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教学设计(实用9篇)

时间:2023-10-02 作者:笔舞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教学设计(实用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教学设计篇一

一、教材分析:

本文记叙了中国男孩雷棣在得知父亲雷润民为维护世界和平捐躯的消息后,自强不息、发奋图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决心完成父亲为完成的事业——为世界和平做出自己的贡献的感人故事,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人物内心情感。

2.提高利用课外资源,深入理解文章的能力。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社会和平的信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人物内心情感。

2.深入理解雷棣自强不息的动力,学习雷棣热爱和平、发奋图强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四、教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时间: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大胆质疑,谈话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

2.谁来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再读课文,理解品味

1.通过初读课文,我们既读准了字音,又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刚才同学们提出了“雷棣为什么要企盼世界和平”这一问题,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认真读读课文的1~4自然段,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到答案。

2.学生读书,教师巡视。

3.同学们读书很认真,谁能来说一说,雷棣为什么企盼世界和平?

(1)维护和平是爸爸生前的理想。(“记住,孩子,你爸爸是为维护和平牺牲的。”)

(2)维护和平是家人对雷棣的希望。(“孩子,登爸爸回来,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4.小结:是呀,正像同学们刚才所说的那样,维护世界和平既是爸爸生前的理想,也是家人对雷棣的希望,雷棣怎么也忘不了爸爸那亲切的音容笑貌;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他和妈妈说的话;更忘不了他与爸爸之间的约定,可是现在,蓝盔回来了,爸爸却牺牲了,让我们再来读一读雷棣写给联合国秘书长的这封信,共同感受一下他对爸爸的`思念,对和平的企盼。

5.(出示雷棣的信)指名配乐朗读课文。声声爸爸叫得人心碎,谁再来读一读?

(指导学生语速稍慢,读出难过,悲伤的语气)

6.残酷的战争夺取了父亲的生命,却使雷棣一下子长大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5~6自然段,找一找,从哪儿可以看出雷棣一下子长大了?将相关的句子在书中划出来。(出示:从此,雷棣好像一下子长大了。)

(1)关心他人

(2)关心政治

(3)努力学习

(4)谢绝帮助

(1)关心他人:想象一下,他还会从哪些方面来照顾妈妈?

小结:雷棣不再是那个淘气的小男孩,他已经懂得为别人着想。

小结:雷棣正在为成为一名维和战士而努力。

(3)努力学习:是什么在时刻激励着雷棣?

小结:父亲的牺牲、维护和平的心愿激励着雷棣自强不息。

(4)谢绝帮助:雷棣为什么会这样做?(出示爸爸的话)

雷棣明白爸爸的话了吗?从哪儿看出来他明白了?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9.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5,6,自然段感受一下雷棣的成长历程。

10.你对雷棣有什么认识吗?谁来谈一谈。

11.小小的雷棣已经知道要为维护和平做点事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12.小结:老师看出来了同学们也热爱和平,但我们和雷棣一样年龄还太小,还不能进入联合国,不能参与维和行动,我们无法阻止战争,但我们能够不断壮大和平的力量,让我们将心中的渴望化作共同的声音。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出示最后一段)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现在你再来说说什么是“企盼”?

2.(配乐出示战争画面)是呀,在世界的很多地方,依然弥漫着硝烟,还有一些国家处在残酷的战争中,还有许多孩子正饱尝战争的苦难,请同学们拿出笔,记录下你对远方处在战火中的小伙伴、对自己或者对周围的人最想说的话。

3.汇报交流。(读自己的作品)

(五)布置作业:

1.把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激发他维护和平的愿望。

2.以“我为和平做点事”为内容写一个片段。

(六)教师总结:

