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的三潭印月(专业14篇)

时间:2023-12-04 作者:曼珠

写作是一种能力,是通过不断练习和学习才能够逐渐提高的。下面这些作文范文是优秀作家的杰作,它们展示了写作的魅力和艺术。

西湖的三潭印月(专业14篇)篇一

亲爱的游客,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美丽的杭州,我是四(6)班旅游社的董亭君导游,大家叫我董导就好了。今天非常荣幸能与大家共度这段美好的时光。在这短暂的时光中,我会竭尽所能,为大家服务,预祝各位旅游愉快!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景点是著名的杭州西湖,大家请看,眼前这片波光粼粼.清澈见底的湖水就是西湖了。现在,大家请跟随我登上游船,到西湖小瀛洲去游览。上船时请注意安全。

各位如果有机会从空中俯瞰,会发现小瀛洲恰似一个“田”字。

好了,船已靠岸,我们下船上岛,还是提醒各位注意脚下安全,不要推挤,也不要遗落物品。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要经过的这座桥,就是九曲桥啦!它有9转30多个弯,是全岛的中轴曲线。前方曲桥中间,那座红柱黑瓦的四方亭叫御碑亭,当年康熙皇帝下江南时所提的“三潭印月”石碑就在其中。各位游客可以在那块石碑旁拍照留念。

走过了九曲桥,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片开阔的湖面,湖中有三座葫芦形的石塔,我想大家都知道啦!没错!这就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三潭印月。每到中秋之夜,皓月当空,人们在塔内点上蜡烛,孔口用白色薄纸蒙上,烛光从纸上透出,倒映于湖,又成水中之月,随着微波荡漾,似有无数个月亮在水中晃动,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各位游客,本次游玩到此结束,请大家随我登船回岸。希望各位有空再来一赏美丽的杭州西湖。谢谢大家!

西湖的三潭印月(专业14篇)篇二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诗曰:

水光潋滟请方好,

山色空朦雨亦奇。

今日西湖正如诗曰,朦朦烟雨,柳影婆娑,是人间天堂,更胜似天堂人间,整个杭州像一根玉带环湖围山。

西湖的碧波,在雨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岸边,拂水的垂柳轻轻地随风摇曳……。

西湖的花儿开了,开得如此多娇!特别是樱花,一树树、一簇簇鲜艳欲滴,露珠还时不时地从花上调皮地跳下来。青绿的树枝被一个个精巧的花球儿挂得弯下了腰。细细端详,樱花仿佛嫣然微笑,喷出醉人的芬芳。路边的兰花清幽高雅,亭亭玉立。花开正茂,芳香四溢,我被这兰花深深的迷住了!

雨又大起来了,雨珠儿“噼噼啪啪”地落在西湖。此时,雨中的西湖显得婀娜多姿。

我不禁叹曰:雨朦朦兮西湖美!

西湖的三潭印月(专业14篇)篇三

这是我去杭州的第二天,清晨阳光明媚,空气清晰,我们去游览“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名胜古迹——三潭印月。

一到湖滨,我们便买了游船票,在这风和日丽,游人如云的时候,能够买上几张票,在这富有诗情画意的湖中泛舟,我想是幸运的。

我站在船头,一股清风从宽阔的湖面上迎面扑来,好凉快呀!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我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饱览着这迷人的景致,近处,波光涟的湖面上,点缀着缓缓移动的华丽船帆,偶尔,几只小鸟扑打着翅膀,拎过水面,远端出现了南端水面上的三潭印月的侧影。一路上,游客对西湖的秀丽景色赞不绝口。用“谁广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来赞美一点也不夸张。

我们正在欣赏西湖美景的时候,船竟不知不觉地到了彼岸。下船后,一进门,写着四个大字——“竹径通幽”。穿过月牙门,出现在我们面前是一片竹林,阴凉异常,让我们感觉进了世外桃源。我们走着走着到了九曲桥。

湖旁亭楼倒映,池中莲荷并蒂,湖面垂柳拂波。真是时时有景,处处有花,胜景名花,耐人寻味。

桥下,那千姿百态的睡莲撑开了腰,它们似乎在打招呼着游人,别忘了我!我想:怎么会忘了你们!

