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农村改厕汇报材料(通用16篇)

时间:2023-10-26 作者:念青松实用农村改厕汇报材料(通用16篇)

汇报材料的精美排版和合理分段同样重要,可以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和信息传达效果。希望大家能够从这些汇报材料范文中获得一些收获和启示,提升自己的汇报写作能力。

实用农村改厕汇报材料(通用16篇)篇一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我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要认真学习贯彻县委全委扩大会议、全县经济工作会议和县委1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四个坚持”的发展理念和“举生态旗、做水文章、走特色路”的基本思路,按照“坚持生态立镇、壮大特色产业、培育新型农民、构建和谐平川”的总体要求,以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以园区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为方向,以创新机制为动力,破解发展瓶颈,增创发展优势,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开好头、起好步。

基本思路是:围绕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核心,突出现代化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和蔬菜产业两大重点,主攻设施农业、奶肉牛产业、劳动力技能培训三项工程,建好三二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三三村荒漠区高效林果示范园区、黄家堡村“三位一体”新农村建设示范园区、北部生态林业示范园区四大园区,着力在土地流转、项目建设、科技服务、市场流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五个方面实现新突破,促进全镇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再上新水平。

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主攻单棚效益,促使设施农业提质增效。

-1提高养殖效益。在三二村规划新建千头乳肉兼用牛养殖小区1个,力争全镇肉牛饲养量达2.5万头,奶牛饲养量达1200头。

三、强化基地管理,推动制种产业健康发展。

严格执行县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玉米制种生产秩序的通告》,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严把资格准入关、合同签订关,保持现有制种企业基地稳定,努力打造精品玉米制种基地,严厉打击抢购、套购种子违法行为,制种面积稳定在4.6万亩左右。积极引导农户在不适应种植玉米制种的土地上,因地制宜发展加工番茄、棉花。

四、加快土地流转,推动规模经营。

积极与奥瑞金公司合作,在三二村整村流转土地,已签合同面积3800亩,建设现代化玉米种子繁育基地。天森公司与平川村达成合作协议,流转土地400亩,推广番茄穴盘育苗栽植,建立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贾家墩蔬菜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刘正国在三二村分别流转土地800亩和500亩。全镇流转土地可达6000亩。依托四坝脱水蔬菜厂,计划发展四季豆、洋葱等露地脱水蔬菜1500亩,收购加工各类蔬菜5000吨。全镇发展以四季豆、娃娃菜、洋葱、加工番茄为主的高原夏菜5000亩。

五、突出项目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实用农村改厕汇报材料(通用16篇)篇二

2015年省、市下达我县改厕任务10000户,截止目前已完成9789座,占年度任务的97.89%,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组织领导,摆上突出位置,为改厕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领导重视,组织有力。县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为组长,财政、建设、农业、环保、卫生、卫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农村改厕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将改厕工作纳入年度为民办实事工程,确保全县改厕工作的顺利实施。二是分层分级,落实责任。为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全县农村改厕工作规范有序运行,县政府制定出台了《滨海县农村改厕实施方案》,并在全县卫生工作会议上与有关镇(区)、部门签订了年度改厕目标责任状,对改厕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各有关镇(区)、部门也分别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将责任明确到人,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三是职能分清,指导规范。成立了农村改厕技术指导小组。建设部门把改厕工作纳入镇(区)村总体建设规划,把关新建住房改厕配套;农业部门结合农村堆肥和开发新能源,组织推广沼气厕所建设;卫生、爱卫部门积极发挥技术指导职能,对全县改厕工作实施技术指导和质量督查。

二、强化宣传发动,营造浓烈氛围,为改厕工作奠定群众基础。 为将改厕这项惠及百姓的实事办好、办实,使农民群众能更新观念、形成共识、积极参与,我县始终将宣传发动贯穿于改厕工作的全过程。一是召开村、组干部和群众座谈会,与他们细算改厕的健康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四本帐,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改厕是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二是通过广播、电视、板报、宣传栏等媒体,宣传改厕的科学道理和卫生防病知识,增强农民的卫生意识,改变传统的不卫生、不文明的陋习。三是印发10000多册改厕宣传资料,宣传改厕益处,教育群众改变用肥习惯。四是组织项目村的镇(区)、村干部、技术人员,赴外地参观考察,学习先进地区的改厕经验,激发广大干群参与改厕的热情,为改厕工作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强化调查研究,科学合理规划,为改厕工作提供可行依据。 为确保完成改厕任务,我们从项目村的申报立项工作开始抓起,坚持层层把关。卫生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组织工作人员对各镇(区)推荐的项目村进行实地调研,并结合卫生镇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村、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创建活动,2015年将改厕项目村落实到界牌镇等10个镇(区)、17个村。项目村通过省立项审批后,我们逐村进行全方位的调查摸底,逐户了解实际情况,区别不同类型,确立不同的改厕方法,必须新建的就新建,能在原有基础上改建的就改建,以减少成本。同时适时制订出台年度改厕实施方案,以指导全县面上改厕工作。

格按章办事,努力提高改厕质量,坚决杜绝不合格工程,促进农村改厕工作顺利实施。一是加强项目管理。县政府将农村改厕工作列为全县社会事业发展的考核指标,并在《滨海县农村改厕实施方案》中对各镇(区)、村在任务目标、工程质量、工程推进的时序进度、资金的合理使用、完成任务的时间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各有关镇(区)也都将改厕工作列重点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并不断接受全县项目化管理工作的定期督查,确保按时出库。二是加强资金管理。县财政及时划拨了2015年改厕配套资金100万元,有效保证了改厕工程顺利完成。对省下达的项目经费和县级配套资金,全部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对各个项目村改厕经费的拨付也都按照工程时序进度及时到位,确保专款专用。各项目村积极想办法、动脑筋,通过出一些义务工的方式,减少支出,免补经费的不足。三是加强质量管理。在工程推进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严把质量关,确保把农村改厕工程办成群众满意放心工程。一是对施工队、村镇(区)分管负责人进行集中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好改厕的技术要点和质量要求;二是请市爱卫办专家到现场进行指导,打造示范村,放好样板。各个项目村再以样板村为标准进行面上推开;三是强化县、镇(区)二级督查。镇(区)、村有明确分管领导,专门负责工程的质量和施工的进度。县卫生局、爱卫办每月对全县改厕的质量和进度定期进行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县政府分管领导不定期多次带领队到改厕现场指导督查。

《农村改厕工作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实用农村改厕汇报材料(通用16篇)篇三

各位领导:

xx-x于2017年被列入省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市以来,在、省政府和成都、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将新农村建设与打造灾后重建样板、统筹城乡发展紧密结合,抢抓机遇,推进迅速,新农村建设整市推进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坚持科学规划,加快建设新型农村

落地,初步形成了现代农村与现代城市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

(二)着力完善综合配套,发展优势更加突出。一是基础设施实现根本性改善。完成城市20万吨自来水厂一期工程、xx-x污水处理工程和10个乡镇污水处理站建设,实现城乡供水、污水管网全覆盖,建成聚源储气调峰站和xx-x110kv输变电工程,1个220kv、2个110kv变电站正加快建设,着力形成2个220kv、8个110kv变电站的城乡电力支撑体系。累计投入14亿元,实施农村新型社区道路、供排水、供电、供气、光纤、绿化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农村基础配套全面改善。二是公共配套实现均衡发展。完成2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5个乡镇便民书店建设,农村文化教育设施更加完善。建成25个乡镇公立卫生院、16个乡镇为农服务中心、11所国办养老机构,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完善了112个农村新型社区的体育和健身设施,按“1+13”标准新建了172个村级活动中心,全域公共服务更加均衡。

省政府要求,切实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农村场镇风貌改造、环境卫生管理等工作力度,农村新型社区垃圾集中清运处理达90%以上,农民群众生活环境显著改善。

二、突出特色优势,加快发展新型农业

(一)加快基地建设,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依托我市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建成崇义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等12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3个标准化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和3个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认证基地。以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为依托,大力推进猕猴桃、三木药材、茶叶、冷水鱼等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2017年,我市猕猴桃种植面积达11.5万亩、茶叶面积2.7万亩、三木药材21万亩,全市产业基地总面积达32万亩,规模经营面积达17.04万亩。特色产业的规模化经营,推动我市现代农业实现快速发展,2017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7.3亿元,同比增长5.5%。

增强了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新农村汇报材料改》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实用农村改厕汇报材料(通用16篇)篇四

各位领导:

在年根岁尾,我区各项工作走向冲刺阶段,并着手制定明年大盘子的时候,耿书记带领市政府的其他领导来我区检查指导工作,必将对我区的各项工作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特别是对我们总结去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得失和安排来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能够给予及时地指导作用,我代表榆次区四套班子对耿书记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自从一号文件出台以来,从中央到省、市的各级领导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出台了许多重要举措,为此,我区在指导今年的经济工作中转变了工作思路,由原来的以城市工作为重心,转向城乡并重,并突出农村。我们认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围绕农民增收这篇文章,我们突出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投入是增收的基础,只有高投入,才有高回报。榆次是个“吃饭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单靠财政,那只是杯水车薪,如何增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成为我们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在投入这个主要环节上创新思路,创新机制,采取“财政引导、政策调动、农民为主、大户牵头、引资上项、股份经营”等多条腿走路的办法,搞活了四方面的投入机制。

一是强化财政投入机制。今年我区“吃饭财政”的困难显现越发突出,由于中央不断出台调资政策,加大了一块支出,各条条单位要求财政在一些经费的支出上逐年递增又挤了一块,有些政策因素减少了行政收费,增大了财政支出,又有了一块,象教育系统实行一费制,公务经费完全由财政负担就是这种情况,在这种困难下,我区为确保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的足额到位,做到了四不,即“不挤、不占、不少、不挪”。“不挤”,象今年的支农支出我们预算安排439万元,比上年增长12.85%,目前已全部到位;“不占”,所有用于农业、农村的资金,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随便占用,象粮食直补资金,我们按照严格核定的实际面积不差分毫,100%直补到位;“不少”象科技研发管理费用,就是以前说的科技三项费用,按要求不少于财政收入的1.1%。榆次的财政收支能持平已经够吃力了,但给这块的预算安排就达到132万元,占到财政收入1.19%,并全部足额到位;“不挪”,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大部分是项目专款,包括饮水工程、节水灌溉、综合开发、道路维修、危房改造等,资金总额为556万元,已到位556万元,仅此一项比上年增长48.66%。由于做到上述四点,使我区的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比上年增长了13.3%,比年初预算安排增加11.8%,达到7835万元。

二是落实政策投入机制。我们主要抓了“四个一”,即:落实了一项政策,就是“粮食直补”政策。通过摸底造册登记,经督查和两次公示后,核实小麦面积2.09万亩,玉米面积30.45万亩,发放粮补资金211.15万元,为全区农民人均直接增收8.1%;深化了一项改革,就是农村税费改革。农业税在去年“四取消、一调整、一改革”的基础上,今年农业税再减少1.5个百分点,减免绝对额219万元,为全区农民人均直接增收8.4元;健全了一个制度,就是“一事一议”制度。象东阳镇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是全省确定的五个试点之一,除上级拨款资金外,村级也需配套资金100万元,东阳镇就是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解决的。100万元中其中50万元通过筹工消化,剩余25万元现金已全部到位,25万元随工程进度以物折资逐步到位;突出了一个主体,农民投入始终是农业农村投入的主体。据调查统计,全区2004年农民自主投入蔬菜粮食种植、红枣开发、养殖小区建设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项的农业资金达到3.4亿元,比上年增长31%。

三是引深“三资”投入机制。就是争取上级资金,吸纳国外资金,引入大户资金。在争取上级资金上,我们充分发挥国家扶持资金的引导作用,利用国家对灌区改造、节水示范、农村饮水等方面投资的机遇,减轻农民在资金投入上的分担比例,仅近2年就引进国家及省级水利项目46个,如人畜饮水解困工程、淤积坝建设工程、水保治理工程等,共计总投资约6800万元。“863”计划是国家科技部在我区实施的农业节水项目,从2002年起至2005年四年建设期,建设规模10万亩,主要是以高标准灌溉为主的节水工程,涉及张庆、郭家堡、修文等三个乡镇的44个村。今年已完成投资800万元。

在吸纳国外资金上,我们主要抓了三大项目。第一是世行贷款发展养牛项目。该项目从2003年实施,到目前项目建设提供报帐已完成,共发放贷款891万元,涉及7乡镇28个村,直接受益农户469户。第二是日元贷款项目。项目总投资1719.9万元,其中贷款1228.4万元,政府配套245.8万元,以劳抵资245.7万元,现已发放贷款349.4万元,发展大户70户,完成面积4355.7公顷,占到总任务的95.6%。第三是中德技术合作项目,涉及我区什贴镇6个村,面积20688亩,现已完成投资130万元,其中德国投资62万元,通过项目的开展,使我区农民学到了参与式的高效集约管理方式,推动了林业产业发展。

在引入大户资金上,我们根据我区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创出了“三结合”模式,即:开发与生态相结合。象华玉荣香椿有限公司就是利用什贴镇李坊村一片生态较好的山坡,进行集种植、养殖、加工、旅游四位一体的综合开发,现已完成投资1200万元,已经具备观赏旅游的框架;开发与治河相结合。东赵乡通过市场化运作,引进社会资金300万元,开始大规模潇河治理,筑坝10公里,加宽取直河道,工程竣工后可使潇河岸3000亩旱地变水浇地。该工程采取边建设边开发的办法,建设资金全部来自河沙开发的利润。开发与治荒相结合。象我区的红枣开发大户就达到180余户,开发面积16万亩,占到全区红枣面积的一半以上,累计已完成投资6200万元。

四是搞活股份投入机制。今年我们在修文镇、张庆乡、东阳镇的部分村开展了小型水利资产的置换,进行了水井的承包和购买。东阳镇下丁里村350户农民集资54万元,打井18眼,保证了全村2964亩的地浇水。象什贴镇的雨水集蓄工程,坚持了井随地有,国补建设,谁出地,谁使用,谁维修,谁受益,除国家予以资金补助外,其余部分由农民以土地、配套提水设备等入股。建成后,集蓄设施全部归农民个户管理,使用20年。多元化的投入新格局,明确了各个项目的建设主体、管理主体和受益主体,促进了农建基础工程和特色产业的同步发展。

从现阶段看,农民增收的渠道主要来自“三化”,即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今年以来,我们围绕“三化”抓了三点,有效地加快了农民增收的步伐。

(一)农业产业化是加快农民增收的支撑点

榆次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阶段,就是要搞好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市场化经营,为适应当前市场准入需要,大力推进标准化进程。为此,我们狠抓了农业产业化的链条对接。

1、扭住产业化龙头,优化区域布局。我们根据市场导向和资源优势,按照晋中市区域布局总体规划,在全区范围内共选定绿色蔬菜、优质果品、绿色畜禽、传统杂粮四大主导产业、12种优势农产品进行了科学的区域布局和规划。包括种植产品4个(蔬菜、专用玉米、谷子和专用高梁),畜禽产品4个(奶牛、商品瘦肉型猪、肉羊、禽蛋),林产品4个(红枣、苹果、梨、核桃)。规划实施一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共规划实施蔬菜面积27万亩,总产量达到9亿公斤,总产值4.75亿元,平均亩产量3519公斤,比全区蔬菜平均亩产量高出2.9%,平均亩产值1759元,比全区蔬菜平均产值高出7.9%。以东阳、张庆、北田、修文、长凝5乡镇为中心建成了10.9万亩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规划实施红枣面积30万亩,其中有10万亩进入挂果期。奶牛发展势头迅猛,存栏达到5600头,比去年增长30.6%;规划实施优势玉米种植面积15万亩,实际完成播种面积33.5万亩,比去年净增18.8万亩,增幅127.9%,全区玉米总产量达1.3亿公斤,占粮食总产量的83.9%。

2、构建产业化基地,状大特色产业。蔬菜产业——农民增收的半壁江山。2004年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4万亩(含马铃薯、瓜类),其中占用耕地22.6万亩,复播面积11.4万亩。年总产各类蔬菜达到11.63亿公斤,平均亩产量3421公斤,商品率85%以上,其中省外销量7.5亿公斤,较上年增长5.6%;全区蔬菜销售收入6.12亿元,较上年增长11.9%;仅此一项,为全区农民提供人均纯收入1553元,较上年增长155元,占全区农民纯收入的44.4%。

红枣产业——农民增收的最大潜力。榆次种植红枣有千年历史,现红枣开发面积已突破30万亩,居全市之首、全省前列。初步形成了北起乌金山镇、南到北田镇的百村百公里红枣经济林带。为全面提高枣园的生产效率,今年我区实施了“四个一工程”的枣园发展模式:即,一项矮密丰技术、一座沼气池(提供有机肥、叶面肥)、一座保鲜库(拉长销售期)、一座烤房(处理裂果)。目前已在大户枣园中普遍推广,增效十分明显。为此,晋中市为我区的四个红枣园挂了示范园牌子,榆次又被确定为全省七个红枣示范园区之一,省里还把榆次的红枣发展模式作为样板在全省推广。2004年全区红枣产量达到2000万公斤,产值4000万元,为农民人均增收150元,进入盛果期,全区红枣总产量可达6.64万吨,产值1.2亿元,为农民人均提供纯收入可增加到460元。

畜牧产业——农民增收的亮点。全区畜牧业专业化、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养殖总量已达到全区养殖总量的65%以上。2004年全区肉蛋奶综合产量将达到3.8万吨,比上年增长15%。畜牧业为农民提供总收入3.25亿元,为农民提供人均纯收入516元,比去年净增48元。增收的构成情况是这样的:价格因素增长34.6元,增产因素增长5.8元,新技术推广因素增长7.6元。

粮食产业——农民增收的支柱。由于宣传到位,国家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中央及我省粮食补贴政策的措施得力,从而一举遏制了粮食种植面积连年下滑的局势,今年粮食面积实现突破性增长。全区粮食播种面积达44.6万亩,比去年增加10.6万亩,增长31%。粮食总产1.55亿公斤,比去年增长6000公斤。预计今年粮棉油生产总收入可达1.9万元,比去年增长6315.35万元。为农民提供人均纯收入495元,比上年净增198元。

另外,果树产业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过程中,也有较好的收成,总产量达到1.05亿公斤,创历史新高,总收入达到9000万元,为全区农民提供人均纯收入338元,比去年净增97元。

