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范文(16篇)

时间:2023-12-09 作者:梦幻泡

月工作总结是一个机会,可以和同事一起分享和学习经验,互相借鉴和提升。如果你对写月工作总结感到困惑,不妨看看下面这些范文,或许会对你有所帮助。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范文(16篇)篇一

部门严监管工程出成效。

xx县地处湘中丘陵,是一个农业大县,是全国粮食生产主产县和先进县。全县农业人口77.1万人,其中劳动力44.1万人。20全县外出务工人数12.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28.1,外出经商就业人员2.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4.5。劳务收入总额12.5亿元以上。通过阳光工程培训的农民,外出打工比没有培训的农民一年多工资5000元左右。年,我们在认真总结去年经验基础上,继续坚持“政府推动、部门监管、学校主办、农民受益”的原则。一是规范基地招标,广泛开展公示。二是制定实施办法,签订培训协议。三是加大宣传力度,上好第一节课。四是狠抓教学管理,提高培训质量。五是部门配合管理,扎实搞好档案。六是搞好学员就业,优化跟踪服务,共招收学员人,转移就业1892人,就业率94.6,减免直补学员学费54万余元。

一、规范基地招标,广泛开展公示。

县阳光办按照2005年《xx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基地认定办法》的要求,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2005年6月上旬在县电视台向全县发布了阳光工程项目招标公告。公告内容包括认定时间、认定条件、认定程序、报送材料和受理机构等,并组织专家对学校的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对学校的校设校具、教学设施、师资力量、联系安排就业能力、服务承诺、单位信誉、收费标准及学员生活条件等进行实地考察后,采取招标评审的办法,从12所具有转移就业能力的学校中确定了xx学校、xx驾校、xx中专、xx学校、xx学校、xx职业技术学校、xx基地等7所学校定为阳光工程培训基地。

我们对项目实施实行公示,向社会公开,请社会监督。采用电视公告、通告公示等不同形式进行公示。公告内容包括阳光[本文自[范文搜网-找文章,到范文搜网]工程政策、培训机构名单、培训专业、财政补助标准、服务承诺、监督举报电话等。每个学员在培训基地报名时就能得到县阳光办统一印发的阳光工程宣传资料,让学员一进校就了解到阳光工程的意义、培训内容、收费标准和补助标准。

二、制定实施方案,签订培训协议。

为了保证我县阳光工程的顺利实施,根据2005年《xx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的精神,针对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状况和市场需求,制定了我县阳光工程项目培训计划、实施办法。根据各培训基地的培训转移能力,把省阳光办下达给我县2000人培训转移任务分解到各培训基地。县阳光办与各培训基地签订了培训转移就业协议,明确了双方责、权、利。培训基地根据各自的情况设置专业,分别制定培训方案、教学计划和转业就业规划。

三、加大宣传力度,上好第一节课。

我县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的宣传措施,把“农民学技术,政府给补助”的优惠政策送到千家万户。一是通过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发动,利用《农事指南》电视节目专题报道阳光工程的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二是印发宣传资料6000多份,张贴到各乡镇、交叉路口、中学门前,每个培训学员报到时发一份。三是学校招生时,发动教职员工走村入户,宣传阳光工程的优惠政策。四是在县里的.会议上讲解实施阳光工程的内容和方法。五是培训基地举办《感谢您――阳光工程》为主题的文艺晚会,使阳光工程家喻户晓,为工作顺利开展营造了氛围。

各培训基地每个培训班开学的第一节课,由县阳光办的同志来讲,一是宣传国家实施阳光工程的重大意义、培训对象、培训专业、培训方法、收费标准和财政补助标准等。二是对照名册核定学员身份。三是发放代金券,并介绍代金券的使用方法和填写方法,要求学员当时把代金券填好,及时上交。

四、狠抓教学管理,提高培训质量。

各培训基地的办学宗旨是:以人为本,办学为民。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为培养目标。为保证学员转移就业,稳定就业,就要把学员培训成一个有一技之长,能自主创业,在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道德观念等方面融入城市,成为城市“市民”,实现由“村民”向“市民”转变。

1、抓好思想道德教育。一是结合进城务工手册,向学员进行法律、法规、职业道德教育,使学员进城务工时做一个合格的“市民”。二是用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鼓励学员,使学员知道,求生必须求知。三是用人才竞争、尖端科学高速发展的现实教育学员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四是用一专多能的致富典型激励学员,要他们坚定信心,面对现实,克服困难,勇于登攀。

2、培训。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范文(16篇)篇二

20xx年,龙山中学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培训方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提高我县广大农民素质,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科技水平开展培训。经全体人员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20xx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现将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1、“三进村”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要求制定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村的实际情况和村民的具体要求,围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导性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测土配方施肥培训、“科技入户工程”等方面,积极开展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培训教师进村、媒体资源进村和人才培养进村。切实把“三进村”工作扎实有效地抓紧、抓好,达到尽快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目的。

2、农民实用技术下乡集中活动。我校下村进行宣传,特作横幅15幅,参加活动的农业技术教师3人,接受咨询1.8万人次,发放法律、技术和农资产品等资料1万份,其中包括《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城务工指南》等。目前,在全镇共举办培训班10场次,培训人数20xx人次。

3、进一步搞好农村“大喇叭进村”下乡进村试点工作。

“大喇叭进村”工程是利用广播、电视、录音带、录像带、光盘进行传播,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科学技术和信息传送到农民家中,让大家用最短的时间,最简单、方便的形式,学到农业科技、法律和生产生活方面的知识,掌握致富本领,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具有低成本、大容量、广覆盖的优势,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和为农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举措。

今年以来,我校以整合资源和创新机制为突破口,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为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农户生产经营提供技术服务的新机制。把农业政策法规、生产经营管理、市场信息及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利用广播迅速送进千家万户。现已配备各类科技图书200册,每个试点村赠送各类农业科技知识录音磁带,及时组织收听“大喇叭”广播,深受广大农民和乡镇党委、政府的欢迎。结合产业开发,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在本镇下坛村突出反季节蔬菜和特种养殖、区域特色产业,播放以温室特菜、瓜、果、食用菌等无公害栽培技术及畜牧养殖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广播节目。主要组织播放实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知识及农事指导等内容,播报市场信息与行情,介绍致富经验及典型。运用科技录音带下乡播放等形式,使农业科技和市场信息进村入户,及时将新技术、市场信息传授给农民,并利用农村冬闲季节,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

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以行政村为基本培训单位,采取进村入户的培训方式,根据行政村优势及产业发展要求,按照“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实施整村推进、打造一村一品”的原则,开展现代农业技术、经营管理与法律知识等综合素质培训,切实提升培训层次,提高实践技能,培养一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农民身份的能工巧匠、土专家、田秀才、种养殖能人,有效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科技能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1、培训内容:重点是高效种植业、规模化养殖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等相关知识。

2、培训方式: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和技术服务三种形式。把教育培训、科学普及、技术推广、信息传播有机衔接起来,大力推进培训进村、科技入户,通过采取进村入户、采取举办培训班、现场讲授、现场示范、播放vcd光盘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工作,做到长短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阶段性教育与长期教育结合,普及性培训与基础性、系统性培训结合,理论教学与农民增收致富结合。

目前,我校共举办培训班10场次,培训人数20xx余人次。通过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绝大多数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增强了“双带”本领,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的有效方法;是拓宽农民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我们把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摆上首要位置重点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上半年共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300人,其中:引导性培训208人,在过程中我校与贵州省六枝技术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在我校学习一年的理论课,由六技学佼派专业教师来我校上课。并开设了三个特色专业。现对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1、实施阳光操作,增加工作透明度。

对参加培训的学员一律实行“三免”,即免培训费、实习费、住宿费。还对参加培训的学员还实行了“三个一工程”,即:学员人手一本务工手册,一张明白纸,一张入学通知书(入学通知书上写上学员身份证号参训学员还要在通知书上按上手印)。

在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制定工作方案确保整个工作过程有章可循;对培训机构、培训专业、培训时间、招生办法、培训券发放名单进行公示。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宣传氛围,确保家喻户晓。

为使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支持“劳动力转移”,给农民兄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我校开展了以“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深入全镇33个村庄进行了集中宣传。共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张贴职业技术学校招生简章100余份。

为促进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发布招生简章,做到了统一招生简章;统一招生时间;统一补助标准;统一报名办法。

3、整合培训资源,实行多样化培训,提高培训质量。

按照“政府推动、培训机构主办、培训管理部门监督、农民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和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和就业效果。一是整合培训资源,营造培训环境。筛选确定了贵州省机械技工学校、马岭职业学校、县职业中学、承担我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任务。二是引导性培训与技能性培训相结合促进技能培训的开展。

4、加强项目管理,督促规范操作。

相关培训机构首先进行项目申请,培训办在项目申请的基础上与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明确双方职责。培训办有关人员到培训机构给学员上第一节课,讲解劳动力转移的有关知识及意义、操作办法,同时还给学员提出了搞好培训、实现就业的有关要求,在培训结业后达到稳定转移就业。

5、精心组织搞好转移。

培训办通过精心组织,转移输出了二批外出务工人员,共组织输出人员208余人。并为学员举行了欢送仪式,,欢送会上学校校长就外出务工要掌握的基本常识等内容对学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讲解,培训办教师还为外出务工人员发放了务工手册,最后祝愿大家好好工作,勿忘龙山,宣传龙山,为龙山的明天多做贡献。

1、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我们的培训还只是一种短期的培训,农民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也都是很肤浅的。

