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牡丹导游词 洛阳神州牡丹园导游词(大全5篇)

时间:2023-10-03 作者:ZS文王洛阳牡丹导游词 洛阳神州牡丹园导游词(大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洛阳牡丹导游词篇一

大家好!欢迎光临神州牡丹园参观游览!

“神州神奇神圣地,花国花海花映天”。神州牡丹园依托对面佛祖释源白马寺,坐落在汉魏故城后花园的遗址之上,全园占地面积600余亩,总投资1.2亿元,是具有盛唐建筑风格的山水园林景观。园内定植名优牡丹50余万株,1021个品种,香草芳卉30余万株。由于她规模庞大,气势恢宏,汇集天下牡丹精品于一园,故称之为“神州牡丹园”。同时,神州牡丹园也是全国唯一一家四季牡丹专类园。

这个景区是由一组盛唐风格的建筑群组成的,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上,大唐开元盛世是世界文化、经济发展的中心。“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就是当时社会特定时期下形成的一种奇世盛况。景区内我们布置了与牡丹文化相关的诗词、文赋、绘画、楹联、雕塑、史料及实物展览等,集中展示了中国牡丹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时,我们还有一座四季牡丹展馆,用世界领先的花控技术,让牡丹随时开放,将原有的“花开花落二十日”改为“花开随人愿”,将原有的“每年四月份才能观赏到的牡丹”发展到了“一年365天,天天看牡丹”,让富贵之花天天伴随您身边。

百米国花颂

我们眼前这个壁画,是国内首次采用唐三彩工艺与牡丹绘画艺术有机结合制作而成的大型牡丹壁画——国花颂。画卷长100米,目前是我们国家仅有的大型牡丹三彩壁画。大家知道,唐三彩是我们的国粹,牡丹又被誉为国花,二者有机结合就成了我园的镇园之宝。

西侧壁画是武皇赏花图。这里蕴含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相传,天授二年(691年)腊月,武则天冬日游上苑,下诏百花开放。她的诏书是一首五言绝句:

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第二天武则天携文武百官来到上苑,果然一派春光,百花齐放,但唯有牡丹闭蕊不开。武皇不禁大怒,遂将牡丹连根拔起并从长安贬至洛阳。谁知被烧焦的牡丹不屈不挠,仍顽强生长,每当春风吹绿大地的时候,她依然把美丽献给人间。因此,人们称之为“焦骨牡丹”。

武则天的五言诏书见于《全唐诗》,确有其事,但怒贬牡丹于洛阳的故事则属民间传说了,不过它却表现了牡丹不畏强权,威武不屈的高贵品质。其实,武则天是非常喜欢牡丹的,曾让人将她家乡山西文水一带的牡丹移到皇宫。后来,武则天将洛阳作为武周神都,又将长安牡丹带到洛阳。唐代长安、洛阳牡丹繁盛,武则天是功不可没的。

再请大家欣赏东侧壁画。清朝末期,牡丹曾被钦定为国花。在北京颐和园建有国花台,设有专门管理国花的官员。这是慈禧太后和清宫贵妃宫女在国花台赏花的情景。

文化区中心国韵阁

在这里,我们通过当代画家的神来之笔,撷取了二十多个牡丹发展的重要历史场景,系统展示了牡丹从一个野生植物,发展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国花的辉煌历程;揭示了“国运昌时花运昌,太平盛世喜牡丹”的历史哲理。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汉白玉雕像。为什么在此树一尊欧阳修的雕像呢?因为他与洛阳牡丹结下了不解之缘。

欧阳修在1031—1034年间任洛阳留守推官。在他任官期间,写下了闻名于世的《洛阳牡丹记》,这是我国第一部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史料价值的牡丹专著。他在《花品序》中讲到:牡丹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从此“洛阳牡丹甲天下”闻名海内外,流传至今。而周围的二十幅图画展示了牡丹从野生植物发展成为我们心中国花的一个过程。

