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与除法的说课稿青岛版 分数除法说课稿(汇总8篇)

时间:2023-10-17 作者:字海分数与除法的说课稿青岛版 分数除法说课稿(汇总8篇)

环保不是一时之需,而是长期坚持的生活方式,我们应该共同践行。倡导减少塑料污染、增加植绿、减少废气排放等环保行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实施。总结范文中还包括了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开展环保工作。

分数与除法的说课稿青岛版篇一

分数除法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的分数除法单元中的例1和例2。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为大家分享了分数除法的说课稿,欢迎借鉴!

本课是新世纪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25页-26页的内容。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倒数的认识。教材中呈现了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的共同点是都把4/7平均分,第(1)题是平均分成2份,第(2)题是平均分成3份,第(1)题的算式是4/7 ÷2,被除数4/7的分子式能被除数整除的,而第(2)题的算式是4/7 ÷3,被除数4/7的分子是不能被3整除的。无论哪一种方法,目的都是就是让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通过分析,我认为这节课应该达到以下的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借助操作活动,探索并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

2、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分数除法算理探究中,渗透转化思想。

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

一、旧知复习,蕴伏铺垫

(1)求下列各组数的倒数。

(2)把2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把1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学生理解题意列出算式,并说出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二、感知分数除法的意义

课件出示:把一张长方形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1、提问:4/7表示什么意思?(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4份)

2、把4/7平均分成2份,也就是把图上的哪一个部分平均分成2份?得多少呢?

3、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会回答:

1)把这4份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占这张纸的2/7。

2)4/7里有4个1/7,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2个1/7,是2/7。

4、怎样列式计算呢?(板书:4/7÷2=)到底应该怎样计算分数除法呢?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齐来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分数除法(一))

三、大胆猜想,举例验证k12教育空间

学生可能会得到“分母不变,被除数的分子除以整数得到商的分子”的结论,举例验证。

师:大胆地猜想是一种非常好的数学思考方法,但还要经过科学的验证。

2、课件出示:把一张长方形纸的4/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师:可以列出算式吗?

四、激发矛盾,再次探究

1、提问: 4/7÷3这道题与刚才那几道有什么不同?(分数的分子不能被除数整除)

如果要算4/7÷3刚才的方法还能用吗?

师:看来我们要换一个思维方式探索能普遍运用的方法。

2、提问:把这4份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请同学们用课前准备的图形分一分、涂一涂。涂好后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一下怎样分。

3、你是怎样分的?

(把4/7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就是这张纸的4/21。)

4、把4/7平均分成3份,这其中的一份实际上就是4/7的几分之几?求4/7的1/3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板书)

5、对照这两道算式,你有什么想法吗?

师:分数除以整数,就等于分数乘以整数的倒数。

6、小结:同学们真能干!会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来解决,以旧学新是我们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方法。

小结:这就是分数除以整数的常用的方法,谁来说一说这种算法是怎样的?那么0能不能作除数呢?所以,这里还要补上一个条件(0除外)。

7、在今后的分数除法计算中,我们常用这种方法。因为无论分数的分子能否被整数都可以进行计算,不受什么条件限制,它的应用更普遍。当然,分数的分子如果正好能被整数整除时,我们也可以应用第一种算法计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题时要合理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

五、巩固提升

1、引导学生完成填一填,想一想。(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2、引导学生完成试一试。

谈一谈这一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分数与除法的说课稿青岛版篇二

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在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下,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尝试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我尝试、讨论探究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学生观察、操作、口头表达等能力得以培养,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开发与增强。

《分数与除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初步知道两个整数相除,只要除数不为0,不论是被除数小于、等于、大于除数,也不论能否除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商,这样可以加深和扩展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也为讲解假分数以及把假分数化为整数或带分数做好了准备。本节课比较抽象,学生容易理解用除法计算,但是理解计算结果比较困难一些。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的实际,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结合教材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能力目标:

(3)情感与态度目标:

结合学生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培养学生自我探索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3、教学重点

经历探究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4、教学难点

理解用分数可以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学生虽然知道了分数的意义,但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节课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尝试教学法,利用学具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大胆尝试,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发现,引导归纳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生的学法与教师的教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尝试探究、动手操作、发现问题、整理归纳贯穿于整节课。

