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街市教案板书范文(15篇)

时间:2023-11-16 作者:笔砚天上的街市教案板书范文(15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掌握和运用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的重要工具。教学工作计划的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制定计划的步骤和要点。

天上的街市教案板书范文(15篇)篇一

2.自主阅读,区分联想和想象,并学会运用(教学难点)

3.感悟作者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开创美好未来的决心(教学重点)

教师在黑板上画圆,谁能来帮我?推荐一个人吧。

学生上来帮忙

学生的答案是多样的

想像力

只是想像吗?刚才你从这个图形想到了( ),是为什么?

有相似之处

这个思维过程被称之为联想

现在能够区分联想和想像吗?

想像是要加工出新事物

2.说到联想和想像,我们语文书上有一首诗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个特征。有人知道吗?

出示: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3.接触过这位诗人吗?

结合文下注解

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一)朗读体会

1.听读欣赏

播放视频,要求听准字音,听清节奏

诗歌给你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优美、想像丰富(如果出现在这里就区分联想和想像)

2.谁愿意带着自己的感受读给我们听一听?

其他同学评价,你愿意试试吗?

读得好,那就聘请你做朗读指导老师,大家一起读,你来点评

提出意见或肯定

(二)了解内容

1.看来大家已经进入诗的意境当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街灯、明星、天上的街市、牛郎织女

[2.这些景象是如何出现在作者笔下的?借助联想和想像(区分)]

(三)进入情境

1.多么令人神往的世界,想去看看吗?你们不妨默读课文,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张开想像的翅膀,去那天际遨游一翻。最好,前后几个人一起,这样就可以交流看到的景象了。

同学讨论

2.看同学们如此兴致勃勃,谁来做我们的导游,向我们介绍介绍。

同学发言 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画面

3.可是我所了解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不是这样的呀

请人回忆神话故事,那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4.可作者塑造的世界带给你怎样的印象?

美丽、富裕、自由、幸福

(四)理解主题

1.他想要表达些什么呢?

那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课前发给大家一篇诗作《死水》,那时与郭沫若同时期的诗人闻一多的作品。他以“死水”比喻当时中国的现状,读一读,体会体会。

同学朗读诗歌

当时的中国是怎样的状况?

黑暗、腐朽、丑恶、令人绝望

那郭沫若描述如此美好的生活是何用意?

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板书)

3.体会到了两位诗人寄托在诗中的不同感情吗?

闻:对社会的绝望

郭:充满希望,渴望新生活

诗人的愿望实现了吗?实现了,因为我们都正幸福地生活着。

5.回到课文中来,在朗读中读出向往、读出坚定的信念。

请人读

突出重音

齐读

我感受到了你们的热切愿望,课后,请张开想象的翅膀,以诗歌的形式写下你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天上的街市教案板书范文(15篇)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习诵读诗歌。

2、分析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象。

3、理解诗中作者追求光明和理想的感情。

教材分析:

《天上的街市》是诗人郭沫若1921年创作的一首现代格律诗。诗人由现实中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再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街灯,进而想象天上的街市,想象天上美丽的景色,想象天上街市里的珍奇,想象过着幸福生活的牛郎织女。通过对天上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旧时代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因此,这首诗使那个时代的读者很自然的通过对比认识现实的黑暗,激起对理想的向往并为之而奋斗。今天,我们学习这首诗仍然有新的意义。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学习本文自然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语言的朴素、节奏的和谐。

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

教学工具:

配乐录音。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学生们,曾有人说:“幻想是为了弥补不足的现实。”《天上的街市》就是郭沫若幻想下的产物,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二、作者简介。

1.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川省乐山县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五四时期积极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运动。他是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他在中国文坛上骁勇地驰骋了60多年,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1978年6月12日病逝于北京。

2.文学成就:

他的第一部诗集《女神》,歌颂十月革命,谴责帝国主义,斥骂中国反动派,赞美叛逆的英雄,以狂飙突进和雄壮宏伟的精神,开创了一代革命诗风,他是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他创作的历史剧,无论是抗战时期的还是解放后的作品,都成为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收在《塔》《橄榄》《海涛》《抱箭集》《归去来》等集子中的小说、散文,或控诉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或记录作者思想跃进的历程,保存了中国革命史的一些资料。

三、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半殖民地牛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窒息着。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四、熟悉诗歌,指导朗读。

1、请生自己试读全诗,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丝忧郁。

2、这种感情基调的诗歌应怎样朗读?

朗读时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3、放录音。听完录音后,再请生根据听录音的印象试读。老师范读,再明确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的划分。

远远的/街灯/明了,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定然是/不甚/宽广。

天上的/明星现了,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定然/在/天街/闲游。

街市上/陈列的/―些物品,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五、分析、解读全诗。

(一)先出示联想、想象的定义。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两事物之间或具有因果关系或具有相似关系.

