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过秦论》高一语文教案汇总(二篇)

时间:2023-02-21 作者:储xy
简介:百分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推荐《过秦论》高一语文教案汇总(二篇)》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百分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推荐《过秦论》高一语文教案汇总(二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过秦论》高一语文教案汇总一

一、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实词、虚词。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句式。

二、体会作品开合自如的章法和说理的手法;指导学生有意模仿,进行写作。

三、指导学生学习文中对事物的分析方法,观察思考问题。

本课拟用三课时讲授:

第一课时,疏通文意;

第二课时,分析作品;

第三课时,指导背诵,加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完成课后练习。

基于学生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理解课文的难度较先秦散文小,打算采用以朗读带动文意疏通,以背诵带动对作品鉴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课时

同学们大概听说过弱肉强食这一成语吧,在自然界这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会被打破。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为我们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贾谊,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他的散文有战国纵横家的风格,他的赋作趋向散文化,所以有开汉赋之先声者之称。作品有《过秦论》、《鹏鸟赋》、《吊屈原赋》等。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朗读节奏推知意群,进而理解词句意义。

2.学生自读课文。逐段让学生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猜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3.学生已能初步理解作品文字意义基础上朗读课文,通过纠正学生朗读节奏的错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内容,检查学生对词、句的理解、掌握。

4.指导学生在笔记上总结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重点文言句式。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可以把握本文的大意,现在我们一起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分析作品谋篇布局的特点。

提问:文章题目为过秦论,在文章中真正指责秦之过的文字有多少?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作品内容?

明确:只有全文最后一句。

(第二问学生不易答出,可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提问:作者在文中设计几组实力对比?对比的结果是什么?

明确:秦国与九国实力比较,陈涉与九国贤士、谋臣比较。秦国实力不比九国联合起来的实力大,但秦统一了中国,陈涉的实力不能与九国君臣相提并论。

提问:请同学们回忆我们在学习现代文阅读时讲到的理清思路的方法,理清本文的思路。思考作者结构安排的独具匠心之处。

明确:秦的逐步强大秦统一中国为巩固政权在政治、军事、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

陈涉起义对陈涉实力的分析分析秦灭亡的原因。

秦王朝的实力秦国的实力九国中任何一国的实力陈涉的实力,但陈涉不畏秦王朝的强大,反抗强秦,导致秦的灭亡,可见强权不能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文章第一段叙秦之兴,第二段叙秦之亡,这两段的史料叙述占了绝大部分篇幅,作者却丝毫没有议论。但事实胜于雄辩,经过这两段生动的记述,读者对秦的盛世转瞬即逝景况已深深印在脑中,对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外部因素引起,而是内因导致已有认识,只是还未明确,此时作者将论点摆出,自然令读者信服。所以金圣叹说: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之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这足见文章构思精巧。

主要侧重在对感情、声调、课文整体节奏方面的朗读指导。

可提两个提示性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1.本文是一篇论说文,但记叙多于议论,这样安排内容是否得当,理由是什么?

2.作者在写作本文时,应用了哪些写作技巧,值得我们借鉴?

(提示:写作手法的选用,如夸张、渲染、衬托、对照等手法的巧妙运用,骈、散句的运用,结构安排方面的特点。)

一、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指导背诵

指导学生在把握全篇的基础上,了解后三段段与段间的关系,进而理清这三段的写作思路,方便背诵。

注意语言特点、句式特点,准确背诵。

二、介绍《阿房宫赋》,比较阅读,加强学生对本文的理解

比较阅读的目的在于品味两文在辞采上的不同,更好地体会西汉散文的特点。

三、总结本课的知识点,完成课后练习

附:板书设计

推荐《过秦论》高一语文教案汇总二

1.了解王朝兴衰:秦王朝兴亡过程,分析导致其迅速灭亡的原因。

2.识辨读史秘籍:文言文主要词法和句法。

3.体悟古为今用:学习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资料,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

1.加强诵读、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

2.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3.背诵课文。

学习本文词采华丽、千变万化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识辨积累。

四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互动设计1]一部战国史简直就是一部武林史。几千年以来,“弱肉强食”在自然界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被打破。两千多年前,当武林盟主秦始王刚做着千秋万代的美梦的时候,一群疲弊的农民“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轻而易举地攻破秦国“金城千里”,导致强大的秦王朝“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阐述了他的看法。

“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二、整体感知

[互动设计2]作者和背景

1.贾谊,西汉人,是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十八岁能诵诗书,善作文,在郡中很有名。河南太守吴公爱其才,召置门下。后吴公做廷尉,向汉文帝推荐,贾谊二十多岁时做了博士,不久破格提升为太中大夫,后遭大臣周勃、灌婴等陷害,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又做梁王太傅,梁王堕马而死,贾谊自认为是自己失职,最后抑郁而死。

