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修行范文(20篇)

时间:2023-12-07 作者:翰墨

优秀的作文不仅能够传递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还能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发。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这些优秀作文,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创作出更出色的作品。

孤独的修行范文(20篇)篇一

不是每个人都能叫前任,而前任也并非只是某个人,它是每一个走过的人在你心里留下的痕迹。

治疗孤单,只要去寻找现实生活中的快乐。

可他们忘了现在所肆意挥洒的青春,也是有保质期。

你也许已走出我的视线,但从未走出我的思念。

永远都不要期许别人会来帮助你,他们能做的除了谴责几句什么也做不了。

喝着孤独的酒,吹着自由的风,等一个没有归期的人,在余生里做着只有自己的梦。

有一次骗他我去睡觉了,但是还在别人朋友圈底下评论,他没有问我为什么骗他,而是问我怎么醒了。

泛黄的日记记录孤独的自由,可当翻阅这些破粹记忆的时候;却显得那么的冷冷清清。

孤独不是寂寞,是看见别人那么亲密自己仍旧快乐。

一个人还在幻想,还在等待。于是,喜欢一个人用文字记录稀薄的忧伤,用文字记录淡淡的哀愁。

我的足迹,覆盖你留过足迹的地点,却寻觅不到你前行的踪迹。

我是你转身就忘的路人甲,凭什么陪你蹉跎年华到天涯。

离别与重逢,是人生不停上演的戏,习惯了,也就不再悲怆。

我们之间的关系像一场游戏,我练到满级,你删了游戏。

我们一步步走下去,踏踏实实的去走,永不抗拒生命给我们的重负,才是一个勇者。

这城市夜晚的风很大,吹走坦荡与浮夸,你总是累的时候想家,孤单的时候想他。

尽管我知道结局,可我依然是个很投入的人,就算今天我把话说的再绝,明天醒来我还是会喜欢你,我多没出息,这你知道。

穿越过人海,擦身而望你的侧脸,消失在无处寻觅的人群里,是否转身,残留的记忆就是一世思念的孤寂。

当有一天,你发现你的情绪不能用语言说出来,而宁愿让自己渐渐消失在深夜亮着着华丽街灯的街道上,这就是孤独。

为什么不开心,因为心情不好,为什么心情不好,因为不开心。

我很想打扰你,可是没有话题也没有勇气。

对一个人最好的放下,就是无论再想念也不会去打扰。终有一天你会知道,失去比拥有更踏实。

不是故意离群,一个人是真的舒服。

我的心现在一片狼藉,有的人出不去,有的人进不来。

我害怕一个人,却在人来人往的城市中孤独成性!

我被抓住了,被一种叫做孤独的野兽抓住了,它低吼着,死咬着我的躯体,鲜血淋漓,求求你,哪怕听到一丁点我的声嘶力竭也好,求求你,救救我。

孤独不是没有人陪,而是身边明明有很多人却没有一个人可以说话。

最深的孤独不是长久的一个人,而是心里没有了任何期望。

我自欺欺人的对你笑,说着不在乎,可又明明听见那清脆的,心碎的声音。

被特别在乎的人忽略,会很难过,而更难过的是你还要装作你不在乎。

孤独的夜晚,没有你我学会了勇敢,没有你的陪伴,我学会了坚强,没有你的日子,我学会了伪装。

我的孤独无人能懂,你们以为我是快乐的,可是我感觉你们是可笑的,自以为是的。

我们阻止不了这个城市的焦虑,似乎每个人都被不同的习惯控制着,我们怕孤独,怕自己做的不完美,最后习惯了自己也变成一种习惯。

生活很戏剧,从无望学会期望,从失望学会无望,从孤单学会适应陪伴,从分离学会孤单。兜兜转转,还是一个人,却又不再是那个人。

我就是突然想伸手去抱抱你,可是连你影子我都见不着,突然就心生烦躁。

在这如诗如禅的夜雨中,心灵不由自主地泛起一圈圈的涟漪,而且慢慢地扩张,无法收拢。

如果没给你信息,并不表示,我已把你忘记,只是在给你时间,好让你来想念我,但到最后,却是我在想念你。

那么多相爱的人都却无法在一起,而你们之间因为一件小事就可以互相放弃,说什么可惜。

每个人心底都有那么一个人,已不是恋人,也成不了朋友。时间过去,无关乎喜不喜欢,总会很习惯的想起你,然后希望你一切都好。

我以为只要很认真地喜欢,就可以打动一个人,原来,我只打动了我自己。

我那么努力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将来能够和你在一起。

在离别的时候,我真想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把那句,我爱你!说出来。

用他人的标准解释我们的现实,只会让我们变得越来越陌生越来越拘束越来越孤独。

如果时光可以重聚,我不愿在孤单的红尘里独醉;如果流年不再依旧,我宁愿在孤独的海洋里沉睡。

一个人不孤单,想一个人才会孤单。

一个人在世界旳角落,连寂寞都在笑我太堕落!

孤独是心里隐藏的血液,不管是该或不该,它就是在那里。不必知道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当过往褪了色,照片再清晰也无法去轮回。

回不到的过去,没人懂的孤寂,只剩思念的权利。

找一个我爱的也爱我的人,然后一起慢慢变老,直到生命的终结。

是否我心碎了,你才会摸到我的心痛。

是否我沉默了,你才能听到我的心声。

有情换取无情心,一个人的孤单,是我的冷漠还是你的过错?

不是说我不需要谁,而是其实我一个人也可以生活。

每个没心没肺的人,都有一段为某人掏心掏肺的曾经。

天已微凉,我已长大,学会微笑,学会坚强,学会不再掉眼泪,却依旧学不会忘记他。

月下的缄默,并不是忘切了思念,而是不想说,怕惊扰了最深沉的痛。

过去了就过去了,重要的是自己要快乐。

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是坚强。

有一种感觉比失恋还要痛苦,叫做自作多情!

沵死了,涐旳故事就结束了。而涐死了,沵旳故事还长得很。

很多时候,看的太透反而不快乐,倒不如幼稚的没心没肺。

不要妄加评断我,你看到的,只是我选择让你看到的。

没有尔的世界连呼吸都是压抑的。

铭记那些珍贵的时刻,生死与变迁,痛苦与孤独。

也许世上最美好的爱情就是你喜欢他,他喜欢你,你们却没有在一起。

明明就是贱,还非要跟我说是开放。

我们一直在寻觅,寻觅,那个我们都有的结局。

每一个不敢再爱的女人,一定很深的爱过。看起来好象百毒不侵,其实早已百毒侵身。

孤独的修行范文(20篇)篇二

你恼气的说:“你怎么可以这样?”

我刁蛮任性的说:“是的,我就这么样。”

你更恼气的说:“你怎么这么不讲理?”

我更刁蛮任性的说:“是的,我就这么不讲理。”

“哟呵呵!你气糊涂了吧?我说亲爱的呀,你难道不知道家是讲情不讲理的地方吗?我跟全世界的人都得讲理,那是必须,可跟你我不想讲理、只想讲情,你不知道,跟别人我天天讲时时讲,我讲理讲累讲腻烦了,偶尔跟你就只讲情不讲理不行吗?”

男人都喜欢应酬,男人但凡出去应酬大多都是理直气壮一副神气模样的,男人出去应酬偶尔也会大叹应酬太辛苦了,可一旦有应酬一般也不太推却,都会很神气的跟自己的女人说:“我今晚有应酬,你不用备我饭。”

男人出去应酬大多都是不带自家女人的,至于带不带别家的女人、带不带别的女人那就不得而知了。

男人都觉得自己出去应酬是为了工作为了为了家,男人觉得自己出去应酬女人就理所当然的应该理解、不应该恼气更不应该生气。可事实上女人就算再怎么理解偶而还的会恼气会生气的。

试想,一个男人常常出去应酬深夜未归,他的女人能不多想,能一点都不担心不介意吗?除非她已经不爱他了或根本就不爱他。

说实在的,在商场里头混多了,知道有很多应酬不一定跟工作和事业有关,有些纯粹就是玩。

男人跟女人不同,女人成了家,性子就收敛了许多,就甘心舍弃很多的放任与,眷恋着自己的男人自己的家。男人却不一样,他们很多像烈马般总喜欢狂放不羁,喜欢放任自由,他们就算爱着家里的女人也还是会有意无意的去撩拨外面的女人,所以常让自己的女人惴惴不安,胡乱猜忌,禁不住发脾气。

女人独自守多了、守久了,自会孤寂自会恼气,恼气了免不了偶尔会使性子跟男人闹,这时候男人若有软语,女人气消一切也就皆大欢喜,这时候男人若吐恶语,女人气坏结果就难料难测了。

这世上的男人除了喜欢应酬喜欢让自己的女人守候和等候,大多还喜欢把家务活全扔给自己的女人,觉得一个自己大男人洗衣做饭太没出息太没面子,觉得女人干家务那是天经地义,是咱这文明古国流传下来的优良好传统。

可男人不知道有没有想过,以前女人可只负责持家理家务不负出去挣钱养家糊口的哦,如今的女人,你要求她和你一样出去挣钱养家糊口,还要求她想古时的女子那样昂视你、伺候你照顾你,你觉得这样她会乐意吗?除非你很好命,除非你家女人既聪颖同时还又傻得。

男人有时候很是弄不明白,女人干嘛喜欢玫瑰花,玫瑰花既不能吃又不能穿还不能久存更不会升值,其实这不能怪女人,要怪只能怪那个、那些说玫瑰代表爱的人。女人真正喜欢的并不是花,是男人借花向她示爱表达爱,女人就是喜欢被男人爱,特别是喜欢被自己喜欢自己所爱的男人爱,女人不能厚脸皮的老追问男人爱不爱自己,男人不会有事没事老跟女人说我爱你,那样太怪太别扭。既然玫瑰代表爱,那送玫瑰就是表达爱,女人哪有不喜欢的道理。

张爱玲说:“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

换过来男人何尝不也是这样,“男人一辈子讲的是女人,念的是女人,怨的是女人,永远永远。”

男人啊,如果爱自己的女人,请许她偶尔刁蛮任性吧!

