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应彩云大班绘本换一换教案(通用9篇)

时间:2023-09-26 作者:JQ文豪最新应彩云大班绘本换一换教案(通用9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应彩云大班绘本换一换教案篇一

?邮票齿孔的故事》是一篇说理性较强的课文,虽然文中有故事,但故事趣味性不强,不够吸引学生。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很难完成本课的各项教学目标。因此教学本课时我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进行教学。给他们说、议、做、读、谈的机会,调动他们的手、耳、眼、口多种感官,在读中学,在做中学,在看中学,在说中学,在听中学。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特点有三:

1.运用记忆规律,将已经学过的识字方法迁移到认记生字的学习当中。

初读课文之后,教师安排了四个学习生字的教学环节,一是课件出示生词和带拼音的生字,让学生当小老师带读;二是开火车读没有拼音的生字词;三是自由读没有拼音的生字,不会的可问同学;四是巩固生字(看实物拿字卡;看动作;拿字卡;说城市拿字卡;猜字谜拿字卡)。

出示生词是为学生提供识记的环境,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是为了帮助学生读准。除去拼音认读生字词,是加强已认汉字的复现。在巩固生字的教学环节中,教学则采用多样形式,运用已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独立识字。四个环节层层推进,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以词识字,运用已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识字,体现了二年级识字的教学的特点。

2.在入情入境的阅读实践中自悟自得。

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悟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在阅读中有机地安排了回答课后“说说想想”中的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复述去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认识以及阅读过程中所获得的情感和态度。也为第二学段复述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3.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在拓展活动中,一是安排了说一说“我知道”,这是结合了课文内客的特点,以具体的实例向学生进行这样的引导,通过获取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二是展示多种有趣的邮票让学生欣赏,去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一实践活动的安排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加强了语文的实践活动。最后通过集邮的小朋友带邮票,同学间欣赏的形式,让孩子们走出课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应彩云大班绘本换一换教案篇二

“请同学们观察插图,解说为什么画得好?”文中的插图面目狰狞的恶魔处在浓浓的黑烟之中,那是邪恶的象征,而渔夫看见恶魔时向后倾倒的身躯显示了他的弱小,凶恶强大的魔鬼和弱小的渔夫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故事最后渔夫用智慧战胜了恶魔,因此故事告诉人们:拥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不可战胜的。这样结合课文看图说话,可以训练学生的观察和描述的能力,在这个环节中有些学生能根据恶魔的样貌加以联想,如“恶魔尖尖的手指就像锋利的铁叉,长长地向渔夫伸去,令人恐惧”。基本达到了这一板块的训练目标。

应彩云大班绘本换一换教案篇三

每一本绘本都蕴藏着一个美丽的故事,有温情的、有幽默的、有动人的、有幻想的,丰富的想象力和美轮美奂的艺术创意犹如强大的磁场,强力地吸引着孩子。《逃家小免》无可挑剔是一本贴近孩子生活经验的书,因为几乎每个幼小的孩子都曾经在游戏中幻想过像小兔一样离开家、离开妈妈,用这样的方式来考验妈妈对自己的爱,而这只小兔子的经历就像他们自己的游戏一样,给他们带来了一种妙不可的安全感。这是一本需要用童心去解读,用真爱去感悟的书,每一次读着它,都让人有种直抵心灵的温暖和感动。于是内心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我要把这种温暖,这种感动传递给孩子们。

二、多媒体呈现教学,丰富幼儿多元视听经验

利用多媒体教学,一方面帮助幼儿在听的过程中学会欣赏美、感受美,另一方面借图片进一步烘托故事主题。为充分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幼儿始终保持对阅读的热情和关注,在《逃家小兔》的教学活动中,我以多媒体课件形态并结合适当的教具呈现教学内容,从而有效调动孩子的多通道视听感官参与。

