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实用16篇)

时间:2023-11-11 作者:HT书生七年级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实用16篇)

一个好的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学计划的制定需要教师具备系统思维和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

七年级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实用16篇)篇一

1.有序数对:用含有两个数的词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各个数表示不同的含义,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其中a表示横轴,b表示纵轴。

2.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同一个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通常,两条数轴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垂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条数轴的正方向。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x轴或y轴统称为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3.横轴、纵轴、原点: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4.坐标:对于平面内任一点p,过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分别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5.象限:两条坐标轴把平面分成四个部分,右上部分叫第一象限,按逆时针方向一次叫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在任何一个象限内。

6.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点。

(1)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零;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零。

(2)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相等;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3)在任意的两点中,如果两点的横坐标相同,则两点的连线平行于纵轴;如果两点的纵坐标相同,则两点的连线平行于横轴。

(4)点到轴及原点的距离。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称点的特点。

(1)关于x成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横同纵反)。

(2)关于y成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横反纵同)。

(3)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的点的坐标,横坐标与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横纵皆反)。

数学q是什么意思。

q是有理数集,但q并不表示有理数,有理数集与有理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理数集是元素为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而有理数则为有理数集中的所有元素。有理数是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的统称,是整数和分数的集合。

学数学的方法有哪些。

抓好预习环节预习。

这是上课前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准备过程。有些学生由于没有预习习惯,对老师一堂课要讲的内容一无所知,坐等教师讲课,显得呆板被动。有些学生虽能预习,但看起书来却似走马观花,,这种预习一点也达不到效果。

认真做题。

课堂练习是最及时最直接的反馈,一定不能错过。不要急于完成作业,要先看看你的笔记本,回顾学习内容,加深理解,强化记忆。

及时纠错。

课堂练习、作业、检测,反馈后要及时查阅,分析错题的原因,必要时强化相关计算的训练。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向同学和老师请教了,不能将问题处于悬而未解的状态,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

总结那些相似的数学题目。

当我们养成了总结归纳的习惯,那么的学生就会知道自己在解决数学题目的时候哪些是自己比较擅长的,哪些是自己还不足的。

同时善于总结也会明白自己掌握哪些数学的解题方法,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真正掌握了数学的解题技巧。其实,做到总结和归纳是学会数学的关键,如果学生不会做到这一点那么久而久之,不会的数学题目还是不会。

七年级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实用16篇)篇二

3,体验分类是数学上的常用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知识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探索新知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数,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又知道了现在的数包括了负数,现在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任意写出3个数(同时请3个同学在黑板上写出).

问题1:观察黑板上的9个数,并给它们进行分类.

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分类的情况.

学生可能只给出很粗略的分类,如只分为“正数”和“负数”或“零”三类,此时,教师应给予引导和鼓励.

例如,

对于数5,可这样问:5和5.1有相同的类型吗?5可以表示5个人,而5.1可以表示人数吗?(不可以)所以它们是不同类型的数,数5是正数中整个的数,我们就称它为“正整数”,而5.1不是整个的数,称为“正分数,,.??…(由于小数可化为分数,以后把小数和分数都称为分数)。

通过教师的引导、鼓励和不断完善,以及学生自己的概括,最后归纳出我们已经学过的5类不同的数,它们分别是“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按照书本的说法,得出“整数”“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

看书了解有理数名称的由来.

“统称”是指“合起来总的名称”的意思.

学生自己尝试分类时,可能会很粗略,教师给予引导和鼓励,划分数的类型要从文字所表示的意义上去引导,这样学生易于理解。

有理数的分类表要在黑板或媒体上展示,分类的标准要引导学生去体会。

练一练1,任意写出三个有理数,并说出是什么类型的数,与同伴进行交流.

2,教科书第10页练习.

此练习中出现了集合的概念,可向学生作如下的说明.

数集一般用圆圈或大括号表示,因为集合中的数是无限的,而本题中只填了所给的几个数,所以应该加上省略号.

思考:上面练习中的四个集合合并在一起就是全体有理数的集合吗?

也可以教师说出一些数,让学生进行判断。

集合的概念不必深入展开。

创新探究问题2:有理数可分为正数和负数两大类,对吗?为什么?