如果你晚归她抱怨她生气你别恼,如果她觉得家务都她干她抱怨她生气你也别恼,如果她非要你送她既不能吃又不能穿还不能久存更不会升值的玫瑰花你更没必要恼。因为担心你、紧张你才会抱怨,因为她没有义务伺候你,可她做了你却不领情这不能怪她,因为她真的想知道你到底爱不爱她,你到底还爱不爱她,这要求真的不过分,所以为着那暖暖的灯,为着那干净的衫裤可口的饭菜,为着她需要你的爱,就许她偶尔闹闹,偶尔刁蛮任性一下呗。

一个女人如果她还跟你使性子还跟你闹,这是好事不是坏事,因为这说明她爱你,她渴望你爱她,如果她不跟你使不跟你闹换去跟别人使跟别人闹你们就完了,她爱别人渴望别人爱她了。

孤独的修行范文(20篇)篇三

行急思缓,静久思动,欲频需节,气堵需疏。

人浮于世,几乎需对遇见的每个对立命题都得寻得一个平衡点。如游走于太极图谱,凡事不能直接落入黑白,得不断摸索这黑白的交界。而修行即是让心灵不断靠近这条线。

世事变化,内心却要寻得某种不变,即是一种平衡的状态。

内心活动看似包裹在驱壳之内,旁人难以察觉,实则心气流动,皆会以某种方式露于形色。若让修道之人,略观其色,听其片语,判断其心念涌动,结果不出其二。

人在世上游走,于对立的命题间找不到平衡,会被有形的.社会规则与无形的内心斗争所折磨,所以需要不断修行。

修行是寻找自我,改变自我,突破自我,回归自我的过程,也是释放心结,自我豁免的过程。内心自由,是一种恒久坦荡的快乐,也有天人合一的意思。得到宏观与微观,身体与灵魂,物质与精神,存在与虚无的高度统一。

孤独的修行范文(20篇)篇四

这只是认识上的一些变化,可以记录下来,等到2012年春节前再来对比。

1、行要跟上见:

在去年元月份的时候,进行过一次动中禅的禅修,禅修的过程非常殊胜。针对自己的习气,更要强调行重于见。以前以为知道了,理解了,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已经是成长了。的`确知道了,理解了相对于不知道就是一种进步,但是那还远远不够,就如自己不会骑自行车,而现在通过阅读说明书知道自行车是这样骑的,但毕竟还只是理论上的知道,离真正的会骑自行车和骑好自行车,还相差十万八千里。知道了佛法的很多名词概念和知识体系,并不能保证自己能够解脱和获得自在。因而,通过禅修让自己彻底明白:理论不管有多少,帮助自己的却不是理论的深奥和道理,从苦海的此岸游到解脱的彼岸,不是理论的华丽衣裳,而是赤身裸体的游泳功夫,兴许功夫好,不仅自己能游过去,还能半路搭救几个不会游泳的人呢。(说得好听,自己能否解脱还是个问题)。

2、座上修和座下修打成一片:

以前以为修行就是座上的功夫,但现在看来这也仅仅是个修行的外相。错以为座上修得没有念头了就是修行成功的标志,可是仔细想木头和石头千万年里没有一个念头,怎么没有成佛呢?所以,现在深深的认识到座上修和座下修是人为划定的一个界限,现在在自己的思想意识里打破了这道界限。座上修固然重要,它是座下生活修的基本前提,但不能停留在这里。座下修的每个境遇都是非常好的对境和修行机会,也知道怎么样去观察和扑捉自己随时出现的念头。真正的修行是生活里的每一个境界,每一起念,每一句话和每一个动作。

3、让生活似梦和真演戏融合为一体:

到年关的时候,自己总也会在博客上进行一年的修行总结,已经连续写了三篇的《生活如梦似幻》的博文,藉以记录自己一年里重大的认识变化。这三篇的内容主要是:梦里梦外;生活似梦似胶片;自编自导自演自观戏。其中心点是要观生活如梦但生活的戏剧要尽情尽力的去真演。这个认识才刚刚建立,还没有在生活中实施,这是以后修行的方向。

孤独的修行范文(20篇)篇五

打坐首先要有打坐场所工具。有条件的可以直接买专业的大坐垫。随意打坐的可以直接在床上打坐也可。

屁股下的垫要比腿高2寸左右,随个人喜好。高2寸的原因是让身体重心处于两个膝盖和屁股中间的位置,想金字塔的中线。这样不会在打坐过程和之后腰酸背疼。

初学打坐一定要盖上颈部,肩膀,腿,膝盖无论春夏秋冬。切记。因为打坐会让人全身毛孔打开,身体十分自然的全身呼吸,风寒很容易进入身体。老禅可能不用顾虑太多因为身体里的阳气已经充满,形成自然保护了。简单的方法是用两个盖的,比如棉被,毯子等。上身盖一个围城一圈,下身单独盖一个腿子,就很全面了。

开始打坐时的开始最好做做准备动作,晃海,是非常好的。我的经验是腿盘起来或者散盘上顺时针几圈逆时针几圈心里没年头,全身放松,一会就能进入状态。

打坐开始了最好有个静心法门,能转移疼痛注意力,对初学打坐很有好处。推荐使用安那般那法门。很殊胜。

打坐禁忌。

一、座上忌想心思动脑筋。因为平时想不起的念头,一上座都想起来了,噢!这件事情该怎么做,那件事情又该怎么做。这样不好!这样打坐没有用处。我们上座时要死心踏地,好比死掉了,死了还能管什么事情呢?家里事情,工作事情,都不管了。座上妄念翻出来,就把咒提起来,用咒来转化自己的念头。不是压念头,念头来了不压,不阻止,让它来,我就是不睬、不理,自然叫它化空,这就是转化。不是压制,压制是把念头压死,压到死水里去了,一个念头不起,死在那里,死水不藏龙,那样不能开悟。所以我们成道不要压念,念头尽管来,不睬就是。

二、不能求神通,一点不能求!求神通非但不能成佛,成魔倒是有份。因为心有所求就是执着,执着就是成魔的因素。我们心中空净如洗,一点不著,一点不执,一点不求,那才能真正的成佛,就是自心是佛,自性成佛。心空净,才能成佛,心不空净,不能成佛。所以成佛是在心,不在神通。外道也有神通,怎么他们成了外道呢?成了魔王呢?就是因为他们太执着了,心不空静。心真正空静了,什么也不可得,一法不立,一丝不挂,一尘不染,这样才能成佛。所以说要开智慧成佛,不是发神通成佛。大家不要执着神通,这一点非常重要。

三、吃饱了饭不能马上上座,对胃不好,要隔开一到一个半小时,才能打坐。

四、心情不愉快、烦恼时,不要打坐,因这样压制了肝气不通,会生病。所以心情不愉快时,可以出外散散心,把不愉快的心情消化掉,再来打坐。

五、尤其要注意的是夫妻同房的事情。因为夫妻同房伤害身体很厉害,打坐之后,不能马上夫妻同房,要隔开5-6小时;同样的,同房之后也不能马上打坐,须经过5-6个小时休息后再打坐,如果立刻打坐很容易生病!

六、女人月经来不要紧,可以打坐,但是不能双盘,双盘容易造成血崩的危险,所以月经期要注意。怀孕时还可以继续打坐,但是四个月之后就不要盘腿坐了,可以躺着修;到八、九个月快要临盆时,就不要修了,可以躺在床上念六字大明咒,有观世音菩萨加持,对修法没有妨碍。

孤独的修行范文(20篇)篇六

佛来赞叹,对文殊师利说,此菩萨的威神誓愿,地藏菩萨的威神跟他的誓愿不可思议,不是所能想像得到的、所能思惟得到的。同时在占察善恶业报经、大集十轮经赞叹地藏菩萨的,把这三部经配合起来,所有赞叹地藏菩萨的,就是赞叹他利益众生的功德智慧超过一切菩萨;说他久以成佛了,他就是为了利益众生,愿未圆满,所以不成佛。

假使未来世,就是佛当时跟文殊师利菩萨说未来世,未来世就久远了,未来还有未来,未来还有未来,延续无量的。那个时候发好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如果能听见地藏菩萨的名字,光听到他的名字;或者是赞叹;或者是瞻礼,瞻礼就是顶礼他的形像;或者称地藏的名号,乃至供养,供养是不限制的,你磕个头、说个赞颂偈子都算供养,那叫法供养,功德更大的;或者是塑他的像,或雕刻、彩画、塑漆;这个人能够得到一百次生到三十三天,闻到地藏菩萨名号永远再不堕地狱。

在赞叹地藏菩萨的圣德录里面很多很多的,这类故事很多了,大家可以看看地藏菩萨圣德录,就是圣德大观,那里头故事很多,从中的我们讲一个。一个人在路上看见一个手杖,就是拿那拄棍的,一个坏的手杖,那个坏的手杖头上雕有个地藏像,这个人并不认得这是地藏像,但是他感觉这个手杖虽然旧了,还很好,他就捡到去;或是人家卖的时候,他就把它买到去,拿回家来搁到那旁边了,就搁到那床头,没什么注意,下床拄一拄就是了。后来这个人病死了,死了之后到阎罗王那去,阎罗王就计算他这个功过,他有过,错误事很多,因此要想治他的罪。这个时候来一个比丘,相貌很不好,很丑陋一个比丘,对阎罗王说你把他罪给他免了吧!这是我一个弟子,我一个护法,这是我一个护法。阎罗王就给这个比丘顶礼过之后,先顶礼之后,完了就起来处理他。这个人在那看着,他莫名其妙的谁来给他说好话?他对这个比丘并不认识,从哪里来的呢?因此阎王爷就把他放回来了,把他罪恶就免了,他又还阳了。还阳了之后,突然间他看见那个床边这个手杖上头那个地藏像,跟地狱所现的`比丘相是一样的。这回他才发起诚恳心恭恭敬敬的供养,又把它重新雕了一下子,从今以后他就念地藏经,他是这样来信的。

在三宝感应录里头,关于这一类的记载很多,但是都有事实的。在唐朝的时代,夷州就是四川,夷州有个法聚寺,法聚寺挂着一个画像,地藏菩萨的画像,画的这个像仿佛坐在一个船上,很高,但是这个像经常的放光。在唐朝麟德二年的时间,麟德是唐朝一个国王的时间,这个地藏像的放光传说到长安。在这一年的八月份,皇上就下个命令,把这尊画幅的画像让人请到宫里来,长安城信佛的人大家都来画地藏像供养,但是所有以这尊画像的画像都在放光,是一段时间了,以后就没有了。

但是地藏经多数都讲事,没有讲理,没有讲性空,不是空,在事上讲。因此地藏菩萨在教化一切众生,在地藏经地狱的名号说得很多,为什么?让众生生恐怖感,不要作坏事,你这边一做坏事,你那边地狱就成熟了,等着你去受。如果你经常想的都是极乐世界,缘念都是极乐世界,你所做的都是极乐世界的事,那六道轮回没你的分了。我们在修行工作方法,还自己摸索找不到,没一个好方法。地藏经讲的是你称扬地藏菩萨名号,地狱灾难就免了,常时念地藏菩萨,你就不会下地狱了,这个修行谁都能做得到。能做得到,为什么不做呢?这就叫业。咱们经常说业障业障,你所造的业障住你的行,他宁可在块堆坐着聊天,他不念地藏圣号,也不会念阿弥陀佛圣号了。为什么不念?业障。每个人经常爱说我业障很重,为什么?不修行,也不修观,也不读诵大乘,乃至称个名号都很少。不是说你拿着佛珠,让人家都知道我念地藏圣号,不是这样子;是你心随时缘念地藏菩萨,随时想着地藏菩萨圣号,默念。你不是想消业障吗?不是想生善处吗?或者你想发财吗?或让家庭平安吗?说我们现在都出家没有家庭了,就一个人;一个人要身心健康,不要一天经常害病,这痛那痛的多麻烦,痛起来不安逸,多念念圣号。乃至于像占察经的下半部,二种观道,一实境界,那修行功夫就深了。主要二种观道、一实境界是度众生,占察经是度众生,都是度他人的,地藏三经多数都是度他人的。

拓展阅读:诵读本愿经的功德。

(1)永离恶道。

凡作恶业,不信因果,不敬三宝之人,已堕地狱,临堕地狱,或当堕未堕地狱的众生,若能恭敬供养,地藏菩萨,或称名,或诵经,凭借菩萨威德神力,即得恶业消除,不堕恶道,上生人天,受胜妙乐。据此可知人间孝子贤孙,若为过去父母眷属,供佛及僧,诵地藏经,拜地藏忏,或称念地藏菩萨圣号,或广作佛事,自己必有功德,先亡定可超升。但必须生者深信因果,恭敬三宝,诚心随诵、随拜、随念。否则,仅循俗例,或为热闹,你念经,我打牌,内心不信,行为不敬;或诵经之人,不恭敬虔诚,视佛事为职业,你给钱,我念经,则毫无功德,徒令祖先失望,悲哀痛苦。

(2)灭罪生福。

阎浮众生,业障深重,欲想灭罪生福,当于每月十斋日(一、八、十四、十五、十八、廿三、廿四、廿八、廿九、卅。)对佛菩萨圣像前,读诵地藏经,则此家庭,东南西北,无诸灾难,老少平安,无诸横病,现在衣食丰足,未来百千岁中,永离恶道。