我们的和平之花还很娇嫩,它需要更多人为它浇水施肥。我相信,同学们努力学习的表现,同学们发自肺腑的心声,就已经为推动海峡两岸的和平进程,推动世界和平注入了一股巨大的动力。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教学设计篇二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重点是理解雷棣内心的情感。难点是学习雷棣热爱和平、发奋图强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开课伊始,我让学生质疑课题,学生们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他为什么期盼世界和平?”它的价值体现在顺着这一问题可以展开本节课的学习,但本节课我却没有利用好这个问题,而是问:“雷棣得知父亲去世后有哪些反应,请你读一读1—4段画下有关的句子。”其实这就是我在备课时提出的具体问题,但是它是隶属于学生们提出的问题的,这样学生自然关注到是受父亲他的影响。这时再提问得知父亲去世后有哪些反应,当时是什么心情,你是怎么体会到的,进行朗读指导。今后,在教学中打算作如下的安排:第一课时注重文本的学习,领会文章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二课时注重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文档为doc格式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教学设计篇三

一、相关资料:

1人物介绍:雷润民:是海湾战争后联合国派驻伊拉克-------科威特的军事观察员,在维和行动中牺牲,联合国追受予“达.哈马金尔德”勋章。2联合国:1945年成立,是全球的国际政治组织,筹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2感悟课文内容。3体会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及自强不息的精神。教学重点:感悟课文内容。教学难点:体会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及自强不息的`精神。课前专栏:欣赏精彩片段。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同时我们也会看到,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仍时有发生,也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呼唤和平,企盼和平成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共同呼声。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课文〈〈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看看一个孩子是怎样为世界和平而努力的。

二.教学过程:

1.听写生字回眸蓝盔凯旋灵柩殉难赢得

2.解答学生不理解又查不到的词。(学生提问,学生解答,教师点拨)

3.学生朗读课文,试着概括课文内容。(学生概括,教师补充)

4.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1).激励雷棣自强不息的动力是什么?(学生解答,教师点拨)(2).父亲牺牲后雷棣成长经历了哪几件事?(学生小组讨论解决,小组汇报,教师点拨)

5.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世界并不太平,作为中学生的我们,现在虽然虽然还不能做什么,但我们一定会有一些好的想法。如果让你也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一封信,你能不能给联合国秘书长提出一些有关世界和平的好的建议或措施?(开放性题,不求答案一致)

6.作业:课下搜集一下有关中东问题的材料。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教学设计篇四

一、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小学语文六年级)

二、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1.班级情况

我所在班级共有31名学生,其中男生18人,女生13人。整体上学生学习风气较好,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学生学习方法比较呆板,个别学生学习不求上进,大多数学生对课外知识了解不多,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

2.学情分析

现在的孩子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离战争比较遥远,炮火纷飞的镜头只在电视、电影中见过。学习本篇课文,要让学生真正体会本课的主旨——和平的意义,教师必须从学生现有的经验出发,给学生比较广阔的视野,比较翔实的资料,比较感性的材料,让学生走近战争,更多地了解战争中孩子的生活,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进而从内心深处发出和平的呼唤。

三、教学内容分析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记叙了中国男孩雷棣在得知父亲雷润民为维护世界和平捐躯的消息后,自强不息、发奋图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决心完成父亲的事业——为世界和平做出自己的贡献的感人故事,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人物内心情感。

3.深入理解雷棣自强不息的动力,学习雷棣热爱和平、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难点是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六、教学课时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战争带来灾害的画面。

2.学生谈观后的感受。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看一个孩子为世界的和平做出了怎样的努力。

板书课题: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

(二)、读题质疑,读文感知

1.“企盼”是什么意思?读题,自主质疑。

2.梳理归纳问题:为何要企盼世界和平?怎样用具体行动实现这一夙愿?

3.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出示课件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

4.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快速默读课文,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三)、集体交流,品读感悟

1.谁来说一说雷棣为什么企盼世界和平?指名说。

2.小结:现在,蓝盔回来了,爸爸却牺牲了。让我们来读一读雷棣写给前任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这封信,共同感受一下他对爸爸的'思念,对和平的企盼。

3.(出示信)指名配乐朗读。

4.课文中哪一句话写出了雷棣悲痛之深?引读妈妈和儿子的对话。

5.雷棣这么说,又是怎么做的呢?指名说。

6.齐读“努力学习”这一部分,思考:雷棣在学习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9.小结:雷棣现在还小,他还不能进入联合国,不能参与维和行动,但是,他在用自己的行动努力着,为今后维护世界和平打下基础。千言万语道不尽雷棣对和平的企盼。我们无法阻止战争,但我们能够不断壮大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让我们将心中的渴望化作共同的声音。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学完了课文你们想对雷棣说点儿什么吗?

