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记忆的味道散文 记忆之家乡的味道散文(汇总8篇)

时间:2023-10-15 作者:雁落霞2023年记忆的味道散文 记忆之家乡的味道散文(汇总8篇)

通过征文,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让自己的声音被更多人听到和认可。首先,要明确征文的主题和要求,确保自己的作品与主题相关。征文范文的阅读可以让我们学习到新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记忆的味道散文篇一

一个老婆婆挎着一个颜色陈旧的竹篓,到小学操场来卖我们从未见过的东西。

里面装着棕黑色的七弯八扭的细枝丫,枝丫上缀满了一个个形似葡萄干样的深棕色的小果子,看起来皱皱巴巴,它的名字叫拐枣。

这幅如同印象派图画的场景在我模糊的记忆里,显得很不真实,就像梦境。

我应该吃了一次吧,是别人买的,给我吃了点。那甘甜绵长的滋味竟是那样的浓稠独特,吃了后让人回味无穷。

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拐枣。我想念它的味道很久很久。

缺衣少食的年代,拐枣在我的心里此后就像一个没有猜透的谜团,尘封在了岁月的深处。

有一天,与村中发小谈起拐枣,她说有一次在广州街头看到了拐枣,买了点,吃着吃着就流泪了――那也是她小时候心心念念的拐枣啊!

过了一会儿,她发了一张照片过来,是拐枣。数十年的光阴过去了,这是我第二次看见拐枣――仅仅是它的图片。

一时间有点百感交集,鼻子发酸,眼睛里迅疾浮起了一层水雾。仿佛心里的谜团,在那一刻彻底解开了。

那种深埋在心底因长久的怀念而不能释怀的情结,也在那一刻清晰明了,云开雾散。

记忆的味道散文篇二

生活中总是有着那么一些人或事的印记打在行走的路途上,那些印记有时深植在心底,提醒着自己的脆弱;可有时又如同云烟般突然间地消失得无影无踪,让自己以为可以这样坚强地不断长大起来。

记忆里有的人带来过慰藉,有的人带来过伤害,所以也总是在无赖中去选择着遗忘或者纪念。

有时突然袭来的寂寞清醒地告示着自己要坚强地生活着,生活中的所有都是在百折不回地期待和尝试。

一个人的时候,独自徘徊在空空的房间里,总是莫名地想起生活中那难忘的点点滴滴。可时间的记忆是那样的让人忧伤:那些皮肤,发丝,声音,抚摸的气味。那些欲望和诺言犹在的痕迹。那些并非完全离开和放弃了的记忆的颜色。在一个人寂寞的时间里想起来,感情是最难带来温度的物质。特别是生活在21世纪这样年代的自己,情感更是那样的不持久。山盟海誓不再值得依靠和信赖。很多时候傻傻地想到这个世界好像是真的,又好直以来,自己仍然在时间的记录里成长。总是在不断地经历和遗忘的时间日记里行走,年轻的'心始终不知道该去刻录下些什么。唯有或寂寞或忧伤着的已散去了记忆的颜色还清楚告诉着自己,生命中有着那么一条路——一条属于自己很长很长要走的路。我便知道了我要把自己的脚印永久地留在这条路上的每一寸泥土里;也知道了自己要不断地去放弃和选择,不断地经历和遗忘。

或许,我们都应该这样。

这的确是一个充满欲望的空洞的年代。我们面对着的,是更多的消失和遗忘着的记忆。

一些告别了的曾给了自己记忆的人。一些过去和往事。一些生命的段落。

在自己思想来自人性的温暖时,揣怀着一颗年轻而诚实的心问自己,是否在生活里只有物质能替代人带来持久的甚至带有永恒记忆的温度。可我知道自己依然还生活这个充满‘情感’和‘人性’的世界里,将为自己,为身边的人努力地活着。

