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优质13篇)

时间:2023-10-14 作者:文轩最新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优质13篇)

在演讲或发言中,致辞致谢的内容和形式需要根据情况和对象的特点来确定。如果致辞致谢是在特定的场合上,我们需要适应场合的特点和需求来撰写。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致辞致谢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以下是一些新颖独特的致辞致谢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路和灵感。

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篇一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推荐、愣住、春风拂面”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研读课文第一至第五自然段,初步体会叶老对文的认真负责,对人的平和真诚,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感激之情。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初步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出示多媒体画面(一墙绿绿的爬山虎)

2、引导学生欣赏叶圣陶先生的《爬山虎的脚》(片断)

3、根据课题,猜测内容,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出示读课文的要求: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能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2、检查词语的学习效果。

(1)出示词语(一)

(一篇、推荐、眼帘、删掉、动词、规范、燥热、握手、融洽、黄昏、客厅、余晖、

楷模、模模糊糊、)

指名学生朗读并重点理解“推荐”。

3、理清层次。

课文主要写了叶圣陶先生为我修改作文并邀请我到他家做客这样两件事。

(三)学习第一部分,体会作文修改之道,感受叶圣陶先生的人品。

1、默读课文1——5自然段。思考:从叶老先生的批改中,作者肖复兴的感受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认真、平和、温暖

2、从课文中找一找,哪些地方让“我”感受到了叶老先生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呢?

理解“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感受叶老先生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

3、讨论:从哪两个词中特别让我们感受到叶老批改的认真?我为什么一下子愣住了?

(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叶老帮我的作文做具体改动的句子。

(3)出示经过叶老修改的肖复兴的作文,以证实叶老对作文修改的精细,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慑。

(4)叶老是怎样评价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评语并谈感受

读着这样的评语会给人一种怎样的感受?(春风拂面)

(5)理解“春风拂面”

春风拂面是什么样的感觉?(舒适、柔和、暖洋洋、温暖)这种感觉仅仅是拂在脸上吗?

(6)练习写话,肖复兴拿着叶老修改的作文,回家看了一遍又一遍,看着,看着,他仿佛看到了——;看着,看着,他又仿佛听到了叶老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说,他看到了什么?他又听到了什么?在横线上各写一个句子。

(四)质疑课题,小结激趣

为什么这篇写人的文章却用爬山虎来作为课题?肖复兴与叶老的交往中到底学到了什么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读背学过的含义深刻的句子。

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篇二

认识5以内的序数。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背景图一幅,小动物卡片5个,火车图一幅,数字卡5两张。

(一)导入

今天,天气特别好,森林里幸福村的小动物们特别高兴,因为他们要到草地上去玩了。我们看看都有谁?(教师依次出示五只小动物图片)

(二)知道基数与序数的区别

1.我们数一数总共有几只小动物?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5)

2.小兔从前往后数排在第几位?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5)

3.这两个数字“5”所表示的意义一样吗?哪儿不一样?

(三)知道序数的表示方法

启发引导,让幼儿知道按顺序数到几就在这个数字前加“第”就表示它所在的.位置。

(四)知道序数的方向性

1.师:小乌龟排在第几位?(2)

师以小乌龟口气说:不,我排在第四位。

2.教师帮助幼儿分析:“小乌龟”讲话的道理。

3.小结:原来要看一个物体排在那个位置,得先看从那个方向数。方向不同,它所在的位置不同。

(五)小动物爬山比赛,练习1—5序数

1.小动物爬山比赛,幼儿说出各个小动物所在的位置。

2.小动物下山比赛,幼儿再次说出各个小动物所在的位置。(注意强调方向性)

(六)幼儿操作,巩固5以内的序数

天不早了,小动物们也累了,它们想坐上火车回家,小朋友们帮忙把它们送上车好吗?

1.请把小马送上从前往后数第一个车厢(集体送)

2.请把小兔送上从后往前数第一个车厢(个别送)

3.剩余的动物请个别幼儿送上指定车厢。

(七)结束

小动物们都坐上了火车,他们说:“谢谢你们。”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开火车把小动物们送回家吧!(咔嚓,咔嚓…)

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篇三

文本解读: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生长经历,表示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身喜欢的局部。

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文中描写爬山虎的句子

3课时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词语。

3.分节读课文。

了解课文大意。课文写了哪几件事?(修改作文。做客)

1.找出课文中“修改作文”和“做客”的段落。

2.同座互读这两个内容。

1.誊写生字·词语。

1.自读课文3----5自然段,同学质疑。

2.指读3---5自然段,考虑:

(1)叶老是怎样修改我的作文的?

(2)“我”有什么感受?

3.指读3自然段。

(1)找出叶老为我修改作文的语句,读一读。

(2)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什么?(叶老修改多·修改细。态度认真)

(3)“愣住”何意?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生想象表达作者的内心世界)

4.指读4自然段。

(1)这段话中哪些是写叶老为我修改作文的?