八、课堂练习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雷棣正在(),一个企盼为世界和平作贡献的孩子正在()。雷棣希望自己长大以后像爸爸那样(),像妈妈那样()。他说:“()。”

2、雷棣自强不息的动力是()

3、请按先后顺序写出文章交错叙述父亲死后雷棣成长经历中的五件事:();();();()及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信。

九、作业安排

把雷棣的故事讲给家人听。仿文中的写法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段式写一段话介绍自己的一个优点。

十、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拓展资料之蓝盔

联合国规定在执行国际维和任务时各国的军队着本国军队的制服,佩带本国的军衔标志,左臂佩戴本国的国旗,右臂佩戴联合国旗。为了方便识别是维和部队,各国部队均头戴蓝色的头盔,头盔上有联合国标志和英文的un。久而久之大家都习惯性的称维和部队为蓝盔部队。

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必须统一着蓝色盔帽或蓝色贝雷帽,所以亦称“蓝盔”部队(蓝色象征和平)。总司令是联合国秘书长。部队的人员由联合国成员国自愿提供。维持和平部队是由武装部队的分遣队组成,士兵可以配备轻型防御性武器。

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是根据有关联合国决议建立的一支跨国界的特种部队,成立于1956年苏伊士危机之际。它受联合国大会或安全理事会的委派,活跃于国际上有冲突的地区。维和部队士兵头戴天蓝色钢盔或蓝色贝雷帽,上有联合国英文缩写“un”,臂章缀有“地球与橄榄枝”图案。凡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人员,必须被送到设于北欧4国的训练中心接受特种训练,以熟悉维和部队的职能、宗旨、任务和进行特种军事训练。联合国维和部队执行任务时跟各国特种部队不同,它必须公开自己的存在,必须行进在最引人注目的公路、广场、热闹地段等公开场合。联合国维和部队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一种形式,其另两种形式是军事观察团和多国部队。

十一、教学反思

文章的主题内容是什么?学完这篇文章后,你有何启发?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中国小男孩雷棣在得知父亲雷润民为维护世界和平捐躯的消息后,自强不息、发奋图强,决心完成父亲未完成的事业——为世界和平做贡献。通过学习,学生应该懂得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要珍惜幸福,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多做贡献。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教学设计篇五

1 人物介绍:

雷润民:是海湾战争后联合国派驻伊拉克-------科威特的军事观察员,在维和行动中牺牲,20xx年联合国追受予“达.哈马金尔德”勋章。

2 联合国:

1945年成立,是全球的国际政治组织,筹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1 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 感悟课文内容。

3 体会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及自强不息的精神。

感悟课文内容。

体会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及自强不息的精神。

欣赏精彩片段。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同时我们也会看到,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仍时有发生,也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呼唤和平,企盼和平成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共同呼声。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课文〈〈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看看一个孩子是怎样为世界和平而努力的。

二.教学过程:

1. 听写生字

回眸 蓝盔 凯旋 灵柩 殉难 赢得

2. 解答学生不理解又查不到的词。

(学生提问,学生解答,教师点拨)

3. 学生朗读课文,试着概括课文内容。

(学生概括,教师补充)

4.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

(1).激励雷棣自强不息的动力是什么?

(学生解答,教师点拨)

(2).父亲牺牲后雷棣成长经历了哪几件事?