不想再去感叹根植在时间记忆里的寂寞、忧伤与情感,或许这本就是个忧伤的年代,而坚强是我们不变的原油。像是假的。生活的印记也带给自己太多的寂寞和忧伤。

记忆的味道散文篇三

在辽西的乡村,家家户户都是做豆腐的好手,所以也成就了辽西水豆腐的盛名。

古人讲,“生在福中不知福。”虽然从小在辽西的乡村长大,但对于豆腐,我却一直不甚喜欢,甚至就是拒绝的。直到上高中住校,连吃饱都要成为问题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豆腐原来也是一种美味。早餐的时候,一方白白的豆腐,上面盖着青翠的葱花,晶莹的细盐,还有淡淡的酱油,无与伦比的诱惑。

再后来上大学,与家的距离拉的更长。在省城沈阳,第一次见识了外边的豆腐,粗粗淡淡的,也更让我怀念家乡豆腐的味道,怀念家里做豆腐的场景。厨房里热气弥漫,气定神闲的老爸左手端着卤水,右手拿着一个大号的舀子,一边往豆浆里缓缓地倒入卤水汁,一边搅拌,乳白的豆浆一点点地成缕,成脑。“点”豆腐,这几乎是老爸在我记忆中最光辉的形象,就象一个神奇的魔法,让我心理充满了无限的崇敬和膜拜。

与现在不同,小时候的家乡,快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自己做豆腐的。虽然那个时候,除了冻豆腐,我不喜欢这个过程中的任何一种产品或副产品,但对于做豆腐我还是欢喜的。开始做豆腐也意味着年关是真的近了,年才是我们热切期盼的所在。

自家地里种出的黄豆先用水泡发,然后就要找一方石磨把豆子磨(在我的家乡是要读四声的)好。那个时候村子里的碾子和磨并不是很多,姥姥家的院子里正好有一盘青石雕凿的石磨。磨的构造从外面看也很是简单,最主体的结构是两个摞在一起的厚厚石盘,下面是一圈石头雕刻的凹槽。最上面的石盘上有一个圆圆的洞口,用一个小勺把泡发的豆子和着水从洞口里加进去,蒙面的骡子拉着石磨转动,乳白在豆浆就从两个厚厚石盘的间隙中沽沽流下,汇聚在下面的凹槽中,最后再从凹槽下面的一个圆孔流入到最下面接着的'桶中。就这样,妈妈趁着螺子走圈的间隙一点点的把豆子加入,磨好的豆浆就源源不断的流下来。时不时的再挑捡出飘落在豆浆上的螺子毛,螺子的脚下则早已被踩的坚实和光亮。古老的石磨,白白的豆腐,或许这是辽西豆腐独特美味的所在。

和蒸豆包一样,做豆腐也是一个费火的活。把磨好的豆浆一桶桶的倒入大铁锅,锅下的火也要烧起来,要把豆浆烧开。熬豆浆是一个不急不燥的活,火烧的太急豆浆会滚溢出来,火烧的太小又会不开锅。锅的正上方会吊着一个豆杆,就是一个可以打开成交叉十字形的两个木杆,一边熬豆浆的时候,就把豆包——也就是厚厚的用于过滤的大布,四个角都系在豆杆上,一边把锅里的豆浆舀起,倒在豆包的上面,细细的豆浆再流到锅里,粗粗的豆渣则留在了豆包的布里。

据说这也是辽西豆腐更好吃的一个关键,在前几年的沈阳,做的豆腐是没有过滤豆渣的习惯的,所以豆腐才会那样的粗糙伤口。而在我小时候的家乡,豆渣更多的是用于改善圈里猪的生活,当然,粗粗的豆渣加上些盐,烙成的小饼也是很上口的。

渣都过滤的差不多的时候,锅里的豆浆也更加香浓爽滑。熬好的豆浆,妈妈都会盛上一碗,妈妈总是赞不绝口,我却总是浅尝辄止。到了这个进程,豆浆要慢慢地放凉一些,慢慢冷却的时候,豆浆上会结出一层薄薄的豆皮,用筷子挑起来,这可是表哥们最喜欢的美食,甚至为了能更多更快地吃到豆皮,要用锅盖不停地扇,扇起的风在豆浆上吹起小小的褶皱,一点点油亮的皮就在不觉中生成连结。生活就是这般充满生趣,在那个贫乏的年代,一点点的小事都足以让孩子们喜悦和满足。