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二)讲解第一节诗。

(1)诗人远望,望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诗人远望街灯若隐若现,和天上闪闪烁烁的明星很相似,由此而产生联想。

接着诗人又仰望苍穹,看到那闪烁不定的明星,于是自然而然地联想起远处若隐若现的街灯。

(2)这节诗中有两处运用了联想,找学生来说说。

街灯联想到明星。

明星联想到街灯。

(3)在第一节诗中运用了哪些动词?这些动词用得如何?请仔细揣摩。

写街灯用了“明”和“点”;写明星用了“闪”和“现”。因为街灯是人使它亮的,所以用“点”;而星星本来就存在,只是随着天色的昏暗而逐渐看清,所以用“现”。街灯亮后不会有明显变化,所以用“明”,而星星却是不停地闪烁,所以用“闪”。

(三)讲解二、三、四节诗。

(1)第二节描写的天上的街市是怎样的?而现实又是怎样的?

街市:繁荣、光明、富裕现实:荒凉、黑暗、贫穷。

形成对比: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第三节描写的街市是怎样的?现实又是怎样的?

街市:自由现实:不自由。

形成对比,抒发作者的痛苦与悲愤,对自由的向往。

(3)第四节写带牛郎织女欢聚,那牛郎织女的故事是怎样的呢?

深深相爱着的牛郎织女被王母娘娘划出的天河相隔着,只有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才能鹊桥相会一次。

(4)写天上是如此的美好,牛郎织女的生活是如此幸福,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绪?(请结合时代背景理解)。

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坚信这样的世界时存在的,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六、总结全诗。

本诗通过由远远的街灯产生联想和想象描绘了天上的街市及美好的生活,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板书设计:

街市―――――――――――――――现实。

第一节:夜晚的景色-----美丽迷人。

第二节:繁荣、光明、富裕荒凉、黑暗、贫穷。

第三节:自由不自由。

第四节:牛郎织女欢聚环境压抑。

想象、联想―――――――――――――对比、烘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天上的街市教案板书范文(15篇)篇三

第一次讲诗歌,对我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因为我认为诗歌是难的,自己驾驭不了诗歌。接到这个题目是在11月23日下午了,一个周的雕琢,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否定,思路一次又一次的更新,我在疑惑中反复着,总感觉有些走不出迷津!比如:围绕着目标引领主题的要求,我确立了目标,但是,在落实时,我发现“体会本文写作手法”在落实时用时很短,大约两分钟就结束了。因为我们在前面学过联想,所以我仅仅给学生出示了定义,又结合课堂中曲勇凯讲出来的联想,强调了各自的特点,便过去了。不像以前,自己一下子就能将思路清楚地裸备出来。讲了两遍不同的教案,总感觉那不是自己的思路。有些说不出的难受难以排解!

我要重点突出课题研究中语文课堂朗读指导,所以抓住自由读,读准字音,积累词语、听读注意读准节奏、品读时注重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要重读、结合背景明确作者情感后再读体会。与第三节课再次修改,第四节课讲课。

讲完了《天上的街市》,自我感觉引导时没有废话,引导的还可以,但也有不足,总觉得在引导生读“定然”时,学生读的还不够,没有达到我想要的朗读诗歌的效果。

在第三次备课中,我总感觉有一个问题困扰着:联想与想象的出示位置不同对落实一堂课的目标有何不同?我认为都是落实课堂目标,首先引导生体会本课写作手法是可以的,这样直接让学生在课文开端就清晰掌握了本课重点。听完赵老师的点评,我马上明白了:原来文章的写法出示位置不同,是因为老师要巧妙地结合实例解决知识点,而不是用直白的问题将生硬、抽象的知识直接呈现给学生,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文本理解,更明确些说就是要尊重学情。

在这次备课中发现自己有一个很大的进步了。因为我总还是认为每个环节要明确,比如:整体感知结束后,下一个环节要品读赏析。而在语文这个学科中,整体感知和品读赏析是可以自然联系在一起的。不必僵化为两个环节。

另外,上下环节的过渡不够好。每个环节中,我的课堂过渡语只是用的陈叙句,但在听课中,却并没有给赵老师留下深刻印象。在赵老师点评时,我刚开始有些疑惑,我备课时精心准备了过渡语,在讲课时也都表达出来了,怎么会没有过渡?听完赵老师的点评,又得一招:过渡语可以用设问句,以此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有思考缓冲的时间。这是陈述句所没有的优势。整天给学生讲设问句的作用,在教学设计中,自己却没有巧妙地运用其中。真是有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感觉!环节处理拖沓,时间安排不够理想,应将《静夜》在课堂处理完。

天上的街市教案板书范文(15篇)篇四

1、能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了解诗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3、在比较品析中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以读、感、品、创四环节,突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了解诗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2、在比较品析中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在比较品析中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 (略)

(二)结合课下注释,简介作者。(学生完成教师强调)

(三)读 初读 ——默读 (学生在默读中试着把握节奏、重音、语气、语调等)

(1)这首诗从整体上看,哪些是写实的?哪些是诗人写想象的?

