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缔造工作总结(优质15篇)

时间:2023-12-11 作者:雨中梧

工作总结是一个对自己工作能力的自我检视,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找到提升的方向。这些范文是从实际工作中提炼出来的,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共同缔造工作总结(优质15篇)篇一

自全市“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启动以来,洪湖市春雨亭社区深刻领悟共同缔造理念,以“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为路径,着力“三个坚持”,深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组织保障。构建“社区大党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小区党小组—楼栋(小巷)长—居民中心户”服务架构,在党员群众中优选确定党小组组长40名、楼栋长140名、居民中心户259户,党员定岗定责,带头做示范,带着群众干,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共同缔造”中的引领作用。通过搭建议事平台,支持居民共谋,从解决居民的痛点、难点问题出发,同步搭建业主微信群以及“协商在一线”线上和线下双平台,落实党群议事会、小区业委会等议事体系,形成基层党组织领导,共建单位、志愿者、居民群众多方力量参与的基层协商格局。

坚持群众主体,形成共同参与。注重坚持群众主体地位,组建“四会一队”群众自治组织体系,选优配齐“两长四员”,通过民主推选,成立事务监督理事会、矛盾调处理事会、环境治理理事会、乡风文明理事会、平安洪湖赤卫队,实现“三务”(党务、居务、财务)公开,制订居规民约,监督居务财务、监管项目质量,对社区内重大事务进行共议和决策。通过座谈走访、入户调研、微信群、居民小组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居民对社区环境整治、老旧小区改造、安全隐患、社区发展等方面存在问题的看法,收集居民建议,发动群众参与,共同打造和谐有序平安社区。

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合理布局。根据“地域相邻、项目统筹”原则,我们将社区原有的15个网格进行连片规划,形成了春雨亭社区7个共同缔造建设片区。坚持试点先行、稳步推进,将三片区的`棉花小区、四片区春雨亭3巷10至12里作为试点区域进行先行打造,依托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拆除占道违建、修缮老旧房屋、建设下水管网、改造管线、修建休闲娱乐区和生态停车场,推动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让居民生活更方便更舒心。

下一步,春雨亭社区将通过2个示范片区的打造,总结“共同缔造”工作经验,同时在全社区形成带动效应,逐步实现建设全覆盖。

共同缔造工作总结(优质15篇)篇二

“村道干净整洁,村居鸟语花香,村民们犹如住进花园一样,这小日子过得真满足。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真是好呀!”9月2日,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双沟镇梁咀村一组村民付玉香感慨地说。

今年8月以来,双沟镇抓住区委区政府把梁咀村作为“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试点的机遇,践行“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工作理念,把“共同缔造”贯穿基层社会治理全过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党委政府牵头干、党员干部带头干、引领群众投身干,共同抓好“共同缔造”活动样板点建设,推动乡村建设日新月异、乡村振兴与时俱进、幸福指数与日俱增。

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模范带头作用,该镇人大组织机关30名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共同缔造”活动,每个人大代表包保两户村民,入户帮助村民做好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整治,让村民切身体会到“共同缔造”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乡村治理的新引擎。打铁先从自身硬。在人大代表的`感召下,梁咀村11组组长梁振国带头拆除自家厨房和小平房,为村庄规划建设腾出空间;30多户村民表示捐赠自家闲置红瓦用于村庄建设;全体村民也自发清理村组道路两侧和房前屋后的淤泥和建筑垃圾,共同推进村庄人居环境改善。

该镇人大副主席张晶表示,实践证明,“共同缔造”是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的新引擎,是走向共同富裕的新途径。据了解,该镇还从村民身边最关心、最需要的事做起,与村民共同商议计划在梁咀村建立蔬菜分拣中心,搭建蔬菜销售平台,扩大销售规模,做到群众参与、群众受益、群众认同,让幸福生活锦上添花。

共同缔造工作总结(优质15篇)篇三

8月14日,老河口市委书记曹祖金听取袁冲乡夏诗荷雨村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推进工作汇报,就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在听取前阶段工作汇报后,曹祖金说,要严格按照项目路线图和时间节点推进试点工作,通过共同缔造活动,持续改善民生,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曹祖金强调,要准确把握开展共同缔造活动的.核心要义,深入基层认真倾听群众意愿和呼声,及时发现问题,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共同解决难题。要及时征求群众对全域规划设计的意见,了解群众诉求,确保规划设计科学、合理,保证项目有序推进。要快速推进“两基”建设,补齐农村基层短板,加快建设美丽乡村。要高度重视群众参与,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广泛组织、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做到大家事大家议、群众事群众办。要做好试点工作总结,注意资料收集,讲好共同缔造生动故事,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共同缔造工作总结(优质15篇)篇四

今年以来,汉川市庙头镇始终牢牢把握统战工作这根主线,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以乡贤联谊会为推手,以群众为主体,以提升群众幸福感为目标,以满足群众日常需求为抓手,广泛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共同创造幸福生活。

转思想齐动员。在镇“共同缔造”动员会后,前山村“两委”班子第一时间召开会议,传达学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组织各组党员代表、群众代表、乡贤理事会成员共同观看总结“共同缔造”成功经验的视频,加深代表对“共同缔造”内涵的理解,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利用支部主题党日等活动载体,组织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召开座谈会,向群众宣讲“共同缔造”理念,解说“五共”的内涵意义。利用晚上时间,召开“共同缔造”屋场院子会,从村组实际情况出发,和村民一道谋划推进各组的工作,确保“共同缔造”活动开展有实效,有成果。

同谋划聚智慧。结合乡村振兴“三项行动”,庙头镇邀顺风建设规划设计团队对前山村重点村湾进行规划设计,明确“水+田+居”的发展主题,形成了一轴一环多借点的景观结构设计方案,组织镇、村进行研究讨论4次,向村民征集意见建议23条,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将群众的智慧融入方案,增强群众的`参与感和主人翁意识。镇村召开联席会议,工作专班结合实际情况及“一下三民”活动收集的群众意见,起草制定了《前山村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工作方案》。强化与乡贤能人的沟通联系,建立完善乡贤能人台账,汇聚乡贤能人的智慧和资源,助力前山“共同缔造”活动。

解难题美环境。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结合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通过入户走访、座谈交流、村湾夜话、微信线上议事等形式,倾听群众心声,及时梳理解决一批群众反映的烦心事、纠心事。村“两委”成立工作专班全程跟踪服务,动员村民出资、处理对房前屋后进行改造提升15人次,协调处理相关事宜11件,拆除旱厕8个,危房3座。对于村年老体弱确实对房前屋后清理存在困难的家庭,由村“两委”干部牵头,村民小组长、党小组长配合,打造帮扶专班进行清理,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共享成果。

共同缔造工作总结(优质15篇)篇五

为深入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在城乡人居环境和整治中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的指导意见》(建村〔20xx〕19号)和《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决定》(鄂发〔20xx〕5号)精神,在红安县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中,广泛开展城乡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以下简称“共同缔造”),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统筹推进,协调发展”的原则,坚持以基层党建为引领,发动群众“共商、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坚持以群众身边、房前屋后的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为切入点,共建“整洁、舒适、安全、美丽”的城乡人居环境。

20xx-20xx年,按照在40%行政村进行推广共同缔造活动的要求,在160个村(名单见附件)全面开展共同缔造活动,并对其中9个村进行重点建设,实现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到20xx年,基本实现城乡社区人居环境“整洁、舒适、安全、美丽”目标,探索和建立“政府引导、部门支持、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新模式,初步建立共同缔造的长效机制;到20xx年左右,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使我县城乡人居环境达到“生态美、村庄美、生活美、乡风美”的建设要求,美丽乡村建设水平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相匹配、相适应。

(一)确定实施载体。在全县开展摸底调研,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以镇村基层党建引领强、群众基础好、村风和谐为基本原则,确定160个村作为共同缔造村,其中七里坪镇柏林寺村、七里坪镇七家畈村、二程镇罗山村、八里湾镇刘明秋村、城关镇曹家畈村、高桥镇六家边村、高桥镇程河村、杏花乡两道桥村、永佳河镇椿树店村等9个村作为全县共同缔造重点建设村。

(二)编制村庄规划。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坚持全域理念,着眼长远目标。借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规划设计专家团队指导优势,发动群众参与,组织含括县规划人员、村支部成员、村民代表等在内的规划团队,开展实地勘察和讨论研究,按照聚焦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等分类要求,因地制宜,科学编制相关村庄布局规划、特别是重点建设村的规划。规划编制过程中,要结合各村实际,充分听取基层干部和村民意见,尊重群众意愿,按照决策共谋要求,共同研究决定各村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

(三)整治人居环境。按照《红安县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红办文〔20xx〕58号)精神和“发展共建”要求,通过座谈走访,入户调研,了解村民需求,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妥善化解共同缔造活动开展中的矛盾和困难,激发村民参与本村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工作的热情,使群众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人居环境建设,扎实推进共同缔造村的村容村貌整治、厕所革命、农村污水治理、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村庄绿化等工作。

(四)建设基础设施。按照各村共同缔造规划设计,以饮水安全、“四好农村路”等建设工程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农村饮用水保障、电力供应、交通设施、清洁能源、网络信息、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通过统筹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农民建房管理、农民宅基地管理,不断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全面推进公共空间建设和改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共建村庄美好环境。

(五)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奖励机制,推动共同缔造活动纵深发展。鼓励农村居民,针对本村环境卫生、公共空间管理、停车管理、生活垃圾管理等内容,通过村委会或居民自治组织,按照“建设共管”的要求,共商共议拟定村民公约并监督执行,激励村民、企业、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人居环境建设成果的维护管理。建立健全城乡环境建设和整治项目及共同缔造活动开展情况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按照“效果共评”的要求,组织村民对活动实效进行评价和反馈,持续推动各项工作改进。组织评选共同缔造典范村、先进组织和先进个人评选,激发各方参与共同缔造活动的积极性。

全县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工作,具体分三个阶段有序推进。

(一)宣传启动阶段(20xx年8月-9月)。重点抓好共同缔造活动的工作方案、规划设计的制定,宣传发动和推广启动工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红安县对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定点扶贫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制定工作方案。在9个重点建设村组建规划工作团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共同缔造资金主要在9个重点建设村统筹使用,各村根据工作实际推进进度,按需据实申请相关资金。相关工作方法在前期确定的其余151个共同缔造村进行推广,按要求指导相关乡村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三是组织宣传发动。政府有关部门、各乡镇(场、处)全面动员、全面铺开,传达学习各级各部门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文件精神,学习全县开展共同缔造活动工作方案,营造氛围。

(二)全面推进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12月)。按照职能分工,全面推进共同缔造村建设工作。各工作专班按照职能落实和督促各村按规划设计开展相关工作,实施以房前屋后、环境建设整治为重点的村庄整治工作。各村结合实际,统筹区域内的田、水、路、林的综合整治提升,以及庭院绿化、美化;结合本村的特点,坚持“原汁原味、原始风貌、原村特色、原状利用”等原则,凸显各村独特文化特色,统筹规划设计,引导村民“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达到共同缔造要求。

(三)巩固提升阶段(20xx年1月-20xx年12月)。巩固、提升前两个阶段的工作成果,分析不足,总结经验。按照推进文化融合,把生态文明理念和“红安红”文化融入到共同缔造全过程的要求,建立共同缔造的长效机制。以规范管控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以共同缔造的方式方法全面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逐步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力促红安实现步步为景,打造赏心悦目的人居环境,建立完善乡村环境长效机制,打响“美好红安·共同缔造”品牌。

