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高二必修教案设计范文(23篇)

时间:2023-12-09 作者:紫薇儿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预先规划好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如果你对高二教案的编写感到困惑,不妨参考以下范文进行思考和学习。

伶官传序高二必修教案设计范文(23篇)篇一

江苏省怀仁中学顾惠。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根据作品的文体特色,语言特点进行诵读.

2.学生能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欧阳修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感情,反复诵读文章,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文体特点和语言特点.

2.从读音、语气停顿、语调、表情达意等方面掌握文言文诵读的基本方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学生自读课文,熟悉课文,并对照课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

二.全体学生齐读,进入学习氛围.

三.分析、朗读第一段:。

1.请一位朗读基础较好的学生朗读第一段,其他学生倾听.

2.全体学生齐读开头“呜呼”两字,揣摩语气。

(这两个字的语气内涵比较浅显,学生比较容易把握,教师联系全文内容,提示学生)。

答:“呜呼”这两个字,确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慨叹,惋惜.

3.讨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1)请学生翻译:。

国家盛衰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也是人事吗?

(2)打出幻灯片:“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亦乃人事也.”

比较它们的异同,讨论他们的优劣.

(教师引导:原文采用反问句,引人深思,发人深省,而改用陈述句后,语气、力度改变了.)。

4.讨论:“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1)重点:原,推究.所以,表……的原因.

(2)问:可以知之矣的之指代什么。

提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庄宗的故事贯穿全篇,结果得出这个结论,或者说就是为了证明这个观点,证明这一句正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5.再次向学生明确全文慨叹、惋惜的基调,学生以这种基调再次集体朗读.

四:分析、朗读第二段.

1.学生自己揣摩晋王的'临终遗言,并自由朗读.

2.请学生做示范朗读,并总结语气.

(教师引导:晋王的临终遗言,应该是语重心长,遗恨未消,用幻灯片打出)。

3.有条件的教师可示范朗读,然后学生根据相应语气集体朗读.

4.问:庄宗对晋王的遗命持什么态度?

教师引导:庄宗对晋王的遗命是恭恭敬敬,兢兢业业.

5.问:这些态度可以从庄宗对待哪样事物看出?

答:从他对待晋王的遗矢可以看出.

6.请学生划出本段中与矢有关的、能体现庄宗恭敬的动词.

重点:受、藏、请、盛、负、纳(用幻灯片打出)。

7.学生根据板书提示,熟读、背诵第一、第二段。

8.抽查两位学生背诵,然后全体学生集体背诵.

五.分析、朗诵第三、第四段:。

【一】1.先让学生朗读开头两句话,思考它们构成什么关系?哪些关键词可以看出?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2.学生回答:构成对比关系,关键词是盛和衰.

3.问:第一句表现盛的,大家找找看哪些字词可以表现盛的气势.

4.生答:系、函、入、还、告、盛、壮哉。

5.既然这些字词是表现盛的气势的,所以读的时候就应当重一点.

6.阅读讲究语气连贯,这一句首先让学生明确“方”的含义,然后让学生指出它的管辖范围.

(教师提示;方是正当的意思,所以应该管到“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7.相应的,让学生划分下一句,“及”管到哪里?

(引导:到“泣下沾襟”)。

8.在点明语气和重音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自己把握朗读,教师适当提示,如“何其衰也”,最后两字应适当拖长.

9.请学生朗读,然后教师示范,最后学生集体朗读,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之所以这样设计,因为第一句是表现盛的,男生应该能体验出其中的感情,不会太小声,如果不幸男生没气势,就让女生大声朗读第一句,然后调侃男生,激励他们重新读,也顺势让学生熟读成诵.

【二】以上两句是形成强烈反差的,盛的时候是那么强大,但是却一下子衰败了,什么原因呢?作者似乎给出了两个供选择的理由:。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幻灯片打出)。

1.请学生翻译,重点是抑(或者)、本(推究)、自(由于).

2.这两句是问句,那么作者真的是有疑问吗?还是有明显有倾向的?

(这一问比较简单,学生应该能回答出,欧阳修倾向于后者,就是庄宗的盛衰都是由于人事.)。

3.再来看下一句: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

伶官传序高二必修教案设计范文(23篇)篇二

温淑娜。

学习目标:

1.掌握本文的字、词、句的意义及其用法;

2.学习本文严谨的议论结构;

3.明白“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

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

(1)《书》曰:,。

(2),,自然之理也。

(3),,岂独伶人也哉!

二、基本知识了解。

1.关于“序”:序作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其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本节课要阅读的《伶官传序》是为《伶官传》所作的序。

2.关于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北宋文坛领袖。作为史学家,著有《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其中《新五代史》属二十四史之一。

3.背景介绍:由于本文是借古讽今之作,应从“五代”和“北宋”两个角度把握。五代,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朝廷,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代。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仍,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优伶,被伶官所惑,伶官得以重权在握。当叛乱四起时,拥有兵权的伶官史彦琼拒不发兵,庄宗亲征败北,众叛亲离,伶官郭从谦又乘危作乱,乱箭射死庄宗。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感慨,告诫北宋统治阶级要以史为鉴。这是由于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

三、给以下字词读音:

伶()官有的放矢()盛()以锦囊仇雠()已灭。

四、学习新课。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抑本其成败之迹:()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2)岂非人事哉:()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至于誓天断发:()。

(3)仓皇东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函梁君臣之首:()。

(4)盛: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请其矢,盛以锦囊()。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5)困: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智勇多困于所溺()。

(6)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2、翻译句子:

(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2)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3)而告以成功:;

(4)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5)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7)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五、思考与讨论:

1.思考: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明确:

2.思考:为了证明中心论点,作者采用了什么论据?怎样过渡到分析中去的?

论据:

过渡:

3.思考:从论证角度上考虑,作者采取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

4.思考:作者从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中得到了怎样了结论?

明确:

5、教师归纳:本文在论证结构上有一条严谨的思维线索,它按照“提出论点--例证分析--得出结论”的方式进行议论,显得中心突出,结构严谨。

6、思考:处于北宋中叶的欧阳修,为何要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

明确:

七小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温淑娜。

伶官传序高二必修教案设计范文(23篇)篇三

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提到:祸患长积于忽微,而智者多困于所溺。他深知官场的不便,但又抱着一颗赤胆之心,满腔热血,只为报国,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张,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的文风,此文风一直影响到后世。

欧阳修的诗词,比如《生查子》《南歌子》《玉楼香》《阮郎归》。无一不反映曲子词“离愁别绪”的特:“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好美!“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好妙!“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好伤感!在遭遇官场被贬以及坎坷的爱情的痛苦,大概欧阳修只想能够寄情山水,一心一意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吧,也许是希望“草薰风暖摇征辔”吧!

对于欧阳修的文才,在当时,人人都有目共睹,自愧不如。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一天,欧阳修要进城,可是错过了时间,城门已经关上了,但他又急于进城。看门的一位兵士知道欧阳修是个才人,十分会对对子,他就让欧阳修对他的对子,对上就可以为他开门。看门人的上联是: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欧阳修想了想,说: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兵士听后,笑了,为欧阳修打开了城门。欧阳修的才情令人羡慕,高尚的人格令人永怀!

才情横溢的欧阳修最终归隐山水,我想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来形容他是最好不过的了,他的一生坎坎坷坷,可他永远充满豪气。散文的婉丽,诗词的婉约无一不留给世人美的享受。我敬佩他的才情,更敬佩他的豪气!

伶官传序高二必修教案设计范文(23篇)篇四

一、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认识“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观点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树立“兴亡之理在于人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知识目标:掌握本文的字、词、句的意义及其用法,学习本文严谨的议论结构。

3、能力目标:诵读品味本文抑扬顿挫的语言特色,学会美文赏读。

二、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理解课文,掌握文中的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现象以及特殊句式。

三、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议论思路以及本文的中心。

四、教学方法:

点拨法探究学习法。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引出文章论题。

由杜牧《题乌江亭》引入。

二、解题。

三、了解背景,体会讽谏意味。

四、听课文朗读,注意字音和断句。

五、疏通文意,课文探究学习。

(一)第一、二段课文学习。

1、强调重点字词。

2、探究:

(1)、晋王临终遗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单回答。

(2)、通过第二段的叙述来看,“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在于什么?

(3)、这两段各自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两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二)第三、四段课文学习。

1、强调第三、四段重点字词。

2、探究:

(1)、第三段主要内容是什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2)、第三段和第二段是什么关系?试具体说明。

(3)第四段以问句结尾有何作用?

七、课堂巩固练习。

1、古今异义2、词类活用3、特殊句式4、名句积累。

八、美文赏读。

1、结构美——探究对比论证手法和全文论证结构。

2、文理美——探究主旨与教训。

3、抑扬美——探究抑扬手法。

4、文笔美——探究叙事简约、语言精警的特点、文句的对称美。

九、拓展延伸。

十、布置作业。

伶官传序高二必修教案设计范文(23篇)篇五

【知识目标】1.了解周朴园的人物形象特点,理解其性格的复杂性。

2.体味“文学为人生”的主旨。

【能力目标】1.根据剧情、人物语言从戏剧剧本中归纳出人物性格。

2.培养文学评论的思辨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分析戏剧文学培养学生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注,对人的理解,能够以平等的姿态进入戏剧人物或他人的内心世界。

【教学重点】根据剧情、人物语言从戏剧剧本中归纳出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理解周朴园性格的复杂性,体味“文学为人生”的主旨。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分饰角色,自主讨论,激趣互动,多媒体课件辅助。

【教学设想】本课以谈话节目的方式,运用大胆的.假想,把剧中主人公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学生扮演)请到现场,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接触戏剧表演,并成为戏剧演出的一员,从而亲近戏剧,顺利进入人物内心世界。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主持人:老师周朴园:***(饰)鲁侍萍:***(饰)。

鲁大海:***(饰)观众:***(饰)。

一.开场白(音乐)。

主:各位来宾大家好!我是主持人***。

本期《人物》特别节目我们要来共同关注我国戏剧大师曹禺的不朽之作《雷雨》中的主要人物--周朴园。

西谚有云:性格决定命运。现实世界如此,虚拟现实的戏剧世界也是如此,那么周朴园在《雷雨》中的命运又是由他怎样的性格所决定的呢?让我们走近周朴园的内心世界,探寻他的性格之谜。

今天,我们有幸请来《雷雨》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相信会对大家的解读有所帮助。下面请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周朴园先生和鲁侍萍女士。

(周朴园、鲁侍萍上场)。

二.设计问题,主持人、嘉宾、观众三方互动、讨论,分析周朴园人物形象。

a.就周、鲁二人情感矛盾设问,由嘉宾对话引出问题,主持人引导,观众讨论。

1.三十多年前,侍萍被赶出家门,周朴园应不应该负主要责任?(观众举牌表明观点)。

(1)周朴园和鲁侍萍究竟是什么关系?

既是主仆,又是恋人,真心相爱并生有两个儿子。

(2)由嘉宾对话看出二人分离是封建家长使然,(请观众从书中找出证据)。

p221“你们”,思考:为什么主语从“你”变换成“你们”?

2.三十年来,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出自真心还是虚情假意?

(1)怀念的表现?(原文找出证据)。

以为侍萍死了,派人打听她的下落,想帮她修坟,留着侍萍从前喜欢的东西,记得侍萍的生日,保留关窗的习惯。

(2)请观众评判(举牌支持)并阐述理由。

关键:周以为侍已死,这一切不是装给别人看的。

3.三十年后,周朴园认出侍萍后有哪些表现?出于何种心态?

维护家庭、财产、体面,疑心来者不善,露出资本家的真面目。

认为金钱万能,暴露充满铜臭的资本家的灵魂。

b.鲁大海上场,就周、鲁二人的阶级矛盾设问。

1.周知道鲁是自己的儿子,为什么见他的第一句话却是“你叫什么”

摆架子,冷酷无情、老谋深算。

2.周的残酷无情、老谋深算还体现在什么地方?

故意淹死两千两百个小工,收买工贼,分化瓦解。

小结:周朴园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观众各抒己见)。

三.主题升华。

1.周朴园独白:“曹禺先生曾说过:‘我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我诚恳地祈望看戏的人们也用一种悲悯的眼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我也祈求你们用悲悯的眼来看着我。虽然我虚伪自私,残酷无情,冷血拜金,但我和你们一样也是人。”

2.如何看待周朴园的辩解?(观众各抒己见)。

3.主持人总结:五四的先贤们曾经说过文学是为人生的,任何一部真正的文学作品都是教会他的读者去爱人,关怀人,而不是去恨,去简单地给一个人物贴上好或坏的标签。也许你、我处在周朴园的位置上,也未必会做得比他更好。

四.尾声。

结束节目,感谢来宾、观众。

五.作业。

2.预习并归纳鲁侍萍和鲁大海的人物性格。

附板书设计。

周朴园虚伪自私、残酷无情、冷血拜金、老谋深算。

晓燕。

伶官传序高二必修教案设计范文(23篇)篇六

1.通过后唐庄宗的成败阐述盛衰在于人事的道理。

2.学习正反对比的说理方法。

3.理解文中的名言警句对人生的启示。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本文充分运用对比手法说理抒情。

2.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启迪人性。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同学们,标题中的“伶官”是一群怎样的人呢?(学生:伶官,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做伶官。)古时戏子大多地位低下,却能入朝为官,欧阳修为什么要为伶官作传呢?让我们走进文本,寻找答案。(板书:课题,作者)。

二、因声求气读通文意。

1.请学生复述庄宗的故事。

2.诵读感知庄宗的悲剧命运。

活动一:一生读晋王遗言,其他学生评价。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皆为兄弟,而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点拨:读出晋王深深的遗憾,对敌人仇恨、对庄宗期盼的语气和情感。)。

活动二:读庄宗的奋斗史和失败史,其他学生评价。

奋斗史:“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可谓壮哉!”庄宗凯旋时的豪壮语气,笔势激越,情调激扬。

失败史:“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何其衰也!”庄宗败亡时的衰颓语气,仓皇失措,笔势迂回,情调低沉凄怆。

(点拨:语言和情感一扬一抑、大起大落、荡气回肠、对比鲜明。)。

3.教师小结:庄宗的兴盛和衰败用了鲜明的对比,其奋斗史164个字,得天下完成父亲遗命,耗时十五年;其失败史63个字,失天下只有短短三年,奋斗过程如此艰难,衰败却如此迅速,一溃千里,发人警醒。

三、提要钩玄领会主旨。

(点拨:学生诵读第一段,第三段“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至文末。)。

1.一个叹词:呜呼。

参考:欧阳修之子欧阳发《先君事迹》“先生自撰五代史,褒贬善恶,为精密。发论必以‘呜呼’,曰‘此乱世之书也’。”这一声“呜呼”,以感叹发端,起笔不凡,突兀惊人。奠定全文沉痛的感情基调。

2.两个警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点拨1: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目的是什么?)。

参考:对偶与对比,这是本文写作上的艺术特色,使行文说理更加透彻。

(点拨2:当我们读完经典作品,掩卷沉思,心里还留下什么?同学们将这两句警句放声读三遍。请同学当堂背诵。)。

教育是什么?爱因斯坦说“在你离开学校后,忘记了学到的一切,最后剩下的就是教育。”

3.三组反问句: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品读反问句,欧阳修想突出强调什么观点?

