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加法减法高中 加法和减法的教案(通用9篇)

时间:2023-09-25 作者:文锋最新加法减法高中 加法和减法的教案(通用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加法减法高中篇一

1.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会正确地进行连加、连减的两步式题的计算。

2.通过生活情境的再现,感受连加、连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建构出连加、连减的模型。

3.在对比练习中,优化出算法,同时感受到竖式简便写法的合理性和简洁美。

4.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养成认真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连加、连减》在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的基础上,了解再增加再减少的意义,并运用前面所学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重点教学笔算竖式的简便写法,在对比等活动中,优化竖式的简便写法,树立认真书写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计算能力的目的。

连加、连减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正确计算连加、连减。

课件,尺子。

一、复习导入

(一)复习加、减法笔算。

1.出示计算题。

2.学生独立计算。

3.全班交流。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二)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连加、连减的教学重点是掌握连加、连减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回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为新课的学习做好知识储备。

二、探索新知

(一)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例1的主题图,谈话引入:秋天到了,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小玲和同学们正热火朝天在农家乐参加劳动呢。你们看他们正在那里干什么呢?(帮李大爷家采摘南瓜)

2.出示表格,收集有关数学的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3.提取有代表性的问题。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大南瓜?

设计意图: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谈论学生熟悉的农家乐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从中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连加计算。

1.列式:28+34+22=

2.尝试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3.交流算法。(课件演示)

4.比较以上三种方法,优化竖式的简便写法。

5.练习。教材第28页做一做第一题。

(一)学生在黑板上算和作业本上算同时进行。

(二)集体讲评。

6.小结:用竖式进行连加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搜集数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利用尝试练习、合作交流、比较算法等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连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同时体会灵活、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重要性。

(三)连减计算。

1.课件出示例2中的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还剩多少个?)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解答?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

4.全班汇报,优化连减的竖式。(课件演示)

5.练习:教材第28页做一做第二题。

6.小结:用竖式进行连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运用知识,提高巩固

(一)比比我最棒!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4题。

2.采用开小火车的形式讲评。

(二)小小运动健儿!

1.出示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3题。

2.理解题目意思。列式计算,并口答。

3.同桌互改.夸夸自己的同桌。

(三)课堂练习。

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1、2题。

设计意图:形式多样的基础训练,使枯燥无味的连加、连减的计算变得有趣,学生积极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灵活、合理地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

1.今天你收获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3.学了今天的课,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加法减法高中篇二

所以它拥有了舞动青春的机会。

因为河流舍弃了小溪的僻静,

所以它拥有了奔向大海的勇气。

因为腊梅舍弃了与百花争艳,

所以它拥有了寒梅香自苦寒来。

舍弃并不是失去,而是拥有另一番别样的风景!

——题记

一个三岁的小男孩把手伸进瓶子里,慢慢的抓住了一大把糖果,正当他想从瓶子中抽出手时,瓶口太大。但倔强的他,又不忍心放弃,最后委屈的哭了。

三岁的小男孩,只是因为没有舍弃,只落得涕泪涟涟。没有岁月的磨砺和智慧的成长我们是很难悟出这些真理的!懵懂的孩提时代,生命的最终意义在于最大取得而并非放弃。

当岁月的年轮穿过无数夜雨春风,当人生的小路上留下我们或多或少的坎坎坷坷。懂得放弃是一种生命的抉择,更是人生人格的升华!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中年也就是东晋末年,当时的政治正处在黑暗状态,他因对统治阶级的不满,而辞官隐退,过上躬耕田园的生活!

陶渊明的弃官从园,或许在人们的眼中,这是一种非常颓废的表现,但是他却在失去官职中,获得了自身的心仪幽静。陶渊明的故事,不禁让我联想到了著名诗人歌德的一句话:生命的全部奥秘在于为了生存而放弃生存。我非常喜欢,对于“舍弃”的哲理性思考,真是感怀颇多啊,放弃的背后有那么多值得我们回味的生存之道。

可以说舍弃是一种光,一种耀眼的智慧之中!

