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扶贫攻坚工作汇报(优秀16篇)

时间:2023-12-14 作者:字海

工作汇报应该准确、简明扼要地陈述工作情况,避免冗长和废话。在下面的工作汇报范文中,你可以找到一些关于撰写工作汇报的有用建议和技巧。

乡镇扶贫攻坚工作汇报(优秀16篇)篇一

20xx年以来,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扶贫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增添举措,切实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努力下功夫,扶贫攻坚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乡位于**县境西北部,其东、北两面与犍为县毗邻,西北角与沙湾区接壤。总面积19.7平方千米。**年末辖区共有2095户,总人口7265人,其中农业户1935户,共7043人。**年我乡根据全县制定的规模进行总量控制,并将贫困户按照上浮10%的标准分配到各村。按照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的标准顺利识别出贫困农户269户,贫困人口972人,贫困村1个,其中严湾村90户368人,同心村74户220人,青山村19户77人,和平村86户307人。贫困对象识别后,通过入户登记,实事求是地获取了贫困对象的各项信息资料,并组织信息录入员将对象信息录入电脑系统,建立电子档案,做到户有表、村有册、乡有电子档案。

我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扶贫开发工作系列文件、会议精神,并按照县委、县政府“加快发展、加快转型、加快扶贫攻坚”工作思路,结合我乡实际,制发了《**乡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海委发〔20xx〕13号)、《**乡精准扶贫工作考核办法》(海委发〔20xx〕14号)、《关于组建驻村工作组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海委发〔20xx〕16号)等文件,全面统筹加快推进我乡扶贫开发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明责任。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乡长为组长,党委副书记、各党委委员为副组长,乡属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乡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设置乡扶贫开发办公室。形成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专门抓,扶贫专干具体抓的工作机制。二是严格考核明奖惩。制定了《**乡精准扶贫工作考核办法》,把减贫任务和扶贫开发项目列入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重点工作,强化督查和考核奖惩。机关和乡属各单位帮扶责任人按照科级干部500元、一般干部200元的标准向乡政府缴纳精准扶贫工作立标定责保证金,全乡共缴纳保证金4600元。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我乡制定并印发了《关于组建驻村工作组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海委发〔20xx〕16号)文件,在4个行政村建立驻村帮扶工作组,落实帮扶责任人,实现“一村一组、帮扶到户”的精准扶贫。通过近3个月时间,所有结对帮扶的党员干部都进村入户1次以上,对全乡269户972人建卡贫困户进行走访摸底,全面了解和掌握了建卡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和致贫原因,建立帮扶档案,结合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政保障、社会解贫等帮扶政策措施,量身定制脱贫计划,进行挂牌公开帮扶。

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好干部人才驻村帮扶工作动员大会会议精神。在全县百名干部人才驻村帮扶动员大会召开后,来自市、县、乡三级的干部人才组成工作组,对我乡省定贫困村严湾村实行全覆盖驻村帮扶。由1名县级干部任工作组组长,1名驻村第一书记、1名驻村科技人才、1名乡包村干部为成员的严湾村驻村帮扶组已到岗到位。驻村帮扶组从8月17日开始对严湾村贫困户进行逐户调查走访,分析致贫原因,为帮扶户量身定制脱贫计划,采取有效帮扶措施,做好帮扶记录。截至目前,驻村帮扶组深入联系点90余人/次,走访贫困户78户,化解矛盾纠纷2件,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17个。

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我乡积极推进贫困户扶贫解困工作。**年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种植业项目和危房改造项目,实现贫困人口27户,111人脱贫。20xx年将实施和平村和同心村精准扶贫工作,全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农村特色产业,投入产业扶持专项资金19.9万元,养殖土杂鸡6100只,种植核桃27.5亩,新建农房120平方米,改建农房60平方米,预计将实现47户156人脱贫致富。截至目前,已完成20xx年扶贫解困脱贫人口29人,完成比例27%。20xx年精准扶贫项目实施进展顺利,6100只土杂鸡已签订采购合同,预计9月上旬发放到户;1100株核桃已提交采购计划,预计9月初采购到位;新改建农房正在实施过程中,即将申请县级部门验收。

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强化对全乡农村贫困户动态管理。督促各村按时上报贫困对象变化情况,及时更新信息,做到贫困对象有进有出,进出有据,保证贫困人口信息真实、可靠、管用,实现动态管理。已完成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外的农村人口摸底调查工作,对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736元、未进《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的贫困户进行了摸底调查,同时在乡、村两级进行为期7天的公开公示。目前,已筛查新增贫困户67户。同时,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识别不精准户工作,对年人均纯收入高于2736元的贫困户进行筛查处理。

一是部分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思想保守、因循守旧,不愿改变、创新生产、生活方式。二是部分贫困户因病、因残,劳动力缺乏,脱贫路径狭小。三是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对滞后,项目扶持、资金帮扶等有待加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坚持以发展扶持为主,资金扶持为辅的做法,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搞好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规划,从发展项目选择、技术服务等方面,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让贫困户逐步形成脱贫产业,最终脱贫。

乡镇扶贫攻坚工作汇报(优秀16篇)篇二

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村的支持配合下,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扶贫攻坚政策,坚持以党的xx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国家战略,国家推进罗霄山脉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示范区建设的历史机遇,用好中央和省里的扶持政策,把扶持重点放在因病、因灾、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低下,目前尚无致富门路等具有发展能力的二类贫困户和有发展能力的三类贫困户,进一步解放思想,改进作风,切实抓好扶贫攻坚的各项工作。

扶贫就是要“瞄准重点、精准制导、定点清除”,实施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突出扶持重点,圈出贫困区域、划定贫困群体、制订具体帮扶措施,改“大水漫灌”为“滴灌”,提高扶持效果。为此,根据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农村扶贫帮扶到户工作的意见》的精神,我乡按照“识别到人、帮扶到户、落实到位”的要求,重点做好了几项工作:那就是准确扶贫对象,建立规范档案;量身定做扶持措施,确保扶贫效果;帮扶责任到位,完善考核机制。

1、认真做好建档立卡工作。按照精准度的要求,根据县核定我乡20xx年贫困人口人的数量科学分配到各村、组,组织人员到村到户开展好贫困状况调查,为贫困户“建档立卡”,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采取“五定”措施(定对象、定政策、定措施、定责任、定目标),全面推进农村扶贫帮扶到户工作。

2、加强“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加强了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确保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应保尽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应扶尽扶。让他们都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住房、医疗和教育)。

3、加快移民搬迁的步伐。全面推行移民搬迁与新农村建设、危旧土坯房改造、生态建设、圩镇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有效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环境。按照自愿原则,积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整合生态移民、地质灾害搬迁等项目,加大移民搬迁宣传力度,强化措施,大力推进。比如源生态移民建设项目就由我乡党委书记一把手亲自负责调度,多方奔走,还由乡政府前期垫付了万启动资金。20xx年计划实施“进城进园”搬迁移民人,实现进圩镇、中心村安置人。切实解决深山区、地质灾害区、生态保护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从而不断减少贫困人口。

4、抓好“智力扶贫”即培训转移就业扶贫。通过实施农民技术培训,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快“输血”式扶贫转向“造血”式扶贫的工作进程。以贫困家庭“两后生”和进城进园安置贫困户劳动力为重点,集中扶持贫困户“两后生”职业学历教育培训和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20xx年,计划完成学历教育及劳动力转移人。

5、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模式,争取国务院扶贫办的政策支持,以乡源头生态保护及县饮用水源地为基点,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如源村毛竹、基田村茶叶及毛竹和花卉苗木、大小湖岽村藏香猪、牛、羊特色养殖,胡屋村兔子养殖,黄陂村蜜蜂养殖等等。

6、夯实基础设施基础。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面对全乡70%的小组路未硬化的难题,我乡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今年开工建设公里小组路面硬化,20xx年向上申报6个扶贫项目,争取资金万,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村村通水通电,个校安工程正在建设之中。

我乡党委、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十分重视,扶贫攻坚工作由党委书记一把手负总责,并成立了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乡、村层层签订责任状。党委、政府对扶贫攻坚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同时加强完善组织领导,以实现扶贫开发的高位推动。按照“书记负总责,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总要求,充实完善监督体系,定期检查,形成制度,长期坚持。

当前,重点村的村干部和群众对挂点扶贫工作都很支持,迫切希望挂点单位能办好事、办实事。全乡6个扶贫重点村已有了县直单位挂点帮扶,并已全部到村开展工作。以“三送”为载体,制订了《乡全面推进农村扶贫帮扶到户工作实施方案》,实现对贫困户帮扶全覆盖,为每户帮扶对象指定一名党员干部作为帮扶责任人,并将帮扶情况和帮扶成效作为明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帮扶责任人和帮扶实施情况建立电子档案,以便随时查询。

在加大黄龙病防控工作力度的同时,大力宣传我县产业转移扶持政策,引导农民加强土地流转,特色产业成规模,应对黄龙病带来的蜜桔脐橙产业收入的急剧减少,积极引导和鼓励贫困户就近就地开展二、三产业,并结合当地实际,帮助并组织农民搞劳务输出。我乡结合招商引资工作,采用引导贫困户到我县工业区就业的办法,增加贫困户收入。

以农民知识化工程和劳务输出岗前培训为载体,以提高农民应用果业生产先进技术水平、提高农民谋生手段为主要内容,整合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职业教育“一村一名中专生”和“一村一名中高级技工”等培训资源,为帮扶对象提供免费技能培训,使每户扶贫对象至少掌握1项就业技能或实用技术,促进稳定就业、增收脱贫。乡里今年举办各类针对农民的培训已达20余次,参训人次达500多。

我乡在扶贫工作中坚持“扶贫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则,在政策、步骤、批此上区分不同情况,分类扶持,不搞“大锅饭”。对于有强烈脱贫愿望和具备一定劳动技能的贫困户,要集中力量优先扶持,让这一部分贫困户先脱贫致富。对于无劳动能力、因残疾、因疾病致贫的,纳入社会民政救济体系。对于有劳动能力,但好逸恶劳、坐等靠要、懒惰酗酒致贫的,进行耐心教育和引导。以此激发、激活贫困户依靠自己的头脑和双手,通过勤奋劳动,自我脱贫,走向富裕的内在动力和机制,从而最大限度调动贫困户的生产积极性,使贫困户把压力变为动力,把动力变为活力,带来了贫困户从精神状态、思想观念、劳动能力、生产方式到收入水平的一系列变化。

1、乡群众经济基础薄弱,果业开发晚,加上近年为加强源头保护及县城饮用水源地保护实行了全封山政策及退果还林,在增加群众收入方面遇到非常大的难题,特别是现在果业遭受黄龙病的肆虐,产业转移工作还在起步阶段,无经验可借鉴,特别是对于贫困家庭,小规模种植养殖户,抗风险能力更弱。建议加大产业转移工作调研,由县统筹作出更加合理的指导性意见。

2、基础设施薄弱,群众经济基础差,筹款能力弱,相对而言却是物价、人工上涨,补助标准偏低,通组路路面硬化的交通补助只补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资金缺口巨大,补助杯水车薪,造成“要致富先修路,要修路先借钱”,陷入了越修路要背的债越多的怪圈,建议加大基础设施扶贫补助标准。

3、在智力扶贫方面,一方面存在资料过老导致贫困户兴趣降低,另一方面培训知识不够专、精,对提高工作竞争力帮助不够大,加上大部分贫困户本身学习兴趣不大,知识层面过低,对培训知识接受消化有难度。建议在加大智力扶贫力度的同时升级知识库,多提供先进、专精知识培训,并根据贫困户需要制定培训计划。

4、对贫困家庭资金扶持力度不够大,面对现在的生活成本、物价压力,扶贫资金杯水车薪,加上经济条件差申请贷款更是难上加难,“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建议提高补助标准并加大对贫困户的贴息贷款发放力度。

乡共辖8个行政村91个村民小组,国土面积81.45平方公里,共有3300多户xx000人,其中人均纯收入在2300元以下的贫困户有888户,3390人,20xx年计划脱贫277户1224人,使贫困发生率由20xx年22.6%降至.4%。

落实“5321”帮扶机制,结合“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对有劳动力、想致富、无门路中的277户一类贫困户逐一落实帮扶单位、帮扶领导、帮扶干部、并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原则,从技术帮扶、资金帮扶、信贷帮扶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针对乡外出务工人口多,空闲土地较多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将根据实际土地流转情况,引进老板选择一个土地较为集中,面积较大的地域发展蔬菜产业,以解决部分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各村根据实际情况,鼓励今年需脱贫的农户集中发展特色产业,实行分片分区分类型组建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会的作用,尝试订单农业开发。

积极推进农民知识化工程,对各村贫困户发展的产业进行分类,定期邀请相应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及实地指导,确保产业稳定发展,促进稳定增收脱贫。

重点突出五丰、坪岗、三个村的基础设建设。突出菖——五公路硬化,五丰村东西灌区修砌、万人千吨饮水工程等项目,实现以项目工程建设带动经济发展。

通过开展扶贫攻坚政策宣传活动,对贫困户灌输“扶勤不扶懒”、要我干到我要干的思想。针对其有劳动能力、就业无门路、思想有依赖的特点,加强思想教育,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强、自立的意认,并力所能及地给他们提供就业服务。

(一)缺少项目启动资金。村民贷款和上级的扶贫资金都要求村民现做出项目才能贷款和拨付扶贫资金,导致村民想要致富,有了可行的项目,却苦于没有启动资金。

(二)缺少脱贫致富的专业技术。留在村里的基本都是文化和知识水平普遍偏低的村民,他们对脱贫致富技术几乎一无所知。

(三)贫因群众缺乏长远眼光。农民对先进的扶贫项目在短期内看不到效果就有可能停下来,项目半途而废,缺少长远意识。

(四)村干部对扶贫工作不够重视。村干部觉得扶贫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做得好,自己得不到实际的利益,坦白说就是拿不到扶贫资金,做的不好则受到上级的批评,种种原因导致他们对扶贫工作积极性不高,从而不重视扶贫工作。

落实扶贫攻坚工作“书记工程”,实行乡村书记负总责工作机制。乡党委书记对全乡的扶贫开发工作负总责,各村支部书记对本村的扶贫开发工作负总责,形成“两级”书记齐抓共管扶贫局面。

乡村两级干部要转变扶贫就是要来钱、没钱来就办不了事的思想。要积极开展贫困户情况调研,掌握贫困户的详细情况。特别是要摸清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愿望,引导好贫困户相对集中发展同一产业。

乡党委、政府将成立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对各村的扶贫工作和扶贫项目进行进度跟踪,确保各项扶贫项目的狠抓落实。

制订出台奖惩方案对扶贫攻坚工作实行严格考核。根据年度实际脱贫人口比重进行奖惩经,从而提高村干部的扶贫工作积极性。

定期举办农业技术的培训和农民科学文化知识的培训,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技能,逐步形成自我输血的能力。

乡镇扶贫攻坚工作汇报(优秀16篇)篇三

xx乡位于xx县东南部,与xx、xx县交界。全乡面积xx平方公里,人口xx户,xx人,辖x个村、xx个村民小组。近年来该乡在县扶贫局的大力支持下,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自2006年以来全乡共启动实施了xx、xx等7个重点村建设,共争取扶贫资金398多万元,重点建设村组公路、农民用电、人畜饮水、产业开发、村容村貌等为主的民生工程项目,为该乡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人均收入由2006年的3364元增加到2010年的5688元,如今农业生产初显产业化格局,农民逐年致富,农村面貌发生了大的变化。

一、领导重视抓扶贫

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领导重视,建立一个完善的领导机构和组织网络,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从乡镇到村组到贫困户各个环节的顺利开展,为此,该乡专门成立了全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亲自抓扶贫工作,同时由一名副乡长具体负责扶贫工作的实施,并在各重点村也相应成立了扶贫领导小组、资金管理小组、项目监督小组等各项组织,每个重点村由一名副科级领导干部任组长,长期负责该村的扶贫工作,同时聘请了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知明人士,有文化的年青人、妇女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民群众等作为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扶贫工作,监督资金的使用和项目的实施。做到从乡到村各级扶贫组织健全,人员落实、管理严格,加快了我乡扶贫工作的进度。

二、方法多样抓扶贫

1、培育主导产业,进行产业扶贫。一是发展农业产业。立足当地海拔低气候温和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段提高产量和质量以及知明度。近几年全乡烤烟发展到2000多亩,年收入280余万元;西瓜种植1500多亩,年收入350万元,地膜洋芋达300亩,蔬菜小杂粮种植达1000亩,使xx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畅销县内外。二是发展畜牧产业,去年山羊存栏2800只,鸡存栏8000只,猪出栏3000头,使xx的腊猪肉远近闻名。三是发展林果业,继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在发展传统核桃、板栗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木瓜,使全乡的木瓜种植已达1500亩,全乡的林业年收入达280万无。四是发展传统产业,继续做大做强了烧酒生产,使该乡的苞谷酒、甘蔗酒闻名柞水。通过对各村主导产业的培育,各大产业已形成规模,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格局逐步形成。

2、实施移民扶贫,采取工赈移民与扶贫移民相结合,实施下山扶贫。在乡政府所在地的xx村边贸市场内实施集中安置,积极动员和引导高山边远的农户搬迁下来,几年来共扶贫搬迁196户788人,集中安置176户307人,在全乡逐步形成了山上耕作山下消费、山上挣钱山下享受的局面。

3、加强农民培训,实行智力扶贫。通过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对全乡农民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市场意识等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对外出农民组织参加劳动技能、法律知识、市场营销培训,增强劳动技能,提高就业竞争能力。近年来共举办培训班20多次,培训农民4000多人次,有150多人参加劳动技能等培训,有效地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切实增强了自主脱贫的能力。

5、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生产条件促脱贫。近年来围绕边贸市场建设加大了新农村建设,着重以交通、教育、通讯、四改等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使边贸市场一镇四小区三横二纵一环的建设格局初步形成,交通方面共投入500 多万元,完成xx大桥建设和18座便民桥建设、三条通村水泥路建设、四条路的通达工程和两条路的改造升级及各村的通组公路建设项目。教育方面兴建中心校教学楼,改善师生学习办公条件,得到了“普九”和“两基”的达标验收。通讯方面建立通信基站三处,安装了闭路电视,开通了电信和广电网。新农村建设已完成了五个村的重点村的建设项目,逐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乡镇扶贫攻坚工作汇报(优秀16篇)篇四

2015年很快就过去了,根据党委的要求和部署,我连在扶贫攻坚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制定了扶贫攻坚工作计划,以“党员的先进新教育”为契机,以培养典型专业示范户为突破口,以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为目标,经过一年来全体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结合我连扶贫攻坚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组织机构健全,制度措施完善。年初成立了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和措施,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采取一帮一,一带一,所有的贫困户都有党员帮扶,形成了良好的扶贫格局。

二、加强宣传教育,治穷先从治愈开始

制定连队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促进我连经济和社会文明的全面进步。

1、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教育,思想道德和民主法制教育,引导职工群众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职工。

2、加强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组织实施“文明信用”工程,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破除封建迷信,移风易俗。

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好人好事,弘扬正气,了解群众的思想状况,帮助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及时疏导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保持社会稳定。

5、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的能力,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我连的社会稳定,为职工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环境。

6、对群众进行职业培训,提高科技意识、风险意识和市场经济观念,教育干部群众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好近期与长远、以及要我发展与我要发展的关系。

三、开发扶贫项目,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根据兵团“1+3”文件精神,结合连队现有自然地理资源条件,以市场为导向,广开门路、多渠道并举,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和种养殖业,拓宽致富渠道,变输血为造血,千方百计增加职工收入,解决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问题。

1、清挖沟渠:协调一监区与我连的关系,协调劳力挖渠排碱,降低土壤的含盐量,改良土壤,改造中低产田,从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达到土地增产、职工增收,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

2、立足于产业帮扶,支持有实力的大户,大力发展特种养殖业和种殖业。以现有专业户为基础,号召群众养牛、养羊、养牛、养鸡、养猪、种蘑菇以及大棚种植项目,向他们提供部分资金支持,扩大生产规模,培养典型专业示范户。

四、重视对特困户的帮扶及临时性的帮扶相结合:

随时看到和了解到困难群体的实际困难,给与适当的帮扶,以帮他们度过难关,一年来为尽快使贫困户脱贫,除争取贴息贷款、贫困母亲救助等9万元外,加大输血向造血的转变,今年我连为7个低保户提供互助金12万元,今年受临时救助人员45人次,调整产量指标35人次,组织劳力给贫困户除草、补种、覆土、共计350余人次。各个时期发放救灾、救济粮、款折合人民币近5千余元,扶贫帮困捐款达到2100余元。

按照兵团“1+3”文件精神提出的“济贫扶富抓亮点”的工作方针,组织实施“抓两头带中间”战略,让一部分专业户和能人先富起来,在把特困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同时,由党员干部重点帮扶致富项目,带动中间,达到每家每户都有致富项目,共同奔小康的目标。

文成镇 文成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一年来,我们以“村情民-意直通车网格化管理”为载体,紧扣“基础设施、产业扶持、民生保障”三项重点,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项目扶持,多方筹措帮扶资金,建立健全扶贫机制,强化落实扶贫责任,走出一条脱贫攻坚新路子。

一、基本情况

文成镇位于玉山县西大门,距县城5公里,下辖13个行政村,10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534户,人口32800人,经评议、两次公示、镇村再次审核,国家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710户2236人,其中脱贫44户208人;上饶市大数据采集系统666户2028人,其中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直补人员4户6人,贫困发生率6.18%。按贫困属性,扶贫开发户245户799人,扶贫低保户276户964人,纯低保户75户183人,五保户70户82人。按贫困成因分,因灾、因病、因残致贫占72%,因学致贫4%,因缺资金、技术、产业致贫占24%。其中莲湖、乌鹰、毛塘、珠湖等村贫困户基数较大。

二、工作成效

贫”问题。在贫困户识别上,我们重点把好了“四道关口”:一是严把政策宣传关。通过镇村政务栏、村情民-意微信群、群众代表会议等形式广泛宣传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确保群众知晓率;二是严把培训指导关。加强对第一书记、扶贫工作组成员、支部书记、主任在工作要求、民主评议、识别认定、公告公示等关键环节的业务指导;三是严把公示公开关。坚持公开透明,阳光操作,初选对象对次公示,并记录在案,接受群众监督;四是严把核查验收关。由第一书记、支部书记、镇扶贫工作站成员层层把关,重点核查贫困对象是否经过民主评议、是否公示公告、是否存在弄虚作假违规的现象,确保扶贫对象的精准性。目前,全镇扶贫对象596户1725人已全部精准识别到户,并建立了贫困户档案,录入上饶大数据系统。

(二)破解“三大难题”,民心工程到户

到满足,影响农作物收成问题,也避免了不必要的纠纷,直接受益贫困群众312户873人;三是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饮水难问题。投资600余万元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主管道已全面铺设,预计年底可入户投入使用,实现自来水户户通,让群众都能喝上放心水。

(三)推行“二大模式“,产业扶持到户

一是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姜宅、六亩、乌鹰等村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据本村气候、土壤等特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已建成了蔗糖基地、苗木基地、马家柚,规模均达500亩以上。其中,姜宅村红砂糖、红芽芋、菜籽油种植面积已达1200亩,土蜂养殖户28户,年产值达2720万元,带动周边140户贫困户。二是互联网+农户模式。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今年,全镇成立了7家农村淘宝店并投入运行,打通了农副产品线上销售渠道,其中姜宅村电商服务占线上交易额已达200余万元。

(四)打造“一个平台“,社会帮扶到户

按照镇党委、政府统一部署,以“村情民-意直通车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为抓手,全镇13个村党支部牵头创建 “微党建”服务平台——村民互动微信群,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全员参与到精准扶贫行列。其中乌鹰村党支部成立的微信平台——“乌鹰乡情群”,自组建以来,已收到捐赠资金、物资总计价值人民币18万元,惠及贫困学生家庭50余户。

三、存在问题

(一)贫困户素质偏低。贫困户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

(二)贫困户发展“三缺“。通过建档立卡发现,大部分贫困家庭发展都存在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的问题,金融扶贫可以解决当前发展缺资金问题,但缺劳力和缺技术的问题确实是一个很难马上解决的问题。

(三)贫困户因灾因病返贫。贫困户中有长期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高昂的医疗费用,导致一些农民债台高筑,甚至重新返贫。

四、下步工作

牢固树立扶贫先扶志的工作理念,切实增强贫困户增收脱贫的信心和决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今后,我们将紧紧围绕基础扶贫、产业扶贫、科技扶贫、保障扶贫和社会扶贫“五大工程”,继续以“村情民-意直通车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为抓手,全面建立“核定对象、因户施策、责任帮扶、限期摘帽”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通过各项帮扶措施的落实,力争2016年脱贫400人。

年有计划有步骤实施20个民生项目。一是实施易地搬迁、危房改造等项目,改善贫困家庭居住条件,力争惠及100户贫困对象;二是实施村庄整治建设,对贫困比重大的村优先安排新农村建设村点,同时加大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力度,扎实开展村居环境整治;三是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入户安装工程,力争实现自来水户户通;四是加大对交通不便、贫困发生率高的村组在水利、电网、路网等方面的提升改造力度。

(二)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培育增收内生动力。一是围绕我镇已初具产业特色和规模的红芽芋、土榨红糖、果蔬、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结合村情和贫困家庭人口资源、技能、贫困原因和产业发展意愿,大力支持、鼓励、引导贫困户加入到富民产业中来,打造“一村一品”特色扶贫产业体系;二是建立产业发展合作组织,培育和引进农业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或“专业合作社+市场+农户”等模式,提高贫困户的参与度和受益度,鼓励贫困农户以土(林)地承包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参与发展优势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力争2—3年覆盖带动当地农户1000余户;三是积极对接县信用联社,实施“产业扶贫信贷通“。摸实摸清建档立卡对象自主创业意愿,帮助贫困对象争取产业贷款项目,切实解决贫困农户产业发展资金不足的困难。

(三)大力实施科技扶贫,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充分

发挥毗邻县经济开发区区位优势,对接县就业局等培训机构,组织贫困家庭劳动力参与“雨露计划”、“金蓝领工程”、“新型农民职业培训”等培训工程,实施“订单式”培训,力争每个有条件的贫困家庭劳动力都能掌握1—2项就业创业技能,积极为扶贫对象提供职业指导、就业信息等就业服务,让在“家门口”就业成为现实。

(四)大力实施保障扶贫,实现发展成果共享。加强特困扶贫对象救助,实施精准特惠救助扶贫。一是建立长效的助学计划,确保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得起学;二是积极争取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达标建设项目,及时提供大病救助、大病保险等医疗政策;三是加大应急救灾力度,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它特殊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其它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及时给予救助;四是实施民政托底保障,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由民政托底,实现“应保尽保”,确保贫困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学上、有房住、有医疗”。

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全力推进我镇脱贫攻坚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扶贫攻坚是确保我镇困难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基本方式。一年来,镇党委、政府依托区域优势和特有的人力资源优势,不断深化创新扶贫方式,使全镇扶贫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基本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我镇扶贫工作,成立镇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各村也成立领导小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争取扶贫工作对接到村、落实到户、责任到人,确保脱贫目标如期实现。

集合我镇资源开发的基本优势,鼓励贫困群众积极投入油气资源开发服务行业及其他服务性行业,使贫困群众的收入渠道和增长方式多元化,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92元,增长12.5%。其次,根据我镇地域辽阔,农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现状,镇党委、政府结合我县草畜产业发展计划,实施种草及养殖一体化发展,鼓励群众以“把草当粮种”理念发展草畜产业设施精准扶贫。鼓励农户新建3座以上养殖棚已达317户,饲草种植留床面积达7万亩。引入大型农业开发企业,逐步实现公司+农户的生产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大型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引领作用,提高农业产业的市场分析预期和分险抵御,确保农民经济利益。三是学习先进经验,创新扶贫方式。各村当前生产发展落后,发展村集体经济已经成为党政议事日程。首先,派出各村骨干到xxx乡曾记畔村学习该村的互助资金利用模式,利用互助资金增加村集体经济,为群众创利益,谋福利。其次,利用草产业发展模式,鼓励各村开办饲草料加工厂。东风村开办的饲草料加工厂成为xxx镇首家村办小型加工厂的表率,试营业期间净利润达2万多元,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也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根据我镇南部山区特有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优势,打造“万亩苦荞种植”基地和小杂粮种植基地,融入科技扶贫和技术扶贫理念,形成优势小杂粮种植基地,形成村级小杂粮生产合作社,并计划开办村级小杂粮初加工、深加工及外销产业链条。

