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手抄报(大全3篇)

时间:2023-05-27 作者:储xy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民风民俗手抄报篇一

农历新年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无一个中国人不识。然而,在香港过农历年,习俗上和气氛上却和传统的截然不同。

近年来,已经很少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春联、年画的了,取而代之的'则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挥春。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狮、舞龙灯等也会在一些新乡村、围村中出现,在新年的市区街头上也很难看到的大型的舞狮、舞龙灯的表演了。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过自一九八二年开始每年农历年初二的晚上,在维多利亚港上都会举行盛大的烟花表演,这已成为这十多年来迎春的一个节目了。

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春节有关吃的习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会在春节期间吃“团年饭”,一般是在家里设宴,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饭。而饭后的一大节目,首选相信是逛花市了,农历新年期间,港九多处都设有年宵市场,其中以维多利亚公园的花市最大、最热闹。香港市民习惯于晚饭后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时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欢度佳节。

在香港过农历新年,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利市”的小孩子了,在春节拜年时,到处可以听到讨“利市”的欢笑声。“利市”就是红包原为“利事”,取大吉大利宽好意头,同时也成为了春节时与亲人不可缺少的习俗。

澳门年俗,别有风情。 "谢灶"是澳门保存下来最传统的中国年俗之一。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门人谓之"谢灶"。澳门人给灶神按中国传统也用灶糖,说是用糖糊住灶神之嘴,免得灶神到玉帝面前说坏话。我在澳门花街的一澳门人家的灶头见过一张圣诞老人像,奇怪的是,圣诞老人像边贴着"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联儿。

澳门人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八开始的,腊月二十八日在粤语中谐言"易发",商家老板大都在这岁晚之时请员工吃"团年饭"以示财运亨通,吉祥如意。澳门的年味,从腊月二十八这天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的。

除夕之夜,守岁和逛花市是澳门人辞旧迎新的两件大事。守岁是打麻将,看电视,叙旧聊天,共享天伦之乐;大概受西方圣诞节和情人节的影响,年宵澳门人还争相购买一些吉祥的花木迎接新春,现今已成了一个澳门年俗。澳门在年宵兴办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桔,花开富贵,竹报平安,鲜花瑞木兆示着新年的美好前程。澳门的花市办三天,这三天给奔波一年的澳门人无穷的慰藉。

春节这天,澳门人讲究"利市","利市"就是红包,这天老板见到员工,长辈见到晚辈,甚至已婚人见到未婚人都得"利市"。"利市"纯粹是以示吉利。 澳门人把大年初二叫作"开年"。习俗是要吃"开年"饭,这餐饭必备发菜、生菜、鲤鱼,意在取其生财利路。从"开年"这天起,三天内澳门政府允许公务员"博 彩"(赌博)。 "开年"过后,澳门又完全回到中国传统春节习俗中,直至元宵佳节,也是烟节爆竹,玩龙舞狮,欢天喜地。

民风民俗手抄报篇二

回族是新疆人口排第三位的'少数民族,现有70多万人。新疆回族形的历史至今已有700年。13世纪,成吉思汗(hán)西征中亚,将在那里征召的士兵带回中国,整编成“探马赤军”,在西域新疆戊边驻防,其中有一万五千名回族士兵。公元1290年,元朝政府下令,探马赤军就地垦荒屯田,定居在“滕竭尔”,即现在新疆阜康市一带,成为新疆最早的回族居民。

回族人口大量迁入新疆,是在18世纪前后。清政府实行“屯兵戊边”、“移民戊边”的政策,多次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一代调兵、移民,鼓励士兵携带家口、鼓励回族居民搬迁到新疆从事农业生产。此后,从清光绪年间到中华民国年间,因起义、战争、自然灾害等原因,又有大量回民从陕甘宁青一带陆续迁来新疆定居,组成现在的新疆回族。

新疆的回族过去大多从事商业、农业,新疆和平解放后,新疆回族十分重视教育,涌现出大量的干部、学者、教师、工人、专业技术人员、科技工作者、文化工作者等。

新疆的回族使用汉语文字,语言保留西北各省区的方言特点,也掺进一些维吾尔语、哈萨克语及宗教词汇。由于历史上与各民族长期交往,不少回族人兼通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的语言文字。

如今生活在新疆城镇的回族人民,男女青年穿时装者居多,但老年人和一些农村妇女仍然保持着回族服饰的某些传统特点:中年以上的男子戴小白帽,穿白衬衫,黑坎肩,妇女戴白色或蓝色布帽。肉食只吃反刍类食草动物,如牛、羊、骆驼以及鸡、鸭、鱼肉。

回族人的风味小吃拌面、炒面、烩面、羊肉泡馍、油糕、凉粉、酿皮子、黄面、糖酥馍、麻花等,独具风味,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家庭日常饭食,一般以拌面、汤面、哨子面、饺子、包子、蒸馍、香豆花卷为主,喜欢吃糕点、喝盖碗儿茶。

新疆回族过节,办喜事或宴席,一般要炸馓子、油香饼、油果子等油炸食品,做“九碗三行(hàng)子”:共九大碗蒸菜,横竖都排成三行;或者做“羊肉粉汤”:用羊肉、肉汤、西红柿、菠菜、白菜、红辣椒、木耳等做汤,再加入纯豆制淀粉做成2立方厘米大小的粉块。