(2)哪些是写作者的感受的?(生读相关句子)

(3)从“仔细”一词你体会到什么?

(4)指读写叶老修改作文的句子,逐句体会修改作文的方法。

(5)从叶老的修改中你学到哪些方法?(逐句阅读体会,要求结合自身的作文实际来体会)

(6)齐读叶老修改作文的`句子,感悟修改方法,结合实际谈自身的习作体会。

(7)看到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他又是怎样的体会呢?(指读相关句子)

(8)齐读4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引导体会。

(9)你能用自身的话说说作者此刻的心情吗?(生表述作者的内心世界)

5.指读5自然段。

(1)叶先生对我作文的评语是怎样的?(生找出读)

(2)齐读叶先生的评语。叶先生的评语中交给了我作文方法,你知道吗?(作文事实具体。亲切)结合自身作文实际谈谈。

(3)作者看了评语之后,是怎样的感受呢?(读最后一句)

(4)此刻,作者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想象表述作者的内心世界)

(1)课文在写做客的内容中几次写到了爬山虎?请把它们找出来。

(2)指读相关的句子。

三.细读课文,突破难点,引导理解感悟作者去叶老家里“做客”的内容。

1.出示描写爬山虎的句子(一):

(1)读句子。

(2)引导体会:这里为什么要写爬山虎?(写景抒情)

(3)“迷离”何意?为什么“像温柔的小精灵”?(兴奋、紧张、期待)

(4)你能用自身的话说说这种心情吗?(生想象表述)

(5)感情朗读这个句子。(师引读、指读、齐读)

2.出示描写爬山虎的句子(二):

(1)读句子,这是什么时候的爬山虎?

(2)理解词语:沉郁、摇曳、虎虎。

(3)引导比较句子一、二中的比喻句,体会心情。为什么此时的爬山虎“像一片浓浓的湖水”呢?(心情平静,兴奋,充溢信心,期待)(4)读句子。用自身的话表述此刻的心情。(生想象表述心情)

(5)感情朗读句子。

3.出示描写爬山虎的句子(三):读句子,这是什么时候的爬山虎?

4.指读第10自然段。

(1)这段话有几句?

(2)读第一句。“堪称楷模”何意?从中体会到什么?(作者很庆幸)体会读句子。再联系第6自然段朗读体会惊喜意外之情。(3)指读第二句话。理解词语:懂得、模模糊糊。既然“懂得“了,又为什么还”模模糊糊“呢?(作者很年幼)“作家就是这样做的”,“这样”是哪样?(结合8—9自然段相关内容)“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这么”是哪样?(结合修改作文内容理解)

(4)到叶老家做客后,作者又怎样的的感受?(读最后一句)

(5)这里写的是爬山虎,实际上是写自身的内心世界。你能用自身的话说说吗?(6)请结合上文用自身的话说说作者的内心世界。

1.自由读文,此刻你想说点什么?

2.讨论课文的命题。课文是写事的,请你重新给它拟题。

3.教师小结:一个人一生中能够遇到良师益友,那是三生有幸!叶老的激励和教诲令肖复兴刻骨铭心。一天又一天,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一年又一年,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4.师引读,凸显课题,升华认识。春天,在我的眼前,总有-------;夏天,在我的眼前,总有-------;秋天,在我的眼前,总有-------;冬天,在我的眼前,总有-------。

5.教师小结: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从春绿到秋,从下绿到冬,那种刻骨铭心的激励和教诲令肖复兴也成了一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一流的大作家。

介绍肖复兴和叶至善

1.积累:背诵自身喜欢的语段。

2.摘抄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修改作文认真(作品)

堪称楷模

做客亲切(人品)

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篇四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字,认识一个新笔画:卧钩。

2、自主积累词语。

3、通过读课文,感受克服困难,登上山顶的快乐。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5、说说爬山的体会。

1、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说说我跟父亲爬山时学到了什么。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读正确、流利,不读破词破句。

2、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

3、幻灯出示本课生字。

1)指名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2)出示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指定小组进行开火车读生字、新词比赛。

4)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并在句字旁加上自己的感受。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个小组内先互相讨论交流,进行改进。并推荐出代表发言。

3、个小组互相修改自然段的段意。

4、小组内互相朗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喜欢的语句。

5、划分结构段。

第一自然段(1):父亲在一个夏日的清晨带我去爬山,教案《爬山》教案》。

第二段(2-7):在上山途中父亲告诉我其实能不能爬上山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尽了力。

第三段(8-9):在下山去中,父亲告诉我大自然的没不只是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体会,左后用脑子去思考。

第四段(10)我从青山那里学到沉静,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从父亲身上学到了智慧。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第一段。

2、你读懂了什么?(小组内先互相交流,互相纠正。)反馈学习情况:主要介绍了时间、人物。

3、你从课文的第一句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了父亲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也是一个十分疼爱我的好父亲。)

4、你知道父亲为什么要带我去爬山呢?(学生自由发言,只要围绕课文内容都可以)

五、小结

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第一课时,我们知道了作者的父亲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也是一个疼爱我的好父亲。

六、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生字词。

一、复习导入新课。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朗读课文第二段。

2、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3、学生自主学习本段。

4、反馈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质疑?

