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班科学有趣的转动观摩课视频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转动(通用12篇)

时间:2023-10-15 作者:书香墨最新大班科学有趣的转动观摩课视频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转动(通用12篇)

典礼是一个重要的社交场合,可以展示个人和组织的形象和品牌。写一篇完美的典礼篇章,还需要注意事实和细节的准确性,要以事实为依据,以细节为切入点,让文章内容更加具体和有说服力。想要了解典礼的细节和技巧吗?那么这些范文将为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大班科学有趣的转动观摩课视频篇一

1、在操作、探索活动中,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了解转动是运动的一种方式。

2、发现转动的很多有趣现象,感受现代科技给人们带来的方便,有发明创造的欲望。

3、为自己和同伴的成功而高兴。

1、呼啦圈、小伞、凉帽、圆纸片、碟子、拉线转轮等。

2、青蛙、公鸡、蚂蚁头饰若干。

3、录音机、磁带等。

一、幼儿进入教室自由结伴入座。

1、师:小朋友,现在是快乐碰碰响时间了,今天老师和你们做一个游戏,好不好。小朋友请入场吧!

(三队分别入场。)

小朋友好!老师好!

2、师:先自我介绍一下。

青蛙队:我们是青蛙队,青蛙、青蛙数第一。

公鸡队;我们是公鸡队,公鸡、公鸡最神气。

蚂蚁队:我们是蚂蚁队,蚂蚁、蚂蚁团结一起争第一。

师:你们说得真好!老师觉得你们的信心真足。到底哪队会更出色呢?那就看你们在游戏中的表现。

二、以多种形式围绕有趣的旋转进行《快乐碰碰响》活动。

师:我宣布《快乐碰碰响》现在开始,一、二、三。

幼:快乐碰碰响,碰呀碰碰响。ye!

师:现在我们进入第一环节:我想,我想,我想、想、想。

1、通过操作活动获得有关转动的经验。

师:有只谜语请小朋友猜一猜:说它是车辆,可它不是车。风儿一吹来,脑袋随风转。

幼儿回答。

出示风车。

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幼:我玩过风车。风一吹。它会转的。

2、幼儿探索操作,鼓励幼儿想办法让桌子上的东西转起来。

师:风吹了风车会转,今天老师在我们周围准备了许多东西,请每个小朋友选一样东西,想办法让它转起来。

(放音乐,幼儿操纵)

3、交流。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想法做法告诉大家。

师:刚才小朋友都想出了好办法,让这里的东西都转起来。现在我来请小朋友说说是怎样使它转起来的。

并转给小朋友看。

幼:123

4、师: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使这些东西转动起来,真棒!

师: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我动,我动,我动、动、动。

1、通过游戏,让幼儿发现转动是运动的方式。

师:你能不用刚才的东西让自己的身体也转动起来吗?

幼1:身体能转动吗?不成了玩具吗?

幼2:回倒的。

师:试一试,看看自己的身体有那些部位也能转动起来。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弄伤自己和小朋友。

2:(放音乐,幼儿练试。)

大班科学有趣的转动观摩课视频篇二

一、活动目标:

1、对滚动的物体发生兴趣,发现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

2、探索滚动轨迹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

方形积木若干和球、木棍等各种圆的物体。

三、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操作材料,发现滚动物体的形状特征。

1、出示一圆形物体,操作滚动。

小朋友,这是什么?它怎么样了?还有哪些东西会滚动呢?(幼儿自由发言)

2、幼儿自由选择物体,进行实验操作。

3、教师幼儿共同总结实验结果。

〈1〉你玩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玩的?为什么它们会滚动呢?

