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三地理知识点第一章总结 人教版高三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整理(精选8篇)

时间:2023-10-14 作者:笔砚高中必修三地理知识点第一章总结 人教版高三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整理(精选8篇)

写考试总结是对自己学习态度和方法进行反思的过程,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学习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高中必修三地理知识点第一章总结篇一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岷山—邛崃山—锦屏山以西地区,介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的大高原,其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号称“世界的第三极”。青藏高原所在地区本是古地中海海底的一部分,后来到上新世—更新世时,在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的相互作用下,由不断扩张北移的印度洋推动刚硬的印度板块,沿雅鲁藏布江地缝合线向亚洲大陆的南缘俯冲挤压大幅度抬升形成。

因为纬度低、地势高、空气密度小、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体积偏大,青藏高原形成了冬季不太寒冷,夏季温凉,气温年较差不大、日较差大的高原季风气候。

隆起的青藏高原也深刻影响着我国的气候。

(一)、青藏高原对西风气流的阻挡作用

青藏高原阻挡了我国低空的西风气流,使之分为南、北两支气流(分支点在60°e),北支气流经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和华东等地区流向太平洋;南支气流则在流过青藏高原南侧后转变成了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西南气流,影响我国四川、贵州、云南、华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两支气流最后在青藏高原东部110°e附近汇合。如图1所示。

冬季,我国近地面的西风急流南移,其北支气流会因在近地面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势力减弱,使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气候寒冷干燥;而其南支气流则会增强并在昆明、贵阳与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形成昆明准静止锋,使四川、贵州、汉水流域乃至山东、辽宁一带出现大量降雪。

夏季,我国近地面的西风急流北移,其南支气流会因在近地面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势力减弱,使喜马拉雅山南缘一些地区风力最小,天气最稳定;其北支气流则刚好相反。随着西南季风势力的增强,西南暖湿气流会为我国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区带来大量降水。青藏高原北部气流对我国影响较明显,如春季我国西北气旋活动多。

四川盆地一带冬季由于受青藏高原阻挡作用影响较大,风速较小,空气湿度较大,加上地形的影响,易出现云雾天气;夏季由于处于青藏高原“背风坡”,若西南暖湿气流偏南流,东南季风西进势力减弱,就易出现干旱。

(二)、青藏高原对冷暖气流的屏蔽作用

冬季,由于来自较高纬度地区的空气很难越过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以南的地区受冬季风影响就较小,气温下降幅度就不大;夏季,由于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极少能越过青藏高原进入我国西北地区,甘肃、新疆一带气候就会干旱。

(三)、青藏高原对我国冬、夏季风的促进作用

青藏高原的隆起,使我国东部地区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气候单元,使我国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表现得极为明显。由于地势高,夏季,青藏高原上空大气受热快,气流上升,气压降低,这加速了陆上低压的形成,使由海洋吹向陆地的夏季风势力增强甚至影响到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如图2所示。冬季,青藏高原上空大气降温快,气流下沉,使陆上高压势力增强,促使气流由陆地吹向海洋。如图3所示。

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我国东亚季风环流势力更强大,冬夏季风更替更明显,大陆性气候特点更突出,冬季风影响的时间更长、范围更广。

(四)、青藏高原对我国华南地区降水的影响

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我国东部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季风气候区,加上台风的影响,我国华南地区的降水极为丰富,摆脱了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变成沙漠的厄运,成了北回归线上的一片“绿洲”。

总之,青藏高原的隆起不仅使青藏高原形成了独特的高原气候,也对我国气候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我国气候复杂多样。

高中必修三地理知识点第一章总结篇二

1.抓“概念”重“消化”

复习时,要十分重视概念,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理解、消化、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时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诸如:天体、天球;日冕、日珥;近日点、远日点;角速度、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气旋、气团;天气、气候;寒潮、寒流;矿产、矿床;岩溶、熔岩;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国土、领土等等。当然,概念教学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问题中进行。老师重视概念教学,学生对概念就特别留心,“扣”得很严。经过长期训练后,学生分析、回答问题时就严密多了。

2.抓“原理”重“理解”