5、在爬山过程中,父亲对我说了什么?找出父亲的话。

6、听懂父亲的话吗?找出说明的词语来。(似懂非懂)

7、一起朗读父亲说的话后思考: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8、当登上山顶时,父亲又对我说了什么?我理解父亲说的话了吗?从哪句可以看出?

9、为什么我的脸就像煮熟的鸭子一样红?(因为在这次数学考试中我没有尽力,只考了61分,可我却说已经尽力了,被爸爸识破了。)

10、全班一起朗读我和父亲的对话。

三、学习第三段(8、9)

2、反馈思考情况。

3、父亲告诉我应该怎样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呢?(学生自由发言)

4、读了父亲说的这句话,你知道他的意思吗?(不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用心来体会,用脑去思考。)

四、学习课文第四段

1、齐读本段内容,自主学习本段。

2、学生质疑。

(1)你认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话要说?

3、反馈学习情况。

4、父亲是怎样带着我走那个黑暗而又宁静的山林的?

5、你是怎样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

五、总结全文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学生自由发言)

2、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尽力去做,并且告诉我们大自然的美不只是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更要用心灵去体验,用脑去思考。)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篇五

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

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爬山过程中三次说的话的深刻含义。

课件

一、抓住文眼,感知行文思路。

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继续学习21课《爬山》。板书课题《21爬山》

1、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作者和父亲一起爬山的过程中有他独特感受,请看大屏幕:从青山那里,我学到了沉静,从父亲身上,我学到了智慧。请同学们一起读这句话。

2、智慧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板书:智慧

学生默读。

二、细读课文,感悟父意

(一)感悟征服自己

师:你从父亲的话语中,知道了什么?

别人是征服山,我们是征服自己。我们爬山的目的是征服自己

第二自然段说出关键词又弯又窄浑身是汗露脸

还有什么困难呢?第三自然

师:作者爬山时和我们的年龄差不多,对于父亲这番含义深刻的话他听明白了吗?从那个词可以看出来?似懂非懂,我有点懂但没有真懂。

师:征服山是什么意思呢?爬上山顶征服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战胜

师:征服自己又是什么意思呢?战胜自己,有信心有决心

师:同学们,这就是我从父亲身上学到的智慧。面对困难有信心,有毅力征服自己

师:让我们一起再次读一读父亲的话。开始课件出示“对于我们爱流汗的人来说,爬山一件格外辛苦的事,别人爬山是为了征服山,我们爬山是为了征服自己。”

同学们,父亲的话是多么有力量啊。在父亲的鼓励下,尽管山路又弯又窄,阳光

越来越烈,汗水越来越多,而我们父子俩也是越爬越高,不久我们已站到山顶了。记得有一句话这么说的:“无限风光在顶峰”课件出示图片只见山下一片碧绿的树海中,几座房子若隐若现。

(二)感悟尽力

山顶的风景多美啊,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这时父亲对我说了什么蕴含智慧的话?你来说一说。非常好。

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爬到山顶固然令人高兴,但是爬山的过程更让人愉快。其实能不能爬到山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尽了力。

师:同学们,仔细听听我读父亲的话,这样读行不行?

为何不行?能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说你的理由吗?慢条斯理慢条斯理是什么意思?

师:谁来慢条斯理地读读?现在听一听老师慢条斯理的读一读。我们一起慢条斯理地读读。

师:父亲的话强调的是什么?找出关键词板书尽力

师:父亲告诉我爬山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爬山要尽力。

师:但是文中的我,那次数学考试尽力了吗?自由读6——7自然段

师:你从父亲的话中,听出了什么?不满意。

师:也就是说,父亲认为我没有尽力。我觉得父亲说的对吗?我听了以后,脸就像煮熟的虾一样红,赶紧低下头。

师:其实还有一个词语可以看出父亲说的对就是洞穿人心。这个词语用得很妙,请同学们做上记号积累下来。

师:通过刚才大家的发言,我们知道了我在那次数学考试中并没尽力,但是我开始的`时候觉得自己尽力了吗?你是从哪儿知道的?“就像上次我得了61分,可已经尽力了,所以就没关系,对不对。”我自以为是地说。

师:圈出关键词语自以为是自以为是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自己认为自己尽力了谁来带着你的感受自以为是的读一读。听老师读一读。大家一起读一读。“就像上次我得了61分,可已经尽力了,所以就没关系,对不对。”我自以为是地说。

师:我的自以为是让父亲很不满意,父亲用那双能洞穿人心的双眼凝视着我说:大家一起读:“如果你尽了力,就的确没关系。不过,你真的尽了力吗?”我听了,我听了以后,脸就像煮熟的虾一样红,赶紧低下头。最终文中的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觉得很惭愧。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事情,例如有的同学交作业留许多白空,他的理由是不会做,是真的不会做老师不会批评的,但是真的不会做吗?所以我也想对你们说:其实我们的学习和爬山是一样的,学习成绩优秀固然令人高兴,但是学习的过程更让人愉快。其实能不能得到优秀的成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尽了力。

(三)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师:下山时父亲又对我说了什么蕴含智慧的话?谁找到了?你来说一说。真不错!