(2)把握这首诗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忧郁的感情。

(3)划出诗歌的节奏并标出重音 师读)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郭开贞)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是亮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或许/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摆设的/一些/物品,

或许是/世界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或许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

或许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或许/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颗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此环节重在学生合作探究,比较效果,教师点拨引导,突出学生主体。)

主题: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创:学生根据诗人想象的美丽世界,将诗歌改写成小散文。(此环节若完不成,留于课下作业)

(四)教师总结

天上的街市教案板书范文(15篇)篇五

1、反复诵读诗歌,体会现代格律诗的节奏韵律。(重点)

2、了解诗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重点)

3、理解诗中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难点)

提前预习我最棒)

1.走近作者

郭沫若,原名________ ,郭沫若是笔名,四川乐山人。他是现代杰出的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代表作有诗集《 》 《星空》 ,话剧《》等。

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缥缈( ) 陈列() 珍奇()

闲游() 灯笼()不甚()

探究1.(朗读大比拼,看看谁最棒)

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的流畅。读出停顿和重音。体会诗人的感情和诗的意境。

通过朗读体会出本诗的感情基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1:小组讨论学习诗歌第一、二小节。

(1)“远远的街灯明了”告诉我们是什么时间?

(2)作者面对黑夜看到了什么?

探究2:自由讨论诗歌第三、四小节

(1)这两节诗又写了什么内容?

(3)诗中描写的牛郎织女的命运与传说有何不同?

(4)通过以上分析,再联系创作背景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仿照示例,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完成下列句子。

例句:梦像一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想捉它,他已经跑了。

月光照在地上,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笼中的小鹦鹉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给形近字注音组词

2.下列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远远的∕街灯∕明了 b.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c.天上的∕明星∕现了 d.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4.《天上的街市》主要运用了_______和_______的表现手法,向人们描绘了一幅______________的生活图景,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的______________,对_____________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熟练并有感情的背诵《天上的街市》课本“探究练习”

天上的街市教案板书范文(15篇)篇六

同学们今天是20xx年11月2日,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但老师要把时间的指针倒拨回1921年,当时的社会是非常黑暗的,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郭沫若此时正在日本留学,在一个夜晚,诗人来到海边,仰望美丽的星空,似乎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于是他以《天上的街市》为题将这种理想写了下来。

这节课,让我们面对灿烂星空,随同诗人走进充满浪漫色彩的现代诗——《天上的街市》(生读课题)

配乐 视频朗诵

同学们听老师朗诵诗歌,想一想: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内容描述下来吗?

出示全文

指名回答

这首诗虽然语句通俗易懂,但是我们深入进去,还有很多地方值得品味和揣摩.

1. 现在请同学们用心读第一小节。

2. 谁来说一说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能不能读一读

3. 那么作者是怎样把景物描写的这么美呢?再读第一小节。

1、 自由读第一小节,想一想: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作者把地上的街灯比作天上的明星,又把天上的明星比作街灯,这种修辞方法叫互喻。

3、“街灯”和“明星”两个不同的事物有什么共同点?

无数 明亮

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过程叫联想。

举出几个联想的事例

(1) 我们看到雨后的彩虹、、、、、、

(2) 我们见到慈祥的老师、、、、、、

(3) “秋风”吹来我们会想到、、、、、

这些修辞方法和写作方法,我们以后都可以很好的运用到习作之中。

5、夜幕降临,街灯异彩纷呈,而此时,夜空中的星星也现出了美丽的容颜,我们再来读一下这小节,读出你看到这幅流光溢彩的美景时的心情。

6、现在让我们追随着诗人的想象来到天上的街市。

自由读2、3、4小节。

说一说:诗人在天上的街市都看到了什么?

陈列着珍奇的物品

自由自在生活的牛郎、织女。

7、指名读第二小节,从这一小节中,你感觉天上的街市怎么样?

美丽 、富庶

哪些词语写出了天上街市的美丽、富庶?

美丽的街市 陈列的一些物品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们知道作者生活中的街市是怎样的吗?

这首诗写于1921年,国内正是军阀混战时期,街上随时都有大批军队和伤兵经过,很少有人在街上闲游。由于战争不断,人民的生活水平更是难以维持温饱。

萧条 贫穷

生活在战争、贫穷中的人们,多么希望能过上安定、富裕的生活呀!

谁能试着读一读,让我们感受一下诗人此刻的心情。

8、诗人不仅想到了街市陈列的珍奇物品,而且还想到了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再读3、4小节。

根据提纲,回答下列问题:

(1)看一看:作者理想中的牛郎、织女过着怎样的生活?