2.贾谊生活的西汉初期,由于经过五百多年的战争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贾谊认为推行“仁政”可以“安民”,他曾多次上疏,评论时政,《过秦论》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过秦论》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鲁迅曾称赞本义为“西汉鸿文”。

[互动设计3]诵读学习

点拨:文中的铺排,要读出气势,高亢而有力;文中的对比,要读出情感,抑扬有别,褒贬分明;深责时,要义正词严;惋惜处,要让人警醒。

[互动设计4]梳理结构

崛起(1)

扩张(2)

统一(3)

(4)

三、合作探究

[互动设计5]秦国成长史

1.读史密籍

第一段重点文言知识

△词类活用现象

名词作状语: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像……一样

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对内;对外。

动词使动用法:外连衡而斗诸侯使……相斗

△通假字:外连衡而斗诸侯通“横”

第二段重点文言知识

△找出文中古今异义词语。

(1)以致天下之士来招纳

(2)不爱珍器吝惜

(3)于是六国之士……在这时

(4)流血漂橹盾牌

(5)秦人开关延敌打开关隘

(6)制其弊困乏

△找出文中通假字。

孝公既没“殁”:死约从离衡“纵”;“横”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义

兵:收天下之兵(兵器)制其兵(军队)

制: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制其弊(制服)

延:开关延敌(迎击)延及孝文公(延续)

爱:不爱珍器(吝惜)宽厚而爱人(爱护)

因:因遗策(沿袭)因利便乘(趁)

△找出文段中的同义词:

取、举、割、收——攻取;属、徒、伦——一类人,等人。

△按要求找出词性活用的词语

(1)名词作状语:南取汉中:向南。

(2)动词使动用法:流血漂橹:使……飘浮。

(3)动词作名词:追亡逐北:逃跑的军队。

(4)形容词作名词:尊贤而重士(贤良之人)因利乘便(有利条件)

(5)形容词作动词:会盟而谋弱秦:使…变得弱小。

2.说史析文

◇“战国七雄”指的是哪些武林高手?在地理分布上和国力上有什么特色?(备地理分布图)

点拨:齐、楚、燕、赵、韩、魏、秦、(宋、卫、中山)

群雄分布图:除秦外,其它各国在东部呈纵向排列,秦在西部与各国呈“扇”形之势。

高手特点:武林小地主——楚,版图最大(辖两湖一带,望不尽湖光山色、鱼米洞庭!)

武林财神爷——齐,货殖最富(抢占有利地形——今山东半岛一带,一边条条大路通四方,一边靠海吃海,钱财滚滚而来!)

武林硬汉——秦,兵力最强(一路打将过来,在战斗中成长!)

◇什么叫“连横”和“合纵”?秦国是怎么做的?

秦国之所以能成为强国,得益于“精修内功,强攻外敌”。内外兼修,才能成为天下第一的武林高手!

秦国城堡:“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占据有利地形,严加把守,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修练内功:商鞅变法(政策要好)、务耕织(饭要吃饱、衣要穿暖,才能有强壮的士兵)、修守战之具(兵器要利害,磨刀不误砍柴功)

修练外功:连横(杀人不见血)

(1)连横的实质——秦国的“反间计”(不唯强攻,要用智取!新的外交政策诞生新职业——“纵横家)

从地理位置上解释,引入屈原放逐投江的故事(历史的悲剧)

“外连衡而斗诸侯”——使诸侯相斗!

连衡的结果:“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南取汉中,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会盟”达成的协议——合纵

(2)合纵的产生——梦醒时分(九国:我们上当了!)

连衡的结果就是产生合纵原因: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南取汉中,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合纵!

合纵部队:“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众”

合纵选才:“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合纵分工:人才济济,训练有素

春秋四君子:“魏有信陵、楚有春申、赵有平原、齐有孟尝”

谋士(门客制度):“有……为之谋”

外交:“有……通其意”

统帅:“有……制其兵”

(3)兵临城下,秦国的策略是——开关延敌(来呀,来呀,我索性打开城门,看你敢进不敢进?诸葛亮“空城计”不是没来由的)

九国之师:“逡巡不敢进”(这秦国,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这么多国家的部队,干吗要我打头阵?最好现成捡个便宜——且等待,且观看)

秦国:“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九国之师坐失良机,一发呆酿成千古恨!)

合纵的结果:“于是纵散约败,争割地而略秦”(奴才相:不是我要来打的,我和你多好啊,怎么会来打你呢?送你百城,饶我一命,至少保我个全尸吧!)

