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农村改厕汇报材料(汇总15篇)

时间:2023-10-26 作者:影墨实用农村改厕汇报材料(汇总15篇)

在工作或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撰写汇报材料来向上级汇报自己的工作成果和进展情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汇报材料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在编写汇报材料时有所借鉴和启发。大家可以一起来看看,了解一下如何写一份较为优秀的汇报材料。

实用农村改厕汇报材料(汇总15篇)篇一

2017年,xxx按照上级政府的统一部署,顺利完成农村税改革、乡镇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任务,全面实施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xxx党委、政府精心筹划,强化措施,分步实施,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取得了精减机构、整合资源,转变政府职能、转换服务机制,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的明显实效,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全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了的活力。现将全乡农村综合改革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x辖29个行政村、19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2928 人,农业人口21663人。xxx政府下设三办一所一个中心(党政综合办、社会事务发展办、经济发展办、综治维稳中心、财经所),乡政府定编46个,现在编人员38人。财经所,定编17人,在编人员17人;乡直管农业、公路、社保、村镇、水利、文化6个服务中心,广播和计生服务中心划归县管理,8个服务中心共有服务人员37名;还设立林站、国土所两个延伸派驻机构。

二、综合改革基本情况

(一)乡镇机构改革和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新 机制改革

复、功能相近的办、站、所进行了合并。合并后的机构设置具体为“三办一所一中心”,即党政综合办、经济发展办、社会事务办、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和财经所,原乡计生服务站、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农特站、公路管理站、广播站、城建所、文化站、水管站整体转制为“以钱养事”新机制的“八大”服务中心(广播和计生服务中心划归县业务门直接管理),林站、国土资源所为县直延伸派驻机构。除“以钱养事”新机制人员外,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均在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进行了上网公示。

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乡政府与“六大”服务中心签订了“以钱养事”承包服务合同和固定支出项目合同,服务组织与服务人员签订了聘用合同和劳务合同,劳务合同既体现按劳取酬、多劳多得,又责任明确、职能具体、便于量化考核结算。

据工作成效、存在的问题评分,然后上报乡党委研究,确定最后得分。县业务主管部门也依照考评细则对各中心进行了严格考评。

2011年,县政府下达我乡“以钱养事”资金指标72.73万元,其中固定项目支出26.97万元、常规项目支出45.76万元,通过精心组织、认真考核评估,各中心考核分值均在90分以上,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并报县综改办审批,全额拨付了2011年度“以钱养事”服务经费。

(二)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我乡现有九年制学校2所,初级小学1所,完全小学3所;乡内有在籍初中学生736人,小学生822人,在编教职工122人,特岗教师18人。

2011年,我乡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层层审核,逐级把关,补助金额36.05万元已全部以“一折通”的方式直达家长手中,全乡有中学生254人、小学生142人享受补贴。

县财政按规定及时足额发放了教师工资。教师工资由信用社直达教师个人帐户。全乡“普九”债务全部化解完毕。

(三)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强化了部门预算,在科学确定部门预算编制原则的基础上,制定定员定额标准,强化部门约束力,严格非税收入管理,加强部门预算编制的监督检查。其次是强化财政政务公开工作,切实按照“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规范性”原则报送政务公开信息和资金信息;加强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杏询点的建设,强力保障了人民群众对财政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再次,通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了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其中:村级经费转移支付资金45.01万元、乡政府运转经费22.15万元,五保供养金127512元,计生经费4.02万元。以上资金已全额拨付使用。

《2017年农村综合改革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实用农村改厕汇报材料(汇总15篇)篇二

2015年,借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的东风,在河津市教育局和东光德村党委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教学硬件设施上了一个新台阶,有效的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大大缩小了与城市学校的差距。现将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东光德学校是河津市首家农村公立寄宿制学校,山西省先进学校,山西省艺术教育课题研究实验校。学校占地面积10800平方米,建筑面积4320平方米。现有12个教学班,400名学生,其中寄宿学生264名,教职工总数50人,专任教师32名。学校设有专门的计算机室、多媒体室、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文体器材室、图书阅览室、仪器室、自然科学实验室。这次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为我们配备了:体育器材26类,231件,计19317;音乐器材14类,92件,计12247元;美术器材22类,401件,计10914元;科学仪器125类,1619件,计11980元;数学仪器52类,333件;电子白板12套;卫生器材3件,1780元。总计243类,2691件,总价值达17万元。

二、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学校首先成立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全权负责本项目的规划、协调和落实,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副校长负责图书室和自然科学实验室;政治主任负责音乐室、体育室和美术室;教导主任负责多媒体、计算机和电子白板。各室下设专任负责教师,负责教师完成教学仪器、音乐、体育、美术、卫生器材的到校移交、建卡、分类造册等相关工作;负责完成实验室和室外体育器材的安装、调试等工作。

学校建立健全教学设备管理使用制度、多媒体使用制度、图书借阅管理制度、教学应用长效机制、教师培训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不断修订,不断完善,分类整理,归类存档,规章制度全部上墙。

二、具体工作情况

1、准备工作充分。自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实施以来,我校从上至下高度重视,早下手、早安排,校委会专门召开多次会议,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从仪器的领取、登记、上账、摆放及各室的卫生等工作做了详细的安排,确保了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2、积极筹措资金,在即将投入使用的教室里改造了电路,连接网线,安装防盗门窗,对原来的音体美器材室进行了重新的布置和安装,清理了陈旧的坏损的仪器,确保了新配的'教学设备防盗、防潮、防火的要求,仪器室做到了规范、干净、整洁。

3、教学应用

教学仪器的配备,使教学条件极大改观,仪器设备、图书、专用教室等均设有具体的负责人,确保对仪器的日常管理。学校将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充分利用教学设备资源进行有效教学。首先,课堂应用: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按照课表,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课间阅读:学校结合读书写字活动,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每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图书借阅活动,开设阅读课,开拓学生视野,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

4、培训工作

为加强教学设备的管理,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电子白板安装到位后,我们对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进行了三次培训,要求管理人员熟悉业务,对教学设备统一管理,仪器摆放科学合理方便教学,要求做到帐、卡、物一致,并维护使用;市局安排专业人员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培训。

四、工作中的问题与困惑

1、器材室、功能教室的建设有待改善。

2、由于音、体、美等专任教师严重短缺,几乎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3、教师在电子白板运用上还不能达到非常熟练,今后要加大培训力度;

4、由于资金问题,仪器柜还没有购置到位,大部分仪器还没有入柜;

五、下步打算

握电子白板应用技巧,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应用电子白板,并把应用情况纳入学期考核中;加强各功能室的开放管理,确保学生能真正使用到各类器材;开展“爱校”活动,培养全体师生爱护校产、校舍意识。

总之,学校改造是一项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我们一定会齐心协力,不断完善,将学校打造成一所高质量、高品味的一流标准化学校。

2015年5月18日

转眼间2015冬学期已经过半。在中心校及学区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各项工作有了一些发展,但离上级领导的要求还很远。下面,我就从教学常规、校园文化、日行一善和课改四个方面的一些简单做法向各位领导做一个简要的汇报。

一、教学常规。

1、规范签到制度,一日上下午两签到,有事请假,并做好登记。

2、听课一周两次,学校组织一次,教师自由互听一次。

3、导学案按照中心校的部署执行,学校制定教学模式,教师自由编写。

4、政治业务学习,采取学校集中学习与教师自由学习相结合,每周1到2次,每次记录不少于300字。

5、学习永威的“四清”制,堂清、日清、周清由班级组织,月清学校统一组织,10月9日学校已组织一次,11上旬我们将组织第二次月清。

6、其它教学常规稳步进行,并尽力做好记录。

二、校园文化

班级文化:各班按照自己的特色,重点突出学生,展示优秀,表扬先进。

校园文化:1、学校组织了“我是美术家”“小小书法家”等活动,然后以班级为单位展示优秀作品。2、学校对镇质量检测中荣获前百名的学生及学校“月清”中的优秀学生,制作个人版面,展示个人成绩,展示班级成绩。3、学校制作安全、卫生、文化等横幅、条幅、版面,影响学生行为,渲染正能量。

三、日行一善

日行一善;善行一生。我校“日行一善”系列活动通过展示学生善言、善行、善念,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善念、拥有善心、实践善行来实现人格的优化与完善人。

四、课改

我校低处半山区,师资力量薄弱, 因此在学期初制定了“抓教学常规,促课改之路”,重点从导学案的编写使用,每月一次质量检测入手,尽量避免“教师开晕车,学生坐晕车”现象,促使我校的课改走上健康之路。

以上就是我校在教学常规、校园文化、日行一善和课改四个方面的一些简单做法,我坚信我们与其他兄弟学校的差距还很大,离上级领导的要求还很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努力工作,小差距。

实用农村改厕汇报材料(汇总15篇)篇三

围绕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打响肥城教育品牌”的总要求,根据我校情况实事求是地想、实事求是地谋、实事求是地干,全力开创我校教育教学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规范学校各项管理,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深入落实“出彩抓特大上质量”工作思路,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群众满意的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工作目标:

(一)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体系,修订考核方案,全面规范学校各项管理,以规范管理促办学水平的提高。

(二)强化政治思想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着力打造一支优良的管理团队和教师队伍。

(三)深入推进“互联网+教育”的探索与创建,立足课堂,强化教师专业发展,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期末统考各科成绩争取名列前茅。

(四)始终狠抓养成教育,全面推进校园文化打造,努力构建良好育人氛围,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质量强校”。

三、工作思路及措施。

1、组建核心团队,提高工作效能。根据镇教育办公室的安排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学校中层上以领导妥善分工,加强团队建设,立足于服务,提高领导团队的执行能力。

2、完善管理制度,实现精细化管理。民主产生智慧,科学创造质量。以德立校,依法治校是学校管理的真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实现学校、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发展,本学期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以精心的管理规范学校的发展。特别是教学常规的落实,坚持“六抓”,即抓备课、抓上课、抓批改、抓秩序、抓成绩、抓规范。努力使常规检查与评价成为一种引领、一种服1务、一种激励,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做到科学、有效。(1)加强教学巡查力度。做到每节课巡查,及时了解和反馈教师上课情况,如实记录,及时传达信息。(2)重视“培优”、“辅中”、“补差”工作,建立领导挂帮责任制和跟踪制,期末进行量化考核。挂帮人员要时刻关注挂帮对象动向,切实做好挂和帮的任务。

3、守住政治、道德、纪律三条底线,加强师德师风、校风和工作作风建设,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教师从业行为,坚决抵制有偿家教,坚决落实义教活动常规化常态化,提升教学质量,净化育人环境。

4、开展节日主题活动,提升德育实效。利用植树节、清明节、端午节、六一儿童节等节日开展主题活动,让学生接受感恩教育,爱祖国教育。

5、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作用。让书声和歌声充满校园,给砖舍小学的孩子一个活泼快乐的童年。

6、密切家校联系,结合社会实践,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德育网。切实挖掘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更新观念,转变意识,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关爱留守学生群体活动,建立家庭教育的长效培训机制,增加沟通的实效性。

大力宣传学校办学思想,宣传学校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和学校关于教育公平、行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的新举措、新进展等教育成果。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让社会公众对学校有更客观的了解和公正的评价,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学校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7.做好校园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组织师生观看中央台“开学第一课”主题教育专题片,重视并做好开学第一周安全教育工作,确保周边环境状况明显改善,杜绝发生不安全事故,为打造成梦想的教育教学基地保驾护航。

2017年3月。

实用农村改厕汇报材料(汇总15篇)篇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

感谢你们能在百忙之中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就十直镇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今年以来,我镇根据、县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在县级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全镇上下团结一致,强化措施,加压驱动,狠抓落实,农业农村各项重点工作顺利推进,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森林工程顺利推进

今年以来,在江绿化办的指导下,先后对汀溪、河梁、寨上等8个村进行了全面规划设计。其中秋季规划造林5500亩,包括红心柚3500亩、桉树1000亩、刺槐1000亩。

1.秋季整地基本结束。10月10日,在汀溪、河梁、高家坝等8个村全面启动了长江绿化造林工程,通过一个月的努力,现已完成了柑橘带建设打窝整地3000亩,500亩土质薄弱的地块正在实施放炮打窝,栽植工作准备就绪。

2.秋季栽植进入高-潮。目前,桉树造林6000亩,其中新造林1000亩,补植5000亩。另外200亩桉树栽植于11月20日将全面结束。

3.着力打造示范林建设。10月4日,我镇在开花寺和寨上2个村启动了柑橘带建设,实行拉线定点,技术员亲临现场示范指导。特别是在寨上村4社落实了300亩的镇级造林示范片,以点带面,扎实推进秋季造林顺利实施,确保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二)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扎实开展

1.强宣传,浓氛围。今年以来,我镇召开专题会议9次,镇级宣传会议40次,村级宣传会议128次,参会约23700人次,办宣传栏6期,集市宣传13场,印发各类宣传单35000张,永久性宣传广告牌50处,大型横幅70条,各村(居)书写标语680条,联系领导和帮扶责任人入户宣传万元增收多达10000余人次,万元增收农户知晓率基本达到100%。

子食品有限公司和嘉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我镇榨菜产业和苎麻产业的两大龙头企业,采取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减少收购商中间环节,确保了“龙头带动到户”;我镇即时掌握各项产业的产销情况,积极与供销社、外部收购商联系,帮助农户搭建销售平台,统一收购,确保了“产销衔接到户”;我镇还兑现了增收达标的3042户农户每户500元奖扶资金,30户农户通过 “三权”抵押贷款政策,获得6000-10000元小额贷款,确保了“政策惠及到户”;镇政府积极筹措资金,给予困难农户一定启动资金扶助,以“发展式扶贫”的方式促进农户展开生产增收,确保了“资金投入到户”;镇政府机关全体职工和村社干部纷纷与农户结对,实现一对一帮扶,为农户送去信息与技术,确保了“帮扶指导到户”;组织和协调养殖大户、相关部门及上级部门对农户进行培训,提高农户种养殖技能,科技致富,确保了“科技服务到户”;综合协调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村村通工程等项目建设,改善农户生产生活条件,确保了“设施延伸到户”;结合扶贫、一池六改、新农村建设、沼气建设等项目建设,确保了“环境改善到户”。

(居),实现了村村有产业、示范遍全镇的产业架构,确保今年户户增收3500元目标的`实现。

(三)肉牛产业壮大发展

今年县上下达我镇能繁母牛建档立卡目标任务4500头,目前已完成4500头,完成率100%;外购能繁母牛280余头,主要分布在蒋家山、楼子、汀溪、河梁等村;人工冻配目标任务为1700头,现已完成1450头,完成目标任务的85%,预计年底将全面完成;我镇肉牛养殖示范村(社)主要集中在蒋家山村,已基本上达到户平一头牛的规模;3万户能繁母牛养殖示范户主要将在汀溪、楼子等移民村社规划打造。

(四)扶贫工作有序开展

1.整村脱贫工作方面:新建和改造蒋家山村村社道路7公里全面开工,现已完成工程量的50%,预计于今年12月30日前将全面竣工;1200亩花椒基地也进入实施阶段,24万株花椒苗已运抵蒋家山村并发放给该村村民组织实施栽植;组建了蒋家山村互助协会,县上匹配15万元资金已经到位,村民也已筹齐3万元融资,材料准备齐全,正等待民政部门批复,处于验资阶段。

《农业农村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实用农村改厕汇报材料(汇总15篇)篇五

2015年省、市下达我县改厕任务10000户,截止目前已完成9789座,占年度任务的97.89%,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我们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组织领导,摆上突出位置,为改厕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领导重视,组织有力。县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为组长,财政、建设、农业、环保、卫生、卫等部门相关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农村改厕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将改厕工作纳入年度为民办实事工程,确保全县改厕工作的顺利实施。二是分层分级,落实责任。为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全县农村改厕工作规范有序运行,县政府制定出台了《滨海县农村改厕实施方案》,并在全县卫生工作会议上与有关镇(区)、部门签订了年度改厕目标责任状,对改厕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各有关镇(区)、部门也分别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将责任明确到人,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三是职能分清,指导规范。成立了农村改厕技术指导小组。建设部门把改厕工作纳入镇(区)村总体建设规划,把关新建住房改厕配套;农业部门结合农村堆肥和开发新能源,组织推广沼气厕所建设;卫生、爱卫部门积极发挥技术指导职能,对全县改厕工作实施技术指导和质量督查。

二、强化宣传发动,营造浓烈氛围,为改厕工作奠定群众基础。 为将改厕这项惠及百姓的实事办好、办实,使农民群众能更新观念、形成共识、积极参与,我县始终将宣传发动贯穿于改厕工作的全过程。一是召开村、组干部和群众座谈会,与他们细算改厕的健康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四本帐,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改厕是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二是通过广播、电视、板报、宣传栏等媒体,宣传改厕的科学道理和卫生防病知识,增强农民的卫生意识,改变传统的不卫生、不文明的陋习。三是印发10000多册改厕宣传资料,宣传改厕益处,教育群众改变用肥习惯。四是组织项目村的镇(区)、村干部、技术人员,赴外地参观考察,学习先进地区的改厕经验,激发广大干群参与改厕的热情,为改厕工作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强化调查研究,科学合理规划,为改厕工作提供可行依据。 为确保完成改厕任务,我们从项目村的申报立项工作开始抓起,坚持层层把关。卫生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组织工作人员对各镇(区)推荐的项目村进行实地调研,并结合卫生镇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村、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创建活动,2015年将改厕项目村落实到界牌镇等10个镇(区)、17个村。项目村通过省立项审批后,我们逐村进行全方位的调查摸底,逐户了解实际情况,区别不同类型,确立不同的改厕方法,必须新建的就新建,能在原有基础上改建的就改建,以减少成本。同时适时制订出台年度改厕实施方案,以指导全县面上改厕工作。

格按章办事,努力提高改厕质量,坚决杜绝不合格工程,促进农村改厕工作顺利实施。一是加强项目管理。县政府将农村改厕工作列为全县社会事业发展的考核指标,并在《滨海县农村改厕实施方案》中对各镇(区)、村在任务目标、工程质量、工程推进的时序进度、资金的合理使用、完成任务的时间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各有关镇(区)也都将改厕工作列重点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并不断接受全县项目化管理工作的定期督查,确保按时出库。二是加强资金管理。县财政及时划拨了2015年改厕配套资金100万元,有效保证了改厕工程顺利完成。对省下达的项目经费和县级配套资金,全部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对各个项目村改厕经费的拨付也都按照工程时序进度及时到位,确保专款专用。各项目村积极想办法、动脑筋,通过出一些义务工的方式,减少支出,免补经费的不足。三是加强质量管理。在工程推进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严把质量关,确保把农村改厕工程办成群众满意放心工程。一是对施工队、村镇(区)分管负责人进行集中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好改厕的技术要点和质量要求;二是请市爱卫办专家到现场进行指导,打造示范村,放好样板。各个项目村再以样板村为标准进行面上推开;三是强化县、镇(区)二级督查。镇(区)、村有明确分管领导,专门负责工程的质量和施工的进度。县卫生局、爱卫办每月对全县改厕的质量和进度定期进行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县政府分管领导不定期多次带领队到改厕现场指导督查。

《农村改厕工作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实用农村改厕汇报材料(汇总15篇)篇六

各位领导:

在年根岁尾,我区各项工作走向冲刺阶段,并着手制定明年大盘子的时候,耿书记带领市政府的其他领导来我区检查指导工作,必将对我区的各项工作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特别是对我们总结去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得失和安排来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能够给予及时地指导作用,我代表榆次区四套班子对耿书记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自从一号文件出台以来,从中央到省、市的各级领导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出台了许多重要举措,为此,我区在指导今年的经济工作中转变了工作思路,由原来的以城市工作为重心,转向城乡并重,并突出农村。我们认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围绕农民增收这篇文章,我们突出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投入是增收的基础,只有高投入,才有高回报。榆次是个“吃饭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单靠财政,那只是杯水车薪,如何增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成为我们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在投入这个主要环节上创新思路,创新机制,采取“财政引导、政策调动、农民为主、大户牵头、引资上项、股份经营”等多条腿走路的办法,搞活了四方面的投入机制。