回族主要传统节日主要有两个,即肉孜节、古尔邦节,但回族群众习惯把过节叫过“尔地”,肉孜节是“大尔地”,古尔邦节是“小尔地”。节前,家家户户都要清扫居室和环境,做食品,准备节日招待客人。节日期间,走亲访友,互相拜节祝贺。

回族人生了孩子,要给孩子起一个随父姓的名字,叫“学名”,不同的是,还要回族名。男孩七岁前要行割礼,女孩要扎耳眼。

回族人注重清洁卫生,十分讲究和室内的整洁,特别注意用水的洁净。还酷爱养花,无论城市或农村,凡是回族人家的庭院中都种有花卉,室内也多养盆花。

新疆回族的婚俗颇有特色,如今回族青年男女虽然可以自由恋爱,到论及婚嫁时,大多还要找一个媒人提亲,向女方家送上糖、茶、核桃、各一包,称为“开口礼”,也叫“四色礼”。亲事说定后,选择好日子订婚、送大礼、会亲家,最后确定结婚日期。

举行婚礼时,一般要请客。前来祝贺的亲友都要馈赠礼品。娶亲时新郎必须由已婚青年做“陪女婿”,新娘则由未婚少女陪伴。成亲时要请阿訇念“尼卡”,即证婚词。新娘入洞房后,除父母及直系长辈外,其余人都可闹新房。

婚后第二天清早,娘家要送一盘包子,叫做“睁眼包子”给新婚夫妇,祝福婚后夫妻和睦,生活美满。新娘拜见公婆后,还要逐一拜认男方家的亲戚,叫做认“大小”。三天后“回门”,新郎也要去女方家认“大小”。

回族的丧葬按伊斯兰教规实行土葬,不用棺木,葬礼简朴,出葬之前要“着水”净身,由与死者性别相同的人用净水擦洗身体,用写有经文的白布裹好,一般还要在死者的嘴里、额头、手脚等处放上冰片、麝香,然后将死者抬到清真寺,由阿訇诵经,祈求死者安息,举行完仪式后,抬往墓地安葬。

民风民俗手抄报篇三

我的家乡虽是个小县,但却有着几千年浓厚的文化底蕴,承载了祖先流传下来的民风习俗,为中国增添了一份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我的家乡——宁乡,这个小县城坐落在湖南省长沙市的西部,这里虽然一切都很平凡,毫不出众,但家乡的闪光点常吸引人们的关注。其中,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民间传统习俗就是其中的亮点之一。

节日的气氛最能体现出传统习俗的魅力。

我们这儿的第一节日是春节。春节还没到,家家户户进入腊月后会陆续杀猪,特别是在农村里,杀猪后会请村里人大吃一顿。我的家乡除夕定会吃鸡、鱼 、肉这三样菜,鸡必须是雄鸡,将它整只清炖,出锅装盘时要让头昂起,不仅喻义“步步高升”,而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春节后的又一轮高潮无疑就是元宵节了。元宵节吃元宵,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了。软软的白面里裹着一团又香又可口的夹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里慢慢融化开来……元宵节时,什么事都围绕着“圆”,那么自然就离不开灯了,家乡有一个持续了好多年的习俗——灯会。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总会亮起“彻夜不眠”的红灯笼,为家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是因为这样,每次灯会,现场都挤满了人,真可谓是人山人海!所以,后到的我无奈极了。

……

我的家乡虽是个小县,但却有着几千年浓厚的文化底蕴,承载了祖先流传下来的民风习俗,为中国增添了一份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

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有五十六个不同的民族,每个民族肯定都有它独特的风俗习惯。在我美丽的家乡上海,就有许多不同的习俗。其中,元宵节就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在我的家乡,总是特别重视元宵节。在正月十五那天,家家户户都吃元宵。因为元宵的形状是圆形,圆就意味着团团圆圆,它能够祈福家人团聚,每天都能幸福圆满。

吃完元宵,接下来就是元宵节的高潮部分。要表演踩高跷、舞狮子、划旱船、耍龙灯等元宵节特有的节目。在表演时,每一个观众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中、都被表演所吸引了。

说起元宵节,最负盛名的便是观花灯、猜灯谜了。在元宵节那天晚上,每天街上都张灯结彩,处处显示出元宵节特有的气氛。就像《东京梦华录》中说的那样: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热闹的气氛足以形成一条河流,让所有看到的人们都跟他们一起欢呼起来。

正月十五之夜还有一个独特的习俗:观月。正如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中提到:“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一边欣赏着天空中美丽的月亮,一边看着人们欢庆元宵佳节的样子,此时还有谁能坐得住呢?赶紧出来和人们一起庆祝象征美满的元宵佳节。

啊!这是一派多么祥和、热闹的景象啊!这就是我家乡最独一无二的习俗。是不是也令你十分神往呢?我爱我的家乡,爱家乡独有的习俗!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酒店保安工作总结十 酒店保安工作总结(精选8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模板9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

    最新民风民俗手抄报(6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农村污水改造申请书(优质9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

    最新防损年度工作计划(优秀9篇)

    计划是人们在面对各种挑战和任务时,为了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自己的时间、资源和能力而制定的一种指导性工具。通过制定计划,我们可以将时间、有限的资源分配给不同的任务,并

    最新民风民俗手抄报 民风民俗字五篇(优秀)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

    最新女职工读书心得体会(优质13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经历一些事情后所得到的一种感悟和领悟。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

    春节民俗民风的手抄报实用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

    最新学习民俗心得体会及感悟(优质11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

    2023年学校会计实训报告总结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