无论是健康或疾病,是居家或旅行,但能供养恭敬地藏菩萨圣像,称名念经,皆可以灭罪生福,获菩萨加被,得鬼神护持,现世无诸灾难,未来永离恶道。

(3)所求如意。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是以“求不得苦,”人所难免。特别是运程欠佳,流年不利时,何止求不得苦,其它横逆之来,简直无法逃避,真是恶梦连连,苦不堪言。根据佛教因果定律言:此皆宿生恶业所招致,不应该怨天尤人,唯一自救的方法,便是忏悔业障,积极向善。

当处于逆境中时,如果见闻地藏菩萨名号及圣像,心生恭敬,烧香供养,称名诵经,就可以消除业障,遇祸成祥。

孤独的修行范文(20篇)篇七

“其有未调伏者。”

上面等于是佛向地藏王菩萨叙述,真正的涵义就在这一段。说什么呢?还是没有得度的,嘱付他去度。前面不是说“十有一二”,你要把他们度了,这就是佛的遗嘱。

“调伏”的涵义很多,调伏你刚强的性格,要柔和圆融。不是讲调伏,要调伏到相应。你要坐禅,调身调心调息,调到相应处了,就叫“瑜伽”,要相应,必须经过调伏。包括你拜忏、礼佛、诵经,都必须经过调伏的阶段。

例如,你念经的时候尽打妄想,不念经没有事,一打开经本,一坐在那里头,有两种情形,一个是点头打瞌睡,一个就是不晓得念那儿去了。面对这种情形,你自己要罚你自己,怎么罚啊?从头念起!看你第二遍还注意不注意,不注意,你再从头念起,这样就注意了。一个字一个字的念,不是那么容易的。说我一个字一个字就念,你念吧!读诵大乘经典,就是修行的法门。你念念能开智慧,念念能入定。我们念的经,一般说来能入定吗?能入定!念得你自己就变成像镜子似的,照着这个经文,一照过去,相当快,时间非常短暂。但是这个情形不多,怎么不多呢?很少人诵经可以诵到定中诵的境界。

所以要调伏,调伏就是功夫,不断礼佛、拜忏、诵经,都含着调伏的意思。说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很不容易,大家试一试,让你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你就达到一心不乱了。你能不能每一念都从心起?能不能念念都归心?你说念佛容易?要达到这种境界,不容易!这就要功夫,就要修行。要是真正的修行,哪一个法门都好,在修行的过程,一种是你自己在修行过程当中,你自己去体会,自己在那儿调。就像弹琴似的,音调不好,你自己得调,把弦调得不紧也不松,才能弹出美妙的音声来;你如果紧了,绷!一弹断了;松了,什么声音也发不出来。

别人念也是念,你那样念也是念,但是这里头的情况完全不同。跟大众念,敲着木鱼念,那就不同了,你只要随喜,你只能说种善根,要想修行,不是大家这么一块儿和着修行的。哟!末法了,大家念一念,种种善根而已;要修行,那样念是不行的,绝对不行。还有些人,跟着大众念的时候,他不晓得念到哪里去了,他听着人家念,他也跟不上,因为他平常没有随诵。所以说调伏很不容易。

拓展阅读:本愿经全文多少字。

本愿经全文有两万多个字。全经分十三品,原分为上下二卷,上卷由第一品至第六品,下卷由第七品至第十三品。而现今流行本分上中下三卷,主要是便利读诵。第一品至第四品为上卷,第五品至第九品为中卷,第十品至第十三品为下卷。是一部记载着万物众生其生、老、病、死的过程,及如何让人自己改变命运以起死回生的方法,并能够超拔过去世的冤亲债主令其究竟解脱的因果经。人的生灭自无始劫以来皆轮回不已,福报的聚集和修行功德力的累积是他人无法替代的。所以读经能使我们明白关于业障的问题如何处理,以及如何修福修慧,广利有情众生。

而诵此经还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可消除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业债,免除冤亲债主的干扰;消灾免难;增长智慧;增长福报;可一心不乱,根治三毒(贪嗔痴)。但此经的功德回向尤为重要。回向十方一切众生的回向偈并非不好,但欲先消除自己的业障,忏悔宿业,应先回向给自己过去生中的父母,以及与自己有纠葛过节的怨亲债主,这些众生与你最有因缘,因此最易障碍你、纠缠你,而你对他们有义不容辞的义务,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故应首先救度他们,解决他们的问题之后,自己的问题、障碍才得以消除,这是完全合乎逻辑的。当修行道路畅通时,再发心将功德普皆回向十方众生,求生西方极乐净土,那样修行速度才会提高,积累功德才会彰显。

念《本愿经》的好处。

《本愿经》是学佛人的根基之学,常念这部经会给你带来如下好处:

1、可消除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业债,免除冤亲债主的干扰。

2、可以消灾免难。

3、可以增长智慧。

4、可以增长福报。

5、可以一心不乱,根治三毒(贪嗔痴)。

但在念经的同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佛教讲究信、愿、行的结合,因此诵经时要对经文深信不疑,要发愿护持三宝(佛法僧)或忏悔业障,要注意日常修行,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修学并重。

2、念经时面南正坐或面南而跪效果更佳。

3、念经时要出声,默念收效甚微,念诵时间90分钟左右最佳。

4、念经重于回向,要回向给自己和身边亲人、朋友的冤亲债主。

5、在十斋日(经书上有规定)念诵效果十分明显。

6、念诵时,若设香案供奉地藏王菩萨圣像效果更佳。

《本愿经》任何一个佛教寺院经书结缘处都有,各位可诚心去请取。

孤独的修行范文(20篇)篇八

春雨过后,一念生秋。没了夏的灼热,暮色掩映着别样的离愁,晚钟向着南屏,呼吸开始变慢了节奏。天空里的灰线遮盖了无数灵魂经过的路口,没有哭泣的滋味,徘徊在离岸阁楼。

下过雨的天空里弥散着淡雅的馨香,如同你出水后的影子,妖冶十足,清冷的背影却是那么的淡定。仔细观望,时光尽然一点也没有从你身上带走什么。即使遭遇了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雨,你依旧还是那么自然、清雅。我是不懂的,你名唤白掌,自应有一番脱俗惹人怜的身世,可在你身上看到的只有那平凡淡雅的姿态。

多少世俗轮回才能修得正果,多少情来情往才能遇见缘分?一颗心即便再怎么执着,终究需要时间的磨砺。只有将福分休到极致,缘分才能化为正果。正如花开一世,薄凉几许,只有历经无数春秋,才会因缘际会。不要感叹世俗繁华的光景,即便流逝了许多依然没有遇见你爱的那个人,那么你的落寞必定是修行得还不够。

仰望夜空,闭眼处世界就在你的心中,睁开眼,人间就在你的面前。无数的勤勤恳恳、坎坎坷坷,堆砌在你的面前,那是生命走过的历程。所有的往事随风而逝的时候,心中结着愁怨的孤独和寂寞便会一涌而出。化茧成蝶的过程是无比心酸和痛苦的,只有蜕化成更加优秀的自己,命中注定的缘分才会靠近你。

白掌无泪,出水淡雅。她不怕世俗的风雨交加,也不怕四季里的花开花谢。永远的孤傲只为历练成更美的自己,即便繁华出生落寞,依旧可以笑对平生。孤独是孤独者的盛装,即便夜火阑珊,这个世界于我皆无恙。花开了惹一世爱怜,花落了遭几许白眼。世间的'恩恩怨怨不过眼前烟云,过后无望。哪怕生出了骨气,依旧修行,不过沧桑薄凉,奈何明月之后,花开见佛!

一滴泪流在花蕊里,多少春夏秋冬。来来去去的背影,都无法凝视花蕊生冰的片刻。那是含泪的微笑,那是痛苦的呻吟。无关岁月,不慕风情,为的只是在红尘滚滚的世界里看你一眼。也许无言是最好的沉默,也许悲伤才能将你记起。逝去的日子不复返了,你在清风里展腰舒眉的时候,请不要忘了给生活一个回忆。即便繁华里生出落寞,花谢只待花开,下一世,初心不改,一路修行,方得始终。

你在世俗里灼灼其华,妖娆过、清冷过、浮世过、怜惜过……无数的往事都已成为了云烟,随风碾入尘土。化作骄阳的微笑,重新疏散天空的雾霾。你是白掌,其身洁白,面四季如歌,掌命中情缘。不嗔不念,应着天地轮回,作人间修行,不思世俗烟火,求得正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孤独的修行范文(20篇)篇九

《金刚经》就是讲转染成净,转识成智,在《金刚经》中,心是转舍转得的中枢。

[经文]“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金刚经》提出的以布施为首要的六度行,这六度中特别发挥出来是第二忍辱行,另外还有无诤行,这三种行都是《金刚经》上很突出的。

(一)布施行,有三种:财施、法施、无畏施。六度中特别提出布施行,布施就可以代表六度。

(二)忍辱行,有三种: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

第一,耐怨害忍。若冤家仇敌,或者坏人、他人,对我批评、刺伤,我就以德报怨,心胸广大,要忍耐,不要怨害别人,要化冤为亲,冤亲平等,不能冤冤相报,纠缠不休,这就是耐怨害忍的精神。

第二,安受苦忍。这个苦就是环境造成的,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等等。在灾害逼迫之中,我不能怨天尤人,要随缘生活,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难行能行,难忍能忍。

第三,谛察法忍。要相信真如的境界、菩提涅槃的境界、不生不灭的境界。只要你能够修,就可以达到这个境界,对此要坚定不疑惑。

(三)无诤行。什么叫无诤行?《金刚经》上讲“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这是在赞扬“无诤行”。实际上有分别心就有诤,有诤就有分别、有矛盾,就要斗争,引起混乱,各种混乱因此而来,人与人之间的混乱、家庭混乱、社会混乱、世界混乱,都引起来了,全是因为不能够无诤。所以特别提到“无诤三昧”,是“人中最为第一”,它是百千三昧中的第一三昧。

应如何住、如何降伏其心。

[经文]“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一)应如何住。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无住就代表由空慧达到真如境界。六祖大师在《六祖坛经》里提到:《金刚经》是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以无念为宗,无念,内心不要有妄念;以无相为体,对外境不要执著;以无住为本,不管内外,内心和外境一切法都不要粘缠、执著。

“无住生心”,生的是何心呢?生的是大悲、大智、大愿、大行之心,就是菩萨的悲智行愿。

《六祖坛经》中讲到:“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

这里讲了两种三昧:一相三昧、一行三昧。于一切处,心要无憎无爱,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安闲恬静,虚融澹泊,就是空的思想、无住的精神,叫无相,也叫一相三昧。

一行三昧,就是指在行动上,行住坐卧,纯一正直,无私无杂。要保持纯一,保持正直,没有私心,没有杂念,如如不动,在一切行动中保持不动的'佛性,动中有静,就可安坐道场,真成净土,这样你存在的地方,走过的地方,以这个精神对待,无不是净土,无不是道场。所以这个“一相三昧、一行三昧”也是解释“无住生心”的。

(二)如何降伏其心。

降伏其心,就是修布施而不执著布施,能施、受者、施物都不执著,三轮体空。乃至于修忍辱而不执著忍辱,修般若而不执著般若,修禅定而不执著禅定,修精进而不执著精进。修一切善法,都要达到三轮体空,才可铲除一切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法相、非法相。这样才能降伏其心。

这是《金刚经》中典型的三段论式,语体采取了“正、反、合”的三段论形式,深合辩证法。下面列举十四种:

1.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

2.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3.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4.是实相者,即非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6.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7.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8.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9.如来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10.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11.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13.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14.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这十四种论式就代表般若,为般若的论式。“如来说如是(正),即非如是(反),是名如是(合)”,从否定意识语言的执著,而契合中道妙义的真理。