〈2〉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在玩中的新发现、新问题。

小朋友,在玩的时候,你还发现了什么问题?(启发式提问:它们滚得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二)幼儿再次自由造作材料,探索圆形物体滚动轨迹的不同。

为什么有的物体滚一下不动了,有的能滚很远。有的可以到处滚,

有的却朝一个方向滚。为什么有的滚得很直,有的会拐弯。

(三)幼儿再次操作材料,探索滚动轨迹与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

1、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实验操作。

2、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什么物体滚动的轨迹不同。

3、教师操作两种不同的形状的物体,验证幼儿猜想。

4、师幼共同交流实验结果:物体的滚动与它们的形状有关系,茶叶筒可以滚直是因为两头是一样粗的,一次性纸杯滚不直是因为两头粗细不一样。

(四)幼儿滚动自己身体

小朋友,我们的身体也会滚动,大家一起试一试。

大班科学有趣的转动观摩课视频篇三

知识目标:探索用多种方式让物体转动起来的方法。

能力目标:发现生活中的转动现象,了解转动在生活中的运用。

情感目标:乐于动手动脑,体验探索转动带来的乐趣。

2、教学课件

一、游戏“迷迷转”,体验身体转动的快乐。

小结:我们的身体真了不起,有那么多的部位会转动,让我们做事、运动更灵活,经常活动这些地方,会让我们更健康。

二、第一次动手操作,探索物体转动的方法

1、教师为幼儿提供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观察,探索用多种方法让材料转动起来。幼儿第一次探索尝试,教师观察并指导。

交流分享:你用什么方法把什么转动起来了?请你试一试。

小结:原来转动的方法有很多,转、搓、拧…都能使物品转动起来了。

三、第三二次动手操作,探索让两种物品一起转动起来。

2、教师为幼儿提供操作材料,引导幼儿探索用两种物品组合,让物体转起来的方法。

提出要求:请你用两种材料转动起来。鼓励幼儿创造性地组合材料,教师观察指导。

3、分享交流:你用了哪两种材料,让什么转动起来了?

小结:有许多材料看起来不能转,只要我们积极动脑筋,就能让许多材料转动起来。

四、经验拓展,了解转动在生活中的运用。

1、组织谈话: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品能转动?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转动现象。

2、观看课件,进一步了解转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小结:转动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们还利用转动原理,发明了很多东西,转动的用处可真大。

一起到教室中找一找更多可以转动的物品

大班科学有趣的转动观摩课视频篇四

活动目标:

1、感知容器内水压和水速的关系。

2、用实验的方式验证实验结果,并大胆用语言描述。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大水盆,饮料瓶子(瓶身有洞)人手2个,实验记录表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玩水,引起兴趣。

(1)教师:喜欢玩水吗?今天可以用什么来玩水呢?玩水时应该注意什么呢?玩水时注意观察,看看谁能发现一些秘密或有趣的事情。

(2)幼儿自由结伴玩,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2、谈话交流自己发现的事情。

(1)发现了什么?(有洞或沉浮)

(2)教师也试试:水从洞里喷出来,像什么?

(3)水喷出来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开始孩子没有观察出来,教师就用动作暗示孩子)

(4)幼儿小结:水喷出来的时候离瓶子越来越近,水喷出来的速度越来越慢。

(5)瓶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操作后小结:瓶子里的水越来越少,水喷出来的速度越来越慢,水喷出来的时候离瓶子越来越近。

(6)幼儿喷水比赛,小结。

3、提供新材料(每个瓶子上有两个孔),让幼儿再次操作,看看又能发现什么秘密?

(1)出示瓶子(有上下两个洞),这个瓶子上有两个洞,这两个洞里都会有水喷出来,你猜一猜这两个洞的水水喷的远?请幼儿说自己猜想的结果并记录。

(2)动手试一试,结果怎么样?

下面的洞喷的远,为什么下面的洞喷的远?