共同缔造工作在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实施,成立共同缔造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及专班人员实行席位制,如有人事变动,按照续位替补原则执行,不再另行通知),组成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政府办,朱明齐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陈乾坤、姚福祥、邹远海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共同缔造工作的组织协调、情况综合、业务指导、定期调度、进度督导、建设验收等日常工作。

针对9个共同缔造重点建设村设立综合协调、规划指导、宣传报道、督导检查4个工作专班:

(一)综合协调专班。由县政府办牵头,朱明齐同志任组长,发改、财政、住建、生态环境、水利和湖泊、林业、审计和各乡镇村镇建设管理所等部门参与,负责全县共同缔造村村庄整治、项目资金立项、筹措、使用和支付保障管理。综合协调全县共同缔造工作推进工作中的矛盾困难。

(二)规划指导专班。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吴昀同志任组长,住建局、各乡镇村镇建设管理所参与,负责对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村镇规划设计技术人员,开展共同缔造村的实地调研和村庄整治建设规划设计。

(三)宣传报道专班。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张治传同志任组长,组建相对固定的共同缔造宣传报道队伍,及时宣传我县共同缔造工作推进情况、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的先进村、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积极宣扬正能量,营造热情积极、争先向上的共同缔造氛围。

(四)督导检查专班。由县政府政务督查室牵头,罗军同志任组长,全程跟踪督查全县共同缔造工作决策的落实与推进,按照县政府统一制定的时间进度要求,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和负责人,按期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任务,定期发布工作推进情况简报。

(一)统一思想,狠抓落实。各相关部门、各乡镇(场、处)要高度重视共同缔造工作,要把共同缔造当作中心工作来抓。实行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政府统一协调、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共同缔造活动的工作机制。注重基层党建引领、党员带头作用的发挥,采取强力措施,确保整治效果,并构建长治管理模式。各乡镇(场、处)要迅速成立共同缔造领导机构,层层传导压力,层层抓落实。强化联动配合机制,各部门必须坚决服从安排,确保共同缔造工作取得实效。

(二)注重实效,扎实推进。严格共同缔造专项资金使用程序,资金分配坚持“把好事办好”和“好钢用在刀刃上”的原则,对想干、愿干、干得好的村予以倾斜,确保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实处,用出成效。各部门、各乡镇(场、处)要广泛发动群众,坚持求真务实,扎实推进共同缔造工作高质量发展,倡导乡镇之间、村组之间开展竞赛,营造浓厚的“比学赶帮超”的活动氛围。

(三)强化宣传,引领村风。各部门、各乡镇(场、处)要充分利用微信、网络平台、“村村响”广播、墙报、宣传车等媒介加大共同缔造工作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小手牵大手”、“夕阳红”等活动,引领文明村风、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四)强化检查,督导落实。县共同缔造工作领导小组将对各部门、各乡镇(场、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跟踪督导和评估评价,对工作开展滞后的予以通报批评,消极应付、工作开展不力、涉及违纪违规的由相关部门予以追责问责。

共同缔造工作总结(优质15篇)篇六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理念新思路。20xx年7月,厦门市委、市政府提出《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明确了新时期下我市“两个百年”的愿景和“五个城市”的发展目标,实现“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的实施路径是共同缔造,即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海沧作为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两个试点区之一,海沧区委、区政府按照省委常委、市委王蒙徽书记关于“核心在共同、基础在社区”的要求,始终坚持美丽厦门的“新城区、新社区”的试点定位,注重将对城的治理和为人民服务相结合,以美好环境为基础、以惠民利民为切入、以同驻共治为核心、以“网格化·微自治”为支撑,积极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中等收入陷阱”所带来的各类社会难题,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让社会治理的触角真正延伸到社区的“最后一公里”,着力构建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交错”的社会治理新体系,实现“政府引导、社会协调、群众参与”的“共同缔造、互动共治”新格局,推进海沧成为“社会共同缔造、老百姓欢迎的新型城镇化城区”,打造美丽厦门的“新城区、新社区”。

经过台商投资区25年的开发建设,特别是行政区10年以来的建设,海沧从一个闽南小渔村发展成为厦门的宜居新城,经济发展进入“中等收入”阶段,20xx年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百强区”第20位,人均gdp、人均工业产值、人均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四项指标全省第一,其中人均gdp达到13万元。

海沧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创新,2011年以海虹社区为试点创造了网格化管理的“四化”模式,2012年率先全省实现“四化”管理的城乡社区全覆盖,20xx年率先全省实现“区—镇(街)—村(居)”三级联勤联动的网格化管理体系,被国家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第九个、海西首个“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20xx年7月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中期工作总结交流会在我区召开,“5+1”政务综合体模式入围第七届中国地方政府改革与创新奖,文明城区创建位居全省第二,以全市第一成绩上报“全国和谐示范社区”。

20xx年年初,海沧区率先在全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先行先试工作,是福建省唯一的先行先试(县)区,同时也是福建省委第一督导组唯一一个区级联系点。率先全省提出16项先行工作(主要包括“开展一次‘四问自己’思想大讨论、实施四项民生工程、启动五个‘马上办’项目、做实六个中长期载体等),并提出了“四个四”活动(“四下基层”照镜子、“四个自问”正衣冠、“四个评议”洗洗澡、“四项措施”治治病)成效明显。《人民日报》以《厦门市海沧区:群众满意,就是奋斗目标》对我区用“网格”解决社区难题、用制度“逼”干部深入基层、用真情帮扶困难群众等做法进行深入报道,引起广泛关注。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群众政治权利意识的觉醒,对政府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我们感到原来以抓经济建设为主,对社会发展“大包大揽”的管理方式已经面临困境,社会治理中的“最后一公里”现象逐步显现:

1.外来人口迅速膨胀,社会治理面临挑战。随着海沧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海沧人口剧增,特别是外来人口比例迅速提升。台商投资区初创时期海沧人口不足10万人,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曾赋诗一首:“茫茫细雨登海沧,星星点点几村庄。鹭岛再展新宏图,赤子渡峡报梓桑。”2003年区划调整时海沧常住人口数不足13万人,而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海沧区人口数为288739人;到了20xx年,这个数字暴涨到了45万人,其中流动人口近30万,是户籍人口的2倍。辖区内共有各类企业达6800余家,个体工商户突破1.2万个,数量庞大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外来人口对本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急需引导,凝聚这部分力量参与城市、社会建设平台载体有所缺失,如何科学治理面临挑战。

2.新城区新社区迅速崛起,公民主体意识面临缺失。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单位人”逐渐转变为“社会人”,社会中出现了自由流动的资源和自由活动的空间,一批社会中介组织、民间团体应运而生,导致原有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单位体制和街居体制相继失效或失灵。海沧行政区成立短短10年间,建成区面积达50几平方公里。社区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目前共有19个社区(含村改居),建成历史最长的也只有7年多;有各类社会组织205个。社区居民中,绝大多数为外来人口或失地失海农渔民。兴旺社区居民90%为外来务工人员;海虹社区居民来自天南地北,几乎涵盖了全国所有的省份;9万多失海失地农渔民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洗脚进城”成了新市民。由于互不相识,邻里“隔门如隔山、对门不相识”,居民群众对社区、城市认同感低,影响了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自觉性、主动性。同时,受市场经济的冲击,民众往往只看重权利,不重视责任和义务的付出,对政府等靠依赖;对社会心存戒备。比如:征地拆迁或医疗纠纷因担心个人吃亏而激发负面情绪,出现了“坐地起价、漫天要价”等过激行为,大大增加了城市建设和社会治理成本。

3.公共服务政府长期包办,基层组织自治面临弱化。随着经济发展,海沧财政收入逐年递增,20xx年财政总收入达到140亿元,比建区时增长近16倍,比设立台商投资区时增长上千倍,持续位居全省84个县区前三名,此前我们已连续三年将财政支出七成用于民生,对基础设施建设、城区管理、民生保障各项工作样样“包办”,一直以来习惯了当“全能政府”,“一竿子纵向到底”、“包打天下”。社区居委会、农村村委会某种程度上成为“二政府”,存在行政化、机关化的倾向,带来空壳化、官僚化的问题。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和集体土地分配改革之后,社区失去经济来源,无力办理社区公益事业,在居民群众中凝聚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下降,出现许多管不好、治不了、理不顺的问题,滋生了影响治理稳定的潜在因素。

“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试点以来,我们立足于海沧的实际情况,做到“四个突出”,即:突出新城、突出城乡、突出一体、突出对台,力争实现错位发展、差异发展,凸显海沧特质,为社会治理的“厦门模式”打造新型城镇化样本。我们以群众参与为核心,以培育精神为根本,以奖励优秀为动力,以项目活动为载体,以分类统筹为手段,着力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城市社区突出自治,农村社区突出自强,通过协商民主、互动共治,实现对城的治理和为人民服务融为一体,着力破解社会治理中社区“最后一公里”现象。

1.突出微社会治理,变“纵向到底”为“纵横交错”。以往我们比较重视建制社区的管理,自上而下的网格化管理体系比较完善,但“自下而上”的协商民主缺失,这次试点,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便于宣传发动、便于自治的原则,在社区基础上下沉一级进行实验和探索治理经验。一是农村社区突出自然村的治理。自然村是宗亲和熟人社会,便于发动宣传和达成利益共同体,我们通过培育自然村村民理事会非营利组织,让他们参与村庄自治,构建与社区党支部、居委会的沟通互动平台,解决政府解决不了的村庄矛盾、居民服务等问题。分别在山边村的东坂社、寨后村的西山社、洪塘村的洪塘小组成立村民理事会。比如,西山社村民理事会通过道德评议,解决了六年多一直不能解决的村庄猪舍搬迁问题。二是城市社区突出小区的治理。试点的兴旺社区,周边企业较多,我们就在兴旺居民小区设立社企同驻共治理事会,对名仕阁无物业小区,把居民选举产生的业主委员会作为小区自治主体。利用海沧网格化、信息化城乡全覆盖的优势,探索建立“格主”模式。即,在全区39个社区划分299个城乡单元网格(城市社区106个网格,农村社区193个网格)的基础上,每一网格的社居民自行推选该网格内的一位热心群众作为“格主”,负责收集和处理该网格居民对社区事务的诉求,并由网格员担任“格主”助理,协助“格主”开展工作。这一机制在网格内部建立起横向联系,改变了以往由居委会简单主导社区事务安排,社区居民被动接受的局面,提高了社区居民参与处理社区事务的效率。试点四个月后,出现了兴旺居民自发给王书记写信并到市里上访表达对“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肯定和赞扬的奇特现象。三是外来人口突出居住区的治理。兴旺社区海新阳光公寓居住4500余名企业工人,我们在公寓里面设立“新厦门人服务综合体”,并专门设有会议室、办公室,鼓励外来务工人员成立“同乡会”,反映居民诉求,参与小区治理和居民服务。通过微社会治理的探索,较好地解决了横向到不了边的治理难题。