总之,力途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让孩子们在积极的数学思维状态下,真正感受到“我能行”。

针对以上思想,我说一下教学流程中的每一步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点明课题

因为本节课是在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让学生加深对分数的意义理解,明确本节课要干什么。开门见山出示课题。

(二)、 探究新知

1、唤起生成,由6张饼平均分给3个人,怎样列式得出除法,然后根据除法的意义顺势引导1张饼平均分成2份、3份、4份怎样列式,然后多媒体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演示,让学生理解分数可以写成除法。给学生以表象的认识。

2、尝试探究,

首先提出问题:3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几张?然后让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分一分,讨论交流,并让学生展示分的过程,把课堂还给学生。同时根据学生的汇报多媒体展示分的过程。使学生明确三张的四分之一就是一张的四分之三,所以每人分四分之三张。

这时,当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所以马上进行补充事实,举一反三

2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几张?3张饼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分几张?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的迁移知识,得出2/4与3/5。

3、归纳概括

通过以上的动手尝试探究,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所以放手让学生观察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得出结论。同时使学生初步知道两个整数相除,只要除数不为0,不论能否除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商。

(三)尝试练习

接着,就是学生进入当堂练习中,设计有层次的、题型多样的练习,及时的巩固新知,达到当堂学,当堂清的效果。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

本节课,是在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初步知道两个整数相除,只要除数不为0,不论是被除数小于、等于、大于除数,也不论能否除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商。

从总体来看,本节课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动手操作,大胆尝试,兴趣比较浓厚,而且学生动手分的情况也比较好,也能大胆的展示,基本上掌握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使我感受到数学的动手操作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途经。但还存在许多细节问题:

1、在课堂结构安排上有点前松后紧。

2、学生展示分的过程时没有点到位,有点乱,不太突出。

3、总结归纳时没有充分放手学生,而且比较急匆匆而过。

4、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比较欠缺。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克服这些困难,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质量

分数与除法的说课稿青岛版篇三

师:你知道画面上的人是谁吗?一起说!

生:(齐)屈原!

师:对,他就是我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的故乡就在咱们……

生:(齐)秭归!

生:200×3=600(g)

生:3个脐橙有600g,每个约重200g,请问一个有多重?

师:你想提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3个脐橙有600g,每个有多重?

师:(板书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用总重量600g除以每个的重量200g等于3个。

师:咱们先来解决黑板上的这个问题,好吗?来,旁边的同学帮帮他!

生:用总重量600g除以脐橙的总数3个,等于200g。

师:你直接说算式可以吗?

生:600÷3=200(g)

师:还可以怎样改编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呢?

生:3个脐橙的重量约600g,每个重200g,问有多少个脐橙?

师:同不同意他的说法?你来说说看?

生:有一些脐橙,它的总重量有600g,知道每个脐橙约200g,问有多少个脐橙?

师:可以吗?

生:(齐)可以!

生:600÷200=3(个)

师:非常好!在咱们刚才的这几个问题里,脐橙的重量我们用克来作单位,如果用千克来作单位,200g又可以看作是多少呢?请你说!

生:200g等于0。2kg。

师:用分数表示又是多少呢?

生:0。2千克等于15kg。

师:好的,那每个脐橙的重量约是15kg(板书),那刚才的乘法算式又可以怎样写呢?

生:15×3=35(kg)

师:那下面两个除法算式又可以怎样改写呢?

生:3个脐橙约重35kg,每个有多重?

师:直接说算式可以吗?

生:15除以3等于15。

师:别着急!

生:35÷3=15(kg)

师:下面的除法算式又可以怎样写呢?

生:35÷15=3(个)

生:(齐)分数除法。

师: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分数除法问题。(板书课题)

师: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已知3个脐橙的总重量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师:你的意思是你观察左边的三个整数算式,是吗?谁来帮他说得更清楚些?

师:你们看,黑板上的这两组算式,左边都是……

生:(齐)整数的算式。

师:右边都是……

生:(齐)分数的算式。

师:那接着再来观察,(指着整数的算式)下面的两个除法算式同上面的乘法算式有怎样的关系呢?大胆说说吧!

生:下面除法算式的600g是上面乘法算式的积,3和200是上面的两个因数,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

师:她说到了咱们学过的整数除法的意义,

那整数除法是这样的,分数除法又是怎样的呢?