一是强化财政投入机制。今年我区“吃饭财政”的困难显现越发突出,由于中央不断出台调资政策,加大了一块支出,各条条单位要求财政在一些经费的支出上逐年递增又挤了一块,有些政策因素减少了行政收费,增大了财政支出,又有了一块,象教育系统实行一费制,公务经费完全由财政负担就是这种情况,在这种困难下,我区为确保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的足额到位,做到了四不,即“不挤、不占、不少、不挪”。“不挤”,象今年的支农支出我们预算安排439万元,比上年增长12.85%,目前已全部到位;“不占”,所有用于农业、农村的资金,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随便占用,象粮食直补资金,我们按照严格核定的实际面积不差分毫,100%直补到位;“不少”象科技研发管理费用,就是以前说的科技三项费用,按要求不少于财政收入的1.1%。榆次的财政收支能持平已经够吃力了,但给这块的预算安排就达到132万元,占到财政收入1.19%,并全部足额到位;“不挪”,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大部分是项目专款,包括饮水工程、节水灌溉、综合开发、道路维修、危房改造等,资金总额为556万元,已到位556万元,仅此一项比上年增长48.66%。由于做到上述四点,使我区的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比上年增长了13.3%,比年初预算安排增加11.8%,达到7835万元。

二是落实政策投入机制。我们主要抓了“四个一”,即:落实了一项政策,就是“粮食直补”政策。通过摸底造册登记,经督查和两次公示后,核实小麦面积2.09万亩,玉米面积30.45万亩,发放粮补资金211.15万元,为全区农民人均直接增收8.1%;深化了一项改革,就是农村税费改革。农业税在去年“四取消、一调整、一改革”的基础上,今年农业税再减少1.5个百分点,减免绝对额219万元,为全区农民人均直接增收8.4元;健全了一个制度,就是“一事一议”制度。象东阳镇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是全省确定的五个试点之一,除上级拨款资金外,村级也需配套资金100万元,东阳镇就是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解决的。100万元中其中50万元通过筹工消化,剩余25万元现金已全部到位,25万元随工程进度以物折资逐步到位;突出了一个主体,农民投入始终是农业农村投入的主体。据调查统计,全区2004年农民自主投入蔬菜粮食种植、红枣开发、养殖小区建设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项的农业资金达到3.4亿元,比上年增长31%。

三是引深“三资”投入机制。就是争取上级资金,吸纳国外资金,引入大户资金。在争取上级资金上,我们充分发挥国家扶持资金的引导作用,利用国家对灌区改造、节水示范、农村饮水等方面投资的机遇,减轻农民在资金投入上的分担比例,仅近2年就引进国家及省级水利项目46个,如人畜饮水解困工程、淤积坝建设工程、水保治理工程等,共计总投资约6800万元。“863”计划是国家科技部在我区实施的农业节水项目,从2002年起至2005年四年建设期,建设规模10万亩,主要是以高标准灌溉为主的节水工程,涉及张庆、郭家堡、修文等三个乡镇的44个村。今年已完成投资800万元。

在吸纳国外资金上,我们主要抓了三大项目。第一是世行贷款发展养牛项目。该项目从2003年实施,到目前项目建设提供报帐已完成,共发放贷款891万元,涉及7乡镇28个村,直接受益农户469户。第二是日元贷款项目。项目总投资1719.9万元,其中贷款1228.4万元,政府配套245.8万元,以劳抵资245.7万元,现已发放贷款349.4万元,发展大户70户,完成面积4355.7公顷,占到总任务的95.6%。第三是中德技术合作项目,涉及我区什贴镇6个村,面积20688亩,现已完成投资130万元,其中德国投资62万元,通过项目的开展,使我区农民学到了参与式的高效集约管理方式,推动了林业产业发展。

在引入大户资金上,我们根据我区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创出了“三结合”模式,即:开发与生态相结合。象华玉荣香椿有限公司就是利用什贴镇李坊村一片生态较好的山坡,进行集种植、养殖、加工、旅游四位一体的综合开发,现已完成投资1200万元,已经具备观赏旅游的框架;开发与治河相结合。东赵乡通过市场化运作,引进社会资金300万元,开始大规模潇河治理,筑坝10公里,加宽取直河道,工程竣工后可使潇河岸3000亩旱地变水浇地。该工程采取边建设边开发的办法,建设资金全部来自河沙开发的利润。开发与治荒相结合。象我区的红枣开发大户就达到180余户,开发面积16万亩,占到全区红枣面积的一半以上,累计已完成投资6200万元。

四是搞活股份投入机制。今年我们在修文镇、张庆乡、东阳镇的部分村开展了小型水利资产的置换,进行了水井的承包和购买。东阳镇下丁里村350户农民集资54万元,打井18眼,保证了全村2964亩的地浇水。象什贴镇的雨水集蓄工程,坚持了井随地有,国补建设,谁出地,谁使用,谁维修,谁受益,除国家予以资金补助外,其余部分由农民以土地、配套提水设备等入股。建成后,集蓄设施全部归农民个户管理,使用20年。多元化的投入新格局,明确了各个项目的建设主体、管理主体和受益主体,促进了农建基础工程和特色产业的同步发展。

从现阶段看,农民增收的渠道主要来自“三化”,即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今年以来,我们围绕“三化”抓了三点,有效地加快了农民增收的步伐。

(一)农业产业化是加快农民增收的支撑点

榆次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阶段,就是要搞好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市场化经营,为适应当前市场准入需要,大力推进标准化进程。为此,我们狠抓了农业产业化的链条对接。

1、扭住产业化龙头,优化区域布局。我们根据市场导向和资源优势,按照晋中市区域布局总体规划,在全区范围内共选定绿色蔬菜、优质果品、绿色畜禽、传统杂粮四大主导产业、12种优势农产品进行了科学的区域布局和规划。包括种植产品4个(蔬菜、专用玉米、谷子和专用高梁),畜禽产品4个(奶牛、商品瘦肉型猪、肉羊、禽蛋),林产品4个(红枣、苹果、梨、核桃)。规划实施一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共规划实施蔬菜面积27万亩,总产量达到9亿公斤,总产值4.75亿元,平均亩产量3519公斤,比全区蔬菜平均亩产量高出2.9%,平均亩产值1759元,比全区蔬菜平均产值高出7.9%。以东阳、张庆、北田、修文、长凝5乡镇为中心建成了10.9万亩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规划实施红枣面积30万亩,其中有10万亩进入挂果期。奶牛发展势头迅猛,存栏达到5600头,比去年增长30.6%;规划实施优势玉米种植面积15万亩,实际完成播种面积33.5万亩,比去年净增18.8万亩,增幅127.9%,全区玉米总产量达1.3亿公斤,占粮食总产量的83.9%。

2、构建产业化基地,状大特色产业。蔬菜产业——农民增收的半壁江山。2004年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4万亩(含马铃薯、瓜类),其中占用耕地22.6万亩,复播面积11.4万亩。年总产各类蔬菜达到11.63亿公斤,平均亩产量3421公斤,商品率85%以上,其中省外销量7.5亿公斤,较上年增长5.6%;全区蔬菜销售收入6.12亿元,较上年增长11.9%;仅此一项,为全区农民提供人均纯收入1553元,较上年增长155元,占全区农民纯收入的44.4%。

红枣产业——农民增收的最大潜力。榆次种植红枣有千年历史,现红枣开发面积已突破30万亩,居全市之首、全省前列。初步形成了北起乌金山镇、南到北田镇的百村百公里红枣经济林带。为全面提高枣园的生产效率,今年我区实施了“四个一工程”的枣园发展模式:即,一项矮密丰技术、一座沼气池(提供有机肥、叶面肥)、一座保鲜库(拉长销售期)、一座烤房(处理裂果)。目前已在大户枣园中普遍推广,增效十分明显。为此,晋中市为我区的四个红枣园挂了示范园牌子,榆次又被确定为全省七个红枣示范园区之一,省里还把榆次的红枣发展模式作为样板在全省推广。2004年全区红枣产量达到2000万公斤,产值4000万元,为农民人均增收150元,进入盛果期,全区红枣总产量可达6.64万吨,产值1.2亿元,为农民人均提供纯收入可增加到460元。

畜牧产业——农民增收的亮点。全区畜牧业专业化、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养殖总量已达到全区养殖总量的65%以上。2004年全区肉蛋奶综合产量将达到3.8万吨,比上年增长15%。畜牧业为农民提供总收入3.25亿元,为农民提供人均纯收入516元,比去年净增48元。增收的构成情况是这样的:价格因素增长34.6元,增产因素增长5.8元,新技术推广因素增长7.6元。

粮食产业——农民增收的支柱。由于宣传到位,国家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中央及我省粮食补贴政策的措施得力,从而一举遏制了粮食种植面积连年下滑的局势,今年粮食面积实现突破性增长。全区粮食播种面积达44.6万亩,比去年增加10.6万亩,增长31%。粮食总产1.55亿公斤,比去年增长6000公斤。预计今年粮棉油生产总收入可达1.9万元,比去年增长6315.35万元。为农民提供人均纯收入495元,比上年净增198元。

另外,果树产业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过程中,也有较好的收成,总产量达到1.05亿公斤,创历史新高,总收入达到9000万元,为全区农民提供人均纯收入338元,比去年净增97元。

3、拉长产业化链条,完善市场体系。主要抓了四方面工作:第一,抓中介服务组织的建设。全区初具规模的营销组织发展到20余个,发放营销“绿卡”500余张。第二,抓营销大户。全区常年从事蔬菜营销的农户达到4000余户,销售的蔬菜占到榆次蔬菜生产总量的60%。其中以王二只、赵四清为首的年销菜千万公斤以上的大户有15户。第三,农业连锁经营服务体系,这是城乡统筹发育最好的市场体系。普家乐农村服务项目,用现代流通方式建立起农村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三位一体”的连锁经营服务体系,现已完成了25个连锁店和100个村级服务站定点工作。第四,在继续完善东阳等现有市场的基础上,什贴葵花籽集散地专业市场也已经投入运营。同时,华北最大的“榆次串串红农业综合市场”已报省计委立项,总规划占地400亩,总投资1.2亿元。一期工程占地43亩,即将开工建设。

4、提升产业化级次,狠抓标准化建设。今年我们又对4个项目16个产品进行了申报认证,其中绿色认证产品1个,无公害认证产品15个。全区蔬菜新增认证面积7万亩,认证品种达到15个;特别是东阳镇在已认证1.6万亩产地认证的基础上,今年把面积扩大到5万亩。以“魏榆”、“串串红”为主的品牌蔬菜在全国市场独领风骚,畅销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榆次已列入全国55家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区),也是我国南方淡季市场的茄果类蔬菜生产基地;水果认证工作也有所突破,黄金梨、新红星苹果有2个产品申报认证;红枣以丰元枣业为示范基地,建立了《红枣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红枣农药使用准则》和《红枣肥料使用准则》三项标准,中昌基地的梨枣产品进行了绿色认证,认证面积300亩,另外,还新注册了“宁早”、“老树”2个红枣专用商标,标志着我区红枣标准化生产迈出历史性的第一步,同时为全区红枣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农村城镇化是农民增加收入的着力点

第一是实施扶贫移民工程。扶贫移民工程涉及全区6个乡镇38个村,1393户4553人,采取地理位置上就近联片,经济发展上强弱结合的办法,使生产要素能够有效集中和充分利用,进一步调大了一些农村集镇的村组规模,优化了边远山区有限的资源配置。第二是在集镇建设上,与特色产业一同规划,齐步发展。东阳镇是全国500个小城镇之一,山西省35家中心镇之一,是国家小城镇经济建设综合开发示范项目镇。该镇在集镇建设中坚持以旅游产业带动集镇建设,以生产观光农业促进集镇建设的原则。实施了一系列重点工程。东阳镇的东清路商业街,由上海同济大学设计,工程总投资3000万元,路两侧共建设134幢商住楼,商贸服务业经营户达到300余家,商贸业收入达360余万元,是全省城镇建设的示范工程和精品工程。另外,常家庄园的修复运营,使东阳镇的旅游业由一张白纸到旅游综合年收入达到1500万元。东阳镇的集镇建设带动了鸣谦、北田、长凝、什贴、修文等七个小城镇建设进程,这些乡镇也先后被列入了全省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重点行列。

城镇化的推进,使二、三产业的发展由分散到集聚,并产生互动效应,加快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速度。为此,根据晋中市的统一安排,我区承担实施了国家农业部的“阳光工程”培训就业任务,依托晋中农校和山西省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学校,对农民工职业技能进行实地培训。开设了计算机应用、餐饮服务、物业保安、电子装配、服装加工等专业。全年共培训农民工1856人,超额完成任务的15.6%,其中有60%学员输送到北京、天津、珠海、无锡、深圳、太原等地就业,就业推荐率达到100%,就业成功率达到82%左右,就业稳定率达到95%以上。

据调查,我区农业劳动力总数为12.9万个,其中18—45岁的10万人,从事农牧业生产实际需要的为6万个,剩余劳动力即需转移劳动力5.6万个。2004年全区累计转移劳动力总数达到4.2万个,占总需求的75%,比上年增长21.7%。从我区2004年农民现金收入构成来看,工资性收入是增长的主动力,贡献率为26.6%。全区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为人均1064元,比上年增加115.52元,增长29.6%。其中,在本乡地域劳动得到的收入为649元。

(三)新型工业化是农民增加收入的落脚点

加快工业化能够为农业提供广阔市场,推动农村工业化,还可以拓宽服务业发展空间,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像我们搞的工业园区建设,总体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涉及3个乡镇8个村,如何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妥善安置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就成为必须解决的头等大事。经过认真分析研究,我们制定了两条措施,第一条是产业转移,一方面,工业园区现有企业建设投产后,将新增近两万个就业岗位。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着手制订了培训计划,为失去土地的农民提供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大军。目前,园区已投入资金15万元,对101名农民进行了实用技术培训,先后安置846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到一期工程所涉及4个村总劳动力的40%。另一方面,我们在园区内规划了若干生活服务区,为农民提供非常优惠的政策,使他们向餐饮、娱乐、购物、运输等第三产业转移。第二条是产业带动,我们结合榆次区的产业特点,不遗余力地引进能够消化当地农产品的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以工补农,以工促农。象白象方便面8条生产线投产后,年消化面粉就达12万吨。可以预料,随着工业园区的进一步发展,将对我区农村工业化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新形式培训,造就农业专家。面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新形势,我们全面实施创新工程,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通过租赁农民承包地、参与农民土地入股和技术承包等方式,建立以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优良种苗繁育、实用技术培训为主要服务内容的农业科技示范园,以示范园为“田间课堂”,通过现场参观,使解决问题有针对性,不再是“黑板上种田”,农技推广效率大大提高。技术部门还根据各自的业务经常深入乡村进行季节性实地指导,现场培训,印发一些实用技术的“明白纸”,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逐步实现一户一个明白人和村村都有科技示范户这个目标,造就了一批不走的农业科技专家。什贴李坊村农民从未搞过温室大棚,今年实施旱作农业工程,利用集雨旱井建温室50套。蔬菜中心在技术人员紧张的情况下,抽调了一名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进驻该村,从温室的规划设计到种植品种、育苗及苗期管理等一系列均进行全方面指导。目前,棚内西红柿长势良好,估计亩均效益在万元以上,并为全区及至华北旱垣地区发展高效旱作农业走出一条崭新的路子。同时,我区还继续开展了“双千双万”工程大培训,发放光盘25类150盘。共培训农民1800余场次,培训人数29.8万人次,发放资料34万份。修文、乌金山等乡镇还组织外出学习,更新观念,引进技术,发展当地经济。

新技术推广,加速农民增收。为了全面提高蔬菜竞争力,今年我们引进并推广了防虫网、杀虫灯、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10多项高新技术,引进蔬菜新品种40余种,全区蔬菜良种覆盖率达到了100%。抵顶6%的农资上涨因素,今年蔬菜产业为全区农民人均增收的155元,其中科技贡献率占到了62%。水果品质低一直是制约效益的重大障碍,今年我们在推广常规技术的基础上,重点狠抓了果实套袋和果型剂的应用。东赵乡小壁村果农张吉禄的富士苹果,往年拉出去5毛一斤不好卖,今年套袋后,在家一块二每斤全部批发出去;庄子乡果农小陈的1.2亩新红星苹果园,往年果品一共可卖2000元左右,平均0.35元/斤,而今年应用果型剂后,生产出的苹果果形高桩,五棱突起明显,着色艳丽,品质极上。直径8公分以上的果可卖1元/斤,特殊大的卖到1.2元/斤,最差的0.6元/斤,收入达到12000元,而一瓶果型剂成本才200元。

(一)加强领导,广泛宣传,使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人心。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以后,我区迅速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任组长的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领导组,在全区上下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一号文件的高潮,充分利用中心组学习、党日活动、开辟学习专栏、板面、广播等形式把《意见》精神和中央及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到每个干部中,贯彻到广大农民群众中。使“一号文件”精神真正做到了进村入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督查调研,制定方案,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为了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促进以春耕生产和主导产业开发为重点的农业和农村工作。3月29日—30日,由区四套班子领导带队,组成了10支督查调研队伍,分赴全区10乡镇进行了一次督查调研活动。随后又分别组织各乡镇、农口各单位、涉农部门召开了三次座谈会,就各自所处的位置和职能如何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意见87条,如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加快劳动力转移,以品牌理念发展农业产业化等。在这次督查调研的基础上,我们结合榆次实际,出台了《榆次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各乡镇结合各自的实际也都制定了实施方案。同时,深入开展了帮农、支农、济农活动。区包乡领导和农业局下乡干部带来了科技书籍和种、养殖生产技术光盘等学习资料,无偿发放给农户;蔬菜、枣业、畜牧等技术部门干部还深入乡村举办种、养殖以及农村多种经营技术培训班,真心实意地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送科技、送信息、送技术下乡,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三)项目捆绑,龙头带动,大力提升农业产业级次。2004年我区列定实施农业工程项目16项。为了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我区组织农业、水利、财政、科技等部门联动,将各部门同类性质分散的项目捆绑实施,使有限的小块资金捆绑使用,从而避免了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让小资金启动大项目,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提高了农民收入。

一是集雨灌溉配套旱作农业项目的组装。集雨旱井工程2003年开始实施,至今已完成旱井407眼,今年在什贴镇李坊村项目区引入了旱作农业工程,完成投资100余万元,建设墙体大棚50座。目前大棚菜长势良好,预计每棚收益可达到1万元以上,效益是原来的30多倍,成为旱垣地区高效农业的一项富民工程。

二是农村能源(沼气)项目与世行贷款养牛项目的组装。通过沼气项目与世行贷款山西发展养牛项目、博瑞乳品公司奶牛基地组装,将养殖户、银行、企业、财政、世行资金进行集中使用,养殖户通过自筹资金、银行贷款建设牛舍,企业自筹资金建设奶台,财政资金建设沼气,世行贷款购进奶牛,建成了全省一流的奶牛养殖园区。该园区已建成沼气池24套,并已正常产气。建牛圈4000平方米,入园农户22户,饲养奶牛500头。该项目集效益、生态、示范于一体,户均年增收可达4000元以上。

三是龙头企业的建设。围绕我区的菜、枣、养殖主导产业,我们重点对福大蔬菜、丰元枣业、博瑞乳业等企业进行了扶持,其中福大蔬菜和博瑞乳业被列入市“双百”项目。博瑞乳业依靠世行贷款,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在北胡乔、陈侃、逯村、南谷四村建四个奶牛养殖园区,北胡乔、陈侃2个奶牛园区已经完成,进驻养殖农户76户,养殖奶牛500头,逯村奶牛园区即将完工。为了提升奶产品的质量,博瑞公司还投资60万元,建设两个挤奶平台,减少了环节,降低了污染。丰元枣业公司今年列入我区的农业重点工程,正在积极引入资金,扩大规模生产,力争今年的加工能力达到800万公斤,实现产值3000万元,利税280万元。2月初,我区还专门成立了农业项目领导组及办公室,加大了争投资、跑项目的力度,并综合协调项目的实施,达到以项引项的效果,从各个层面、各个渠道吸引争取更多的项目投资。通过项目捆绑建设,龙头带动,全面提升农业产业的级次。

