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强国有我心得体会(模板5篇)

时间:2023-10-03 作者:笔砚2023年强国有我心得体会(模板5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强国有我心得体会篇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广大党员教师,要积极响应号召,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强国”新要求,时刻牢记初心使命,厚植深厚教育情怀,在时代新征程上,奋力谱好信念曲、奉献曲、奋进曲,让教育强国奏响时代“最强音”,全面助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走深走实。

谱好“信念曲”,让“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强国奏响“最强音”。教育强不强,关键是看能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党员教师要牢记教书育人的初心使命,树立远大理想抱负,在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明理增信强志,从伟大的建党精神中获得启发、激发信仰、增强信念,自觉用__培根铸魂、启迪润心,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带头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带头讲好中国故事,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教育引导学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让“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的铿锵誓言发出时代“最强音”,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国之栋梁”。

奏响“奉献曲”,让“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教育强国奏响“最强音”。奉献是共产党人的优良品质,是教育强国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教师必备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追求。有“燃灯校长”张桂梅、“百岁教书匠”陈琳、“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扁担校长”张玉滚等一大批躬耕讲坛、呕心沥血、默默奉献的人民教师,平凡的背后是大爱无疆的教育情怀。党员教师要向“他们”学习看齐,致敬人民教育家,读懂“扎根教育”背后的“滚烫情怀”,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爱岗敬业、无怨无悔,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姿态教书育人,积极践行“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春秋、一片丹心育桃李”的豪壮誓言,争做新时代“四有三者”好教师,用知识传道授业解惑,用真情与生对话交友,铆足“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在平凡中书写伟大,在奉献中诠释担当,做学生筑梦成长的“引路人”“铺路人”。

奏响“奋进曲”,让“求真务实、守正创新”的教育强国奏响“最强音”。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党员教师要树牢教育新发展观念,瞄定“教育强国”主攻方向,盯紧教育发展“生命线”,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昂扬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砥砺脚踏实地的“劳模精神”,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强化“勇攀高峰”的科学家思维,乐于在“自找苦吃”中锤炼育人本领,真正成为教育的“行家里手”。要勇于革新、主动应变、积极求变,在办学思路、专业发展、教研课改、评价体系等方面下足真功夫,破除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抛弃急功近利,改变教育传统模式,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中大胆探索、与时俱进、迎难而上、追求卓越,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让“教育大国”变“教育强国”,做强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攻坚者”“急先锋”。

强国有我心得体会篇二

时光匆匆而逝,穿越时光的海洋,我看见一个清癯的身影在简陋的教室边轻诵:“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个清癯的身影——陶行知先生在我心里种下一个教育的梦想。

新中国成立__年来,社会发展天翻地覆,时代战鼓隆隆作响。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路沐浴着改革的春风,见证着新中国成立__周年来中华大地上发生的沧桑巨变,我的教育梦从云端走向大地,从心田走向教坛。我有一个梦想,这梦想关于教育,关于成长。我想透过我的这双教育人的眼睛,告诉你我亲历的教学变革。

我的教育梦:起航

我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有一天我们能拥有明亮的教室、宽广的操场、美丽的校园。

十多年前,2007年,我来到凯瑞小学——当时是新城区第一所区属国办小学。到校报道时的第一天,映入眼前的,是还未合拢的院墙,正在施工的内院、场地,没有一点绿色的校园,还有一阵风吹过就会尘土飞扬的水泥操场,那一刻,我多么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凯瑞小学也能有红的花、绿的草、高高的树……几年后,我的梦想实现了:塑胶场地建成,学生们在塑胶操场上自由地飞奔、健康快乐的活动;崭新的教学楼完成装修和验收;学校枝繁叶茂,硕果飘香,我们在阳光下快乐地成长。

我的教育梦:芳华

我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有一天,我们的教学楼里充满科技的气息,我们的学校拥有厚重的人文情怀。

因为是西部城区第一所公办学校,凯瑞小学备受党和政府的关注,按照省、市关于解决大班额问题的有关部署要求,学校启动新建教学楼项目。在教育局相关领导的带领下,对教学楼南楼进行接建。教学楼南楼建成后大大缓解了学校的办学压力,极大地改善了教学空间,增强了学校的办学功能。自从建了新楼,有了大教室,走廊也变得特别宽广,教室里有图书角,长廊拐角处摆放着有趣的图书、报刊,有大厅的地方,都会看到丰富多样的书籍,老师们和孩子们,随时都可以驻足欣赏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在这里看书聊天都非常开心。硬件设施的完善,为凯瑞小学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种下一颗梦想的种子,收获一片耀眼的芳华。

我的教育梦:前行

我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有一天我们的教育能够真正尊重个性,发挥每一个老师的特长;我梦想有一天我们的教学能够真正发扬个性,让每一个孩子都在梦想的土壤上茁壮成长。