因为一种情感,我们从中感受到了舍弃的魅力。因为一种智慧,我们从中品味到了舍弃的魅力。舍弃并不意味着失去,相反还能得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扶摇直上九万里”的逍遥。由此可见,舍弃,不仅是人的生存之道,更是成为人们的幸福密码!

舍弃,有时真的是一种美丽!

加法减法高中篇三

米开朗基罗在回答如何创作出《大卫》这一杰作的问题时,是这么说的:“很简单,我去了趟采石场,看到了一块巨大的大理石,在它身上,我看到了大卫。于是我凿去多余的石头,《大卫》就诞生了。”“凿去多余的石头”,正是这一简单的方法造就了伟大的艺术品,亦如我们的人生,学会舍弃多余的,才能得到有用的价值,即减法便是加法。

在生活中,有一种舍弃,是为了更好地得到。

世界顶尖级科幻小说作家阿西莫林曾从事生物化学研究和教学。在研究和教学中,他发现自己有创作科幻小说的才能,于是他对自己做了冷静客观的分析:我不大可能成为第一流的科学家,但我很有可能成为第一流的科幻小说家。阿西莫林毅然告别了大学课堂和实验室,回到家中,专门从事写作。最终,阿西莫林这一聪明的舍弃成就了他一生创作480部科幻著作的辉煌业绩,也为他赢得了“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科幻小说家”的荣誉称号。

古人云:“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一个人不可能拥有一切,他总得选择,总要舍弃。这一舍弃,可能会让他痛苦,但会让他更了解自己;这一舍弃可能会让他困惑,但会让他对自己的未来更清晰;这一舍弃可能让他惘然,但却会是一个成功的转机。正如阿西莫林,没有对科研工作的告别,哪能迎来文坛上的成就?学会舍弃,有时成就的不仅是一个人,也可能会推动一个国家的发展。

回想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条件十分艰苦,在海外留学的爱国学子们毅然放弃海外各种优厚待遇,决心回到祖国,要为国家建设献出一份力量。他们中有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有两弹元勋邓稼先,有中国火箭之父钱学森,以及数学家华罗庚……若是没有他们毅然决然的放弃,便没有祖国建设的巨大进步。

舍弃是一种态度,舍弃是一种选择,舍弃是一种精神。生活就是一道公平的加减法,学会舍弃,会让你减轻生活中的负担,轻装上阵;学会舍弃,会让你拨清眼前的迷雾,拨云见日;学会舍弃,会让你心有信仰,无所畏惧。生活的公平就在于它在你舍弃的同时,会让你拥有,这便是所谓“减法即加法”。

加法减法高中篇四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

所以有一两件如意的事就该知足了,不是吗?

做不了加法,就试着做做减法。

没有好的家境,你可能有坚强进取的'心。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或许你还会有一个虽不富有但却温馨的家,和一个爱你懂你的妻。

没有满意的婚姻,小两口吵吵闹闹日子难过。但你可能有可爱的孩子。就算婚姻不尽人意但你只要一看到孩子天真活泼的笑脸所有不快也会烟消云散,你有孩子就够了。

你不是高官达人、富贵子弟。你有几个可以交心的朋友,大事上可能帮不了什么忙,小事上一定都尽自己微薄之力。

你没有房子,没有票子。没有车子。你有健康的身体。

甚至有一天,你突然什么都没有了。穷困潦倒,无处安身。你不能忘了你还有你至亲至爱的父母。不管你多大走多远,只要有他们活着的一天,你永远都是老人的牵挂。

欲念太多,不是我们面面都能顾到的。

做加法,你会因为你没有的东西而失望苦恼。多做减法,你会明白你所拥有的弥足珍贵,你会倍加珍惜眼前的幸福。完美不完美,全在一念之间。

加法减法高中篇五

懂得舍弃或者说放弃的人或许才是真正懂得拥有。

不知道怎么想的,突然有这样一种感觉,想舍弃,想放弃,或许我写这句话只是给我的一个安慰,让我可以安心,或许说只是给我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

