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南渡北归读后感(通用19篇)

时间:2023-10-31 作者:JQ文豪精选南渡北归读后感(通用19篇)

读后感的写作不仅要有观点的独特性,还要有逻辑的连贯性和条理性。下面是一篇具有启发性的读后感,读者从独特的角度出发,对书中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精选南渡北归读后感(通用19篇)篇一

看过《南渡北归》后,只想再悲叹一次:21岁了,我才明白真正的中国历史。

小学到高中,我花了时间学习历史。高中时,历史成绩常常全班第一,也是文科班的尖子生。可是,上大学四年,我才发现之前学的历史教材,错误的知识占到一半,甚至还多。这是什么样的感慨呢?生在这样的时代,年轻人,继续努力吧。

该著作分三部,约180万字,包括《南渡北归—南渡》、《南渡北归—北归》、《南渡北归—离别》。书的封面写着一段话,颇具震撼力,“首部全景再现中国最终一代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封面下半部分写着八个大字,“大师远去再无大师”,然后就是9个大师的肖像,有胡适、蒋梦麟、傅斯年、张伯苓、鲁迅……乐哥在第一页批了八个字,“大师远去,专家横行”。

回想起高中和大一大二时期读红色-小说,《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日》、《小二黑结婚》……这些所谓的名著都是历史书上推荐的,它们花费了我好久的时间,读完之后也带来了许久的感动。

可是,当看过《南渡北归》后,突然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原先民国期间还有这么多伟大的科学家、教育家、哲学家、文学家,为什么中学时期的教材不向我们着重推荐他们,而单单选择介绍郭沫若、沈从文、何其芳、吴强、孙犁这些人。

梁启超、王国维、胡适、傅斯年、李济、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朱家骅、吴宓、陈寅恪、曾昭抡、董作宾、曾昭橘、叶企孙、刘文典、俞大维……可叹这些人物竟然不能够在中国历史书中占据一些地位。还有卢作孚、张自忠、方先觉……看着这些感天动地的事迹,我想抹眼泪。总有一天,他们会走出历史的角落,成为受人们尊敬的人。

西南联大数百人旅行团,从长沙到云南,徒步3000多里,这样的壮举令今日的大学生汗颜。更发人深思的是,过路百姓,甚至土匪也主动对他们加以照顾,为民族之未来保存期望。跟随保卫学生的军队官兵,在完成任务后婉拒了学校的酬谢。如此义举,怎不动容。

作为史语所所长兼台大校长的傅斯年,临死前急着写文章拿稿费,让其妻买一条棉裤御寒;董作宾主持史语所建造办公大楼和宿舍工程,一晃几年过去,眼看一座座楼舍立起,而董家生活依然极其艰难。当时建筑业与学术机关的知识分子,很少搞建筑拿回扣。比较今世“站起一座楼,富起一群狗”或“建成一条路,倒下一群狗”,往事实不堪回首。

梁再冰最初报考清华大学,未被录取。林徽因曾怀疑清华判分有误,当经过有关人员调看女儿的试卷之后,认可无误,遂让梁改投北大,并被西语系录取。梁从诫报考清华建筑系,因2分之差未被录取,不得已改为历史系。后世很多人认为凭借梁思成夫妇的地位和权力,遂两个孩子心愿是件并不难办的事,但梁思成夫妇没有这样做。就当时的情形而言,清华乃至整个教育界的风气尚属清廉,还没有太大的歪风邪气,教授们的思想差不错都是这样,特殊的例子倒是少见。

当知识分子一个个被打成“右派”时,当他们一个个走上绝路自杀时,当文革后清华要为吴晗立雕像旋即遭到质疑时,我只想在说一句:历史终将还世人公道,即使需要一百年。

精选南渡北归读后感(通用19篇)篇二

今年暑假跟随叙事者共读了南岳老师写的《南渡北归》三部曲,它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起笔,止笔于大陆文革后。近四十年光景,中国烽火连天,风雨飘摇。最后一批大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胡适、傅斯年以及卷滚在大潮里的众生学者,从历史的苍茫中走来,又消失在那幽暗尽头。这样情形下,一大批知识分子、学界精英奔波向祖国西南,从长沙到昆明,从昆明到蒙自、李庄,在几近食不果腹时,仍专心学术,不忘民族复兴,用知识去触摸那“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