(点拨:教师范读,学生讨论探究主旨)。

参考:对比鲜明、前后呼应、层层递进,强调共同的观点:盛衰在于人事。

(小结:“岂独伶人也哉?”其意思是不独伶人,万事皆然。伶人地位卑微、作用渺小,却能够使庄宗迅速灭亡。欧阳修借伶官之祸来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励精图治,“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种教训上至君王,下至百姓,对于我们所有人都有永恒的价值。)。

四、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让你产生什么联想?

(点拨:学生分组讨论,畅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开元君王唐玄宗,开创盛世,却因专宠贵妃,导致盛唐衰落;春秋霸主齐桓公,称霸诸侯,却因亲近小人,导致祸起萧墙;吴国国君夫差,雄霸南方,却因贪恋美色,导致国破家亡。先秦老子“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你所宠溺的一个不起眼的事物,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同学们,想要实现理想,不仅要注重细节,更要学会节制取舍。

五、读史明理。

课外阅读欧阳修《新五代史宦者传》,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读书笔记。

【板书设计】。

欧阳修。

庄宗之得失。

讽谏政治省察人性。

张晴晴。

伶官传序高二必修教案设计范文(23篇)篇七

教学目的:

1、掌握本文的字、词、句的意义及用法。

2、学习本文严谨的议论结构,学习本文布局谋篇的特点。

3、理解文中阐发的“盛”“衰”;“得”“失”;“成”“败”;

“损”“益”;“兴”“亡”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文中关键字、词、句。

2、如何通过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

教学难点:

1、明白“忧劳兴国,逸豫之身”的道理。

2、理解“谦受益,满招损”“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句的深刻含义的启示。

第一节。

一、导入:

二、作者简介:

欧阳修是北宋中叶文学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他提倡古文,批评北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他积极培养、提拔、奖掖后进,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他的门下。他在散文、诗词创作和史传编写、诗文评论上有很高的成就,其中以散文的造诣为最高。

三、解题:

伶: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

伶官: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伶官。

传:传记。

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

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内容多说明它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别人写的序叫“代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还有一种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叫“诗序”,[多交代所咏故事的有关内容或作诗的缘起。]]还有一种称为宴集序。

四、写作背景和目的:

五代的后唐国君庄宗称帝后,迷恋伶人,致使伶人重权在握。后来后唐发生兵变,而拥有兵权的伶人拒不发兵平叛,庄宗只得亲征,但败北,这时众叛亲离,伶人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庄宗。

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感慨,借事论理,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而乱政的史实,总结历史教训,讽谏当时的统治者,要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五、讲解1-2段重要词句。

1、一词多义现象。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b、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c、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d、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a、与其所以失之者。

b、与尔三矢,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c、无乃尔是过与。

d、与秦而不助六国也。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b、可以知之矣。

c、而皆背晋以归梁。

d、请其矢,盛以锦囊。

a、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b、太行王屋二山,方七十里,高万仞。

a、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b、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其非人事哉。

c、请其矢,盛以锦囊。

a、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b、则遣一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c、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d、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a、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b、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c、而皆自于人欤。

d、智勇多困于所溺。

e、霜叶红于二月花。

a、与其所以失之者。

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其后用兵。

d、何其衰也。

e、其真无马耶。

a、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b、莫能与之争。

c、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e、之二虫又何知。

f、吾欲之南海,何如。

g、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指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用法。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抑本其成败之迹。

3、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此三者,吾遗恨也。

请其矢,盛以锦囊。

3、解释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而告以成功。

函梁君臣之首。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仓皇东出。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第二节。

分析全文:

1、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是什么?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无命,岂非人事哉!”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2、欧阳修有没有否定天命的观点?

古代人常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迷信地认为人的命运是由上天主宰,作为那个年代的封建士大夫,他没有否定这种传统说法,但用转折关系的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

3、为了证明中心论点,作者采用了什么论据?运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

论据:庄宗得天下[盛],失天下[衰]的史实。

例证法――写史论一般都要使用例证法,以论带史,以史证论。

小结:提出全文的论点,并以唐庄宗的事例为证。

4、“呜呼”这两个字,确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慨叹,惋惜。

5、晋王弥留之际为什么赐予庄宗三支箭?

赐箭的原因:勉励儿子誓报父仇。

6、庄宗对待晋王的遗命的有怎样的举动?这些举动告诉了我们什么?

受、藏、告、请、盛、负、纳。

接受遗命后,有矢志复仇的决心和意志,忠诚地执行遗命。

7、作者为什么如此详细的写庄宗忠诚地执行父命?

说明他的成功与他不断的努力分不开,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

小结:详述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事例。

8、矢志复仇的庄宗取得了怎样的战绩?作者赞叹庄宗的成功,这照应了前文哪些词语?

“方其…君臣之首”

“盛”“得天下”

众叛亲离。

“衰”“失天下”

前一句是反问句,意为“不是得之难而失之易”。重点句是第二句,意为“还是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

11、大家说说庄宗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并分析对比的作用?

通过强烈鲜明的对比“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满招损”“逸豫可以亡身”

在鲜明的对比中强调人事的作用,照应回应论点。

12、庄宗由极盛到极衰,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和引证。

小结:评论庄宗的盛衰,阐明中心论点。

以古谏今,告诫当时的统治者:使“身死国灭”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忘记“忧劳兴国”的道理,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豫”之中,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

小结:本文在论证结构上有一条严谨的思维线索,它按照“提出论点――例证分析――得出结论”的方式进行议论,中心突出,结构严谨。

伶官传序高二必修教案设计范文(23篇)篇八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根据作品的文体特色,语言特点进行诵读。

2、学生能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欧阳修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感情,反复诵读文章,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文体特点和语言特点。

2、从读音、语气停顿、语调、表情达意等方面掌握文言文诵读的基本方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学生自读课文,熟悉课文,并对照课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

二、全体学生齐读,进入学习氛围。

三、分析、朗读第一段:

1、请一位朗读基础较好的学生朗读第一段,其他学生倾听。

2、全体学生齐读开头“呜呼”两字,揣摩语气。

(这两个字的语气内涵比较浅显,学生比较容易把握,教师联系全文内容,提示学生)。

答:“呜呼”这两个字,确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慨叹,惋惜。

3、讨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1)请学生翻译:

国家盛衰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也是人事吗?

(2)打出幻灯片:“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亦乃人事也。”

比较它们的异同,讨论他们的优劣。

(教师引导:原文采用反问句,引人深思,发人深省,而改用陈述句后,语气、力度改变了。)。

4、讨论:“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1)重点:原,推究。所以,表……的原因。

(2)问:可以知之矣的之指代什么。

提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庄宗的故事贯穿全篇,结果得出这个结论,或者说就是为了证明这个观点,证明这一句正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5、再次向学生明确全文慨叹、惋惜的基调,学生以这种基调再次集体朗读。

四:分析、朗读第二段。

1、学生自己揣摩晋王的临终遗言,并自由朗读。

2、请学生做示范朗读,并总结语气。

(教师引导:晋王的临终遗言,应该是语重心长,遗恨未消,用幻灯片打出)。

3、有条件的教师可示范朗读,然后学生根据相应语气集体朗读。

4、问:庄宗对晋王的遗命持什么态度?

教师引导:庄宗对晋王的遗命是恭恭敬敬,兢兢业业。

5、问:这些态度可以从庄宗对待哪样事物看出?

答:从他对待晋王的遗矢可以看出。

6、请学生划出本段中与矢有关的、能体现庄宗恭敬的动词。

重点:受、藏、请、盛、负、纳(用幻灯片打出)。

7、学生根据板书提示,熟读、背诵第一、第二段。

8、抽查两位学生背诵,然后全体学生集体背诵。

五、分析、朗诵第三、第四段:

【一】1、先让学生朗读开头两句话,思考它们构成什么关系?哪些关键词可以看出?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2、学生回答:构成对比关系,关键词是盛和衰。

3、问:第一句表现盛的,大家找找看哪些字词可以表现盛的气势。

4、生答:系、函、入、还、告、盛、壮哉。

5、既然这些字词是表现盛的气势的,所以读的时候就应当重一点。

6、阅读讲究语气连贯,这一句首先让学生明确“方”的含义,然后让学生指出它的管辖范围。

(教师提示;方是正当的意思,所以应该管到“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7、相应的,让学生划分下一句,“及”管到哪里?

(引导:到“泣下沾襟”)。

8、在点明语气和重音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自己把握朗读,教师适当提示,如“何其衰也”,最后两字应适当拖长。

9、请学生朗读,然后教师示范,最后学生集体朗读,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之所以这样设计,因为第一句是表现盛的,男生应该能体验出其中的感情,不会太小声,如果不幸男生没气势,就让女生大声朗读第一句,然后调侃男生,激励他们重新读,也顺势让学生熟读成诵。

【二】以上两句是形成强烈反差的,盛的时候是那么强大,但是却一下子衰败了,什么原因呢?作者似乎给出了两个供选择的理由: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幻灯片打出)。

1、请学生翻译,重点是抑(或者)、本(推究)、自(由于)。

2、这两句是问句,那么作者真的是有疑问吗?还是有明显有倾向的?

(一问比较简单,学生应该能回答出,欧阳修倾向于后者,就是庄宗的盛衰都是由于人事。)。

3、再来看下一句: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幻灯片打出)。

教师讲解:庄宗的故事足以证明这两个道理,所以这一段综合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都是为了证明这样一个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的庄宗后来居然被几十个伶人围困,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这就再次提醒人们,要注意到“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啊。

【三】分析“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用幻灯片打出。

1、学生集体朗读后,对照课下注释翻译。

2、提一位学生起来翻译,纠正错误,

重点:第一个于解释为在、从,第二个于解释为被,注意“智勇”的词性,可提示学生,根据文言文对偶句词性一致,前面的“祸患”是名词,所以“智勇”也是名词。

3、讨论“岂独伶人也哉?”,幻灯片打出。

先请学生自行翻译,然后提问学生,要注意填充省略的内容,

(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这样吗?)。

4、谈谈这句话包含的内容和作用。

教师提示、引导:这句话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的批评朝政,提醒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深长,这就使事理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普遍性。

5、如有空余时间,则加强背诵第三、第四段。

板书:晋王:语重心长,遗恨未消,

忧劳盛。

庄宗:恭恭敬敬,兢兢业业。

人事。

还矢先王,告以成功。

宗逸豫衰。

宠信伶人,身死国灭。

伶官传序高二必修教案设计范文(23篇)篇九

今天在上课之余,翻看了《新五代史・伶官传序》。这篇文章记得是读高中时学习的。当时只是为了考试而记知识点,对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领悟不深刻。如今,重读此名篇,感受颇深,获益匪浅。

唐天佑四年(公元9),节度使朱温废掉唐朝皇帝,改国号梁,定都洛阳,史称后梁。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五代时期。次年,原唐朝晋王李克用病死,长子李存勖继位。他牢记父亲嘱托,以雄图而起河、汾,以力战而平汴、洛,洗雪家雠,中兴国祚,于公元923年称帝,建立后唐,是为庄宗。当此时,虽少康之嗣复配天,光武之膺图受命,亦无以加也。然而称帝后,他忘记栉风沐雨之艰辛,沉湎于色禽荒乐,安于享乐,不理国事,终至众叛亲离,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欧阳修所言,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祸患长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当从中吸取深刻教训。

第一,要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我们党已建立88年,执政60年,革命战争年代过去了多年。建国前的老同志和老干部早已全部退出领导岗位,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党员干部,正越来越多的受到各种思潮的冲击。因此,亟需开展大规模教育培训,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要教育党员干部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以认真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第二,要不断增强大局意识,高瞻远瞩。李存勖战功赫赫,骑在马上打天下没问题,可是治国却是外行。具体表现在,缺乏统领全局的意识,消极治国,安逸享乐,众叛亲离,导致败亡。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团结意识,认真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提高做决策的正确性,减少内耗,共同做好本职工作。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在灯红酒绿中洁身自好、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第三,要不断增强责任意识,积极作为。位置就是责任,压力就是动力。当李存勖消灭敌人后,脑子中紧绷的神经骤然松弛,自然就没有了动力,丧失了方向,从而消极作为,亡身亡国。领导干部要牢记自己使命,积极作为,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坚决克服无所事事、作风飘浮的不良倾向。要想问题、办事情从实际出发,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要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路线,从而赢得群众拥护,树立良好形象。

伶官传序高二必修教案设计范文(23篇)篇十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根据作品的文体特色,语言特点进行诵读、

2、学生能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欧阳修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感情,反复诵读文章,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文体特点和语言特点、

2、从读音、语气停顿、语调、表情达意等方面掌握文言文诵读的基本方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学生自读课文,熟悉课文,并对照课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

二、全体学生齐读,进入学习氛围、

三、分析、朗读第一段:

1、请一位朗读基础较好的学生朗读第一段,其他学生倾听、

2、全体学生齐读开头“呜呼”两字,揣摩语气。

(这两个字的语气内涵比较浅显,学生比较容易把握,教师联系全文内容,提示学生)。

答:“呜呼”这两个字,确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慨叹,惋惜、

3、讨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1)请学生翻译:

国家盛衰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也是人事吗?

(2)打出幻灯片:“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亦乃人事也、”

比较它们的异同,讨论他们的优劣、

(教师引导:原文采用反问句,引人深思,发人深省,而改用陈述句后,语气、力度改变了、)。

4、讨论:“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1)重点:原,推究、所以,表……的原因、

(2)问:可以知之矣的之指代什么。

提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5、再次向学生明确全文慨叹、惋惜的基调,学生以这种基调再次集体朗读、

四:分析、朗读第二段、

1、学生自己揣摩晋王的临终遗言,并自由朗读、

2、请学生做示范朗读,并总结语气、

(教师引导:晋王的临终遗言,应该是语重心长,遗恨未消,用幻灯片打出)。

3、有条件的教师可示范朗读,然后学生根据相应语气集体朗读、

4、问:庄宗对晋王的遗命持什么态度?

教师引导:庄宗对晋王的遗命是恭恭敬敬,兢兢业业、

5、问:这些态度可以从庄宗对待哪样事物看出?

答:从他对待晋王的遗矢可以看出、

6、请学生划出本段中与矢有关的、能体现庄宗恭敬的动词、

重点:受、藏、请、盛、负、纳(用幻灯片打出)。

7、学生根据板书提示,熟读、背诵第一、第二段。

8、抽查两位学生背诵,然后全体学生集体背诵、

五、分析、朗诵第三、第四段:

【一】1、先让学生朗读开头两句话,思考它们构成什么关系?哪些关键词可以看出?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2、学生回答:构成对比关系,关键词是盛和衰、

3、问:第一句表现盛的,大家找找看哪些字词可以表现盛的气势、

4、生答:系、函、入、还、告、盛、壮哉。

5、既然这些字词是表现盛的气势的,所以读的时候就应当重一点、

(教师提示;方是正当的意思,所以应该管到“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7、相应的,让学生划分下一句,“及”管到哪里?

