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班语言声音教案及反思(优质5篇)

时间:2023-10-15 作者:梦幻泡最新中班语言声音教案及反思(优质5篇)

通过小班教案的实施,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教学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编写大班教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份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语言声音教案及反思篇一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大概知道新年的特殊意义,体验新年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2、学习专心地倾听同伴的发言。

3、初步尝试仿编诗歌,发展与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5、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配套磁带。

2、一幅关于太空的画面,包括太阳、月亮、星星和坐着飞船的小朋友的单个形象。

3、学习新词:遨游。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围绕”什么是新年“展开讨论。

提问:你觉得什么是新年?你为什么喜欢新年?

二、组织幼儿欣赏诗歌。

1、第一遍欣赏诗歌后,让幼儿知道诗歌的名称,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2、第二遍欣赏诗歌时。教师边朗诵边出示图片,边请幼儿说说星星、月亮、太阳是怎么回答的,并学一学他们说话的口吻(如细声、大声、高声)。

3、带领幼儿完整的欣赏诗歌,引导幼儿以自己的理解说说新年到底是什么。教师以”xx小朋友说……“的方式进行归纳。

三、师幼共同仿编诗歌《新年》并朗诵。

教学反思:

这节课结束,孩子们都还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大家了解了”过新年“的风俗,在延伸环节更是让幼儿的激情得以释放到极致。今后就让幼儿在课堂上能说,有看、有动(操作)。

中班语言声音教案及反思篇二

设计意图:

随着我园《民间艺术特色教育的行动研究》这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童谣,这个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以它简洁明快、琅琅上口、通俗易学的特点吸引着孩子们。《数一数》是一首富有童趣、节奏明快的数字童谣,内容浅显易懂,适合中班幼儿学习。童谣中的数字、可爱的动物及象声词,能唤起幼儿的学习、探索欲望,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学习与仿编童谣,使幼儿在学习使用数量词的同时感受其语言美,发展想象力。

活动目标:

1、理解、学习数字童谣,初步学习使用数量词。

2、感受童谣的朗朗上口,尝试仿编童谣。

3、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活动准备:

1、创设与童谣相应的背景图片和相应的数卡。

2、幼儿对常见动物的习性和特征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理解学习童谣

(一)理解童谣出示背景图---图上有桃树、房子、虫和猪。

1、师:春天到了,桃花开了,美丽的桃花树下会住着谁呢?

有几条小虫?小虫在干什么?

2、师:小猪有几头?你们看看这些小猪长得怎样?胖胖的小猪叫肥猪,肥猪睡觉怎么样?

3、师:桃花树下住着小虫、小猪,还会住着谁呢?

咖啡色马有几匹?添上一匹黄马,是几匹马?马儿一跑会发出什么声音?

5、师:9和10在哪儿呢?谁能很快把它找出来?

粉红色的桃花有几朵?深红色有几朵?一共有几朵?

师:桃花树下真热闹,小动物们都说:”桃花树下是我家。"

(二)欣赏童谣教师完整朗诵童谣。

师:童谣的名字叫什么?这首童谣里数到了哪些数字?

小结:这首童谣里有1-10十个数字,所以这首童谣又叫数字童谣,它的前面一句是数数动物有多少,后面一句是说说动物的特点、动物的本领。

(三)学说童谣

1、分句学说师:你们喜欢这首童谣吗?最喜欢童谣里的哪一句?

2、完整学说

1)、看图学说。

2)、幼儿有节奏的说。

二、尝试仿编童谣

2、教师请2-3个幼儿仿编

3、小结:除了有-----要来桃花树下住,肯定还会有很多很多的小动物都来呢,请你们数一数,说一说,把它编成一首好听的童谣去讲给弟弟妹妹听。

童谣

数一数一条虫,两条虫,小虫喜欢钻洞洞。

三头猪,四头猪,肥猪睡觉打呼噜。

五匹马,六匹马,马儿一跑呱哒哒。

七只鸡,八只鸡,母鸡生蛋咯咯哒。

九朵花,十朵花,桃花树下是我家。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

中班语言声音教案及反思篇三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的美好意境。

2、通过谜语、问答以及表演等方式,进一步感知和理解诗歌的内容。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大图片、配乐诗歌磁带。

2、各种雪花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对下雪天经验的回忆。

1、教师:这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有一首好听的诗歌讲的就是关于雪花的事情,我们一起来听听,看看里面说了些什么?