(三)科学合理管控。对贫困户实现一户一卡,科学管理,分类指导。扶贫干部工作人员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基本情况和生产生活状况,对新出现的贫困户及时予以登记上报,对已经脱贫的群众列入一般户,并不在享受贫困时期的特殊待遇和指导,优化合理配置扶贫资源。

二、主要成效

一是各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通过一事一议项目及其他扶贫项目资金,为各村新建道路达300多公里。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整修洪漫坝1200道,发展地下水灌溉6000余亩。通过旧村该造项目实施石油新村三期危房危窑改造超过1527户,各村危房危窑改造任务完成100%,困难群众危房危窑基本改造完毕。结合xxx供水工程,解决了我镇南部山区3600人的饮水困难,家家户户全部通上自来水。

二是精准扶贫成效明显。通过产业项目扶贫,鼓励困难群众新建养殖棚,大量种植小杂粮等。2015年我镇共有294户981人实现了脱贫,部分困难群众年人均纯收入突破6000元。为我镇87户妇女争取创业贷款共402 万元,促进了困难群众的脱贫步伐。每年举办岗前就业技能培训,每年向外输出劳动力7500人次,直接经济创收达2000多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

识淡薄,受教育程度不高,普遍接受新知识、新思想和新技术的能力不强,缺乏创业致富的自信心,存有等、靠、要等思想。 三是农村贫困范围较广,农村扶贫开发任务重。

四、针对扶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干部扶贫的能力。把平时的学习与扶贫开发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创新工作能力,增强扶贫工作的效果。

二是要不断改变扶贫工作方式,总结成功经验和教训,形成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的扶贫工作方案,具有实际的操作意义。

三是要加大宣传和教育,鼓励企业、个体经商户及其他社会力量投入扶贫开发事业。教育和引导贫困户树立正确认识,增强其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克服等、靠、要等思想。

蓝旗村自实施精准扶贫工程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广泛走访贫困户,深入交流,实地查看,对我村贫困的基本情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查找出了贫困户致贫的原因,全面理清了扶贫工作的思路。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现状

蓝旗村位于蓝旗镇政府所在地,总人口4000人,下设18个村民组,耕地面积9800亩,山林面积14000亩。主导产业以小浆果为主,主要栽植草莓和蓝莓,占地面积1200余亩。根据国家贫困标准,我村被辽宁省认定为贫困村,现有贫困户57户,贫困人口100人。

二、扶贫工作完成情况

扶贫互助社运行情况:

蓝旗村扶贫互助社于2011年成立,截至目前,共有互助社社员45人。

互助社国家扶贫资金投入61万元,其中 2015年以前投入33万元;2015年投入8万元;2015年20万元。截至目前借款45户,借款余额为32.45万元。

较好的信誉,且具有一定的偿还能力的农户方能入社。互助资金的发放严格把关。

借款程序:社员借款申请、二户社员联保,借款人、担保人、理事长、经管员签字,我镇同时要求村监会成员进行全程监督、审核签字,镇扶贫办、代理办、主管领导审核签字后方可放款。

借款到期后由理事会回收,本金、占用费交代理办,不准理事会坐收坐支。对于互助社社员借款不还的,由扶贫办、经管站、司法所协助村两委、互助社理事会催要,对于拒不还款的启动司法程序,起诉追缴。

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情况:

1、投资50万元在原老虎洞村新建100延长米温室大棚5栋,以产业带动脱贫。现已建成,投入使用。

2、是实现村组道路硬化10.3公里。其中:邮冷线3仅公里,老焦线2.5公里,老前线3公里,蓝洼线1.8公里。目前处于设计阶段。

3、是新建农村安全饮水井1眼。确定在蓝旗村三组,处于设计阶段。

4、是安装太阳能路灯32盏。已经与上级部门衔接,等待安装。

户,另两户在进行中。

6、标准化卫生室蓝旗村共两个,其中一个已经达标,另一个马上开工完善。

7、是新建文化广场1100平方米,并配备健身器材1套。文化广场月末开始动工。健身器材竣工后即到位。

8、是计划在蓝旗村北沟河两岸及通往学校道路两侧新增绿化带3公里。已经完工。

贫困户脱贫攻坚进展情况:

通过实施“一对一”帮扶,结合上级补助资金,实施产业扶贫方案,实现贫困户57户,贫困人口100人全部脱贫。(贫困村摘帽任务:蓝旗村总人口数3800人,2016年经过脱贫攻坚,剩余贫困人数低于全村人口数千分之三以下算摘帽。即剩余贫困人口数低于11人,也就是2016年至少脱贫90人),目前经过进村入户调查,以及镇村共同研究,本着农户自愿的原则,已经确定产业扶贫实施方案。

帮扶单位对接以及扶持情况:

扶持。已经到位。

三、存在问题

1、村组道路路基改造资金不足。我村计划2016年实现10.3公里道路硬化工程,其中路基改造资金需村里自筹。据测算该路基改造计划投资共需30.3万元。目前,村民自筹资金5万元,尚缺口25.3万元。另外,贫困户危房改造由于国家投入资金有限,也不能满足建房需求。

2、村部维修工程资金无着落。我村由于多年贫困缺乏资金,导致办公场所门窗年久失修,外墙皮脱落,办公桌椅损坏严重,至今没有修复和更换。据测算共需资金5万元,其中:更换门窗需2万元,外墙粉刷需1万元,更换办公桌椅1万元。

3、低保户“一对一”帮扶人力缺乏。针对我村贫困户57户,贫困人口100人,需要实现“一对一”精准对接扶贫。目前,镇村两级可用人力资源根本无法满足低保户“一对一”精准扶贫。

四、下步打算

1、加大扶贫开发的投入力度。镇村两级将精准扶贫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制定合理规划,积极沟通、协调相关部门,加快推进蓝旗村扶贫工程的项目建设。

维修资金5万元落实到位;同时,还要争取帮扶单位的帮扶资金,早日完成贫困户的危房改造工程。保障扶贫开发工作有序推进。

3、加快“一对一”帮扶对接速度。尽力争取帮扶单位更多的对接人力资源,尽快与贫困户实现对接。着力从引导和帮助贫困户从产业扶持、大病救助、就业安置等多渠道全面实现脱贫攻坚任务。

蓝旗镇蓝旗村

2016年4月7日

重新镇精准扶贫工作在、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精准扶贫办的指导下,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实施精准扶贫的要求,按照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部署,把、省政府提出的“六个到村到户”作为深化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的重要载体,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的主要抓手,作为推动同步小康的紧要任务,改“漫灌式”扶贫为“滴灌式”扶贫,切实做好“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工作,通过几个月的不懈努力,我镇的精准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镇总面积积139.8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1个农村社区委员会、20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0148户、总人口41040人,少数民族11249人,主要有满、苗、彝、白等,占总人口的35%。全镇有完中一所,代帽初中二所,完小16所,中心幼儿园一所。初中入学率98.82%,小学入学率99.85%。“两基”工作已经省人民政府验收达标。

全镇共有耕地面积40104.9亩,其中旱地33450.9亩,水田6654亩,林地面积54690.69亩,森林覆盖率达26.18%,牧草地面积1854亩。

二、组织机构健全,领导高度重视

项目。

三、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完成情况

做好2015年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方法与步骤,就要做到“四个方法”(即识别标准、识别规模、主要做法、登记内容);“九个步骤”(即规模分解、初选对象、公示公告、结对帮扶、制定计划、填写手册、数据录入、联网运行、数据更新),形成“4+9”工作格局,“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落实。我镇完成情况如下:

1.规模分解。按照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将贫困人口规模分解到各村(社区)进行识别。

2.初选对象。在县扶贫办指导和镇人民政府领导下,按照分解到村(社区)的贫困人口规模,农户自愿申请,各行政村(社区)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形成初选名单,由村委会(社区)和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入户调查核实后进行第一次公示,公示地点应在村民活动相对集中、知晓率较高的地方,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经公示无异议后报镇人民政府审核。

3.公示公告。镇人民政府对各村(社区)上报的初选名单进行审核,确定镇贫困户名单,在各村(社区)进行第二次公示,同时镇也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办复审,复审结束后在县级政府门户网站公告。

研究提出对贫困户结对帮扶方案,明确结对帮扶关系和帮扶责任人,确保实现帮扶责任人。

5.按照扶贫开发政策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简称“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原则、《贵州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我镇对各村上报的低保户、五保户进行了审核,确定我镇低保户835户1579人、五保户111户125人纳入贫困人口登记,计入贫困人口统计监测,由民政部门依据《贵州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落实保障措施。

总之,我镇已完成了规模分解、初选对象、公示公告、结对帮扶等精准扶贫工作任务,最终确定我镇总贫困户2155户6787人,低保户835户1579人,五保户111户125人,扶贫低保户69户273人,省定标准235户984人,国家标准1920户5803人,2015年脱贫户365户1560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这些成绩的取得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加倍做出努力。

四、“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落实情况

1.精准扶贫“四法”工作宣传落实情况;发放资料到各村

2.结对帮扶驻村干部工作开展情况;完成

3.“1+7”工作方案落实情况。完成

五、扶贫项目建设情况

1.2015年项目落实情况:无

2.2015年项目启动情况:林下养鸡(朱家寨村、碗厂沟村)

六、贫困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困人们缺乏进取心,缺乏自觉改变落后面貌、摆脱贫困的主动性,依赖性、惰性严重,缺乏科学技术、职业技能等等,素质的高低是直接决定了产业创新、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短缺,产业结构单一,人均占有的土地资源稀缺,产业结构以种玉米和烤烟为主。资金形成能力不够,镇企业落后,财政收入不敷出,集体积累空虚,政府精准扶贫投资不足,精准扶贫资金人均占有量低,精准扶贫资金没有形成现实生产力。基础设施落后,公共社会服务不足。

七、今后的脱贫措施、想法

今后我们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创办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进高产高效高质量优良品种,多举办各类培训活动,提高贫困人们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加大劳务输出力度为着力点,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脱贫致富工作。

扶贫站:黄泽发 2015年6月2日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制定出台中国2011至2012扶贫开发纲要,提出了新的标准,制定了新的扶贫政策,我乡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和扶贫工作会议精神,竖立“大扶贫”理念,认真落实扶贫促发展,低保保生存的扶贫方针,扎实推进整村推进、产业开发、科技扶贫、社会帮扶等扶贫开发,制定扶贫发展规划,积极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健全扶贫机制,强化扶贫责任,大力推进扶贫攻坚,全乡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全乡扶贫开发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我乡贫困基本现况

2011年我乡被列为扶贫整村推进乡,是全县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乡镇之一。全乡辖17村80个村民小组,有3254户14499人,有劳动力8670人,贫困人口12249人,占总人口的84%。境内沟壑纵横,高寒阴湿,交通不便,特别是南北两山,历史自然条件差,人口整体素质低,村民文化程度不高,科技扶贫难度大;特色产业多以零星种养为主,尚未形成品牌和经规规模,生产水平低下,群众生活困难,扶贫底子薄弱,开发任务艰巨,尽管近年来、县政府加大了对我乡的扶贫开发力度,但全乡群众生活还尚未摆脱贫困现状。

二、我们所做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省、市、县扶贫开发新政策机遇,立

足乡情,明确提出了大力实施扶贫开发战略,是实现洮坪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有效法宝,是解决制约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站在空前高度、新的起点,坚持以扶贫开发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多方争取项目,积极实施整村推进,发展特色产业,“两项”制度衔接,农村低保的扩面提标,救灾救济,劳务技能扶贫培训等工作,不断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全乡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扎实推进整乡推进扶贫开发

2011年我们申报并编制完成了整乡扶贫开发项目实施规划、秦巴山区整片整流域扶贫开发规划,组织实施了下坪、山根、康河等11村的整村推进项目,今年又申报了马坝、中滩、大山、义堤4村的整村推进项目规划。一年来,我们在扶贫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硬化村道1.248万平方米,新修文化培训室4处18间230平方米,拓宽、砂化3村村组道路13.6公里,新修便民桥5座,加固维修1座,推广太阳能灶1488台,新修河堤3140米,建文化墙40米,新建过水路面1处,新修管网供水1处解决了50户210人的吃水问题,目前,康河村整村推进项目已全面完成,其余10村的部分项目在建,计划今年10月底全面完成全乡整村推进建设任务。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全乡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养殖基地,养鸡1万只以上,兴隆养鸡场,养鸡1000只以上;创建坪阳、兴隆、下坪3处优质洋芋示范基地,种植面积达到2380亩;创建了大山养牛基地,养牛2000头以上。

(三)扎实开展了“两项”制度衔接、农村低保、农民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工作

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相继出台,扶贫开发的.渠道和内容、广度和深度越来越多样化、系统化和全面化,我们以此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了中央、省、市、县关于扶贫开发的各项决策。

(1)扎实开展了“两项”制度衔接,建立了贫困家庭档案。我们结合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全面开展了贫困家庭的调查摸底,建立了贫困家庭档案2702户12249人。通过调查摸底,全面掌握了贫困农户的基本现状和需求,摸清了贫困户底子,为实施分类扶贫、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确定扶贫内容、方法、途径和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25.07225万元,这些资金的及时发放,切实解决了贫困家庭的生活困难,保障了他们的生活问题,确保了农村社会的合谐稳定。

(3)扎实开展了农村养老保险调查摸底,为全面实施新农保政策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按照省、市、县会议及文件精神,对全乡14499人的基本信息进行了采集,建立了新农保家庭档案。加强了政策宣传,采取召开村民大会、张贴宣传标语、举办专栏,多形式、全方位地进行了宣传动员,使广大群众对新农保政策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了解,为进一步实施新农保政策做好了前期准备。

(4)认真开展了救灾救济工作,保障因灾返贫,因灾受穷农户的生活问题。我乡自然条件恶劣,高寒阴湿,自然灾频发,特别是暴雨、冰雹、雪冻灾害时有发生,致使农户返贫率高。近年来,因自然灾害受灾人口达到310户1480人,因灾返贫人口达到500多人,扶贫开发成果巩固难。为了使贫困户能够度过难关,乡上多方筹集资金,为受灾户分忧解难,三年来,共发放救灾资金10.6万元,救助资金49.2166万元,切实解决了受灾群众的生活困难。

(四)大力开展劳务培训及输转工作,为贫困群众开避了脱贫致富途径

型转变。在农民工输转方面,充分发挥村级劳务联络员作用,积极向北京、天津、新疆、内蒙等地输转劳务工,三年来,共向外输转劳务工12000余人,创劳务收入1.5亿多元。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近年来,我们虽然在扶贫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经济社会得到明显进步,民生、农村工作得到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但在扶贫开发上还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村民文化程度低,思想素质不高,治理扶贫任重道远。一方面由于我乡处于边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通,教育教学条件简陋,村民接受教育的条件差,全乡8670个劳动力人口中,高中文化的有190人,仅占劳动力人口的2.2%,初中文化的有1851人,占劳动力人口的21.3%,小学以下文化的有6629人,占劳动力人口的76.5%,全乡人口整素质低下;另一方面由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使相当一部分青少年丧失了接受较高教育的机会。贫困形成了低素质的劳动力,而低素质的劳动力又往往缺乏进取心和经营技能,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外出务工也只能靠休力来争钱,必然形成收入低下的状况。收入微薄、思想素质低,两者互为因果,形成了恶性循环。村民文化程度和思想素质不高,间接影响了扶贫开发进程,实现脱贫致富的难度大、任务艰巨。

过且过,缺乏学习和接受新生事的思想认识,思想保守,不思进取,等、依、靠思想严重,久而久之形成思维定势,对参与式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存在抵触心理,配合程度不高,导致部分扶贫项目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扶贫开发进程。

(三)自然历史条件恶劣,扶贫开发任务坚巨,任重道远。我乡属高寒阴湿山区,地域偏避,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滞后,扶贫开发难度大。另一方面,村民小组分布零散,村民居住环境艰苦,境内林地荒山为多,耕地少,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低,部分群众生活难以自供自足,生活水平低下,基础设施条件差,扶贫开发底子薄弱,脱贫致富的路子窄,也是我乡扶贫开发难度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实施扶贫开发是解决我乡贫困现状的根本途径,责任重大。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大扶贫”理念,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扶贫方法和措施,在争取并实施好扶贫项目的同时,结合当前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干部下基层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切实强化责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进行深层次、深结构的帮扶,努力实现由帮资金、帮项目为主向帮科技、帮思想转变,加强科技培训,积极引导和鼓励有志青年自主创业,使贫困户利用科技知识和专业技能,走上依靠科技自主脱贫致富的道路。

乡镇扶贫攻坚工作汇报(优秀16篇)篇五

采取积极扶持措施,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致富,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加强社会安定团结,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发扬革命传统,巩固国防都有重要的作用。扶贫在构架和谐社会,增进城乡居民亲情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更为突出。

凤凰乡地处我区东部,距主城区19公里,辐圆面积18.6平方公里。全乡辖9个行政村,80个村民小组,3462户,农业人口10513人,总耕地面积9881亩,人均耕地0.9亩。经过前期调查摸排,建档立卡贫困户587户,贫困人口1659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12.7%。我乡有凉亭桥村、马桑沟村、断石桥村、桂花沟村4个贫困村,要在20xx年与全市、全区同步进入小康,任务十分繁重,全乡致困原因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因自然环境致贫。

由于凤凰乡所处的地域环境,土地贫瘠,农业生产条件较差,高经济附加值作物生产十分困难,村民文化程度不高,科技扶贫难度大,特色产业多以零星种养为主,尚未形成品牌和经规规模,生产水平低下,群众生活困难,扶贫底子薄弱,开发任务艰巨。

二是基础设施薄弱。村社公路里程短,很多社都还没有通公路,群众出行困难;农田水利设施较差,靠天吃饭现象严重。

三是因病、因残人口多,短期内难以脱贫。

四是因灾致贫、返贫时有发生。

由于经常发生阶段性旱灾,近几年都有发生春旱的情况,大春生产受到了的严重影响。随之带来的经济作物减产欠收,影响到群众收益。其他如因夏季暴雨,易发生山体滑坡和小范围的泥石流,阻碍了我乡相关高山村的交通运输和产业发展。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始终以扶贫开发统揽农村工作全局,不断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做了许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工作。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98元,同比增长13%,乡镇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群策群力,定点帮村,干部帮扶。

今年,区委区政府加大了定点帮村,干部帮扶力度,我乡由县级领导张文举同志定点联系,区政务中心、区供销社、区进修校、区党校、乡政府及驻地单位共88人结对帮扶587户贫困户。一是全面了解了贫困户的家庭基本情况,二是听取了贫困户的意见及愿望,三是针对贫困户的现状制定了合理的脱贫规划。四是调整贫困村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已建成了核桃基地2个、中药材基地、花椒基地各1个,规模均达200亩以上,为群众增收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富余劳动力。

(二)惠农政策全面落实。

扎实开展了农村低保及困难群众救助“两项”制度衔接,建立了贫困户档案。结合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全面开展了贫困家庭的调查摸底,建立了全乡587户贫困户,1659人贫困人口的档案。全乡低保户全部纳入扶贫对口帮扶对象。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把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农机具购买补贴等政策落到实处,做好了新农合、低保、临时救助等工作。全乡减少贫困人口200余人,转移性收入实现人均增收60元。投入帮扶资金10万余元,对587户中的435户贫困户进行了集中慰问。

(三)基础建设扎实推进。

加强对村社的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20xx年新修村道公路7公里,新修山坪塘1口;今年土桥子村整村推进项目正在实施;屈家店村、高桥村等5个村的人饮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也正在进行中;积极争取天然气早日开通;完善全乡交通安全设施、警示标志;新修垃圾池45口;同时加快集镇的供水、排水、供电、道路、通信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强力做好场镇“净化、美化、绿化、亮化”文章;大力开展集镇市容整治工作,重点整治垃圾乱堆、车辆乱停、摊点乱摆、乱搭乱建等现象,提升场镇整体水平。鼓励农村群众到场镇建房,发展产业。

(四)产业扶贫渐次铺开。

积极推动整村产业发展。通过在土桥子村、开展土地调型工作,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发展优质水稻和旱地蔬菜种植。还在该村新修山坪塘1处,解决该村经济发展水源问题;我们在原有的核桃、药材产业的基础上,引进业主在土桥子村、马桑沟村种植花椒350亩,常年雇佣当地劳动力30余人,利用了部分农户闲置土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五)能力扶贫大力开展。

投入资金15万元新建断石桥村活动室;投入35万元维修了土桥子村、桂花沟村、马桑沟村、凉亭桥村、双石桥村活动室,投资14万元更新、维修9个村的远程设备和“村村响”广播,宣传党的扶贫帮扶政策,讲解种养殖技术,为村民提供最前沿的种养殖技术。

大力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建立了劳动力技能培训机制,完善了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建立健全劳务供求信息和服务体系,今年劳务输出3400余人,在产业园区提供常年就业岗位120余个,实现就近就业,提高收入,去年全年全乡实现劳务人均增收350元以上。

(六)民政帮扶切实到位。

对全乡共有500余户,600余人低保户和五保户,按时按额发放补助。对符合大病医疗救助的,积极进行医疗救助手续办理,20xx年,共计向全乡57人,发放18万余元大病医疗救助款。去年,在全乡临时救助600余人,共计24万余元。尽最大努力减轻了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贫困户的经济负担。今年年初,乡民政拿出6万元,对全乡经济困难的农户进行了慰问,区党校、区供销社的干部职工也对贫困户捐钱捐物3万余元,使困难户过得起年、过得好年.

今年,我们将认真按照区委的安排,紧紧围绕“20xx年基本脱贫、20xx年提档升级、20xx年同步小康”的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措施,落实工作举措,切实抓好扶贫帮扶工作。

(一)坚持因户制宜,科学制定扶贫详规。

严格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科学编制困难户扶贫详规。乡认真制定全乡扶贫帮扶三年规划,完善20xx年扶贫帮扶计划。配合区级联系帮扶部门针对各帮扶村的特点,制定对口帮扶三年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帮扶任务,落实帮扶责任,确保联系村按期脱贫;各结对帮扶干部根据帮扶户的特殊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结对帮扶方案,切实深入困难户家中,每季度按时入户了解情况,推动帮扶,实实在在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二)坚持部门协作,整合资源统筹施力。

充分发挥各帮扶部门的自身特点和优势,帮助各贫困村逐步建立长效发展的优势产业,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参与扶贫,努力营造“大扶贫”格局。严格落实好联系单位带头扶贫的责任,发挥部门优势,组织社会扶贫资源,凝聚社会扶贫力量,不断拓展社会扶贫领域,切实整合扶贫、民政、农口等对方资源,增强扶贫实效。

(三)坚持产业主导,切实夯实扶贫基础。

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产业特点,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培育特色产业,积极鼓励和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村社发展支柱产业,在原有核桃产业600亩、玉竹产业200亩的基础上、新建花椒产业350亩,发展优质蔬菜、水稻、养殖和水产养殖。动员困难群众到产业园区务工,增加群众收入。

(四)坚持基础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结合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涉农项目等,统筹兼顾,积极推进乡村道路、农田水利、安全饮水等建设,使之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条件;加强重点村社的文化、卫生、教育和广播电视等公益性设施建设和以改厕、改灶、改圈及危房改造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大力改善贫困群众的居住环境。启动土桥子村扶贫项目整村推进,全面提高该村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在公路建设方面,以全面提升乡道、村道四通八达为目标,解决广大群众行路难、出行难和产业发展瓶颈的问题,促进生产要素便捷流动。在水利建设方面,继续加强堰塘水渠整治、农村安全饮水等设施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农田灌溉体系、水资源供给体系、水环境保护体系。在村容村貌建设方面,不断改善村组织活动阵地条件,计划投入资金10万元,修缮村村通广播、远程教育设备,配齐电脑及桌椅等办公设施;全乡贫困户残疾人98人,患癌症等重大疾病病人39名,乡党委、政府将通过帮助其享受低保、发动社会关爱、捐赠等模式,保证他们在20xx年前能够自食其力。

按照文件,xx乡20xx年扶贫开发主要工作任务是:减少贫困人口83户299人,贫困户危房改造10户,劳务扶贫培训50人,园区企业招工就业8人,扶贫小额信贷140万元。

1、党建扶贫促进行动。组建了以县级帮扶单位领导任组长的4个贫困村驻村扶贫工作组,成立了4个联建党支部,乡党委下派4名干部到4个贫困村任党支部副书记;村党支部公开向群众承诺20xx年帮扶20件以上实事,每个贫困村重点培育养殖业农村致富带头人2户以上。

2、扶贫助学促进行动。14名贫困家庭学生享受职业教育“雨露计划”补助2.1万元,栋梁工程“一日捐”0.35万元;组织开展“六一”儿童节慰问活动,市、县帮扶单位和乡村捐资赠物达3.2万余元。

3、卫生扶贫促进行动。乡卫生院到贫困村开展义诊活动1次,服务210人次,完成体检建档477户,免费体检58人。新建村卫站2个(大石村和星星村卫生站)。民族村4组贫困儿童的门园园在社会帮扶下,在杭州接受心脏手术成功,直接为其家庭减少了20多万元的医疗费用。

4、救济救助保障促进行动。将符合低保条件的192人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落实专项帮扶救助措施2万元。xx成中集团社会扶贫45万元,解决彝家新寨群众生活物资。

5、技能培训促进就业行动。组织村干部20人到xx镇xx村、xx村参观学习,培训相关法规培训和技能、金融知识82人,养殖培训141人,发放养殖技术资料160份。

6、住房保障促进行动。按“优先建卡贫困户,保障农村低保户,照顾重点优抚对象,兼顾其他贫困户”的原则,确定20xx年危房改造90户,其中:建卡贫困户45户。现已搬迁入住10户、在建70户。为477户贫困户办理房屋产权,“双证”已发放到户。

7、产业扶贫促进行动。积极宣传动员贫困户家庭符合条件的人到县内工业园区企业就业。乌蒙山区连片开发已成片栽种核桃4300亩,龙眼180亩,枇杷90亩,覆盖贫困户267户1184人。

8、乡村旅游扶贫促进行动。(1)开展旅游宣传活动。制作《我在清平,你在哪里?》系列宣传活动,点击率超过10万人次。(2)组织旅游文化活动。成功承办由北京沃伦轻舟俱乐部组织的“舟游中国”和xx“左右户外俱乐部”70余人在我乡开展户外徒步旅游活动。(3)夯实旅游硬件基础设施。金江石林道路硬化、冒水隧道口新建寨门、集镇小广场、波形护栏彝族风貌打造等已基本完成建设。烂田村彝家新寨建设完成项目进度的75%,预计在10月底前完成搬迁入住。启动了滨江路文化长廊风貌打造项目,预计7月底前完成。

9、金融保险扶贫促进行动。兑现20xx年贫困户贷款建房财政贴息资金2.445万元,20xx年新增贫困户财政贴息扶贫小额信贷660万元。

10、智志扶贫促进行动。完成20xx年脱贫户生产发展项目验收和20xx年规划脱贫贫困户生产发展项目规划,已将20xx年脱贫生产发展资金20xx元/户兑现到户。

将全年目标任务分解到村、落实到户、责任到人,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

1、扶贫解困。全面完成477户1778个贫困人口的信息核实、数据采集、系统录入,如期完成扶贫攻坚“双签约”和贫困村“三图两表”资料上墙工作,按时编制完成《贫困村脱贫发展规划》和《贫困户脱贫帮扶计划》,乡、村“6+6”资料卷宗归档。与今年拟脱贫的83户贫困户签订生产发展扶持项目。

协议书。

落实脱贫增收项目和干部帮扶措施现已减贫33户127人完成目标任务的40%。

2、项目建设。20xx年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除彝家新寨在建外,其余项目已全面完成建设,正在抓紧验收报账。20xx年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在有序推进中。

3、其他工作。定点帮扶活动有声有色,市、县对口单位真帮实扶,县委统战部牵头县民宗局、县审计局、县统计局协调前山村饮水工程4万元,民族村20xx米便民路16万元,龙宝村公路建设资金28万元,英雄村公路硬化计划4.8公里。

4、上半年受表扬通报情况。屏委[20xx]16号、屏扶办发[20xx]15号两次通报表扬。

(一)全乡贫困户多,贫困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由于主观和客观条件差异,各村项目建设进度不平衡,扶贫开发项目及资金匹配仍显不足。