教学时,要让学生总结已经学过的数,鼓励学生概括,通过交流和讨论,教师作适当的指导,逐步得到如下的分类表。

有理数这个分类可视学生的程度确定是否有必要教学。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数都是有理数(圆周率除外),有理数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本课作业1,必做题:教科书第18页习题1.2第1题。

2,教师自行准备。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本课在引人了负数后对所学过的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提出了有理数的概。

念.分类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分类的思想并进。

行简单的分类是数学能力的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关于分类标准与分。

类结果的关系,分类标准的确定可向学生作适当的渗透,集合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真正接受需要很长的过程,本课不要过多展开。

2,本课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可避免直接进行分类所带来的枯燥性;同时还体现合作学习、交流、探究提高的特点,对学生分类能力的养成有很好的作用。

3,两种分类方法,应以第一种方法为主,第二种方法可视学生的情况进行。

课题:1.2.2数轴。

教学目标1,掌握数轴的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

3,感受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难点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知识重点。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教师通过实例、课件演示得到温度计读数.

(多媒体出示3幅图,三个温度分别为零上、零度和零下)。

问题2: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

点表示数的感性认识。

点表示数的理性认识。

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教师:由上述两问题我们得到什么启发?你能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吗?

从而得出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体验数形结合思想;只描述数轴特征即可,不用特别强调数轴三要求。

寻找规律。

归纳结论问题3:

1,你能举出一些在现实生活中用直线表示数的实际例子吗?

3,哪些数在原点的左边,哪些数在原点的右边,由此你会发现什么规律?

4,每个数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由此你会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组讨论,交流归纳)。

归纳出一般结论,教科书第12的归纳。这些问题是本节课要求学会的技能,教学中要以学生探究学习为主来完成,教师可结合教科书给学生适当指导。

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2页练习。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请学生总结:

1,数轴的三个要素;。

2,数轴的作以及数与点的转化方法。

本课作业1,必做题:教科书第18页习题1.2第2题。

2,选做题:教师自行安排。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数轴是数形转化、结合的重要媒介,情境设计的原型来源于生活实际,学生易于体验和接受,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数轴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数轴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也体出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到抽象概括的认识规律。

2,教学过程突出了情竟到抽象到概括的主线,教学方法体了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3,注意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

七年级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实用16篇)篇三

3,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难点归纳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特征。

知识重点相反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问题1:请将下列4个数分成两类,并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分类。

4,-2,-5,+2。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分法,只要能说出道理,都要难予鼓励,但教师要做适当的引导,逐渐得出5和-5,+2和-2分别归类是具有较特征的分法。

(引导学生观察与原点的距离)。

思考结论:教科书第13页的思考。

再换2个类似的数试一试。

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归纳能力,渗透数形思想。

深化主题提炼定义给出相反数的定义。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归纳总结。

规律:一般地,数a的相反数可以表示为-a。

思考: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和原点有什么关系?

练一练:教科书第14页第一个练习体验对称的图形的特点,为相反数在数轴上的特征做准备。

深化相反数的概念;“零的相反数是零”是相反数定义的一部分。

强化互为相反数的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几何意义。

给出规律。

解决问题问题3:-(+5)和-(-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你能化简它们吗?

学生交流。

分别表示+5和-5的相反数是-5和+5。

练一练:教科书第14页第二个练习利用相反数的概念得出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1,相反数的定义。

2,互为相反数的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特征。

3,怎样求一个数的相反数?怎样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

本课作业1,必做题教科书第18页习题1.2第3题。

2,选做题教师自行安排。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相反数的概念使有理数的各个运算法则容易表述,也揭示了两个特殊数的特征.这两个特殊数在数量上具有相同的绝对值,它们的和为零,在数轴上表示时,离开原点的距离相等等性质均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本教学设计围绕数量和几何意义展开,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2,教学引人以开放式的问题人手,培养学生的分类和发散思维的能力;把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观察它们的特征,在复习数轴知识的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数与形的相互转化也能加深对相反数概念的理解;问题2能帮助学生准确把握相反数的概念;问题3实际上给出了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

3,本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观察归纳,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并给学生留有发挥的余地.

课题:1.2.4绝对值。

教学目标1,掌握绝对值的概念,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

2,学会绝对值的计算,会比较两个或多个有理数的大小.

3.体验数学的概念、法则来自于实际生活,渗透数形结合和分类思想.