3、拉长产业化链条,完善市场体系。主要抓了四方面工作:第一,抓中介服务组织的建设。全区初具规模的营销组织发展到20余个,发放营销“绿卡”500余张。第二,抓营销大户。全区常年从事蔬菜营销的农户达到4000余户,销售的蔬菜占到榆次蔬菜生产总量的60%。其中以王二只、赵四清为首的年销菜千万公斤以上的大户有15户。第三,农业连锁经营服务体系,这是城乡统筹发育最好的市场体系。普家乐农村服务项目,用现代流通方式建立起农村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三位一体”的连锁经营服务体系,现已完成了25个连锁店和100个村级服务站定点工作。第四,在继续完善东阳等现有市场的基础上,什贴葵花籽集散地专业市场也已经投入运营。同时,华北最大的“榆次串串红农业综合市场”已报省计委立项,总规划占地400亩,总投资1.2亿元。一期工程占地43亩,即将开工建设。

4、提升产业化级次,狠抓标准化建设。今年我们又对4个项目16个产品进行了申报认证,其中绿色认证产品1个,无公害认证产品15个。全区蔬菜新增认证面积7万亩,认证品种达到15个;特别是东阳镇在已认证1.6万亩产地认证的基础上,今年把面积扩大到5万亩。以“魏榆”、“串串红”为主的品牌蔬菜在全国市场独领风骚,畅销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榆次已列入全国55家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区),也是我国南方淡季市场的茄果类蔬菜生产基地;水果认证工作也有所突破,黄金梨、新红星苹果有2个产品申报认证;红枣以丰元枣业为示范基地,建立了《红枣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红枣农药使用准则》和《红枣肥料使用准则》三项标准,中昌基地的梨枣产品进行了绿色认证,认证面积300亩,另外,还新注册了“宁早”、“老树”2个红枣专用商标,标志着我区红枣标准化生产迈出历史性的第一步,同时为全区红枣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农村城镇化是农民增加收入的着力点

第一是实施扶贫移民工程。扶贫移民工程涉及全区6个乡镇38个村,1393户4553人,采取地理位置上就近联片,经济发展上强弱结合的办法,使生产要素能够有效集中和充分利用,进一步调大了一些农村集镇的村组规模,优化了边远山区有限的资源配置。第二是在集镇建设上,与特色产业一同规划,齐步发展。东阳镇是全国500个小城镇之一,山西省35家中心镇之一,是国家小城镇经济建设综合开发示范项目镇。该镇在集镇建设中坚持以旅游产业带动集镇建设,以生产观光农业促进集镇建设的原则。实施了一系列重点工程。东阳镇的东清路商业街,由上海同济大学设计,工程总投资3000万元,路两侧共建设134幢商住楼,商贸服务业经营户达到300余家,商贸业收入达360余万元,是全省城镇建设的示范工程和精品工程。另外,常家庄园的修复运营,使东阳镇的旅游业由一张白纸到旅游综合年收入达到1500万元。东阳镇的集镇建设带动了鸣谦、北田、长凝、什贴、修文等七个小城镇建设进程,这些乡镇也先后被列入了全省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重点行列。

城镇化的推进,使二、三产业的发展由分散到集聚,并产生互动效应,加快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速度。为此,根据晋中市的统一安排,我区承担实施了国家农业部的“阳光工程”培训就业任务,依托晋中农校和山西省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学校,对农民工职业技能进行实地培训。开设了计算机应用、餐饮服务、物业保安、电子装配、服装加工等专业。全年共培训农民工1856人,超额完成任务的15.6%,其中有60%学员输送到北京、天津、珠海、无锡、深圳、太原等地就业,就业推荐率达到100%,就业成功率达到82%左右,就业稳定率达到95%以上。

据调查,我区农业劳动力总数为12.9万个,其中18—45岁的10万人,从事农牧业生产实际需要的为6万个,剩余劳动力即需转移劳动力5.6万个。2004年全区累计转移劳动力总数达到4.2万个,占总需求的75%,比上年增长21.7%。从我区2004年农民现金收入构成来看,工资性收入是增长的主动力,贡献率为26.6%。全区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为人均1064元,比上年增加115.52元,增长29.6%。其中,在本乡地域劳动得到的收入为649元。

(三)新型工业化是农民增加收入的落脚点

加快工业化能够为农业提供广阔市场,推动农村工业化,还可以拓宽服务业发展空间,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像我们搞的工业园区建设,总体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涉及3个乡镇8个村,如何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妥善安置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就成为必须解决的头等大事。经过认真分析研究,我们制定了两条措施,第一条是产业转移,一方面,工业园区现有企业建设投产后,将新增近两万个就业岗位。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着手制订了培训计划,为失去土地的农民提供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大军。目前,园区已投入资金15万元,对101名农民进行了实用技术培训,先后安置846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到一期工程所涉及4个村总劳动力的40%。另一方面,我们在园区内规划了若干生活服务区,为农民提供非常优惠的政策,使他们向餐饮、娱乐、购物、运输等第三产业转移。第二条是产业带动,我们结合榆次区的产业特点,不遗余力地引进能够消化当地农产品的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以工补农,以工促农。象白象方便面8条生产线投产后,年消化面粉就达12万吨。可以预料,随着工业园区的进一步发展,将对我区农村工业化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新形式培训,造就农业专家。面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新形势,我们全面实施创新工程,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通过租赁农民承包地、参与农民土地入股和技术承包等方式,建立以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优良种苗繁育、实用技术培训为主要服务内容的农业科技示范园,以示范园为“田间课堂”,通过现场参观,使解决问题有针对性,不再是“黑板上种田”,农技推广效率大大提高。技术部门还根据各自的业务经常深入乡村进行季节性实地指导,现场培训,印发一些实用技术的“明白纸”,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逐步实现一户一个明白人和村村都有科技示范户这个目标,造就了一批不走的农业科技专家。什贴李坊村农民从未搞过温室大棚,今年实施旱作农业工程,利用集雨旱井建温室50套。蔬菜中心在技术人员紧张的情况下,抽调了一名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进驻该村,从温室的规划设计到种植品种、育苗及苗期管理等一系列均进行全方面指导。目前,棚内西红柿长势良好,估计亩均效益在万元以上,并为全区及至华北旱垣地区发展高效旱作农业走出一条崭新的路子。同时,我区还继续开展了“双千双万”工程大培训,发放光盘25类150盘。共培训农民1800余场次,培训人数29.8万人次,发放资料34万份。修文、乌金山等乡镇还组织外出学习,更新观念,引进技术,发展当地经济。

新技术推广,加速农民增收。为了全面提高蔬菜竞争力,今年我们引进并推广了防虫网、杀虫灯、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10多项高新技术,引进蔬菜新品种40余种,全区蔬菜良种覆盖率达到了100%。抵顶6%的农资上涨因素,今年蔬菜产业为全区农民人均增收的155元,其中科技贡献率占到了62%。水果品质低一直是制约效益的重大障碍,今年我们在推广常规技术的基础上,重点狠抓了果实套袋和果型剂的应用。东赵乡小壁村果农张吉禄的富士苹果,往年拉出去5毛一斤不好卖,今年套袋后,在家一块二每斤全部批发出去;庄子乡果农小陈的1.2亩新红星苹果园,往年果品一共可卖2000元左右,平均0.35元/斤,而今年应用果型剂后,生产出的苹果果形高桩,五棱突起明显,着色艳丽,品质极上。直径8公分以上的果可卖1元/斤,特殊大的卖到1.2元/斤,最差的0.6元/斤,收入达到12000元,而一瓶果型剂成本才200元。

(一)加强领导,广泛宣传,使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人心。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以后,我区迅速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任组长的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领导组,在全区上下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一号文件的高潮,充分利用中心组学习、党日活动、开辟学习专栏、板面、广播等形式把《意见》精神和中央及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到每个干部中,贯彻到广大农民群众中。使“一号文件”精神真正做到了进村入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督查调研,制定方案,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为了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促进以春耕生产和主导产业开发为重点的农业和农村工作。3月29日—30日,由区四套班子领导带队,组成了10支督查调研队伍,分赴全区10乡镇进行了一次督查调研活动。随后又分别组织各乡镇、农口各单位、涉农部门召开了三次座谈会,就各自所处的位置和职能如何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意见87条,如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加快劳动力转移,以品牌理念发展农业产业化等。在这次督查调研的基础上,我们结合榆次实际,出台了《榆次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各乡镇结合各自的实际也都制定了实施方案。同时,深入开展了帮农、支农、济农活动。区包乡领导和农业局下乡干部带来了科技书籍和种、养殖生产技术光盘等学习资料,无偿发放给农户;蔬菜、枣业、畜牧等技术部门干部还深入乡村举办种、养殖以及农村多种经营技术培训班,真心实意地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送科技、送信息、送技术下乡,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三)项目捆绑,龙头带动,大力提升农业产业级次。2004年我区列定实施农业工程项目16项。为了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我区组织农业、水利、财政、科技等部门联动,将各部门同类性质分散的项目捆绑实施,使有限的小块资金捆绑使用,从而避免了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让小资金启动大项目,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提高了农民收入。

一是集雨灌溉配套旱作农业项目的组装。集雨旱井工程2003年开始实施,至今已完成旱井407眼,今年在什贴镇李坊村项目区引入了旱作农业工程,完成投资100余万元,建设墙体大棚50座。目前大棚菜长势良好,预计每棚收益可达到1万元以上,效益是原来的30多倍,成为旱垣地区高效农业的一项富民工程。

二是农村能源(沼气)项目与世行贷款养牛项目的组装。通过沼气项目与世行贷款山西发展养牛项目、博瑞乳品公司奶牛基地组装,将养殖户、银行、企业、财政、世行资金进行集中使用,养殖户通过自筹资金、银行贷款建设牛舍,企业自筹资金建设奶台,财政资金建设沼气,世行贷款购进奶牛,建成了全省一流的奶牛养殖园区。该园区已建成沼气池24套,并已正常产气。建牛圈4000平方米,入园农户22户,饲养奶牛500头。该项目集效益、生态、示范于一体,户均年增收可达4000元以上。

三是龙头企业的建设。围绕我区的菜、枣、养殖主导产业,我们重点对福大蔬菜、丰元枣业、博瑞乳业等企业进行了扶持,其中福大蔬菜和博瑞乳业被列入市“双百”项目。博瑞乳业依靠世行贷款,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在北胡乔、陈侃、逯村、南谷四村建四个奶牛养殖园区,北胡乔、陈侃2个奶牛园区已经完成,进驻养殖农户76户,养殖奶牛500头,逯村奶牛园区即将完工。为了提升奶产品的质量,博瑞公司还投资60万元,建设两个挤奶平台,减少了环节,降低了污染。丰元枣业公司今年列入我区的农业重点工程,正在积极引入资金,扩大规模生产,力争今年的加工能力达到800万公斤,实现产值3000万元,利税280万元。2月初,我区还专门成立了农业项目领导组及办公室,加大了争投资、跑项目的力度,并综合协调项目的实施,达到以项引项的效果,从各个层面、各个渠道吸引争取更多的项目投资。通过项目捆绑建设,龙头带动,全面提升农业产业的级次。

(四)信息引导,加强服务,全面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为解决农民获取致富信息、市场信息渠道单一的问题,我区今年启动了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工程,在建设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加快网络延伸和信息员队伍建设。截止目前,以区农业局为中心,农口单位和各乡镇已建立起14个农村经济信息服务站,并全部注册应用“一站通”,将我区的`特色农产品供应信息及时地发布出去,寻找最广阔的市场,解决农民生产营销中的卖难问题。庄子乡注册“一站通”以后,发布了销售葡萄的信息,第二天便有浙江的客户来电联系,第四天来人直接订货,成效立显。葡萄由滞销变为脱销,而且价格每公斤还上涨了1元钱。为了尽快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我们在龙头企业、示范园区以及大户中重点推广了宽带上网、电视上网(机顶盒)、电话上网等多种形式的网络媒介,仅张庆乡就推广宽带和机顶盒97户,让农民用得起、用得了、用得好,有效地解决农村信息闭塞的问题。同时建立起145名的农村信息员队伍,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框架初步形成,并正逐步走向完善,让农民通过网络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所需的各种信息。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区经济增长和贸易往来,6月份,我们组织有关人员和企业参加了哈洽会,在大力宣传榆次的同时,拿回了许多定单。10月11日至15日我们还组织华玉香椿等7家农产品龙头企业参加了第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销售总额达到6万元,达成合作销售协议83个。海玉食品有限公司在参展的同时,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由央视大腕肖维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个经销商及20余家新闻媒体参加了发布会。共签订销售协议7000余份,一次拿到订单价值总额3000余万元。

今年我们在基层组织建设上突出了三点。

首先,对任职20年以上(包括20年)的离任农村支部书记,实行了生活补助。我们首先通过各乡镇党委根据离任农村支部书记任职年限提出人选,再经区委组织部审核后,由区财政转移支付每人每年发放600元生活补助。全区共有九个乡镇的65名离任农村党支部书记符合条件。通过此项工作的开展,增强了区、乡镇两级党委、政府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感情,拉近了距离,他们把感激之情化解为行动,积极投入到农村基层各项工作中,有力促进了农村工作的进展。

其次,在全区开展了为期一季度的整顿后进农村支部工作。此次整顿由区委组织部牵头,重点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农村“五个好”为目标,重点解决农村支部班子不健全、不作为,“两委”关系不协调,村情不稳、经济不发展等问题。通过一季度的整顿工作,以前村支部中存在的问题基本上得以解决,农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了加强。

第三,开展了农村党支部(总支)换届选举工作。今年,我区农村党支部(总支)班子任期届满,需进行换届。这次我们换届的指导思想就是要通过选举,把我区农村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为我区“五大中心”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为此专门出台了《二00四年农村党支部(总支)换届选举工作方案》,目前换届工作正在乡镇党委的领导下积极有序进行。

(一)农资涨价和电力紧张。春播期间各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较去年同期出现大幅度上涨,特别是今年春季电力供应的普遍严重短缺,直接影响着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生产,给农民增收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二)温室蔬菜受阻,调产成果受到挑战。在今年的农业税减免和粮食直补政策的影响下,粮食播种面积猛增,蔬菜面积增长缓慢,与去年基本持平。特别是温室大棚建设实施较难。一方面是严格保护耕地政策的约束,不但与发展畜牧业形成矛盾,也使调地更加困难。另一方面是温室大棚的高投入加之上半年建材上涨使其发展受到了限制。三是优质不能优价,也制约了我区温室面积的规模扩张。如张胡的温室套袋黄瓜,由于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使温室效益大打折扣。

(三)重点工程进展缓慢。银行信贷较难,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大,特别是围绕我区菜枣主导产业发展的福大、丰元,由于资金上的问题,动作不大;万头奶牛基地工程、红马营生态养殖园区等也都存在相同的问题。

(四)服务体系有待加强。区委农委、区农业局仅设四个科室,四个编制(4人),要对应上级部门(晋中市委农办、农业局)13个科室(130余人)的业务,给正常开展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同时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队伍急待建立和加强。

一是正确处理好确保粮食安全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粮食安全,认真落实粮食补贴政策同时,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要以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以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为切入点,以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业服务体系为保障,围绕区域性绿色农业中心建设目标,加快建设蔬菜、红枣、养殖、加工四大基地的速度,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二是积极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温室大棚工程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动,典型带动,搞好培训,继续扩大温室大棚面积;加强土地整理,合理开发土地,积极解决畜牧业小区建设用地,加快万头奶牛建设工程的步伐;对于龙头企业的发展,要积极制定和落实扶持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销售领域,使得福大、丰元等早日建成运行。建立和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接机制,充分发挥其对农户的带动作用。

三是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业支撑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等农业支撑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对农业的服务功能。加大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的督促力度,在全区10个乡镇全部建立起农村信息服务站,在农户中延伸网络100个。要在全区范围内尽快制定和实施农产品标准技术规程,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推进全区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建立农产品检验、检测、安全监测和质量认证制度,以适应市场化和准入制度的需要。

四是继续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认真总结今年实施“阳光工程”的经验,组织安排好明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按照“走出一人,带动一户”的思路,努力挖掘增收潜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五是积极落实农业综合市场建设项目。榆次农业综合市场建设,下一步要加大支持力度,积极运作,争取早日建成投入使用。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请指正。

实用农村改厕汇报材料(通用16篇)篇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

感谢你们能在百忙之中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就十直镇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今年以来,我镇根据、县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在县级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全镇上下团结一致,强化措施,加压驱动,狠抓落实,农业农村各项重点工作顺利推进,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森林工程顺利推进

今年以来,在江绿化办的指导下,先后对汀溪、河梁、寨上等8个村进行了全面规划设计。其中秋季规划造林5500亩,包括红心柚3500亩、桉树1000亩、刺槐1000亩。

1.秋季整地基本结束。10月10日,在汀溪、河梁、高家坝等8个村全面启动了长江绿化造林工程,通过一个月的努力,现已完成了柑橘带建设打窝整地3000亩,500亩土质薄弱的地块正在实施放炮打窝,栽植工作准备就绪。

2.秋季栽植进入高-潮。目前,桉树造林6000亩,其中新造林1000亩,补植5000亩。另外200亩桉树栽植于11月20日将全面结束。

3.着力打造示范林建设。10月4日,我镇在开花寺和寨上2个村启动了柑橘带建设,实行拉线定点,技术员亲临现场示范指导。特别是在寨上村4社落实了300亩的镇级造林示范片,以点带面,扎实推进秋季造林顺利实施,确保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二)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扎实开展

1.强宣传,浓氛围。今年以来,我镇召开专题会议9次,镇级宣传会议40次,村级宣传会议128次,参会约23700人次,办宣传栏6期,集市宣传13场,印发各类宣传单35000张,永久性宣传广告牌50处,大型横幅70条,各村(居)书写标语680条,联系领导和帮扶责任人入户宣传万元增收多达10000余人次,万元增收农户知晓率基本达到100%。