三、营造参与互动式阅读氛围

(一)猜想式提问

开始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在观察了前两组画面,幼儿基本了解了故事语言结构后,我打开第三组画面,提问:“小兔变成小帆船,妈妈为了找到它,变成什么了呢?”,“妈妈变成风,小兔为了不让妈妈找到,又变成什么了呢?”,让幼儿积极动脑,大胆猜想,在幼儿的想象多次碰撞后,再告诉幼儿书里是怎样说的,让幼儿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较好地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并鼓励幼儿大胆主动地发言,增强参与的意识和自信心。

(二)情景式体验

角色扮演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在预设的情景中利用角色扮演,让幼儿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学说故事中的对话,能提高幼儿参与阅读的兴趣和幼儿学习语言、学会表达的能力,促进幼儿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本活动中,在引导幼儿回忆故事情节时,让幼儿扮演小兔子学说故事中和妈妈的对话,并利用简单多变的道具钓鱼竿等,创设了池塘、花园、大海边,温暖的家等情境,从而让孩子在表演过程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提升了幼儿的阅读素养。

(三)渗透式延伸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应该多领域、多方面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在活动《逃家小兔》中,最后创编延伸环节,我引导幼儿用绘画的方式把自己想变的画出来,并用固定句式表达出来,实现了领域间的相互渗透。

四、及时捕捉幼儿信息,积极有效予以回应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互动”。活动《逃家小兔》中,我积极倾听、关注每一位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并努力捕捉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时而欣赏、时而提升、时而迁移、时而商讨等多口吻、多技巧的回应,让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幼儿与环境、与绘本不断形成良性互动,从而不断把活动推向高潮。

《逃家小兔》教学活动中,在前两组图的阅读经验基础上,幼儿初步学会了用“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的句式讲述,在后三组图的教学中我就运用自主阅读与集体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借助开放性的问题,进一步引导孩子思考,与幼儿有效地互动。让幼儿“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性学习”为“自主学习”。

应彩云大班绘本换一换教案篇四

“拍呀拍呀,拍花箩呀!红草地呀,绿马车呀!你拍几呀,我拍一呀……”

这星期下午,我们看了绘本《拍花箩》,把传统的民间游戏以图画的方式呈现出来,方便孩子理解记忆;另外,让孩子们在拍手念唱中一问一答地学习儿歌,能给孩子提供很好的游戏参与机会;而且这首儿歌还是一首有趣的数数歌,孩子们在念念、唱唱、拍拍中自然学习了数的概念;看着清晰的图画,在学习的时候我也用动作对每一句儿歌都作了形象化的处理,如:你拍几呀?我拍一呀,一只蜗牛上楼梯呀。前面两个孩子两两交叉拍手合作,等念完“一呀”,两个人各自自拍双掌一下,再左手握拳放在右手掌心上,做蜗牛爬动作。这样,孩子们玩起来兴趣比较高,因为它既要动脑,又要动手,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以前在课间也和孩子们玩过类似的游戏,如“两只小蜜蜂”,能念又能做的形式非常好,而《拍花箩》是我们中国的经典民间游戏,我想对于这样的儿歌游戏在我们的教学中出现,更具传承性,因为它甚至在没有材料的情况下,就能随时随地拈来就玩。可不是吗?我们好动的小篆朋友也喜欢玩“拍花箩”游戏,为了能让小朋友和他一起玩,他使出了全身自我调节招数,和朋友拍手念儿歌时也能很好控制自己,遵守规则了。再来看看我们班平时难得张口说话的芸芸小朋友,她也在游戏的过程中,轻松自如的和对面的好朋友积极念起了儿歌,也获得了同伴游戏、交流的快乐,变得开朗许多。

在我们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有许多零散时间,如,晨间户外活动结束后、活动休息、午餐前后、离园前等各环节,因为这些时间较短,很难开展长时间的活动,如果不组织活动,让孩子坐着等待,会使孩子注意力分散,容易引起吵闹、争斗现象,形成管理的空挡。因此,这次学习的“拍花箩”游戏,在玩的过程中也达到了对孩子的有序管理,无疑是有益的游戏,可以将无序转为有序。

著名儿童语言教育专家周兢教授说过:我们把这些儿歌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它们有特殊的文意吗?不是。我们之所以记得这些儿歌,其实是因为它们内容简单,节奏顺口,不仅念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还能配以游戏的动作表现,给孩子们带来想象的空间和无穷的乐趣。