教学难点两个负数大小的比较。

知识重点绝对值的概念。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学生思考后,教师作如下说明:

实际生活中有些问题只关注量的具体值,而与相反。

观察并思考:画一条数轴,原点表示学校,在数轴上画出表示朱家尖和黄老师家的点,观察图形,说出朱家尖黄老师家与学校的距离.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如下: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做|a|。

验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七年级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实用16篇)篇四

掌握本章基本概念与运算,能用本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梳理本章知识点,挖掘知识点间的联系,并应用于实际解题中。

领悟分类讨论思想,学会类比学习的方法。

本章知识梳理及掌握基本知识点。

应用本章知识解决实际与综合问题。

1、通过构建框图,帮助学生回忆本节所有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2、帮助学生找出知识间联系,如平方与开平方,平方根与立方根,有理数与实数等等。

1、利用平方根的概念解题。

在利用平方根的概念解题时,主要涉及平方根的`性质: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且它们互为相反数;以及平方根的非负性: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算术平方根也为非负数。

例1已知某数的平方根是a+3及2a—12,求这个数。

解得a=3。

∴a+3=6,2a—12=—6。

∴这个数是36。

负数没有平方根,非负数才有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而0是其中的一个特例。

2、比较实数的大小。

除常用的法则比较实数大小外,有时要根据题目特点选择特别方法。

七年级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实用16篇)篇五

1.会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应用题,并能检验结果的合理性。

2.知道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反映现实世界量之间相等关系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20xx年-20xx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20xx年-20xx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3.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渗透将来未知转达化为已知的辩证思想。

1.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问题。

2.彻底理解题意。

找等量关系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1.怎样设未知数?

2.找本题等量关系?从哪句话中找到的?

3.列方程组。

4.解方程组。

5.检验写答案。

思考:怎样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比较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谁更容易?

1.根据问题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

(1)甲、乙两数和是40差是6,求这两数。

(2)80班共有64名学生,其中男生比女生多8人,求这个班男生人数,女生人数。

(3)已知关于求x、y的方程,

是二元一次方程。求a、b的值。

2.p38练习第1题。

小组讨论: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有哪些基本步骤?

p42。习题2.3a组第1题。

后记:

2.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2)。

七年级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实用16篇)篇六

3,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难点归纳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特征。

知识重点相反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问题1:请将下列4个数分成两类,并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分类。

4,-2,-5,+2。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分法,只要能说出道理,都要难予鼓励,但教师要做适当的引导,逐渐得出5和-5,+2和-2分别归类是具有较特征的分法。

(引导学生观察与原点的距离)。

思考结论:教科书第13页的思考。

再换2个类似的数试一试。

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归纳能力,渗透数形思想。

深化主题提炼定义给出相反数的定义。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归纳总结。

规律:一般地,数a的相反数可以表示为-a。

思考: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和原点有什么关系?

练一练:教科书第14页第一个练习体验对称的图形的特点,为相反数在数轴上的特征做准备。

深化相反数的概念;“零的相反数是零”是相反数定义的一部分。

强化互为相反数的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几何意义。

给出规律。

解决问题问题3:-(+5)和-(-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你能化简它们吗?

学生交流。

分别表示+5和-5的相反数是-5和+5。

练一练:教科书第14页第二个练习利用相反数的概念得出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1,相反数的定义。

2,互为相反数的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特征。

3,怎样求一个数的相反数?怎样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

本课作业1,必做题教科书第18页习题1.2第3题。

2,选做题教师自行安排。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相反数的概念使有理数的各个运算法则容易表述,也揭示了两个特殊数的特征.这两个特殊数在数量上具有相同的绝对值,它们的和为零,在数轴上表示时,离开原点的距离相等等性质均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本教学设计围绕数量和几何意义展开,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2,教学引人以开放式的问题人手,培养学生的分类和发散思维的能力;把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观察它们的特征,在复习数轴知识的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数与形的相互转化也能加深对相反数概念的理解;问题2能帮助学生准确把握相反数的概念;问题3实际上给出了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

3,本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观察归纳,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并给学生留有发挥的余地.

课题:1.2.4绝对值。

教学目标1,掌握绝对值的概念,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

2,学会绝对值的计算,会比较两个或多个有理数的大小.

3.体验数学的概念、法则来自于实际生活,渗透数形结合和分类思想.

教学难点两个负数大小的比较。

知识重点绝对值的概念。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学生思考后,教师作如下说明:

实际生活中有些问题只关注量的具体值,而与相反。

观察并思考:画一条数轴,原点表示学校,在数轴上画出表示朱家尖和黄老师家的点,观察图形,说出朱家尖黄老师家与学校的距离.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如下: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做|a|。

验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七年级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实用16篇)篇七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

1、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学会认读整时。

2、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的习惯。

3、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会看钟表上的整时。教学难点: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三.教具准备:道具钟若干个,实物钟,课件。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1、师:同学们看看今天来了那些客人?(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视频片段)。

3、生齐答:想。

4、师:那么老师就请一位男同学和女同学上讲台来比一比吧!(学生热烈举手参与)。

5、师:看看他们俩谁最快把这个图案拼完,好吗?(男女同学齐叫加油)。

6、师:比赛已有结果了,你们知道他们拼出来的是什么吗?