骑着牛儿来往 提着灯笼在天街闲游

(2)说一说: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神话故事中,牛郎、织女被分隔在天河两岸,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才能相见一次。

(3)为什么把牛郎、织女的天上生活写得如此美好?作者要表达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因为天上的街市是那样繁华、富庶,天上的生活当然是无比美好、幸福的。

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这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9、文中有一个词语出现了多次,你能找到它吗?还有一个非常相近的词语,谁来说一说?

再次读2、3、4 小节想一想:这些词语能表明什么?同桌讨论.

这是绝对肯定的语气,表明了作者坚信理想世界是一定存在的,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谁能读一读2、3、4小节,注意读出这种肯定的语气。

10、作者为什么把想象中的生活写得这么美好,为什么不写现实生活中的美好呢?

在现实生活中不如意。

在现实中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是希望在想象中得到满足。

《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又冷又饿中,她第一次擦燃火柴,想到了、、、

想象就是在原有知识、信息的基础上重新创造出一个新形象。

愉快的四十分钟,我感受到了同学们的诗情画意。同学们,让诗歌在我们的心中留住精神的自由与纯净。让我们尽情的热爱诗歌吧!

我们今天学习了运用想象和联想的方法写诗歌,课后请同学们运用所学也来试一试,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来写,可是是完整的一首诗歌,也可以是一小节。

我相信你们个个都是诗人,期待欣赏你们的作品

在临别之际,老师还想送给大家一首诗歌;《再别康桥》

天上的街市教案板书范文(15篇)篇七

(3)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朗读法、点拨法、讨论法、练习法;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导语:

引用牛郎织女的故事。

二、写作背景:

20年代初期,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他们豢养的各派军阀窒息着。诗人在苦闷中彷徨。他不满现实,热烈的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浪漫气息浓郁的诗。

三、出示目标。

四、请学生聆听优美的配乐试读,揣摩诗的感情;同时注意朗诵的节奏和重音。

五、听读,讨论明确朗读朗读要求:

(一)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二)把握这首诗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忧郁的感情。

(三)划出诗歌的节奏并标出重音,配乐朗读。

六、配乐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诗人由远远的街灯联想到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

2)诗人看到明星景象时产生了那些想象?

3)天上的人们生活是怎样的呢?

4)最后一节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区分联想和想象:

八、自主合作探讨问题:

1、诗中反复出现的“定”、“定然”有什么作用?

2、“那朵流星”的“朵”是不是错用?为什么?

天上的街市教案板书范文(15篇)篇八

街市美丽、珍奇。

想象来往追求自由。

天河--牛郎织女闲游幸福的生活。

提灯在走。

附录:(投影)。

1、凤凰涅pan。

生在这样个阴秽的世界当中,

便是把金刚石的宝刀也会生锈!

宇宙呀,宇宙,

我要努力把你诅咒:

你脓血污秽着的屠场呀!

你悲号充塞着的囚牢呀!

你群鬼叫号着的坟墓呀!

你群魔跳梁着的地狱呀!

你到底为什么存在?

我们生在这样个世界当中,

只好学着海洋哀哭。

要求:

1、突出诗音韵和谐,2、节奏明快的特点(主旨押韵)。

3、节奏和重读。(诗歌的旋律美)。

例:a.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强调了“是”,使全句意思表达不恰当了。

b.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天河的遥远感情读不出来了。

停顿的标准:

1、意思表达正确、清楚,2、不3、要读破句。

4、有利于正确体现作者的感情。

5、使诗句协调、上口。

天上的街市教案板书范文(15篇)篇九

2、分析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象。

3、理解诗中作者追求光明和理想的感情。

《天上的街市》是诗人郭沫若1921年创作的一首现代格律诗。诗人由现实中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再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街灯,进而想象天上的街市,想象天上美丽的景色,想象天上街市里的珍奇,想象过着幸福生活的牛郎织女。通过对天上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旧时代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因此,这首诗使那个时代的读者很自然的通过对比认识现实的黑暗,激起对理想的向往并为之而奋斗。今天,我们学习这首诗仍然有新的意义。

1、理解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学习本文自然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

体会本文语言的朴素、节奏的和谐。

朗读教学法。

配乐录音。

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学生们,曾有人说:“幻想是为了弥补不足的现实。”《天上的街市》就是郭沫若幻想下的产物,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二、作者简介。

1.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川省乐山县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五四时期积极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运动。他是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他在中国文坛上骁勇地驰骋了60多年,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1978年6月12日病逝于北京。

2.文学成就:

他的第一部诗集《女神》,歌颂十月革命,谴责帝国主义,赞美叛逆的英雄,以狂飙突进和雄壮宏伟的精神,开创了一代革命诗风,他是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他创作的历史剧,无论是抗战时期的还是解放后的作品,都成为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收在《塔》《橄榄》《海涛》《抱箭集》《归去来》等集子中的小说、散文,或控诉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或记录作者思想跃进的历程,保存了中国革命史的一些资料。

三、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半殖民地牛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窒息着。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四、熟悉诗歌,指导朗读。

1、请生自己试读全诗,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丝忧郁。

2、这种感情基调的诗歌应怎样朗读?