生:整数除法的意义同分数除法意义相同。

师:是这样的吗?还有谁想说说?

生:整数除法的意义同分数除法意义相同。

师:非常好,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也很会动脑筋,其实分数除法的意义同整数除法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做一做!

师:根据乘法算式直接写出除法算式的得数。谁先来说?

生:821÷47=23

师:谁接着说?

生:821÷23=47

师:对吗?

生:(齐)对!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这么快就知道结果呢?

生:我知道了两个因数的积是821,积除以一个因数就得到另一个因数。

师: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真好!今天希望小学的小伙伴们正在为秭归脐橙设计包装纸呢,瞧,第一组的设计师们正遇到了问题。(课件出示问题:我们将一张长方形纸的'45平均分成两份,在其中一份画上了同学们设计的秭归脐橙图标,你知道这一份是这张包装纸的几分之几吗?)

师: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来说说这个问题?

生:一张长方形纸的45,把它平均分成两份,求一份占这张包装纸的几分之几?

师:同意吗?

生:(齐)同意。

师:怎样列式呢?

生:45÷2=25

师:哦,你已经计算出结果了!(板书算式)同意他算的这个结果吗?

生:(齐)同意。

师:你们都认为是25,那25是怎样算出来的?老师请四人小组的同学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或方法来进行实验,也可以借助手中的材料,注意实验时记下各自不同的算法。小组活动开始!

生小组活动,师巡视辅导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到前面来!

生:先把这张纸平均分成5份,找出这样的4份,把空白的一份折起来,然后把这4份对折,对折之后再摊开,这样的2份就是25。

师:这样的2份是?

生:这样的1份是25。

师:你怎么不把这一份用颜色标出来?这样我们就看得更清楚些。哪个小组和他们的想法一样,并且又涂了颜色的?请你说!

生:我的想法和他们不一样。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这张纸平均分成5份,45就是其中的4份,把4个1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15,也就是25。

师:其实你的想法同他们是一样的,只不过他们没有涂颜色,我们不能看得更明了些。老师把你们的想法再演示一遍,好吗?(课件演示)

师:把咱们这么好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吧:45÷2=25,这里的2是怎么算出来的?(板书算式)把4个1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15,也就是25。

师:其他组还有没有别的想法?

生:把15折到后面,再把45横着对折,用红色的彩笔涂出其中一份。

师:我想问问你了,涂色的部分是45的多少呢?

生:(齐)12。

师:那是这整张纸的多少呢?

生:25。

生:12。

师:求45的12可以怎样算?

生:45×12

师:还有谁想说?

生:45×12

师:那45÷12我们也可以这样算(板书)45×12=25。还有别的算法吗?

生:(齐)25。

师:第二小组的同学们也想问问大家了:如果把这张纸的45平均分

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生独立思考。

师:已经有同学想试试了,那就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写出算式,算出结果,再想办法验证,最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说。

生小组活动。

师:已经有同学举手了,想把自己的想法同大家分享一下,请你说!

生拿出折纸。

师:先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用45乘13等于415。

师:我们把45平均分成3份,也就是45×13,可不可以这样理解?

生:45÷5=425

师:怎么算的?能把你的想法再说具体点吗?

生:45÷5=45×15=425

师:好的,如果把这张纸的45平均分成6份,每份又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

生:45÷6=45×16=215

师:通过上面的折纸实验和算式,你能发现关于分数除法的什么规律吗?

生:45除以一个数,就是45乘它的倒数。

师:还有谁想说?

生:除数除以被除数,就是除数乘被除数的倒数。

师:除数除以被除数?应该怎么说?

生:(齐)被除数除以除数。

师:而且我们今天的被除数都是?

生:(齐)分数。

师:除数呢?

生:(齐)整数。

师:那分数除以整数,我们一般可以怎么算?

生:用分数的分子除以整数。

生:用分数乘整数的倒数。

师:那这两种方法哪种方法更具普遍性呢?

生:用分数乘整数的倒数。

师:对,把一个分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一道除法问题就被转化为我们学过的乘法问题,而且这里乘的是除数的倒数,这种转化的方法可真好!那就用我们发现的规律计算下面各题吧!