课件出示:大自然的美景,不只是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更要用心灵去体会,最后用你的脑袋去思考。

师:大家一起读一读。父亲告诉我们什么?怎样才能欣赏到大自然的美景?

师:怎样欣赏呢?父亲让我躺在山林中的草地上静静地倾听。

师:作者听到了什么?我仿佛听到了微风的吹拂声、鸟鸣蛙叫声和清脆的蝉声……

生闭眼想象。

师:谁愿意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么?4人

师:此时,你们知道作者为什么说,从青山那里学到了沉静了吗?

师:同学们,如果青山像繁华的都市一样喧闹,我们能听到这些细微的美妙的声音吗?

师:所以,我们只有像青山一样沉静下来,才能听到这些声音,才能欣赏到大自然的美景。因此在最后说从青山那里,我学到了沉静。

师:沉静是什么意思?板书沉着冷静请同学们做好笔记。

师:这个沉着冷静其实也是父亲交给我的,因为是父亲告诉我

大家一起读——

课件出示:要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就要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更要用心灵去体会,最后用你的脑袋去思考。

师:谁来说说做什么事要这样做?

()要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更要用心灵去体会,最后用你的脑袋去思考。

师:是的,我们读书,做作业,画画,括我们现在的听课,都要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更要用心灵去体会,最后用你的脑袋去思考。

这就是父亲给予我的智慧。我们再次读读父亲的话?课件出示:要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就要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更要用心灵去体会,最后用你的脑袋去思考。

三、总结全文。

1、还记的我和父亲刚刚爬山时的情景吗?

师:沿着又弯又窄的山路行走,不觉已是浑身是汗,而那时朝阳才不过刚露脸罢了,转眼间夕阳为天边披上了艳丽的色彩,随后星星和月亮也为黑夜燃起了光明。父亲一手拿着手电筒另一只手牵着我长夜漫漫,山路崎岖我们父子俩小心地迈出每一步终于走出了黑暗而宁静的山林回到了灯火辉煌的都市——从青山那里,我学到了沉静,从父亲身上,我学到了智慧。

2、师:同学们,我们从父亲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智慧,看板书。征服自己的智慧有信心有决心尽力,在征服自己过程中,重要的是尽力,还要学会欣赏美景。这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父亲啊!26年过去了,我永远忘不了那个夏日的清晨,因为,在那一天,父亲的谆谆教诲,让我从青山那里,我学到了沉静,从父亲身上,我学到了智慧。

谢谢同学们,希望这节课你们能有所收获。

四、积累优美语句。

现在我们轻松一下,老师带你们去大自然看看,听听…..

课件配乐风景图

1、有感情地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摘抄含义深刻的语句。

板书设计:

21爬山

信心

征服自己决心

尽力

智慧

欣赏美景

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篇六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5、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叶老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的文品和人品。

1、能正确读出“推荐、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曲线、春风拂面、映入眼帘”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思路,理解“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4、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感受叶老的认真、平和。

理解“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认识两个修改符号,并能运用其修改句子中的问题。

刚才我们复习了《爬山虎的脚》,今天我们要学习这篇课文也写到了爬山虎,齐读课题。

(一)放声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语句读通顺。

(二)自学生字新词

同桌练习读准含有生字的词语。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开火车形式读词。

2、自由读句子。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article/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3、指导“曲”在“曲线”这个词中的读音。

4、自由读这两组词。想想第一组和第二组分别是写谁的。

莫名其妙愣住意外

认真平和质朴

第一组写肖复兴。

第二组写叶圣陶。

(四)理清课文结构

课文写了叶圣陶先生和“我”之间的哪两件事?怎么分成两部分?(修改作文1-5、邀请做客6-10)

(一)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

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

拿到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二)全班交流

1、第三自然段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sjbwz/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篇七

1、学习课文第二部分“邀请做客”,感受叶老先生的亲切、质朴。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能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一、复习导入:

1、课文回忆了叶老先生和肖复兴之间的哪两件事?(结合回答板书:修改作文、邀请做客)

2、引读重点句:当时的作者并没有见过叶老先生的面,但他的脑海中已浮现出这样的印象: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板书:认真、平和)

二、学习“邀请做客”:

过渡:15岁那年暑假的一天,叶老先生邀请作者去他家做客。他有幸见到了这位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文学家。这次会面,叶老又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二部分,划出相关句子。

1、交流汇报: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3)引导:“心融化”了是什么意思?(内心深受感动)为什么作者的“心”会融化呢?

