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预防肠道疾病教案(实用5篇)

时间:2023-10-02 作者:文轩幼儿园预防肠道疾病教案(实用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预防肠道疾病教案篇一

设计背景

由于天气变化,班级生病的宝宝有几个,医生给他们打针。结合这种情况,这节课来学习不喜欢打针的妙招《预防疾病有妙招》。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哪些妙招。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观察图片,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3、增强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幼儿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难点: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健康歌》。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

(1):图中的小朋友怎么了?请小朋友动动脑筋想一想,(幼儿自由回答:生病了、打针),教师给予表扬(你们真聪明),这位宝宝生病了,他难受吗?(2):小朋友也不喜欢打针吧!这节课来学习不喜欢打针的妙招《预防疾病有妙招》。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哪些妙招。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1、谈话:刚才那个生病的小朋友,现在好了,小朋友想想为什么呀!(请幼儿自由讨论,吃药了,打针了),你们说得对,真不错。关键是小朋友有下面的好习惯哦!

2、出示图2:请看小朋友在干什么呀!(幼儿自由讨论,各种饭菜多香呀!还有好吃的水果),小朋友不挑食、不偏食,不管是什么饭菜都要吃,要有均衡饮食的习惯,每天还要多喝白开水,也是预防疾病的好妙处。

3、出示图3:先请小朋友们看看,他们在干什么?

请个别幼儿回答(跑步、打针),对,回答的真不错,预防疾病要坚持每天锻炼身体,按时打接种疫苗。

4、出示图4:

(1)让幼儿观察图片,问问小朋友正在干什么?幼儿自由讨论(洗手、洗澡、剪指甲),老师给予肯定(你们太棒了、小宝贝儿),我们每天要保持小手清洁,饭前便后都要洗净小手,勤洗澡,同时不能留长指甲,以免弄伤人而且还有细菌呢?对勤洗手、洗澡、剪指甲也是预防疾病的妙招。

(2)让幼儿观察图片,幼儿想想说出来吧!个别幼儿(睡觉、开窗户),教师以肯定的语气表扬,要想不生病,我们每天早睡早起,经常将室内通风换气哦!这样也预防疾病。

5、想一想:请个别幼儿说出以上预防疾病的方法

6、讨论总结

让幼儿想一想还有其他预防疾病的方法吗?

老师小结:如:饭后漱口,不随地吐痰,生吃瓜果要洗净,不能将手放入口中等等。

三、小结

小朋友,好的'习惯从小养,我们要向刚才那些小朋友学习,好吗?

四、音乐《健康歌》

知道了这些预防疾病的好方法,是不是很健康了,来,跳吧!小朋友们。

教学反思

本节课老师是想告诉幼儿如何预防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宝宝要做到哪些,列举我们生活中的事例,我们每天要保持小手清洁,饭前便后都要洗净小手,勤洗澡,同时不能留长指甲,以免弄伤人而且还有细菌呢?对勤洗手、洗澡、剪指甲也是预防疾病的妙招。饭后漱口,不随地吐痰,生吃瓜果要洗净,不能将手放入口中等等。让孩子自在心理认识疾病是我们平时生活习惯不好到导致的。

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本节课师幼情感交流不是很好,主要是我的语言表现的情感不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多学习。

幼儿园预防肠道疾病教案篇二

设计意图春天是各种传染病流行的季节,有的孩子已有一些患传染病的体验,如水痘、腮腺炎等,所有的孩子都有大雨方针的经验。此活动旨在结合季节和孩子的生活经验,让幼儿了解有关传染病的预防方法,增强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目标1、了解有关春天传染病的情况,说出及画出预防疾病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3、增强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准备1、收集有关传染病的资料。

2、张贴卫生部门有关传染病的宣传资料。

3、准备材料:宣传品、纸、笔。

过程建议1、讨论:春天气候乍暖还寒,春雨绵绵,潮湿多雾,哪些流行性传染病会出现?(如麻疹、咳嗽、腮腺炎、水痘等。)2、请幼儿讲述自己患传染病的经历和感受、治疗过程等。(如请医生诊治,要定时服药,多休息,多喝水,痊愈后才回幼儿园上课等。)3、讨论:疾病预防的方法。(如预防接种,多喝开水,多吃蔬菜水果,留一天起转变增减衣服,要有足够的运动和休息,保持个人的卫生清洁及进食不同营养的食物,以增强个人的抵抗能力;少到公共场所,如茶楼、电影院等。)4、将所述的预防方法用图画画出,并用简单文字写画出图画内容,制作成宣传品。

5、向中、小班的幼儿介绍和讲述有关的预防方法,也可将宣传品送给他们。

延伸提示1、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儿多喝开水,多吃蔬菜水果,留意天气转变增减衣服等。

2、结合打预防针,教育幼儿要勇敢。

3、绘画:《打预防针》。

幼儿园预防肠道疾病教案篇三

活动目标:

1、了解有关幼儿容易传染上疾病的情况,学会预防疾病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讨论春秋季为什么是流行性传染病的多发季?(气候变化无常、寒雨绵绵、潮湿多雾、气候多变)

2、教师告诉幼儿春季会有哪些流行性传染病出现。(如感冒、麻疹、咳嗽、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等)

3、请幼儿讲述自己生病时的经历和感受。(如:请医生治疗,要按时服药,多休息,多喝水,治愈后才能上幼儿园)

二、讲述疾病传播的途径:

1、幼儿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讨论。

2、请语言能力强的幼儿到前面来讲一讲自己的经验。

3、小结:咳嗽,打喷嚏,吐口水、毛巾及手摸过的用具都会有大细菌,都有可能会传染疾病。

三、讨论:

1、提问;我们应该怎样预防疾病?