(3)共同讨论,小结:上面的洞离水面近,水少,力量小;下面的洞离水面远,水多,力量大。这种力量叫水压,下面的洞水压大,喷的远,上面的洞水压小,喷的近。

4、幼儿延伸游戏。

(1)幼儿带着问题回去探索操作思考,怎么让瓶子里的水从洞里流不出来?总结提升日常生活经验。

(2)科学区或水区投放各种大小不一的瓶子,上面有不同数目的洞,让幼儿自由探索。

活动反思:

幼儿科学教育作为针对幼儿实施的科学启蒙教育,其目的不在于追求幼儿掌握科学知识的数量,而是重在激发幼儿认识自然现象的兴趣与探究科学真理的欲望,鼓励幼儿主动求知,培养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提供足够的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这些大大小小的瓶子,不同瓶盖都是孩子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不同层次的材料带给孩子不一样的体验,所以孩子在玩中很自然,兴趣浓厚,大大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

4、教师和幼儿之间的有效互动。活动中,教师一环扣一环的提问起着引领幼儿、支持幼儿活动的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幼儿在问题中思考,在问题中操作,使他们的双手和大脑都与教师积极互动,以达到最佳效果。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是一位积极、有效的参与者,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发现,一起兴奋,同时教师又是一位良好师生互动的创造者,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活动的结尾教师又抛出一个问题,幼儿带着问题再次游戏,为本次活动做了一个有效的提升,整个活动都是幼儿自己玩,在玩中学,在玩中建构提升了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

活动中的不足:活动进行的很顺利,孩子们兴趣浓厚,有一些小节地方还可以再改进。

1、活动中教师可以创造机会让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探讨再多些,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谁的方法更好。

2、操作材料可以更丰富些,结尾时加上水枪等会更有趣。

小百科:喷水是一种液体压强导致流动性液体从小孔向外喷射的物理学现象。

大班科学有趣的转动观摩课视频篇五

孩子们进入大班下学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积累,让他们在生活中得到发展,将我们的学习内容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引导幼儿知道日历等是查看时间(日期)的工具,学习查看他们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1、大字卡(年、月、日)各一张,自制外形似房子状的20xx年1月——12月的月历(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区分),小字卡(同前)和数字卡(12、30、31、28、365)人手1份。

2、各类挂历、台历、月历等布置的展览区。

一、导入部分,激发兴趣。

二、出示房子,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1)出示房子图,小朋友瞧,这里还有许多有趣的数字呢!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你们发现了这么多秘密,真了不起!咦,这些数字里还藏着一个好听的故事呢!想不想听?

教师利用大字卡讲述故事。

评:幼儿的积极性很高,听故事很认真、

(2)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卡回答问题。

三、学习查日期

(1)现在老师指日期,请小朋友说出是几月几日?老师说日期,请小朋友把它找出来。

师:那今天是几月几日?你们怎么知道的?

教师总结:对了,象日历、挂历、台历等可以查看日期。

(2)前几天小朋友都带来了一些挂历、台历,今天我们就来开个展览会,看看找找说说日期(如:生日、节日等),并介绍给旁边的小朋友和后面的老师听。

这次数学活动,我精心设计了三个实践环节,每一环节都是环环相套,层层递进。活动开始,我神秘地说要与数字朋友做游戏,孩子们注意力一下子给吸引住了,通过让幼儿认认、想想、说说数字,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扩展性思维、接着让幼儿进入一个有趣的故事中,有年妈妈带着孩子住在漂亮蘑菇房子里进行着有趣的游戏,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到了年月日间的关系,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然后又开了一个展览会,孩子们更是乐开了天更重要的是这个情境激发了孩子人人去探究、人人去发现,自己悟出了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数学《有趣的数字》选择了幼儿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日历挂历台历等来让幼儿认识日期,查阅日期、活动中充分体现了《纲要》精神:幼儿的教育内容必须生活化、游戏化、社会化。“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创设出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应该让学生懂得:生活就是数学学习的课堂,数学学习就在广阔的天地里,生命的成长中。

大班科学有趣的转动观摩课视频篇六

活动目标:

1.在寻找、分辨讨论中了解动物保护色的特征和作用。

2.对动物因适应环境而变色的奇妙现象感到好奇,有进一步探索动物奇特本领的兴趣。

重点:在创设的“寻找游戏”的情境中通过分辨、讨论认识了解哪些动物是有保护色的,都有些什么作用。

难点:幼儿通过游戏分辨、讨论,了解动物的保护色的特征和作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增强对动物的感知;了解幼儿对动物知识的认识。

2.环境准备:有电脑和电视机。幼儿椅子围坐成半圆形,椅子后面放置3张桌子(幼儿分组)供操作用。

3.材料准备:幻灯片《动物的保护色》、各种有保护色的动物图片(枯叶蝶、北极熊、竹节虫、蚱蜢、青蛙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小鸟找食物

(观看ppt,讨论)

重点提问:

(一)小鸟饿了,想要出来找食物吃,它来到树林里,你们看看它找到了什么?(瓢虫)

(二)红色的瓢虫一下子就让小鸟找到了,可是小鸟还没有吃饱,我们一起帮小鸟找找,还有什么食物可以吃呢?(蚱蜢)

(三)为什么蚱蜢一开始小鸟没有找到它呢?

小结:因为蚱蜢有保护色,绿色的保护色与周围的环境颜色比较相近,比较不容易被小鸟发现。一些动物为了隐蔽和保护自己,身体形成和周围一致的颜色,这就是动物的保护色。

价值分析:观看ppt,导入主题,激发幼儿了解动物保护色的兴趣。

二、分辨讨论:动物保护色

重点提问:

(一)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动物也有保护色呢?(幼儿说,老师点出图片)

青蛙躲在荷叶上的图片,发现了什么?(青蛙和荷叶颜色相近)

枯叶蝶:像枯叶一样,躲在枯叶中,可以躲避敌人的侵袭……

(二)四幅图片:沙漠、森林、大海、极地,看看在各地生活的保护色动物有哪些(猎豹、狮子、鳄鱼、枯叶蝶、北极熊等)

(三)游戏:谁的眼睛最最亮

规则:三个小朋友为一组,每组一张图片,用最快的速度,拼出图片并找出藏在图片里的动物朋友。

小结:在大自然中有许多动物都有和环境很相近的保护色,主要起隐蔽自身躲避敌害和便于觅食的作用。

价值分析:知道动物保护色的作用,了解动物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迁移经验:奇特的本领

重点提问:

(一)动物的保护色真有用,人类受到动物保护色的启发,发明了什么呢?(迷彩服、坦克、变色镜、夜用警服等)

小结:动物利用自己的保护色保护自己,人类根据动物的保护色运用到各个不同的领域,对人类有很大的帮助。

(二)动物除了保护色的本领之外,还有哪些奇特的本领呢?我们下次再来交流。

价值分析: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动物保护色的重要性,并且有进一步探索人类向动物学本领的兴趣。

大班科学有趣的转动观摩课视频篇七

1、知道数字排列的顺序不同对生活的影响不同。

2、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3个不同数字的排列。

3、丰富对于数字的认知,感受进行数字游戏的乐趣。

重点:尝试进行3个不同数字的排列组合。

难点:尝试了解与运用排列数字避免重复的的方法。

物质准备:数字卡片1、2、3、4各17张,33张白色纸、17只笔、火车图片

1、认知经验:能够对10以内的数字按大小顺序排列,知道数字可以改变顺序排列。

2、生活经验:坐过或者看过火车,知道火车有火车头和车厢。

(一)导入部分(2分钟):讲故事,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对数字排列的兴趣。

1、师:“小熊放假了,他坐火车回家过年,结果到了家门口却忘记门锁密码了,他只知道有两个数字1和2,可是不知道怎么开了,你们能帮助他吗?”