2.构建多方参与机制,变“单一管理”为“多元治理”。一是构建三级互动平台。我们着力打造社会事务服务中心、调解中心、应急中心、求助中心及协商中心“五大中心”一体的“政务综合体”;同时通过建立区、镇(街)、村(社区)各级牵头协调机制,创造性地将区级网格化指挥中心与区级政务服务中心联合设置,将“五个中心”纳入其中,实现全方位服务,及时响应百姓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为落实基层服务搭建坚实的机构载体。在区统筹、镇(街)组织、村(社区)为主体的工作体系下,各级机构各司其职,将共同缔造理念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二是激活社区自治组织参与。设置党代表工作室和党群服务窗口,分别在3个镇街及党代表比较集中的3个村居设立6个党代表工作室,在海虹、兴旺社区等4个比较成熟的社区广泛吸纳辖区非公党支部成立大党委。兴旺社区成立了全省第一个居民自治“孵化器”“四民家园”,并在其中成立“社企同驻共建理事会”、“社区同驻共建理事会”,已召开17次会议,议事35项,推动解决27项,参与群众5600多人次;东孚镇山边、西山、洪塘的“乡贤理事会”已召开议事会49次、研究讨论议题44个、落实解决35件;海虹社区“同心合议厅”已开展议事52场,涉及28项议题,已解决22项。三是带动八大群团组织参与。充分发挥640余家基层工会、巾帼文明岗、青年团员等作用,搭建“家长里短妇女互助会”、新市民关爱联盟、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志愿队、邻里守望平安促进会等创新载体,进一步发挥工、青、妇、侨等各类群团组织、协会人员的力量和作用,有效互动,参与共同缔造。积极探索社区社会组织登记与备案相结合的管理制度,采取“先发展、后规范,先备案、后登记”的办法,大力扶持和培育兴趣类、互助类、公益类、维权类、服务类等具有导向作用的社会组织,在这些社会组织的带动下,全区群众自发性活动蓬勃发展,仅广场舞一项,辖区内已有70多个固定的跳舞点,参与群众上万人。

3.打造人性化互动平台,变“生人社区”为“熟人社区”。为了破解城市社区居民对门不相识的难题,让他们迈出家门、融入社区,我们通过打造社区公共交流活动空间、开展各类活动,把“生人社区”变为“熟人社会”。一是拓展公共空间。试点工作以来,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先后推进了兴旺广场、海沧湾公园、山边湿地公园、西山风水塘、洪塘榕树公园、新厦门人服务综合体文体馆等公共空间建设和57个纳凉点建设,对这些公共空间的打造,让老百姓做主,听老百姓的意见,大家出工出力,建成后认养认管,群众也在共谋共建共管中彼此熟悉了解,增进互信。二是倡导志工行动。外来员工聚集的兴旺社区依托辖区内长庚医院和台资台企,建立“台胞义工培训基地”,实行“台胞志工+社工+义工”服务模式开展志愿服务。而酝酿于社区自治组织“社企同驻共建理事会”、为稳定企业外来员工的社会化“四点钟”学校建设项目,也探索了由“奶奶团”、“妈妈团”轮值的办法解决外来儿童的托管问题。在台胞义工精神的引领下,在短短2个多月的时间里,海沧湾公园、公共自行车系统集聚了150多名志愿者参与管理服务,“共建共管我们的美丽家园”成为志愿者们的共同语言。三是实施“四个关爱”。建立健全关爱弱势群体、外来人员、环卫工人、公交司机四大特殊群体的长效机制,为弱势群体、边缘群体兜住底线,夯实基层群众基础,使和谐因素尽可能增大,把消极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先后举办专场技能培训13期、惠及外来人员896人,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达成初步意向150多人,并免费为11万多名外来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完成13个环卫工人休息点的标准化建设,并统一配备药柜、图书等设施;开展“关爱公交司机志愿服务行动”20多场次,为761名公交司机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志愿服务。对全区80户城乡贫困家庭实施危房改造。启动“四下基层送健康”巡回送医送药服务,连续12周利用假日在23个村(居)开展服务,累计出动医疗专家337人次、接诊咨询群众4143人次、发放免费药品23357.3元、健康巡讲受益群众1393人次。

4.持续项目活动,变“观望关注”为“共同参与”。从关心群众生产生活入手,立足百姓需求的身边小事、房前屋后环境,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共梳理出公共自行车系统、绿道与慢行系统等12大类160余个项目,通过待续的项目活动,不断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一是选准社会关注热点,激发共谋共管。试点启动伊始,我们首选了一批社会关注度高、能迅速激发各界参与热情的项目,通过引导群众共同参与,在较短时间内形成示范效应,带动更多群众参与民生实事。如,海沧外来务工人员多,骑车族多,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设想一经提出,立即引起广泛关注。全市首条公共自行车系统从“要不要建”到“怎么建”都反复征求群众意见,通过网络、现场等方式征求意见人数达近10万人。9月1日首期系统开通后又向社会发出倡议,政府机关干部、企业老板和员工、社会团体、市民群众积极响应,踊跃捐赠,各界认捐公共自行车达946辆,共建站点13个,合计214.4万元;招募公共自行车义工36名。目前系统投放的所有自行车都是社会认捐的,建成的所有站点都是政府资金和社会资金共建的。目前累计参与骑行人数6万余人次,已为市民办理6000多张自行车e通卡,日均骑行人数超过700人次,与全国其他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相比,使用率最高。二是找准群众所需所盼,激发共建共享。农村社区是宗族聚集地,也是熟人社会,房前屋后身边小事都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我们立足群众房前屋后的小事,用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赢得群众认可,让群众切实感受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带来的变化。主要通过“以奖代补”方式,让群众自强自立参与美好环境营造上来。如洪塘村榕树纳凉点的建设,洪塘小组无偿让出土地300多平,建设过程中投工投劳近100个工时,工程费折价约6万多元。寨后村的西山社主要进行房前屋后的环境整治,在西山社乡贤理事会的蒋水旺、吴水全、谢永良、李全成和蒋火奔的“五老”带动下,全村106户人家都敞开了家门,和施工队一起拆旧墙,建花台,修村道,先后主动让出房前屋后的土地及房屋2058平方米,果树73棵,加上出工出力累计折价达46万元。福建实华油运公司也捐赠5万元,村集体经济投入30万元,村民自筹达81万元。看着西山美丽大变样,村民们用“千年等一回”的朴实言语,道出了对共同缔造的拥护支持。三是瞄准群众矛盾焦点,激发共评共议。发动群众做群众工作,解决了一些难点热点问题。如洪塘村榕树纳凉亭建设,通过老人协会动员、“乡贤理事会”现场议事,几栋影响景观、多年无法拆迁的房子,通过共同缔造,居民自己拆除了。而低保户票决更是解决了长期以来“应退不退、人情保、关系保”的难题,通过社区举行的民主评议票决会,在入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宣讲政策、介绍情况、现场评议、宣布结果、签字确认五个环节,如山边村对32户低保申请对象进行票决,通过票决的有21户,未通过票决的有11户,主动放弃申请的有7户。票决活动获得了低保申请对象和村(居)民的一致好评。

5.创新机制保障,变“自动自发”为“法治同行”。我们坚持“共同缔造”与法同行,通过创新机制,及时把居民群众的创造创新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防止社会治理的“形式主义”和共同缔造行动“一阵风”;同时也为了防止自动自发导致的部分群众“过度参与”,甚至出现“多数人的暴政”的情况,保障社会治理创新在法治的规范下、在机制制度的框架中,稳步推进、不断完善。一是完善参与机制,夯实共治基础。在群众参与方面,城市社区以自治章程总领规范居民自治,建立了社区居民理事会、“四民家园”等组织章程;农村社区以村民自治章程规范村民参与机制,建立了乡贤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组织制度,拓宽村民参与渠道。在社会组织参与方面,通过出台《志愿者管理办法》、《社区发展协会章程》等制度激发社区组织活力;在企业参与方面,通过在社区建立社企理事会、吸收企业代表参与居民议事,通过建立认领认管的机制,发动企业参与绿地认养、公园认管,让企业参与社区自治。二是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共治动力。通过建立“以奖代补”、“典型示范”等一系列机制,促进政府、企业、群众三者互动,调动各方积极性,展现自治自强的精神面貌,塑造新厦门人精神。全市率先出台《“以奖代补”试点项目操作实施暂行办法》、《“以奖代补”试点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并按照群众建议,选取了西山社房前屋后环境整治、海虹社工纳凉点、兴旺广场水池改造等23个群众参与度高、体现“五共”突出的项目作为首批项目,奖补资金占54%,同时明确资金向成效突出的社区或项目倾斜,改变了以往“政府大包大揽、花钱找骂”,“政府唱戏、群众看戏”的被动局面,有效地调动了基层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同时,着力培育参与精神,我们以区委区政府名义授予了100个新城区、新社区“共同缔造热心企业”、“共同缔造热心组织”、“共同缔造热心居民”,单位授予铜牌,个人发给荣誉证书;在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车辆、站点认捐、认管中给予企业、社区、机关单位乃至个人在车身或站点上“冠名”权;在山边村、洪塘村建立“好媳妇”评定机制;在志愿者服务中建立星级义工评价体系……依托原有的办公场所,建设区-镇街-村居三级“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教育走廊”,展示试点成果,形成良好的模范带动效应,培育海沧居民作为新厦门人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激发群众的家园情怀,参与共建美丽厦门。三是巩固服务机制,加强共治保障。依托“四化”管理城乡全覆盖,“区—镇(街)—村(居)”三级联动的网格化体系,进一步完善区级—镇街—村居三级便民服务体系,推动简政放权、还权于民。把社会服务输送到基层治理的每一个角落,同时通过信息化、网格化手段形成互动的回路,及时反映和协调群众各种诉求,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交错”的社会治理服务机制。围绕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立足海沧作为对台交流合作先行区,借鉴长庚医院志愿服务的先进经验,引入台湾志工精神,推广“台胞志工+社工+义工”的志愿服务模式,建立志愿者服务机制,在全社会弘扬义工文化、志愿服务精神,使参与或接受志愿服务的居民都有自足感、荣誉感、归属感。

“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开展五个多月来,我们在“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深化、提升,对“共同缔造”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共同缔造不仅是新形势下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也是破解社会治理难题的理念指针。短短的五个多月试点,我们主要有以下收获和体会:

1.信心和信任增强了。一方面,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信心增强了。试点之初,镇街、村居干部听说要让群众参与,都没信心,也感到在厦门不太可能。现在,群众见到干部笑脸相迎多了,打招呼多了,比较典型的是西山社村民,刚开始到村里没人理,现在一见到各级干部,主动跟随,拉着干部到家里泡茶,展示自己房前屋后清理成果;城市社区企业、居民参与公共设施的认捐、认养形成风尚,热情提供志愿服务。这些变化让党员干部用共同缔造理念方法做群众工作的信心增强了。另一方面,群众对政府、对干部的信任度提高了,据统计,在短短五个多月试点时间里,全区参与各类试点项目建设的座谈、征求意见人数过20万人,共征集意见4万余条,采纳1500多条。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献计献策,就是一种对党委政府信任并寄予希望的表现。

2.作风和民风转变了。在共同缔造试点工作中,全区党员干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先后走访基层群众8000余户,协调解决各类问题1800余个。重点联系困难户、拆迁户、信访户、能人户等四类对象,共结对1014户困难户,208户拆迁户,挂钩60户重点信访对象,416户能人户。走访企业开展“送政策、送资金、送服务”活动3300余场次,与企业共渡难关。居民、企业从最初的“观望关注”到现在的“共同参与”,已确定或有意愿参与公共绿地、公共设施共建共管的企业、社会团体达60余家。大博颖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专门设立了200万元慈善基金参与社区互动共治。已有社区居民、文艺舞蹈队、中小学生、青年志愿者、社会义工等800多人参与共建共管活动,并逐步建立了轮值机制。