富贵楼

牡丹起源于古老而原始的被子植物,据考证已有2亿8千年的历史,它和芍药是同科同属的植物,也并称“姊妹花”。东晋时期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将牡丹以绘画的形式展示在世人面前,在隋朝时候,进入皇家园林;到唐朝时候应经赢得了“国色天香”、“百两金”的称号,同时也被誉为“国花”;到了清朝时期,被钦定为了“国花”。中国拥有丰富的种质资源。牡丹野生种共有9个,全部原产于中国。其分布范围包括西藏、云南、四川、甘肃、河南、湖北、安徽等11个省(区)。人们把牡丹作为“富贵”的象征,认为它“娇气”,其实野牡丹生长在深山荒野,海拔最高达3600米,温度最低达零下30度,它都能适应。

中国人喜爱牡丹花,外国人称牡丹为“中国花”,他们也非常喜欢中国牡丹。中国牡丹最早于公元724—749年传入日本,经过多年栽培,按照自己的审美习惯选育品种,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日本牡丹品种群。

从1787年开始,中国牡丹相继传入欧洲;1820年前后又传入美国。在二十世纪初,欧洲、美国的科学家经过杂交选育,培育出一批很有特色的新品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欧洲牡丹和美国牡丹。现在,中国的牡丹已传播到世界上近三十个国家和地区。如今牡丹在世界上的分布越来越广泛,但是它根在中国,始终传承着中华文明与繁荣,成为了富贵之花、文明之花、和平之花和友谊之花。牡丹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它的商品化生产发展很快。

牡丹“宜凉畏热,喜燥恶湿”,所以中原一带、西北地区都适于牡丹生长。但也有一些品种耐湿热,适应江南气候;育种家培育出耐零下30度的品种,可以在寒冷地区栽培。

“春来谁做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这幅群芳图,展示的是神州牡丹园丰富多彩的牡丹品种。大家可以看到,牡丹富于变化的九大花色系列,十三种花型,体现了牡丹富丽堂皇、仪态万方、国色天香的神韵。中国牡丹文化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

牡丹是国家繁荣昌盛的象征,代表了中华民族蓬勃向上、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和优秀品质;牡丹雍容华贵,仪态端庄大方,表现出风采迷人的自然美。牡丹花的形象通过艺术家、民间艺人的再创造,又更富神韵,更富艺术美。

彩照壁“花潮迎宾”及牡丹石

上面有我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先生所题写的“洛阳牡丹甲天下”七个大字。照壁上共绘有9大色系,13个花型,105朵牡丹花,分别象征着洛阳作为13朝古都,105位帝王在此君临天下,也寓意牡丹有九五之尊、贵为国花的王者风范。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而今,在洛阳南部伏牛山中发掘出一种里外都有牡丹花的奇石—牡丹石。地上盛开的牡丹花与地下生辉的牡丹石相映成趣。牡丹石仅产于洛阳,据地质年代测定形成时间,距今三至四亿年。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稀有资源,国际石材界公认其为世界奇石,被列为世界珍稀石种。

“洛阳之春”四季牡丹馆

国家为了发展牡丹,将牡丹产业化列入了863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神州牡丹园作为该项目的试验示范基地之一,为实现牡丹“全年开花,四季观赏,天天供花,常年销售”这个目标做出了不懈努力。

东边是四季牡丹工厂化生产基地,由组合保鲜冷库和系列催花温室组成。在这里您可以系统了解到牡丹从大田生产——起挖处理——冷冻保鲜——装盆催花——开花观赏的全过程。

现在,我们将走进一座占地2000平方米的“洛阳之春”四季牡丹展示中心。这里电脑自动控制,四季如春,使温、光、湿、气满足牡丹自然生长条件的最佳要求,名优牡丹天天盛开,喜迎四海嘉宾。“花开花落随人意,春去秋来不相关”,无论严寒酷暑,不分春夏秋冬,您都能一睹国花芳容。

如果您对牡丹情有独钟,可以带走几盆盛开的牡丹花,富贵吉祥、幸福安康,将与您相伴终生。

洛阳牡丹导游词篇二

牡丹是我国著名的传统花卉,原为野生植物,与荆棘无异,主要产于我国的青藏高原、黄河流域、巴山秦岭、山西的中条山、河南的伏牛山和邙山等地区,原始牡丹群落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