应彩云大班绘本换一换教案篇五

一、片段实录:活动目标:1、在看看听听讲讲中了解艾玛与蝴蝶这对朋友互相帮助的故事,大胆想象他们在朋友危难时刻互相帮助的心理和语言。2、尝试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表达,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挚友情。活动准备:课件、音乐。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1、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播放课件1)小朋友你们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呀?2、春天是五彩缤纷的,鸟儿在歌唱,蝴蝶在飞舞。今天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么美丽的春天里,说的是一对朋友之间的故事。说到朋友,你们有朋友吗?他们是谁?3、(播放课件2)和朋友一起,我们总是那么高兴。想不想认识今天的这对朋友呀?二、自主阅读。(一)阅读艾玛帮助蝴蝶的故事,想象艾玛看到蝴蝶受困的心理和语言。1、(播放课件2艾玛)谁呀?他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艾玛。(播放课件2蝴蝶)他的朋友来了,是谁呀?2、这可是一对很特别的朋友,特别在哪里呀?小结:是呀,就像你们说的(播放音乐)也许他们是这世界上最特别的一对朋友,一个那么那么大,一个却那么那么小;一个穿着漂亮的花格子衣裳,一个穿着漂亮的蝴蝶衣裳;一个会翩翩起舞,一个却踩着重重的步伐。可是这些都不会妨碍他们成为世界上最好的一对朋友。3、瞧!今天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他们两个相约在一起到森林里面去寻找春天。一路上他们两个唱着跳着、说着笑着。小蝴蝶说:“艾玛,春天真美呀!快,快点跟上我,我到前面去找春天了!”说完,就飞走了。艾玛一边欣赏着美丽的风景,一边说:“小蝴蝶,小蝴蝶,等等我,等等我。”(播放课件2蝴蝶、艾玛走)4、就在这个时候(播放课件3蝴蝶受困),(播放声音救命)“救命,救命,快来救救我!”(1)什么声音呀?小蝴蝶在哪?(一幼儿指一指)小蝴蝶怎么啦?(小蝴蝶这么小的身体被一棵这么大、这么重的树干压住了)(2)你们听到了小蝴蝶的救命声,还有谁会听见救命声呢?(播放课件3艾玛)(3)是呀,艾玛听到了小蝴蝶的救命声,心急如焚地赶了过来。哎呀,小蝴蝶被这么大、这么重的树干压住了,艾玛心理怎么样呀?(4)小蝴蝶有生命危险了,我们快帮艾玛想想办法,救救小蝴蝶。(5)我们一起对艾玛说:“艾玛,快把大树干搬走!”想想看,用什么办法搬走呢?(6)我们一起来做头小象,帮助艾玛来搬走树干。“一、二、三”师幼表演。5、(播放课件4蝴蝶得救)(1)小蝴蝶得救了吗?是呀,小蝴蝶在艾玛和你们的帮助下的得救了。(2)得救后的小蝴蝶说了一句特别让艾玛感动的话。(播放声音得救)(3)小蝴蝶说了什么?小蝴蝶的话感动你们了吗?(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4)小结:中国有句古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当你有了困难,朋友帮助了你,你要心存感激;当朋友有了困难,你要尽自己最大的全力,去帮助你的朋友。(5)问问你们,小蝴蝶那么小,艾玛那么大,小蝴蝶能帮得了艾玛吗?幼儿讨论。(6)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故事很精彩,我们一起来看看,接下去发生了什么事情?(二)阅读蝴蝶帮助艾玛的故事。1、这天,小蝴蝶得到了艾玛的帮助心存感激,艾玛帮助了朋友非常高兴,他们俩玩得特别特别的开心。(播放课件5)天色渐渐地晚了,他们两个相约明天再去森林寻找春天,于是就此告别了。(播放课件5蝴蝶离开)小蝴蝶飞走了,艾玛走着走着发现了一条他以前从来没有走过的路,爱冒险的艾玛想:咦,这条小路说不定离家会更近一点。于是,他决定今天尝试一下走这条小路。接下去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2、(播放课件6、7、8)教师手指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1)发生了什么事情?(播放课件6)艾玛走到了一条什么样的小路?(小路很窄,艾玛的脚步那么重,随时会有危险的)(2)艾玛看到这么一条危险的小路,他停止脚步了吗?他走到了哪里呀?(3)(播放课件7)走到了洞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呀?(路断了,没路了)艾玛走出洞口发现路断了,看见了什么呀?(石头掉下来,揣急的河水,万丈深渊,掉下去很危险)(4)这个时候的艾玛心理怎么样?(艾玛很害怕,流下了伤心的眼泪)(播放课件8)(5)小朋友,请你们来安慰安慰艾玛?你为什么会想到叫小蝴蝶呀?(把小蝴蝶的话记在了心里)我们一起来帮帮艾玛,叫叫小蝴蝶。(幼儿呼喊)(6)就在这个万分危及的时刻,谁来了呀?想想,小蝴蝶会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助艾玛呢?小蝴蝶灵机一动,也想了一个好办法,我们一起去看一看。(7)(播放课件9、10)教师手指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宝贝们,小蝴蝶请了谁来帮忙?(播放课件9)有多少大象呀?数一数。(这么多大象我们可以叫做一群大象)(播放课件10)这一群大象想了什么办法来救艾玛?他们救得了艾玛吗?(够不着)小蝴蝶又想了一个好办法,我们一起去看一看。(8)(播放课件11、12)教师手指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宝贝们,小蝴蝶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我们大家齐心协力,一起来帮忙,把艾玛拉上来。师幼合作表演。(9)(播放课件13)瞧!艾玛得救了吗?是呀,得救后的艾玛特别特别的高兴,于是,他们就开心的、相亲相爱的永远生活在了一起。三、情感迁移。1、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这个故事感动你了吗?感动了你什么?这个故事感动我的地方就是“有朋友真好!”2、你们觉得有朋友好吗?好在哪里?(播放音乐)3、宝贝们,朋友之间的友谊能够让你们永远的快乐,现在我们一起去和朋友们分享这个故事吧!