子食品有限公司和嘉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我镇榨菜产业和苎麻产业的两大龙头企业,采取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减少收购商中间环节,确保了“龙头带动到户”;我镇即时掌握各项产业的产销情况,积极与供销社、外部收购商联系,帮助农户搭建销售平台,统一收购,确保了“产销衔接到户”;我镇还兑现了增收达标的3042户农户每户500元奖扶资金,30户农户通过 “三权”抵押贷款政策,获得6000-10000元小额贷款,确保了“政策惠及到户”;镇政府积极筹措资金,给予困难农户一定启动资金扶助,以“发展式扶贫”的方式促进农户展开生产增收,确保了“资金投入到户”;镇政府机关全体职工和村社干部纷纷与农户结对,实现一对一帮扶,为农户送去信息与技术,确保了“帮扶指导到户”;组织和协调养殖大户、相关部门及上级部门对农户进行培训,提高农户种养殖技能,科技致富,确保了“科技服务到户”;综合协调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村村通工程等项目建设,改善农户生产生活条件,确保了“设施延伸到户”;结合扶贫、一池六改、新农村建设、沼气建设等项目建设,确保了“环境改善到户”。

(居),实现了村村有产业、示范遍全镇的产业架构,确保今年户户增收3500元目标的`实现。

(三)肉牛产业壮大发展

今年县上下达我镇能繁母牛建档立卡目标任务4500头,目前已完成4500头,完成率100%;外购能繁母牛280余头,主要分布在蒋家山、楼子、汀溪、河梁等村;人工冻配目标任务为1700头,现已完成1450头,完成目标任务的85%,预计年底将全面完成;我镇肉牛养殖示范村(社)主要集中在蒋家山村,已基本上达到户平一头牛的规模;3万户能繁母牛养殖示范户主要将在汀溪、楼子等移民村社规划打造。

(四)扶贫工作有序开展

1.整村脱贫工作方面:新建和改造蒋家山村村社道路7公里全面开工,现已完成工程量的50%,预计于今年12月30日前将全面竣工;1200亩花椒基地也进入实施阶段,24万株花椒苗已运抵蒋家山村并发放给该村村民组织实施栽植;组建了蒋家山村互助协会,县上匹配15万元资金已经到位,村民也已筹齐3万元融资,材料准备齐全,正等待民政部门批复,处于验资阶段。

《农业农村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实用农村改厕汇报材料(通用16篇)篇六

×××村位于××市××集镇东南2公里处,辖7个村民小组,共1167户,4246人,现有耕地面积4048亩,茶叶面积累计5900亩(含非耕地茶园),户平达到5亩,人平超过1.4亩。2015年度,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达3396万元,人均纯收入达3208元,在经济总收入中,茶叶收入占80%以上,茶叶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有728户,3万元以上的有89户,5万元以上的有65户。2015年全村有大小型茶叶加工厂25家,其中名优茶厂18家。该村曾多次被省、州、市分别表彰为“五好村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文明村”等,2004年12月,省委组织部授予“全省农村党员电教科技经济开发活动示范村”。

二、工作情况

(一)状大支柱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村支两委紧紧抓住茶叶产业不放松,立足发挥茶叶优势。一是加大茶叶品种结构调整的力度。强化幼林茶园管理,着力实施无公害茶生产。加快茶叶无公害化进程。今冬发展200茶叶亩,改造老茶园900亩。二是抓好茶叶加工企业改造,促进产品上档升级,努力提高农民收入。今年尽管因倒春寒和干旱使茶叶产量下降,但×××村茶叶质量品质的上升,致使销价大幅度上升,茶农收入仍呈现上升趋势。茶园平均亩产值在4500元以上。

(二)抓规划制定,确保新村建设质量。按照统筹规划、稳步推进的原则,×××村请市建设局乡村建设规划科专业技术人员实地踏勘,以村为单位,相继制定出产业发展规划,交通电力、水利设施等基础建设规划,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等。目前,已编制完成了《×××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三)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环境。重点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了村组公路建设,全村100%的组、80%的农户通了公路,并维修村级环行路6.5公里,砌公路防撞墙67立方米,筑挡土墙45立方米及路边带785米。二是硬化户间路和田间工作道2公里。三是抓庭院美化,砌花坛1261平方米、购垃圾筒10个,集中点砌筑了垃圾池,设置永久性对联60副、灯笼100个,安装庭院灯30盏,累计建沼气池1051口、在农户全面实施“五改三建”的同时,还重点抓了121户生态家园文明新村示范户建设,使这些农户达到了“七个一”的标准。80%农户进行了房屋新建或维修。四是对村委会办公楼进行了整修,添置了文体娱乐、电教等设备,使阵地规范化建设实现了上档升级。五是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安装有线电视,现光钎架设已完工,并有112户开通了有线电视。并与此相结合,实现了高音覆盖。充分利用广播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递科学技术。六是整修了村卫生室,完成了村级卫生室的规划化建设。80%的农户参加了合作医疗。七是对村小学的房屋进行了全面维修,改善了办学条件,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四)抓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新风尚。以“十星级文明户”、净化家园文明行动“等活动为载体,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同时,结合本地实际,修订了村规民约,引导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遵纪守法,做到有合格卫生室,有多功能文化活动室、有体育活动场所、有科技文化示范户、无辍学儿童、无政府外生育、无刑事治安案例、无赌毒黄、无群体上访,干部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齐心协力抓增收。在“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中,全村共评选“十星级文明户”269户。通过以上活动,达到了“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目的。

基础,大力探索乡村公路维护、村容村貌治理、村级财务管理等新机制,成立了义务卫生监督小组、乡村道路交通安全互助协会、民主理财小组等。

三、主要做法

(一)党委领导、政府引导。在乡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和指导下,村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实施,民主产生灯笼坝“百镇千村”项目建设理事会,负责新农村建设全过程的阳光监督。

(二)领导包片、干部包干。按照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实行领导干部分工负责制,耐心细致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动员群众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

《2016年新农村工作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实用农村改厕汇报材料(通用16篇)篇七

2015年,借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的东风,在河津市教育局和东光德村党委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教学硬件设施上了一个新台阶,有效的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大大缩小了与城市学校的差距。现将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东光德学校是河津市首家农村公立寄宿制学校,山西省先进学校,山西省艺术教育课题研究实验校。学校占地面积10800平方米,建筑面积4320平方米。现有12个教学班,400名学生,其中寄宿学生264名,教职工总数50人,专任教师32名。学校设有专门的计算机室、多媒体室、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文体器材室、图书阅览室、仪器室、自然科学实验室。这次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为我们配备了:体育器材26类,231件,计19317;音乐器材14类,92件,计12247元;美术器材22类,401件,计10914元;科学仪器125类,1619件,计11980元;数学仪器52类,333件;电子白板12套;卫生器材3件,1780元。总计243类,2691件,总价值达17万元。

二、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学校首先成立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全权负责本项目的规划、协调和落实,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副校长负责图书室和自然科学实验室;政治主任负责音乐室、体育室和美术室;教导主任负责多媒体、计算机和电子白板。各室下设专任负责教师,负责教师完成教学仪器、音乐、体育、美术、卫生器材的到校移交、建卡、分类造册等相关工作;负责完成实验室和室外体育器材的安装、调试等工作。

学校建立健全教学设备管理使用制度、多媒体使用制度、图书借阅管理制度、教学应用长效机制、教师培训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不断修订,不断完善,分类整理,归类存档,规章制度全部上墙。

二、具体工作情况

1、准备工作充分。自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实施以来,我校从上至下高度重视,早下手、早安排,校委会专门召开多次会议,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从仪器的领取、登记、上账、摆放及各室的卫生等工作做了详细的安排,确保了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2、积极筹措资金,在即将投入使用的教室里改造了电路,连接网线,安装防盗门窗,对原来的音体美器材室进行了重新的布置和安装,清理了陈旧的坏损的仪器,确保了新配的'教学设备防盗、防潮、防火的要求,仪器室做到了规范、干净、整洁。

3、教学应用

教学仪器的配备,使教学条件极大改观,仪器设备、图书、专用教室等均设有具体的负责人,确保对仪器的日常管理。学校将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充分利用教学设备资源进行有效教学。首先,课堂应用: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按照课表,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课间阅读:学校结合读书写字活动,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每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图书借阅活动,开设阅读课,开拓学生视野,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

4、培训工作

为加强教学设备的管理,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电子白板安装到位后,我们对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进行了三次培训,要求管理人员熟悉业务,对教学设备统一管理,仪器摆放科学合理方便教学,要求做到帐、卡、物一致,并维护使用;市局安排专业人员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培训。

四、工作中的问题与困惑

1、器材室、功能教室的建设有待改善。

2、由于音、体、美等专任教师严重短缺,几乎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3、教师在电子白板运用上还不能达到非常熟练,今后要加大培训力度;

4、由于资金问题,仪器柜还没有购置到位,大部分仪器还没有入柜;

五、下步打算

握电子白板应用技巧,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应用电子白板,并把应用情况纳入学期考核中;加强各功能室的开放管理,确保学生能真正使用到各类器材;开展“爱校”活动,培养全体师生爱护校产、校舍意识。

总之,学校改造是一项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我们一定会齐心协力,不断完善,将学校打造成一所高质量、高品味的一流标准化学校。

2015年5月18日

转眼间2015冬学期已经过半。在中心校及学区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各项工作有了一些发展,但离上级领导的要求还很远。下面,我就从教学常规、校园文化、日行一善和课改四个方面的一些简单做法向各位领导做一个简要的汇报。

一、教学常规。

1、规范签到制度,一日上下午两签到,有事请假,并做好登记。

2、听课一周两次,学校组织一次,教师自由互听一次。

3、导学案按照中心校的部署执行,学校制定教学模式,教师自由编写。

4、政治业务学习,采取学校集中学习与教师自由学习相结合,每周1到2次,每次记录不少于300字。

5、学习永威的“四清”制,堂清、日清、周清由班级组织,月清学校统一组织,10月9日学校已组织一次,11上旬我们将组织第二次月清。

6、其它教学常规稳步进行,并尽力做好记录。

二、校园文化

班级文化:各班按照自己的特色,重点突出学生,展示优秀,表扬先进。

校园文化:1、学校组织了“我是美术家”“小小书法家”等活动,然后以班级为单位展示优秀作品。2、学校对镇质量检测中荣获前百名的学生及学校“月清”中的优秀学生,制作个人版面,展示个人成绩,展示班级成绩。3、学校制作安全、卫生、文化等横幅、条幅、版面,影响学生行为,渲染正能量。

三、日行一善

日行一善;善行一生。我校“日行一善”系列活动通过展示学生善言、善行、善念,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善念、拥有善心、实践善行来实现人格的优化与完善人。

四、课改

我校低处半山区,师资力量薄弱, 因此在学期初制定了“抓教学常规,促课改之路”,重点从导学案的编写使用,每月一次质量检测入手,尽量避免“教师开晕车,学生坐晕车”现象,促使我校的课改走上健康之路。

以上就是我校在教学常规、校园文化、日行一善和课改四个方面的一些简单做法,我坚信我们与其他兄弟学校的差距还很大,离上级领导的要求还很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努力工作,小差距。

实用农村改厕汇报材料(通用16篇)篇八

**社区位于邹平县北外环与寿济路交汇处,包括5个自然村,总人口1618人,建有党支部1个,党小组5个,村民小组10个。该支部党员68名,其中女党员12名。近年来,**社区党支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社区党建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障。

党员考评制度。在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基础上每年进行两次党内考评,采取“背对背”、无记名投票方式考评。党员拿到测评票后,回家认真思考,一天以后投入指定票箱,以此真实反映每个党员对自己和同志的认知,并对考评结果公布,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配套设施完善,完成社区内路面硬化21000㎡,绿化7400㎡,种植乔木630棵、灌木21000株;同时设臵垃圾箱10个、树路灯57盏;建设700㎡的社区卫生院、1924㎡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休闲健身广场、百果园、篮球场、乒乓球室、图书室等文化娱乐场所。为丰富入住群众的生活,社区积极开展老年太极拳、太极剑、妇女广场舞等健身活动,**社区建设正在逐步向“花园式”文明社区迈进。

三、重视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执政能力。

面对日益变化的农村工作新形势,针对农村党员干部能力不足,“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的问题,不断加强素质培训,提高干部的执政能力。

一方面,严把党员“入口关”。注重把素质高、品德好、思想上进、能致富的群众吸纳到党组织中来,及时为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不断壮大党组织的力量。党支部现有35岁以下党员14名,占党员总数的20.5%。下一步,将加大在返乡大学生、复员军人、年轻创业人才中间发展党员,把社区党员队伍打造成一支“有文化、有想法、有干劲”的先锋队,成为社区工作的“主力军”和“主心骨”。另一方面,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为选强配齐社区班子,积极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思路,通过群众推荐、个人报名等形式选拔后备干部。采取举办培训班、参加每月议政活动、开展岗前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及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提高社区后备干部的理论水平、政治素养和致富带富能力。

四、增强服务意识,树立良好形象。

一是加强班子自身建设,提高为民服务本领。“两委”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努力提高决策和执政水平,强化督促检查,狠抓工作落实,在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树立了新形象。特别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社区班子成员认真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论群众路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等指定书目,认真领会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质和内涵,进一步筑牢社区党员干部的坚定信仰,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

二是创新思路、民主决策。党支部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依靠群众。社区内无论大事小事始终在充分调查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进行,做到集思广益,科学决策,从而保证了各项工作有正确的方向、恰当的方法、可行的措施。针对**社区是农村社区,群众特别是年纪大的群众对土地感情深厚,乍进社区生活不适应甚至对进社区抱有偏见,社区党支部在社区内开辟出一片空地种植果树和蔬菜,建立“百果园”。老人可以在百果园内照顾果树、种花种菜,集休闲和劳作于一体。对农村群众卫生习惯较差的实际情况,在社区内设臵多个垃圾箱,支部委员进门入户宣传保持卫生的重要性,并将引入正规物业管理提上日程。

三是以民为本,不断拓展服务领域。

1、积极打造就业平台,拓宽居民就业渠道。**社区是农民“弃田登楼”的典型社区,农民上楼后如何就业成为党支部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社区不断加强和完善劳动和就业保障服务体系,在细致摸底的基础上,为社区适龄失业劳动者报名参加职业培训;制定土地流转规划,鼓励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把各村的农田集中耕作,组织本社区部分生产经验丰富的居民种植,成立农机合作社全部实现机械化生产。

2、优化生活环境,营造清洁文明温馨的人居环境。投资30。

多万元美化亮化社区,社区绿化面积达到35%,春天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天果实累累,是“花园式”社区。社区还配备了专职保洁人员,垃圾日扫日清,保证了社区的清洁干净。

3、构筑治安联防服务体系,确保社区平安和谐。配合镇派出所“高清天网”工程,安装高清监控4个,实现小区内全覆盖。采取多种形式为居民开展普法教育,建立邻里互助小组,形成共同协防机制。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成立矛盾纠纷调解室,聘请专业律师为法律顾问,为居民解决矛盾,提供法律援助。进一步完善社区质保、调解、普法、帮教、巡逻、消防六位一体的群防群治组织,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

四是强化服务理念,提升干部形象。工作中,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搞形式主义、不摆花架子,牢固树立“工作在基层、奉献在基层”的理念,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的最高标准,以服务社区居民为最高追求,认真解决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各项工作得到了全村百姓的理解和支持。

实用农村改厕汇报材料(通用16篇)篇九

2014年省、市下达我县改厕任务10000户,截止目前已完成9789座,占年度任务的97.89%,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组织领导,摆上突出位置,为改厕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一是领导重视,组织有力。县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为组长,财政、建设、农业、环保、卫生、爱卫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农村改厕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将改厕工作纳入年度为民办实事工程,确保全县改厕工作的顺利实施。二是分层分级,落实责任。为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全县农村改厕工作规范有序运行,县政府制定出台了《滨海县农村改厕实施方案》,并在全县卫生工作会议上与有关镇(区)、部门签订了年度改厕目标责任状,对改厕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各有关镇(区)、部门也分别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将责任明确到人,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三是职能分清,指导规范。成立了农村改厕技术指导小组。建设部门把改厕工作纳入镇(区)村总体建设规划,把关新建住房改厕配套;农业部门结合农村堆肥和开发新能源,组织推广沼气厕所建设;卫生、爱卫部门积极发挥技术指导职能,对全县改厕工作实施技术指导和质量督查。

格按章办事,努力提高改厕质量,坚决杜绝不合格工程,促进农村改厕工作顺利实施。一是加强项目管理。县政府将农村改厕工作列为全县社会事业发展的考核指标,并在《滨海县农村改厕实施方案》中对各镇(区)、村在任务目标、工程质量、工程推进的时序进度、资金的合理使用、完成任务的时间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各有关镇(区)也都将改厕工作列重点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并不断接受全县项目化管理工作的定期督查,确保按时出库。二是加强资金管理。县财政及时划拨了2014年改厕配套资金100万元,有效保证了改厕工程顺利完成。对省下达的项目经费和县级配套资金,全部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对各个项目村改厕经费的拨付也都按照工程时序进度及时到位,确保专款专用。各项目村积极想办法、动脑筋,通过出一些义务工的方式,减少支出,免补经费的不足。三是加强质量管理。在工程推进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严把质量关,确保把农村改厕工程办成群众满意放心工程。一是对施工队、村镇(区)分管负责人进行集中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好改厕的技术要点和质量要求;二是请市爱卫办专家到现场进行指导,打造示范村,放好样板。各个项目村再以样板村为标准进行面上推开;三是强化县、镇(区)二级督查。镇(区)、村有明确分管领导,专门负责工程的质量和施工的进度。县卫生局、爱卫办每月对全县改厕的质量和进度定期进行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县政府分管领导不定期多次带领队到改厕现场指导督查。

实用农村改厕汇报材料(通用16篇)篇十

我们义合屯村位于虞乡镇东北部,全村共有4个居民组,220户,906口人,土地面积1900亩,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22名党员,底农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

为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办事效率,换届选举我们实行了“一肩挑”,支部村委交叉任职,村干兼组干,优化了班子结构。新班子组建后配齐配强了村级配套组织,建立健全村民议事会、党员议事会、老年协会等机构和制度,抓好“两议”“三公开”,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

20新一届班子组建以来,团结进取,勇于创新,先后筹资80余万元,致力于村级道路建设,达到“通村达户”目标,同时实现道路绿化、美化、亮化,20我村被列为永济市园林示范村和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年10月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目标要求,支村委一班人首先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只有加强活动场所,才能使农村基层组织真正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才能为形成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长效机制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全面提高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为此,经过认真研究和规划投资16万元建起了高标准的党支部、村委会办公大楼,筹资18万元建成了占地10亩的廉政文化大院与村民休闲广场,建设绿地3500平方米,配备健身器材6套,为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培训、休闲娱乐提供了良好的活动环境。建成后我们充分利用阵地的培训功能,积极开展针对党员干部群众的各类教育培训:一是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和现代远程教育网,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观看:二是开展党员培训;三是针对本村形成的三大产业要求有关专家进行致富技能培训;四是建立广大群众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邀请本村致富典型产业带头人交流发展经验,提高致富能力和水平,以党的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支部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坚持以创建“五个好”党支部为抓手,把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工作放在突出位置,认真执行“一课三会”制度,积极组织党员干部群众进行科技知识培训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精神等理论学习,开好民主生活会,树立正气、严肃党纪,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带领村民发展经济,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证,使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将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到群众的生产生活中。