2、经费不足。配套投入一定的资金,更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1、进一步强化认识,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对各乡镇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仍然纳入目标考核,与其他经济工作和主要工作统一布置、统一检查、统一考核。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工的基本素质,增强其自主择业的能力,确保年度目标圆满完成。

2、加强宣传,扩大影响。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快捷有效地大力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方针、政策和各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引导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积极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先进经验和经过培训、外出务工、回乡创业取得显著成效的劳务典型,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

3、以返乡农民工、初次外出务工者和农村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为重点,积极引导农民就地就近转移。

4、发挥学员作用,大力开展科教兴农活动。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范文(16篇)篇三

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调整农村就业结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工作,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西兴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县劳转办的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总体要求展开了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西兴乡位于孙吴县城西郊是我县四个平原乡之一,全乡辖区面积299平方公里,总人口8043人,辖区9个行政村11个自然屯,2011年全乡共转移农村劳动力人口1300人,其中省外、省内215人,省外国内175人,乡外县内转移325人,乡内转移585人,实现收685万元。

二、主要措施。

1、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实施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任务。为此,得到了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我乡充分认识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产业来抓,真正将工作纳入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专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政府乡长担任,副组长由党委副书记和政府分管农业的副乡长分别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2、深入基层,切实做好调查、登记、建档工作。

为了全面掌握全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分布状况和劳动力结构,我乡劳动力转移办根据县劳动力转移办的安排,结合西兴乡实际情况对全乡的劳动力分布情况和劳动力,进行了摸底调查和统计。同时对各种资料进行分类汇总,并建立内容全面、数据详实、转移后人员去向清楚的各类档案,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责任到人、层层负责。

为了认真做好各村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年初,乡党委、政府就根据各村的富余劳动力分布情况,制定了今年有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工作计划。计划2011年转移1260人,实际转移1300人,并与各村签定了考核责任书,考核结果与村干部工资直接挂钩,通过签定责任书的形式,加大了对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力度。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大部分富余劳动力观念比较陈旧,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生活方式,小富即安,不愿意离开土地,同时对外出从业的工作性质、收入、环境都要求比较高,怕失体面,宁愿闲在家里,也不愿外出就业。因此,乡政府充分利用党员培训、科技之冬、各类专业技术短期培训等形式,大张旗鼓的宣传有关省、市、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优惠政策,并向农民宣传农民闯市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引导农民坚持信念,转变观念,树立闯市场、闯大业的思想。

5、加大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

在实施劳动力转移的进程中,应始终把这项工作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一是大力引导农民发展畜牧业;二是对种植业结构进行调整种植有特色农产品和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充分利用农作物的生产周期的不同实现了季节性、临时性的劳动力就地转移。如:平度村截止目前已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30余人。

6、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为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一是依托我乡城郊的优势,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县内转移。截止目前,县城从事服务业及各种行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为910人。二是加快发展各村二三产业,以市场开发引导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实现转移不离乡,引导农民离土不离乡,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2011年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本着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一体化就业的要求,坚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实行政府引导、中介机构操作、农民自主择业,全力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西兴乡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目标是从2011年转移1400人左右,具体措施如下:

1、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要着眼于全局,充分认识到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对于城乡共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要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作为认真贯彻上级会议精神,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走城乡结合之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进一步健全机构,落实经费,明确责任,加强协调,抓好落实。

二、三产业作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之一。

3、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用先进的文化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要通过大力培养,树立和表彰打工成才的先进典型。要充分利用农闲季节,组织先进典型,在各村巡回宣讲现身说法,宣传他们的成功之道,从而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帮助农民工增强信心。

4、加大培训和服务力度,为了提高农民工的就业技能,依法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一是充分利用科技之冬对党员、村干部集中培训和组织专业人才向农民工讲述实用技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二是采取培训中心+用人单位+当地政府,对农民工进行培训,切实提高我乡转移劳动力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三是建立完善服务体系,拓展服务范围,为进一步保护在外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要充分发挥乡劳转办的职能作用,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寻找门路。

二、三产业促进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及时准确的统计我乡外出务工的情况,寻找可挖掘的潜力和途径为农民外出打工创造条件,按期准确的上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统计报表。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抓住的机遇和西兴乡的城郊优势,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引导作用,农民的主体作用,县城的带动作用,通力合作,加快西兴劳动力转移的进程,为农民增收和西兴乡的经济快速发展而努力工作。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范文(16篇)篇四

2018年我县承担了农业部下达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以下简称“阳光工程”)项目的实施任务。根据省农业厅川农业[2018]180号文件精神,我县应培训农村劳动力2130人。在市农业局、县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在县农劳办的牵头指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县阳光工程于2010年4月底前全面完成培训任务。现就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为切实搞好阳光工程的实施,加强对项目的领导、协调和监督,我县以隆府办发[2007]19号行文成立了“xx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担任,县农业局、县财政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相关成员单位领导任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负责阳光工程的日常工作。各培训单位也相继成立了阳光工程领导组,并报县阳光办备案。工作组专门负责阳光工程培训的招生、组织、教学、管理和日常事务工作。

阳光办主要负责制定全县阳光工程项目的实施意见和方案;督促各培训单位落实项目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加强培训的监督和检查;严格把握培训质量和转移就业。今年我县的培训任务是2130人,通过2018年12月招投标,确定了xx县农技推广中心、xx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xx县畜牧兽医协会、xx市建安职业技术学校、xx市长宏职业技术学校、、xx县创力职业学校、xx县职业学校、xx县e步职业技术学校等9个培训单位共同实施2018年“阳光工程”项目。

1、公开招标,认定基地。按照《xx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办法》,面向全县“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阳光工程培训项目的基地招标。

2、下达任务,县农劳办以“隆培办发[2018]]6号文件将2018年2130人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了各培训基地。

3、招生培训,推介就业。基地承接培训任务后,积极宣传,印发招生简章,选择符合条件的学员。制定培训计划和教学方案、教学大纲,使用规范教材,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上课,强化学员管理,提高培训质量,让学员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一门技术。结业后学校推荐帮助就业。

4、核对身份。开班第一天,县农劳办、阳光办、县财政局工作人员到现场核实学员身份,免费发放引导性培训教材,坚持上好第一堂课,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知识、城市生活基本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知识讲座。将课本、笔记本发到农民学员手中,受训学员签字,并登记造册。

相关范文今日更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xx市经济发展研究

农村发展: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今日更新: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几种方式

农林牧渔:关于xx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报告

农林牧渔:**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现状及对策

5、规范手续,拨付资金。培训结束验收后,各基地凭县阳光办出具的验收意见、目标责任书、培训和转移台帐等有关材料,到县财政局报账。

为落实好阳光工程质量建设,按照《xx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和部省关于做好2018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县阳光办继续执行了七项制度及办法。即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监管制度、项目资金管理制度、项目公示制度、项目招投标制度、培训台帐、项目报告制度,并将七项制度贯彻落实到各培训单位。

1、项目法人制度。项目法人负责项目的申报、项目招标、培训补助资金的使用、制定实施方案、编制教学计划、组织培训、负责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等。

2、项目资金管理制度。我县阳光工程项目资金由县财政专项管理和监督,县财政具体负责的工作人员全程参与对全县各培训单位的监督、检查和验收。培训转移任务完成后,培训单位凭培训台帐、县阳光办和检查验收报告到县财政按规定报帐。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 、帐目单列、专人负责,严格资金用途和审批报帐程序。

3、项目监管制度。县阳光办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培训进行监督和检查,督促培训单位健全各项目制度,落实目标责任,确保培训质量和转移效果。

4、培训台帐制度。培训单位必须建立培训台帐,内容齐全,并报县阳光办备案。我县按照要求,统一印制了阳光工程培训台帐。台帐的内容包括学员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所学专业、培训时间、补助标准和学员联系电话。培训台帐签字和手印。

5、项目公示制度。阳光工程培训要体现公开、透明、阳光操作。基地认定、培训人数、专业、时间、国家资金补助标准及农民应承担的费用等都要向社会公布。县阳光办就评估认定的培训基地、参与招投标的培训单位、招标结果、国家对阳光工程资金补助的情况通过隆昌电视台和张贴公告向社会作了公示 ,各培训单位对参加阳光工程培训的学员、专业、学习时间、各专业收费标准、国家补助政策、学员就业去向均向学员作了公示。

6、招投标制度。培训单位于2018年12月5日前向县阳光办递交了申请和申报材料。县阳光办对材料进行审核,于12月15日组织县农业局、县财政局、县纪委、县劳动局等单位专家和工作人员在县农业局会议室举行公开招投标, 招标公开、公正、公平,按照择优的原则,有9个单位中标。

7、项目报告制度。各培训单位确定专人负责对培训进度、信息的报告。

8、认真上好“第一堂课”。每个培训单位的每期培训班开班前2-3天,培训单位分别向县阳光办xx县财政局报送本期参加培训的学员花册和学员的身份证复印件。开班第一节课上,县阳光办、县财政局工作人员亲自到场检查核实学员身份。

县阳光办工作人员到场讲课,讲解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和国家实施阳光工程的重要意义、培训的要求。培训结束的最后一堂课,县阳光办、县财政局到现场检查培训的效果,抽查学员参训的情况、就业意向,培训档案的收集整理情况,,监督结业考试等。

9、严把培训质量关。我县阳光工程培训大力推行订单培训,培训单位与企业签订用工合同,保证了培训转移效果。培训专业按照市场需求和企业用工情况而设置,最终达到输得出去的目的。e 步电脑学校、职业技术学校与济四药业、隆昌工程机械厂、机械学校与长安棉组织厂等均签订了用要合同。