秦国:痛打落水狗!(杀杀杀——“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马到成功!(且看我——“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一代武林盟主就要诞生!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马上就要横空出世!

[互动设计6]始皇称霸史

1.读史秘籍

口头翻译文句。辨析下列句子翻译正误。

(1)振长策而御宇内。

a.举起长鞭来驾驭天下。b.举起长鞭来奴役天下百姓。

(2)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a.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借代,应用引伸义)。b.拿着敲和扑这些刑具来鞭打天下百姓。

(3)乃使蒙恬到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a.于是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防。b.于是派蒙恬去筑守像篱笆一样重要的长城。

(4)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a.收集天下的军队。把他们集中到咸阳,让他们销毁兵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b.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然后)销毁这些兵器,铸成十二个金属人。

(5)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a.(秦始皇)凭借华山和黄河,把他们看成城墙和护城河,占据着这亿丈高的华山城堡,其下又紧靠着深渊。

b.(秦始皇)足踏华山,把它当作城墙,凭借黄河,把它作为护城河,占据着亿丈高的城堡,下临深不可测度的深渊,作为坚固(的防御工事)。

2.读史析文

▲一代武林盟主横空出世!

姓名:赢政

职务:始皇帝

强劲登基:“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强势出击:1.南取百越之地——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统编)

2.北筑长城而守藩蓠——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国防)

强权整顿:1.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四海之内,唯我独尊)

2.隳名城,杀豪杰——砸碎那旧世界,杀掉那把兄弟。绝后患,谁敢与君王称兄弟?

3.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缴械缴枪,防患于未然

4.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天时地利,金城千里

5.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哪怕一只鸟也甭想过!

始皇美梦: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互动设计7]秦朝的灭亡史

pk台:

秦二世(极强)——陈涉(极弱)

对手历史记录:

出身: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

身份:迁徙之徒

智力:才能不及中人(无墨翟仲尼之贤,无陶朱猗顿之富)

对手现状: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

对手武器: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对手粉丝: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业余粉丝)

山东豪俊并起(专业粉丝。项梁、项羽,注意下集《鸿门宴》哦)

pk结果:

极弱挑战极强,结果——强者亡矣!

四、整合评价

[互动设计8]且观贾眼看史

贾眼看史,用心良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唐魏征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贾谊:太过执着的才子

18岁成名——洛阳少年,才气横溢

21岁博士——少年得志,锋芒毕露

22岁大夫——人缘不佳,遭人诽谤

33岁陨世——郁郁寡欢,英年早逝

贾生

毛泽东

贾生才调更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

所著政论文有《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辞赋《吊屈原赋》。

△论史以讽今

西汉初期,经历了春秋战乱到楚汉战争,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土地荒芜,人民流亡,人口减少,经济凋敝。

贾谊的《过秦论》正是针对这种现实而写。他希望汉统治者能吸取秦灭亡的教训,推行“仁政”以求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即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

△艺术手法赏析

“雄俊宏律”“通篇一气贯注,如一笔书,大开大阖”,是古今第一“气盛”之文。

1.构思奇特,结构整饬。

2.“极化”对比,雷霆万钧。

3.骈偶铺陈,错落有致。

贾谊散文开两汉政论风气之先,扣紧时代脉搏,篇篇针砭时弊,说理透辟晓畅,深刻犀利,言词激切,理足气盛。影响所及,非但两汉,下及唐宋奏议,骈文莫不受其遗泽。

[互动设计9]课文小结

1.写作特色:《过秦论》是史论,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文章气势磅礴,笔力雄浑。大量运用对比、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秦兴秦亡波澜起伏,那力透纸背的说理,那援引史实的分析,那酣畅淋漓的铺张渲染,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借古讽今: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贾谊就说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他这样做,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借鉴,施行仁义,以免蹈秦朝的复辙。这是贾谊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为他们谋画“长治久安”之道,事实上只能是一种幻想。

五、拓展延伸

[互动设计10]赏析

焚书坑

章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

关河空索祖龙居。

坑灰未冷东山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

点拨:这首诗就秦末动乱的局面,对秦始皇焚书的暴虐行径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无情的谴责。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采纳丞相李斯的奏议,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搜集焚毁儒家《诗》、《书》和百家之书,令下之后三十日不烧者,罚作筑城的苦役,造成中国历史上一场文化浩劫。

焚书坑据传是当年焚书的一个洞穴,旧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的骊山上。章碣或者到过那里,目之所触,感慨系之,便写了这首诗。

诗一开始就接触主题。首句用略带夸张的语言揭示矛盾:竹帛化为灰烟消失了,秦始皇的帝业也就跟着灭亡了,好像当初在焚书坑里焚烧的就是他的`嬴氏天下。这一句夹叙夹议,明叙暗议,有实有虚。“竹帛烟销”是实写,有形象可见。“竹帛”是古代书的材料,这里指书。“帝业虚”是虚写。这种虚实相间的表现手法极富韵致。

