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幼儿园科学活动设计与指导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汇总10篇)

时间:2023-09-23 作者:书香墨2023年幼儿园科学活动设计与指导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汇总10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幼儿园科学活动设计与指导篇一

1、通过对植物丛的考察活动,了解认识生活在植物丛中的动植物。

2、经历对植物丛的考察活动过程,学习考察的方法,通过活动记录反映考察的成果。

3、希望学生能从多角度、多方位观察植物丛,能在一定时期内坚持进行观察。

观察植物丛中的动物,记录它们的食性。

对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进行记录。

教师课前要考察植物丛,确定还大致区域提供学生选择进行考察活动。

学生活动记录本、放大镜、小铁铲等考察工具。

一、引入

二、探究过程

1、观察蔷薇花丛里的生物。

(1)说说考察的准备工作。

(2)说说考察的'注意事项。

提醒学生不要破坏自然环境。

(3)说说怎样考察,准备考察些什么?

(4)学生分小组进行考察。

2、整理完善考察记录。

(1)了解认识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

(2)对蔷薇花丛里的动物按食性进行统计。

幼儿园科学活动设计与指导篇二

中班科学活动――小水滴的秘密(聂莉莉)

1、知道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产生的变化。

2、养成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1、准备冰,给每位幼儿提供一杯水。

2、镜子、透明玻璃杯。

1、出示几杯水,请幼儿观察。这就是我们昨天一起准备的水,看看发生变化了吗?

2、你发现了什么?

3、幼儿讨论后得出结论:昨天放进了冰箱的杯子里仍是水。结冰的杯子里,有些冰已经融化,又有冰,又有水。

1、将已结冰的小水杯集中放在活动室中间,分散放在桌上。要求幼儿仔细观察水杯里的变化。

2、小水滴变成了冰,我们有办法让它变成水吗?

3、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让杯子里的冰融化。如:用纸去扇扇,用嘴去吹吹,看看有什么变化。

1、教师将一杯水倒入平底锅中加热沸腾,请幼儿猜测水会怎么样。

2、幼儿观察几分钟,看看发生了什么,平底锅中的水是否会减少。

3、教师用镜子、纸、透明杯等举到平底锅上方,去“抓住”小水滴。

4、小水滴为什么都逃出来了?它被抓住了吗?告诉幼儿细小的小水滴被抓住以后,又抱在一起,变成“胖胖”的水滴了。

中班科学活动――种子排队(聂莉莉)

1、学习用数字、符号记录种子排列的结果。

2、感知物体的大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活动准备:让每名幼儿准备如下材料:一盘种子(蚕豆、瓜子、松子各八颗)、排列卡两张(一张画有三条一样长的线段,一张没有线)、记录单、笔。

1、请幼儿将蚕豆、瓜子和松子分类,感知并交流每种种子的数量。

2、在一张纸上要同时记录三种种子的数量,怎样才能记清楚?。

3、请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并交流。

1、请幼儿将三种不同的种子在排列卡上排排队,要求一个挨着一个排列整齐。

2、请幼儿讲述排列结果。

3、讨论:为什么蚕豆排的最长,松子排的最短呢?。

4、记录排列的结果。

2、请幼儿自己尝试。

3、交流自己的发现并说出原因,感受物体的大小与“队伍”长短的关系。

中班科学活动――比本领(聂莉莉)

1、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及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发展幼儿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3、帮助幼儿理解5的实际意义,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5个物体,正确认读数字5,学习5的形成,知道4添上1是5。

1、猫头鹰、啄木鸟、燕子的标本或图片;田鼠、虫子图片若干‘4、5的数字卡片。

2、幼儿操作材料、活动用书。

一、教师用故事引出猫头鹰、啄木鸟、燕子,让幼儿说出各种鸟都有哪些本领,可让孩子们相互讲一讲,调动幼儿学习兴趣。

二、用各种鸟类捕捉害虫为主线,复习4的形成与数数,学习5的形成与数数。

三、引导幼儿用材料操作和数手指游戏,进一步理解4添上1是5。

四、教师与幼儿合作一起制作简单的活动材料。

“纸”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幼儿对“纸”这个概念并不陌生。但幼儿受知识经验的限制,对纸的种类、特性、用途以及纸的由来并不是十分的了解,为了培养幼儿在探索中主动学习的精神,激发幼儿对古代科学家的崇敬,特设计了本次活动。

