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班语言教案云朵面包(通用5篇)

时间:2023-10-15 作者:雁落霞2023年大班语言教案云朵面包(通用5篇)

高中教案的编写需要系统性和完整性,要包含充分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为教学过程提供有效的支持和保障。您将看到一些经过精心编写和实践的初三教案,相信会对您的教学起到积极作用。

大班语言教案云朵面包篇一

1、理解“奇妙、小心翼翼、忽忽悠悠”等词语,分享阅读的快乐。

2、体验家的温馨气息,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之情。

3、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ppt课件

一、封面导入,初步感受家的温暖。

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好听的绘本故事。这是书的封面,你看到了什么?

二、阅读绘本,理解故事内容。

1、这个“我”是谁?谁还在睡觉?少了谁?妈妈去哪儿了?

2、什么是“奇妙”?可能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呢?

3、他们发现了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什么是“小心翼翼”?让我们和小猫们一起来小心翼翼地抱一抱云朵吧。

4、妈妈结果小猫们的云朵,会怎么做?我们看看妈妈是怎么做的?(播放面包制作过程图)

5、全家人都吃早饭了,爸爸怎么啦?望着爸爸急匆匆的身影,妈妈会怎么样?妈妈会说什么?(省略号的含义)

6、妈妈轻轻打开烤箱,猜一猜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7、猫哥哥和猫弟弟吃得多开心啊!这时,他们会想到谁?他们会说什么?

8、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他们找到爸爸了吗?

10、神奇的事又发生了!吃了云朵面包的爸爸竟然怎么啦?

11、爸爸迟到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三、完整阅读绘本

1、给故事取名。

2、介绍绘本作者

3、完整阅读绘本

四、体会故事温情

1、体会故事中家人间的爱,大胆表述对自己家人的爱。

2、再次看面包制作图,一起制作“云朵面包”和朋友一起分享。

1、拥有有趣的中心话题,把幼儿生活中的感受与故事环节穿插进行。

2、教师有较强的语言感染力,始终以爱的情感和提问创设了一个爱的氛围。

3、教师对故事绘本以及ppt进行了处理,使教学活动更加有趣、生动。

在环节的安排上,可以先让幼儿自主阅读,谈谈你最喜欢哪一页?看不懂哪一页?然后再回到教师带领下的故事讲述,最后再讨论爱、分享和关爱。最后的迁移,可以讨论:我们如果有云朵面包会给谁?为什么给他?摒弃问答式,让幼儿敞开来尽情地说、翻、看,零距离地接触到绘本。

大班语言教案云朵面包篇二

1.通过观察画面,大胆表述自己的猜想,感受故事的神奇色彩。

2.通过整体欣赏绘本,感受温暖的亲情。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绘本ppt

1.今天我带来了一本好看的绘本,绘本中的人物是谁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出示图片)

2.这是谁?(猫爸爸)你怎么知道的?它准备干吗去呢?这又是谁?(猫妈妈)她在干什么呢?他们还有一对可爱的宝宝!

2.爸爸吃了面包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出示图片)爸爸为什么也飞起来了?神奇的面包是哪来的呢?(出示做面包的图)我们一起学做面包吧!这么神奇的面包是用什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绘本吧!

1.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下雨天的早晨……教师结合绘本ppt讲述故事。

2.咦,这是什么呀?他们是怎样拿云朵的?谁来学一学?

3.吃了云朵面包,我们也忽忽悠悠地飘了起来。

4.爸爸一定很饿了,我们给他送面包去吧。教师逐图讲述绘本。

1.(出示绘本书)你喜欢这个云朵面包吗?你觉得这本绘本美在哪里?

2.这本书还有许多美丽的小秘密,我们下次再一起看好吗?

绘本看过很多,但给孩子们上绘本课还是这学期第一次。我不知道该怎么来上,怎么来引导学生进入绘本所描绘的世界。但和教研组的老师们一起讨论后,在上课前我到觉得轻松了,上课时也是如此。

绘本课的基调就是轻松的,阅读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阅读中进行语言的训练,并让孩子们爱上阅读。根据绘本故事,我用猜测式的教学方法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活动,给我很多感受。

课上,教学节奏掌握得不好,另外对语言不够敏感,对孩子的回答常常不知该做出怎样的评价;对孩子的了解不够,他们自己在家已经接触过这个绘本,了解这个故事,因此在课堂上我的思路被孩子们打乱了。以后的绘本教学课上,我主要将在以下几方面做改进:1.孩子在课堂上能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2.教学时要善于运用绘本画面的细节;3.充分拓展绘本留给我们的想象空间,让孩子们思维的灵活度、广度都得到提升;4.结合绘本内容,找准语言训练点。

大班语言教案云朵面包篇三

1、让幼儿通过诗歌欣赏,理解风能使云朵发生变化。

2.让幼儿尝试用不同的语气朗诵诗歌中的句子,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幼儿通过游戏体验云朵变化多端的乐趣,进而热爱大自然。

材料准备:ppt一份、flash一份、风、云朵、小白船、狮子、胖娃娃图片各一张。

经验准备:班级内幼儿对“云朵会变”有感知。

1.活动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看到过天上的云朵吗?