走在街上,看着形形色色的人相互往来,擦肩而过,他们是如此的赶,没有人停留,没有人留恋,有的只是擦肩而过的回味,或许在他们周围,也有曾经相识的人,也或许他们会在不久的未来相识,而我,只是他们中的一员,也在擦肩而过,也在相见,相识,淡忘和想念。

我已经褪去了我原本拥有自信的光环,那能够让我勇敢乐观面对一切的自信,慢慢的,我开始感觉自己已经无法面对,无法勇敢的改变自己,在很多情况下我都选择保全自己,选择逃避,或许只有逃避,选择保全自己才能让自己感觉到自己没有失败,我总是给我自己寻找各种理由,选择各种逃避的方法,各种安逸的理由,我感觉很失败,我想重新振作起来,重新拾回那份自信,重新焕发属于自己的自信,可是我做不到那么完美的拥有,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我也不例外,我只能够这样的让自己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这就是消极。

拥有比舍弃更难,舍弃或许也是拥有的一种方式,舍弃了,一切将回归平淡,一切将变得离开的样子,但,舍弃了,就真的不在了吗?很难,或许舍弃了,将有更多拥有,只是换种方式,一直有人说,有一种爱叫放手。我也感觉得到,真正的爱,不是拥有,而是付出,舍弃,或许是更大的付出,因为要很懂爱。

加法减法高中篇六

又学了一会,我决定先休息一下,哪怕仅有十分钟也可以使我的脑子放松一下。于是,我伸了伸累的发酸的右手,起身向院子里走去。

来到院子里,走到一个用石头垒起来的“凳子”前。坐下后,一群蚂蚁吸引了我,以前,我从书上看到过,蚂蚁可以搬起比自己的身体重几倍的东西,但我并没有亲眼见过,这一次,我倒要看看,书上说的是不是真的。

果然,我看到的那只蚂蚁发现了不远处的一块小骨头,便一溜小跑跑回了蚂蚁洞,并带领了许多蚂蚁一起去搬那块骨头,那群蚂蚁一起使劲,我也为它们加油,但是,那块骨头纹丝未动,蚂蚁们并没有灰心,而是回到了蚂蚁洞找来了蚂蚁洞的全部蚂蚁,那群蚂蚁一起努力的搬着它们的美食,然而,那块骨头还是无情的一动不动。蚂蚁们或许还抱有一线希望,它们四散分开,不一会又集合在了一起,这时,我明显的发现现在的蚂蚁数量明显的超过了刚才的蚂蚁数量,它们大概把所有的同伴都找来了吧!许多只蚂蚁搬呀搬,骨头仍然一动不动。这次,蚂蚁们大概已经灰心了吧?渐渐的,骨头上的蚂蚁少了,又过了一会,又有一些蚂蚁离开了骨头,然后,又走了一些蚂蚁,最后,骨头上只剩下了一只蚂蚁,最终,它也恋恋不舍的离开了那块骨头。

“唉!”我不禁感叹道,蚂蚁就是不如我们人类,毕竟只是一些低级的动物而已,就是没有我们人类那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看我们人类,不管多么艰难,多么危险,我们总会成功。而再看看它们那群蚂蚁们,虽说一个个能搬的动比自己身体重几倍的物体,可以说比我们人类的生理条件好,但我们人类能做到的事,它们却不能,因为它们没有一种好的精神!我不禁暗自想道。