应彩云大班绘本换一换教案篇六

自然拼读(phonics)教学法是国际推崇的一种英语教学法,它的核心是建立字母与语音之间的对应关系,将英语字母与字母组合的读音进行归纳学习,帮助学生快速读出单词发音。它可以让学生建立起直觉音感,即看到单词可以拼读;听到单词发音可以基本拼写出单词,从而让学生打好阅读的基石。自然拼读作为科学而有效的英语启蒙方法,也是一种解码能力,它能活化语音教学,是英语初级阅读的基础。自然拼读的最终目标是搭建起英语单词音、形、意三者间的联系,在英语绘本这个载体下,让拼读规则内化为学生无形的学习能力,如:见词能读、听音能写、自主阅读,从而促使学生的阅读素养和思维品质得到有效的发展。

三年级孩子的记忆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孩子的逻辑和抽象思维能力,归类、对比、推理能思维能力开始增强。这一时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

自然拼读与绘本教学的有机结合让孩子顺利地进入早期的阅读训练,通过“绘声绘色”的绘本阅读,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解码学习。在learntoread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阅读的基础能力;同时让学生构建文本概念,形成音素意识,提高阅读流畅度,创设积极的阅读体验,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意识等,为学生最终的readtolearn做准备,也为学生早期英语阅读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生通过学习“phonics绘本阅读”学习,不仅可以复习巩固字母及字母组合发音,还可以自主地进行绘本阅读。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素养,同时也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锻炼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绘本阅读是一个很好的载体,通过“绘阅读”,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图片信息辅助下理解故事,在故事情境中进行沉浸式的`“慧阅读”,学会了学习,学会了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及阅读素养逐渐得到提升。

但是学习方式,仍然是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自觉、自主进行学习,家长配合督促。如何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学生更好地坚持“慧阅读”呢?如何将绘本的“慧阅读”迁移到其他语篇的“慧阅读”,并形成系统性评价体系呢?如何让学生真正地成为阅读的主体,让学生自主选择绘本并相互学习交流?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应彩云大班绘本换一换教案篇七

