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醉翁亭记 教案(七篇)

时间:2023-05-20 作者:储xy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醉翁亭记教案篇一

就在刚刚,郑老师莫名其妙写出了六个随机的数字让我们记忆,过了几秒,又将数字遮上,眉毛一挑:“现在记得那六个数字的举手!”一大批人齐刷刷地把手举高,活像一群小赫敏,竟有人记不住!我在心中嘲笑他们。

一道道题,一串串数字,终于迎来了我们这群“吃瓜群众”瞩目的“终极之战”,诸小昊和睿小宸却弃权,好似一桶冷水浇灭了我们的热情。

突然,郑老师准备开口娓娓道来:“其实我们做这个游戏是想看看谁阅读的速度够快的、方法够好。”天哪,原来郑老师葫芦里的药跟我们想得完全不一样!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醉翁亭记教案篇二

读完《醉翁亭记》,任谁都得发出一声惊叹吧!近千字的一篇古代散文,却勾勒出如此美景,怎叫人不惊叹呢。

文中,浓墨重彩地渲染出一个山间清妙,小溪傍山,珍禽飞鸟,无不令人咋舌。一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是让人倍感逍遥。

文末,又详写了众人玩乐的场景,设想,倘若没有这众人,这《醉翁亭记》不就少了一份热闹,而在这醉翁在乎山水之间,不也少了份亦师亦友的情义在弥漫了吗。

再完美的事物也永远及不上人间的真情呀!

让我们走出醉翁亭。小学将要毕业,在班主任的生日会上,同学们干了许多的搞笑事,到最后都忘了吃生日蛋糕,这生日蛋糕可不一般,三层奶油,一层黑巧克力,各色水果,光是看,就让人垂涎三尺。

因为我住得和老师比较近,所以由我送老师回家,但是,在路上,一辆摩托车如公牛般发疯地朝我冲来,一下就把我手中的蛋糕撞倒在地,蛋糕“血涌不止”,喷挤出来的奶油四处飞溅,我不幸中了几弹,可我哪还顾得了这些,则要去把蛋糕端起,突然耳边响起了老师的声音:“别动!”我以为老师会批评我,看着老师脸上焦急的神色,手中因急得发颤而抖的纸巾,我明白:我错了。老师之后说:“你都脏成这样了,还碰它干嘛再好的蛋糕,我也不要了!”那烂了的蛋糕,变了,变成了和老师一样美的花。

再想想,还是生日,不是别人的,而是我的。那天,我被罚打扫卫生,本来想和同学开个party的,但是这样还怎样开呀!这时,我看见另一人拿起了扫帚,是我的好朋友,我笑着问他:“我被罚,你打扫卫生干嘛,不回家吗”“有难同当!”灰尘也变成了花,和朋友一样美的花。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在人间真情中!

醉翁亭记教案篇三

引导语:《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名作,里面的醉翁亭也因此闻名遐迩,关于醉翁亭,你还有哪些不知道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醉翁亭的由来及发展,供大家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文学网(http:///wenxue)。

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来到滁州,认识了琅琊山琅琊寺主持僧智仙和尚,并很快结为知音。为了便于欧阳修游玩,智仙特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欧阳修亲为作记,这就是有名的《醉翁亭记》。从此,欧阳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乐饮酒,“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因此得名。欧阳修不仅在此饮酒,也常在此办公。有诗赞曰:“为政风流乐岁丰,每将公事了亭中。

醉翁亭初建时只有一座亭子,北宋末年,知州唐俗在其旁建同醉亭。到了明代,开始兴盛起来。相传当时房屋已建到“数百柱”,可惜后来多次遭到破坏。清代咸丰年间,整个庭园成为一片瓦砾。直到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全椒观察使薛时雨主持重修,才使醉翁亭恢复了原样。

醉翁亭因欧阳修及其《醉翁亭记》而闻名遐迩,数百年来虽然多次遭劫,但终不为人所忘,曾有人撰写了一副对联:“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解放后,人民政府将醉翁亭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多次整修。

醉翁亭中有宋代大文豪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碑刻称为“欧文苏字”,亭后最高处有一高台,名曰“玄帝宫“,登台环视,只见群山滴翠,百鸟齐鸣,令人心旷神怡。

并未成翁,到处也须杖履;