3.自治和自强激发了。据统计,试点工作以来,村(居)民捐款捐物合计达245.2万元,社会人士捐款捐物29.1万元,单位企业捐款捐物229.1万元,还出现兴旺社区居民排队等着认养的火爆场面。区里梳理下放85项事权至镇街村居,并给予“共同缔造”起动金补助,村(居)职权得到进一步明确,“以奖代补”又有效的调动了基层组织的积极性,让村(居)有钱办事、有权做事,村居干部参与社区事务热情得到激发,兴旺社区居委会主任经常把饭碗都端到居民家中边吃边议事;几个村书记、主任平时都在村民家中泡茶研究工作。干部晒黑了,群众脸笑了,一些群众形象地说“干部脚沾土、群众心不堵”。

4.你和我融合了。通过对共同缔造理念的大学习、大讨论以及探索实践,全区党员干部群众观念得到“大洗礼”。施政理念已经悄然从“替民当家”向“让民做主”、从“大包大揽”向“共同参与”转变。同时,通过群众房前屋后、身边小事的项目活动,群众的主体意识得到重塑,“你”和“我”变成了“我们”。我区首批“以奖代补”试点项目共计23项,计划资金806.42万元。其中共建资金384.92万元,占计划资金的47.73%,节省近一半的财政资金支出。村(居)民义务投工投劳已达2014个工日、其中由社会贤达协助组织的有600个工日,折合工款119.4万元,村(居)民拆除旧房、猪舍、牛棚等272.02平方米,村民让出土地5170平方米,极大地降低了财政支出。

自市委全会现场会以来,我们不等不靠,做好总结提升,继续争当全市示范。一是系统总结。主动对接民政部、中央编译局、国家行政学院以及华中师大徐勇团队、中山大学李郇教授、厦门大学卓越教授,多方面、深层次加强合作,将我区的具体实践提升到更高层面,营造更为广泛的示范效应。二是全面铺开。组织基层干部群众观摩试点社区并进行业务培训,在全区范围全面铺开共同缔造活动。持续做好百姓故事“写画讲唱”系列活动,组织群众宣讲团走进区委中心组学习会,走进社区、走进企业,用自身参与的亲身经历,展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带来的巨大变化,让群众自己教育自己,持续保持浓厚的共同缔造氛围。三是深化提升。将共同理念融入日常工作,破解征地拆迁等难题,建立长效机制。紧紧把握社区是联系群众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组织群众最有效的基础层次,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活动,组织全区所有区直机关、事业单位和镇街1200多名在职党员全员参与到进社区服务工作。四是拓展经验。市委全会后,区主要领导带区、镇街、村居全体缔造办人员,专程赴思明区学习交流,我区近期还相继接待了思明区、湖里区、同安区、翔安区等兄弟区,市委办、市委党校等市直单位同志及香港中西区青年考察团共16批次、640人次到海沧参观试点,为全市共同缔造的全面推开提供全方位的借鉴。

虽然五个多月的试点工作我们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共同缔造的理念还需不断深化;一些基层探索实验的制度机制需要进一步总结完善;全区性的社会治理架构还需改革创新;社区营造活动、公民主体意识还需要持续培育。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吸收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借脑借智,继续探索共同缔造这一社会治理的厦门模式,共同缔造美丽的新城,共同缔造美丽的厦门,为把厦门建成展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典范城市而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共同缔造工作总结(优质15篇)篇七

为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社会治理体系,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根据省、市“共同缔造”试点活动安排部署,结合xx实际,现就推进xx村“共同缔造”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以“党建引领、群众主体”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历史文化深挖、人居环境提升、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广泛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共治,提炼“xx文化”、重塑“xx”,按照“品三国古文化、游xx网红村”的发展思路,“共同缔造”xx村景美、人美、文化美,支部强、产业强、集体经济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共同缔造”xx经验。

(一)前期准备阶段(xx月xx日前完成)。

1、深入调研,共提诉求。通过调研走访、群众座谈、星空夜话、塆台会、小组会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xx村“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以及党员群众意见,充分了解群众意见诉求,平等吸纳各方意见,建立xx村“共同缔造”问题清单,提炼最大“公约数”述求。

2、共谋决策,共制方案。结合问题清单和群众述求,再次召开群众议事会,反复磋商、统一思想,选取人居环境、文化挖掘、农旅打造、平安治理、项目建设、清廉村居等六个方面进行试点建设,制定xx村“共同缔造”实施方案。

3、搭建平台,完善机制。坚持“支部主导、村民主体、责任明确、统筹推进”的管理机制,组织召开“共同缔造”群众议事会,分别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xx村乡村治理委员会,下辖环境促进会、乡贤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平安互助会、项目监事会、廉洁监督会“六会”群众自治协会,形成“1+6+n”的“共同缔造”组织体系。

(二)组织实施阶段(20xx年xx月xx日前完成)。

4、发动群众,共建发展。按照“不先入为主、不好大喜功、不急于求成、不包办代办、不就事论事”“五不”的工作要求,充分发动群众通过出资、出力、出点子、参与活动等方式,深度参与人居环境、文化挖掘、农旅打造、平安治理、项目建设、清廉村居等工作,形成共建美好家园的工作合力。

一是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零投入”发动群众开展房前屋后、院落、晒谷场、自留地的清垃圾、清违建、清堆物、清杂草、清污染“五清”行动,通过认领房前屋后任务清单和“积分兑换+人居环境整治”等创新举措,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实现美庭院、美小巷、美菜园、美路网、美河道“五美”目标。

二是打造田园综合体。依托xx村三国古文化的挖掘和网红经济的发展,结合xx村的虾稻产业特色和毗连后湖高速、返湾湖的地理优势,积极打造“水下森林”农旅田园综合体,集健康、休闲、采摘、体验、网红、亲子等为一体的创意农业,让乡村成为守望乡愁的重要场所,实现旅游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依托网红经济,让“xx”牌的农产品走出去,让村集体参与网红经济的组织实施、入股分红,实现村农民增收、村集体增富的共同富裕目标。

三是共筑精神文化。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关于“深挖巴楚文化、三国文化”的工作思路,围绕“品三国古文化,游xx网红村”的发展思路,把xx村的历史文化挖掘好、“马”故事讲好、“xx”提炼好、接地气的宣传标语宣传好;积极发挥xx村“红色志愿者”的示范带动作用,持续性开展“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活动,提升村民综合素质。

四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整合“一村一辅警”、法律顾问、专职人民调解员力量,通过开展“积分兑换+矛盾纠纷排查+治安中心户+禁毒志愿者”的“积分+”村民自治创新管理方式,推动矛盾纠纷、社会治安、重点人员管控等及时发现、及时化解、及时管控、及时上报,让村民自治工作可量化、有抓手,推动平安建设从“靠政府”变为“靠大家”。

五是塑造清廉村居。坚持党建引领,按照“政治头脑清醒、发展思路清晰、工作重点清楚、村企关系亲清、人居环境清静、党员干部清廉”的“六清”标准,优化系列举措、营造崇德尚廉氛围、创新活动载体,推动xx清廉村居建设向善向好,为乡村振兴和“共同缔造”活动注入源源不断的“廉动力”。

六是建设“共同缔造”项目。依托xx线入口和xx村入口微景观打造、xx线主干道刷黑、乡村路、排三支渠和二号三号南北河护坡清理、xx六组四组八组的环境美化、xx古街立面改造、桥头区域、文体广场、村党群服务中心、农旅融合田园综合体等项目,示范带动群众出资出劳、主动配合项目建设,发动群众参与民调、建设、验收等项目建设工作,让群众成为项目的参与者、受益者、评判者、守护者,变“要我做”为“一起做”的强大合力。

5、共管建设,共评效果。优化积分制管理,推动基层组织用力管、市场主体专业管、热心群众主动管,凝聚基层组织合力、调动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管好“共同缔造”项目。通过“1+6+n”的“共同缔造”组织体系,组成评议团队,采取小组交叉评、协会现场评、群众联合测评等方式进行评议。评议结果越好的,积分越高,所获积分可到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积分超市直接兑换物资。积极开展寻找身边“最美乡村振兴示范户”、“最美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户”、“最美清廉示范党员户”、“最美勤劳致富示范户”、“最美红色志愿者”等活动,采取“荣誉奖+积分奖+项目奖”等方式进行奖励。

(三)提升总结阶段(20xx年xx月xx日前完成)。

6、总结经验,共享成果。各工作小组每半月向办公室汇报工作进展,负责做好“共同缔造”验收工作。及时发现、总结和推介涌现出的鲜活经验以及党组织、党员干部和带头人的典型事迹,每月提交一份含金量高的典型宣传材料,在主流媒体设立专题专栏,多层次、多角度宣传“共同缔造”活动,实现经验推广、农旅推介“双赢”局面。

(一)成立协调专班。成立“xx镇推动xx村‘共同缔造’试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及六个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试点工作的具体统筹协调;六个小组负责人居环境、文化挖掘、农旅打造、平安治理、项目建设、清廉村居等六个方面的试点工作,适时在全镇推广经验。xx村组建工作对接专班,做好与“一办六组”、各自治协会的对接工作,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动、常态化督办、销号式结账,加快“共同缔造”试点建设步伐。

(二)强化经费保障。整合上级财政、社会捐助等方面资金成立三项基金,保障“共同缔造”活动经费。一是成立网红经济发展基金。积极争取虾商云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出资,支持村民抖音拍摄和转发、网红培养、直播带货和田园综合体的建设。二是成立环境整治基金。投入资金8万元,对全镇人居环境整治进行奖励;推动xx村参照考评办法,每季度对排名第一名的小组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三是成立积分兑换基金。投入资金10万元,用于xx村和全镇其他村居积分超市建设与兑换物资。以“以奖代补”资金形式分配各村。

(三)形成长效机制。按照“边推进、边总结、边完善”的思路,认真做好xx村“共同缔造”试点工作的总结,推动“共同缔造”理念深入人心,xx村群众参与成为自觉,探索形成一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成效机制,形成“共同缔造”活动全域展开的经验模式。根据xx村“共同缔造”试点取得的经验,适时在全镇推广。

共同缔造工作总结(优质15篇)篇八

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以下简称共同缔造活动),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有效途径,是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根据《xx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x办发〔20xx〕xx号)文件要求,结合xx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在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开展共同缔造活动。以城乡社区(农村自然湾组、居民小区)为基本单元,以改善群众身边、房前屋后人居环境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以健全和完善全覆盖的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社会治理体系为目标,以广泛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为路径,引导激励群众积极参与村(社区)事务,共同缔造美好幸福新家园,为加快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注入强大动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建引领。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共同缔造活动全过程、各方面,织密建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强化党的政治、思想、组织引领,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凝聚群团组织、各种经济社会服务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力量,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坚持群众主体。坚持群众主体地位,注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尊重民意、汇聚民智、凝聚民力、促进民享,让群众成为参与者、受益者、评判者,真正变“你和我”为“我们”,变“要我做”为“一起做”。

——坚持分类施策。把城乡社区(农村自然湾组、居民小区)作为开展共同缔造活动的基本单元,根据产业基础、资源基础、生态基础、文化基础等自然村落的不同基础条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科学编制相关规划,探索创新共同缔造活动的实施模式。

