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范文(20篇)

时间:2023-11-13 作者:念青松2023年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范文(20篇)

教学工作计划能够帮助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个性化教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教学工作计划范例,供大家参考。

2023年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范文(20篇)篇一

1.掌握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正确率达到90%以上。

2.体会使用计算器工具进行计算更简单,更快捷,初步学会使用计算器探索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3.体会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用计算器正确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在计算器上暗处纯小数的简便方法,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一)口算热身。

算一组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共8题。

0.2+0.8=0.76-0.36=。

5+4.8=6.9-0.5=。

5.4+3.6=7.72-6.52=。

3.6+2.1=9.1-1.1=。

(二)自学例3。

1.明确例3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教材例3情境图。

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导学单。

1.根据所求的问题列出算式,估算结果。

2.尝试用计算器计算。(你遇到什么问题?)。

3.对照书本第52页例3的提示,自己的方法不同在哪里?怎样按键更简便?

4.模仿练习: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4.75+12.63=。

7.03-0.895=。

0.268+3.87=。

导学要点:

在计算器上输入小数,可以按照顺序依次按键。

用计算器再算一遍,进行检验。

3.小组交流。

1.你是怎样在计算器上输入买铅笔的钱数的?

2.小数部分是0的小数还可以怎样按键?

4.全班交流。

分析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给予适当点评。

(三)练习。

1.第52页试一试,用计算器计算并验算。

点拨:

可以直接利用例3的'得数来列式计算,也可以用100一次减去每种商品的金额。

2.第52页练一练,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同桌互相核对计算结果。

提醒:

要按照运算顺序连贯地进行计算。

(四)比较练习。

1.完成第53页练习九第1题。

每桌南边的学生用笔算或口算进行计算;

每桌北边的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完成第53页练习九第2题。

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填表。

示范:

用上月余额减去9月2日买米、油等的金额等于9月2日的余额。

点拨:

用上次余额减去本次用去的金额就等于本次余额。将两次收入相加等于合计收入,7次支出相加等于合计支出。

(五)探索练习。

第53页练习九第3题。

用计算器计算上面三题。

思考:这三题有什么规律吗?

用计算器完成第四题。

(六)应用练习。

第53页练习九第四题。

先列式,再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七)创编练习。

2.用计算器计算,探索规律。

112234=。

111222334=。

111122223334=。

〖〗111111222222333334=。

(八)课作。

完成《补充习题》第4041页第4、5题。

提高题。

下面有两个小数。

a=0.000125b=0.0008。

1997020xx个0。

试求a+b、a-b的结果。

(九)家作。

1.《课课练》第45页第一(2)、二题。

2.阅读小数报、时代报第几版什么内容或布置其他数学课外阅读材料。

2023年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范文(20篇)篇二

小数连加、连减的计算。

小数加减混合计算一般的小数混合加减运算。

带括号的小数加减混合计算。

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小数加减简便计算。

加减混合计算的推广能应用合适的运算定律进行。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小数竖式计算和加、减混合运算。

能运用运算定律中的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推广到小数中灵活进行简便计算。

计数单位。所以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应是让学生联系整数加减法的算理和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方法及法则。本单元意图让学生学会把知识的特殊性向一般性转化,遵循小学生由浅入深的渐进式学习特点,把小数加减法剥离具体情境抽象出小数加减的计算法则,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2、本学期第一单元学生就已经学了整数混合运算,本单元让学生理解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小数混合运算中同样适用。同时学生已经在本册书第三单元学了整数运算定律,本单元主要是将整数运算定律中的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推广到小数中应用。通过推广,帮助学生拓展定律的使用范围拓宽自己的知识框架,产生知识的正迁移,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连贯性和联系特性。

3、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数位不容易对齐。特别要注意数位不一一对应的加减法,小数部分不够减的情况,不少学生则容易把这种不够减的减法计算做成加法,特别是整数减小数的情况。在教学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新课和练习6课时、单元测验2课时,合计8课时。

教材第95—97页例1、2,“做一做”。

1、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计算方法。

退位减法。

多媒体课件。

1、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通过计算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3)养成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2、出示自学提示。

仔细看数学书95、96、97页例1、例2。

2023年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范文(20篇)篇三

课本p48~49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八的第4~6题。

教学目标。

2、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计算方法的正确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下列各题:

0.7+0.30.65-0.256+0.340.83-0.59.2-62+2.8。

1.6-0.44.5+0.50.82-0.42。

二、新授。

1、教学例2。

出示例2,指名列出算式。让学生试写竖式,明确相同数位对齐。

思考:被减数百分位上没有数,怎么办,为什么可以看作0。

2、完成p49试一试。

思考:被减数的十分痊和百分位上都可以看作多少?为什么?