“说”就代表立,言语假立,为有;“非”就是不要执著这个,代表空,要空相、空执著;“是名”代表中道,你能够从假名中了解空的道理,了解一切法即空即有,真空妙有,就是般若中道。《心经》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中道思想。

天台宗发挥成空、假、中的“一心三观”,即观空、观假、观中。修“空”得一切智;修“假”得道种智;修“中”就得一切种智。由空可以证般若,由假可以得解脱,由中可以证法身。

拓展阅读:抄写金刚经的功德。

一、增长福德:人生的幸福是基于福德。由有福德才能处处须遂,心想事成。受持《金刚经》能增长我们的福德。经中前后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校量,恒河沙等七宝布施校量,恒河沙等身命布施校量,每日三时以恒河沙等身布施校量,又以佛陀曾经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的功德校量,都不及受持《金刚经》四句偈功德之大。因为财富的布施,身命的奉献,那都只能给人以短暂的帮助。而受持或为他人讲说本经,却能令正法久住,启发人们的正知正见,健全人的品德,引导他人向上增进以至解脱成佛,由此而得彻底的安乐,所以非财施所能及。

二、消除业障:我们这个世界是业的世界,由于过去生中所造善恶业的不同,构成了世界的千差万别。因为我们无始贪嗔痴,造下过许多不善业,所以现实的生命总有许多缺陷及困扰,诸如天灾人祸,身体病弱,诸事不顺等等。受持《金刚经》却能消除业障。经曰:“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随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些人没有受持《金刚经》本来平安无事,可受持本经之后,反而遭到他人的轻视,没有关系,这正是在业障。受持本经三途恶业都能消除,其它小业障就不必论了。

三、开发智慧,通达实相:《金刚经》称曰般若波罗蜜,首要在于开智慧,《般若经》曰:“菩萨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本经处处教我们无住,无住是为了成就般若。经曰:“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又曰:“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成就第一希有之法,是乃成就智慧,通达实相。

四、消除烦恼:《金刚经》中虽然不曾出现“烦恼”二字,但般若法门处处都在解脱烦恼。经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四相乃烦恼生起的根本,消除四相,自然解脱烦恼。本经旨在成就智慧,智慧就是断除烦恼。住相能引起烦恼,本经要我们不住一切相,烦恼自然不生。

五、成无上道:学佛是为了成佛,佛陀汉译曰觉者、智者,是智慧的成就。《心经》曰:“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本经曰:“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多此经出。”成就般若,方能成就无上佛道。

孤独的修行范文(20篇)篇十

在家人要想修行金刚经,只有靠自己,要自己订出一套可行的功课。我们一起看看别人是如何做的吧。

出家人过的是寺庙生活,有做功课的殿,有庄俨的佛菩萨像时时看著,有一定的时间共同做功课——早课、晚课及参加各种法会,还有师父师长的督促指导及师兄师弟的互相鼓励。我们在家人没有这种福报,而且在家人的环境也远比出家人乱而杂,上事父母、下养子女,不但谋生的负担重,外境的引诱也多,特别是在美国的中国年轻父母,想到将来子女读大学的费用,每每觉得压力很重。因此,在家人要修行,实在不容易,不但错了方向没有人纠正您,也极容易感到疲厌,生退心。所以,在家人修行,顶重要的是要严格管理自己,订出一套可行的功课。我愿意再强调一次,这是我六十年中体会出来的最重要经验。

自己定功课。

怎样定您自己的功课呢?当然每个人不会相同。我也订过不少不同的功课,试验过好几种法门,我目前的结论共有四点,想贡献给各位。

第一点,要决心起早,自己订一早课。

晚上订的功课,极容易因一天工作的疲劳或者因为有晚间的应酬而松懈或放弃。唯有早上提早至少半小时起床,在早餐以前,订出半小时的功课,这时间最为有用,也不容易受打扰,可以持久。譬如说每天早上念一遍《金刚经》,或者多少遍‘大悲咒’,或者一遍《阿弥陀经》及一千声佛号,或者念多少遍六字大明咒,或者练习四念住,或者修习止观禅定,看您对那种修法最能相应,都可以,但一经订后,三、五年内不要变更。

第二点,要设法一年至少参加一次严肃的佛七、禅七或其他修持,不要短过七天。

我一生中感觉到跟张澄基教授有三次连续三个星期的修静最为得力。在参加期间一定要禁语,能守八关斋戒最好。禁语要真真连续七天,并不是上堂禁语,回到宿舍又和人闲谈,这样的中断,对修持毫无用处,毫不得力。所以,最好什么事都不管,在这七天中,将身心完全放在修行上。各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您就抽出七天,将您身心内的一切污染,澈底清除一次,对您一定有好处。

第三点,要细心认识自己。

先问一问自己,您活了这么多年,有没有认识您自己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这是在家人修行中的一个重要关键。如果您对自己没有了解,不知道自己嗜好、长处及弱点,不了解自己的个性,很可能盲修瞎练,浪费时间,甚至于走入邪途。

怎样去认识您自己呢?先从大处著手,细心体会一下您自己的个性。不要去想这种个性是好呢?还是坏?也不要听别人这么说,就以为您是如此,而是要坦白找出您自己的个性是那种典型。下面二个例子是比较偏向于极端的例子,您的个性可能介乎两者之间,不过也可以找出倾向。

第一种典型——你是不是常有不安全感?常常为自己著想,将自己的利害看得很重?因为要保护自己,所以怕和人接交,怕找麻烦,也因此不喜欢帮人?所谓独善其身,个性趋向孤独。这是一种个性的典型。

另一种典型——您对自己的事、自己的利害看得很淡,不十分关心,却喜欢帮别人的忙,喜欢替别人著想,有极强的同情心,有仗义打抱不平的胸怀,不计自己的利害,有时会弄得焦头烂额,不以为苦。为人慷慨好朋友,虽然有时也会答应了人做不到,反而被人骂。这又是一种个性的典型。

自己细心的观察一下,您是近乎那一种典型。

各位,这两种典型都不坏。您只要自己认清楚了您是近乎那一种典型,运用发挥您的长处,避去您的缺点,一样可以成功。我的所谓成功,是指走上修行的菩提大道。

如果您自己观察下来,您是近乎第一种典型的人,我建议您先从修学原始佛教人手。四念住是一帖对症良药。如果您对于研读中国古文的经典没有问题,四圣谛、八正道等哲理及教法,都是好的,应该细心研究。倘若宿根深厚,一样可以得果。《金刚经》中说:‘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陀洹是修学原始佛教达到的初果。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即是不受外境的影响。第一种典型的人,比较容易修到不受外境的影响,也比第二种典型的人所接触的外境简单,因此容易修到初果的境界。

如果您自己观察下来,您是近乎第二种典型的人,我建议您读一读《华严经》中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将您的心胸放大。学大乘佛法,顶要紧的是冲淡我相。

而扩大心胸是破我相的基础。第二种典型的人已具有大乘根器,再将心胸放大,则人我之分趋淡,分别计较减轻,自然能迅速走上菩提大道。

至于认识您自己的弱点,是贪心重呢?是嗔心重呢?是疑心重呢?或是自慢骄傲?唯有自己坦白承认您的幻躯有那些弱点,方能设法避免,方能自己提醒,不走上造恶业的因缘,这是想要修行的在家人须时时警惕的重要步骤。

第四点,要尽量将您的生活和修行打成一片。这初听好像并不容易,其实并不难,养成习惯之后,效用很大。因为我们所讨论的是在家人的修行,所以最可能和日常生活打成一片的是布施。其要诀是将布施的念头常常放在心上,留心抓住机会。要记住凡是影响人们愈广愈大愈久的机会,其作用,也就是功德福报也愈大。

我们都已经是上了船的人,应该知道布施并不只是捐钱。布施有法施、财施、无畏施,范围很广。让我简单的和各位谈一谈:

使人增加智慧,教人有用的智识(如做老师),供养法师(使法师能安心将佛法智慧传给大众),助印佛书,赠送及流通佛书,都是法施。像我们的李祖鹄居士,二十年如一日,经他的手送出去的佛书,相信已超过一百万本。最近翁仁明居士开了一所维摩诘书屋,大规模的赠送及流通佛书,自己常常到书屋去照料。他们二位都是将生活与法施打成一片的好例子。

财施也包括了物质。有的宗教,规定教徒要将每个月收入的百分之几捐给教堂,佛教中一般来讲,都没有这种硬性规定。其实,这种每月得捐若干的办法,也有它的好处,至少可以每个月提醒您一声。假定您能自己规定,我每个月一定捐几块钱给某一个寺庙或某一种义举,久而久之,您就养成财施与日常生活打成一片的习惯。至于随时随地助人之急,不论多少,都是财施,都是善因,必得善报。

无畏施更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可修的法门。一位善尽其职的护士或警察,即是减除人们恐怖的好例子。无畏施也包括了不要造成对方的恐怖。记得小时候,有一次跟著母亲去绍兴乡间一家替我们看管祖坟的人家,偶然间看到一件事,使我留下一个始终磨灭不了的印象。这个人家的主妇为了要请我们吃饭,去杀一只鸡。我正好看到那只母鸡拼命在前面逃,这位主妇拿著一把菜刀在后面追,后面还有几只小鸡在吱吱呀呀的叫。这天在餐桌上我看了鸡肉,实在吃不下去!这即是无畏施的反面,世界上的这种情形,或比这更惨的场面不知有多少。要天下太平,要都市中杀盗的罪犯消除,看上去并不容易!因为有这共业的恶因,必然会生共业的恶果。如果我们能随时随地自己注意无畏施,也能劝人阻止人不杀不害,这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好修行。

现在我将上面的四点再归纳一下,这是各位可以自己订的功课:

一、要订立一个可行的早课。

二、一年至少要认真参加一次七天或以上的修行法会。

三、要随时检讨认识自己。

四、要在日常生活中实行修行,随时抓住机会。

因为在家人修行要靠自己,别人帮不了您多少忙,所以健康对您十分重要。近年来,美国社会已经由医治疾病逐渐进步为预防疾病,这是一个好现象。希望各位同修对这一方面的新知识,尽量接受。您身体健康,住世久长,修行、种福、积功德的机会也就增加,非常重要。

我自己近年来有三种警惕及一个目标,也想贡献给各位参考及讨论:一、不要以为一定有明天。二、不要批评。三、不要为烦恼所转。并以福慧双修为目标。

不要以为一定有明天。

各位,我这句话并不是危言耸听。几年前,显公法师等六个人坐一辆我的车子,由一位居培诚先生开车。我坐在司机后面窗边的座位上。当车在sprainbrook高速公路上驰行时,右方同一方向开的一辆车,突然绕过我们的车前,撞在我车的左方。那时我正睡著,只觉车身一震,‘碰’的一大声,惊醒睁眼看时,只见那辆撞我们的车正好一个跟斗翻了出去,我们的车也马上停止。后来方才知道那辆车正好撞在我们的`车前后门中间的钢骨上,这是这辆车最坚固的一点,所以那辆车被弹了出去。各位请想一想,如果那辆车是撞在钢骨的前方,即撞进前门,居君不死即伤;如果稍向后、撞进后门,我不死即伤,这真是差之毫厘的事。如果撞在后车门上,今天我就不可能和各位相聚!

在现代的高速度社会中,一个人随时可以死亡的例子,真是举不胜举。相信各位亲自遇到的经验也一定很多。所以,我这一个警惕——不要以为一定有明天,并不是故意恐吓各位。

常听见做母亲的会说:‘啊呀!我是很想修行呀,可是孩子还这么小,家里的事情又忙得喘不过气来,那里有时间修行呢!等孩子们都成人了,我那时就可以安心修行哩!’各位,在座的年轻母亲很多,不知有没有生起过这种念头?我可以告诉各位的,有一位母亲十多年前曾这样说过,可是她现在正忙著替女儿照料外孙!