朗读时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3、放录音。听完录音后,再请生根据听录音的印象试读。老师范读,再明确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的划分。

五、分析、解读全诗。

(一)先出示联想、想象的定义。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两事物之间或具有因果关系或具有相似关系.

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二)讲解第一节诗。

(1)诗人远望,望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诗人远望街灯若隐若现,和天上闪闪烁烁的`明星很相似,由此而产生联想。

接着诗人又仰望苍穹,看到那闪烁不定的明星,于是自然而然地联想起远处若隐若现的街灯。

(2)这节诗中有两处运用了联想,找学生来说说。

街灯联想到明星。

明星联想到街灯。

(3)在第一节诗中运用了哪些动词?这些动词用得如何?请仔细揣摩。

写街灯用了“明”和“点”;写明星用了“闪”和“现”。因为街灯是人使它亮的,所以用“点”;而星星本来就存在,只是随着天色的昏暗而逐渐看清,所以用“现”。街灯亮后不会有明显变化,所以用“明”,而星星却是不停地闪烁,所以用“闪”。

(三)讲解二、三、四节诗。

(1)第二节描写的天上的街市是怎样的?而现实又是怎样的?

街市:繁荣、光明、富裕现实:荒凉、黑暗、贫穷。

形成对比: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第三节描写的街市是怎样的?现实又是怎样的?

街市:自由现实:不自由。

形成对比,抒发作者的痛苦与悲愤,对自由的向往。

(3)第四节写带牛郎织女欢聚,那牛郎织女的故事是怎样的呢?

深深相爱着的牛郎织女被王母娘娘划出的天河相隔着,只有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才能鹊桥相会一次。

(4)写天上是如此的美好,牛郎织女的生活是如此幸福,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绪?(请结合时代背景理解)。

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坚信这样的世界时存在的,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六、总结全诗。

本诗通过由远远的街灯产生联想和想象描绘了天上的街市及美好的生活,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天上的街市教案板书范文(15篇)篇十

1、指导读诵诗歌,理解诗意。

2、引导学习联想、想像的写法。

3、培养学生懂得珍视自由幸福的生活。

读诵诗歌,理解诗意。

了解联想和想象的区别。

1、导入语:晚唐诗人杜牧曾写下一首小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首诗中引用了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图片展示)。

著名诗人郭沫若在他的诗歌中也化用了这个美丽的传说,他们的生活又是一番怎样的情形呢?今天让我们走进---《天上的街市》。

2、示标。

3、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4、学生朗读课文,勾画重点字词,给加点的字注音。

5、随机请2个小组的6号学生板演注拼音和听写词语,有问题师傅来纠偏。

1、听读诗歌,根据屏幕所示边听边划出节奏重音,圈出韵脚。

2、学生举手发言。

3、全班齐读,体味诗歌音乐美。

4、过渡语:同学们读得很好!课文题目是《天上的街市》,诗人究竟描绘了天上怎样的生活呢?请小组交流讨论,用课文中的原句回答下列问题。

5、小组展示阅读。

6、诗歌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与传说中是这样的不同,诗人这样写表达了他的什么情感呢?反复出现“定然”这个词对表达情感有何作用?思考抢答!

1、过渡语:刚才我们感知了诗歌内容,了解了诗人的情感。下面我们来具体弄清楚了本文的写法。

2、学生明确问题后思考,小组交流讨论后,选好小组代表,做好发言的准备。教师巡回指导检查。

3、由各小组派代表班上交流回答,有误或不足,由学生来订正或补充。

4、学生读背课文,感觉诗歌意韵之美。

1、过渡:本诗联想自然,想象丰富,意境美妙,语言优美,现在我们也来练习一下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创造优美的意境。

2、学生任选一个续写,在小组交流,推荐一名在全班展示,师生点评。

3、学生把自己认为好的句子摘录在导学案上。

郭沫若。

街灯——明星(联想)。

街市——珍奇不满黑暗现实。

天河——牛郎织女(想象)向往自由幸福。

闲游——提灯。

天上的街市教案板书范文(15篇)篇十一

1.体会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

2.自然的联想、丰富的想像。

3.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的节奏感与和谐美。

教学时数:。

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朗读诗歌,疏通生字,查找、了解作者有关资料。

教师:朗读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星空以其无比的广阔和神秘,引起人们纷繁多姿的幻想,创造出众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同学们,面对星空,你想到了些什么呢?我们说,诗人的想象最瑰丽,那么,我国现代大诗人郭沫若又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翻到《天上的街市》。

作者简介(学生交流搜集的作者生平资料及代表作品)。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诗人、学者。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等。

二、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窒息着。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1.熟悉诗歌,指导朗读请学生自己试读全诗,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

2.这种感情基调的诗歌应怎样朗读?