为引导农民创业致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党支部、村委会带领群众大力发展肉鸡饲养、双孢菇种植、胎里红柿树栽植三大产业,帮助村民分别依托粟海集团和紫山食品有限公司,走“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从2006年5月启动以来,养鸡基地一举发展鸡舍21栋,双孢菇基地发展种植面积4000平方米,栽植胎里红柿树1200株。现已出售商品肉鸡40万只,农民经济收入80万元。目前,基地共建标准化种植棚已达280余栋,占地300亩,总投资730万元,预计当年产菇量1400吨,可收入780万元。原定于到建成鸡舍50栋,出栏肉鸡75万只,发展双孢菇14万平方米,栽植胎里红柿树2.5万株,年为农民提供收入99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现双孢菇发展已提前完成预定计划,养鸡产业发展目标今年年底可望完成。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绿化、美化村庄,今秋全村栽树5公里,7个树种,其中女贞760余株,3.8万元;国槐1300余株,2.5万元;柿树1650余株,3万元;杨树670余株,4000元;青桐50余株,1500元,柏树300余株,柳树150株,累计投工3.86万元,总投资14万余元。

总之,几年来在党支部的领导下,通过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一个穷烂摊子发展成了一个村容整洁美观、产业蓬勃发展的和谐新农村,呈现出家家安居乐业、处处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广大村民再接再励,使我们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实用农村改厕汇报材料(通用16篇)篇十一

我县共有个乡镇党委、个农村党支部,名农村党员。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这一目标,以推行干群恳谈例会制度为抓手,以创优农村干部的工作环境为动力,以“双深入、双解决”活动为载体,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推动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扎实开展。探索推行的干群恳谈例会制度,在全省、全市推广;市委组织部的农村党建信访热线,目前我县没有一起信访反映;馆陶被省委命名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了良好势头。

作为县委书记和农村党建“第一责任人”,重点围绕“决策导向、创新推动、牵总协调、示范带动”四个方面发挥了作用。

一、确立“三个一”理念,靠决策导向把农村党建摆在统领农村工作全局的位置来抓。

今年下半年到馆陶工作以来,先后召开了个座谈会,次县委常委会,在全面掌握第一手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靠基层党建统领农村工作“三个一”的理念,即:定决策、一切从农村党建抓起,求发展、一切靠农村党建支撑,抓落实、一切靠农村党建推动。县委、县政府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谋划实施了沿武馆公路公里的轴承加工带项目,由于项目涉及个村近户,村情复杂,所以在项目谋划和推进中,我们没有就项目抓项目,而是首先加强了涉及村“两委”班子建设,从而一举解决了群众认识、园区规划、建设标准等一系列问题,使长期以来一直搁浅的轴承加工带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目前,全县轴承加工已达到户。在抓蛋鸡、蔬菜等五大主导产业发展、文明生态村等工作中,我们都是先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靠其推动,确保了落实。

二、扭住三个关键环节,靠创新推动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水平。

一是着眼于创新执政方式,深化和规范了干群恳谈例会制度。针对一些村例会坚持不经常、流于形式、效果不实等问题,明确提出了“抓深入、抓延伸、抓实效”的工作要求,进一步规范了恳谈会召开程序、规范了解决问题机制、规范了落实事项反馈机制,从而规范了农村干部的执政行为。房寨镇为加快小城镇建设,按照规划对房寨南村公里的街道进行改造扩建,部分群众有不同意见,镇干部先后次主持召开恳谈例会,完善了拆迁方案,统一了群众思想,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顺利完成了拆迁间、投资万元的小城镇建设任务,没有出现一起到县以上单访和集体访。

二是着眼于优化执政环境,探索和推行了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针对农村干部政治没出路、待遇无保证、工作动力小等问题,提议制定出台了《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县财政每年拨专款万元,用于发放农村支部书记的工资,使农村支部书记吃上了“皇粮”;连续任职达到一定年限的农村干部享受离任补贴、参加养老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对政绩突出、特别优秀的党支部书记,聘任为副乡级干部。今年以来,还严肃查处了起打击伤害农村干部的案件,公开曝光,切实创优了农村干部的工作环境。

三是着眼于夯实执政基础,扎实开展了“双深入、双解决”活动。在严格落实市委提出的下派干部到村任职实施树优促后工程的同时,谋划实施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帮助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难题,帮助解决农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活动。从今年月份开始、到年底结束,重点对个中等偏下的农村,选派了个部门分包,一包三年不变。重点搞好“三项治理”(治理班子软弱村、信访量大的村、治安混乱的村),实施“四项工程”(村村通街道硬化工程、群众饮水安全工程、科技入户工程、扶贫助学工程)。要对全县个没有通公路的村实现村村通,所有村主街道全部硬化;要解决个村吃水难问题;要解决农民对科技、信息的需求问题;要每年投入资金万元,解决名家庭贫困的中小学生上学难问题。这项活动深得群众好评,提高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三、抓实三个着力点,靠牵总协调促动工作落实。

为切实加大对农村基层党建的协调、调度、督导的力度,抓实了专抓队伍这个着力点,在坚持负总责、系统抓的同时,指导配强了一支高效、有力、过硬的专抓队伍,对农村党建办做到人员、地点、经费、车辆四落实,发挥了其协调、服务作用。为形成农村党建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抓实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联席会这个着力点,主持召开了次联席会议,就“两室”建设、党员发展、系统培训、后进村治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协调解决。为强化乡镇党委的“主角”作用,抓实了乡镇党委书记直接责任人这一着力点,今年月份主持召开了乡镇党委书记专项述职会,逐个进行了点评。通过抓这三个着力点,使农村党建“第一责任人”的协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四、落实三项制度,靠示范带动形成抓农村党建的浓厚氛围。

为带动农村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坚持了联乡包村、定期调研、督导落实三项制度,带头分包了难度较大的柴堡镇刘村,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帮助该村解决了用电难、行路难、致富路子不畅等个方面的问题,目前该村养鸡已由万只发展到万只。带头坚持了领导干部“两个三分之一”机制,每月都拿出三分之一的时间进村入户调研,就提高农村干部素质、贫困村党组织建设、党建与经济工作一体化等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带头加强了督导检查,和其他同志一起,开展了次督导、观摩、暗访活动,确保了党建工作各项目标的落实。全县名县级领导干部每人都联系了一个乡镇、一个明星村、一个后进村、一个贫困户、一个科技示范户,抓督导、抓示范,全县形成了抓党建的浓厚氛围。

虽然我们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做了一些工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农村债务已成为影响“两委”班子建设的制约因素,但深感解决的办法还不多;二是在经济落后村组织发展上,如何培养、激发农村青年入党积极性缺乏有效的机制。今后,我们要按照市委要求,进一步严格工作标准,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要突出做到“三抓”,即抓载体深入推行干群恳谈例会制度、抓队伍农村干部队伍、抓基础扎实开展“双深入、双解决”活动,推动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再上新水平。

实用农村改厕汇报材料(通用16篇)篇十二

增强村两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调动在村两委的主动性、积极性,确保村各项工作运转有序。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推行村务公开。建立健全村组织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在村财管理方面,健全“村财三审”制度,充分发挥理财监督小组的作用,修建村务公开栏,加强以财务为主的村务公开工作,让群众及时方便地了解村务和村财使用情况,增强了群众对村两委的信任。二是完善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开展争创党建示范点活动。两年来,投入资金14.8万元新建村委楼,完善村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同时开展了争创区级党建示范点活动,通过争创活动,推动村党建工作上新台阶。三是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10月开展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以来,村支部按照上级党委学习实践活动的工作部署,成立了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召开了动员大会。村支部组织了3次全体党员学习,同时针对走访和分析检查阶段群众反映的'问题,力所能及的为群众办理了2件实事,完成两个自然村自来水工程改造,增加了变压器一台,解决了茶厂用电不足的困难,使学习活动做到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

2、抓基础、增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农村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是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前提,xx村以基础设施为突破口,把改善基础设施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两年来,xx村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投入资金51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其中投入15万元建成两座变压器,保证茶叶加工的电力支持;投入6万元建成村级停车场;投入26万元修建两座农村公厕、6个茶山蓄水池、3公里的茶园机耕路;投资4万元,完成两个自然村安全饮用水工程。

3、抓生产,引项目,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近年来,村两委带领村民紧紧抓住“全区新一轮开发性生产”这一契机,对山场进行大刀阔斧的开发,大力发展铁观音茶叶种植。为了做大茶业,该村创造性地采用“党支部+企业+农户”的形式,以村两委带头种植,村民逐步推广,企业统一采购的运作模式,带动了群众共同致富。

此后,在村干部的带动下,部分群众整合有限资金,投入300多万元组织创办了两个加工厂、两家茶叶有限公司和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两年来发动群众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开发茶园600亩,形成了以xx为中心的1600多亩芙蓉山铁观音生产基地。目前,xx茶叶生产正逐步进入正常化和规模化发展,芙蓉山茶叶有限公司已经注册了“富蓉山”牌茶叶商标,同时还投资6.5万元通过了无公害产品认证,和市技术监督局签订协作合同,申报了qs食品安全市场准入认证。今年底可以拿到市场准入证,届时可以进一步提升xx茶品牌,拓展市场,增加收入。全村现有6家茶叶加工厂13条生产线,年产干茶50多吨,产值达800多万元。同时大力发展其他农业项目,种植反季节山地葡萄20亩,脐橙、板栗150亩。

4、抓卫生,促环境,整治村容村貌。

针对村容村貌脏、差、乱现象,两年来,xx村积极开展家园清洁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加大宣传,提高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增强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改变了村庄“污水乱泼、垃圾乱倒、柴草乱跺、家禽乱跑”的现象。两年来,村两委筹措资金修建两座整洁卫生的农村公厕、村级停车场、整治路边沟渠。

三、村工作计划。

20村工作思路是:围绕八都镇党委、政府年工作中心,在区挂点领导、挂钩单位的关心支持下,进一步加强村组织建设,努力提升村两委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发展不动摇,千方百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村级可用财力,为民办实事,继续抓好xx铁观音品牌的打造。

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村组织建设。

继续认真开展科学发展观活动和争创党建示范点活动。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及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提高村两委进一步发展经济的能力。

2、村经济建设。

继续发展茶叶生产加工,创办集体茶厂和金牡丹茶场,同时多渠道进行农业开发,引进更多适合xx村的效益农产品,扩大反季节山地葡萄种植面积,形成生态立体农业布局,唱好农业致富经。做好农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

3、公益项目建设。

我村将根据争取资金情况进行公益项目建设,硬化主村村内道路,新建茶园节水灌溉设施,拓宽茶山基耕路,规划修建造福工程,进行村庄外墙装修,创办农民文化设施。

四、存在困难。

xx村的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这两年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大,村发展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同时因茶叶生产规模扩大,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实用农村改厕汇报材料(通用16篇)篇十三

根据二类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的要求,农水局于3月4日印发了《关于全面摸清我县农村厕所现状的通知》,要求各乡镇全面摸清本乡镇辖区内农户总户数、卫生厕所已改户数、农户自建户数、未改户数等基本信息。经各乡镇摸排统计,我县75个行政村总户数为31236户,有卫生厕所户数为23566户,无卫生厕所户数为7670户。

为确保我县2020年全面完成二类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的要求,结合各乡镇摸排情况,我县分两批下达2020年农村改厕任务共4829户。

2020年我县农村改厕结合脱贫攻坚决胜年优先启动贫困户改厕工作,在6月份已基本完成贫困户改厕工作。目前,2020年改厕已全部竣工,正组织第三方开展验收工作。

2018年,我县启动城乡污水综合处理ppp项目建设,按照合同约定,总投资5.16亿元,建成后由项目公司负责全县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常运营管理,服务期25年。我县共75个行政村,目前69个中心村已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其他的在建,按合同中心村污水设施全覆盖。中心村改厕户有条件的将全部接入污水管网进行无害化处理,其他自然村采取农户自主清掏为主。

一是以乡镇为主体,在各乡镇设立改厕维修站点。提供对已改的户厕进行有偿的维修服务。二是在乡镇开展试点。乡镇与本地的蔬菜种植基地开展合作,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依托第三方社会机构运营农村公厕和户厕清掏和维修服务。

农村改厕工作是一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民心工程,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多村振兴战略为导向,以改善民生为目标,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宗旨,补齐影响农村群众生活的短板,进一步推动农村社会文明进步,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大美乡村重要保障。

目前,__区农户总共__户,2019年全年需要完成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__座,普及率要达__%,2020年全年需要完成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__座,普及率达90%。新建公厕__座,改造公厕22座,目前进展顺利。到目前已经完成__户,改厕完成率达86.55%。2019年以来我区把农村改厕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水平着手,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农村改厕工作,并做到以点带面,逐步推开,最终实现农村改厕全覆盖的目标。

__区区始终把农村改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环来抓,坚持在压实责任分工、强化投入保障、创新举措机制等多方面深入发力,具体是做到了“三个三”。

第一,打牢“三大基础”。

一是打牢责任分工的基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出台了《__市__区农村改厕工作实施方案》和《__市__区农村改厕督查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卫健委,由区委宣传部、区政府办、发改委、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卫健委、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城管局等主要部门组成,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统筹协调,每月2o日至25日,区里组织专家组对各乡镇农村改厕进行检查和技术指导,并在全区范围内排名,确保农村改厕各项工作高效开展。

二是打牢数据信息的基础。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广泛深入开展调查摸底。由各乡镇(街道)牵头,充分发挥村(居)队伍数量多、熟悉情况、善做群众工作的优势,由乡镇把改厕任务数下发各行政村,组织村干部扎实开展入户调查,为了确保改厕数据的真实性,我区开发了一套改厕采集软件,方便改厕资料的收集。全面掌握,确保改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落到实处,为针对性开展农村改厕工作打牢数据信息基础。

三是打牢宣传发动的基础。大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将宣传发动贯穿于改厕工作的全过程。召开村、组干部和群众座谈会形式,与他们细算改厕的健康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四本帐,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改是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每个乡镇都抓好了三个行政村以上的农村改厕示范点(每个村一个点,原则上每个点不少于30户),建设标准按区爱卫办下发的图纸标准实施,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板报、宣传栏等媒体,宣传改厕的科学道理和卫生防病知识,增强农民的卫生意识,改变传统的不卫生、不文明的陋习。再是印发改厕宣传资料,宣传改厕益处,教育群众转变思想。最大限度提升群众对农村改厕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第二,落实“三大保障”。

一是通过强化资金投入,保障农户改厕工作。按照“地方为主、中央补助”政策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原则,经验收合格后,每座奖补1000—1600元,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厕所改革,区里根据改厕建设情况,对工作推进进度靠前的乡镇(街道)还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二是通过优化举措机制,保障政策扶持。相关资金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厕所革命相关项目的支持力度,整合更多的资金用于项目实施和后续管理。要把推进厕所革命作为文明创建和卫生创建的重要内容,改水改厕不到位、不彻底的,在创建卫生乡镇、卫生村(社区)考评中实行“一票否决”。

三是通过注重跟踪服务,保障改厕的规范管理。要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督与管理,认真执行《江西省农村改厕项目三格户厕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加强技术培训,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组织现场施工。不得变更三格式化粪池结构及技术标准,未经统一培训且未取得相关资质的人员不得承包施工项目。要按照编号造册的要求进行编号和造册备案,并统一拍照备查。每座化粪池均需提供显示该池编号的照片作为申请验收的必备资料。

第三、强化“三项管理”。

一是强化质量管理。在工程推进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严把质量关,确保把农村改厕工作做好、好实。请改厕专家对全区乡镇(街道)、村(居)具体负责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在建设初期到现场讲解指导,放好样板,打造示范村,其他项目村再以样板村的标准进行推开。

二是强化督查管理。区卫健委、农业农村局对全区改厕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明察暗访。同时乡镇(街道)、村(居)明确分管领导,专门负责工程的质量和施工的进度。对于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给乡镇(街道)、村(居),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到位。区分管领导不定期到现场督查指导改厕工作。

三是强化管护工作管理。农村改厕“三分建、七分管”,建好厕所是前提,用好、管好才是关键。卫生厕所设计再科学、施工质量再好,如若使用不当,不进行维护,也会出现卫生厕所不卫生的问题,并且影响使用年限。要防止重建设、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的倾向。各乡镇(街道)在加快改厕步伐的同时,做到加强对农户的指导,让群众掌握科学的使用和维护方法。要做好后续服务工作,把为民服务零距离体现在工作细节上,定期组织农户维护清理,确保建好一个、管好一个、用好一个。

(一)部分干部群众思想观念较为陈旧。经过实地调研,部分乡镇农户由于传统观念,不愿将新建厕屋置于院内,宁愿选择位置较远的院外,甚至将改厕工作视为包袱,为改厕施工带来了一定难度。

(二)农村改风宣传力度需一步加大。部分农户改厕意识不强,仍执拗于千百年的传统习惯,卫生意识不高,不知道“三格式”化粪池的原理,仍不知道从第三格中取肥施用,未真正认识到农村改厕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三)需要进一步加大改厕资金投入。由于目前人工工资、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现有补助标准显然不够,加之少数农户不愿自筹,村里又没有实力补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厕工作的顺利开展。

具体将做到“三个进一步”。

一是进一步巩固提升宣传成效。在现有知晓率的基础上,不断在农户理解政策、吃透政策上再下功夫,通过进一步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系统宣传引导,让广大农户不单只停留在简单的知晓层面,更进一步加深对现有政策实质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做到用好政策、用活政策,真正让农村改厕这一政策得到顺利开展。

二是进一步加快农村改厕步伐。坚持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先易后难,因地制宜,对群众基础好的村民组先行实施,务求实效。同时,加强交流沟通,优先发展几个示范片,各村优先发展几个示范户,实现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典型推动,全面推开。