2014年,一个有创意的想法在凯瑞小学诞生,学校提出了“特色教师成长策略”。“特色教师”这个词从来没听说过,学校是让教师放开手脚,解放思想,将自己的学科优势发挥、发展,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推动和保障教师专业成长。正值自己处在事业瓶颈期,也想获得新的发展,于是我试着先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研究认定后,我积极参与特色项目的研究中,在研究过程中,看到成果呈现,孩子们学的快乐轻松,能力提升快。一路坚持下来,慢慢的我尝到了甜头,真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孩子的成长、家长的认可、我自身的提高,都让我兴奋。我觉得自己不仅是教师,更是一个不断创新的个体,我的工作更是随时充满了惊喜,充满成功的感动。

除了教师素质的不断提升,教学硬件设施的提升更是与时俱进,智慧教育正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记得小时候都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电脑根本没听过。十几年前,教室里能用上电脑、大屏幕就很先进了,后来大屏幕换成了白板,而今天我们有了“一对一未来教室”,有了能够与学生随时互动的教学一体机,无论是教室、功能室,全部实现了大屏幕多媒体触摸一体机教学,每个教室都配有一台ipad,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大小屏互动教学,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在高效的凯瑞智慧学习环境中,多种学生线上学习的平台,确实开阔了学生眼界,同时也让老师从琐碎的事物中解脱出来。和几十年前相比,老师教的方式、学生学的方式,可以说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学校还购置了无人机、智能车、机器人、3d打印机等创客器材。处在这样的时代,我们的老师和学生是多么有福气呀!

躬耕教坛二十多年,我的教育梦,跟随着教育之路,一路播种,一路收获。新时代是幸福的,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是幸运的。我们的教育梦,见证了一个时代过去的艰难历程,我们筚路蓝缕,我们一心向前;我们的教育梦,必将迎接下一个时代的光明,在未来教育改革的路上,我们将沐浴着党的阳光,怀揣着教育梦想,坚定正确的方向,走向新的辉煌。相信祖国明天会更强,我们的教育会更加茁壮成长。

强国有我心得体会篇三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今年9月10日是全国第__个教师节,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向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祝每一名人民教师节日快乐!

今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全国广大教师迎难而上,奋战在抗击疫情和“停课不停学、不停教”两条战线上,守护亿万学生身心健康,为抗击疫情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又是脱贫攻坚的决胜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人才脱贫、技能脱贫、知识脱贫深入人心,教师承载着这个国家许多的期待与尊敬。最美教师节,致敬“最美的你”。

致敬三尺讲台上最美的你。“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讲台是教师的“战场”,一上讲台即为师,三寸舌传递芸芸智慧,一支笔写尽满腹经纶。“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教师之美丽梦幻,莫过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后生贤达,恰是师者梦寐以求之寄托,教书育人,平凡之事岁月蹉跎,数十载风雨,培养万千栋梁。“百年树人,百年情,百年魂,百世流芳”,教师之所以伟大,并不在于向学生传授多少知识,毕竟,学生超越老师才是老师最大的追求,而教师宽广的胸襟、高雅的人格、无私的品质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品德,熏陶学生心灵,则是嵌刻在学生内心最深处的灵魂,必定引导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深深影响学生一辈子。坚守岗位,传承师德,让教师成为“最美的人”。

致敬战疫一线最美的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不仅在于“言传”,更在于“身教”。疫情发生以来,广大教师坚守战疫一线,宣传疫情防控意识,指导学生和家长做好自我防护;全面排查学生和家长出行动态,摸清每一个学生的健康状况;忙中备课,在线授课,为学生把讲台延伸到屏幕上,创造出了最庞大的“直播”群体。还有许许多多教师“逆行”,前往战疫一线。我们看到社区岗亭,孙浩老师穿起了“红马甲”,彻夜坚守防疫之门,帮忙采购生活物资;叶平枝教授召集十几位志同道合的教师专家共同撰写了《守护孩子: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幼儿家长应对策略》电子书,帮助广大幼儿家长掌握正确的居家防护和教育方法,确保幼儿的发展及家庭的健康幸福。以身践行,让教师成为战疫中最靓丽的风景。

致敬脱贫攻坚一线最美的你。脱贫,不仅是经济的脱贫、产业的脱贫,更是人才的脱贫、教育的脱贫。教师要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将“爱国、奋发、拼搏、向上”的种子埋下,才能实现真正的脱贫。脱贫的关键在农村,要教育出优秀的人才,让农村孩子成为农村人才,扎根农村,服务农村,振兴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成功推行2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科技人才是脱贫攻坚的“奠基石”“顶梁柱”。我们看到大批优秀教师援藏援疆,进山村,驻村庄,为留守儿童带来优质的教育资源;我们看到大批教授、优秀技术工程师进“站”,驻村,走田埂,下池塘,进果园,开技术讲坛,做理论培训,为农民答疑解惑,为一线员工讲解先进方法。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广大教师的身影,教师是脱贫攻坚中最美的人。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最美”教师节,致敬“最美的你”。

强国有我心得体会篇四

“由点及面求优解”,是数学老师的期盼;