(引导:到“泣下沾襟”)。

【二】以上两句是形成强烈反差的,盛的时候是那么强大,但是却一下子衰败了,什么原因呢?作者似乎给出了两个供选择的理由: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幻灯片打出)。

1、请学生翻译,重点是抑(或者)、本(推究)、自(由于)、

2、这两句是问句,那么作者真的是有疑问吗?还是有明显有倾向的?

(这一问比较简单,学生应该能回答出,欧阳修倾向于后者,就是庄宗的盛衰都是由于人事、)。

3、再来看下一句: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幻灯片打出)。

【三】分析“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用幻灯片打出、

1、学生集体朗读后,对照课下注释翻译、

2、提一位学生起来翻译,纠正错误,

3、讨论“岂独伶人也哉?”,幻灯片打出、

先请学生自行翻译,然后提问学生,要注意填充省略的内容,

(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这样吗?)。

4、谈谈这句话包含的内容和作用、

伶官传序高二必修教案设计范文(23篇)篇十一

1、引异学生树立“兴亡之理在于人事”的辩证历史唯物主义思想。2、引异学生诵读品味本文抑扬顿挫的语言特色。

本文是一篇史论,教学时可与刚学过的《过秦论》《六国论》进行比较教学,指导诵读,品味语言,由浅入深,启发诱导。力求学生在比较中解决问题,从启发中有所发现。

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引出文章论题。

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有一首诗《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赞叹项羽是个英雄,宁死也不愿苟且偷生。项羽这个人,由西楚霸王到乌江自刎,他这一生,是引起后人的许多感慨的。他在自刎前曾用这样一句话总结自己的惨败----“天亡我也”。那么项羽由盛而衰,由兴而亡,是天亡他么?人不知己者如是,真是可悲可叹,那么今天我们就由此来学习一篇探讨“盛衰兴亡之理”是在人还是在天的文章----《伶官传序》。

二、比较标题,换成史论题目。

这篇文章单从标题上可以看出这是一篇序文,但从内容上它却和前面刚学过的《过秦论》《六国论》的体裁一样,都是史论,那么就这三篇文章的标题而言,如果站在史论的角度比较一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回答。

提示:《过秦论》《六国论》两个标题上都有一个“论”字,这是史论文的标志,而且从这两个题目上就可以看出文章的主旨,也就是说文章标题就是文章核心,就是文眼。而本文虽是史论,但它根本就不是站在史论的角度命的题,而是站在序文的角度命题的。

好,那么现在我有个提议,如果我们也站在史论的角度为本文更换一个标题,而且也要有一“论”字,还要能反映文章主旨,大家看要怎样改才好呢?(讨论)。

提示:庄宗论、后唐论、盛衰论、兴亡论。这几个题目都是可以的,那么我们就把“兴亡论”确定为本文的新标题,它即简单又能反映文章论题。好,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认真地看一看由我们自己命名的名人的名作--《兴亡论》吧。

三、比较内容,探讨内在联系。

既然这三篇文章都是史论,而且我们也给他们统一了标题形式,那么下面就请同学们先默读一遍课文,与前两文比较一下,看内容上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读完的同学请注意比较,找出比较点,列出发言提纲,准备回答。

提示:〈1〉都是史论,都是由历史事实得出经验教训。

〈2〉都论及国家兴亡的原因。

〈3〉再深一层,秦的兴,是由于历代君王的励精图治,秦的灭,是由于帝王不施仁政;六国破灭,则在六国之君争相赂秦,它们的兴亡都正如本文所讲的“盛衰兴亡皆在于人事”,它们都可作为本文论点的典型例证,因此本文论点有着更强的普遍性。

由此看来,这三篇文章的关系是越来越密切了。接下来我们再比较一下它们语言上各有什么特色。

四、比较语言,体会文章特色。

《过秦论》语言:气势恢宏,酣畅流利,极富文彩。

《六国论》语言:斩钉截铁,雄健有力,不容置疑。

那么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呢?咱们先不看课文,先看一位名人对本文下的评语:

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此六一公平生最得意之笔,五代史第一篇文字,后学者当百读不厌也。

--清。沈德潜。

沈德潜是清朝的一位著名学者,他对本文的评价可见是相当高的,那么本文到底是怎样的“得史记神髓”呢?咱们还是认真地品味一下课文。

首先请大家小声地诵读一遍课文,在读的过程当中注意品味本文是怎样地抑扬顿挫,何处该抑,何处该扬。请用升降符号在文中标出。

请两三名同学,按着自己的理解给大家解说一下本文是怎样地“抑扬顿挫”的,并作示范性诵读。教师给予补充纠正,并根据学生解说随手在黑板上画出起伏曲线,以示文中的起伏升降。

再请一两名同学进行分段诵读品评,比较优劣,矫正错误。

学生集体诵读品味,读出文章的音韵之美。

五、总结引申,导出兴亡规律。

提示:“人事”,即盛衰兴亡之理。教师可随机在原起伏曲线中间划一横线,并在一端注上“人事”字样,即如:

看这一图象像什么?

价值规律。

那么咱们也把它称为“规律”看行不行?叫什么呢?

“兴亡规律”。

即是“规律”,就要用事实来检验它看是否正确:(教师提示学生讨论回答)。

庄宗:忧劳则兴,逸豫则亡;

秦:仁政则兴,暴政则亡;

六国:抗秦则兴,赂秦则亡;

项羽:重贤则兴,寡谋则亡;

学生:勤奋则兴,懒惰则亡。

可见,一个人的兴亡、得失、成败,与天命神灵无关,关键在自己,事在人为。这也是“兴亡规律”带给我们的启示,希望同学们用这一“规律”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用幻灯显示)。

伶官传序高二必修教案设计范文(23篇)篇十二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盛衰成败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2、知识目标:

a掌握实词:原,恨,其,乃,纳,何其,函,忽微,逸豫。

b、多义词:与,归,易,告。

c、虚词:于,为。

d、词类活用:兴,亡身,函梁,夜呼,东出,

f、古今异义:至于。

3、能力目标:

a、筛选主要观点,论据,论证的信息能力。

b、掌握词类活用的相关知识。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引出文章论题。

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有一首诗《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赞叹项羽是个英雄,宁死也不愿苟且偷生。项羽这个人,由西楚霸王到乌江自刎,他这一生,是引起后人的许多感慨的。他在自刎前曾用这样一句话.总结自己的惨败----“天亡我也”。那么项羽由盛而衰,由兴而亡,是天亡他么?人不知己者如是,真是可悲可叹,那么今天我们就由此来学习一篇探讨“盛衰兴亡之理”是在人还是在天的文章----《伶官传序》。

二.作者作品与时代背景。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省吉安)人。四岁丧父,家境贫寒,刻苦自学,宋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及第。晚年历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卒谥文忠。早年热心政治改革,但晚年对王安石变法有所不满。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内容,反浮靡。积极培养后进,因而成为北宋中叶文坛领袖。他的散文明畅简洁,丰满生动,说理透彻,抒情委婉。诗、词也有很高成就。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著作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

《伶官传序》是他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短序。《伶官传》是一篇合传,写敬新磨、景进、史彦琼、郭从谦四个伶人。写敬新磨善于讽谏,没有贬词。另三个人都出入宫掖,货赂交行,偶不逞意,即陷人于罪,破家灭族,使后唐上下离心,互相猜忌,祸乱不息。作者作此序是为了告戒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应满足表面的虚荣。

三、释题:

伶,乐工,艺人。伶官,乐工作了官。《伶官传》记叙了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乱政误国的史实。庄宗喜好音乐戏曲,宠爱伶人,封许多伶人做了官,这些伶官出入朝廷,作威作福,使朝政日坏,后发生**,伶官郭从谦带人围困庄宗并将他乱箭射死,李克用谪亲子孙全被诛杀。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史实而写的序。

四、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1.判断下列对划线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是否正确。

a以三矢(shi弓箭)赐庄宗而告之曰()。

b在遣从事以一少牢(shaolao指祭品)告庙()。

c请其矢,盛(sheng丰盛)以锦囊()。

d方其系(xi捆缚)燕父子以组()。

e及仇雠(cou仇人)已灭,天下已定()。

f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jing衣襟)()。

2.判断下列各句中停顿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b.与/尔三矢,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c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d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五、阅读分析第一、二段。

(一)补充注释。

1.盛衰之理理:道理。

2.岂非人事哉人事:人力。

3.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

4.与其所以失之者所以:……的原因。

5.而皆背晋以归梁以:而。

6.尔其勿忘乃父之志其:祈使副词,相当于“应该”“一定”的意思。

7.负而前驱负:背负。

8.及凯旋而纳之及:等到。

(二)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用法和意义。

1.知。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b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c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d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2.与。

a与其所以失之者b与尔三矢,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c无乃尔是过与d与秦而不助六国也。

3.以。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b可以知之矣。

c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d而皆背晋以归梁。

e请其矢,盛以锦囊。

4.乃。

a尔其勿忘乃父之志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d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e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

(三)判断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2.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3.此三者,吾遗恨也。4.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5.请其矢,盛以锦囊6.夫晋,何厌之有?

7.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四)自读一二段,边读边翻译。

第二课时。

一.背诵并复述第一课时内容(略)。

二.分析阅读三四段。

(一)补充注释。

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方:当;组:绳子。

2.函梁君臣之首函:用匣子装着。

3.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意气:气势,指骄傲之气。

4.抑本其成败之迹抑:或者;迹:迹象。

5举天下豪杰举:全。

6.数十伶人困之困:围困。

7.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忽:一寸的十万分之一;微:一寸的百万分之一。

(二)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1.方。

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b太行王屋二山,方七十里,高万仞。

2.盛。

a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b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其非人事哉。

c&n。

伶官传序高二必修教案设计范文(23篇)篇十三

教学目标:

1、体会本词的思想感情。

2、欣赏本词的艺术风格。

3、学会比较鉴别。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融情于景,善用点染的艺术手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回忆李商隐《无题》中的首句,引出本课的主题——离别。并与学生一道回忆关于“离别”的诗句,如:“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以江淹《别赋》中的“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作结,产生共鸣,烘托气氛。

二、简介作者。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本热心功名事业,但仕途坎坷,曾以词诣宰相晏殊,却不为晏殊所喜,失意无聊流连坊曲,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宋仁宗闻而使之落榜,曰:“何要浮名,且去填词。”由是自称“奉旨填词”以白衣卿相自居。改名后方中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他是北宋时代大量制作慢词的第一个词人,通晓音律又善于运用民间生动活泼的`语言和铺叙手法,使慢词发展成为与小令双峰并峙的成熟的文学样式。著有《乐章集》,时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三、词调简介。

“雨霖铃”一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入蜀,到斜口,霖雨连日,他经过栈道耳闻铃声勾起往事,于是创作此曲悼念杨贵妃寄托哀思。大家可以想见这一词调悲怆低回、凄楚欲绝的情味。而当时柳永由于仕途失意,心情郁闷,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于是与恋人痛别。本词正是他当时心境的体现。

四、阐析全词。

1、齐声诵读注:找出词中的入声字,解析入声字短促急迫容易传递悲切痛楚的情绪。

2、讲解上阕。

首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问:本句交代了哪些背景?时令、地点、景物。深秋暮色中离别在即,秋雨虽停而寒意难消。离别的环境与内心的悲苦合二为一。

第二句“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由别境转入直接抒发别情。设想在京都城外,设帐幕饮酒作别,但两人哪有心思宴饮,心乱如麻正难舍难分,不解风情的舟子又频频催发,不想离别却不得不别,正是这一矛盾把别情推向了高潮。

第三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纯粹白描,感情坦率直露,一双泪眼胜过千言万语,这种无声的啜泣更觉深沉哀痛。

延伸:白居易有“此时无声胜有声”苏轼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第四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遥想开船后的景象,为下阕设想别后相思之苦先开前奏。这一去山水迢迢,烟波浩淼,暮色沉沉,天地苍茫,诗人空望浩瀚无边的楚天,却不知下一程在哪,真如沧海一粟,诗人那种荒凉、无望、彷徨、孤寂的复杂心理跃然纸上,令我们读者也随之怅惘。

总结:上阕正面刻画别境别情,似已说尽心中无限凄凉。然而下阕荡开一笔,虚写别后情思,诗人无望的未来不难料想。

3、讲解下阕。

首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紧承上阕,直抒离情,点出伤离恨别自古皆然。更呼应上阕,点出时令,所谓触景伤情。

重点赏析第二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讨论作结:诗人睁开眼,不见佳人,只见一些勾人离愁之物,深秋的晓风,寒意彻骨,微拂的柳枝,又让人想起执柳相送的苦痛,空中的一轮残月更叫人感慨人月两难全,世事无常,聚散离合皆无度,此时诗人心中的离愁可谓达到了顶点。

而且这样的景况于诗人而言恐怕是常事常景。

一叶孤舟,夹岸杨柳,天边残月,这样的一幅画面,疏落有致,呈现出烟水凄迷的阴柔之美,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作者婉约的风格,创造出“凄美清丽”的境界和美感。而“晓风残月”、《雨霖铃》和柳永这三者也已融为一体了。

关于第三句“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用一句通俗诗句解释,“你不在,这座城市便空了。”可见词人的心内百转千回,痛彻肺腑。

4、总结本词特色。

善用点染,点,直抒胸臆(明朗精当);染,融情入景,以景写情(隐约委婉)。齐诵相关诗句。

五、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并且把“晓风残月”一句写成一段字数不少于200字的想象短文。

伶官传序高二必修教案设计范文(23篇)篇十四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带领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作品,培养诗歌兴趣和文学素养。

(二)知识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写法。

(3)鉴赏意象,掌握婉约派的特点。

(三)能力目标:通过课堂教学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学习,开拓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

重点与难点:

理解古典诗歌传统意象在作品中传情达意的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如果把我国的古代文学比做一个花园的话,那么其中开的最美最大的两朵就是唐诗和宋词,前两单元我们领略了唐诗的美妙,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体味宋词的别致之美。提到宋词,就不能不提到第一位专力写词的作家——柳永,提到柳永,就不得不提到婉约派,提到婉约派,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代表作《雨霖铃》。多年来,它常诵不衰。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二、作者简介:

明确三点:(1)名字:柳永、柳三变、柳七、柳屯田。

(2)特点:精通音律,擅长词曲,创制慢词,贴近市民,“变一代词风”。

(3)影响:“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三、背景介绍:

这首词的基调格外低沉。作者当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更觉得痛苦万分。这首词就集中地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

四、词牌由来:

“雨霖铃”原为唐教坊曲名。相传唐玄宗因安史之乱入蜀,路上发生兵变,杨贵妃死。当时阴雨连日,栈道中闻铃声,无比凄切,作《雨霖铃》曲以寄托离恨。宋代人依旧声填词,遂为词牌。

五、整体感知:

(一)自渎诗歌,感知内容,回答问题。

1.本词的基调是什么?(感受是什么)。

凄凉、伤感、悲凉、忧伤、痛苦。

2.本词写的是什么内容?————离别。

3.本词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顺序。

4.那么离别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离别前、离别时、离别后。

离别前:勾勒环境。

离别时:描写情态。

离别后:刻画心理。

(二)生读,其他同学点评,老师指导阅读。

寒蝉凄切---要拖音(“切”字为韵脚,韵脚一般要读的鲜明,尾音读长更能读出词的凄切感情)。

竟无语凝噎---要稍重,稍停,并读出哽咽之声,冷瑟之感(人物情感的高潮)。

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三)学生再尝试阅读,老师示范。

重点分析(边朗读边进行)。

第1句:写景。通过寒蝉凄切痛楚的叫声、令人伤感的时间和地点以及骤雨初歇后的萧条冷落的景物,映衬出离人此时内心深沉的痛楚。景中有情,字字含情。点明时间、地点、天气。

第2句:写人。京城门外,情人临时搭起帐篷,设宴饯行,然而离人心情不好,食之无味。正当二人难分难舍之时,船公却催促登船。两个转折句,足见其留恋之情深。不管是写景,还是写人,都是为了勾勒出离别前的环境:凄清、萧瑟(板书:凄清、萧瑟)。

第3句:写景。用白描手法,神情逼真地写出了二人分手时的情况,刻画出“别亦难”时的悲痛心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与苏轼的《江城子》中的“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有异曲同工之妙,(可提问),简直使人柔肠寸断,悲痛欲绝,“语虽不奇,而意致绵密”。

第4句:过渡。一个“念”字,说明下面所写的景物是想象的,是虚写。虽无语凝噎,但思绪万千: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

【提问】此处的景物描写应如何理解?是否给人以宽广雄伟的气势之感?