1、激发幼儿探索纸的秘密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比较能力。

3、引导幼儿通过摸摸、玩玩,感知纸的特性。

各种各样的纸若干,如卡纸、宣纸、绘画纸、皱纹纸、牛皮纸等。多媒体课件、即时贴、每组一盆水。

1、带领幼儿欣赏手工制品,引出活动主题。

2、幼儿自由玩纸,引导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引导幼儿摸一摸、吹一吹、撕一撕、听一听,放到眼睛上看一看等方式来发现纸的不同。

3、和幼儿一起做实验,了解纸的特性。(易撕碎、揉皱;怕水、吸水性强;怕火、易燃烧)

4、请幼儿说出生活中那些东西使用纸做成的,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纸。(不要把纸弄湿、不在火旁看书、)

5、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特殊功用的纸。

教师小结:纸在我们生活中用处特别大,不同的纸有不同的用处,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希望小朋友好好学习,长大后发明出更多特殊作用的纸。

启发幼儿利用小篮子里的纸进行手工制作。

在美工区投放各种类型的纸,供幼儿操作,进一步感受纸的特性。

请家长为幼儿讲解纸的用途。

本次活动从幼儿熟悉的事物入手,幼儿在摸一摸、吹一吹、撕一撕、听一听、做实验等过程,使幼儿发现了质的特性。活动中教师的积极引导,幼儿的主动探索表现得非常明显。幼儿明白纸的'用途非常广泛,接下来让幼儿看录像,激发了幼儿对科学家的崇敬,活动目标完成的很好。

大班科学活动――猜猜我是谁(聂莉莉)

1、以自我欣赏的眼光发现自己与众不同的头部特征。

2、尝试在同伴面前大胆、夸张地介绍自己的特征。

活动准备:

1、每人准备一面镜子,足量的纸,笔。

2、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第7-8页。

1、观察活动材料的画面,看看他们是什么?

2、同样是树叶,同样是斑点狗,它们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3、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每一个个体之间的差异。

2、找一个好朋友,仔细比一比我们的长相,把我们的发现记录下来。

3、教师鼓励幼儿两人合作,用自己的方式和符号记录观察结果。

4、教师参与与幼儿的观察、记录。引导幼儿从关注身高、胖瘦等明显特征转向关注有趣的、不太明显的细微特征,如手的大小、手指的弯曲度,头顶的旋涡、眉毛的浓淡等。

5、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将幼儿的观察记录汇总到大的记录表中。

6、我们原来有那么多不一样的地方,我们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

1、我要找我的好朋友,但我不说他的名字。你们可以问我他是男孩还是女孩,长的什么样,然后通过我的回答,猜猜他是谁。

2、教师根据幼儿观察记录上的特征,有选择的进行描述,请幼儿裁裁老师说的是谁?

1、通过演示、实验等办法,对物体坠落现象产生兴趣。

2、观察、认识物体下落的必然性及方向.

1、“轱辘轱辘落”教具。

2、“美丽下落路”学具每组一份。

1、演示准备。

2、老师如果松开手,系在这根绳子上的重物会怎样?

3、教师演示数次,引导幼儿发现重物会落下。

4、老师用力卷起绳子,才能把重物吊起来,如果不用力,重物会自己上来吗?

5、能够把重的东西吊起来的工具或者机器还有哪些?

1、教师演示“美丽下落路”。在白纸的一个角落,倒一小勺

2、它是怎么造的?为什么说它有志气?

3、你认为小燕子这样做好吗?

1、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看法。

2、教师小结:我们应该学习小燕子造房子的精神从小培养坚持性和锲而不舍的意志。

幼儿园科学活动设计与指导篇三

1.通过小实验了解打喷嚏的原因。

2.通过观察、学习解决问题的办法。

3.了解一些保护鼻子的'小常识。

1.幼儿用书、挂图。

2、胡椒粉、五香粉、辣椒粉、香水、咖喱等材料。

1.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说一说鼻子为什么会打喷嚏?