业指导导培训教材》免费发放外,各培训机构均保证了每名学员人手一套技能培训教材,有的.培训学校还为学员准备了笔记本、笔、学习证、资料袋等学习用具,绝大部分学员感到 满意, 不但免费学习技术,学校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还有生活补助。

培训过程中,县阳光办工作人员不定期对每个培训单位作了2-3次的突击检查,检查上课、实习情况;抽查学员学习的时间、内容;学校在不同阶段的资料收集情况;阳光工程有关政策、制度的落实情况等。中途县阳光办安排各培训单位就培训情况进行了1-2次自查 ,县阳光办对全县按培训单位和班次进行了抽查 。全部任务于今年4月月底以前结束,各培训单位向县阳光工程办公室提出了检查验收申请,由县阳光办组织农业、财政、纪委等部门人员组成的检查组于对各培训单位进行了检查验收。验收的形式一是查阅档案资料,二是走访学员,三是电话调查,电话抽查人数占培训人数的10%。验收公开、公正,结束时检查组向培训单位交换验收情况和意见,资料不齐的及时补充,县阳光办向各培训单位出具了验收报告。

1、学员转移输出效果好。培训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学员转移输出,帮助学员增收致富。为此,多数培训单位安排有专门的就业指导人员,职业技术学校、e步电脑学校、创力职业技术学校、xx市长宏技能职业技术学校与企业签订了培训就业合同,学员学习结束、通过考试合格后被安排到企业工作。共输出240人。学校把就业后的跟踪服务作为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了解学员的工作、生活、收入情况,并保持长期联系,学员有困难尽可能帮助解决。

2、学员增收致富快 。 优质粮油生产与营销专业由我县农技推广中心承担培训。通过培训,学员的种粮技术得到提升,较大幅度提高了农户农产品产量和收益,人均增收142元,广大农民学员排手叫好。

3、学员辐射带动作用强。通过培训后的学员技术含量高,而且带动性强、幅射面宽。龙市镇普照基地,水稻高产攻关示范田,折合亩产829公斤,创造了川东南地区中稻亩产最高纪录,其技术已幅射带动周边水稻种植2000多亩,增产效果突出。

1、存在的问题

一是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工作经费不足;二是在培训的进度上有些专业没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三是阳光工程教材与实际工作结合不紧密;四是由于本地缺少大型企业,培训就业相对分散,推荐就业难度较大。

2、下一步打算

1、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资金投入,确保阳光工程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2、进一步做好对各培训机构阳光工程培训管理工作。

3、在抓好培训管理的同时,做好培训后的转移就业工作。

我县2018年阳光工程培训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下,部门密切配合,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 2130人的培训任务。通过开展阳光工程培训提高了农村劳动者素质和务工技能,增加了农民收入,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可以看出,实施阳光工程是深入人心的,是党和政府为农民办的一件大好事、大实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智力支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范文(16篇)篇五

为充分发挥xx市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集中一批符合条件的教育培训单位,确保20xx年全市“阳光工程”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工作的通知》(x阳光办[20xx]1号)的通知精神,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按照xx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积极开展了基地认定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进了调查摸底,并通过公开招标、公示,在去年的基础上重新认定了xx所学校为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

一、领导重视。

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工作是实施好“阳光工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此,市阳光办高度重视,0x月xx日我们召开了各县(区)阳光办负责人参加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协调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重点学习了《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工作的通知》(x阳光办[20xx]1号)的通知精神和六部门下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附件)中规定的原则、条件和程序。要求各县(区)要在认定过程中要坚持面向社会、公平竞争原则,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招标;要坚持贴近农村,方便农民,自愿申报的原则,把符合条件的公办、民办培训单位都吸收进来;各县(区)阳光工程办公室要会同相关部门,对自愿申报的培训机构进行审定,并将培训质量、就业质量作为招标主要条件。市阳光办于x月x日在《xx日报》上向社会公布了《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重新认定的通知》。

二、精心组织。

市、县(区)两级阳光办都分别组成由阳光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加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认定委员会,严格按照国家农业部、财政部等六部门下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附件)中规定的原则、条件和程序,对申报的xxx所学校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实践场所、就业渠道、服务承诺、收费标准等情况逐一进行审查和审核。在20xx年、20xx年已经认定并承担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完成任务较好的,我们进行了优先考虑,对培训质量不高,转移就业率达不到要求的,重新进行了认定,对个别的完不成任务,操作不规范,且存在问题的,坚决取消了基地的认定资格。根据省阳光办通知要求,市属培训机构由市阳光工程办公室直接认定,市农业局,财政局等阳光办成员单位对市属申报的x所学校逐一审核认定,将劳动局就业培训中心等7所符合条件的学校认定为市管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同时对招标认定的培训基地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x天,并公布市和县(区)阳光工程办公室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三、督促检查。

市阳光办对县(区)认定的培训基地进行抽查,重点抽查认定的基地是否符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条件,对在认定培训基地的招标、公示过程中是否有违规行为,一经查实,除限期整改外,并在全市通报批评。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范文(16篇)篇六

村劳。

动人口117447人。

占农业人口的46.95%;2001年农村劳动力人口增加到123482人占农业人口的比重为49.31%比2000年增加了2.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4%高中以上占36%。这样的劳动文化素质已经适应不了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限制了城镇非农户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容量。在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中绝大多数从事脏、累、苦、险和低收入的产业干一些城里人不愿干而退出的工作。

2、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严重下降。乡镇企业是吸纳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一般情况下,乡镇企业发展速度越快,经济效益越好,吸纳剩余劳动力的人数就多;反之,乡镇企业发展速度低,经济效益不好,吸纳剩余劳动力的人数就少。近几年,由于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出现下滑,经济效益持续不理想,使得乡镇企业就业能力减弱。

3、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难以令人乐观。城市职工下岗失业使农民就业机会下降。因为生产过剩和结构调整导致一部分城市职工下岗失业,而城市劳动部门为安置城市下岗职工,给他们提供就业岗位,制造了许多限制农民进城就业的相关规定,有的甚至采取了强制性的限制措施,部分原来农民劳动力可以从事的岗位也主要用来安置城市职工。这些政策无疑增大了农民进入非农产业领域就业的难度。

4、资金缺、小富即安思维的制约。我县农业的基础地位比较脆弱,农民生活水平不高,仍然是国家扶贫重点开发县。较低的收入使农民也无力投资,致使农业技术落后和农业劳动力素质不高,约束了农业劳动力的退出和转移。在农村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过程中,必须有一定量的资金进行配套投入,才能够达到好的效果。有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甚至将就过得去的观念,束缚了他们外出务工。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部分农民就不愿意转移剩余劳动力,不愿意进城就业。

由于现期城镇正考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削弱了对农村劳动力的接纳,引起了1997。

年以后转移速度大大减慢,加上每年自然新增劳动力,更加大了转移的'压力,如此发展下去,劳动力的转移幅度就会停滞不前,难于上升。

根据国家“九五”计划和2012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把引导和组织农业劳动力进行农业深度和广度开发、第三产业作为解决农村就业的主要渠道。结合寻乌的实际情况,今后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采取以下对策:

1、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业内部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我县的山地、林地、荒山、荒坡、水面资源极为丰富,利用这些资源着力进行中药材种植、经济林发展和水面养殖以及脐橙为主的果业开发,可以消化安置一大批农村劳动力。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观光旅游农业、创汇农业等,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与农业相关的服务业,从而吸纳农村劳动力。

2、大力发展农村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扶持发展中小企业,推动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各级政府必须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对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在不违反政策规定基础上给予更多扶持,使其在解决农村劳动力出路上作出更大的贡献。

3、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组织开展劳务输出,实现农村劳动力跨区域转移。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文化科学水平不高已成为制约转移的巨大障碍。必须在抓好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专业技术、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严格培训,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建立农村劳务市场和中介组织,积极组织劳务输出,为劳务输出提供优质、快捷、便利的服务。

改革中要本着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的原则,允许和鼓励兼业、外出经商务工和离士离乡的农民依法转让、转租、入股抵押土地承包权,促进土地使用权进入市场,正常流转,逐步集中,这既有利于外出、兼业劳动力放弃土地经营,实现向非农领域转移,解除后顾之忧,也有利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5、加快城镇化建设,拓宽就业领域,把城镇打造成为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主要集散地。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可以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目前来说,加快小城镇建设,也就是加快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非农化建设改变甚至消除城乡对立、工农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促进农民向市民的角色转变,即实现“传统农民的始结”,使农民也能分享城市化、现代化的文明成果。据测算,我国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以转移农村劳动力1000万人左右,因此,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扩张城区规模,增加城市人口容量的基础上,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快速度建设一批小城镇,努力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重要平台。

6、加强管理,深化改革,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各级政府应加强对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的管理和服务,进一步深化城镇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社会服务等一系列改革,取消一切制约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的制度。加快二元户籍制度改革,大胆探索集体建设用地入股、租赁新路子;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将农村劳动力就业纳入国家就业政策和管理范畴,实行职业分类。同时积极探索社会化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淡化和消除农民靠土地作为养老保险心理。

文章出处:

原创。

【大。

小】。

【打印】。

【关闭】。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范文(16篇)篇七

20××年,xx市科协把实施阳光工程作为科普工作的重头戏来抓,实行领导、人力、物力、财力多方倾斜,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增加农民收入。现总结汇报如下。