——坚持统筹推进。统筹用好政府、社会、群众多元力量,通过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组织各方参与,形成各类主体合作、各种力量统筹、各方资源融合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三)工作目标。突出乡村振兴、城乡建设、基层治理等重点领域,以群众自主选择的基础设施、居住环境、公共服务等微项目和文体娱乐、志愿服务、邻里互助等小活动为载体,动员和组织群众广泛参与“共同缔造”活动。20xx年底前,在全街道启动3个(xx村、xx村、xx社区)共同缔造示范点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20xx年底前,“共同缔造”活动全街道展开,探索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长效机制;20xx年底前,“共同缔造”理念深入人心,群众参与成为自觉,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巩固。

(一)决策共谋。充分发挥村(社区)党组织作用,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开辟政府与群众对话渠道,搭建群众相互交流公共平台,平等吸纳各方意见,形成未来发展共同意愿。建好民意直通车,通过微信群、调查问卷、入户座谈等方式,充分了解群众意见诉求,形成问题清单。用好乡贤智囊团,组建以“五老”、能人、“两代表一委员”等为重点的乡贤智囊团,对问题清单进行讨论研究,商议年度解决问题及建议方案。开好群众议事会,广泛召开村民小组(小区业主)议事会,让每个居民都能有序参与共谋协商,发挥群众组织作用,推动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形成共同缔造的任务清单。

(二)发展共建。充分发动群众通过出资、出力、出点子、参与活动等方式,深度参与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管、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工作,形成共建美好家园的工作合力。共建特色产业,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支持各村成立土地合作社、产业合作社、劳务合作社,鼓励群众以土地、劳力、资本等方式入股,深度参与特色产业链价值链。共建人居环境,引导乡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切实抓好流域综合治理,重点以居民房前屋后微空间改造为切入点,发动群众开展清垃圾、清违建、清堆物、清杂草、清污染“五清”行动,实现美庭院、美小巷、美菜园、美路网、美河渠“五美”目标。共建基础设施,针对急需实施的道路、排水、广场等基础设施,强化项目“以奖代补”,广泛发动群众出资出劳、主动配合并全程参与项目建设,切实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共建公共服务,鼓励建设爱心驿站、农家书屋、便民服务站等服务场所,培育发展家政服务、物流配送、养老托育等生活性服务业,推行“群众点单、干部代办、数据跑腿”服务机制,发动群众开展志愿服务行动,实现邻里守望、互帮互助,促进乡风文明。共建治理体系,充分发挥“一村一辅”“一居一警”作用,建立以“四长九员”、治安中心户为重点的群众自治体系,发动群众开展治安巡逻、人民调解、情报信息等工作,推动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建设平安乡村、平安小区。

(三)建设共管。全面推行民主监督,充分发动个人、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共建成果的维护管理,积极推动建立内部良性竞争机制,促进长效管理。组建共管组织,规范化设置乡村振兴促进会,建立村(居)民监事会、道德评议会、环境理事会等共管组织,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共管组织,创新开展公益创投活动,认领共管区域和事项,全过程全方位参与村(社区)事务监督管理。制定共管制度,组织群众共同商议制定民主议事规则、居民公约、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强化制度监督执行、管理约束,实现群众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规范。强化共管激励,建立多劳多得的奖励机制,全面推行积分制管理模式,鼓励建设积分兑换超市,将群众参与的义务劳动、集体活动、环境卫生、产业发展、技能培训等活动折算为积分,实行积分兑换实物,激励群众共同参与建设、维护环境。

(四)效果共评。坚持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对“共同缔造”活动实效进行评价和反馈,按照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进行改进。开展群众自评,组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最美庭院、农村好青年、好婆婆、好媳妇、最美湾组等评选活动,在一定范围公开评议结果,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群众见贤思齐。开展联合测评,对各村(小区)开展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共同缔造情况,由农办统筹相关部门,每年进行现场拉练、考核测评,测评结果与项目资金奖补挂钩。开展目标考评,将共同缔造活动推进情况纳入年度考核重要内容,把基础工作落实、测评结果、群众参与度调查等作为考评重要依据,推动共同缔造活动走深走实。

(五)成果共享。通过共同缔造活动,引导群众建立和完善成果共享规则,让村(居)民平等享有完整的设施与服务,平等享有经济发展成果与产业收益,平等享有良好的精神风尚与温馨友好的氛围,自觉维护共同缔造活动成果,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良好局面,增强村(居)民对村(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群众自治的良性互动。

(一)以基层党建为引领,发动群众参与。健全完善农村“行政村党支部—村民小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体系和社区“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深入实施领航发展“雁阵工程”,大力推进集体资产改革、土地流转服务等工作,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基层党组织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能力和保障水平。(责任单位:组织办,各村、社区)。

(二)以奖补项目为载体,吸引群众参与。建立政府引导、群众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投资机制,统筹整合各类项目资金,积极争取市级“共同缔造”“以奖代补”专项基金。各村(社区)要按照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五个类别,集中策划一批“共同缔造”活动项目。适时建立“以奖代补”机制,优先支持群众参与度较高的村(社区)开展“共同缔造”活动。(责任单位:农办,城建设办,交通办,乡村振兴办,卫建办,民政办,平安办等)。

(三)以培训提高为切入,引导群众参与。以街道党校为主阵地,积极组织村(社区)主要负责人、村(居)民代表等进行专题培训。各村(社区)党组织通过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三会一课”等形式,村(社区)通过“板凳课堂”“7点半夜校”等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共同缔造理念方法。建立共同缔造活动人才库,组织培养共同缔造“优秀人才”,实施共同缔造“乡贤能人计划”,探索人才激励政策。(责任单位:组织办,各村、社区)。

(四)以示范试点为抓手,带动群众参与。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优先支持市领导包联街道“共同缔造”启动点,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鼓励有条件的村(社区)以启动点为标准提前进行“共同缔造”活动推进,打造特色,形成亮点。(责任单位:各村、社区)。

(五)以培育精神为根本,提升群众参与。把培育精神贯穿于共同缔造活动的各环节、全过程,拓展“勤勉自律、互信互助、开放包容、共建共享”的共同精神内涵,塑造共同缔造精神。支持群众自发组织开展广场舞、居民才艺汇演等群众性文艺文化活动,推动共同缔造理念深入人心。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开展社区学堂、道德讲堂、法律讲堂、全民阅读等活动,引导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参与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涵养良好社会风气。(责任单位:处宣传办,各村、社区)。

(一)组织宣传动员(20xx年xx月xx日前)。各村(社区)要充分结合共同缔造活动实施方案,加大动员宣传工作力度,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引领社会、动员社会、组织社会、服务社会功能;完善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新兴领域参与机制;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群众自治机制,积极引导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共同缔造活动。各办结合中心工作,积极推进项目申报、资金争取、政策支持,迅速推进各领域、各项目共同缔造活动开展。

(二)明确任务清单(20xx年xx月底前)。各村(社区)要充分结合当前实际,认真谋划、大胆探索,全力推进,通过入户走访、小区夜话、进圈入群等途经,组织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引导居民群众广泛参与到共同缔造活动中,同时依据群众建议意见,尽快列出项目清单,对下步工作推进机制进行充实完善,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管理制度。

(三)稳妥有序推进(20xx年xx月底至长期推进)。各村(社区)要坚持“需求导向、按需匹配、个性供给”,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落实工作措施,明确工作清单,扎实做好基础工作;各办、处直各单位要积极牵头协调,形成齐抓共管、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要团结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主流媒体和宣传阵地作用,长效管理、动态跟踪、持续推进,让共同缔造活动的理念思路进一步深入人心,形成全民关心、支持和参与的社会治理氛围。

(一)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发动群众。成立xx街道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扎实推进共同缔造工作组织协调、情况综合、业务指导、定期调度、进度督导及建设验收等工作。突出党建引领,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和居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形成全民共建、共治、共享,建设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加强资金保障、强化激励机制。各部门、各村(社区)要积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引导各类社会投资主体参与共同缔造活动建设,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格局;建立“以奖代补”项目激励机制,对参与度高、影响力大且群众满意度高的村(社区)给予适当资金补助。

(三)加强监督督导、确保务实管用。及时建立完善督查和通报制度,对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加强督促指导,及时总结分析存在问题,通报进展情况。街道将不定期组织开展督促检查,对工作进展快、标准高、效果好的给予通报表彰;对工作滞后、行动迟缓、整治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并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确保共同缔造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共同缔造工作总结(优质15篇)篇九

开展共同缔造活动是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路径,是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化拓展筑堡工程的重要抓手,是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强村富民的现实需要。为落实省、林区关于开展共同缔造活动试点的工作要求,现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以改善群众身边、房前屋前人居环境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以建立和完善全覆盖的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社会治理体系为目标,以广泛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为路径,引导、激励群众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一体推进共同缔造活动和筑堡工程,努力打好便民、利民、助民、富民组合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工作目标。到今年底,xx小区共同缔造活动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共同缔造理念成为共识,群众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共同缔造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力争建成全区共同缔造样板示范点。

(三)时间安排。xx月xx日前,将本试点实施方案上报林区党史的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备案。根据林区具体工作安排,按照时间节点,以项目为载体,全面推进共同缔造试点建设,开展内容丰富的共同缔造实践活动。完成初步试点工作任务后,通过相关部门评估,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做好共同缔造活动巩固、拓展、提升工作。

开展共同缔造活动关键是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形成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方法和机制。

(一)决策共谋聚民意。创新党组织引导下的群众共谋载体,汇聚群众智慧,凝聚发展共识。找准共同需求。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通过屋场会、院坝会、小区群众夜话等方式,倾听群众心声,及时梳理群众反映的问题,从群众身边的小事、关注的难事、想办的实事入手,找准群众真实需求。搭建议事平台。纵向健全“村党组织—党员中心户—群众”三级议事架构,横向健全村党组织居中引领,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志愿组织等聚合环绕的组织矩阵,把每个居民都纳入一个或多个社会组织中,充分发挥村委会、评议会、监督小组、乡贤理事会等群众组织作用。健全决策机制。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多种类型组织参与基层协商、民主决策的机制,引导群众有序参与共谋,形成群众认可的决策。

(二)发展共建聚民力。充分激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鼓励群众采用力所能及的方式,积极参与发展共建。党员带头示范。落实党员设岗定责、承诺践诺等机制,引导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作为,带头出钱、出力、出点子,在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服务等方面,建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群众出资出力。以小区住户房前屋后环境改善、基础设施配套等实事项目为载体,形成一份凝聚群众共识的规划方案,并把规划方案转换为系列行动计划,有序引导群众开展共建活动。针对小区水、电、路、网、购等基础设施项目,从小区住房外立面整治、卫生厕所、污水治理、垃圾无害化处理、周围环境绿化美化等实事、小事做起,动员群众让地让利、投工投劳、出资出物,让大家参与进来、看见成效。采取“补贴启动、奖励先进”形式,实施“以奖代补”项目,切实做到“扫干净、码整齐、畅沟渠、修缓坡、固陡坡、顺线杆”。房前屋后清理项目,由群众自己出工出资;技术含量较低且工作量较大的项目,以群众参与建设为主并按照当地工时费领取报酬;技术含量高、施工复杂的项目,由村集体通过议事程序选择合适的施工单位开展建设为主,群众参与为辅。用好各方力量。组织协调、充分发挥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等下沉力量,争取人力、物力、智力和财力支持,注重发掘群众内生力量,增强共建合力。