牡丹在洛阳栽培,据史料记载:始于隋而盛于唐。"名甲天下"于北宋时期《隋志·素问》中有"清明次五日,牡丹华"的记载。自隋以来,牡丹在民间栽培的基础上,开始进入皇家园林,成为宫廷的宠物。公元620xx年隋炀帝建都洛阳,辟西苑周200里,多种牡丹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家牡丹园。及至唐宋,洛阳一直处于国都、陪都地位,栽培、观赏牡丹之风日盛。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即是当时状况的真实写照。皇家宫苑,寺观园林,私家花园鳞次栉比,宋代理学家邵雍写有"人间佳节唯寒食,天下名园重洛阳"之名句,可想当时洛阳园林之盛,花卉之壮观。每至春暖花开时"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成为京城洛阳的亮丽景观。诗人刘禹锡的"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以及宋代文人司马光的"洛阳春日最繁华,红绿丛中十万家,谁道群花如锦绣,人将锦绣学群花。"均描绘出唐、宋时期洛阳人们赏花的狂热程度。

中国的著名花卉数百种,各显其长,入伍群芳,但惟有牡丹品位极高。它花朵硕大,品种繁多,姿色万千,冠压群芳。"观古今花谱,佳丽360多种,无一可与牡丹伦比。因此,被誉为"花中之王"。而洛阳地处中原,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适于牡丹生长发育。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洛阳做官时,他饱览了洛阳名胜古迹,对洛阳牡丹情有独钟,著有《洛阳牡丹记》。他的"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的诗句道出了洛阳牡丹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据说,很早以前,邙山上的野生牡丹人们不以为贵,常割其为柴,有个青年十分怜惜,将其移植院内,精心护养。在一一方手帕,上面绣有大朵的牡丹。这个青年纳闷,正要相问少女忽然不见了。展开绣帕,但见上面题有一首诗:"芳名洛阳花,邙岭为我家。感君情意重,来春见奇葩。"到了第二年春,这位青年家中的牡丹花困果然丰硕艳丽,婀娜含情,从此他便以种植牡丹为生,家境日见丰裕。看来,传说中的这位后生该是洛阳最早的"牡丹种植专家"啦。

自唐代以来千余年间,洛阳出了不少栽培牡丹的能工巧匠。《龙城录》中记载:"洛人宋单父,字仲孺,能诗,善种植之术。凡牡丹变易千种,红白斗色,人不能知其术,上皇(唐玄宗)召至骊山植万本,色各别,赐千金归,宫人呼为花师。"历代文人学士吟咏洛阳牡丹流香吐馥、旷代绝姿的诗句美不胜收。唐人王亦真写洛阳牡丹:"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大诗人白居易在《买花》一诗中写道:"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于悟",此诗道出了洛阳牡丹的珍贵及人们对牡丹的挚爱。 据说唐太和年间,暮春之日,唐文宗李昂在内殿赏牡丹花,问画家程修己:"今京邑传唱牡丹诗,谁为首?"程答:"中书舍人李正封云: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李昂听罢赞不绝口,便称洛阳牡丹"国色天香",于是牡丹便有"国色天香"之誉。

千余年间,洛阳牡丹佳品迭出,千姿百态,艳丽迷人。欧阳修的"客言近岁花特异,往往变出呈新枝"道出了真谛。历史上最盛时牡丹品种可达119个。现在已达500多个品种,概括地说,可分为"三类、九色、十型"。三类,即单头类、重头类和混合类。这个是按当年每枝上的花朵数分类,一朵的为单头花、二朵的为双头花、三朵为三头牡丹。九色是指红、粉、紫、蓝、黄、白、绿等花色,这是按牡丹的颜色分类。十型主要根据洛阳牡丹花瓣的多少、大小、排列方式及花朵的形态特征分类。19世纪,英国进化论学者达尔文在他的巨著《物种起源》里曾援引洛阳牡丹的生态变异,作为他《进化论》学说的佐证。宋时,洛阳姚姓人家的姚黄和后周宰相魏仁博家培育的魏紫分别被称为花王、花后。"姚黄一枝开,众艳气如削"。元丰年间,洛阳进献宋神宗姚黄一朵,花大一尺二寸,神宗兴奋不已,竞不顾他那君临天下的身份,把花插到头上,可见,皇帝对牡丹的痴迷程度,并从此传为佳话。