根据我市初选的7所培训基地的性质不同,我单位把党校、技工学校和科技职校定为培训基地,并分别在这三个培训基地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20××年培训农村劳动力到60人。

培训基地要执行工作月报制,在月底前上报上个月培训转移有关统计数据,每个班次结束时要到培训点进行检查验收,对培训就业的学员采取就业跟踪或深入农户的形式,抽查转移就业情况。

培训基地将公开“阳光工程”招生简章,明确对培训岗位、内容、时间、收费及补贴标准,并公开学员名字,随时接受学员监督,对于接受培训的学员要实行承诺制原则,为他们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大工程,我们将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发挥科协最大职能,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为打造“和谐xx”做出贡献。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范文(16篇)篇八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总结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不断增加,但其素质提高缓慢,造成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恶性膨胀。近年来,三都县各级各部门积极想办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分乡镇教育、培训,领办项目,劳务输出,提供服务等措施,使全县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在一定程度得到了转移。

20**年,根据国务院六部委文件精神,在省、州阳光办的关心指导下,我县积极组织培训转移了500名技工,完成今年的任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一项便民、富民的大事,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举措。

1、我县农村青年的规模与结构。

根据全面统计,20**年我县14—35岁农村青年6.6万余人。其中男性占53.5%,女性46.5%。其中17—40岁外出务工青年占40%左右。

2、我县农村青年转移状况与特征。

从总体上看,我县农村青年转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特征之一:农村青年转移数量增加。近几年,我县农村青年外出数量呈现上升趋势,部分外出青年返回到本地,仍然从事二三产业,农村青年向非农业转移,已成为我县农村的一道“风景线。

特征之二:农村青年转移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在农村青年的转移中,具备初中文化的青年农民唱主角,是主力军,占到80%以上。这些人头脑灵,接受新事物快,到外面闯荡见世面、学技术的欲望高,去外地谋求职业的机会大。

特征之三:工业、建筑业、制造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仍是农村青年转移的主要行业。在20**年,农村青年转移的行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生产建设第一线和低层次的商业饮食服务业,主要流向为深圳、东莞、广州、上海、福州、北海等发达地区,占到70%以上。

特征之四:我县青年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这些外出务工的农村青年绝大多数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

3、农村青年转移的积极作用。

农村青年向非农产业的大转移,对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县域经济,促进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

第一,农村青年以其工资要求低、就业期望值不高、勤劳能干、能吃苦等特点,增强了在城市就业的竞争性,这对促使我县劳动者就业观念的转变,推动劳动就业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二,农村青年在城市从事的大多是脏、苦、累和城市人不愿干的工作,而提供的是城市居民生活中迫切需要的家政、医护、环卫、建筑等特殊服务,对方便城市人民生活,适应社会化服务需要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农村青年向城镇的转移,是城乡之间劳动要素相互吸弓l和互动过程,更多地表现为追求在城市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掌握技术等人力资源积累,通过城市经济的“扩散效益”,为农村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注入更多资金、技术、信息,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农村青年向非农业转移,是解决农村剩余青年就业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据调查,外出农村青年的年平均纯收入为3000元左右,比全县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大约高出1500元左右。

同时,外出青年返回农村,又将城市的生活方式、观念及有关信息带回农村,对于缩小城乡生活差距,改变传统生活方式,提高消费水平与生活质量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客观上为开发农村消费市场做了观念和物质的准备。

(一)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构。

为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我县把此项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了以县农业局副局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阳光工程办公室,配置了相应的工作人员专抓此项工作,制定了培训计划和方案,对培训专业、人数、时间、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做到了年有规划,月有安排,有底数的步步推进。

(二)、狠抓培训基地建设,提高培训质量。

为将我县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好,工程领导小组认真对县内的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审核,通过对师资力量、教育教学设施、培训经验的对比,认定三都县劳动就业办和三都县民族职业教育中心为我县培训基地,这两个培训基地有一定的培训经验、培训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能提高培训人员素质,保证受训农民的转移就业。得到认定后,这两个基地及时地安排人员,成立了项目实施小组,购置了相应的教学设备,确保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认真调研,有的放矢搞好培训近年来,我县每年都要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对农村青年思想状况进行调查。

从近年来的调查结果来看:广大农村青年致富成才的愿望更为强烈,60%以上农村青年认为增收无门路,其原因,67%的农村青年认为缺乏技术,37%的农村青年认为缺乏资金,他们普遍认为外出是解决技术和资金问题的有效途径,所以60%以上青年希望外出务工。

(四)实行订单培训,提高就业率。

我县采取整合社会资源,借机发展的方式探索出了一条培训与就业结合的培训形式。与企业的培训基地联合,由企业出就业岗位,出培训设施设备,出技术力量,就业办负责招生、教学和管理,共同建立集吃、住、教学于一体,同时容纳几十人的培训基地,如由深圳市爱德康珠宝首饰公司、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深圳运发集团等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创办了技工技术培训班,取得了多名大龄农民工集体就业的好成绩。

这种培训方式是我县与外地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公司、企业合作的硕果,我们借助这些公司的技能设备和师资力量举办培训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由我县培训基地教师和企业培训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现深圳市爱德康珠宝首饰公司已招收农村劳动力学员96名,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已招收440名。

(五)加强培训管理,搞好跟踪服务。

搞好农民工转移就业跟踪服务是转移农村青年剩余青年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结合实际不断充实完善,每个月都进行就业培训跟踪服务。

首先是搞好信息服务:

一是与企业建立了信息联系制度,经常性地了解输送的农民工的工作、生活情况;

二是加强与乡镇就业指导站联系,引导广大青年合理流动,与法律服务站共同维护外出务工青年合法权益,提供法律帮助等。

其次,是协调党政及有关部门为农村青年外出务工或在家领办项目提供政策、资金、物资帮助。

再次,营造氛围,对外出务工青年典型、青年星火带头人、返乡创业的青年典型进行大力表彰和在报刊、电视台等媒体上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政策措施、办法等进行大力宣传,从而营造一个为转移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服务的好环境,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

(六)运用多种方式,拓展就业渠道实现转移才能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我们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始终贯彻这一思想,以县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就业为目标,实行培训与就业挂钩的方法,确保培训质量,拓展就业渠道,使培训工作实打实,不走过场。

为了能妥善解决参加培训人员的就业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多次深入21个乡镇的劳务站进行调查研究,联系用工单位;

其次,运用电视、广播、粘贴广告等多种传媒方式刊登信息;

第四,建立培训就业中心,专人负责就业工作。

针对我县属劳动力输出地区的情况,就地为培训的劳动力找婆家,一个人一个人的落实,已为部分人就地找到致富的岗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七)健全报帐机制,实行专款专用我县的“阳光工程”项目款由县财政局、农业局阳光工程办共同管理,培训基地将招收的农民工进行培训,对合格的农民工,由培训基地及工程办的人员共同送达厂家,经过企业一个月的岗前培训,上岗就业,由接收企业提供签字盖章认可接收人员名单,县财政局、农业局阳光工程办根据就业人员数量按比例将补助款拨付给培训基地。这样就有效地督促了培训基地提高培训质量,提高所招收的农民工的就业率。

(一)培训与转移情况今年我县共培训8期、600人,完成了今年转移培训任务,就业办共转移培训536人,职教中心共转移培训64人,主要转移到深圳市、东莞市等,培训专业有电工电子、机械制造、驾驶员、乘务员等。其中深圳市爱得康珠宝首饰公司接收96人,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接收440人,深圳市运输发展集团公司接收64人。

(二)农民工就业情况今年转移的600名农民工,主要从事首饰加工、电子设备制造和客运驾乘等行业,劳动强度相对较轻,而薪酬却相对高一些,据第一批赴爱得康珠宝首饰公司就业的农民工反馈的信息,他们的月工资在800—1000元左右,由于受过一定的培训,有的农民工已升为领班、组长,就业环境相对稳定。

(三)效益

1、经济效益由于采取了系统的培训,所输送的农民工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工作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今年输送的600名农民工全部得到就业,月工资比自行进厂就业的工人高150元左右,月纯收入若按最低400元计算,600名工人每年收入将达290万元左右。这可进一步改善农民工及家庭的`生产生活条件,对促进家乡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社会效益由于培训转移的农民工就业有保障,且收入相对较高,对其他的农民工震动极大,第二批输送进厂就业后,来报名参与培训的农民显著增加,由于培训经费和名额有限,我县筛选了一些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人员组织培训,剩余的则输送进其他一些厂家就业。

通过有效转移,增加了农民工的收入,扩大了民工的视野、增长了见识、掌握技术等人力资源积累,通过城市经济的“扩散效益,为农村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注入更多资金、技术、信息,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是全县发展不平衡,好坏差距明显加大,个别乡镇不能正常开展工作;

四是招生、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机构还不健全,业务工作还不成熟;

五是跨区输出没有实质性进展,这些问题将在明年工作中努力解决。

二是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的提高;

四是充分利用职业教育服务中心的场地、设施、师资等力量,发挥我县职业培训优势;

六是加强引导,引导广大农村青年合理流动,避免肓目流动。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范文(16篇)篇九

磁涧镇位于新安县东部,东连洛阳市区,西接新安县城,310国道、陇海铁路横贯东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极为便利。镇域面积108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389个村民组。现有人口5.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8万人,劳动力资源丰富。现有劳动力资源19692人,其中男11421人,女8271人,小学文化程度1138人,初中文化程度16195人,高中文化程度2265人,16-30岁8151人,31-40岁5988人,41-50岁5553人。