――朗读时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3.放录音。听完录音后,再请学生根据听录音的印象试读。老师再明确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的划分。

三、师生共同活动,分析、解读全诗。

(一)讨论学习第一节诗。

1.教师范读第一节。

2.“远远的街灯明了”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信息?

――它表示时间是晚上,天已经黑了。

3.诗人面对黑夜看到了什么呢?

――登高远望,看到了暗空中无数街灯点缀其间,像是夜空中的无数明星,抬头望星空,无数明星也同样像是地上的无数街灯。这一书,诗人把“街灯”比喻成“明星”,又把“明星”

比喻成“街灯”,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形成一种循环复沓的诗美。

4.有的同学在朗读的时候,往往漏掉“是”字,请同学们想一想:“是”字可有可无吗?(让学生反复朗读这句诗,寻找语感)。

――“好像”后加一个“是”字,凑足音节,使其更舒展,同时更能表达作者赞赏的口吻。

5.节诗中有两处运用了联想,请同学们找出来,并思考联想的特征。

――两处联想:街灯――明星明星――街灯。

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相关事物的心理过程。

(二)讨论学习第二节诗。

1.请学生个别朗读第二节诗。

天上的街市教案板书范文(15篇)篇十二

1.体会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

2.自然的联想、丰富的想像。

3.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的节奏感与和谐美。

教学时数:。

两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朗读诗歌,疏通生字,查找、了解作者有关资料。

教师:朗读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星空以其无比的广阔和神秘,引起人们纷繁多姿的幻想,创造出众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同学们,面对星空,你想到了些什么呢?我们说,诗人的想象最瑰丽,那么,我国现代大诗人郭沫若又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翻到《天上的街市》。

作者简介(学生交流搜集的作者生平资料及代表作品)。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诗人、学者。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等。

二、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窒息着。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1.熟悉诗歌,指导朗读请学生自己试读全诗,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

2.这种感情基调的诗歌应怎样朗读?

――朗读时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3.放录音。听完录音后,再请学生根据听录音的印象试读。老师再明确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的划分。

三、师生共同活动,分析、解读全诗。

(一)讨论学习第一节诗。

1.教师范读第一节。

2.“远远的街灯明了”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信息?

――它表示时间是晚上,天已经黑了。

3.诗人面对黑夜看到了什么呢?

――登高远望,看到了暗空中无数街灯点缀其间,像是夜空中的无数明星,抬头望星空,无数明星也同样像是地上的无数街灯。这一书,诗人把“街灯”比喻成“明星”,又把“明星”

比喻成“街灯”,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形成一种循环复沓的诗美。

4.有的同学在朗读的时候,往往漏掉“是”字,请同学们想一想:“是”字可有可无吗?(让学生反复朗读这句诗,寻找语感)。

――“好像”后加一个“是”字,凑足音节,使其更舒展,同时更能表达作者赞赏的口吻。

5.节诗中有两处运用了联想,请同学们找出来,并思考联想的特征。

――两处联想:街灯――明星明星――街灯。

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相关事物的心理过程。

(二)讨论学习第二节诗。

1.请学生个别朗读第二节诗。

文档为doc格式。

天上的街市教案板书范文(15篇)篇十三

教学目标:

1.学习诵读诗歌。

2.分析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象。

3.理解诗中作者追求光明和理想的感情。

教材分析:

《天上的街市》是诗人郭沫若19创作的一首现代格律诗。诗人由现实中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再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街灯,进而想象天上的街市,想象天上美丽的景色,想象天上街市里的珍奇,想象过着幸福生活的牛郎织女。通过对天上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旧时代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因此,这首诗使那个时代的读者很自然的通过对比认识现实的黑暗,激起对理想的向往并为之而奋斗。今天,我们学习这首诗仍然有新的意义。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学习本文自然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语言的朴素、节奏的和谐。

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

教学工具:

配乐录音。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同学们,曾有人说:“幻想是为了弥补不足的现实。”《天上的街市》就是郭沫若幻想下的产物,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二、作者简介。

1.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川省乐山县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19赴日本留学,原学医。19开始新诗创作,五四时期积极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运动。他是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他在中国文坛上骁勇地驰骋了60多年,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1978年6月12日病逝于北京。

2.文学成就:

他的第一部诗集《女神》,歌颂十月革命,谴责帝国主义,斥骂中国反动派,赞美叛逆的英雄,以狂飙突进和雄壮宏伟的精神,开创了一代革命诗风,他是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他创作的历史剧,无论是抗战时期的还是解放后的作品,都成为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收在《塔》《橄榄》《海涛》《抱箭集》《归去来》等集子中的小说、散文,或控诉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或记录作者思想跃进的历程,保存了中国革命史的一些资料。

三、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半殖民地牛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窒息着。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四、熟悉诗歌,指导朗读。

1.请学生自己试读全诗,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丝忧郁。

2.这种感情基调的诗歌应怎样朗读?