绘本其实就是图画书,绘本中的图画,更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绘本如果仅止于阅读功能,那就太可惜了。于是,我在绘本运用中与教学互动,能让幼儿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更饶富趣味。利用绘本进行美术教学,一定也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读绘本,玩创意!绘本能激发幼儿对绘画欲望和激情,每次手中捧着绘本时,也被书中的图画深深吸引。外出学习时,也听到将绘本阅读融入精彩的语言教学之中。于是,我也在思考:如何将绘本阅读与美术教学相结合,让孩子们在欣赏美的同时,用手中的画笔,再创造心中的美丽图景。

2、本次活动对幼儿的发展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1)有助于帮助幼儿对画蛋技能的掌握。

(2)孵小鸡的添画过程,给了幼儿发散思维的空间。

(3)母鸡的责任感和爱心,让孩子们感受母鸡对鸡宝宝的爱,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4)教师在幼儿作画过程中不断提醒幼儿小鸡的眼睛等五官,培养幼儿对作画完整性的'要求和对美的一种感受。

(5)《指南》中指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教师没有追求幼儿小鸡画的如何的好,而是一直在肯定他们,充分体现了《指南》中的这一点。

应彩云大班绘本换一换教案篇八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大班绘本阅读活动《我的幸运一天》绘本作为早期阅读材料的一种,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书,一个孩子从绘本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影响他今后是否喜欢读书,下面我就从教材、目标、教法和学法、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阐述我对本次活动的认识和理解。

一、说教材

《我的幸运一天》是一本出色的、充满戏剧性和趣味性的大班绘本,从内容上看绘本选取了两个幼儿十分熟悉的动物形象(小猪和狐狸),生动幽默的阐述了一只糊里糊涂的小猪居然认错了门,把狐狸的家当成了小兔子的家,但他临危不惧,最后运用自己的智慧虎口脱险的过程。从画面上看绘本,正文是一个个色彩丰富、动态鲜活的画面来组成,以暖色调来烘托喜剧的效果,文字不多,简洁明了,而且绘本中画面的结构安排、细节的繁复、造型的设计都是围绕孩子阅读的感觉来设置的,是连接孩子想象力的重要通道,十分符合幼儿阅读的特点,这正体现了指南中语言领域的要求,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在不断提高,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他们对文学作品,特别是图文并茂的图画书很感兴趣,能较好的接受和理解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复杂的故事,并具有一定的倾听和表达的能力,所以我选择了这个挑战性的、幼儿感兴趣的绘本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我根据本教材的内容和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贯彻指南精神,对活动从认知、能力与情感态度三个难度出发,确立了一下目标:

1、阅读绘本中画面及人物情态,初步理解会本内容感知“幸运”一词。

2、感受绘本的风趣幽默,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3、知道于是不慌张,要积极的想办法。

在这里目标具有三维性,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且具体可操作。本次活动我把阅读绘本中的画面及人物情态,初步理解会本内容为活动的重点、难点是感知和理解“幸运”一词,并预设各教学环节围绕目标、突出重点、客服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教学方法是一个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本次活动中,我根据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绘本阅读的特点,由始至终贯穿了直观演示法,通过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使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并通过多样性、开放式的提高引导幼儿有目的的仔细观察,激发幼儿说的兴趣,创造幼儿说的空间。活动中我还运用了猜测讨论法,满足幼儿的好奇心理,开拓幼儿的积极言语,最终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

说教法,指南中指出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整个活动我遵循了幼儿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氛围中掌握学习的重点难点。本次活动中我主要预设运用一下学法帮助幼儿学习:

游戏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游戏化阅读中使幼儿借助表演、游戏来了解绘本中的角色、感受绘本内容、体验其中的乐趣。

观察法:观察法是幼儿通过感官积极参与活动。通过观察直接获得印象。这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学习的习惯,在看的基础上,幼儿才会想说、有话说、说得生动。

四、说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为幼儿准备了绘本《我的幸运一天》,并精心准备了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操作方便的作用来提高阅读活动的有效性。