也常听见在做事的朋友讲:我很欢喜学佛啊,可是现在每天上班,事情实在太多,不如等我退休之后,一定可以专心修行了。也有人说:现在那里有时间修行,现在得尽力赚钱,不然等退休之后,连生活都没有保障,还谈什么修行。

各位,我和我的妻子和如都曾有过这种念头。记得有一次我们讨论到这个问题时,和如曾问我一句话,改变了我们的观念。她说:‘您知道您能活到几岁?’我说:‘这件事可没有人能知道呀!’她说:‘那么算盘不能打得这样如意呀!’各位,您们觉得怎样?六十年来,我亲眼看到不能等到孩子成人或等到退休就先走的,已有好几位了!

去年年底,我参加了显公法师在大觉寺主持的佛七,令我回忆起十七年前我在大觉寺第一次参加佛七的情景,不觉生起极大的感慨。因为在这短短的十七年中,共同参加第一次佛七的在家佛友,竟没有一人在此次重见。就我记忆所及,其中已有七位先后去世!如果这种事实还不能使我们相信无常的真理,实在可以说沉迷得太可怕了!

所以,以为一定有明天,等明天再修的观念,是在家人修行的大忌。

不要批评。

我所讲的批评是包括了批评事及批评人。

不批评并不是说不辨是非,在您没有证入本性或空性之前,应该要辨别是非,应该对是非有所取舍。我的不要批评的警惕,一是要慎重三思,不要轻易批评;二是减少造恶业的可能。各位,我们得自己承认,我们的智慧实在不够,也没有天眼通,看不到一件事今后的影响如何,因此批评很容易有错误,或者有所偏,不够公正。错误、有偏或不公正的批评,害人害事,就会造成恶业,而最易犯的是口业。

各位,喜欢批评人是我见我相强烈的明显表现,是成佛的极大障碍,也是我们在家人极易犯的毛病。其实天下很少有绝对的坏人,任何人都有他的长处及短处,重视一个人的长处,帮助他发展及发挥他潜伏著的长处,是真真善于教人用人的人。批评往往会增加自己的烦恼和我慢。

也有人讲,我是为他好,所以批评他。也有人讲,没有批评就没有进步。民主国家,就靠老百姓可以公开批评,以防止作威作福的弊病。这些话都有它的道理。我所警惕的不批评是不要轻易任性的批评,须知道批评也会使人生反感,错误冤枉的批评更容易伤阴德。

不要为烦恼所转。

各位,烦恼并不可怕,所怕的是为它所转及由它所引起的业障。怨憎、灰心、退心都是由烦恼所引起,也即是为烦恼所转而产生的后果。

记得中国对日本抗战的时候,我从德国回来,在中国昆明负责电话厂的制造部门,赶造军用电话机,上面逼得很紧。我那时才二十八岁,督促著员工日夜加班,根本没有休息,还要跑空袭警报,也没有星期日或假期。可是后方昆明的工业条件极差,什么工具都没法补充,往往有因为缺少一件器材而不能制成成品的现象。近半年的工作,真可谓心力交瘁。有一天黄厂长到我工场来,说我们还有近一千架的军用电话机没有交货,重庆又有电报来催。我听了黄厂长的话,一声不响。他走了之后,我马上回家。写了一对辞职信,叫妻子和如送去给黄厂长。和如看著我,也一声不响。两个人都流了泪。那天晚上两个人几乎没有说话,和如知道我十分烦恼。第二天恽总经理及黄厂长同来我家中看我,半软半硬的叫我将辞职信收回。各位,毫无疑问,我那天是生了烦恼,而且为烦恼所转,因为我怨了黄厂长,我自己认为已经卖命到这种程度,而他还要来催逼我,因此灰心不干。后来想想,实在惭愧。我那时既没有想到军用电话机对抗战的重要,也没有顾虑到失业之后在昆明将怎样,和如及我两人的父母都在沦陷中的上海;更没有体会到黄厂长受到重庆的压力,而他却不能像我这样年少气盛,一气就辞职不管!各位,后果可能如此,这就是为烦恼所转。

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也常常会有这种情形,觉得已经学了很久一段时候,可是还不得要领,因而生起烦恼,为烦恼所转而灰心、退心、中断。像这样的修行,极难有所成就,结果是浪费许多宝贵的时间,到头来还是没有把握,随著业报流转。

因此,为烦恼所转是我们修行的大忌。各位,烦恼不必怕,它会自生自灭。一感觉有烦恼时,马上想什么是这个烦恼可能引起的后果呀?是怨呢?是恨呢?是灰心呢?还是放弃呢?这些后果乃是我们的大患,因为它们会像癌细胞一样扩大,果又变因,因又生果。烦恼已经早就过去了,可是这些后果会造成无穷的业障!所以,各位,我这第三点不要为烦恼所转,是在家人修行的一个重要点,盼望各位细心体会。

现在是我的总结论,即在家人修行要福慧双修。福慧双修各位都很知道,其实用不著我多讲。我所想贡献给各位的,只是我自己的一些经验。我以往的几十年中,虽也零零星星的读过一些佛书,做过一些善事,其中也有可以算是修福的,也有可以算是修慧的,但并无一定的目标、标准或做法,只是随缘做做而已。所以,几十年中我划的这条小船,可以说尽是游荡于大海之中,没有确定的方向,也没有上劲得力的划。近三年来,因为研究了《金刚经》,对佛所讲的‘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而行布施’颇能相应,遂将这句经文作为我修福修慧的指针。

应无所住而行布施。

各位,‘应无所住’是修慧,‘而行布施’是修福。‘应无所住而行布施’连起来,就成为不住相的修福修慧,是无相功德。

什么叫做‘应无所住而行布施’呢?我举一个例:

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佛说‘若未来世,有诸国王、宰辅大臣、大长者、大刹利、大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见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各位,请想一想,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这福报大不大?这就叫做人天福报。像各位现在赞助庄严寺造大佛像,修复千年破旧的古观音像,都是这种人天福报。可是,人天福报,大是很大,还是有限的,为什么有限呢?因为您有所住,住在那里呢?住在您是为自己求福,对象狭隘,所以福报有限,这就叫做有相布施,还不是‘应无所住而行布施’。

佛在《地藏经》中接下去又说:‘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发回向心,即是将此功德迥向法界一切众生,你本来要回向的自己、父母、子女或一切其他人,都已包括在内。各位,法界无边,众生无量,所以您这回向的对象,也是无量无边,这就变成心无所住。如是布施,才是‘应无所住而行布施’,福德也就像经中所说,无量无边,终成佛道。

所以,各位,我们在家人修福慧,只要记住一个最要紧的口诀——随时抓住机会,尽量布施,任何好事,都将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

各位同修,我今天所讲的,比较严格,有些人或者会觉得难以做到,特别是欢喜早上多睡一会的朋友。不过我所讲的,句句出自真心诚意。各位,如是因,如是果,是千真万确的,不经一番寒澈骨,那得梅花扑鼻香!希望各位不要听过就算了,要能真真得到益处,这是我衷心所祈望的。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孤独的修行范文(20篇)篇十一

有一种感情叫无缘,有一种放弃叫成全。人生难免会与痛苦不期而遇,其实痛苦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心背叛自己,成为痛苦的帮凶。纵然世界末日,唯有心安,才是安全。

――题记。

若爱,请深爱;若弃,请彻底!不要暧昧,伤人伤己!

独倚幽窗,我在春天微凉的夜晚读一本书。偶然看到白落梅的这段话:“在苍翠的年华里,我们不能不热烈地爱。纵算会让自己伤痕累累,纵算转瞬一切都烟消云散,也当无悔曾经的付出。没有谁能够做到在年少时就淡然心性,倘若人与人之间都寡淡相处,又何来风华绝代的过程?人在江湖,当鲜衣怒马,明媚灿烂地过每一天。做自己想做的事,爱自己想爱的人,不问对错,不管结果。”真的可以吗?也想如此这般的爱一回。

只是这个世界,泛滥的是欲望,不是爱情。爱之本质,就是烦恼与苦楚,需要彼此信任好好呵护。爱是自私,不能分享,越爱会越在乎,当你的心变得比针尖还小,那一定是在爱了,什么是为爱痴狂?像我说过这样的爱你,感情,是以心换心,以情暖情。互诉的是心声,相通的是心灵,滋润的是珍贵的生命。窗外,那么寂静,思念缓缓而来,填进平平仄仄的章词里,记忆的心海,又泛荡起涟漪,只是风景染了纤尘,散落在天涯。

我们往往在该深爱的时候,没有把握好机会,往往在该爱的人面前,太过在意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他人。还固执的认为自己是对的,感情生活里,或许真不是讲理的地方,而是讲爱的地方。可道理谁都懂,当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却是往往忘记了这些真理。爱,是相伴于彼此心里,一段文字,一次疼惜,就会于脑海里深深的记忆,这是灵魂的相依,是生命里百折不回的交集。

人世间纷纷扰扰,演绎太多的恩怨情仇,面对一切,无需纠缠,沧海桑田,本就无常。谁也阻挡不了四季的更替,流光的散去,既然不爱就放手,放下过去,关上虚空的大门,让烦恼远离。不是有句话叫:有情风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人生事,来如梭,恰似潮来潮又归。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于是,安然一份放弃,固守一份淡然。生命或许是一声叹息,也是一个身影,一个梦的延续。幸福,其实一直在身边,只是你一直在遗忘。

爱很轻,不惊不扰彼此的世界;爱很静,相知的心灵便是最暖的感应。爱你的人,懂你的苦,懂你的泪;爱你的人,疼你的心,疼你疼,这才是生命融入另一个生命的完美剧点。人生在世,短暂的生命万分珍贵,过往云烟要及时释怀,你,没有理由沉伦,若爱走了,还有下一场花开。既然有些事无法挽留,请不要卑微,谁能挽留谁缱绻于永远?不必在意,爱,只是拥有的一个过程,生命的最后还是赤裸裸的来,赤裸裸的走。

叶子的离开??是风的招唤,而是树的舍弃。树也曾幸福的将叶子揽入怀,只是曾经的叶子再也回不到树的身边。爱一个人,曾经很依恋,当爱已成往事,结局和树一样茫然。爱其实很平凡,是不小心的邂逅,是没有修饰符号的`诗篇。当欲望贪婪的奢求变得强烈时,我们拥不住快乐。快乐变得小家子气,一点点的疼痛却让人铭记。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爱得不够,更可怕的是爱得不够还在勉强。

如果情话只是偶尔兑现的谎话,我岂不成了红尘中苦苦等爱的笑话?佚名曾说:心灵不在它生活的地方,而在它所爱的地方。当爱来临时,它是快乐的,然而阴晴圆缺,却是爱情故事里不断上演的苦情戏。谁是谁的守望?谁是谁的永远?沧海桑田的等待,只是相思成?的憔悴,如果爱情里只是一味的作贱自己,不如优雅的转身。如果缘注定只是相遇,不能相守,宁愿选择做最熟悉的陌生人。

孤独的修行范文(20篇)篇十二

这里所说的修行,现在是属于“父亲”这个角色。对于“父亲”,他们有权利去评说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多少才能。

我理解的,从小到大,一直不被父亲在能力上所器重,一半因为自己在父亲的眼中,是那样地无知,一半大概就是我本身的真正能力了。作为孩子,我无从选择这样的结果,我只有承担,还要在承担的过程中逐渐清晰自己的意识,并尽量让自己达到所谓的更加成熟和理性。

有一句话这样说:“不成熟的男人总是在为高尚的事业而勇敢地献身,成熟的男人总是在为高尚的事业而卑微地活着。”

我与父亲这个角色,在生命中无形地构成了一个普通而又特殊的关系。我们只是茫茫人海中极为简单的一个家庭。家庭的表面总是被维持地看似表面和谐,我们都不愿被那污浊的空气所浸染。

就在二十年前,我的父亲在别人的介绍下和我的母亲相识。那时候的母亲也是很单纯的,她也有如少女般的情怀,在心中默默地开花。那时候的蓝天,我想一定很美,晴空下的阳光,仿佛瞬间失色,只有属于他们之间那种纯洁而质朴的爱情。小时候的我会想,我也曾经多么地羡慕自己的父母,甚至有一种对于未来的憧憬。

原来,父母纯洁而质朴的爱情才是每个孩子心目中最为神圣而美好的一朵鲜花。可是鲜花是多么需要人类的悉心呵护。

而今长大了,婚姻在我看来却并没有我想象地那样简单和圣洁。

如此的回答使我更加明白了,父母在履行养育孩子的职责时,从小也在为孩子灌输自己的思想,一种责任的思想,当是一种代代相继的修行。而中国很多小孩长大后的第一件事,往往也都会面临基于生活责任的一种选择。

孤独的修行范文(20篇)篇十三

撩起一波。

任千年的丹风划过你回首的。

凝眸。

我先前的一些记忆。

紧贴在我的肌肤上。

收敛着新生的事物。

当世转飞华。

你还标致的蹲在我的囊袋。

是我唯一的幸福。

我不禁抖抖我的行衣。

你正落在岁月的。

眉梢上。

一样不少的东西。

裁剪着造物的生楚。

我活生生地。

又一次自我的觉性分娩。

又那么截然的清新。

泯华于一钩。

菩提树下的凌波。

(念起念灭,水月光中又一场,

生即无生,对面当体安谁恁?