二、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美好意境。

1、教师配乐朗诵诗歌,幼儿欣赏。

2、出示各种雪花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雪花的特点。

教师:诗歌里说雪花有几个花瓣?雪花为什么会不见了?

3、回忆已有经验:你玩过雪吗?雪是怎么融化的?

三、学习诗歌,进一步感知和理解诗歌的内容。

1、教师利用大图带领幼儿轻声的朗诵诗歌。

2、配乐朗诵诗歌。

四、分组活动:通过各种形式,进一步感知和理解诗歌的内容。

1、准备有关雪花的谜语,教师问幼儿猜。

2、幼儿分为两组,问答式学习儿歌。

3、为幼儿准备雪花的头饰,鼓励幼儿表演诗歌。

(1)一组幼儿朗诵,一组幼儿表演。

(2)交换角色表演。

活动延伸

与建议美丽的小雪花把冬天装扮的如此美丽,让我们把眼中的美丽雪景画下来吧!

诗歌:雪花雪花,雪花,你有几个小花瓣?

我用手心接住你,让我数数看,一二三四五六,刚数完,雪花怎么不见了?

只留下一个圆圆的小水点。

中班语言声音教案及反思篇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真倾听故事,熟悉和理解故事内容。

2、通过故事,了解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运动方式。

活动准备:

1、故事挂图、动物图片。

2、活动前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有关动物运动的.资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有三位小动物来做客,一起看看他们是谁?(出示小马、小牛、小青蛙图片)

3、如果他们去参加游泳比赛,你猜谁会赢?为什么?

二、初步理解故事

1、欣赏故事挂图,你都看到了什么?

2、小马、小牛和小青蛙在比什么本领?

3、你知道比赛结果吗,是谁赢了?为什么?

4、那到底谁会赢呢,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比赛》。

三、完整欣赏故事

1、结合挂图,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2、为什么小青蛙有的时候比不过小牛、小马,有时又能赢小牛、小马?

3、你听到故事中的小动物在比赛时都做了哪些动作?(请部分孩子示范)

4、教师小结:原来它们三个有时游,有时跑,有时跳,有时划,用了很多运动的方法。

四、讨论动物的运动方式

1、前几天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了很多动物运动的资料,现在请大家把自己带的资料和大家一起分享下,和大家介绍一下你收集的是什么动物,它是怎么运动的?(幼儿介绍)

2、教师出示几种运动方式的图片,请孩子们给动物的运动方式进分类,如游、跑、跳、飞等,并来说一说每种运动方式中谁是会得第一。

3、再去找一找别的动物不同的运动方式,结束。

活动反思:

《纲要》中明确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文学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这一要求淡化了文学教育的工具色彩,而突出了艺术欣赏要求。儿童文学作品形象性强,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浅显,非常适合幼儿的欣赏水平。其突出的功能就是培养儿童的美感和审美能力,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中班语言声音教案及反思篇五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理解词语“寂寞”、“孤零零”,学说短句:“我来陪陪你”。

2、运用探究、表演等方法,感受小动物与老公公之间的.情感。

3、体验给别人带来快乐时的愉悦心情,学习关心别人。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5、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鸟、猫、蛙、狗、羊、公鸡、马等叫声音频。

配套课件:中班语言课件《最好听的声音》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ppt课件,引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1、教师:这个小院子里住着谁?找一找,有没有住着其他的人?老公公一个人住在院子里,他的心情怎么样?从哪里看出他不高兴?(丰富词汇:孤零零)

3、幼儿自由讲述。

(三)教师讲述故事后半部分

1、教师:图上有哪些小动物?是怎么唱歌的?

3、教师:帮助和关心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谁来说一说?

(四)集体完整欣赏故事

教师边出示图边完整地讲述故事。

(五)表演故事。

教师扮演老公公,幼儿自选角色,创造性的进行故事表演游戏。

活动延伸

语言区活动:引导幼儿进行故事的复述,进一步了解故事情节。

家园共育:请幼儿回家后,把故事表演给爸爸妈妈听。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从幼儿生活背景入手,让幼儿听辨生活中不同的声音,从而引发对声音的兴趣。中班幼儿不善于集中注意力“听讲”,本活动采取让幼儿自己操作,自己探索,了解了声音轻重。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