2、完成49页”“练一练””的第1~3题。

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还可以自己补充问题:问学生你还想到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八的第4~6题。

1、“小小诊所”:练习八的第4题。

先找出错在哪里,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

你能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吗?

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2、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八的第六题,让学生从问题出发去思考该用什么方法去做。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2023年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范文(20篇)篇四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初步认识一位小数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创设了学生十分熟悉的购物情境,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竖式进行计算,并结合口算方法和过去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算理。巩固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让学生学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解决有关小数的实际问题,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方法,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对小数进行加、减法的计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竖式计算小数的退位减法的方法。

一、谈话引入、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你们逛过商场吗?你们在逛商场的时候遇到过什么问题没有?

师:老师在逛商场时可遇到一大堆的问题呢,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解决吗?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1.老师逛商场买体育用品,篮球234元,足球:187元,,请同学们帮老师算算老师买这两件商品一共要付多少钱?篮球比足球贵多少元?请大家用竖式计算。

指名一孩子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做完集体订正。

让学生说出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板书)。

3.探究算理以及方法。

同学们,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好吗?

学生讨论后汇报。

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1)2.3元等于2元3角,1.8元等于1元8角;2元+1元=3元;3角+8角=11角,也就是1元1角;3元+1元1角=4元1角,4元1角等于4.1元。

(2)直接用小数计算的,

指导学生列竖式并说说想法,教师板书。

教师在竖式上写上“元”“角”借此机会再出示问题:一个圆规和一瓶墨水一共多少钱?

请同学们列竖式计算此题,指名到黑板上板演。

4.这两件商品相差多少元?

师:谁想起来说一说你的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板书列竖式计算小数减法的过程。

小数加减法同整数加减法一样,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要将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先计算小数部分,再计算整数部分。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一再减,计算结果的数位要与加(减)数的数位对齐,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使它与加(减)数的小数点对齐。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把0去掉。

三、巩固练习。

同学们是不是都学会了小数的竖式加减法呢?下面就检验一下。

(尝试用竖式计算,课件出示)。

3.5+4.86.7+2.34.2-1.84.1-3.3。

教师巡回检查,并请四位学生演板后讲解。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高。

今天同学们表现真不错,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2023年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范文(20篇)篇五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计算方法的正确运用。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

1、口算下列各题:

0.7+0.30.65-0.256+0.34。

1.6-0.44.5+0.50.82-0.42。

0.83-0.59.2-62+2.8。

3.4-3.117.6+3.93.6+2.4。

0.45+2.850.73-0.2314-3.9。

2、完成49页“”练一练“”的`第3题。

让学生根据题中的信息说说能想到些什么,可以求哪些问题,再让学生根据问题合理选择信息并列式计算。

3、用竖式计算。

7.5-3.180.51-0.374-0.82。

5.26-4.7513-3.98.04-7.4。

每个同学选做两题,比速度更要比一比正确率,做得全对的同学予以鼓励。

4、练习八的第3题。

可以结合线段图让学生说说对前3个问题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还可以自己补充问题:问学生你还想到了什么?

1、“小小诊所”:练习八的第4题。

先找出错在哪里,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

你能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吗?

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2、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八的第六题,让学生从问题出发去思考该用什么方法去做。

练习八的第九题,解决前三个问题后,还可以结合统计图的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出:“这一天中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上升最快,上升了多少度”,“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下降得最快,下降了多少度”等问题,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练习八的第十题: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前两个问题,并要求说说每题的思考过程,再让学生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

练习八的思考题。

可以先根据“5.1减去一个两位小数得2.76”,算出作为减数的两个小数应是2.34。再用5.1加上2.34,然后可得到正确的结果。

练习八的第五题。

初步向学生渗透综合法的思想。

把学生典型的错误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共同纠正。

初步向学生渗透分析法的解决问题的思想。

课后感受。

授课日期月日

2023年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范文(20篇)篇六

1,一个加数是四位小数,另一个加数是三位小数,它们的和是()位小数。

2,三位小数减去两位小数,所得的差是()位小数。

3,5.47至少加上()才能得到一个整数。

4,7.6与1.342的和比它们的差大().

5,3在十位上比在十分位上大().

6,在一个小数减法算式中,差是5.25.如果被减数增加0.5,减数减少0.4,则现在的差是().

7,被减数比差大5.8,减数比被减数少4.3,被减数是().