豆浆都熬好的时候,下一步将是充满神奇的步骤,就象我前面所描述的,也是爸爸做为主角表演的时刻,一碗神奇的卤水,一个大舀子,豆浆就变成了豆脑(豆花)。这也是做豆腐最关键的一步,卤水加的多少缓急,舀子搅动的快慢轻重,温度把握的是否适宜,都将影响最后豆腐的口感。点的轻了,豆腐很难成形,点的“老”了,豆腐又没有了嫩滑的口感,总之,这是只有爸爸才能把握的事情,这也是爸爸最得意的时刻,专注的神情,就象一个帷幄的将军,一切尽在把握之中。当然也有失手的时候,也会找各种的借口。

豆脑一直是爸爸的最爱,就是现在,没事也喜欢去喝上一碗。早餐吃油条的时候,现在的我也会喝上一碗,但在小的时候,总是觉得豆脑有一种涩涩的味道,难以下咽。豆浆变成豆脑的神奇就是卤水的结果,小时候总会听闻有人喝卤水寻死,总是难以明白这巨毒之物怎么就会成了美味必不可少的催化,上了高中,明白了血液里也充满蛋白,或许血液也会象豆浆般被卤水点化成“脑”,最后凝结成血豆腐一样,小时候想象中的恐怖可怕就变成了这般的印象,最后就是一块嫩嫩的血豆腐。

说起卤水,卤水应该是辽西豆腐好吃的另一个关键吧,在到了沈阳之前,从来也没有想过石膏也是可以“点”豆腐的。现在离最后的成品只差最后一步了,这一步,前面用到的豆包布还要发挥关键的作用。把豆包布四角拎起铺在一个大大的亷子上,把豆脑一点点地加进来,再把豆包布包好,包好豆脑的豆包形成一个大大的方形,上面再压一个亷子,亷子上还要压上重物,重压下的水份从豆包布中一点点渗出,豆府也就一点点的成形。时间差不多的时候,拿去上面的重物,打开豆包布,大大的豆腐就呈现在了眼前,用刀切割成小块,就是一块块美美的豆腐。

从黄黄的豆子变成白白的豆腐,做豆腐的整个过程都充满了神奇,虽然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辨,但我知道,这样的记忆传承到我这里也就结束了,对于我的宝贝而言,再也没有大大的铁锅,也没有可以烧着的灶坑。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童年,每个人的童年里也都记载了不同的幸福和快乐。

记忆的味道散文篇四

村头有一棵茂盛的.榕树。高大粗壮的枝干,碧绿的叶子见证了它在这个世间渡过的沧桑岁月。它是多么的葱茏,远远望去,就好象一把绿色的大伞,罩着宁静平和的村庄。

夏天的午后,慵懒的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零零星星地散落在书桌上。这时候,每天都会有一位中年妇女推着一辆三轮车,到村口的大榕树下卖番薯黄夹,“卖番薯黄夹喽……卖番薯黄夹喽……”一听到这悠长绵软的嗓音,我都会买好几个番薯黄夹当点心。

今天,她又如往常一般来到了榕树下。

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了,看来也该给它增增肥了。我便蹑手蹑脚地攥着钱跑了出去,一直跑到村口,跑得喘不过气来。

哇,刚出锅的热气腾腾的番薯黄夹,正穿着半透明的黄绿色的外衣,在阳光下金灿灿,好讨人喜欢。站在推车前,一阵阵香气扑鼻而来,馋得我垂涎三尺。卖番薯黄夹的是位中年妇女,衣衫褴褛,饱经风霜的脸上爬满皱纹,犹如海上的波浪,原本黝黑的头发中夹杂着几缕银丝,常年劳作,使她的一双手布满老茧,比同龄的人要苍老许多。