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地球表面热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的依据;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空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成因;水循环的动力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生态平衡的条件:光、热、水、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等等。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

3.抓“综合”重“联系”

综合性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为什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的热带雨林区?这不仅仅是纬度位置决定的,与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向)、地形结构、洋流影响也有密切关系。西欧为什么成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分析问题上,要作如下努力:

(1)有计划地做一批综合性典型训练题,学习从自然因素到经济因素全面考虑问题的方法。如,上海为什么能发展成为我国的综合性工业城市?这要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所处地形区、农业基础、原料来源、历史因素、技术力量等方面综合评估。

(2)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要素之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往往是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破坏生态环境。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证实地理环境的综合性特点。如:森林、草原遭到破坏,就会引起水蚀、风蚀,加剧水土流失,导致气候恶化。这些变化又会影响植被的恢复。这一恶性循环就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也足以证实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综合性的特点。

掌握了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后,就可避免观察事物时的单一性、片面性、简单化,从而认识地理事象的复杂性、整体性、内在联系性。

4.抓“共性”重“个性”

地理事物既有共性,更具个性。每一区、一地都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就是同一区域内部也不会一模一样。

5.抓“归纳”求“规律”

这是归纳推理的思维形式,从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中,归纳出普遍性的规律。如通过观察,分析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大洋的洋流系统后,根据分布和成因,可归纳出:(1)每个大洋都有完整的洋流系统;(2)除印度洋北部外,各洋流在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运动;(3)每个环流系统的西部都是暖流,东部都是寒流。上述结论,就是通过对三大洋流的分析后,推及出来的普遍规律。

6.抓“一般”推“特殊”

这是一种演绎推理的思维形式。摸透了地理事象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后,就可推知个别的、特殊性地理事物的特征。如,从气压带、风带和世界气候图上,可找出这样一条规律:凡是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由此可知,英国、法国西部、美国和加拿大西部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同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智利西部南纬40°—60°的地带,同样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7.抓住“对比”找“异同”

用比较法学习地理是一种常见而且有明显效果的方法。比较的范围可大可小,比较的内容可多可少。即可综合比较,也可单项比较;既可从自然条件方面比较,也可从经济条件方面比较;既可进行纵向比较,又可进行横向比较;既可对同类事象比较,又可对相关而不同的事象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8.抓“运算”促“智能”

地理计算在“双基”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能力。从各种考卷中,发现仍有不少学生计算不过关,因粗心大意或基础太差,失误很多,影响成绩。

为了培养、提高学生的地理运算能力,要作以下分类练习:

(1)比例尺与图距、实距换算。

(2)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

(3)绝对高度、相对高度与等高线的计算。

(4)垂直气温的计算。

(5)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6)恒星日与太阳日的换算。

(7)昼夜长短的计算。

(8)人口密度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

(9)各种百分比的计算,等等。

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计算技巧。从计算的结果中,阐明地理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9.抓“读图”明“空间”

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可以进一步明了地现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

为培养查阅、填画地图习惯,要求:

(1)书上的图必须一一理解,学会分析、应用。

(2)充分利用填图册,按要求和规格填写地理事物。

(3)无论是平面图、立体图,还是示意图、景观图,要求学生会勾画轮廓,以加深印象和记忆。

(4)对于老师来说,讲课时要做到边讲边画。

10.抓“新知”拓“视野”

每年高考都要涉及一些教材以外的新知识。所以,对报刊上的“新闻”不可不留神。诸如:

(1)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

(2)国内外重大经济建设项目的开工和竣工。

(3)国内外严重的自然灾害。

(4)国内外新开辟的自然保护区和旅游胜地。

(5)地学新理论、新探索。

(6)人类面临的问题——资源、人口、环境。这些信息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对他们灵活掌握地理知识很有帮助。

高中必修三地理知识点第一章总结篇三

2、月相变化的原因:月球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光

由于日、地、月的相对运动而造成三者位置的变化

3、月相变化的规律:新月(初一)上弦月(初七、初八)

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满月(十五、十六)