8,明明买一件物品,付给营业员50元,营业员把这件物品的标价的小数点看错了一位,找给他46.75元,他说找多了。这件物品的标价是()元。

9,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7.14-0.53-2.473.68+7.56-2.68。

27.38-5.34+2.62-4.6625.89+(6.35-5.89)。

7.82+5.9+0.18+9.113.75-(3.75+6.48)。

15,王虎给妹妹2.45元钱后,妹妹还是比他少0.24元。原来妹妹比王虎少多少钱。

2023年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范文(20篇)篇七

这是一堂家常课,内容是苏教国标本数学第九册的《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图,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收集、整理信息,发现并提出有关小数加法和减法的数学问题并解决,使学生学会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本节课的教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十分简单的`。在例题教学部分,刘老师是这样安排的:

师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数学信息自主提出用加法计算或者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并口头列式,教师相机板书:

4.75+3.144.75-3.144.15+2.654.15-2.65。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四道题的特点,由此引出课题。

接着让学生尝试计算“4.75+3.14”,并指名板演,然后再集体交流。

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自己与到黑板前板演的同学的答案进行比对后让有不同意见的学生举手!(无)。

接着教师出示了一位小马虎(老师自己想的)做的相关作业(如下),并引导重点分析小马虎产生错误的现象和原因。(此环节花时大约10分钟)。

【案情简析】。

辨析、改错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明确概念和法则,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近一层,形成全面看待问题的思想;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辨别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只见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辨证思想的能力;同时,这样的教学形式也符合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组织学生尝试计算“4.75+3.14”后让学生自主核对答案,意外的是,教师期待的“不同的声音”在课堂上没能找到。于是,教师自己向学生呈现了一道小马虎做的习题,然后引导学生深入辨析:

(1)老师称这个同学为小马虎是否恰如其分?

(2)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小马虎的这种错误解法的错误在哪儿?(相同数位对齐;联系人民币的知识来思考;联系小数各部分的组成来分析)。

(3)共同寻找小马虎产生错误的根源。

(4)引导总结笔算小数加法的解题关键。

2023年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范文(20篇)篇八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1本教时为第1教时备课日期10月7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光盘。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1、出示例1的情境图。

谈话:这是同学们在文具商店购物的画面。你能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交流后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些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下面的问题及相应的算式:

(1)小明和小丽一共用了多少元?

(2)小明比小丽多用多少元?

(3)小明和小芳一共用了多少元?

(4)小芳比小明少用多少元?

(5)三个人一共用多少元?

2、揭示课题。

谈话: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小数加法和减法)。

二、探究。

1、教学例1的第(1)问。

谈话:你能用竖式计算“4.75+3.4”吗?先试一试,再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讨论:你是怎样计算的?又是怎样想的?

围绕学生采用的算法进行比较,要求学生具体地解释思考过程。

小结: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把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然后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分别相加。

2、教学例1的第(2)问。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3、教学“试一试”。

谈话:这里还有两道题,你能用刚才学到的计算方法自己算出结果吗?

学生计算后,再要求说一说是怎样算、怎样想的。然后提出把计算结果化简的要求,让学生说一说化简的结果和依据。

4、总结和归纳。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然后组织机交流。

三、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计算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找出每道题中的错误,再分别改正,并组织交流。

3、完成练习八第1题。

4、完成练习八第2题。

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适当加以点评。

5、完成练习八第3题。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还可以自己补充问题:问学生你还想到了什么?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有哪些收获?你认为自己今天学得怎么样?

五、延伸。

同学们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提出了许多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很有价值。其中,有些问题我们已经解决,剩下的问题下节课在继续研究。

六、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p。

学生回答。

学生根据条件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学生口答算式。

学生思考、交流后回答:算式中都用小数。

学生用竖式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同时指名板演)。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同学间交流自己想法。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学生交流后明确。

学生独立计算,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同学们自己想一想,再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引导学生归纳: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都要把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分别相加、减,都要从低位算起。计算小数加减法时,需要把小数点对齐后再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学生各自在书上填出得数,并回答。

学生独立完成,

结合线段图学生说说对前3个问题的理解。

学生交流。

问题的提出来自学生本身的思索,这让学生更有兴趣去探索、尝试。

围绕学生采用的算法进行比较,要求学生具体地比较“数位对齐”、“相同数位对齐”和“小数点对齐”,最终让学生明白“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这一环节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教师鼓励分小组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进而探讨小数加、减法的基本算理。这样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既掌握了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联系以前学过的整数加、减法,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形成比较完整的认识。

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既巩固了本课的相关知识点,又提高了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

板书设计:

2023年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范文(20篇)篇九

生:相同数位对齐。

师板书:相同数位对齐。

师:比如36。

+12。

48。

相同数位对齐了,也就是什么相同了?

生:计数单位相同了。

师:请同学说一说这是由几个几加起来的?