三是进一步探索完善农村改厕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农村改厕工作,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出实招,压实责任,推动农村改厕工作保障再提升、服务再提升、管理再提升,不断推动我农村改厕工作再上新台阶。

xx镇2020年共有改厕任务262户,根据县“__”工作部署要求,在县住建局的大力指导下,我镇高度重视、精心谋划、扎实推进,并于9月下旬全面完成全镇改厕施工和乡镇验收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改厕工作,成立了由书记镇长任组长的领导组,明确分管负责人和经办人。各村成立由联系村班子成员任组长的村级工作组,并明确一名经办人员,专门负责改厕工作,确保工作推进。

各村按照经办人牵头的原则,由分片村干分头进行改厕工作宣传动员和摸底登记。在全面摸底的基础上,按照自主申请、先易后难的原则遴选出2020年改厕农户名单,确保改厕顺利实施。

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坚决不搞强迫命令。愿意开展改厕的农户主动向村委会申请,在明确主动参与协助改厕等义务的基础上签订承诺协议,确保合力推进。对于少数改厕过程中不予配合的农户,及时予以动态调整。

一是合理确立模式。为尽快发挥改厕效益,我镇确立了从室内坐便器到室外污水处理一体化的改厕模式。二是科学分类实施。我镇改厕多采用在室内洗澡间装配坐便器,室外装配化粪池的方式开展;对于少数砖混结构旱厕采用就地改造。这样即节约用地,节省成本,又提升了农村形象。

在各级专项资金基础上,我镇按照300元/户的标准为室内没有坐便器的农户统一安装坐便器,确保建成一个使用一个。

我镇采取“六个统一”确保改厕工作实施到位。一是统一标准,严格按照省改厕图纸施工;二是统一采购,采购正规厂家的装配式三个化粪池;三是统一培训,邀请化粪池厂房对施工人员进行集中现场施工培训;四是统一施工,通过招投标程序分四个标段开展全镇改厕施工,签订合同,明确任务和时限,确保按时按质完成任务;五是统一监管,镇村改厕工作组实行每周一巡查,发现施工和质量问题立即整改。工作六是统一验收,由镇、村改厕工作组严把验收标准,不合格的通过整改符合要求后再予以验收。

农村改水改厕工程,是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预防和减少疾病,加快农民”保健康、奔小康”目标的实现,促进”镇风文明、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镇自2010创建卫生镇以来,镇委、镇政府对农村改水改厕工程十分重视,连续几年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到此项工程中,将此列为我镇改善十大民生工程之一,截止目前已改水1127户,改建厕所427户,农村坏境有了明显的改观,农民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现在我镇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总结如下:

坚持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按照”政府组织、部门协调、科学治理、全民参与”的工作方针,坚持”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典型引路”的工作原则,把农村改水改厕工作纳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实、抓细、抓好,使其真正成为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

1、改造水厂及二次改水:根据工作任务,做好全镇x个村委(社区)自来水工程建造和xx厂(站)管网延伸工作的技术指导,共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5740人,通过改造水厂管网延伸工作,受益人口。

累计达8000多人,同时,积极配合水利局开展“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对全镇九个村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二次改水受益人口9352人;。

2、实施规范水体消毒项目:我镇2座水厂积极做好规范水体消毒项目,这些水厂都建立了水体消毒管理房,配备了氯块缓释消毒器,并落实了专人管理,有的延伸了供水管道,建立了水体消毒与检测登记等记录,落实了相应的规章制度;。

3、水体消毒工作与余氯检测工作:每年都对镇干部及村分管领导进行现场消毒与余氯检测培训,开展农村水质余氯检测,全年共抽检水样12份,合格12份,合格率100%。

1、加快全镇改厕进度:据统计,近年来,全镇新建卫生户厕累计1000多座,新改建无害化户厕800累计达座,新建公共厕所3座。进一步加快农村改厕步伐,逐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力争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90%。

2、创建全镇改厕达标村:镇政府组织农办、环保、卫生、等部门分管负责人到各村指导农村改厕工作;组织村分管领导、改厕负责人、达标村负责人和施工人员等不同层次的相关人员到各村现场参观,并邀请专家进行改厕技术培训,发放各类改厕宣传资料5000余份,接受培训160人次。积极培育农村改厕示范典型,利用抓点示范、典型引路,积极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因地制宜,根据各村情况选择预制式、砖砌式、污水一体化等,要求严格按照标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结合“清洁乡村”检查,对每个村的一个改厕达标村进行了中期。

督查。

(一)缺乏基层的管理网络。

由于农村改水改厕面广、量大、任务重,分管领导工作繁多,缺乏具体执行的专管员,造成有的地方水体消毒不规范,余氯不稳定,有的农户改厕完成后没有进行验收等。

(二)卫生观念仍然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经过几年的宣传,群众对农村改水改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水厂企业化管理仍有一定难度;农村改厕有部分人认为是“要我做”,而对于现在推广的无害化户厕的新技术、新方法,不够了解,不乐意接受。

农村改厕工作是一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民心工程,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多村振兴战略为导向,以改善民生为目标,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宗旨,补齐影响农村群众生活的短板,进一步推动农村社会文明进步,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大美乡村重要保障。

目前,__区农户总共__户,2019年全年需要完成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__座,普及率要达__%,2020年全年需要完成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__座,普及率达90%。新建公厕__座,改造公厕22座,目前进展顺利。到目前已经完成__户,改厕完成率达86.55%。2019年以来我区把农村改厕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水平着手,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农村改厕工作,并做到以点带面,逐步推开,最终实现农村改厕全覆盖的目标。

__区区始终把农村改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环来抓,坚持在压实责任分工、强化投入保障、创新举措机制等多方面深入发力,具体是做到了“三个三”。

第一,打牢“三大基础”。

一是打牢责任分工的基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出台了《__市__区农村改厕工作实施方案》和《__市__区农村改厕督查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卫健委,由区委宣传部、区政府办、发改委、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卫健委、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城管局等主要部门组成,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统筹协调,每月2o日至25日,区里组织专家组对各乡镇农村改厕进行检查和技术指导,并在全区范围内排名,确保农村改厕各项工作高效开展。

二是打牢数据信息的基础。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广泛深入开展调查摸底。由各乡镇(街道)牵头,充分发挥村(居)队伍数量多、熟悉情况、善做群众工作的优势,由乡镇把改厕任务数下发各行政村,组织村干部扎实开展入户调查,为了确保改厕数据的真实性,我区开发了一套改厕采集软件,方便改厕资料的收集。全面掌握,确保改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落到实处,为针对性开展农村改厕工作打牢数据信息基础。

三是打牢宣传发动的基础。大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将宣传发动贯穿于改厕工作的全过程。召开村、组干部和群众座谈会形式,与他们细算改厕的健康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四本帐,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改是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每个乡镇都抓好了三个行政村以上的农村改厕示范点(每个村一个点,原则上每个点不少于30户),建设标准按区爱卫办下发的图纸标准实施,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板报、宣传栏等媒体,宣传改厕的科学道理和卫生防病知识,增强农民的卫生意识,改变传统的不卫生、不文明的陋习。再是印发改厕宣传资料,宣传改厕益处,教育群众转变思想。最大限度提升群众对农村改厕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第二,落实了“三大保障”。

一是通过强化资金投入,保障农户改厕工作。按照“地方为主、xx补助”政策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原则,经验收合格后,每座奖补1000—1600元,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厕所改革,区里根据改厕建设情况,对工作推进进度靠前的乡镇(街道)还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二是通过优化举措机制,保障政策扶持。相关资金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厕所革命相关项目的支持力度,整合更多的资金用于项目实施和后续管理。要把推进厕所革命作为文明创建和卫生创建的重要内容,改水改厕不到位、不彻底的,在创建卫生乡镇、卫生村(社区)考评中实行“一票否决”。

三是通过注重跟踪服务,保障改厕的规范管理。要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督与管理,认真执行《江西省农村改厕项目三格户厕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加强技术培训,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组织现场施工。不得变更三格式化粪池结构及技术标准,未经统一培训且未取得相关资质的人员不得承包施工项目。要按照编号造册的要求进行编号和造册备案,并统一拍照备查。每座化粪池均需提供显示该池编号的照片作为申请验收的必备资料。

第三、强化“三项管理”。

一是强化质量管理。在工程推进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严把质量关,确保把农村改厕工作做好、好实。请改厕专家对全区乡镇(街道)、村(居)具体负责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在建设初期到现场讲解指导,放好样板,打造示范村,其他项目村再以样板村的标准进行推开。

二是强化督查管理。区卫健委、农业农村局对全区改厕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明察暗访。同时乡镇(街道)、村(居)明确分管领导,专门负责工程的质量和施工的进度。对于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给乡镇(街道)、村(居),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到位。区分管领导不定期到现场督查指导改厕工作。

三是强化管护工作管理。农村改厕“三分建、七分管”,建好厕所是前提,用好、管好才是关键。卫生厕所设计再科学、施工质量再好,如若使用不当,不进行维护,也会出现卫生厕所不卫生的问题,并且影响使用年限。要防止重建设、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的倾向。各乡镇(街道)在加快改厕步伐的同时,做到加强对农户的指导,让群众掌握科学的使用和维护方法。要做好后续服务工作,把为民服务零距离体现在工作细节上,定期组织农户维护清理,确保建好一个、管好一个、用好一个。

(一)部分干部群众思想观念较为陈旧。经过实地调研,部分乡镇农户由于传统观念,不愿将新建厕屋置于院内,宁愿选择位置较远的院外,甚至将改厕工作视为包袱,为改厕施工带来了一定难度。

(二)农村改风宣传力度需一步加大。部分农户改厕意识不强,仍执拗于千百年的传统习惯,卫生意识不高,不知道“三格式”化粪池的原理,仍不知道从第三格中取肥施用,未真正认识到农村改厕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三)需要进一步加大改厕资金投入。由于目前人工工资、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现有补助标准显然不够,加之少数农户不愿自筹,村里又没有实力补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厕工作的顺利开展。

具体将做到“三个进一步”。

一是进一步巩固提升宣传成效。在现有知晓率的基础上,不断在农户理解政策、吃透政策上再下功夫,通过进一步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系统宣传引导,让广大农户不单只停留在简单的知晓层面,更进一步加深对现有政策实质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做到用好政策、用活政策,真正让农村改厕这一政策得到顺利开展。

二是进一步加快农村改厕步伐。坚持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先易后难,因地制宜,对群众基础好的村民组先行实施,务求实效。同时,加强交流沟通,优先发展几个示范片,各村优先发展几个示范户,实现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典型推动,全面推开。

三是进一步探索完善农村改厕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农村改厕工作,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出实招,压实责任,推动农村改厕工作保障再提升、服务再提升、管理再提升,不断推动我农村改厕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面对改厕工作数量大、技术高、时间紧等实际,迅速建立了以分管书记为首,镇科教文办为主体,镇卫生所、建管站、水利站等部门全力配合的全镇农村改厕工作领导小组。各街道、村居建立调整了由丰富工作经验同志组成的领导班子,并落实专人负责,加大了领导力度;二是建立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系村制度,明确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进一步加强了对改厕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二)抓宣传教育,农村改厕工作的认识程度进一步提高。

一是结合创建卫生村工作,切实有效地开展多形式、多层次、深入持久的改厕宣传教育活动。各街道、村居通过有线电视、广播专题播出健康卫生知识;向每家每户发放公开信,宣传改厕的重要性。同时利用横幅、标语、黑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建立强大的群众基础。二是坚持以各村(居)为依托,通过派员蹲点、卫生宣传日等方式到村居入门入户宣传,变“要我改厕”为“我要改厕”,自觉投入改厕工作。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健全激励机制。经费不足是改厕的一大难题,为进一步推动全镇农村改厕工作的顺利实施,采取“上级政府补一点、镇政府贴一点,村集体配一点”的办法,保证资金投入。全镇共投入资金400多万元,保证了改厕的顺利实施。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增强改厕技术力量。以村居为单位举办多次改厕技术培训,确保各村居有熟练技术的改厕专业人员。镇领导多次到各村指导、督促改厕工作,有力保证了改厕工作的顺利推进。

为确保改厕任务保质保量的推进,镇政府建立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在改厕过程中,镇政府与具体实施改厕工作的村签订了责任状,要求村领导负责做好村民思想工作,协调现场矛盾,限期推进改厕任务,并将工作实绩与工资、奖金挂钩。通过各村自查、镇级督查、市级验收等方式督促改厕工作的进程。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措施,做到改厕质量与进度同步。

建立“全镇有示范村、各村有示范户”的工作模式,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推广好的做法与经验,调动村民向好意识,全面铺开改厕工作。城南村、许庄村落实专人组织改厕班子,在通过对村民走访、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按照村民住户相对集中的原则选址,统一采用“三格式”新建公厕,在新建处配备灰箱,便于村民堆放生活垃圾,同时落实公厕专人保洁。新建公厕交付使用后,原村民旱厕全部拆除,此举得到村民赞同,并在全镇得到推广。

(一)建立组织,强调一个“精”字。

为打好农村户厕改造的攻坚战,镇党委、政府精心组织,切实加强领导,把改厕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当做一件大事来抓。针对改厕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分布广的特点,镇、街道、村居迅速行动,都及时建立了农村改厕工作小组。同时,镇政府下发了《**镇农村改厕普及村标准及考核办法的通知》,明确责任,分解任务,排出进度,挂图作战。建立镇机关各部门联系村制度,形成全镇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良好态势,全镇农村改厕工作得以整体推进。

(二)掌握实情,力求一个“准”字。

多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及农村拆迁,农村户厕数据变化较大,为进一步摸清改厕底数,各村居落实专门队伍,对农村户厕进行调查摸底。从各村农村人口数到变化后的户厕数,从原有的三格式、水冲式、卫生厕所、简易式、公厕户各类数据到每口厕所的长度、宽度,都做到准确测量、分类统计。城东村是此次改厕任务最重的村,他们落实专人统计摸底,每天顶着烈日走遍每家每户,仔细统计,准确测量,做到统计一户不漏,尺寸一户不错。细致精确的调查摸底为全镇农村户厕改造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热情宣传,注意一个“广字”。

各街道、各行政村充分利用有线广播、电视、板报、橱窗等多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改厕的重要意义。镇科教文办将《**镇农村家庭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使用注意事项》下发到每家每户,明确改厕工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关系,提高群众的卫生意识、责任意识,增强群众改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进一步搞好组织推动。4月份,镇政府组织各村的支部书记到南通市崇川区参观学习他们改厕的先进经验,5月初在仙鹤村先行搞了10户试点工作,并于5月22日在仙鹤村召开了改厕工作推进会,增强改厕工作的紧迫意识,动员全镇打响改厕攻坚战。要求进一步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动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广大基层干部,全力以赴打好农村改厕这场硬仗。镇政府各单位、各部门的领导干部、机关工作人员及至村领导干部纷纷带头做起,为群众树立榜样,有效推动了群众改厕的积极性。

(四)狠抓落实,做到一个“快”字。

农村改厕工作直接影响到创建卫生村进程,更直接影响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进程与实现。镇政府充分认识到改厕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千方百计加快工作进度。红星村、城南村采取与具体改厕实施部门(到组)签订责任状,工作实绩与工资、奖金挂钩,以及通过听汇报、看台帐、查现场、访群众等方式督促改厕进度。仙鹤成立专业队伍,分成6个施工组,首先放样试点,各组在短期内落实专人从事改厕工作。红星村在改厕任务下达后,三天内落实了四个工程队,分组实施。改厕测量统计工作于一周内完成,十天内就完成了三十多座三格式改厕样板,为全镇改厕工作树立了先进典型。

(五)规范运作,坚持一个“质”字。

本着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的原则全力推进农村改厕。为保证改厕的质量,镇政府对各村居的分管领导、分管人员,改厕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组织了多场技术培训,通过集中辅导、现场技术人员狠抓质量。改厕队伍深入到农户、定好点、选好型、购好材,注重科学改造,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为保证改厕任务落实到位,镇、村、居分别出资,保证资金到位。红星村投入50余万元,对全村599个私厕进行了改造,目前全村无害化三格式卫生厕所达97%以上,并改造公厕2座,新建公厕1座。城南村全村500座户厕均改成卫生厕所,对已划红线征地的一、五、八~十二组住户也进行了改厕,改厕面达100%。同时,镇政府严格质量检查监督,随时组织“回头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改造一口,达标一口,有效保证了改厕的质量关。

经过镇、村居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基层工作人员,每日顶着酷暑,走遍每家每户,耐心动员、仔细测量,不辞辛苦推进改厕工作,目前我镇已达到改厕创建指标,其中各村的改厕普及率均已达到90%以上。全镇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面得到提高,农村卫生环境和农民卫生习惯得到较大改善。

农村改厕工作是一项社会性、长期性的工程,不能仅以达到创建目标为根本目的,而要将其做为一项民心工程来建设。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从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改厕工作的认识,把改厕作为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的牵动性项目摆上重要工作日程。进一步发挥镇、村、居改厕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将改厕工作纳入本职工作中,加大扶持力度,深入基层,加强对联系点的指导与督查,切实发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主动性。

二是要进一步强化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群众改厕积极性。继续广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深入持久的改厕宣传活动。结合“非典”和“禽流感”、“猪链球菌”防治工作,开展改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报刊、宣传画等方式,大力宣传,营造氛围,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改厕的自觉性。

三是要加强技术培训指导,狠抓建设施工。加强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切实结合改厕用户不同需要,组织技术力量进行试点实践,解决改厕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加大开展改厕技术培训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专业施工队伍,同时注重建设施工向专业化、市场化方向的发展。

四是要建立社会化动员机制,强化使用管理。将农村改厕工作与创建卫生村工作相结合。坚持改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重点帮扶制度;坚持并切实发挥基层党团干部、医务人员、教师等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宣传推广卫生厕所的使用管理办法,深入农户培训、教育和引导正确用厕和管厕,使改厕户更好的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改厕工作的发挥。

五是要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加强监督考核。各街道、村、居及时向镇政府汇报改厕动态,镇政府及时向市爱卫办上报改厕情况,以便及时了解沟通。相关单位、部门也应将农村卫生厕所建设纳入年度考核,高度重视改厕工作,并在改厕经费上予以保证。

农村改厕工作是一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民心工程,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为全面完成2018年自然村4349户常住农户卫生厕所改造,切实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生活质量,我委通过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工作计划,加强宣传培训等措施积极推进农村改厕工作,真正把这一造福农村群众的民心工程抓好抓实。