“小朋友”,她笑着看我,“要买番薯黄夹吗?一块五一个。”她的声音很温柔,让我感到暖暖的。

“嗯,给我来四个吧!”我爽快地说。

她打开蒸笼,拿出一条干净的塑料袋,将四个蕃薯黄夹熟练地装了起来。

“来,小朋友,给你装好了。”说着便递给了我。

我愉快地接过冒着热气的袋子,在口袋中摸索,可翻来覆去也只有五块钱,还差一元。

我尴尬地朝她笑笑,“对不起,我只有五块,那就只买四个了。”

“没事儿。”

“可你赚钱也很辛苦!”我嗫嚅着,满脸通红。

“你花的是父母的钱,”她拍拍我的肩膀,“父母赚钱也辛苦的,少一元钱也没关系。”

拎着这袋沉甸甸的番薯黄夹,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口,嗯,真好吃!丝丝甜意在嘴边弥漫,软软糯糯的,还有种母亲般的温暖。

阳光再一次从窗外照射进来,一道鸟影掠过,一声声清脆的鸟鸣还在空中久久地回荡着……

记忆的味道散文篇五

不用屈指,我已知道,时至今日,我已离开“家乡”二十多年了……

说起“家乡”,那永远是今天在异国他乡为生活拼搏的游子,浓的化不开的乡愁;也是我一生中永无休止的挂牵。二十年之间,我辗转在不是异国就是异地他乡,每年三百六十个日日夜夜,也在万里之遥,为了生计,来回的奔忙…….

每次梦境中回家,睡梦中突然醒来,我总迷糊上一阵,总要思索半天:“我是在哪里”?当我发现,四周是老屋斑驳的土墙壁,还有窗外明朗的月光,我的心里总是一阵温暖,这就是我日日思念的家乡啊,哦!在异国他乡为生计拼搏的游子我终于回来了!

记忆中家乡的味道,那是家乡最熟悉的一碗“手擀面”的味道!在我上甘肃省定西中学期间,每个周末回家,是我的母亲,亲手做的一碗香喷喷、热气腾腾的“手擀面”,驱走了我在距离家门50多公里求学,遥远路途的疲惫。也许是“少年不知愁”的.缘故,我从来没感觉到“累”!

记忆中在八、九十年代大西北我的家乡,世代生活在黄土地上,心地善良的父老乡亲,依靠改革开放国家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给的一亩三份黄土地为生,每户农家人的生活,依旧是那么贫困和落后!简简单单的一碗手擀面条,再加些从自家菜园里长的几株嫩嫩的菠菜、香菜;再从鸡窝里取一枚鸡蛋,揉面、擀面,大刀切成细条,水沸入锅。汤清,菜绿,便是一道农家人的佳肴。

每当做饭的时候,母亲总是在厨房里忙活,柴禾作燃料,

随年龄的增长,岁月的流逝,经年贪玩、淘气的少年,也从学校毕业,在异地他乡的城市里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小家庭,厨房做饭的灶具,虽然是现代化的煤气灶、电磁炉,代替了土灶台,见不到袅袅升起的炊烟,可幸运的是我的爱人也是大西北本地人,也喜欢吃亲手做的“手擀面”,爱人擀面,我帮厨、打下手;也是一碗“手擀面”,增强了夫妻之间的“和谐”剂!也是母亲和妻子做的一碗“手擀面”这种记忆中最熟悉的饭香,二十多年的储存,几经发酵,不断扩散,慢慢地铺平展开……而我早已迷醉其中了!

可每次休假,风尘仆仆,带着娇妻、爱子,去乡下看着眼前年迈的母亲,满头白发,背也驼了,耳朵也聋了,说话里嗦的,像是自己在梦里。一时傻想,是母亲多年给我做的一碗“手擀面”,含辛茹苦的把我抚养成人,而母亲做的“手擀面”,我还能再吃多少年?看到年老、体弱、多病的母亲,我忍不住要流泪,赶紧和泪吃了面。也许,只要母亲在世,一碗地地道道的家乡“手擀面”,依然是我记忆中儿时的味道,农村的家乡,永远是我温暖、舒适的“家”!

