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训及译文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汇总8篇)

时间:2024-01-21 作者:储xy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曾国藩家训及译文篇一

曾国藩,晚清时期的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是一名集政治、文学、军事等一身的.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从《曾国藩家训》当中,就能看出曾国藩给后世的影响。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国人心中。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岳母刺字到西花厅的家规家训,无不体现了祖辈对后代的希望与鞭策,同样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淳朴的家风家规。

知识改变命运,让出生农民世家,天资并不聪颖的曾国潘成为一代鸿儒。少年时的曾国藩科举落榜,用借来的100两银子买了一套二十三史,可见对书的痴迷程度。他在家书里是这样说的“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我们知道,曾国藩是个个人信仰和信念十分强大的人,他之所以能形成这些信仰信念,完全来自于读书。

曾国藩总结出的读书方法主要有三条:要读经典;一书不尽,不读新书;要培养个人的读书兴趣与方向。

“书蔬鱼猪,早扫考宝”是曾国潘的治家的宝典。他要求曾家每个子弟都要身体力行,坚持不辍,他自己就一丝不苟地带头去做。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他在繁忙的公务中抽出时间,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思想,陪孩子研究他们感兴趣的学问,哪怕这种学问他自己并不在行,也要努力去学传授给他们。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曾家子弟代代皆有英才,曾国藩的子孙、曾孙甚至玄孙里,有很多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不论从事什么工作,总能以高尚的人格与品行彰显家庭教育的成就和家族传承的辉煌。曾国藩良好的家风家规对于后代家庭成员那种努力与实践的精神犹如土壤、阳光、雨露一样,是不可或缺的。

“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备受推崇。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梁启超称其“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曾国藩家训中还提到性情不能懒与傲: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曾国藩的家训名言,让我学到了很多。这本家训不是一本普通的家训,而是一本博览全世界的家训,他教会了怎么做人,怎么治家等。这是一本集思想和智慧的家训,它将是我以后人生当中前进的动力,有志者事必成,只要用心尝试,即便失败,也不后悔!

曾国藩家训及译文篇二

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如果一个人想要有所成就,其性格则是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成功路上必定是要经历千般历练,万般磨难,方能有所成就。所以在成功的之路上,必须要有从容面对解决困难的,坚持不懈的性格。

2.静思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保持平静的心态,遇事冷静全面的考虑,方能成就大事。

3.志识恒

青年读书应当“有志有识有恒”。

读书学习应有志识恒。有志则可不与世俗同流,有识则知学海无涯,不可骄傲自满。有恒,则天下无难事。

4.慧眼

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能够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能成就别人不能完成的事业。选择人才是很重要的,要独具慧眼,选用良才可成大事。

5.三不斗

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君子有三不争。不和君子争名,不与小人夺利,不破坏自然规律趋势。

6.端庄

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曾国藩能做到“每逢大事必有静气”,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大事面前的静气,是多少岁月的修身养性才能最终磨练而成。以后应磨练自己从容不迫、处变不惊的性格。

曾国藩家训及译文篇三

世人都知道做事之前要立志,立志是成事的根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和理想,但能坚持走下去的却很少。立志不光是青少年的志向,也是作为人生各个时期、不同年龄段的主导方向。前一段时间看了百家讲坛郦波教授讲的曾国藩家训。曾国藩是晚清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既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近百年来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褒贬不一。但是无论是欣赏他的人还是鄙视他的人,都对他所撰写的《曾国藩家书》推崇备至。像毛泽东主席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平生最佩服也是曾国藩,据说蒋介石床头只放《圣经》和《曾国藩家书》两本书。

曾国藩的家境虽然不太富足,但也不是一贫如洗,他在家中是老大,所以无论家中再穷,也让曾国藩上了私塾,尽管曾国藩很努力,但是他实在“太笨了”,背诗文词句总是说了上句记不起下句,为此气的老师指着就骂他,天生的蠢货。一个腊月里头数九寒天的夜晚,在湖南湘乡的一户人家的一个屋子里,有一个14岁的小男孩正在点灯苦读。此时这户人家的房梁上趴着一个贼,他就打算等这户人家的灯都熄了,趁着黑灯瞎火他好下来偷东西。这应该是富人家,也少有吃苦的后代。这小偷主意是没错,这想法也没错,这孩子也正读一篇普通的文章。可问题是底下读书这孩子他特别的笨。他在底下背这篇《岳阳楼记》,磕磕巴巴地就是背不下来,半天才吭哧一句下来。倒腾来一遍倒腾去一遍,弄了十几遍下来小偷都基本上会背了。这个小偷到后来是可忍孰不可忍,眼看着天就要亮了必须得有所行动。所以他极其恼火,最后实在忍不住了,蹭的一下从房梁上就跳下去了,满肚子怒火上前一步,劈手把他手里的书夺过来,往那个桌上啪的一扔:“瞧你个笨样,你说这文章有什么难背的?”说着小偷一张口,就把《岳阳楼记》背了一遍。他被背诵背顺了,再指着他骂他,“瞧你笨的,还读什么书呀?”说完了袖子一甩满脸激愤地扬长而去,东西也不偷了。很遗憾,我们不知道这个聪明的贼叫什么名字,但是有幸的是,我们知道这个笨小孩他叫什么名字,他当时名字叫曾子城,这个名字大概我们都不熟,但他后来改了个我们都特熟的名字,就是曾国藩。