(一)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县政府制发了《来安县2018年农村改厕工作计划(来政办秘〔2018〕11号》文件,遵循部分乡镇建档立卡贫困户优先实施、部分乡镇贫困村常住户优先实施、其余自然村常住户分步实施原则,根据省、市下达我县的3000户改厕任务要求,结合各乡镇上报自愿申请改厕农户情况,确定全县完成自然村4349户常住农户卫生厕所改造。同时,按照县发改委要求,制作完成农村改厕项目立项文书,并在项目投资平台录入。县卫计委、项目镇分别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组织,明确分管负责人和具体经办人,为项目的有效实施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实施。

召集了全县12个乡镇分管负责人,组织召开了2018年全县农村改厕工作专题会议,建立农村改厕专用qq群和微信群,安排部署摸底调查工作,按照自愿申请原则,进行旱厕改造。制发了改造申请表、统计表、整治协议书、过程管控表、项目验收表等一系列文书,用于指导乡镇高效规范开展农村改厕工作,并将改厕任务细分到责任人,确保改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落到实处。前往三湾、六郎、石固等9个贫困村,实地查看贫困户厕所情况,并联系相应乡(镇)政府,就做好农村改厕摸底调查工作提出要求。

(三)合理布点,加大财政投入。

为确保改厕项目的顺利推进,经广泛调研,便于建设管理,发挥改厕工作的防病效益,确定实施主体为半塔镇和杨郢乡。其中半塔镇实施改厕农户1505户,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330户,贫困村常住户405户,自然村常住户770户;杨郢乡实施全乡推进,改厕农户2844户,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377户,贫困村常住户631户,自然村常住户1836户。同时,县政府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安排农村改厕项目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采购农村改厕所需相关配套设备、地下部分建设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厕屋改造等。

(四)公开招标,确保公平公正。

县卫计委负责采公开招标农村改厕所需的装配式三格式化粪池、坐便器、蹲便器、加压水桶等配套设备;杨郢乡、半塔镇负责落实的改厕施工队公开招标工作。

(五)加强培训,现场教学推进。

为准确、及时、全面完成全县“三大革命”gis系统农村改厕信息录入工作,同时做好农村改厕健康教育培训工作,7月17日上午,县卫计委组织今年实施农村改厕项目的半塔镇、杨郢乡系统管理员及12个项目村负责人,召开了农村环境“三大革命”gis系统信息录入暨农村改厕健康教育培训会。

7月25日下午,来安县农村改厕现场推进会在杨郢乡静波村召开。县卫计委分管负责人和股室负责人;半塔镇、杨郢乡政府相关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12个项目村负责人以及半塔镇、杨郢乡中标施工队技术人员参会。与会人员共同前往到静波村孙郢组农村改厕试点农户家中,现场观摩了农村旱厕改造施工工艺,全面了解了装配式三个化粪池规格型号、安装流程、使用须知以及后期维护等各关键环节和全过程。

(六)强化督查,确保标准建设。

为保证建厕质量、进度和标准,全面落实《全国爱卫办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户厕建设的通知》和省住建厅制发的《安徽省农村改厕技术导则(试行)》(2018年修订)精神,6月-12月间,县卫计委数次组织业务人员深入村、组、户,指导农户建厕,在选址、设计、选料、注意事项等方面给予了技术指导,杨郢乡组织各村民理事会主要成员3-5人现场全程监督施工进程,及时改正了改厕过程中发现的各种质量问题,从而保证了改厕项目又好又快地开展。已建成4352座,在建283座。“三大革命”gis平台系统已录入信息4352条。

(一)部分群众思想观念较为陈旧。经过实地调研,部分乡镇农户由于传统观念,不愿将新建厕屋置于院内,宁愿选择位置较远的院外,为改厕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农村改厕宣传力度需一步加大。部分农户改厕意识不强,仍执拗于千百年的传统习惯,卫生意识不高,未真正认识到农村改厕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宣传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务实作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进一步认清形势、务实作为,把农村改厕作为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定期调度、督促指导,协调帮助镇、村两级解决改厕工作实施中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完成年度农村改厕目标任务。

(二)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微信、广播、报纸等媒体平台,全方位地开展改厕科普知识宣传,通过组织开展健康教育讲座、设置宣传栏等多种有效方式,积极宣传改厕的科学道理,改变传统的不良习惯,增强农民改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以会代训,加以推广复制。坚持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因地制宜,务求实效。同时,加强交流沟通,优先发展几个示范片,各村优先发展几个示范户,实现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典型推动,全面推开全县农村改厕工作。

(四)超前谋划,科学制定规划。按照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合理确定年度改厕地点、任务数和时间节点。健全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努力实现“厕具坏了有人修、渣液满了有人抽、抽走之后有效用”的基本目标。同时,进一步引导群众正确使用卫生户厕,促进农民健康意识的形成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转变,形成全民积极配合、广泛支持、主动参与的良好局面,共同珍惜和维护自己的美好家园,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根据二类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的要求,农水局于3月4日印发了《关于全面摸清我县农村厕所现状的通知》,要求各乡镇全面摸清本乡镇辖区内农户总户数、卫生厕所已改户数、农户自建户数、未改户数等基本信息。经各乡镇摸排统计,我县75个行政村总户数为31236户,有卫生厕所户数为23566户,无卫生厕所户数为7670户。

为确保我县2020年全面完成二类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的要求,结合各乡镇摸排情况,我县分两批下达2020年农村改厕任务共4829户。

2020年我县农村改厕结合脱贫攻坚决胜年优先启动贫困户改厕工作,在6月份已基本完成贫困户改厕工作。目前,2020年改厕已全部竣工,正组织第三方开展验收工作。

2018年,我县启动城乡污水综合处理ppp项目建设,按照合同约定,总投资5.16亿元,建成后由项目公司负责全县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常运营管理,服务期25年。我县共75个行政村,目前69个中心村已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其他的在建,按合同中心村污水设施全覆盖。中心村改厕户有条件的将全部接入污水管网进行无害化处理,其他自然村采取农户自主清掏为主。

一是以乡镇为主体,在各乡镇设立改厕维修站点。提供对已改的户厕进行有偿的维修服务。二是在乡镇开展试点。乡镇与本地的蔬菜种植基地开展合作,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依托第三方社会机构运营农村公厕和户厕清掏和维修服务。

农村改厕工作是一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民心工程,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多村振兴战略为导向,以改善民生为目标,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宗旨,补齐影响农村群众生活的短板,进一步推动农村社会文明进步,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大美乡村重要保障。

目前,广丰区区农户总共149330户,2019年全年需要完成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5900座,普及率要达84.69%,2020年全年需要完成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9288座,普及率达90%。新建公厕30座,改造公厕22座,目前进展顺利。到目前已经完成124251户,改厕完成率达86.55%。2019年以来我区把农村改厕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水平着手,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农村改厕工作,并做到以点带面,逐步推开,最终实现农村改厕全覆盖的目标。

广丰区区始终把农村改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环来抓,坚持在压实责任分工、强化投入保障、创新举措机制等多方面深入发力,具体是做到了“三个三”。

第一,打牢“三大基础”。

一是打牢责任分工的基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出台了《上饶市广丰区农村改厕工作实施方案》和《上饶市广丰区农村改厕督查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卫健委,由区委宣传部、区政府办、发改委、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卫健委、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城管局等主要部门组成,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统筹协调,每月2o日至25日,区里组织专家组对各乡镇农村改厕进行检查和技术指导,并在全区范围内排名,确保农村改厕各项工作高效开展。

二是打牢数据信息的基础。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广泛深入开展调查摸底。由各乡镇(街道)牵头,充分发挥村(居)队伍数量多、熟悉情况、善做群众工作的优势,由乡镇把改厕任务数下发各行政村,组织村干部扎实开展入户调查,为了确保改厕数据的真实性,我区开发了一套改厕采集软件,方便改厕资料的收集。全面掌握,确保改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落到实处,为针对性开展农村改厕工作打牢数据信息基础。

三是打牢宣传发动的基础。大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将宣传发动贯穿于改厕工作的全过程。召开村、组干部和群众座谈会形式,与他们细算改厕的健康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四本帐,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改是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每个乡镇都抓好了三个行政村以上的农村改厕示范点(每个村一个点,原则上每个点不少于30户),建设标准按区爱卫办下发的图纸标准实施,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板报、宣传栏等媒体,宣传改厕的科学道理和卫生防病知识,增强农民的卫生意识,改变传统的不卫生、不文明的陋习。再是印发改厕宣传资料,宣传改厕益处,教育群众转变思想。最大限度提升群众对农村改厕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第二,落实“三大保障”。

一是通过强化资金投入,保障农户改厕工作。按照“地方为主、中央补助”政策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原则,经验收合格后,每座奖补1000—1600元,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厕所改革,区里根据改厕建设情况,对工作推进进度靠前的乡镇(街道)还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二是通过优化举措机制,保障政策扶持。相关资金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厕所革命相关项目的支持力度,整合更多的资金用于项目实施和后续管理。要把推进厕所革命作为文明创建和卫生创建的重要内容,改水改厕不到位、不彻底的,在创建卫生乡镇、卫生村(社区)考评中实行“一票否决”。

三是通过注重跟踪服务,保障改厕的规范管理。要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督与管理,认真执行《江西省农村改厕项目三格户厕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加强技术培训,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组织现场施工。不得变更三格式化粪池结构及技术标准,未经统一培训且未取得相关资质的人员不得承包施工项目。要按照编号造册的要求进行编号和造册备案,并统一拍照备查。每座化粪池均需提供显示该池编号的照片作为申请验收的必备资料。

第三、强化“三项管理”。

一是强化质量管理。在工程推进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严把质量关,确保把农村改厕工作做好、好实。请改厕专家对全区乡镇(街道)、村(居)具体负责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在建设初期到现场讲解指导,放好样板,打造示范村,其他项目村再以样板村的标准进行推开。

二是强化督查管理。区卫健委、农业农村局对全区改厕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明察暗访。同时乡镇(街道)、村(居)明确分管领导,专门负责工程的质量和施工的进度。对于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给乡镇(街道)、村(居),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到位。区分管领导不定期到现场督查指导改厕工作。

三是强化管护工作管理。农村改厕“三分建、七分管”,建好厕所是前提,用好、管好才是关键。卫生厕所设计再科学、施工质量再好,如若使用不当,不进行维护,也会出现卫生厕所不卫生的问题,并且影响使用年限。要防止重建设、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的倾向。各乡镇(街道)在加快改厕步伐的同时,做到加强对农户的指导,让群众掌握科学的使用和维护方法。要做好后续服务工作,把为民服务零距离体现在工作细节上,定期组织农户维护清理,确保建好一个、管好一个、用好一个。

(一)部分干部群众思想观念较为陈旧。经过实地调研,部分乡镇农户由于传统观念,不愿将新建厕屋置于院内,宁愿选择位置较远的院外,甚至将改厕工作视为包袱,为改厕施工带来了一定难度。

(二)农村改風宣传力度需一步加大。部分农户改厕意识不强,仍执拗于千百年的传统习惯,卫生意识不高,不知道“三格式”化粪池的原理,仍不知道从第三格中取肥施用,未真正认识到农村改厕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三)需要进一步加大改厕资金投入。由于目前人工工资、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现有补助标准显然不够,加之少数农户不愿自筹,村里又没有实力补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厕工作的顺利开展。

具体将做到“三个进一步”。

一是进一步巩固提升宣传成效。在现有知晓率的基础上,不断在农户理解政策、吃透政策上再下功夫,通过进一步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系统宣传引导,让广大农户不单只停留在简单的知晓层面,更进一步加深对现有政策实质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做到用好政策、用活政策,真正让农村改厕这一政策得到顺利开展。

二是进一步加快农村改厕步伐。坚持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先易后难,因地制宜,对群众基础好的村民组先行实施,务求实效。同时,加强交流沟通,优先发展几个示范片,各村优先发展几个示范户,实现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典型推动,全面推开。

三是进一步探索完善农村改厕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农村改厕工作,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出实招,压实责任,推动农村改厕工作保障再提升、服务再提升、管理再提升,不断推动我农村改厕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面对改厕工作数量大、技术高、时间紧等实际,迅速建立了以分管书记为首,镇科教文办为主体,镇卫生所、建管站、水利站等部门全力配合的全镇农村改厕工作领导小组。各街道、村居建立调整了由丰富工作经验同志组成的领导班子,并落实专人负责,加大了领导力度;二是建立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系村制度,明确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进一步加强了对改厕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二)抓宣传教育,农村改厕工作的认识程度进一步提高。

一是结合创建卫生村工作,切实有效地开展多形式、多层次、深入持久的改厕宣传教育活动。各街道、村居通过有线电视、广播专题播出健康卫生知识;向每家每户发放公开信,宣传改厕的重要性。同时利用横幅、标语、黑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建立强大的群众基础。二是坚持以各村(居)为依托,通过派员蹲点、卫生宣传日等方式到村居入门入户宣传,变“要我改厕”为“我要改厕”,自觉投入改厕工作。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健全激励机制。经费不足是改厕的一大难题,为进一步推动全镇农村改厕工作的顺利实施,采取“上级政府补一点、镇政府贴一点,村集体配一点”的办法,保证资金投入。全镇共投入资金400多万元,保证了改厕的顺利实施。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增强改厕技术力量。以村居为单位举办多次改厕技术培训,确保各村居有熟练技术的改厕专业人员。镇领导多次到各村指导、督促改厕工作,有力保证了改厕工作的顺利推进。

为确保改厕任务保质保量的推进,镇政府建立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在改厕过程中,镇政府与具体实施改厕工作的村签订了责任状,要求村领导负责做好村民思想工作,协调现场矛盾,限期推进改厕任务,并将工作实绩与工资、奖金挂钩。通过各村自查、镇级督查、市级验收等方式督促改厕工作的进程。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措施,做到改厕质量与进度同步。

建立“全镇有示范村、各村有示范户”的工作模式,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推广好的做法与经验,调动村民向好意识,全面铺开改厕工作。城南村、许庄村落实专人组织改厕班子,在通过对村民走访、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按照村民住户相对集中的原则选址,统一采用“三格式”新建公厕,在新建处配备灰箱,便于村民堆放生活垃圾,同时落实公厕专人保洁。新建公厕交付使用后,原村民旱厕全部拆除,此举得到村民赞同,并在全镇得到推广。

(一)建立组织,强调一个“精”字。

为打好农村户厕改造的攻坚战,镇党委、政府精心组织,切实加强领导,把改厕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当做一件大事来抓。针对改厕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分布广的特点,镇、街道、村居迅速行动,都及时建立了农村改厕工作小组。同时,镇政府下发了《**镇农村改厕普及村标准及考核办法的通知》,明确责任,分解任务,排出进度,挂图作战。建立镇机关各部门联系村制度,形成全镇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良好态势,全镇农村改厕工作得以整体推进。

(二)掌握实情,力求一个“准”字。

多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及农村拆迁,农村户厕数据变化较大,为进一步摸清改厕底数,各村居落实专门队伍,对农村户厕进行调查摸底。从各村农村人口数到变化后的户厕数,从原有的三格式、水冲式、卫生厕所、简易式、公厕户各类数据到每口厕所的长度、宽度,都做到准确测量、分类统计。城东村是此次改厕任务最重的村,他们落实专人统计摸底,每天顶着烈日走遍每家每户,仔细统计,准确测量,做到统计一户不漏,尺寸一户不错。细致精确的调查摸底为全镇农村户厕改造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热情宣传,注意一个“广字”。

各街道、各行政村充分利用有线广播、电视、板报、橱窗等多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改厕的重要意义。镇科教文办将《**镇农村家庭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使用注意事项》下发到每家每户,明确改厕工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关系,提高群众的卫生意识、责任意识,增强群众改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进一步搞好组织推动。4月份,镇政府组织各村的支部书记到南通市崇川区参观学习他们改厕的先进经验,5月初在仙鹤村先行搞了10户试点工作,并于5月22日在仙鹤村召开了改厕工作推进会,增强改厕工作的紧迫意识,动员全镇打响改厕攻坚战。要求进一步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动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广大基层干部,全力以赴打好农村改厕这场硬仗。镇政府各单位、各部门的领导干部、机关工作人员及至村领导干部纷纷带头做起,为群众树立榜样,有效推动了群众改厕的积极性。

(四)狠抓落实,做到一个“快”字。

农村改厕工作直接影响到创建卫生村进程,更直接影响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进程与实现。镇政府充分认识到改厕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千方百计加快工作进度。红星村、城南村采取与具体改厕实施部门(到组)签订责任状,工作实绩与工资、奖金挂钩,以及通过听汇报、看台帐、查现场、访群众等方式督促改厕进度。仙鹤成立专业队伍,分成6个施工组,首先放样试点,各组在短期内落实专人从事改厕工作。红星村在改厕任务下达后,三天内落实了四个工程队,分组实施。改厕测量统计工作于一周内完成,十天内就完成了三十多座三格式改厕样板,为全镇改厕工作树立了先进典型。

(五)规范运作,坚持一个“质”字。

经过镇、村居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基层工作人员,每日顶着酷暑,走遍每家每户,耐心动员、仔细测量,不辞辛苦推进改厕工作,目前我镇已达到改厕创建指标,其中各村的改厕普及率均已达到90%以上。全镇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面得到提高,农村卫生环境和农民卫生习惯得到较大改善。

农村改厕工作是一项社会性、长期性的工程,不能仅以达到创建目标为根本目的,而要将其做为一项民心工程来建设。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从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改厕工作的认识,把改厕作为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的牵动性项目摆上重要工作日程。进一步发挥镇、村、居改厕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将改厕工作纳入本职工作中,加大扶持力度,深入基层,加强对联系点的指导与督查,切实发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主动性。

二是要进一步强化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群众改厕积极性。继续广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深入持久的改厕宣传活动。结合“非典”和“禽流感”、“猪链球菌”防治工作,开展改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报刊、宣传画等方式,大力宣传,营造氛围,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改厕的自觉性。

三是要加强技术培训指导,狠抓建设施工。加强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切实结合改厕用户不同需要,组织技术力量进行试点实践,解决改厕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加大开展改厕技术培训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专业施工队伍,同时注重建设施工向专业化、市场化方向的发展。