不能一醉,此来辜负山林。

人生百年,把几多风光琴尊等闲抛却;

是翁千古,问尔许英雄豪杰那个醒来。

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传说欧阳修被贬滁州,特别喜爱琅琊山的灵秀。公务之余常到山上玩赏,和黎民百姓同乐同游。孩童喜听他讲的故事,山民爱向他倾诉忧愁。和尚常邀他弹琴下棋,学子常向他请教平仄对偶。一天他同智仙和尚对弈,棋盘是一块巨大的'石头。观战的人围了石头一圈,突然间都被大雨淋了个湿透。樵夫老舌快言快语,建议在此建个亭阁。智仙筹资快速建成,可惜一时名称没有。这天欧公在此应酬,自称“醉翁”颤颤悠悠。吩咐随从拿来“四宝”,“醉翁亭”匾一挥而就。尔后写下《醉翁亭记》,抄贴滁城六大门楼。恳请城民帮助修改,在行刻碑立于亭右。樵夫老舌赶来建言:“开头这山那山有点啰嗦”。“虽然写了不少山名,但仍有许多山头被丢”。欧公拿来大笔一划,开头一段全部删掉。添上“环滁皆山也”五个大字,言简意赅山山都有。苏轼犹恐碑浅难以传世,特书新碑留于滁州。欧文苏字遂成国宝,培育了一代代文学新秀。盛世文美亭更俊俏,引来了五洲四海的朋友。醉翁亭又传出了新的神话,像一道道彩虹挂在宇宙。

醉翁亭记教案篇四

引导语: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醉翁亭记》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作成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醉翁亭记》文章主旨以及醉翁亭简介,供大家学习,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文学网(http:///wenxue)。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天高气爽,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个脸色苍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

本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遭受打击的复杂感情。 全文描写醉翁亭秀丽的环境、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和游人的山水之乐、游宴之乐,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抒发了他贬谪后的抑郁心情。

作者对滁州优美山水风景的讴歌,对建设和平安定、与民同乐的理想社会的努力和向往,尤其是作者委婉而含蓄地所吐露的苦闷,这对宋仁宗时代的昏暗政治,无疑在客观上是一种揭露,这些自然都闪烁着思想光芒。尤其是这篇文章的语言,准确、鲜明、生动、优美,句式整齐而有变化,全文重复运用“……者……也”的判断句句式,并且连用二十一个“也”字,增强文章特有的韵律。

醉翁亭坐落于安徽省滁州市市区西南琅琊山麓,与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亭”。是安徽省著名古迹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写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写的就是此亭。醉翁亭小巧独特,具有江南亭台特色。它紧靠峻峭的山壁,飞檐凌空挑出。数百年来虽屡次遭劫,又屡次复建,终不为人所忘。解放后,醉翁亭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多次整修。

醉翁亭记教案篇五

那年,我也就八岁吧!和爷爷住在一起,已记不清那时的生活,只隐约记着爷爷嘴里说过的所谓的什么“四书五经”呀,又是什么“秀才举人”啊这些东西。村子里有一个人的形象,至今印在我的脑海和心底;爷爷已经不在了,那个人却时时跑来我的记忆中。

许多年以前,村子里有一个天天喝得烂醉、穿得破烂的人,人家都叫他“醉翁”。醉翁是单身汉,又懒又脏,没人瞧得起他。

我记事以来,就跟着爷爷在村子里“游逛”。有时候,去小卖部打打工,当伙计整点零头。掌柜嫌弃我嘴不够甜,考虑到每天要看别人的脸色,后来便把我给辞退了。

那是一个冬天,北风呼啸,像一个野狼在叫,冷得让人瑟瑟发抖。我在小卖部里打扫卫生,掌柜的嫌我扫得不干净,便打骂我:“什么娘养的……”这话刚放下不久,门外醉翁拄着一根棍子朝着柜台走来,只见他穿着油麻麻的短袄,脸像生锈一样,嘴角没有一丝笑意……语重心长又似乎很没力气的说:“她还是个孩子,怎么能这样打骂她呢?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他的嘴里还持续嘟囔着很多话语,我也听不懂什么是神,什么者乎,什么怎么样;我只知道醉翁向着我。