(师板书:亲切、质朴)

2、补充资料,拓展文本

(1)同学们,叶老对“我”包含着怎样的期待呢?请你看课文插图,联系课文展开合理想象,来猜想一下叶老先生会对作者说哪些期待的话。

(2)引读叶老期望的话:

“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

“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楚我们的历史更不行。”

三、感悟“借景抒情”:

(一)尝试命题,引导质疑:

1、回顾要点:同学们,学了课文,我们明白了写了这样两件事——

(结合板书,学生回答:修改/邀请做客)

2、尝试命题:如果让你来给取个题目,你会取什么呢?

(二)学习写景片段:

1、出示爬山虎的图片:

(1)看,这就是爬山虎。看到这满墙一大片绿绿的爬山虎,你有什么感受?

(2)我们学过叶圣陶写的《爬山虎的脚》,描写的就是叶老自家院落里那一墙绿绿的爬山虎。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向大家背诵几句。

(3)肖复兴又是怎样来描写那一墙爬山虎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

2、品味两句话:

句1: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句2: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3、感悟“非凡”(出示句子):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

(1)理解“意义非凡”:如果在作者15岁那年,没发生这两件事,你认为作者的人生会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要点归纳:是叶老先生改变了肖复兴的命运,引领他走上了辉煌的人生之路。)

(2)补充资料,感受“非凡”:让我们来看看,那个夏天以后肖复兴的文学之路吧。

4、理解题意:

(1)至此,我想同学们一定已经明白,课文就是要借这绿绿的、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爬山虎(师指题)来赞叶老——(师指板书,生齐读:“认真、平和,亲切、质朴”“堪称楷模”的叶老先生!)

(2)美的景色与美的人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这时,在作者眼里,在作者心中,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蕴含了更深的含义。

出示最后两句话,生齐读:

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3)解读“绿”:指名读题

这句话又蕴涵着什么深刻含义吗?请同学们自由谈谈自己的理解。

四、深化文本:

1、补充资料:

教师讲述:叶老就是这样真诚质朴、平易近人,他老人家不仅仅只关心过肖复兴,他还热情关怀许许多多的文学青年,通过书信,通过娓娓的言谈,以他创办的的刊物,影响、发现、培养了如茅盾、丁玲等一批中国现代文学界的巨人。因此,他老人家被誉为“文坛伯乐”、“感动中国的作家”。

2、写话:面对这位真诚质朴、平易近人的老人,我们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

3、阅读积累:

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篇八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二部分“邀请做客”,感受叶老先生的亲切、质朴。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能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一、复习导入:

1、课文回忆了叶老先生和肖复兴之间的哪两件事?(结合回答板书:修改作文、邀请做客)

2、引读重点句:当时的作者并没有见过叶老先生的面,但他的脑海中已浮现出这样的印象: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板书:认真、平和)

二、学习“邀请做客”:

过渡:15岁那年暑假的一天,叶老先生邀请作者去他家做客。他有幸见到了这位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文学家。这次会面,叶老又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二部分,划出相关句子。

1、交流汇报: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3)引导:“心融化”了是什么意思?(内心深受感动)为什么作者的“心”会融化呢?

(师板书:亲切、质朴)

2、补充资料,拓展文本

(1)同学们,叶老对“我”包含着怎样的期待呢?请你看课文插图,联系课文展开合理想象,来猜想一下叶老先生会对作者说哪些期待的话。

(2)引读叶老期望的话:

“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

“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楚我们的历史更不行。”

三、感悟“借景抒情”:

(一)尝试命题,引导质疑:

1、回顾要点:同学们,学了课文,我们明白了写了这样两件事——

(结合板书,学生回答:修改/邀请做客)

2、尝试命题:如果让你来给取个题目,你会取什么呢?

(二)学习写景片段:

1、出示爬山虎的图片:

(1)看,这就是爬山虎。看到这满墙一大片绿绿的爬山虎,你有什么感受?

(2)我们学过叶圣陶写的《爬山虎的脚》,描写的就是叶老自家院落里那一墙绿绿的爬山虎。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向大家背诵几句。

(3)肖复兴又是怎样来描写那一墙爬山虎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

2、品味两句话:

句1: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句2: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3、感悟“非凡”(出示句子):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

(1)理解“意义非凡”:如果在作者15岁那年,没发生这两件事,你认为作者的人生会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要点归纳:是叶老先生改变了肖复兴的命运,引领他走上了辉煌的人生之路。)

(2)补充资料,感受“非凡”:让我们来看看,那个夏天以后肖复兴的文学之路吧。

4、理解题意:

(1)至此,我想同学们一定已经明白,课文就是要借这绿绿的、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爬山虎(师指题)来赞叶老——(师指板书,生齐读:“认真、平和,亲切、质朴”“堪称楷模”的叶老先生!)