四是要建立社会化动员机制,强化使用管理。将农村改厕工作与创建卫生村工作相结合。坚持改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重点帮扶制度;坚持并切实发挥基层党团干部、医务人员、教师等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宣传推广卫生厕所的使用管理办法,深入农户培训、教育和引导正确用厕和管厕,使改厕户更好的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改厕工作的发挥。

五是要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加强监督考核。各街道、村、居及时向镇政府汇报改厕动态,镇政府及时向市爱卫办上报改厕情况,以便及时了解沟通。相关单位、部门也应将农村卫生厕所建设纳入年度考核,高度重视改厕工作,并在改厕经费上予以保证。

坚持以“提高农村文明程度,保持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为目标,将农村改厕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三农”问题和为民办实事的系统工程来实施,今年以来,我县在不断巩固提高创卫成果的基础上,以农村“三清五改”工作为契机,把农村的改厕工作作为全县爱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和实事来抓,全县上下密切配合,克服了重重困难,农村的改厕工作进展良好。在改厕的过程中,县、乡(镇)、村三级职责分明,标准明确,管理规范,群众赞成,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就把今年的改厕工作作以简要总结:

实用农村改厕汇报材料(通用16篇)篇十四

农村改厕工作是一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民心工程,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为全面完成2018年自然村4349户常住农户卫生厕所改造,切实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生活质量,我委通过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工作计划,加强宣传培训等措施积极推进农村改厕工作,真正把这一造福农村群众的民心工程抓好抓实。

(一)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县政府制发了《来安县2018年农村改厕工作计划(来政办秘〔2018〕11号》文件,遵循部分乡镇建档立卡贫困户优先实施、部分乡镇贫困村常住户优先实施、其余自然村常住户分步实施原则,根据省、市下达我县的3000户改厕任务要求,结合各乡镇上报自愿申请改厕农户情况,确定全县完成自然村4349户常住农户卫生厕所改造。同时,按照县发改委要求,制作完成农村改厕项目立项文书,并在项目投资平台录入。县卫计委、项目镇分别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组织,明确分管负责人和具体经办人,为项目的有效实施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实施。

召集了全县12个乡镇分管负责人,组织召开了2018年全县农村改厕工作专题会议,建立农村改厕专用qq群和微信群,安排部署摸底调查工作,按照自愿申请原则,进行旱厕改造。制发了改造申请表、统计表、整治协议书、过程管控表、项目验收表等一系列文书,用于指导乡镇高效规范开展农村改厕工作,并将改厕任务细分到责任人,确保改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落到实处。前往三湾、六郎、石固等9个贫困村,实地查看贫困户厕所情况,并联系相应乡(镇)政府,就做好农村改厕摸底调查工作提出要求。

(三)合理布点,加大财政投入。

为确保改厕项目的顺利推进,经广泛调研,便于建设管理,发挥改厕工作的防病效益,确定实施主体为半塔镇和杨郢乡。其中半塔镇实施改厕农户1505户,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330户,贫困村常住户405户,自然村常住户770户;杨郢乡实施全乡推进,改厕农户2844户,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377户,贫困村常住户631户,自然村常住户1836户。同时,县政府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安排农村改厕项目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采购农村改厕所需相关配套设备、地下部分建设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厕屋改造等。

(四)公开招标,确保公平公正。

县卫计委负责采公开招标农村改厕所需的装配式三格式化粪池、坐便器、蹲便器、加压水桶等配套设备;杨郢乡、半塔镇负责落实的改厕施工队公开招标工作。

(五)加强培训,现场教学推进。

为准确、及时、全面完成全县“三大革命”gis系统农村改厕信息录入工作,同时做好农村改厕健康教育培训工作,7月17日上午,县卫计委组织今年实施农村改厕项目的半塔镇、杨郢乡系统管理员及12个项目村负责人,召开了农村环境“三大革命”gis系统信息录入暨农村改厕健康教育培训会。

7月25日下午,来安县农村改厕现场推进会在杨郢乡静波村召开。县卫计委分管负责人和股室负责人;半塔镇、杨郢乡政府相关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12个项目村负责人以及半塔镇、杨郢乡中标施工队技术人员参会。与会人员共同前往到静波村孙郢组农村改厕试点农户家中,现场观摩了农村旱厕改造施工工艺,全面了解了装配式三个化粪池规格型号、安装流程、使用须知以及后期维护等各关键环节和全过程。

(六)强化督查,确保标准建设。

为保证建厕质量、进度和标准,全面落实《全国爱卫办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户厕建设的通知》和省住建厅制发的《安徽省农村改厕技术导则(试行)》(2018年修订)精神,6月-12月间,县卫计委数次组织业务人员深入村、组、户,指导农户建厕,在选址、设计、选料、注意事项等方面给予了技术指导,杨郢乡组织各村民理事会主要成员3-5人现场全程监督施工进程,及时改正了改厕过程中发现的各种质量问题,从而保证了改厕项目又好又快地开展。已建成4352座,在建283座。“三大革命”gis平台系统已录入信息4352条。

(一)部分群众思想观念较为陈旧。经过实地调研,部分乡镇农户由于传统观念,不愿将新建厕屋置于院内,宁愿选择位置较远的院外,为改厕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农村改厕宣传力度需一步加大。部分农户改厕意识不强,仍执拗于千百年的传统习惯,卫生意识不高,未真正认识到农村改厕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宣传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务实作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进一步认清形势、务实作为,把农村改厕作为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定期调度、督促指导,协调帮助镇、村两级解决改厕工作实施中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完成年度农村改厕目标任务。

(二)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微信、广播、报纸等媒体平台,全方位地开展改厕科普知识宣传,通过组织开展健康教育讲座、设置宣传栏等多种有效方式,积极宣传改厕的科学道理,改变传统的不良习惯,增强农民改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以会代训,加以推广复制。坚持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因地制宜,务求实效。同时,加强交流沟通,优先发展几个示范片,各村优先发展几个示范户,实现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典型推动,全面推开全县农村改厕工作。

(四)超前谋划,科学制定规划。按照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合理确定年度改厕地点、任务数和时间节点。健全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努力实现“厕具坏了有人修、渣液满了有人抽、抽走之后有效用”的基本目标。同时,进一步引导群众正确使用卫生户厕,促进农民健康意识的形成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转变,形成全民积极配合、广泛支持、主动参与的良好局面,共同珍惜和维护自己的美好家园,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一是面对改厕工作数量大、技术高、时间紧等实际,迅速建立了以分管书记为首,镇科教文办为主体,镇卫生所、建管站、水利站等部门全力配合的全镇农村改厕工作领导小组。各街道、村居建立调整了由丰富工作经验同志组成的领导班子,并落实专人负责,加大了领导力度;二是建立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系村制度,明确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进一步加强了对改厕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二)抓宣传教育,农村改厕工作的认识程度进一步提高。

一是结合创建卫生村工作,切实有效地开展多形式、多层次、深入持久的改厕宣传教育活动。各街道、村居通过有线电视、广播专题播出健康卫生知识;向每家每户发放公开信,宣传改厕的重要性。同时利用横幅、标语、黑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建立强大的群众基础。二是坚持以各村(居)为依托,通过派员蹲点、卫生宣传日等方式到村居入门入户宣传,变“要我改厕”为“我要改厕”,自觉投入改厕工作。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健全激励机制。经费不足是改厕的一大难题,为进一步推动全镇农村改厕工作的顺利实施,采取“上级政府补一点、镇政府贴一点,村集体配一点”的办法,保证资金投入。全镇共投入资金400多万元,保证了改厕的顺利实施。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增强改厕技术力量。以村居为单位举办多次改厕技术培训,确保各村居有熟练技术的改厕专业人员。镇领导多次到各村指导、督促改厕工作,有力保证了改厕工作的顺利推进。

为确保改厕任务保质保量的推进,镇政府建立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在改厕过程中,镇政府与具体实施改厕工作的村签订了责任状,要求村领导负责做好村民思想工作,协调现场矛盾,限期推进改厕任务,并将工作实绩与工资、奖金挂钩。通过各村自查、镇级督查、市级验收等方式督促改厕工作的进程。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措施,做到改厕质量与进度同步。

建立“全镇有示范村、各村有示范户”的工作模式,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推广好的做法与经验,调动村民向好意识,全面铺开改厕工作。城南村、许庄村落实专人组织改厕班子,在通过对村民走访、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按照村民住户相对集中的原则选址,统一采用“三格式”新建公厕,在新建处配备灰箱,便于村民堆放生活垃圾,同时落实公厕专人保洁。新建公厕交付使用后,原村民旱厕全部拆除,此举得到村民赞同,并在全镇得到推广。

(一)建立组织,强调一个“精”字。

为打好农村户厕改造的攻坚战,镇党委、政府精心组织,切实加强领导,把改厕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当做一件大事来抓。针对改厕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分布广的特点,镇、街道、村居迅速行动,都及时建立了农村改厕工作小组。同时,镇政府下发了《**镇农村改厕普及村标准及考核办法的通知》,明确责任,分解任务,排出进度,挂图作战。建立镇机关各部门联系村制度,形成全镇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良好态势,全镇农村改厕工作得以整体推进。

(二)掌握实情,力求一个“准”字。

多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及农村拆迁,农村户厕数据变化较大,为进一步摸清改厕底数,各村居落实专门队伍,对农村户厕进行调查摸底。从各村农村人口数到变化后的户厕数,从原有的三格式、水冲式、卫生厕所、简易式、公厕户各类数据到每口厕所的长度、宽度,都做到准确测量、分类统计。城东村是此次改厕任务最重的村,他们落实专人统计摸底,每天顶着烈日走遍每家每户,仔细统计,准确测量,做到统计一户不漏,尺寸一户不错。细致精确的调查摸底为全镇农村户厕改造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热情宣传,注意一个“广字”。

各街道、各行政村充分利用有线广播、电视、板报、橱窗等多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改厕的重要意义。镇科教文办将《**镇农村家庭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使用注意事项》下发到每家每户,明确改厕工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关系,提高群众的卫生意识、责任意识,增强群众改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进一步搞好组织推动。4月份,镇政府组织各村的支部书记到南通市崇川区参观学习他们改厕的先进经验,5月初在仙鹤村先行搞了10户试点工作,并于5月22日在仙鹤村召开了改厕工作推进会,增强改厕工作的紧迫意识,动员全镇打响改厕攻坚战。要求进一步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动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广大基层干部,全力以赴打好农村改厕这场硬仗。镇政府各单位、各部门的领导干部、机关工作人员及至村领导干部纷纷带头做起,为群众树立榜样,有效推动了群众改厕的积极性。

(四)狠抓落实,做到一个“快”字。

农村改厕工作直接影响到创建卫生村进程,更直接影响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进程与实现。镇政府充分认识到改厕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千方百计加快工作进度。红星村、城南村采取与具体改厕实施部门(到组)签订责任状,工作实绩与工资、奖金挂钩,以及通过听汇报、看台帐、查现场、访群众等方式督促改厕进度。仙鹤成立专业队伍,分成6个施工组,首先放样试点,各组在短期内落实专人从事改厕工作。红星村在改厕任务下达后,三天内落实了四个工程队,分组实施。改厕测量统计工作于一周内完成,十天内就完成了三十多座三格式改厕样板,为全镇改厕工作树立了先进典型。

(五)规范运作,坚持一个“质”字。

经过镇、村居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基层工作人员,每日顶着酷暑,走遍每家每户,耐心动员、仔细测量,不辞辛苦推进改厕工作,目前我镇已达到改厕创建指标,其中各村的改厕普及率均已达到90%以上。全镇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面得到提高,农村卫生环境和农民卫生习惯得到较大改善。

农村改厕工作是一项社会性、长期性的工程,不能仅以达到创建目标为根本目的,而要将其做为一项民心工程来建设。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从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改厕工作的认识,把改厕作为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的牵动性项目摆上重要工作日程。进一步发挥镇、村、居改厕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将改厕工作纳入本职工作中,加大扶持力度,深入基层,加强对联系点的指导与督查,切实发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主动性。

二是要进一步强化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群众改厕积极性。继续广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深入持久的改厕宣传活动。结合“非典”和“禽流感”、“猪链球菌”防治工作,开展改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报刊、宣传画等方式,大力宣传,营造氛围,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改厕的自觉性。

三是要加强技术培训指导,狠抓建设施工。加强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切实结合改厕用户不同需要,组织技术力量进行试点实践,解决改厕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加大开展改厕技术培训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专业施工队伍,同时注重建设施工向专业化、市场化方向的发展。

四是要建立社会化动员机制,强化使用管理。将农村改厕工作与创建卫生村工作相结合。坚持改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重点帮扶制度;坚持并切实发挥基层党团干部、医务人员、教师等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宣传推广卫生厕所的使用管理办法,深入农户培训、教育和引导正确用厕和管厕,使改厕户更好的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改厕工作的发挥。

五是要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加强监督考核。各街道、村、居及时向镇政府汇报改厕动态,镇政府及时向市爱卫办上报改厕情况,以便及时了解沟通。相关单位、部门也应将农村卫生厕所建设纳入年度考核,高度重视改厕工作,并在改厕经费上予以保证。

农村改水改厕工程,是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预防和减少疾病,加快农民”保健康、奔小康”目标的实现,促进”镇风文明、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镇自2010创建卫生镇以来,镇委、镇政府对农村改水改厕工程十分重视,连续几年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到此项工程中,将此列为我镇改善十大民生工程之一,截止目前已改水1127户,改建厕所427户,农村坏境有了明显的改观,农民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现在我镇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总结如下:

坚持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按照”政府组织、部门协调、科学治理、全民参与”的工作方针,坚持”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典型引路”的工作原则,把农村改水改厕工作纳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实、抓细、抓好,使其真正成为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

1、改造水厂及二次改水:根据工作任务,做好全镇x个村委(社区)自来水工程建造和xx厂(站)管网延伸工作的技术指导,共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5740人,通过改造水厂管网延伸工作,受益人口。

累计达8000多人,同时,积极配合水利局开展“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对全镇九个村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二次改水受益人口9352人;。

2、实施规范水体消毒项目:我镇2座水厂积极做好规范水体消毒项目,这些水厂都建立了水体消毒管理房,配备了氯块缓释消毒器,并落实了专人管理,有的延伸了供水管道,建立了水体消毒与检测登记等记录,落实了相应的规章制度;。

3、水体消毒工作与余氯检测工作:每年都对镇干部及村分管领导进行现场消毒与余氯检测培训,开展农村水质余氯检测,全年共抽检水样12份,合格12份,合格率100%。

1、加快全镇改厕进度:据统计,近年来,全镇新建卫生户厕累计1000多座,新改建无害化户厕800累计达座,新建公共厕所3座。进一步加快农村改厕步伐,逐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力争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90%。

2、创建全镇改厕达标村:镇政府组织农办、环保、卫生、等部门分管负责人到各村指导农村改厕工作;组织村分管领导、改厕负责人、达标村负责人和施工人员等不同层次的相关人员到各村现场参观,并邀请专家进行改厕技术培训,发放各类改厕宣传资料5000余份,接受培训160人次。积极培育农村改厕示范典型,利用抓点示范、典型引路,积极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因地制宜,根据各村情况选择预制式、砖砌式、污水一体化等,要求严格按照标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结合“清洁乡村”检查,对每个村的一个改厕达标村进行了中期。

督查。

(一)缺乏基层的管理网络。

由于农村改水改厕面广、量大、任务重,分管领导工作繁多,缺乏具体执行的专管员,造成有的地方水体消毒不规范,余氯不稳定,有的农户改厕完成后没有进行验收等。

(二)卫生观念仍然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经过几年的宣传,群众对农村改水改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水厂企业化管理仍有一定难度;农村改厕有部分人认为是“要我做”,而对于现在推广的无害化户厕的新技术、新方法,不够了解,不乐意接受。

农村改厕工作是一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民心工程,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多村振兴战略为导向,以改善民生为目标,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宗旨,补齐影响农村群众生活的短板,进一步推动农村社会文明进步,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大美乡村重要保障。

目前,__区农户总共__户,2019年全年需要完成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__座,普及率要达__%,2020年全年需要完成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__座,普及率达90%。新建公厕__座,改造公厕22座,目前进展顺利。到目前已经完成__户,改厕完成率达86.55%。2019年以来我区把农村改厕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水平着手,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农村改厕工作,并做到以点带面,逐步推开,最终实现农村改厕全覆盖的目标。

__区区始终把农村改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环来抓,坚持在压实责任分工、强化投入保障、创新举措机制等多方面深入发力,具体是做到了“三个三”。

第一,打牢“三大基础”。

一是打牢责任分工的基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出台了《__市__区农村改厕工作实施方案》和《__市__区农村改厕督查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卫健委,由区委宣传部、区政府办、发改委、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卫健委、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城管局等主要部门组成,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统筹协调,每月2o日至25日,区里组织专家组对各乡镇农村改厕进行检查和技术指导,并在全区范围内排名,确保农村改厕各项工作高效开展。

二是打牢数据信息的基础。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广泛深入开展调查摸底。由各乡镇(街道)牵头,充分发挥村(居)队伍数量多、熟悉情况、善做群众工作的优势,由乡镇把改厕任务数下发各行政村,组织村干部扎实开展入户调查,为了确保改厕数据的真实性,我区开发了一套改厕采集软件,方便改厕资料的收集。全面掌握,确保改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落到实处,为针对性开展农村改厕工作打牢数据信息基础。

三是打牢宣传发动的基础。大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将宣传发动贯穿于改厕工作的全过程。召开村、组干部和群众座谈会形式,与他们细算改厕的健康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四本帐,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改是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每个乡镇都抓好了三个行政村以上的农村改厕示范点(每个村一个点,原则上每个点不少于30户),建设标准按区爱卫办下发的图纸标准实施,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板报、宣传栏等媒体,宣传改厕的科学道理和卫生防病知识,增强农民的卫生意识,改变传统的不卫生、不文明的陋习。再是印发改厕宣传资料,宣传改厕益处,教育群众转变思想。最大限度提升群众对农村改厕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第二,落实“三大保障”。

一是通过强化资金投入,保障农户改厕工作。按照“地方为主、中央补助”政策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原则,经验收合格后,每座奖补1000—1600元,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厕所改革,区里根据改厕建设情况,对工作推进进度靠前的乡镇(街道)还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二是通过优化举措机制,保障政策扶持。相关资金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厕所革命相关项目的支持力度,整合更多的资金用于项目实施和后续管理。要把推进厕所革命作为文明创建和卫生创建的重要内容,改水改厕不到位、不彻底的,在创建卫生乡镇、卫生村(社区)考评中实行“一票否决”。