我起身准备到外面去活动一下,毕竟过度的劳累也不利于学习。

可我刚走到大门口,却看到了一个我意想不到的场面:刚才那群搬运骨头的蚂蚁们现在正在搬运着其他的食物兴冲冲的向蚂蚁洞走去。我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它们之所以放弃那块诱人的骨头,是因为它们知道再在这块骨头上搬运只是浪费时间而已,于是它们果断的决定放弃了那块骨头,去寻找别的食物。

对啊!有这件事我想到了我的学习,玩乐不正像那块骨头一样诱人吗?但一味的贪玩只会一事无成,只是白白的浪费时间而已。所以应该果断的放弃掉玩耍,去学习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我收回了将要迈出大门的脚步,快步回屋去继续学习了……

加法减法高中篇七

教学内容

课本p48~49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八的第4~6题

教学目标

2、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计算方法的正确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下列各题:

0.7+0.30.65-0.256+0.340.83-0.59.2-62+2.8

1.6-0.44.5+0.50.82-0.42

二、新授

1、教学例2

出示例2,指名列出算式。让学生试写竖式,明确相同数位对齐。

思考:被减数百分位上没有数,怎么办,为什么可以看作0。

2、完成p49试一试

思考:被减数的十分痊和百分位上都可以看作多少?为什么?

2、完成49页”“练一练””的第1~3题

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还可以自己补充问题:问学生你还想到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八的第4~6题

1、“小小诊所”:练习八的第4题

先找出错在哪里,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

你能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吗?

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2、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八的第六题,让学生从问题出发去思考该用什么方法去做。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加法减法高中篇八

1、熟练掌握累计30多个常用偏旁部首,能说出其名称、表示的大概意思,能写出偏旁部首和例字。

2、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能够根据偏旁部首猜猜字义。

生:敢

师:部首们可聪明着呢,它们设置了许多的关卡,看看你们能不能闯关成功。

1、第一关:说出下列生字中的部首名称和表示的意思。要求每人依次说一个部首并说说它所表示的意思,再读读字。(抽生汇报)(设计意图:部首与生字相结合,生字大多数为本学期认字表中及写字表中生字,既巩固了部首又复习了生字)

师:你们好厉害啊!全都认识了。你还知道什么部首?

师:恭喜过关,继续闯关。有的部首宝宝们长得可像了,你们来

2、第二关:火眼金睛辨一辨(生字中的部首有什么不同)(抽生说

出部首的名称,再教读部首对应的生字)(设计意图:区别本学期所学的相似部首)

5、做游戏还有些部首宝宝们也想换新衣,拿出你们的制作的卡片,在小组内拼拼字吧!(设计意图:巩固部首和字)

小组汇报,师出示“讼”让生猜猜,拿出字典查查。引出捉迷藏。

6、第五关捉迷藏现在想和你们捉迷藏,你瞧,都跑到字典里去了,你能快速地在字典里面找出它们相对应的字吗?要求,分组查字(ppt出示用表格的方式出示要查的字览、舀、翔、醉,分组查字)(注:所选字为认字表中生字,部首是本册要求掌握的。设计意图:运用部首查字)生汇报。

师:孩子们,好朋友就应该互相帮忙,部首给你们的帮助可大了,如果你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根据部首猜一猜哦。

7、第六关想一想猜一猜(设计意图:学会运用。根据部首猜字义猜读音)

加法减法高中篇九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的方法,并且能进行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出示主题图:你认识这些动物吗?这些珍贵的动物正濒临灭绝的危险,让我们来看一份统计表。

(出示第15页统计表。)

2、学生解决小精灵的问题。

3、学生展示算法。

估算:98+25≈130(种)

口算:98+25=123(种)想:98+20=118118+5=123

笔算:98从哪位算起?

+25十位上得几?为什么不是1?

123百位上的1是怎样得来的?

4、揭示课题。

5、完成“做一做”的练习,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6、学生归纳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与注意点。

二、反馈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第1、2题后,集体订正。

2、解决问题。(第3题)

学生解决书上的问题。

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1)公鸡和小鸡一共有多少只?77+85=165

(2)母鸡和小鸡一共有多少只?59+85=144

(3)公鸡、母鸡和小鸡一共有多少只?59+77+85=224

(4)公鸡比小鸡少多少只?