7、生:是一个钟。

8、师:对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拿出自己做的钟表,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把你的发现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3、小组汇报:生1:有12个大格生2:有两根针生3:有数字1-12。

4、师:分针和时针长得一样吗?生:不一样,一长一短、一粗一细。

师:又短又粗的叫什么?又细又长的叫什么?

生:又短又粗的是时针,又细又长的是分针(板书:分针,时针)师:你们知道分针、时针是往那个方向运动的吗?用你的小手来表示一下。

生:分钟和时针是按照这边的方向走的(做手势)。

3、师:同学们,钟表上除了有分针和时针以外,当然还有更细更长的秒针,以后我们会慢慢地学得到。

师:看,美羊羊多高兴,它很满意我们的回答。

(三)、认识整时。

4、师:(课件重现7时、1时、4时),看一看这三个钟表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分针都指着12。把你想到的认识整时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听听。小组讨论。

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师:聪明的班长暖羊羊跟我们说:“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生1:6时。

生2:9时。

生3:8时。

(四)、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

师:好,现在请大家听听喜羊羊介绍一下怎样写“7时”吧?(师示范板书)。

师:后面的两个钟谁会写呢?生1:到黑板上板演。

师小结:这种表示法叫做文字表示法,几时只要在几的后面加写“时”字就可以了。

2、师:还有一种表示方法(课件出示电子钟)。这是什么?生:电子表。

师小结:(出示课件)班长暖羊羊跟我们说,用数字表示整时,冒号右边是2个“0”,冒号左边是几就是几时。(生跟读)(强调两个小圆点不能写成句号)。

3、师:黑板上的三个钟表,你能不能用数字表示法写出它的时间呢?

(五)、巩固练习。

1、师: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喜羊羊终于战胜了灰太狼,逃离了被吃的命运。灰太狼不服气,要求老师再来考考大家,看看同学们学会了这节课的内容没有。

2、练习1:老师拨一拨,学生说一说(2时、5时、12时)(大道具钟)。

3、练习2:学生甲拨整时,学生乙说一说。

4、练习3:写一写,用两种表示法写出时间。

5、练习4:画一画,(出示钟面,时刻),学生画出分针或时针。用投影更正答案。

(六)、总结。

爱睡觉的懒羊羊对我们同学们说,时间是宝贵的,我们利用了40分钟学习了如何看钟表,还有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对于我们来说,时间就是知识。希望同学们今后能用好时间,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七年级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实用16篇)篇八

教学重难点分析:

1、学情分析:从知识基础看,学生在小学已学习了求正方形的面积及正方体的体积,具备求一个正数的平方和立方的知识水平,且刚学完有理数的乘法,能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乘方的定义及表示,实现知识的正迁移。但学生对于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的掌握上会有难度,对于这类计算容易混淆,是本节课的难点。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乘方定义,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的形成与运用。

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启发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观察、比较、归纳,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边长为3的正方形的面积是___3×3可以记作___,读作_________.

(2)、棱长为3的正方体的体积是___3×3×3可以记作___,读作_________.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唤起旧知,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2、自主探索形成新知。

观察下列各式有何特征?

(1)2×2×2×2=。

(2)(-3)×(-3)×(-3)=。

引导学生通过类比、探究、归纳乘方定义及表示,实现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明确乘方是乘法的特殊形式,体现化归的数学思想。

3、应用新知巩固概念。

4、探索研究发现规律。

通过题组训练,探索规律,合作交流,获得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体现分类的数学思想。

5、应用新知巩固训练。

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符号法则的运用及利用乘方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拓展思维知识延伸。

利用故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的热情。

7、课堂小结归纳反思。

锻炼学生及时总结的良好习惯和归纳能力。

教学评价分析:

对学生探究过程的参与及与同学合作交流进行评价,以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1)关注学生的智力参与度。

(2)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分层练习的评价方式,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

七年级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实用16篇)篇九

上个星期考了第五章的检测题,总体做的不是太好,没有高分。这段时间上课感觉还可以,可考出的成绩不理想。每个小组我给算出来了平均分,各个小组之间的差距也很大,有的小组平均分在六十分以上,有的才四十多分。这段时间各个小组的表现也基本和这次成绩差不多,上课表现比较积极都参入进来的小组平均分就会高,如果小组中有两三个不积极去用心学的这个组的平均成绩就不高。