——你打过喷嚏吗?什么情况下会打喷嚏?

——幼儿讨论,自由回答。

2.出示准备的教具。

师:老师这有好多东西,谁来闻一闻?

——他们闻过以后怎么了?请他们来说一说。

——打完喷嚏后有什么感觉?

——请没闻过的幼儿都来闻一闻,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幼儿回答后师小结。

3.出示挂图,和幼儿一起讨论:

——人为什么会打喷嚏呢?

——我们闻到哪些味道会打喷嚏?(冷气、尾气、灰尘等)

——你觉得哪些时候特别容易打喷嚏?(感冒、过敏等)

——如果打喷嚏了你会怎样做?

4.活动延伸

——将准备的教具(辣椒粉等)放到区角让幼儿继续体验打喷嚏的感觉。

幼儿园科学活动设计与指导篇四

1、发现物体扔到空中会自由下落,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2、知道物体下落有直线和曲线之分,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对不同物体按下落方式进行记录。

3、探索同一物体形状不同下落情况也不同。

教师:秋天到了,一片片树叶落下来,树叶落下来是怎么样的?

(幼儿自由讲述)

1、幼儿猜想并尝试

教师:你桌上东西落下是怎么样的?每一样东西都试一试。

2、引导幼儿和同伴比较,发现物体下落时的异同。

教师:请你找一个好朋友比一比,看看你们手里的东西落下来有什么不一样?

3、幼儿交流

(1)你有什么发现吗?(幼儿自由交流)

(2)为什么有的物体落的快,有的物体落的慢?

4、教师小结:所有的物体都会下落的',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5、教师演示一张皱纸和一块积木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物体下落路线是不一样的。

1、请幼儿分组实验,观察桌上的物体的下落方式,并商量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

教师:请你再去试一次,把你的发现记录在纸上,你这些东西按照落下的路线记在纸上。

2、每组派一个孩子交流各组的发现,并介绍自己的记录方法。

教师:你是怎么记录的?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3、教师简单小结:

不同物体下落的路线不一样,有的是直线的,有的是曲线的,直线的落地快,曲线的落地慢。

1、出示相同的两张纸

幼儿猜想:你可以用什么办法让他们落下的时候不一样?

2、幼儿自己尝试,教师引导幼儿将纸折成不同的形状

3、交流:你用了什么办法?

让幼儿回家用手帕或塑料待做降落伞,观察其与其他物体下落的不同。

幼儿园科学活动设计与指导篇五

有一天午睡时,小朋友在脱衣服时听到了噼噼啪啪的声音,有的小朋友说玩滑梯的时候头发在“跳舞”,觉得很奇怪!还有一次,我们为女孩子们梳头,孩子们发现头发被梳子吸起来,十分好奇。《纲要》强调: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身边取材。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于是,我设计了“有趣的静电”这一活动,让孩子们认识静电现象,知道摩擦起电的原理,激发幼儿好奇心和科学探索的欲望。

1、充分感知,观察不同材料摩擦所产生的静电现象。

2、通过合作探索,记录下不同材料摩擦产生的'静电现象。

3、愿意参与探索活动,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知道摩擦产生的静电现象。

记录表,碎纸屑,塑料小勺,塑料梳子,塑料尺子,塑料剪刀,铅笔,排笔,水彩笔,吸管,玻璃瓶,幼儿事先分为4组(红、黄、蓝、绿)

