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集合的内容(模板5篇)

时间:2023-09-29 作者:LZ文人小学数学教案集合的内容(模板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案集合的内容篇一

认识整时(教材84页)

1、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

2、结合生活经验,学会认识整时。

1、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

2、结合生活经验认识整时。

主题图、大钟面、小钟面。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

师:今天早上天亮不久后,小红家的闹钟就响了,听到闹钟响后,小红在做什么呢?(出示主题图)

2、指导看图

师:小红起床了,妈妈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她,表扬她是一个早睡早起的好孩子。我们也要像小红那样,听到闹钟响了,马上起床,不睡懒觉,养成好习惯。

3、揭题

师:闹钟可以叫我们起床,那你还知道钟表有哪些作用呢?

生:可以帮助我们认时间,告诉我们几时了……

师:钟表在生活中经常用到,它的本领可大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

师: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生:(齐读课题)

二、组织学习活动

活动一:认识钟面

问题:你想知道钟面有几颗针吗?它们表示什么吗?

让我们看一看,比一比。

1、观察钟面

师:引导学生拿出学具钟面,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

生:仔细观察钟面。

生:汇报观察的结果。(有两根针,还有1~12这些数字……)

2、比一比

生:同桌互相比一比两人的学具钟,看看钟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汇报(都有两根针和1~12这些数字)

活动二:认识时针和分针

问题:钟面上的两根针有什么特点?

要求:

1、仔细观察钟面。

2、组内交流分享。

3、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对,你们观察得真仔细,一根更长更细的叫分针,另一根更短更胖的叫时针。(结合钟面上的时针分针板书特征:时针短、胖;分针长、细)

5、同桌互相指一指,认一认,说一说。

活动三:认识整时

问题:你想知道几时在钟面上是怎样表示的吗

1.认识第一个钟面上的时刻(7时)

这是小红早上起床的时刻,你知道是几时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问:这个钟面上的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几?是几时?

生汇报:分针指着数字12,时针指着数字7。

师小结: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

2.认识书上第84页主题图下面的三个钟面

师指着第一个8时的钟面,问:你能说出钟面上的时刻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汇报观察认时间的结果。(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我知道是8时)

师:分针指着12时,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板书,生齐读)

按上面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先认,师再结合学生的汇报小结认整时的方法。

师小结:我们把刚才我们认的这四个时刻都叫做整时。(板书:整时)

3、拨钟(认整时)

师拨钟生认。同桌互拨互认。师说时间生拨钟。

三、课堂小结:

小学数学教案集合的内容篇二

二、练习提高

1.用除法解决一步计算的问题。

谈话:新学期来了,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你看,他们正在教室里认真学习呢。

课件出示:练习一第4题的情境图。

提问:从这幅图中,你能知道什么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解决什么问题?

2.用除法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谈话:我们班的同学心灵手巧,参加了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小组。有的同学正在做飞机模型呢!

课件出示:三组小朋友做飞机模型的场景。(8个同学分成两组做飞机模型,第一组做了34个,第二组做了30个。)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再问: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一个问题吗?(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一共做了多少个飞机模型?平均每组做多少个飞机模型?平均每人做多少个飞机模型?)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

提问:要知道平均每组做多少个或平均每人做多少个飞机模型,必须先求什么?(必须先求出一共做了多少个飞机模型。)

比较:上面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用除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谈话:秋天的郊外风景如画,异常美丽。同学们想不想去游玩呀?(想!)那么,我们一起到车站去乘车吧!

课件出示:练习一第5题。

提问: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根据学生回答,把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成下面的表格:

老师

学生

汽车辆数

每辆车要坐的人数

5人

91人

3辆

学生独立完成,并把解题方法写在答题卡上。

反馈:解答上面的问题时,你是怎样想的?

(2)课件出示:练习一第6题。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谈话:请同学们独立解答,并和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全班交流,师生共同。

(3)课件出示:练习一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组织交流(着重让学生说一说解题时是怎样想的)。

(4)课件出示:练习一第8题(在原图的基础上标出“每个小篮球35元”)。

提问: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每个小足球多少元?每个小足球比每个小篮球便宜多少元?或每个小篮球比每个小足球贵多少元?)

谈话:同学们都很爱动脑筋,根据一幅图提出了两个问题,下面请同学们在提出的两个问题中,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解答。

学生解答后,组织反馈。(着重引导学生体会:要求“每个小足球比每个小篮球便宜多少元,要先求出每个小足球的价钱;要求每个小足球的价钱,要先求出3个小足球一共有多少元。)

三、课堂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弄清解题时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小学数学教案集合的内容篇三

1、我们已经学习了求平均数的问题。谁来说一说怎样求几个数的平均数?

2、出示:下面是第一组男、女同学的数学成果,比较男、女生的平均成果,看谁高?

男生:95、80、90、85、95。

女生:100、80、85、95。

指名同学板演。

集体订正。提问:求男生的平均成果为什么除以5,求女生的平均成果为什么除以4?

二、提出问题

2.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现在大家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可以怎样解决?(得出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分组活动

1.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每人1分钟脉搏次数,填入下表

2.组织同学分组活动,由教师计时,组长主持每人测脉搏并填在表里,再让同学求自身小组里男生、女生平均1分钟脉搏跳多少次,并在组内交流比较男、女生脉搏跳动次数,看谁跳得快些。

交流汇报。

3.各组汇报男、女生人数和男、女生脉搏跳动总次数,要求学生自身求班内男生和女生脉搏跳动的平均次数。

4.请大家比较一下,你发现结论怎样?前面的猜想对吗?

四、课堂小结

五、安排作业

小学数学教案集合的内容篇四

1.运用所学的圆、比例等知识解决问题。

2.了解普通自行车和变速自行车的速度与其内在结构的关系,知道变速自行车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

3.通过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有关自行车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经历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小学数学教案集合的内容篇五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能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不进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应用除法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收集和情境图中的信息,提出并解决问题。在教学设计中,考虑了下面几个问题:利用教材中的问题情境和补充的实际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收集情境中的信息,渗透一些数学信息的方法,如以表格的形式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让学生自由组合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重视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不失时机地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解题思路。

从实际教学的情况来看,学生经历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对收集信息、提出问题的方法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进一步反思,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虽然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收集、信息的方法,有条理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但由于教学时间紧,学生对这些方法并没有充分的体验,更多的还是凭已有经验在解题。其次,虽然重视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解题的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希望借此帮助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形成解题思路,但很多学生的交流与表达并不是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只是在机械地模仿或复述其他同学的发言。诚然,这种模仿和复述在一定程度上是必要的,但如何让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并做到学有所思,的确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再次,在课堂教学中,鼓励性的过多。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维持好课堂纪律,我采用了奖励“守纪星”和“智慧星”的方法,只要是上课发言积极的,能遵守纪律的学生就都能得到老师的表扬。事实上,过多的鼓励与赞赏,已使其失去应有的意义与价值。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实事求是、富有个性的,以充分发挥的功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