次句就“帝业虚”之意深进一层,说是虽然有关河的险固,也保卫不住秦始皇在都城中的宫殿。“关河”主要指函谷关与黄河,当然也包括其他关隘、河流,如散关、萧关、泾河、渭河、崤山、华山等。贾谊《过秦论》:“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说“关河”,便概括一切可以倚恃的地理险阻。秦都咸阳四周虽有这许多关山河川包围着,但仍然锁守不住,所以《过秦论》又说:“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阖,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艰。”再坚固的“篱笆”也挡不住起义军队的长驱直入。诗以“关河空锁祖龙居”一句总括了整个秦末动乱以至秦朝灭亡的史实,言简意深;并且以形象示现,把“帝业虚”这个抽象的概念写得有情有景,带述带评,很有回味。“祖龙”指秦始皇。这里不用“始皇”而用“祖龙”,决非单纯追求用典,而是出于表情达意的需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一项传说:始皇三十六年,有神人对秦使者说:“今年祖龙死。”使者回报始皇,始皇听了,好久不讲话,过后自作解释说:“祖龙者,人之先也。”秦始皇一心要做子孙万代诸“龙”之祖。而今江山易主,“祖龙”一词正话反用,又添新意,成了对秦始皇的绝妙讽刺,而且曲折有文采,合乎诗歌用语韵味。

第三句点题,进一步用历史事实对“焚书”一事做出评判。秦始皇和李斯等人把“书”看成是祸乱的根源,以为焚了书就可以消灾弭祸,从此天下太平。结果适得其反,嬴秦王朝很快陷入风雨飘摇、朝不保夕的境地。“未冷”云云是夸张的言辞,旨在突出焚书行为的乖谬,实际上从焚书到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首举义旗,前后相隔整整四年时间。

末句抒发议论、感慨。山东之乱持续了一个时期,秦王朝最后亡于刘邦和项羽之手。这两人一个曾长期在市井中厮混,一个出身行伍,都不是读书人。可见“书”未必就是祸乱的根源,“焚书”也未必就是巩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过秦论》)的有效措施。说“刘项原来不读书”,而能灭亡“焚书”之秦,全句纯然是揶揄调侃的口吻,包含着极为辛辣的讽刺意味。从“竹帛”写起,又以“书”作结,首尾相接如环,显得圆转自然。

议论性的诗歌,既要剖析事理,又要显示意象,委实很不容易。这首诗采用了近乎喜剧的表现手法:揭示矛盾,使秦始皇处于自我否定的地位。这样写表面似乎很委婉,很冷静,其实反对的态度和憎恶的感情十分鲜明。如果说这就是“怨而不怒”的表现,那么,它也不失为一种成功的艺术手法。

六、研讨练习

见课后研讨与练习p53三、四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餐厅服务培训总结简短(8篇)

    百分文库为您整理了《2023年餐厅服务培训总结简短(8篇)》这篇文章,希望能为您的工作或生活能提供便利,关于《2023年餐厅服务培训总结简短(8篇)》的简介: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

    幼儿园成长心得体会及收获(优质9篇)

    当我们经历一段特殊的时刻,或者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时,我们会通过反思和总结来获取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

    最新参观湛江老街小学心得体会 参观小学心得体会(汇总9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

    最新苏州调研心得体会(实用10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

    最新医院消防安全自查报告(汇总9篇)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

    关于贫困学生申请书汇总(5篇)

    百分文库为您整理了《关于贫困学生申请书汇总(5篇)》这篇文章,希望能为您的工作或生活能提供便利,关于《关于贫困学生申请书汇总(5篇)》的简介: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

    最新计算机专业实习总结(九篇)

    百分文库为您整理了《最新计算机专业实习总结(九篇)》这篇文章,希望能为您的工作或生活能提供便利,关于《最新计算机专业实习总结(九篇)》的简介: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

    2023年按揭心得体会和方法 教育方法心得体会(汇总9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经历一些事情后所得到的一种感悟和领悟。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按揭

    关于经典唯美的生活语录怎么写(四篇)

    百分文库为您整理了《关于经典唯美的生活语录怎么写(四篇)》这篇文章,希望能为您的工作或生活能提供便利,关于《关于经典唯美的生活语录怎么写(四篇)》的简介: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

    推荐形容情伤的句子汇总(9篇)

    百分文库为您整理了《推荐形容情伤的句子汇总(9篇)》这篇文章,希望能为您的工作或生活能提供便利,关于《推荐形容情伤的句子汇总(9篇)》的简介: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