一个月的时间,仅仅看完了第二部,感慨颇多,我感受最深的还是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精神。从知识分子身上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许多富有才华的知识分子,他们在国外取得学位后,大多选择回国,即使当时的中国非常落后,生活条件比现在差很多,但这些优秀的知识分子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国,为国家服务,他们认为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从民国知识分子那一代身上我看到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这正是我们当前最缺乏的,当前社会,拜金主义盛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国的留学生大部分选择在国外,中国是世界上人才流失最严重的国家。

大师们求学所为中华民族之崛起,故而不计个人得失而从容投身祖国怀抱,且在条件非常艰苦前提下,做出伟大功绩和壮举,将以八股论优劣的时代,翻开中华民族的新篇章。他们从海外归来,谱写历史,创造辉煌,这二三十年代产生我国至今都是最好的大学,甚至在抗战的艰苦时期,由清华、北大、南开组建的西南联大仍是中国大学史上的光辉。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赫然印在封面最显眼处的几个大字,貌似决绝地渗出那时代下的万般无奈与凄凉。曾离我们很近的大师们,当时光逝去,他们生命是远去了,但其卓绝的贡献和高贵的灵魂却却与年轮共生,“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读罢《南渡北归》,掩卷而思,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大师们令人仰止的高大身影,光辉深邃的文化造诣,起伏多舛的命运转折,无不让人在深深的感慨之后又久久难以释怀!

精选南渡北归读后感(通用19篇)篇三

看过《南渡北归》后,只想再悲叹一次:21岁了,我才明白真正的中国历史。

小学到高中,我花了12年时间学习历史。高中时,历史成绩常常全班第一,也是文科班的尖子生。不过,上大学四年,我才发现之前学的历史教材,错误的知识占到一半,甚至还多。这是什么样的感慨呢?生在这样的时代,年轻人,继续努力吧。

该著作分三部,约180万字,包括《南渡北归—南渡》、《南渡北归—北归》、《南渡北归—离别》。书的封面写着一段话,颇具震撼力,“首部全景再现中国最后一代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封面下半部分写着八个大字,“大师远去再无大师”,然后就是9个大师的肖像,有胡适、蒋梦麟、傅斯年、张伯苓、鲁迅……乐哥在第一页批了八个字,“大师远去,专家横行”。

回想起高中和大一大二时期读小说,《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日》、《小二黑结婚》……这些所谓的名著都是历史书上推荐的,它们花费了我好久的时间,读完之后也带来了许久的感动。

但是,当看过《南渡北归》后,突然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原来民国期间还有这么多伟大的科学家、教育家、哲学家、文学家,为什么中学时期的教材不向我们着重推荐他们,而单单选择介绍郭沫若、沈从文、何其芳、吴强、孙犁这些人。

梁启超、王国维、胡适、傅斯年、李济、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朱家骅、吴宓、陈寅恪、曾昭抡、董作宾、曾昭橘、叶企孙、刘文典、俞大维……可叹这些人物竟然不能够在中国历史书中占据一些地位。还有卢作孚、张自忠、方先觉……看着这些感天动地的事迹,我想抹眼泪。总有一天,他们会走出历史的角落,成为受人们尊敬的人。

西南联大数百人旅行团,从长沙到云南,徒步3000多里,这样的壮举令今天的大学生汗颜。更发人深思的是,过路百姓,甚至土匪也主动对他们加以照顾,为民族之未来保存希望。跟随保卫学生的军队官兵,在完成任务后婉拒了学校的酬谢。如此义举,怎不动容。

作为史语所所长兼台大校长的傅斯年,临死前急着写文章拿稿费,让其妻买一条棉裤御寒;董作宾主持史语所建造办公大楼和宿舍工程,一晃几年过去,眼看一座座楼舍立起,而董家生活依然极其艰难。当时建筑业与学术机关的知识分子,很少搞建筑拿回扣。对比今世“站起一座楼,富起一群狗”或“建成一条路,倒下一群狗”,往事实不堪回首。