可能当时学这一章的时候有点快,有一些知识已经遗忘了。本章的检测题难度不大,可容易出错的地方比较多。特别是选择题学生普遍做的很差,像找对顶角对数的、相等角的对数,这样的题目对学生来说总是数不准。可能也是因为在上课时这方面训练的不够,以后要多注意这些题目。再一方面是学生的做题步骤还书写不规范。他们总是想着只写出答案,中间的过程不知道怎么去写,这个还要进一步的加强。

有一些题目也是老师反复强调的题目,上课时看他们的反应也是都会了的,可一到考试了不知怎么就不会做了。是不是还是训练的太少了,还要进一步加强他们的记忆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七年级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实用16篇)篇十

掌握积的乘方法则,并能够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会进行简单的幂的混合运算。

在推导法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概括与抽象的能力;在运用法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应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能力。

让学生通过参与探索过程,培养合作、探索问题的能力,以及质疑、独立思考的习惯。

重点

积的乘方法则的运用。

难点

积的乘方法则的推导以及幂的混合运算。

一、复习导入

1.幂的乘方法则是什么?

2.如果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

如何计算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

二、新课讲解

探究新知

1.思考:

前面我们学习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你能根据前面的学习方法计算吗?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写出解答过程:

2.发现:

从上面的计算中你发现积的乘方的运算方法了吗?换几个数或字母试试,与你的同学交流。

通过思考、交流,得出:(n是正整数)

要求学生完成法则的语言叙述和推导过程。

用语言叙述:积的乘方,等于把积中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推导过程:略

3.思考:三个或三个以上因式的积的乘方,是否也具有上面的性质?怎样用公式表示?

学生独立思考、互相交流,然后向全班汇报成果。

三、典例剖析

例1计算:

师生共同分析,教师板书,强调每个因式都要乘方,符号的确定,以及运算的步骤,培养学生细致、有条理的良好习惯。

例2计算: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作答,然后全班讨论交流,让学生体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此题是幂的混合运算,正确分析计算步骤,正确使用运算法则,注意符号运算是成功的关键。

四、课堂练习

基础练习

1.计算:

2.下面的计算对不对?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

3.计算:

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错误,组织学生对错误进行分析,对于第2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导致错误的原因。第3题是混合运算,要分析运算步骤,处理好符号。

提高训练:

3.计算:

五、小结

师生共同回顾幂的运算法则,交流解答运算题的经验,教师对课堂上学生掌握不够牢固的知识进行辨析、强调与补充,学生也可以谈一谈个人的学习感受。

六、布置作业

1.p40第3题

2.计算:

七年级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实用16篇)篇十一

3,体验分类是数学上的常用处理问题的方法。

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探索新知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数,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又知道了现在的数包括了负数,现在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任意写出3个数(同时请3个同学在黑板上写出)。

问题1:观察黑板上的9个数,并给它们进行分类。

学生可能只给出很粗略的分类,如只分为“正数”和“负数”或“零”三类,此时,教师应给予引导和鼓励。

例如,对于数5,可这样问:5和5.1有相同的类型吗?5可以表示5个人,而5。1可以表示人数吗?(不可以)所以它们是不同类型的数,数5是正数中整个的数,我们就称它为“正整数”,而5.1不是整个的数,称为“正分数。(由于小数可化为分数,以后把小数和分数都称为分数)通过教师的引导、鼓励和不断完善,以及学生自己的概括,最后归纳出我们已经学过的5类不同的数,它们分别是“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按照书本的说法,得出“整数”“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

“统称”是指“合起来总的名称”的意思。

1,任意写出三个有理数,并说出是什么类型的数,与同伴进行交流。

2,教科书第10页练习。

此练习中出现了集合的概念,可向学生作如下的说明。

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所有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类似地,所有整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整数集,所有负数组成的数集叫做负数集……;数集一般用圆圈或大括号表示,因为集合中的数是无限的,而本题中只填了所给的几个数,所以应该加上省略号。

思考:上面练习中的四个集合合并在一起就是全体有理数的集合吗?也可以教师说出一些数,让学生进行判断。集合的概念不必深入展开。

创新探究。

问题2:有理数可分为正数和负数两大类,对吗?为什么?