(学生小组讨论解决,小组汇报,教师点拨)

(开放性题,不求答案一致)

6.作业:

课下搜集一下有关中东问题的材料。

7.板书设计:

加倍关心妈妈

关心国际政治

发奋读书学习

企盼和平

谢绝别人帮助

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信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教学设计篇六

玛丽・雷蒙,美国作家,今天,我有幸读到了他的作品――《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中国驻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军事观察员雷润民,在中东执行任务时不幸光荣地牺牲了,他的儿子雷棣化悲痛为力量,他下决心继承父亲遗志热爱和平,捍卫和平!从此,他自强不息,发奋学习,成长为一个优秀学生,受到外国友人的称赞。

当父亲在世时,雷棣本来是一个幸福的孩子,他淘气开心地生活着。但是不幸的是父亲为了执行任务不幸牺牲了,雷棣知道后伤心欲绝,高烧不退,他知道爸爸是为了保护世界上那些饱受战争苦难的人牺牲了,他一下子长大了、懂事了,他关心、体贴妈妈,他关心国家政治,他发奋图书学习,他下决心要去完成爸爸未完成的事业,热爱和平,捍卫和平!从雷棣的这些具体表现,我们足以看出雷棣不仅没有被不幸的生活所打败,相反之他还是一个自强不息、懂事、善良的好孩子!

从雷润民为了捍卫和平不幸牺牲,从他的儿子身上,我们看到了战争给人们百姓带来的灾难,战争不仅让无数人失去了生命,还摧毁了无数的家园。有数不清的妻子因为战争失去了丈夫,有数不清的父母因为战争失去了孩子,又有数不清的孩子因为战争失去了父母。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因为战争妻离子散、骨肉分离,这是数也不数清的事。战争是罪恶的,战争为我们带来的只有不幸和悲哀,所以我们应该呼吁和平!要和平不要战争!我们应该全世界统一战线,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我们的世界永远成为充满阳光、快乐和爱的人类家园!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教学设计篇七

在师徒结对活动中,我执教了《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一课。在听取了学校老师和领导的意见后再次反思自己的教学,有几点感触是很深刻的:

1、语文教学应树立文体意识,但不应为文体意识而教学。在本课的教学中,既注意写作方法的指导上,又没有忽视了阅读教学的部分,适当降低写作教学的比例,不让教学变成各种写作方法的堆砌。

2、注意让学生潜心会文。教学中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读去感悟,在品读时,对的语言反复理解,体味,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在教学“平静”“激动”这两个提示语时,让学生回到文本感悟词语的用法,通过联系上下文,就比较容易理解期中的重要性。

3、教学中将本课的知识点与旧知联系起来,如插叙部分,联系过去学到过的知识,让学生巩固理解,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教师的成长历程中,每一次的尝试和锻炼都会带来一定的回报,此次的活动让我又迈出了一步,希望能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教学设计篇八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在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16年中,共派遣维和人员6000余人次。已有8名中国军人在维和行动中殉职。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

雷润民联合国驻伊拉克———科威特军事观察员。1991年在伊科边境因车祸牺牲。

刘鸣放联合国驻柬埔寨军事观察员。1992年5月在柬埔寨执行任务时,感染脑疟疾,医治无效不幸牺牲。

陈知国、余仕利中国赴柬埔寨维和工程兵大队1中队战士。1993年5月21日一枚火箭弹落入驻扎在磅同省斯昆镇的中国维和工程兵大队营地,陈知国、余仕利不幸牺牲。郁建兴联合国对伊武器核查机构化学视察组组长。2003年3月13日14时许,在乘车返回巴格达途中发生车祸,抢救无效不幸牺牲。

付清礼中国赴刚果(金)维和工兵连建筑分队3班班长。2005年5月3日中午,付清礼在基武湖畔一个临山半岛上洗刷装载机上的污泥时突然晕倒,抢救无效不幸牺牲。

张明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运输分队士官。2005年10月24日,在执行任务时,被子弹击中头部,不幸牺牲。