记忆的味道散文篇六

第一次吃到那种大大的京果,是在外婆村子的大伯家。

那天跟往年一样,我们几个孩子从外婆家拜完年就径直去了数百米外的大伯家。

堂屋桌子上的一个盘子里,装着我从没见过的零食,是那种圆柱形的形似花生状的东西,外面裹着一层雪白的粉末。

站在旁边的大伯端起那盘东西叫我们吃点,我好奇地拿起一个咬了一口,里面是细密的蜂窝状,一丝焦香酥脆绵甜的滋味顺着我的舌头迅速蔓延至全身,哇,简直太好吃了!我一边吃一边在心里暗暗地惊叹。

这么美味的东西它叫什么名字呢?我偷偷地问母亲,母亲也不知道,问大伯,大伯说叫“鸟花”(方言)。

我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奇怪的名字。我不知道以后的日子还能不能吃到它。

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了那种圆形的小京果,味道像“鸟花”,但太过于浓甜,有点肥腻,远没有“鸟花”那样酥脆的口感,甜味悠长。

直到成年,我才又一次看见了“鸟花”,就是那种大京果,吃起来依然香甜酥脆,可那种惊艳的感觉没有了,感动也没有了。

时过境迁,有些记忆,有些味道,就那样永远定格在了儿时的某个瞬间。

记忆的味道散文篇七

是一个雾气缭绕的清晨,天刚蒙蒙亮,早春。

我站在小学教室门口的走廊上,看着班上的丽丽一口一口地吃着油炸的饺子。那个饺子包的苕粉馅,料很足,鼓鼓囊囊的。

被炸得焦黄酥脆的饺子皮被她一口口咬开,一根根油亮棕色的苕粉相互纠缠卷曲着露了出来,随着几根苕粉轻轻的颤动,里面冒出一缕缕热气,飘散在早春浓得化不开的雾气里。

一股浓郁的混合着麦香苕粉香葱花香的香味在空气里四处弥漫……我的嘴巴里开始分泌唾液,饥肠辘辘。

丽丽家就在正街口,家里条件不错。一连数天,她都买了饺子来上学。每天早上她就站在教室门口吃饺子。

看着焦香的饺子皮被她一口咬开弹出里面油光水滑的苕粉,馋得我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却只能偷偷地咽唾沫。

我远远地看着,小学时期看见丽丽吃饺子时的感受又来了。

家里很少弄苕粉吃。无论是在村里还是在亲戚家吃酒席,我对苕粉这道菜总是情有独钟,它在我心里是特别的。

成年后,只要看见油炸的饺子,我就会看看有没有苕粉馅的。买蒸包也会问有没有苕粉馅包子。

可吃起来的味道很一般呀,并没有什么特别,但我就是想买它。

我总是满怀期待地想要吃出我记忆中的那个味道,结果却总是让人失望。

现在我已很少买苕粉饺子或包子了,因为吃着越来越寡淡无味了。

我已然对它失去了兴趣,没有渴望,没有期待,亦没有了念想。

记忆的味道散文篇八

我和妻结婚后,生下两个女儿,这样就有了一个小家庭。

小家庭经历了十多年的风雨,总算是风平浪静。面对生活上的困难,我们都能共同忍受,女儿乖巧,是我们的掌上明珠。

在大女儿只有三、四岁的时候,那年小女儿已有二、三岁了。由于她怕陌生人,当别人抱她时,总爱哭。

在栽早稻秧时,妻子在娘家帮忙,我在村里小学教书。红色木制摇篮放在我的寝室里。上课了,大女儿坐在旁边很听话地摇着比自己小一岁的妹妹。时间一长,小女儿在摇篮里没有了睡意,她想从里面出来看看书声琅琅的校园,于是显得不安而大哭,大女儿来到教室叫我去。我只好一手抱着小女儿,一手拿着课本讲课。