(三)建设共管聚民智。建立长效共管机制,调动群众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建立完善管理机制。推动村民党小组和党员中心户加强自治共管,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共管组织,主动认领公共空间管理、环境卫生、乡村道路管护等。建立完善监督机制。引导群众通过村委会,建立小区村规民约并监督执行,协商确定公共空间、安全设施等公益项目建成使用后的管理规约,共同维护项目建设成果。建立完善奖惩机制。建立健全“爱心积分”机制、志愿服务积分机制、“红黑榜”评比制度等,以积分评比、奖励兑换、公示通报等形式,激励个人、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共建成果的维护管理,促进长效管理。

(四)效果共评聚民声。改进项目评价方式,广泛邀请各方代表进行评议,激发自治热情。代表全程评议。按照“服务谁、谁评价”的原则,建立全过程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广泛组织动员群众参与项目事前预评实施方案、事中评价建设质量、事后评估效益发挥。公开评比评选。组织村委成员、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等对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开展常态化评议评比,重大项目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增强群众责任感、荣誉感。强化典型激励。建立“以奖代补”机制,对组织参与面广、效果好的共同缔造项目,通过奖励的形式予以补贴,及时激励先进,有效鞭策带动后进,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五)成果共享聚民心。建立和完善成果共享规则,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共享建设成果。引导群众共同享有并维护景观绿化、活动广场、健身器材等公共环境、公共空间、公共设施,使共建成果最大限度惠及群众。强化利益联结。积极探索建立群众利益联结分享机制,推行“党组织+经济合作组织+群众”、景村民共同体、农旅文融合等形式,让群众分享发展红利。塑造共同精神。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文明小区、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弘扬好家风、好家训活动,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构建亲睦融洽的邻里关系,形成“敲得开门、认得到人、说得上话、托得了事”的良好小区氛围,塑造“勤勉自律、互信互助、开放包容、共建共享”的小区共同精神。

xx镇xx村xx小区是xx高铁xx段项目启动后逐步建设的高铁搬迁安置小区,发展定位是利用xx区位优势将其打造成集地方特色饮食、民俗文创、民宿旅游,满足出站游客吃住行于一体的高铁驿站型示范小区,形成以现代化的综合交通枢纽为主导,具有自然和人文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游客蓄水池,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

(一)抓好项目建设。xx安置小区项目分四期进行,其中:一、二期规划设计宅基地88宗,放线72户,主体建设完工65户,入住32户,完工率90。3%,一期场平建设、道路及管线铺设已经完成,污水管网3公里,饮水管网入户2公里,电缆弱电下地2。5公里;三期规划设计19宗宅基地场平及管网已完成,房屋正在建设中,四期预计安置35户,目前正在设计阶段。外立面改造98户,投资398万元;路面硬化、黑化2公里,投资160万元,小区整体绿化,美化、亮化投资350万元。xx酒店于20xx年2月开工建设,目前已进入装修阶段,建成后预计客房120间,200张床位,同时可容纳200人住宿,150人就餐。下一步将继续加快项目推进,实施小区整体外灯亮化上房,建设两条步行道共1公里,统一门面招牌,谋划小区房顶光伏发电项目。

(二)抓好环境整治。以林区“两城一区”联合创建为目标,以“三治融合”为抓手,全面开展小区环境和卫生整治,通过落实房屋周围三包、完善村规民约、加强宣传教育等手段,引导村民转变观念并树立良好习惯,推动村民互相监督,形成长效机制。

(三)抓好产业发展。实行“以奖代补”,吸引群众参与,充分利用好区位优势,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汇集群众智慧,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带动xx村群众积极参与“山上食材本土化,山下农家乐开花”,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最美农家小院、特色民宿,打好基础推动高铁时代乡村旅游,使“共同缔造”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

(四)抓好宣传发动。加强宣传推介力度,形成辐射效应,联系主流媒体专项采访,多层次多角度宣传共同缔造活动,讲好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故事,及时总结推广共同缔造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由点及面,以点促面,及时回应村民关切,为共同缔造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一)加强组织领导,广泛组织发动群众。工作专班带领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班子入组进户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动员全村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与共同缔造实践,持续开展“环境怎么建,请您来点单”“项目怎么建,大家商量办”“设施怎么管,群众说了算”等系列活动,优化群众“点单式”机制,建立完善村组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做到“策由民定,一村一策”。

(二)强化项目牵引,健全监管激励机制。拓宽资金筹集渠道,积极争取区级财政、行业主管部门、帮扶单位、社会投资主体、乡贤能人等各方资金项目,将资金和项目进行整合,建立共同缔造资金池。落实“以奖代补”激励机制,实行村落农户竞争性申报、差额式奖补,将共谋程度、共建成效、共管机制、共评反响等考核指标与奖补资金挂钩,确保工作实效。

(三)突出宣传引导,营造共同缔造氛围。及时提炼总结共同缔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成效,健全长效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广播、抖音等宣传渠道,多层次、多角度宣传共同缔造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掌握共同缔造的方法和要求,积极宣传共同缔造活动中涌现出来的鲜活经验和先进典型,讲好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故事,加深理念认同、价值认同,增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凝聚共同缔造磅礴力量。

共同缔造工作总结(优质15篇)篇十

为全面推进落实我县“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按照xxx市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试点落实方案的要求,加快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现就我县开展美丽农村路创建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三年行动计划》,坚持县级人民政府主导、交通运输部门指导、群众广泛参与的原则,以美丽农村路创建为载体,夯实公路基础品质,提升规范化管养水平,优化美化路域环境,增强农村公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对人居环境改善、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和先导作用。

按照xx省美丽农村路创建标准,结合我县全域旅游发展定位,提出如下要求:

1、“实”:坚持因地制宜。

2、“安”:提升安全水平。

3、“绿”:保护生态环境。

4、“美”:引领人居环境改善。

5、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将自然生态、风土人情、传统文化融入农村公路规划、设计、建设,做到公路沿线周边古村落风貌、田园风光、农业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生态自然景观充分融合。

结合我县长城文化公园建设规划,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进行全面整治提升,达到路面平整、路肩整齐、边沟畅通、标志齐全、无占道、无乱搭乱建,使我县农村公路主要设施更加完备,综合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建设一批典型的美丽农村路。

根据美丽农村路创建基本条件,我县将以下6条线路作为美丽农村路创建试点:

1、县道址九线,址xxxx—xxx,22.8公里,文化遗产旅游路。

2、县道前大线,xx—xx,29.3公里,健康体育运动线路。

3、高葛线,xx—xx,42.4公里,道教文化旅游线路。

4、乡道卜城线,xx—xx,29.5公里,康养休闲自驾游线路。

5、乡道沙范线,xx—xx,22.9公里,特色果业园区观光采摘线路。

6、村道王秋线,xx—xx,8.03公里,xxxx旅游线路。

美丽农村路创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安全畅通、生态环保,做到公路状况优良,附属设施完善,绿化美化效果好,路域环境洁美,文化氛围浓厚,服务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成效明显。

1、落实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规定。

2、加大对农村公路养护的保障力度。

3、县财政部门严格按照省政府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确定的标准和比例,将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

1、发行一般债券支持农村公路发展。

2、将农村公路与农业产业园区、乡村旅游实行一体化规划开发,实现相互促进、互利共赢。

3、探索新的农村公路资金筹措机制。

4、交通运输部门对农村公路项目有关参建单位进行信用记录,依法依规开展信用评价工作。

1、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考核机制。

2、将管养机构建设、日常管养工作和管养资金使用等农村公路工作纳入实绩考核。

3、考核结果与补助资金或相关项目计划安排挂钩。

1、动员部署(xx月至xx月):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根据美丽农村公路创建的要求,研究具体工作方案,召开专题会议,广泛宣传发动,为全年创建奠定基础。

2、具体实施(xx月至xx月):按照活动实施方案,制定相关整治方案,落实责任,组织开展专项创建活动。全面进行路面病害处理,完善公路附属设施,提升改造美丽农村路。

3、总结验收(xx月至xx月):总结验收并巩固长效机制。创建领导小组组织人员进行检查验收,建立长效机制,巩固美丽农村公路创建成果。

1、加强组织领导。为有效开展创建工作,县政府成立“美丽农村路”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交通运输局,负责创建落实工作。

2、强化主体责任。计划实施后,县交通运输局负责全县美丽农村公路创建工作的业务指导、考核验收、路产路权维护,并与乡(镇)、村按所在地、按职责分工负责管养路段的路面保洁。同时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专项督查组,定期进行督查,对发现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

3、做好宣传发动及经验推广。各有关乡镇要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分阶段、有重点地宣传美丽农村公路创建活动,在工作中积累经验、系统总结,充分发挥好美丽农村路试点的示范作用,将试点成果总结、推广至各个乡镇,纳入“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创建工作中。

4、建立奖惩机制。美丽农村路创建工作中,各有关乡镇一把手为直接责任人,对创建工作成绩突出的,进行通报表彰并进行奖励;对行动缓慢、责任落实不到位、造成工作落后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

通过开展美丽农村路改革试点先行,大胆探索,及时研究解决美丽农村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1、建设高效运转的组织体系。培养职责清晰、队伍精干、运作规范、管理高效、服务优质的县乡村三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组织体系,引导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乡法制化、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2、建立完善规范的运行机制。围绕美丽农村路试点任务,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规范性制度文件,建立工作运行机制。

3、形成完整系统的试点经验。通过美丽农村路试点,总结农村公路现行管理养护基本模式和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经验,提供能够借鉴的经验和观摩的现场。

共同缔造工作总结(优质15篇)篇十一

为深入贯彻《银州区学习“幸福沈阳、共同缔造”经验规范推进社区治理工作方案》,按照区政府要求,20xx年要加强弃管小区改造建设工作,开展社区治理提升行动。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按照银州区20xx经济工作会议暨作风建设年动员会议要求,以构建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为根本,从群众最需要、最关切的事情做起,对银州区内弃管小区进行改造建设。寻求“社区+爱心企业家+驻街单位+社区志愿者”的社区多元治理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形成居民自治管理为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街道社区指导帮扶为保障”的管理新模式。

通过加强弃管楼管理,切实解决弃管小区的管理问题和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实现弃管楼院环境卫生有人清理,居民事务有人受理解决,公共环境和基础设施有人维护,探索弃管楼共建共治管理的新模式。

开展社区治理提升行动是银州区政府20xx年三大行动之一,重点是改造建设银州区内弃管小区,积极探索共驻共建,共同缔造的新举措。

1、切实加强网格化建设,夯实社区管理基础工作。

各街道要全面做好辖区内弃管楼现状的调查工作,掌握情况、了解底数、做好分类,制定弃管楼建设管理分步实施的计划安排。各社区要进一步加强网格建设工作,安排好网格长、网格员,明确责任、落实任务、细化分工,确保网格化在社区内全覆盖并切实发挥作用。各社区要先选出一个弃管楼院作为试点,充分发挥网格长的作用,切实发动楼长、单元长、老党员等网格管理成员成立“自治”委员会,开启“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新模式,社区要对“自治委员会”做好工作指导、群众引导、帮建协调等工作。同时,各社区要依托网格化管理,结合“自治委员会”建设,根据具体实际情况,探索成立业主委员会,一方面代表居民意愿和群众利益,协商和决定物业公司等第三方服务组织的准入事宜;另一方面协调业主保证相关费用的收缴及结算事项,形成物业管理的良性循环。