在一片亭台连绵,楼阁错落,芳草如荫,我看到湖面上有高高的石塔,球形,中空,球面有5个圆孔。这就是“三潭印月”。

一个上午的游览结束了,而我的思绪却还在那里流连,深深地陶醉在那诗情画意中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西湖的三潭印月(专业14篇)篇四

有一年,山东巧匠鲁班,带着他的小妹,到杭州来。他们在钱塘门边租两间铺面,挂出“山东鲁氏,铁木石作”的招牌。招牌刚刚挂出,上门来拜师学艺的人便把门槛都踏断了,鲁班挑挑拣拣,留下了一百八十个心灵手巧的年轻后生做徒弟。鲁班兄妹的手艺巧极了,堪称鬼斧神工。两兄妹凿成的石狗会管门,雕出的木猫会捉鼠。一百八十个徒弟经他们一一指点,个个都成了高手。

一天,鲁班兄妹正在细心给徒弟们指点工艺,忽然一阵黑风刮过,顿时天上乌云滚滚,原来有一个黑鱼精到人间来作祟,黑鱼精一头钻到西湖中央,杭州一个三百六十丈的深潭。它在深潭里吹口气,杭州便满城鱼腥臭;它在深潭里喷喷水,北山南山便下暴雨。就在这一天,湖边的杨柳折断了,花朵凋谢了,大水不断往上涨。

鲁班兄妹带着一百八十个徒弟,一齐爬上宝石山。他们朝山下望望,只见前面一片汪洋,全城的房屋都浸泡在臭水里,男女老少都逃到西湖四周的山头上。湖中央,转着一个老大老大的漩涡,漩涡当中翘起一只很阔的鱼嘴巴,鱼嘴巴越翘越高,慢慢地露出整个大鱼头,鱼头往上一挺,蓦地飞起一朵乌云,升到天上。乌云飘呀飘呀,飘到宝石顶上,慢慢落下来,里面钻出一个又黑又丑的后生。

黑后生滚动圆鼓鼓的斗鸡眼珠,朝鲁妹瞟了瞟“哈!好漂亮的姑娘,你做的啥行当?”鲁妹说“我是个巧工匠。”

黑后生把鲁妹从头看到脚说“对了,对了!我看你亮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想必是个巧裁剪。走,跟我去做新衣。”鲁妹摇摇头。

黑后生又打量了一番“对了,对了!我看你苗条的身材纤巧的手,想必有描龙绣凤的好针线。走,跟我去绣锦被。”鲁妹摇摇头。

黑后生猜来猜去猜不着,心里想一想,眯起眼睛说“漂亮的姑娘,不会裁剪不要紧,不会刺绣不要紧,你嫁到我家去,山珍海味吃不完,乐得享清福。”说着,伸手来拉鲁妹。

鲁班一榔头隔开他的手,呵斥道“滚开点!”黑后生仍旧咧开大嘴,嘻皮笑脸“我的皮有三尺厚,不怕你的木榔头!漂亮姑娘嫁了我,什么都好讲;漂亮姑娘不嫁我,再涨大水漫山岗!”鲁妹心想倘若再涨水,全城人的性命都保不住了。她眼珠儿转了两转,便想出一个办法,对黑后生说“嫁你不急,让我大哥替我办样嫁妆。”

黑后生一听甚是开心“好姑娘,我答应,你打算办样啥嫁妆呢?”鲁妹说“高高山上高高岩,我要大哥把它凿成一只大香炉。”黑后生高兴得拍大腿“好好!天上黑鱼王,落凡立庙堂。有个陪嫁的石香炉,正好拿它来收供养!”鲁妹拉过阿哥商量了一阵。鲁班对黑后生说“东是水,西是水,怎么办呢?你先把大水落下去,我才好动手。”

黑后生张开阔嘴巴一吸,满城的大水竟飞了起来,倒灌进他的肚皮里去啦。鲁班指指山上的一块悬崖问黑后生“你看,你看,把这座山劈下来凿只香炉怎么样?”黑后生说“好哩,好哩。大舅子,你快凿,凿得越大越风光!”