教学时,要让学生总结已经学过的数,鼓励学生概括,通过交流和讨论,教师作适当的指导,逐步得到如下的分类表。

有理数这个分类可视学生的程度确定是否有必要教学。

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数都是有理数(圆周率除外),有理数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1)必做题:教科书第18页习题1、2第1题。

(2)教师自行准备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本课在引人了负数后对所学过的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提出了有理数的概念。分类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分类的思想并进行简单的分类是数学能力的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关于分类标准与分类结果的关系,分类标准的确定可向学生作适当的渗透,集合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真正接受需要很长的过程,本课不要过多展开。

2,本课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可避免直接进行分类所带来的枯燥性;同时还体现合作学习、交流、探究提高的特点,对学生分类能力的养成有很好的作用。

3,两种分类方法,应以第一种方法为主,第二种方法可视学生的情况进行。

七年级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实用16篇)篇十二

理解两个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灵活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运算。

在运用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演算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

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重点

完全平方公式的比较和运用

难点

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点和灵活运用。

一、复习导入

1. 说出完全平方公式的内容及作用。

2. 计算 ,除了直接用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由于两数差可以转化成两数和,所以还可以用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计算,把“ ”看成加数,按照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计算,结果是一样的。

教师归纳:当我们对差与和加以区分时,两个公式是有区别的,区别是其结果的中间项一个是“减”一个是“加”,注意到区别有助于计算的准确;另一方面,当我们对差与和不加区分,全部理解成“加项”时,那么两个公式从结构上来看就是一致的了,其结构都是“两项和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它们的积的两倍。”注意到它们的统一性,有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公式特点,提高运算的灵活性。

我们学习运算,除了要重视结果,还要重视过程,平时注意训练运算方法的多样性,可以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运算过程的合理性和灵活性,从而真正的提高运算能力。

二、新课讲解

温故知新

与 , 与 相等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说理,共同归纳总结出两条判断的思路:

1.对原式进行运算,利用运算的结果来判断;

2.不对原式进行运算,只做适当变形后利用整体的方法来判断。

思考:与 , 与 相等吗?为什么?

利用整体的方法判断,把 看成一个数,则 是它的相反数,相反数的奇次方是相反的,所以它们不相等。

总结归纳得到: ;

三、典例剖析

例1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 ; (2)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只要言之成理,只要是自己动脑筋发现的,都要给予肯定,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评价哪种算法最简洁。

例2计算:

(1) ; (2) .

例3 计算:

(1) ; (2)

训练学生熟练地、灵活地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运算,进一步渗透整体和转化的思想方法。

四、课堂练习

1.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 ; (2) ;

(3) ; (4)

2.计算:

(1) ;(2) .

3. 计算:

(1) ; (2)

学生解答,教师巡视,注意学生的计算过程是否合理,组织学生对错误进行分析和点评。

五、小结

师生共同回顾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点,体会公式的作用,交流计算的经验。教师对课堂上学生掌握不够牢固的知识进行辨析、强调与补充,学生也可以谈一谈个人的学习感受。

六、布置作业

p50第2(3)、(4),3题

七年级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实用16篇)篇十三

2,了解分类的标准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初步了解“集合”的含义;。

3,体验分类是数学上的常用处理问题的方法。

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探索新知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数,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又知道了现在的数包括了负数,现在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任意写出3个数(同时请3个同学在黑板上写出).

问题1:观察黑板上的9个数,并给它们进行分类.

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分类的情况.

学生可能只给出很粗略的分类,如只分为“正数”和“负数”或“零”三类,此时,教师应给予引导和鼓励.

例如,

对于数5,可这样问:5和5.1有相同的类型吗?5可以表示5个人,而5.1可以表示人数吗?(不可以)所以它们是不同类型的数,数5是正数中整个的数,我们就称它为“正整数”,而5.1不是整个的数,称为“正分数(由于小数可化为分数,以后把小数和分数都称为分数)。

通过教师的引导、鼓励和不断完善,以及学生自己的概括,最后归纳出我们已经学过的5类不同的数,它们分别是“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按照书本的说法,得出“整数”“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

看书了解有理数名称的由来.

“统称”是指“合起来总的名称”的意思.

学生自己尝试分类时,可能会很粗略,教师给予引导和鼓励,划分数的类型要从文字所表示的意义上去引导,这样学生易于理解。

有理数的分类表要在黑板或媒体上展示,分类的标准要引导学生去体会。

练一练。

1,任意写出三个有理数,并说出是什么类型的数,与同伴进行交流.

2,教科书第10页练习.

此练习中出现了集合的概念,可向学生作如下的说明.

数集一般用圆圈或大括号表示,因为集合中的数是无限的,而本题中只填了所给的几个数,所以应该加上省略号.

思考:上面练习中的四个集合合并在一起就是全体有理数的集合吗?

也可以教师说出一些数,让学生进行判断。

集合的概念不必深入展开。

创新探究问题2:有理数可分为正数和负数两大类,对吗?为什么?