2、积极协调帮扶单位,解决弃管楼院难点问题。

弃管楼建设管理工作涉及城建、公安等多个部门,除各建设和管理部门之外,社区还要主动联系市、区包扶单位、驻街单位等,共同研究解决弃管楼院改造的难点问题。对于小区内垃圾成堆、公共设施破损、居民私搭乱建、占用公共用地等问题,要积极协调包扶单位、驻街单位,针对存在问题,制定解决方案,争取出资出力,一方面解决居民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另一方面也要着重对包扶单位、驻街单位的努力和付出进行大力宣传,营造共同缔造的浓厚氛围。

3、大力倡导志愿服务活动,吸引社会力量共治共建。

切实落实《银州区社区志愿者工作实施方案》,一方面社区要充分利用微信群和朋友圈等媒体对辖区居民做好宣传发动,依托网格化管理,发挥网格长、楼长、单元长作用,招募弃管楼自治志愿者,引导弃管区域内的热心群众,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打造适合本楼院的特色志愿服务团队,自力更生、切实实现楼院自治。另一方面积极与各种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和团体联络,吸引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弃管楼院服务工作中来。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逐步提升居民道德素质,进一步教育引导居民提高自我约束和相互监督的能力,并且吸引更多的居民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形成“楼院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良好氛围。

4、引导商业组织参与共建,探索市场化运作新模式。

市场监督管理局、商务局、工商联等部门要在商业企业与社区间架设起桥梁和纽带,引导社会各种商业组织参与到社区弃管楼建设管理中来。一是社区要把弃管楼院可以进行商业运作的资源和条件做好设计和统计,由相关部门提供给商业组织,引导和寻求商业组织参与建设管理,实现互利双赢;二是要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通过电视、网络、微信等平台广泛宣传报道商业组织参与弃管楼院建设的典型事迹,营造浓厚氛围,提高社会各界对与弃管楼建设管理的认同感,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三是要及时总结社会力量参与“弃管楼”建设管理的经验和做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好模式,对取得较好成效的社会组织、非公企业给予表彰和奖励,不断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和辐射效应,凝聚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弃管楼”建设管理中来。

1、动员筹备阶段(20xx年2月)。按照区政府工作要求,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各街道办事处对弃管楼试点进行情况摸底调查,优先选择房屋建设年代久远、设施破损严重、弃管时间较长、群众反应强烈、矛盾比较突出的弃管楼院做好情况统计,研究制定落实的具体方案,做到思路清、方向明、措施实。

2、试点实施阶段(20xx年3月)。各街道要结合实际,负责确定试点范围和数量,原则上要求每个社区上报1至2栋弃管楼或1个弃管小区作为试点,被确认试点的街道社区要制定工作方案,按照“启动准备、制定方案、寻点突破、稳步前进”的步骤,开展弃管楼院试点工作。每个试点都要明确一名街道领导班子成员负责沟通协调,落实工作部署。街道主要领导每周要听取弃管楼院试点的工作汇报,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切实推进试点工作。社区管理服务中心要重点做好指导、监督和考评工作,各街道要承担起主体责任,全程参与,全力落实,确保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3、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7月)。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各街道要对试点过程中经验和不足进行认真总结,通过召开工作现场会,总结和推广弃管楼院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同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

4、全面推进阶段(20xx年8月—11月)。各街道要认真总结试点工作的经验做法,结合本街道社区弃管楼院的实际情况,巩固扩大阶段性成果,对全区所有弃管楼院推广弃管楼院建设管理工作。

5、总结表彰(20xx年12月或20xx年1月)。对各街道社区在此次弃管楼院建设管理工作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比,召开弃管楼院建设管理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对先进街道、先进部门、先进社区、先进个人进行隆重表彰。

区政府成立银州区弃管楼院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弃管楼院建设管理各项工作开展,组长由区长李铁刚担任,副组长由常务副区长王磊、副区长宋允贺、党组成员任立刚担任,成员由财政局、发改局、人社局、民政局、城建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执法分局、卫计局、文体广局、广电局、安监局、教育局、科技局、司法局、信访局、经信局、消防局、工商联、残联、区政府督查室、区政府法制办、综治办、绩效办、公安处、民生办、商务局、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各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由刘秉鑫同志担任,各街道要成立社区弃管楼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贯彻落实政府在弃管楼建设管理工作中的各项工作任务和要求。

共同缔造工作总结(优质15篇)篇十二

按照中央xx号文件、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和市县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以县委、县政府“双城六镇”建设为契机,在进一步巩固三年行动成效的基础上,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以农村改厕、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三年行动,深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全面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现结合本镇实际,特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20xx年,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观,基本形成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农村供水、生活垃圾污水、卫生厕所、村容村貌治理体系,做到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建立,村民环境卫生意识普遍增强。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生活污水得到有效管控,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95%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5%以上;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容村貌显著提升,村庄布局规划基本完成;全镇实现干净整洁的行政村达到100%。

(一)加快提升村容村貌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1、立足各村(社区)不同基础条件,以日常清洁保洁为重点,突出“八清一改”(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室内外卫生、清理乱堆乱放乱搭建、清理废弃房屋和残垣断壁、清理农村河道卫生、清理农村道路沿线卫生、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不良习惯),以实现村庄由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转变为目标,深入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结合迎接建党周年、重大节庆活动,打好村庄清洁节日战、攻坚战;开展村庄清洁干净整洁村、重点达标村、示范样板村“三档村”、县级示范村、镇级示范村创建,建设一批美丽宜居村庄;各村(社区)建立健全符合当地实际的村庄保洁制度、维护机制,推动村庄清洁制度化开展。结合疫情常态化防控,引导农民群众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养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

2、把实现脱贫村庄由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转变作为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重要途径,保持帮扶政策、帮扶资金、帮扶力量不变,强化相关项目和资金整合,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村庄环境整治,持续改善脱贫镇办、脱贫村、脱贫户人居环境。

3、有序推进人口规模较大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推动农村公路建设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全面推进路长制实施,夯实镇级政府主体责任,加强养护管理,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效。

4、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巩固提升受益人口覆盖率。持续深化农村供水建后管护体制建设,夯实“三个责任”“三项制度”,加快农业水价改革推进步伐,实现农村供水水费收缴率95%以上。

5、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通动力电长效机制,确保与产业发展、城乡电网、乡村振兴等规划有效衔接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保障乡村发展用电需求。

6、持续推进乡村绿化美化行动,保护乡村绿化成果,增加乡村绿化总量,提升乡村绿化美化质量,健全乡村绿化系统,优化乡村绿化布局,强化管理维护水平。组织引导农村群众,选用本地适生的乡土树种,开展房前屋后、村内道路、公共场所等区域的植树造林等绿化美化活动。村庄主干道和入户道路做到应绿尽绿,努力构建“村在林中、院在绿中、人在景中”的乡村生态新格局。

7、积极推广使用《xx省农房设计图集》等适合本地实际的农房设计图集,指导各村(社区)提高农房设计和建造水平。组织开展低能耗农房建设试点示范,推广装配式农房建筑技术,支持建设装配式民居。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建立并完善农房建设管理制度,做好传统建筑保护工作。

8、以第xx届全运会为契机,开展“体育健康行”进镇村活动,指导各村(社区)做好农村全民健身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管理,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在农村积极开展。

(二)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9、因地制宜,根据《xx县农村改厕技术指南》在有条件的村引导户用厕所进院入室,统筹推进厕所粪污与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弃物治理有效衔接,支持联户、联村、村镇一体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加快农村公共厕所建设,做好已改造农村公厕的日常管护。

10、加快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建设,统筹推进厕所粪污处理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效衔接,推进厕污共治,遴选一批农村厕所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典型范例。

11、引导科研单位、企业等加大农村改厕技术模式和产品研发推广,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方便绿色的产品和服务。强化相关标准和规范宣传、基层农村改厕技术指导,组织专家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举办业务培训班,提高农村改厕相关人员专业技能。

12、发推动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高质量发展有关通知,组织开展农村旅游公共厕所建设与管理培训、检查,持续抓好农村旅游公共厕所系统管理、地图标注和示范性建设。结合旅游旺季,开展游客、群众文明如厕教育。

(三)因地制宜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13、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评估复核,加快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示范工程和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工程。出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以水源保护区、黑臭水体集中区域、镇办政府所在地、中心村、旅游风景区等为重点,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到20xx年底,完成xx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

14、将黑臭水体整治纳入“十四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持续推进集中式污水厂设施建设,分期分批有序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任务。

15、加强农村饮水安全行业监管,建立饮水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开展河湖暗访督查,督促指导镇村两级河长湖长履职尽责。加大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地突出环境问题查处力度,提升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水平。

(四)持续开展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16、进一步拓展优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加快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和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建设,完善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回头看”,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回收和资源化利用体系,积极推行分类减量先行治理模式,创建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村。

17、加快镇域垃圾回收网络体系建设,建设镇环卫中心,采取市场化运转,建立垃圾保洁收集转运机制。发挥供销系统组织体系优势,积极承接政府“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等购买服务,指导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开展农膜回收、秸秆资源化利用、废旧家电回收利用等。

(五)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

18、推广“果蔬茶园牧”种养模式,加快构建农牧结合、种养循环发展方式,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养殖,夯实村(社区)管理责任和养殖场主体责任。确保到20xx年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推动全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再上新台阶。

19、深入开展农膜回收行动。按照源头减量、依法治理、多元化共治原则,加快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xx年版本)》,淘汰不合格塑料购物袋,“白色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20、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建设秸秆综合利用重点示范村,打造秸秆产业化离田模式。集成一批秸秆收、储、运、用典型模式,遴选一批秸秆综合利用主推技术,探索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

(六)进一步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

21、围绕农村改厕、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农村道路养护等重点工作,指导各村(社区)因地制宜采取适合农村特点的多样化运行管护方式。

22、建立垃圾处理农户付费制度,完善财政补贴和农户付费合理分担机制,宣传推广典型经验。继续在全镇各村推行垃圾处理农户付费,原则按照每人每月不低于1元的费用标准收取农户垃圾处理费,各驻镇单位也要缴纳相应的费用。所收取的费用采取先交后补的方式,全部用于镇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23、健全管护队伍,引导农民投工投劳,大力拓展以工代赈建设领域和实施范围和规模,加强乡村保洁员、设施管护员、公厕管理员、护路员等公益性岗位管理。

(七)突出抓好村庄规划管理工作。

24、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区分集聚提升类、融入城镇类、特色保护类、资源约束类和“直通车”试点类,合理划分村庄类型,明确村庄分类布局,积极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推行镇组织领导、村(社区)主体实施、部门具体指导、村民广泛参与的村庄规划编制机制。立足镇村资源禀赋和群众需要,统筹谋划、严格落实“一户一宅”规定,大力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因地制宜规划村庄,推动村级层面“多规合一”。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优化村庄功能布局,健全违法用地查处机制,严肃查处违规乱建行为。

25、抓好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农村地区文化遗产遗迹保护,做好传统村落连片保护利用工作。

(八)加大政策激励支持力度。

26、继续做好农村厕所革命中央财政奖补资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和资金争取,做好项目绩效考评工作。

27、发挥驻村帮扶力量,统筹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期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政策的细化落实工作。