新月日、地、月三者成一直线,月居中

上弦月日、地、月三者成一直角

月相变化时日地月的位置关系满月日、地、月三者成一直线,地居中

下弦月日、地、月三者成一直角

月相与农历:春节、端午、重阳和中秋等节日

(1)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边的天空,且月亮的西侧(即右)半边明亮。

(2)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边的天空,且月亮的东侧(即左)半边明亮。

可以简记为:“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月相名称新月(朔)上弦月满月(望)下弦月

出现的时间(农历)初一初七、初八十五、十六二十二、二十三

月出清晨正午黄昏(傍晚)半夜

月落黄昏(傍晚)半夜清晨正午

同太阳升落比较同升同落迟升后落此升彼落早生先落

夜晚见月情况彻底不见半月,上半夜西天,

西半边(右边)亮一轮明月,

通宵可见半月,下半夜东天,

东半边(左边)亮

日地月三者位置日地月三者大致处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居中日地月三者大致呈直角(垂直)日地月三者大致处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居中日地月三者大致呈直角(垂直)

4.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我国的农历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每月的朔为农历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5.月球影响地球的表现——潮汐

在向着月球的地方和背月的地方,形成高潮,两者之间即为低潮。

6.写出与下列诗句相应的月相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上弦月)

(2)去年元夜日,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满月)

(3)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鹘。(新月)

(4)采莲去,月没春江曙。(满月)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满月)

(6)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满月)

(7)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满月)

答:上弦月晚12点,月已落山,或正悬于西方近地平线,由东往西看正是对光,而犯人背光,不可能看清。

8.月相变化歌: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月在日地间。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朝西面。

满月出在十五六,通宵达旦都可见。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返回目录

高中必修三地理知识点第一章总结篇四

世界各大区域沙漠分布:

一、东亚:

中国西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

二、南亚:

印度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处:印度沙漠(塔尔沙漠);

三、中亚:

1、土库曼斯坦境内的卡拉库姆沙漠;

2、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中部地区;

3、哈萨克斯坦西部与俄罗斯交界处和中东部一小部分;

四、西亚:

1、西亚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2、沙特阿拉伯境内大部分地区:北部内夫得沙漠、南部鲁卜哈利沙漠;

五、非洲:

撒哈拉沙漠(世界上的沙漠);

六、大洋洲:

澳大利亚西部维多利亚大沙漠;

高中必修三地理知识点第一章总结篇五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是我国21世纪三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工程实施的原因是一致的,即自然资源区域分布的不平衡性和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各地区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所赋存的自然资源不匹配。比如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主要是因为我国南方和北方水资源配合欠佳,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广大,水资源短缺;南方地区耕地面积相对较少,水资源却非常丰富。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都是因为我国中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但由于经济欠发达,能源需求量少,供过于求;而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不足,供不应求。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区域的影响

(一)西气东输

1.路线

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田——管道——上海

2.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实施西气东输,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三)西电东送

1.线路

北线:山西、内蒙古、黄河上游——火电、水电——华北(京津唐)

中线:三峡、长江上游——水电——华东(沪宁杭)

南线:珠江上中游、贵族、云南——水电、火电——华南(珠三角)

2.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西部的影响

将西部的能源资源转化成电能,推动西部电力工业的发展;能有效地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冶金、化工等高耗能产业的发展。

高中必修三地理知识点第一章总结篇六

1.全球性的大气问题:

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酸雨

2.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和释放热红外辐射的气体成分。

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水汽(h2o)、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甲烷(ch4)和臭氧(o3)。

3.全球气候变暖

自然原因:太阳活动、大气环流、火山活动、地壳运动等

人为原因:燃烧矿物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毁林

技巧1:全球变暖带来问题: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影响。

(1)全球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从而对沿海低地国家及地区构成直接威胁

技巧2:缓解全球变暖的措施

(1)研究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

(2)采用新能源

(3)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4)植树造林,保护植被

4.平流层臭氧量减少的原因:

自然原因:受太阳活动等自然因子的影响

人为原因:主要表现为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消费和排放

5.平流层臭氧量减少的危害:

技巧3:保护臭氧层的措施

(1)全球合作保护臭氧层

(2)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

(3)积极研制新的制冷系统

6.酸雨:一般把ph小于5.6的雨水

产生原因:燃烧矿物燃料和汽车尾气的排放,使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增多

技巧4:我国酸雨类型:主要是硫酸型酸雨

我国酸雨分布:《200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04年我国酸雨污染略呈加重趋势。酸雨区域分布范围基本稳定,城市主要分布在华中、西南、华东和华南地区。华中酸雨区污染最为严重,湖南和江西是华中酸雨区酸雨最严重的。

我国的重酸雨区主要分布在南方,特别是浙江,江西,湖南,贵州,重庆等地。

7.酸雨危害

(1)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甚至大量死亡

(2)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

(3)腐蚀建筑物和文化古迹

(4)危及人体健康。

高中必修三地理知识点第一章总结篇七

1)低层大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等)、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破坏了气压带风带的连续分布,使得北半球气压带呈断块状分布:7月前后,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亚洲低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夏威夷高压);1月前后,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亚洲高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压)。

季风环流(亚洲东部和南部最典型)

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

(二)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系统与天气(以北半球为例)

(三)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处。对于锋面气旋而言,东侧一般为暖锋,西侧一般为冷锋。

高中必修三地理知识点第一章总结篇八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是由于地球内能作用而产生的海陆分布、地势起伏、构造运动、岩浆活动等决定的自然综合体的分异规律。海陆分异,海底地貌分异,陆地上大至沿海-内陆间的分异、小至区域地质、地貌、岩性分异,以及山地、高原的垂直分异,均属非地带性分异范畴。

1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

非地带性的主要表现可以归纳总结为“缺失”“改变”“约束”“块状”四方面。

缺失:受海陆分布的影响,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如南半球大陆上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改变: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了变化。例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受厄加勒斯暖流和信风的影响,形成了热带雨林带,而西部却是热带草原带。

约束:自然带的分布范围受到约束。例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的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呈条状,就是由于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作用。

块状: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是受高山地形和土壤、水分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例如,我国新疆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是高山冰雪融水在山麓冲积扇下埋藏或出露地表而形成的。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三个和尚教案中班(优秀8篇)

    在编写五年级教案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设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三个和尚教案中班篇一三个和尚在庙里过了

    安全标语口号经典(通用11篇)

    环保不仅关乎我们的现在,更关乎我们子孙的未来。在写环保总结时,可以适当引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加强说服力和权威性。环保总结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以下是一些写作

    国旗下演讲感恩节(优质13篇)

    好久不见,希望大家都过得很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些有关健康的知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播音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国旗下演讲感恩节篇一尊敬的老师们,同学

    2023年大学生毕业寄语诗句(汇总8篇)

    通过欢迎词,我们向大家传达对各位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时希望与大家一起度过这个意义非凡的时刻。在写欢迎词时,要注重结构的合理安排,以及语言的流畅和连贯。欢迎词是真

    最新小学生的运动会口号(汇总8篇)

    开场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打破沉默,与他人建立联系。开场白要注意声音的高低变化,以增加语气的层次感。总结是一个反思和成长的过程,让我们一起探索

    经理助理求职简历(精选8篇)

    环保宣传可以引导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环保的生活方式。环保宣传语应该根据不同的环保主题和目的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环保宣传语范例,希望

    2023年小学数学教师个人主要事迹(精选10篇)

    条据书信通常包括重要事项、时间、地点、人员等具体内容,用以记录和沟通。条据书信的语言应当简洁明了,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词语,以免引起歧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

    最新新春致辞意思(模板9篇)

    环保标语能够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保护意识。一个好的环保标语应该具备哪些特点?下面是一些要点。环保从我做起,美丽从此起航。环保标语范文参考之三。新春致辞意

    单位年度考核个人总结(模板13篇)

    教师总结能够帮助教师总结经验,形成教学成果,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军训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单位年度考核个人总结

    最新预备党员思想总结季度 预备党员思想汇报总结(模板12篇)

    考试总结不仅反思了我们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也反映了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鉴于教师总结的重要性,以下是一些值得阅读的教师总结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预备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