鲁班说“香炉高,香炉大,重重的石香炉你怎么搬呢?”黑后生说“喏喏喏,只要我抬抬脚,身后就会刮黑风;小小的石香炉算得了什么,就是一座山我也吸得动!”逃难在四周山上的人都回家去了,鲁班他们便爬上那倒挂着的悬崖。鲁班抡起大榔头,在悬崖上砸下第一锤,他的一百八十个徒弟,跟着砸了一百八十锤。“轰隆”一声,悬崖翻下来了。悬崖很大,这边望望白洋洋,那边望望洋洋白,怎么把它凿成滚圆滚圆的石香炉呢?鲁班朝湖心的深潭瞄了瞄,估好大小,就捏根长绳子,站在悬崖当中,叫妹妹拉紧绳子的另一头,“啪嗒啪嗒”绕着自已跑了一周,鲁妹的脚印子便在悬崖上画了一个圆圈圈。鲁班先凿了大样,一百八十个徒弟按着样子凿。凿一天,又一天,一共凿了七七四十九天,悬崖不见啦,变成一只顶大顶大石香炉。圆鼓鼓的香炉底下,有三只倒竖葫芦形的尖脚;尖脚上,都有个三面透光的圆洞洞。大石香炉凿成了,鲁班朝黑后生说“你看,你看,我妹妹的嫁妆已办好,现在就请你搬下湖!”

黑后生要领新娘子。鲁班说“别忙,别忙,你先把嫁妆搬去摆起来,再打发花轿来抬。”黑后生高兴坏了,一个转身就往山下跑,他卷起的旋风,竟把那么大的一个石香炉咕碌碌吸在后面滚。黑后生跑呀跑呀,跑到湖中央,变成黑鱼,钻进深潭;石香炉滚呀滚呀,滚到湖中央,在深潭潭旁边的斜面一滑,“拍得”一下子倒覆过来,把深潭罩得严严实实,不留一丝缝隙。黑鱼精被罩在石香炉下面,闷得透不过气来;往上顶顶,石香炉不动;想刮一阵风,又转不开身子,没办法,只好死命往下钻。它越往下钻,石香炉就越往下陷,最后黑鱼精被活活的闷死在湖底,石香炉也陷在湖底的烂泥里,只在湖面上露出三只葫芦形的脚。

从此,西湖留下一个奇妙的景致每年中秋节夜里,人们划船到湖中央去,在炉脚上那三面透光的圆洞洞里点烛火;烛光映在湖里,就现出了好几个月影。后来这地方便叫“三潭印月”。

西湖的三潭印月(专业14篇)篇五

看了《西湖民间故事》后,我才知道三潭印月边上有一个小岛,于是我就一直要求妈妈带我去。

终于在一个风和日丽、春暖花开的日子,我们一家坐着画舫来到了岛上。呵,这里真和书上写的一模一样,绿树成荫,有几块形态各异的石头。(我还爬上去玩了一下呢!)岛的边上有供游客休息的我心相印亭。岛是环形的,形成了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景象。岛上有一座桥,叫九曲桥,本来应该是九曲的,可我数过,有十多曲呢。湖边有一排垂柳,夹着几株盛开的桃花,让小岛看上去格外秀丽。

我想知道三个石塔在哪里,就绕着岛走了一圈。终于找到了!它们是三个两米高的石塔,塔呈球形,排列着五个小圆孔,塔顶是葫芦状。相传有个黑鱼精,在西湖里兴风作浪,观音娘娘知道了,向如来佛借来了一只香炉,把黑鱼精镇压在香炉底下,只露出了三个炉脚。因此,西湖的泥都成了香灰泥。

据说三潭映月最美的是夜景。中秋节时,人们在塔中点上蜡烛,洞口蒙上薄纸,光从纸里透出,倒映在湖面,那时“月光、烛光、湖光,波光粼粼;月影、塔影、云影,交相辉映。”我真想在一个中秋节的夜晚去看看这美丽的景色啊!

西湖的三潭印月(专业14篇)篇六

暑假,妈妈带我去了三潭印月,那是令我有生以来最难忘的一次旅游。

那天多云,刮着微风时不时还下会儿毛毛雨。我们去的三潭印月又名小瀛洲,是西湖三岛之一,是一座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胜地。

我们乘游艇来到岛上,上了九曲桥,向下望便看见荷花绿叶,还能闻着荷香。因为刚下过毛毛雨,荷叶上的水珠还未干,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十分美丽。在桥下的荷花有的含苞,有的盛开。一株株出污泥而不染,在桥上望荷花的颜色有粉的、白的、黄的……加上绿叶的点缀,更是锦上添花。至今为止,我才明白人们为什么偏爱荷花,也知道为何西湖的“十里荷花”会让人如此向往了。

下了九曲桥,我们沿着堤坝走,杨柳依依,微风拂面,心情舒畅极了。边走边看,不知不觉已走进了一片开阔草地,欣赏那著名的“三潭”。“三潭”是湖中矗立的石塔,远望,它古朴而优美。听导游说:中秋佳节,人们在塔顶的小圆洞里点上蜡烛,三个塔有15个,加上水中倒立真假便会有32个。

我猛然间想起流传千古的名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美,三潭印月更是美中之美!