梁再冰最初报考清华大学,未被录取。林徽因曾怀疑清华判分有误,当通过有关人员调看女儿的试卷之后,认可无误,遂让梁改投北大,并被西语系录取。梁从诫报考清华建筑系,因2分之差未被录取,不得已改为历史系。后世很多人认为凭借梁思成夫妇的地位和权力,遂两个孩子心愿是件并不难办的事,但梁思成夫妇没有这样做。就当时的情形而言,清华乃至整个教育界的风气尚属清廉,还没有太大的歪风邪气,教授们的思想差不错都是这样,特殊的例子倒是少见。

当知识分子一个个被打成“右派”时,当他们一个个走上绝路自杀时,当文革后清华要为吴晗立雕像旋即遭到质疑时,我只想在说一句:历史终将还世人公道,即使需要一百年。

精选南渡北归读后感(通用19篇)篇四

这本书确实看的我有点头痛。睡觉前拿起来翻一下,慢慢的看,有时觉得很精彩有时觉得很无聊。估计作者得桐城派的真传,以考据为乐,引经据典,参考资料浩如烟海。这虽然不失为治学严谨,但是对于一个看热闹的门外汉来说则太过专业。

但是这本书,总体来说还是一本好书。在烽火连天的那个特殊年代,众多知识分子纷纷南迁。途中体现的赤子情怀和对钻研学问的热情,让我这个生于浮华的90后唏嘘不已。板凳坐得十年冷。耐得主寂寞还不够,他们还要拖着厚重的书箱躲避纷飞的流弹,在家人饿得头昏眼花时拒绝敌人的糖衣炮弹。虽然他们都是哈佛,耶鲁毕业的高材生,但是他们没有试图辗转他乡,以保一己之性命,而是选择回到在日本铁蹄蹂躏下的中国,与祖国共命运。

日本人说:“要想彻底征服中国,光是占领他们的领土,城市,财产是不够的。必须在精神上征服。”所以,日本人占领天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炸毁南开大学。随着日军南推,南开成为一片废墟,清华成为日本军营,众多高校被日本人占领。但是中国所谓“百无一处”的文人们却开始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学生迁徙,漫漫三千五百里,从北平长沙,从长沙到昆明,从昆明再到四川。一步一步,用脚来丈量中国这块多灾多难的土地。

西南联大,史上最辉煌的学校。南开校长张伯苓,清华校长梅贻琦,北大校长蒋梦麟组成了校董事会。傅斯年,陈寅恪,金岳霖,李济等组成了史上最豪华的明星老师阵容,而这个学校,也诞生了一批让世界为之瞩目的人才:杨政宁,李政道,王曾祺但是,这所辉煌的学校却只有茅草盖顶的校舍和寄人篱下的悲情。反观今天中国高校,财大气粗,不是亚洲最大食堂就是亚洲最豪华校舍,但是,在如此优良的学习环境中,现在能被称为大师的又有几人?在学术方面有了几分造诣甘愿留在祖国的又有几人?清华北大沦为美国在中国的最大人才收割机,国内学术腐败丑闻不断,要我如何对中国的学术有信心?读了这本书,才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做“大学之大,不在校舍之大,在于大师之大”了。

这本书有很多让我动容的小故事。

蒋介石在庐山开会,日军空袭炸楼,两名保安当场被炸死。蒋介石沉着冷静,不为所动,在风雨飘摇的小楼中继续开会。这让我了解了什么叫做“魄力”。

张自忠无力回天,自戕于日军前,日军敬重这位将军的人格,列队行军礼。中方为了抢回张自忠的遗体,派出一个师的军力强攻,以牺牲两百士兵的代价,抢回了将军遗体。看完,我热泪盈眶。这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做“军魂”。

陈寅恪在香港面对日军的讨好,“宁可饿死,不食周栗”。这让我知道了什么是“骨气”。

金岳霖潜心学问,对空袭警报置若罔闻。日军来袭,把它的楼都炸了,但是金完全没被外界影响,还是在一片废墟中读书写作,空袭过后,看着一片残骸,金才后怕不已。这让我知道了什么是“专注”。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有的让人快乐,有的让人心酸,有的让人苦涩,有的让人愤怒,但更多的是,对于那个逝去年代和大师们的深深敬意。

