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科普活动计划方案 科普工作计划小学语文(优质5篇)

时间:2023-09-26 作者:薇儿最新小学科普活动计划方案 科普工作计划小学语文(优质5篇)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组织管理中,方案都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发展目标。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科普活动计划方案篇一

新的学期,为了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搞好我校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特制订工作计划如下:

我们学校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教学工作,以“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为所有工作的落脚点,遵循《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升每个语文教师的素养,从而全面提高我校语文教学质量。以优化课堂教学作为突破口,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出发点,加强研究,反复实践,不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认真学习“修订版的新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基本理念及目标任务。清楚知道各年段目标之间联系与区别。

2、优化备课组活动,认真梳理各年级语文知识点以及课堂实施策略。以团队展示课为中心,努力探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教研新模式。

4、做好本学期的质量检测和和相关的读书竞赛活动,提高师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我校语文教研组将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创新教研活动形式,开展扎实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课程改革的实效

1、利用业余学习时间,组织组内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各年段教学目标,理清各年段每个知识点的联系与区别,并就本册教材梳理每课的知识点,定期开展研讨活动,逐步领会教材、教参的作用,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探索课堂教学实施的策略。另外语文教师每月必读一本语文教学杂志,本学期精读王崧舟的《诗意语文》并写读书笔记。

小学科普活动计划方案篇二

以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小语新课程标准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新学期工作意见,以学校办学目标为指针,以“创造适合教师发展的管理”和“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为目标,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兴趣为重点,着眼于教师和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着力于教师和学生自主发展机制的建立,加强语文教学流程管理,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健全质量调控机制的建立,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继续抓好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创设浓郁的学术氛围,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4、改进教研活动的形式,方法和内容,切实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力争“研有特色”的小语教研组。

(一)、认真学习,大胆实践,深入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实验。

1、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大胆实践探索。要确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意识,通过举办不同层面的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多评议切磋,多交流碰撞,在活动中发现、研究、解决所遇问题。要切实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将充分的自主学习、有效的合作学习、适度的探究学习紧密结合起来,重视兴趣的激发、独特体验的激活和朗读作用的发挥。上课既要有课前的预设,又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生成。对于师生互动中出现的创造火花,教师应敏锐地抓住它,并予以引燃,使不同的体验发散共享,从而超越预设的目标。一。二年级的课改要在上学年实验的基础上继续认真扎实地开展探索实践,注意积累典型课案和经验;非课改年级也要用课改理念指导和改革课堂教学,深入领会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编写思路、结构、体系以及教学要求的变化,用新观念、新教法去教老教材,懂得灵活处理与运用好教材。

2、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等教育文件,转变观念。要潜心研究了解语文课程改革背景、指导思想、改革目标,熟悉课程标准的目标、内容和要求。继续注意转变以下教育观念:课程观,从“文本”走向“体验”;教学观,从“传道、授业、解惑”走向“教学相长”;人才观,从培养“笔杆子”走向育人“打底子”;科学观,从“封闭”走向“开放”;目标观,从单一目标走向三维整合的目标。要继续努力将教改基本理念转化为语文教学过程的具体行为,整合优化教学过程。

小学科普活动计划方案篇三

3至4月份: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倡议新的教学理念,旨在培养同学的实践与创新的能力,在我校三年级、四年级和五年级同学中对科技制作、生物实验、标本收集十分有兴趣的同学,建立固定的活动学习机会和场所。

4至5月份:在学校培训和选拔参赛同学,并开展 “科普知识竞赛”。 对同学科普文章、日记进行评比表彰。

5至6月份:开设“科技小问题”信箱,让同学把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小问题通过信箱提出来,老师利用小广播解答同学的问题。同学们也可以把自身生活中的一些小知识、小窍门以稿子的形式通过信箱传送给老师,稿子一经征用,肯定有奖。

7至8月份:同学校外阅读科普读物,收集科普知识,体验科技魅力。

9至10月份:开展学校科技小发明竞赛。

11至12月份:将一学年来在科技活动课程中有比较好的同学作品,将以展览的形式向学校领导汇报活动效果。学校对本次活动周的资料进行整理存档。

小学科普活动计划方案篇四

为进一步推进全体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充分感受四季之美,我校将以发现和感受四季之美作为20xx年科普教育活动的主题,并制定如下活动计划:

四季之美

1、活动对象:全体师生。

2、具体要求:

(3)各活动小组除要求根据学校的活动计划开展活动外,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在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自行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科技活动。三、活动目标:

2.提高学生对自然之美的发现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新力;

3.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之情,自觉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1.树叶的采集与标本的制作;

2.四季摄影数码照片;

3.由叶、花、标本制作的书签或贺卡;

4.叶、花或种子的贴画作品;

5.反映四季或某个季节的绘画作品、作文;

6.黑板报作品。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活动氛围

小学科普活动计划方案篇五

1、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2、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3、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5、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收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