(四)信息引导,加强服务,全面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为解决农民获取致富信息、市场信息渠道单一的问题,我区今年启动了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工程,在建设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加快网络延伸和信息员队伍建设。截止目前,以区农业局为中心,农口单位和各乡镇已建立起14个农村经济信息服务站,并全部注册应用“一站通”,将我区的`特色农产品供应信息及时地发布出去,寻找最广阔的市场,解决农民生产营销中的卖难问题。庄子乡注册“一站通”以后,发布了销售葡萄的信息,第二天便有浙江的客户来电联系,第四天来人直接订货,成效立显。葡萄由滞销变为脱销,而且价格每公斤还上涨了1元钱。为了尽快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我们在龙头企业、示范园区以及大户中重点推广了宽带上网、电视上网(机顶盒)、电话上网等多种形式的网络媒介,仅张庆乡就推广宽带和机顶盒97户,让农民用得起、用得了、用得好,有效地解决农村信息闭塞的问题。同时建立起145名的农村信息员队伍,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框架初步形成,并正逐步走向完善,让农民通过网络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所需的各种信息。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区经济增长和贸易往来,6月份,我们组织有关人员和企业参加了哈洽会,在大力宣传榆次的同时,拿回了许多定单。10月11日至15日我们还组织华玉香椿等7家农产品龙头企业参加了第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销售总额达到6万元,达成合作销售协议83个。海玉食品有限公司在参展的同时,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由央视大腕肖维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个经销商及20余家新闻媒体参加了发布会。共签订销售协议7000余份,一次拿到订单价值总额3000余万元。

今年我们在基层组织建设上突出了三点。

首先,对任职20年以上(包括20年)的离任农村支部书记,实行了生活补助。我们首先通过各乡镇党委根据离任农村支部书记任职年限提出人选,再经区委组织部审核后,由区财政转移支付每人每年发放600元生活补助。全区共有九个乡镇的65名离任农村党支部书记符合条件。通过此项工作的开展,增强了区、乡镇两级党委、政府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感情,拉近了距离,他们把感激之情化解为行动,积极投入到农村基层各项工作中,有力促进了农村工作的进展。

其次,在全区开展了为期一季度的整顿后进农村支部工作。此次整顿由区委组织部牵头,重点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农村“五个好”为目标,重点解决农村支部班子不健全、不作为,“两委”关系不协调,村情不稳、经济不发展等问题。通过一季度的整顿工作,以前村支部中存在的问题基本上得以解决,农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了加强。

第三,开展了农村党支部(总支)换届选举工作。今年,我区农村党支部(总支)班子任期届满,需进行换届。这次我们换届的指导思想就是要通过选举,把我区农村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为我区“五大中心”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为此专门出台了《二00四年农村党支部(总支)换届选举工作方案》,目前换届工作正在乡镇党委的领导下积极有序进行。

(一)农资涨价和电力紧张。春播期间各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较去年同期出现大幅度上涨,特别是今年春季电力供应的普遍严重短缺,直接影响着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生产,给农民增收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二)温室蔬菜受阻,调产成果受到挑战。在今年的农业税减免和粮食直补政策的影响下,粮食播种面积猛增,蔬菜面积增长缓慢,与去年基本持平。特别是温室大棚建设实施较难。一方面是严格保护耕地政策的约束,不但与发展畜牧业形成矛盾,也使调地更加困难。另一方面是温室大棚的高投入加之上半年建材上涨使其发展受到了限制。三是优质不能优价,也制约了我区温室面积的规模扩张。如张胡的温室套袋黄瓜,由于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使温室效益大打折扣。

(三)重点工程进展缓慢。银行信贷较难,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大,特别是围绕我区菜枣主导产业发展的福大、丰元,由于资金上的问题,动作不大;万头奶牛基地工程、红马营生态养殖园区等也都存在相同的问题。

(四)服务体系有待加强。区委农委、区农业局仅设四个科室,四个编制(4人),要对应上级部门(晋中市委农办、农业局)13个科室(130余人)的业务,给正常开展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同时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队伍急待建立和加强。

一是正确处理好确保粮食安全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粮食安全,认真落实粮食补贴政策同时,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要以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以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为切入点,以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业服务体系为保障,围绕区域性绿色农业中心建设目标,加快建设蔬菜、红枣、养殖、加工四大基地的速度,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二是积极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温室大棚工程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动,典型带动,搞好培训,继续扩大温室大棚面积;加强土地整理,合理开发土地,积极解决畜牧业小区建设用地,加快万头奶牛建设工程的步伐;对于龙头企业的发展,要积极制定和落实扶持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销售领域,使得福大、丰元等早日建成运行。建立和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接机制,充分发挥其对农户的带动作用。

三是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业支撑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行政综合执法等农业支撑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对农业的服务功能。加大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的督促力度,在全区10个乡镇全部建立起农村信息服务站,在农户中延伸网络100个。要在全区范围内尽快制定和实施农产品标准技术规程,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推进全区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建立农产品检验、检测、安全监测和质量认证制度,以适应市场化和准入制度的需要。

四是继续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认真总结今年实施“阳光工程”的经验,组织安排好明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按照“走出一人,带动一户”的思路,努力挖掘增收潜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五是积极落实农业综合市场建设项目。榆次农业综合市场建设,下一步要加大支持力度,积极运作,争取早日建成投入使用。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请指正。

实用农村改厕汇报材料(汇总15篇)篇七

市爱卫会:

坚持以“提高农村文明程度,保持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为目标,将农村改厕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三农”问题和为民办实事的系统工程来实施,今年以来,我县在不断巩固提高创卫成果的基础上,以农村“三清五改”工作为契机,把农村的改厕工作作为全县爱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和实事来抓,全县上下密切配合,克服了重重困难,农村的改厕工作进展良好。在改厕的过程中,县、乡(镇)、村三级职责分明,标准明确,管理规范,群众赞成,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就把今年的改厕工作作以简要总结:

开了全县改厕工作项目启动会,专题安排部署了此项工作。由于改厕工作在我县是首次开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不言而喻的,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工作中的失误,使改厕工作顺利进行、日臻完善,使改厕效益更加凸显,爱卫办组织工作责任心强,业务能力过硬的同志,曾4次分别赴崇信、华亭、泾川、长武等县去参观学习,主要观摩了他们卫生厕所的构造设计、施工技巧和相关档案资料建设,汲取人家的精华,及时完善、改正我们工作中的不足,为我们的改厕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帮助。

二、强化宣传,全面发动,在舆-论声势上做文章

分干部群众外出参观,增长了他们的见识,积累学习了其他地区先进的改厕经验,切实把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了改厕势在必行上来,统一到了改厕是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味的先决条件上来。止目前,全县共举办改厕技术培训班32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500多份,在电视台播放健康知识专题片3场次,悬挂书写横幅标语12条幅。通过扎实深入的健康教育宣传,为全县农村群众卫生习惯的养成、卫生意识的提高和改厕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强有力地助推作用。与此同时,对一些思想上有顾虑和未按标准要求已经实施改厕的农户,县、乡、村三级干部及时上门耐心细致地做了思想发动工作,打消了群众的思想顾虑,协调落实了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为农村改厕工作的顺利推进扫清了障碍。县广播电视台、县政府网站等新闻媒体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方位、多层次地宣传报道了全县农村改厕工作进展情况及典型做法,为全县农村改厕工作的顺利实施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上下联动,凝聚合力,在“实”字上出成效。

室主任。领导小组负责整个项目的规划设计、督促检查,并帮助乡村两级协调解决项目实施当中的各种具体困难和问题。各乡镇、各项目村也成立了农村改厕项目领导小组,制定了乡村干部包抓责任制和村级服务配套措施,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工作。在具体项目实施当中,我们根据各项目乡镇、项目村和项目农户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现场进行了技术培训和合理科学规划。县与乡、乡与村、村与户逐级签订了改厕工作责任书,切实做到了级级有责任,层层有担子的工作格局。

《农村改厕工作工作汇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二)抓建设配套,农村改厕工作的建设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健全激励机制。经费不足是改厕的一大难题,为进一步推动全县农村改厕工作的顺利实施,我们采取了国家、政府、农户三结合的筹资办法,即国家投资,政府补贴、群众自筹,先后总投入资金600多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05万元,县财政补贴52万元,农户自筹443万元,保证了改厕的顺利实施。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增强改厕技术力量。我们以乡镇为单位举办了多次改厕技术培训,确保了各乡镇都有熟练的改厕技术专业人员。同时,爱卫办的全体人员多次出乡,直接进入工作第一线,现场进行耐心细致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有力保证了改厕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 抓物资到位,农村改厕工作的物质保障进一步强

根据改厕任务目标,经县政府分管领导同意,改厕材料参与了政府统一采购,主要采取询价采购的形式进行,遵循这一要求,爱卫办在县采购办的指导配合下,深入市场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询价采购,采购回了便器、pvc管材管件、厕门等卫生改厕材料。同时,爱卫办及时协调各乡镇及其项目村社,保质保量的使改厕材料下发到了农户手中,为改厕工作的顺利进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四)抓激励措施,农村改厕工作的进度进一步加快。 改厕过程中,各乡镇根据自身的实际,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部分乡镇在工作中还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和经验,龙门乡给改厕农户进行达标补助,什字镇草脉村,龙门乡民乐村等村在施工人员紧缺的情况下,统一组织技工和小工,集大家之力,互帮互助;西屯乡、星火乡等乡镇带领村社干部和改厕农户赴改造质量、进展好的乡镇、村进行观摩培训,还有许多村社集体出资为改厕农户拉运砖料等等,这些得力有效措施的全面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改厕工作的顺利进行。

邵寨镇、龙门乡、星火乡等乡镇的改厕工作走到了全县的前面,我们曾组织了三次集中观摩学习,交流了改厕经验,寻找了工作差距,增添了建设动力。9月初又在什字召开了由分管县长、各乡镇分管领导、技术员以及部分项目村负责人参加的全县农村改厕现场会议,项目实施好的乡镇在大会上做了经验交流,同时还观摩学习了什字镇草脉村、西郊村、沟泉村等三村的改厕工作进展情况,与会的同志都受益匪浅,这为以后的改厕工作起到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通过样板村和示范户的典型带动作用和辐射能力,有力的推动了全县改厕工作全面推进。

四、加强督查,认真考核,在“严”字上促落实

施进行专项、分项督查,

总之,今年的农村改厕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县委、县政府及广大居民群众对农村改厕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首先对省里领导和专家来xx-x检查指导工作表示感谢和欢迎,预祝领导和专家在xx-x工作顺利。

2015年xx-x农村改厕工作,根据市爱卫会的有关指示精神和市爱卫会的部署,在农场领导及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办认真研究,积级组织,制定方案,采取有力措施,狠抓项目落实,通过农场各村(居)委会的努力和各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农村改厕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现就今年xx-x改厕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目前,结合市爱卫办指示,对市爱卫办给出的100户的改厕指标。我办经过与各村(居)委商讨,根据xx-x实际情况,从申请补助的农户中,挑选出100户农户(其中,xx村委、xx、村委、xx村委各29户及青山居委13户),参与今年的厕改计划。并对其他暂未能获得改厕指标的农户进行思想工作。至今已顺利竣工所有指标内改厕项目任务接下来,我们将加紧完善改厕建档工作及静待市爱卫办下一步的工作指示。

农村改水改厕工程,是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预防和减少疾病,加快农民”保健康、奔小康”目标的实现,促进”镇风文明、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镇自2015创建卫生镇以来,镇委、镇政府对农村改水改厕工程十分重视,连续几年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到此项工程中,将此列为我镇改善十大民生工程之一,截止目前已改水1127户,改建厕所427户,农村坏境有了明显的改观,农民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现在我镇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按照”政府组织、部门协调、科学治理、全民参与”的工作方针,坚持”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典型引路”的工作原则,把农村改水改厕工作纳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实、抓细、抓好,使其真正成为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

三、基本情况

(一)、农村改水工作

3、水体消毒工作与余氯检测工作:每年都对镇干部及村分管领导进行现场消毒与余氯检测培训,开展农村水质余氯检测,全年共抽检水样12份,合格12份,合格率100%。

(二)、农村改厕工作

1、加快全镇改厕进度:据统计,近年来,全镇新建卫生户厕累计1000多座,新改建无害化户厕800累计达座,新建公共厕所3座。进一步加快农村改厕步伐,逐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力争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90%。

督查。

四、存在以下几点主要问题

(一)缺乏基层的管理网络

由于农村改水改厕面广、量大、任务重,分管领导工作繁多,缺乏具体执行的专管员,造成有的地方水体消毒不规范,余氯不稳定,有的农户改厕完成后没有进行验收等。

(二)卫生观念仍然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经过几年的宣传,群众对农村改水改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水厂企业化管理仍有一定难度;农村改厕有部分人认为是“要我做”,而对于现在推广的无害化户厕的新技术、新方法,不够了解,不乐意接受。

xx镇人民政府

2015年1月16日

实用农村改厕汇报材料(汇总15篇)篇八

吉河镇在2010年7.18洪灾中,因灾导致90户,225间房屋倒塌,392户,1237间房屋致危,特别是我镇高水村,全村倒、危房户达55户,为了尽快使群众重建家园,彻底摆脱山地危居的困扰,镇党委政府迅速行动,积极筹建高水村灾民集中安置点,市区领导高度关注并大力支持该安置点建设,区政府把高水安置点确定为全区40个集中安置点之一,给予重点帮扶,市委安排市委办、市编办、市供电局驻点包抓帮扶,镇党委政府和高水村分别成立了机构,落实专人具体组织实施。截止目前,高水村安置点房屋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配套基础设施正在紧张有序的实施过程中。

安置点前期规划建设有社区服务中心、学校、广尝绿地、供水、路灯、护岸河堤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预计总投1108万元,其中群众自筹712万元(含政府给每户补贴1.7万元)、政府协调项目投入396万元。该安置点由区城乡规划设计院负责设计,总占地25亩,主要辐射周边3个村,规划安置居民60户。其中高水村灾民40户,桐车村灾民11户,炭沟村灾民10户,房屋建筑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安置点自去年9月开工建设以来,镇党委、政府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风格、联户共建、确保安全”的原则,倒排工期,目前一期工程开工建设40户,房屋建筑总面积约6400平方米,户均150---180平方米,现40户竣工正在装修当中,排污、供水、供电、硬化、绿化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目前已完成投资1020万元。

高水村安置点建设以来,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化灾为机、科学重建理念,坚持统筹规划、机制创新、科学管理和优化服务,全力以赴推进安置点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具体建设过程中,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是科学规划、精心组织。我镇结合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要求,由镇重建领导小组牵头协调民政、规划、土管、交通等部门,按照统一规划,统一选址,统一风格的要求,为安置点建设协调土地、完善审批手续。同时,我们还请设计院就安置点的房屋道路及其它公共设施进行设计,保证了安置点房屋的安全性、适用性,从而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有力推进新农村社区建设。

二是夯实责任、强化措施。为了确保全村灾民按期搬进新居,镇党委政府实行镇村干部包户、“人盯人”、“一包一”帮建责任制和四位一体的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强化重建措施,夯实重建任务。

实用农村改厕汇报材料(汇总15篇)篇九

增强村两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调动在村两委的主动性、积极性,确保村各项工作运转有序。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推行村务公开。建立健全村组织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在村财管理方面,健全“村财三审”制度,充分发挥理财监督小组的作用,修建村务公开栏,加强以财务为主的村务公开工作,让群众及时方便地了解村务和村财使用情况,增强了群众对村两委的信任。二是完善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开展争创党建示范点活动。两年来,投入资金14.8万元新建村委楼,完善村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同时开展了争创区级党建示范点活动,通过争创活动,推动村党建工作上新台阶。三是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10月开展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以来,村支部按照上级党委学习实践活动的工作部署,成立了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召开了动员大会。村支部组织了3次全体党员学习,同时针对走访和分析检查阶段群众反映的'问题,力所能及的为群众办理了2件实事,完成两个自然村自来水工程改造,增加了变压器一台,解决了茶厂用电不足的困难,使学习活动做到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

2、抓基础、增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农村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是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前提,xx村以基础设施为突破口,把改善基础设施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两年来,xx村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投入资金51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其中投入15万元建成两座变压器,保证茶叶加工的电力支持;投入6万元建成村级停车场;投入26万元修建两座农村公厕、6个茶山蓄水池、3公里的茶园机耕路;投资4万元,完成两个自然村安全饮用水工程。

3、抓生产,引项目,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近年来,村两委带领村民紧紧抓住“全区新一轮开发性生产”这一契机,对山场进行大刀阔斧的开发,大力发展铁观音茶叶种植。为了做大茶业,该村创造性地采用“党支部+企业+农户”的形式,以村两委带头种植,村民逐步推广,企业统一采购的运作模式,带动了群众共同致富。

此后,在村干部的带动下,部分群众整合有限资金,投入300多万元组织创办了两个加工厂、两家茶叶有限公司和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两年来发动群众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开发茶园600亩,形成了以xx为中心的1600多亩芙蓉山铁观音生产基地。目前,xx茶叶生产正逐步进入正常化和规模化发展,芙蓉山茶叶有限公司已经注册了“富蓉山”牌茶叶商标,同时还投资6.5万元通过了无公害产品认证,和市技术监督局签订协作合同,申报了qs食品安全市场准入认证。今年底可以拿到市场准入证,届时可以进一步提升xx茶品牌,拓展市场,增加收入。全村现有6家茶叶加工厂13条生产线,年产干茶50多吨,产值达800多万元。同时大力发展其他农业项目,种植反季节山地葡萄20亩,脐橙、板栗150亩。

4、抓卫生,促环境,整治村容村貌。

针对村容村貌脏、差、乱现象,两年来,xx村积极开展家园清洁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加大宣传,提高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增强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改变了村庄“污水乱泼、垃圾乱倒、柴草乱跺、家禽乱跑”的现象。两年来,村两委筹措资金修建两座整洁卫生的农村公厕、村级停车场、整治路边沟渠。

三、村工作计划。

20村工作思路是:围绕八都镇党委、政府年工作中心,在区挂点领导、挂钩单位的关心支持下,进一步加强村组织建设,努力提升村两委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发展不动摇,千方百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村级可用财力,为民办实事,继续抓好xx铁观音品牌的打造。

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村组织建设。

继续认真开展科学发展观活动和争创党建示范点活动。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及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提高村两委进一步发展经济的能力。

2、村经济建设。

继续发展茶叶生产加工,创办集体茶厂和金牡丹茶场,同时多渠道进行农业开发,引进更多适合xx村的效益农产品,扩大反季节山地葡萄种植面积,形成生态立体农业布局,唱好农业致富经。做好农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

3、公益项目建设。

我村将根据争取资金情况进行公益项目建设,硬化主村村内道路,新建茶园节水灌溉设施,拓宽茶山基耕路,规划修建造福工程,进行村庄外墙装修,创办农民文化设施。

四、存在困难。

xx村的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这两年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大,村发展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同时因茶叶生产规模扩大,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实用农村改厕汇报材料(汇总15篇)篇十

首先对省里领导和专家来xxx检查指导工作表示感谢和欢迎,预祝领导和专家在xxx工作顺利。

2014年xxx农村改厕工作,根据市爱卫会的有关指示精神和市爱卫会的部署,在农场领导及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办认真研究,积级组织,制定方案,采取有力措施,狠抓项目落实,通过农场各村(居)委会的努力和各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农村改厕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现就今年xxx改厕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目前,结合市爱卫办指示,对市爱卫办给出的100户的改厕指标。我办经过与各村(居)委商讨,根据xxx实际情况,从申请补助的农户中,挑选出100户农户(其中,xx村委、xx、村委、xx村委各29户及青山居委13户),参与今年的厕改计划。并对其他暂未能获得改厕指标的农户进行思想工作。至今已顺利竣工所有指标内改厕项目任务接下来,我们将加紧完善改厕建档工作及静待市爱卫办下一步的工作指示。

xxx社会事务办。

2014年7月9日。

实用农村改厕汇报材料(汇总15篇)篇十一

根据二类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的要求,农水局于3月4日印发了《关于全面摸清我县农村厕所现状的通知》,要求各乡镇全面摸清本乡镇辖区内农户总户数、卫生厕所已改户数、农户自建户数、未改户数等基本信息。经各乡镇摸排统计,我县75个行政村总户数为31236户,有卫生厕所户数为23566户,无卫生厕所户数为7670户。