20xx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休指导下,目前全镇已完成转移劳动力xxxx人,占全年任务的xxx%,其中省内转移xxx人,省外转移xxx人。从事建筑业xxx人,服务行业xxx人,制造行业xxx人,电子装配xxx人,其他xxx人。举办引导性培训班xx期,培训人数xxx,组织技能性培训xxx人。建立了山东里岛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江苏省太仓市雅士高服饰有限公司、福建省泉州泉港(艾博礼品)有限公司三个省外劳动力转移基地;建立了新星卫陶厂、洛西建筑公司、金土地科技示范园三个省内劳动力转移基地。截止目前,我镇劳动力转移创收超过xxxxxxx元。

为搞好此项工作,镇党委政府专门成产了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明确一名党政领导主抓劳动力转移工作,各村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组织,由支书或村委主任主抓劳动力转移工作,并设立一名专职信息联络员,主要负责劳动力转移台账、培训台账及工作信息、各种表格的上报工作。成立了磁涧镇职业介绍所,购置了办公桌椅、电话、电脑、档案柜等办公用品,制作了宣传板面,制定并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镇政府抽调精干人员三名,充实到职业介绍所工作。目前,全镇已形成了劳动力转移的良好局面。

一是强化宣传工作。年初,为了搞好劳动力转移工作,我镇在310国道、铁磁路等主要路段悬挂横幅8条,制作宣传板面4块,出动宣传车2次,通过深入村、组、户、田间地头广泛宣传,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各行政村也分别采取办黑板报、文艺演出等宣传形式,炒热了群众的思想,极大地激发了全镇农民外出务工的热情。

二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培训人员素质。20xx年,我镇以洛阳市劳动力转移培训办公室认定的洛阳市荣华技校、市技工学校、市中医理疗学校、新安职高、安运驾校为主要培训单位,培训了一大批农民技术人才。此外,为搞好技能性培训工作,磁涧镇精心筹备,积极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支持,于5月下旬开始,举办了沼气生产、计算机和中式烹调三个机能性专业培训班,培训农村劳动力共计xxx人,并为他们牵线搭桥与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使他们走上了打工致富之路。20xx年,全镇农村劳动力已参加技能性培训xxx人。

为进一步做好农民工的培训工作,我镇在搞好技能性培训的同时,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的引导性培训。通过镇村两级的共同努力,截止目前,共举办引导性培训班xx期,培训人数达xxxx人。

三是搞好后续服务。为了更好地保障农民工外出务工,在"三夏"、"三秋"农忙时节,磁涧镇积极开展帮扶工作,解除外出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对于农民工家庭收麦、收秋中困难较大的农户,我们在"夏秋"两季成立了村级帮扶组织。对需要机械帮助的农户,由村组干部分包到户,联系机械帮扶。特困户由村委开出证明,由镇政府出资解决收割费用。磁涧镇积极采取以上措施帮助他们搞好夏收、秋收,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此外我们还定期到外出务工人员家里搞好家访工作,了解他们的疾苦,协调解决农民工的实际问题,共为他们处理劳务纠纷18起,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一是搞好信息化建设。为了更好地掌握全镇劳动力转移及劳动力培训情况,我镇建立健全了劳动力转移、劳动力培训、劳动力资源等一整套台账。目前已建立了磁涧镇"劳动力转移信息库",并把有关数据录入电脑,每月通过网络上传数据,进行动态管理。

二是建立了信息网络。为扩大信息渠道,及时发布劳务"订单",我们通过各村的信息联络员,发布招工信息,了解民心民情,把握全镇劳动力资源脉搏,为全镇劳动力转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及时准确上报劳动力转移周报表和月报表及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信息。目前,共发布劳务信息xx条,发放宣传资料xxxx余份。

三是建立劳动力转移基地,打造劳务品牌。今年我镇建立了山东里岛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江苏省太仓市雅士高服饰有限公司、福建省泉州泉港(艾博礼品)有限公司三个省外劳动力转移基地;建立了新星卫陶厂、洛西建筑公司、金土地科技示范园三个省内劳动力转移基地,并为三个省内劳动力转移基地输送劳动力xxx余人,保证了企业的用工需要。此外,我镇早出晚归的"自行车、摩托车打工队伍"已形成规模,建筑、陶瓷、门业制造等行业效益显著,打造劳务品牌的意识已深入人心,为我镇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大批企业倒闭破产,导致大批农民工返乡。这些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问题成了目前我们工作的重大课题。为此,磁涧镇人力资源市场深入各村,进行排查摸底,登记造册,并积极与本地企业联系协调,力争将返乡农民工就地安置。经过镇政府的积极努力,我镇闻洲瓷业有限公司和新安畅通燃气有限公司硅业分公司分别消化吸收160名和180多名返乡农民工,有力地促进了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工作。

外出打工赚钱,回到家乡创业。!我镇一部分农民工由于长期在外打工,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也积累了一定资本,萌发了回乡创业的念头,愿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做点贡献。为此,磁涧镇政府不失时机地积极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主动为他们提供服务和帮助。20xx年,我镇农民工回乡创业共创建了7家企业。其中,尤彰村马金伟,高中毕业后长期在外打工。20xx年,马金伟返回家乡,创建了豫星建材有限公司。20xx年3月,豫星建材有限公司正式投产,总投资xxxx万元,共建生产线2条,主要生产煤矸石砖,年产值可达xxxx余万元,实现利税xxx余万元;杨镇村马武昌,高中毕业后,随亲戚在外管理建筑行业,长期的探索,使他产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20xx年2月,他毅然回乡创建了洛阳海滨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xxx余万元,主要生产秸秆炭,年产值xxx万元,实现利税xx余万元。

总之,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磁涧镇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技能性培训有待加强;

大批量转移较少;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系统的基础性工作,需要长期的常抓不懈,才能真正做好做扎实,也才能真正起到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和就业技能,也才能真正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稳定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

1、抓好引导性培训。引导性培训是面向所有务工人员的培训,是务工常识、法律法规、民工救助等方面的必备知识,计划面向初高中毕业生及农村青壮年开展全面的引导性培训。

2、突出重点抓职业技能培训。围绕我镇劳务输出重点,继续抓好建筑、机械加工、计算机、烹饪、电子装配等重点行业、工种的培训。

4、巩固壮大现有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做大做强劳务输出产业。

5、积极开展省外务工人员培训,拓展省外输出渠道。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范文(16篇)篇十

到目前为止,全镇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700人,完成年计划88%,(其中阳光工程215人,完成年计划90%),转移就业700人,转移就业率100%。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专业主要有:毛纺、服饰(缝纫工)、制革等专业。在岗培训1300人,完成年计划65%。农技培训701人。完成250%。

1、安排部署了xx年全镇培训工作,全面落实培训、转移目标任务。

2、研究确定了xx年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实施计划方案和适当提高了xx年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财政资金补助办法。

3、加强与市阳光办、培训学校、企业在培训过程的合作、协调沟通工作,并宣传好劳动力转移培训政策等,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4、完善了相关档案资料建设,上报好转移培训信息材料和数据。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镇充实了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及其设办公室,加强了全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的领导与协调,并与与农业、劳动、科技、妇联、团委、成教等部门密切合作,按照职责分工,广泛动员组织各类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努力提高培训率和就业率。

2、培训骨干,推进规范动作。对从事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的管理人员开展业务和政策培训,做到政策熟悉、业务知晓。

3、多渠道筹措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实行政府、用人单位和培训机构共同分担的经费筹措机制。镇财政或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因地制宜,按实际需要安排一定的培训经费;与劳动等有关部门配合,督促用人单位在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所录用农民工的培训经费。使参训农民得到免费培训。以推动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

4、建立督导和表彰奖励机制。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计划实施情况组织督导检查。及时表彰奖励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先进个人。

1、对已通过转移培训并就业但因各种原因需转至别的行业或别的企业人员未列入转移培训范围,不利于重新就业或素质提高,建议列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范围。

2、根据我市农村劳动力现状分析,农村劳动力统计目前存在一定问题,实际富裕劳力接近“0”,大量的是50岁以上做小工的兼职农民,需要转移培训的仅是刚毕业的初、高中毕业生与外地来的农民工。建议不要把务工农民工统计成农民,使转移培训指标(目标)更符合我市实际情况。

2、加大培训档案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3、及时兑现培训政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范文(16篇)篇十一

如何加快农民增收步伐,有效解决农村农民增收问题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农民通过转移就业而获得的工资性收入迅猛增长,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贡献力量。科学调控、合理引导、依法保障、全面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的健康发展将成为今后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

题。一是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农民工以自发和亲友介绍输出为主,盲目性和无序性比较大;二是劳动力文化程度不高,专业技能缺乏,就业渠道较少,大多仅限于农、林、牧、渔业知识,内容简单,对外出就业帮助不大;三是外出就业以短暂输出为主,缺乏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四是缺乏组织和制度上的保障;五是城市本身的就业压力,也制约着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务工。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科学合理地配置和运用好劳动力资源。

各级政府要尽快出台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农民进城打工的相关政策,为农民合理流动提供政策支持。简化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打工的各种手续,降低农民工的就业成本和风险。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跟踪管理,积极与务工人员集聚地的司法、计生、劳动人事等部门取得联系,切实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对流出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维护农民工的正当权益。建立健全劳务输出网络,规范劳动力中介组织,全面搜集和及时反馈各地务工信息,为农民提供准确快捷的劳务信息,使农民“外流”由自发松散状态向有序状态转变。从完善镇、村级劳务市场入手,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首先进入镇内劳务市场,积累经验和技能,然后逐步向省内和省外劳务市场进军,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梯度转移,使农村劳动力一旦转移出去就能站得稳,立得住。