2、请幼儿思考小熊家密码是多少、有哪些可能,并回答。(揭示密码21/12)

(二)开始部分:(23分钟)

1、引出3个数字的排列组合。(6分钟)

(1)师:“小熊家的门锁密码太简单了,小熊想换3个数字的密码,分别是1、2、4。(将数字卡片放黑板上)”

——请幼儿帮助小熊设计门锁密码。

(2)师:“我们记录时3个数字都要有,更换数字位置,可以站在桌子旁边写和排序。”

——两个人一组进行设计密码(一个幼儿排列、一个幼儿记录)。

(引导幼儿观察有无重复,更换顺序排列最多的密码形式。)

(3)师小结:数字排在起来,更换顺序重新组合在一起,这样的过程叫做数字的排列组合。(强调先排列,再组合)

2、师演示排列方法。(3分钟)

师:“小熊坐火车时,想了个好方法。先按大小顺序排列数字(将数字卡片依次排列)形成一个密码(12第一个密码),然后确定火车头(数字卡片1),再更换车厢(142第二个密码)。1当了火车头了,就该2当火车头了(214第三个密码),再更换车厢(241第四个密码)。1和2都当了火车头,该到4了(412第五个密码),再更换车厢(421)第六个密码。(ppt演示)”

3、更换一个数字让幼儿排列(交换分工,幼儿分别排列、记录)。(数字1、4、5)(6分钟)

(1)引导幼儿观察有无重复,更换顺序排列最多的密码形式。

师:“现在我要把数字卡片2换5,然后交换分工,记录密码和排列卡片交换。重新排列组合,看密码会变成什么?”

(2)师与幼总结:先排序确定火车头为1(密码145),更换车厢(密码154)。确定火车头4(密码415),更换车厢(密码451),确定火车头5(密码514),更换车厢(541)。

4、引出4个数字的排列组合(数字卡片4、5、7、9)(5分钟)

(1)师:“小熊说你们太聪明了,想请大家再帮帮忙,把锁的密码换成4个数字,请你们设计吧!”

(2)师示范一组排列组合。排序确定火车头4(密码4579),将4藏起来,确定火车头5,更换车厢(密码597),确定火车头7(密码759),更换车厢(密码795),最后将4这个大火车头添上。

5、师引导幼一起完成4个数的排列组合。(3分钟)

3、结束部分:游戏—开火车

玩法:将幼儿命名数字1、4、5,确定火车头,换车厢,以此重复。音乐起,幼儿开火车,教师暂停音乐说换,幼儿立即更换。音乐继续,直到换完为止换5次,共6次排列情况。第一轮请3个幼儿更换车厢。第二轮请4个幼儿更换车厢至结束。

4、活动延伸

生活经验拓展:请幼儿观察生活并引导其说出还有哪些数字的排列组合。例如汽车车牌号码、开锁密码、电话号码、卡号等。

本次《数字排队真有趣》活动吸引了幼儿的浓厚兴趣,在活动过程中,幼儿陷入自我的探究,与同伴间的友好合作,积极和老师一起互动,活动目标也基本实现了,不过在活动过程中以下不足之处:

活动的材料方面,投入的材料过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可减少材料的投放或分批投放材料;活动形式方面,幼儿在操作时可以两人站在桌子旁边一起讨论并记录,教师和幼儿在发现和总结是需围坐在一起;活动时间把控方面,应活动时间过长,应把握教学节奏;家庭共育方面,提前告知家长进行生活经验的准备或者拓展。

大班科学有趣的转动观摩课视频篇八

活动目标:

1.同伴交流自己对动物尾巴的认识,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和特殊用途,感知动物的多样性。

2.了解动物的兴趣和愿望。

活动准备:

1.不同特征的动物尾巴图片若干(如水牛、狐狸、小兔、孔雀、蛇等)。

2.幼儿用书:《小兔借尾巴》。

活动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小兔借尾巴》,引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看,这是谁呀?(小兔)。看,小兔长得什么样啊,小兔的尾巴是怎么样的?(短短的尾巴)你觉得可爱吗?可是小兔却对自己的尾巴不满意,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教师根据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小动物的尾巴都有各自不同的本领,都有自己特殊的用途,不是其他动物可以替代的。