西湖的三潭印月(专业14篇)篇七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周嘉瑜。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西湖的三潭印月。

好了,废话不多说,我们这就来看看被称为西湖第一胜景的“三潭印月”吧。三潭印月是西湖十景之一,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它与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称湖中三岛。那么,三潭印月是谁创设的呢?相传是苏东坡在杭州的时候创设的。苏东坡非常喜欢西湖,写下了不少赞美西湖的诗句,西湖景区还有一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苏堤。你们知道三潭印月有趣在什么地方吗?有趣的是塔腹中空,球面上排列着若干圆洞,如果在月明之夜,洞口就会糊上薄纸,塔中燃上灯光,洞形会印入湖面,呈现出许多月亮,夜景非常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

现在你们应该知道三潭印月是怎么样的一景了吧?请你们在三潭印月岛上自由活动吧!

西湖的三潭印月(专业14篇)篇八

我满心欢喜地来到风景秀丽,景色迷人的杭州西湖。走在湖边,看见眼前碧绿的湖水里倒映着远处的小亭,天空中的白云,湖边的`杨柳……真像一副美丽的水彩画。

船慢慢行驶到湖中心,“三潭印月”的湖面上有三个小塔形成等腰三角形。塔高两米,底层像小葫芦,下面是个空心圆,竖立在湖面上。传说,在中秋节来临时,船夫划着小船,将蜡烛点燃,插入空心圆中,再用胭脂纸蒙住5个小洞,到了晚上,每个潭有5个月亮,有3个潭,共15个月亮,倒映在湖里也有15个月亮,共30个月亮,天上和水中有2个月亮,你知道还有一个月亮在哪里?还有一个月亮在我心里呢!

微风吹过阳光照耀的湖面,反射出点点金光,像谁在湖中撒下一把碎金。这就是我心中景色秀丽的西湖。

西湖的三潭印月(专业14篇)篇九

各位团友:

大家好!

各位团友,这美丽的三潭印月岛并非自然形成,而是多少年来,人们用古典造林手法建设起来的一个园林艺术精品。最早,这里是人工堆叠而成的水上陆地,吴越时这里被辟建为水心保宁寺。明朝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当时的钱塘县令聂心汤,别出心裁地想在西湖建造一个放生地,就利用水心保宁寺的遗址,用西湖的淤泥筑起了这个湖中之岛,又在岛外修了条环形堤埂,使它形成了“岛中有岛,湖中有湖”的格局,作为放生之所。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当时的浙江总督李卫在此苦心经营,大兴土木,建亭台楼阁,植奇花异草,使小瀛洲成为一处多姿多彩的江南水上园林。当时的西湖十八景之一“鱼沼秋蓉”就在此地。民国时期,由于政府腐坏无能,对小瀛洲长期不加整治,亭阁颓废,堤岸沉陷,花木荒芜,一派萧条,小瀛洲几乎成为一个荒岛。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拨款对三潭印月进行了七次大规模的改造,使它重现昔日风采,在空间变化、组景层次、建设布局和花木配置方面都显得匠心独运、巧夺天工。今天的三潭印月由大量景物构成几个景区,而每个景区都自成一体,又互为衬托,有机结合。可以说小瀛洲是西湖中的一个“大盆景”。好,下面就让我们开始游览,细细欣赏这大盆景吧!

