略读,有形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实践。

四年级下语文课教案四年级下语文课(模板19篇)篇十八

1.认识“鹅、卵”等7个生字,会写“牵、鹅”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3.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教学难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第一课时。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师生谈话导入。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教师板书:走月亮)(课件出示2)。

师: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户外月光下游玩、散步、嬉戏,称为“走月亮”。(课件出示3)。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同学,查字典等方式来解决。

2.学生自读课文。在读文过程中,勾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3.谈一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

出示生字“鹅、卵、俗、跃、穗、踱、烁”(课件出示4)。

“鹅”是家禽,所以偏旁是“鸟”;“俗、跃、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俗—浴”是形近字。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淘、牵、鹅、卵、填、庄、稼、俗、跃、葡、萄、稻、熟”(课件出示5)。

指导书写:“淘、鹅、填、稼、俗、跃、稻”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牵”是上中下结构的字,中间的秃宝盖要宽一些。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3.词语理解及运用。(课件出示6、7、8)。

淘洗:用水洗去杂质和污垢,引申为保留好的,除掉坏的。造句:我们煮米饭之前要好好淘洗大米。

柔和:柔软,温和。造句:傍晚,柔和的月光洒在海面上。

鹅卵石:指被流水磨圆了的石头。造句:我家门前有一条用鹅卵石铺成的小道。

运载:装载和运送。造句:秋天,运载粮食的汽车在公路上来回奔跑着。

风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造句:少数民族有很多风俗习惯。

汩汩:拟声词。形容水或其他液体流动的声音。造句:那条小溪汩汩地流过岩石。

浇灌:本课指把水输送到田地里。造句:农民伯伯用河里的水浇灌土地。

镀亮:一种工艺,可以使金属起到装饰,耐磨的效果。造句:太阳升起时,天边就像被月光镀亮了似的。

奇妙:稀奇神妙;美妙。造句:弟弟的小脑袋瓜里有许多奇妙的想法。

四、拓展延伸,体会情感(课件出示9)。

课下搜集有关描写月亮的古诗或小短文,积累在采蜜集上,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

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2.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歌曲导入,复习生字。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播放《月亮船》这首歌。边听边和老师一起感觉)怎么样,好听吗?(课件出示12)。

听完这首歌曲,你有什么体会?

(妈妈对孩子浓浓的爱、在妈妈的怀抱很幸福、在妈妈的身边很幸福。)。

那就让我们伴着这甜美的歌声一起去走月亮吧!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课《走月亮》。(板书课题:2走月亮)。

2.检查生字读音。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读课文第1自然段,你知道月亮是从哪儿升起来的吗?(课件出示13)。

2.预设:秋天月夜是怎样的景象?

第2自然段:秋天“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月光洒满人间,月光下的各种景物清晰而又静谧,这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月夜景色的美好。)(课件出示14)(教师板书:月盘明亮月光柔和)。

师:让学生展开想象,月光还照亮了哪些地方?

指导朗读:体会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朗读。

第4自然段:“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课件出示15)。

(请学生描述自己通过文本所想象到的美景,并通过朗读宣泄看到这般美丽的景色时的心情。)。

第6自然段:。

引导学生合理想象:(课件出示16)。

(1)秋虫夜鸟此刻在做什么?

(2)你能想象一下果园里的景色吗?

(3)作者都嗅到了野花的香气,那她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

(4)引导学生想象第6自然段的两处省略号所蕴涵的内容。

3.师:当作者看到这么美丽迷人的景色时,内心会有什么感受呢?

除了月夜下迷人的景色使小作者感到愉快、高兴,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找一找。(课件出示17)。

第3自然段:在明亮、柔和的月光下,阿妈喜欢领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漫步,我们手牵着手欣赏月下美丽的景色,该有多么幸福哇!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漫步时的幸福心情,理解作者的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读。)。

第4自然段:阿妈领着“我”欣赏月下美丽清澈的小溪,使“我”想起白天阿妈带着“我”到溪边嬉戏玩耍时好玩儿的情景,更感到幸福甜蜜。(教师板书:想到:洗衣服做小船看水塘)。

(教师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玩时的体验,来感受作者此时幸福甜蜜的心情,并通过个性化的朗读宣泄出来。)。

第6自然段:在迷人的月下,阿妈拉着“我”的手,“我”感到阿妈的手越来越温暖了。我们贴得很近,“我”都闻得到阿妈身上那熟悉的气息,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母亲和孩子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教师板书:闻到:阿妈的气息)。