2、幼儿自由回答、讨论。

四、小结:

我们要多喝水、不挑食、多吃水果、勤洗手、勤剪指甲、不喝生水、要打预防针针,不接触传染病人群。

幼儿园预防肠道疾病教案篇四

近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环境和人口也发生了显著变化。60岁以上人口已占人口总数的10%,这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与此同时,劳动力流动性提高,居民膳食和生活习惯改变,环境污染加重,这一切都使健康风险因素变得日益复杂多样,从而加剧了流行病模式的转变。第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和肿瘤,等等。第二,一些曾经得到控制的传染性疾病,如性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发病率重又上升。此外,病毒性肝炎呈蔓延趋势。更值得注意的是,艾滋病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第三,精神疾病患病率持续增加。第四,各种损伤及由职业危害所导致的急、慢性职业病居高不下(卫生部,a)。

农村人口是遭遇上述疾病风险的主要群体,例如,70%~80%的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患者是15~49岁的农村青壮年劳力。然而,农村恰恰是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薄弱环节(卫生部,2001b)。为了保护农村劳动力,中央政府于世纪之交开始发动9亿农民健康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运动。在这一背景下,本项研究不仅关注农村基层预防服务随流行病模式的转变做出调整的情况,而且试图确认公共支持(注:这里的“公共支持”指的是政府在卫生服务和健康保险领域所采取的公共行动,例如,通过财政手段投资于公共卫生项目、运用法规和政策调节市场,以及援助贫困群体,等等。)对预防服务和健康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覆盖面的影响。以下将首先介绍研究中使用的基础数据;其次,通过描述统计说明农户获得公共卫生服务的情况;再次,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估算健康知识传递到户的可能性;最后,根据统计结果归纳结论。

一、抽样调查和数据

1993和,卫生部曾分别组织了两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本项研究涉及到的农村宏观层面的卫生筹资、服务供给和利用状况方面的信息,大多引自这两次调查结果和卫生部公布的年度统计。然而,卫生服务调查包含的'村庄和农户层面上的社会经济信息有限,不足以用来判断农户的社会经济环境对其健康风险管理的影响。因此,笔者从农户健康风险管理的角度组织了专题抽样调查。

我们的抽样调查借助于农业部农村政策研究中心的社会经济调查系统进行,样本为该调查系统的子样本,涉及6个省34个县。每个调研县一个样本乡,每个乡一个样本村,34个村共包括样本户2505个。调研省中,江苏和广东省属于发达地区,吉林和河北省处于中等发展水平,四川和甘肃省属于欠发达地区。省内的高、中、低收入地域,分别由1~2个样本县代表。样本乡和村的居民人均收入大致相当于所属县的中等水平。样本户都是调查系统通过随机抽样方法筛选的长期记账户。自1985年以来,样本村每年都填报社会经济状况调查表。我们得到的村庄和农户社会经济数据,即来自有关这两个层面情况的常规调查表和记账结果。为了本项研究的目的,笔者还设计了县、乡、村、户四级专题问卷,随同农业部的常规调查问卷一起发放。经数据清理获得的有效问卷为:县问卷31份,乡问卷32份,村问卷29份,农户问卷份,包括7848人。此外,笔者还在上海、浙江、山东、安徽、江西、云南和陕西等地组织了一系列个案研究,作为抽样调查的补充。

二、几项重点预防服务的覆盖面

[1][2][3][4][5]

幼儿园预防肠道疾病教案篇五

进入冬季,由于季节交替,气温骤降,加之多雨少晴,我班不少孩子因感冒而不能正常到课,为让小朋友了解和掌握预防感冒的基本方法,设计此课。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感冒的病症以及传播途径。

2、懂得预防感冒的小常识,积累一些健康生活的经验。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5、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过程

1、引出话题:

教师:点名

“这些天,王萌萌小朋友为什么没来呀?”

幼儿相互交流各自对感冒的感受与体会。

孩子:“你得过感冒吗?感冒的时候人会有什么感觉?”

教师小结:感冒的时候会出现发烧、咳嗽、流鼻涕、鼻塞等症状。

2、了解感冒的传播途径:

教师介绍患感冒的原因及感冒传播的主要途径。

“人们一般是由于什么患上感冒的?”“除了着凉以外,感冒会不会是别人传染给你的,又是怎么传染上的呢?”

教师归纳。

不注意冷暖或身体抵抗力差的人容易得感冒。另外,流行性感冒还可以通过吐沫、痰等传播。

3、掌握预防感冒的小常识:

教师与幼儿一起交流预防感冒的方法。

“我们应该怎么来保护自己,尽量不让自己和别人患上感冒?”

教师出示图片,幼儿了解预防感冒的具体方法,师生一起进行归纳小结。

不随地吐痰、常开窗通风、勤洗手洗脸、经常锻炼身体、适当吃点醋及大蒜、洋葱。流行性感冒肆虐期间,幼儿要尽量减少到人多拥挤的地方去。如果已患上感冒,则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或纸巾捂住口鼻,而且要侧转身,不能对着他人打喷嚏,因为这是不礼貌的行为。

教学反思

此活动,主要针对冬季幼儿感冒高峰期而设计,通过讲解感冒引起的症状、传播途径,采取结合图片,老师和孩子们共同配合的形式学习掌握感冒主要传播途径及正确预防方法,使其达到防感冒、强体质的'目的。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