为确保我县2020年全面完成二类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的要求,结合各乡镇摸排情况,我县分两批下达2020年农村改厕任务共4829户。

2020年我县农村改厕结合脱贫攻坚决胜年优先启动贫困户改厕工作,在6月份已基本完成贫困户改厕工作。目前,2020年改厕已全部竣工,正组织第三方开展验收工作。

2018年,我县启动城乡污水综合处理ppp项目建设,按照合同约定,总投资5.16亿元,建成后由项目公司负责全县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常运营管理,服务期25年。我县共75个行政村,目前69个中心村已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其他的在建,按合同中心村污水设施全覆盖。中心村改厕户有条件的将全部接入污水管网进行无害化处理,其他自然村采取农户自主清掏为主。

一是以乡镇为主体,在各乡镇设立改厕维修站点。提供对已改的户厕进行有偿的维修服务。二是在乡镇开展试点。乡镇与本地的蔬菜种植基地开展合作,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依托第三方社会机构运营农村公厕和户厕清掏和维修服务。

农村改厕工作是一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民心工程,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多村振兴战略为导向,以改善民生为目标,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宗旨,补齐影响农村群众生活的短板,进一步推动农村社会文明进步,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大美乡村重要保障。

目前,__区农户总共__户,2019年全年需要完成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__座,普及率要达__%,2020年全年需要完成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__座,普及率达90%。新建公厕__座,改造公厕22座,目前进展顺利。到目前已经完成__户,改厕完成率达86.55%。2019年以来我区把农村改厕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水平着手,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农村改厕工作,并做到以点带面,逐步推开,最终实现农村改厕全覆盖的目标。

__区区始终把农村改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环来抓,坚持在压实责任分工、强化投入保障、创新举措机制等多方面深入发力,具体是做到了“三个三”。

第一,打牢“三大基础”。

一是打牢责任分工的基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出台了《__市__区农村改厕工作实施方案》和《__市__区农村改厕督查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卫健委,由区委宣传部、区政府办、发改委、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卫健委、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城管局等主要部门组成,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统筹协调,每月2o日至25日,区里组织专家组对各乡镇农村改厕进行检查和技术指导,并在全区范围内排名,确保农村改厕各项工作高效开展。

二是打牢数据信息的基础。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广泛深入开展调查摸底。由各乡镇(街道)牵头,充分发挥村(居)队伍数量多、熟悉情况、善做群众工作的优势,由乡镇把改厕任务数下发各行政村,组织村干部扎实开展入户调查,为了确保改厕数据的真实性,我区开发了一套改厕采集软件,方便改厕资料的收集。全面掌握,确保改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落到实处,为针对性开展农村改厕工作打牢数据信息基础。

三是打牢宣传发动的基础。大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将宣传发动贯穿于改厕工作的全过程。召开村、组干部和群众座谈会形式,与他们细算改厕的健康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四本帐,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改是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每个乡镇都抓好了三个行政村以上的农村改厕示范点(每个村一个点,原则上每个点不少于30户),建设标准按区爱卫办下发的图纸标准实施,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板报、宣传栏等媒体,宣传改厕的科学道理和卫生防病知识,增强农民的卫生意识,改变传统的不卫生、不文明的陋习。再是印发改厕宣传资料,宣传改厕益处,教育群众转变思想。最大限度提升群众对农村改厕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第二,落实“三大保障”。

一是通过强化资金投入,保障农户改厕工作。按照“地方为主、中央补助”政策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原则,经验收合格后,每座奖补1000—1600元,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厕所改革,区里根据改厕建设情况,对工作推进进度靠前的乡镇(街道)还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二是通过优化举措机制,保障政策扶持。相关资金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厕所革命相关项目的支持力度,整合更多的资金用于项目实施和后续管理。要把推进厕所革命作为文明创建和卫生创建的重要内容,改水改厕不到位、不彻底的,在创建卫生乡镇、卫生村(社区)考评中实行“一票否决”。

三是通过注重跟踪服务,保障改厕的规范管理。要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督与管理,认真执行《江西省农村改厕项目三格户厕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加强技术培训,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组织现场施工。不得变更三格式化粪池结构及技术标准,未经统一培训且未取得相关资质的人员不得承包施工项目。要按照编号造册的要求进行编号和造册备案,并统一拍照备查。每座化粪池均需提供显示该池编号的照片作为申请验收的必备资料。

第三、强化“三项管理”。

一是强化质量管理。在工程推进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严把质量关,确保把农村改厕工作做好、好实。请改厕专家对全区乡镇(街道)、村(居)具体负责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在建设初期到现场讲解指导,放好样板,打造示范村,其他项目村再以样板村的标准进行推开。

二是强化督查管理。区卫健委、农业农村局对全区改厕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明察暗访。同时乡镇(街道)、村(居)明确分管领导,专门负责工程的质量和施工的进度。对于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给乡镇(街道)、村(居),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到位。区分管领导不定期到现场督查指导改厕工作。

三是强化管护工作管理。农村改厕“三分建、七分管”,建好厕所是前提,用好、管好才是关键。卫生厕所设计再科学、施工质量再好,如若使用不当,不进行维护,也会出现卫生厕所不卫生的问题,并且影响使用年限。要防止重建设、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的倾向。各乡镇(街道)在加快改厕步伐的同时,做到加强对农户的指导,让群众掌握科学的使用和维护方法。要做好后续服务工作,把为民服务零距离体现在工作细节上,定期组织农户维护清理,确保建好一个、管好一个、用好一个。

(一)部分干部群众思想观念较为陈旧。经过实地调研,部分乡镇农户由于传统观念,不愿将新建厕屋置于院内,宁愿选择位置较远的院外,甚至将改厕工作视为包袱,为改厕施工带来了一定难度。

(二)农村改风宣传力度需一步加大。部分农户改厕意识不强,仍执拗于千百年的传统习惯,卫生意识不高,不知道“三格式”化粪池的原理,仍不知道从第三格中取肥施用,未真正认识到农村改厕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三)需要进一步加大改厕资金投入。由于目前人工工资、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现有补助标准显然不够,加之少数农户不愿自筹,村里又没有实力补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厕工作的顺利开展。

具体将做到“三个进一步”。

一是进一步巩固提升宣传成效。在现有知晓率的基础上,不断在农户理解政策、吃透政策上再下功夫,通过进一步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系统宣传引导,让广大农户不单只停留在简单的知晓层面,更进一步加深对现有政策实质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做到用好政策、用活政策,真正让农村改厕这一政策得到顺利开展。

二是进一步加快农村改厕步伐。坚持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先易后难,因地制宜,对群众基础好的村民组先行实施,务求实效。同时,加强交流沟通,优先发展几个示范片,各村优先发展几个示范户,实现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典型推动,全面推开。

三是进一步探索完善农村改厕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农村改厕工作,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出实招,压实责任,推动农村改厕工作保障再提升、服务再提升、管理再提升,不断推动我农村改厕工作再上新台阶。

xx镇2020年共有改厕任务262户,根据县“__”工作部署要求,在县住建局的大力指导下,我镇高度重视、精心谋划、扎实推进,并于9月下旬全面完成全镇改厕施工和乡镇验收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改厕工作,成立了由书记镇长任组长的领导组,明确分管负责人和经办人。各村成立由联系村班子成员任组长的村级工作组,并明确一名经办人员,专门负责改厕工作,确保工作推进。

各村按照经办人牵头的原则,由分片村干分头进行改厕工作宣传动员和摸底登记。在全面摸底的基础上,按照自主申请、先易后难的原则遴选出2020年改厕农户名单,确保改厕顺利实施。

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坚决不搞强迫命令。愿意开展改厕的农户主动向村委会申请,在明确主动参与协助改厕等义务的基础上签订承诺协议,确保合力推进。对于少数改厕过程中不予配合的农户,及时予以动态调整。

一是合理确立模式。为尽快发挥改厕效益,我镇确立了从室内坐便器到室外污水处理一体化的改厕模式。二是科学分类实施。我镇改厕多采用在室内洗澡间装配坐便器,室外装配化粪池的方式开展;对于少数砖混结构旱厕采用就地改造。这样即节约用地,节省成本,又提升了农村形象。

在各级专项资金基础上,我镇按照300元/户的标准为室内没有坐便器的农户统一安装坐便器,确保建成一个使用一个。

我镇采取“六个统一”确保改厕工作实施到位。一是统一标准,严格按照省改厕图纸施工;二是统一采购,采购正规厂家的装配式三个化粪池;三是统一培训,邀请化粪池厂房对施工人员进行集中现场施工培训;四是统一施工,通过招投标程序分四个标段开展全镇改厕施工,签订合同,明确任务和时限,确保按时按质完成任务;五是统一监管,镇村改厕工作组实行每周一巡查,发现施工和质量问题立即整改。工作六是统一验收,由镇、村改厕工作组严把验收标准,不合格的通过整改符合要求后再予以验收。

农村改水改厕工程,是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预防和减少疾病,加快农民”保健康、奔小康”目标的实现,促进”镇风文明、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镇自2010创建卫生镇以来,镇委、镇政府对农村改水改厕工程十分重视,连续几年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到此项工程中,将此列为我镇改善十大民生工程之一,截止目前已改水1127户,改建厕所427户,农村坏境有了明显的改观,农民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现在我镇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总结如下:

坚持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按照”政府组织、部门协调、科学治理、全民参与”的工作方针,坚持”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典型引路”的工作原则,把农村改水改厕工作纳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实、抓细、抓好,使其真正成为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

1、改造水厂及二次改水:根据工作任务,做好全镇x个村委(社区)自来水工程建造和xx厂(站)管网延伸工作的技术指导,共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5740人,通过改造水厂管网延伸工作,受益人口。

累计达8000多人,同时,积极配合水利局开展“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对全镇九个村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二次改水受益人口9352人;。

2、实施规范水体消毒项目:我镇2座水厂积极做好规范水体消毒项目,这些水厂都建立了水体消毒管理房,配备了氯块缓释消毒器,并落实了专人管理,有的延伸了供水管道,建立了水体消毒与检测登记等记录,落实了相应的规章制度;。

3、水体消毒工作与余氯检测工作:每年都对镇干部及村分管领导进行现场消毒与余氯检测培训,开展农村水质余氯检测,全年共抽检水样12份,合格12份,合格率100%。

1、加快全镇改厕进度:据统计,近年来,全镇新建卫生户厕累计1000多座,新改建无害化户厕800累计达座,新建公共厕所3座。进一步加快农村改厕步伐,逐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力争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90%。

2、创建全镇改厕达标村:镇政府组织农办、环保、卫生、等部门分管负责人到各村指导农村改厕工作;组织村分管领导、改厕负责人、达标村负责人和施工人员等不同层次的相关人员到各村现场参观,并邀请专家进行改厕技术培训,发放各类改厕宣传资料5000余份,接受培训160人次。积极培育农村改厕示范典型,利用抓点示范、典型引路,积极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因地制宜,根据各村情况选择预制式、砖砌式、污水一体化等,要求严格按照标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结合“清洁乡村”检查,对每个村的一个改厕达标村进行了中期。

督查。

(一)缺乏基层的管理网络。

由于农村改水改厕面广、量大、任务重,分管领导工作繁多,缺乏具体执行的专管员,造成有的地方水体消毒不规范,余氯不稳定,有的农户改厕完成后没有进行验收等。

(二)卫生观念仍然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经过几年的宣传,群众对农村改水改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水厂企业化管理仍有一定难度;农村改厕有部分人认为是“要我做”,而对于现在推广的无害化户厕的新技术、新方法,不够了解,不乐意接受。

农村改厕工作是一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民心工程,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多村振兴战略为导向,以改善民生为目标,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宗旨,补齐影响农村群众生活的短板,进一步推动农村社会文明进步,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大美乡村重要保障。

目前,__区农户总共__户,2019年全年需要完成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__座,普及率要达__%,2020年全年需要完成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__座,普及率达90%。新建公厕__座,改造公厕22座,目前进展顺利。到目前已经完成__户,改厕完成率达86.55%。2019年以来我区把农村改厕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水平着手,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农村改厕工作,并做到以点带面,逐步推开,最终实现农村改厕全覆盖的目标。

__区区始终把农村改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环来抓,坚持在压实责任分工、强化投入保障、创新举措机制等多方面深入发力,具体是做到了“三个三”。

第一,打牢“三大基础”。

一是打牢责任分工的基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出台了《__市__区农村改厕工作实施方案》和《__市__区农村改厕督查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卫健委,由区委宣传部、区政府办、发改委、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卫健委、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城管局等主要部门组成,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统筹协调,每月2o日至25日,区里组织专家组对各乡镇农村改厕进行检查和技术指导,并在全区范围内排名,确保农村改厕各项工作高效开展。

二是打牢数据信息的基础。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广泛深入开展调查摸底。由各乡镇(街道)牵头,充分发挥村(居)队伍数量多、熟悉情况、善做群众工作的优势,由乡镇把改厕任务数下发各行政村,组织村干部扎实开展入户调查,为了确保改厕数据的真实性,我区开发了一套改厕采集软件,方便改厕资料的收集。全面掌握,确保改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落到实处,为针对性开展农村改厕工作打牢数据信息基础。

三是打牢宣传发动的基础。大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将宣传发动贯穿于改厕工作的全过程。召开村、组干部和群众座谈会形式,与他们细算改厕的健康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四本帐,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改是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每个乡镇都抓好了三个行政村以上的农村改厕示范点(每个村一个点,原则上每个点不少于30户),建设标准按区爱卫办下发的图纸标准实施,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板报、宣传栏等媒体,宣传改厕的科学道理和卫生防病知识,增强农民的卫生意识,改变传统的不卫生、不文明的陋习。再是印发改厕宣传资料,宣传改厕益处,教育群众转变思想。最大限度提升群众对农村改厕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第二,落实了“三大保障”。

一是通过强化资金投入,保障农户改厕工作。按照“地方为主、xx补助”政策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原则,经验收合格后,每座奖补1000—1600元,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厕所改革,区里根据改厕建设情况,对工作推进进度靠前的乡镇(街道)还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二是通过优化举措机制,保障政策扶持。相关资金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厕所革命相关项目的支持力度,整合更多的资金用于项目实施和后续管理。要把推进厕所革命作为文明创建和卫生创建的重要内容,改水改厕不到位、不彻底的,在创建卫生乡镇、卫生村(社区)考评中实行“一票否决”。

三是通过注重跟踪服务,保障改厕的规范管理。要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督与管理,认真执行《江西省农村改厕项目三格户厕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加强技术培训,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组织现场施工。不得变更三格式化粪池结构及技术标准,未经统一培训且未取得相关资质的人员不得承包施工项目。要按照编号造册的要求进行编号和造册备案,并统一拍照备查。每座化粪池均需提供显示该池编号的照片作为申请验收的必备资料。

第三、强化“三项管理”。

一是强化质量管理。在工程推进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严把质量关,确保把农村改厕工作做好、好实。请改厕专家对全区乡镇(街道)、村(居)具体负责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在建设初期到现场讲解指导,放好样板,打造示范村,其他项目村再以样板村的标准进行推开。

二是强化督查管理。区卫健委、农业农村局对全区改厕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明察暗访。同时乡镇(街道)、村(居)明确分管领导,专门负责工程的质量和施工的进度。对于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给乡镇(街道)、村(居),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到位。区分管领导不定期到现场督查指导改厕工作。

三是强化管护工作管理。农村改厕“三分建、七分管”,建好厕所是前提,用好、管好才是关键。卫生厕所设计再科学、施工质量再好,如若使用不当,不进行维护,也会出现卫生厕所不卫生的问题,并且影响使用年限。要防止重建设、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的倾向。各乡镇(街道)在加快改厕步伐的同时,做到加强对农户的指导,让群众掌握科学的使用和维护方法。要做好后续服务工作,把为民服务零距离体现在工作细节上,定期组织农户维护清理,确保建好一个、管好一个、用好一个。

(一)部分干部群众思想观念较为陈旧。经过实地调研,部分乡镇农户由于传统观念,不愿将新建厕屋置于院内,宁愿选择位置较远的院外,甚至将改厕工作视为包袱,为改厕施工带来了一定难度。

(二)农村改风宣传力度需一步加大。部分农户改厕意识不强,仍执拗于千百年的传统习惯,卫生意识不高,不知道“三格式”化粪池的原理,仍不知道从第三格中取肥施用,未真正认识到农村改厕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三)需要进一步加大改厕资金投入。由于目前人工工资、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现有补助标准显然不够,加之少数农户不愿自筹,村里又没有实力补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厕工作的顺利开展。

具体将做到“三个进一步”。

一是进一步巩固提升宣传成效。在现有知晓率的基础上,不断在农户理解政策、吃透政策上再下功夫,通过进一步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系统宣传引导,让广大农户不单只停留在简单的知晓层面,更进一步加深对现有政策实质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做到用好政策、用活政策,真正让农村改厕这一政策得到顺利开展。

二是进一步加快农村改厕步伐。坚持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先易后难,因地制宜,对群众基础好的村民组先行实施,务求实效。同时,加强交流沟通,优先发展几个示范片,各村优先发展几个示范户,实现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典型推动,全面推开。

三是进一步探索完善农村改厕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农村改厕工作,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出实招,压实责任,推动农村改厕工作保障再提升、服务再提升、管理再提升,不断推动我农村改厕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面对改厕工作数量大、技术高、时间紧等实际,迅速建立了以分管书记为首,镇科教文办为主体,镇卫生所、建管站、水利站等部门全力配合的全镇农村改厕工作领导小组。各街道、村居建立调整了由丰富工作经验同志组成的领导班子,并落实专人负责,加大了领导力度;二是建立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系村制度,明确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进一步加强了对改厕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二)抓宣传教育,农村改厕工作的认识程度进一步提高。

一是结合创建卫生村工作,切实有效地开展多形式、多层次、深入持久的改厕宣传教育活动。各街道、村居通过有线电视、广播专题播出健康卫生知识;向每家每户发放公开信,宣传改厕的重要性。同时利用横幅、标语、黑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建立强大的群众基础。二是坚持以各村(居)为依托,通过派员蹲点、卫生宣传日等方式到村居入门入户宣传,变“要我改厕”为“我要改厕”,自觉投入改厕工作。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健全激励机制。经费不足是改厕的一大难题,为进一步推动全镇农村改厕工作的顺利实施,采取“上级政府补一点、镇政府贴一点,村集体配一点”的办法,保证资金投入。全镇共投入资金400多万元,保证了改厕的顺利实施。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增强改厕技术力量。以村居为单位举办多次改厕技术培训,确保各村居有熟练技术的改厕专业人员。镇领导多次到各村指导、督促改厕工作,有力保证了改厕工作的顺利推进。

为确保改厕任务保质保量的推进,镇政府建立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在改厕过程中,镇政府与具体实施改厕工作的村签订了责任状,要求村领导负责做好村民思想工作,协调现场矛盾,限期推进改厕任务,并将工作实绩与工资、奖金挂钩。通过各村自查、镇级督查、市级验收等方式督促改厕工作的进程。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措施,做到改厕质量与进度同步。

建立“全镇有示范村、各村有示范户”的工作模式,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推广好的做法与经验,调动村民向好意识,全面铺开改厕工作。城南村、许庄村落实专人组织改厕班子,在通过对村民走访、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按照村民住户相对集中的原则选址,统一采用“三格式”新建公厕,在新建处配备灰箱,便于村民堆放生活垃圾,同时落实公厕专人保洁。新建公厕交付使用后,原村民旱厕全部拆除,此举得到村民赞同,并在全镇得到推广。

(一)建立组织,强调一个“精”字。

为打好农村户厕改造的攻坚战,镇党委、政府精心组织,切实加强领导,把改厕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当做一件大事来抓。针对改厕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分布广的特点,镇、街道、村居迅速行动,都及时建立了农村改厕工作小组。同时,镇政府下发了《**镇农村改厕普及村标准及考核办法的通知》,明确责任,分解任务,排出进度,挂图作战。建立镇机关各部门联系村制度,形成全镇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良好态势,全镇农村改厕工作得以整体推进。