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后,全班集体订正。

生:(齐)想

(课件出示数学小知识)

师:听到这些,想说的什么吗?

生:我国古代的数学家真聪明!

师: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老师和你们一样,我也为我国古代的数学家感到骄傲,但今天,我更为你们这群聪明能干的同学们感到自豪,所以我为了不起的你们留了一个小问题:分数除以整数,我们用分数乘整数的倒数。而刘徽注释《九章算术》时说:分数除法就是将除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与被除数相乘。这又是什么意思呢?这个问题留给我们在后面的学习中继续探究。下课。

分数与除法的说课稿青岛版篇四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类应用题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材安排仍采用先列方程求解的方法,加强了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的联系,重点帮助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特别是对单位“1”的量的准确分析,明确它是已知还是未知,以此来确定怎样用方程解。此外也加强了方程解与算术除法解的联系,使学生通过方程解领会此类应用题的特征,学会用算术法直接列式计算。这样既培养学生灵活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广度。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会分析较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

(2)能列方程正确解答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是:能用方程正确解答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难点是:确定单位“1”、分析数量关系。

1.自主探究、寻求方法

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究、寻求分数除法的解题方法。

2.设计教法体现主体

课堂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各抒已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1.复习铺垫(分两个内容)

让学生来说说等量关系,找一找单位“1”

合唱队有女生30人,男生比女生多1/3,女生有多少人?

意图:解决问题中关键是找出题目中关键句的等量关系,所以安排了这一环节,一来是回顾,二来是在这里分散难点,以便在接下来出现一个完整题目,数量关系的分析能较为自然了。

2.教学新知

改例题为男生比女生多1/3,女生有多少人?

(补充)男生比女生少1/3,女生有多少人?

比较的目的:为了让学生明白这里的等量关系不变,变的是其中的已知与未知的量,所以我们仍然可以顺着刚才的思路,把未知的量设为x,应该说学生是不会有困难的。

例题与补充题的比较是考虑到,比单位“1”多(少)几分之几的区别,数量关系不一样了,其中未知与已知的量是相同的。也可以用方程的方法来解决。

分数与除法的说课稿青岛版篇五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的分数除法单元中的例1和例2。例1是分数除法的意义认识,例2是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而本课的学习将为统一分数除法计算法则打下基础。

例1先是对整数除法意义的回顾,再由100克=1/10千克,从而引出分数乘除法算式,通过类比使学生认识到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例2是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教学,意在通过让学生进行折纸实验、验证,引导学生将‘图’和‘式’进行对照分析,从而发现算法,感悟算理,同时也初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根据刚才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相同的。

2、动手操作,通过直观认识使学生理解分数除以整数,引导学生正确地总结出计算法则,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3、经历观察、猜测、实验、验证和归纳的过程,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并从中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本课的难点是分数除法一般算法的理解。这是因为要将除以一个数转化为乘以它的倒数,在运算形式上由除法转化为乘法,变化较大,而学生往往由于思维的定势,一时不容易接受。所以本课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验和验证中自主体验和感悟。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必须贯彻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启发与发现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大胆猜想,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有效的提升,动手实践,在体验中、在交流中发现规律。

学习方法上强调以探究学习法和动手操作法为主。认知结构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内化过程。只有通过主动参与获得的知识,才是有意义的。因此,在重难点的学习上,通过折纸实验与验证,数形结合,从而实现真正的理解。

开课,就对前一单元所学的分数乘法的计算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进行复习,目的在于为教学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打下基础,因为分数除以整数就等于这个分数的几分之一,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用分数乘几分之一就可以得到结果,而对于分数除法的意义,就直接利用例1的素材导出整数除法的意义再迁移到分数除法的意义。

(一)问题创境,对比迁移,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在教学例1时,我没有直接把教材中的三个问题端出来,而是让学生通过教师给出的信息来提出数学问题,学生编出乘法问题并列式解答后,问学生:你能根据这个乘法问题编出两个除法问题吗?然后再一一列式解答,再通过对这三个算式的观察比较,得到整数除法的意义。这样安排教材,我的理解是:如果直接将素材一一呈现出来,感觉很单调泛味生硬,不能留住学生的注意力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思维活动就是一种压抑,反过来我这样安排,感觉是把静态的教材动态的出现在学生面前,利用素材自问自答,对学生来说是一次有价值有效的思维活动,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该是有一个提升的,同时问题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存在相互联系的。