五、说教学程序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形式是老师以多样形式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因此不仅要预设老师的讲向导,而且要预设幼儿的学、思、陈。

本次活动我预设了以下流程:一。激趣引题;二。师幼共同阅读和理解绘本的内容和含义;三。导入悬念,激发继续阅读的兴趣,并做到各环节之间的相辅相承、有机结合。

下面我详细说明整个教学活动的程序:

环节一介绍绘本中的角色,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俗话说的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想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们的教学活动,对组织这次活动来说,一个有创新、新颖的导入,能大大的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发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本活动中,我设计悬念来导入的形式。悬念1、故事中角色,我设计提问,狐狸是一种怎么样的动物,小猪又是一只什么样的动物,小猪和狐狸碰到一起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从而引出绘本《我的幸运一天》;悬念2、今天会是谁的幸运一天,请幼儿说一说什么是“幸运”,猜猜绘本故事中谁会幸运,在这里初步让幼儿感知“幸运”,并自然引出下一个环节。

环节二师幼共同阅读,理解绘本内容和含义。

在这一环节中,我结合课件与幼儿一同阅读,教师导、幼儿阅,师幼开展积极的互动讨论,幼儿和幼儿之间开展交流合作。分四部分完成。

第一部分,阅读从开始,狐狸把小猪抓起来的几个画面,让幼儿觉得狐狸真的非常的幸运,也为小猪的走错路、敲错门感到紧张,并产生狐狸会不会把小猪吃掉的悬念,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幼儿阅读和了解故事情节发展的愿望,在这一部分中,我通过层层设想,引导幼儿画面细节的观察,如:当小猪看见开门的是狐狸,小猪是什么反应?吓到了、害怕、惊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流汗了、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张得大大的,可怜的小猪会说些什么?这时候狐狸是什么样的心情?他是什么表情?鼓励幼儿大胆的用语言表述,同时请幼儿个别和集体模仿,小猪和狐狸鲜明的对比神态、动作、语言等,加深幼儿的印象,增强对作品开始部分的感知。

第二部分,共分三个层次。层次一、狐狸给小猪洗澡;层次二、狐狸给小猪做午餐;层次三、狐狸给小猪按摩。在这个环节中我有效地运用设疑、插向、推向等方式,层层递进,推动活动的开展,不断激发幼儿对作品内容的.好奇和探索。

层次一,狐狸为什么要给小猪洗澡?他是怎么给小猪洗澡的?猜猜小猪会说什么?

层次二,猜猜狐狸为什么要给小猪做午餐?小猪会说什么?幼儿讨论后,教师可用生动的语言,完整的讲述画面的内容。

层次三,狐狸是怎么给小猪按摩的?推推这、拉拉那,全身上下又捏又敲,小猪感觉怎么样?狐狸给小猪按摩后,他的感觉是什么样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让幼儿视线始终集中在精彩的画面情节的变化上。从一开始小猪的害怕到后来的沉着应对,同时通过游戏、表演等方式,请幼儿轮流扮演狐狸和小猪,互相按摩,让幼儿体验接受别人按摩的舒服的感觉和给别人按摩的辛苦劳累,丰富相关的生活和情感体验,使幼儿视、听、触等各种感官参与,在集体游戏的过程中,感受角色扮演的乐趣,逐渐了解角色的不同心理变化,小猪即在拖延时间做逃跑打算,而贪婪的狐狸呢?则为烤猪肉更美味而不辞辛苦,此处内容的理解为后面教学环节的深入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这一过程是整个教学活动解决的重点、突破的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第三部分,围绕小猪能否逃脱展开讨论、推测。请幼儿看最后一页,揭示小猪有没有逃脱这个结局,并设向,你觉得今天是谁的幸运的一天,为什么这么认为?使幼儿感受到情节转变的喜剧效果。