生:有8个一加两个一,得十个一,向十位进一。3个十加4个十再加一个十是8个十。

师:那也就是说计数单位对齐了也就是计数单位相同了。相同的计数单位才能直接相加减。

师:在生活中会遇到整数加减法外,还经常遇到小数加减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是怎么计算的。看看它和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板书课题。

从这些信息里,你能提出什么加减法的数学问题?

师:请同学读一读哪些商品是有优惠价的。

生:一包泡泡糖:3.4元一根棒棒糖:0.28元,一个雪糕1.8元。

师:看到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加减法问题?

生:一包泡泡糖和一个雪糕多少元?

生:一包泡泡糖比一个雪糕贵多少元?

师:要解决这些问题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生:概念图。

师:概念图有个位、十分位、百分位,等会你们就借助这个概念图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师:开始前我们先明确小作学习的任务:1、四人小组商量,共提出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的问题,问题不重复。然后分工给两对同桌,每对同桌解决一道加法和一道减法问题。(先是一人操作概念图,另一人在堂练本上写上记录他的问题,列出横式,再根据同桌的操作过程,用竖式记录计算过程。然后两人轮换扮演操作员和记录员的角色)。

2、两人完成以后,就可以到四人小组中汇报你们计算过程,检查是否正确。有意见的,可借助概念图来分析。

(学生活动)。

师:先听第一个小组的汇报。

生:3.4。

+1.8。

生:我的问题是一包泡泡糖比一根棒棒糖贵多少元?

3.4。

-0.28。

3.4。

+0.28。

生:我的问题是:一支雪糕比一根棒棒糖贵多少元?

1.8。

+0.28。

师:对于这四个算式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的?

生:这是因为这个8是百分位上的,而4是十分位上的,计数单位不相同,所以不能相减。

师:不同数位不能相加减。

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对比一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相同的地方是相同的数位是要对齐的。

师:还有吗?

生:也是从右边开始算的。

师:不同呢?

生:有空位时要补0。

师:刚才通过同学们自己的研究,通过概念图找到了小数加减法的方法:最关键的也是相同数位对齐,就是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

师:下面我们做练习,有没有信心?

生:有。

(练习略)。

师:谁能总结一下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生:相同数位对齐,从右边算起,小数末尾没有数可以补0。

师:下课。

2023年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范文(20篇)篇十

()。

数学五年级:

一、填空。

1.5.7+9.8=5.7+100.2。

2.63.8-10.3=63.8-10()0.3。

3.比3.92多0.4的数是()。

4.比4.93少1.5的数是()。

5.()的一半是6.3。

6.甲数是10.9,比乙数多0.852,甲、乙两数的和是()。

7.小于1的最大的三位小数减去最小的四位小数是()。

8.根据18.3-9.8=8.5,可以写出两道算式18.3=___________,9.8=__________。

9.比10元少1.7元是()元。

10.三位小数减去两位小数,所得的差是()位小数。

二、判断。

1.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

2.计算小数加减法,首先要把各数的末尾对齐。()。

3.大于0.1而小于0.2的小数有9个。()。

4.甲数是1.45,比乙数少0.45,乙数是1..............................()。

5.用小数计算8吨80千克-3吨800千克=8.8-3.8=5(吨)...........()。

6.5.42+3.78=9.20,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所以等于9.2...........()。

7.0.78-0.078=..................................................()。

8.6.43-6.2-0.2=0.03...........................................()。

三、选择。

1.5.7+8.9+8.3=5.7+8.3+8.9运用了()。

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4角6分+7元4分=()。

a7元8角6分b12元c7.50元。

3.把2米3厘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是()米。

a2.3b2.03c2.003。

4.计算小数减法,不小心把减数增加3.2,被减数不变,那么他计算得到的差()。

a增加3.2b减少3.2c不变。

5.从10里面连续减去()个0.1,结果是0。

a100b10c1000。

6.两数相除余9,除数最小是()。

a9b10c11。

7.一个加数是三位小数,另一个加数是两位小数,和是()小数。

a两位b三位c五位。

四、计算。

1.口算。

0.7+0.9=0.8+0.6=8.24+3.76=4.1-3.8=。

14+0.78=14.6-0.34=1.3+8.56=0.8-0.55=。

4-0.04=1-0.03=0.5+3.05=0.8-0.45=。

0.78+2.2=5-0.08=3.25+0.75=10-0.1=。

2.列竖式计算。

8.65-6.31=10-7.64=13.6+8.46=0.99+1.1=。

3.列式计算。

7.07与3.45的和减去它们的差,得多少?

比15.7少4.3的'数加上3.54,结果是多少?

甲数是48.3,比乙数多12.7,两数和是多少?

9.8比2.34与4.36的和多多少?

五、解决实际问题。

1.妈妈买上衣用去了23元5角,比买裤子多用8角3分,妈妈一共用去多少钱?