这话一出口,掌柜的立即变了脸色,对醉翁说:“哎哟!老爷,您来了;我再也不骂她了;老爷,您今天要点什么?”“老样子。”掌柜的向我使了使眼色,我便麻溜溜地放下扫帚,拿起一瓶二锅头去温一下。醉翁很怪,从未见他买饭买菜,只是单纯的买些酒。有时候会就地喝下,我偷偷地递给他几粒花生米,他就笑笑说:“好孩子……以后甭给我,你掌柜的看见了,会骂你的。”有时候便一把接过来塞在腰包里,一边走一边喝。

村里愣子的爷爷是当地有名的举人,但到了愣子这一代,家境衰败了,但愣子天天把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挂在嘴上……若是愣子和醉翁一见面,空气中准会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

二愣子说:“等你考上举人,地球也就会流泪了。”

“醉翁又在街上大喊大叫了!”来买茴香豆的人说。出来一看,果真醉翁手里的二锅头已经不多了。他嘴里在嚷嚷着很多我不懂的东西,什么考试,又什么对联,又什么知乎。

“他有个老哥哥,上有老下有小,他又不成器,没人愿意多养一张嘴。”爷爷叹了一口气说。

“那他的工作呢?”

“他一生热爱文学,尤其软笔书法,早先的时候,他给整个村子里的人写对联;他当过医生,他当过老师,他也当过电工;可是他懒到了极点,他只靠捡一些破烂来喝几口小酒。所谓考试,他参加数多次了,一次也没通过。”我为此深感可惜。

之后的日子,我被掌柜的辞掉了,很少与醉翁接触了。

醉翁带着二锅头、所有人的嘲笑、所爱的文字,去追寻一份本应有的平凡。

醉翁亭记教案篇六

群山围绕着滁州城,四周都现出一片绿,不翠不深,不高不低,但也不算平平无奇,滁州城在这片绿里,倒也不十分自在。但在西南方向的一角山峰,树林中藏着山涧,山谷高耸入云,衬托着一角天空,几丝云彩,仿佛天上神仙笔上的几滴浓墨。尽眼望去,一片茂盛,恰似一副山水绝笔,让人感叹这幅画宛如天工般的点缀,这座幽深秀丽的山,便是琅琊山。

在山中缓步行了六七里路,潺潺的水声由远而近,一眼瞭去,一道泉水从两峰之间缓缓流出,这泉就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像鸟一样张开翅膀,高踞于泉水之上,人们都叫它,醉翁亭。

修建亭子的人是山上的得道高僧,叫做智僧。为他起名的人又是谁呢?是此地的太守用他的别号来命名,太守经常与来客到这里饮酒,酒量不行,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己称呼自己为“醉翁”。醉翁虽名为醉翁,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这眼前的大好河山。这山水之中取得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却寄托在酒中。

凌晨的初阳升起的时候,树林里弥漫的雾气便都会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更昏暗了,也为它增添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林中悄然生长的野花开发时,有一种仿佛仙酒玉浆的味道,久品而不腻,入口不化,入肚立融,久绕体内,沁人心脾;佳秀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片绿荫,这是对游人和闲人最好的馈赠。这时的琅琊山,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水落而石出,这就是山中四时的景象。

清晨而往,傍晚而归,四时的景色各不相同,但乐趣却都无穷。

背着行李的人一边唱着歌,一边看着四周的景物,慢慢地走着,有的走累了,也能在树下休息,那绿荫,是对游人最好的馈赠。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大人领着小孩,这往来不断的人,是滁州城的百姓。在小溪的旁边钓鱼,溪水如湖水一般深,钓上的鱼又异常肥美,鱼肉鲜而不腥,把这泉水酿做酒,因为泉水香醇,所以酿出来的酒也很清冽。各种野味野菜,都杂乱地摆在桌子上,此时,太守正在设宴。宴中欢快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把箭投入壶中,中多者为胜,负者按照规定的杯数喝酒,下棋的人胜,输的人罚酒,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起起坐坐声音喧哗,这是众宾客欢乐的场景。苍老的容颜,冥冥白发者,醉倒在众人中间,太守醉了。