(二)产业发展较为零散,未形成规效益,产业整合力度不够。

(三)基础设施建设仍是一个薄弱环节,水利设施亟待开发和完善。村级公路等级低,运载能力差。

(一)完成民族村1、2组2公里便民路。

(二)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和劳务扶贫培训年度目标任务,扶贫解困达到210人以上。

(三)前山村饮水工程开工建设。

(四)完成彝家新寨项目建设。

(五)完成县委、县政府和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乡镇扶贫攻坚工作汇报(优秀16篇)篇六

20xx年以来,我乡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增添举措,切实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努力下功夫,扶贫攻坚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乡位于**县境西北部,其东、北两面与犍为县毗邻,西北角与沙湾区接壤。乡xx政府驻**乡**寺街1号,距**县城75千米。下辖同心、严湾、和平、青山4个村33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9.7平方千米。**年末辖区共有2095户,总人口7265人,其中农业户1935户,共7043人。**年我乡根据全县制定的规模进行总量控制,并将贫困户按照上浮10%的标准分配到各村。按照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的标准顺利识别出贫困农户269户,贫困人口972人,贫困村1个,其中严湾村90户368人,同心村74户220人,青山村19户77人,和平村86户307人。贫困对象识别后,通过入户登记,实事求是地获取了贫困对象的各项信息资料,并组织信息录入员将对象信息录入电脑系统,建立电子档案,做到户有表、村有册、乡有电子档案。

我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扶贫开发工作系列文件、会议精神,并按照县委、县政府“加快发展、加快转型、加快扶贫攻坚”工作思路,结合我乡实际,制发了《**乡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海委发〔20xx〕13号)、《**乡精准扶贫工作考核办法》(海委发〔20xx〕14号)、《关于组建驻村工作组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海委发〔20xx〕16号)等文件,全面统筹加快推进我乡扶贫开发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明责任。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乡长为组长,党委副书记、各党委委员为副组长,乡属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乡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设置乡扶贫开发办公室。形成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专门抓,扶贫专干具体抓的工作机制。二是严格考核明奖惩。制定了《**乡精准扶贫工作考核办法》,把减贫任务和扶贫开发项目列入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重点工作,强化督查和考核奖惩。机关和乡属各单位帮扶责任人按照科级干部500元、一般干部200元的标准向乡政府缴纳精准扶贫工作立标定责保证金,全乡共缴纳保证金4600元。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我乡制定并印发了《关于组建驻村工作组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海委发〔20xx〕16号)文件,在4个行政村建立驻村帮扶工作组,落实帮扶责任人,实现“一村一组、帮扶到户”的精准扶贫。通过近3个月时间,所有结对帮扶的党员干部都进村入户1次以上,对全乡269户972人建卡贫困户进行走访摸底,全面了解和掌握了建卡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和致贫原因,建立帮扶档案,结合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政保障、社会解贫等帮扶政策措施,量身定制脱贫计划,进行挂牌公开帮扶。

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好干部人才驻村帮扶工作动员大会会议精神。在全县百名干部人才驻村帮扶动员大会召开后,来自市、县、乡三级的干部人才组成工作组,对我乡省定贫困村严湾村实行全覆盖驻村帮扶。由1名县级干部任工作组组长,1名驻村第一书记、1名驻村科技人才、1名乡包村干部为成员的严湾村驻村帮扶组已到岗到位。驻村帮扶组从8月17日开始对严湾村贫困户进行逐户调查走访,分析致贫原因,为帮扶户量身定制脱贫计划,采取有效帮扶措施,做好帮扶记录。截至目前,驻村帮扶组深入联系点90余人/次,走访贫困户78户,化解矛盾纠纷2件,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17个。

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我乡积极推进贫困户扶贫解困工作。**年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种植业项目和危房改造项目,实现贫困人口27户,111人脱贫。20xx年将实施和平村和同心村精准扶贫工作,全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农村特色产业,投入产业扶持专项资金19.9万元,养殖土杂鸡6100只,种植核桃27.5亩,新建农房120平方米,改建农房60平方米,预计将实现47户156人脱贫致富。截至目前,已完成20xx年扶贫解困脱贫人口29人,完成比例27%。20xx年精准扶贫项目实施进展顺利,6100只土杂鸡已签订采购合同,预计9月上旬发放到户;1100株核桃已提交采购计划,预计9月初采购到位;新改建农房正在实施过程中,即将申请县级部门验收。

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强化对全乡农村贫困户动态管理。督促各村按时上报贫困对象变化情况,及时更新信息,做到贫困对象有进有出,进出有据,保证贫困人口信息真实、可靠、管用,实现动态管理。已完成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外的农村人口摸底调查工作,对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736元、未进《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的贫困户进行了摸底调查,同时在乡、村两级进行为期7天的公开公示。目前,已筛查新增贫困户67户。同时,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识别不精准户工作,对年人均纯收入高于2736元的贫困户进行筛查处理。

一是部分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思想保守、因循守旧,不愿改变、创新生产、生活方式。二是部分贫困户因病、因残,劳动力缺乏,脱贫路径狭小。三是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对滞后,项目扶持、资金帮扶等有待加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坚持以发展扶持为主,资金扶持为辅的做法,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搞好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规划,从发展项目选择、技术服务等方面,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让贫困户逐步形成脱贫产业,最终脱贫。

乡镇扶贫攻坚工作汇报(优秀16篇)篇七

xx乡位于xx县东南部,与xx、xx县交界。全乡面积xx平方公里,人口xx户,xx人,辖x个村、xx个村民小组。近年来该乡在县扶贫局的大力支持下,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自xx年以来全乡共启动实施了xx、xx等7个重点村建设,共争取扶贫资金398多万元,重点建设村组公路、农民用电、人畜饮水、产业开发、村容村貌等为主的民生工程项目,为该乡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人均收入由xx年的3364元增加到xx年的5688元,如今农业生产初显产业化格局,农民逐年致富,农村面貌发生了大的变化。

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领导重视,建立一个完善的领导机构和组织网络,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从乡镇到村组到贫困户各个环节的顺利开展,为此,该乡专门成立了全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亲自抓扶贫工作,同时由一名副乡长具体负责扶贫工作的实施,并在各重点村也相应成立了扶贫领导小组、资金管理小组、项目监督小组等各项组织,每个重点村由一名副科级领导干部任组长,长期负责该村的扶贫工作,同时聘请了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知明人士,有文化的年青人、妇女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民群众等作为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扶贫工作,监督资金的使用和项目的实施。做到从乡到村各级扶贫组织健全,人员落实、管理严格,加快了我乡扶贫工作的进度。

1、培育主导产业,进行产业扶贫。一是发展农业产业。立足当地海拔低气候温和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段提高产量和质量以及知明度。近几年全乡烤烟发展到xx多亩,年收入280余万元;西瓜种植xx00多亩,年收入350万元,地膜洋芋达300亩,蔬菜小杂粮种植达1000亩,使xx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畅销县内外。二是发展畜牧产业,去年山羊存栏2800只,鸡存栏8000只,猪出栏3000头,使xx的腊猪肉远近闻名。三是发展林果业,继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在发展传统核桃、板栗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木瓜,使全乡的木瓜种植已达xx00亩,全乡的林业年收入达280万无。四是发展传统产业,继续做大做强了烧酒生产,使该乡的苞谷酒、甘蔗酒闻名柞水。通过对各村主导产业的培育,各大产业已形成规模,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格局逐步形成。

2、实施移民扶贫,采取工赈移民与扶贫移民相结合,实施下山扶贫。在乡政府所在地的xx村边贸市场内实施集中安置,积极动员和引导高山边远的农户搬迁下来,几年来共扶贫搬迁196户788人,集中安置176户307人,在全乡逐步形成了山上耕作山下消费、山上挣钱山下享受的局面。

3、加强农民培训,实行智力扶贫。通过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对全乡农民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市场意识等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对外出农民组织参加劳动技能、法律知识、市场营销培训,增强劳动技能,提高就业竞争能力。近年来共举办培训班20多次,培训农民4000多人次,有xx0多人参加劳动技能等培训,有效地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切实增强了自主脱贫的能力。

4、引导、鼓励农民外出创业,实现异地脱贫。根据本乡可用资源有限的现实,大力引导农民外出创业。乡里专门成立了劳务输出领导小组,提供劳务用工信息,建立外出劳务人员档案,加强外出人员的跟踪服务。目前该乡外出创业人员达1000多人,他们主要在西安、山西、温州、广州、甘肃等地从事服装、冶金、机电、电子、泥水工等行业。并适时组织劳动力技培训,四年来共组织培训xx8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全乡群众的创业本领,使大批农民外出创业,大大缓解了本地扶贫压力,是一条见效快的扶贫捷径。

5、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生产条件促脱贫。近年来围绕边贸市场建设加大了新农村建设,着重以交通、教育、通讯、四改等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使边贸市场一镇四小区三横二纵一环的建设格局初步形成,交通方面共投入500多万元,完成xx大桥建设和18座便民桥建设、三条通村水泥路建设、四条路的通达工程和两条路的改造升级及各村的通组公路建设项目。教育方面兴建中心校教学楼,改善师生学习办公条件,得到了“普九”和“两基”的达标验收。通讯方面建立通信基站三处,安装了闭路电视,开通了电信和广电网。新农村建设已完成了五个村的重点村的建设项目,逐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做到责任到人,组织到位。该乡与各重点村签订项目实施责任状,明细考核标准,每一个项目都有1-2名副科级领导干部负责抓落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出现违规现象将直接追究第一责任人责任,重则处于行政处罚、轻则批评教育,并将工作完成情况与年底考核相挂钩,同时在每个项目实施时,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确定工作人员,专项负责项目实施,做到项目不结束,人员不撤离。

二是发动群众,共同参与,确保扶贫项目见成效。该乡积极转变扶贫方式,由政府主导式扶贫向群众参与式扶贫转变,通过宣传教育,激发广大贫困户的热情和积极性,发动贫困人群积主动投身于扶贫工作,参与扶贫开发,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通过自身辛勤劳动取得扶贫效果,让群众亲自选准自己的扶贫项目,政府统一引导服务,不断壮大各村的特色产业,实现增收。

三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贫困户自我脱贫能力。为提高贫困人群的生产技能,该乡还专门组织群众到xx、xx、xx等地考查学习,学习别人的种植养殖技术,解决我乡群众“想致富、没技术”状况,为扶贫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项目建设规划先进,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谋划好后期的工作,在乡级各套班子成员深入调研后,制定出了后期扶贫工作计划,要紧紧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努力协调好各方关系,争取各部门的大力支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全乡的扶贫工作再上水平:。

1、继续加大科技扶贫,加大培训力度,按“五学”要求培育新型知识化农民,从思想上、技能上解决制约脱贫的根本原因。

2、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继续抓好重点村建设,突出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使各村逐步达到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要求。

乡镇扶贫攻坚工作汇报(优秀16篇)篇八

某某县辖14个乡镇、301个行政村,总人口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4万人,耕地82.5万亩,其中水浇地32.5万亩。县内地形呈两山夹一川的狭长盆地,自然条件恶劣,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由于受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气候影响,阳原十年九旱,十春十旱,自然灾害频繁。加上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差,传统农业脆弱,农民丰年温饱,轻灾返贫,重灾绝收,历史上就是有名的穷县。尽管我县组织实施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扶贫攻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因灾、因病、因学等返贫人口很多。按照国家最新贫困标准人均收入2300元测算,我县仍有贫困人口13.6万人,占农业人口的56%,贫困人口占村人口60%以上的村有185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61%。因而再度列入国家2011-2020年重点扶持贫困县。

二、扶贫思路、目标和措施

十二五期间,我县扶贫开发的总体思路:以一年示范引领,两年辐射扩面,三年集中攻坚,四年巩固提升为目标,把‘两线’(109国道和芦大公路沿线)扶贫攻坚示范带作为主战场,深入实施中心村建设核心战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打造全市扶贫开发示范县。

任务目标:十二五期间,我县重点扶持51个省定贫困村,其中,筛选出14个贫困村和其他8个非贫困村作为中心示范村,进行集中打造。同时兼顾扶持其他贫困村。2012示范引领年。坚持先易后难原则,重点扶持17个贫困村,实现14个村脱贫,集中打造12个(9个贫困村、3个非贫困村)中心示范村。2015持续推进年。重点扶持18个贫困村,实现15个村脱贫,集中打造5个(3个贫困村、2个非贫困村)中心示范村。2015集中攻坚年。重点扶持16个贫困村和前两年度未脱贫的6个贫困村,实现18个村脱贫出列。集中打造5个(2个贫困村、3个非贫困村)中心示范村。2015巩固提升年。对尚未脱贫出列的4个村集中整治,对其它村进行全面回头看,查找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补课,巩固成果,完善提高。实现51个村全部脱贫出列。

主要措施:

年,全县农村人口实现户均1台缝皮机、1亩大杏扁、1亩糯玉米、1亩设施菜地、0.5亩优质葡萄;人均纯收入达到8500元,增幅4000元。

二是强化基础扶贫。“十二五”期间,计划整合资金8亿元,集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首先,瞄准两线区域,积极打造22个吸附承载能力较强的中心村,广泛吸纳空壳村、空巢村群众搬迁聚集。其次,强力实施整村推进战略。四年间计划修建村级公路300公里,新打并配套机井60眼,新建和修复各类水利工程1250处,新增和改善水浇地5万亩,解决5.7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第三,改善社会事业。通过改造农村危房等多种有力措施整治村容村貌,建立健全环境保洁长效机制,突出抓好农村四绿化,到年底扶持的贫困村、中心村要达到四清四化的标准。建设和改善村级卫生室、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 加强文化站、农家书屋、文体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实现广播电视、通讯全覆盖。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基础上,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到2015年,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人口应保尽保,新型养老保险覆盖9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以上。

个劳动力接受过劳动技能培训,掌握一项致富技能。同时,依托各级培训基地,加大劳动力转移培训,做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2012年依靠各级培训基地、龙头企业和帮扶单位完成转移培训3000人以上。

四是强化社会扶贫。国家、省、市共计安排24个单位到我县结对帮扶,对市级以上帮扶的机关、企业、部队等单位,我们各乡镇、贫困村切实抓好协调服务,激发其最大的帮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县直单位包村扶贫工作上,专门印发了《关于做好新一轮贫困村帮扶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县直部门包村扶贫工作的考核办法》等文件,安排了28名县级领导联系贫困村,抽调了51个单位包扶贫困村。要求县直帮扶单位要积极筹措资金,选派优秀干部,制定有力措施,确保帮扶村按期稳定脱贫。此外,广泛组织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事业。

三、扶贫开发进展情况

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培训。县内围绕大棚蔬菜、獭兔养殖、葵花种植等培训农民630多人次。依托首钢订单,在县职教中心组建了首钢定向就业班,新生入学达到45人。全县通过各种途径向县内外输出农民 人。八是扶贫开发工程稳步推进。各相关部门、行业按照规划,通过多种渠道向省市申报项目,争取项目资金。县政府协调农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采取发放惠农信用卡、政府担保、财政贴息等形式向农户、中心村发放贷款。目前,在各类资金尚未到位的情况下,采取赊、欠、垫、筹等多种措施,部分村水、电、路、棚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工,缝皮机、獭兔、周转牛等发放到户,调拨种子、农技培训、调整地块等产前服务全面启动。

根据《天祝县关于精准扶贫教育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和县扶贫攻坚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和要求,教育局精心安排,狠抓落实,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60所,其中职教中心1所,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2所,独立初中10所,九年制学校6所,完全小学64所,小学教学点40个,幼儿园36所;寄宿制学校59所;双语学校23所;教学班1081个。在校学生26097名,其中职中242名,高中5145名,初中6219名,小学10660名,学前班687名,在园幼儿3143名,特教班学生1名,学习双语学生1200名;寄宿生 10365名。教职工3322名,其中专任教师3021名,从事双语教学的专任教师110名。

截至目前,精准数据大平台中全县各乡镇各学段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8509名,其中学前教育幼儿891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4150名,高中学生1366名,中职生218名,高职专科生749名,普通本科生901名。

二、主要措施与成效

(一)扩大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 1

育的机会。

一是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不断满足贫困家庭适龄幼儿入园需求。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资源及其他安全、优质的可利用资源,在贫困村新改建幼儿园。2015年,我县共投入资金340万元,新改建松山镇阿岗湾村、松山镇鞍子山村、哈溪镇西滩村、华藏寺镇周家窑村4所幼儿园,建筑面积1010平方米,同时投入设备配备资金20万元,为4所幼儿园购臵了教具、玩具和图书。其中,周家窑村幼儿园被列入了我县2015年精准扶贫贫困村幼儿园建设,投资140万元,建筑面积340平方米。配合县人大完成了对城区部分幼儿园和哈溪等11个乡镇中心幼儿园及村幼儿园的视察工作,县幼儿园顺利通过省级示范性幼儿园评估验收,对西大滩幼儿园进行了综合督导,对打柴沟、哈溪镇幼儿园进行了督导回访,在全县各幼儿园开展了“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招聘农村幼儿园教师53名,有效解决了学前专业教师短缺的问题。加大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力度,举办了学前教育新教师岗前培训,选派12名骨干教师赴北京、兰州参加了培训学前教育教师培训。目前,全县学前一年、两年、三年幼儿毛入园率分别为99.65%、84.89%、66.41%,比上年分别提高了0.02、1.22、0.64个百分点。

改薄”项目105项,投资11833万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教学及辅助用房、生活用房27176平方米,运动场10.71万平方米;为116所中小学和教学点配臵了学生用床、课桌凳、食堂设备、安保设备及音体美术器材和图书。全县农村学生宿舍全部实现水暖供暖,使冬季取暖更加温暖、卫生、安全。12015年我县作为全省“全面改薄”项目现场推进会观摩点进行了观摩,并在推进会上作了交流发言,《人民日报》等18家媒体对我县“全面改薄”工作做了宣传报道,全面改薄工作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

三是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以实施“全面改薄”项目为契机,加快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落实县政府教育为民办实事项目,投资约2173万元,为中小学配臵“班班通”设备712套,计算机2246台,录播教室10个,实现了农村中小学“班班通”和计算机教室全覆盖。组织全县3033名教师参加了全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评选县级“优课”105节参加国家、省、市级“优课”评选。1名教师的教学案例被推选为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教育局在2015年度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广州现场会和省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交流发言。民族中学在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作为全国五个分会场代表之一作了交流发言。副郝远在视察时,对我县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8.2万元,为 2名中职生落实资助金0.6万元,为381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落实资助金18.15万元,为506名学前一年教育幼儿落实资助金15.18万元。免除850名贫困家庭幼儿学前教育的保教费42.5万元,为进入121名省内高职(专科)院校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免除学费和书本费60.5万元。

取考生352人。藏区“9+3”中职免费教育项目录取初中毕业生16人。在中职生“单考单招”中106名学生被高职院校录取。中职生对口升学考试中44名被省内外高等院校录取,3名艺术生被对口院校录取。职教中心招生中职生100名。

(三)加大贫困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一是在教师职称晋升、荣誉奖励和绩效工资分配上向贫困村小学和教学点专任教师倾斜。今年有81名教师聘评了中高级职称,725名教师晋升中级、初级岗位等级,其中农村教师占80%。二是实施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项目,累计投入1865万元,修建教师周转宿舍322套,进行简单装修并配备了基本生活用具,有效改善了农村教师工作和生活环境。三是落实乡村教师岗位津贴,为1778名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资金175.913万元,为331名县聘60周岁以上代课人员落实工龄补助资金80.9万元。四是扎实开展教师培训工作,选派291名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各类培训,举办县级教师培训班8期,培训教师853名,其中贫困村教师425名;选派17名城区学校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选派2名城区学校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挂职担任副校长。五是着力打造骨干教师队伍,认真实施以培养选拔名教师、名校长和创建名学校为主要内容的“三名”工程,有30名教师被评为甘肃省农村乡镇骨干教师,评选县级骨干教师78名,县级学科带头人19名。

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提高劳动者的创业能力。不断加强“双师型”教师培训和选拔培养工作,提高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今年有41名学生在市级技能大赛中获奖,其中9名学生获一等奖。协调扶贫、人社等部门,认真落实贫困家庭“两后生”职业技能学历教育培训任务,注重发挥“造血”功能,大力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和劳务输转技能培训。配合扶贫办实施贫困户“雨露计划(两后生)”培训1100名。

三、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

一是营养改善计划保障经费不足。根据全国、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015年秋季学期视频调度会议及甘肃省学生营养办《关于整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甘学生营养办20151号)要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国家补助的每生每天4元钱全部用于学生营养餐,加工营养餐产生的炊事员工资及日常开支不得占用补助资金和学校公用经费。由于县财政经费有限,仅仅为学校食堂炊事员每人每年落实了1万元的工资补助,加工营养餐产生的费用仍占用大量公用经费,造成学校经费严重不足,影响学校发展。

二是学前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得益于国家项目支持,目前我县基本实现了乡镇中心幼儿园和2000以上行政村幼儿园全覆盖,但由于农牧民居住分散,部分农牧民居住地距离乡镇中心幼儿园较远,致使贫困村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仍然偏低。随着移民搬迁以及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加,城区人口逐年增加,但目前城区仅有一所公办幼儿园,城区学前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入园难问题仍然突出。

人以上有实际需求的`贫困村依托小学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1所,总投资1000万元,但根据实际情况,所下达的建设资金严重不足。

四是省上未足额下达2015年省内高职院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补助金。至目前,全县进入省内高职院校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有328人,而省内高职院校摸底调查后报教育厅审定核拨资金的学生178人,因省内高职院校调查摸底和政策宣传不够到位,学生未能及时向就读高职院校提交精准扶贫证明,致使150名学生遗漏而不能享受补助资金,尚缺省级资金45万元。

四、下一步打算

一是精准宣传教育资助政策。精准、全面地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宣传各学段学生对应享有的教育资助政策,保障百姓享有政策的知晓权,让党和政府的惠民扶助教育政策深入人心。

二是精准兑现教育资助经费。按照相关资助条件和规定,精准、全面、及时地向建卡贫困户子女兑现资助资金,保障学生享有助学经费的获得权,确保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

三是精准培训生产生活技能。着力办好汽车运用与维修、焊接技术、学前教育三个重点专业,进一步与全省五年一贯制、“2+2+1”、提前单独招生、推免招生、中职生对口升学考试和“3+4”(中职升本科)职业教育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院校对接,努力使职教中心80%的毕业生升入高职专科,就业率达到95%以上。依托天祝县职教中心及相关部门,实施“雨露计划”,组织未升学的农村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生等待业青年免费参加汽车维修、电工焊接等职业技能培训,保障百姓享有生存发展的继续教育权,提高他们科技致富、智力致富水平。

资金540万元,完成华藏寺镇阳山村等6个贫困村幼儿园建设任务;投入资金452万元,完成安远镇白塔村等6个贫困村校舍改扩建工程。着力实施好“全面改薄”等6大类28项教育项目,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五是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组织迎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评估认定百日冲刺活动,合理配臵师资,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保障学生享有优质教育的公平权,确保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国家评估认定。

1月9日,全市特困村脱贫攻坚行动正式启动,市扶贫办作为专项行动的组织实施单位,按照办、市政府办印发的《***市特困村脱贫攻坚行动方案》通知要求,在30个特困村实施“415”工程,即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整合资金1000万元,重点解决交通、饮水、住房、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五大难题。目前,市级34名领导干部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分别前往各自联系点开展调研办公,30个市直新农村工作队全部驻村开展帮扶工作,各县市区分别为30个特困村安排了1到2名县级联系领导,选派了1名科级以上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并按规定落实了财政配套资金。30个特困村脱贫攻坚规划已经基本完成,计划2年内共实施脱贫攻坚项目560个,总投资超过4亿元。现将相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印发两个文件,指导规划编制和项目申报

括村情分析、脱贫攻坚目标和任务、推进措施等;明确了村两委班子提出初步方案、村民代表民主议事、上报乡镇审核、县(市、区)党委、政府确认等四项程序,各村规划总投资额(不含农户自筹资金)原则上按两年1000万元安排,要求2015年3月上旬完成规划编制工作。

二是印发《关于做好全市30个特困村市级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指导项目申报。《通知》明确了资金额度安排、项目申报程序、项目类别要求、项目资金管理要求及申报时间要求。经与市财政局商议,市级专项财政扶贫资金按照每村50万元分年度安排到项目村,2015年专项资金将于5月底以前下达;各项目村在《2015-2015年脱贫攻坚规划》基础上建立项目库,从项目库中筛选拟申报项目,按程序上报审批备案;资金主要用于发展优势产业、解决极贫人口生产生活困难和改善基础设施;明确提出扶贫项目资金绩效评价要求,确保项目当年申报、当年实施、当年验收。今年计划在30个村实施扶贫项目42个,其中基础设施类项目37个,产业发展类项目 4个,社会发展项目1个(见附件3)。项目实施后,将极大地改善30个特困村的道路、饮水、住房等基础设施面貌,带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二)召开一次现场培训会,增强脱贫攻坚的信心

贫办主任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参观了点军区桥边镇上峰尖村的现场,副书记王兴於同志作了重要讲话。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即力争通过两年攻坚行动,实现30个特困村的饮水、用电、交通、通信等生产生活条件有明显改变;危房全部消除,破旧土坯房得到改造;至少有一个主导产业有所突破;5%左右特困户的生产生活困难得到帮扶解决,农民收入整体水平有较大提高;村级班子得到加强;大多数群众满意。 点军区、市交通运输局、市住建委、市民政局、秭归县扶贫办、点军区上峰尖村、远安县朝阳村、长阳县古坪村、兴山县黄家堑村等10个单位作交流发言。

(三)召开一次工作队长会议,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

3月31日,市扶贫办召集市直联系帮扶30个特困村工作队长会议,总结交流前期工作,对工作中存在的村级班子建设、资金筹措、分类指导、技能培训、责任主体、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对工作队明确了“摸清情况、完善规划、抓好项目、协调关系、总结宣传”等五个方面的职责,对《***市特困村脱贫攻坚行动考核细则(讨论稿)》进行充分讨论,部署了二季度的工作。

(四)争取社会支持,全力服务市政协开展的“春暖”助推扶贫行动

房住、有水喝、有床睡、有被盖、有衣穿、有饭吃、有肉尝、有电视、有电话)目标对30个村的300个特困户实施精准扶贫,初步统计,已为30个特困村投入资金168万元,计划帮扶658个特困户实现脱贫。市政协委员、远安县花林新型建材集团董事长闫友平积极行动,计划二年安排100万元,解决 100人以上的劳动力转移就业,帮扶选魏家冲村开展脱贫攻坚行动。***人福药业考察长阳自治县渔峡口镇龙坪村后,主动要求为该村投资50万元兴修卫生室;金东山董事长李建平在考察五峰镇湾潭镇后,在五峰注册成立了黑皮土猪养殖销售一条龙的专业公司,第一批即可带动40个农户脱贫;九州方园集团董事长张崇超在考察宜都市聂河镇白家淌村后,计划投资200万元,帮助该村一组32个农户实施饮水、公路、住房、产业发展、通讯服务为一体的整体帮扶,前期已投入资金15万元启动。

(五)市直各部门积极参与,各县市区主动担责,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村实行“一对一”帮扶;市住建部门对特困村危房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在危房改造、小城镇建设等项目计划指标安排上向30个特困村倾斜;市交通部门在农村公路建设和安保设施计划指标上优先安排到30个村;电力、通信等单位赴30个村调研电网改造和通信改善情况;卫生计生部门出台专门文件要求将30个特困村优先纳入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范围;秭归县组织机关干部和贫困户“一对一”帮扶,为每个村安排10万元精准帮扶50个贫困户;长阳县在明确将全县20个特困村统一列入脱贫攻坚行动范围;宜都市、远安县分别按照“1+9”、“3+7”模式,明确了10个需要重点帮扶的特困村并出台帮扶政策。兴山县会专题研究四个村的规划,为4个市级特困村2015年度整合项目资金总数达到3347.14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达到473.7万元,并印发会议纪要到具体实施项目。同时,该县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以“三年消除产业空白村组户、两年消除不通硬化路自然村、一年消除d级危房、两年消除村民饮水难题、两年消灭一批贫困村”为主要内容的“五消”工程;宜都市确定了10个极度贫困村开展“脱贫摘帽”;枝江市整合水利、供电、交通、发改、民政、移民、住建、国土、财政、农业、林业、水产、畜牧、广电、扶贫等涉农项目2000万元资金帮助徐家嘴村脱贫;远安县按照“3+7”的总体部署,安排财政专项资金290万元,确定了10个扶贫攻坚重点对象,力争整合资金达到2000万元以上。