2023年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范文(20篇)篇十一

2、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数学思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一、复习回顾。

二、练习。

1、说说本单元我们共同研究了哪些内容。

通过学习有哪些收获与感受?

用竖式计算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比整数加减法有哪些注意的地方?

3、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减法也同样适用吗?

1、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1题:

口算时也要让学生说一说部分题的注意点和计算方法,特别是进位加与退位减,以及被减数的数位不够的情况与结果末尾是0的情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形象的复习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2题:

由于题目较多,可让学生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些,然后集体订正,学生也要说出列竖式的注意点,并列举计算中一些典型的错误,让学生在改错中更深刻的体会计算的方法。

3、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3题:

提醒学生认真分析每道题目的数据特征,并合理地选择相应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把整数的运算定律通过合理的。迁移,最终能熟练地应用在小数加减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4题:

结合示意图理解题意:

竹竿的高度分成几个部分的和?

现在已知几个部分?

复习回顾。

三、

四、课堂作业。

第三部分的高度就是什么的高度?

怎样求池水的深度?

用什么方法?列出算式并解答。

5、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5题:

先简要介绍钙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再让学生看着统计表说说各种食品每1000克中的钙含量,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6、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6题:

首先讲解,让学生弄清当日水位、警戒水位的含义以及水位上升下降的表示方法;其中“水位变化”栏中的数字是与前一天比较的差值。

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有关正负数和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这里,比前一天多就是正数,比前一天少则是负数。

7、完成练习与应用的思考题:

先介绍自由落体运动的有关知识和基本规律;

引导学生利用列表的策略进行解答。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增长了哪些知识?

这些知识就是小数加减法的运用啊,小数加减法的运用还远远不止这些呢,你还能在我们的身边找到小数加减法的运用吗?课后去找,比一比谁找得最多。

集体订正。

分别解答相关的问题,并提出问题。

2023年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范文(20篇)篇十二

1.使学生掌握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处理得数里的0。

2.使学生能应用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的连加,并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复习旧知。

1.口算练习三第1题。

小黑板出示,让学生口算,老师板书每道题的得数。

2.笔算。

13.2—6.95   17.06+2.943。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样计算的。

3.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这节课按小数加减的计算法则继续学习小数加、减法,(板书课题)进一步掌握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4。

让学生看例4,说一说题意。

提问:解答这道题要怎样列式?(板书算式)。

这道题是小数减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被减数是整数,你们能计算这道题吗?大家来试一试。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减的,你认为得数的整数部分应该怎样写,为什么?

结合订正说明:当整数减小数时,也要注意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整数看成小数,小数点就在个位后面。在小数部分相减时,可以从个位上退l再减。得数的整数部分是0时,这个0要写出来,并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

2.完成“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让板演学生说一说怎样算的,得数与例4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强调指出:得数的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都是0时,这两个0都要写出来,并注意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

3.做“练一练”第1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怎样做的。

4.教学例5。

出示例5。

提问:按照小数加法的法则,竖式要怎样列?

(老师板书竖式)。

接下来会计算吗?请大家算在课本上。(指名一人板演)。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注意指导学生十分位和个位上的数相加时用简便算法。

提问:谁能说——说,小数的连加可以怎样算?

小结:小数的连加,可以按小数点对齐的方法,把几个小数列成一个竖式,然后相加。

5.组织练习。

(1)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道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结合提问每道题哪一位上可以用简便算法,并要求说明理由。

(2)做练习三第3题前三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三组,每组一道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3)做练习三第4题。

学生分组讨论:50元钱最多可以买哪几种物品?让学生在班内交流各组讨论的情况。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整数减小数和小数的连加。整数减小数仍然按照小数减法计算,计算时要注意得数里高位有0的写法:小数连加时,可以列成一个竖式来计算,关键是小数点要对齐,计算时按整数连加的方法算。在每一位上计算时,要注意用简便方法来算。

四、课堂作业。

练习三第2题,第3题后一、二道题。

2023年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范文(20篇)篇十三

2、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优化意识;逐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就感。

教学内容。

1、口算。

用卡片出示练习九的第1题,指名口答。

2、出示例3中的四种文具。

如果让你任意购买其中的两种文具,你想买哪两种?你会计算出所需要的钱数吗?

1、出示例3。

这四种文具,小华各买了一件,他一共用了多少元?解答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2、引导学生探索算法。

你会计算这道题吗?先算一算再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独立计算,注意选择学生采用的不同的方法,并指名板演。

进一步追问用简便算法的学生:你这样算的依据是什么?

4、小结: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也同样适用。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加法的运算简便。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内容。

我们以前学习过哪些加法的运算定律?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加法交换律:

这里的字母a、b、c可以表示怎样的数?