唐宋以来,不少文人骚客不惜洋洋洒洒为牡丹作诗撰文,形成洋洋大观的牡丹文化,并演绎出众多有关牡丹的神话传说、软闻趣事。

传说,天授二年腊月初一,西京长安大雪纷飞,武则天饮酒作诗,乘兴醉笔写下沼书:"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百花慑于此命,连夜开放,独牡丹不违时令,闭蕊不开。武则天盛怒之下,将牡丹贬出长安,发配洛阳,并施以火刑。牡丹遭此劫难,体如焦炭;却根枝不散,在严寒凛冽中挺立依然,来年春风劲吹之时,花开更艳,被誉为"焦骨牡丹"。

对牡丹的另一传说,则是唐明皇李隆基偕杨玉环夜游长安宫沉香亭,这位"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的贵 妃,闻听洛阳牡丹已盛开,而禁苑中的木芍药尚含苞末绽,遂使宫人击鼓催之,花仍不开,她一怒之下,将牡丹全部贬到洛阳。可牡丹到了东京洛阳,刹那间,百花枝头灿烂辉煌,一齐绽放。其实,以科学态度观之,西安虽和洛阳在同一纬度线上,但温、湿度较洛阳均稍低,洛阳则西隔崇山峻岭,又在邙山之阳,较长安春早之故。为此,一代诗仙李白有《清平调》词"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东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之句讥讽杨玉环,由是贵妃衔恨,贬抑一代诗仙李太白,终生郁郁不得其志。

这些传说显示出牡丹不畏淫威、坚贞不屈的风格,也正是中华民族铮铮铁骨和浩然正气的写照。

自从洛阳牡丹享誉国内外之后,前来求购的络绎不绝,隋、唐两代中日 交往频繁、洛阳牡丹传至日本,被日本人民奉若至宝。我国的邻邦朝鲜、韩国也广为栽培,随后,美洲、欧洲不少国家也相继引种,把洛阳牡丹称为"中国花"或"天都神花"。北宋末年,中原兵陷,洛阳宫苑毁于一旦,牡丹的栽培、繁殖也随之衰微,移至南宋京城杭州。明亮靖年间毫州、曹州人自洛移植牡丹,成为新的牡丹胜地。四川天彭、江苏盐城均有洛阳牡丹名品栽种,自此,洛阳牡丹遍及神州。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历尽沧桑,洛阳牡丹只剩下30多个品种。1959年秋,周思来视察洛阳拖拉机厂,专门询问洛阳牡丹的情况。周的关心引起了洛阳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迅速恢复扩大种植面积,相继在王城公园、牡丹公园;西苑、南关花园,开辟了牡丹观赏区,并在邮山新建国色牡丹园,洛浦公园形成了十公里牡丹长廊,并建起千亩牡丹基因库;洛阳市人大会把牡丹定为市花,于1983年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牡丹花会。从此,处处牡丹,户户天香,牡丹品种发展到500多个。每年花会,姚黄、魏紫、青龙卧墨池、贵妃醉酒等牡丹名品,各呈娇态,看花人摩肩接踵,如痴、如醉、如梦、如幻。洛阳王城公园曾创下一天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的记录。花盛期,城内居民蜂拥往观,万人空巷。正是:"看花看到牡丹月,万事全忘自不知。"

与牡丹花会相映成趣的是洛阳牡丹灯会。洛阳灯会,姑于隋、唐,1000多年来,已成为人们喜庆节日的一大习俗。近年来,洛阳花灯声誉鹊起,成为我国三大灯会之一。昼赏牡丹夜观灯,把一年一度的牡丹花会推向高潮。每年牡丹灯会,千道流霞染醉漫天星斗,万家灯火摇醒沉寂夜空。彩灯如诗如。画流光溢彩,令你辨不清是置身仙境还是人间。更值得一提的是,1994年初冬,全国竞选"国花"领导小组通过新闻界披露候选国花方案是:一国一花--牡丹。此时,一场早镕的大雪使九朝古都披上银装,而洛阳耐火研究院花圃一株牡丹却适时傲雪怒放,人们奔走相告,无不先睹为快。新华社等数十家新闻单位争相报道,惊呼"国花评选传佳音,牡丹应知雪中笑"的百年奇观。

近年来,洛阳牡丹不仅走出了国门,而且还远销到日本、美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结束了牡丹"能看不能买"的历史。牡丹的科研工作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各项技术都有新的突破,基本上达到了"花开花落随人意,春来秋去不相关",为进一步开发洛阳牡丹奠定了基础。