二、大力开展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劳动力的自身素质,增强其转移就业的能力。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和订单培训。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农民工基本技能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在培训过程中,找准市场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计划、有目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民工培训教育,使农民工由体力型向技术型和智力型转变。努力打造劳务精品,促进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质量并驾齐驱快速增长。

要在对全市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现状进行认真摸底的基础上,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状况及不同思想状态的人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根据不同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逐年加大政府用于农民工培训的经费投入,尽快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促使更多的农民离土离乡,务工创业。

要抓好在校生的职业技能培训。教育部门在农村职业教育目标定位上,应从抓学历教育为主转向将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在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的前提下,增加职业教育的内容,以使更多的后备劳动力在义务教育中接受到职业技能,各类职业学校要面向城市办学,积极探索“学校+公司+农民工”的办学模式,实行订单式办学,使之成为农村新增劳动力的培训的主要基地。

三、完善机制,强化保障,解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逐步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加快农村合作医疗改革步伐,分步推进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让外出的游子从繁杂的养老送终和子女教育等事务中解脱出来。

必须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大力推广龙泉等地“林保姆”的做法,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帮助和引导外出务工农民合理流转土地,使耕地、森林资源向种植能手和种养大户集中,增加农民土地流转收入,防止耕地、森林撂荒现象。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范文(16篇)篇十二

2019年度,在上级党政和扶贫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学校遵循“省主管、市代管、区主办”的原则,按照“政府主导、面向市场、订单办学、保障就业”的培训要求,以创新培训模式为突破口,继续探索完善“一表、一卡、一券、一单、两证、两。

合同。

两台帐”的全程培训管理机制;继续探索完善以实现区乡村户“四个覆盖”为目标,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的多方参与的宣传机制;继续探索完善以坚持“三靠”(靠订单靠中心靠能人)落实“三制”(回访制招回制提高制)为切入点的高质稳定的就业保障机制。至2019年12月,共转移培训贫困农民工1500人,占计划任务的100%,其中学校安置1485人,自主择业15人,安置就业率达99%。就业学员96%免费安置到世界五百强企业,月工收入在1500元以上,为提高贫困劳动力素质,帮助贫困农民增加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实惠工程。为把此项工作做实做好,我们始终把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放在培训工作的首位,把领导来校检查指导工作作为推动自身工作前进的内动力。学校培训中心领导对培训具体工作多次做出明确要求,要求必须用最好的人力,尽最大的努力,全力以赴搞好培训工作。学校设置的“一室三部”既要分工又要密切协作,在各自抓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对一些交叉共同需要办理的工作,必须统筹安排,形成合力解决。一年来,我们迎接国家、省、市、区领导对我校转移培训工作检查、指导达20多次。2019年9月2日上午,巴州区人大党组书记、副主任刘青宁、副主任吴群传、区扶贫办主任陈永明到学校就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专题调研。2019年11月7日,由区扶贫办组织召开的全区转移培训工作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我校负责人以中心发言人身份就培训工作作了专题发言,市扶贫办黄鹏主任作了总结讲话,对我校培训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2019年10月30日,巴中市政协副主席何长洋等领导在巴州区副区长张洪祥等人陪同下,对我校劳动力转移培训成果进行了视察验收,市区领导充分肯定了我校劳动力转移培训业绩,高度赞扬了我校一流的教学实训设施,并勉励学校继续努力,当好巴中市劳动力转移培训带头人。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加规范有序,培训质量进一步提高。一个领导重视、教师积极工作、学员踊跃参训的良好培训局面在我校全面形成。

“订单培训”是我校转移培训的主要形式,有较强的约定性,它既约定了人才的规格,又约定了培训学员输出的工种、地点和时间。此种培训能充分调动“教”、“学”、“用”三方面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培训、安置效率。一年来,我们先后多次派招生安置人员到广州、深圳、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深入厂矿、企业(公司)实地考察,了解现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通过双方介绍、联系及深层次的会谈,不少企业与我校达成了长期培训安置意向性协议。在xx年年意向订单签约培训的基础上,2019年我校又与世界500强企业进行了更深入的合作,又有10多个单位与学校签订了培训、安置协议,为开辟培训安置门路找到了更好、更广的空间。

“适销对路”是市场经济的一条重要法则。这要求所设培训专业以及各专业开设的课程必须做到“三合”,即:合时、合地、合人。也就是说,我们开设的专业、设置的课程应该与现有地方经济发展所需人才要求同步。在这方面,我们通过分离、调整、加载等手段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一是将原有机械专业分离为车钳工、焊工两个培训发展方向,将原有电工电子专业分离为水电安装、家电维修、电力拖动三个培训发展方向。二是课程设置与时俱进,力求规范、实用。计算机专业在原有汉字录入、word文字处理、excl电子表格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增学简单的动画制作和一些网络常识;缝纫专业在原有服装识图、服装剪裁学习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增设了现代服装设计等基础课程;家电专业侧重向学员传授常用家电维护、常见故障检修知识。三是整合教学内容,加载公共常识课程。各专业学员在学习本专业技能课程的同时,还必须学习一些公共常识课程。在过去已开就业常识、法律法规、普通话、礼仪常识等公共课程的基础上,本学年又加开了常用应用文写作课程。通过以上办法,我校专业设置更具个性,课程设置更加全面、合理,广大培训学员受益更大,得到的实惠更多。

建立有效的招生网络,是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万贫困户家庭的桥梁和纽带,是把转移培训的招生信息及时传达到千万贫困户家中的重要手段,是完成培训任务的基础性工作。为做好这一工作,一年来,我们进一步强化“三到位”工作。一是领导到位。学校培训中心主任和分管副校长面对招生问题总是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召开专门会议,研讨解决办法。同时,成立招生小组,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鼓励工作责任心强且具有招生能力的教师经常深入乡镇、农村宣传招生工作。二是宣传到位。在市区扶贫办、劳务办的主导下,学校首先在市广播电视媒体开辟“培训之窗”栏目,定期及时宣传招生培训信息。其次,在区教育主管部门成教科的支持下,聘请各乡镇成教专干为地方招生宣传联络员,通过召开群众会、发放资料、办墙报等多种途径,使政策宣传覆盖千家万户。再则,学校领导亲自挂帅,常带领招生组成员开上宣传车,深入农村乡镇流动宣传。一年来,招生组成员行程15000多里,奔赴200多个乡镇作政策宣传,发宣传资料56000多份。三是学员组织到位。按政策要求,采取农户自愿申请、村组推荐、乡村公示、乡(镇)审核、扶贫办审定的程序招生组织学员。学员入学培训严格按“一表、一卡、一券、一单、两证、两合同、两台帐”的管理机制运行。由于措施得力、工作到位,招生网络已全面形成。本年度不仅迎来了一些偏远乡镇的许多农民工前来参训,还迎来了不少陕西、苍溪、仪陇等外县籍贫困农民来校学习。

提高劳动力转移培训效益的关键在于强化劳动技能培训。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培训、管理等关键环节,切实做到“两个规范”、“八个结合”。一是规范培训内容。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就业要求,对同工种坚持统一培训内容、统一培训课程、统一结业鉴定,以此规范培训内容,确保培训安置。二是规范培训管理。主要做到“四个统一”。统一建立台帐。根据承担的培训任务,学校规范地建立了农民工培训台帐和就业安置台帐;统一报告制度。学校每月定期向项目主管部门区扶贫办报告培训情况,并将有关信息及时编发在学校主办的《基地信息》上,随时接受监督管理;统一责任追究。学校实行法人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抓、培训安置部门具体承办的管理体制,领导到位,责任到人,谁出问题,谁负责任;统一检查验收。学员培训结束后,学校按培训计划认真组织人员检查验收,对培训内容不合要求、不落实的地方,要重新补课,对不合格学员,适当延长培训时间,以此确保培训质量。

在培训方式上,努力做好“八个结合”。一是立足市场和用工单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做到订单培训与定向输出相结合;二是中期和短期培训相结合;三是引导性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确保培训一期,学到一技;四是培训与创建劳务品牌相结合,打造出了具有巴山特色的劳务品牌——巴山汉(妹)子,以品牌拓宽了劳务市场;五是自费培训与政府补助相结合;六是普通教育与转移培训相结合,在初三、高三农村学生中实行分流,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七是学校培训与务工地再培训相结合;八是校本培训与送培训下乡相结合,为推进劳务扶贫新村建设创造条件。多种培训方式的运用,大大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农民工学技增能的要求。目前,结业学员紧俏,每天向学校咨询联系的单位络绎不绝。

安置就业是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根本目的。在实践中,我们坚持做到“三个依靠”:一是依靠订单促进就业。在农民工培训中,我们始终“围绕市场需求转,按照企业要求办”,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和委托培训,今年以来,与深圳、广州、江苏、成都等地的10多家企业签订了长期就业安置合同,主渠道解决了培训学员安置就业,按市场需求,年内已向社会培养输送技能型、操作型人才1500多人。二是依靠就业维权服务中心促进就业。学校以驻外机构为窗口,在深圳、江苏、宁波、广州等地建立了安置就业维权服务中心,通过中心对学员安置作辐射宣传,这样,使安置有组织、成建制地进行,在劳动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今年我校的安置工作呈上升态势,进展十分顺利。三是依靠能人促进就业。充分利用外出时间长、务工技能强、联系渠道广的农民工能人,采取亲连亲、戚连戚,邻帮邻等方式,形成地域输出、家庭输出的良性模式,开辟了有效的、牢固的就业渠道。至今,已有40多位就业能人,协助学校安置培训结业学员300多人。