(二)掌握实情,力求一个“准”字。

多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及农村拆迁,农村户厕数据变化较大,为进一步摸清改厕底数,各村居落实专门队伍,对农村户厕进行调查摸底。从各村农村人口数到变化后的户厕数,从原有的三格式、水冲式、卫生厕所、简易式、公厕户各类数据到每口厕所的长度、宽度,都做到准确测量、分类统计。城东村是此次改厕任务最重的村,他们落实专人统计摸底,每天顶着烈日走遍每家每户,仔细统计,准确测量,做到统计一户不漏,尺寸一户不错。细致精确的调查摸底为全镇农村户厕改造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热情宣传,注意一个“广字”。

各街道、各行政村充分利用有线广播、电视、板报、橱窗等多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改厕的重要意义。镇科教文办将《**镇农村家庭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使用注意事项》下发到每家每户,明确改厕工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关系,提高群众的卫生意识、责任意识,增强群众改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进一步搞好组织推动。4月份,镇政府组织各村的支部书记到南通市崇川区参观学习他们改厕的先进经验,5月初在仙鹤村先行搞了10户试点工作,并于5月22日在仙鹤村召开了改厕工作推进会,增强改厕工作的紧迫意识,动员全镇打响改厕攻坚战。要求进一步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动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广大基层干部,全力以赴打好农村改厕这场硬仗。镇政府各单位、各部门的领导干部、机关工作人员及至村领导干部纷纷带头做起,为群众树立榜样,有效推动了群众改厕的积极性。

(四)狠抓落实,做到一个“快”字。

农村改厕工作直接影响到创建卫生村进程,更直接影响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进程与实现。镇政府充分认识到改厕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千方百计加快工作进度。红星村、城南村采取与具体改厕实施部门(到组)签订责任状,工作实绩与工资、奖金挂钩,以及通过听汇报、看台帐、查现场、访群众等方式督促改厕进度。仙鹤成立专业队伍,分成6个施工组,首先放样试点,各组在短期内落实专人从事改厕工作。红星村在改厕任务下达后,三天内落实了四个工程队,分组实施。改厕测量统计工作于一周内完成,十天内就完成了三十多座三格式改厕样板,为全镇改厕工作树立了先进典型。

(五)规范运作,坚持一个“质”字。

本着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的原则全力推进农村改厕。为保证改厕的质量,镇政府对各村居的分管领导、分管人员,改厕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组织了多场技术培训,通过集中辅导、现场技术人员狠抓质量。改厕队伍深入到农户、定好点、选好型、购好材,注重科学改造,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为保证改厕任务落实到位,镇、村、居分别出资,保证资金到位。红星村投入50余万元,对全村599个私厕进行了改造,目前全村无害化三格式卫生厕所达97%以上,并改造公厕2座,新建公厕1座。城南村全村500座户厕均改成卫生厕所,对已划红线征地的一、五、八~十二组住户也进行了改厕,改厕面达100%。同时,镇政府严格质量检查监督,随时组织“回头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改造一口,达标一口,有效保证了改厕的质量关。

经过镇、村居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基层工作人员,每日顶着酷暑,走遍每家每户,耐心动员、仔细测量,不辞辛苦推进改厕工作,目前我镇已达到改厕创建指标,其中各村的改厕普及率均已达到90%以上。全镇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面得到提高,农村卫生环境和农民卫生习惯得到较大改善。

农村改厕工作是一项社会性、长期性的工程,不能仅以达到创建目标为根本目的,而要将其做为一项民心工程来建设。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从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改厕工作的认识,把改厕作为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的牵动性项目摆上重要工作日程。进一步发挥镇、村、居改厕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将改厕工作纳入本职工作中,加大扶持力度,深入基层,加强对联系点的指导与督查,切实发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主动性。

二是要进一步强化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群众改厕积极性。继续广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深入持久的改厕宣传活动。结合“非典”和“禽流感”、“猪链球菌”防治工作,开展改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报刊、宣传画等方式,大力宣传,营造氛围,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改厕的自觉性。

三是要加强技术培训指导,狠抓建设施工。加强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切实结合改厕用户不同需要,组织技术力量进行试点实践,解决改厕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加大开展改厕技术培训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专业施工队伍,同时注重建设施工向专业化、市场化方向的发展。

四是要建立社会化动员机制,强化使用管理。将农村改厕工作与创建卫生村工作相结合。坚持改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重点帮扶制度;坚持并切实发挥基层党团干部、医务人员、教师等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宣传推广卫生厕所的使用管理办法,深入农户培训、教育和引导正确用厕和管厕,使改厕户更好的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改厕工作的发挥。

五是要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加强监督考核。各街道、村、居及时向镇政府汇报改厕动态,镇政府及时向市爱卫办上报改厕情况,以便及时了解沟通。相关单位、部门也应将农村卫生厕所建设纳入年度考核,高度重视改厕工作,并在改厕经费上予以保证。

农村改厕工作是一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民心工程,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为全面完成2018年自然村4349户常住农户卫生厕所改造,切实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生活质量,我委通过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工作计划,加强宣传培训等措施积极推进农村改厕工作,真正把这一造福农村群众的民心工程抓好抓实。

(一)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县政府制发了《来安县2018年农村改厕工作计划(来政办秘〔2018〕11号》文件,遵循部分乡镇建档立卡贫困户优先实施、部分乡镇贫困村常住户优先实施、其余自然村常住户分步实施原则,根据省、市下达我县的3000户改厕任务要求,结合各乡镇上报自愿申请改厕农户情况,确定全县完成自然村4349户常住农户卫生厕所改造。同时,按照县发改委要求,制作完成农村改厕项目立项文书,并在项目投资平台录入。县卫计委、项目镇分别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组织,明确分管负责人和具体经办人,为项目的有效实施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实施。

召集了全县12个乡镇分管负责人,组织召开了2018年全县农村改厕工作专题会议,建立农村改厕专用qq群和微信群,安排部署摸底调查工作,按照自愿申请原则,进行旱厕改造。制发了改造申请表、统计表、整治协议书、过程管控表、项目验收表等一系列文书,用于指导乡镇高效规范开展农村改厕工作,并将改厕任务细分到责任人,确保改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落到实处。前往三湾、六郎、石固等9个贫困村,实地查看贫困户厕所情况,并联系相应乡(镇)政府,就做好农村改厕摸底调查工作提出要求。

(三)合理布点,加大财政投入。

为确保改厕项目的顺利推进,经广泛调研,便于建设管理,发挥改厕工作的防病效益,确定实施主体为半塔镇和杨郢乡。其中半塔镇实施改厕农户1505户,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330户,贫困村常住户405户,自然村常住户770户;杨郢乡实施全乡推进,改厕农户2844户,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377户,贫困村常住户631户,自然村常住户1836户。同时,县政府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安排农村改厕项目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采购农村改厕所需相关配套设备、地下部分建设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厕屋改造等。

(四)公开招标,确保公平公正。

县卫计委负责采公开招标农村改厕所需的装配式三格式化粪池、坐便器、蹲便器、加压水桶等配套设备;杨郢乡、半塔镇负责落实的改厕施工队公开招标工作。

(五)加强培训,现场教学推进。

为准确、及时、全面完成全县“三大革命”gis系统农村改厕信息录入工作,同时做好农村改厕健康教育培训工作,7月17日上午,县卫计委组织今年实施农村改厕项目的半塔镇、杨郢乡系统管理员及12个项目村负责人,召开了农村环境“三大革命”gis系统信息录入暨农村改厕健康教育培训会。

7月25日下午,来安县农村改厕现场推进会在杨郢乡静波村召开。县卫计委分管负责人和股室负责人;半塔镇、杨郢乡政府相关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12个项目村负责人以及半塔镇、杨郢乡中标施工队技术人员参会。与会人员共同前往到静波村孙郢组农村改厕试点农户家中,现场观摩了农村旱厕改造施工工艺,全面了解了装配式三个化粪池规格型号、安装流程、使用须知以及后期维护等各关键环节和全过程。

(六)强化督查,确保标准建设。

为保证建厕质量、进度和标准,全面落实《全国爱卫办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户厕建设的通知》和省住建厅制发的《安徽省农村改厕技术导则(试行)》(2018年修订)精神,6月-12月间,县卫计委数次组织业务人员深入村、组、户,指导农户建厕,在选址、设计、选料、注意事项等方面给予了技术指导,杨郢乡组织各村民理事会主要成员3-5人现场全程监督施工进程,及时改正了改厕过程中发现的各种质量问题,从而保证了改厕项目又好又快地开展。已建成4352座,在建283座。“三大革命”gis平台系统已录入信息4352条。

(一)部分群众思想观念较为陈旧。经过实地调研,部分乡镇农户由于传统观念,不愿将新建厕屋置于院内,宁愿选择位置较远的院外,为改厕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农村改厕宣传力度需一步加大。部分农户改厕意识不强,仍执拗于千百年的传统习惯,卫生意识不高,未真正认识到农村改厕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宣传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务实作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进一步认清形势、务实作为,把农村改厕作为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定期调度、督促指导,协调帮助镇、村两级解决改厕工作实施中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完成年度农村改厕目标任务。

(二)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微信、广播、报纸等媒体平台,全方位地开展改厕科普知识宣传,通过组织开展健康教育讲座、设置宣传栏等多种有效方式,积极宣传改厕的科学道理,改变传统的不良习惯,增强农民改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以会代训,加以推广复制。坚持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因地制宜,务求实效。同时,加强交流沟通,优先发展几个示范片,各村优先发展几个示范户,实现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典型推动,全面推开全县农村改厕工作。

(四)超前谋划,科学制定规划。按照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合理确定年度改厕地点、任务数和时间节点。健全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努力实现“厕具坏了有人修、渣液满了有人抽、抽走之后有效用”的基本目标。同时,进一步引导群众正确使用卫生户厕,促进农民健康意识的形成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转变,形成全民积极配合、广泛支持、主动参与的良好局面,共同珍惜和维护自己的美好家园,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根据二类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的要求,农水局于3月4日印发了《关于全面摸清我县农村厕所现状的通知》,要求各乡镇全面摸清本乡镇辖区内农户总户数、卫生厕所已改户数、农户自建户数、未改户数等基本信息。经各乡镇摸排统计,我县75个行政村总户数为31236户,有卫生厕所户数为23566户,无卫生厕所户数为7670户。

为确保我县2020年全面完成二类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的要求,结合各乡镇摸排情况,我县分两批下达2020年农村改厕任务共4829户。

2020年我县农村改厕结合脱贫攻坚决胜年优先启动贫困户改厕工作,在6月份已基本完成贫困户改厕工作。目前,2020年改厕已全部竣工,正组织第三方开展验收工作。

2018年,我县启动城乡污水综合处理ppp项目建设,按照合同约定,总投资5.16亿元,建成后由项目公司负责全县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常运营管理,服务期25年。我县共75个行政村,目前69个中心村已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其他的在建,按合同中心村污水设施全覆盖。中心村改厕户有条件的将全部接入污水管网进行无害化处理,其他自然村采取农户自主清掏为主。

一是以乡镇为主体,在各乡镇设立改厕维修站点。提供对已改的户厕进行有偿的维修服务。二是在乡镇开展试点。乡镇与本地的蔬菜种植基地开展合作,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依托第三方社会机构运营农村公厕和户厕清掏和维修服务。

农村改厕工作是一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民心工程,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多村振兴战略为导向,以改善民生为目标,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宗旨,补齐影响农村群众生活的短板,进一步推动农村社会文明进步,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大美乡村重要保障。

目前,广丰区区农户总共149330户,2019年全年需要完成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5900座,普及率要达84.69%,2020年全年需要完成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9288座,普及率达90%。新建公厕30座,改造公厕22座,目前进展顺利。到目前已经完成124251户,改厕完成率达86.55%。2019年以来我区把农村改厕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水平着手,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农村改厕工作,并做到以点带面,逐步推开,最终实现农村改厕全覆盖的目标。

广丰区区始终把农村改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环来抓,坚持在压实责任分工、强化投入保障、创新举措机制等多方面深入发力,具体是做到了“三个三”。

第一,打牢“三大基础”。

一是打牢责任分工的基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出台了《上饶市广丰区农村改厕工作实施方案》和《上饶市广丰区农村改厕督查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卫健委,由区委宣传部、区政府办、发改委、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卫健委、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城管局等主要部门组成,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统筹协调,每月2o日至25日,区里组织专家组对各乡镇农村改厕进行检查和技术指导,并在全区范围内排名,确保农村改厕各项工作高效开展。

二是打牢数据信息的基础。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广泛深入开展调查摸底。由各乡镇(街道)牵头,充分发挥村(居)队伍数量多、熟悉情况、善做群众工作的优势,由乡镇把改厕任务数下发各行政村,组织村干部扎实开展入户调查,为了确保改厕数据的真实性,我区开发了一套改厕采集软件,方便改厕资料的收集。全面掌握,确保改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落到实处,为针对性开展农村改厕工作打牢数据信息基础。

三是打牢宣传发动的基础。大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将宣传发动贯穿于改厕工作的全过程。召开村、组干部和群众座谈会形式,与他们细算改厕的健康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四本帐,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改是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每个乡镇都抓好了三个行政村以上的农村改厕示范点(每个村一个点,原则上每个点不少于30户),建设标准按区爱卫办下发的图纸标准实施,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板报、宣传栏等媒体,宣传改厕的科学道理和卫生防病知识,增强农民的卫生意识,改变传统的不卫生、不文明的陋习。再是印发改厕宣传资料,宣传改厕益处,教育群众转变思想。最大限度提升群众对农村改厕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第二,落实“三大保障”。

一是通过强化资金投入,保障农户改厕工作。按照“地方为主、中央补助”政策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原则,经验收合格后,每座奖补1000—1600元,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厕所改革,区里根据改厕建设情况,对工作推进进度靠前的乡镇(街道)还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二是通过优化举措机制,保障政策扶持。相关资金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厕所革命相关项目的支持力度,整合更多的资金用于项目实施和后续管理。要把推进厕所革命作为文明创建和卫生创建的重要内容,改水改厕不到位、不彻底的,在创建卫生乡镇、卫生村(社区)考评中实行“一票否决”。

三是通过注重跟踪服务,保障改厕的规范管理。要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督与管理,认真执行《江西省农村改厕项目三格户厕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加强技术培训,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组织现场施工。不得变更三格式化粪池结构及技术标准,未经统一培训且未取得相关资质的人员不得承包施工项目。要按照编号造册的要求进行编号和造册备案,并统一拍照备查。每座化粪池均需提供显示该池编号的照片作为申请验收的必备资料。

第三、强化“三项管理”。

一是强化质量管理。在工程推进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严把质量关,确保把农村改厕工作做好、好实。请改厕专家对全区乡镇(街道)、村(居)具体负责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在建设初期到现场讲解指导,放好样板,打造示范村,其他项目村再以样板村的标准进行推开。

二是强化督查管理。区卫健委、农业农村局对全区改厕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明察暗访。同时乡镇(街道)、村(居)明确分管领导,专门负责工程的质量和施工的进度。对于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给乡镇(街道)、村(居),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到位。区分管领导不定期到现场督查指导改厕工作。

三是强化管护工作管理。农村改厕“三分建、七分管”,建好厕所是前提,用好、管好才是关键。卫生厕所设计再科学、施工质量再好,如若使用不当,不进行维护,也会出现卫生厕所不卫生的问题,并且影响使用年限。要防止重建设、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的倾向。各乡镇(街道)在加快改厕步伐的同时,做到加强对农户的指导,让群众掌握科学的使用和维护方法。要做好后续服务工作,把为民服务零距离体现在工作细节上,定期组织农户维护清理,确保建好一个、管好一个、用好一个。

(一)部分干部群众思想观念较为陈旧。经过实地调研,部分乡镇农户由于传统观念,不愿将新建厕屋置于院内,宁愿选择位置较远的院外,甚至将改厕工作视为包袱,为改厕施工带来了一定难度。

(二)农村改風宣传力度需一步加大。部分农户改厕意识不强,仍执拗于千百年的传统习惯,卫生意识不高,不知道“三格式”化粪池的原理,仍不知道从第三格中取肥施用,未真正认识到农村改厕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三)需要进一步加大改厕资金投入。由于目前人工工资、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现有补助标准显然不够,加之少数农户不愿自筹,村里又没有实力补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厕工作的顺利开展。

具体将做到“三个进一步”。

一是进一步巩固提升宣传成效。在现有知晓率的基础上,不断在农户理解政策、吃透政策上再下功夫,通过进一步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系统宣传引导,让广大农户不单只停留在简单的知晓层面,更进一步加深对现有政策实质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做到用好政策、用活政策,真正让农村改厕这一政策得到顺利开展。

二是进一步加快农村改厕步伐。坚持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先易后难,因地制宜,对群众基础好的村民组先行实施,务求实效。同时,加强交流沟通,优先发展几个示范片,各村优先发展几个示范户,实现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典型推动,全面推开。

三是进一步探索完善农村改厕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农村改厕工作,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出实招,压实责任,推动农村改厕工作保障再提升、服务再提升、管理再提升,不断推动我农村改厕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面对改厕工作数量大、技术高、时间紧等实际,迅速建立了以分管书记为首,镇科教文办为主体,镇卫生所、建管站、水利站等部门全力配合的全镇农村改厕工作领导小组。各街道、村居建立调整了由丰富工作经验同志组成的领导班子,并落实专人负责,加大了领导力度;二是建立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系村制度,明确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进一步加强了对改厕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二)抓宣传教育,农村改厕工作的认识程度进一步提高。

一是结合创建卫生村工作,切实有效地开展多形式、多层次、深入持久的改厕宣传教育活动。各街道、村居通过有线电视、广播专题播出健康卫生知识;向每家每户发放公开信,宣传改厕的重要性。同时利用横幅、标语、黑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建立强大的群众基础。二是坚持以各村(居)为依托,通过派员蹲点、卫生宣传日等方式到村居入门入户宣传,变“要我改厕”为“我要改厕”,自觉投入改厕工作。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健全激励机制。经费不足是改厕的一大难题,为进一步推动全镇农村改厕工作的顺利实施,采取“上级政府补一点、镇政府贴一点,村集体配一点”的办法,保证资金投入。全镇共投入资金400多万元,保证了改厕的顺利实施。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增强改厕技术力量。以村居为单位举办多次改厕技术培训,确保各村居有熟练技术的改厕专业人员。镇领导多次到各村指导、督促改厕工作,有力保证了改厕工作的顺利推进。

为确保改厕任务保质保量的推进,镇政府建立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在改厕过程中,镇政府与具体实施改厕工作的村签订了责任状,要求村领导负责做好村民思想工作,协调现场矛盾,限期推进改厕任务,并将工作实绩与工资、奖金挂钩。通过各村自查、镇级督查、市级验收等方式督促改厕工作的进程。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措施,做到改厕质量与进度同步。

建立“全镇有示范村、各村有示范户”的工作模式,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推广好的做法与经验,调动村民向好意识,全面铺开改厕工作。城南村、许庄村落实专人组织改厕班子,在通过对村民走访、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按照村民住户相对集中的原则选址,统一采用“三格式”新建公厕,在新建处配备灰箱,便于村民堆放生活垃圾,同时落实公厕专人保洁。新建公厕交付使用后,原村民旱厕全部拆除,此举得到村民赞同,并在全镇得到推广。

(一)建立组织,强调一个“精”字。

为打好农村户厕改造的攻坚战,镇党委、政府精心组织,切实加强领导,把改厕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当做一件大事来抓。针对改厕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分布广的特点,镇、街道、村居迅速行动,都及时建立了农村改厕工作小组。同时,镇政府下发了《**镇农村改厕普及村标准及考核办法的通知》,明确责任,分解任务,排出进度,挂图作战。建立镇机关各部门联系村制度,形成全镇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良好态势,全镇农村改厕工作得以整体推进。