孤独的修行范文(20篇)篇十四

一个人,无论他是什么地位,过哪一种阶层的生活,只要他的内心非常安祥,就可以过得幸福。而一个拥有了很多物质享受,但内心纷乱的人,生活对他而言,反而是一种惩罚,因为拥有的越多,他的欲望也就越多,他的痛苦自然也就更多。因此,幸福从何而来?要从内心的宁静中来。

今日之痛,源于昨日的`放纵;今生之苦,皆因前世的孽障。于心头置一善念,让所有的哀怨融化在感恩的心中。忘不了的,不必刻意忘;放不下的,不要急着放。于心中默默为那些不好的经历超度,它们的解脱,就是你的解脱。修行,是用今日的努力,救赎曾经迷失的自己。

适时低头,不是无原则的妥协,而是理智的忍让和忍耐,不是无条件的迁就,而是有意识的谦让和迂回,是一种巧妙的人情达练。俗话说:“懂得低头才能出头。”有时候稍微低一下头,是一种宽容,是一种从容,是一种竞争的避让,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留有一点存在的机会,才会有出头的可能。

你的选择,就是你的世界;你的世界,就是你的选择。人生充满选择,所以人生充满变数。关键的选择决定一生,细小的选择影响心情。不要抱怨,抱怨就是一种选择;要努力改变,这才是正确的选择。过去的选择造就了现在,现在的选择决定未来。无论怎样,学会积极吸收正能量,这是关乎一生的选择。

孤独的修行范文(20篇)篇十五

本愿经是佛门基本经,那如果从本愿经开始修行该怎么修呢?下面是本愿经修行要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修法华经前,先修完本愿经,再药师经,然后来修法华经。这样基础比较牢固。现在要讲修本愿经的问题。

修地藏法门,不是说你简单的念本愿经。这里面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是消业障的问题。一个是心理上的业障。心理要健全。很多人学佛,因为生活上的失意,婚姻不顺,想进入佛门来求世俗的圆满。对于这类的众生,在修行路上本来就带着人格的缺欠。人格圆满的特征,就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为众生得离苦。这样子修行的人,才算人格圆满。但很多人都不具备这些。所以本愿经先要解决我们人格的障碍。

有的人来学佛,就想着,要怎么能开悟?要怎么样能快速成佛?或者想着要怎么能发大财?或者找**打个卦,修一些发财法。或者想着,又能吃肉喝酒又能成佛,甚至断不了淫欲,还把淫欲说可以用来成佛?现在社会上邪师说法,很多人碰到各种邪师,这本身就是他自己人格不健全而感召来的。或者想着,让上师加持,不用自己修,我就能快速成佛。众生偷心太重,自然邪师就来了。

第二类的问题,是修行福报的问题。想要修行也要有福报。为生活所逼迫,你就无法修行。本来想念本愿经,但要上班,又要照顾孩子。这些经济的外缘。想要吃素,但家人不同意,或者你出门,也找不到地方吃素。想要好好拜佛,但身体又不好。总之,种种的苦所逼迫,你想要修行,确实很困难。

修行福报就包括法财侣地,法是修行的法,要修地藏法门也确实不容易。很多地方都在提倡,一部经,一句佛号。其他都不要。这个很危险。有的人怕本愿经太长,又有的不识字,也念不了本愿经。所以遇到法,也要有福报。

财就是资粮。以前很多祖师都是王子出家,金乔觉,达摩祖师,我看以前大理国,就有十几个国王出家。这就是福报大。没有财,每天要为生计忙碌,你也修行不成。

侣就是同参道友。我们一直都有推崇供僧。这辈子种下的因缘,下辈子这些僧人就是你的同参道友。我看很多二宝居士,不承认僧宝,只认为我修行就好。不要去护持僧宝。这个很危险。僧宝现这个相,就代表是佛法的形象嘛。你要修行,没有人提携,你怎么能进步呢?祖师大德几乎都现僧宝相的。

地就是地缘。要出家还真不容易,还有法缘,有地缘,有人缘。缺一不可。成佛就为了度众生,要有地方,要有众生给你度。你要出家,还要有师父肯收你。你还要有庙可以住。很多人出家了,没有庙住,自己住个精舍,这自然很不好了。也是没有地缘的缘故。

这些话,其实都是老生常谈了。你有了这些保障后,你再修药师法门,受持八关斋戒,再修法华经。所以地藏法门是属于基础坚固的法门。很多人修了药师法门,不得要领,总感觉进步很困难。其实药师法门的特别,以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愿力,第二个愿力,身如琉璃内外明彻,为代表。就是转凡夫业障身为药师佛琉璃身。这个转化,就需要比较高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自然是修了进步了又退步,反反复复。

从地藏法门开始,不仅包括念经,尤其包括培养福报资粮,供僧,护持寺院,造佛塔。诵各种经典,比如金刚经,普门品,弥陀经等。这都属于地藏法门的范畴。你不要局限,我只要放生就好,不要太局限。要有华严观。

近代提倡地藏法门的比较多,适合现在众生福报。我们的福报在剧烈的衰减中。以前祖师童真入道,而且生来就法相庄严,福报智慧具足,这些人来修道,基础就已经很牢固了。可是我们不一样,我们修道福报太差,身体太差,智慧也不够。法华经讲,色力及智慧,悉皆减少。像唐朝时,玄奘大师翻译六百卷的般若,而且那时研究华严,唯识,法华的非常多。这些都是大块头的经典,需要广大的智慧的。现在这些大块头的经典,都藏起来了。众生看不懂,看了也不受用。单单一部本愿经,很多人还觉得太长念不下去了。所以要修行,又谈容易。这时代,确实需要地藏菩萨的救命,增福报和开智慧。再来研习其他的经典。

从文学的格式,就知道人的智慧在减少。魏晋时是五言律诗,唐朝就七言绝句。五言比七言更能创作。到了宋朝就变成宋词,元朝元曲,明清就是小说八股文。到了现在,许多都变成短篇了。你就知道,人的智慧在衰减的过程。

拓展阅读:诵《本愿经》的好处。

清晨推开窗,我惊异地发现陪伴了我们八年的这棵不知名的树竟长了嫩叶,它一直是在寒意未退的时候先开淡白的小花,花落之后,再长叶子,今年不会例外呀,我想起来了,一定是它开花的时候,我在公司受到煎熬,人在低谷的时候,眼里怎么会有风景!

早在去年的时候,我有位精通易经的朋友就对我说:明年的'3月5日到4月5日特别不好,春节之后,他又对我说,一进3月,你要格外小心,弄不好,饭碗没了。他说的话,总是百试百中,我对他说:山雨欲来风满楼,我想和你打个赌。我想挑战这种定数。他说:“我当然希望你好,但这次一定是动字。”所以我从农历二月初一起,开始我自怀孕后第二次持续诵经四十九遍。平时因为工作的繁忙,我只是初一、十五及大日子诵经。

生活就是这样似乎冥冥中的注定,3月1日发绩效奖金,我本是20部门绩效最好的人,但我的奖金却是倒数第二名,这知道这是我顶头上司的意见,我想了想没有去质问他,同事们为我不平,我笑着说:权当作捐给希望工程了。3月5日那天,经理竟又招聘一名新人,不但工资高于我们四成,而且指定他来作我辛勤耕耘了四年的区域,让我来作谁也不愿作的区域,一位脾气火爆的同事说:和他打架,大不了走人,但他不能欺负人。我依旧是笑笑。其实我的心情很沉重。我对易经的朋友说:真是让你说中了,来者不善,但我相信笑到最后才是胜利者。

每天工作是最郁闷的内容,唯有回到家看见儿子的笑脸,是我的安慰。每天六点,洗净完毕,在佛前双盘打坐诵本愿经,我已经有五年没有这样连续的日子,但我知道这个时候只有佛力加持的力量才真正的不可思议。休息的时候,我特意跑到儿童福利院给孩子们捐些钱,寂静的小院里没有别人,天上下着雨,想到近日工作的不顺和波折,我心里也是伤心。院里有老师打着伞把我送出门,她说:谢谢你下着雨还来,我代表孩子谢谢你。我说:我只是感觉这里比寺庙更需要帮助。在雨中,独自行走,我突然有种温暖的感觉,就象孩子看我的眼睛。不管受到多少不平的待遇,我还是相信但求播种,莫问前程。

我依旧坚持每日清晨双盘诵经,白天坚持工作。但经理真是变本加厉,几次在公开会议上批评我。所有的人都知道他是故意逼我辞职。我开始发了几份简历,世界很大,合适的工作很多,如果这时候老总能来,该多好,我试探地询问总部的朋友,他们告诉我,老总最早要在四月十日来我们区域。那真是渡日如年的日子,工作不单单是为了糊口,也是为了快乐和尊严。我终于决定如果3月31日老总不来,我辞职。但我每天诵经后,在佛象前我虔诚地想着老总的样子,我用心语对她说,希望您能来,这地方有黑暗,希望您能拔云见日。

真的,我相信经声必是遍数,远隔千里,这种心海的传送一定是物质的力量。我持续地诵经并在佛前发出这样的愿望,奇迹终于出现了,3月29日,我们突然接到通知,老总明日来我们区,那一刻,真是越来坚信本愿经句句都是不可思议。3月30日,老总刚到,便派助理通知我去见她,作为十万名员工的大集团,她知道我的名字,但我是没有机会与她这样近距离地谈话。我首先开门见山地说:“我很荣幸在3月与您见面,不然4月1起我会辞职的。但这里从无到有我一点点作起,即使我离开,我也希望它能繁荣昌盛,我想和您谈最真实的事情,很多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您应该知道最真实的情况,这样才会发展得长久。

值得庆幸的是又有两位正义的同事支持我的意见,向老总反映了同样的问题。最值得庆幸的是老总竟也是学佛的人.事情就是这样在微妙中发生了变化,作为常人来讲,这是鸡蛋碰石头,告顶头上司的状,胜数能有几分,但我从来都相信,窗外永远有蓝天。老总也是极具领导艺术的人,她签出调令,让我的上司去了未开辟的区域,管理全面。他走的时候,竟没有人去送他。一位男同事对我说:“我发现有时候几乎盖棺定论的时候,你总表演乾坤大转移,我十五年的工作经验中还没看见过这样的”。我只是笑笑,只有我心知道,当一切都无助的时候,唯有菩萨是我最永远的依靠,经声入耳,声声不息,给你自信与力量,我们便与正义同在。

老总也许因为这个缘故对我高看一眼,派我去总部开全国行销会议,前天我在上海的枣子树素餐厅和朋友吃饭,我对她讲起这一个月的经历,她的司机听得入迷,马上提出想要本本愿经,他说回家也要给他的家人看。我突然觉得自己象是作传销的人,只是我销售的不是产品,而是一种精神,乐观、自信、宠辱不惊,其实人生如果有这样的心态,其实又有什么不可以战胜呢!