【解说】不是。结合写作背景,不难看出此处是借此景衬托离愁的无边无际、离人前途的渺茫及情人相见之无期;也反衬离人孤舟行驶的飘零渺小、孤苦伶仃。由此可以想象出离人在离别时虽无无语凝噎,但望空凝思、情意绵绵之态,自然引出了下文对别后漂泊孤寂的联想,承上启下。(板书:留恋、难舍)。

第5句:点题。用“伤别离”点题(板书),并用对比手法,衬托出自己的离愁比古人更深更重。

第7句:高潮。两个让步假设句,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纵有“良晨美景”,谁与共欢?纵有“千种风情”,谁与共话?设想细腻,语出辛酸,痛切地道出相期之愿,重聚之难。多么伤感!多么苦涩!(板书:伤感、苦涩)。

六、小结归纳:

离愁别绪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传统题材。显然,本词脍炙人口不是以题材取胜,而在于它能够“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把“自古伤别离”和“冷落清秋”的景巧妙地结合,把“千种风情”和“良辰美景”巧妙结合,相互穿插,情景交融。

七、配乐背诵:放朗诵带,尝试背诵。

要求:准确流利、感情充沛、熟读成诵、琅琅上口。(尽量当堂完成)。

八、课外作业:

1、挥自己的想象,把这首词改编成其他文学形式。

2、写一段真情实感,情真意切的离别文字。

伶官传序高二必修教案设计范文(23篇)篇十五

【教学目的】。

品味欧享利式的结尾;认识虚荣的危害;学习文章留空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阅读课文,熟悉小说情节。(课前完成)。

二、完成对文章结构的梳理。

1、以诗导入新课。“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明伦文叙题苏东坡百鸟归巢图)。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七八片九十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清无名氏《冰雪诗》)。

说明:这两首诗前三句都平淡无奇,最后一句却是奇峰突起,化平淡为神奇,诗意的大逆转给人以特别深的印象。这种大逆转类似于欧享利式的结局,它们的共同点是出人意料,合乎情理,《项链》的结局也是如此。

2、(学生速读三分钟)运用演绎法,从文章的结局往前推,导出文章的结构。

提问:文章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从结局往前看,连续发生了哪些事情?

请柬借项链丢项链子还项链发现真相。

【从结局往前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较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有。三处:a佛来思节夫人答应得非常爽,甚至没有一句叮嘱的话。

b送还时,佛来思节夫人没有打开盒子。

c珠宝店里只卖出盒子。

三、分析情节发展的根本原因。

提问:

1、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它内在的原因。那么是什么导致了马蒂尔德的悲?

虚荣。

2、在文中有哪些表现?

环境:寒伧、黯淡、破旧、粗陋。

梦想:古式、精巧、珍奇、华美、奇异、名贵。

心境:伤心、悔恨、失望、困苦。

3、一个如果所处的环境不好,有自己的梦想,有不好的心情,这不允许吗?这有错吗?

没错。

4、那是否认同马蒂尔德的做法?为什么?

不认同。我们承认人都有虚荣心,有虚荣心不一定就是坏事。相反,有虚荣心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人有上进心的表现。面对恶境,无动于衷,并不令人称道。但凡事皆有度,超过合理的度,事情就会向反向发展。马蒂尔德正是因为虚荣心过于强烈,所以才会有不幸的结局。故事情节也正是在这种强烈的虚荣心的推动下,一步步趋向高潮。

5、文章以悲剧收尾,除了马蒂尔德的个人因素之外,不会不会有其它原因呢?

还有社会因素。个体不能脱离群体而存在,个人也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特定的阶级总会有特殊的反映,马蒂尔德得到请柬之后的对话,多多少少透出一点当时上流社会的风气。尽管这在文中表现得非常含蓄。

6、在深味虚荣的危害时,你同情马蒂尔德的遭遇吗?若有,想想是什么使你有如此感受。

除了虚荣的马蒂尔德,我们还看到了一个真诚的、负责任的、勇敢的马蒂尔德。作品的人物形象是丰满的,是活生生的,是切合生活实际的。事实上,人性是复杂的,我们且不探究人性本还是人性本恶,纵使大奸大恶之人,都会有人性中的一面。以前样板戏中所塑造的高、大、全的的物形象,是不切合生活实际的。人的好坏是一种比较宽泛的界定,不可能是坏人就绝无一丝优点,是好人就绝无一丝缺点。其实,有一话早就说明了这一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总结到一点:我们在写作中,不要把人物描写片化,否则会削弱作品的说服力,甚至对文章的真实性发生怀疑。

四、分析、鉴赏结局的空白。

提问:

例一:中国的山水画往往留有大片的空白,但我们不会认为这样不好,相反,透过空白,可以领略到其中深远的意境,那是一个比画面宏大千万倍的意境。不仅大,而且因人而异。虽虚而实,虽少而多。

例二:要画一座寺庙,但又不得有建筑出现,咋办?一僧、一溪、一桶足矣,虽不见寺,但寺己在心中。

(留下了想象的空间。留下了悬念。留有余味。)。

说明:其实,文章就是采用了空白的艺术手法。这种手法,是借无形表功现有形,赋空白于丰富多燕的形象性,依据欣赏主体的不同,表达更丰富的生活内容,虚实结合,有无互补,隐显相益。创造出象外之意、言外之旨、含蓄空灵的艺术境界。

【艺术是不能追求统一的,得到了统一,便落入了平庸。】。

3、要求学生举出一些类似的文章结尾。

《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荷花淀》。

五、根据自己的理解,合理地继写玛蒂尔德的心理。

六、总结。

文似看山不喜平,情节的曲折,使作品波澜起伏,摇生姿。本文情节层层推进,好比步一步登上滑梯的高处,然后从上面直落而下,爬得越高,跌得也越深。这样的蓄势就是文章的铺垫,最后的直落是而蓄势之后的总爆发,是震憾人心的爆响。而对于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是要“圆”的,而非“扁”的。也就是说,应切合人性的特点,应合乎现实生活,应是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一首好歌,会令人有余音梁,三日不绝的感觉;一盘好菜,会令人有满嘴余香的感觉。同样,一个好的结尾,也会令人回味不绝。这样的结尾,又可称之为“豹尾”。

七、作业。

1、如果你是玛蒂尔德的丈夫,有何感受?

2、完成abc上的作业。

金华市孝顺中学傅伟建。

【教学目的】。

品味欧享利式的结尾;认识虚荣的危害;学习文章留空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阅读课文,熟悉小说情节。(课前完成)。

二、完成对文章结构的梳理。

1、以诗导入新课。“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明伦文叙题苏东坡百鸟归巢图)。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七八片九十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清无名氏《冰雪诗》)。

说明:这两首诗前三句都平淡无奇,最后一句却是奇峰突起,化平淡为神奇,诗意的大逆转给人以特别深的印象。这种大逆转类似于欧享利式的结局,它们的共同点是出人意料,合乎情理,《项链》的结局也是如此。

2、(学生速读三分钟)运用演绎法,从文章的结局往前推,导出文章的结构。

提问:文章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从结局往前看,连续发生了哪些事情?

请柬借项链丢项链子还项链发现真相。

【从结局往前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较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有。三处:a佛来思节夫人答应得非常爽,甚至没有一句叮嘱的话。

b送还时,佛来思节夫人没有打开盒子。

c珠宝店里只卖出盒子。

三、分析情节发展的根本原因。

提问:

1、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它内在的原因。那么是什么导致了马蒂尔德的悲?

虚荣。

2、在文中有哪些表现?

环境:寒伧、黯淡、破旧、粗陋。

梦想:古式、精巧、珍奇、华美、奇异、名贵。

心境:伤心、悔恨、失望、困苦。

3、一个如果所处的环境不好,有自己的梦想,有不好的心情,这不允许吗?这有错吗?

没错。

4、那是否认同马蒂尔德的做法?为什么?

不认同。我们承认人都有虚荣心,有虚荣心不一定就是坏事。相反,有虚荣心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人有上进心的表现。面对恶境,无动于衷,并不令人称道。但凡事皆有度,超过合理的度,事情就会向反向发展。马蒂尔德正是因为虚荣心过于强烈,所以才会有不幸的结局。故事情节也正是在这种强烈的虚荣心的推动下,一步步趋向高潮。

5、文章以悲剧收尾,除了马蒂尔德的个人因素之外,不会不会有其它原因呢?

还有社会因素。个体不能脱离群体而存在,个人也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特定的阶级总会有特殊的反映,马蒂尔德得到请柬之后的对话,多多少少透出一点当时上流社会的风气。尽管这在文中表现得非常含蓄。

6、在深味虚荣的危害时,你同情马蒂尔德的遭遇吗?若有,想想是什么使你有如此感受。

除了虚荣的马蒂尔德,我们还看到了一个真诚的、负责任的、勇敢的马蒂尔德。作品的人物形象是丰满的,是活生生的,是切合生活实际的。事实上,人性是复杂的,我们且不探究人性本还是人性本恶,纵使大奸大恶之人,都会有人性中的一面。以前样板戏中所塑造的高、大、全的的物形象,是不切合生活实际的。人的好坏是一种比较宽泛的界定,不可能是坏人就绝无一丝优点,是好人就绝无一丝缺点。其实,有一话早就说明了这一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总结到一点:我们在写作中,不要把人物描写片化,否则会削弱作品的说服力,甚至对文章的真实性发生怀疑。

四、分析、鉴赏结局的空白。

提问:

例一:中国的山水画往往留有大片的空白,但我们不会认为这样不好,相反,透过空白,可以领略到其中深远的意境,那是一个比画面宏大千万倍的意境。不仅大,而且因人而异。虽虚而实,虽少而多。

例二:要画一座寺庙,但又不得有建筑出现,咋办?一僧、一溪、一桶足矣,虽不见寺,但寺己在心中。

(留下了想象的空间。留下了悬念。留有余味。)。

说明:其实,文章就是采用了空白的艺术手法。这种手法,是借无形表功现有形,赋空白于丰富多燕的形象性,依据欣赏主体的不同,表达更丰富的生活内容,虚实结合,有无互补,隐显相益。创造出象外之意、言外之旨、含蓄空灵的艺术境界。

【艺术是不能追求统一的,得到了统一,便落入了平庸。】。

3、要求学生举出一些类似的文章结尾。

《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荷花淀》。

五、根据自己的理解,合理地继写玛蒂尔德的心理。

六、总结。

文似看山不喜平,情节的曲折,使作品波澜起伏,摇生姿。本文情节层层推进,好比步一步登上滑梯的高处,然后从上面直落而下,爬得越高,跌得也越深。这样的蓄势就是文章的铺垫,最后的直落是而蓄势之后的总爆发,是震憾人心的爆响。而对于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是要“圆”的,而非“扁”的。也就是说,应切合人性的特点,应合乎现实生活,应是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一首好歌,会令人有余音梁,三日不绝的感觉;一盘好菜,会令人有满嘴余香的感觉。同样,一个好的结尾,也会令人回味不绝。这样的结尾,又可称之为“豹尾”。

七、作业。

1、如果你是玛蒂尔德的丈夫,有何感受?

2、完成abc上的作业。

伶官传序高二必修教案设计范文(23篇)篇十六

教学目标:

前一次课对诗歌进行了整体感知和把握;本次课赏析诗歌第二段对琵琶演奏的描绘,领悟诗句以声喻声,以形写声的特点,领会本段名句在其它语境中的运用,并在此基础上研讨文学作品中抽象事物具体化及作品间借鉴、引申、创新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领悟抽象事物形象化的写法特点;语言的积累、感悟、引申、应用。

教学步骤:

一引入:

温州是全国知名的经济发达地区,因为这儿有许多著名的民营企业,如正泰、奥康等,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化古国,因为这儿孕育出许多不朽的作家作品,如屈原的《离骚》,曹雪芹的《红楼梦》,还有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企业著名是因为它创造了在大量物质财富,而作品不朽是因为它创造了大量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在于它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至今仍会让我们享用不尽。而这一篇不朽的《琵琶行》究竟有何感染力和表现力,它的妙处何在呢?下面我们通过学习本篇对琵琶声的描绘,将会领悟到它的妙处所在。

二音乐描绘赏析;从以下方面赏析第二段中的琵琶声描绘:

1多层次摹写声音:文章描绘音乐并非笼而统之,而是按一定的层次结构,从开头出场到未尾余韵,中间摹写三个乐段,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根据提纲摘录相应诗句:

2以声喻声,以形写声:诗中用哪些其它声音比喻琵琶声?

这些声音有何特点?