(九)积极做好日常监督检查。

28、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日常调度,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抓好各类问题排查和整改,建立问题台账、制定整改措施、实行销号管理。

29、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工作列入平时督查内容和年度考核,以考核为抓手,发挥好三项机制作用,强化持续推动。落实激励措施,对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的村(社区),在安排人居环境整治资金时予以倾斜支持,调动工作积极性。

30、拓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类问题投诉反映渠道,建立健全舆情收集及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

(十)持续强化宣传引导。

31、创新宣传方式,组织媒体宣传助阵,进一步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关政策宣贯和知识科普,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经验做法、典型范例宣传推介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32、积极发挥各类示范村、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和“星级文明户”等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强化宣传报道,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广泛参与。

33、建立网格化监管保洁体系,形成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社会治理、人居环境网格化管理体系。

34、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文明村镇创建的重要指标和内容,积极发挥志愿者作用,以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为载体,持续深入动员青年生态环保组织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动少年儿童参与农村环境治理,开展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宣传活动,培养农民群众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结合乡村振兴“巾帼行动”,以“五美庭院”建设为抓手,引导农村妇女全面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挥学校平台作用,开展“大手拉小手”等环境整治宣传教育活动。

(一)加强组织领导。

xx镇成立以镇主要领导为组长、镇领导班子成员为成员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王亮同志具体负责环境整治方面各项工作。同时,进一步理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责任清单,明确和压实相关镇、村和人员的责任,形成领导包片区、干部包抓村、村干部包组的三级联动的新局面,确保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提升工作取得实效。

(二)强化宣传发动。

各村(社区)通过宣传栏、院坝会、说事会、乡贤、红黑榜、广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利用好爱心超市、积分制管理等激励措施,积极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整治工作,进一步提高群众知晓率、认可度和参与度。

(三)统筹抓好试点示范。

示范样板村按照“村容整洁、生态优美、文化鲜明、设施完善、宜业宜居”的标准进行打造,建成美丽宜居村庄,成为乡村振兴样板。全面抓好青龙寺村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突显地域特色,打造示范精品。全面治理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提升建设品位,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创建好xx镇农村人居环境示范亮点。

(四)加强督查考核。

以xx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镇纪委为监督单位,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全镇20个村(社区)进行巡查。建立月通报、季度考核、半年奖惩的考核体系,并纳入年度考核。对存在问题的村,限期整改,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以督导检查机制为抓手,进一步转变思想,做到全镇上下共同参与、共同整治,切实提升农村环境整治工作。

共同缔造工作总结(优质15篇)篇十三

同志们:

xx市、xx区两级政协组织和全体政协委员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省政协部署要求上来,积极投身“一线协商·共同缔造”,以实际行动交出合格的xx答卷,为助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和xx“两区一枢纽”,奋力干在先、走在前、作贡献。

(一)坚持党的领导。xx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协商在一线”工作,着力构建“四级书记抓协商”机制,不断加强领导,压实责任。市委把“协商在一线”工作纳入全市总体工作部署和重大改革项目,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一体督查。各区均成立由同级党组织书记任组长的“协商在一线”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协商在一线”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xx推进“协商在一线”工作,始终以服务群众为宗旨,不断完善委员经常联系界别群众的长效机制。坚持议题选择问需于民、协商议政问计于民、成果转化问效于民,助力破解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增强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开展“一线协商·共同缔造”行动中,我们更加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更加突出群众主体地位,做到“围着群众转、发动群众干、解决群众盼”,确保共同缔造为了群众、共同缔造依靠群众、共同缔造成果由群众共享。

(三)坚持优化协商格局。xx以“协商在一线”工作为切入点,不断优化政协协商议政格局。开展“一线协商·共同缔造”行动中,我们进一步加强机制建设,以科学合理的协商议政格局确保行动实效。在协商内容上,更加关注群众身边小事和房前屋后实事,从中提炼出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共性议题。在协商形式上,进一步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搭建线上+线下、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协商议事平台,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小微协商”,让协商更具针对性、更有实效性。

(一)推进“决策共谋”,让群众说出来。坚持议题从群众中来,探索协商议题征集、筛选和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可转化、能落地。公开征集议题,以走访座谈、网络征集、电话问询等形式,请群众说实话、说真话、说心里话,引导群众给政协“出题目”。精心筛选议题,对征集的题目进行分类梳理,重点关注那些党政需要做但尚未顾及、正在做但有待完善、已经做了但还不到位的题目,关注那些发展所需、群众所盼、协商所能的题目,把群众的“需求清单”变成政协的“协商清单”。动态调整议题,根据情况新变化和群众新需求,适时调整部分议题,使一线协商聚焦民生更灵敏、更精准,确保“共同缔造推进到哪里、一线协商就跟进到哪里、政协作用就发挥到哪里”。拓宽群众参与协商的渠道,组织群众参与共商共议,有效架起党委、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让群众愿意来、待得住、说出来。

(二)推进“发展共建”,让群众动起来。巩固拓展委员“进社区促和谐、进乡村促振兴”活动,组织委员为“发展共建”建良言、出实力、聚共识。支持委员坐到群众院里头、蹲在群众地里头,以百姓思维、基层视角,开展蹲点式、沉浸式调研,把调研过程变成跟群众交朋友讲政策聚共识的过程、变成帮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办好事的过程,有效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变“要我做”为“一起做”。支持委员以身作则,带动身边群众以投工投劳等方式参与绿化美化等美好环境建设。支持委员广泛联系联络联谊,动员在外的xx籍成功人士和乡贤、能人常回家看看,为家乡的共同缔造贡献力量。统筹安排市区两级政协委员下沉基层,共享协商阵地、共享人才资源,共同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做到市区政协系统联动。

(三)推进“建设共管”,让群众管起来。准确把握政协协商式监督的特色和优势,把“建设共管”内容纳入年度民主监督重点,聚焦老旧住宅加装电梯、停车场建设、公共空间利用管理等群众房前屋后的实事小事,邀请群众代表开展民主监督活动,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管。充分发挥委员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引领带动所在单位、所在界别群众在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常态化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中,开展经常性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共建成果维护和管理。发动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参加工作地和居住地社区的建设,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示范带动更多群众参与,汇聚共管合力。

(四)推进“效果共评”,让群众说了算。把评价权交给群众,一方面,促进实现由群众来评价相关建设的效果;另一方面,探索建立对政协“一线协商·共同缔造”行动效果的群众评价机制,实行结果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内外评价相结合、群众和专业人员评价相结合,促进提高工作实效。建立拉练观摩机制,由试点单位轮流开展“一线协商·共同缔造”活动,邀请相关党政部门负责人、群众代表、利益方代表、政协委员现场观摩。办好社情民意信息专报,建立问题清单、措施清单、效果清单,协助有关方面组织群众对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参与“一线协商·共同缔造”情况给予评估、评价和反馈,让群众说了算。

(五)推进“成果共享”,让群众得实惠。按照“一般性问题现场解决,普遍性问题跟踪督促,全局性问题整理上报”原则,每次“一线协商·共同缔造”活动后,及时向党委、政府报送协商纪要。推动转化落实协商成果情况纳入市直党政部门目标考核,定期通报转化落实情况。对重点难点问题以调研视察、民主监督等方式持续跟踪问效。对易落实、见效快的问题,先转化、快解决,切实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满意。

共同缔造工作总结(优质15篇)篇十四

1、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2、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共同缔造美好家园。

3、开展共同缔造活动,共建美好幸福家园。

4、广泛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

5、建设完整的社区环境体系、服务体系和治理体系,实现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

6、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共同缔造合力。

7、开展共同缔造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8、干群心连心,共同缔造齐步走。

9、围绕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

10、干群心连心,共同缔造齐步走。

11、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共同缔造合力。

12、美好环境是朵幸福花,共同缔造浇灌美如画。

13、开展共同缔造活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

14、开展共同缔造活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5、真思悟真理,真学取真经,真干结真谛,推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

16、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聚力共同缔造。

17、吹响共同缔造集结号,开启美好生活新征程。

18、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

19、深入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

20、察民情、听民声,力求决策共谋。

21、聚民心、借民力,推动发展共建。

22、集民智、立民约,实现建设共管。

23、强民主、重民评,坚持效果共评。

24、保民利、惠民生,做到成果共享。

25、践行五共理念,实现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

26、党建引领共同缔造,推进美丽镇村建设。

共同缔造工作总结(优质15篇)篇十五

1、环境关联你我他,齐抓共管靠大家!

2、学习卫生防病知识,增强农民卫生意识。

3、公德规范言行,文明美化心灵。

4、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共建“实力胡乐美丽胡乐幸福胡乐”。

5、食品卫生,连着你和我,连着千万家。

6、创建小区美如画,点滴小事见精神!

7、提高农民健康素质,促进小区卫生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8、要想生活好,洁净离不了。

9、建设新小区,弘扬新风尚。

10、全民发动,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

11、人人讲卫生,家家树新风。

12、热心卫生工作,创造美好环境。

13、人人动手,消灭四害,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14、热爱村庄,热心卫生。

15、为小家,为大家,搞好卫生人人夸。

16、爱我村建我村,做个文明好村民。

17、整好小区卫生,造福农民群众。

18、新政策,新小区,新农民,新形象。

19、卫生整治,从我做起。

20、草儿绿花儿香,环境优美人健康!

相关范文推荐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专业14篇)

    教学计划的制定应该兼顾课程的纵向和横向衔接,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高。小编整理了一些实用的教学计划模板,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帮助。在本学期的教学中

    毕业的发言稿(优秀24篇)

    发言稿应该针对不同的场合和听众进行定制,以适应不同的演讲要求和目的。这些发言稿范文充分体现了发言者的思辨能力、专业素养和语言魅力。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好

    讲规矩有纪律做纪律合格明白人发言稿(汇总15篇)

    发言稿不仅是演讲者的备忘录,更是一种向听众传递信息和激发共鸣的工具,有效提升演讲效果。发言稿是一种在特定场合下准备的演讲稿,用于向听众传达特定的观点或表达特定的

    军训心得入职(汇总12篇)

    军训心得是军训过程中的思想感悟和经验总结,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提升自我价值和能力水平。接下来是几篇学生写的军训心得范文,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军事训练的不易

    除夕活动策划(精选17篇)

    通过活动策划,我们可以有效地安排活动的时间、场地、人员和资源等,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活动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消

    环保的志愿活动策划书大全(22篇)

    制定详细的活动策划方案,可以让各项工作有序进行,避免出现混乱和失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活动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一起来学习和分享。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

    小学去海边冲浪(通用13篇)

    优秀作文是对传统文化和创新思维的结合,它既保留了传统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的元素。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精彩片段,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它们的魅力吧。我们中午,到了日照的

    版实习心得范文(13篇)

    实习心得的写作过程可以让我更加系统地整理和梳理实习期间所接触到的工作内容和经验,从而更好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的实习心得分享,希望对大家的实习生涯

    采购演讲稿(专业17篇)

    采购工作的执行需要严格控制,确保采购过程的透明度和合规性。小编找到了一些关于采购总结的精选文章,希望能够对大家理解和应用采购知识有所帮助。尊敬的领导、同事们、朋

    学会关心他人演讲稿(实用20篇)

    演讲稿范文需要注意语言简洁、精准、有力,能够直击听众的心灵,使他们产生共鸣。演讲稿是在特定场合,以口头形式向听众传达某种信息或表达观点的一种文体。演讲稿要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