(2)美的景色与美的人格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这时,在作者眼里,在作者心中,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蕴含了更深的含义。

出示最后两句话,生齐读:

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3)解读“绿”:指名读题

这句话又蕴涵着什么深刻含义吗?请同学们自由谈谈自己的理解。

四、深化文本:

1、补充资料:

教师讲述:叶老就是这样真诚质朴、平易近人,他老人家不仅仅只关心过肖复兴,他还热情关怀许许多多的文学青年,通过书信,通过娓娓的言谈,以他创办的的刊物,影响、发现、培养了如茅盾、丁玲等一批中国现代文学界的巨人。因此,他老人家被誉为“文坛伯乐”、“感动中国的作家”。

2、写话:面对这位真诚质朴、平易近人的老人,我们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

3、阅读积累:

推荐阅读:《我教儿子学作文》(肖复兴著)。

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篇九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推荐、愣住、春风拂面”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研读课文第一至第五自然段,初步体会叶老对文的认真负责,对人的平和真诚,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感激之情。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初步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出示多媒体画面(一墙绿绿的爬山虎)

2、引导学生欣赏叶圣陶先生的《爬山虎的脚》(片断)

3、根据课题,猜测内容,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出示读课文的要求:(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能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2、检查词语的学习效果。

(1)出示词语(一)

(一篇、推荐、眼帘、删掉、动词、规范、燥热、握手、融洽、黄昏、客厅、余晖、

楷模、模模糊糊、)

指名学生朗读并重点理解“推荐”。

3、理清层次。

课文主要写了叶圣陶先生为我修改作文并邀请我到他家做客这样两件事。

(三)学习第一部分,体会作文修改之道,感受叶圣陶先生的人品。

1、默读课文1——5自然段。思考:从叶老先生的批改中,作者肖复兴的感受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认真、平和、温暖

2、从课文中找一找,哪些地方让“我”感受到了叶老先生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呢?

理解“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感受叶老先生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

3、讨论:从哪两个词中特别让我们感受到叶老批改的认真?我为什么一下子愣住了?

(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叶老帮我的作文做具体改动的句子。

(2)叶老帮肖复兴的作文修改了题目,还修改了词句。你能不能从中也学到一些关于文章写作的知识呢?(板书:1、用词要准确,2、简洁,不啰嗦,3、长句改短)

(3)出示经过叶老修改的肖复兴的作文,以证实叶老对作文修改的精细,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慑。

(4)叶老是怎样评价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评语并谈感受

读着这样的评语会给人一种怎样的感受?(春风拂面)

(5)理解“春风拂面”

春风拂面是什么样的感觉?(舒适、柔和、暖洋洋、温暖)这种感觉仅仅是拂在脸上吗?

(6)练习写话,肖复兴拿着叶老修改的作文,回家看了一遍又一遍,看着,看着,他仿佛看到了——;看着,看着,他又仿佛听到了叶老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说,他看到了什么?他又听到了什么?在横线上各写一个句子。

(四)质疑课题,小结激趣

为什么这篇写人的文章却用爬山虎来作为课题?肖复兴与叶老的交往中到底学到了什么呢?咱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读背学过的含义深刻的句子。

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篇十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字,认识一个新笔画:卧钩。

2、自主积累词语。

3、通过读课文,感受克服困难,登上山顶的快乐。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5、说说爬山的体会。

1、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说说我跟父亲爬山时学到了什么。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 谈话导入新课。

二、 检查预习情况。

1、 指名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读正确、流利,不读破词破句。

2、 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

3、 幻灯出示本课生字。

1) 指名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2) 出示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指定小组进行开火车读生字、新词比赛。

4) 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并在句字旁加上自己的感受。

三、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 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 个小组内先互相讨论交流,进行改进。并推荐出代表发言。

3、 个小组互相修改自然段的段意。

4、 小组内互相朗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喜欢的语句。

5、 划分结构段。

第一自然段(1):父亲在一个夏日的清晨带我去爬山。

第二段(2—7):在上山途中父亲告诉我其实能不能爬上山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尽了力。

第三段(8—9):在下山去中,父亲告诉我大自然的没不只是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体会,左后用脑子去思考。

第四段(10)我从青山那里学到沉静,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从父亲身上学到了智慧。

四、 学习课文第一段

1、 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第一段。

2、 你读懂了什么?(小组内先互相交流,互相纠正。)反馈学习情况:主要介绍了时间、人物。

3、 你从课文的第一句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了父亲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也是一个十分疼爱我的好父亲。)

4、 你知道父亲为什么要带我去爬山呢?(学生自由发言,只要围绕课文内容都可以)

五、 小结

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第一课时,我们知道了作者的父亲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也是一个疼爱我的好父亲。

六、 作业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写生字词。

一、 复习导入新课。

二、 学习课文第二段。

1、 指名朗读课文第二段。

2、 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3、 学生自主学习本段。

4、 反馈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质疑?