3象声词增加乐感:划出象声词。

4侧面烘托魅力:标出相应诗句。

三揣摩诗句的引用、引申:

这首诗这一段不仅给我们提供了许多赏析的点,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语言材料,让我们沿用至今,时常引用、引申,如:

此时无声胜有声、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在所发资料上作练习,在空缺处选择以上三句诗中的其中一句填上:

1叫你出吃饭,却让人等那么久,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呀。

2这项法案历尽波折,多次修改,十多年后才得以通过,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3男大当婚,去相亲是正大光明的事,不要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的。

4袁世凯一心想当皇帝,已经急不可待,却“犹抱琵琶半遮面”,弄出一番“劝进”的丑剧。

5琵琶声停了,没有喝彩,没有惊叹,但“此时无声胜有声”。

6山无言,地无语,天垂泪,没有人哭泣,雨中的人们一片沉默,“此时无声胜有声”,不在沉默中死亡,必在沉默中爆发。

6句指在无声中压抑悲痛,原句指在无声中更显出愁绪伤感。

四抽象事物形象化(化无形为有形):

不具体可感,不能呈现鲜明视觉形象或不具体可感的事物即抽象事物。

接下来我们将课内研讨的这两个问题联系课外的材料研究一下,首先是诗歌描绘音乐时最主要的写法特点:运用比喻,将抽象的无形的琵琶声具体形象化,其实,这种抽象事物形象化的方法运用很普遍,如:

1当头棒喝迎头突然大喝一声,如当头一棒。

余音绕梁声音延绵不绝,给人印象深刻。

2不仅是声音,其它任何抽象无形的事物,如思想、情绪、时间等,都可以形象描绘,请简析以下句子抽象事物具体化的写法。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3分析下面诗歌,哪句将哪一种抽象事物形象化了,标示相关诗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桥夜枫泊〉〉张继。

4研讨流行歌曲《涛声依旧》将抽象事物形象化的问题:将运用抽象事物形象化写法的句子标示出来。

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无助的我,已经疏远了那份情感,许多年以后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变。

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是否还会是一片云烟,今天的你,依然保存着那张笑脸,许多年以后才发觉又回到你面前。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能否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5研读《乡愁》,简要分析一下这首诗抽象事物具体化的写法特点:

运用比喻,将乡愁比作()、()、()、()四个具体可感的形象,激发人想象表现乡愁的四幕场景:贴邮票给母亲寄信;握船票登船去见新娘;看坟墓祭奠母亲;望海峡不能团圆。

五引用、引申、创新:

运用课外材料继续探讨引用、引申的问题。引用,将词句借用过来时意思没有多少变化;引申则是在引用过程中词句意思有所发挥、变化。刚才探讨过这一问题,现再举一例,如《诗经》中《郑风.子衿》一句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意思是指女子忘不了男子的衣领,忘不了男子的容颜,与这个意思相照应的还有香港歌星王菲唱的一首歌,“忘不了你白色袜子,忘不了你身上味道”。但曹操在引用这句话时,加以了改换。(背《短歌行》)曹操在诗中引用这句话,不是表达女子对男子的牵挂,而是推陈出新,表达一位政治家对贤才的倾慕与牵挂。

能够恰当的对所学知识进行引用、引申,紧跟的一步自然就是创新了,下面我们研究一下手中几项材料之间的引申、创新问题。

研讨《涛声依旧》与《枫桥夜泊》的联系,歌词对古诗引申最明显的是哪一句诗:

;古诗通过叙写景物寄托,歌词则表达出对的感慨。

研讨《涛声依旧》与《乡愁》的联系,歌词借用了诗歌中表现乡愁的四个意象(事物)中的一个,是哪一个意象:。

六写作片断训练:选择一种抽象事物,运用抽象事物形象化的写法写一个片断或几个句子。

乡愁、真情、往事、愤怒……。

七小结:这次课赏析了诗中的音乐描绘,着重研讨了第二段化无形为有形的写法,并向课外作了一些引申,如果同学们能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那么我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作品,都会获取自己独特的体会。

《琵琶行》课堂训练设计。

一音乐描绘赏析:

1多层次摹写:根据层次结构提纲摘录相应诗句。

移船相见,歌女出场:

调弦校音,情随声出(序曲):

演奏名曲,倾诉悲情(总写):

珠落玉盘,急切愉悦(第一乐段):

幽咽凝绝,幽愁暗恨(第二乐段):

铁骑突出,激越雄壮(第三乐段):

曲终收拨,戛然而止(曲终):

江心月白,余韵无穷(魅力):

2以声喻声,以形写声;诗中用哪些其它声音比喻琵琶声:

3象声词增加乐感;写出诗中的象声词:。

4侧面烘托魅力;写出侧面烘托琵琶曲魅力的两句诗:

二诗句引用、引申;选择合适的诗句填空:

a此时无声胜有声、b千呼万唤始出来、c犹抱琵琶半遮面。

1叫你出吃饭,却让人等那么久,真是“”呀。

2这项法案历尽波折,多次修改,十多年后才得以通过,真是“”。

3男大当婚,去相亲是正大光明的事,不要羞羞答答,“”的。

4袁世凯一心想当皇帝,已经急不可待,却“”,弄出一番“劝进”的丑剧。

5琵琶声停了,没有喝彩,没有惊叹,但“”。

6山无言,地无语,天垂泪,没有人哭泣,雨中的人们一片沉默,“”,不在沉默中死亡,必在沉默中爆发。

三研讨抽象事物形象化的写法特点:

(一)。

离愁渐远渐无穷,右边诗句将“愁”这一抽象事物。

迢迢不断如春水。《踏莎行》欧阳修进行形象描绘,请从修辞和表达效果。

问君能有几多愁,角度略作分析: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李煜。

(二)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标划出歌词中将抽象事物形象化的。

江枫渔火对愁眠。诗句。

姑苏寺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三)涛声依旧。

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标划出歌词中将抽象事物形象化的。

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词句。

无助的我,已经疏远了那份情感,

许多年以后,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变。

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是否还会是一片云烟,

今天的你,依然保存着那张笑脸,

许多年以后,才发觉又回到你面前。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

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今天的你我,能否重复昨天的故事,

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四)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诗歌运用比喻,将乡愁比作、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四个具。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体可感的形象,激发人想象出凝聚着。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乡愁的四幕场景:贴邮票给母亲寄信;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握船票登船去见新娘;看坟墓祭奠母。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亲;望海峡不能团圆。

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四研讨作品间的引申、创新:

研讨《涛声依旧》与《枫桥夜泊》的联系,歌词对古诗引申最明显的是哪一句诗:

;古诗通过叙写景物寄托,歌词则表达出对的感慨。

研讨《涛声依旧》与《乡愁》的联系,歌词借用了诗歌中表现乡愁的四个意象(事物)中的一个,是哪一个意象:。

五写作片断训练:选择一种抽象事物,运用抽象事物形象化的写法写一个片断或几个句子。

乡愁:

真情:

往事:

愤怒:

伶官传序高二必修教案设计范文(23篇)篇十七

教学目标:

1.认识小说于古代传说中注入的时代精神与个人生命体验。

2.感受《故事新编》丰富的想像力与诡奇、荒诞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

1.黑色人、眉间尺与鲁迅自我的关系。

2.两种调子在小说中的相互纠缠,小说主题意蕴的丰富和复杂。

教学内容:

一、题解与素材来源。

《铸剑》写于1926年10月,原名《眉间尺》,1932年编入《自选集》时改为现名,后收入小说集《故事新编》。《故事新编》收录了鲁迅1934--1935年创作的5篇以及代的3篇小说,共8篇,于1936年1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印行。鲁迅称之为“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

从素材来说,《铸剑》脱胎于《列异传》这本中国古代小说。鲁迅在自己编的《古小说钩沉》里,就曾引了《列异传》的这篇小故事,这个故事也见于《搜神记》等其他典籍里,鲁迅把这些材料综合起来,进行了改造和创造而完成了这篇小说。

二、人物分析。

小说塑造了两个复仇者的形象,一个是眉间尺,另一个就是宴之敖者。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复仇者形象:眉间尺是为父报仇,所以他有报仇的强烈意志和愿望,毫不犹疑地把头颅交给了宴之敖者,但是因为他的性格优柔,缺乏那种复仇者必须具有的决绝的气概,所以只能借助于宴之敖者。小说着力刻画了宴之敖者令人战栗的冷峻,他是一个历经沧桑的斗士,他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一个目标上,就是要为一切遭受苦难的人民复仇。这是鲁迅极力赞赏和歌颂的豪侠之士。

实际上,鲁迅正是与《铸剑》中“黑色人”相似的一个绝望的、向黑暗世界反抗的复仇者形象。在小说中,从衣着打扮到外貌特征,鲁迅都是以自己为原型来刻画宴之敖者的(“宴之敖”本是鲁迅的笔名)。黑色人明显的带有鲁迅自我人格痕迹,这已经成为学界之共识。但是我们长期以来忽略了眉间尺与鲁迅自我的关系。其实少年眉间尺是鲁迅性格的另一侧面。从眉间尺到宴之敖者,在某种程度上说鲁迅写出了自我人格发展的一段历史。眉间尺与宴之敖者之间,也存在着一个潜在的对话关系,内里融入的是鲁迅强烈的个人生命体验,隐含着的是鲁迅对自我灵魂的审视。

三、主题意蕴。

复仇是中国古代、现代武侠小说的重要主题,也是《铸剑》的主题。但是鲁迅在小说中已经将这一主题进行了现代性的转换。一般来说,鲁迅是不赞成有怨必报或是为了报仇就滥杀无辜这样一种复仇行为的。他在自己编录的《会稽郡故书杂集》“朱朗”一条之下写过一段按语。朱朗是东汉末年的人,《会稽典录》卷下这样介绍他:“朱朗,字恭明,父为道士,淫祀不法,游在诸县,为乌伤长陈f所杀。朗阴图报怨,而未有便。会f以病亡,朗乃刺杀f子。事发,奔魏。魏闻其孝勇,擢以为将。”这是原书里边的记载。鲁迅对这件事情是有看法的,他在正文下面写了一段按语:“按:春秋之义,当罪而诛不言于报,匹夫之怨止于其身。今朗父不法,诛当其辜,而朗之复仇,乃及胤嗣。汉季大乱,教法废坏,离经获誉,有惭德已。岂其犹有美行足以称纪?”鲁迅的意思是说:按《春秋》所讲的道理,一个人有罪,他本身做了许多坏事,这样被杀了,那是不必再讲报的,人和人之间的恩怨,应限制到他自身为止。现在朱朗的父亲做了许多坏事,杀他是没错的,朱朗的复仇竟然杀到陈f的未成年的孩子身上。汉代末年是大乱的时候,礼法受到破坏,做出不符合儒家经典的事情,竟然还受到称赞,难道是朱朗这个人还有其他好的事迹值得记载下来?鲁迅的这个看法就代表了现代人的.复仇观念,并不能因为自己亲人被杀就一定要复仇。在鲁迅看来,首先要问的是,复仇是不是符合正义,是不是本身具有正义性,如果不具有正义性,那么还有什么复仇的必要?即使是做儿子的,一定要为亲人复仇吗?再有,你要复仇的话,也该找本人去复仇,怎么能去杀他的儿子,这有什么道理?叫什么英雄?所以鲁迅对于复仇的看法是很现代的。

《铸剑》写于1926年底,是鲁迅在经历了“女师大**”和“三.一八惨案”之后,离京南下,在厦门和广州时写的。作品对复仇精神的描写,是紧紧联系着现实斗争的,在女师大事件、五卅惨案、三.一八惨案中,鲁迅目睹了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的凶残和暴虐,激起了极大的愤怒,认为应该“抽刃而起,以血偿血”,这种精神就体现在了作品中。现实的严酷也促使了鲁迅思想的发展,在坚持文化战斗的同时,他深深认识到暴力革命的必要性。鲁迅在1925年跟许广平的通信第十封里面就这样说过:“改革最快的还是火与剑。”很显然《铸剑》这篇小说在古代传说中注入了鲜明的时代精神。

《铸剑》的主题意蕴是丰富和复杂的。鲁迅一直紧张地思考“复仇”问题。“三头相搏”的场面无疑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顶点,在大多数作家的笔下,小说都到此嘎然而止;但鲁迅却偏要精心安排“复仇完成以后”情节的新的发展,于是出现了“辨头”的闹剧,“三头并葬”的滑稽戏,到最后的“大出丧”变成全民“瞻仰”的“狂欢节”,小说又出现了一个高潮。这个结尾真是鲁迅式的,充满了深长的调侃意味,既是对专制暴君的进一步的鞭笞和嘲弄,同时又包含着对宴之敖者乃至作者自身的清醒的自嘲。残害百姓的专制暴君尽管已经在一场正义的复仇行动中丧命,但百姓们依旧木然地对着暴君的棺木跪拜不已;几个“义民”更是“很忠愤,咽着泪,怕(黑色人、眉间尺)那两个大逆不道的逆贼的魂灵,此时也和王一同享受祭礼”。鲁迅歌颂复仇,又质疑着复仇。鲁迅的这篇小说原来存在着两个调子:悲壮的与嘲讽的,崇高的与荒谬的。这两种调子在小说中的相互纠缠,渗透,对峙,消解,起伏,激荡,表现了作者深广的忧愤和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四、诡奇、荒诞的艺术风格。

艺术上,《铸剑》具有奇特的丰富的想象力。鲁迅写黑色人唱着歌扬长进入京城,然后进入王宫里去献艺。他让眉间尺的头颅在开水里做各种各样的舞蹈、游动,甚至对着国王嬉笑、唱歌,这一系列的描写都令人惊骇,超乎一般的想象。鲁迅把这些奇异的情景写了出来,表现得有声有色,激越悲壮,有感情,有气势。

“三头相搏”更是奇异之极,荒诞之极,出乎常理之极,却又有一种很强的震撼力。仇恨的头颅怎么在那里念念不忘复仇,要实现自己复仇的愿望,产生了一种多么强大的力量--难以想象的超自然的力量,这些都写得非常惊世骇俗,但是又非常传神。这样就形成了小说诡奇、荒诞艺术风格。

思考题: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分析“黑的人(宴之敖者)”的形象,还可以联系鲁迅作品中的其他人物,例如《理水》里的夏禹和他的弟子,《非攻》里的墨子,《过客》(见《野草》)里的主人公,《孤独者》里的魏连殳--他们都是鲁迅作品中的“黑色家族”的成员,从外貌到内心世界和性格都有相似之处,并注入了鲁迅的主体精神(“宴之敖”本是鲁迅的笔名,鲁迅还说过:“我就是魏连殳”)。可以就此写一篇小论文。

伶官传序高二必修教案设计范文(23篇)篇十八

余党绪。

6月15日,我赴辽宁沈阳东北育才中学上了一节《哀江南》的研究课。下面是课堂实录和说课。

实录。

师:沈阳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著名的沈阳故宫,有福陵与昭陵,葬着清王朝的两个皇帝: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沈阳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许多东北人民流落关内,有一支著名的歌曲就唱出了当年东北人民国破家之痛,流离失所之悲。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哀江南》也涉及了一个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一支同样反映亡国之悲的曲子,这座名城是南京,而这支曲子就是《哀江南》。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本上关于《哀江南》的介绍。《哀江南》选自《桃花扇》续四十出《余韵》。这个“余韵”相当于现代戏剧或小说里的“尾声”。既然课文选自“尾声”,我们就有必要了解一下全剧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师:同学们通过预习了解到,《桃花扇》这个名字里的“桃花扇”象征着爱情。《桃花扇》也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我们刚刚学过《长亭送别》,现在就来比较一下《桃花扇》与《西厢记》在故事情节上的异同。我们一起来看投影。(投影1)。

师:古典戏剧在爱情题材上基本都遵循着一个基本的故事情节模式。第一步是“才子佳人,一见钟情”。《西厢记》里的张生与崔莺莺是这样,《桃花扇》里的侯方域与李香君也是如此。侯方是明末名士、复社文人,在文化界和社会上都有一定的影响。李香君是秦淮河边的名妓,色艺双全,才艺俱佳,两人果然是一见钟情。第二步是“风云突变,节外生枝”。美好的爱情注定要经受更多的磨难。侯李二人生不逢时。明末崇祯皇帝即位后着力整顿朝政,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代中兴之主。他清除魏忠贤,魏忠贤余孽四处流。有一个流窜到南京来的阮大铖,如丧家之犬,急着要与以复社文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修复关系。明末知识分子在社会上是很有影响力的。所以他抓住侯李成婚的机会,给侯方域送了一份厚礼,但是却遭到李香君的拒绝。句古诗说“商女不知亡国恨”,这话用在李香君身上就很不公平,李香君是个很有气节和见识的女子。李香君的拒绝在侯李与阉党余孽之间埋下了矛盾的伏笔。正在这个时候,李自成入京,崇祯皇帝带着他的后妃女眷自尽了。作为陪都的南京,就上演了一出立新主子的闹剧,结果阮大铖这些阉党占了上风。他们成了一个偏安朝廷。历史上的东晋和南宋都是偏安朝廷,毕竟还做了一些复国土的努力。这南明王朝却只顾窝里斗,只顾争权夺利,醉生梦死。于是,侯李的苦难也就开始了。侯方域被逼逃亡,李香君先是被逼改嫁他人,不从,以死相拼,血洒宫扇。这扇子便是侯方域送给李香君的定情之物。有人稍加点染,勾勒成“桃花”样子,这便是“桃花扇”的来历。这就是第三个阶段,我把它叫做“一波三折,苦苦相争”。侯李二人对爱情忠贞不屈,苦苦相思,与张生崔莺莺无二。

生1:不是。侯方域与李香君最后虽然相见,最后却又分手,两个人双双入道了。

教师:知道为什么吗?