(六)认真组织工作队开展驻村工作

对一帮扶点军区三涧溪村90个贫困户;市交通运输局落实帮扶资金10万元,帮助长阳自治县古坪村建设10.2公里村级道路;市水利水电局为五峰自治县松木坪村确定了104个分散供水池建设和1个集中供水池维修任务;市国资委筹资40万元帮助五峰自治县田家山村解决出行、就医和产业发展难题;市国土资源局计划安排秭归县石柱村3000亩土地整理项目1个,总投资750万元;市住建委将全市农村危房改造指标全部用于30个特困村,计划筹资60万元专项资金对兴山县双堰村实施危房改造,落实10万元专项培训基金用于免费建筑技能培训;市环保局落实资金15万元做好远安县彭家沟村饮水、香菇鲜销、文化活动场所三件实事;市供销社为宜都市白家淌村免费赠送5吨复合肥,筹资6万元兴修断头路;市工商局帮扶点军区花栗树村成立景观植物合作社;市国税局筹资10万元帮扶长阳自治县龙坪村用于入村光缆工程;市地税局安排中层以上干部与秭归县核桃坪村32户贫困户“一对一”结对精准帮扶;市烟草专卖局投入15万元帮扶资金支持秭归县两河口村山羊养殖和香菌养殖,计划投入60万元用于该村新开发200亩荒地进行烟田整理;市农发行落实20万元支持秭归县北峰村饮水工程建设;市城投公司安排15万元支持五峰自治县楠木桥村阵地建设;市房投公司组织房屋安全鉴定专家到夷陵区柘木坪村开展房屋安全鉴定工作。

按照、省政府“精准脱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和、市政府确定我县2017年全面脱贫的要求,7月15日第16次会明确决定:把扶贫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县中心工作,作为总抓手来推动其它各项工作。围绕实施“1347”扶贫攻坚战略,从7月15日以后全县扶贫攻坚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近期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成立了扶贫攻坚工作机构和工作专班。成立了团风县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由书记任第一组长、任组长,相关领导任副组长。成立团风县扶贫攻坚指挥部,下设指挥部办公室,由副书记蔡伟兼任办公室主任,副段文俊等兼任副主任。下设产业扶贫、搬迁扶贫、政策兜底扶贫、社会扶贫四个工作专班和综合协调、宣传报道、业务指导、督查组、考核组五个工作组,同时要求各乡镇相应成立扶贫攻坚指挥部,成立扶贫攻坚工作机构和工作专班,设立乡镇扶贫办,工作人员增加到3名,专职专干。

二是制订了全县扶贫攻坚计划。围绕2017年全面“脱贫摘帽”的奋斗目标,科学制订全县三年脱贫工作规划,细化路线图,明确时间表,县里脱贫规划为“1347”工程,即横下一条心、利用3年时间、通过四个一批方法,完成7万人脱贫。计划2015年脱贫10个贫困村、28174名贫困人口,2016年脱贫33个贫困村、21234名贫困人口,2017年脱贫29个贫困村、21243名贫困人口。现已将贫困村脱贫计划落实到村,贫困户脱贫计划已下达到乡镇村,村级正在落实到贫困户。

三是选派了驻村帮扶工作队。7月31日,我们按照“硬抽人、抽硬人”的要求,精心选派了292个驻村扶贫工作队和98个重点村、后进村、难点村第一书记,并动员45家重点民营企业开展村企共建,做到了“五个全覆盖”,即全县所有村扶贫工作队全覆盖,贫困村、后进村和难点村派驻第一书记全覆盖,县领导联系乡镇包重点村全覆盖,县直单位参与精准扶贫全覆盖,重点民营企业联系重点村全覆盖。该项工作得到了办公厅的肯定,见《督办通报》第25期。7月31日上午,召开了千人动员大会进行动员,并举办了业务培训。当天下午,800余名工作队员全部进村入户开展工作。目前,工作队基本完成贫困户识别、复核、确认工作。

四是进行了扶贫工作现场推进和督办。8月24日,书记刘应文在马曹庙镇主持召开了全县精准扶贫现场推进会,会议参观了马曹庙精准扶贫工作现场,传达了全市精准扶贫现场会精神,各乡镇党委书记分别就各自的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表态发言。会后,各乡镇分别召开了县直机关、各村支部书记、县驻村第一书记、县驻村工作队队长、联络组长参加的精准扶贫动员大会,围绕“四个一批”及、市政府提出的三个时间节点进行了具体安排。9月2日,攻坚办再次组织5个督查组对全县驻村工作队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督办。

五是召开了县政府高规格会议。8月21日和8月26日分别召开2次会,专题研究精准扶贫相关工作。8月28日召开了四届九次(扩大)会议,讨论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会上县政府与乡镇党委、政府签订了脱贫攻坚任务军令状,县扶贫攻坚办公室与扶贫工作队签订了“驻村帮扶责任书”。这次会议从思想上进行了誓师动员,从工作上进行了督促落实,引导和推动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强化责任和担当,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扶贫攻坚上,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开展精准扶贫上,把干部精力集中到帮助群众脱贫上。

六是拟定了相关政策支撑文件。除了出台县政府《关于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之外,拟定了《关于推进产业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团风县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方案》、《团风县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工作方案》、《团风县精准扶贫时间表和路线图》等相关政策文件,还有几个文件正在积极拟办修订之中,准备近期出台。

七是创办了小额信贷扶贫试点。县扶贫办与县农商行联合创办扶贫小额信贷试点,通过市场手段运作扶贫开发,利用有限的扶贫资金撬动信贷资金,拉动社会资金,解决贫困户借款难的问题,创新了市场主体帮带贫困户利益联接机制。7月23日全市扶贫小额信贷创新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肯定了我县扶贫小额信贷“12345”扶贫模式(即搭建“一个信贷平台”,突出贫困人口和市场主体“两个主体”, 严格评级授信、项目推荐、贷款发放“三个步骤”,确保指标落实、项目直扶、帮扶带动、验收考核“四个到户”, 打造瞄准特困群体、落实特惠政策、形成扶贫合力、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壮大特色产业等“五项特色”)。目前这项媒体宣传的“金融扶贫团风样板”工程,已向282户发放贷款3220万元,落实帮扶贫困户315户、1812人。

八是开展了扶贫攻坚的密集调研。县“四大家”领导分别带队到各自的扶贫联系点开展精准扶贫调研,通过走访座谈、解剖典型等方式,认真听取群众脱贫的愿望和想法,总结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进一步摸清贫困底数、理清扶贫思路、完善脱贫举措。同时,按照、县政府的部署要求,县卫计局、民政局、扶贫办等部门分别对因病致贫人口、农村低保(五保)人口、扶贫移民搬迁对象等进行专题调研,为制定完善精准扶贫规划和政策体系提供有益参考。同时认真准备接待,圆满完成了省市各级领导对我县精准扶贫工作的调研任务,其中领导傅德辉对我县精准扶贫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九是正在开展各种精准扶贫示范点建设。1、扶贫搬迁示范点城投公司率先已争取到6.3亿元农发贷款,计划县级办6个示范点,每个乡镇办1-2个示范点,然后全面推开;2、办产业扶贫示范点和市场主体帮带贫困户示范点;3、培训转移贫困户劳动力示范点;4、电商扶贫示范点。各示范点创建工作由指挥部下设工作专班和牵头单位以及各乡镇具体负责落实。

二、存在问题。

前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工作进展不平衡。各乡镇各部门之间相比,有的乡镇和部门领导认识高、动作快、效果好,有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工作专班和牵头单位没有进入工作状态,没有尽到工作职责和牵头之责,导致工作被动滞后。二是工作推进速度不快。相比兄弟县市罗田来说,我们工作总体推进速度稍缓,没有掀起扶贫攻坚的高-潮态势,没有真正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三是工作成效不明显。相比上级领导的要求和贫困群众的需求,工作成效不很明显,工作特色不突出。

三、下段工作建议。

一是落实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贫困户。全县贫困户重新精准识别完成后,要落实全县各级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并实行包保责任制。在分类锁定贫困对象后,要依据贫困户家庭情况、资源禀赋、身体状况、技能条件,按照“一户一法”的办法因户施策,制定 “六个一”精准脱贫计划: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个发展项目,一户一种致富技能,一户一个包扶干部,一户一个脱贫时间,一户一个帮扶措施,建立精准帮扶台账。

二是落实市场主体帮扶机制。目前正在调查摸底全县市场主体的情况,落实市场主体帮扶机制,积极推动产业扶贫,方式主要为以下五种:一是龙头企业+贫困户,二是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三是家庭农场+贫困户,四是专业大户+贫困户,五是电商平台+贫困户。

三是层层落实减贫计划。各乡镇的减贫计划要到村到户到人到年度。工作要做到落实“三化”:1、落实信息化。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联网贫困信息大数据平台,逐户分析致贫原因,逐条录入指标信息,逐类制定帮扶方案,全方位帮扶,全过程监督。2、落实清单化。逐村逐户制定脱贫计划,建立脱贫“任务清单”,制定帮扶“责任清单”,形成核查“进展清单”,明确“问题清单”,实行跟踪销号管理。3、落实图表化。制作精准扶贫工作手册,乡镇、村绘制精准扶贫路线图和产业发展规划图及时间表。

四是建立八个方面的政策支撑体系。由各牵头单位负责制定七个政策支撑文件,一是产业扶贫方案(县农业局),二是搬迁扶贫方案(县住建局),三是医疗救助扶贫方案(县卫计局),四是教育助学扶贫方案(县教育局),五是培训就业扶贫方案(县人社局),六是民政兜底扶贫方案(县民政局),七是整合资金实施精准扶贫的意见(县财政局)。另外承担村级道路、安全饮水、危房改造、电力保障等十项重点工作的部门要分别制定各自的行业精准扶贫工作方案。

五是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按照四个一批的措施,加大扶贫工作推进力度。一要尽快制定政策支撑体系,通过政策的引导来推进工作;二要继续办点示范,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典型引路的作用,要培育和建立一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工作。三要全面推开,重点突出推进产业扶贫和搬迁扶贫两项重点工作。

六是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按照省政府《关于创新建立贫困县资金整合机制实施精准扶贫的意见》x政办发(2015)x号要求,以精准扶贫为引领,彻底打破“撒胡椒面”和“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的困局,化零钱为整钱,集中财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用精准扶贫规划为引导,以重点项目为主导,制定明晰统筹资金的来源渠道、使用平台、资金额度、内容进度、责任单位等,做到内容明确具体、资金流向清楚、责任分工明确。建立“以县为主体、省级支持配合,以财政资金为主体、引导金融和社会资金参与”的资金整合机制,合力推动精准脱贫。

七是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对下加强氛围营造,对上加强联络沟通。充分发挥新闻宣传部门,牢牢把握精准扶贫舆-论导向,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地宣传报道我县精准扶贫政策、先进典型等方面情况,激发和调动全社会参与精准扶贫的热情和积极性。积极引导社会扶贫,探索老板捐资扶贫、能人带动扶贫、大户帮助扶贫、招商引资扶贫、部门结对扶贫、合作组织服务扶贫等“六大”社会扶贫模式,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按照、省政府“精准脱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和、市政府确定我县2017年全面脱贫的要求,7月15日第16次会明确决定:把扶贫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县中心工作,作为总抓手来推动其它各项工作。围绕实施“1347”扶贫攻坚战略,从7月15日以后全县扶贫攻坚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维修工程安排10万元

草花陂是村最大的引水灌溉工程,始建于1964年,主体有:引水坝一座,灌渠长1000米,灌溉西门街、南门街等8个村小组的265亩耕地。始建至今已运行40余年,由于年久失修,工程老化且经常塌方,造成渠水断流,特别是2015年6月特大暴雨造成渠道45米塌方。

维修工程现已全面完工,正在办理请款手续。

2、村通组道路硬化工程安排10万元

村有小组至下屋小组约900米通组道路,原道路崎岖不平,雨天道路泥泞,给村民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影响了该村100多户人的生产生活。

该工程目前全面完工,正在办理验收请款手续。

3、至改扩建工程安排100万元

至改扩建工程项目资金安排100万元,实施路面硬化3公里。

工程全长约5.3公里,工程总造价约540万。于2011年申报,同年9月,经过省交通厅赣交规划字〔2011〕181号批准立项,并于2012年9月,经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2015年8月进行招投标,并开始施工。该路段涉及、坪光、五丰三个行政村5900多人,房屋2000多平方米,水圳4条,需征用土地27亩,地坟20多座,迁移移动、联通、电信、广电、高低压线等线杆30多条。目前资金缺口200万元,其中扶贫解决100万元,仍有100万元资金缺口。

目前已完成至坪光段3公里的路基平整,供电、电信、移动等部门已将施工范围内的杆线迁移到位。

三个工程项目,目前已完成两个,现只剩至改扩建工程未完工。其原因如下:该工程因上半年雨水较多,造成工程施工困难,工程队无法施工。

乡镇扶贫攻坚工作汇报(优秀16篇)篇九

xx乡位于xx县东南部,与xx、xx县交界。全乡面积xx平方公里,人口xx户,xx人,辖x个村、xx个村民小组。近年来该乡在县扶贫局的大力支持下,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自xx年以来全乡共启动实施了xx、xx等7个重点村建设,共争取扶贫资金398多万元,重点建设村组公路、农民用电、人畜饮水、产业开发、村容村貌等为主的民生工程项目,为该乡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人均收入由xx年的3364元增加到xx年的5688元,如今农业生产初显产业化格局,农民逐年致富,农村面貌发生了大的变化。

一、领导重视抓扶贫

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领导重视,建立一个完善的领导机构和组织网络,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从乡镇到村组到贫困户各个环节的顺利开展,为此,该乡专门成立了全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亲自抓扶贫工作,同时由一名副乡长具体负责扶贫工作的实施,并在各重点村也相应成立了扶贫领导小组、资金管理小组、项目监督小组等各项组织,每个重点村由一名副科级领导干部任组长,长期负责该村的扶贫工作,同时聘请了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知明人士,有文化的年青人、妇女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民群众等作为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扶贫工作,监督资金的使用和项目的实施。做到从乡到村各级扶贫组织健全,人员落实、管理严格,加快了我乡扶贫工作的进度。

二、方法多样抓扶贫

1、培育主导产业,进行产业扶贫。一是发展农业产业。立足当地海拔低气候温和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段提高产量和质量以及知明度。近几年全乡烤烟发展到xx多亩,年收入280余万元;西瓜种植1500多亩,年收入350万元,地膜洋芋达300亩,蔬菜小杂粮种植达1000亩,使xx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畅销县内外。二是发展畜牧产业,去年山羊存栏2800只,鸡存栏8000只,猪出栏3000头,使xx的腊猪肉远近闻名。三是发展林果业,继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在发展传统核桃、板栗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木瓜,使全乡的木瓜种植已达1500亩,全乡的林业年收入达280万无。四是发展传统产业,继续做大做强了烧酒生产,使该乡的苞谷酒、甘蔗酒闻名柞水。通过对各村主导产业的培育,各大产业已形成规模,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格局逐步形成。

2、实施移民扶贫,采取工赈移民与扶贫移民相结合,实施下山扶贫。在乡政府所在地的xx村边贸市场内实施集中安置,积极动员和引导高山边远的农户搬迁下来,几年来共扶贫搬迁196户788人,集中安置176户307人,在全乡逐步形成了山上耕作山下消费、山上挣钱山下享受的局面。

3、加强农民培训,实行智力扶贫。通过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对全乡农民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市场意识等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对外出农民组织参加劳动技能、法律知识、市场营销培训,增强劳动技能,提高就业竞争能力。近年来共举办培训班20多次,培训农民4000多人次,有150多人参加劳动技能等培训,有效地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切实增强了自主脱贫的能力。

4、引导、鼓励农民外出创业,实现异地脱贫。根据本乡可用资源有限的现实,大力引导农民外出创业。乡里专门成立了劳务输出领导小组,提供劳务用工信息,建立外出劳务人员档案,加强外出人员的跟踪服务。目前该乡外出创业人员达1000多人,他们主要在西安、山西、温州、广州、甘肃等地从事服装、冶金、机电、电子、泥水工等行业。并适时组织劳动力技培训,四年来共组织培训 158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全乡群众的创业本领,使大批农民外出创业,大大缓解了本地扶贫压力,是一条见效快的扶贫捷径。

5、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生产条件促脱贫。近年来围绕边贸市场建设加大了新农村建设,着重以交通、教育、通讯、四改等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使边贸市场一镇四小区三横二纵一环的建设格局初步形成,交通方面共投入500 多万元,完成xx大桥建设和18座便民桥建设、三条通村水泥路建设、四条路的通达工程和两条路的改造升级及各村的通组公路建设项目。教育方面兴建中心校教学楼,改善师生学习办公条件,得到了“普九”和“两基”的达标验收。通讯方面建立通信基站三处,安装了闭路电视,开通了电信和广电网。新农村建设已完成了五个村的重点村的建设项目,逐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三、措施到位抓扶贫

一是做到责任到人,组织到位。该乡与各重点村签订项目实施责任状,明细考核标准,每一个项目都有1-2名副科级领导干部负责抓落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出现违规现象将直接追究第一责任人责任,重则处于行政处罚、轻则批评教育,并将工作完成情况与年底考核相挂钩,同时在每个项目实施时,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确定工作人员,专项负责项目实施,做到项目不结束,人员不撤离。

二是发动群众,共同参与,确保扶贫项目见成效。该乡积极转变扶贫方式,由政府主导式扶贫向群众参与式扶贫转变,通过宣传教育,激发广大贫困户的热情和积极性,发动贫困人群积主动投身于扶贫工作,参与扶贫开发,从“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通过自身辛勤劳动取得扶贫效果,让群众亲自选准自己的扶贫项目,政府统一引导服务,不断壮大各村的特色产业,实现增收。

三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贫困户自我脱贫能力。为提高贫困人群的生产技能,该乡还专门组织群众到xx、xx、xx等地考查学习,学习别人的种植养殖技术,解决我乡群众“想致富、没技术”状况,为扶贫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四、超前思维抓扶贫

项目建设规划先进,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谋划好后期的工作,在乡级各套班子成员深入调研后,制定出了后期扶贫工作计划,要紧紧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努力协调好各方关系,争取各部门的大力支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全乡的扶贫工作再上水平:

1、继续加大科技扶贫,加大培训力度,按“五学”要求培育新型知识化农民,从思想上、技能上解决制约脱贫的根本原因。

2、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继续抓好重点村建设,突出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使各村逐步达到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要求。

3、继续抓好项目建设力度,按照农村城镇化的建设要求,以边贸市场建设为主,实施好一批重点项目,逐步把该乡各村建设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新村庄,使xx真正成为在xx有影响、在xx有位次的xx名乡、产业大乡、教育强乡和经济富乡。

一、近几年扶贫开发情况

围绕“按照“便民修道路,富民输劳务,发展引项目,落实抓干部”的工作思路,以“突出项目建设、发展高效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为突破点和切入口,加大基础设施、结构调整、基层组织等方面建设力度,取得扎实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抓整村推进,完善基础设施。近年来,集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财政支出85%以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工程,解决了“行路难”;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基站、网络通讯,解决了“通信难”;新建了镇卫生院,全面实行新农合,解决了“看病难”;新建了中心校,镇中学宿舍,完成教学点调整,义务教育阶段全免学杂费,义务教育入学率100%,解决了“上学难”;完成了农电网改造,解决了“用电难”。全镇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二)抓资源开发,促农民增收。由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加快了果业、毛竹、林业等特色资源的开发,农产品得到升值,资源优势开始转变为经济优势。果业面积已达22800亩(其中密桔13600亩,脐橙9200),其中连片200亩以上的精品果园有8个;全镇共有林业面积32万亩,其中毛竹林基地面积6.5万亩。同时,扎实开展了农民实用技术和农民技能培训,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掌握了一技之长,拓宽了农民致富渠道,劳务收入明显增加。

(三)抓政策落实,完善社会保障。我们高度重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惠农政策的落实,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全镇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富民惠民政策;二是全面落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三是不断健全民政救助,及时安排发放救灾救济款物,加强低保规范化建设,扎实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四开展广泛的支持和扶助活动,让受灾群众、农村贫困人口、计划生育贫困户、贫困党员等普遍感受到党的恩情、政府的温暖,享受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四)抓新农村建设,改善生活条件。一是村庄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先后完成了上坪集镇建设规划设计和69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投资400万元,以精品建设点为重点,以点带面推进了18个新农村建设点建设,农村面貌得到较大改观;二是全力实施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完成了654户农村危旧土坯房的改造,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三是加强民主管理。改革村级管理办法,对所有村级集体收入和转移支付经费一律实行“村财镇管、镇管村用、民主理财,规范管理”。对村级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奖得动心罚得心痛,实现村民自治与政府工作的对接,促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五)抓基层组织,增强发展能力。建立了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度,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分工,分解了任务,使责任落实到个人、落实到每个环节。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建立健全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完善了村组干部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先后有两名优秀村支部书记考录为乡镇事业干部,村级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明显提升。

二、存在问题

一是产业发展不足,贫困人口较多。镇地处高寒冷凉的山区,海拔在400米以上,属典型的立体气候,每年冷涝灾害频繁,对农作物生长极为不利。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果业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且黄龙病综合防控形势严重,耕地面积6019亩,人均可用耕地0.46亩,主要种植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结构单一,产值较低,竞争力较弱。虽然我镇拥有丰富的铁、铀、铅锌等矿产资源,但是目前铁矿只是小规模开采,铀矿、铅锌矿等优势矿产资源未被开发利用,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工业对镇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小。同时,由于全镇农民文化素质底,思想还比较保守,知识结构短缺,劳动技能不强,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全镇仍有贫困人口2930人占22.4%(今年争取脱贫779人),五保户54人,低保户477人占4.2%。农村居民居住条件较差,全镇仍有566户(2012年改造186户,2015年改造468户)居住在土坯房中。

二是财力不足,债务包袱沉重。由于全镇经济缺乏支柱产业,企业培育和发展滞后,开辟和培植新的税源尤为艰难,财政税收也就逐年减少。由于财力有限,要保持机关正常运转都十分困难,更无多余资金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镇因公路、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负债近1000万元。由于债务缠身,镇政府在抓经济发展中往往感到压力重重,举步维艰,巨额债务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一道难以逾越的“坎”。

三是基础设施滞后,群众生产生活不便。由于受地理位置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自身财力不足等影响,全镇基础设施水平较差,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待改善。一是农田水利设施亟待改造。基本农田建设、水利设施建设、机耕道路等建设滞后,多为改革开放以前修建,很难进行全面整修,抗灾能力差,水系配套不足,综合生产能力不高。二是通电视覆盖率有待提高。全镇仍有3个行政村71个村民小组1530户不通有线电视。三是电网改造有待加快。由于电压不够,用电安全较难保障。四是公路等级低,群众出行难。全镇有公路60公里,其上坪至松山坳线21公里,高头至杀人坳线19公里,村村通20公里,但由于都是低等级公路,弯多路陡,受恶劣气候影响严重,管养困难,近期才开通1路客车,群众出行难,运输难的现象依然突出,整体效益发挥不足。

四是投入不足,公共事业滞后。虽然长期以来我镇在文化、教育、卫生上的实行了高投入,但是总量较小,公共事业建设滞后。全镇现有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中学,5所教学点,6所幼儿园,退休教师35名,在职教职员工86名,在校中学生266名,小学生662名,幼儿学生374名,校舍面积11400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仅10平方米,有d级危房3600平方米;有镇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9间,村医11名,医疗设备陈旧,医技水平偏低,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全镇综合文化场所和农村现代信息场所缺乏,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较贫乏,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少。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1、与整村推进相结合,实施一批项目。我们将抓住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政策机遇,加快融入对接,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工程、通组水泥路建设等一批项目。

2、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建好一批村庄。围绕全市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加强村庄的环境整治,增强群众的卫生意识,引导农民转变落后的生活方式,达到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美化优化的目的。

3、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培养一批能人。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全镇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紧紧围绕服务群众这个重点,扎实推进“双培双带”工作,充分发挥能人带动和示范作用,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基层组织更加坚强有力、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镇村经济更加发展壮大。

四、建议

1、建议给予政策支持。建议上级在贫困乡村扶贫项目资金安排上考虑边远贫困乡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等方面的特殊情况给予制定特殊扶持政策,增加项目资金和物资预算投入,以便项目的顺利实施和产生的实效。如项目的前期调研评估、后期管理服务资金上没有列入项目预算,导致一些项目没有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

2、建议给予项目支持。一是在农田水利项目给予支持。受柑橘黄龙病的冲击,部分农民有意愿恢复土地水稻种植,对水陂水圳修复愿望较为强烈;三是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建议加大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帮扶力度,提高客运班线通行密度,方便群众出行。三是建议加大农村电网改造,提高用电质量。四是给予农村信息化工程项目支持。建议每个行政村设立1个农村信息化点,方便群众获取生产生活信息。五是扶持建设农民培训就业基地。建议在每个镇建设1个农民培训基地,提高农民技能,方便群众外出务工和返镇创业。六是扶持建设综合文化场所。建议在每个村建设1个农村文化场所,丰富群众业余生活。七是加大农村大病救助力度。农村因病致贫严重,建议加大农村大病救助力度,破解因病致贫问题。

3、建议给予资金支持。由于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救灾减灾投入巨大,历史债务较重,由于可用财力不足,要靠自身力量还清历史债务极为困难,建议能综合考虑镇级承受能力,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分别给予帮助支持,化解历史债务。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在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级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在县环保局、县国税局、县养路段、县医保局、县安监局、房管所、文轩书店为派驻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按照中央、省、市、县的决策部署,以党的和十八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扶贫到户、责任到人,在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复核清退、补登贫困户帮扶工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明年扶贫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强化学习,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根据工作要求,我乡成立了以书记、乡长为组长的扶贫攻坚领导小组,下设专门的办公室。曾多次组织全乡党员干部和驻村工作组学习上级下发文件,特别是对开江委办〔2015〕135号、开江委办〔2015〕165号、开委办发〔2015〕25号、开委办发〔2015〕26号以及开委办发〔2015〕28号文件进行了反复学习,切实提高了对精谁扶贫工作的思想认识。为进一步核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精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我们清理不符合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新进了一批确实需要帮助的贫困户。同时、为了避免在产业发展中闭门造车、走湾路、立错项目,我们解放思想,善于走出去,借鉴学习他人在扶贫开发中好的产业项目和成功的先进经验、技术,先后考察了xx县的香椿种植产业、xx县的香椿成品加工及产品生产线、xx县的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基地。通过走出去学习,不仅开拓了产业发展思路,更坚定了扶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

(二)强化措施,狠抓工作落实

我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要求驻村工作组的“第一书记”和成员要沉下心、扑下身,扎根农村,贴近群众,积极思考全村脱贫规划,并根据该村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制定了脱贫规划。让精准扶贫工作得到合理、有效推进。

二是建立民情台账,精准实施接对帮扶。驻村重在贴近群众,按照、县政府的工作要求,我乡要求全体驻村成员吃住在基层,深入各家各户,与群众交心谈心、接对认亲。在前期摸底调研的基础上,制定详细完善的民情走访表,走访内容涉及耕地、林地、房屋建设、生产生活基本条件、主要收入、具体困难和民生诉求等方面,切实掌握家庭实际情况,真正了解群众所需所想,全面分析群众致贫原因,为制定脱贫计划打下基础。为实施一对一的帮扶,县环保局、县国税局党员干部共联系帮扶保全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46户,469人。看望慰问困难群众直接投入折资共2.5万元,并与联系村三角寨村、大兴庙村的贫困群众同步实施认亲结对帮扶。