第8自然段:“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月儿月儿牵着闪烁的小星星走哇走,不就是在和阿妈与“我”比赛吗?不,阿妈就是那美丽的月亮,“我”就是那闪烁的小星星,我们已经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教师板书:看到:山树草花星星闪烁)。

(引导学生想象此时的景色,并个性化的朗读。)。

4.也可能学生在一个自然段中即体会到了景色的美,也体会到了情美,教师可随机进行指导。(教师板书:美好景色浓浓亲情)。

5.背诵第四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交流情感。

同学们,你有没有和妈妈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课件出示18)。

四、扩展阅读,延伸感悟。(课件出示19)。

选择《童年书架》的两篇文章——《月亮来大海做客了》《盼雨》,让学生任选一篇谈感受。

《月亮来大海做客了》用童话般的语言描写了美丽的海滨夜景。《盼雨》以诗歌的体裁突显了母子之间的深情。

板书设计:

四年级下语文课教案四年级下语文课(模板19篇)篇十九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夜幕降临、皎洁、悬挂、遐想、奥秘”等10个词语,会正确认读。

2.朗读课文,通过学习,初步认识月球的基本情况。

3.学习第1、2小节,引导学生仿写一段话。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仿写一段话。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月球的魅力。

师:(出示句子)亲爱的小朋友们,伴着这首柔和的音乐,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优美的诗句吧!

1.音乐《春江花月夜》。

2.幻灯出示古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3.师:这些古诗描写的都与什么有关呢?——月亮。

4.出示月亮的图片。

师:人们仰望晴朗的夜空,仰望高高地悬挂在夜空的那一轮明月,月光如银,洒落人间,总会激起人们无穷的想象。

师:小朋友们,仰望着这一轮明月,你会想象什么呢?

生:我会想象……(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问题)。

5.师:是啊!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月球,去美丽的月球探险,好吗?

6.板书课题:月球之谜。(齐读课题)。

过渡:月球上到底有什么谜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请大家自由读课文。

二、初读全文,学习词语。

1.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

2.师:要想了解月球,我们得先过词语关!

出示词语:夜幕降临皎洁悬挂遐想奥秘努力细菌土壤水藻估计。

(开小火车读—男女比赛读—指名读)。

3.师:会读书的孩子老师喜欢,会读书又会思考的孩子,老师更喜欢。思考一下,谁能告诉我课文中描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学生自由发言)。

过渡:月球之谜如此多,就让我们走近月球,一层层揭开月球神秘的面纱吧!

相关范文推荐

    雪房子教案范文(21篇)

    教学工作计划能够提高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

    质量管理员工作总结(热门20篇)

    月工作总结不仅是对工作情况的记录,更是对自身成长进步的回顾和思考。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风格和角度的月工作总结,值得一读。xx年本人始终把耐得平淡、舍

    小学生快乐的冬天(实用15篇)

    作文是一种能够培养思维能力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训练方式,写作技巧的掌握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至关重要。接下来是一些优秀作文的典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示和思考

    幼儿园月份工作总结范文(12篇)

    幼儿园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总结教训,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幼儿园工作总结范文,共同学习、共同成长。xxxxxx幼

    大学开学大会新闻稿(通用20篇)

    新闻报道应当客观公正,不添加个人立场和价值观,力求还原事件的真实面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新闻报道的写作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01x年3月28日上午10点

    学报编辑部的工作总结(汇总20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一个月内自己工作表现的总结和概括,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不足之处。以下是一些关于月工作总结的写作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

    冬至中班社会教案(专业20篇)

    中班教案是指中班幼儿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进行详细规划的教学文件。如果你正在为编写中班教案而困惑,不妨看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中

    装配车间实习工作报告(模板19篇)

    工作报告是对一段时间内的工作内容和成果进行总结和概括的重要文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作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我来到了xx

    初二一件幸福的事(专业16篇)

    优秀作文是作者经过反复推敲和修改后的结果,它需要经过精心的打磨才能够达到完美的程度。欣赏优秀作文可以激发我们的写作动力,让我们对写作充满热情。不知什么时候开始,

    投资财务与信用毕业生求职简历表格(优质22篇)

    毕业生的成长经历将会成为他们打造个人品牌的重要资本。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方法和技巧,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姓名:国籍:中国。性别:男民族: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