5、 在爬山过程中,父亲对我说了什么?找出父亲的话。

6、 听懂父亲的话吗?找出说明的词语来。(似懂非懂)

7、 一起朗读父亲说的话后思考: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8、 当登上山顶时,父亲又对我说了什么?我理解父亲说的话了吗?从哪句可以看出?

9、 为什么我的脸就像煮熟的鸭子一样红?(因为在这次数学考试中我没有尽力,只考了61分,可我却说已经尽力了,被爸爸识破了。)

10、 全班一起朗读我和父亲的对话。

三、 学习第三段(8、9)

2、 反馈思考情况。

3、 父亲告诉我应该怎样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呢?(学生自由发言)

4、 读了父亲说的这句话,你知道他的意思吗?(不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用心来体会,用脑去思考。)

四、 学习课文第四段

1、 齐读本段内容,自主学习本段。

2、 学生质疑。

(1) 你认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话要说?

3、 反馈学习情况。

4、 父亲是怎样带着我走那个黑暗而又宁静的山林的?

5、 你是怎样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

五、 总结全文

1、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学生自由发言)

2、 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尽力去做,并且告诉我们大自然的美不只是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更要用心灵去体验,用脑去思考。)

六、 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篇十一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爬山虎、空隙、拂过、漾起、叶柄、弯曲、逐渐、瞧不起”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4、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要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事物的能力。

2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激趣导入:爬山虎,是一种攀援植物,它不用像葡萄或葫芦等植物那样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学习25课《爬山虎的脚》,就能找到答案了。(板书课题)

2、检查预习情况

二、了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1、轻声读第二自然段,理解“刚长出来”和“长大了的”叶子各有什么特点。

2、填空:

刚长出来的叶子的特点 。

长大了的叶子的特点 。

3、看插图,理解课文怎样写长大了的叶子。(抓住“新鲜”“一顺儿”“均匀”)

4、朗读指导:读出美感来。

三、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引言: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会这样生机勃勃的铺满墙,跟它的脚关系密切,它的脚到底究竟是怎样的呢?请自学第三自然段,一边默读一边画出写爬山虎脚的有关句子。

1。屏幕显示描写爬山虎的脚的句子,学生说说每句话讲了什么,了解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样子、颜色。

2。让全班学生选择适当的彩笔,边默读描写爬山虎脚的句子,边画爬山虎的脚。

3。对照课文有关内容,小组评议画的情况。

4。观察实物,再一次默读课文有关内容,进一步了解爬山虎的位置、样子、颜色。

5。结合板书小结:因为作者“注意”了,所以对爬山虎脚长的位置、样子、颜色才了解这么仔细,那么它是怎么爬的呢?请自学课文第四自然段。

一、了解爬山虎是怎么往上爬的

1、老师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圈出写爬山虎怎么爬的动词。

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触巴拉贴

3、学生自主探究爬山虎是怎么爬的,注意“变”“弯”与“贴””的因果关系的理解。

4、小结:作者正是准确地运用这些动词,把爬山虎的脚怎么爬的过程写很具体。作者正是按照爬山虎生长的顺序来观察的,所以写才这么有序。

5、观察电脑演示的爬山虎的脚爬墙的过程,用课文语句来解说这一过程。

6、重点理解什么叫“一脚一脚”往上爬。

(1)假设黑板就是一堵墙,这是爬山虎的一根茎(老师用彩色粉笔画),这是嫩叶(画叶)。让学生上台用手演示爬山虎的脚,用动作演示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2)评议学生在黑板上的演示对不对。

(3)再让学生上台演示爬山虎往高处爬的情景。

(4)教师小结:原来爬山虎可不像动物那样只有几只脚交替着爬,而是长一只脚巴住墙,再爬必须再长出一只,再巴住墙,一直往上长,必须不断长出新脚。所以,叶圣陶爷爷说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5)电脑演示爬山虎爬的过程,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

爬山虎不只往上爬,还往左边、右边爬,茎紧贴在墙上,爬满整个墙。所以课文第二自然段才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很”。

7。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爬山虎触着墙的脚是怎么爬的,那么没触着墙的脚会怎么样呢?请同学们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学习第5自然段

1、对比学习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不同情况。

没触着墙:(板书)萎了

触着墙:(板书)牢固

2、爬山虎的脚与墙的关系怎样?

3、课文哪个自然段也告诉我们这个意思?