三是通过注重跟踪服务,保障改厕的规范管理。要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督与管理,认真执行《江西省农村改厕项目三格户厕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加强技术培训,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组织现场施工。不得变更三格式化粪池结构及技术标准,未经统一培训且未取得相关资质的人员不得承包施工项目。要按照编号造册的要求进行编号和造册备案,并统一拍照备查。每座化粪池均需提供显示该池编号的照片作为申请验收的必备资料。

第三、强化“三项管理”。

一是强化质量管理。在工程推进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严把质量关,确保把农村改厕工作做好、好实。请改厕专家对全区乡镇(街道)、村(居)具体负责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在建设初期到现场讲解指导,放好样板,打造示范村,其他项目村再以样板村的标准进行推开。

二是强化督查管理。区卫健委、农业农村局对全区改厕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明察暗访。同时乡镇(街道)、村(居)明确分管领导,专门负责工程的质量和施工的进度。对于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给乡镇(街道)、村(居),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到位。区分管领导不定期到现场督查指导改厕工作。

三是强化管护工作管理。农村改厕“三分建、七分管”,建好厕所是前提,用好、管好才是关键。卫生厕所设计再科学、施工质量再好,如若使用不当,不进行维护,也会出现卫生厕所不卫生的问题,并且影响使用年限。要防止重建设、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的倾向。各乡镇(街道)在加快改厕步伐的同时,做到加强对农户的指导,让群众掌握科学的使用和维护方法。要做好后续服务工作,把为民服务零距离体现在工作细节上,定期组织农户维护清理,确保建好一个、管好一个、用好一个。

(一)部分干部群众思想观念较为陈旧。经过实地调研,部分乡镇农户由于传统观念,不愿将新建厕屋置于院内,宁愿选择位置较远的院外,甚至将改厕工作视为包袱,为改厕施工带来了一定难度。

(二)农村改风宣传力度需一步加大。部分农户改厕意识不强,仍执拗于千百年的传统习惯,卫生意识不高,不知道“三格式”化粪池的原理,仍不知道从第三格中取肥施用,未真正认识到农村改厕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三)需要进一步加大改厕资金投入。由于目前人工工资、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现有补助标准显然不够,加之少数农户不愿自筹,村里又没有实力补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厕工作的顺利开展。

具体将做到“三个进一步”。

一是进一步巩固提升宣传成效。在现有知晓率的基础上,不断在农户理解政策、吃透政策上再下功夫,通过进一步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系统宣传引导,让广大农户不单只停留在简单的知晓层面,更进一步加深对现有政策实质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做到用好政策、用活政策,真正让农村改厕这一政策得到顺利开展。

二是进一步加快农村改厕步伐。坚持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先易后难,因地制宜,对群众基础好的村民组先行实施,务求实效。同时,加强交流沟通,优先发展几个示范片,各村优先发展几个示范户,实现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典型推动,全面推开。

三是进一步探索完善农村改厕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农村改厕工作,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出实招,压实责任,推动农村改厕工作保障再提升、服务再提升、管理再提升,不断推动我农村改厕工作再上新台阶。

根据二类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的要求,农水局于3月4日印发了《关于全面摸清我县农村厕所现状的通知》,要求各乡镇全面摸清本乡镇辖区内农户总户数、卫生厕所已改户数、农户自建户数、未改户数等基本信息。经各乡镇摸排统计,我县75个行政村总户数为31236户,有卫生厕所户数为23566户,无卫生厕所户数为7670户。

为确保我县2020年全面完成二类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的要求,结合各乡镇摸排情况,我县分两批下达2020年农村改厕任务共4829户。

2020年我县农村改厕结合脱贫攻坚决胜年优先启动贫困户改厕工作,在6月份已基本完成贫困户改厕工作。目前,2020年改厕已全部竣工,正组织第三方开展验收工作。

2018年,我县启动城乡污水综合处理ppp项目建设,按照合同约定,总投资5.16亿元,建成后由项目公司负责全县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常运营管理,服务期25年。我县共75个行政村,目前69个中心村已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其他的在建,按合同中心村污水设施全覆盖。中心村改厕户有条件的将全部接入污水管网进行无害化处理,其他自然村采取农户自主清掏为主。

一是以乡镇为主体,在各乡镇设立改厕维修站点。提供对已改的户厕进行有偿的维修服务。二是在乡镇开展试点。乡镇与本地的蔬菜种植基地开展合作,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依托第三方社会机构运营农村公厕和户厕清掏和维修服务。

农村改厕工作是一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民心工程,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多村振兴战略为导向,以改善民生为目标,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宗旨,补齐影响农村群众生活的短板,进一步推动农村社会文明进步,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大美乡村重要保障。

目前,广丰区区农户总共149330户,2019年全年需要完成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5900座,普及率要达84.69%,2020年全年需要完成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9288座,普及率达90%。新建公厕30座,改造公厕22座,目前进展顺利。到目前已经完成124251户,改厕完成率达86.55%。2019年以来我区把农村改厕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水平着手,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农村改厕工作,并做到以点带面,逐步推开,最终实现农村改厕全覆盖的目标。

广丰区区始终把农村改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环来抓,坚持在压实责任分工、强化投入保障、创新举措机制等多方面深入发力,具体是做到了“三个三”。

第一,打牢“三大基础”。

一是打牢责任分工的基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出台了《上饶市广丰区农村改厕工作实施方案》和《上饶市广丰区农村改厕督查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卫健委,由区委宣传部、区政府办、发改委、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卫健委、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城管局等主要部门组成,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统筹协调,每月2o日至25日,区里组织专家组对各乡镇农村改厕进行检查和技术指导,并在全区范围内排名,确保农村改厕各项工作高效开展。

二是打牢数据信息的基础。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广泛深入开展调查摸底。由各乡镇(街道)牵头,充分发挥村(居)队伍数量多、熟悉情况、善做群众工作的优势,由乡镇把改厕任务数下发各行政村,组织村干部扎实开展入户调查,为了确保改厕数据的真实性,我区开发了一套改厕采集软件,方便改厕资料的收集。全面掌握,确保改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落到实处,为针对性开展农村改厕工作打牢数据信息基础。

三是打牢宣传发动的基础。大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将宣传发动贯穿于改厕工作的全过程。召开村、组干部和群众座谈会形式,与他们细算改厕的健康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四本帐,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改是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每个乡镇都抓好了三个行政村以上的农村改厕示范点(每个村一个点,原则上每个点不少于30户),建设标准按区爱卫办下发的图纸标准实施,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板报、宣传栏等媒体,宣传改厕的科学道理和卫生防病知识,增强农民的卫生意识,改变传统的不卫生、不文明的陋习。再是印发改厕宣传资料,宣传改厕益处,教育群众转变思想。最大限度提升群众对农村改厕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第二,落实“三大保障”。

一是通过强化资金投入,保障农户改厕工作。按照“地方为主、中央补助”政策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原则,经验收合格后,每座奖补1000—1600元,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厕所改革,区里根据改厕建设情况,对工作推进进度靠前的乡镇(街道)还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二是通过优化举措机制,保障政策扶持。相关资金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厕所革命相关项目的支持力度,整合更多的资金用于项目实施和后续管理。要把推进厕所革命作为文明创建和卫生创建的重要内容,改水改厕不到位、不彻底的,在创建卫生乡镇、卫生村(社区)考评中实行“一票否决”。

三是通过注重跟踪服务,保障改厕的规范管理。要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督与管理,认真执行《江西省农村改厕项目三格户厕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加强技术培训,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组织现场施工。不得变更三格式化粪池结构及技术标准,未经统一培训且未取得相关资质的人员不得承包施工项目。要按照编号造册的要求进行编号和造册备案,并统一拍照备查。每座化粪池均需提供显示该池编号的照片作为申请验收的必备资料。

第三、强化“三项管理”。

一是强化质量管理。在工程推进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严把质量关,确保把农村改厕工作做好、好实。请改厕专家对全区乡镇(街道)、村(居)具体负责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在建设初期到现场讲解指导,放好样板,打造示范村,其他项目村再以样板村的标准进行推开。

二是强化督查管理。区卫健委、农业农村局对全区改厕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明察暗访。同时乡镇(街道)、村(居)明确分管领导,专门负责工程的质量和施工的进度。对于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给乡镇(街道)、村(居),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到位。区分管领导不定期到现场督查指导改厕工作。

三是强化管护工作管理。农村改厕“三分建、七分管”,建好厕所是前提,用好、管好才是关键。卫生厕所设计再科学、施工质量再好,如若使用不当,不进行维护,也会出现卫生厕所不卫生的问题,并且影响使用年限。要防止重建设、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的倾向。各乡镇(街道)在加快改厕步伐的同时,做到加强对农户的指导,让群众掌握科学的使用和维护方法。要做好后续服务工作,把为民服务零距离体现在工作细节上,定期组织农户维护清理,确保建好一个、管好一个、用好一个。

(一)部分干部群众思想观念较为陈旧。经过实地调研,部分乡镇农户由于传统观念,不愿将新建厕屋置于院内,宁愿选择位置较远的院外,甚至将改厕工作视为包袱,为改厕施工带来了一定难度。

(二)农村改風宣传力度需一步加大。部分农户改厕意识不强,仍执拗于千百年的传统习惯,卫生意识不高,不知道“三格式”化粪池的原理,仍不知道从第三格中取肥施用,未真正认识到农村改厕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三)需要进一步加大改厕资金投入。由于目前人工工资、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现有补助标准显然不够,加之少数农户不愿自筹,村里又没有实力补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厕工作的顺利开展。

具体将做到“三个进一步”。

一是进一步巩固提升宣传成效。在现有知晓率的基础上,不断在农户理解政策、吃透政策上再下功夫,通过进一步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系统宣传引导,让广大农户不单只停留在简单的知晓层面,更进一步加深对现有政策实质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做到用好政策、用活政策,真正让农村改厕这一政策得到顺利开展。

二是进一步加快农村改厕步伐。坚持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先易后难,因地制宜,对群众基础好的村民组先行实施,务求实效。同时,加强交流沟通,优先发展几个示范片,各村优先发展几个示范户,实现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典型推动,全面推开。

三是进一步探索完善农村改厕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农村改厕工作,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出实招,压实责任,推动农村改厕工作保障再提升、服务再提升、管理再提升,不断推动我农村改厕工作再上新台阶。

实用农村改厕汇报材料(通用16篇)篇十五

围绕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打响肥城教育品牌”的总要求,根据我校情况实事求是地想、实事求是地谋、实事求是地干,全力开创我校教育教学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规范学校各项管理,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深入落实“出彩抓特大上质量”工作思路,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群众满意的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工作目标:

(一)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体系,修订考核方案,全面规范学校各项管理,以规范管理促办学水平的提高。

(二)强化政治思想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着力打造一支优良的管理团队和教师队伍。

(三)深入推进“互联网+教育”的探索与创建,立足课堂,强化教师专业发展,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期末统考各科成绩争取名列前茅。

(四)始终狠抓养成教育,全面推进校园文化打造,努力构建良好育人氛围,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质量强校”。

三、工作思路及措施。

1、组建核心团队,提高工作效能。根据镇教育办公室的安排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学校中层上以领导妥善分工,加强团队建设,立足于服务,提高领导团队的执行能力。

2、完善管理制度,实现精细化管理。民主产生智慧,科学创造质量。以德立校,依法治校是学校管理的真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实现学校、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发展,本学期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以精心的管理规范学校的发展。特别是教学常规的落实,坚持“六抓”,即抓备课、抓上课、抓批改、抓秩序、抓成绩、抓规范。努力使常规检查与评价成为一种引领、一种服1务、一种激励,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做到科学、有效。(1)加强教学巡查力度。做到每节课巡查,及时了解和反馈教师上课情况,如实记录,及时传达信息。(2)重视“培优”、“辅中”、“补差”工作,建立领导挂帮责任制和跟踪制,期末进行量化考核。挂帮人员要时刻关注挂帮对象动向,切实做好挂和帮的任务。

3、守住政治、道德、纪律三条底线,加强师德师风、校风和工作作风建设,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教师从业行为,坚决抵制有偿家教,坚决落实义教活动常规化常态化,提升教学质量,净化育人环境。

4、开展节日主题活动,提升德育实效。利用植树节、清明节、端午节、六一儿童节等节日开展主题活动,让学生接受感恩教育,爱祖国教育。

5、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作用。让书声和歌声充满校园,给砖舍小学的孩子一个活泼快乐的童年。

6、密切家校联系,结合社会实践,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德育网。切实挖掘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更新观念,转变意识,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关爱留守学生群体活动,建立家庭教育的长效培训机制,增加沟通的实效性。

大力宣传学校办学思想,宣传学校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和学校关于教育公平、行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的新举措、新进展等教育成果。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让社会公众对学校有更客观的了解和公正的评价,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学校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7.做好校园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组织师生观看中央台“开学第一课”主题教育专题片,重视并做好开学第一周安全教育工作,确保周边环境状况明显改善,杜绝发生不安全事故,为打造成梦想的教育教学基地保驾护航。

2017年3月。

实用农村改厕汇报材料(通用16篇)篇十六

近年来,族自治县职业中学紧扣社会需求,开办实用性专业,学校面向市场,立足本地,紧扣地方产业布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采取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方法,“学制以长为主、长短结合,办学以就业为主、兼顾升学”。开办了“旅游”、“民族歌舞”、“畜牧兽医”、“花卉”、“五年制职业高中(艺术专业方向)”、“农村综合经营”,“水利水电”、“矿产”等实用性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100%。

维西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活条件差、自然灾害频繁、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支柱产业困乏、社会发展程度低,针对这样的县情,维西僳族自治县职业中学通过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开展农村智力开发,学校为当地培养了大批科技推广能手和农村脱贫致富带头人,为振兴地。振兴地方经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民族教育与地方经济结合、国民经济发展汁划和人才培养计划的衔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维西县职业中学办学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专业设置紧扣地方产业布局已成为迪庆州独树—帜的职校。学校积极承担社会化培训,在办学中与各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联合办学,服务“三农”送教下乡,2001为维登乡农民培训实用技术520人次,2002—2004为永春乡罗马村等农民培训畜牧兽医等实用技术380人次。近年承办了县扶贫办县劳动和社的会保障局、县农牧局、总工会、妇联等单位的30多期各类职业培训,2003—-2004年转移培训业绩为2300人次,其中2001__2017年6月共培训4期中式厨师,培训195人,结业当天被用人单位录用135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2017-—*年转移培训、成绩为3000多人次,其中400多人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

上午好!

首先,我谨代表小学全体师生对各位莅临我校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我们学校现有专职教师60名,其中本科学历教师19名,专科学历教师41名,学历达标率100%。市级优秀教师2人,县级优秀教师15人,县级以上教学能手11人,市县级优质课获奖者26人。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92人,是我县规模较大,设施较为齐全的一处乡镇中心小学。下面,就我校近年来教育教学工作汇报如下:

一、开足开全课程

课程结构,决定者人的素质结构。今天的课程开设的多少成败,直接决定者未来学生未来的素质。我校高度重视课程设,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规范了教师执教行为,保证了学校课程计划的落实。坚决杜绝语文数学挤占音体美课,音体美课教师及综合科目教师不上、少上或随意增删课时的现象。

传统文化、环境教育、科学、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都有了专职教师。力保证各科教师严格按课表上课。

(二)牢牢夯实校本教育 打造一批高素质教师团队。

(1)为了扎实有效的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我们多次邀请了县小学教研室主任为我校教师做了关于如何构建高效课堂的报告;县小学教研室主任亲临我校做分组教学、合作探究的教学指导课。我们还多次邀请了水城名师、阳谷名师等为我校教师上示范课。

(2)我校积极主动地抓住一切机会,先后派xx-x等一大批骨干教师到聊城、临清、茌平、莘县等地参加市县级教育部门举办的各种业务学习培训。返校后,举办各种形式的教学示范课、汇报课,为我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我校利用多种形式对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常抓不懈。专门为教师配备了硬笔书法练习小黑板,开辟了教师书法练功台,扎实的提高了教师的板书水平;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师美文诵读比赛、定期开展普通话培训,通过各种形式的比赛活动提高了教师的普通话水平。通过信息技术、多媒体校本培训,使大多数教师掌握了课件制作技术,并能熟练使用班班通等多媒体教学手段。

(4)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我校投资十万多元专门为 2

教师购买了多种理论教育书籍及影像资料。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讨论集》成为我校教师的必读书目。

《农村学校开发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水生态水环境保护的论文(案例15篇)

    范文范本是用于参考和学习的典型作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以下是一些总结范文的精彩片段,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平和县位于福建省

    专业燃气安全工作总结(案例17篇)

    通过安全工作总结,我们可以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单位的安全管理经验,为其他单位提供借鉴。在下面的范文中,可以看到各种行业不同单位的安全工作总结,值得大家借鉴和参考。

    热门一季度意识形态分析研判报告(案例14篇)

    在撰写报告范文之前,我们需要充分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数据,确保文章有足够的依据和支持。以下报告范文的撰写风格各异,但都具备一定的思路清晰和论证严谨的特点,值得

    优质文创产品营销策划方案大全(19篇)

    策划方案需要明确责任和分工,以保证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策划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策划方案示例

    精选项目计划书大纲(通用19篇)

    计划书是一种规划和安排未来工作、学习或事务的重要文件,它可以帮助我们达成目标。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实用的计划书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近年来,随着越来越

    精选拜访养老院的社会实践报告(案例14篇)

    通过撰写社会实践报告,我们可以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分享给他人,促进社会的共同进步和发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启发和参

    精选有限空间应急预案(案例16篇)

    应急预案的实施需要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应急措施的顺利执行。接下来,请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些成功的应急预案实施案例。各市政府安委会,省政府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根

    实用社区打扫卫生心得体会(通用13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点滴积累,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一些重要的道理。以下是一些有关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给你带来一些灵感和写作的启示。现在普通民众面临的“看病难、

    实用店面签约合同书(案例15篇)

    在签署合同协议之前,双方应该详细了解和讨论各项条款,确保彼此的利益得到充分保护。接下来是一些合同协议范文分享,供需要的人参考和借鉴。转让方(甲方):顶让方(

    优秀分公司授权委托书(汇总16篇)

    授权委托的合理运用可以更好地发挥各方的专业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利共赢。授权委托范文的分享可以帮助他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护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