(三)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交流。

1.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探索操作的形式来进一步掌握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师:今天给小朋友准备了一张操作卡,上面有xxxxxx,他们的本领都会在旁边,一会请小朋友来匹配。操作卡上的一条线是代表平衡,花朵是代表漂亮,你们在做之前要先看好动物后面的标记的意思。

2.幼儿操作,交代要求,教师巡回指导。

做好的幼儿可以和你旁边的小朋友交流一下,看看都做对了没有。

3.评价,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真棒,都给小动物找到了尾巴,还找到了他们尾巴的作用。

(四)老师引导幼儿欣赏动物的图片。

(五)教师引发幼儿继续探究动物的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了解了动物们有趣的尾巴,动物朋友们还有哪些秘密呢?让我们再去找一找,看一看!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里和孩子一起探讨其他动物的尾巴的不同之处。

大班科学有趣的转动观摩课视频篇九

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

2.知道更多动物尾巴的不同用处,并能大胆讲述。

3.增进对动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活动重点:通过不同方式了解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

活动难点:探索发现更多动物尾巴的特殊用处,并能大胆交流讲述。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事先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及用处。

2.物质准备:《动物的尾巴》ppt课件;自制动物尾巴每人一条;操作图四份;黑色彩笔16支、桌子四张;小椅子四把为一组,共16人;《虫儿飞》音乐。

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一猜》,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出示藏小动物尾巴图片,请幼儿猜一猜对应的小动物名称。

2.观看视频,进一步丰富相关知识。

播放视频《这是谁的尾巴》,引导幼儿了解更多小动物的尾巴以及小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

小结:我们可以通过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猜出是哪一种小动物。

二、结合故事《谁丢了尾巴》,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1.结合故事内容,了解小燕子、啄木鸟、松鼠尾巴的形状及用处。

(1)提问:小燕子、啄木鸟、松鼠的尾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用处?

小猴拾到的尾巴究竞是谁的?壁虎的尾巴又有什么作用?

小结:小燕子的尾巴像一把剪刀一样,可以用来保持平衡控制方向;啄木鸟的尾巴像小椅子一样,捉虫子的时候可以用来支撑身体;松鼠的尾巴像毛茸茸的大围巾一样,从树上跳下来的.时候可以防止摔伤,也可以当作厚厚的棉被盖在身上;壁虎尾巴有断尾自教的作用。

(2)提问;如果动物的尾巴相互交换,行不行?为什么?

小结:每个动物的尾巴都有不同的用处,有的尾巴帮助起跳,有的可以维持身体平衡;有些动物的尾巴是他们的武器,可以用来自卫和捕食猎物:有些动物用尾巴来驱赶蚊虫;有的也用尾巴来表达感情。尾巴对每种动物的生存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连连看,探索发现更多小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及作用。

1.幼儿四人一组动手操作,将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及作用找一找、连一连,并相互讨论连线的依据。

2.请最快完成任务的小组派一名小代表来说一说他们组为什么这么连。

活动延伸:

1.户外活动游戏《揪尾巴》。

2.益智区探索更多小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及作用,并在记录表上记录。

大班科学有趣的转动观摩课视频篇十

图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孩子们经常会对老师或同伴说:我发现养殖角里的小房子是三角形的,我们吃的桔子是圆形的,我们教师的门是长方形的,为了使孩子进一步对图形有所了解,激发兴趣,我设计了数学活动《有趣的图形》在活动中,通过让孩子说、看、寻找,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

1、启发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周围环境,加深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认识。

2、步培养幼儿分析、判断能力。

1、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找找周围环境中的几何图形。

2、室内墙饰增添几何图行拼成的作品。

3、图片一副,小动物卡片。

4、音乐磁带《郊游》、《划船》音乐、录音机。

1、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师:太阳公公咪咪笑,花儿草儿弯弯腰,今天天气真正好,小动物出来玩了?