生1:好像是国家灭亡了。有一个世外高人指点他们,他们意识到连国家都没有了,爱情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醒悟了,就出家了。

师:是啊。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个高人是怎样点拨这一对男女的。(投影2)。

师:就是这句话叫两个痴情男女幡然醒悟。原来,正当侯李二人双双沦落的时候,清兵南下,南京岌岌可危。阉党和他们的主子仓皇逃亡。国家亡的时候,侯李二人却大团圆了。从爱情的角度来看,他们终于修成正果,但是孔尚任却让这一对男女双双入道,可见作者另有寄托。这就是“课文导读”里提到的“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戏剧表现的重点是“兴亡之感”。

众生:沧桑的/悲伤的/低沉的/成熟的……。

生2:屈原。“郢”是楚国的故都。这是屈原在秦国灭亡了楚国后因怀念祖国而写的诗歌。师:这个同学知识面很广。曲子表达的也是深沉的亡国之悲。曲子用中国最古老的乐器“埙”演奏。当代作家贾平凹说过“埙”能表现旷古的悲凉与沧桑。现在我们就在配乐朗诵中体验这旷古的悲哀和绝世的伤感。(生分角色朗诵)。

生3:苏昆生,樵夫;柳敬亭,渔翁。还有一个老赞礼。

师:要注意“渔樵”二字的组合。你们在哪篇文章里见到过这种组合?

生4:《赤壁赋》。“渔樵于江渚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师:对,“渔樵”在汉语里本来就有隐逸的意味。推荐一支古曲《渔樵对话》,也是表达逍遥、遁世、逸的。值得一听。

师:第二个问题:苏昆生诉说自己的所见所闻,他在南京究竟过哪些地方?

生5:明孝陵,明故宫,长桥、旧院等秦淮河一带。

师:他的情是什么样的?

生6:哀,恸,还有伤心。

师明白了这些,我们就来读以下七支曲词,看看下面这些曲子是怎样与宾白的这些信息对应的,又是怎样表现这种“哀”“恸”与“伤心”的?我们先来一起朗读,读的时候思考一下,这七支曲子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一样。

(齐读七支曲词)。

生7:前六支曲子是间接抒情是寓情于景,第七支则是直抒胸臆,所谓“放悲声唱到老”,也就说明了抒情时不加掩饰,痛快淋漓。

师:很好。既然是“放悲声唱到老”,那么我们就一起来放声朗读第七支曲子,如何?

(生齐声再读第七支曲词)。

师:这段里哪些句子最能打动你?

生8:“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师:这是“谁”在“看”?

生8:苏昆生。

师:好像是一个冷眼旁观的人。他以这样一个局外人的语气来表达,说明他对南明王朝的极端恨和失望。

生8:统治者忙着醉生梦死,忙着大兴土木,忙着穷奢极欲,挥霍享乐,也正是这些忙碌,决定了他们必然灭亡,讽刺了南明这个短命王朝的必然命运。排比句给人一种很急促的感觉,好像历史盛衰在一瞬间发生。

生9:“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最让我感慨。我想起了刘禹锡的古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物是人非。莫愁湖是那时南京的繁华市区,现在却了无人烟,晚上只有鬼哭了,很恐怖,很阴森。前后对比,叫人感慨。

师:两位同学的分析很到位,让我们心里很有感触,我们再来读一遍吧。

(生齐读)。

(学生读书。思考。组织表达语言。)。

生10:我特别欣赏《驻马听》这支曲子。古代社会地位最尊贵的是皇帝,皇帝最尊重的人是他的父亲,是他父亲的父亲,是他父亲的父亲的父亲……可是现在,埋葬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明孝陵却成了牧场,山羊在这里自由自在地吃草。其中一个“群”字说明了不是一只偶尔来此,而是经常有许多羊来,可见这里荒无人烟啊。“鸽翎蝠粪满堂抛,枯枝败叶当阶罩”中的“抛”,说明鸟儿根本没有忌讳,胆子很,没人照看。还有“罩”字,说明枯枝败叶积聚得很厚。

师:说得真好。最后一句“牧儿打碎龙碑帽”其实也同样很精妙。这位同学很注意达技巧。他特别强调了明孝陵墓主的身份:皇帝。他的话揭示了宗法社会的一个重要现象。所谓宗法社会,就是按照血缘关系来决定人的社会地位与价值的社会。中国人非常敬重死去的先人,不要说皇帝,就是普通老百姓,也是这样。有句俗话,说“好像被人挖了祖坟似的”。大家知道的洋务运动领袖李鸿章和盛宣怀,不就因为主张修铁路电报而遭人咒骂么?因为修铁路排电缆,要动地脉要挖人家的祖坟啊!十三陵,沈阳福陵、昭陵,那么大的规模,那么大的气派,也可想见当年也一定把守森严!可是如今明孝陵却成了牧场。这其中包含了多少变化啊!

生11:我特别欣赏《沉醉东风》一段,写明故宫的。这里强烈的对比。墙倒塌了,玉柱也倒塌了。以前皇帝和大臣议论军国大事的地方,现在却“舞丹墀燕雀朝”。我觉得这话里似乎有讽刺的意思。

师:何谓“讽刺”?

生11:以前这是大臣朝见皇帝地方,可是现在皇帝没影了,大臣们也不见了,只有燕雀在这里朝拜。其实,燕雀只是在这里游戏觅食而已。

师:好。我也想告诉大家,别看朱元璋是个乞丐出身的人,可是做起帝来,还真像个皇帝。明朝是个君主专制登峰造极的时代,宫廷礼仪很森严。朱元璋很注重自己的威仪,大臣上朝时必须跪着回答皇帝的问话,我们在电视上看到宣读皇帝诏书时总是以“奉天承运”开始,这也始自朱元璋。朱元璋认为自己是天下的皇帝,也就是全天下人的父亲,把君父的权力推向端,实行极其严酷的刑法和廷杖制度,打首辅大臣如同打自家孩子。可以想见,皇帝上朝的时候,宫廷里该是多么威严肃穆,大臣们多么肃静庄重!可是如今,却只有鸟雀在这里玩耍了。借助于权力、暴政来实现万世不衰的梦想,今天看来是多么不可靠啊!

生12:我最欣赏《折桂令》一节。我喜欢这里的对比。“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秦淮河曾经盛极一时,勾栏瓦肆,富商云集。可是现在到哪里找他们啊?人说“物是人非”,我说是“物非人也非”啊!

师:总结得很精妙。

生12:还有“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说的是现在生意没法做了,当年逢年过节的喜庆活动也没有了。由此我们可以想象以前的秦淮河,一定是热闹非凡。我把这句话改成“灯船端阳闹,酒旗重九飘”,就是以前繁华时的景象了。

师:精彩!这样灵活地化用文章中的词句,很有表现力。尤其是这个“飘”字用得好!

生13:还有《太平令》一节。“不怕小犬”一句,没有狗叫了,说明这里没有人烟了。还有“枯井颓巢”,说明旧院一带没了人气,荒凉冷落了。

师:好的,今天我们的曲词鉴赏先到这里。快下课了,我想我们再回到我们开头说的“兴亡感”。南明王朝匆促间起来,眨眼间消亡。改朝换代,尤其是频繁的改朝换代,赵钱孙李,你方唱罢我登场,周吴郑王,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给社会生产、百姓生活、文化发展带来了很多灾难,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也给社会心理带来许多阴影,人们好像总是生活在末世之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人,在这个潮流中常常有一种无能为力和难以把握命运的渺茫感。这不能不激发人们的思考和感慨。所以,《哀江南》虽然表达的是对南明王朝的思考,是对三百年大明江山的思考,但传达的却是一种能够超越时空的历史领悟。

(投影3)。

师:想当年,据说秦始皇来到南京,看到这个地方虎踞龙盘,颇有帝王之气。于是便下令开凿秦淮河,以泄去金陵王气。他以为这样就没人可以和他争夺江山。可是修建秦淮河并没有能保住他的一统江山。朱元璋加强专制,统治严酷,控制森严,同样没能摆脱灭亡的命运。历史总是在兴亡盛衰的循环中转圈子。这是值得每一个人思考的问题,包括我们现代人,包括我们中学生。

师: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课外阅读书。

(投影4)。

师:《华丽家族》是华东师大教授萧华荣先生写的一本反映六朝时王谢家族兴衰的书;《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反映明朝政治的书,其中写到万历皇帝、张居正、海瑞、李贽、戚继光等人物,可以帮助我们更多地了解明朝,写法也与一般的历史著作有很大不同,可读性强。这些读物可以帮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历史。建议一读。下课。

说课。

在语文教学上,我一直将语言的魅力、文学的韵味和文化的视野作为我追求的三要素。

语文课无论怎样翻新,无论怎样百花齐放,语言都是这门课的核心要素。如果放弃了语言这一核心要素,不管教学过程有多么花哨,教学手段多么先进,课堂氛围多么热烈,它都有可能异化成空中楼阁。我听人讲《逍遥游》,整堂课不涉庄子《逍遥游》,却大谈特谈诸如自、逍遥、绝对的自由与相对的自由,等等,不仅远离文本,也远离了庄子命题的历史文化背景。语文的人文价值是由语言来负载的,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基。我在设计《哀江南》的教学时,首先关注的,是课文的语言因素。我认为,能够引领学生体悟课文言约意丰、精美雅致的语魅力,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所以,一方面,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诵,通过朗诵来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分析,通过对语言的咀嚼和理解来把握课文表达的历史沧桑感。繁琐的语言分析总让人厌倦,而静心的体味却能让人陶醉,精当的点拨更能人启迪。《哀江南》是戏剧中的登峰造极之作,它的语言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比如宾白,虽然寥寥几句,却把人物其身份、心态表露无遗。通过分角色朗读,我们可以感受到苏昆生的儒雅、柳敬亭的粗犷和老赞礼的持重。作为民间艺术家,柳敬亭关注长桥旧院、秦淮粉黛,而老赞礼则更为关心皇城。柳敬亭的反应是捶胸顿足,而老赞礼的反应却是一句深沉的感叹。如此的语言表现功力,不能不令人惊叹。七支曲子语言优雅,表现力更是非同凡响,通过对明孝陵、明故宫和秦淮一带的荒凉萧瑟的渲染,淋漓尽致地反映了时代变迁的印迹,这样的分析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课文的内涵着眼于语言这个根基,文学的韵味乃是题中应有之义。《哀江南》本来是一部文学经典,而不是历史文献。所以,以欣赏的姿态面对文本,以主体的情思占有文本,是阅读必须的。我个人的体会,教学中最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想象活动,一旦学生的情感体验被激发,想象空间被扩展,教学就能走进文本,走进作品人物。《哀江南》字字看来都是血,每一处景致都渗透着亡国之痛,家国之悲。我在设计课堂导入这一环节时,从历史文化名城开始,从沈阳的“一宫两陵”开始,进而谈到“九一八”,谈到《松花江上》,就是要引导学生进入一种历史沉思与想象的状态;中间播放的古埙曲《哀郢》也是希望营造一种体验的氛围。从课堂实效来看,这些铺垫对于激发学生有效的情思活动是产生了积极影响的。文学作品是一个“场”,要引导学生走进这个“场”,全身心地沉迷于这个“场”。进了这个“场”,他的情思活动就能直接指向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效率由此就产生了。本课将曲词品鉴作为教学目标,虽然也有重点字句的反复品味与分析,但对于课文里出现的修辞手法、表现方法、字句的锤炼,还是作了淡化处理。我想,只要学生理解了历史兴亡感这一主旨,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语言技巧服务于表达的需要,离开了表达,语言技巧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也许因为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太重视技巧层面的分析,学生心生厌倦,反而不去思考这些技巧的表现作用,经常是大而化之地敷衍了事。说到“比喻”的好处,总是形象啊生动啊更有表现力啊之类的套话,学生几乎形成了条件反射,一见比喻就将这一套术语搬出来了。语言分析必须服务于内容的表达,文学的追求要求我们少一些匠人的气息,多一些艺术的特质,多一些整体把握,少一些零敲碎打。

语文教学还应该追求丰厚的文化底蕴。语言背后站立的是文化,汉语的背后站立的是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一个词语就是一部经典,一个诗句就是一部历史。我希望语文课有更多的文化色彩。我将《西厢记》与《桃花扇》作比较,是希望学生能在阅读中形成总结、归纳和比较的思维习惯。我将“渔樵对话”“埙”“明朝的宫廷礼仪”“帝王的陵寝”“秦淮河的开凿”等问题做了介绍,是为了帮助学生建构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我介绍朱明王朝的宫廷礼仪制度,就是为了将当年的帝王威仪与后来的破败对比,显示王朝破落的历史必然性。残酷的剥夺、严密的控制、森严的等级、滴水不露的教化,都难以改变其破落的命运。王朝更迭,历史盛衰,任何专制统治都难逃这个历史的命数。

专家评课。

大气实在的一堂课陈钟。

《哀南》一课,党绪上得很大气,有板有眼的,不花俏,不张扬,很实在,也很成功。文本的内与外、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讨论、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活动之间的关系都处理得比较好,学生有较充分的时间通过不同的方式诵读课文。

《哀江南》选自孔尚任《桃花扇》第40回“余韵”。三百年前,新编历史剧《桃花扇》的诞生曾轰动了整个北京城,王公贵族争相传诵,连康熙皇帝也派人找来观看。读后连声骂道:“弘光皇帝太可恶!太可恶!”整部《桃花扇》的演出,很少带“余韵”。“余韵”常以传统折子戏的形式出现。《哀江南》文学欣赏价值极高。它生动地抒发我国古代文人沉重亡国之痛和社会变迁中的那份沧桑感。因此,它往往能够超越时代,拨动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的心弦,激起深深的共鸣。