请大家先看上面这块匾额:“小瀛洲”。它是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所书写。而这座歇山式敞轩是小瀛洲上的主要园林建筑。它原是清朝时期大官僚彭玉麟退省处,称为“彭公祠”,辛亥革命后被改作“浙江先贤祠”,奉祀明末清初四位有强烈民族意识的浙江籍学者黄宗羲、齐周华、吕留良、杭世骏。现在的建筑是1959年改建的。

穿过先贤祠,来到了九曲桥。这三潭印月岛上的九曲桥,有九转三十个弯,为全岛的中轴曲线。当我们在迂回多变的九曲桥上行走时,就会发现岛上湖中的美妙景致仿佛成了立体的画,流动的诗,使你有步移景换,小中见大的感觉,体会到这里美景层次丰实,游程突然延长,千变万化,出奇制胜。大家请看这块大石头,这是一块有名的太湖石。有人称其为“九狮石”,上面似有九只狮子,仔细辨认一下,就会发现这九只狮子有的形似,有的神似。

各位团友,请看这别具一格的三角亭,它造型别致,名为开网亭,取自佛教开网放生之意,同时也点出了早先此地是放生地的原意。再看左边,这个四角亭被称为“亭亭亭”,取明代聂大年诗“三塔亭亭引碧流,,之句。这开网亭和亭亭亭一高一矮,一东一西,相互呼应,互为衬托,选址精心,营造奇巧,十分讲究与自然的结合,是三潭印月岛上不可缺少的一组景观。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了三潭印月的中心绿洲,这里的景观主要由粉墙、漏窗、竹径组成。请看这一截横列于两段曲桥之间的矮墙,中间有个圆洞门,上书“竹径通幽”四个字,落款是康有为。这粉墙内外景致各异,墙外翠竹千竿曲径通幽,墙内游者济济,俨然两处天地。墙上构图精美的漏窗,起到了内外互相渗透的作用。透过圆洞门两边的漏窗可见墙外竹影婆娑,清幽恬静,一条小径消失在竹林远处,使人感到“庭园深深深几许”。而回头一览这三潭印月岛中之湖,亭台倒影,尽在水中,奇花异草,映碧叠翠。假山曲桥,一静一动,虚虚实实,相映成趣,又是一幅生动的水景画。

我们走过九曲桥,迎面所见的分别是迎翠轩、木香榭和花鸟厅。在这里,放眼望去,水绿、树绿,亭台叠石都似被映成绿色,真有置身于绿色庭院中的感觉。而前面又是一座引你步步入胜、渐入佳境的九曲桥。曲桥中间那座朱柱黛瓦的四方碑亭就是御碑亭,当年康熙所题“三潭印月’’的石碑,就竖在此亭内。站在这座迂回多变的九曲桥上,我们环望四周,会发现这巧夺天工的三潭印月,不仅以园林称胜,而且还是座迷人的花岛。请看这岛上的绿洲、堤埂上栽满了各色各样的美丽花卉,岛中池塘内缀满了多种多样的睡莲、荷花,而岛上的幽径上又植上了许多摇曳的翠竹。此时此刻,你会觉得这全岛的空气都凝聚着花的清香。

还规定三塔之内不得种植菱藕。元代时三塔被毁,明朝万历年间在现在位置上重建。这三塔基本呈等边三角形,间距62米,塔高2米,造型优美,塔身呈球状,有五孔,饰有浮雕图案,塔顶呈葫芦状。民间传说这儿有三个水妖居住,因而塔形似葫芦以将其镇住。

一片极富诗情画意的景观,让人感到有一种奇幻之美。

好了,三潭印月的游览到此结束。接下来,我们将乘船去苏堤。

西湖的三潭印月(专业14篇)篇十

各位团友,大家好。现在我们弃船登岸,来到了西湖十景之一的三潭印月。前面我们介绍过,水光潋滟的西湖上有三座绿岛,她们都有动听的名,分别叫湖心亭、阮公墩和三潭印月。这三潭印月又名小瀛洲,就是海上仙山的意思。小瀛洲是湖中三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屿,它的面积约为7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为60%。南北两部分由九曲桥相联结,东西两侧则以土堤来连贯,从空中俯瞰,恰似一个绿色的“田”,呈现大湖围小湖、岛中套小岛的景色。它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运用中国园林的借景手法和多变奇巧的布景艺术,成为西湖中风景最优美的地方之一。