每个人的境界不一样,有很多人深具慧根能达大境界,但一定有许多象我一样的学佛人工作、生活,过常人平凡的日子。所以我把我这个很浅的心得与您分享。希望你能与我一样感应的博大精深。

在上海出差的时候,我突然又接到了一家跨国公司的录取通知,有四个我认识的人同时应聘这个职位,其中有一个人职位比我还高,没想到他们最终把机会给了我,这就是在受迫害时期我接受的面试,当时我已决意要走,那天诵经时候我特意想一下那个董事的样子,我对他讲:“你选择我不会错的。”待遇是我目前基础上提高了40%,并且可能安排我出国培训,接到这个电话时,我正走在上海的茂名路上,清新的空气和古香的小楼,我的心情也是充满了阳光。我记得老总最后对我讲的话:如果你找到更好的机会,我衷心为你祝福,但我还是希望你与我们一起努力。我决意要走,不仅是收入的提高,是因为新公司给我提供一个管理的平台,从具体工作到管理能力的学习,我喜欢这样的挑战,只有这样的挑战,我相信我的职业生命还能延长十年。已早过而立之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毕业十三年我始终没间断学习外语,机会是给每一个有准备的人。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象放生的那些小鱼,又幸运地有了新的生命。终身学习,永远提高!

好心得,好收获我愿与有缘的人一起分享,上海的佛友鼓励我把它写出来,如果我的经历对别人有一点点借鉴,我非常高兴。

孤独的修行范文(20篇)篇十六

地藏经不知道怎样修行?经典教给我们的法子都是修行,经跟论不一样,论不讲修行而是讲开智慧,要辩论一个理,经过反复的辩论,论证,让我们认识清楚,这是开智慧的。但是每一部经都告诉你修行的方法,《地藏经》每一品都告诉你修行的方法,生怎么样做,死怎么样做,平常时我们怎么样做,我们要经过山林或者渡河心里有恐惧感,坐飞机怕飞机失事,开汽车又怕汽车碰撞,怎么办呢?他告诉你,你念他的圣号,念一万声圣号,一切灾难都化除了,这就是修行。你念圣号,一切灾难都化除了,这就是修行。

生的时候,他告诉你不要庆祝,要庆祝就吃素席,供养三宝,家里拜忏,请些人来了,客人都念一卷《地藏经》或念一卷《普门品》或念一千声圣号,不是一样的吗?这不是更好的庆祝吗?死的时候,我们给临终人助念,也给他供养三宝,也念《地藏经》,这都是修行的方法。至于《地藏经》上所说的那些地狱名字,假使你认识因果的话,因果不昧,多做善业,你去不到那个地方的,那个地方也没有,若做恶业,你的恶业就化现出来地狱,你做善业就化现出来天堂,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这是一种。

还有,我们听完经了,大家走了,这个经本就算了,回去往桌上一搁,下回再拿起再去听,你自己多看两遍,体会经中的道理,佛每说一句话必有一个道理,一种意义,这种庄严殊胜的法会不是说的,也不是我们摆摆龙门阵说闲话的,像我们怎样才能利益人,像我们做这件事情得怎样才能得效果,你要用好多脑筋,所以我们应当跟客观的现实结合。我们经常有恐怖感,为什么恐怖?你怕什么呢?怕危险,危险又怎么样,危险撞伤了,危险失掉生命,有个我见我知,恐怖感就发生了,这个就是《心经》上所说的“无挂碍故,无有恐怖”。你到处是挂碍,这个事情还没有做,你恐怖得不得了,投资怕赔钱,要投资时发愿念一百部《地藏经》,发愿念一万声地藏王菩萨圣号,你的恐怖感就没有了,可是你不去做。

《金刚经》更深入了,观空,一切诸法皆空,《金刚经》怎么修行呢?怎样住心?怎样降伏你的心?就是你现前的心,怎样使你的心住不变,不动,不受境界的干扰。住心,住不是心死了,但是怎样生心?生了心怎样住心?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换句话说就是不因境生心,遇到境了,心不被境转,就是住到了那部经,没有修行啊!

我们有很多人念佛好多年了,经常有人问师父,我们怎样修行,我说你听了那么多的经,已经告诉你怎么样修行了。《阿弥陀经》告诉你念佛不是就是修行,念佛就是修行!另外还要怎么样的修行?神通不是修行,神通是效果,那个效果不好,如果你没有根底,不会住心、不会降服心的,让你得神通,你反而会用那个神通去造罪。

地藏王菩萨也顾虑到你没有时间,就说每天念一千声地藏王菩萨圣号,一千声才好多时间?念快了十七、八分钟,念慢二十分钟多一点点,快的我也试验过,三个钟头念一万声没有问题的`,假使真有信心的,真正想发财的,真正消灾免难的,真正信得极的,你一天念一万声地藏王菩萨圣号,比你找谁去联络好得多。求人不如求己,就是自己求佛菩萨,求菩萨,求佛,还是求自己,佛菩萨就是你自己的心,藉境明心,不是藉境迷心,我们遇到什么境界就转变了,就迷了,定不住的。

我看我们一些弟子们整天徬徨的,不是名就是利。名,大家还不注重,有饭吃就行了,有房子住、有工钱就行了,大家到美国就买栋房子,房钱的压力很大,收入的钱除了供房子就差不多了,吃饭都快成问题了,当然很痛苦。你能不能抽出一点时间,请佛菩萨加持你,减少这种痛苦,方法很简单,是你不用,和尚吃饭,没打工,没做工!我没做工,弟子给红包,这红包不好消灾的。人家辛辛苦苦的乃至于用好多心血赚钱给了我,我怎么给人消灾?消不了,消不了就是生生世世去还。我们不要骗人家,也不要骗自己,骗人家还是骗自己,我就是修行还给人家,念一部《地藏经》的功德回向,就像经上说的,我们念一遍《金刚经》的功德用娑婆世界的满盅的七宝供养都比不上,我诵一遍《金刚经》的功德,我就受得了,我就能还给人家的,但是得诚心的念,如果一边念经一边妄想,如果念经是为了人家给我钱而念,那就糟糕了,他也得不到利益,我自己也糟糕了,必须得诚心诚意的自他两利。

学什么就思索一下,我们这个定是什么呢?思惟修,你心里多想一想,经过你的脑子,权衡他的利害关系,你自己心里就明亮了,明亮了你做什么事情不胡涂,这是大事,不是小事。过去中国有句俗话,李端大事不胡涂,李端是做过宰相的,小事他像个傻子似的,等到一遇到大事,他不胡涂的。大事情,在《法华经》上说,佛出世谓以一大事因缘,这是真正的大事情,什么大事情?了生死成佛,我们把这件大事情当成没有事,这才是真正大事情。

现在这个环境里头还有好多菩萨,为什么我们遇不到?这是我们的业,怎么样销?《地藏经》告诉我们很多销业的方法,其它的我们做不了,我们就念,一天念一部《地藏经》,才一个钟头,我们一天分三次念,分四次念,一次念一刻钟,我们少说一些闲话,时间是有的,哪能说没有。一天说闲话的时间,一刻钟、二十分钟都过去了,但等到念经的时候,就说没有时间,这是我们业重福轻。我说这些话可能不怎么样,但是听了确实有利益,这些事跟我们切身很有关系。

我们听经的目的是什么?就是离苦得乐,我们听了一座,两座,十座,百座听完了,经归经,自己归我们自己,困难还是困难,痛苦还是痛苦,那就白费了是不是?完全白费了,现在没有离苦得乐就要等到将来,现在种这个因,将来果熟了。因为我们前面那个果太猛利,现在它压缩我们,迫使我们的善根一半不能成长,周围的环境都是这样。

拓展阅读:地藏经有消除恐惧感和怨恨心的作用。

有一句俗语:无事不登三宝殿。现代很多人由于生活中出现了不如意的事情,而走进了佛门,或者是身体健康出了问题,或者婚姻家庭出了问题,或者事业失败,或者负债累累等等,总之生活中有不顺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因为有痛苦的果出现了,但是却找不到方法来改变这个果,所以有缘之下走进了佛门找解决之道。同时经历了这些不如意的事情之后,就会有一些心灵的创伤留在自己身上,由于有这些伤的存在,所以就会对某些事物产生恐惧和怨恨的情绪,如一个女谈恋爱一次又一次被男人骗后,就觉得天下的男人没有一个是好人,以后再谈感情,就会有一种恐惧感和怨恨心,所以再找对象,就很困难,因为由于有这种思想,就会吸引到相类似的人,之后又经历同样的结果,从而又再次加强她某些信念。

有时候,我们想起某些人事物或者遇到某些事情,我们就会产生莫名其妙的恐惧或怨恨心理,那是因为我们内在有阴暗的磁场,我们身上的阴暗磁场如果没有清理掉,那么想改变命运是很难的,这些阴暗的磁场是过去造恶而留下的,我们过去伤害了众生,而没有忏悔,或者过去被众生伤害,而没宽恕,都会形成一些恐惧和怨恨的磁场留在法界中,你给法界创造什么,都会回到我们自己身上,即使这些事情过去很多年,只有没忏悔掉,这些场都不会消失。不管我们遇到什么恶果,都是过去种下的恶因,时机成熟了,而感召过来的。所以改变我们人生需要从忏悔开始,忏悔是从心底上承认自己过去做错了,并愿意改过。

地藏法门被称为是忏悔的法门,它可以让我们断除造恶的心,让我们远离地狱之门。如果你用心诵过《地藏经》,就能感受到地狱道的痛苦,而人的很多痛苦就是来源于内在有地狱的因,这个因不断就会一直造恶业,当恶果出现时,身心就会非常痛苦,但是遭遇到痛苦后,很少人能反省自己的过错。很多学佛人士遇到问题了,就去念《地藏经》,希望能度过难关,就如有人生病了,念《地藏经》,希望病能转好,其实不是的,我们去念《地藏经》,是要生起我们忏悔的心,真忏悔了,身心一定有反应,这样就会带动身心的转变,身心改变了,病自然会好。当我们生起忏悔的心时,就是在强化我们断恶修善的念头,这时我们也是在给自己内在做大扫除,将内在的恐惧感和怨恨心清理掉。地藏菩萨跟恶道众生有非常深的缘,因为地藏菩萨有很宏大的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当我们从恶果中觉醒过来,生起了忏悔心时,这时就能与地藏菩萨的心感应,从而拔除地狱的因。

孤独的修行范文(20篇)篇十七

人总是有很多执著,比如,穿得不好看被人耻笑了,心里会不舒服;工资没有同部门的人高,也会不甘心;情人不够体贴,会心生埋怨……这些都是执著的表现,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着自己的执著,正是这些执著,给人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烦恼。

不过,在修行的过程中,各种执著都会慢慢消失。尤其当你明心见性,并且把这份空性“保任”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发现世间的一切都是如梦如幻的,无论如何追求,最终也总会消失,所有执著都会随着这个发现和体悟而烟消云散。假如有一天你进入前面说过的离戏瑜伽之后,烦恼障就没了,因为这时候你会强烈体会到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假象。