一般人教《哀江南》,很少注意词曲前的一段宾白。党绪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真是个有心人。这段宾白写得太精彩了。苏昆生是李香君的师,从他把明孝陵说成是“宝城”“享殿”,便足见这位老艺人--唱曲名家的职业修养。对于苏昆生南京一行的叙述,老赞礼与柳敬亭由于身份、遭遇、性格的不同,注的重点是不同的。当苏昆生讲到“皇城墙倒宫塌,满地蒿莱”之时,老赞礼暗自“泪”,叹道“不料光景如此”;而大胡子柳敬亭则不然,原是个说书人,闯江湖,走码头的,听苏昆生说“长桥已无片板,旧院剩了一堆瓦砾”,禁不住“胸”直喊:“恸死俺也!”两人表达自己内心苦痛的方式也是不同的。三个老人就是这样栩栩如生地活跃在我们的眼前。

苏昆生一直在江南秦淮河一带教曲,为什么要编一套北曲呢?因为南曲一般比较委婉、缠绵,而北曲慷慨、苍凉。这套沉郁、悲怆的北曲好唱出了《哀江南》的主题。开之前,苏昆生有句叫白“俺樵夫啊”,道出了自己如今只落得退隐山林,以砍柴为生的尴尬处境一种无奈与自嘲。渔樵(柳敬亭做了樵夫)对话本是散淡的、远离尘世的,但面对现实的巨变,怎能掩饰内心深处的焦虑与怨恨呢?这就是昆曲艺术的细腻处,它很少有费笔,有多余的笔墨。我还想补充一点苏昆生大段吟唱前还交代了一个动作--击板,因为昆曲的演唱是没有过门的。板声一起,器乐演奏与演员演唱是同时开始的。著名学者赵景深概括昆曲表演的特点,用了八个字:“同起同落,载歌载舞”。在苏昆生放声悲歌时三人都有非常美妙的舞蹈动作,苏昆生的稳重、老赞礼的儒雅、柳敬亭的粗犷,构成一幅叫人赞叹不绝的动人画景。

孔尚任说:“凡胸中情不可说,眼前景不能见,都借词曲咏之。又一事再叙,前已有说白者,此则以词曲代之。”作者在这里提醒读者要关注曲词与宾白的关系。

诵读的指导重在节奏与情的准确把握。郭沫若先生说:“节奏是力与时间的组成。”它不是纯粹的技巧,同样建筑在对文本的正确理解上。不少学生,包括有些青年教师在读到“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时,一句比一句响,一句比一句快,一句比一句激烈,这显然符合苏昆生此时抒发的“哀”与“悲”之情。同样,整套曲的结尾“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读这个“诌”字,要读出苏昆生在两位老友前的“自谦”与“自侃”。诵读“放悲声唱到老”六个字,声音要略带沙哑与苦涩,一字一字地有力地吐出来,声断气不断;特别是最后一个“老”字,第三声,首腹尾都要读清楚,要表达出一种不可遏止的沧桑。这样才能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可以有一二分钟的静场,让学生在沉思中结束一节课的教。

我不太赞成把《哀江南》的教学纳入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轨道上;也不太赞成整理出一条苏昆生到南京的行走路线图,概括出一个“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可能我的观念老化了,我总觉得现今有些语文课有点像数学课把课文演绎成一个公式,印证某个概念或某个术语的材料。语文课的语文味全没了。复旦大学学者王德锋教授在一次上海的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上说,语文教学更多的是性灵的启发,而不是理性的思考。语文课怎能只重结论,而轻感受呢?这个意义上,用点精力在对《哀江南》《长亭送别》《游园惊梦》这些经典篇目教学案例的分析与研究,有助于中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文章请注明来源于:中学语文大观园。

伶官传序高二必修教案设计范文(23篇)篇十九

邱龙涛。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盛衰成败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2、知识目标:a掌握实词:原,恨,其,乃,纳,何其,函组告,抑,忽微,逸豫。

b、多义词:与,归,易,告。

c、虚词:于,为,

d、词类活用:兴,亡身,函梁,夜呼,东出,

f、古今异义:至于。

3、能力目标:a筛选主要观点,论据,论证的信息能力。

b、掌握词类活用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1、词类活用。

2、课文第三段。

教学难点:对名句的理解。

教学方法:启发式与讨论式相结合。

学法:学生学会积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时:一课时。

教学要点: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三位文学家的`作品,苏洵、苏轼、王安石,今天我们学习欧阳修的作品,《伶官传序》。欧阳修不但是文学家,他还是一位史学家。他著有两部史书,一部是与人合编的《新唐书》,一部是《新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今天我们学习《新五代史》中《伶官传》。清代文学家沈德潜认为本文“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对本文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品味一下这篇文章。

二、释题:

师:伶,乐工,艺人。伶官,乐工作了官。《伶官传》记叙了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乱政误国的史实。庄宗喜好音乐戏曲,宠爱伶人,封许多伶人做了官,这些伶官出入朝廷,作威作福,使朝政日坏,后发生**,伶官郭从谦带人围困庄宗并将他乱箭射死,李克用谪亲子孙全被诛杀。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史实而写的序。

三、范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3分钟)。

要求:找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思考本文体裁。

学生质疑。师答疑,或请学习较好的学生帮助答疑。

四、讲析课文:

(一)通过刚才的阅读,请同学们判断一下本文的体裁?

本文是一篇史论。

(二)思考。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用课文的原话回答。

明确: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或答“忧劳……”

问:找学生翻译此句。

用现代汉语概括这一句话。

明确:盛衰在于人事。

(三)由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可以推知本文将运用什么论证方法?作者立论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例证法“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a、概括:庄宗李存勖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

强调:写史论一般都要使用例证法,以论带史,以史证论。

b、如果我们不看下文,推想一下作者接下来应该写什么内宾呢?

明确:写庄宗如何得天下,写庄宗如何失天下的内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如果写的。

(四)读课文二三段及注释,筛选下列信息:

师:庄宗李存勖父亲晋王李克用去世时是908年,课下注释中还有三处时间912年,923年,926年,参看注释,回答,在这几年里,在李存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话概括。(边讲边译,将翻译融入讲析中)。

明确:

908年,“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受三矢,继父遗命。三支箭分别代表他的三个仇敌,一个是梁,一个是燕,一个是契丹。

912年,灭燕,“系燕父子以组。”

923年,灭梁,“函梁君臣之首”,建立后唐。翻译,强调“函”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译为“用木匣子装……”926年,后唐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五)师:庄宗得天下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而失天下只有三年,作者认为庄宗的“盛”是由于什么原因,“衰”又是由于什么原因呢?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

明确:“盛”――“忧劳可以兴国”

“衰”――“逸豫可以亡身”。

并翻译。强调“兴”“亡”使动用法。

(六)课文是如何表现他的“忧劳”的呢?

明确:“其后用兵则遗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a问:为什么每次出师征战都要“负而前驱”,用三支箭激励自己,表明其复报的决心和意志。

b师问:这段记叙写得较细,有何作用?

明确:目的是说他的成功与其不断的努力分不开。那么这里突出强调了“人事”的作用。

(八)这一极盛到极衰,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

明确:对比的论证方法。

a找出课文中运用对比进行论证的部分。

伶官传序高二必修教案设计范文(23篇)篇二十

《石钟山记》是高二语文新教材第四单元的课文。现就教学目标、教法及教学程序三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学目标:

我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制订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在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感受苏轼不迷信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苏轼的这种精神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尤其显得重要,敢于质疑、敢于探索实际上是一种创新精神。我们现在所进行的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我们要超越古人,要取得发展,就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在各门学科中,尤其在语文学科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造就一大批不唯书、不盲目迷信权威,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敢于探索的思想解放的一代新人。

我们班有些学生未到分数线,是扩招生,进来时分数较低,比较自卑,习惯于依赖书本,缺乏探索精神,不敢对权威、书本提出质疑,这阻碍了他们自身的发展,影响了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让学生意识到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重要性,并养成质疑、探疑的习惯,形成质疑、探疑的氛围。

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及教材是学生感知和观察的对象,学生正是通过教师所讲和教材所展示的内容经过思考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这种观察和思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积极的思维过程,是一种“思维知觉”。从这一点出发,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热烈参与。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教师的启发诱导贯穿始终。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具体运用了提问法、讨论法、比较法等。

为了增大课堂容量,增强教学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本课采用投影机、图画和油印资料等手段。

三、教学程序的设计:

人们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而学生掌握知识也是由浅入深的,大约有这么四个阶段: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本节课的教学就是按照这一规律来设计的。

第一步,用中外名言导入新课,引起学生思索,生发联想,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出示教学目标,为本节课教学定向,让学生对这节课要学些什么有个初步了解,以便他们为达标而学。

第二步,整体感知。在这一环节中,问题的设置比较简单,让学生尽快获得整体印象,初步了解苏轼不迷信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在学生明了苏轼通过石钟山命名由来的探求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后,引进初中课文《河中石兽》中与本文主旨类似的句子,促进记忆,加深印象。

第三步,选点读析,深入理解。这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的一步,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

根据教学目标提出针对性较强的问题,每一问最终都归结到苏轼的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上来。这环节中问题的难度有所提高,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进一步的阅读和思考。同时还出示学生根据对课文刻画的意境理解所画的画,让学生仔细研读课文,认真讨论评价图画,加深对课文渲染的气氛的理解,具体感受苏轼的精神。补充的一则材料与课文对照着阅读,有助于学生正确而又全面的理解苏轼的精神。

第四步,扩展迁移。要求学生对苏轼探求到的石钟山命名的原因来进行质疑。通过质疑让学生懂得,对于书本上的东西,对于名人的观点,不能看成是一成不变的真理,要解放思想、敢于质疑、大胆探索。养成敢于质疑、敢于探索的好习惯。

第五步,总结归纳。强调敢于质疑、敢于探索在今天的重要意义,号召学生培养起这种精神。

第六步,布置课外练习。加深对苏轼精神的理解。根据普通中学学生的特点,分层布置作业,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作业,使基础不太好的学生避免高不可攀的心理;使基础较好的学生发挥出水平。

沈莉。

伶官传序高二必修教案设计范文(23篇)篇二十一

教学目标:

1、掌握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写法;

2、鉴赏意象,掌握婉约派的特点。

3、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教学重难点:

1、通过鉴赏,体会词中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点。

2、品味诗词意象,体会作者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背诵。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之前在讲《毛泽东诗词两首》的时候说过,词可以分为几个流派?

明确:两派,豪放派和婉约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柳永、李清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柳永的名作《雨霖铃》,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柳永这个多情浪子的世界。(板书题目)。

二、作家作品简介:

柳永,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他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并替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他的词曾传唱一时,甚至“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深受当时市民的欢迎。大约在少年时的“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考取进士,在浙江的桐庐、定海等处做过几任小官。晚年死于润州(江苏镇江县)。

他精通音律,变旧声为新声,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础上创制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慢词,这首词调名《雨霖铃》,就是取唐时旧曲翻制。这支曲本来就是寄托相思的,词调极尽哀怨。柳永此词当为词人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二、整体感知课文。

1、齐读《雨霖铃》(让学生感受词的感情基调)。

明确:哀婉、悲伤、凄清。

2、指导诵读,纠正字音。

3、上下阕各写什么内容?

明确:上阕写别离的场面;下阕推想别后的情景和痛苦心情。

三、具体赏析课文。

1、上阙分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起首三句写什么?是情?是景?(写景)。

明确:对。写别时景。点明季节、时间、地点和事件。勾勒了一个情人离别的典型环境。

2)地点呢?(长亭)时间呢?(晚上)季节(秋季)提到秋季会有怎样的感觉?(萧瑟)。

明确: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景物特点:“蝉”是“寒”的,特指是秋后的蝉,秋有萧索感受,而蝉在凄凉急促地鸣叫,傍晚时分让人有落寞之感,更兼雨后带凉意。再看词人,一个“对”让我们联想到他的动作可能是“呆”对着长亭。所以,起首句已给全诗定下了基调:“凄切”。

“都门畅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1)这写什么?(写情)。

明确:极写饯别时的心情,委婉曲折,欲饮无绪,欲留不能,依依不舍,难舍难分。

2)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心思。为什么?

明确:正专注于恋人,所以词中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尖锐。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1)你怎么来看待这句的意境美?(引导学生发言)。

明确:这句写情态。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在目前。

2)那么词人凝噎在喉的是什么话呢?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念去去”二句便是他的内心独白。)。

明确:这句写什么?(写景)“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路修远。“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绘。既曰“烟波”,又曰“暮霭”,更曰“沉沉”,着色可谓浓矣;既日“千里”,又曰“阔”,空间可谓广矣。这样的画面给人怎样的感觉--压抑、苦闷。诗人想到前路茫茫,自己将越走越远,离心爱的人越来越远,心越来越苦,愁思也越来越深。全句写景,又全句写情。

2、下阙赏析: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下片换头写情,叹息古往今来离情之可悲。“伤别离”点名这首词的主旨。“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又推进一层,更何况我正在这冷落凄凉的秋季,多么难以忍受!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柳永把这种感受融化在自己的诗中,又扩大了这种感受,以“更那堪”衬托自己的离情比古人更深。

2)“清秋节”一词,照应前面哪句?(寒蝉凄切)。

明确:前后照应再次点明离别时的凄清氛围。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明确:词中有画,景中含情。联系特定情境。画面出现在“酒醒”之后,离人借酒消愁,但举杯消愁愁更愁,帐饮时已然无绪,更何况酒醒之后?诗人此时,前晚“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的留在心上,而前路是“千里烟波”,继续前行离爱人越来越远,可以想见他的.心情。

2)在此句中词人写到了一些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典型意象,如酒、柳、风、月,这些意象给你什么样的联想呢?请同学们给合之前所学,讨论3分钟,谈谈看法。

明确:关于酒:常言借酒消愁,酩酊大醉后,把一切苦恼抛诸脑后,依依惜别时,“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就痛快地一醉而别。自欺欺人也好,逃避现实也罢,“醉翁之意”已不在酒了。(学生自主讨论)。

教师总结:柳有“留”意,残月西挂,伊人不再,晓风侵人,徒添冷意,借酒消愁愁更愁。“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作者组合了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入词,酿造意境,增添了抒情色彩,渲染了浓烈的气氛,更能展现出微妙的心理活动,挑动读者的心弦。这两句叙述全篇本意,是词的主文,“今宵酒醒何处”两句烘染本意,将诗人的立意渲染为-幅深秋羁旅图。“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典型意象“列锦”式的组合在一起,引起读者无尽的想象和遐思。

3)词人采用了画家所常用的点染笔法。“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上两句的基础上进一步渲染这种离别时的凄清。这四句密不可分,相互烘托,相互陪衬,中间若插上另外一句,就破坏了意境的完整性,形象的统一性。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此去经年”四句,构成另一种情境。因为上面是用景浯,此处则改用情语。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怅触而已。

2)“此去”二字,遥应上片“念去去”。“经年”二字,近应“今宵”。在时间与思绪上均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益见钟情之殷,离愁之深。其以问句做结,更留有无穷意味。如此归纳全词,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

四、整体归纳:

我们再回头看整首词,情语在写情,景语也并非只写景,每句中都包含无限情思。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诵读时注意体会词融情入景的特点。词中采用了虚实相济的写法,别时场景实写,别后情景虚写,虚实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哀婉、无奈、凄清的别离氛围。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婉约词的代表作《雨霖铃》,重点让大家把握词的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特点。另外还让大家品味词中意象,体会作者感情。在此基础上了解婉约词的风格。全词以“离情”为线索来贯穿全篇。以时间而论,先点出“秋天”,后点出“傍晚”,再想到“今宵”,又遥想到“经年”,不管时间怎样变化,处处都是只写“离情”。以空间而论,从送别都门的“长亭”,到暮霭沉沉的“江上”,到“晓风残月”的远方,空间转换,仍然不离写“别情”。全篇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主题突出,不愧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品之一。

六、拓展思维:

我们学习了《雨霖铃》这首词,结合柳永的身世背景,请你谈谈你是怎么看待柳永这个人的?言之成理即可。

点拨:柳永虽然才情卓著,但早年屡试不第,一生仕途坎坷,生活穷困。经常出入娼馆酒楼,深深了解歌伎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他同歌伎的交往并不像浪荡公子,纨绔子弟之流的风花雪月,虽然身份不同,但在歌楼酒馆,他找到了感情的寄托,找到了发挥才华的地方。正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他的词作也因此广为人所知。

七、布置作业:

1、完成《创新训练》中《雨霖铃》的内容。2、预习《声声慢》。

八、板书设计:

雨霖铃。

景情。

别前寒蝉骤雨长亭悲戚。

(实)。

别时兰舟烟波暮霭楚天不舍愁苦。

(实)。

别后杨柳晓风残月孤寂落寞。

(虚)。

摩卡。

伶官传序高二必修教案设计范文(23篇)篇二十二

教学目标:

1、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

2、深刻体会《雨霖铃》的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1.在朗读中品味这首词的意境;。

2、体会欣赏景中见情,情景交融,尽情铺写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1.引导在了解词作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诵读技巧;

2.引导学生深刻分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法;

3、点拨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二、词人简介。

问:关于柳永,大家了解的有多少,谁来给我们说说看?