指出:因为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所以这些字母公式里字母所表示的数的范围既包括整数,也包括小数。

1、完成““练一练””的第1、2两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说怎样算简便。

4、完成练习九的第2题。

学生练习。

比较每组算式的计算过程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指出:整数减法的一些规律小数减法里同样适用,也能使一些计算简便。

5、完成练习九的3~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第4、5题的思考过程,说出每一步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

教后记。

在探索与交流的活动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优化意识;逐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就感。

2023年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范文(20篇)篇十四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体会小时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二、  本单元的分课时目标有哪些?

本单元共有6课时,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             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2、             提高解题能力。

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法混合运算。

(2)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四课时。

教学要求:。

1、 在学习掌握小数加减法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算。

2、 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第五课时。

教学要求:。

1.巩固小数的简算,并能判断哪些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2.培养学生进行简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进行简算的能力。

第六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法则和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

2.能够对一些能简算的题简算.

3.进一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灵活解题能力.

【内容解读】。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后继学习的相关内容。

四、本单元的例1、例2的教学重点是什么?

例1、例2,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竖式写法,经历计算的全过程,同时经过合作交流,共同总结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数位对齐就是小数点对齐的道理,知道当计算结果的末位有0时,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省略0不写,是结果形式达到最简。

四、   练习十六第1题的编写意图是什么?该怎样把握题目的教学要求?

练习十六第1题,是小数口算练习,它综合了两方面的知识: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和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学生结果出错,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粗枝大叶、计算不专心造成的,二是由于100以内的口算不过关或算理不清楚造成的。这时,应及时帮助学生查找其中原因及时纠正错误。

【教学提醒】。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计算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基于以上原因,所以把小数加减法放在同一例题中进行。这样能以最快的速度形成小数加减的良好认知结构。

2023年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范文(20篇)篇十五

(一)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口算。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一)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是教学重点。

(二)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是学习的难点。

(一)复习准备。

1.下面各数不改变大小,变成三位小数。

8.90.4213.4600。

2.填空。

3.375千克=()克7.81千克=()克。

4.075千克=()克3.4千克=()克。

3.口算。

0.4+0.32.5-1.41.28+1.214.6-3.2。

8.75-3.744.5+5.5456+344125-25。

2.引入。

我们今天学习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计算法则。(板书:)。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1。

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提问:应该怎样计算?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要把两个小队的千克数合并成一个数。

板书:3.935+4.075。

教师说明,我们学过整数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小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一样,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提问:竖式怎样写?(学生可能会说出小数点对齐)。

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

引导学生把以千克作单位的小数改写成以克作单位的整数,3.735千克是3735克,4.075千克是4075克。

整数加法怎样计算?(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个位加起。)。

为什么要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呢?(相同的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相加。)。

板书:

那么小数加法也要相同的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相加,怎样才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呢?引导学生说出,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板书:

启发学生想,得数7.810末尾的0能不能去掉?为什么能去掉?

在学生明确7.810末尾的“0”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去掉后,再告诉学生以后计算遇到小数末尾得0“时”要去掉。

反馈:完成“做一做”。

订正时说说怎样计算的。

启发学生想: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在议论的基础上,明确:

相同的地方都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小数加法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的数位对齐。不同的地方,整数加法是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是从低位加起。

2.学习例2。

引导学生把例2与例1对比,说明已知什么,求什么。(已知两个小队采集的和,及第一小队采集的千克数,求第二小队采集的千克数。)。

启发学生说出这道题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减法计算)减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说明小数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

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先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计算。

学生算出:

如果用小数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算出,并说出算理。

教师结合整数的计算说明,被减数千分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再减,也可以不把“0”写出来,计算时把那位看作“0”。

提问: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启发学生明确,都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小数减法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从末位减起。

反馈:完成“做一做”,提示验算方法。

订正时要说明计算法则及验算方法。

引导学生填空。(投影)。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也就是),再按照()法则进行计算,最后()。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

阅读课本法则。

(三)巩固反馈(投影)。

18.35+4.6521.37-8.37。

(突出得数末尾有0,怎么处理。)。

216.74+5.2383.4-0.56。

(突出位数不同,怎样对位。)。

36.42-4.28.3+10.17。

(位数不同,数字特殊,易按整数凑整法计算而忽略了法则,要及时纠正。)。

410.-4.825-4.37。

(突出难点,从整数里减去一个小数。)。

5指出错误并改正过来。

(四)作业 。

练习十八,第1~3题。

实验小学黄秋梅。

2023年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范文(20篇)篇十六

1.使学生知道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运算性质也适用于小数加减法。

2.使学生会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运算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3.培养同学们知识的迁移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36+78+64。