宋人李格非曾记述:"天下之治乱,侯于洛阳之兴衰,洛阳之兴衰,侯于园圃之兴废。"时序更替,沧海桑田,无不向人们昭示着一个哲理:国兴则花荣。今天,我国正焕发出勃勃生机,牡丹犹如东方之彩霞,装扮着中华大地的锦绣河山。牡丹,这个千古花魂,诉说着我们中华民族图强思变的史诗。牡丹为洛阳着装,洛阳为牡丹扬名。牡丹与古都荣辱与共。花开歌盛世,花谢孕生机;牡丹是洛阳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的纽带与桥梁,牡丹,是古都的美学徽章,它将伴随洛阳前进的步伐,迈向新的辉煌。

洛阳牡丹导游词篇三

洛阳国家牡丹园位于洛南隋唐古城遗址上,东起洛阳桥,西至牡丹桥,南临洛宜路,北至洛浦公园南堤。洛阳国家牡丹园总规划设计面积1548亩,东西长2500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牡丹专类观赏园。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洛阳国家牡丹园导游词,欢迎参考!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美丽的洛阳,我是你们的导游,现在正逢第27届洛阳牡丹花会和世界邮展期间,所以洛阳也是热闹非凡,请大家在观赏牡丹花的时候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物品,下面大家就由我带领大家观赏洛阳牡丹,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些洛阳牡丹的知识。

牡丹是我国著名的传统花卉,原为野生植物,与荆棘无异,主要产于我国的青藏高原、黄河流域、巴山秦岭、山西的中条山、河南的伏牛山和邙山等地区,原始牡丹群落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

牡丹在洛阳栽培,据史料记载:始于隋而盛于唐。"名甲天下"于北宋时期《隋志·素问》中有"清明次五日,牡丹华"的记载。自隋以来,牡丹在民间栽培的基础上,开始进入皇家园林,成为宫廷的宠物。公元620xx年隋场帝建都洛阳,辟西苑周200里,多种牡丹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家牡丹园。及至唐宋,洛阳一直处于国都、陪都地位,栽培、观赏牡丹之风日盛。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即是当时状况的真实写照。皇家宫苑,寺观园林,私家花园鳞次栉比,宋代理学家邵雍写有"人间佳节唯寒食,天下名园重洛阳"之名句,可想当时洛阳园林之盛,花卉之壮观。每至春暖花开时"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成为京城洛阳的亮丽景观。诗人刘禹锡的"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以及宋代文人司马光的"洛阳春日最繁华,红绿丛中十万家,谁道群花如锦绣,人将锦绣学群花。"均描绘出唐、宋时期洛阳人们赏花的狂热程度。

中国的著名花卉数百种,各显其长,入伍群芳,但惟有牡丹品位极高。它花朵硕大,品种繁多,姿色万千,冠压群芳。"观古今花谱,佳丽360多种,无一可与牡丹伦比。因此,被誉为"花中之王"。而洛阳地处中原,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适于牡丹生长发育。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洛阳做官时,他饱览了洛阳名胜古迹,对洛阳牡丹情有独钟,著有《洛阳牡丹记》。他的"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的诗句道出了洛阳牡丹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据说,很早以前,邙山上的野生牡丹人们不以为贵,常割其为柴,有个青年十分怜惜,将其移植院内,精心护养。在一一方手帕,上面绣有大朵的牡丹。这个青年纳闷,正要相问少女忽然不见了。展开绣帕,但见上面题有一首诗:"芳名洛阳花,邙岭为我家。感君情意重,来春见奇葩。"到了第二年春,这位青年家中的牡丹花困果然丰硕艳丽,婀娜含情,从此他便以种植牡丹为生,家境日见丰裕。看来,传说中的这位后生该是洛阳最早的"牡丹种植专家"啦。

自唐代以来千余年间,洛阳出了不少栽培牡丹的能工巧匠。《龙城录》中记载:"洛人宋单父,字仲孺,能诗,善种植之术。凡牡丹变易千种,红白斗色,人不能知其术,上皇(唐玄宗)召至骊山植万本,色各别,赐千金归,宫人呼为花师。"历代文人学士吟咏洛阳牡丹流香吐馥、旷代绝姿的诗句美不胜收。唐人王亦真写洛阳牡丹:"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大诗人白居易在《买花》一诗中写道:"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于悟",此诗道出了洛阳牡丹的珍贵及人们对牡丹的挚爱。