石和寨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0户共433人。对该村的帮扶工作,他们做到了“六个全覆盖”:一是领导联系帮扶全覆盖。县安监局xx县房管所、乡党委政府的每位科级领导干部,在石和寨村联系了15户居民户,其中重点帮扶了建档立卡贫困户4户。二是单位帮扶全覆盖。县安监局xx县房管所不仅对石和寨村进行了定点帮扶,还对联系村马鞍山村、复兴村及社区的贫困户开展了帮扶活动。三是驻村工作组全覆盖。由县安监局刘良平同志、县房管所曾小波同志、乡政府唐阳俊同志组成的驻村帮扶工作组全面进驻石和寨村开展帮扶工作。四是驻村农技员全覆盖。县农业局、县畜牧局及乡农业服务中心的农业技术人员,对石和寨村常年开展农业技术服务指导,每半年开展一次农业技术专题培训,全面提高群众脱贫致富的科技能力。五是“第一书记”全覆盖。石和寨村驻村帮扶“第一书记”刘良平同志认真履职尽责,工作到岗到位,吃住在村上,常年开展好驻村帮扶工作。六是帮扶责任人全覆盖。县安监局、县房管所、乡党委政府针对石和寨村160户433人贫困户,按照科级干部帮扶4户、一般干部帮扶3户,全面建立了帮扶台账,落实了帮扶责任人。

白腊园村县级联系部门为县政协,联系领导是县政协副主席文挥章,帮扶部门为县养路段、县医保局、文轩书店,牵头单位为县养路段。县养路段成立了由支部书记、段长叶林全为组长、支部副书记周浩为副组长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段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为段帮扶单位联系领导,段科级上以干部1名,联系贫困户3户,提供生产生活物质帮扶300元;段副科以上领导干部2名,联系贫困户2户,提供生产生活物质帮扶200元,段中层以上党员干部与白腊园村贫困户结成一对一的帮扶。县医保局和文轩书店分别指定了帮扶工作联系领导和联系人,领导干部和职工直接联系贫困户,进行了结对帮扶。单位帮扶全覆盖。乡白腊园村有一个县级部门(县政协)、一个帮扶牵头单位(县养路段)、两个协助单位(县医保局和文轩书店),各帮扶单位按照的要求各自履行帮扶职责,并根据各自的特点、优势全力以赴进行帮扶,实现了单位帮扶全覆盖。驻村工作组全覆盖。在乡白腊园贫困村组建了驻村工作队,工作组成员有养路段驻村第一书记王锡元、医保局驻村干部阳如猛、1名乡分管领导干部、2名以上乡驻村干部,切实做到“村村都有工作队、户户都有责任人”。

驻村农技员全覆盖。白腊园村正在配备农技员。农技员将对白措园村产业发展起着技术指导作业,将对有助于百亩药材种植户增收增产。“第一书记”全覆盖。今年养路段王锡元被选派驻乡白腊园村任该村第一书。帮扶责任人全覆盖。养路段以支部书记段长为驻村帮扶工作主要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各协助单位分别指定了责任人。

三是严格把关,精谁识别。按照省、市、县相关文件要求,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驻村工作组联合乡挂包领导、村支两委班子领导联系全覆盖。在9月、10月先后两次对保全寨村2015年识别的179户贫困户进行了清理复核,逐社逐户登门走访,按户调查,严格程序,严格把关,按程序实行民主评议,张榜公示,坚决杜绝重亲厚友的现象发生。目前共清理清退贫困户40户、146人,重新识别后新进贫困户20户、70人,使真正困难的家庭得以登记确定,为“六个一批”分类细化等精准扶贫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改善办工条件,助推基层党建。之前,保全寨村委会办公条件比较简陋,无电子办公设备,无防暑降温设备,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正常办公。工作组向其大后方环保局和国税局主要领导汇报后,得到高度重视,两单位分别送去空调、电脑、打印机等价值约3万元的办公设备,办公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为村支“两委”顺利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及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打下一定物质基础。

五是注重宣传发动,狠抓思想扶贫。县挂包领导杨元辉副主席于9月16日深入到村社开展了扶贫政策与脱贫知识巡讲,给村民及村干部上了一堂深入浅出的扶贫攻坚课,也是一堂洗礼村民“等靠要”思想的思想政治课。环保局大力开展生态新村建设宣传活动,印制宣传资料800份,结合入户调查走访工作,将宣传资料发放到户,送入手中,确保党的政策和重要意义家喻户晓;国税局开展了“便民春风入村入户”税收优惠政策宣传活动,共发放税收宣传资料200余份,增强了村民对税法的认知,提高了对税法的遵从度。11月初,集中三天时间深入到各社召开村民大会,宣传精准识别清退复核要求,将扶贫政策、清退原因、补登条件宣传到位,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公开透明,消除村民的猜疑和顾虑。

白腊园村工作组紧紧围绕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针对拟定的扶贫措施和扶贫计划,首先养路段利用自身优势落实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向上级部门争取200万元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资金,拟计划修建4.5公里的硬化村道公路,针对村民反映出行难的问题,目前段领导班子以及工程技术人员陪同县政协领导对该路进行了实地勘察。该公路连通乡白腊园村、长岭镇复兴寺村、重庆万州弹子镇。该路修建成功后将成为乡、长岭镇、万州弹子镇两省三镇的经济发展枢纽,直接带动该村的茶场、鲵鱼等种植养殖产业的发展,吸引企业或个体投资休闲度假村等服务业,直接受益村民40户120余人,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驻村工作组的协调沟通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一是养路段和医保局先后向白腊村赠送新的村办公用电脑、打印机及耗材,文轩书店赠送了农业科技书籍;二是通过驻村工作组争取了县及领导以及民政部门的支持,向多户缺衣少被的困难家庭添置了棉衣,解决御寒保暖问题,确保他们平安、顺利渡过冬寒;三是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通过民政部门及时帮助解决了户计生纯女户、家庭特困户、五保户、孤儿特困户解决一些生活难、读书难等实际问题。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社区作为新一轮经济薄弱村,同时作为*主席帮扶挂钩点,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根据上级要求和指示,把脱贫攻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住机遇,聚焦重点,强化责任,持续增强造血功能,做好农民致富、集体经济增强,不辜负领导的期望。现将我社区工作情况如下:

一、***社区基本情况

**社区位于**街道西南部,社区2012年10月份由原**村与**合并,面积12.6平方公里,耕地6259亩,林地1500亩,水面1500亩。境内有小(1)型**等5座10万方以上重点塘坝。社区有41个居民小组,1165户,4168人,现有低收入农户98户,234人。社区有员先锋模范作用教育活动,积极做好党员发展和培养工作。风清气正地完成区党代表选举工作。

三 存在的困难及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条件比较落后。近年来虽通过等外路、一事一议等工程解决一批灰色化道路,方便了群众出行,但2015年实施5公里和今年实施的等外路,除去各级补助外,尚缺口120万元,辖区41个村民小组,仍有10条道路是石子路,群众出行仍然不便,仍需帮扶单位扶持。农田水利实施配套不完善,5个10万方以上的当家塘未整治,隐患较多,农田泵站等配套不完善,小流域治理工程的清障等,都需要村里配套资金,新长线提档升级,工程由交通部门负责,但矛盾协调、拆迁、征用土地、赔青等由街道、村负责,资金仍有缺口。

二是村集体经济薄弱。村虽拥有茶园,但受市场影响,收入不稳定,标房资金也不明确,连续数年集体经济收入低于60万元,无力为群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实事,不能为群众解决一些难题,开展工作瞻前顾后,村级正常运转不畅。

三是农民增收渠道较窄。由于我村地理位置相对较偏,辖区没有工业企业,故农民务工渠道不多,只能靠临时性打零工,农民增收比较困难。

四是办公条件急需改善。社区2012年二次合并后,原村部位置偏僻,为民服务大厅较小,多项功能配套不健全,已不能满足办公需求。社区拟在老新街小学院内新建800平方综合服务楼(约需资金200万元),为群众办事提供方便。此项目需要得到陆主席及帮扶单位的支持。

四、全力下一步扶贫攻坚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上级部署和陆主席的要求一是全力做好低收入农户增收。现有低收入农户98户。其中普通低收入农户34户,低保低收入农户64户,共234人(详细名单见附表),对所有低收入农户的家庭情况、人口情况、劳动力人数、致贫原因及生活现状等全面了解核实,建立完整台账。逐户制定帮扶措施,根据上级2332脱贫计划, 2016年完成19户农户的脱贫工作,2017年30户,2018年30户,2019年19户。抓住市领导下基层“四解四促、万名党员干部帮万户、百企挂钩帮百村”活动的机会。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把救济、保障、项目带动等扶贫举措综合起来运用。加强,对劳动能力的加强劳动技能培训,通过创业、就业等多策并举帮助低收入农户脱贫形式,实施开发式结对帮扶,对完全丧失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实行低保兜底式扶持。积极推进产业扶贫,落实优惠政策,为扶贫农头企业做好服务,带动贫困农户增收。

二是全力增加集体收入。围绕村稳定性收入达100万元的目标,继续做好茶园经营,实施茶园提档升级 ……(未完,全文共2145字,当前仅显示1363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收藏《》)

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是以罗霄山脉为中心的湘赣边境邻近地区,是国家确定和启动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之一。我市xx县和xx县纳入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片区两县现辖35个乡镇,1个农场,面积4530平方公里,人口81万,分别占全市总面积和总人口的40.2%和20.5%。为把握重大发展机遇,推进扶贫攻坚进程,市政协主席会议决定,成立由曙光主席牵头、夏盛副主席任组长的“推进罗霄山株洲片区扶贫攻坚工作”课题调研组,由研究室承办。调研组从3月至7月底,到xx县、xx县两地和市发改委、市农办、市民政局等市直部门开展调研,召开座谈会10多场次,并赴湘西自治州、重庆等地考察学习。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罗霄山株洲片区扶贫攻坚的基本情况

2015年,国家制订了《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市政府非常重视罗霄山株洲片区两县的扶贫攻坚工作,按照中央和省里的总体部署,动员、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攻坚克难、砥励奋进,扶贫开发取得了一定成绩,有力地促进了片区两县的经济社会发展。

(一)因势制宜,扶贫工作有序开展。市县两级因势制宜,积极筹备,切实采取有力措施,有序开展了扶贫攻坚相关工作。一是编制了实施规划。片区两县编制了《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5-2020年)》,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思路,从总体要求、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就业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贫困村脱贫致富、改革创新与保障机制、政策支持与重点扶持对象等方面进行了规划。两县入库项目320个,总投资508.2亿元。xx县入库项目152个,总投资231.3亿元;xx县入库项目168个,总投资276.9亿元。实施规划已于2015年6月18日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二是健全了组织机构。成立了以为组长的罗霄山株洲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工作办公室。片区两县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抽调专人组成了工作办公室。三是争取了重大项目。截止到2015年6月30日,片区两县重点开工建设项目168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06个。xx县的意心水库、石油天然气仓储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已经纳入国家扶贫规划笼子。片区两县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上半年完成70.36亿元,同比增长43%。

(二)借势增收,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近年来,片区两县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民生进一步改善。2015年,片区两县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7.89亿元、财政总收入15.16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5.1%、27.4%。xx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608元,比上年增长2.9%。xx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888元,比上年增长5%。

(三)顺势强基,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片区两县内外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农村水电路网进一步完善,通讯、广播、电视设施覆盖面逐年扩大,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xx县完成“村村通”水泥公路887公里,xx县完成“村村通”水泥公路1560公里。2015年,片区两县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5亿多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3529处,治理病险水库14座,解决5.21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顺利推进,综合覆盖率达90.41%。

(四)乘势改革,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片区两县坚持以人为本,对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加大,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等民生问题得到了一定改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设备和人员基本配齐,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殡仪馆、社会福利中心等场馆的软硬件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供养制度和临时救助制度初步建立。2015年,xx县有各类学校69所,在校学生23365人;在全省率先实施“一卡-通”项目,新农合参合率98.32%;新农保参保人数94268人,参保率101.9%。xx县有各类学校296所,在校学生55951人;新农合参合人数49.8万人,参合率98.6%;新农保参保人数324687人,参保率96%。

二、罗霄山株洲片区扶贫攻坚工作形势严峻

按照国家新划定的人均年纯收入低于2300元为贫困人口的标准,目前,全市有贫困人口30.1万。其中,片区两县有贫困人口27.3万人,占片区总人口的33.7%,占全市贫困人口的90.7%(见表3)。这些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自然条件差、地形地貌复杂、自然灾害频繁的地区,扶贫攻坚形势严峻、压力很大、困难也多,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贫困程度较深,小康进程不快。党的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我市提前三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检测体系》测算,2015年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实现程度为89.8%,比2015年提高12.2%,年均提高3.1%,而xx县总体实现程度仅为77.1%,xx县为77.5%(见表4和图1)。片区两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明显偏慢,总体实现程度比全市低近13个百分点。按照提出的2017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片区两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实现程度要以年均4%的速度推进,难度相当大。

(二)经济比较落后,发展后劲不足。一是收入水平不高。2015年,我市罗霄山片区两县生产总值仅为全市的8.98%,财政总收入仅占全市的7.07%。xx县人均生产总值21024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2994元、农民人平纯收入3608元,分别为全市平均水平的44.3%、55.4%、32.9%。xx县人均生产总值18969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1489元、农民人平纯收入3888元,分别为全市平均水平的42.7%、27.6%、35.4%。两县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都有很大差距(见表5)。二是经济结构不优。片区两县第一产业占比过高,农村经济以分散经营为主,优势产业不优势,经济效益低;缺乏支柱性工业企业,没有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

或产业集群;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培育不够,在整个经济中贡献率过低。总体来讲,两县还是经济结构不优、经济活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三是基础设施滞后。片区两县还有23个村未通水泥公路,9个村未通电,40%的行政村没有进行农网升级改造;4.1万人常年饮水困难,20.4万人常年饮水不安全;各类山洪地质灾害隐患640处,威胁450个村13.5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水利建设滞后,80%以上的水利设施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年久失修,老化比较严重。四是公共服务不足。片区两县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技等基本公共设施严重不足,公共服务水平偏低。如基础教育有5.1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乡镇卫生院设备老化陈旧,标准化村卫生室仅17个;100多个行政村未通广播电视。

(三)机构运转不畅,推进力度不够。一是机构运转不畅。市里成立了扶贫攻坚领导小组,设立了工作办公室,明确了“6人小组”,但目前“6人小组”没有到位,也没有工作经费,日常工作主要由市发改委、市农办等部门分头开展,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工作指导、工作衔接、政策研究不够。在面上扶贫方面,湘西自治州、张家界、怀化、邵阳、常德、郴州等有扶贫攻坚片区的地州市的扶贫办都是正处级机构,而我市的扶贫办与素质办合并才是副处级机构。二是责任落实不到位。片区两县的《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已经批准实施,但具体到市级层面,工作责任还没有明确到市直相关部门和片区两县,工作落实还没有形成推进机制,工作评价还没有形成考核机制,在资金扶持、政策倾斜等方面则更没有纳入议事日程。三是工作氛围不浓。扶贫攻坚工作不仅仅是市扶贫办、市发改委的工作,也是全市各级各个部门的工作。而现在面对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历史机遇,很多部门缺少主动联系、主动对接,如果还不引起高度重视,炎陵、茶陵将会错失很多优惠政策、错失很多发展项目、错失难得历史机遇。片区两县有国家级贫困村32个,省级贫困村76个,但目前我市党建帮扶工作仅对两县4个村派驻了工作队。四是经费投入不够。全省13个地州市都安排了专项扶贫资金,长沙、湘潭两个没有贫困县的市也安排了700万元和400万元的专项扶贫资金,而我市是全省唯一一个本级财政没有安排专项扶贫资金的市。市扶贫办每年只安排了10万元工作经费。

三、对策与建议

调研组认为,国家出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政策是我市炎陵、茶陵的重大历史性机遇,扶贫开发政策不是永久性的,必须以时不我待、争分夺秒的紧迫感,借势借力,借水行舟,把握好这次重大发展机遇。调研组也认为,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市的小康,炎陵、茶陵是我市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炎陵、茶陵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市的全面小康。为此,调研组建议,推进罗霄山株洲片区扶贫攻坚工作,应做到扶贫攻坚推进能力、发展质量、要素保障水平“三个提升”。

(一)完善机制,提升扶贫攻坚推进能力

1.建立强力的领导和协调机制。一是完善市级层面的推进机制。市里成立了罗霄山株洲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但目前运转并不顺畅。建议明确一名领导协调此项工作,市政府进一步明确一名领导抓此项工作,尽快配齐配强办公室工作人员,保障其工作经费,明确市直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形成“领导、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市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切实承担对外协调、规划决策、政策扶持、督查落实、考核评价等职能;尽快制定出台推进罗霄山株洲片区扶贫攻坚工作的政策意见;参照国家、省里的扶贫攻坚任务分解,尽快将专项扶贫攻坚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市直部门;以强力推进规划落实为核心,尽快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扶贫攻坚工作考核。二是强化县级层面的执行机制。xx县、xx县必须强化主体意识,成立专门的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在基本情况摸底、规划编制报批、项目包装策划、政策对接等方面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市里要简政放权,对涉及扶贫攻坚工作的市级审批权限,应尽可能下放至炎陵、茶陵两县,报市有关部门备案即可。因申报需要加盖市级部门公章的,应“见章跟章”(即不再对申报事项进行专门论证,县级认可即予同意)。三是建立跨区域的合作机制。本着政府推动、市场主导,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协调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推动炎陵、茶陵融入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大格局。积极发挥在片区扶贫攻坚中的'推动作用,大力推进片区发展战略、城镇规划、基#from http://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市场体系、产业结构、生态环境、社会事业、扶持政策等“十大统筹协调”。大力加强与江西省及省内xx市等片区内扶贫攻坚对象的联系、合作,打破行政区域框架,积极参与片区内的扶贫攻坚工作联席会议等经常性合作平台建设,针对片区共性问题,围绕片区共同利益,联合向上级积极争取扶贫攻坚政策、项目、资金等。

文章出自http://,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2.加大部门和财政的投入力度。一是加大“一对一”扶持贫困村的工作力度。市领导“五个一”联系点应向片区内的贫困村倾斜。建议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调动全市行政资源,从明年起开展市直部门联系片区两县贫困村“一对一”整村扶贫工作,采取“领导办点、部门包村、干部驻村”三级联动包村扶贫攻坚制度,一包连续至少三年,由帮扶部门对贫困村脱贫工作全面负责,责任到底,特别要突出产业扶贫,培育“造血能力”。实行贫困村整村脱贫考核验收制,做到群众不脱贫、扶贫不脱钩、干部不离村。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议市里尽快设立扶贫攻坚专项基金,参照长沙、湘潭等市州标准,每年市财政安排700万元左右扶贫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形式,激发两县扶贫攻坚工作积极性。鉴于两县旅游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建议市里明年起连续五年每年拿出3000万-5000万支持两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大部门经费倾斜力度。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兽医水产、民政等部门的有关资金,应向片区两县倾斜。同时把专项计划扶贫、惠民政策扶贫、行业部门扶贫、对口支援扶贫以及社会各界扶贫紧密结合起来,对有关资源进行整合,发挥最大效应。

3.营造浓厚的扶贫攻坚氛围。一是加强宣传工作。新闻媒体应大力宣传中央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有关政策和精神,及时报道我市推进扶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情况,努力营造全市推进扶贫攻坚工作的浓厚氛围。二是加强部门配合。把实现扶贫攻坚目标作为市直各部门、各行业共同的责任,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真正形成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互为支撑的大扶贫工作格局。三是加强工作通报。建议借鉴城市创建和城乡同治工作的成功经验,每月或每季度对市直相关部门和炎陵、茶陵推进及实施扶贫攻坚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市里拿出专项资金,表彰奖励工作落实好的市直相关部门,县里则用以奖代补的形式来表彰。

(二)增强后劲,提升区域发展质量

1.打好生态牌,着力培育以生态经济为核心的产业体系。炎陵、茶陵最大的优势是生态。应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生态优势,走“后发赶超、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在炎陵、茶陵两地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严格执行环境准入制度,切实保护片区生态资源,推进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环保经济发展。农业上,全力发展符合国家产业导向、有广阔市场前景、具有可持续发展优势的生物资源相关产业。将休闲观光农业作为重要产业来抓,帮助两县包装策划好休闲观光农业有关项目;重点支持中药材、油料、茶叶、烟叶等优势产业的发展,做到优势产业优先发展;支持两县加快禽畜、果蔬等优势生物产品产业化;支持两县积极培育林下经济、有机农业等新型绿色经济形态。工业上,坚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以产业集聚为重点,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支持片区两县结合《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要求,借势升级,加快调整工业结构和发展方向,着力培育以生态经济为核心的工业体系;建议建设以农、林、茶、药、果等生物产品深加工为特色的扶贫产业园区,争取建成辐射罗霄山片区的生物产品深加工基地。服务业上,加快发展以现代商贸、通讯、信息和物流为重点的生态服务业。

2.打好旅游牌,着力打造全国知名的生态文化、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我们认为,我市近年旅游升温温度还不够,主要体现在炎陵、茶陵的旅游业发展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两县要加大力度发展旅游业,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抓,建议市里明年起连续五年每年拿出3-5千万支持两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两县也应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尽快使两县的旅游业提档升级。支持xx县抓好炎帝陵景区的配套建设、神农谷景区的配套建设、神农谷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建设等工作。支持xx县抓好东阳湖、茶祖印象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家庭农场”,积极开发农业休闲观光类旅游项目,探索旅游与农业相结合的产业融合道路,努力提升特色农林产品附加值,增强旅游富民能力。整合全市力量,研究和开展旅游形象策划推介,提升旅游宣传水平。两县应加快特色旅游商品开发,拓展旅游消费市场,努力提高旅游业收益。通过加强区域协作,积极推动炎陵、茶陵融入大井冈山旅游组团,努力建成全国知名的生态文化、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

3.打好城乡融合牌,着力推进异地移民搬迁。应将扶贫攻坚工作与新型城镇化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山区农村人口向县城、中心镇和集中聚居区转移,减少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的人口数量。加速产业发展,以园区企业为重点提供转移人口的就业岗位支撑;制定更优惠的个体经营创业扶持政策,进一步降低农村转移人口从事工商经营的门槛,增强自主创业就业能力;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强引导,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组织化程度,巩固贫困地区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加大保障性住房供应,试水农村承包地权、林权、宅基地和农民住宅置换保障性住房工作,吸引农民“洗脚进城”。积极推进异地移民搬迁,对远离城镇、远离交通干道、生存环境恶劣和缺乏发展条件,以及生态环境脆弱的贫困人口和村(组),在坚持群众自愿原则的前提下,积极引导群众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移民搬迁。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定向定点招工、完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等措施,切实解决好搬迁户的后续发展问题,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三)强化支撑,提升要素保障水平

1.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市区与炎陵、茶陵两地干部交流力度,有计划选派优秀年轻干部深入扶贫攻坚工作一线。夯实炎陵、茶陵两县基础教育,进一步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名师援教工程,每年遴选更多的优秀教师赴两县交流援教。实行学校结对帮扶,市内名校与两县的贫困地区学校结对援助,实现教学信息、先进教学技术手段、先进教学经验的充分共享。广泛开展各类形式的助学活动,到2015年,应确保两县不再出现因贫困失学现象。本市职教院校要立足服务扶贫攻坚,进一步减免炎陵、茶陵两县学生就读市内职教院校的学费,力争到2015年实现学费全免。

2.激发金融扶助活力。炎陵农村商业银行、茶陵浦发村镇银行的相继成立,已经成为我市乃至全省、全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成功示范。要进一步释放农村金融改革红利,大力推广“三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村担保贷款、农村信用贷款等多种形式的涉农信贷业务。进一步放宽上述银行股权认购条件,吸纳民间资本,尤其是农村小额资本参与金融收益分配。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和贷款担保风险补偿金,支持融资性担保机构从事中小企业担保业务,引导金融信贷资金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强化地方金融对重点和新兴产业的支持,努力提升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能力。设立扶贫保险引导基金,加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支持力度,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发展特色农业保险和小额扶贫保险,提高小额保险覆盖面。

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水、路、电、气、房和优美环境“六到农家”工程,2015年实现村村通水泥公路,组组通公路,85%的村进行农网升级改造,消灭无电村。大力争取国家规划中已明确的井冈山——炎陵高压天然气管道、茶陵—炎陵—桂东500千伏输电线路、茶陵—炎陵—桂东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项目早日落地开工。加强防灾减灾类基础工程建设,加强山区地质灾害防范预警,重点防治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山区多发灾害,防止因灾致贫、因灾返贫。

4.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大力加强医疗保障能力,积极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片区两县试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由选择参保或参合,扩大城乡基础医疗保险受益面。提高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和基本药物实际报销比例,扩大报销范围。市财政应安排部分资金用于片区两县的社会保障、优抚、低保资金配套,改变目前市区低保覆盖反而高于贫困县的“倒挂”现象(配套能力强弱影响低保“指标”多少)。在确保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农村新型养老模式的探索,如在政府的主导下,适宜的对象以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富余住宅使用权等换取一定的保障。在大力推广农村老人集中供养的同时,引导开展邻里互助、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农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服务。

乡镇扶贫攻坚工作汇报(优秀16篇)篇十

我是xxx村书记xxx,我们村是省级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苦户xxxx户、xxxxx人。xxxx年,我们村先后接受市、县各级相关扶贫检查5次,在镇党委、政府和镇扶贫办的指导下,我村在迎检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为了更好地迎接各级检查,我村有目的的加强相关扶贫信息的管理工作,提高扶贫信息的准确性和逻辑性。由于我村贫困人口较多、工作量较大,村文书xxxx经常起早贪黑整理相关扶贫资料,在付出极大的辛苦的同时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在今年各级检查中,我村的扶贫档案得到了各级检查部门的好评与认可。

驻村工作队经常入户走访、摸底调查,协助村两委整理相关扶贫资料、打印存档,为提高我村扶贫资料的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村扶贫产业以食用菌为主,经过近10年的平菇种植,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进一步巩固壮大食用菌产业规模,起到脱贫致富示范引领作用,我村今年以种植xxx为主,冬蘑的特点是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成品可鲜食也可晒干。包保单位xxxxxx今年投入扶贫资金xxxx购买xxxxx,预计年底销售收入可达xxxxx左右,纯收入可达xxxxx元左右。

按照相关文件的要求,今年的扶贫产业还包括xxx、xxx和甜xxxx。现在xxxx销售已经接近尾声,下周xxxx便可成熟,包保单位xxxxxx将高于市场价收购,相信今年我村贫困户年底分红能够完成年初设定的任务。

我村环境基础较差,一年来经过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努力,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和财力,我村人居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通过一系列不懈的努力,初步做到了x“只要有人家,房前屋后都是花,大道埋汰就得扫,路边无杂草,不留一处死角”。

我村有xxx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在家有劳动能力的有xxxx户,经过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多次研究,决定在全村范围内进行设岗分段,责任到人,狠抓环境治理,通过努力,我村道面卫生有了明显改善。

以上是我村在迎检方面总结出的一点经验,跟其他兄弟村屯相比,我们还有很多不足,很多地方做的不到位,很多方面还差的很远。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请镇领导更多的指导我村工作,其他兄弟村屯更多的支持我村工作,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完成镇党委、镇政府交给我们的各项工作任务,努力做到各类检查合格,卫生达标,在xxx年年底向镇党委、镇政府交上一份圆满的答卷。

谢谢大家!