“把握时态寻机遇”,是外语老师的开阔;

“原子核能勤做功”,是理化老师的执念;

“以史为鉴明得失”,是历史老师的聪慧;

“季风吻过太行山”,是地理老师的浪漫……

有人说,老师是天上的星星,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灵和前程,让再贫瘠的土地,都陌上开花;让再遥远的角落,都一片光明。

由古及今,师德雅风为人称颂;从小到大,良师教诲余音绕梁。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这是全社会对人民教师的最高评价。今天是第36个教师节,让我们向这些最闪亮的“星”致敬。

那是默默无闻的“星”,无私无我,甘当孑然清贫的“教书匠”。

记得吗,那个坚守乡村讲台40年,从“支姐姐”到“支妈妈”到“支奶奶”,教育了大山深处两代人的支月英;记得吗,那个放弃城市工作机会,靠一根扁担把学生课本、文具挑进大山,担起乡村未来的80后教师张玉滚;记得吗,那对退休后奔赴偏远山区支教,用夕阳最美、晚照情浓去打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世界的朱敏才、孙丽娜夫妇……时间记得,我们都会记得。谁不希望光鲜亮丽,谁不向往优渥生活?但在家国与个人之间,他们选择了家国;在优越和艰难之间,他们选择了艰难,他们用爱心和智慧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点亮万千乡村孩子的人生梦想。他们可能不是画手,却用最绚丽的色彩描摹出最美的风景;他们可能不是歌者,却用最温暖的声音唤醒着最远的角落;他们可能不是作家,却用最细腻的文字阐释了最好的人生。寒来暑往,四季更迭,岁月在他们的鬓角染上风霜,他们可能老去,却永远守护着、照亮着孩子们最美好的世界。

那是胸怀大我的“星”,包藏天地,志做塑造栋梁的“大先生”。

青年__在湖南一师求学时,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老师——板仓先生杨昌济。板仓先生在第一课《修身》中谈“立志”时,谈到他自己的志向: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短短14字,勾勒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匠心。“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在党和国家召唤下,广大教师传道授业、甘为人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润物无声”地为学生点亮心灯、烛照前行,以“为天地立心”的格局境界,做好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黄大年、李保国、南仁东、钟扬……一个个新时代优秀知识分子,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将立德树人、工匠精神做到极致。特别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广大教师奋战在抗疫和“停课不停学、不停教”两条战线上,守护亿万学生身心健康,以“拳拳有志,造就栋梁兴中华”的赤子之心,成就新时代“大先生”。

那是辉煌满天的“星”,同心同德,营造尊师重教的“中国风”。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让教师真正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殷切嘱托让无数教育工作者倍感欣慰、深受鼓舞。我们致敬教师,只有鲜花和掌声还不够,还需要把崇高的位置留给他们,立足当前教育工作存在的短板和弱项,全方位抓待遇改善,增强乡村教师获得感幸福感;抓专业发展,提高乡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抓荣誉表彰,增强广大教师职业责任感使命感,切实让教师成为社会“心向往之”的职业。人民教师的定语是“人民”,需要把握其人民性,在家长高期望、社会高关注、学校高要求之间找到平衡,将尊师重教的口号落到生活保障、社会声望等实处,不断纾解他们的困惑、烦恼、迷茫,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让尊师之意、重教之心、崇德之行蔚然成风。

星星点灯,照亮前程;桃李春风,不忘师恩。正如汪国真所说的:“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诚挚祝愿广大教师,节日快乐!

强国有我心得体会篇五

_年8月29日,商丘市第二实验小学组织了师德教育报告会,会上张书记作了“,砥砺前行,做幸福的引路人”的专题报告。通过学习使我受益匪浅。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教师的爱是良好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教师的爱是教育工作的灵魂。有了爱,我们之间就能以诚相待、心心相印。有了爱,师生就可以无障碍地沟通;有了爱,在师生和谐的氛围中,就可以开展教学互动,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爱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要平等民主地对待孩子,尊重他们发展的积极因素,让他们主动地发展。因此每当孩子有事情跟我来讲时,我都认真地听,而且同个别幼儿对话时,我一般都蹲下来,使孩子感到教师是尊重他的,孩子们已把我当成了‘大朋友’,有什么事情都愿意跟我讲。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绝对不能体罚或相体罚,更不能羞辱孩子,否则不仅伤了孩子的人格和自尊心,更容易让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对学校产生害怕的感觉,甚至是排斥来园上学等。

幼儿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回对他们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幼儿教师的道德水平,决定着幼儿的道德水平。因此,我们做幼儿教师的一定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时时处处给幼儿以楷模之影响。日常工作中注重自身的修养,做到文明、礼貌,善于与人合作,待人真诚,有耐心、不急躁,谈吐文雅,朴素,活波大方,端庄、整洁,诚实有自信,表里如一,动之以情,以情育人,晓之以理,以理塑人。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严格要求自己,用心呵护每一个孩子,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