杜照宇联合国驻黎巴嫩军事观察员。2006年7月25日,以色列空军对黎巴嫩南部边镇希亚姆进行了袭击,击中联合国观察员哨所。杜照宇与其他3名联合国观察员不幸遇难。

[链接·资料]中国维和行动大事记

1988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委会成员。1988年9月,中国正式申请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1989年,中国首次派人参加了联合国纳米比亚过渡时期协助团,帮助纳米比亚实现从南非独立的进程。1990年,中国军队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军事观察员。

1992年4月,中国第一支“蓝盔”部队———军事工程大队赴柬埔寨执行任务。

1997年5月,中国表示原则同意参加联合国“维和待命安排”。

1999年,中国政府正式宣布派遣维和警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2000年1月,中国首次派遣15名民事警察到东帝汶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

2001年 12月,中国正式成立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统一协调和管理中国军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工作。2003年4月,中国首次派遣一支由175人的工兵连和 43人的医疗分队组成的维和部队赴刚果(金)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并于同年12月顺利组织了第一次轮换。2003年7月,中国决定向利比里亚派遣一个包括运输连、工兵连和医疗分队在内的共550人的维和部队,将分批前往任务地区,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

至2004年5月,中国已参与1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共派出约2300余人次的军事人员和253人次的民事警察。

2004年9月,联合国授予中国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全体官兵“和平荣誉勋章”。

2004年10月17日凌晨,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95人乘联合国专机,前往海地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这是中国第一支赴国外执行维和任务的防暴队伍。(本组稿件均据新华社北京19日电)

关注维和资料 联合国维和行动

据新华社电联合国维和行动是指联合国根据安理会或大会决议向冲突地区派遣没有强制力军事人员以恢复和维持和平的一种行动。

根据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可以通过下列两种方式制止国际冲突:一是纯外交方式,即通过斡旋、调解来解决争端;二是强制方式,通过封锁、禁运、经济制裁乃至派联合国军等强制措施阻止冲突。二战后,由于美苏对抗和两极格局的制约,联合国很难采取上述手段履行其维护和平的职责,于是,维和行动这样一种所谓“第三种方式”便应运而生。

敬爱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

您好!

我们虽然没有见过面,我和妈妈却接到过您的问候。两年以前,我亲爱的爸爸作为联合国的一名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和平的行动中壮烈牺牲,您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赞扬他是"一名卓越的军事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对此我和妈妈向您表示深深的谢意。

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上。今天,我要向爸爸献上一束最美的鲜花,因为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

五十一年前,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是五十一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

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我们一定要向爸爸那样热爱和平,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和平。

敬爱的加利先生,在此,我代表我的家庭,代表所有的中国孩子,通过您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二十一世纪那已经能够听到的脚步声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祝加利先生身体健康。

敬礼!

中国北京二中 雷利

1996年11月8日

这是雷润民烈士的儿子写给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教学设计篇九

今天上午,我一口气就把《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这篇文章读完后,深有感触。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中国的一个男孩雷利,在得知爸爸雷润民为维护世界和平捐躯的消息后,自强不息,努力提高自身能力、素质,以求完成父亲未完成的事业。其中最让我感动的部分就是得知父亲牺牲的消息后,雷利非常悲伤,发高烧一连几天不退。妈妈望着沉默的儿子,忍着巨大的悲痛说:“记住,孩子,你爸爸是为维护和平牺牲的。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雷利一头扑进妈妈的怀里,泣不成声地说:“妈妈,我会记住的。”看到这里,我的心不禁酸了,心里想着:是啊!我们现在虽然生活在和平的环境里,但是世界仍然有战争的存在,许多地方的孩子依然饱受着战争的折磨。要是世界没有战争就好了。比比雷利的过去,想想自己的`现在,我比他要幸福得多,每天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还有着如此优越的上学条件,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日子过得舒适的很。但是我哪里知道,这样的生活,怎么不会使那些在战火中挣扎的孩子产生羡慕呢?

制造战争的人们啊!请你们觉悟吧!有许多无辜的人已经因此而被卷入其中,因为你们,大家渴望和平的愿望迟迟不能实现,所以,请你们放下手中的武器,为了保护美丽而易受破坏的“和平之花”,请你们停止战争吧!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