(5)母鸡比小鸡少多少只?

(6)公鸡比母鸡多多少只?

三、全课小结

归纳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后记: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的方法,并且能进行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3、培养判断结果合理性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

教学难点:连续进位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笔算:60+4536+6789+52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二、新授

(一)、教学例2

昨天我们了解了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的种类,今天我们来了解中国已知动物的种类。(出示统计图)

你能算出爬行类和两栖类一共有多少种吗?

1、学生列式计算。

2、学生汇报。

估算:376+284≈700(种)

笔算:376+284=660(种)

376从哪位算起?

+284十位上得几?为什么不是5?

660为什么要向百位进1?

3、与98+25对比计算上的相同点,引出课题。

4、针对已知种类提出数学问题。

5、“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订正时先估算再讲评。

6、小结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巩固新知

1、学生笔算练习五的第1、2题后,集体订正。

2、解决第3、题的问题。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教学后记:

加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19—21页练习五第4—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熟练地、正确地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听算练习。

23+69=47+33=49+27=

练习五第4题。将问题改为“你知道中央电视塔大约有多高吗?”让学生估算,并说出估算过程。然后再让学生计算中央电视塔的实际高度。

二、练习五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让学生通过估算大致检验一下答案的正确性。

三、练习五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改,对正确率高的同学给予表扬。

四、练习五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比一比,谁是最优秀的“森林医生”,能又快又准地捉住“害虫”。

五、练习五第8题。同桌合作完成。请几个同学说一说解题策略。

六、练习五第9题。走哪条路最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形成基本思路后,再组织学生小组交流,鼓励学生在小组里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七、练习五第10题。学生独立思考。请几个同学说解题策略。

八、思考题。先分析题意,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尝试。一次失败,再试一次。最后集体讲评。

九、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教学后记:

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一)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同时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2、联系实际,初步渗透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3、让学生在活动中愉快地学习数学。

教学重点、难点: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老师想请同学们一起到云南去旅游。(出示例图)

昆明的旅游景点是石林、大理的旅游景点是三塔、丽江的旅游景点是玉龙雪山。

1、你还观察到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2、师:大理到丽江有多远,我们可以通过画线段图来理解。

3、3、学生估算大理到丽江,汇报估算的方法。

4、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在小组中讨论。

517十位退1后能减4吗?怎么办?

—348百位退1给十位,这时十位上是几?

169十位上的6是怎样算出来的?

5、“做一做”

6、学生讨论计算的方法和注意点,教师小结后揭示课题。

二、巩固练习

1、练习六的第1题,把小蜜蜂和相应的花连起来。

2、用数学:第2题。

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道题,订正时说计算过程。

3、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两个问题,集体订正。

三、全课小结

教学后记:

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

2、使学生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3、结合情景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连续退位减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今天早上,我拿着一张100元的钱去买早点。一块蛋糕加一袋牛奶共花了6元。可是服务员没有足够的零钱,怎么办呢?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吗?(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师生得出:先去附近把100元换成整十元的,然后付给服务员10元,服务员找回4元,我还剩90+4=94元。将100-6列成竖式再回顾一下思维过程。

二、新授:

1、教学例2:507-348=

(1)学生尝试计算。

(3)想一想:计算上与517-348有什么不同?