第四部分,通过回忆绘本的内容、感受绘本的风趣,进行经验的提升和迁移,我预设提问:你觉得绘本里面哪里最好玩、最有趣?让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一页进行讨论,你从这下看出,小猪是一只怎么样的小猪,狐狸又是一只怎么样的狐狸。经过这次走错路、敲错门的教训,小猪回家后还做一件怎么样的重要的事?他为什么要画地图?地图在我们生活当中有什么用处?进行经验的迁移,让幼儿知道在生活中要远离危险,如果遇到困难和危险也要像小猪一样动脑筋、想办法。

环节三结束部分导入悬念,激发幼儿继续阅读的兴趣

在这一环节中,我并没有让幼儿完整的读完,而是导入悬念,如果你想知道小猪是怎么样逃出狐狸家的,那就到绘本里找警察吧。从而激发幼儿再阅读的兴趣。

我在本次活动中,对幼儿阅读的画面进行了合理的筛选,因为阅读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不是一次活动就能完成的,优秀的绘本就是百看不厌,可以反复阅读、精读。有条件的幼儿园还可以制作集画面、音乐、对话为一体的动画课件,让幼儿观看,还可以生成很多活动,如:看、说、画、创编、表演等等,放到课后延伸部分,让幼儿在阅读区域中与绘本充分互动,感受文学作品中精确生动的语言,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教学反思:

首先,我来说说孩子们的表现:对于回答问题是蛮踊跃的。可能由于自己不能营造一个吸引幼儿的氛围,才使得有些孩子在上课的过程中无法集中注意力。

应彩云大班绘本换一换教案篇九

不记得什么时候突然对绘本发生了兴趣,也许是大学时接受的那两年零零碎碎的美术教育,虽然画画是没学会,但是却培养了一点点对颜色的敏感。可能,再加上那一点点的儿童文学常识。至此,对绘本有些感觉了。如今,工作了,更是想将绘本融入日常的教学中,给孩子们的语文学习新增一抹亮色。

到现在为止,我自己带的班也一直坚持读着,每周至少一本,现在我讲起“周五下午我们读绘本”,个个都振臂高挥“绘本,绘本!”,神采飞扬的让我飘飘欲仙。

《你感觉怎么样》这本绘本是在《大猫老师的绘本作文课》里发现的。大猫老师是讲给二年级学生的。我读来十分有趣,马上兴冲冲地买来原书一看,果真细节多多,趣点多多,马上想要拿来试手。这次,我分别找了一年级和二年级小朋友来读,对比教学,感受更深。

感受一:一年级比二年级学生思维更加活跃,观察细致敏锐。一年级是我自己带的班,平时也会注重他们多向发散思维的训练。所以同样的一幅画,他们可以妙语连珠,不断有新的发现,证明从画面中哪些细节能够看出小猩猩的心情。二年级的同学则不太积极,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及思维含量都大打折扣,比平时的绘本教学课要沉闷很多。当然这也可能是与我不熟的缘故。

感受二:大猫老师陈迅喆是南京人。在她的著作中,这本绘本是面对北方孩子进行教学,且这些孩子还有一定的写作基础(一直由她进行类似的.训练)。之前拿这本书给同事看时,她直感叹这个太难,南方的孩子难以接受。我还一直不明白,今天亲自教学,才真正体会到绘本的难。虽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嗯,有时候,我觉得无聊……有时候,我觉得孤单……”,但是绘本细节很多,孩子们在观察时,能看出这些细节,但表达时大多含糊带过,如“我从他脸上看出他很难过。”、“他的动作看起来很快乐。”如此之类的话语,需要我反复启发引导,他们才能说具体,如“他的眉毛像个八字,眼泪汪汪的……”、“背景颜色是白色的,他在图画中显得特别小,好像天地之间只有一个小小的他”。课后看来,确实,对于这群零基础的孩子而言(二年级的学生虽已经接触过不少绘本,但是语言、词汇积累还是较少),用语言清晰准确地描述小猩猩的表情、动作,是一个拔高要求,并不合适。更何况还要从外部世界的变化(背景颜色等)察觉到他的心情变化就更是难上加难。

所以,一个好的教案搬过来,却未必适合自己的班情、学情。绘本教学这件事,还是要自己亲力亲为,总结经验,挑选他们感兴趣的,逐步渗透。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