明确: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不是七十二变)。因为他排行第七,所以人称柳七;又因为他曾经做过屯田令,所以人称柳屯田。他是北宋著名词人,也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他的作品流传很广。著名学者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说:“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就是说凡是有人生活的地方就能听到柳永的声音,可见他在当时也是词坛大腕儿。

柳永,为人放荡不羁,一生仕途坎坷,终生穷困潦倒。他精通音律,创作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新乐府(慢词)。其词多描绘沦落不遇、离愁别恨、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且以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为特色,形成一种铺叙、白描、抒情相结合的词风,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在他的《乐章集》中,有一首千古名作,被称作“宋金十大曲之一”,是描写爱情,描写离别的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千百年来使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之感叹。这首千古名作就是--《雨霖铃》。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这首词。

三、诵读指导。

1、现在我们先请一位同学来为大家朗读下这首词。

(朗诵指导:要带着感情朗读。

a、寒蝉凄切--要拖音“切”字为韵脚,韵脚一般要读得鲜明;尾音读长更能读出词的凄切情感)。

b、竟无语凝噎--要稍重、稍停,并读出哽咽之声、冷涩之感(人物情感的高潮);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要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应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

d、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e、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f、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学生读出的地方要予以肯定,没有读出的地方加以补充)。

2、教师自己示范朗读。

3、全班学生齐读。

四、赏析全词。

这首词语言文字方面的理解,参考注释。本课重点赏析这首词的内容和写法。词作分为上下两阕,上阕写临别时留恋难舍的情景,下阕写离别后孤独痛苦的心情。

(一)、赏析上阕。

1、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代了哪些内容?

明确:这三个句子交代了时间、地点以及词人所处的特定环境。

明确:这几句除了交代时间地点和特定环境外,更主要的作用是渲染气氛,它渲染了一种凄楚悲凉的气氛,从而为全词奠定了低沉伤感情调,烘托出浓浓的离愁别绪。

(补充资料:寒蝉、长亭、骤雨初歇(意象)等都是最能表现他当时心情的事物。

寒蝉:

古人在文学作品中写到“蝉”的时候,往往都是和“忧愁悲苦”联系在一起的。因为蝉的鸣叫,呕哑嘲哳难为听,而秋蝉的鸣叫就更加凄凉,这里再加上一个“寒”字,就愈发使人感到特别的悲苦,因而“寒蝉凄切”四字在词作之首就为全篇奠定了一种令人心碎的情感基调。

长亭:

早在秦汉时便开始在道旁设亭,供旅客停息休憩或送别饯行之用。当时是十里置亭,也叫“十里长亭”“五里一短亭”。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正是因为长亭是送别的场所,所以它也就成了离愁别绪的象征。面对着长亭古道,词人睹物伤心,触景生情,怎能不感慨万端!更何况眼下是骤雨初歇,凉意彻骨。在这样一种令人凄神寒骨的环境中,又怎能不让人黯然销魂!

总结:词作开篇就以凄婉之笔通过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令人心碎的悲凉气氛。这三个句子字字写景,而字字传情,景物特征与人物心情交融,正所谓字字情,声声泪,令人顿生许多愁啊。

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提问:现在大家都发挥自己的想象,我们请一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时的情景。

3、“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想象)。

明确:这是词人用细节描写推出的特写镜头,在这个特写镜头中,词人突出的是相握的手和含泪的眼。在这个画面中,两双无力而有意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离别在即,痛苦万分,即使有万语千言,千言万语,也难以一一倾诉,只好我望着你,你望着我,泪眼相对,无语凝视。

这种白描手法,通过寥寥数语便把情人间那种缠绵眷恋之情,无可奈何之意惟妙惟肖地表达出来了。这也正是柳永的高明之处,他特别擅长通过这种看似简单平凡的词句来传达真挚感人的情怀。

4、上阕的结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1)这三句再次描写景物,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开头三句有什么不同?

明确:开头三句写的是眼前的景物,而这三句写的是想象中的景物。这里的一个“念”字,表明了下面的景物是想象的、虚构的,它实际上是词人内心深处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绪的形象化显现。

(2)词人这里描写想象中的景物,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请用几个形容词加以概括。

明确:词人此时的心情是惆怅、凄苦、悲凉的。词人愁绪如千里烟波般的绵长,如沉沉暮霭般的浓重,如楚地天空一样无边无际。笼罩在江面上的雾气水波长时间难以散开与缠绕在人心头的惆怅长时间难以消除相似;黄昏云雾沉沉的特点与人心情的沉重相似。用这些把离愁写得缠缠绵绵,充分表现了离别的愁绪。那浩渺空阔的楚天,更让人感觉到前途是多么渺茫。这样,这些景物描写就有力地烘托出词人的愁绪和前途的黯淡无光,同时也暗示出情侣的分别将是久远而漫长。

“阔”字,既写出了景物的特征,又写出了词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上阕重在写离别前的依依不舍的情景。

(二)、赏析下阕。

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问题:在这两句中,有三个字点明了这首词的主旨,是哪三字?

明确:伤离别。

(2)联系中国古代诗歌的“悲秋”传统,结合柳永的处境,体味作者的感情。

明确:秋天本来是草枯叶落,百花凋零的季节,人在秋中往往会有一种凄清冷落之感,所以古人在描写秋天的时候,经常与“愁苦悲凉”的感情联系在一起。曹雪芹在《秋窗风雨夕》中说:“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而在这首《雨霖铃》中,词人把离别之事与清秋之气叠加在一起,融合为一体,这自然是特别悲苦凄凉,也使情感的表达更加沉重。再看此时的柳永,他仕途失意,不得不离开汴京而南下漂泊,此番离京,心情黯淡,前程迷茫;昔日红颜知己前来相送,此番离别,归期难料,犹如生离死别,往日千般柔情,万种恩爱,一切也只能是尽在不言中。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这两句成为千古名句你能说说理由吗?

明确:它没有一个字写情,而又没有一个字不写情。初一看,似乎“杨柳”、“晓风”、“残月”构成了一幅非常好的图景,而其实这都是些最容易触动离愁的东西。古人有折柳送行的习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折柳送行,取其依依之态。另外,“柳””留”谐音,折柳赠人有挽留之意。所以古代文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到杨柳。清秋的晓风是凉的,恰合别后心境的凄凉,残月清冷的形象暗合凄清冷落之感,,因此“杨柳”、“晓风”、“残月”的组合恰好构成一种令人痛不欲生的风凄凄和月凄凄的悲凉景象,一下子使画面扩展开来,生动真切地表达出词人离别京都、离别佳人之后的那种无边的孤寂、冷清和忧伤,使读者不得不为词人的不幸身世而忧断衷肠。在艺术上,这两句虚拟的景物和人物的心情高度融合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语不涉难,苦不堪忧”景情交融的艺术效果。这使它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3、“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全班齐读)。

问:词人这里为什么说“虚设”?

因为连良辰好景都形同虚设,那平常日子中的度日如年就可想而知了。就算有千种深情,万般爱意,又向谁去说呢?只有独对清风冷月,望空兴叹,为伊消得人憔悴了。这样,作者就在令人洒泪伤情的抒写中,结束了全词。

五、小结。

从整体上看,这首千古名词,通篇围绕“伤离别”三字构思:

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

次写离别之时,重在描摹情态;

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画心理。

全词情景交融,情深意挚,凄楚动人,具有极强的婉约美。

最后让我们一起带着感情再来朗读一遍。

六、布置作业。

伶官传序高二必修教案设计范文(23篇)篇二十三

江苏省怀仁中学顾惠。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根据作品的文体特色,语言特点进行诵读.

2.学生能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欧阳修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感情,反复诵读文章,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文体特点和语言特点.

2.从读音、语气停顿、语调、表情达意等方面掌握文言文诵读的基本方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学生自读课文,熟悉课文,并对照课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

二.全体学生齐读,进入学习氛围.

三.分析、朗读第一段:。

1.请一位朗读基础较好的学生朗读第一段,其他学生倾听.

2.全体学生齐读开头“呜呼”两字,揣摩语气。

(这两个字的语气内涵比较浅显,学生比较容易把握,教师联系全文内容,提示学生)。

答:“呜呼”这两个字,确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慨叹,惋惜.

3.讨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1)请学生翻译:。

国家盛衰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也是人事吗?

(2)打出幻灯片:“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亦乃人事也.”

比较它们的异同,讨论他们的优劣.

(教师引导:原文采用反问句,引人深思,发人深省,而改用陈述句后,语气、力度改变了.)。

4.讨论:“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1)重点:原,推究.所以,表……的原因.

(2)问:可以知之矣的之指代什么。

提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庄宗的故事贯穿全篇,结果得出这个结论,或者说就是为了证明这个观点,证明这一句正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5.再次向学生明确全文慨叹、惋惜的基调,学生以这种基调再次集体朗读.

四:分析、朗读第二段.

1.学生自己揣摩晋王的临终遗言,并自由朗读.

2.请学生做示范朗读,并总结语气.

(教师引导:晋王的临终遗言,应该是语重心长,遗恨未消,用幻灯片打出)。

3.有条件的教师可示范朗读,然后学生根据相应语气集体朗读.

4.问:庄宗对晋王的遗命持什么态度?

教师引导:庄宗对晋王的遗命是恭恭敬敬,兢兢业业.

5.问:这些态度可以从庄宗对待哪样事物看出?

答:从他对待晋王的遗矢可以看出.

6.请学生划出本段中与矢有关的、能体现庄宗恭敬的动词.

重点:受、藏、请、盛、负、纳(用幻灯片打出)。

7.学生根据板书提示,熟读、背诵第一、第二段。

8.抽查两位学生背诵,然后全体学生集体背诵.

五.分析、朗诵第三、第四段:。

【一】1.先让学生朗读开头两句话,思考它们构成什么关系?哪些关键词可以看出?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2.学生回答:构成对比关系,关键词是盛和衰.

3.问:第一句表现盛的.,大家找找看哪些字词可以表现盛的气势.

4.生答:系、函、入、还、告、盛、壮哉。

5.既然这些字词是表现盛的气势的,所以读的时候就应当重一点.

6.阅读讲究语气连贯,这一句首先让学生明确“方”的含义,然后让学生指出它的管辖范围.

(教师提示;方是正当的意思,所以应该管到“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7.相应的,让学生划分下一句,“及”管到哪里?

(引导:到“泣下沾襟”)。

8.在点明语气和重音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自己把握朗读,教师适当提示,如“何其衰也”,最后两字应适当拖长.

9.请学生朗读,然后教师示范,最后学生集体朗读,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之所以这样设计,因为第一句是表现盛的,男生应该能体验出其中的感情,不会太小声,如果不幸男生没气势,就让女生大声朗读第一句,然后调侃男生,激励他们重新读,也顺势让学生熟读成诵.

【二】以上两句是形成强烈反差的,盛的时候是那么强大,但是却一下子衰败了,什么原因呢?作者似乎给出了两个供选择的理由:。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幻灯片打出)。

1.请学生翻译,重点是抑(或者)、本(推究)、自(由于).

2.这两句是问句,那么作者真的是有疑问吗?还是有明显有倾向的?

(这一问比较简单,学生应该能回答出,欧阳修倾向于后者,就是庄宗的盛衰都是由于人事.)。

3.再来看下一句: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幻灯片打出)。

相关范文推荐

    水利工程专业求职自我介绍(通用15篇)

    自我介绍是文明交往的一种基本礼仪,它能够展示我们的教养和修养。想要写一篇精彩的自我介绍,可以借鉴以下范文,通过多角度的展示来吸引对方的注意力。本文由自我介绍网提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心得感悟(优质18篇)

    社会实践可以培养人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一些社会实践的成功经验总结,希望对大家今后的实践活动有所启发。今年暑假我有幸能够加入到三下乡的行列中,

    领导干部度政治素质自查报告(模板19篇)

    自查报告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份优秀的自查报告是如何写作的吧。该报告被广泛使用。根据上级的部

    销售经理年度述职报告(优质16篇)

    这是一个记录个人工作历程和成就的重要方式,对于今后的职业规划和晋升有着积极影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述职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尊敬的领导:今年的销

    赓续红色血脉培育时代新人活动总结大全(18篇)

    活动总结是对一个活动的经过和成果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重要材料。在这里,我们为大家分享一些活动总结的佳句和写作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青春是一首优美的诗,青春

    电子专业求职英文自我介绍(热门16篇)

    自我介绍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场合和目的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介绍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自我介绍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大学新生军训演讲稿分钟(汇总18篇)

    演讲稿是演讲者在演讲前准备的重要内容,它包含了演讲的主题、结构、论据等要素。根据第二部分随机选择的句子是:“在撰写演讲稿之前,我们需要对主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学党史发言材料范文(21篇)

    发言稿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学术会议、商务会议、庆典活动等,它是演讲者与听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如果你在写作发言稿时遇到困惑,不妨阅读一些优秀范文,借鉴他人的思路和表

    班主任教育实习自我鉴定(通用19篇)

    实习鉴定是对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实习鉴定参考文本,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在实习鉴定的写作上给予一些启发。

    活动实施方案修改(汇总16篇)

    活动方案的实施需要全体参与者的积极配合和有效沟通,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下面的范文中,您可以看到一些成功的活动方案,了解他们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