(4)笔算702-564,让学生说说计算的过程。

2、教学例3

(1)出示例3:500-185=

一、你会计算吗?你有几种算法?学生自主探索求差的方法,小组交流。

(2)学生展示算法。

500-185=315

①500②185+15=200③185=100+85

(3)试一试:800-695=

3、比较两题计算上的相同点,小结并揭示课题。

三、反馈练习

练习六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让学生运用估算大致检验一下答案的正确性。表扬正确率高的同学。

四、全课小结

教学后记:

减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19—21页。

教学目标:

3、使学生能熟练地、正确地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

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听算练习。(教师读题,学生写得数。)

二、练习六第1题。蜜蜂采花。学生独立完成。

三、练习六第2题。读题,理解题意,找出关键词。学生独立完成。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完成后让学生通过估算大致检验一下答案的正确性。

四、练习六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估算,说估算过程,然后再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五、练习六第5题。找朋友。同桌合作完成。

六、练习六第6题。先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画图表示小明、小红两家和学校的位置关系。形成基本思路后,再组织学生小组交流,鼓励学生在小组里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集体讲评。

七、思考题。先分析题意,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尝试。一次失败,再试一次。最后集体讲评。

八、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教学后记:

加减法的验算

1、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提高计算准确率。

2、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验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理解验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知

1、教学例1

(1)师:这道题能直接计算吗?要先求什么?(先求出买这些东西共付出多少钱)学生列式计算。

(2)师质疑:这个结果对吗?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

学生思考验算的方法,小组合作探索。

(3)学生汇报验算方法,比较验算的方法。

方法二:48+135=183

(4)完成“做一做”,让学生说说验算的方法。

2、教学例2

(1)师:找的钱对吗?算一算。学生计算。

(2)小组合作探索验证的方法。

(3)学生汇报验算的方法。

3、揭示课题,小结验算的方法。

二、巩固新知

完成“做一做”的练习。

三、全课小结

教学后记:

加、减法的验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29—3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验算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3、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听算练习。(教师读题,学生写得数。)

二、练习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时请几个学生说一说出错的原因。

三、练习七第3题。首先复习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然后学生独立完成。最后让学生通过估算大致检验一下答案的正确性。

四、练习七第4题。先让学生尝试着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讲评。

五、练习七第5题。引导学生审题,弄清表格的含义。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让学生运用估算大致检验一下答案的正确性。表演正确率高的同学。

六、练习七第6题。先让学生独立看图,理解图的含义。然后进行估算,请几个同学说估算策略,最后列式计算。

七、练习七第7题。同桌两人小组进行估算游戏,然后独立计算。

八、练习七第8题。每个小组提出3个问题,先估算,再计算。鼓励学生灵活地解决问题。

九、思考题。鼓励学生自己不断尝试,直到得出正确答案。最后集体讲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找到多种答案。

十、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

教学后记:

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的:

1、通过万以内笔算加减法的法则的复习,提高学生的计算的正确率。

2.复习运用计算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万以内笔算加减法的法则的复习。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32页例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集体订正。

师:笔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小结笔算万以内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巩固练习

1、练习八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选择几题进行验算。小结验算的方法。

三、解决问题:教学第32页例2

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后提出数学问题。

上层和下层共有几本?上层比下层多几本?

上层和中层共有几本?上层比中层少几本?

上、中、下共有几本?下层比中层少几本?

2、对提出的数学问题先估算,再笔算。讲评订正。

四、练习八的第2题。

1、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2、讲评:你是怎样想的?

3、师:还剩下这些鸡蛋对吗?怎样验证?学生进行验算。

4、订正: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五、全课小结。

教学后记: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绿山墙的安妮读书笔记第一章感悟(精选5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感悟,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好的心得感悟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感悟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

    最新主管护师个人述职报告范例PPT(大全5篇)

    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汇报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工作情况、做法、经验以及问题的报告,报告帮助人们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

    无财产有小孩离婚协议书(大全7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

    村支书述职总结报告(汇总10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

    最新班组安全责任承诺书(优秀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

    书记就职表态发言精辟(优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

    办公室主任简历表格(模板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

    最新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建议 教育统计事业的工作计划(优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

    2023年干部转正申请书版(实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

    最新工程收尾工作计划表 工程师工作总结工程师个人工作总结(精选9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