三、总结

1、学生归纳2、3、4、5自然段各讲的是什么内容。

2、复习3、4、5这几段,讲讲围绕爬山虎的脚,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3、了解作者在观察方面有哪些地方值我们学习。

4、总结:这篇课文重点围绕“爬山虎的脚”来写,为了说清楚这个意思,作者进行细心而有序地观察,并且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使爬山虎的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脚 枝状

嫩红

爬山虎的脚

触着墙——触 巴 拉 贴(牢固)

没触着墙——(萎了)

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篇十二

1、老师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圈出写爬山虎如何爬的动词。

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触巴拉贴

3、学生自主探究爬山虎是如何爬的,注意“变”“弯”与“贴””的因果关系的理解。

4、小结:作者正是准确地运用这些动词,把爬山虎的脚如何爬的过程写得很具体。作者正是按照爬山虎生长的顺序来观察的,所以写得才这么有序。

5、观察电脑演示的爬山虎的脚爬墙的过程,用课文语句来解说这一过程。

6、重点理解什么叫“一脚一脚”往上爬。

(1)假设黑板就是一堵墙,这是爬山虎的一根茎(老师用彩色粉笔画),这是嫩叶(画叶)。让学生上台用手演示爬山虎的脚,用动作演示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2)评议学生在黑板上的演示对不对。

(3)再让学生上台演示爬山虎往高处爬的情景。

(4)教师小结:原来爬山虎可不像动物那样只有几只脚交替着爬,而是长一只脚巴住墙,再爬必须再长出一只,再巴住墙,一直往上长,必须不断长出新脚。所以,叶圣陶爷爷说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5)电脑演示爬山虎爬的过程,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

爬山虎不只往上爬,还往左边、右边爬,茎紧贴在墙上,爬满整个墙。所以课文第二自然段才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7、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爬山虎触着墙的脚是如何爬的,那么没触着墙的脚会怎么样呢?请同学们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学习第5自然段

1、对比学习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不同情况。

没触着墙:(板书)萎了

触着墙:(板书)牢固

2、爬山虎的脚与墙的关系怎样?

3、课文哪个自然段也告诉我们这个意思?

三、总结

1、学生归纳2、3、4、5自然段各讲的是什么内容。

2、复习3、4、5这几段,讲讲围绕爬山虎的脚,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3、了解作者在观察方面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4、总结:这篇课文重点围绕“爬山虎的脚”来写,为了说清楚这个意思,作者进行细心而有序地观察,并且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使爬山虎的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篇十三

活动目标:

1、练习走、跑、跳、攀爬、平衡、投掷等动作技能,积极探索多种上山、下山的方法;

2、大胆地尝试用自己感到困难的方式上山、下山,体验游戏的乐趣;

3、以积极、勇敢、团结协作的状态参与游戏,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勇敢精神品质,

活动准备:

环境布置:将怪兽图案或模型粘贴或放置到山坡对面约4-5米的位置

儿童迷彩装、步话机一对、报纸球若干、简易担架两副、绒布娃娃玩具若干、。

备用材料:羊角球、高跷、玩具马、沙袋等游戏器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练兵。

1、活动肢体热身运动:队列练习,复习操节:《我是小兵》。

2、齐步走和变向跑练习:游戏“抢占山头”。

玩法:教师带领幼儿在场地中间集合,吹哨练习齐步走,当出现一声长哨时,马上看教师手势,跑至所指方位。

3、蹲、起、s型小跑步、平衡等技能练习:游戏“战斗机”。

玩法:幼儿做开飞机状,跟着教师做飞行练习,如变向跑,原地转、蹲起等。至“大本营”即山坡下集合。

二、游戏《爬山》

1、介绍游戏内容:自由探索用不同的方法上山和下山,

资料

2、幼儿交流各自不同的上山和下山的方法,如爬、滚、跳、滑、匍匐前进等,集体练习。

3、尝试用自己感到困难的方式上山、下山

4、带领幼儿对发现的难点动作进行重点练习。

三、游戏《山林大战》

1、熟悉游戏场地,确立游戏规则和上下山的方法:

(1)引出游戏内容。调动幼儿的参与游戏的情绪。

引导语:“二班注意,二班注意,前方山头发现有怪兽袭击。”引出游戏。

(2)引导幼儿确立游戏方法、规则。

将幼儿分两小分队,带领幼儿了解“怪兽”的方位,与幼儿商定合适的行动路线和上下山的方法。

2、开始游戏,攻打怪兽。

玩法:幼儿在山脚下的“武器库”取两枚“”,用商定的上山方法行至山顶,向前方的“怪兽”投掷“”,然后迅速下山,游戏反复2-3次。

3、练习幼儿间协作上山和下山。

引导语:“怪兽已被打退,前线有许多小动物受伤,请马上营救,送至大本营!”,玩法:两名幼儿抬担架的两端跑上山,取一毛绒玩具放在担架上,再抬至山下“大本营”放好,回队转交担架给下一队友。四列幼儿同时进行。

4、游戏结束,欢庆胜利。

引导语:“怪兽被打退,全体伤员获救,我们的战斗胜利了”拍手游戏《我是小兵》,欢庆胜利。

放松活动:幼儿间相互做揉腿、捶背等放松练习。

四、活动延伸:借助各种体育器械和玩具,探索和尝试更多的上下山的方法。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