在完成做一做中,学生快速回答了2/3×4=8/38/3÷4=()8/3÷2/3=()的结果后,问:你怎么这么快就得到结果了呢?这个问题能更好让学生利用除法的意义来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除法意义的理解。

分数与除法的说课稿青岛版篇六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的分数除法单元中的例1与例2。例1是分数除法的意义认识,例2是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而本课的学习将为统一分数除法计算法则打下基础。

例1先是对整数除法意义的回顾,再由100克=1/10千克,从而引出分数乘除法算式,通过类比使学生认识到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例2是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教学,意在通过让学生进行折纸实验、验证,引导学生将‘图’与‘式’进行对照分析,从而发现算法,感悟算理,同时也初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根据刚才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教学的目标是:

1、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相同的。

2、动手操作,通过直观认识使学生理解分数除以整数,引导学生正确地总结出计算法则,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3、经历观察、猜测、实验、验证和归纳的过程,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并从中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本课的难点是分数除法一般算法的理解。这是因为要将除以一个数转化为乘以它的倒数,在运算形式上由除法转化为乘法,变化较大,而学生往往由于思维的定势,一时不容易接受。所以本课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验和验证中自主体验和感悟。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必须贯彻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启发与发现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大胆猜想,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有效的提升,动手实践,在体验中、在交流中发现规律。

学习方法上强调以探究学习法和动手操作法为主。认知结构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内化过程。只有通过主动参与获得的知识,才是有意义的。因此,在重难点的学习上,通过折纸实验与验证,数形结合,从而实现真正的理解。

开课,就对前一单元所学的分数乘法的计算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进行复习,目的在于为教学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打下基础,因为分数除以整数就等于这个分数的几分之一,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用分数乘几分之一就可以得到结果,而对于分数除法的意义,就直接利用例1的素材导出整数除法的意义再迁移到分数除法的意义。

问题创境,对比迁移,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在教学例1时,我没有直接把教材中的三个问题端出来,而是让学生通过教师给出的信息来提出数学问题,学生编出乘法问题并列式解答后,问学生:你能根据这个乘法问题编出两个除法问题吗?然后再一一列式解答,再通过对这三个算式的观察比较,得到整数除法的意义。这样安排教材,我的理解是:如果直接将素材一一呈现出来,感觉很单调泛味生硬,不能留住学生的注意力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思维活动就是一种压抑,反过来我这样安排,感觉是把静态的教材动态的出现在学生面前,利用素材自问自答,对学生来说是一次有价值有效的思维活动,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该是有一个提升的,同时问题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然后指出问题中是以克为单位,如果以千克为单位,100克应该怎么改写?改写后,算式应该怎么列?后面两题中的单位也改写了,又怎么列式计算?用一系列的问题,迁引出分数乘除法的算式,再通过对分数乘除法算式的仔细观察,观察时引导学生对照整数乘除法的算式,找到之间的共同点,从而得到分数除法的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我这样教学的想法是:第一因为问题更有挑战性而能更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锻炼提高学生的观察比较事物的能力;第三通过比较自然得出分数除法的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让学生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体味到在数学中知识是存在相互联系的。

在完成做一做中,学生快速回答了2/3×4=8/38/3÷4=x8/3÷2/3=x的结果后,问:你怎么这么快就得到结果了呢?这个问题能更好让学生利用除法的意义来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除法意义的理解。

分数与除法的说课稿青岛版篇七

各位评委、各位专家: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分数除法一》。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评价五个方面来进行授课说明。

这一环节包括: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本课节选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十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的《分数除法一》――即分数除以整数。

本课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认识了倒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中呈现了两个层次的问题。第一层次是把一张纸的7分之4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第二层次是把一张纸的7分之4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目的是让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通过数形结合,理解一个数除以整数的意义。

知识技能目标: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数学思考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手脑协调能力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目标: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处理。