(二)掌握实情,力求一个“准”字。

多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及农村拆迁,农村户厕数据变化较大,为进一步摸清改厕底数,各村居落实专门队伍,对农村户厕进行调查摸底。从各村农村人口数到变化后的户厕数,从原有的三格式、水冲式、卫生厕所、简易式、公厕户各类数据到每口厕所的长度、宽度,都做到准确测量、分类统计。城东村是此次改厕任务最重的村,他们落实专人统计摸底,每天顶着烈日走遍每家每户,仔细统计,准确测量,做到统计一户不漏,尺寸一户不错。细致精确的调查摸底为全镇农村户厕改造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热情宣传,注意一个“广字”。

各街道、各行政村充分利用有线广播、电视、板报、橱窗等多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改厕的重要意义。镇科教文办将《**镇农村家庭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使用注意事项》下发到每家每户,明确改厕工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关系,提高群众的卫生意识、责任意识,增强群众改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进一步搞好组织推动。4月份,镇政府组织各村的支部书记到南通市崇川区参观学习他们改厕的先进经验,5月初在仙鹤村先行搞了10户试点工作,并于5月22日在仙鹤村召开了改厕工作推进会,增强改厕工作的紧迫意识,动员全镇打响改厕攻坚战。要求进一步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动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广大基层干部,全力以赴打好农村改厕这场硬仗。镇政府各单位、各部门的领导干部、机关工作人员及至村领导干部纷纷带头做起,为群众树立榜样,有效推动了群众改厕的积极性。

(四)狠抓落实,做到一个“快”字。

农村改厕工作直接影响到创建卫生村进程,更直接影响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进程与实现。镇政府充分认识到改厕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千方百计加快工作进度。红星村、城南村采取与具体改厕实施部门(到组)签订责任状,工作实绩与工资、奖金挂钩,以及通过听汇报、看台帐、查现场、访群众等方式督促改厕进度。仙鹤成立专业队伍,分成6个施工组,首先放样试点,各组在短期内落实专人从事改厕工作。红星村在改厕任务下达后,三天内落实了四个工程队,分组实施。改厕测量统计工作于一周内完成,十天内就完成了三十多座三格式改厕样板,为全镇改厕工作树立了先进典型。

(五)规范运作,坚持一个“质”字。

经过镇、村居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基层工作人员,每日顶着酷暑,走遍每家每户,耐心动员、仔细测量,不辞辛苦推进改厕工作,目前我镇已达到改厕创建指标,其中各村的改厕普及率均已达到90%以上。全镇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面得到提高,农村卫生环境和农民卫生习惯得到较大改善。

农村改厕工作是一项社会性、长期性的工程,不能仅以达到创建目标为根本目的,而要将其做为一项民心工程来建设。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从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改厕工作的认识,把改厕作为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的牵动性项目摆上重要工作日程。进一步发挥镇、村、居改厕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将改厕工作纳入本职工作中,加大扶持力度,深入基层,加强对联系点的指导与督查,切实发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主动性。

二是要进一步强化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群众改厕积极性。继续广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深入持久的改厕宣传活动。结合“非典”和“禽流感”、“猪链球菌”防治工作,开展改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报刊、宣传画等方式,大力宣传,营造氛围,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改厕的自觉性。

三是要加强技术培训指导,狠抓建设施工。加强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切实结合改厕用户不同需要,组织技术力量进行试点实践,解决改厕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加大开展改厕技术培训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专业施工队伍,同时注重建设施工向专业化、市场化方向的发展。

四是要建立社会化动员机制,强化使用管理。将农村改厕工作与创建卫生村工作相结合。坚持改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重点帮扶制度;坚持并切实发挥基层党团干部、医务人员、教师等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宣传推广卫生厕所的使用管理办法,深入农户培训、教育和引导正确用厕和管厕,使改厕户更好的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改厕工作的发挥。

五是要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加强监督考核。各街道、村、居及时向镇政府汇报改厕动态,镇政府及时向市爱卫办上报改厕情况,以便及时了解沟通。相关单位、部门也应将农村卫生厕所建设纳入年度考核,高度重视改厕工作,并在改厕经费上予以保证。

坚持以“提高农村文明程度,保持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为目标,将农村改厕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三农”问题和为民办实事的系统工程来实施,今年以来,我县在不断巩固提高创卫成果的基础上,以农村“三清五改”工作为契机,把农村的改厕工作作为全县爱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和实事来抓,全县上下密切配合,克服了重重困难,农村的改厕工作进展良好。在改厕的过程中,县、乡(镇)、村三级职责分明,标准明确,管理规范,群众赞成,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就把今年的改厕工作作以简要总结:

实用农村改厕汇报材料(汇总15篇)篇十二

**社区位于邹平县北外环与寿济路交汇处,包括5个自然村,总人口1618人,建有党支部1个,党小组5个,村民小组10个。该支部党员68名,其中女党员12名。近年来,**社区党支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社区党建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障。

党员考评制度。在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基础上每年进行两次党内考评,采取“背对背”、无记名投票方式考评。党员拿到测评票后,回家认真思考,一天以后投入指定票箱,以此真实反映每个党员对自己和同志的认知,并对考评结果公布,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配套设施完善,完成社区内路面硬化21000㎡,绿化7400㎡,种植乔木630棵、灌木21000株;同时设臵垃圾箱10个、树路灯57盏;建设700㎡的社区卫生院、1924㎡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休闲健身广场、百果园、篮球场、乒乓球室、图书室等文化娱乐场所。为丰富入住群众的生活,社区积极开展老年太极拳、太极剑、妇女广场舞等健身活动,**社区建设正在逐步向“花园式”文明社区迈进。

三、重视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执政能力。

面对日益变化的农村工作新形势,针对农村党员干部能力不足,“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的问题,不断加强素质培训,提高干部的执政能力。

一方面,严把党员“入口关”。注重把素质高、品德好、思想上进、能致富的群众吸纳到党组织中来,及时为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不断壮大党组织的力量。党支部现有35岁以下党员14名,占党员总数的20.5%。下一步,将加大在返乡大学生、复员军人、年轻创业人才中间发展党员,把社区党员队伍打造成一支“有文化、有想法、有干劲”的先锋队,成为社区工作的“主力军”和“主心骨”。另一方面,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为选强配齐社区班子,积极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思路,通过群众推荐、个人报名等形式选拔后备干部。采取举办培训班、参加每月议政活动、开展岗前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及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提高社区后备干部的理论水平、政治素养和致富带富能力。

四、增强服务意识,树立良好形象。

一是加强班子自身建设,提高为民服务本领。“两委”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努力提高决策和执政水平,强化督促检查,狠抓工作落实,在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树立了新形象。特别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社区班子成员认真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论群众路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等指定书目,认真领会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质和内涵,进一步筑牢社区党员干部的坚定信仰,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

二是创新思路、民主决策。党支部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依靠群众。社区内无论大事小事始终在充分调查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进行,做到集思广益,科学决策,从而保证了各项工作有正确的方向、恰当的方法、可行的措施。针对**社区是农村社区,群众特别是年纪大的群众对土地感情深厚,乍进社区生活不适应甚至对进社区抱有偏见,社区党支部在社区内开辟出一片空地种植果树和蔬菜,建立“百果园”。老人可以在百果园内照顾果树、种花种菜,集休闲和劳作于一体。对农村群众卫生习惯较差的实际情况,在社区内设臵多个垃圾箱,支部委员进门入户宣传保持卫生的重要性,并将引入正规物业管理提上日程。

三是以民为本,不断拓展服务领域。

1、积极打造就业平台,拓宽居民就业渠道。**社区是农民“弃田登楼”的典型社区,农民上楼后如何就业成为党支部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社区不断加强和完善劳动和就业保障服务体系,在细致摸底的基础上,为社区适龄失业劳动者报名参加职业培训;制定土地流转规划,鼓励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把各村的农田集中耕作,组织本社区部分生产经验丰富的居民种植,成立农机合作社全部实现机械化生产。

2、优化生活环境,营造清洁文明温馨的人居环境。投资30。

多万元美化亮化社区,社区绿化面积达到35%,春天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天果实累累,是“花园式”社区。社区还配备了专职保洁人员,垃圾日扫日清,保证了社区的清洁干净。

3、构筑治安联防服务体系,确保社区平安和谐。配合镇派出所“高清天网”工程,安装高清监控4个,实现小区内全覆盖。采取多种形式为居民开展普法教育,建立邻里互助小组,形成共同协防机制。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成立矛盾纠纷调解室,聘请专业律师为法律顾问,为居民解决矛盾,提供法律援助。进一步完善社区质保、调解、普法、帮教、巡逻、消防六位一体的群防群治组织,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

四是强化服务理念,提升干部形象。工作中,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搞形式主义、不摆花架子,牢固树立“工作在基层、奉献在基层”的理念,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的最高标准,以服务社区居民为最高追求,认真解决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各项工作得到了全村百姓的理解和支持。

实用农村改厕汇报材料(汇总15篇)篇十三

农村改厕工作是一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民心工程,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为全面完成2018年自然村4349户常住农户卫生厕所改造,切实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生活质量,我委通过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工作计划,加强宣传培训等措施积极推进农村改厕工作,真正把这一造福农村群众的民心工程抓好抓实。

(一)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县政府制发了《来安县2018年农村改厕工作计划(来政办秘〔2018〕11号》文件,遵循部分乡镇建档立卡贫困户优先实施、部分乡镇贫困村常住户优先实施、其余自然村常住户分步实施原则,根据省、市下达我县的3000户改厕任务要求,结合各乡镇上报自愿申请改厕农户情况,确定全县完成自然村4349户常住农户卫生厕所改造。同时,按照县发改委要求,制作完成农村改厕项目立项文书,并在项目投资平台录入。县卫计委、项目镇分别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组织,明确分管负责人和具体经办人,为项目的有效实施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实施。

召集了全县12个乡镇分管负责人,组织召开了2018年全县农村改厕工作专题会议,建立农村改厕专用qq群和微信群,安排部署摸底调查工作,按照自愿申请原则,进行旱厕改造。制发了改造申请表、统计表、整治协议书、过程管控表、项目验收表等一系列文书,用于指导乡镇高效规范开展农村改厕工作,并将改厕任务细分到责任人,确保改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落到实处。前往三湾、六郎、石固等9个贫困村,实地查看贫困户厕所情况,并联系相应乡(镇)政府,就做好农村改厕摸底调查工作提出要求。

(三)合理布点,加大财政投入。

为确保改厕项目的顺利推进,经广泛调研,便于建设管理,发挥改厕工作的防病效益,确定实施主体为半塔镇和杨郢乡。其中半塔镇实施改厕农户1505户,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330户,贫困村常住户405户,自然村常住户770户;杨郢乡实施全乡推进,改厕农户2844户,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377户,贫困村常住户631户,自然村常住户1836户。同时,县政府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安排农村改厕项目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采购农村改厕所需相关配套设备、地下部分建设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厕屋改造等。

(四)公开招标,确保公平公正。

县卫计委负责采公开招标农村改厕所需的装配式三格式化粪池、坐便器、蹲便器、加压水桶等配套设备;杨郢乡、半塔镇负责落实的改厕施工队公开招标工作。

(五)加强培训,现场教学推进。

为准确、及时、全面完成全县“三大革命”gis系统农村改厕信息录入工作,同时做好农村改厕健康教育培训工作,7月17日上午,县卫计委组织今年实施农村改厕项目的半塔镇、杨郢乡系统管理员及12个项目村负责人,召开了农村环境“三大革命”gis系统信息录入暨农村改厕健康教育培训会。

7月25日下午,来安县农村改厕现场推进会在杨郢乡静波村召开。县卫计委分管负责人和股室负责人;半塔镇、杨郢乡政府相关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12个项目村负责人以及半塔镇、杨郢乡中标施工队技术人员参会。与会人员共同前往到静波村孙郢组农村改厕试点农户家中,现场观摩了农村旱厕改造施工工艺,全面了解了装配式三个化粪池规格型号、安装流程、使用须知以及后期维护等各关键环节和全过程。

(六)强化督查,确保标准建设。

为保证建厕质量、进度和标准,全面落实《全国爱卫办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户厕建设的通知》和省住建厅制发的《安徽省农村改厕技术导则(试行)》(2018年修订)精神,6月-12月间,县卫计委数次组织业务人员深入村、组、户,指导农户建厕,在选址、设计、选料、注意事项等方面给予了技术指导,杨郢乡组织各村民理事会主要成员3-5人现场全程监督施工进程,及时改正了改厕过程中发现的各种质量问题,从而保证了改厕项目又好又快地开展。已建成4352座,在建283座。“三大革命”gis平台系统已录入信息4352条。

(一)部分群众思想观念较为陈旧。经过实地调研,部分乡镇农户由于传统观念,不愿将新建厕屋置于院内,宁愿选择位置较远的院外,为改厕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农村改厕宣传力度需一步加大。部分农户改厕意识不强,仍执拗于千百年的传统习惯,卫生意识不高,未真正认识到农村改厕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宣传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务实作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进一步认清形势、务实作为,把农村改厕作为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定期调度、督促指导,协调帮助镇、村两级解决改厕工作实施中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完成年度农村改厕目标任务。

(二)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微信、广播、报纸等媒体平台,全方位地开展改厕科普知识宣传,通过组织开展健康教育讲座、设置宣传栏等多种有效方式,积极宣传改厕的科学道理,改变传统的不良习惯,增强农民改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以会代训,加以推广复制。坚持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因地制宜,务求实效。同时,加强交流沟通,优先发展几个示范片,各村优先发展几个示范户,实现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典型推动,全面推开全县农村改厕工作。

(四)超前谋划,科学制定规划。按照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合理确定年度改厕地点、任务数和时间节点。健全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努力实现“厕具坏了有人修、渣液满了有人抽、抽走之后有效用”的基本目标。同时,进一步引导群众正确使用卫生户厕,促进农民健康意识的形成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转变,形成全民积极配合、广泛支持、主动参与的良好局面,共同珍惜和维护自己的美好家园,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一是面对改厕工作数量大、技术高、时间紧等实际,迅速建立了以分管书记为首,镇科教文办为主体,镇卫生所、建管站、水利站等部门全力配合的全镇农村改厕工作领导小组。各街道、村居建立调整了由丰富工作经验同志组成的领导班子,并落实专人负责,加大了领导力度;二是建立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系村制度,明确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进一步加强了对改厕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二)抓宣传教育,农村改厕工作的认识程度进一步提高。

一是结合创建卫生村工作,切实有效地开展多形式、多层次、深入持久的改厕宣传教育活动。各街道、村居通过有线电视、广播专题播出健康卫生知识;向每家每户发放公开信,宣传改厕的重要性。同时利用横幅、标语、黑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建立强大的群众基础。二是坚持以各村(居)为依托,通过派员蹲点、卫生宣传日等方式到村居入门入户宣传,变“要我改厕”为“我要改厕”,自觉投入改厕工作。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健全激励机制。经费不足是改厕的一大难题,为进一步推动全镇农村改厕工作的顺利实施,采取“上级政府补一点、镇政府贴一点,村集体配一点”的办法,保证资金投入。全镇共投入资金400多万元,保证了改厕的顺利实施。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增强改厕技术力量。以村居为单位举办多次改厕技术培训,确保各村居有熟练技术的改厕专业人员。镇领导多次到各村指导、督促改厕工作,有力保证了改厕工作的顺利推进。

为确保改厕任务保质保量的推进,镇政府建立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在改厕过程中,镇政府与具体实施改厕工作的村签订了责任状,要求村领导负责做好村民思想工作,协调现场矛盾,限期推进改厕任务,并将工作实绩与工资、奖金挂钩。通过各村自查、镇级督查、市级验收等方式督促改厕工作的进程。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措施,做到改厕质量与进度同步。

建立“全镇有示范村、各村有示范户”的工作模式,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推广好的做法与经验,调动村民向好意识,全面铺开改厕工作。城南村、许庄村落实专人组织改厕班子,在通过对村民走访、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按照村民住户相对集中的原则选址,统一采用“三格式”新建公厕,在新建处配备灰箱,便于村民堆放生活垃圾,同时落实公厕专人保洁。新建公厕交付使用后,原村民旱厕全部拆除,此举得到村民赞同,并在全镇得到推广。

(一)建立组织,强调一个“精”字。

为打好农村户厕改造的攻坚战,镇党委、政府精心组织,切实加强领导,把改厕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当做一件大事来抓。针对改厕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分布广的特点,镇、街道、村居迅速行动,都及时建立了农村改厕工作小组。同时,镇政府下发了《**镇农村改厕普及村标准及考核办法的通知》,明确责任,分解任务,排出进度,挂图作战。建立镇机关各部门联系村制度,形成全镇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良好态势,全镇农村改厕工作得以整体推进。

(二)掌握实情,力求一个“准”字。

多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及农村拆迁,农村户厕数据变化较大,为进一步摸清改厕底数,各村居落实专门队伍,对农村户厕进行调查摸底。从各村农村人口数到变化后的户厕数,从原有的三格式、水冲式、卫生厕所、简易式、公厕户各类数据到每口厕所的长度、宽度,都做到准确测量、分类统计。城东村是此次改厕任务最重的村,他们落实专人统计摸底,每天顶着烈日走遍每家每户,仔细统计,准确测量,做到统计一户不漏,尺寸一户不错。细致精确的调查摸底为全镇农村户厕改造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热情宣传,注意一个“广字”。

各街道、各行政村充分利用有线广播、电视、板报、橱窗等多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改厕的重要意义。镇科教文办将《**镇农村家庭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使用注意事项》下发到每家每户,明确改厕工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关系,提高群众的卫生意识、责任意识,增强群众改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进一步搞好组织推动。4月份,镇政府组织各村的支部书记到南通市崇川区参观学习他们改厕的先进经验,5月初在仙鹤村先行搞了10户试点工作,并于5月22日在仙鹤村召开了改厕工作推进会,增强改厕工作的紧迫意识,动员全镇打响改厕攻坚战。要求进一步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动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广大基层干部,全力以赴打好农村改厕这场硬仗。镇政府各单位、各部门的领导干部、机关工作人员及至村领导干部纷纷带头做起,为群众树立榜样,有效推动了群众改厕的积极性。

(四)狠抓落实,做到一个“快”字。

农村改厕工作直接影响到创建卫生村进程,更直接影响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进程与实现。镇政府充分认识到改厕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千方百计加快工作进度。红星村、城南村采取与具体改厕实施部门(到组)签订责任状,工作实绩与工资、奖金挂钩,以及通过听汇报、看台帐、查现场、访群众等方式督促改厕进度。仙鹤成立专业队伍,分成6个施工组,首先放样试点,各组在短期内落实专人从事改厕工作。红星村在改厕任务下达后,三天内落实了四个工程队,分组实施。改厕测量统计工作于一周内完成,十天内就完成了三十多座三格式改厕样板,为全镇改厕工作树立了先进典型。

(五)规范运作,坚持一个“质”字。

经过镇、村居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基层工作人员,每日顶着酷暑,走遍每家每户,耐心动员、仔细测量,不辞辛苦推进改厕工作,目前我镇已达到改厕创建指标,其中各村的改厕普及率均已达到90%以上。全镇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面得到提高,农村卫生环境和农民卫生习惯得到较大改善。

农村改厕工作是一项社会性、长期性的工程,不能仅以达到创建目标为根本目的,而要将其做为一项民心工程来建设。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从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改厕工作的认识,把改厕作为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的牵动性项目摆上重要工作日程。进一步发挥镇、村、居改厕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将改厕工作纳入本职工作中,加大扶持力度,深入基层,加强对联系点的指导与督查,切实发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主动性。

二是要进一步强化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群众改厕积极性。继续广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深入持久的改厕宣传活动。结合“非典”和“禽流感”、“猪链球菌”防治工作,开展改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报刊、宣传画等方式,大力宣传,营造氛围,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改厕的自觉性。

三是要加强技术培训指导,狠抓建设施工。加强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切实结合改厕用户不同需要,组织技术力量进行试点实践,解决改厕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加大开展改厕技术培训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专业施工队伍,同时注重建设施工向专业化、市场化方向的发展。