1、导入活动,变魔术,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塑料小勺

(2)教师变魔术,让塑料小勺吸起纸屑。

教师:想让它发挥魔力,还得请坐的最好的朋友配合配合。

2、幼儿用小勺自由探索,将小纸屑吸起来。

(1)教师提问,引发幼儿思考。

(2)请幼儿尝试操作

(3)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方法。

(4)教师小结。

教师:其实我们这个神奇的魔术是因为摩擦产生了静电,所以能把小纸屑吸起来。摩擦的力量大,静电产生的多,塑料小勺吸附的纸屑就越多。

3、幼儿尝试用多种材料进行实验。

(1)教师出示记录表。

(2)教师交代注意事项。

教师:小魔术师们,我们研究魔术的时候,桌上的材料不要争抢,自己先拿一种材料,研究完了,放回盘子里,再换另外一种材料。

(3)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师幼交流实验结果。

(5)教师再次实验。

小结:生活中有很多物品摩擦后都能产生静电现象。

4、提问:生活中你们见过哪些静电现象。

(1)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遇到的静电现象。

(2)教师小结:在天气寒冷的时候,很多物品因摩擦而相互吸引,如我们梳头的时候,梳子和头发也会互相吸引产生静电现象。脱衣服时,我们身上的毛衣和衬衣和头发都会产生静电现象。

5、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教师:小魔术师们都学会了我的魔术,现在我们就一起到外面去表演给小班的弟弟妹妹看看吧。

幼儿园科学活动设计与指导篇六

一、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以此培养幼儿探索事物的兴趣。

二、通过看、摸、碰、滚、尝等活动干知核桃的特征。

三、鼓励幼儿积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学说“园圆的”“硬硬的”、“粗糙的”

1、核桃(完整的和去掉硬壳后的)夹子,盘子。

2、魔术盒(盒内装有完整的核桃数个)。

一、向幼儿出示“魔术盒”请个别幼儿摸一摸盒中有什么神秘的东西。幼儿按次序依次摸一摸“魔术盒”中的'东西,并猜猜看盒中到底是什么东西。教师:核桃是从哪里来的?(出示课件图片,引发幼儿观察兴趣。)

二、教师出示实物核桃,幼儿观察,并通过看、滚,知道核桃是圆圆的,通过摸知道核桃是硬硬的、粗糙的。

本次活动效果较好,大班幼儿对吃有着很浓的兴趣,也有一定的经验,教师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因此,整节活动师幼配合、互动比较好。因而幼儿能积极主动参与,情绪高涨,充分体验到了探索的乐趣,达到了活动的目的。

幼儿园科学活动设计与指导篇七

1、认识3原色,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绘本的有趣。

2、尝试自己动手做实验,能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后产生新的变化,使幼儿体验创作的快乐。

3、在活动中仔细观察,培养好奇心。

1、交互式白板课件《变变变》

2、红黄蓝三原色的棒棒彩、白纸若干;彩色透明胶片若干;装有颜料的矿泉水瓶若干。

一、“变魔术”导入:

二、绘本游戏1、灰点点的好朋友

那灰点点的好朋友是什么颜色的`、在哪里呢?我们用放大镜再来找找看吧。有吗?原来,只要我用我的小手轻轻地点一下它,它的好朋友就会变出来了,让我先来变一变哦。

哦~不过灰点的好朋友好像有一点害羞,他说只要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轻轻地点一下他,他的好朋友就会出来了。谁来试试?(变出白板3)

你会跟灰点点说什么呀?(我变、我变、我变变变。)哇~这次怎么样?你觉得这么多的点点像什么?你们觉得呢?不过灰点说:我的好朋友还有好多呢,还差了一点,只要你们的掌声热烈一点,我的好朋友就会出来咯。(变出白板4)

灰点点说:只要所有的小朋友伸出你们的魔法棒,一起来变一次,就会发生很奇妙的事情。不过,等会变的时候千万别眨眼睛哦。

准备好了吗?伸出你们的魔法棒,我们一起来说。我变、我变、我变变变。2、感受3原色,与生活中的色彩相结合。哇,天啊,你们变出了什么呀?(白板5)

我们一起来看看(用聚光灯)这是?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黄色的呢?这是?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红色的呢?这是?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蓝色的呢?3、颜色变变变。

你们喜欢这些颜色吗?这些颜色的点点也会变魔术呢,看。

哇,太神奇了,你们的小手会变吗?

咦?他的小手也有魔法呀,变成什么颜色啦?(紫色)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紫色的?