情感态度目标: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得出结论的过程,体验其中的成就感。

重点: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1.我选择的基本教法是:启发式谈话法。

主要教法是:操作练习法。

辅助教法是:情境激趣法。

这样的教法只是对学生学习的一个引导。真正的体验还来自学生的学法,我准备采用动手操作法、合作交流法、练习法三种学法。

2.我准备的教具是:我准备采用多媒体设备,因为这样的教具会使课堂教学直观、形象、生动、高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我准备的学具是:两张长方形操作卡,目的是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重点、理解难点。

为了让学生在发展中学数学,学发展中的数学,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铺垫导入我准备投入的时间是(3到5分钟)

(2)而新知生成我准备用(18分钟)

(3)巩固拓展预设的时间是(10分钟)

(4)而总结延伸我准备用(2到3分钟)

1.关于铺垫导入我是这样构建的:与本节课衔接紧密的知识点有二:一是倒数;二是分数的意义。所以,我设计了以上两个内容(课件)的铺垫练习。而分数的意义又与本节课紧密相连,所以,我以一句“如果把这个分数继续分下去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分数除法一”,随后引出课题,转入新知教学。

2.新知生成:依据最佳时间原理,这一环节是在学生思维的最佳期进行教学的,大约需要18分钟。下面依据教材编排的顺序分三层进行授课说明。第一层,情境一: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引导学生依据整数除法的意义列式,随即板书:除以2。

之后,引导学生独立在操作卡上分,涂,反馈后得出答案,板书。紧接着,进行此题的提炼归纳,及分子能被除数整除的计算方法,并模仿出题。第二层,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引导列式,板书。在这里,我对教材进行了尝试性变动,原题是“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改动后保持其被除数的分子不能被整数整除的本质“把这张纸的平均分成4份”更便于学生分、涂、折的操作。在分、涂、折之后,得出答案。

3.学生学习新知后,必须以形式多样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所以接下来我要说巩固拓展:这一教学环节,我遵循由浅入深、拾级而上的练习原则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的练习。

第一个是基础练习:单一的判断习题和单一的计算习题,目的是为突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这一重点。

第二个是实际应用的练习题:这一形式的练习会让学生将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深刻体验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第三个是拓展拔高的练习题:开放的课堂需要开放的思路,这样的练习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开发的智能题,体现了尊重个体学生特点的原则。

通过以上层层练习,不但巩固了新知,而且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学法得以贯彻,知识得以传输。

4.总结延伸

第一项:(课后仔细读课本25到26页)通过这个作业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重要的是训练学生从书本获取知识的能力。

第二项:(依据今天所学知识自己练习5道分数除以整数的练习题)目的是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使他们既收获知识又训练能力。

分数除法一

除以一个整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我设计的板书力求体现知识性、简洁性、层次性、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我引导学生反思,让学生交流,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哪些方面的体会?通过师评、他评、自评,让学生的学习探究过程更加高效、更加快乐。

分数与除法的说课稿青岛版篇八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们学过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类应用题历来是学生们学习的难点。教材安排仍采用先列方程求解的方法,加强了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的联系,重点帮助学生们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特别是对单位“1”的量的准确分析,明确它是已知还是未知,以此来确定怎样用方程解。此外也加强了方程解与算术除法解的联系,使学生们通过方程解领会此类应用题的特征,学会用算术法直接列式计算。这样既培养学生灵活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发展学生们思维的广度。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会分析较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

(2)能列方程正确解答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是:能用方程正确解答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是:确定单位“1”、分析数量关系。

1.自主探究、寻求方法

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究、寻求分数除法的解题方法。

2.设计教法体现主体

课堂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各抒已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1.复习铺垫(分两个内容)

让学生来说说等量关系,找一找单位“1”

合唱队有女生30人,男生比女生多1/3,女生有多少人?

意图:解决问题中关键是找出题目中关键句的等量关系,因此安排了这一环节,一来是回顾,二来是在这里分散难点,以便在接下来出现一个完整题目,数量关系的分析能较为自然了。

2.教学新知

改例题为男生比女生多1/3,女生有多少人?

(补充)男生比女生少1/3,女生有多少人?

比较的目的:为了让学生明白这里的等量关系不变,变的是其中的已知与未知的量,因此我们仍然可以顺着刚才的思路,把未知的量设为x,应该说学生是不会有困难的。

例题与补充题的比较是考虑到,比单位“1”多(少)几分之几的区别,数量关系不一样了,其中未知与已知的量是相同的。也可以用方程的方法来解决。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