乡镇扶贫攻坚工作汇报(优秀16篇)篇十一

扶贫在构架和谐社会,增进城乡居民亲情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更为突出。

根据省委、市委、县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省、全市、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部署,我镇按照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和“六个到村到户”的要求,严格按照规定步骤和时间节点开展工作。

县“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工作会议后,我镇立即组织召开了党政联席会,研究成立了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和督查组,建立了独立办公室,明确2名业务人员到办公室工作。充分利用干部职工会,党员说事会、小组长会等平台,对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六个到村到户”、“四个一工作法”和市委胡吉宏书记到海雀的4篇。

调研报告。

等进行了学习传达。同时,通过召开群众会、驻村干部走村串户、镇工作信息平台、党务村务公开栏、《林泉之窗》期刊等方式在群众中进行广泛宣传。为了加强学习力度,我镇专门将精准扶贫“四个一工作法”、“六个到村到户”好和海雀精准扶贫“十子歌”等宣传资料印发各领导班子成员、驻村干部、村干部等进行学习,同时组织群众自编自演精准扶贫“十子歌”、快板表演等。强化了宣传力度,调动了广大干部工作积极性,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

1、建档立卡工作。严格按照规模分解、初选对象、公示公告、结对帮扶、制定计划、填写手册、数据录入、联网运行、数据更新等九个步骤,按照相应的时间节点,完成1330户5091人和8个贫困村识别的建档立卡工作。

2、结对帮扶到村到户。按照“六个到村到户”精准帮扶要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在县派4个县直单位帮扶我镇的基础上,结合全镇及各村综合条件等情况,从镇属各单位、各村(社区)选派干部、村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等一共282名帮扶人员,各村建立了一支由驻村组长为组长、县帮扶单位干部、驻村干部、村干部、村里致富能人为成员的15个扶贫工作队,结对帮扶326户1250人的贫困户,要求每个帮扶责任人每周至少到村到户1次,认真摸清帮扶贫困户基本情况,找准帮扶办法,制定帮扶脱贫计划,按照“不脱贫不收队”的工作要求进行帮扶。通过扶贫工作队进行实地调研、进村入户走访、分析致贫原因并找准帮扶突破口,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出了林泉镇和15个村(社区)的“1+7”

工作方案。

并具有可操作性。

3、产业扶持到村到户。在稳定粮烟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策”的产业扶持办法,通过能人引领、合作社示范,建立了清塘村575亩烤烟东部试验站,林泉镇惠鑫农民专业合作社1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林泉社区、增坪村、山海村共300亩核桃基地,新水村500亩蔬菜基地,周寨村、营脚村共1000亩的大葱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协调贫困户到基地打工提高收入。目前,共流转土地3975亩,群众在基地务工收入共240余万元。通过县“122工程”的实施,目前正在实施清塘村林下养殖黑土鸡6000羽,共覆盖贫困户30户和困难农户60户,周寨村王沟养羊项目500只,覆盖贫困户25户。林泉镇新水村20xx年脱毒马铃薯优质薯种植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覆盖农户265户,可使农民增加收入30万元。

4、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到营脚、增坪等村组织农民培训2期1289人,职业院校到新水村举办培训班1期60人,农民讲师培训10次600余人,计划输送60人到职中学习培训。

5、基础设施到村到户。实施涉及清塘、新水、余姚、卫星、海子、周寨、林泉、增坪等8个村的通村水泥路共26.4公里硬化工程,现已完成路基13.6公里、路肩8.5公里、基础垫层1公里、路面硬化0.3公里;投资各200万元的清塘村、卫星村的“烟草扶贫新村”建设工程,“一事一议”部分已基本结束,涉及招投标的项目,目前正进行人饮工程水池的修建、管道的铺设和太阳能路灯的安装等设施施工中;清塘村“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总投资226万元,目前进度已过半;新水、海子、卫星等村计划农网改造1057户,新水村已改造51户,海子村、卫星村正进行线路施工中;深圳光明新区对口帮扶项目已落实规划和制定方案上报;烟草机耕道建设项目正在协调中;高锦村移民整村推进及避险解困项目也正在规划中。

围绕“按照“便民修道路,富民输劳务,发展引项目,落实抓干部”的工作思路,以“突出项目建设、发展高效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为突破点和切入口,加大基础设施、结构调整、基层组织等方面建设力度,取得扎实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抓整村推进,完善基础设施。近年来,集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财政支出85%以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事业。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工程,解决了“行路难”;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基站、网络通讯,解决了“通信难”;新建了镇卫生院,全面实行新农合,解决了“看病难”;新建了中心校,镇中学宿舍,完成教学点调整,义务教育阶段全免学杂费,义务教育入学率100%,解决了“上学难”;完成了农电网改造,解决了“用电难”。全镇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二)抓资源开发,促农民增收。由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加快了果业、毛竹、林业等特色资源的开发,农产品得到升值,资源优势开始转变为经济优势。果业面积已达22800亩(其中密桔13600亩,脐橙9200),其中连片200亩以上的精品果园有8个;全镇共有林业面积32万亩,其中毛竹林基地面积6.5万亩。同时,扎实开展了农民实用技术和农民技能培训,使农村富余劳动力掌握了一技之长,拓宽了农民致富渠道,劳务收入明显增加。

(三)抓政策落实,完善社会保障。我们高度重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惠农政策的落实,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全镇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富民惠民政策;二是全面落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三是不断健全民政救助,及时安排发放救灾救济款物,加强低保规范化建设,扎实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四开展广泛的支持和扶助活动,让受灾群众、农村贫困人口、计划生育贫困户、贫困党员等普遍感受到党的恩情、政府的温暖,享受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四)抓新农村建设,改善生活条件。一是村庄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先后完成了上坪集镇建设规划设计和69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投资400万元,以精品建设点为重点,以点带面推进了18个新农村建设点建设,农村面貌得到较大改观;二是全力实施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完成了654户农村危旧土坯房的改造,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三是加强民主管理。改革村级管理办法,对所有村级集体收入和转移支付经费一律实行“村财镇管、镇管村用、民主理财,规范管理”。对村级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奖得动心罚得心痛,实现村民自治与政府工作的对接,促进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五)抓基层组织,增强发展能力。建立了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度,成立了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分工,分解了任务,使责任落实到个人、落实到每个环节。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建立健全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完善了村组干部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先后有两名优秀村支部书记考录为乡镇事业干部,村级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明显提升。

一是产业发展不足,贫困人口较多。镇地处高寒冷凉的山区,海拔在400米以上,属典型的立体气候,每年冷涝灾害频繁,对农作物生长极为不利。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果业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且黄龙病综合防控形势严重,耕地面积6019亩,人均可用耕地0.46亩,主要种植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结构单一,产值较低,竞争力较弱。虽然我镇拥有丰富的铁、铀、铅锌等矿产资源,但是目前铁矿只是小规模开采,铀矿、铅锌矿等优势矿产资源未被开发利用,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工业对镇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小。同时,由于全镇农民文化素质底,思想还比较保守,知识结构短缺,劳动技能不强,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全镇仍有贫困人口2930人占22.4%(今年争取脱贫779人),五保户54人,低保户477人占4.2%。农村居民居住条件较差,全镇仍有566户(20xx年改造186户,20xx年改造468户)居住在土坯房中。

二是财力不足,债务包袱沉重。由于全镇经济缺乏支柱产业,企业培育和发展滞后,开辟和培植新的税源尤为艰难,财政税收也就逐年减少。由于财力有限,要保持机关正常运转都十分困难,更无多余资金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镇因公路、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负债近1000万元。由于债务缠身,镇政府在抓经济发展中往往感到压力重重,举步维艰,巨额债务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一道难以逾越的“坎”。

三是基础设施滞后,群众生产生活不便。由于受地理位置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自身财力不足等影响,全镇基础设施水平较差,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待改善。一是农田水利设施亟待改造。基本农田建设、水利设施建设、机耕道路等建设滞后,多为改革开放以前修建,很难进行全面整修,抗灾能力差,水系配套不足,综合生产能力不高。二是通电视覆盖率有待提高。全镇仍有3个行政村71个村民小组1530户不通有线电视。三是电网改造有待加快。由于电压不够,用电安全较难保障。四是公路等级低,群众出行难。全镇有公路60公里,其上坪至松山坳线21公里,高头至杀人坳线19公里,村村通20公里,但由于都是低等级公路,弯多路陡,受恶劣气候影响严重,管养困难,近期才开通1路客车,群众出行难,运输难的现象依然突出,整体效益发挥不足。

四是投入不足,公共事业滞后。虽然长期以来我镇在文化、教育、卫生上的实行了高投入,但是总量较小,公共事业建设滞后。全镇现有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中学,5所教学点,6所幼儿园,退休教师35名,在职教职员工86名,在校中学生266名,小学生662名,幼儿学生374名,校舍面积11400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仅10平方米,有d级危房3600平方米;有镇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9间,村医11名,医疗设备陈旧,医技水平偏低,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全镇综合文化场所和农村现代信息场所缺乏,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较贫乏,获取信息的渠道较少。

1、与整村推进相结合,实施一批项目。我们将抓住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政策机遇,加快融入对接,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工程、通组水泥路建设等一批项目。

2、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建好一批村庄。围绕全市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加强村庄的环境整治,增强群众的卫生意识,引导农民转变落后的生活方式,达到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美化优化的目的。

3、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培养一批能人。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全镇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紧紧围绕服务群众这个重点,扎实推进“双培双带”工作,充分发挥能人带动和示范作用,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基层组织更加坚强有力、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镇村经济更加发展壮大。

1、建议给予政策支持。建议上级在贫困乡村扶贫项目资金安排上考虑边远贫困乡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等方面的特殊情况给予制定特殊扶持政策,增加项目资金和物资预算投入,以便项目的顺利实施和产生的实效。如项目的前期调研评估、后期管理服务资金上没有列入项目预算,导致一些项目没有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

2、建议给予项目支持。一是在农田水利项目给予支持。受柑橘黄龙病的冲击,部分农民有意愿恢复土地水稻种植,对水陂水圳修复愿望较为强烈;三是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建议加大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帮扶力度,提高客运班线通行密度,方便群众出行。三是建议加大农村电网改造,提高用电质量。四是给予农村信息化工程项目支持。建议每个行政村设立1个农村信息化点,方便群众获取生产生活信息。五是扶持建设农民培训就业基地。建议在每个镇建设1个农民培训基地,提高农民技能,方便群众外出务工和返镇创业。六是扶持建设综合文化场所。建议在每个村建设1个农村文化场所,丰富群众业余生活。七是加大农村大病救助力度。农村因病致贫严重,建议加大农村大病救助力度,破解因病致贫问题。

3、建议给予资金支持。由于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救灾减灾投入巨大,历史债务较重,由于可用财力不足,要靠自身力量还清历史债务极为困难,建议能综合考虑镇级承受能力,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分别给予帮助支持,化解历史债务。

乡镇扶贫攻坚工作汇报(优秀16篇)篇十二

我村扶贫攻坚工作在前几年的基础上,目前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我村村民主导xx产业发展,可在近几年xx形势下,很多基础条件相对落后的村民就面临很多困难,帮助他们找到新的产业转型思路,并积极采取新的应对举措,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我村扶贫攻坚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根据上级要求,我村总结近年扶贫攻坚工作经验,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三二五村贫困户总体情况

xx村是地处寻乌县城所在地,辖xx个村民小组,有农户xx户xx人,劳动力xx人,贫困户xx户,贫困人口xx人,占总人口的xx%。我村村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以xx为主,产业比较单一。普遍致贫原因为xx导致家庭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中断。部分从事开店经商及手工业等也因受xx害影响,很多生意基本开销都难维持,群众消费能力逐渐下降。近年来,在、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何支持下,我村把“一升一降”目标作为扶贫攻坚方向,通过加强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切实提升扶贫攻坚的工作成效。

二、村小组民主评定,村组审核,再次精准识别贫困户。

却还没有调整到新的名单中。针对这种现状在,按县里统一部署,xx年开展精准扶贫过程前,必须把贫困户进行再次核查,做到精准定位,分类汇总,让我们的扶贫工作真正做到精准扶贫。在这次核查工作中,为了在全村角度更准确的定位贫困户,我们通过村民小组代表会议民主选出新增贫困户,再在村民小组长会议上,站在全村贫困户的情况对比下,将所有贫困户名单进行了逐一情况核对,并筛查出不符合条件的进行删除,最终评定出我村贫困户xx户,xx人,并做出公示。公示期内无任何异议,顺利完成了我村贫困户精准定位工作。

三、工作目标及规划

村扶贫帮扶到户工作。确保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应保尽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应扶尽扶。

二是全面推行新农村建设、危旧房改造、生态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有效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环境。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措施,大力推进。

三是抓好培训转移就业扶贫。通过实施“雨露计划”等培训工程,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快“输血”式扶贫转向“造血”式扶贫的工作进程。集中扶持贫困户职业学历教育培训和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特色产业的发展,努力构建“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在****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做一简要汇报。

今年以来,****紧紧围绕“1236”扶贫攻坚行动、州委“4155”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和“12138”精准扶贫总体工作思路,积极学习借鉴关卜“梅滩模式”,按照****提出的“一做、二争、三抓”的扶贫工作要求,迅速行动,扎实推进联系村精准扶贫各项工作。

一、联系村基本情况

赵家沟村位于百和乡西部,属典型的干旱山区,属汉族、东乡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贫困村。全村有179户、932人,其中:筛选出贫困户39户,贫困面覆盖率22%,已全部建档立卡。全村耕地面积1584.4亩,人均占有耕地1.7亩。全村草原总面积4713亩,草畜平衡1279亩,羊存栏达699只,出栏1165只,牛存栏233头;全村共有劳力352名,其中劳务输出200人。

二、所做的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根据、县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县***班子高度重视,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成立了双联扶贫党建“三位一体”精准扶贫帮扶工作队,抽调了**名专职工作人员,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帮扶工作。紧紧围绕实现脱贫和实现小康两大目标,按照“一村一规划、一户一计划、增收有路子、脱贫有目标”的要求,研究制定了切合实际的一年扶贫工作方案、精准扶贫三年发展规划和五年奋斗目标,进一步把减贫目标和脱贫时间细化,做到村有发展目标,户有致富项目,为全面开展好此项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是严格工作程序,做到对象精准。赵家沟村、何闫家村两村群众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按照精准扶贫核心要求,为进一步摸清扶贫工作底数,全面了解群众在吃水、行路、住房、上学、就医、增收等方面的困难,严格规范对象识别程序,我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利用2周的时间,逐门逐户对贫困农户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摸底,将贫困户人口信息、住房、羊圈等基本信息以文本和图片等形进行了归档整理,并认真组织开展了“回头看”工作,全面完成了两个村258户、1032人的建档立卡工作,真正做到了贫困数据清,贫困底子明,为下一步全面落实好扶贫项目提供了详实准确的数据资料。

又在青海诺木洪、格尔木等地在原有的种植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近**亩,进一步增加了劳务创收。

四是关注民生困难,夯实发展基础。牢固树立“发展抓项目”的工作理念,认真谋划,向省财政厅争取的总投资700万元的百和乡赵家沟、何闫家等三个村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已下达,项目建设规模426.5公顷。项目实施后,新增耕地面积13.65公顷。通过农、田、水、路、林工程的实施,实现“田块平整化、排水沟永久化、道路网络化”,逐步完善百和乡赵家沟、何闫家等村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保证土地可持续利用和提高农业生产收入。

一是全力实施好“六个一”到村到户帮扶措施,真正把扶贫攻坚任务落实到每一个贫困村、每一个贫困户,每一个贫困人口身上,集中精力,抓好各项帮扶措施的落实。

二是加大基础项目争取实施力度。针对两个贫困村缺乏的基础所需,进一步加大汇报衔接和争取力度,千方百计实施一批道路硬化、饮水、医疗、住房、荒山造林等项目,帮助两个村进一步改善基础条件、人居环境。

三是着力加大产业培育力度。积极向省州部门的汇报争取,千方百计发动、组织、引导群众发展规模养殖、药材种植,鼓励更多的能人发展清真餐饮业。进一步加强与县劳务部门和双联帮扶单位的衔接联系,及时掌握并提供各类用工信息,进一步扩大劳务输转规模,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发言完毕。

为响应中央、省、市、各级政府2020年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号召,结合“精准扶贫”及“双联”工作安排,按照x市双联办2015x号文件要求,成立了x镇x村驻村工作组,工作组成员分别为:

工作组组长:

xxx x村第一书记,单位职务xxxx。

工作组成员:

xxx 单位职务;

xxx 单位职务;

xxx 单位职务 。

工作以来,通过驻村队员卓有成效的工作,使一大批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化解,有力地促进了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展开,使xxx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都向前大步迈进。。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学习宣传,深入动员。

市、县领导关于扶贫开发讲话精神的学习和宣传动员,激发了正能量,把握了正确的政策舆-论导向,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

二、深入调查,摸清村情民-意 。

驻村后,为了及时熟悉x村目前情况和贫困户建档立卡相关工作,在村“两委”的大力支持和村组干部的大力配合下克服种种困难,认真细致地开展调查研究。多次召开村两委干部座谈会,深入乡村角落、田间地头,走村串户倾心交谈,与村干部、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走访村民100余人次,从中了解分析了农村致贫、致困、制约经济发展的原因,做到边调查研究,边宣传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和精准扶贫政策,边思考探索帮扶方案和措施。在镇党委和扶贫部门的帮助下形成驻村工作组年度计划、帮扶工作台账及贫困户帮扶计划、x村精准扶贫规划等,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资料。

三、搞好基础建设,推开通向致富路的拦路石。

远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经过工作组、村组干部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修复挡墙500m,恢复道路16公里,恢复沟渠60余公里,顺利度过了难关。

四、加大产业投入,取经学艺,推进产业发展。

今年截至目前精准扶贫到户项目资金403.96万元。其中产业发展投入203万元,农户自筹161万元,财政奖励补助39.96万元。使“一户一案”、“一户一册”的建档立卡的117户贫困户家家得实惠,家家有效益。

取经学艺,增强脱贫本领和能力。今年开展劳动转移培训76人次,劳动输出194人次,实用技术培训300人次。一是请进来教,通过请农技人员和农业专家上门授课,根据海拔高度不同,分门别类对核桃、花椒、烟叶、芒果等种植户进行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培训,为经济林木增产、长效做功课。二是走出去看,先后两次分别组织村组干部和部分芒果种植户到盐边县桐子林镇金河村、纳尔河村芒果基地和仁和混撒拉村进行观摩学习。全国劳模、混撒拉村支书李德亲自到芒果林中教学嫁接、修枝、套袋等种植技术,实打实的让种植户们看到科学种植带来的巨大收益,为芒果种植户增强了信心,也增强了种植中的技术含量。

划进行实施。

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与扶贫的几个主要部门联系较少,比如扶贫移民局、农牧局、民宗局等单位交流少,沟通不够,导致争取资金力度不够,使今年竣工的xxx公里村道任然存在80万元的资金缺口。二是不能及时汇总和总结收集到的各类信息。三是入户走访力度仍然要加大,覆盖面积要增加。

2016年,驻xx村工作组将按照、县政府的总体部署,和上级部门具体要求,进一步争取资金和项目投入、立足实际、整合资源,加强与帮扶单位的联系,继续加大对贫困村民的帮扶力度,力争帮扶工作取得更大成效,贫困户早日脱贫。

2015年12月21日

按照、省政府“精准脱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和、市政府确定我县2017年全面脱贫的要求,7月15日第16次会明确决定:把扶贫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县中心工作,作为总抓手来推动其它各项工作。围绕实施“1347”扶贫攻坚战略,从7月15日以后全县扶贫攻坚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维修工程安排10万元

草花陂是村最大的引水灌溉工程,始建于1964年,主体有:引水坝一座,灌渠长1000米,灌溉西门街、南门街等8个村小组的265亩耕地。始建至今已运行40余年,由于年久失修,工程老化且经常塌方,造成渠水断流,特别是2015年6月特大暴雨造成渠道45米塌方。

维修工程现已全面完工,正在办理请款手续。

2、村通组道路硬化工程安排10万元

村有小组至下屋小组约900米通组道路,原道路崎岖不平,雨天道路泥泞,给村民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影响了该村100多户人的生产生活。

该工程目前全面完工,正在办理验收请款手续。

3、至改扩建工程安排100万元

至改扩建工程项目资金安排100万元,实施路面硬化3公里。

工程全长约5.3公里,工程总造价约540万。于2011年申报,同年9月,经过省交通厅赣交规划字〔2011〕181号批准立项,并于2012年9月,经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2015年8月进行招投标,并开始施工。该路段涉及、坪光、五丰三个行政村5900多人,房屋2000多平方米,水圳4条,需征用土地27亩,地坟20多座,迁移移动、联通、电信、广电、高低压线等线杆30多条。目前资金缺口200万元,其中扶贫解决100万元,仍有100万元资金缺口。

目前已完成至坪光段3公里的路基平整,供电、电信、移动等部门已将施工范围内的杆线迁移到位。

三个工程项目,目前已完成两个,现只剩至改扩建工程未完工。其原因如下:该工程因上半年雨水较多,造成工程施工困难,工程队无法施工。

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届六次全会、三届十次全会、十二届十三次全会和中共关于全力以赴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精神,我村根据统一安排部署,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结合我村党员干部的充足干劲,在2015年11月份县天然气公司选派人员为村的扶贫攻坚工作至今,虽然熟悉了村情,民情,社情,制定了可行的脱贫规划,落实了上级党委及各部门安排的各项工作,使得全会精神得到了全面贯彻落实。下面就一年来的工作和不足做简单总结,不到之处敬请指正。

这一年来通过党校培训和学习,使得自己的认识更加深刻,只有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才能为老百姓做好服务,特别是中央一台播放的《马向阳下乡》,虽然把驻村第一书记艺术化许多,但是仍有许多可以学习和借鉴的东西,平时对组织部下发的文件,书籍都是认真学习,吸收其中的精髓,我村的组织比较健全,书记、主任、文书、督察员,都能认真负责的做好本职工作,都是本土本村的人,也都有强烈的心愿,带领村民致富,同时提高村民的素质修养,真正做到民福村强。

1、首先不定期组织村委班子成员进行扶贫脱困工作的研究和探讨,特别是和村书记、村主任每月都进行多次沟通交流,在外面出差办事所看到建设好的村,都会沟通学习,吸取经验。

2、通过村貌、村情走访和入户调查,根据我村所在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等因素,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制定了三年脱贫规划,在村规划的基础上,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进行每家每户的脱贫规划制定,利用春节打工人员回来在家的机会,召开会议形成决议。

3、对村里原有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财务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等,进行完善和研讨,做到切合实际,切实可行,同时建立了防范惠民资金被克扣、挪用的制度,完善了一事一议制度,并在村里重大工程,如修路、维护的事项。

4、建立村民关注的难点热点台账,并对部分能解决的问题进行协商解决,例如道路、垃圾处理、桥梁建设等问题,多次反映并形成文件、报告等上报上级政府。

5、结对帮扶工作落实到位,天然气公司的中层领导及村委领导都在帮助我村55户贫困户,做到人人有责,户户有帮,规划到位,多次走访,包括不是挂包的也要帮扶到位,真正做到村富了,老百姓也有钱花。

6、全村共有村民1373人,贫困户55户,人数201人,我村村委四人多次召开会议,专题对这些贫困人员的脱贫方向进行研究和指导,必须做到规划到位、落实为先。

1、走访不到位,因为有部分村民全家在外打工,致使走访多次,家中无人,主观认定他的致富方向,但是事情的发展和实际并不相符,我肯定实事求是的在春节都在家时,进行登门走访,做到一步一个脚印做规划。

2、对比工作不认真,六个清理,八个对比工作,我做的不到位,很多工作为了照顾人情,家里情况很好,也列为贫困户,经过乡党委伍光明书记的开会和学习,我认真对照自己的工作,重新客观真实的对贫困户进行了甄别和上报。

我和村委一般人在的号召下,认真学习党的文件精神,把扶贫帮困做到工作的第一位,兢兢业业,把扶贫攻坚作为自己的工作指南,必须在规定的时间、目标完成。

乡镇扶贫攻坚工作汇报(优秀16篇)篇十三

促进发展稳定;转变干部作风,培养锻炼干部,实行民生工程,造福人民群众;抓基层打基础,加强基层组织”的四项任务要求,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以及卫生系统党委关于包村扶贫工作的要求,深入基层摸实情,结合实际制定工作计划,落实帮扶工作任务,现将半年扶贫帮困工作汇报如下:

相关人员每年至少到扶贫点开展3-5次调查研究,了解情况;二是组织医疗小分队每月到3乡6村开展一次义诊活动,在5社区每季度开展一次义诊活动;四是组织医院干部职工开展一帮一结对子工作;五是加大扶贫宣传力度,让本院广大医护人员都来关心、支持和参与扶贫工作,形成扶贫帮困的良好新氛围。

根据县委、县政府及卫生系统党委包村帮扶工作文件精神,我院党支部书记3次到3乡6村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村领导班子及村民的意见,决定从村领导班子、党员队伍建设进行帮扶,对群众进行党的惠农政策、民族团结教育或开展义诊活动以及对贫困户进行物质及经济上帮扶,把扶贫帮困工作落到实处。

根据县委、县政府干部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与维稳工作总体要求,按照包村帮扶工作要求,我院充分发挥医疗行业优势,为帮扶村办实事、解难题。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3月初,我院派出副院长吐鲁洪艾力同志与一名工作人员驻村协助3乡6村领导班子开展各项工作,同时院支部要求副院长吐鲁洪艾力同志回院参加每周一次召开的院委支委会,反馈扶贫帮困工作开展的进展情况,以便更好的做好帮扶工作。通过半年的努力,6村领导班子的工作能力有了明显提升,确保了村内的稳定。

2、院领导每季度与对口帮扶村党组织召开一次对接会,商讨解决帮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解决问题。为解决3乡6村部分贫困户的生活问题,我院购买面粉50袋,化肥15袋,拆合人民币合计6172元,于5月11日送到贫困户手中。

3、组织以上海援疆干部为主的10余人于2012年4月―5月两次下乡为村民进行义诊,诊断出的病种有:心脑血管疾病、头皮肿瘤、关节炎、鞘膜积液、皮肤病、乳腺炎、贫腔炎、小儿发育迟缓等10余种病,咨询人数达20余人次,测血压80余人次,发放药品拆合人民币约900余元;组织医疗小分队于5月28日到五社区为社区居民进行一次义诊,咨询人数达60余人次,诊断出高血压、冠心病10余人次,免费为社区居民发放药品拆合人民币约300余元。

4、组织全院党员干部178人与帮扶村农户开展一帮一结对子工作,主要以科室为单位,按照泽普县人民医院一帮一结对子扶贫帮困工作人员名单与扶贫帮困排班表要求,每月下乡一次到指定的帮扶户家中进行支农、助农、教育宣传等工作。6―7月份,共计到农户家中宣传惠农政策、医疗保健知识约170户,职工个人送去面粉、牛奶、洗衣粉等日常生活必用品,折合人民币累计约2500元。

5、按照五社区工作要求,院支部组织居住医院家属院的15名党员分别对和谐小区和滨河小区15户低保户进行一帮一结对子帮扶,并要求我院居住五社区的15名党员从5月份开始,利用下班时间每月一次去指定的帮扶户家中了解情况,解决帮扶户家中的实际困难,对帮扶户进行惠农政策宣传及义诊帮扶,并要求党员个人每月将帮扶情况上报院支部。通过开展帮扶宣传工作,帮扶户对党的惠农政策,民族团结有了新的看法。

1、由于我院底子薄,资金匮乏,难以满足扶贫点经费所需;

2、我院部分是汉族职工,一帮一接对子工作存在语言沟通困难;

3、义诊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下半年,我院将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探索,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加大包村结对帮扶工作力度,针对全院职工语言沟通困难的问题,我院将进一步加大双语培训力度,全面扎实的做好包村帮扶工作任务的落实。为扶贫点做更多力所能及的工作,使扶贫工作真正做到见实效,见成绩。

乡镇扶贫攻坚工作汇报(优秀16篇)篇十四

扶贫是为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旨在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

围绕“按照“便民修道路,富民输劳务,发展引项目,落实抓干部”的工作思路,以“突出项目建设、发展高效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为突破点和切入口,加大基础设施、结构调整、基层组织等方面建设力度,取得扎实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1.坚持推进产业扶贫。一是做优农业促农业增收。通过多年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基本形成了“田里烟、莲、稻三分天下,山上油茶、果业、香樟三业并举”的农业产业格局。今年种植烟叶3.3万亩、白莲7万亩,白莲、烟叶两项产业可实现农民人均增收约1500元。此外,全县油茶面积达10万余亩,果业林5.3万亩,香樟面积达2万亩,新增连片百亩以上大棚蔬菜基地2个共716亩,成为新兴农业产业。我县被列为“中央财政现代农业油茶产业项目示范县”,并连续多年在国家、省组织的年度油茶发展业绩考核中名列前茅。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全县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22家,带动农户4.2万户。大力发展和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3个,累计128个,入社成员1637个。二是强攻工业促农村劳动力转移。坚持以工哺农、以城带乡总体思路,加大对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力度,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公民职业化”培训工程,确保每户贫困家庭均有一位家庭成员熟练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积极引导富余劳动力向沿海发达地区和县内工业园区转移,通过劳务输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20xx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7619人,帮助困难群体就业872人,城镇新增就业2781人。三是发展旅游带动服务业和农产品销售。依托我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已建成通天寨4a级景区、大畲乡村旅游示范区、九寨温泉、赣江源漂流等四大核心景区,20xx年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乡村旅游文化节,累计接待游客80万人次,同比增长68%,大力促进了城乡餐饮酒店业的发展,20xx年全县新增餐饮酒店经营户101家,使农村一大部分人员转移到服务业脱贫增收。今年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63.98万人次,增长27.6%,实现旅游总收入1.7亿元,增长27.9%。通天寨景区、赣江源景区周边农民依托旅游的驱动,经营宾招酒店和经销土特产品,收入大大增加。