就是这样一个笨小孩,凭着自己的立志,凭着自己坚忍不拔的毅力,成为了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人物。其实人不在聪明笨拙,而在与人的立志、专一。曾国藩曾说过: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立自强做出,即为圣贤者,亦各有自立自强之道,故能独立不惧,确乎不拔。

曾国藩被称为晚清“第二号皇帝” 、“第一名臣”,后来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带着对曾国藩的好奇我拿起了《曾国藩家训》一书。

曾国藩家训中,分门别类的涉及了养心、求学、居家、交往接待等方面。细细读起来,他的每一篇“家书”,都有一个哲理,对我们的学习、生活、交往都有教育意义。就拿他的读书之道来说,在今天仍可为指导、借鉴之法。

曾国藩说:“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的君子。”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曾国藩对读书的态度。并且他还认为家塾可读书,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而他自己更是每天必读书十页,写百字,记日记,而且逢三日写回信,逢八日作诗。雷打不动。并且读书时“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正是这种读书持之以恒的精神让他在文采方面的造诣连毛泽东主席都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在读书上他要求“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己矣。”

他还非常讲究读书的方法,每日所看之书,皆过笔圈点;读文以声调为本,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并且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

尤其有两点让我感触最深:一是他提到“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也就是读史时要做到设身处地,好比自己正在与当时的人对答应酬。如果遇到当时的事,你自己会怎么做,应该择其善者而取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二是他提到“作诗文,有情极真挚,不得不一倾吐之时。然必须乎日积理既富,不假思索,左右逢原,其所言之理,足以达其胸中至真至正之情,作文时无镌刻字句之苦,文成后无郁塞不吐之情,皆平日读书积理之功也。若平日盛酿不深,则虽有真情欲吐,而理不足以适之,不得不临时寻思义理;义理非一时所可取办,则不得不求工于字句;至于雕饰字句,则巧言取悦,作伪日抽,所谓修调立诚者,荡然失其本旨矣!以后真情激发之时,则必视胸中义理何如,如取如携,倾而出之可也。不然,而须临时取办,则不如不作,作则必巧伪媚久矣。”

也就是说,在写文章时即使有真情要倾吐,可是道理却无法表达清楚,从而不得不临时去探寻义理,而义理并不是一时就可以获得的,于是只好去追求字句工整。以至于作文时沉溺于雕字饰句,想通过巧言来取悦于人,而修辞立诚的宗旨早已荡然无存,这就更为拙劣了。

我写东西的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扰,明明自己有很多感情要抒发可真正开始写时,却发现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情感,以至于不得不冥思苦想一些好的句子,到最后想一吐而快的情致往往被破坏,文章或不了了之或索然无味。而要解决这个困境的办法,曾国藩提到那就是要多看书、多思考、多积累。

在这本《曾国藩家训》中值得一读的地方还有很多,难怪毛泽东主席曾说其在近代人中独服曾国藩。

曾国藩家训及译文篇四

2、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3、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曾国藩

4、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

5、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曾国藩

6、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7、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8、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曾国藩

9、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10、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曾国藩

11、心至苦,事至盛也。

12、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14、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15、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16、特患业之不精耳。—— 曾国藩

17、人伦明,则礼乐兴。

18、曾国藩家训及译文

19、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20、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21、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曾国藩

22、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曾国藩

23、《曾国藩家训》原文及译文

24、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25、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26、凡事豫则立。

27、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曾国藩

28、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曾国藩

29、常常提其朝气为要。——曾国藩

30、知足天地宽。—— 曾国藩

31、凡有用之物,不宜抛散也。

32、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33、曾国藩家训原文及翻译

34、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曾国藩

35、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36、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37、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得到。—— 曾国藩

38、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曾国藩

39、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40、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41、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42、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43、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曾国藩