438+173+62+27。

547-32-68。

746-(246+187)。

1.请学生说说这样算的依据。

2.同时说明整数加减运算定律也适用于小数加减法。

1.用简便方法计算4.36+17.3+0.64+2.7。

(1)学生尝试完成。

(2)学生议一议。

a、简便计算的`依据。(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b、简便计算的方法。(把能凑成整十的小数先结合起来)。

(3)注意简算时的书写格式。

(4)试一试。

7.38+5.85+1.62。

3.83+1.75+8.25+5.17。

2.用简便方法计算。

18-5.76-2.24。

组织讨论。

a、能否进行简算?

b、进行这种简算有什么条件?(a、连减b、减数能凑成整十、整百)。

(1)1名学生板演,其余自做。

(2)反馈。

(3)试一试18.2-7.69-2.312.78-(1.78+0.94)。

(4)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这些计算有什么特点?规律是什么?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2023年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范文(20篇)篇十七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教学准备:在黑板上的板书。

教学过程:

一、学习新知:

1、课前在黑板上板书:

钢笔8元。

笔记本3元4角。

讲义夹4元7角5分。

水笔2元6角5分。

问:我们平时说价钱习惯说成几元几角几分。现在请你把它们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指名说一说:8.00元,3.40元,4.75元,2.65元。

这些小数哪些能化简?把它化简成最简小数。(8元,3.4元)。

2、看黑板上的四样商品的价钱,请你选择两件商品并算出总价。

交流:(可能有的几种情况)。

(1)钢笔和笔记本一共多少钱?

口答算式和结果,板书:8+3.4=11.4(元)。

问:这个“11”哪里来?为什么8加的是3而不是4?

补充竖式说算理(略)强调:8是整数,3是整数部分的,要和它对齐。

补充一个整数加法的竖式,说说整数加法在列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特点:右边对齐。

追问:那该对齐什么?(小数点)。

补充:把8改写成8.0,体会小数点对齐。

那你做这样的题时,会不会把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的0补出来?

指出:没必要补,但要注意整数部分和整数部分对齐,小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对齐。

继续算一算:钢笔和讲义夹的总价,钢笔和水笔的总价。

(2)讲义夹和水笔的总价:

指名列式,板书竖式。观察竖式,体会“小数点对齐,就等于相同数位对齐”。

算出结果:7.40。

指出:竖式上算出的结果是两位小数,写在横式上的时候要化简成7.4。

(3)笔记本和讲义夹的总价:

列竖式计算,再次体会小数点对齐。

小结:今天我们学的小数加法和以前学的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

(都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满10进1。)。

要注意那些地方?

(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竖式上正常计算,横式上要化简。)。

3、看黑板上的信息,问:笔记本比讲义夹便宜多少钱?

指名列式,板书竖式(略)。

说说要注意的地方。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学生完成后交流得数。

注意最后题,竖式上的计算结果是3.00,如果有横式,只要写成3。

2、第2题。说说错在哪里?再订正。

第1题,小数点没对齐。第2题,得数的小数点没点上。第3题,只写了小数部分,整数部分要写0。

3、口算第50页的第1题。

指名读得数,注意能化简的要化简。

4、完成第50页的第3题。

看线段图,说说图意。看线段图分别提出加法、减法算的问题。再算一算。

三、检查预习作业。

四、学生作业:第2题。

课后小记:

由于没有挂图,我就直接把情景图上的条件写在黑板上。通过改写成两位小数、化简小数,让学生复习前面的知识,这些也是今天学习的基础。在学生提问题的时候,两个班的同学都先提了整数加小数的计算。基于情景图,学生都能正确算出结果。与此相对照的预习作业中,就出现了5+3.9=4.4,10.6-8=9.8。说明这个问题还是很值得讲解的。

在与整数加法竖式的对比时,有学生指出:整数加法是右边对齐,而小数加法是左边对齐(就8+3.4而言)我又补充了80+3.4做对比,使学生认识到了关键要看小数点是否对齐。

练习八的提问题,我要求先提加法算的问题,再提减法算的问题。有学生在提减法问题的时候说:小华家到少年宫比小冬家到少年宫远多少千米?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学生考虑问题还不够周全。

2023年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范文(20篇)篇十八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体会小时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二、本单元的分课时目标有哪些?

本单元共有6课时,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2、提高解题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法混合运算。

(2)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四课时。

教学要求:。

1、在学习掌握小数加减法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算。

2、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第五课时。

教学要求:。

1.巩固小数的简算,并能判断哪些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2.培养学生进行简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进行简算的能力。

第六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法则和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

2.能够对一些能简算的题简算.

3.进一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灵活解题能力.

【内容解读】。

三、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后继学习的相关内容。

四、本单元的例1、例2的教学重点是什么?