三、幼儿感受绘本游戏、分组操作。

1、好神奇啊,把一种颜色蘸在另一种颜色的上面,会变成其他的颜色,好玩吗?还想不想玩啊?那在后面的桌子上呀,给小朋友准备了三种材料。

第一种材料的框里有三种颜色的棒棒彩和纸,请小朋友将两种颜色的轻轻地涂在一起,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

第二种材料有什么?这是?(滴管),这是(装有颜料的杯子)?这是(一次性盘子),等会请小朋友试试,用滴管将颜料滴到一次性盘子里,再把另一种颜料滴在盘子的旁边,摇一摇,看看,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

第三种材料是?有颜色的矿泉水瓶,在篮子里有3种颜色的盖子,小朋友挑一个和矿泉水瓶颜色不一样的盖子盖在一起,摇一摇,看看,瓶子里的水会发生什么变化。

2、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3、分享:

谁来分享一下你刚才变的魔术(白板9)(鼓励孩子用完整的话说,我用什么颜色的什么和什么变成了什么?)

我把它的魔法记录在白板上吧,还有谁是不一样的?

四、结束,介绍绘本《变变变》

小小魔术师们,真厉害,能够将红色、黄色抱在一起,变成橙色;黄色、蓝色抱在一起,变成绿色;红色、蓝色抱在一起,变成了紫色。

幼儿园科学活动设计与指导篇八

1、通过观察,了解蔬菜叶片有(表皮、叶脉、叶肉)三部分构成。

2、探索操作让同一蔬菜叶片在不同条件产生的不同现象和不同叶片在同一条件下产生的不同叶汁,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

3、乐于投入科学活动,体验参与科学活动的乐趣。

小棍、一次性纸杯、各种新鲜蔬菜的叶子、萎焉的蔬菜叶若干。大记录纸一张。

一、谈话导入,认识蔬菜叶片的结构

1、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青菜叶片,请你们每人选一片菜叶,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叶片上面有些什么?(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流一下)

2、师提问:你发现叶片摸上去是怎样的?

3、一看叶片上有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出示大的叶片,并告诉幼儿菜叶有(表皮、叶脉、叶肉)三部分组成。

二、探索叶片里面的秘密

(一)第一次操作同一种菜叶,发现叶汁。

2、回答。

3、请幼儿操作实验,将新鲜的菜叶放在一次性杯子里用小棒捣碎,发现了什么?

4、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5、师小结。原来新鲜的蔬菜叶片里藏着许多绿绿的蔬菜汁。

(二)第二次操作,发现同种菜叶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不同结果。

1、示萎焉的菜叶,请幼儿说一说,和刚才的叶片和什么不一样?

2、幼儿再次操作,发现了什么?

3、幼儿说一说。

4、师小结。原来萎焉的蔬菜叶片里没有蔬菜汁,因为它已经失去了水分,干枯了。

(三)第三次操作,发现不同的蔬菜叶在同样的条件下会产生什么结果。

1、示各种新鲜的蔬菜的叶片,芹菜、菠菜、青莴笋、紫莴笋、蚕豆,豌豆、白包菜、紫甘蓝等,让幼儿看看、说说、闻闻有什么不一样。

2、交代操作要求,每人选2种。

3、儿再次操作,发现什么?引导幼儿可以跟同伴进行交流。

4、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5、示记录纸,把幼儿的操作结果记录在纸上。

6、师进行小结。不同的'蔬菜叶片在同样的条件下产生的叶汁不同的,因为蔬菜的味道、颜色各不相同,所以它们的叶汁也是不一样的。

三、活动的延伸,对蔬菜的叶子产生更进一步的探索兴趣

我们的开心农场里还种植了许多蔬菜,下次我们去收集更多的蔬菜叶片去探究,去发现,里面还有许许多多的秘密呢!

幼儿园科学活动设计与指导篇九

1、尝试用游戏棒架起彩泥的方法,发现“三脚架”具有稳定性。

2、在制作“三脚架”的过程中能发现并乐意解决问题。

3、喜欢科学探究活动,体验操作和成功的乐趣。

1、游戏棒、橡皮泥、扭扭棒、竹签、铃鼓等。

2、课件。

一、出示游戏棒和橡皮泥,初次尝试用筷子把彩泥撑起来。

1、出示游戏棒和橡皮泥。

(1)这是什么?我们平时是怎么玩的?