各位团友,这美丽的三潭印月岛并非自然形成,而是多少年来,人们用古典造林手法建设起来的一个园林艺术精品。最早,这里是人工堆叠而成的水上陆地,吴越时这里被辟建为水心保宁寺。明朝万历三十五年(16__年),当时的钱塘县令聂心汤,别出心裁地想在西湖建造一个放生地,就利用水心保宁寺的遗址,用西湖的淤泥筑起了这个湖中之岛,又在岛外修了条环形堤埂,使它形成了“岛中有岛,湖中有湖”的格局,作为放生之所。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当时的浙江总督李卫在此苦心经营,大兴土木,建亭台楼阁,植奇花异草,使小瀛洲成为一处多姿多彩的江南水上园林。当时的西湖十八景之一“鱼沼秋蓉”就在此地。民国时期,由于政府腐败无能,对小瀛洲长期不加整治,亭阁颓废,堤岸沉陷,花木荒芜,一派萧条,小瀛洲几乎成为一个荒岛。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拨款对三潭印月进行了七次大规模的改造,使它重现昔日风采,在空间变化、组景层次、建设布局和花木配置方面都显得匠心独运、巧夺天工。今天的三潭印月由大量景物构成几个景区,而每个景区都自成一体,又互为衬托,有机结合。可以说小瀛洲是西湖中的一个“大盆景”。好,下面就让我们开始游览,细细欣赏这大盆景吧!

西湖的三潭印月(专业14篇)篇十一

我和爸爸。妈妈乘长途汽车,来到了令人向往的杭州西湖。

呦,西湖真大呀——简直像天空那样广阔。湖水碧绿清澈,湖面平静无波,像一面镜子。

西湖中有三岛,人称“蓬莱三岛”,意为海上的仙山琼岛。我们乘坐小船,来到了三岛中的岛——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是一个花岛。水面上有许多水生植物,其中最茂盛的是睡莲,品种最奇特的是金莲。草坪上,雪松挺拔,石榴花开的鲜艳。远远看去,石榴花像一簇簇火焰。碧绿的水,翠绿的树,火红的花,弯曲的桥,形成了江南独特的水上园林。因此,三潭印月又被誉为西湖中的“盆景”。

三潭印月,历来就是杭州赏月胜地。每逢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月影。塔影人影交相辉映,形成“天上月一轮,湖中景成三”的绚丽景色。

在岛上,有一座红柱黑瓦的四方碑亭,上面写着“三潭印月”四个字,它是康熙皇帝16南巡西湖时所题。

回到西湖岸上,放眼望去,三潭印月好像西湖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西湖的三潭印月(专业14篇)篇十二

教学难点:知道三潭印月是怎么来的,什么样,,感受三潭印月的美丽。

教学具准备:投影。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师:柳帘缭绕的三潭印月,俘漾在西湖外湖中央。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美丽的三潭印月。

二、初读课文。

1、 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查字典或者问同学、老师,努力读正确、力争达到流利。

2、 学生练习初读。

3、 检查学生读书。

4、 交流;你又认识了哪些新的生字朋友?学生交流。

5、 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三潭印月是怎么来的?什么样?感受一下三潭印月的美丽。

6、 学生带着问题思考。

三、细读课文。

1、 通过读课文,你都读懂了哪些内容?

学生交流:

三潭印月是怎么来的?(第二自然段:苏东坡 多蓄水   深挖湖)。

三潭印月什么样?(第四自然段:中秋节的晚上,天上的月亮照在湖面,在三个石塔里点起明亮的灯火,再蒙上透明的白纸,灯光映在湖水里,就象一个个圆圆的月亮。此时,月亮、灯光、湖光交相辉映,夜景十分迷人。)。

2、 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三潭印月的美丽?

(学生自由汇报)。

3、 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

四、作业:摘抄好词佳句。

语文实践活动 3。

教学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难点:培养口语交际和习作能力。

查阅资料:摘抄描写秋天的好词佳句。

教学具准备:投影。

教学课时数:2。

第1课时。

教学要求:读准字音的练习,巩固生字,积累词语,辨析近义词。

教学过程:        。

一、 读准字音的练习。

1、读题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学生自己读一读,选择读音。

3、全班交流。

4、确定多音字的方法就是要据词定音。

二、 比一比,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再组词语。

1、读题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学生观察这些词并思考。

3、交流:每组字有哪些地方相同,有什么不同?

4、今后要防止写错别字,多积累词语,扩大词汇量。

三、 辨析近意词。

1、 想一想两个词语的意思,可以查字典解决。

2、 试着口头填空。

3、 全班交流,及时订正。

四、 修改一段话。

1、 读题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复习修改符号。

2、 了解这段话的内容,学生尝试修改。

3、 修改之后再读,检查修改的是否正确。

五、作业:自选1、2、3完成。

第2课时。

教学要求:进行阅读短文的练习,培养口语交际和习作能力。

教学过程:      。

阅读短文的练习。

1、读题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充分练习自由读,达到正确自由读。

3、指名读,指导正确读。

4、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

5、师:读出年轻的柳树骄傲的语气和老柳树友好温和的语气。

6、结合短文内容进行讨论,可以有哪些不同的结尾,为什么?