朗读时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3.放录音。听完录音后,再请学生根据听录音的印象试读。老师范读,再明确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的划分。

天上的街市教案板书范文(15篇)篇十四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是20xx年11月2日,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但老师要把时间的指针倒拨回19,当时的社会是非常黑暗的,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郭沫若此时正在日本留学,在一个夜晚,诗人来到海边,仰望美丽的星空,似乎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于是他以《天上的街市》为题将这种理想写了下来。

这节课,让我们面对灿烂星空,随同诗人走进充满浪漫色彩的现代诗——《天上的街市》(生读课题)。

二、范读引领整体感知。

配乐视频朗诵。

同学们听老师朗诵诗歌,想一想: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内容描述下来吗?

出示全文。

指名回答。

三、品味语言,感悟意境。

这首诗虽然语句通俗易懂,但是我们深入进去,还有很多地方值得品味和揣摩.

1.现在请同学们用心读第一小节。

2.谁来说一说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能不能读一读。

3.那么作者是怎样把景物描写的这么美呢?再读第一小节。

1、自由读第一小节,想一想: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作者把地上的街灯比作天上的明星,又把天上的明星比作街灯,这种修辞方法叫互喻。

3、“街灯”和“明星”两个不同的事物有什么共同点?

无数明亮。

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过程叫联想。

举出几个联想的事例。

(1)我们看到雨后的彩虹、、、、、、

(2)我们见到慈祥的老师、、、、、、

(3)“秋风”吹来我们会想到、、、、、

这些修辞方法和写作方法,我们以后都可以很好的运用到习作之中。

5、夜幕降临,街灯异彩纷呈,而此时,夜空中的星星也现出了美丽的容颜,我们再来读一下这小节,读出你看到这幅流光溢彩的美景时的心情。

6、现在让我们追随着诗人的想象来到天上的街市。

自由读2、3、4小节。

陈列着珍奇的物品。

自由自在生活的牛郎、织女。

7、指名读第二小节,从这一小节中,你感觉天上的街市怎么样?

美丽、富庶。

哪些词语写出了天上街市的美丽、富庶?

美丽的街市陈列的一些物品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们知道作者生活中的街市是怎样的吗?

这首诗写于1921年,国内正是军阀混战时期,街上随时都有大批军队和伤兵经过,很少有人在街上闲游。由于战争不断,人民的生活水平更是难以维持温饱。

萧条贫穷。

生活在战争、贫穷中的人们,多么希望能过上安定、富裕的生活呀!

谁能试着读一读,让我们感受一下诗人此刻的心情。

8、诗人不仅想到了街市陈列的珍奇物品,而且还想到了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再读3、4小节。

根据提纲,回答下列问题:

(1)看一看:作者理想中的牛郎、织女过着怎样的生活?

骑着牛儿来往提着灯笼在天街闲游。

(2)说一说: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神话故事中,牛郎、织女被分隔在天河两岸,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才能相见一次。

(3)为什么把牛郎、织女的天上生活写得如此美好?作者要表达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因为天上的街市是那样繁华、富庶,天上的生活当然是无比美好、幸福的。

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这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9、文中有一个词语出现了多次,你能找到它吗?还有一个非常相近的词语,谁来说一说?

再次读2、3、4小节想一想:这些词语能表明什么?同桌讨论.

这是绝对肯定的语气,表明了作者坚信理想世界是一定存在的,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谁能读一读2、3、4小节,注意读出这种肯定的语气。

10、作者为什么把想象中的生活写得这么美好,为什么不写现实生活中的美好呢?

在现实生活中不如意。

在现实中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是希望在想象中得到满足。

《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又冷又饿中,她第一次擦燃火柴,想到了、、、

想象就是在原有知识、信息的基础上重新创造出一个新形象。

四、美读诗歌积累语言。

五、激情总结推荐阅读。

愉快的四十分钟,我感受到了同学们的诗情画意。同学们,让诗歌在我们的心中留住精神的自由与纯净。让我们尽情的热爱诗歌吧!

我们今天学习了运用想象和联想的方法写诗歌,课后请同学们运用所学也来试一试,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来写,可是是完整的一首诗歌,也可以是一小节。

我相信你们个个都是诗人,期待欣赏你们的作品。

在临别之际,老师还想送给大家一首诗歌;《再别康桥》。

天上的街市教案板书范文(15篇)篇十五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渺的/空中,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五、师生共同活动,分析、解读全诗。

(一)、先出示联想、想象的定义。(透影)。

联想:是指由某人或某事而想到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两事物之间必须具有相似点和相关点。

想象:是指在头脑中对已知的事物形象进行加工,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来的新的事物形象。

但想象的内容总是来源于现实生活。

(二)、研讨与赏析:

1、诗人由远远的街灯联想到什么?