2.坚持推进项目扶贫。一是坚持以项目推进扶贫开发。为改善贫困乡、贫困村基础条件,近十年来,全县累计实施扶贫项目399个,投入扶贫开发资金总额4981.96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2061万元,整合部门和社会资金2634万元,自筹及投工投劳折款286.96万元。原来“十五”及期间扶持的37个重点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xx年的862元增长至20xx年的2086元,增长2.42倍。20xx年我县安排的64个重点建设项目中,近一半项目涉及社会民生,特别是今年我县从本级财政拿出5000万元用于农村改水、改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危旧土坯房改造等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二是加强《若干意见》的项目对接工作。我县根据《若干意见》出台了35条实施意见,编制了《县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加强项目储备,目前已编制重大项目385个,总投资达476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180个;积极申报争取国家、省扶持资金或报批的项目102个,总投资129亿元,为把国家政策尽快转化为项目、促进新一轮扶贫攻坚尽快取得实效打下了坚实基础。

3.坚持推进整村扶贫。一是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把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整村扶贫的有效载体,以做优做大村庄规模为突破口,突出抓好村镇联动、村落连片、综合示范区建设、公路沿线整治,着力改变农村面貌。20xx年全县共启动100个村庄建设点(55个省批建设点、45个乡镇自主建设点),涉及农户2434户、9585人,大部分建设点已基本成型。今年争取村庄整治项目资金860万元,对全县29个重点村村庄整治进行了科学规划,共规划实施项目81个,有39个项目已全面竣工,对18个土坯房建设点进行了硬化、绿化、美化。二是推进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把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作为贯彻《若干意见》、促进扶贫开发的首要大事、开局工程和民生工程,20xx年省市下达的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任务4770户,现已全面完成改造任务,其中打造了50个危旧土坯房集中改造示范点建设。今年确定年度改造农村危旧土坯房9063户、拆除空心房5347户,上半年开工建设5384户,启动集中改造点建设50个,拆除空心房3389户。其做法在《中国建设报》登载。

4.坚持推进移民扶贫。切实做好深山移民搬迁工作,截止20xx年底,全县累计搬迁安置深山移民1203户、5863人,建成了53个移民集中安置点,建成了怡然居、客家源、大畲旅游新村等多个特色移民新村点,实现了“三个百分之百”目标,即100%实行集中安置、100%与新农村省级示范点相结合、100%在每年春节前迁入新居。今年已确定避灾移民搬迁对象293户1319人,计划建设6个集中安置示范点,目前进展顺利,有121户移民户正在兴建房屋。该项工作连续多年获省、市先进,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成为扶贫开发工作的一张名片。

5.坚持推进社会扶贫。一是“四个一”组合式扶贫效果显。省委常委、省军区陶正明政委挂点联系我县,对我县扶贫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非常关心。经常深入一线访贫问苦,协调省直机关解决影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20xx年,省军区全体官兵捐资150万元将我县温坊小学建成省希望小学。1000万元产业专项资金覆盖全县10个乡镇,27个项目突出贫困村全部实施验收。省卫生厅落实中央、省级对我县的卫生专项资金补助1834.61万元。江钨集团帮扶90余万元用于两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推行“三联系一挂职”机制。全面推行县领导联系乡、县直部门联系村、干部联系户、新列后备干部和新聘工作人员到村挂职锻炼工作机制。全县29名县领导联系10个乡镇,每人挂点一个国家或省级重点扶贫村,落实“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有力推动了扶贫开发工作的落实。三是以县老区促进会为平台,拓宽社会扶贫渠道。加强与上级老区促进会和社会各界的联系沟通,精心编制了老区建设项目100多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的老区建设项目达10个,上报国家、省、市老促会。同时积极向社会推介,获取社会各界企业、爱心人士赞助,共获取捐赠款100多万元,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四是以“三送”(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为载体,推进行业扶贫。20xx年县直各单位挂点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503个,为群众办好事实事4430件,为群众送上帮扶慰问金326万元。

1.经济发展水平低。受历史条件、基础条件、自然条件、交通区位等因素制约,我县主要经济指标长期处在全省、全市倒数位置。20xx年,财政总收入3.9亿元,是全省唯一一个财政未过4亿元的县。人均财政总收入1226元,仅为全国的14.1%、全省的26.9%;农民人均纯收入3556元,仅为全国的44.9%、全省的45.4%。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在23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还有76935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28.84%。

2.民生保障水平低。教育教学条件差。全县仍有校园缺口39.75万平方米、校舍缺口3.05万平方米,仍有危房校舍建筑面积4.9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严重不足,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缺乏。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仍有17个村无卫生室、2个乡镇卫生院至今无业务用房,卫生系统危房面积达14527平方米,乡镇卫生院设备普遍陈旧老化,大多数村卫生室缺乏主要的诊疗设备。文体活动条件差。全县没有一个标准的运动场所;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房屋老旧、设施陈旧,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级文化活动室离上级要求差距大。特困人群保障水平低。城乡低保、社会救济、五保供养等弱势群体的保障标准和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标准均为省定低档次标准。

3.基础设施欠账大。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仍有15个行政村不通客车,有四级以下低等级公路460公里,四、五类危桥38座;仍有757个村小组、1251个自然村未通公路,严重制约县域经济的发展。农田水利设施薄弱。还有24座水库及393座重点山塘存在安全隐患,有20座小(2)型病险水库需要除险加固,4000多座山塘需要加固整治,还有60%的灌区需要配套改造。农村人畜饮水极不安全。还有77个行政村、1255个村民小组、1745个自然村、38847户农家不通自来水,涉及人口75900人,多数农民的饮用水基本上是溪水、河水、井水、塘水等不安全用水。全县还有近50%的农村人口没有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饮用水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电力供应能力差。只有110kv输变电站,高峰时期突然断电现象时有发生。

4.突破瓶颈压力大。资金难题突出。20xx年,全县财政总收入3.9亿元,其中公共财政收入2.96亿元,而保正常运转和按照上级政策要求需要配套的支出超过7.37亿元,其中工资性支出达2.9亿元(未全额负担津补贴),保运转及社会必办事业开支1.35亿元,各项民生及项目县配套3.12亿元(按照相关政策,地方承担城乡低保、五保配套资金550万元,民政、就业等配套资金650万元,城乡医疗保险配套资金1100万元,城乡养老保险、高龄补贴等配套资金1300万元,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等配套2400万元,医疗卫生、教育等配套1050万元,保障性住房配套15045万元,其他项目建设配套约9000万元)。收支矛盾突出,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在此情况下,重大项目建设投资只能依靠融资运作,资金压力巨大。用地难以解决。省级政府批准我县20xx-20xx年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只有8900亩,而我县20xx-20xx年已使用新增建设用地规模9821亩,已超出921亩。根据近几年实际情况来看,我县每年用地至少在20xx亩以上。我县没有省级工业园,发展平台不优,用地指标只能依靠争取重大项目来解决。落户的所有企业享受不了工业园区的土地、资金、项目扶持和各项政策优惠,重大项目引进难。人才严重缺乏。至20xx年底,全县人才队伍总量36851名,仅占总人口的11.8%,特别是懂项目编制、工业规划、工业设计、城乡规划建设、水利水电等专业技术型人才非常缺乏,人才缺乏成为各项工作快速推进的制约瓶颈。

5.致贫因素较多,群众增收难度大。一是自然灾害频发。我县地质结构复杂,自然灾害频繁,属四大暴雨区,局部特大暴雨及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农村房屋、农田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二是扶贫产业投入少,规模小,产出低,难以做强做大做优,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难以形成。三是致富门路窄,收入渠道单一。因缺技术、缺资金、缺门路等因素,谋生手段极少,80%的贫困户主要依靠传统的种养殖业,经济效益低。四是因病、因学返贫现象严重。

我县将以纳入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区域、《若干意见》实施为契机,紧紧抓住国务院扶贫办对口支援我县发展机遇,全面贯彻落实最近召开的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推动扶贫开发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努力为振兴发展当好“助力器”,为国务院扶贫办推进“五项改革”、落实“十大行动”先行先试当好“试验田”。

1.以“建档立卡”落实扶贫到户政策。提高扶贫精准度,对国家新扶贫标准下农村扶贫对象基础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完善扶贫对象动态识别机制,通过项目规划到户、资金扶持到户、产业发展到户、素质提升到人、帮扶责任到人、档案建立到人,确保扶贫到户政策全面落实。

2.以整村推进改善贫困村人居环境。按照建设和谐秀美乡村的总体要求,将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土坯房改造有效衔接,加大贫困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保每个点改造整治到位,到20xx年贫困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3.以进城进园加快移民搬迁步伐。高标准建设县城古樟工业园移民住宅小区,规划建设用地50亩。20xx年完成移民搬迁700户3000人,其中整体搬迁的自然村或居住点达到50个以上。到20xx年,计划投资5720万元,完成4084户14300人的深山移民及地质灾害避灾移民任务,精心打造100个集中移民安置点。

4.以产业扶贫提高贫困群众生活水平。争取开展中央彩票公益金、贫困村互助资金、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扶贫项目贷款贴息等试点工作,重点培育壮大扶贫龙头企业和贫困村特色产业发展,努力构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特别是立足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大旅游扶贫工作力度,努力将打造成旅游扶贫示范县。

5.以智力扶贫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坚持“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培训工程,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到20xx年,实现农民培训全覆盖,普遍掌握1-2门实用技术。

6.以专项扶贫营造浓厚氛围,进一步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建立全社会参与扶贫工作机制,组织好县直单位(企业)定点扶持贫困村、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落实各项帮扶措施。围绕中央开展行业扶贫的新要求,着力推进行业扶贫,积极推动行业部门支持扶贫的责任全面落到实处。

按照省委、省级政府“精准脱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确定我县20xx年全面脱贫的要求,7月15日第16次县委常委会明确决定:把扶贫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县中心工作,作为总抓手来推动其它各项工作。围绕实施“1347”扶贫攻坚战略,从7月15日以后全县扶贫攻坚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成立了扶贫攻坚工作机构和工作专班。成立了xx县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相关领导任副组长。成立xx县扶贫攻坚指挥部,下设指挥部办公室,由副书记蔡伟兼任办公室主任,副县长段文俊等兼任副主任。下设产业扶贫、搬迁扶贫、政策兜底扶贫、社会扶贫四个工作专班和综合协调、宣传报道、业务指导、督查组、考核组五个工作组,同时要求各乡镇相应成立扶贫攻坚指挥部,成立扶贫攻坚工作机构和工作专班,设立乡镇扶贫办,工作人员增加到3名,专职专干。

二是制订了全县扶贫攻坚计划。围绕20xx年全面“脱贫摘帽”的奋斗目标,科学制订全县三年脱贫工作规划,细化路线图,明确时间表,县里脱贫规划为“1347”工程,即横下一条心、利用3年时间、通过四个一批方法,完成7万人脱贫。计划20xx年脱贫10个贫困村、28174名贫困人口,20xx年脱贫33个贫困村、21234名贫困人口,20xx年脱贫29个贫困村、21243名贫困人口。现已将贫困村脱贫计划落实到村,贫困户脱贫计划已下达到乡镇村,村级正在落实到贫困户。

三是选派了驻村帮扶工作队。7月31日,我们按照“硬抽人、抽硬人”的要求,精心选派了292个驻村扶贫工作队和98个重点村、后进村、难点村第一书记,并动员45家重点民营企业开展村企共建,做到了“五个全覆盖”,即全县所有村扶贫工作队全覆盖,贫困村、后进村和难点村派驻第一书记全覆盖,县领导联系乡镇包重点村全覆盖,县直单位参与精准扶贫全覆盖,重点民营企业联系重点村全覆盖。该项工作得到了省委办公厅的肯定,见《督办通报》第25期。7月31日上午,县委召开了千人动员大会进行动员,并举办了业务培训。当天下午,800余名工作队员全部进村入户开展工作。目前,工作队基本完成贫困户识别、复核、确认工作。

四是进行了扶贫工作现场推进和督办。8月24日,县委书记刘应文在马曹庙镇主持召开了全县精准扶贫现场推进会,会议参观了马曹庙精准扶贫工作现场,传达了全市精准扶贫现场会精神,各乡镇党委书记分别就各自的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表态发言。会后,各乡镇分别召开了县直机关、各村支部书记、县驻村第一书记、县驻村工作队队长、联络组长参加的精准扶贫动员大会,围绕“四个一批”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个时间节点进行了具体安排。9月2日,攻坚办再次组织5个督查组对全县驻村工作队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督办。

五是召开了县委县政府高规格会议。8月21日和8月26日分别召开2次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精准扶贫相关工作。8月28日召开了县委四届九次(扩大)会议,讨论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会上县委县政府与乡镇党委、政府签订了脱贫攻坚任务军令状,县扶贫攻坚办公室与扶贫工作队签订了“驻村帮扶。

责任书。

”。这次会议从思想上进行了誓师动员,从工作上进行了督促落实,引导和推动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强化责任和担当,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扶贫攻坚上,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开展精准扶贫上,把干部精力集中到帮助群众脱贫上。

六是拟定了相关政策支撑文件。除了出台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之外,拟定了《关于推进产业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xx县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方案》、《xx县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工作方案。

》、《xx县精准扶贫时间表和路线图》等相关政策文件,还有几个文件正在积极拟办修订之中,准备近期出台。

七是创办了小额信贷扶贫试点。县扶贫办与县农商行联合创办扶贫小额信贷试点,通过市场手段运作扶贫开发,利用有限的扶贫资金撬动信贷资金,拉动社会资金,解决贫困户借款难的问题,创新了市场主体帮带贫困户利益联接机制。7月23日全市扶贫小额信贷创新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肯定了我县扶贫小额信贷“12345”扶贫模式(即搭建“一个信贷平台”,突出贫困人口和市场主体“两个主体”,严格评级授信、项目推荐、贷款发放“三个步骤”,确保指标落实、项目直扶、帮扶带动、验收考核“四个到户”,打造瞄准特困群体、落实特惠政策、形成扶贫合力、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壮大特色产业等“五项特色”)。目前这项媒体宣传的“金融扶贫团风样板”工程,已向282户发放贷款3220万元,落实帮扶贫困户315户、1812人。

八是开展了扶贫攻坚的密集调研。县“四大家”领导分别带队到各自的扶贫联系点开展精准扶贫调研,通过走访座谈、解剖典型等方式,认真听取群众脱贫的愿望和想法,总结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进一步摸清贫困底数、理清扶贫思路、完善脱贫举措。同时,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县卫计局、民政局、扶贫办等部门分别对因病致贫人口、农村低保(五保)人口、扶贫移民搬迁对象等进行专题调研,为制定完善精准扶贫规划和政策体系提供有益参考。同时认真准备接待,圆满完成了省市各级领导对我县精准扶贫工作的调研任务,其中省委领导傅德辉常委对我县精准扶贫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九是正在开展各种精准扶贫示范点建设。1、扶贫搬迁示范点城投公司率先已争取到6.3亿元农发贷款,计划县级办6个示范点,每个乡镇办1-2个示范点,然后全面推开;2、办产业扶贫示范点和市场主体帮带贫困户示范点;3、培训转移贫困户劳动力示范点;4、电商扶贫示范点。各示范点创建工作由指挥部下设工作专班和牵头单位以及各乡镇具体负责落实。

前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工作进展不平衡。各乡镇各部门之间相比,有的乡镇和部门领导认识高、动作快、效果好,有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工作专班和牵头单位没有进入工作状态,没有尽到工作职责和牵头之责,导致工作被动滞后。二是工作推进速度不快。相比兄弟县市罗田来说,我们工作总体推进速度稍缓,没有掀起扶贫攻坚的高潮态势,没有真正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三是工作成效不明显。相比上级领导的要求和贫困群众的需求,工作成效不很明显,工作特色不突出。

一是落实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贫困户。全县贫困户重新精准识别完成后,要落实全县各级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并实行包保责任制。在分类锁定贫困对象后,要依据贫困户家庭情况、资源禀赋、身体状况、技能条件,按照“一户一法”的办法因户施策,制定“六个一”精准脱贫计划: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个发展项目,一户一种致富技能,一户一个包扶干部,一户一个脱贫时间,一户一个帮扶措施,建立精准帮扶台账。

二是落实市场主体帮扶机制。目前正在调查摸底全县市场主体的情况,落实市场主体帮扶机制,积极推动产业扶贫,方式主要为以下五种:一是龙头企业+贫困户,二是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三是家庭农场+贫困户,四是专业大户+贫困户,五是电商平台+贫困户。

三是层层落实减贫计划。各乡镇的减贫计划要到村到户到人到年度。工作要做到落实“三化”:1、落实信息化。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联网贫困信息大数据平台,逐户分析致贫原因,逐条录入指标信息,逐类制定帮扶方案,全方位帮扶,全过程监督。2、落实清单化。逐村逐户制定脱贫计划,建立脱贫“任务清单”,制定帮扶“责任清单”,形成核查“进展清单”,明确“问题清单”,实行跟踪销号管理。3、落实图表化。制作精准扶贫工作手册,乡镇、村绘制精准扶贫路线图和产业发展规划图及时间表。

四是建立八个方面的政策支撑体系。由各牵头单位负责制定七个政策支撑文件,一是产业扶贫方案(县农业局),二是搬迁扶贫方案(县住建局),三是医疗救助扶贫方案(县卫计局),四是教育助学扶贫方案(县教育局),五是培训就业扶贫方案(县人社局),六是民政兜底扶贫方案(县民政局),七是整合资金实施精准扶贫的意见(县财政局)。另外承担村级道路、安全饮水、危房改造、电力保障等十项重点工作的部门要分别制定各自的行业精准扶贫工作方案。

五是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按照四个一批的措施,加大扶贫工作推进力度。一要尽快制定政策支撑体系,通过政策的引导来推进工作;二要继续办点示范,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典型引路的作用,要培育和建立一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工作。三要全面推开,重点突出推进产业扶贫和搬迁扶贫两项重点工作。

六是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按照省级政府《关于创新建立贫困县资金整合机制实施精准扶贫的意见》鄂政办发(20xx)63号要求,以精准扶贫为引领,彻底打破“撒胡椒面”和“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的困局,化零钱为整钱,集中财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用精准扶贫规划为引导,以重点项目为主导,制定明晰统筹资金的来源渠道、使用平台、资金额度、内容进度、责任单位等,做到内容明确具体、资金流向清楚、责任分工明确。建立“以县为主体、省级支持配合,以财政资金为主体、引导金融和社会资金参与”的资金整合机制,合力推动精准脱贫。

七是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对下加强氛围营造,对上加强联络沟通。充分发挥新闻宣传部门,牢牢把握精准扶贫舆论导向,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地宣传报道我县精准扶贫政策、先进典型等方面情况,激发和调动全社会参与精准扶贫的热情和积极性。积极引导社会扶贫,探索老板捐资扶贫、能人带动扶贫、大户帮助扶贫、招商引资扶贫、部门结对扶贫、合作组织服务扶贫等“六大”社会扶贫模式,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乡镇扶贫攻坚工作汇报(优秀16篇)篇十五

2015年以来,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扶贫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县政府的安排部署,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增添举措,切实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努力下功夫,扶贫攻坚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一、扶贫开发工作基本情况。**乡位于**县境西北部,其东、北两面与犍为县毗邻,西北角与沙湾区接壤。乡人民政府驻**乡**寺街1号,距**县城75千米。下辖同心、严湾、和平、青山4个村33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9.7平方千米。**年末辖区共有2095户,总人口7265人,其中农业户1935户,共7043人。**年我乡根据全县制定的规模进行总量控制,并将贫困户按照上浮10%的标准分配到各村。按照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的标准顺利识别出贫困农户269户,贫困人口972人,贫困村1个,其中严湾村90户368人,同心村74户220人,青山村19户77人,和平村86户307人。贫困对象识别后,通过入户登记,实事求是地获取了贫困对象的各项信息资料,并组织信息录入员将对象信息录入电脑系统,建立电子档案,做到户有表、村有册、乡有电子档案。

二、全面贯彻落实上级精神。我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扶贫开发工作系列文件、会议精神,并按照、县政府“加快发展、加快转型、加快扶贫攻坚”工作思路,结合我乡实际,制发了《**乡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海委发〔2015〕13号)、《**乡精准扶贫工作考核办法》(海委发〔2015〕14号)、《关于组建驻村工作组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海委发〔2015〕16号)等文件,全面统筹加快推进我乡扶贫开发工作。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加强领导明责任。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乡长为组长,党委副书记、各党委委员为副组长,乡属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乡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设置乡扶贫开发办公室。形成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专门抓,扶贫专干具体抓的工作机制。二是严格考核明奖惩。制定了《**乡精准扶贫工作考核办法》,把减贫任务和扶贫开发项目列入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重点工作,强化督查和考核奖惩。机关和乡属各单位帮扶责任人按照科级干部500元、一般干部200元的标准向乡政府缴纳精准扶贫工作立标定责保证金,全乡共缴纳保证金4600元。

四、深入抓好驻村帮扶工作。按照、县政府《关于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我乡制定并印发了《关于组建驻村工作组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海委发〔2015〕16号)文件,在4个行政村建立驻村帮扶工作组,落实帮扶责任人,实现“一村一组、帮扶到户”的精准扶贫。通过近3个月时间,所有结对帮扶的党员干部都进村入户1次以上,对全乡269户972人建卡贫困户进行走访摸底,全面了解和掌握了建卡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和致贫原因,建立帮扶档案,结合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政保障、社会解贫等帮扶政策措施,量身定制脱贫计划,进行挂牌公开帮扶。

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好干部人才驻村帮扶工作动员大会会议精神。在全县百名干部人才驻村帮扶动员大会召开后,来自市、县、乡三级的干部人才组成工作组,对我乡省定贫困村严湾村实行全覆盖驻村帮扶。由1名县级干部任工作组组长,1名驻村第一书记、1名驻村科技人才、1名乡包村干部为成员的严湾村驻村帮扶组已到岗到位。驻村帮扶组从8月17日开始对严湾村贫困户进行逐户调查走访,分析致贫原因,为帮扶户量身定制脱贫计划,采取有效帮扶措施,做好帮扶记录。截至目前,驻村帮扶组深入联系点90余人/次,走访贫困户78户,化解矛盾纠纷2件,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17个。

五、扶贫解困项目扎实推进。在、县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我乡积极推进贫困户扶贫解困工作。**年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种植业项目和危房改造项目,实现贫困人口27户,111人脱贫。2015年将实施和平村和同心村精准扶贫工作,全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农村特色产业,投入产业扶持专项资金19.9万元,养殖土杂鸡6100只,种植核桃27.5亩,新建农房120平方米,改建农房60平方米,预计将实现47户156人脱贫致富。截至目前,已完成2015年扶贫解困脱贫人口29人,完成比例27%。2015年精准扶贫项目实施进展顺利,6100只土杂鸡已签订采购合同,预计9月上旬发放到户;1100株核桃已提交采购计划,预计9月初采购到位;新改建农房正在实施过程中,即将申请县级部门验收。

六、实施贫困对象动态管理。按照、县政府要求,强化对全乡农村贫困户动态管理。督促各村按时上报贫困对象变化情况,及时更新信息,做到贫困对象有进有出,进出有据,保证贫困人口信息真实、可靠、管用,实现动态管理。已完成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外的农村人口摸底调查工作,对年人均纯收入低于 2736元、未进《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的贫困户进行了摸底调查,同时在乡、村两级进行为期7天的公开公示。目前,已筛查新增贫困户67户。同时,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识别不精准户工作,对年人均纯收入高于2736元的贫困户进行筛查处理。

七、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思想保守、因循守旧,不愿改变、创新生产、生活方式。二是部分贫困户因病、因残,劳动力缺乏,脱贫路径狭小。三是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对滞后,项目扶持、资金帮扶等有待加强。

八、下一步工作措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坚持以发展扶持为主,资金扶持为辅的做法,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搞好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规划,从发展项目选择、技术服务等方面,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让贫困户逐步形成脱贫产业,最终脱贫。

按照、省政府“精准脱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和、市政府确定我县2017年全面脱贫的要求,7月15日第16次会明确决定:把扶贫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县中心工作,作为总抓手来推动其它各项工作。围绕实施“1347”扶贫攻坚战略,从7月15日以后全县扶贫攻坚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近期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成立了扶贫攻坚工作机构和工作专班。成立了团风县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由书记任第一组长、任组长,相关领导任副组长。成立团风县扶贫攻坚指挥部,下设指挥部办公室,由副书记蔡伟兼任办公室主任,副段文俊等兼任副主任。下设产业扶贫、搬迁扶贫、政策兜底扶贫、社会扶贫四个工作专班和综合协调、宣传报道、业务指导、督查组、考核组五个工作组,同时要求各乡镇相应成立扶贫攻坚指挥部,成立扶贫攻坚工作机构和工作专班,设立乡镇扶贫办,工作人员增加到3名,专职专干。

二是制订了全县扶贫攻坚计划。围绕2017年全面“脱贫摘帽”的奋斗目标,科学制订全县三年脱贫工作规划,细化路线图,明确时间表,县里脱贫规划为“1347”工程,即横下一条心、利用3年时间、通过四个一批方法,完成7万人脱贫。计划2015年脱贫10个贫困村、28174名贫困人口,2016年脱贫33个贫困村、21234名贫困人口,2017年脱贫29个贫困村、21243名贫困人口。现已将贫困村脱贫计划落实到村,贫困户脱贫计划已下达到乡镇村,村级正在落实到贫困户。

三是选派了驻村帮扶工作队。7月31日,我们按照“硬抽人、抽硬人”的要求,精心选派了292个驻村扶贫工作队和98个重点村、后进村、难点村第一书记,并动员45家重点民营企业开展村企共建,做到了“五个全覆盖”,即全县所有村扶贫工作队全覆盖,贫困村、后进村和难点村派驻第一书记全覆盖,县领导联系乡镇包重点村全覆盖,县直单位参与精准扶贫全覆盖,重点民营企业联系重点村全覆盖。该项工作得到了办公厅的肯定,见《督办通报》第25期。7月31日上午,召开了千人动员大会进行动员,并举办了业务培训。当天下午,800余名工作队员全部进村入户开展工作。目前,工作队基本完成贫困户识别、复核、确认工作。

四是进行了扶贫工作现场推进和督办。8月24日,书记刘应文在马曹庙镇主持召开了全县精准扶贫现场推进会,会议参观了马曹庙精准扶贫工作现场,传达了全市精准扶贫现场会精神,各乡镇党委书记分别就各自的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表态发言。会后,各乡镇分别召开了县直机关、各村支部书记、县驻村第一书记、县驻村工作队队长、联络组长参加的精准扶贫动员大会,围绕“四个一批”及、市政府提出的三个时间节点进行了具体安排。9月2日,攻坚办再次组织5个督查组对全县驻村工作队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督办。

五是召开了县政府高规格会议。8月21日和8月26日分别召开2次会,专题研究精准扶贫相关工作。8月28日召开了四届九次(扩大)会议,讨论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会上县政府与乡镇党委、政府签订了脱贫攻坚任务军令状,县扶贫攻坚办公室与扶贫工作队签订了“驻村帮扶责任书”。这次会议从思想上进行了誓师动员,从工作上进行了督促落实,引导和推动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强化责任和担当,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扶贫攻坚上,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开展精准扶贫上,把干部精力集中到帮助群众脱贫上。

六是拟定了相关政策支撑文件。除了出台县政府《关于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之外,拟定了《关于推进产业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团风县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方案》、《团风县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工作方案》、《团风县精准扶贫时间表和路线图》等相关政策文件,还有几个文件正在积极拟办修订之中,准备近期出台。

七是创办了小额信贷扶贫试点。县扶贫办与县农商行联合创办扶贫小额信贷试点,通过市场手段运作扶贫开发,利用有限的扶贫资金撬动信贷资金,拉动社会资金,解决贫困户借款难的问题,创新了市场主体帮带贫困户利益联接机制。7月23日全市扶贫小额信贷创新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肯定了我县扶贫小额信贷“12345”扶贫模式(即搭建“一个信贷平台”,突出贫困人口和市场主体“两个主体”, 严格评级授信、项目推荐、贷款发放“三个步骤”,确保指标落实、项目直扶、帮扶带动、验收考核“四个到户”, 打造瞄准特困群体、落实特惠政策、形成扶贫合力、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壮大特色产业等“五项特色”)。目前这项媒体宣传的“金融扶贫团风样板”工程,已向282户发放贷款3220万元,落实帮扶贫困户315户、1812人。