7、作业:续写结尾。

二、口语交际。

1、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收集关于秋天的信息。

2、召开信息发布会:

师:大家围绕秋天的话题展开交流。可以描绘秋天的景物,说一说秋天的感触,还可以讲一个秋天的故事。

3、学生交流: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认真听,交流听后的收获,也可以提出不懂的问题,虚心向别人请教。

第三、四课时:写作、评改部分作文。

四单元备课:。

教学目标:学习、认识本单元生字新词,积累四字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能结合课文内容和课外资料理解向导说的一段话的意思。深入学习课文,体会老麻雀那种“爱”的强大力量。能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理解“……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这句话的意思。针对学生问题展开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老麻雀那种“爱”的强大力量。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用融洽、眼花缭乱造句。了解鸟岛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是鸟的乐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奥妙。感悟写法,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理解鸟岛的神奇。复习本单元学过的生字,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学习给熟字加上一部分带出新字的方法,培养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的能力。使学生体会表达方法,学习欣赏好词佳句,培养语感。

教学重点:

学生体会表达方法,学习欣赏好词佳句,培养语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西湖的三潭印月(专业14篇)篇十三

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普照,我独自一人乘着游船去观赏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在西湖三岛之一的“小瀛洲”周围。听讲解的叔叔说:“小瀛洲”的岛基是南宋时期杭州知府苏东坡组织民工疏浚西湖,用挖出的葑泥堆筑而成的,明代又沿岛筑起环形堤埂等,才构成“湖中有岛,岛中有湖”、宛如“蓬莱仙岛”的绝妙佳境,因而得名“小瀛洲”。“小瀛洲”岛南的水面上有三座造型美丽的小石塔,是当年苏东坡组织疏浚西湖时在深水处立的坐标。明代重建成现在这个样子。秋夜,皓月当空,如在塔内点上灯烛,洞口蒙上薄纸,灯光从中透出,便宛如一个个小月亮倒影水中,构成“天上月一轮,湖中影成三”的.奇丽景色。“三潭印月”由此而得名。

听了这位叔叔的介绍,我对“小瀛洲”和“三潭印月”又多了几分了解。

现在岛上有曲桥和造型别致的亭榭。在绿云荷香的掩映下,景观富有层次,意境深邃。从岛上望去,三座造型美丽的小石塔浮现在我的眼前,石塔屹立在湖中,像一名英勇的小战士。

夜幕渐渐地降了下来,我的行程也终于结束了。

西湖的三潭印月(专业14篇)篇十四

四周围是环形堤埂,岛中有湖,水面划为“田”字形,建有一座九转三回、三十个弯的九曲桥,岛上建筑精致,四时花卉扶疏,有“水上仙子”美称岛南湖面上有三个石塔鼎足而立,塔高2米,球形塔身中空,有五个小圆孔,有“月光映潭,塔分为三”之说历来人们将这里比作神话传说中的仙岛,故此岛有“小”之称,岛荫凝秀,园林精雅,文脉蕴藉,丰姿绰约,名列西湖十景,尤以仲秋时节空中月、水中月、塔中月与赏月人心中各有寄托的“明月”上下辉映、神思遄飞而向为秋游者所必到。

三潭印月园地是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以湖泥堆积而成,周围环形堤埂筑于万历三十九年。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南北连以曲桥,东西系以柳堤。面积7公顷,俯视呈田字形,素以“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水上园林而著称。洲上有“开网”、“亭亭”、“迎翠”、“闲放”、“我心相印”等亭、榭、楼、台,石桥曲折有致,漏窗空灵深远,花木扶疏,倒影迷离,置身其间,有一步一景,步移景异之趣。

在中秋月明之夜,到杭州西湖泛舟,您可领略“烟笼秋水月笼纱”的`美境。是西湖上的三潭印月,是自古以来的赏月胜地。三个石塔,亭亭玉立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中秋月夜,在塔里点上灯烛,洞口蒙上薄纸,灯光从纸中透出,宛如一轮轮明月,倒影在湖中。等到皓月当空时,月光、灯光和湖光交相辉映,月影、塔影、云影相互映衬,画出一幅“一湖金水欲溶秋”的美景,让人流连往返。