但在培训的工作中,我们也还存在一些不足,更有一些殷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一是学校在招生、培训、就业安置各个环节上还需进一步周密安排,做到环环紧扣,步步落实;二是在培训内容上还需进一步研究完善,以便更适合广大贫困农民工参训学习的需要;三是希望扩大劳动力转移培训规模,增加培训任务,以满足贫困农民日益增长的参训需求;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希望政府出台相应政策,将各乡镇农民参训情况纳入乡级目标考核;五是安排专项工作经费,解决行政管理、业务指导、招生组织、就业安置、维权服务等工作中必须的工作经费;六是由于农民工来校学习是陆陆续续的,因此结业安置时间不能整齐划一,希望主管部门在签发培训券时以实际培训为准,特事特办。七是出台对转移培训工作更优惠的系列政策,整合部门力量,降低结业农民工办证收费标准,形成共同关注农民工的合力。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范文(16篇)篇十三

2010年度,在上级党政和扶贫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学校遵循“省主管、市代管、区主办”的原则,按照“政府主导、面向市场、订单办学、保障就业”的培训要求,以创新培训模式为突破口,继续探索完善“一表、一卡、一券、一单、两证、两合同、两台帐”的全程培训管理机制;继续探索完善以实现区、乡、村、户“四个覆盖”为目标,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的多方参与的宣传机制;继续探索完善以坚持“三靠”(靠订单、靠中心、靠能人)、落实“三制”(回访制、招回制、提高制)为切入点的高质、稳定的就业保障机制。至2010年12月,共转移培训贫困农民工1500人,占计划任务的100%,其中学校安置1485人,自主择业15人,安置就业率达99%。就业学员96%免费安置到世界五百强企业,月工收入在1500元以上,为提高贫困劳动力素质,帮助贫困农民增加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强化领导意识,明确培训的“支撑点”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实惠工程。为把此项工作做实做好,我们始终把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放在培训工作的首位,把领导来校检查指导工作作为推动自身工作前进的内动力。学校培训中心领导对培训具体工作多次做出明确要求,要求必须用最好的人力,尽最大的努力,全力以赴搞好培训工作。学校设置的“一室三部”既要分工又要密切协作,在各自抓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对一些交叉共同需要办理的工作,必须统筹安排,形成合力解决。一年来,我们迎接国家、省、市、区领导对我校转移培训工作检查、指导达20多次。2010年9月2日上午,巴州区人大党组书记、副主任刘青宁、副主任吴群传、区扶贫办主任陈永明到学校就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专题调研。2010年11月7日,由区扶贫办组织召开的全区转移培训工作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我校负责人以中心发言人身份就培训工作作了专题发言,市扶贫办黄鹏主任作了总结讲话,对我校培训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2010年10月30日,巴中市政协副主席何长洋等领导在巴州区副区长张洪祥等人陪同下,对我校劳动力转移培训成果进行了视察验收,市区领导充分肯定了我校劳动力转移培训业绩,高度赞扬了我校一流的。

教学。

实训设施,并勉励学校继续努力,当好巴中市劳动力转移培训带头人。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加规范有序,培训质量进一步提高。一个领导重视、教师积极工作、学员踊跃参训的良好培训局面在我校全面形成。

二、细化订单培训,落实培训的“关键点”“订单培训”是我校转移培训的主要形式,有较强的约定性,它既约定了人才的规格,又约定了培训学员输出的工种、地点和时间。此种培训能充分调动“教”、“学”、“用”三方面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培训、安置效率。一年来,我们先后多次派招生安置人员到广州、深圳、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深入厂矿、企业(公司)实地考察,了解现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通过双方介绍、联系及深层次的会谈,不少企业与我校达成了长期培训安置意向性协议。在xx年年意向订单签约培训的基础上,2010年我校又与世界500强企业进行了更深入的合作,又有10多个单位与学校签订了培训、安置协议,为开辟培训安置门路找到了更好、更广的空间。

三、提升专业内涵,拓展培训的“增长点”“适销对路”是市场经济的一条重要法则。这要求所设培训专业以及各专业开设的课程必须做到“三合”,即:合时、合地、合人。也就是说,我们开设的专业、设置的课程应该与现有地方经济发展所需人才要求同步。在这方面,我们通过分离、调整、加载等手段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一是将原有机械专业分离为车钳工、焊工两个培训发展方向,将原有电工电子专业分离为水电安装、家电维修、电力拖动三个培训发展方向。二是课程设置与时俱进,力求规范、实用。计算机专业在原有汉字录入、word文字处理、excl电子表格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增学简单的动画制作和一些网络常识;缝纫专业在原有服装识图、服装剪裁学习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增设了现代服装设计等基础课程;家电专业侧重向学员传授常用家电维护、常见故障检修知识。三是整合教学内容,加载公共常识课程。各专业学员在学习本专业技能课程的同时,还必须学习一些公共常识课程。在过去已开就业常识、法律法规、普通话、礼仪常识等公共课程的基础上,本学年又加开了常用应用文写作课程。通过以上办法,我校专业设置更具个性,课程设置更加全面、合理,广大培训学员受益更大,得到的实惠更多。

四、搭建招生网络,把握培训的“切入点”建立有效的招生网络,是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万贫困户家庭的桥梁和纽带,是把转移培训的招生信息及时传达到千万贫困户家中的重要手段,是完成培训任务的基础性工作。为做好这一工作,一年来,我们进一步强化“三到位”工作。一是领导到位。学校培训中心主任和分管副校长面对招生问题总是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召开专门会议,研讨解决办法。同时,成立招生小组,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鼓励工作责任心强且具有招生能力的教师经常深入乡镇、农村宣传招生工作。二是宣传到位。在市区扶贫办、劳务办的主导下,学校首先在市广播电视媒体开辟“培训之窗”栏目,定期及时宣传招生培训信息。其次,在区教育主管部门成教科的支持下,聘请各乡镇成教专干为地方招生宣传联络员,通过召开群众会、发放资料、办墙报等多种途径,使政策宣传覆盖千家万户。再则,学校领导亲自挂帅,常带领招生组成员开上宣传车,深入农村乡镇流动宣传。一年来,招生组成员行程15000多里,奔赴200多个乡镇作政策宣传,发宣传资料56000多份。三是学员组织到位。按政策要求,采取农户自愿申请、村组推荐、乡村公示、乡(镇)审核、扶贫办审定的程序招生组织学员。学员入学培训严格按“一表、一卡、一券、一单、两证、两合同、两台帐”的管理机制运行。由于措施得力、工作到位,招生网络已全面形成。本年度不仅迎来了一些偏远乡镇的许多农民工前来参训,还迎来了不少陕西、苍溪、仪陇等外县籍贫困农民来校学习。

三、高三农村学生中实行分流,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七是学校培训与务工地再培训相结合;八是校本培训与送培训下乡相结合,为推进劳务扶贫新村建设创造条件。多种培训方式的运用,大大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农民工学技增能的要求。目前,结业学员紧俏,每天向学校咨询联系的单位络绎不绝。

六、抓好安置服务,站稳培训的“落脚点”安置就业是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根本目的。在实践中,我们坚持做到“三个依靠”:一是依靠订单促进就业。在农民工培训中,我们始终“围绕市场需求转,按照企业要求办”,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和委托培训,今年以来,与深圳、广州、江苏、成都等地的10多家企业签订了长期就业安置合同,主渠道解决了培训学员安置就业,按市场需求,年内已向社会培养输送技能型、操作型人才1500多人。二是依靠就业维权服务中心促进就业。学校以驻外机构为窗口,在深圳、江苏、宁波、广州等地建立了安置就业维权服务中心,通过中心对学员安置作辐射宣传,这样,使安置有组织、成建制地进行,在劳动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今年我校的安置工作呈上升态势,进展十分顺利。三是依靠能人促进就业。充分利用外出时间长、务工技能强、联系渠道广的农民工能人,采取亲连亲、戚连戚,邻帮邻等方式,形成地域输出、家庭输出的良性模式,开辟了有效的、牢固的就业渠道。至今,已有40多位就业能人,协助学校安置培训结业学员300多人。但在培训的工作中,我们也还存在一些不足,更有一些殷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一是学校在招生、培训、就业安置各个环节上还需进一步周密安排,做到环环紧扣,步步落实;二是在培训内容上还需进一步研究完善,以便更适合广大贫困农民工参训学习的需要;三是希望扩大劳动力转移培训规模,增加培训任务,以满足贫困农民日益增长的参训需求;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希望政府出台相应政策,将各乡镇农民参训情况纳入乡级目标考核;五是安排专项工作经费,解决行政管理、业务指导、招生组织、就业安置、维权服务等工作中必须的工作经费;六是由于农民工来校学习是陆陆续续的,因此结业安置时间不能整齐划一,希望主管部门在签发培训券时以实际培训为准,特事特办。七是出台对转移培训工作更优惠的系列政策,整合部门力量,降低结业农民工办证收费标准,形成共同关注农民工的合力。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范文(16篇)篇十四

自2003年以来,阿热吾斯塘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富民强镇、统筹兼顾、加快发展”这一三农工作的总体目标,以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切入点,始终把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转变农民观念,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议事日程来抓。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抓调研,建台帐。全面掌握劳动力资源现状是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础。一方面,我们狠抓劳动力资源现状的调查摸底,另一方面建立乡村两级劳动力资源台帐和技能培训登记台帐。通过调查,截止2011年5月,全乡尚有1247名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去。