四是要建立社会化动员机制,强化使用管理。将农村改厕工作与创建卫生村工作相结合。坚持改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重点帮扶制度;坚持并切实发挥基层党团干部、医务人员、教师等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宣传推广卫生厕所的使用管理办法,深入农户培训、教育和引导正确用厕和管厕,使改厕户更好的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改厕工作的发挥。

五是要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加强监督考核。各街道、村、居及时向镇政府汇报改厕动态,镇政府及时向市爱卫办上报改厕情况,以便及时了解沟通。相关单位、部门也应将农村卫生厕所建设纳入年度考核,高度重视改厕工作,并在改厕经费上予以保证。

农村改水改厕工程,是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预防和减少疾病,加快农民”保健康、奔小康”目标的实现,促进”镇风文明、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镇自2010创建卫生镇以来,镇委、镇政府对农村改水改厕工程十分重视,连续几年来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到此项工程中,将此列为我镇改善十大民生工程之一,截止目前已改水1127户,改建厕所427户,农村坏境有了明显的改观,农民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现在我镇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总结如下:

坚持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按照”政府组织、部门协调、科学治理、全民参与”的工作方针,坚持”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典型引路”的工作原则,把农村改水改厕工作纳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实、抓细、抓好,使其真正成为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

1、改造水厂及二次改水:根据工作任务,做好全镇x个村委(社区)自来水工程建造和xx厂(站)管网延伸工作的技术指导,共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5740人,通过改造水厂管网延伸工作,受益人口。

累计达8000多人,同时,积极配合水利局开展“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对全镇九个村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二次改水受益人口9352人;。

2、实施规范水体消毒项目:我镇2座水厂积极做好规范水体消毒项目,这些水厂都建立了水体消毒管理房,配备了氯块缓释消毒器,并落实了专人管理,有的延伸了供水管道,建立了水体消毒与检测登记等记录,落实了相应的规章制度;。

3、水体消毒工作与余氯检测工作:每年都对镇干部及村分管领导进行现场消毒与余氯检测培训,开展农村水质余氯检测,全年共抽检水样12份,合格12份,合格率100%。

1、加快全镇改厕进度:据统计,近年来,全镇新建卫生户厕累计1000多座,新改建无害化户厕800累计达座,新建公共厕所3座。进一步加快农村改厕步伐,逐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力争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90%。

2、创建全镇改厕达标村:镇政府组织农办、环保、卫生、等部门分管负责人到各村指导农村改厕工作;组织村分管领导、改厕负责人、达标村负责人和施工人员等不同层次的相关人员到各村现场参观,并邀请专家进行改厕技术培训,发放各类改厕宣传资料5000余份,接受培训160人次。积极培育农村改厕示范典型,利用抓点示范、典型引路,积极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因地制宜,根据各村情况选择预制式、砖砌式、污水一体化等,要求严格按照标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结合“清洁乡村”检查,对每个村的一个改厕达标村进行了中期。

督查。

(一)缺乏基层的管理网络。

由于农村改水改厕面广、量大、任务重,分管领导工作繁多,缺乏具体执行的专管员,造成有的地方水体消毒不规范,余氯不稳定,有的农户改厕完成后没有进行验收等。

(二)卫生观念仍然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经过几年的宣传,群众对农村改水改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水厂企业化管理仍有一定难度;农村改厕有部分人认为是“要我做”,而对于现在推广的无害化户厕的新技术、新方法,不够了解,不乐意接受。

农村改厕工作是一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民心工程,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多村振兴战略为导向,以改善民生为目标,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宗旨,补齐影响农村群众生活的短板,进一步推动农村社会文明进步,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大美乡村重要保障。

目前,__区农户总共__户,2019年全年需要完成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__座,普及率要达__%,2020年全年需要完成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__座,普及率达90%。新建公厕__座,改造公厕22座,目前进展顺利。到目前已经完成__户,改厕完成率达86.55%。2019年以来我区把农村改厕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水平着手,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农村改厕工作,并做到以点带面,逐步推开,最终实现农村改厕全覆盖的目标。

__区区始终把农村改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环来抓,坚持在压实责任分工、强化投入保障、创新举措机制等多方面深入发力,具体是做到了“三个三”。

第一,打牢“三大基础”。

一是打牢责任分工的基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出台了《__市__区农村改厕工作实施方案》和《__市__区农村改厕督查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卫健委,由区委宣传部、区政府办、发改委、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卫健委、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城管局等主要部门组成,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统筹协调,每月2o日至25日,区里组织专家组对各乡镇农村改厕进行检查和技术指导,并在全区范围内排名,确保农村改厕各项工作高效开展。

二是打牢数据信息的基础。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广泛深入开展调查摸底。由各乡镇(街道)牵头,充分发挥村(居)队伍数量多、熟悉情况、善做群众工作的优势,由乡镇把改厕任务数下发各行政村,组织村干部扎实开展入户调查,为了确保改厕数据的真实性,我区开发了一套改厕采集软件,方便改厕资料的收集。全面掌握,确保改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落到实处,为针对性开展农村改厕工作打牢数据信息基础。

三是打牢宣传发动的基础。大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将宣传发动贯穿于改厕工作的全过程。召开村、组干部和群众座谈会形式,与他们细算改厕的健康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四本帐,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改是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每个乡镇都抓好了三个行政村以上的农村改厕示范点(每个村一个点,原则上每个点不少于30户),建设标准按区爱卫办下发的图纸标准实施,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板报、宣传栏等媒体,宣传改厕的科学道理和卫生防病知识,增强农民的卫生意识,改变传统的不卫生、不文明的陋习。再是印发改厕宣传资料,宣传改厕益处,教育群众转变思想。最大限度提升群众对农村改厕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第二,落实“三大保障”。

一是通过强化资金投入,保障农户改厕工作。按照“地方为主、中央补助”政策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原则,经验收合格后,每座奖补1000—1600元,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厕所改革,区里根据改厕建设情况,对工作推进进度靠前的乡镇(街道)还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二是通过优化举措机制,保障政策扶持。相关资金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厕所革命相关项目的支持力度,整合更多的资金用于项目实施和后续管理。要把推进厕所革命作为文明创建和卫生创建的重要内容,改水改厕不到位、不彻底的,在创建卫生乡镇、卫生村(社区)考评中实行“一票否决”。

三是通过注重跟踪服务,保障改厕的规范管理。要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督与管理,认真执行《江西省农村改厕项目三格户厕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加强技术培训,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组织现场施工。不得变更三格式化粪池结构及技术标准,未经统一培训且未取得相关资质的人员不得承包施工项目。要按照编号造册的要求进行编号和造册备案,并统一拍照备查。每座化粪池均需提供显示该池编号的照片作为申请验收的必备资料。

第三、强化“三项管理”。

一是强化质量管理。在工程推进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严把质量关,确保把农村改厕工作做好、好实。请改厕专家对全区乡镇(街道)、村(居)具体负责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在建设初期到现场讲解指导,放好样板,打造示范村,其他项目村再以样板村的标准进行推开。

二是强化督查管理。区卫健委、农业农村局对全区改厕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明察暗访。同时乡镇(街道)、村(居)明确分管领导,专门负责工程的质量和施工的进度。对于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给乡镇(街道)、村(居),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到位。区分管领导不定期到现场督查指导改厕工作。

三是强化管护工作管理。农村改厕“三分建、七分管”,建好厕所是前提,用好、管好才是关键。卫生厕所设计再科学、施工质量再好,如若使用不当,不进行维护,也会出现卫生厕所不卫生的问题,并且影响使用年限。要防止重建设、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的倾向。各乡镇(街道)在加快改厕步伐的同时,做到加强对农户的指导,让群众掌握科学的使用和维护方法。要做好后续服务工作,把为民服务零距离体现在工作细节上,定期组织农户维护清理,确保建好一个、管好一个、用好一个。

(一)部分干部群众思想观念较为陈旧。经过实地调研,部分乡镇农户由于传统观念,不愿将新建厕屋置于院内,宁愿选择位置较远的院外,甚至将改厕工作视为包袱,为改厕施工带来了一定难度。

(二)农村改风宣传力度需一步加大。部分农户改厕意识不强,仍执拗于千百年的传统习惯,卫生意识不高,不知道“三格式”化粪池的原理,仍不知道从第三格中取肥施用,未真正认识到农村改厕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三)需要进一步加大改厕资金投入。由于目前人工工资、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现有补助标准显然不够,加之少数农户不愿自筹,村里又没有实力补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厕工作的顺利开展。

具体将做到“三个进一步”。

一是进一步巩固提升宣传成效。在现有知晓率的基础上,不断在农户理解政策、吃透政策上再下功夫,通过进一步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系统宣传引导,让广大农户不单只停留在简单的知晓层面,更进一步加深对现有政策实质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做到用好政策、用活政策,真正让农村改厕这一政策得到顺利开展。

二是进一步加快农村改厕步伐。坚持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先易后难,因地制宜,对群众基础好的村民组先行实施,务求实效。同时,加强交流沟通,优先发展几个示范片,各村优先发展几个示范户,实现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典型推动,全面推开。

三是进一步探索完善农村改厕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农村改厕工作,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出实招,压实责任,推动农村改厕工作保障再提升、服务再提升、管理再提升,不断推动我农村改厕工作再上新台阶。

根据二类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的要求,农水局于3月4日印发了《关于全面摸清我县农村厕所现状的通知》,要求各乡镇全面摸清本乡镇辖区内农户总户数、卫生厕所已改户数、农户自建户数、未改户数等基本信息。经各乡镇摸排统计,我县75个行政村总户数为31236户,有卫生厕所户数为23566户,无卫生厕所户数为7670户。

为确保我县2020年全面完成二类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的要求,结合各乡镇摸排情况,我县分两批下达2020年农村改厕任务共4829户。

2020年我县农村改厕结合脱贫攻坚决胜年优先启动贫困户改厕工作,在6月份已基本完成贫困户改厕工作。目前,2020年改厕已全部竣工,正组织第三方开展验收工作。

2018年,我县启动城乡污水综合处理ppp项目建设,按照合同约定,总投资5.16亿元,建成后由项目公司负责全县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常运营管理,服务期25年。我县共75个行政村,目前69个中心村已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其他的在建,按合同中心村污水设施全覆盖。中心村改厕户有条件的将全部接入污水管网进行无害化处理,其他自然村采取农户自主清掏为主。

一是以乡镇为主体,在各乡镇设立改厕维修站点。提供对已改的户厕进行有偿的维修服务。二是在乡镇开展试点。乡镇与本地的蔬菜种植基地开展合作,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依托第三方社会机构运营农村公厕和户厕清掏和维修服务。

农村改厕工作是一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民心工程,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多村振兴战略为导向,以改善民生为目标,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宗旨,补齐影响农村群众生活的短板,进一步推动农村社会文明进步,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大美乡村重要保障。

目前,广丰区区农户总共149330户,2019年全年需要完成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5900座,普及率要达84.69%,2020年全年需要完成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9288座,普及率达90%。新建公厕30座,改造公厕22座,目前进展顺利。到目前已经完成124251户,改厕完成率达86.55%。2019年以来我区把农村改厕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水平着手,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农村改厕工作,并做到以点带面,逐步推开,最终实现农村改厕全覆盖的目标。

广丰区区始终把农村改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环来抓,坚持在压实责任分工、强化投入保障、创新举措机制等多方面深入发力,具体是做到了“三个三”。

第一,打牢“三大基础”。

一是打牢责任分工的基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出台了《上饶市广丰区农村改厕工作实施方案》和《上饶市广丰区农村改厕督查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卫健委,由区委宣传部、区政府办、发改委、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卫健委、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城管局等主要部门组成,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统筹协调,每月2o日至25日,区里组织专家组对各乡镇农村改厕进行检查和技术指导,并在全区范围内排名,确保农村改厕各项工作高效开展。

二是打牢数据信息的基础。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广泛深入开展调查摸底。由各乡镇(街道)牵头,充分发挥村(居)队伍数量多、熟悉情况、善做群众工作的优势,由乡镇把改厕任务数下发各行政村,组织村干部扎实开展入户调查,为了确保改厕数据的真实性,我区开发了一套改厕采集软件,方便改厕资料的收集。全面掌握,确保改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落到实处,为针对性开展农村改厕工作打牢数据信息基础。

三是打牢宣传发动的基础。大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将宣传发动贯穿于改厕工作的全过程。召开村、组干部和群众座谈会形式,与他们细算改厕的健康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四本帐,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改是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每个乡镇都抓好了三个行政村以上的农村改厕示范点(每个村一个点,原则上每个点不少于30户),建设标准按区爱卫办下发的图纸标准实施,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板报、宣传栏等媒体,宣传改厕的科学道理和卫生防病知识,增强农民的卫生意识,改变传统的不卫生、不文明的陋习。再是印发改厕宣传资料,宣传改厕益处,教育群众转变思想。最大限度提升群众对农村改厕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第二,落实“三大保障”。

一是通过强化资金投入,保障农户改厕工作。按照“地方为主、中央补助”政策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原则,经验收合格后,每座奖补1000—1600元,积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厕所改革,区里根据改厕建设情况,对工作推进进度靠前的乡镇(街道)还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二是通过优化举措机制,保障政策扶持。相关资金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厕所革命相关项目的支持力度,整合更多的资金用于项目实施和后续管理。要把推进厕所革命作为文明创建和卫生创建的重要内容,改水改厕不到位、不彻底的,在创建卫生乡镇、卫生村(社区)考评中实行“一票否决”。

三是通过注重跟踪服务,保障改厕的规范管理。要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督与管理,认真执行《江西省农村改厕项目三格户厕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加强技术培训,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组织现场施工。不得变更三格式化粪池结构及技术标准,未经统一培训且未取得相关资质的人员不得承包施工项目。要按照编号造册的要求进行编号和造册备案,并统一拍照备查。每座化粪池均需提供显示该池编号的照片作为申请验收的必备资料。

第三、强化“三项管理”。

一是强化质量管理。在工程推进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严把质量关,确保把农村改厕工作做好、好实。请改厕专家对全区乡镇(街道)、村(居)具体负责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在建设初期到现场讲解指导,放好样板,打造示范村,其他项目村再以样板村的标准进行推开。

二是强化督查管理。区卫健委、农业农村局对全区改厕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明察暗访。同时乡镇(街道)、村(居)明确分管领导,专门负责工程的质量和施工的进度。对于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给乡镇(街道)、村(居),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到位。区分管领导不定期到现场督查指导改厕工作。

三是强化管护工作管理。农村改厕“三分建、七分管”,建好厕所是前提,用好、管好才是关键。卫生厕所设计再科学、施工质量再好,如若使用不当,不进行维护,也会出现卫生厕所不卫生的问题,并且影响使用年限。要防止重建设、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的倾向。各乡镇(街道)在加快改厕步伐的同时,做到加强对农户的指导,让群众掌握科学的使用和维护方法。要做好后续服务工作,把为民服务零距离体现在工作细节上,定期组织农户维护清理,确保建好一个、管好一个、用好一个。

(一)部分干部群众思想观念较为陈旧。经过实地调研,部分乡镇农户由于传统观念,不愿将新建厕屋置于院内,宁愿选择位置较远的院外,甚至将改厕工作视为包袱,为改厕施工带来了一定难度。

(二)农村改風宣传力度需一步加大。部分农户改厕意识不强,仍执拗于千百年的传统习惯,卫生意识不高,不知道“三格式”化粪池的原理,仍不知道从第三格中取肥施用,未真正认识到农村改厕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三)需要进一步加大改厕资金投入。由于目前人工工资、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现有补助标准显然不够,加之少数农户不愿自筹,村里又没有实力补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厕工作的顺利开展。

具体将做到“三个进一步”。

一是进一步巩固提升宣传成效。在现有知晓率的基础上,不断在农户理解政策、吃透政策上再下功夫,通过进一步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系统宣传引导,让广大农户不单只停留在简单的知晓层面,更进一步加深对现有政策实质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做到用好政策、用活政策,真正让农村改厕这一政策得到顺利开展。

二是进一步加快农村改厕步伐。坚持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先易后难,因地制宜,对群众基础好的村民组先行实施,务求实效。同时,加强交流沟通,优先发展几个示范片,各村优先发展几个示范户,实现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典型推动,全面推开。

三是进一步探索完善农村改厕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农村改厕工作,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出实招,压实责任,推动农村改厕工作保障再提升、服务再提升、管理再提升,不断推动我农村改厕工作再上新台阶。

实用农村改厕汇报材料(汇总15篇)篇十四

城关镇辖x个社区x个行政村,常住人口x万余人,其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约x万人,占全镇总人口的x%。随着城市老龄化的不断加快,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早在1988年就成立了镇老龄委,现有x个村、社区老年协会,工作人员x余名。近年来,我镇按照“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找准结合点、切入点和着力点,扎实开展老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思路上找结合点。我镇是xx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镇党委、政府很想找一支有时间、有能力、爱奉献的“志愿军”来协助工作。另一方面,随着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加快,一大批离退休干部回到了社区,他们思想觉悟高、群众基础好、工作经验丰富,而且绝大部分愿意发挥余热,继续为社会做贡献。就这样,镇党委、政府摒弃了以前“老年人是包袱”的错误观点,积极支持和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参与到我镇各项工作中来,并逐步形成了“老年人不是包袱是财富”、“不重视老龄工作的领导不是称职的领导,抓不好老龄工作的领导是没有能力的领导”的共识。

们参政议政,每当有重大活动或重点工作,都会主动上门向他们征求意见,邀请他们莅临现场指导工作,同时明确每个社区老龄学校的校长为各社区的总支委员,密切联系各社区退休老干部,结合我镇中心工作和社区工作,引导社区老人积极参与,建言献策。另一方面全方位关怀、关心他们物质和精神生活,以社区老年学校、老年人协会等基层组织为平台,以开展各项特色活动为载体,极大地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落实了老年人的生活保障,维护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让广大老龄干部切身体会到老龄工作给他们带来的益处,从而调动了他们参与镇、社区老龄工作的积极性,形成一个良性的协助互动。

组织开展了“创卫研讨”、“老有所为交流”等活动,并取得了“创卫集锦”、“创先争优”论坛等一系成果。今年计划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和谐家庭及好媳妇评比活动。通过居民推荐、支部筛选、总支审定的流程,评选出辖区内“和睦团结、诚信待人、遵纪守法、勤劳致富、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十佳好家庭、十佳好媳妇。三是搭建有为平台。广泛开展“为民服务争当六员”的实践活动。“六员”是指政策法律宣传员、矛盾纠纷调处员、治安义务巡逻员、小区卫生保洁员、政务信息联络员、干部作风监督员。通过这些平台,老年人们在社区换届、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人口普查等重点工作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城关镇的老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与上级领导的`要求和老年同志的期盼还存在差距。今后,我镇将克服困难,抢抓机遇,创新思路,锐意进取,将我镇的老年工作提升一个新的高度,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大局。

中共xx县城关镇委员会

3

一、人口老龄化现状

广西1996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是全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较早的省区之一。广西人口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除了与全国共性以外,还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民族和地域特殊性明显。广西少数民族人口共有1900多万,老年人口600多万,是少数民族人口最多、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民族自治区。同时,广西还是革命老区、西部山区和边境地区,共有84个县(市、区)为革命老区,其中,国定贫困县28个、自治区定贫困县21个,边境县(市、区)8个,绝大部分老年人生活在革命老区、贫困山区以及边境地区。二是高龄化、空巢化问题突出。目前,广西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近100万人,约占广西老年人口的1/6。同时,由于广西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随着年轻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空巢化越来越明显,65岁以上空巢老年人口将近150万。

《农村老龄工作汇报材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二、广西老龄工作基本情况

点,奋力开拓,创新务实,重点工作取得新进展,难点工作取得新突破,实现了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老龄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把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摆在重要位置,自治区主要领导经常过问老龄工作并作重要批示。领导特别关注农村养老工作,多次带领自治区有关厅局主要负责人深入五保村、敬老院和基层老年协会,调研农村养老问题,并就加强基层老年协会建设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重视农村老年人协会建设,把农村老年人协会建成“有组织、有场地、有设施、有活动、有经费”的示范性老年群众组织,充分发挥基层老年协会在农村养老中的辐射作用。2003年,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老龄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老龄工作的领导,加强老龄工作体制机制建设,加大对老龄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2015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广西老龄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新时期老龄工作,着重解决长期困扰广西老龄工作的主要问题,有力推动了老龄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目前,自治区、市、县都成立了老龄工作委员会,由各级党委、政府分管领导担任老龄工作委员会主任,落实了成员单位职责,设立了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建立了老龄工作的协调议事机制。