三潭印月,花木扶疏,步移景异。以其地处湖中,是领略西湖山光水色的绝妙处,更是观赏苏东坡诗中所说的“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饔暌嗥妗敝械摹扒绻狻庇搿坝晟”的最佳处。

“我心相印”是佛教语汇,意思为:“不须言,彼此意会”,也即通常所说的“心心相印”之意。亭前有石栏,凭栏了望,湖中三石塔亭亭玉立在眼前,广阔的湖面与远近景色也历历在目。亭柱上悬挂着著名作家周而复写的一副楹联:

山光静对烟波际,

塔影清涵水月间。

三潭印月岛又名小瀛洲,与湖心亭,阮公墩合称为湖上三岛。全岛连水面在内面积约七公顷,南北有曲桥相通,东西以土堤相连桥堤呈“十”字形交叉,将岛上水面一分为四水面外围是环形堤埂。从空中俯瞰,岛上陆地形如一个特大的“田”字,呈现出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水景称胜的特色在西湖十景中独具一格,为我国江南水上园林的经典之作。明万历三十五年(一六零七),钱塘县令聂心汤取湖中葑泥在岛周围筑堤坝,初成湖中湖,作为放生之所。后人在岛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称为“三潭”,清初岛上又加营建筑曲桥,堂轩,沿内湖环植木芙蓉,复经清光绪间退休将领彭玉麟在此营造别墅,小瀛洲初具风貌。

三潭印月景观富层次,空间多变化,建筑布局匠心独运。从岛北码头上岸,经过先贤祠等两座建筑,即步入九曲平桥,桥上有开网亭,亭亭亭,康熙御碑亭,我心相印亭四座造型各异的亭子,让人走走停停,歇歇看看,或谈笑,或留影,流连观照,饱览美景。

九曲桥东,隔水与一堵短墙相望。墙两端了无衔接,形若屏风。但粉墙上开启四只花饰精美的漏窗,墙内墙外空间隔而不断,相互渗透。墙外游人熙熙攘攘,墙内却幽雅宁静,咫尺之间兀自大异其趣。交通情况:由西湖坐船前往。

由于三潭印月的美丽景色,国家将它的形象放在了钱币上。最先是七十年代末的外汇兑换券1元,正面就是翠绿色的三潭印月图案;然后的一元纸币的背面风景也采用了几乎一样的图案――水中的三座石塔。因此,西湖此景的名气大增。

相关范文推荐

    英文面试分钟自我介绍(汇总13篇)

    在社交场合中,自我介绍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在本文的后面,我们会提供一些实用的自我介绍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尊敬的各位考官

    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方案大全(21篇)

    一个好的实施方案应该能够解决问题,实现预期目标,并且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和效果。以下是一些成功实施方案的共同特点和规律,希望对大家的实践有所启示。按照《干部任期经

    六年级军训心得(实用19篇)

    军训心得可以帮助我们回顾和梳理军训期间的感受、体验和成长过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军训心得范文,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和借鉴,写出自己较为完美的心得。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第一朵杏花(精选22篇)

    教学计划还可以帮助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供合适的教学材料和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学计划的编写需要注意一些核心要素,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和建议

    观看抗战周年阅兵心得体会(模板17篇)

    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帮助我们形成对于自己学习或工作的整体认识,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我不仅总结了经验,还发现了自己的潜力和优势。

    高校教师工作总结报告(优秀19篇)

    教师工作总结需要注重数据分析和定量评价,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教师对于教师工作总结的不同理解和价值评判。我是一名大学教

    社区网格工作计划(专业13篇)

    社区工作计划应该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实现社区居民的共同发展。社区工作计划的成功案例中,有很多是通过全体居民的共同努力和合作实现的,以下是一些相关故事和

    初一下六百字范文(21篇)

    优秀作文能够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塑造出鲜活的形象和感人的故事。这些作文涵盖了不同主题和写作风格,展示了优秀作文的特点和魅力。妈妈,你走得那么突然,完

    保险理赔工作的个人总结(专业23篇)

    个人总结是自我评估和自我认知的重要途径,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写好个人总结,小编精心挑选了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通过一年来的努力,中华

    食品安全心得与体会(通用17篇)

    人们对食品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有机、无添加和健康的食品选择。接下来是一些关于食品选择和营养搭配的建议,希望对大家的饮食健康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