(二)抓队伍,建网络。一是建立组织网络。乡政府成立专门工作班子,并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负责信息收集和组织人员培训、转移;各行政村也建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的工作班子,同时指定一名村委会班子成员具体负责劳动力现状调查和组织服务;二是建立信息网络。每周发布一次用工信息,各村根据本村实际,将适用信息传递到农户,同时收集群众外出意向提供给乡劳动力转移办公室,使用工信息更加符合本地实际;三是建立服务网络。建立了跟踪服务机制,劳动力转移办公室定期与用工单位联系,及时掌握外出人员的状况;不定期寻访外出务工人员,掌握思想动态;协助处理劳资纠纷,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三)抓落实,建机制。一是建立考核机制。每年年初将劳动力转移人数、技能、岗位提升和预备劳动力培训人数目标下发分解到各村,纳入年度目标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增强干部的责任意识,每年召开若干次劳动力转移工作专题会议,每次会议对培训人数、转移人数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年终对转移工作突出的行政村进行表彰和奖励。二是建立培训机制。抓住培训这个关键环节,采取定向培训与订单培训相结合,加大培训力度。先培训后输出,以培训促输出,定向培训定向输出,并将培训班办到农民家门口。探索实施了“企业出单、农民选单、政府买单”的新措施。三是建立“两会”机制。2011年以来,先后举办了7次春季劳动力交流大会,邀请了招工企业,现场设摊、发布用工信息,提供就业岗位,为我乡各类求职人员和富余劳动力提供了面对面双向交流选择的平台。

二、主要成效。

(一)转变了思想观念。过去,阿热吾斯塘乡之所以发展滞后,主要的原因就是思想观念落后,通过三年多来的劳动力转移工作,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出家门,从而开阔了视野,转变了怕吃苦、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与此同时,发展效益农业的意识也与日俱增。

(二)增强了劳动技能。一年来,通过各种培训途径,不间断地开展了农村劳动力素质技能培训,共举办就业技能培训班8期,其中农艺工3期,砌筑工班2期,电焊班1期,农机修理2期。就业培训班开展以来,我们基本上都做到培训一期,输出一期。

三、主要体会。

(一)思想重视是前提。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的思想,以提高农民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将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摆上议事日程,在乡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挤出专项资金,保证人力、物力、精力三到位,尽最大力量满足了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需要,确保劳动力转移取得实效。每次劳动力交流大会召开之际,乡党委主要领导亲自到场指导,确保了大会的成功举办。

(二)技能培训是关键。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出路的核心是转移就业,就业问题的核心是劳动力素质,而素质的提高关键在于广泛的技能培训,只有通过不间断地培训,使每一个富余劳动力都掌握1-2门技能,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才能最终使农民富余劳动力充分就业。

(三)各方配合是保证。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之所以能取得成效,除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外,离不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的全力支持,离不开全体乡村干部的积极配合。每次召开劳动力交流大会之前,乡里召开专题会议,驻村干部、村干部都能亲自将信息传递到户,将每一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

四、下步打算。

(一)进一步加快信息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媒体宣传作用,坚持常年向每村每组每户提供劳务信息;定期编发用工信息资料,利用村务公开栏、宣传窗、黑板报等形式免费向农民提供用工信息。

(二)进一步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在原有培训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培训面,根据市场需求,尽量满足农民的需求,方便群众把培训班办到农民家门口。

阿热吾斯塘乡劳动保障事务所。

2011年5月10日。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范文(16篇)篇十五

党性分析材料,是对照《党章》,分析个人的党性原则、党性锻炼、党性修养的情况。主要是查找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和整改措施等内容。然而,党性分析不乏流于形式者,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文过饰非。应当透彻剖析的,却只浮于表面,泛泛而谈,不痒不痛;优点下重笔,缺点被淡写,把党性分析材料写成个人歌功颂德的文章。由于没有心思找问题或者根本不想找问题,所以分析起来也不可能到位。谈到廉洁奉公问题时一句带过:没有任何的违法行为,连违规行为也没有,绝对没有,有的话也仅是偶尔迟到早退,严重一点的就是吃了当事人几餐饭。如果真这样,反腐败工作当休矣。当然,也没必要按照这个套路写:自己不是人、为什么不是人、如何重新做人。

二是人云亦云。普遍存在的缺点重点讲,自身特有的.缺点少点讲。任何人都可能存在的诸如学习不够、水平不高、认识不足等,当作自己的主要问题来讲。任何工作人员都可能存在的诸如点子不多、方法单一、安于现状、调查研究不深、满足于一般化等,也当作重点来分析。网络上出现分析材料的范本,照抄照搬,做“文抄公”。有的抄袭其他同志的材料,把别人的不足加在自己身上。审阅材料时发现一篇写得好的,结果其它几篇却只是它的翻版,在章节字句上颠来倒去,或者是整段整段的照搬了过来。这也算集体智慧的结晶了。

三是不知所云。“精神状态有时不佳。”有谁可以保持每天24小时精神状态很佳?即使是甲亢的人也不可以。生理现象与党性何干?“觉得工作太繁重,有疲惫心态。”是否懂得劳逸结合,只是个技术问题,不是性质问题。“学习不系统、没有计划。”除了国民教育,自学能很系统吗?“发展我市经济意思不强,考虑得不够。”这缺点也够大的了,难怪经济没上去。有的集中写单位的问题,把单位的问题说成是自己的问题,这不是将单位当作自己私有的又是什么?有的大谈特谈体会和感想,剖析材料成了。这里不一一举例。

四是断头缺尾。重点讲成绩,即使讲问题也不作分析;分析只讲大道理,分析与自身问题脱节,成了空话大话;有问题有分析却没有整改措施。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范文(16篇)篇十六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于2017年9月15日在北京胜利召开,是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议程是研究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按照中央和省、的指示精神,为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深入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各级党组织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采取灵活动多样的形式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学习会议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学以致用,在崇安区迅速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热潮。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四中全会的重大意义

益的迫切要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是在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着重研究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认真总结我们党执政以来加强自身建设的宝贵经验,深入分析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就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出战略部署,这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要使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重大意义,扎扎实实做好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努力开创党的建设新局面。

二、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四中全会的学习活动

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对学习活动精心安排部署,采取有效措施抓好落实工作。首先突出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的学习,要求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好、领会好、宣传好、贯彻好《决定》精神,推动开发区党员干部学习贯彻活动的开展;其次组织党员干部收听收看十七届四中全会报道,及时组织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决定》、评论员系列文章等;各基层党组织也分别以班子成员为单位进行集中学习和讨论。强烈要求各机关单位要做到超前思考、认真谋划,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

三、认真学习,全面把握四中全会的精神实质

十月份以专题辅导报告的形式举行学习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全会精神的理解。

四、联系实际,切实抓好四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

发展观活动和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进城乡统筹的党建新格局。

五、营造氛围,认真做好舆-论宣传报道。

开发区设立专题网站,要求各单位在重要路段、人口密集的地方悬挂宣传标语、制作宣传专栏,充分发挥简报、橱窗等宣传阵地的作用,认真抓好学习活动的宣传工作。对开展全会精神学习活动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报道,及时反映各部门学习贯彻情况,对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好做法和典型经验予以通报表彰,在全区范围内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舆-论氛围。

《2017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相关范文推荐

    定义快乐高中(优秀17篇)

    一篇优秀的作文不仅在内容上要有深度,还要在表达上有亮点,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接下来,我将为大家推荐一些著名作家的优秀作品,希望能够让大家从中汲取灵感和借鉴。

    中心小学校本课程经验总结(优质19篇)

    学校教育不仅包括了学术方面的培养,还包括了品德和道德的塑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生活经验,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为了顺应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为

    新人入职职业规划书(专业19篇)

    人生只有一次,职业规划是为了更好地规划未来的人生道路。以下是一些职业规划的最新趋势和发展方向,希望能给您一些新的思路。职场新人想要顺利职场发展,就要做好职业规划

    工作的第一天范文(18篇)

    通过阅读优秀作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作者的不同写作风格和思维方式。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展示了优秀作文的思路和表达方式。一年的驻村工作开始考核了!我被抽到考

    行政后勤求职简历(热门19篇)

    行政后勤的高效运作可以提升整个机构的工作效率和员工的工作舒适度。希望通过这些总结范文的分享,可以为其他单位和组织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路。众所周知的工作经历在求职中是

    艾滋病预防教育班会总结(汇总17篇)

    教学工作总结可以让教师们对自己的教师角色有更清晰的认识,并为未来的教学工作奠定基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范文一:在过去

    幼师初级职称个人总结(优秀16篇)

    个人总结是对自己在某段时间内的成长和进步进行概括和总结的一种重要方式。接下来将展示一些个人总结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时光荏苒,忙碌中20xx年的脚步

    卫生室安全管理制度(专业20篇)

    在现代社会中,规章制度对于保障秩序、规范行为具有重要作用。以下是经过多次实践和总结的规章制度实施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为创造一个干净、畅通、宁静的住宿环境,

    学生个人工作总结思想学习生活工作(优质13篇)

    学生工作总结不仅是一份报告,更是一个思考和成长的过程。下面是一些备受赞誉的学生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灵感。思想是关系着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和情感方法的重要体

    面试会计专业自我介绍(通用14篇)

    自我介绍是展示自己个性与特点的机会,通过巧妙的描述和表达,我们可以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的自我介绍实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敬爱的先生/女士,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