八是开展了扶贫攻坚的密集调研。县“四大家”领导分别带队到各自的扶贫联系点开展精准扶贫调研,通过走访座谈、解剖典型等方式,认真听取群众脱贫的愿望和想法,总结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进一步摸清贫困底数、理清扶贫思路、完善脱贫举措。同时,按照、县政府的部署要求,县卫计局、民政局、扶贫办等部门分别对因病致贫人口、农村低保(五保)人口、扶贫移民搬迁对象等进行专题调研,为制定完善精准扶贫规划和政策体系提供有益参考。同时认真准备接待,圆满完成了省市各级领导对我县精准扶贫工作的调研任务,其中领导傅德辉对我县精准扶贫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九是正在开展各种精准扶贫示范点建设。1、扶贫搬迁示范点城投公司率先已争取到6.3亿元农发贷款,计划县级办6个示范点,每个乡镇办1-2个示范点,然后全面推开;2、办产业扶贫示范点和市场主体帮带贫困户示范点;3、培训转移贫困户劳动力示范点;4、电商扶贫示范点。各示范点创建工作由指挥部下设工作专班和牵头单位以及各乡镇具体负责落实。

二、存在问题。

前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工作进展不平衡。各乡镇各部门之间相比,有的乡镇和部门领导认识高、动作快、效果好,有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工作专班和牵头单位没有进入工作状态,没有尽到工作职责和牵头之责,导致工作被动滞后。二是工作推进速度不快。相比兄弟县市罗田来说,我们工作总体推进速度稍缓,没有掀起扶贫攻坚的高-潮态势,没有真正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三是工作成效不明显。相比上级领导的要求和贫困群众的需求,工作成效不很明显,工作特色不突出。

三、下段工作建议。

一是落实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贫困户。全县贫困户重新精准识别完成后,要落实全县各级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并实行包保责任制。在分类锁定贫困对象后,要依据贫困户家庭情况、资源禀赋、身体状况、技能条件,按照“一户一法”的办法因户施策,制定 “六个一”精准脱贫计划: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个发展项目,一户一种致富技能,一户一个包扶干部,一户一个脱贫时间,一户一个帮扶措施,建立精准帮扶台账。

二是落实市场主体帮扶机制。目前正在调查摸底全县市场主体的情况,落实市场主体帮扶机制,积极推动产业扶贫,方式主要为以下五种:一是龙头企业+贫困户,二是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三是家庭农场+贫困户,四是专业大户+贫困户,五是电商平台+贫困户。

三是层层落实减贫计划。各乡镇的减贫计划要到村到户到人到年度。工作要做到落实“三化”:1、落实信息化。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联网贫困信息大数据平台,逐户分析致贫原因,逐条录入指标信息,逐类制定帮扶方案,全方位帮扶,全过程监督。2、落实清单化。逐村逐户制定脱贫计划,建立脱贫“任务清单”,制定帮扶“责任清单”,形成核查“进展清单”,明确“问题清单”,实行跟踪销号管理。3、落实图表化。制作精准扶贫工作手册,乡镇、村绘制精准扶贫路线图和产业发展规划图及时间表。

四是建立八个方面的政策支撑体系。由各牵头单位负责制定七个政策支撑文件,一是产业扶贫方案(县农业局),二是搬迁扶贫方案(县住建局),三是医疗救助扶贫方案(县卫计局),四是教育助学扶贫方案(县教育局),五是培训就业扶贫方案(县人社局),六是民政兜底扶贫方案(县民政局),七是整合资金实施精准扶贫的意见(县财政局)。另外承担村级道路、安全饮水、危房改造、电力保障等十项重点工作的部门要分别制定各自的行业精准扶贫工作方案。

五是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按照四个一批的措施,加大扶贫工作推进力度。一要尽快制定政策支撑体系,通过政策的引导来推进工作;二要继续办点示范,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典型引路的作用,要培育和建立一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工作。三要全面推开,重点突出推进产业扶贫和搬迁扶贫两项重点工作。

六是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按照省政府《关于创新建立贫困县资金整合机制实施精准扶贫的意见》x政办发(2015)x号要求,以精准扶贫为引领,彻底打破“撒胡椒面”和“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的困局,化零钱为整钱,集中财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用精准扶贫规划为引导,以重点项目为主导,制定明晰统筹资金的来源渠道、使用平台、资金额度、内容进度、责任单位等,做到内容明确具体、资金流向清楚、责任分工明确。建立“以县为主体、省级支持配合,以财政资金为主体、引导金融和社会资金参与”的资金整合机制,合力推动精准脱贫。

七是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对下加强氛围营造,对上加强联络沟通。充分发挥新闻宣传部门,牢牢把握精准扶贫舆-论导向,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地宣传报道我县精准扶贫政策、先进典型等方面情况,激发和调动全社会参与精准扶贫的热情和积极性。积极引导社会扶贫,探索老板捐资扶贫、能人带动扶贫、大户帮助扶贫、招商引资扶贫、部门结对扶贫、合作组织服务扶贫等“六大”社会扶贫模式,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一、精准扶贫工作

我镇以“建档立卡”落实扶贫到户政策。全面开展了贫困家庭的调查摸底,建立了贫困家庭档案813户2930人,完善扶贫对象动态识别机制,通过项目规划到户、资金扶持到户、产业发展到户、素质提升到人、帮扶责任到人、档案建立到人,确保扶贫到户政策全面落实。为实施分类扶贫、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确定扶贫内容、方法、途径和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提供可靠依据。

二、产业扶贫工作

我镇今年共安排扶贫资金64万,通过贫困家庭档案,各村经过村民代表会议投票选出贫困家庭共175户779人进行产业扶持。通过科学规划、实施“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并将产业扶贫资金、“贫困村互助资金”等向重点村集中投入,各重点村已逐步形成了适合自己的“一村一品”主导产业,如:蕉子坝村34户农户自行组织成立了“村兴旺葛根种植专业合作社”。该社葛根种植面积达15亩,预计年产值达20多万元。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做到了“五个统一”,即统一进苗、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种植、统一品牌、统一销售。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使农民增加收入。

三、搬迁移民扶贫工作

采取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实施下山扶贫。在镇政府所在地的圩镇内实施集中安置,积极动员和引导高山边远的农户搬迁下来,几年来共扶贫搬迁94户456人,集中安置30户135人,在全镇逐步形成了山里面耕作圩镇消费、山里面挣钱圩镇享受的局面。

四、整村推进工作

一是把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扶贫攻坚整村推进的有效载体,以做优做大村庄规模为突破口,突出抓好村镇联动、村落连片、综合示范区建设、公路沿线整治,着力改变农村面貌。二是推进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把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作为贯彻《若干意见》、促进扶贫攻坚的首要大事、开局工程和民生工程。近年来,我镇共硬化村组公路5.4公里,投资103万元;新建水圳2200米,投资19万元,修建漫水桥一座,投资4万元。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设施依然相对薄弱。从基础设施上看,我镇地处偏僻山区,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较多,贫困人群的生产生活条件差,如交通不便、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抗旱排涝条件不足,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近年来,虽然通过扶贫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仍不能满足当前及今后的发展需要。从人口素质上看,贫困人口普遍接受教育程度低,观念陈旧,科技意识不强,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在走访农户中发现,贫困户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病残户或无劳动力户,脱贫难度较大。

(二)扶贫资金投入仍显不足。目前,我镇扶贫资金主要是依靠扶贫办项目资金和各县直帮扶单位支持,贫困村筹资较为困难。

(三)返贫现象比较突出。目前我镇仍然有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另外,每年都会出现一部分已经脱贫的人群,由于脱贫基础不稳,因病、因灾、因学等原因又重新返贫,由于整村推进工作重点在基础设施方面,难以顾及这部分贫困户。

六、几点建议

1、增加扶贫重点村个数。这些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条件差,村容村貌亟待改善。为此,请求上级对实行差异化扶贫,帮助群众尽快脱贫致富。逐年增加贫困村的数量,力争6个行政村都能享受到扶贫重点村的扶持政策。

2、在扶贫政策上给予特殊扶持。加大资金支持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攻坚工作,扩大“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试点”范围,提高移民搬迁补助标准,防止出现农民因建房返贫现象。

3、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大力开展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充分利用雨露计划和民生工程新型农民培训,认真做好贫困人口的职业教育、务工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确保达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和培训一门技术,振兴一项产业,致富一方群众的目标。

一、凤凰乡贫困现状和原因

凤凰乡地处我区东部,距主城区19公里,辐圆面积18.6平方公里。全乡辖9个行政村,80个村民小组, 3462户, 农业人口10513人,总耕地面积9881亩,人均耕地0.9亩。经过前期调查摸排,建档立卡贫困户587户,贫困人口1659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12.7%。我乡有凉亭桥村、马桑沟村、断石桥村、桂花沟村4个贫困村,要在2020年与全市、全区同步进入小康,任务十分繁重,全乡致困原因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因自然环境致贫。

由于凤凰乡所处的地域环境,土地贫瘠,农业生产条件较差,高经济附加值作物生产十分困难,村民文化程度不高,科技扶贫难度大,特色产业多以零星种养为主,尚未形成品牌和经规规模,生产水平低下,群众生活困难,扶贫底子薄弱,开发任务艰巨。

二是基础设施薄弱。村社公路里程短,很多社都还没有通公路,群众出行困难;农田水利设施较差,靠天吃饭现象严重。

三是因病、因残人口多,短期内难以脱贫。

四是因灾致贫、返贫时有发生。

由于经常发生阶段性旱灾,近几年都有发生春旱的情况,大春生产受到了的严重影响。随之带来的经济作物减产欠收,影响到群众收益。其他如因夏季暴雨,易发生山体滑坡和小范围的泥石流,阻碍了我乡相关高山村的交通运输和产业发展。

二、扶贫工作推动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始终以扶贫开发统揽农村工作全局,不断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做了许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工作。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98元,同比增长13%,乡镇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群策群力,定点帮村,干部帮扶。

今年,区委区政府加大了定点帮村,干部帮扶力度,我乡由县级领导张文举同志定点联系,区政务中心、区供销社、区进修校、区党校、乡政府及驻地单位共88人结对帮扶587户贫困户。一是全面了解了贫困户的家庭基本情况,二是听取了贫困户的意见及愿望,三是针对贫困户的现状制定了合理的脱贫规划。四是调整贫困村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已建成了核桃基地2个、中药材基地、花椒基地各1个,规模均达200亩以上,为群众增收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积极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富余劳动力。

(二)惠农政策全面落实

扎实开展了农村低保及困难群众救助“两项”制度衔接,建立了贫困户档案。结合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全面开展了贫困家庭的调查摸底,建立了全乡587户贫困户,1659人贫困人口的档案。全乡低保户全部纳入扶贫对口帮扶对象。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把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农机具购买补贴等政策落到实处,做好了新农合、低保、临时救助等工作。全乡减少贫困人口200余人,转移性收入实现人均增收60元。投入帮扶资金10万余元,对587户中的435户贫困户进行了集中慰问。

(三)基础建设扎实推进

加强对村社的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2015年新修村道公路7公里,新修山坪塘1口;今年土桥子村整村推进项目正在实施;屈家店村、高桥村等5个村的人饮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也正在进行中;积极争取天然气早日开通;完善全乡交通安全设施、警示标志;新修垃圾池45口;同时加快集镇的供水、排水、供电、道路、通信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强力做好场镇“净化、美化、绿化、亮化”文章;大力开展集镇市容整治工作,重点整治垃圾乱堆、车辆乱停、摊点乱摆、乱搭乱建等现象,提升场镇整体水平。鼓励农村群众到场镇建房,发展产业。

(四)产业扶贫渐次铺开

积极推动整村产业发展。通过在土桥子村、开展土地调型工作,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发展优质水稻和旱地蔬菜种植。还在该村新修山坪塘1处,解决该村经济发展水源问题;我们在原有的核桃、药材产业的基础上,引进业主在土桥子村、马桑沟村种植花椒350亩,常年雇佣当地劳动力30余人,利用了部分农户闲置土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五)能力扶贫大力开展

投入资金15万元新建断石桥村活动室;投入35万元维修了土桥子村、桂花沟村、马桑沟村、凉亭桥村、双石桥村活动室,投资14万元更新、维修9个村的远程设备和“村村响”广播,宣传党的扶贫帮扶政策,讲解种养殖技术,为村民提供最前沿的种养殖技术。

大力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建立了劳动力技能培训机制,完善了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建立健全劳务供求信息和服务体系,今年劳务输出3400余人,在产业园区提供常年就业岗位120余个,实现就近就业,提高收入,去年全年全乡实现劳务人均增收350元以上。

(六)民政帮扶切实到位

对全乡共有500余户,600余人低保户和五保户,按时按额发放补助。对符合大病医疗救助的,积极进行医疗救助手续办理,2015年,共计向全乡57人,发放18万余元大病医疗救助款。去年,在全乡临时救助600余人,共计24万余元。尽最大努力减轻了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贫困户的经济负担。今年年初,乡民政拿出6万元,对全乡经济困难的农户进行了慰问,区党校、区供销社的干部职工也对贫困户捐钱捐物3万余元,使困难户过得起年、过得好年.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和举措

今年,我们将认真按照区委的安排,紧紧围绕“2018年基本脱贫、2019年提档升级、2020年同步小康”的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措施,落实工作举措,切实抓好扶贫帮扶工作。

(一)坚持因户制宜,科学制定扶贫详规

严格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科学编制困难户扶贫详规。乡认真制定全乡扶贫帮扶三年规划,完善2015年扶贫帮扶计划。配合区级联系帮扶部门针对各帮扶村的特点,制定对口帮扶三年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帮扶任务,落实帮扶责任,确保联系村按期脱贫;各结对帮扶干部根据帮扶户的特殊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结对帮扶方案,切实深入困难户家中,每季度按时入户了解情况,推动帮扶,实实在在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二)坚持部门协作,整合资源统筹施力

充分发挥各帮扶部门的自身特点和优势,帮助各贫困村逐步建立长效发展的优势产业,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参与扶贫,努力营造“大扶贫”格局。严格落实好联系单位带头扶贫的责任,发挥部门优势,组织社会扶贫资源,凝聚社会扶贫力量,不断拓展社会扶贫领域,切实整合扶贫、民政、农口等对方资源,增强扶贫实效。

(三)坚持产业主导,切实夯实扶贫基础

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产业特点,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培育特色产业,积极鼓励和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村社发展支柱产业,在原有核桃产业600亩、玉竹产业200亩的基础上、新建花椒产业350亩,发展优质蔬菜、水稻、养殖和水产养殖。动员困难群众到产业园区务工,增加群众收入。

(四)坚持基础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结合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涉农项目等,统筹兼顾,积极推进乡村道路、农田水利、安全饮水等建设,使之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条件;加强重点村社的文化、卫生、教育和广播电视等公益性设施建设和以改厕、改灶、改圈及危房改造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大力改善贫困群众的居住环境。启动土桥子村扶贫项目整村推进,全面提高该村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在公路建设方面,以全面提升乡道、村道四通八达为目标,解决广大群众行路难、出行难和产业发展瓶颈的问题,促进生产要素便捷流动。在水利建设方面,继续加强堰塘水渠整治、农村安全饮水等设施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农田灌溉体系、水资源供给体系、水环境保护体系。在村容村貌建设方面,不断改善村组织活动阵地条件,计划投入资金10万元,修缮村村通广播、远程教育设备,配齐电脑及桌椅等办公设施;全乡贫困户残疾人98人,患癌症等重大疾病病人39名,乡党委、政府将通过帮助其享受低保、发动社会关爱、捐赠等模式,保证他们在2018年前能够自食其力。

按照、省政府“精准脱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和、市政府确定我县2017年全面脱贫的要求,7月15日第16 次会明确决定:把扶贫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县中心工作,作为总抓手来推动其它各项工作。围绕实施“1347”扶贫攻坚战略,从7月15日以后全县扶贫攻坚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近期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成立了扶贫攻坚工作机构和工作专班。成立了xx县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由书记任第一组长、任组长,相关领导任副组长。成立xx县扶贫攻坚指挥部,下设指挥部办公室,由副书记蔡伟兼任办公室主任,副段文俊等兼任副主任。下设产业扶贫、搬迁扶贫、政策兜底扶贫、社会扶贫四个工作专班和综合协调、宣传报道、业务指导、督查组、考核组五个工作组,同时要求各乡镇相应成立扶贫攻坚指挥部,成立扶贫攻坚工作机构和工作专班,设立乡镇扶贫办,工作人员增加到3名,专职专干。

二是制订了全县扶贫攻坚计划。围绕2017年全面“脱贫摘帽”的奋斗目标,科学制订全县三年脱贫工作规划,细化路线图,明确时间表,县里脱贫规划为“1347”工程,即横下一条心、利用3年时间、通过四个一批方法,完成7万人脱贫。计划2015年脱贫10个贫困村、 28174名贫困人口,2016年脱贫33个贫困村、21234名贫困人口,2017年脱贫29个贫困村、21243名贫困人口。现已将贫困村脱贫计划落实到村,贫困户脱贫计划已下达到乡镇村,村级正在落实到贫困户。

三是选派了驻村帮扶工作队。7月31日,我们按照“硬抽人、抽硬人”的要求,精心选派了292个驻村扶贫工作队和 98个重点村、后进村、难点村第一书记,并动员45家重点民营企业开展村企共建,做到了“五个全覆盖”,即全县所有村扶贫工作队全覆盖,贫困村、后进村和难点村派驻第一书记全覆盖,县领导联系乡镇包重点村全覆盖,县直单位参与精准扶贫全覆盖,重点民营企业联系重点村全覆盖。该项工作得到了办公厅的肯定,见《督办通报》第25期。7月31日上午,召开了千人动员大会进行动员,并举办了业务培训。当天下午,800余名工作队员全部进村入户开展工作。目前,工作队基本完成贫困户识别、复核、确认工作。

四是进行了扶贫工作现场推进和督办。8月24日,书记刘应文在马曹庙镇主持召开了全县精准扶贫现场推进会,会议参观了马曹庙精准扶贫工作现场,传达了全市精准扶贫现场会精神,各乡镇党委书记分别就各自的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表态发言。会后,各乡镇分别召开了县直机关、各村支部书记、县驻村第一书记、县驻村工作队队长、联络组长参加的精准扶贫动员大会,围绕“四个一批”及、市政府提出的三个时间节点进行了具体安排。9月2日,攻坚办再次组织 5个督查组对全县驻村工作队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督办。

五是召开了县政府高规格会议。8月21日和8月26日分别召开2次会,专题研究精准扶贫相关工作。8月28日召开了四届九次(扩大)会议,讨论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会上县政府与乡镇党委、政府签订了脱贫攻坚任务军令状,县扶贫攻坚办公室与扶贫工作队签订了“驻村帮扶责任书”。这次会议从思想上进行了誓师动员,从工作上进行了督促落实,引导和推动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强化责任和担当,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扶贫攻坚上,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开展精准扶贫上,把干部精力集中到帮助群众脱贫上。

六是拟定了相关政策支撑文件。除了出台县政府《关于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定》之外,拟定了《关于推进产业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xx县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方案》、《xx县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工作方案》、《xx县精准扶贫时间表和路线图》等相关政策文件,还有几个文件正在积极拟办修订之中,准备近期出台。

七是创办了小额信贷扶贫试点。县扶贫办与县农商行联合创办扶贫小额信贷试点,通过市场手段运作扶贫开发,利用有限的扶贫资金撬动信贷资金,拉动社会资金,解决贫困户借款难的问题,创新了市场主体帮带贫困户利益联接机制。7月23日全市扶贫小额信贷创新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肯定了我县扶贫小额信贷“12345”扶贫模式(即搭建“一个信贷平台”,突出贫困人口和市场主体“两个主体”, 严格评级授信、项目推荐、贷款发放“三个步骤”,确保指标落实、项目直扶、帮扶带动、验收考核“四个到户”, 打造瞄准特困群体、落实特惠政策、形成扶贫合力、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壮大特色产业等“五项特色”)。目前这项媒体宣传的“金融扶贫团风样板”工程,已向 282户发放贷款3220万元,落实帮扶贫困户315户、1812人。

八是开展了扶贫攻坚的密集调研。县“四大家”领导分别带队到各自的扶贫联系点开展精准扶贫调研,通过走访座谈、解剖典型等方式,认真听取群众脱贫的愿望和想法,总结探索精准扶贫新模式,进一步摸清贫困底数、理清扶贫思路、完善脱贫举措。同时,按照、县政府的部署要求,县卫计局、民政局、扶贫办等部门分别对因病致贫人口、农村低保(五保)人口、扶贫移民搬迁对象等进行专题调研,为制定完善精准扶贫规划和政策体系提供有益参考。同时认真准备接待,圆满完成了省市各级领导对我县精准扶贫工作的调研任务,其中领导傅德辉对我县精准扶贫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九是正在开展各种精准扶贫示范点建设。1、扶贫搬迁示范点城投公司率先已争取到6.3亿元农发贷款,计划县级办6个示范点,每个乡镇办1-2个示范点,然后全面推开;2、办产业扶贫示范点和市场主体帮带贫困户示范点;3、培训转移贫困户劳动力示范点;4、电商扶贫示范点。各示范点创建工作由指挥部下设工作专班和牵头单位以及各乡镇具体负责落实。

二、存在问题。

前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工作进展不平衡。各乡镇各部门之间相比,有的乡镇和部门领导认识高、动作快、效果好,有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工作专班和牵头单位没有进入工作状态,没有尽到工作职责和牵头之责,导致工作被动滞后。二是工作推进速度不快。相比兄弟县市罗田来说,我们工作总体推进速度稍缓,没有掀起扶贫攻坚的高-潮态势,没有真正形成强大工作合力。三是工作成效不明显。相比上级领导的要求和贫困群众的需求,工作成效不很明显,工作特色不突出。

三、下段工作建议。

一是落实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贫困户。全县贫困户重新精准识别完成后,要落实全县各级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并实行包保责任制。在分类锁定贫困对象后,要依据贫困户家庭情况、资源禀赋、身体状况、技能条件,按照“一户一法”的办法因户施策,制定 “六个一”精准脱贫计划: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个发展项目,一户一种致富技能,一户一个包扶干部,一户一个脱贫时间,一户一个帮扶措施,建立精准帮扶台账。

二是落实市场主体帮扶机制。目前正在调查摸底全县市场主体的情况,落实市场主体帮扶机制,积极推动产业扶贫,方式主要为以下五种:一是龙头企业+贫困户,二是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三是家庭农场+贫困户,四是专业大户+贫困户,五是电商平台+贫困户。

三是层层落实减贫计划。各乡镇的减贫计划要到村到户到人到年度。工作要做到落实“三化”:1、落实信息化。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联网贫困信息大数据平台,逐户分析致贫原因,逐条录入指标信息,逐类制定帮扶方案,全方位帮扶,全过程监督。2、落实清单化。逐村逐户制定脱贫计划,建立脱贫“任务清单”,制定帮扶“责任清单”,形成核查“进展清单”,明确“问题清单”,实行跟踪销号管理。3、落实图表化。制作精准扶贫工作手册,乡镇、村绘制精准扶贫路线图和产业发展规划图及时间表。

四是建立八个方面的政策支撑体系。由各牵头单位负责制定七个政策支撑文件,一是产业扶贫方案(县农业局),二是搬迁扶贫方案(县住建局),三是医疗救助扶贫方案(县卫计局),四是教育助学扶贫方案(县教育局),五是培训就业扶贫方案(县人社局),六是民政兜底扶贫方案(县民政局),七是整合资金实施精准扶贫的意见(县财政局)。另外承担村级道路、安全饮水、危房改造、电力保障等十项重点工作的部门要分别制定各自的行业精准扶贫工作方案。

五是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按照四个一批的措施,加大扶贫工作推进力度。一要尽快制定政策支撑体系,通过政策的引导来推进工作;二要继续办点示范,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典型引路的作用,要培育和建立一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工作。三要全面推开,重点突出推进产业扶贫和搬迁扶贫两项重点工作。

六是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按照省政府《关于创新建立贫困县资金整合机制实施精准扶贫的意见》鄂政办发(2015)63号要求,以精准扶贫为引领,彻底打破“撒胡椒面”和“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的困局,化零钱为整钱,集中财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用精准扶贫规划为引导,以重点项目为主导,制定明晰统筹资金的来源渠道、使用平台、资金额度、内容进度、责任单位等,做到内容明确具体、资金流向清楚、责任分工明确。建立“以县为主体、省级支持配合,以财政资金为主体、引导金融和社会资金参与”的资金整合机制,合力推动精准脱贫。

七是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对下加强氛围营造,对上加强联络沟通。充分发挥新闻宣传部门,牢牢把握精准扶贫舆-论导向,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地宣传报道我县精准扶贫政策、先进典型等方面情况,激发和调动全社会参与精准扶贫的热情和积极性。积极引导社会扶贫,探索老板捐资扶贫、能人带动扶贫、大户帮助扶贫、招商引资扶贫、部门结对扶贫、合作组织服务扶贫等“六大”社会扶贫模式,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乡镇扶贫攻坚工作汇报(优秀16篇)篇十六

根据市纪委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全区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朽问题专项工作总结暨扶贫领域执纪问责工作相关要求,结合我局实际,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大力指导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各县市区充分利用贫困地区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特色种质资源,结合当地种植习惯和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实施以“品种品质品牌”为核心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10+3”提升行动,培育壮大优势特色种养业及林业。特色种植业以品种改良、品质改进、品牌创建的“三品”提升为核心,因地制宜,发展覆盖面广、易种、易管、易收、能加工的产业,重点发展特色水果、蔬菜、桑蚕、茶叶、中药材等经济效益好,见效快,在贫困地区有一定基础条件的产业。结合富硒资源,加快推进富硒农产品种植和开发。

2、指导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2018年基本完成我市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引导贫困户自愿有偿流转土地经营权,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培育发展贫困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农户”订单帮扶模式,将重点产业与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对接,形成产业规模和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业对人,人对产业,形成覆盖,共同发展。通过订单帮扶模式,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促进生产、加工、销售市场线条形成,拉动产业扶贫的发展力度和市场经济效益的提高。

1.制订特色种养业扶贫实施方案。我们围绕2016年脱贫摘帽的目标任务和中央、自治区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摘帽的考评要求,积极指导各县市区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制订了《脱贫攻坚特色种养业培育实施方案》,从扶持政策、培育特色产业和带动贫困户的经营主体等方面,引导、指导和激励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

2.指导县市区发展脱贫主导产业。我市推荐的主导产业主要有百香果、茶叶、中药材、桑蚕、蔬菜、生猪、家禽、肉牛、稻田养殖、油茶、肉桂、良种杉木等。各地根据自身实际初步选择了特色主导产业。

相关范文推荐

    传染病的预防教案(通用22篇)

    教学工作计划能够提醒教师及时复习和总结已经完成的教学内容,确保教学质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工作计划实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实践经验和方法论。

    燕子课教案(优质21篇)

    教学工作计划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三: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将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

    采购人员的年度工作总结(热门16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可以让我们对自己的工作态度和效率进行反思和改进。在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了一些明星员工的月工作总结,他们的经验或许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和指导。

    参观学校个人心得体会(汇总23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经验和感受的总结和归纳,是我们成长路上重要的一笔财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在北京师大学习将近一个月,在

    高中生成长的励志演讲稿(实用16篇)

    成功的道路上总会遇到挫折,但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胜利。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励志书籍的推荐,相信会对你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青春这个该

    清明节的通知(实用19篇)

    在撰写通知时,需要注意语言简明扼要、信息全面准确,避免产生歧义或引起误解。下面是一些通知范文,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扑救

    二年级保护青蛙大全(13篇)

    优秀作文是在各个文体中,以独特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思敏捷,充分展现了作者思想和情感的作品。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摘录,让我们一起欣赏和学习。最近,我经常在街上看

    感悟明心得体会参考(热门16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小编为大家找到了一些精彩的心得体会案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在从事特殊教育教学工作中,接触了很多

    小学爬山高分(模板13篇)

    优秀作文能够打动人心,让读者在思考中获得启示,感受到文字的力量。推荐一些有关优秀作文的相关书籍和文章,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能力。今天,是我们爬泰山的日子,我们很

    小学生我爱读书(热门24篇)

    同学们:人们非常喜欢读书,因为书是照亮知识之路的明灯,也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阅读时,不仅要读得好,理解,还要积累好的单词和句子,这可以提高我们的`作文水平。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