2、幼儿自由尝试,教师指导。

3交流尝试结果。

(1)你们都成功了吗?你用了几根游戏棒将橡皮泥撑起来的?

二、第二次探索,尝试用最少的游戏棒将橡皮泥撑起来。

1、交代操作要求。

师:刚刚大部分小朋友都成功了,没成功的也不用灰心,等会老师给你们机会继续完成!那接下来我们要接受新的挑战咯!你准备好了吗?那听清楚了:我想请你们试一试,用最少的游戏棒将橡皮泥稳稳地撑起来。是用最什么的游戏棒将橡皮泥撑起来?是要比一比谁用的游戏棒最少哦?再试试看吧!

2、幼儿探索,教师指导。

3、交流操作结果。

你最少用了几根游戏棒把橡皮泥撑起来了?(3根)有没有比3根更少的了?

4、小结。

我们发现,围绕一个中心点,把三根游戏棒搭成一个三角形,就能又方便又稳固地把橡皮泥撑起来。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三脚架”。

三、介绍各种“三脚架”,结合生活,谈谈三脚架的作用。

2、用课件演示各种三脚架。

老师带来了几张图片,看看它们的三脚架在哪里?请你找出来?(请幼儿用笔划出三脚架的位置)(1)(出示相机三脚架图片)师:看看这是什么三脚架?他有什么用啊?(拍照的时候可以把照相机放在上面,这样拍照就更稳更方便了)(2)(出示画画三脚架)师:那这个是什么三脚架?(可以在上面画画,有了这个三脚架啊,就可以把纸架在上面画画了,很方便)(3)(出示三脚凳图片)师:看看这张凳子和我们坐的不一样吧,它有几只脚?所以我们叫它三脚凳。(4)(出示多层三脚架)师:这个呀是多层三脚架,它的每一层都可以用来放一些生活用品,可以放很多东西,不占地方,非常方便。(5)(出示架子鼓图片)师:看看这张图片中哪里有三脚架?圆圆的.那个可以敲出声音来的是什么啊?(鼓)在鼓的下面有三脚架,所以叫它架子鼓。

四、用三脚架原理制作“架子鼓”,体验成功的乐趣。

1、介绍材料及制作要求。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提醒幼儿一定要把竹签扎紧。

3、展示作品,请幼儿演奏,感受成功的乐趣。

幼儿园科学活动设计与指导篇十

1.学习比较物体的粗细,能从粗到细给五个物体排序.

2.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准备各种粗细不同的毛线,笔,积木,纸棒、可乐瓶等.

1、孙悟空会变的金箍棒引题,让它变粗或变细。

2、幼儿在活动室中寻找一个粗的一个细的物体,并说一说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知道是通过比较而知道的。

3、出示'奇妙的口袋'让幼儿从中摸出粗或细的物体,知道粗细是相对的'。

4、出示圆柱让幼儿找出最粗或最细的,并按从粗到细进行排序。

5、分组操作:

(1)、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细的物体

(2)、按粗和细把物品分成两类

(3)、让幼儿从"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细的物体。

(4)给粗细不同的小棒排顺序.

(5)将橡皮泥搓成五根粗细不同的小棒并排序。

延伸:比较周围环境中各种物体的粗细,回家后比较家里各种东西的粗细并做记录。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美术教案设计(优秀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

    2023年诊断报告有用(模板9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

    最新幼儿园好玩的气球教学反思 四年级猫教学反思(优秀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

    科学扇气球教学反思(实用7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

    一年级下学期健康教育教案 小学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汇总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

    最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实用5篇)

    报告在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篇一作为

    2023年六年级美术工作计划第一学期 六年级美术教师工作计划(优秀5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一起对今后的学习做个计划吧。计划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计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

    消防验收报告书 消防验收报告(大全5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报告的作用是帮助读者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下面我就给大家讲

    最新赣美版八年级美术教案目录(实用8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

    最新形势与政策报告(优质5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掌握报告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