(2)师:有那些小动物要到公园去玩耍?(依次出示小兔、小鸭、小猫)它们还带了许多好吃的点心,请家仔细看看有什么形状的点心?(互相讲,个别讲)(巩固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识)

它们放好了点心背好了小包出发了!放歌曲《郊游》

(3)钻近几何图形门

a师:看公园的门多神气!这些门的形状棒吗?有什么形状的门?

b“小动物们造了自己喜欢的门进了公园。”

提问:小动物分别是从什么形状的门进了公园。

4、中班数学礁有趣的几何图形

一、引导幼儿区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并能按标记进行分类。

二、通过情景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并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三、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

1、学会了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的“小路”,上面镂刻小不同的图形“土坑”,将镂刻下来的图形作成铺路的“石头”。小篮同幼儿人数。

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标记,音乐。

一、情景导入“捡石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小朋友,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外捡石头!”(随音乐进入活动室)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么多五彩缤纷的小石头,家可以挑自己喜欢的捡。”

3、引导幼儿观察、操作,鼓励幼儿边操作边交流。

4、请小朋友胆介绍自己喜欢的石头(颜色、形状)。

5、游戏:按标记举“石头”。

二、铺石头:

1、“家捡了那么多漂亮的石头,我们用它来铺一条石子路,好吗?”

2、幼儿自由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地嵌入相应形状的“坑”里。

3、出现问题:“小石突有了,但是还有坑没有铺好,该怎么办?”

4、幼儿再次操作。

5、发现问题:“老师发现这里有块石头很特别,是用两种颜色的石头拼起来的。”请个别幼儿介绍他的方法。

6、引导幼儿想办法互相合作,用捡来的“石头”铺平“地上”的“坑”。

7、教师小结:用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能拼出一个新的图形来。

三、踩石头:

1、“路铺平了,我们来玩踩石头的游戏!”

教师介绍玩法:“音乐一响,小朋友就一边念儿歌一边动起来,音乐一停就立即踩到“石头”上,并说说踩的是什么形状、颜色的“石头”。

2、游戏重复2~3次。

3、让幼儿找找在幼儿园里有没有这样的图形,结束活动。

1、幼儿操作材料放入活动室计算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中继续操作。

2、让幼儿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东西的形状是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及正方形,回园告诉老师,并列出图表。

5、中班数学说课稿有趣的几何图形(附礁)

大班科学有趣的转动观摩课视频篇十一

设计背景

星期一上午户外活动回来,刘启俊小朋友拿着一根断截的壁虎尾巴找到我,很得意地对我说:“老师,我知道它是谁的尾巴,我妈妈还说它以后还会长出新的尾巴来,所以这根尾巴它不要了。”我俩的谈话引来了许多孩子的关注,特别是刘启俊手里的那根壁虎尾巴更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我意识到此时绝大多数孩子的兴趣肯定在这根尾巴上,于是我就调整了活动计划,把本应安排在周五的科学活动课提前给上了,也就生成了这次活动――《动物的尾巴》。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2.增进对动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3.提高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幼儿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是:如何使幼儿记住并能说出一些动物尾巴的特征及作用。

活动准备

1.课前师生共同收集一些动物图片、图书和玩具等,布置成动物知识角。

2.《小动物捉迷藏》图画1幅,动物头饰及相应的布尾巴若干。

3.每个幼儿《我爱学科学》(中班秋季)1册。

活动过程

一、观察动物尾巴。

1.出示刘启俊小朋友捡回的壁虎尾巴,以提问的方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教师出示《小动物捉迷藏》的图画说:“小动物们在森林里玩捉迷藏,它们说,我们都藏好了,请小朋友们来看看我们的尾巴,猜猜我们都是谁?”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动物的尾巴,大胆地说出动物的名字。

二、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用途。

1.教师问:“许多动物都有尾巴,你认识什么动物?它的尾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用处?”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或自己的想象进行交流,再请幼儿翻看《我爱学科学》(中班秋季)第15页,教师将知识卡和书本上的有关内容读给幼儿听,让幼儿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用途。