2、诗人看到明星景象时产生了那些想像?

3、诗人所想象的天上的街市是个怎样的世界?(四人小组讨论)。

明确:

1、诗人远望街灯若隐若现,和天上闪闪烁烁的明星很相似,由此而产生联想。接着诗人又仰望苍穹,看到那闪烁不定的明星,于是自然而然地联想起远处若隐若现的街灯。(街灯联想到明星;明星联想到街灯。)。

2、想到天上(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珍奇的)物品(浅浅的)天河牛郎织女(骑着牛儿来往、闲游)。

3、光明、美丽、富饶、自由、幸福的世界。

(三)、天上是如此的美好,牛郎织女的生活是如此幸福,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绪?(请结合时代背景理解)。

明确: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六、探究。

1、诗人描写的牛郎织女的命运如何?它与传说中的故事有何不同?

――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是不自由的,他们受王母娘娘的专制统治。诗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理想,大胆改造了这个民间故事。在这首诗中,牛郎织女解放了,他们生活得自由幸福美满。他们骑着牛儿来来往往,他们生活在一个自由的天地里。

2、诗人这样的想象合理吗?他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改造?

――诗人的想象是合理的。他是依据星象来想象的,因为淡淡的银河,看上去确是浅浅的,也不很宽广。作者这样写是借想象牛郎织女过着自由幸福的生活,来反衬当时人间社会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人民大众苦难的同情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七、品析语言。

语言是诗歌美丽的外衣,诗歌需要语言富有表现力,节奏和谐,富有音乐性。同学们认为诗中哪些词或句子使诗歌打扮得更加迷人,说说看。

例句:一朵(颗)流星(“朵”字说明了流星如花儿般的美丽,与牛郎织女的美好生活相映成趣。)。

(如:在第一节诗中运用了哪些动词?这些动词用得如何?请仔细揣摩。

明确:写街灯用了“明”和“点”;写明星用了“闪”和“现”。因为街灯是人使它亮的,所以用“点”;而星星本来就存在,只是随着天色的昏暗而逐渐看清,所以用“现”。街灯亮后不会有明显变化,所以用“明”,而星星却是不停地闪烁,所以用“闪”。

(又如:在短短的16行诗中,反复用了四个“定然”的作用:使人感到诗人的形象真实可信,形象鲜明;表示诗人坚信那样理想的世界是一定会有的。

八、完成有关联想和想象的题目。

示例:木头足球。

木头---树林---田野---足球场---足球。

3、充分发挥你的联想和想像,根据提供的情景,编一则小故事.

海豹高原啤酒。

九、拓展、迁移。

十、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

比较、罗列本诗与巴金的《繁星》之异同。

相关范文推荐

    旧动车辆买卖合同(优秀17篇)

    买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经济活动之一,它涉及到商品的交换和货币的流通。小明通过买卖房地产获得了可观的财富,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买卖中要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和机会。

    清明节缅怀烈士演讲稿(专业18篇)

    演讲稿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方式向他人传达信息和观点的文体形式。以下是一些为大家推荐的经典演讲稿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借鉴。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怀着崇敬

    大学生个人实训总结报告范文(19篇)

    通过撰写总结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总结经验,提高学习效果。最后,希望大家通过参考这些总结范文,能够写出更加优秀和精彩的总结。2016年的暑假又已来临,在这个日趋激

    前期业务服务合同范文(17篇)

    服务月不仅仅是一次短期的行动,更是对企业服务意识和能力的全面检验和提升。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策划和准备服务月活动的详细建议,供大家参考。甲方:乙方:根据国家《物业

    物业公司的工作计划和目标(精选15篇)

    公司的成功离不开有效的沟通和信息共享,它需要建立良好的内部和外部关系。以下是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公司战略规划和执行案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示。20xx年是公司发展

    小班语言教案我的小手大全(15篇)

    编写小班教案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指导和引导学生的学习。精心编写的小班教案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幼儿的学习兴趣。1、激发幼儿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愿望。2、引

    销售辞职申请书简单点大全(13篇)

    辞职申请书是一种正式的书面材料,用于向雇主提出辞职申请。以下是一些成功的辞职申请书样本,供大家参考撰写自己的辞职信。尊敬的xx领导:您好!首先,非常衷心地

    消防器材设施维护管理制度(优秀18篇)

    良好的规章制度能够为组织提供稳定的基础框架和发展方向,使其在竞争中更具竞争力。规章制度范文的执行需要明确责任主体和具体的执行路径,以确保有效性和公正性。

    小王子读后感小学范文(15篇)

    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书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加深对书籍的理解和品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写作上的启示和参考。小王子是个善良的

    食品安全国旗下讲话教师(汇总19篇)

    国旗下,我们坚定不移地支持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旗下庄严宣誓范文,仅供参考。1.人身健康是生活、工作、学习的保证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