洛阳国花园位于洛阳市老城区邙山镇机场路与高速引线分叉口,西临飞机场和古墓博物馆,总规划面积168亩,观赏面积隶属于洛阳国花园花卉有限公司.于20xx年9月投资1500余万元建成了一个以历史文化,牡丹文化为基础的牡丹观赏园,也是洛阳牡丹园中值得观赏的园子之一。

国花园投巨资从山东菏泽引进优质牡丹200多个品种,4万多余株。其中“姚黄”、 “豆绿”、 “赛雪塔”、 “贵妃插翠”、 “乌金耀辉”、 “冠世墨玉”、等更是牡丹谱中的精品。另外从日本引进数十种花色纯正、色泽鲜艳、花期较长的优良种上千株,如“花王”、 “芳纪”、 “八千代椿”、 “金晃”、 “金阁”、 “海黄”,使园内仅精品牡丹就达百余种。

国花园还引进数龄达150余年的“长寿”,120余年的“长寿紫”,还有数龄在100、80、70年不等的名贵稀有牡丹数十种。此外园内还广泛种植“樱花”、 “雪松”、 “桂花”和一些长绿灌木20多个品种,10万余株,使园内在环境布置以植物见长、自然流畅、精巧别致、突出体现欧式园林风格。

国花园自20xx年建立以来,历经第10届洛阳牡丹花会,共接待中外各地游客150余万人次。国内艳冠群芳的牡丹,千姿百态的植物以及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了顾客的广泛赞誉。

中国国花园位于洛南隋唐古城遗址上,东起洛阳桥,西至牡丹桥,南临洛宜路,北至洛浦公园南堤。总规划设计面积1548亩。

中国国花园始建于20xx年9月,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牡丹专类观赏园,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河南岸隋唐城遗址之上,东起洛龙路,西至牡丹桥,南临洛宜路,北依洛河,东西长2400米,南北最宽524米,占地1548亩。中国国花园以隋唐历史文化为底蕴,以牡丹文化为主要内容,融历史文化、牡丹文化和园林景观为一体,充分展示了牡丹之美、之清、之幽,享有"中国国花第一园"之美誉。自西向东共分为六个景区,即:西入口景区、牡丹文化区、牡丹历史文化区、堤面游赏区、东入口景区、生产管理区。其中种植牡丹1000多个品种50万株,包含牡丹的九大色系,种植乔、灌木及各类植物100多个品种200余万株。在环境布置上以植物见长,自然 流畅,突出体现了传统皇家园林的造园风格。

中国国花园以隋唐历史文化为基础,以牡丹文化为主要内容,融历史文化、牡丹文化和园林景观为一体。艳冠群芳的牡丹,千姿百态的植物、奇石叠翠的山峦、风情各异的亭台、碧水荡漾的湖泊、古丰古韵的建筑……美景无限,占尽风流。自西向东共分为六个景区,即:西入口景区、牡丹文化区、牡丹历史文化区、堤面游赏区、东入口景区、生产管理区。其中种植牡丹300余个品种20余万株,种植乔、灌木及各类植物100多个品种200余万株。在环境布置上以植物见长,自然流畅,突出体现了传统皇家园林的造园风格。

中国国花园以隋唐历史文化为基础,以牡丹文化为主要内容,融历史文化、牡丹文化和园林景观为一体。艳冠群芳的牡丹,千姿百态的植物、奇石叠翠的山峦、风情各异的亭台、碧水荡漾的湖泊、古丰古韵的建筑……美景无限,占尽风流,国花园之美、之情、之幽,堪称洛阳园林之翘楚。