44、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曾国藩

45、凡将举事,必先平意清神,清神意平,物乃可正。

47、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48、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曾国藩

49、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50、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51、常存冰渊惴惴之心。

52、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53、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曾国藩

54、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曾国藩

55、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曾国藩

56、无好小利。—— 曾国藩

57、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曾国藩家训及译文篇五

1.倔强

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如果一个人想要有所成就,其性格则是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成功路上必定是要经历千般历练,万般磨难,方能有所成就。所以在成功的之路上,必须要有从容面对解决困难的,坚持不懈的性格。

2.静思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保持平静的心态,遇事冷静全面的考虑,方能成就大事。

3.志识恒

青年读书应当“有志有识有恒”。

读书学习应有志识恒。有志则可不与世俗同流,有识则知学海无涯,不可骄傲自满。有恒,则天下无难事。

4.慧眼

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能够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能成就别人不能完成的事业。选择人才是很重要的,要独具慧眼,选用良才可成大事。

5.三不斗

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君子有三不争。不和君子争名,不与小人夺利,不破坏自然规律趋势。

6.端庄

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曾国藩能做到“每逢大事必有静气”,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大事面前的静气,是多少岁月的修身养性才能最终磨练而成。以后应磨练自己从容不迫、处变不惊的性格。


曾国藩家训十六字心得曾国藩八本家训的意思

曾国藩家训及译文篇六

曾国藩家训读后感
寒假里,我读了《曾国藩家训》虽然没读完,但其中的故事让我感触很深。
曾国藩,他被称为“晚清中兴名臣之首”,又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和一代大儒。大家想,这样一位名人,肯定是聪明绝顶吧!那让我们来看一个小故事吧。
在公元1825年一个冬天的晚上,天气很冷,一般人都早早上床睡觉去了,只有小偷在这时“工作”。有一个小偷早早地趴在一户人家的房梁上等待最佳时机。这户人家里的一个孩子正在背书,小偷想,等他背完了我再下去“工作”吧。这孩子背的文章并不长,按理说一会儿就背完了,可这孩子背了一晚上还没有背过。小偷在房顶上又冷又饿,眼看着再不走天就亮了,冻了一晚上什么也没偷着,他气得不得了,“蹭”的一下就从房顶上蹦了下来。小偷一把抢过小孩手里的书,“啪”的一下摔在地上,说:“不就是一篇文章嘛!有什么难的。”小偷一下就背了出来,原来,小偷趴在房顶上一晚上,听都听会了!这个笨孩子是谁呢?原来他就是曾国藩。
那么,曾经小时候那么笨的孩子后来怎么就成为那么有才能的人了呢?我看过书后才知道,原来,曾国藩虽然笨一点,却是一个特别勤奋好学的人,他每天都坚持学习,坚持写日记,每天都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检查过错,加以改正,不是坚持一天两天,而是一辈子。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奋斗后,他才成为了一代大儒。
今后,我也要向他学习:学习他勤奋刻苦学习,坚持不懈的精神,坚持每天写日记,时刻提醒自己的言行,努力做一个“自立、自省、自信、自强”的人!


曾国藩家训及译文篇七

曾国藩有一对名联: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撑起两根穷骨头是指人要有骨气,曾国藩一生以穷为荣以穷为本,他曾经说过一句话,说他绝不把当官所赚的钱留给后人,这就有疑问了。自从曾国藩发迹后湘乡出来很多人,因为曾国藩喜欢用乡人。曾府也成为湘乡第一府第,曾家也一度成为湖南首富。难道建曾府或是湖南首富的曾家就没有曾国藩一分钱?其实这里面还真没有曾国藩什么事。曾国藩确实很节俭,但他的几个兄弟却是一个比一个贪。他自己兄弟五个,最贪的是五弟也就是在家族里排行第九的曾国荃。曾家兄弟打仗都特别狠,除了曾国藩外打了胜仗后都喜欢屠城,然后把所得的金银财宝据为己有。老九曾国荃就这样敛财无数。曾国藩对大家庭的兄弟们无可奈何,但他对自己子女确实很严格。两个儿子都非常节俭,一直都过得很清贫。曾国藩是死在两江总督的任上,难道他真没有留一点钱给他两个儿子吗?有个小小的例子可以反证:曾国藩死后他两个儿子曾纪泽和曾纪鸿都为官了。老大曾纪泽比较有名,曾经是晚清最著名的外交家。当时国家比较穷,曾纪泽在驻英、法大使期间甚至把自己的薪俸贴补到建使馆或是外事活动中去了,而他节俭得衣服都舍不得买。老二纪鸿则是北京一名低级的官吏,比他哥哥还穷。有次纪鸿生了一场大病,看了病后竟然拿不出钱去抓药,想向哥哥借钱,但一是哥哥不在国内,二是想到哥哥也不宽裕。这时曾国藩才离世不久,如果留了钱的话两个儿子不可能会过得那么的拮据。在万般无奈之下还是左宗常知道了这件事后出手相助。当时左宗常热泪盈眶,说平时最不服曾国藩,但现在不服也不行,两个孩子身为名门之后,清廉自省到这个地步,老曾真是教子有方啊!