比如你炒股票的时候得到一百万,你要把它当成梦幻不要高兴;赔上几万、几十万的时候也要把它当成梦幻不要忧伤。实际上无论股票升或跌,都不过是一个巨大的幻觉。因为它升完了肯定会跌,跌完了也肯定会升,而且无论你得到多少钱,都不会改变生命的本质,生命也是一种幻化的东西,所以说不要执著它。因为明白这种东西而不去执著它,不要执著,这就是对治。

你不可以逃避那些会让你生起习气的外境,也不能压制你的妄念、烦恼与习气。因为,你想要去逃避的,往往是会对你产生诱惑的东西。那卢伊巴,就是通过长期吃他最讨厌的鱼肠,来克服最后一丝分别心的。这就像,要是你硬把皮球按到水里,手一松它就会弹出水面;假如你任它留在水面,并找到它的气阀所在,把气阀打开,皮球就会被放光了气,然后慢慢沉入水底。

人的肉体很快就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所以得到了不要高兴,得不到也不要悲哀;挣了不要欣喜若狂,赔了不要沮丧。一切就是那么回事。你的心要像明镜一样,虽然能照出一切,但镜子本身是如如不动的。镜子不会随着股票的升而哈哈大笑,也不会随着股票的跌而灰心丧气,它不会随着外面世界的变化而悲哀或者高兴。心就像镜子一样,当你有这种觉受的时候,也就明心见性了。

禅所说的“初关”等于明心见性,“重关”等于打成一片。当你永远打成一片时,就进入第二个层次了。什么叫打成一片?就是说,你能把这份空性变成空气一样的存在,无需经过逻辑判断,任何时候都能自然而然地在它的指导下处理任何事情。

所以在禅的说法中,当你打成一片之后,还要接受日常生活的磨炼。在日常生活的磨炼中,你要注意止和观。

有位修了金刚亥母洞的老人,十多年前卧病在床,无法起身。那年他七十多岁。一天我去看他,他说他要死了。我说不死,然后教了他一个法子,叫他每天早晨起床后上一炷香,什么都别想,只是盯着香炉里燃着的香头。当他什么都不想时就是止,而认真看香头的过程就是警觉和观。他是用眼睛生起了某种警觉,也就是“观”。结果,他又活了十五年,今年已近九十岁了,身体还很健康。

在念头止住之后,眼、耳、鼻、舌、身、意都可以观。眼睛的观,比如看香头或者看佛像;耳朵的观,比如听音乐;鼻子的观,比如闻香味;身体的观,比如感受风。

实际上,好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不知不觉地止和观,比如母亲凝视着熟睡中的婴儿时——她心无旁骛,用眼、耳、鼻、舌、身、意感受着有关婴儿的一切,幼嫩皮肤的触感,轻轻呼吸的声音,淡淡的奶香等等,此时她的心里生起祥和宁静的喜悦。所谓的菩提心,其实就像母亲对待自己的孩子,慈爱、悲悯且一无所求。

有些人虽然天生能达到无住无求,但常流于无记。何为无记?无记类似于顽空,类似于“非善非恶”,就像动物冬眠一样,容易陷入一种无意识的状态,没有正念,也没有任何功德,修多久都无法带来智慧的增长。

因为这种状态是无意识、混混沌沌的,所以在无记的时候,你不知道身边在发生什么事,有人跟你说话,你也浑然不知,有人用力拍你,你还会被吓一跳。这就是因为你缺少了明心见性中的“明”,一种明明朗朗的觉性。这时注意,要在无念中生起一种警觉,也就是要“止观双运”。比如,善知识会对你说:注意,听远处的一声鸟鸣。这不是为了让你知道远处有小鸟在叫,而是要你感受听的时候生起的那份警觉。假如你能体会到这一点,就远离了无记。这当然还不是见性,仅仅是一种入道的方便。真正的见性,除了理上的明白外,其实在身体上也会发生一种变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气入中脉。

孤独的修行范文(20篇)篇十八

学生时代,恩师曾教导我们,读书人要甘于寂寞,更要耐得住寂寞;毕业后,闲来无事时,总会把这句话从记忆的罗绮中抽出来,不厌其烦地咀嚼、消化、回味。反复思索,仔细玩味,总觉得寂寞是一种与世隔绝的心态,一种与生俱来的感觉,一种莫可名状的意境。寂寞未必是件坏事,有时候反倒是一种福气。姚思安在向木兰阐述福气的真谛时说,福气不是从外而来的,是自内而生的。一个人若想有真正的福气,或是人世间各种各样的.福气,必须有享福的德行才能持盈保泰。寂寞,是因为没有烦心琐事,没有应酬忙碌,没有牵肠挂肚,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生命状态。

最近我就深有体会。在拥挤的公交上,我是寂寞的,所以我就有机会读电子书,明事理长见识;回到家,我是寂寞的,所以我就有机会研究美食,养生陶情;晚饭后,我是寂寞的,所以我就有机会做健身操,强身健体;周末时,我是寂寞的,所以我就有机会去图书馆,感受书香弥漫。

寂寞着寂寞着,就会变成习惯;寂寞惯了,一切自然就变淡了。当我们看淡一切的时候,整个心境的田地就宽敞了;宽敞之后欲望的密度就会被稀释,稀释之后,我们的索求便不再苛刻;索求变少了,心态就平静了;心静了,我们就会由心而生出一种德行,这种德行是与世无争,是宽容大度,是淡泊清雅,是顺其自然,这大概就是姚思安所说的享福的德行。这种德行不仅是道家的精神写照,也是我这个粗俗浮躁的愚者一直所奢求的品质。这种品质如玄门法术,需要潜心修行。修行的过程是漫长的、炼狱的。修行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成道”,一种是“入魔”。

孤独的修行范文(20篇)篇十九

春雨过后,一念生秋。没了夏的灼热,暮色掩映着别样的离愁,晚钟向着南屏,呼吸开始变慢了节奏。天空里的灰线遮盖了无数灵魂经过的路口,没有哭泣的滋味,徘徊在离岸阁楼。

下过雨的天空里弥散着淡雅的馨香,如同你出水后的影子,妖冶十足,清冷的背影却是那么的淡定。仔细观望,时光尽然一点也没有从你身上带走什么。即使遭遇了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雨,你依旧还是那么自然、清雅。我是不懂的,你名唤白掌,自应有一番脱俗惹人怜的身世,可在你身上看到的只有那平凡淡雅的姿态。

多少世俗轮回才能修得正果,多少情来情往才能遇见缘分?一颗心即便再怎么执着,终究需要时间的磨砺。只有将福分休到极致,缘分才能化为正果。正如花开一世,薄凉几许,只有历经无数春秋,才会因缘际会。不要感叹世俗繁华的光景,即便流逝了许多依然没有遇见你爱的那个人,那么你的落寞必定是修行得还不够。

仰望夜空,闭眼处世界就在你的心中,睁开眼,人间就在你的面前。无数的勤勤恳恳、坎坎坷坷,堆砌在你的面前,那是生命走过的历程。所有的往事随风而逝的时候,心中结着愁怨的孤独和寂寞便会一涌而出。化茧成蝶的过程是无比心酸和痛苦的,只有蜕化成更加优秀的自己,命中注定的缘分才会靠近你。

白掌无泪,出水淡雅。她不怕世俗的风雨交加,也不怕四季里的花开花谢。永远的孤傲只为历练成更美的自己,即便繁华出生落寞,依旧可以笑对平生。孤独是孤独者的盛装,即便夜火阑珊,这个世界于我皆无恙。花开了惹一世爱怜,花落了遭几许白眼。世间的'恩恩怨怨不过眼前烟云,过后无望。哪怕生出了骨气,依旧修行,不过沧桑薄凉,奈何明月之后,花开见佛!

一滴泪流在花蕊里,多少春夏秋冬。来来去去的背影,都无法凝视花蕊生冰的片刻。那是含泪的微笑,那是痛苦的呻吟。无关岁月,不慕风情,为的只是在红尘滚滚的世界里看你一眼。也许无言是最好的沉默,也许悲伤才能将你记起。逝去的日子不复返了,你在清风里展腰舒眉的时候,请不要忘了给生活一个回忆。即便繁华里生出落寞,花谢只待花开,下一世,初心不改,一路修行,方得始终。

你在世俗里灼灼其华,妖娆过、清冷过、浮世过、怜惜过……无数的往事都已成为了云烟,随风碾入尘土。化作骄阳的微笑,重新疏散天空的雾霾。你是白掌,其身洁白,面四季如歌,掌命中情缘。不嗔不念,应着天地轮回,作人间修行,不思世俗烟火,求得正果!

孤独的修行范文(20篇)篇二十

人生就像是一场戏,自拍自导自演,有多么希望多一点点时间,把里面的杂碎全部忘却,只留下那美好的每个瞬间。

佛说:修行是走一条路,一条通往我们内心最深远处的路。而在这条路的尽头,我们可以找到一种智慧,这种智慧能够让我们了解到生命的真谛。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行、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

如何无我无相,无欲无求?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世人业力无为,何易?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世人心里如何能及?故而奉劝男子不要想入非非,女子也莫要攀比富贵。一入豪门深似海,就譬如饮水,冷暖自知了。佛要金装,细想来,佛祖都爱面子,况乎凡人呢?当年佛祖拈花一笑,笑为何?没有根优昙花,她漂亮自不必说,从而喜欢了。但它转眼就会凋谢,就像我们这短暂人生。难道佛祖本心就想让人知道,人事变化莫测吗?不可说,说不得……也许早晚我们会清醒,佛祖所说的不可说为何?……那是一种修行。

人生是一场修行:每一个爱你的人,每一个恨你的人,每一个你爱的人,每一个你恨的'人,无论是爱之深,抑或是恨之切,他们都是你人生中的一段经历,他们都在帮助,你成就、完全你自己。修行是痛苦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总是一帆风顺,更何况修行本身这个概念就足够痛苦了。因为它意味着你不得不自己去面对种种“不愿意去接受”的局,并咬牙去接受,经历拷打,完成自我的升华。修行的道路上,没有失败者也没有成功者,只有一段又一段各式各样的人生,无论哪一段,都足够绚丽多彩、苦乐参半。

相关范文推荐

    让我高兴的一件事初中(专业18篇)

    作文中的观点要有深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给读者带来新的思考和启示。接下来,请大家欣赏一些优秀作文的精彩段落,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灵感和启发。生活,就像一卷

    大学入党积极分子自传范文(17篇)

    入党积极分子是党组织检验和培养党员的重要对象,具有很高的政治责任感和组织纪律性。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总结范文: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时刻关注党和人民的需要,努力提高自身

    开学教师会上校长讲话稿(实用14篇)

    讲话稿必须具备逻辑性和说服力,以达到预定的目的和效果。下面是一些著名演讲家的经典讲话稿,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新学期好!跟随着秋天的

    全国消防日活动总结(精选23篇)

    活动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值此活动结束之际,小编整理了一些活动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

    心中的太阳抒情(优质21篇)

    优秀作文能够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在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了一些备受赞赏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灵感。

    传统与现代(通用16篇)

    优秀作文是对作者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考验,也是对读者思想理解和欣赏能力的挑战。通过阅读优秀作文,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空间,开阔自己的视野。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小学四年级滑雪大全(16篇)

    优秀的作文需要注重细节,我们应该在写作过程中仔细推敲每一个字句。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分享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我曾经在电视里看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精选14篇)

    综合实践是一种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教育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综合实践案例,供大家参考。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

    爱颜色小学范文(16篇)

    优秀作文是对学生语言运用技巧和写作风格的认可和鼓励。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示范,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的灵感和启示。许多年前,在四川边远山区的一

    小学生棕熊的愿望(精选18篇)

    优秀作文可以展现作者的才华和创造力,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好词好句,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谢谢。我的朋友。——前记免不了的我的酸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