教学时,要让学生总结已经学过的数,鼓励学生概括,通过交流和讨论,教师作适当的指导,逐步得到如下的分类表。

有理数这个分类可视学生的程度确定是否有必要教学。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数都是有理数(圆周率除外),有理数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本课作业。

1,必做题:教科书第18页习题1.2第1题。

2,教师自行准备。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本课在引人了负数后对所学过的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提出了有理数的概念.分类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分类的思想并进行简单的分类是数学能力的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关于分类标准与分类结果的关系,分类标准的确定可向学生作适当的渗透,集合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真正接受需要很长的过程,本课不要过多展开。

2,本课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可避免直接进行分类所带来的枯燥性;同时还体现合作学习、交流、探究提高的特点,对学生分类能力的养成有很好的作用。

3,两种分类方法,应以第一种方法为主,第二种方法可视学生的情况进行。

七年级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实用16篇)篇十四

会进行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

理解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算理,体会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的作用和转化的数学思想。

在探索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过程中,体会利用乘法分配律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的数学思想。

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及其运用

难点

灵活地运用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解决数学问题。

一、复习导入

2. 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的分配律吗?

3. 类似的,对于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比如

你能将它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单项式乘单项式来计算吗?

二、新课讲解

探究新知

1.怎样计算 ?

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想到运用乘法分配律将问题进行转化:

教师指出,可以把单项式看成一个数,把多项式看成3个数的和。

2. 下面的运算该如何转化成单项式乘单项式呢?请你试一试:

(1) ;(2)

利用变式,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学生互相交流后,教师板书,强调转化的过程中要把一个项(包括项前的符号)整个的看成一个数,这样能避免符号错误。

3. 你能根据上面的运算,用文字叙述一下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方法吗?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上面的运算过程,然后师生共同总结: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单项式成多项式中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通过乘法分配律,把单项式乘多项式转化成已经解决了的单项式乘单项式问题,这里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典例剖析

例1. 计算:

(1) ; (2)

学生解答各题,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学生解题中存在的共同错误并点评,注意强调:

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要特别重视转化的过程,初学时这一步不要省略,以后熟练了可以逐步省略。

例2 求 的值,其中

提问学生,可以直接把 带进式子运算吗?如果觉得运算很繁琐,你有其它的建议吗?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后,让学生尝试解答,之后教师板书示范,共同总结出方法:

计算代数式的值的一般步骤是先化简,再求值。

四、课堂练习

基础练习:

1.计算:

(1) ; (2) ;

(3) ; (4)

2.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的错误,组织学生对错误进行分析,切实夯实基本运算能力。

提高练习

3.已知 ,求代数式 的值。

4.已知 ,求 的值。

让学生自己分析,相互讨论,丰富解决数学问题的经验。

五、小结

师生共同回顾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所起的作用,交流解答运算题的经验。教师对课堂上学生掌握不够牢固的知识进行辨析、强调与补充,学生也可以谈一谈个人的学习感受。

六、布置作业

p41 第7题

七年级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实用16篇)篇十五

知识与技能:

理解移项法则,会解形如ax+b=cx+d的方程,体会等式变形中的化归思想.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实际问题中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思想的作用及应用价值.

2、经历探索移项法则法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实际问题,探索用移项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进一步认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从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确定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建立形如ax+b=cx+d的方程,并利用移项和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

确定相等关系并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正确地进行移项并解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二、自主学习:

1.解方程:

3x+20=4x-25。

观察上列一元一次方程,与上题的类型有什么区别?

3.新知学习请运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

(1)4x-15=9;(2)2x=5x-21。

你有什么发现?

三、精讲点拨。

问题2你能说说由方程到方程的变形过程中有什么变化吗?

移项的定义:一般地,把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

移项的依据及注意事项:移项实际上是利用等式的性质1.注意:移项一定要变号。

例1解下列方程:

解:移项,得3x+2x=32-7。

合并同类项,得5x=25。

系数化为1,得x=5。

移项时需要移哪些项?为什么?

针对训练:解下列方程:

(1)5x-7=2x-10;(2)-0.3x+3=9+1.2x.

四、合作探究。

列方程解决问题。

思考:如何设未知数?

你能找到等量关系吗?

五、当堂巩固。

1.对方程7x=6+4x进行移项,得___________,合并同类项,得_________,系数化为1,得________.

2.小新出生时父亲28岁,现在父亲的年龄比小新年龄的3倍小2岁.求小新现在的年龄.