洛阳牡丹导游词篇四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您在牡丹盛开的四月来到美丽的洛阳。

我是洛阳市小明星旅游公司的一名导游,我叫快乐一心,希望我一心一意的为您服务,能带给您无尽的快乐!旅游期间,请大家认清导游旗的笑脸72标志,以免跟错队伍。

请大家上车后扶好坐好。各位朋友,现在是牡丹盛开的季节,每年的四月都要举行为期一个月的牡丹花会。到今年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29届。洛阳牡丹始于隋朝,盛于唐朝而“甲天下”于宋,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各位朋友,关于洛阳牡丹的诗词,哪位朋友知道一些呢?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呵呵,看来朋友们对洛阳、对牡丹的了解很多啊!谢谢朋友们对我们洛阳的关注。牡丹是中国的传统名花,赏花是洛阳人民的古老习俗。1982年洛阳将牡丹定位市花,1983年第一次举办牡丹花会,洛阳牡丹花会已成为洛阳人民的骄傲,也为中外宾客留下了美好印象。洛阳牡丹花朵硕大,品种繁多,花色奇绝,有红、白、黄、紫、绿、蓝、黑及复色九大色系,十种花型,1000多个品种,花朵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牡丹根皮可以入药,花瓣可以酿酒。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排队进入的是洛阳观赏牡丹最重要的场所——王城公园。相信大家已经急不可待了,看着这长长的赏花队伍,大家就可以想象到花会的盛况。好,我现在将带领大家一睹洛阳牡丹的风采。这里有牡丹阁、牡丹仙子,大家可以尽情的欣赏国色天香的牡丹:这是娇嫩的赵粉,洁白的夜光白,黄色的姚黄,花色奇特的二乔……各位朋友可以尽情地合影留念,留作美好的回忆。

各位游客,牡丹花确实让我们流连忘返,明天我们将游览文明天下的龙门石窟和天下第一古刹白马寺。

明天早上七点,我们再见!

洛阳牡丹导游词篇五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您在牡丹花盛开的四月来到美丽的洛阳。

我是洛阳市小明星旅游公司的一名导游,我叫快乐一心,希望我一心一意的为您服务,能带给您无尽的快乐!旅游期间,请大家认清导游旗的笑脸?标志,以免跟错队伍。

请大家上车后扶好坐好。各位朋友,现在是牡丹花盛开的季节,每年的四月都要举行为期一个月的牡丹花花会。到今年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29届。洛阳牡丹花始于隋朝,盛于唐朝而“甲天下”于宋,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各位朋友,关于洛阳牡丹花的诗词,哪位朋友知道一些呢?

“唯有牡丹花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花尤为天下奇。”

呵呵,看来朋友们对洛阳、对牡丹花的了解很多啊!谢谢朋友们对我们洛阳的关注。牡丹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赏花是洛阳人民的古老习俗。1982年洛阳将牡丹花定位市花,1983年第一次举办牡丹花花会,洛阳牡丹花花会已成为洛阳人民的骄傲,也为中外宾客留下了美好印象。洛阳牡丹花花朵硕大,品种繁多,花色奇绝,有红、白、黄、紫、绿、蓝、黑及复色九大色系,十种花型,1000多个品种,花朵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牡丹花根皮可以入药,花瓣可以酿酒。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排队进入的是洛阳观赏牡丹花最重要的场所――王城公园。相信大家已经急不可待了,看着这长长的赏花队伍,大家就可以想象到花会的盛况。好,我现在将带领大家一睹洛阳牡丹花的风采。这里有牡丹花阁、牡丹花仙子,大家可以尽情的欣赏国色天香的牡丹花:这是娇嫩的赵粉,洁白的夜光白,黄色的姚黄,花色奇特的二乔……各位朋友可以尽情地合影留念,留作美好的回忆。

各位游客,牡丹花花确实让我们流连忘返,明天我们将游览文明天下的龙门石窟和天下第一古刹白马寺。

明天早上七点,我们再见!

相关范文推荐

    违反校纪校规检讨书(汇总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2023年嵩山导游词(实用8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大学生实习合同正规样式(汇总5篇)

    在人民愈发重视法律的社会中,越来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它也是实现专业化合作的纽带。那么一般合同是怎么起草的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合同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

    最新中秋节的班会内容 中秋节小学班会教案(大全7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

    最新大学生实践报告感悟集锦(优秀5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优质的心得感悟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感

    最新中介房屋租赁合同免费(大全9篇)

    随着法治精神地不断发扬,人们愈发重视合同,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合同来调和民事关系,合同能够促使双方正确行使权力,严格履行义务。那么合同书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下面是小

    最新租房协议合同书咋写(精选5篇)

    在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协议,签订签订协议是最有效的法律依据之一。那么合同书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合同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最新公司销售培训总结报告(通用5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报告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

    开展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总结汇报(大全5篇)

    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的文种,这决定了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特征。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总结范文,欢迎

    2023年学校保安年度总结报告(优秀5篇)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