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位数进位加法课后反思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模板5篇)

时间:2023-09-25 作者:曼珠2023年三位数进位加法课后反思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模板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三位数进位加法课后反思篇一

本节课的教学是学生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教学。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比较简单,因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一样在充分的自学基础上,通过同桌交流讨论,汇报展示,质疑评价的活动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课堂教学中,我特别注意体现学习的方法指导,让学生用先估一估,再准确算,然后验算这样的方式进行学习,对孩子的学习体现自学方法的指导是我们本节课的亮点。当然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存在着非常多的不足和有待提高的地方:

1.数学的语言不够精炼。在课堂中学生讲解的时候表现的比较急躁,老师讲解的很多,但语言不够准确和清晰,讲了好多遍但仍然没有讲到重点上。

2.在课堂中没有及时捕捉孩子精彩的发言,甚至是打断了孩子的优秀的思维。比如在张志浩说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区别时提到积是几位数的问题,我非常“不客气”的打断了。

3.没有联系解决问题的题目讲出计算时每一步算的是什么?如应该让学生说一说2×145算出的是两小时走了多少千米,10×145算出的是10小时走了多少千米。

4.学生的交流次数过多,不需要交流的地方也进行交流了,有些浪费时间了,课堂上的时间就不够用了。特别是开始小组交流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和方法总结竟用了15分钟,大大的'超过了预算。后面的笔算学生也是根本不需要交流的,也进行了交流。

5.再给学生讲解时,重难点不突出。该讲解的没讲,不该讲解的说的很多,比如,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步骤,学生以了解了,没必要过多的讲解。

本节课我感觉有成功的地方,但更多的还是要去学习如何让学生很好的展示,如何提升自己的表达水平,我要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让自己的课更上一层楼。

三位数进位加法课后反思篇二

重视估算,培养估算意识”是新课标在计算教学方面强调的内容之一。因此,本节课我以“估算”为线索,展开教学,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

我在教192加219的和时,先让学生估算一下结果,许多学生都是算出准确数。我就引导学生说192和219接近哪一个整十数或整百数,有一部分学生都不能很快地说出来。因此,我觉得学生对估算的意义不够理解。

三位数进位加法课后反思篇三

教学反思这节课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起点,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掌握了笔算方法,可以进行正确计算,并理解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算理。

一、通过知识迁移,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识。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算法算理,引导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注重知识的迁移类推作用,这样不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二、注重口算、估算和笔算的联系,培养计算意识。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意识是计算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这节课三位数乘两位数由于数字较大口算较困难,所以学生会想到估算一下它的值,然后我们再引出笔算,得到它的准确结果,并且还可以利用估算验证笔算结果。这样口算、估算和笔算三者有机结合,互相验证,不但提高了计算能力,而且培养了计算意识。

但是这节课中也有不足的地方,首先思路可以再简洁清晰一些,可能是我讲的太多,或者是总担心学生理解不透所以课堂没放开。其次是在练习用时太多,可以再紧凑一些。另外在面向学生群体方面不够宽广,最后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锻炼教学机智,才能足以面对越来越多元化的情况发生。

三位数进位加法课后反思篇四

今天执教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练习课,从同学练习反馈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作业全对的同学仅占全班人数的50%,这令我很费解,因为我觉得这两天教学还是挺不错的。作业改完之后,我并没有急于发给同学订正,我打开了存在错误的21本作业本,仔细寻找着错误的原因。最终我发现同学的错误主要集中为两类:一是乘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一类是积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以两位数。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又打开了书本重新审视起教材来,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对教材的钻研仍然不够深入,对同学的认知水平估计缺乏。

这已经是我第二次执教四年级新教材了,我自认为对教材的例题编排十分清楚,其实不然。同学出现错误的主要原因是第一课时“新授课”的教学存在问题。教材中只布置了一道例题:144×15。我的教学是从口算训练(两位数乘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以整十数)引入的。在教学中通过14×15与144×15的计算方法比较,使同学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方法,理解了其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之间的联系;同时还明确了“四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需要再继续学习了,因为其方法也与今天学习的方法是一致的,仅仅数值更大一些。到此为止,我认为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就依照书本训练逐个完成。可问题就出在了训练上。教材的训练中“想想做做”的第1题有3道训练,有两题是“积末尾有0”的乘法,一题是“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在第2题“改错题”中也布置了一道“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课堂中训练的效果也不好,当时我想可能是第一节新课同学还没有进入状态吧,也可能是因为刚学了一道例题就训练同学还没完全理解方法吧。

其实不然,“乘数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同学是第一次接触,在这之前同学只学习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两位数怎么可能中间有0呢?所以像“想想做做”中的309×26这样的题目教师应该用“教学例题的心态”来进行教学,应该在同学尝试笔算的基础上,充沛出现同学的笔算过程,尤其是出现一些错误的笔算过程,通过对错误资源的'辨析、占有,真正掌握笔算的方法。

而“乘积末尾有0”的乘法同学的错误主要还是因为三位数的引入,如《补充习题》中的48×225的笔算,同学的在进行25×8的计算时没有任何问题,到再用百位上的2乘以8并加上进位的2时同学错误较多,许多同学都是加的1。面对这样的错误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一位数乘加类”两步口算习题的训练,如:2×8+2,协助同学将笔算的过程直观化分解。并要提醒同学注意进位数字,改变“进位数字通常是1”的惯性思维方式。

以上反思是否有用尚不得而知,仍需在教学中加以试验。

三位数进位加法课后反思篇五

同学在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中,曾经计算过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具有一定的经验和认识。而前面同学又已经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学本节课的内容,有利于完善同学对乘法笔算方法的理解,提高笔算乘法的能力。

本节课开头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同学的自豪感,达到了吸引同学的注意力、调动同学兴趣的目的。接着根据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列出一个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算式。通过同学的尝试练习,引导他们利用已有的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经验,探究简便的'笔算方法,教师注意了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过程,算理的重点讲评。“试一试”利用例题中的信息进一步提出问题,引导同学列出两个乘数末尾都铀的乘法算式,通过计算交流,协助同学认识到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最后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最后通过笔算和口算的巩固练习,加深同学对算法的理解,发现算法间的联系,锻炼同学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