六、课堂小结。

1.本节课主要学习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移项,移项的根据是等式的性质1。

2.本节的实际问题的相等关系的依据: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式子相等。

3.列方程解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七、作业布置。

1.必做题:教科书第91页习题3.2第3(3),(4),11题。

2.选做题:

八、板书设计。

七年级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实用16篇)篇十六

能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在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体会数学语言的严谨与简洁。

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重点难点

重点

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和运用

难点

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点和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1.说出平方差公式的内容及作用。

2.我们知道,当相乘的两个多项式有一项相同,另一项相反时,可以用平方差公式直接得到结果,大大简化了运算过程,那么当相乘的两个多项式两项都相同时,是不是也有一个公式来简化运算过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一个新的乘法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探究新知

计算下列各式,你能发现它们的结果有什么规律吗?

鼓励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只要是自己动脑筋发现的,都要给予肯定,以此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综合学生的观察,得到:两数和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它们的积的两倍。

2.这个结论可以推广到任意两个数的计算上去吗?

我们可以利用多项式乘法法则来推导一下:(师生共同完成)

3.两数差的平方等于什么呢?请同学们计算。

学生一般会这样计算:

及时引导学生用语言叙述这个结果:

两数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减去它们的积的两倍。

以上两个公式都叫做完全平方公式,它们之间有联系吗?启发学生把“-b”整个的看成一个数,用两数和的平方公式来计算,结果怎么样?结果发现两数差的平方可以用两数和的平方公式推导出来,也就是两数差的平方公式可以归属于两数和的平方公式。但为了使用方便,通常我们还是以两个公式来呈现。

完全平方公式:;

用语言叙述为: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的积的两倍。

完全平方公式的理解

1.比较两数和、两数差的平方公式的异同。

学生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

2.比较完全平方公式与平方差公式的不同之处。

学生发表看法后,教师特别指出完全平方公式计算的结果有三项,不要误以为是两项,比方;,是错误的。我们用图形的面积来加深一下对这个结果的理解:如图,显然整个正方形的面积由四部分组成。

例1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3);(4);

师生共同解答,教师板书。初学运用时要写清楚运用公式的步骤,熟记公式。

例2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学生解答,进一步体会两个完全平方公式的异同。

1.下面各式的计算对不对?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

2.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2);(3);

3.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错误,组织学生对错误进行分析,对于第1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导致错误的原因。

师生共同回顾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点,体会公式的作用,交流计算的经验。教师对课堂上学生掌握不够牢固的知识进行辨析、强调与补充,学生也可以谈一谈个人的学习感受。

p50第2(1)、(2),4题

相关范文推荐

    司机周工作总结(汇总20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自己工作状态的客观反思,能够帮助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效率。读完这些月工作总结范文后,希望大家能够对自己的月工作总结有更清晰的认识,更好地进

    全面学习心得体会(优质15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所思所想。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写心得体会,小编整理了一些典型的范文供参考。春节假期刚过,全国两会将至。在这样的时间节

    职称助教申请书大全(21篇)

    据说,一封精心写好的更多申请书,能够在众多候选者中脱颖而出。在阅读这些申请书范文时,可以对比自己的写作,发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尊敬的领导:本人现年39岁,20

    大医心得体会和感想(热门19篇)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思想和行为的审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改正错误,并成长为更好的人。以下是一些历届优秀毕业生写的心得体会,希望能给正在写心得的同学们提供一些思

    学习童装心得体会和感想(通用22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整理思绪,将碎片化的经验或者感悟整合为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如果你正在写心得体会,可以参考一下以下的范文,或许能够找到一些新的写作思路和技巧

    四年级上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优质14篇)

    教学工作计划能够实施教学管理,监督和评估教学过程和结果。以下是一些在实际教学中得到验证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本学期我所任教的班级是四(3)班,

    渔童读后感(通用21篇)

    读后感是我们在阅读完一本书之后对书中内容进行思考和总结的一种表达方式。读后感是对读书过程中的思考和感悟的总结和归纳,如何写一篇有意义、触动人心的读后感是每个读者

    政治学发展心得体会报告(优质18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便更好地发挥个人潜能。下面是一些值得阅读和思考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路和启示。

    提交原件申请书(优质22篇)

    撰写一份精心策划的申请书可以为我们争取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愿望。大家一起来欣赏以下的更多申请书范文,相信会给你带来一些写作上的思考。

    开户工作心得体会和感想(汇总20篇)

    工作心得体会是对过去工作的回顾和总结,它能够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接下来是一些业界专家的工作心得体会,或许能够为我们的工作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