不久后夕阳已经缓缓升上了天空,晚霞陪伴在他周围,向人们展示傍晚的魅力,忙累了一天的太阳也变得温柔,不在用炽热的阳光对待这群闲暇的人们了,游人们的影子杂乱的投影在地上,不胜酒力的太守提出回家,众位宾客也一一告辞。夕阳下的树林依旧枝叶繁茂成荫,不同的是清晨时绿油油的它却也在这时换上了浅红的睡衣,禽兽和鸟儿又欢快了起来,在山涧中鸣叫,人们的离去是下一个狂欢的开始。然而山中的鸟禽知道在山水中的乐趣,却不知游人们的闲情逸致;而闲游的人知道太守每日潇洒的趣味,但却不知道太守只是以游人的快乐而快乐。

醉的时候能与民同庆祝,游览山水,投箭对弈,饮酒作乐。醒了能用文章记述这些事,告诉国家,百姓过得很好,每个人都安居乐业,这样的人是谁呢?是那位白发苍苍,不胜酒力的太守。那太守又是谁呢?庐陵的欧阳修。

范仲淹说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欧阳修这样忧国忧民,才华横溢,德高望重的人才,黑暗的朝廷也能将他贬谪到千里之外,即使在这样的处境中,他也能对贬官的遭遇抱着坦然的心态,尽力自己的职业,造福一方子民。

但愿每个人都是醉翁。

醉翁亭记教案篇七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欧阳修的一篇《醉翁亭记》使得这座本不起眼的山峰闻名天下。

近日,我有幸与同学一起,一览其风采。

琅琊山不高,但清幽秀美。山中沟壑幽深,林木葱郁,全国特有的琅琊榆亭亭如盖。仲春时节,草长莺飞,杂花生树。入了山门,脚踩在凹凸不平的路上,凉风习习;不多时,便抵达醉翁亭。

醉翁亭是欧阳修的好友智仙和尚所建,太守常在此宴饮宾客。朱红色的飞檐在日光下展现出一抹别样的色彩,同色的两根柱子上各挂一幅楹联:“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亭前是九折而成的流觞曲水,可想当年觥筹交错的热闹景象。亭后是百姓为纪念欧阳修和王元之二人所修的“二贤堂”,二贤堂内的两人塑像,神情温文,眉目可亲,体现了百姓对二人诗文教化的深深敬意。

绕过二贤堂,走至另一边的“宝宋斋”,里面陈列着一些宋时的文物,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镌刻着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的石碑了。端庄飘逸的书法配上朗朗上口的文章,“欧文苏字”,堪称稀世珍宝。

现在的醉翁亭,已不再是一座孤单的凉亭。四面环山的亭园内共有九院七亭,在古梅亭和影香亭之间,有一株梅树,人称欧梅;相传此树为欧阳修亲手所植,即便已历经了百年的风霜雨雪,枝叶依旧繁茂。花期虽过,风度不减。想象着,疏影落雪的夜晚,青衿一袭的太守倚梅而立,铮铮傲骨,亦梅亦己;虽被贬谪,却依旧将满腔抱负与热血倾注在了脚下的这一方土地。一篇《醉翁亭记》流传后世,太守的与民同乐亦为人所称道。

醉翁亭后有一高台,名曰“玄帝宫”。沿着陡峭的石阶登上,俯视下方,可见群山笼翠,起伏有致,风卷林涛,飞传耳际。一扫江南林园的柔绵风格,沉稳大气,使人犹如置身画中,心旷神怡。

昔日欧阳修携好友及滁城百姓一起宴饮山中,其乐无穷。然而,沉浮百年事,风流与谁共?而今回首相望,曾经的王公百姓皆不复存焉,淹没在了厚重的史书里。

古木新葩,而人事变迁,何尝不是?人生百年,把几多风光琴尊等闲抛却,是翁千古,问而许英雄豪杰那个醒来。时光荏苒,风流云散。古人已逝,今人依在。生命既是如此短暂,更应惜取光阴,唯有此番,才能有所作为。不负云和月,珍重少年时!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致良知心得体会200字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

    2023年致良知心得体会通用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

    读致良知心得体会 致良知读后感400字精选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

    致良知读后感300字汇总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

    最新国学经典《三字经》心得体会模板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

    最新《醉翁亭记》教学设计模板(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

    《醉翁亭记》教案第二课时 醉翁亭记教案一等奖优秀(8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

    2023年高中三国读后感标题 三国读后感1500字优秀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

    2023年高中生三国演义读后感汇总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

    2023年读三经心得体会300字通用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