例1、例2,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竖式写法,经历计算的全过程,同时经过合作交流,共同总结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数位对齐就是小数点对齐的道理,知道当计算结果的末位有0时,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省略0不写,是结果形式达到最简。

四、练习十六第1题的编写意图是什么?该怎样把握题目的教学要求?

练习十六第1题,是小数口算练习,它综合了两方面的知识: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和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学生结果出错,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粗枝大叶、计算不专心造成的,二是由于100以内的口算不过关或算理不清楚造成的。这时,应及时帮助学生查找其中原因及时纠正错误。

【教学提醒】。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计算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基于以上原因,所以把小数加减法放在同一例题中进行。这样能以最快的速度形成小数加减的良好认知结构。

2023年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范文(20篇)篇十九

教学目标:

2、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完成课本p51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完成课p51第8题。

1、完成课本p51第9题。

练习八的第九题,解决前三个问题后,还可以结合统计图的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出:“这一天中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上升最快,上升了多少度”,“哪段时间病人体温下降得最快,下降了多少度”等问题,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2、完成课本p51第10题。

练习八的第十题: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前两个问题,并要求说说每题的.思考过程,再让学生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

练习八的思考题。

可以先根据“5。1减去一个两位小数得2。76”,算出作为减数的两个小数应是2。34。再用5。1加上2。34,然后可得到正确的结果。

2023年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范文(20篇)篇二十

面包    2个                 6.00问:这是一张不完整的发票,说说“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算出空的格子。填写完整后,算出总金额。(可以用计算器算,也可以利用数据特点口算或笔算。)2、如果老师付出100元买这些商品,应找出多少元?学生列式计算。3、(第8题)小明家九月上旬的收支情况如下表。算出每次收支后的余额,并算出合计数。指导学生看懂该份表格,区分“收入”和“支出”,依次算出每一个空格。讨论:上月结余、合计收入、合计支出以及表中最后余额的关系。4、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1)找到不变的数:小数部分前面都是8,最后一位是9(2)找到变的数字及变的规律:整数部分是变的,它比最后一个小数的位数少1;它同时还是后面小数部分的8的个数。(3)按照发现的规律填出最后一题的得数。5、两个小数的和是8,相差0.4,这两个小数分别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1)画线段图(图略),发现如果把8减0.4,得到的是两个较小的数;或者把8加上0.4,得到的是两个较大的数。再除以2就可以了。(2)从平均数的角度考虑:平均数是4,要符合“相差0.4”,一个数要大0.2,另一个数小0.2(3)检验:两个条件都要符合“和是8”、“差是0.4”6、思考题:小华在计算一道小数减数时,把被减数十分位上的8看成了3,把减数百分位上的1看成了7。你能算出错误的答案与正确的答案相差多少吗?指名说说思考方法。明确:被减数少算了,结果也少算了;减数多减了,结果也偏小。三、布置作业(略)。

相关范文推荐

    专业公安英模心得体会和方法大全(16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和剖析自己的思维逻辑和观点,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思考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找到的一些优秀心得体会范文,推荐给大家,希望能够给大家写

    热门小学生文明先锋心得体会大全(15篇)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回忆和思考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卫生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优质拘留协议书样板图(案例19篇)

    合同协议有助于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建立互信和合作关系。除了合同协议范文外,大家还可以参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案例,更好地掌握合同的要点。男方:,年月日生,住,身份

    最热观察幼儿读懂幼儿心得体会大全(16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以便日后回顾和回忆。以下是小编精心编辑整理的几篇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幼儿教育中,教师是孩子们学

    热门弘扬航天精神题目范文(23篇)

    优秀作文的背后往往有扎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想象力,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作文的范例,相信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灵感和启发。。五一假日的下

    实用感谢您祖国心得体会大全(14篇)

    写心得体会有助于我们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把握事物的本质。阅读以下范文,我们可以学到一些撰写心得体会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感谢祖国是每一个中国人乃至全世界华人的责任和

    精选兼职副书记发言稿(案例21篇)

    通过发言稿,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明确地传递给听众。请您参考以下优秀的发言稿范文,它们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如何撰写和演讲一份精彩的发言稿。作为一名大学生,我

    最热危房改造申请书格式(模板19篇)

    制作一份令人印象深刻的申请书,对于成功地争取到更多的机会至关重要。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范文仅供参考,不能完全照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

    专业组织的发展与管理心得体会(模板17篇)

    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这里收集了一些不同主题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对大家在写作过程中提供一些参考。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组织

    最热贵州风情心得体会报告(案例21篇)

    心得体会是在个人经历的基础上对所得到的思考与感悟进行总结和概括的文字材料。以下是一些真实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技巧。贵州省工作报告是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