这年冬天,妻子在娘家照看小女儿,大女儿随我在学校里玩。由于我们白手建家,女儿们穿的衣服几乎都是拣人家旧的或是改做的,因为妻子学过缝纫手艺。由于是旧衣服,不暖和,两个女儿都穿得较多,如果她们一不小心跌倒在地就很难爬起来。大女儿头戴一顶有帽沿棉制的红色帽子,上衣外套是改做的草绿色拉链服,棉袄显得太长,妻子说可以多穿几年,只好用索线将卷起的后摆系在背后,穿的.裤子是酱红色的,脚上穿着一双她爷爷买的黄皮鞋。当我上课时,她总是躲在教室墙后或歪着头从门边看着上课的学生们,她有时站累了就会张开双手喊:“爸爸,抱起!”。她可爱的样子,我会马上将她抱起,她此时就会露出幸福、甜美的笑容。

当我们在农田里劳作时,就会看见大女儿引着小女儿在沟埂上向我们跑来,光着脚,在田里踩水窝窝,有时不小心而跌坐在地,衣服泥泞一片。惹得我们真想发怒,但一看见她们可爱的样子,怒气全消。

在大女儿上学前班时,我在她的作业本上画了一倏“腾飞的龙”后,她拿给其它同学看时的那个自豪的神情就不用说了。

小女儿几乎是吃米糊长大的,里面放有白糖和鸡蛋。她每次吮吸得满脸汗珠,吃完不哭不闹,能安静睡觉,身体也长得胖胖的。可能由于缺少吃奶的缘故,有时不能入睡,只要在她嘴里放上奶瓶盖,她也会这样吸一会而安静地睡去。

女儿们读四、五年级时,只要我们在农田里很忙,她们会自己炒饭吃,并且也帮我们做饭。无论做得是糊了还是夹生饭,我们吃着时感觉都是香甜的,因为这是她们的劳动成果。

每当夜里,一家人在房间说说唱唱或看书讲故事或一起看电视,一种和谐温馨的气氛充满着整个小家庭。

对待女儿是这样,我和妻子之间也是和睦相处,家庭琐事一同去做。我在学校,一放学我就匆忙回家,妻子也在家里注目盼我归来,早分离,晚相聚。一天又一天,家中乐融融。

2002年,我下岗了,这完全在妻子的意料之中。我们也并没有因此而失意,我也不能和女儿们一起在校上课了,每当放学的时候,我会在家门口等待放学归来的女儿们:小女儿穿着草绿色的衣服,背着书包,手提黑色胶袋,里面装着饭盒。星期五念中学的大女儿骑着自行车,穿着粉红色的外套,在门前沟渠对面匆忙奔向家来,锅里冒着热气的饭菜正等待着她们的归来。

直到这年的11月底,我到中学看了大女儿,给了饭票和十元钱,我最后叮嘱她几件事并说明天就要外出打工了,当时一种分离留恋的情怀令我语言哽塞,眼泪几乎要掉下来。我想,女儿内心也是难过的,但表现很轻松。

回到家,晚上,我们把写有分别的言辞和记事本交给小女儿,她也很懂事地点点头,让我们远行。

第二天,我们向体弱的父母作了交待,他们为我们准备好煮熟的蛋和鸡,帮着我们提行李,送我们第一次远行、上路。母亲的眼中似乎还噙着泪水,说了一句:不要牵挂家里,孩子我们会照顾好的。

这样,女儿可爱的形象永远定格在我脑海中,记忆的内心深处。挥手告别熟悉的故乡与亲人,来到南国他乡已多年,我与亲人天各一方,温馨的家庭少了浪漫的情调。只有日日盼,夜夜望,等待相聚团圆的美好的一天。

如今,我和妻子在异地相依为命,命运之索把我们连在一起,女儿是我们的希望,我们是女儿的盼望。只有各自平安、团聚,让家庭的温馨归于从前,才是我内心深处的祝福祈祷!

愿温馨之家永远温馨,浪漫,永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