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办法》、《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广西壮族自治区老年人优待规定》等20个涉老法规政策,内容涵盖老年人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助、老年优待等方面,各项老龄法规政策颁布实施,为广西老龄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老年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为保障和改善老年人基本生活,广西兼顾城乡发展,注重整体推进,全面建立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等相结合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

养老保障: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实现了养老保险自治区级统筹,养老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人数达万人,参保企业退休人数万人;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重点向参加工作时间早、年龄大、具有高级职称等企业退休人员倾斜,2011年,全年共发放养老金亿元。积极推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比全国要求提前半年实现全覆盖,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有了制度保障。

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制度并驾齐驱的医疗保障体系,并实现全覆盖,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万人,其中城镇居民医疗参保人数达到。

老年社会救助:

(四)养老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第三次全国老龄工作会议精神,破解广西农村养老难题,日前,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做出重大决定,将创新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纳入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重点内容,以自治区人民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创新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精神,2012年至2015年,自治区财政统筹安排资金 亿元,大力推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其中,投入资金9000万元,建设示范性村级老年人协会3000个,以完善老年人协会办公与活动场所,配备文体娱乐设施,充分发挥农村老年人协会在农村养老的辐射作用;投入资金 万元,在国家和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及享受国家和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待遇的县改、扩建示范性乡镇敬老院100个;投入资金 万元,新建五保村4000个;投入资金 万元,为0.4万名农村残障老年人适配对象安装康复辅助器具;制定出台广西高龄老人生活补贴,为广西80岁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发放生活补贴,具体发放标准和经费由各市、县(市、区)制定并解决。

(五)老年人优待工作不断加强。

敬老模范人物(单位)的评选表彰和宣传活动,评选出了一批孝亲敬老楷模和模范单位,树立了敬老爱老典型人物,起到了以点带片的示范作用,积极扩大了社会影响,加强了公民道德教育,逐步形成全社会敬老爱老的良好风尚。

近年来,老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诸多不足,比如:老龄工作发展不平衡,老龄宣传力度不够,基层老龄工作组织建设和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等。我们将正视这些困难和问题,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把老龄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实用农村改厕汇报材料(汇总15篇)篇十五

xx村位于西九公路西侧,全村共辖2个社,170户,723人,总耕地面积1100亩,农业生产以种植冬小麦为主。有汉、藏、回、土4个民族。截止2015年底工农业生产总产值达190万元,人均收入达2789元。两委班子健全,有党员40人,其中女党员10人;少数民族党员34人,党团活动室占地1332㎡,房屋160㎡,为砖混结构,状况良好。近年来,xx村党支部严格按照“五个好”的要求,坚持把加强党建工作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强大动力,以班子建设为突破口,建制度、强措施、抓任务、找典型、求提高,充分发挥村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村民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经济,促进了全村各项工作的不断发展。现将今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强班子建队伍 巩固发展基础

村党支部充分认识到抓好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按照镇党委的统一部署,始终把支部建设作为事关全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来抓。党支部一班人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章、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和宗旨意识,把推进经济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进一步增强,真正发挥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头雁”作用。

保持开拓进取、团结协作的精神状态和勤政廉洁的工作态度,为促进村级党组织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针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严重滞后的问题,支部号召入党积极分子献计献策,争取项目资金6万元、自筹11万元,建成了村级标准化党员活动室,并以远程教育网络为载体,加大对党员的培训,使其成为教育群众、吸收党员、凝聚人心的前沿阵地和窗口。

(二)大力推行党支部、党员“承诺制”。在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 “三培双带一关心”和新一轮党支部和党员承诺等活动。已在致富能手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2名,在党员中培养致富能手24人,在致富能手中培养干部4名,2015年“两节”、“七一“期间,共走访、慰问老党员、老干部10户,兑现年初承诺40项。

(三)健全完善制度建设。以创建“五好”支部为目标,提出“按制度办事、创模范支部”口号,健全完善了《党支部工作学习制度》、《支委成员工作报告制度》、《村务财务管理制度》、《结对帮扶制度》等,明确了工作职责,夯实了工作责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找路子抓发展 助民增收致富

为了实现全村经济快速稳步发展,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村支部一班人把目光瞄准在引进项目、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切实解决农民致富无门,增收无路的问题上。结合实际,确定了以种植业、养殖业、果品业和劳务输出为主的主导产业,形成蔬菜基地+鲜果(长把梨、软梨基地)+劳务经济+养殖基地等为主的产业格局。全村45户牛羊育肥户已初具规模,户均年收入达2万余元;同时依托xx村在黄河沿岸的优势,建立黄河清无公害蔬菜协会,按照“自主经营、利益联动、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原则,认真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培养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农民经纪人。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竟争力、附加值和档次。实现销售蔬菜50吨,人均增收500元。

三、抓机遇创条件 努力建设新农村

会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星级文明创建为切入点,以发展农村经济、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建设农村全面小康为最终目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主导产业强村,集中力量解决群众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最急需、最关心的问题,发挥全村农业基础和区域等优势,提升种、养植业水平,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

在发展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上,我村实施了“五大”工程。一是道路硬化、美化工程。充分抓住国家通村公路建设有利契机,投资150万元,硬化村级路面15公里。二是生态沼气建设工程。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争取项目资金,修建标准化沼气池150个。三是标准化厕所修建工程。为了完善村庄规划,我村争取到219个标准化厕所。部分资金现已到位,工程正在施工之中。四是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突出以“三清四改”为内容的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工作,主要整治农户房前屋后、村道垃圾乱放、粪土乱堆等脏乱差的现象,使村容村貌环境卫生得到改善。五是在加强农民生活保障体系建设上,我们扎实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低保、大病救助等项工作的入户调查摸底工作,将那些生活困难、需要救助的弱势群体登记造册,为下步全面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截止到目前,我村有线电视、电话覆盖率分别达到80%和56%,移动电话拥有率达到85%。 总之,我村的党建工作正在进一步规范当中,党员群众素质有在支部提升。但是,也存在以下困难:一是农民群众理论水平较低,接受新事物、新政策能力较差;二是集体经济薄弱驾驭全局的能力相对偏弱。今后,我们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措施,努力促进党建及经济工作再上新台阶。

尊敬的各位领导: 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到我村检查指导工作,在此,我谨代表村“两委”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中堡村党建工作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年来,中堡村坚持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创先争优为主线,以“ 筑坚强堡垒、树先锋形象、促科学发展”为主题,把“办实事、解民忧、惠民生、促发展”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扎实开展服务群众工作,圆满完成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管党责任,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得到加强,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一、基本情况

中堡村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有1409户,7010人,有党员102名,其女党员24名,流动党员5名,预备党员3名,大专以上学历19人,高中学历20人,初中学历33人。主要以种植养殖两大产业为主,全村耕地面积4535亩,现有大棚1358个,全村牛饲养量1000头、猪饲养量3500头、羊饲养量4000只,鸡饲养量150000只。

二、围绕队伍建设抓党建,树立党员新形象

系方式等入册登记,建立外出党员和流入党员登记卡;建立健全联系汇报制度。外出党员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工作情况,外来流动党员要定期向原所属党组织进行沟通联系汇报,党支部要定期向流动党员通报本单位本地区的形势,帮助他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四是抓好一个班子。村党支部明确要求支部委员“会前多交流,会中可讨论,会后不扯皮”,并要求班子成员做到“六讲六不”。在这一作风的要求下,大家都自觉维护班子团结,全体支部成员在工作中互相支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补台不拆台;在生活中情同手足,虽然常常为工作上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但争完了以后大家又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班子团结和谐,深得群众好评。2011年党支部承诺已完成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2名预备党员按期进行转正,引导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名以上;2011年10月10日为新当选的9名村名小组长、4名水利工作人员颁发聘书并签订目标责任书。

三、围绕社会和谐抓党建,真心实意解民忧

厚感情,履行好一名党员的职责。创先争优活动中为全村90多名无职党员量身设置了政策宣传岗、村务监督岗、扶贫帮困岗、纠纷调解岗、治安保卫岗、红白喜事岗、文化宣传岗等岗位,为我村无职党员发挥作用提供有效的平台,增强了无职党员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带动党风、民风的根本好转,促进我村的稳定与发展。

四、围绕经济建设抓党建,凝心聚力促发展

中堡村紧扣“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这一思路。坚持用经济支撑党建,用党建带动经济,突出重点、创新亮点,不断增强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融为一体,有力地推动了全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抓旅游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打造鱼龙山红色旅游综合开发区。靖远县鱼龙山,与虎豹口红西路军强渡黄河遗址隔河相望,北街吴家川红西路军战斗遗址--西征公园。区域内殿堂巍峨、绿树成荫,有“两山夹一水、众壑闹飞流”独特山水旅游景观,根据鱼龙山红色旅游开发的资源特色和开发现状,开发建设“六区两中心”的空间布局。六区为:“红色瞻仰区、宗教访古区、湿地保护区、乡村休闲区、观光农业区、黄河风情区”;两中心为:“游客接待中心、文化活动中心”。

(二)抓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生产发展。

殖基地,努力把郭家壕建设成为农林牧一体化循环经济示范园区。2011年党支部承诺已完成郭家壕砂化路面2.5公里,配套资金约20万元;渠道衬砌5公里,投入资金40万元;特色林果基地建设200亩,目前已完成引进高科技大棚建设前期引进工作。

(三)抓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整合中堡中小学,计划投资480万元。合并后的中堡学校建筑面积2400m,东西教学楼各1200m,总共18个教室,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学校达到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四有”的'办学要求,基本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的均衡配置。2011年已超额完成未来五年规划的中堡中小学整合项目的审批工作,2012年开工。

(四)抓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村容整洁。

一是民生渠综合治理。村两委班子急群众所急,把渠道整治当作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多种途径,争取资金260万元用于民生渠综合整治。对灌区重点解决各级渠道淤塞、输水不畅和塘坝小、蓄水能力低等问题,实行硬化与整治相结合,对具备条件的渠道进行硬化,对干渠进行清淤整治。二是硬化营坪路1.8公里,西村路0.6公里。2011年党支部承诺已完成硬化营坪路1.8公里,投入资金38万元;民生渠道整修配套资金20万元。

(五)抓农民增收,促进农民生活宽裕。

青年技术化,知识化;三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通过增加农民收入,大大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2011年党支部承诺已完成开展农民科技培训5-8次;多渠道壮大集体经济,使本村种植和养殖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六)抓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促进村容村貌整洁。

一是形成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提高村容村貌。二是提高调解纠纷水平,做到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不出现越级上访现象。三是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杜绝邪教活动,维护我村社会稳定。2011年8月23日,我村党支部、村委会对今年高考中考入一本、二本的27名学生进行了表彰奖励,以资鼓励,共发放奖金5400元;2011年10月10日表彰奖励9名“好婆婆”、9名“好媳妇”、9名“道德模范”、9名“致富带头人”的评选和表彰,对弘扬先进,树立标杆,引领社会文明风尚,将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2011年已承诺完成利用远程教育开展好农民党员培训工作,每周培训一次;继续加强我村特色社火建设;完成卫生、综合整治目标任务。 “凝心聚力筑堡垒,党群连心促发展”。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中堡村“两委”将乘“十七大”春风,以更加求实的思想作风,更加务实的领导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豪情满怀地谱写中堡村飞跃发展的新篇章!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xx乡xx村占地面积xx亩,辖内有xx个村民小组和x个居民小组,共xx人。党员xx名,划分为xx个党小组。一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关心指导下,我村党支部围绕“为党旗添彩,为发展建功,为群众造福”的主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村委会团结一致,真抓实干,全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改善民生工作为重点,以抓好党建促经济为目的,积极探索xx村在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思路,同时努力做好综治维稳工作,破解征收扫尾的工作难题,为本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我支部成员与村委成员一道,坚定政治立场,发挥团结互助精神,立足本职,明确责任,自觉遵守民主集中制下分工原则,围绕上级党委和党支部领导核心意图,积极开展工作,注重树立集体威信,坚持原则,敬业自律。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廉洁自律,克己奉公,业务活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不吃拿卡要,不收受索取财物,不违反规定滥用公款,无任何违法乱纪现象。

党务公开制度的基础上,着力创新形式,切实把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落到实处。党小组会议每月15号定期召开,支部坚持每个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党员大会或民主生活会,汇报村里的工作情况,也方便广大党员沟通交流。同时,我支部持续大力推进创先争优,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通过各类学习,广大党员政治思想觉悟普遍提高,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在经济建设和社会活动中发挥了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多年来党员中未出现违法乱纪现象,在群众中树立了党组织威望。另外,我支部能按时缴纳支部全体党员的党费,每年都按规定完成党报党刊的征订任务,对党员的百分考核也继续开展,毫不放松。

在运转经费保障、活动场所建设及党务工作者待遇保障方面,我村每月为党务工作干部发放定额生活补助,每年用于党员考核奖励方面的资金约30000元,用于庆祝七一、支部活动方面活动资金约50000元,活动形式多样,具体包括红色景点旅游,民主生活会,义务劳动,党课,视频学习等。为保证广大党员能有更好的生活、活动环境,去年,我村投入逾百万资金对老旧的村部、村道及党员活动室进行了修缮,解决了党员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心的全村广大党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带头缴纳购房款,积极协助村干部及上级领导做群众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两年来我村的征收扫尾工作取得了实效,人民生活更加安定;2、近几年来由大专院校毕业转回及新发展的的年轻党员人数较多,因此我村非常重视年轻党员的党性教育工作,定期组织他们上党课,开交流会,共同学习新政策,探讨党员的成长进步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例如我村周xx就通过自己的努力开起了大型商店,帮助我村解决了部分闲臵劳动力;3、今年以来,我村成立了党员义务劳动小分队,每月小分队组织至少一次义务清扫活动,以协力完成村道及全村各卫生死角的清洁工作,优化人居环境,为我村实现城乡一体添砖加瓦。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村党支部能够根据上级的要求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完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党建工作得到区委和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成绩一直排在全乡前列,2015年我支部被xx区党委评为农民群众满意的村党支部,2015年和2015年被xx乡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2015至2015连续三年被评为党务工作先进单位。

某某村地处某某县西部,是某某乡所在地。全村现有村民小组24个,609户2505人,支部现有党员62名(其中女党员6名),村两委成员7名(支委4名,村委3名)。全村总面积35037亩,其中林地14049亩,耕地3751亩。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6684元,村财总收入13.5万元。

近年来,某某村党支部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以“168”党建工作机制为抓手,以“双卡一日”活动为载体,着力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加强支部自身建设,团结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走在全乡前列。现将党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取得的主要成效

几年来,某某村党支部扎实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深入推进168党建工作机制的要求, 明确一条主线,实施六步工作法,充分发挥8个方面作用,在深入推进168党建工作机制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和宗旨意识明显增强,为民服务的理念、遇事决策的能力、创新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都得到了较大地提高。支委会在研究解决问题时,民主集中制原则得到落实,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支委会的决策也更加具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拥护。

(二)各级组织凝聚力有效增强。某某村党支部通过发挥“八个方面作用”工作,把村民兵营、团支部、妇代会和老年协会等群团组织的利益与广大群众的利益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合力,各类组织、各支队伍由过去的“单兵作战”变成了“群团作”战,“派工做”变成了“主动做”,“少数人做”变成了“多数人做”,“无序做”变成了“规范做”,进一步增强了各级组织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凝聚力。村老体协会员谢响发带头发展养殖业,致富后不忘回报社会,每年都会捐赠一定活动经费给村老体协,并看望慰问生活困难的高龄老人。

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仅开展两个月以来,某某村新农保参保率就达97%,全面完成了县里下达的95%的任务。

(四)各项社会事业齐步推进。推进实施168党建工作机制以来,某某村各项社会事业齐头并进。农民入均收入每年实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农民文化中心、农村改水改厕、通组公路建设、土地整理项目等一批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相继建成,农村医保、新农保、重大疾病统筹、种粮补助等惠民利民的举措得到强有力推进。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某某村在深入推进168党建机制的过程中,主要是做到突出两个载体、采取四项措施、实现三个确保。

畅通了民情;为群众主动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提供了有效平台;为群众监督村两委班子工作提供了有效渠道。通过发放双卡、开展民情沟通,落实党务公开,今年共征集群众意见建议17条,已落实9条,正在落实4条,有4条暂时无法解决,通过与群众沟通,得到了群众的谅解,并及时通过党务公开栏公开,让群众做到明明白白。

由村书记刘斯进同志负责的四个项目中,有一个没有完成,在年终考评时就只被评为基本合格。

(三)实现三个确保。一是确保联系卡百分百到户。全村共有 户,每家每户都发到了由村里统一印制的民情沟通联系卡和党风廉政监督卡。通过发放双卡,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更加高涨,对公益事业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务更加关心,形成了人人建言献策的良好氛围。二是确保专人负责抓落实。根据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问题,村里都确定了一名村两委干部结对帮扶,并根据所属群团组织的不同,分别由兵、青、妇、老年协会等不同群团组织挂包,做到有人管、有人落实。三是确保件件有反馈。平时,提案人和村民代表都可以要求负责人对进展情况进行说明,同时,季度评议和年终评议都邀请村民代表和提案人参加,让提案人和村民代表及时了解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切实做到件件有反馈。

三、下阶段工作打算

某某村党支部在深入推进168党建工作机制的过程中虽然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但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下阶段,重点要从三个方面抓好168党建工作机制的推进:

制,制定符合某某村的目标任务、为民办实事项目,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重点要破解村财增收、群众增收、民生改善等困局,使某某村人民幸福指数得到明显提升。

(二)要更实。要紧紧围绕制订的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进行分解,并根据从群众中征集来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年度计划;要进一步规范管理,严格按照六步工作法办事,使六步工作法成为村里办好每一件事的必由之路;要做实季度评议和年度考评,充分调动各个组织各支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要更平。要提高村干部素质,强化村干部队伍的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努力解决各个组织各支队伍作用发挥不平衡的问题,通过项目竞赛、典型带动等方式,使一个方面作用带动其他方面作用的发挥,为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水生态水环境保护的论文大全(16篇)

    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文化和知识面,增加见识。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范例的精彩片段,这些片段在表达方式和观点阐述上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摘要:可持续发

    专业燃气安全工作总结范文(19篇)

    在安全工作总结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安全工作总结范文中的亮点和成功经验可以为我们今后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热门一季度意识形态分析研判报告(通用22篇)

    通过阅读报告范文,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类型和领域的报告写作风格和要求。请大家注意,这些范文都是根据具体情况和不同领域的要求撰写的,可以作为参考和借鉴,但请根据实际情

    优质文创产品营销策划方案(案例14篇)

    策划方案是在项目启动前对目标、策略和资源进行详细规划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如果你正在制定策划方案,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希望对你有所

    精选项目计划书大纲大全(19篇)

    计划书的编写过程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思维活力,让我们更有动力去实现自己的计划。在下面是一些精选的计划书范文,希望可以激发大家的创作灵感和思考。环保机机制竹筷,

    精选拜访养老院的社会实践报告大全(15篇)

    社会实践报告是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方式,能够促进我们的综合发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这句歌词吟唱出的几乎是每个老年人对晚

    精选有限空间应急预案范文(13篇)

    应急预案的制定还需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和特殊情况,保障每个人的安全和福祉。掌握一些应急预案的常见问题和解决办法,对于提高我们的编写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实用社区打扫卫生心得体会(模板18篇)

    通过撰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和总结过去的经历和成果。小编搜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启示和灵感。这次的活动,是班集体组织

    实用店面签约合同书(汇总16篇)

    在合同协议中,双方需要明确约定商品或服务的品质、数量、价格等关键条款。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合同协议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合同

    优秀分公司授权委托书(通用13篇)

    授权委托可以是个人之间的委托,也可以是机构之间的委托。授权委托范文的文字表达清晰简练,条理分明,具备良好的可读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