幼:看到过。

(出示第一、二张ppt,请幼儿观察)

师:今天李老师就带了几张关于云朵的图片,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图片里的云朵像什么?(幼儿自由表述)

(放风的音乐,请幼儿仔细听)

师:这是什么声音,你来学一学风吹的声音,呼——呼——风儿轻轻吹。

师:风儿吹来了,云朵会发生什么变化?(幼儿自由表达)

(出示第三张ppt)

师:请你们说一说图片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李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呼——呼——风来了,云朵还会变呢!你们觉得云朵会变成什么呀?(幼儿自由表达)

分析:在这一部分活动中,教师通过声音和图片让孩子感受风吹与云动的关系,为下一部分“风吹云变”奠定基础,并且在引导过程中,教师还渗透了散文诗的部分句式。

2.完整欣赏散文诗

(1)第一遍欣赏

(幼儿回答问题,教师出示相关教具)

分析:本环节是为了让幼儿初步感知散文诗,对诗中出现的意象有认识。教师的教具起到帮助幼儿记忆的作用。

(2)第二遍欣赏(结合音乐)

师:这首散文诗里面有哪几句话是相同的?请你学一学。(天上的云朵真顽皮,天上的风儿真神奇;呼——呼——风儿轻轻吹)

分析:教师采取了从散文诗的首尾入手帮助幼儿分段理解的方法,因为散文诗的首尾是有共同点的,这样做降低了幼儿朗诵的难度。

3.分段欣赏散文诗

(1)引导幼儿结合动画、音乐,赏析从开始到“飘到远处不见了”

师:请你们用好听的声音来说一说云朵变成的小白船是怎么样的?一起来学学看。

(2)从第二个“呼——呼——”到“吓得羊群都逃散”

师:找一找云朵变成的大狮子是怎么样的?你试着来学学它的动作。

(3)从第三个“呼——呼——”到结尾

师:云朵变成的胖娃娃是怎么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散文诗里面是怎么说的?

分析:分段欣赏是语言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教学手段。散文诗教学也不例外。因为目标2中有定位,需要幼儿对散文诗进行记忆,所以教师在这里运用了各种手段引导孩子理解和感受。

4.结合动画、音乐,完整欣赏配乐散文诗

分析:完整欣赏是为了让幼儿完整体验散文诗中的语言和意境。音乐搭配会让散文诗听起来更美,更容易调动孩子的感情。

5.发现大自然的小秘密

大自然中除了云朵会变,还有许多别的神奇的事情。比如在山谷里说话会有回音;春天到了,小树会发芽。只要小朋友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大自然的很多小秘密。

6.延伸活动——游戏“云朵和风儿”

教师扮演风儿,小朋友扮演云朵,风吹云朵变。老师边吹边念“呼——呼——风儿轻轻吹”,风儿吹到哪个云朵,这个云朵就要变,云朵还要把自已变的事物说出来,如“云朵变成……”(小朋友自己做的动作)吹完一朵云,风再吹下一朵。

大班语言教案云朵面包篇四

1、喜爱文学作品,体验猫变大后发生的趣事。

2、能随故事情节展开想象,尝试续编故事。

1、图片

2、已简单了解酵母的作用。

幼儿分散自由结伴欣赏图片,教师启发幼儿重点观察图中猫的变化。

引导幼儿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小猫有什么变化?

这是一只面包房里的猫,它为什么会变得越来越大?让我们听听故事吧!

倾听故事第l节至第7节。

小猫莫格的家在哪儿?它是怎么变大的?

小猫是怎样越变越大的?它变得像什么?(帮助幼儿理解莫格在逐步变大)

引导幼儿讨论:你觉得小猫变大好不好?会发生什么事?为什么?

莫格越变越大,面包房里都装不下它了,它只好住到外面去了,你们猜它会碰到哪些事呢?

倾听故事后半部分。

洪水来了,是谁救了大家?它是怎样做的?

虽然莫格的变大,给大家添了不少麻烦,可是,也正因为它的.变大才挡住了洪水,救了大家。

变大的莫格还会遇到哪些事呢?

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莫格变大以后发生的事情。

帮助幼儿整理续编的故事情节。(如:提示幼儿小猫变大后还会变小吗?会发生哪些事情呢?)

大班语言教案云朵面包篇五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有趣情节,体验作品的诙谐情趣。

2、能随故事情节展开想象,尝试续编故事。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的有趣情节,体验作品的诙谐情趣。

活动难点:能随故事情节展开想象,尝试续编故事。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8--12页《面包房里的猫》

活动过程:

1、越变越大的莫格

有一只猫,他的名字叫莫格,莫格身上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幼儿自主阅读,启发幼儿重点观察莫格的体型变化。

2、故事《面包房里的猫》

倾听故事

幼儿讨论:你觉得小猫变大好不好?会发生什么事?为什么?

教师再次讲述故事。

3、莫格的新故事。

变大的莫格还会遇到那些事?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莫格变大以后发生的事情。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