曾国藩平时就穿家里老妻织的布衣。一生只做过一件高档衣服,那还是他金榜题名时做的一件高档料子的长袍,平时舍不得穿,只有在大场面时才会穿出去,回来就赶紧脱下收好。这件衣服穿了三十年,一直到曾国藩去世时还是崭新崭新的。

曾国藩在南京任两江总督时把家眷都接过来了,有一次李鸿章请曾家的女眷吃饭,这时曾家两个女儿还没出嫁,听到请客的消息都很高兴,但发愁的是两人只有一条绸缎裤子,这条裤子还是大嫂留下来的。那谁穿这条裤子去赴宴呢?姐妹俩为此吵了一架,小妹妹没争羸就大哭起来。于是曾国藩就做小女儿的工作,说等明年如果我还做两江总督的话我就给你做一条更漂亮的裤子,小妹听了才破泣为笑。

曾国藩名言: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曾国藩家训及译文篇八

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聊天,说起我的一个同学家,住的是高档小区好几百平方米的豪宅,她家的客厅都比我们整个家大好多,装修的富丽堂皇,真豪华,好羡慕。还有我的好朋友新搬了家,住的是三层楼带院子的排屋,希望啥时我也能住到她们这样的房子里。

听了我的话,爸爸妈妈相互看了看,会心地一笑。爸爸说:“还记得我给你讲历史故事,说起过晚晴中兴四大名臣都有谁吗?”我说:“记得,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爸爸说:“排第一位的是曾国藩,你想知道他教育子女的家训家规吗?”我说“想啊。”于是爸爸给我讲了曾国藩教育子女的故事。

曾国藩一直要求家人以俭持家、远离奢华。他在京城见到世家子弟一味奢侈腐化,挥霍无度,便不让子女来京居住。曾国藩要求“以廉率属,誓不以军中一钱寄家用。”夫人在家手无金钱,亲自下厨、纺织。

除了“俭”,曾国藩对子女的另一条要求是“勤”。曾国藩坚持给子女写信,为他们批改诗文,探讨学业和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他写信给曾纪泽,要他每天起床后,衣服要穿戴整齐,先向伯、叔问安,然后把所有房子打扫一遍再坐下来读书,每天要练1000个字。

曾国藩留下来16字箴言家风: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曾国藩的勤奋、简朴、求学、务实的家规家训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曾国藩自己对其家规家训也一直身体力行,其一生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

他的子女因从小受到良好家训家风的熏陶,长大都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才。

爸爸说完曾国藩教育子女的故事,妈妈接着说:“家温馨就好,人生更应追求精神上的富足,这样才会有幸福感。小朋友之间应该不比奢华比节俭,不比享受比勤奋。”妈妈还对我说:“女孩子要大气、有见识,做事有条理、有效率、会勤俭持家。”

听了爸爸妈妈说的话,我想他们其实说的就是“勤”、“俭”二字。再联想到我刚看过的《浙江好家风》读本,里面讲的周氏家训“俭,美德也。俭可养廉,可惜福,可无穷困之忧,可享温饱之乐。故治家以节俭为第一义”。还有周恩来说过“丢掉艰苦奋斗传统才难看”的故事,以及谢杨琳的故事“我来做爸爸的手”。我被深深地触动了。

我想我应该把“勤、俭”当作人生宝贵的财富,勤奋学习、努力修身、参与实践、提高本领。“少年强则国强”,我也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的一份力量!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企业工作总结 企业工作总结报告4篇(优秀)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

    企业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精选(五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计划书范文,我

    企业工作总结报告(5篇)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

    2023年单位承诺书格式六篇(优质)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

    2023年用人单位承诺书模板(五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

    2023年工作分享心得体会实用(大全12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经历一些事情后所得到的一种感悟和领悟。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

    意林读书心得体会(大全9篇)

    心得体会是对一段经历、学习或思考的总结和感悟。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意林读书心得

    2023年稿纸写心得体会格式(大全13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通过记录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

    2023年医院工作总结优秀(8篇)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

    红酒销售方案(大全9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给大家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