3.教师依次出示几个动物头饰,分别请幼儿说出动物的名称、尾巴的特征和作用,最后请幼儿找出与动物相符合的尾巴。

三、户外游戏:揪尾巴。

请幼儿戴上动物头饰,找出与动物相符的尾巴,在教师帮助下塞进裤腰里。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相互追逐,互相揪下对方的尾巴。

活动延伸:

课后组织幼儿参观动物知识角,让幼儿选出小小讲解员,带领大家观看并讲解动物尾巴的用途。

教学反思

1.充分认识和理解由孩子自主生成活动的教育价值。

此次由一根壁虎尾巴引起的一节科学活动,我深切地感受到由孩子自主生成的活动是最受孩子欢迎、最能激发孩子积极性、求知欲的活动。因为它是一种幼儿自主地与环境相互作用,并进行积极探索及思考学习的过程,因此,这种学习能极大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整个过程孩子们都是那么的专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很高。

2.处处留心、仔细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本次活动前,如果我把那根壁虎尾巴收起来,按原计划进行其他的活动也未必不可。可是,当时我发现我和小启俊的谈话以及他手里的那根壁虎尾巴引起了那么多孩子的关注,我就意识到孩子们此时对动物的尾巴肯定感兴趣。于是我就把本周的活动计划做了小小的调整,把本应安排在周五的这节科学活动提前给上了,并以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参与了活动。

大班科学有趣的转动观摩课视频篇十二

1、激发幼儿探索动物尾巴奥秘的兴趣,培养幼儿喜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探究学习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各种动物尾巴的外形和作用。

物质准备:“有趣的尾巴”多媒体课件,“谁的尾巴最好看”音乐磁带、录音机,“动物尾巴作用”录像,与动物有关的图书、图片、毛绒玩具和自制找尾巴转筒玩具,自制动物尾巴、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精神准备:学习歌表演《谁的尾巴最好看》,活动前请幼儿家长帮助幼儿搜集关于动物尾巴的图片、录像、图书等各种资料,鼓励幼儿去观察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探索动物尾巴的作用。

重点:通过了解动物尾巴的外形和作用,激发幼儿运用各种学习方法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运用资料搜集法、讨论法与游戏法突破。

难点:能够把关于动物尾巴的零散的知识形成系统的认知,运用启发提问法、课件突破。

1、引导幼儿与各种关于动物的观察操作材料进行互动,从中初步探索发现动物尾巴的外形和作用。

(1)幼儿在图片、图书、毛绒玩具、滚筒拼图玩具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去观察、思考、讲述、看看动物的尾巴长得什么样,都有什么本领。

(2)大家共同交流探索结果。提问:你选的动物尾巴长得什么样?有什么本领?

(3)教师进行过渡性小结:动物们的尾巴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粗,有的细,还有的像把伞呢!可真有趣啊!咱们就来玩个猜尾巴的游戏吧。

2、引导幼儿与课件互动,在游戏中进一步认识各种动物的尾巴,激发幼儿喜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1)做课件互动游戏“谁的尾巴”、“尾巴哪去了”、“尾巴错了”,进一步了解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

3、引导幼儿观看动物世界录像,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关于动物尾巴的零散的知识形成系统的认知。

(1)播放动物尾巴作用录像,请幼儿观看并讲述各种动物尾巴的作用。

(2)师小结:动物世界可真奇妙,动物的尾巴不仅长得各种各样,而且还有很大的用处。有的动物尾巴能保持平衡,就像:猎豹等;有的动物的尾巴能驱赶蚊虫、保护自己,就像小马等;有的动物尾巴能支撑身体,就像啄木鸟等;还有的动物尾巴能使它前进,控制方向,就像金鱼等。

请幼儿自选动物的尾巴和相应头饰,扮演小动物,玩“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探索兴趣。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