精选南渡北归读后感(通用19篇)篇五

岳南的《南渡北归》三部曲,全景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与民族精英多样的命运和学术追求,全景了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的剧烈变迁。慢慢读来,不知不觉被大师的情怀所感动。

各大院校师生纷纷南下西行之际,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赵忠尧突然来到梁家,对梁思成说自己刚从外地潜回北平,有约50毫克放射性镭还在清华实验室的保险柜中。如今北平沦陷,日军已经进入清华园,如果这个东西落入日本人之手,后果不堪设想。为此,赵忠尧想起梁思成这位“铁杆”校友有一辆雪佛兰牌小轿车,决定找梁帮忙,一同进入清华园。二人冒着生命危险,趁着夜色,潜入清华园,抢救出这关乎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科学珍宝。赵忠尧把盛满镭的铅筒放在一个咸菜坛子里,夹杂在逃难的人群中奔向长沙。他一路风餐露宿,蓬头垢面、破衣褴褛,丢掉了所有的行李,只有手中的咸菜坛子与他形影不离,双手磨出了道道血痕,如乞丐般到达临时大学办事处时,梅贻琦校长热泪盈眶……这是怎样的信念。

“九一八”事变之后,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就职演讲,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特别提醒师生“中国现在的确是到了紧急关头,凡是国民一份子,不能不关心的。……我们做教师做学生的,最好最切实的救国方法,就是致力学术,造成有用人才,将来为国家服务”……这是怎样的理念。

自离开北平南下,辗转近万里逃难,梁家几乎全部“细软”都丢光了,战前梁思成和营造学社同仁调查古建筑的.原始资料——数以千计的照片、实测草图、记录等,被他们视为最宝贵的财富,紧紧地带在身边,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在李庄上坝月亮田几间四面透风的农舍里,梁思成和患病的林徽因,一面讨论,一面用一台古老的、噼啪震响的打字机,撰写并绘制向西方世界科学地介绍中国古代建筑奥秘和成就的《图像中国建筑史》。这是怎样的坚守。

1935年主持殷墟侯家庄西北冈发掘的梁思永,肋膜炎病愈不久,白天里,他骑着自行车在各工地到处奔跑巡视。对于各工地在发掘中出现的新现象和产生的新问题,他随时都加以注意,加以解决。有时详细地指点助理员去做,有时甚至下坑亲自动手。晚上油灯下,他有时和工作人员谈论当天发觉中的新发现,有时查阅各人的田野记录簿,有时看着助理员们剔花骨等,有时整理当天出土品……常常忙碌到深夜。这是怎样的敬业。

68天的长途跋涉,“湘黔滇旅行团”的11名教师和290名学生,真正走出了象牙塔,进入到书本以外的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地质学家袁复礼教授,结合湘西、黔东一带的地形地貌,讲解河流、岩石的构造形成,以及黔西岩溶地貌和地质发育理论。闻一多指导学生收集当地民歌、民谣,研究不同民族语言,并对当地风土人情进行写生。北大化学系教授曾昭抡,每天自清晨走到傍晚,不走小道捷径,沿着盘山的沙石公路走,每当休息时,就坐下来写日记……这是怎样的言传身教。

这样的大师在书中比比皆是,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大师远去,再无大师”,但是我要说:大师虽去,情怀永在。

精选南渡北归读后感(通用19篇)篇六

中国人素来注重家风,注重家族的传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的好,整个社会风气才有好的基础,也只有每一个家庭的家风好,千万个家庭才能成为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在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文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生远。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子女的教育一直是重视。尽管对于传统家庭教育的方式,现在有很多批判的说法,但是对于子女的成人、成才的重视程度自古至今始终如一。

《南渡北归》浩浩荡荡地书写了一大批中国旧时代的文人大家的经历轶事,可歌可叹,这些风流人物自然是一位位大师,随着那个时代远去,他们已经在史界、文学界留名,对于他们的是非功过自不是我辈所能评说的,在这里不再赘述。

作为普通的读者,不妨就从一个教育者(家长)的角度去读去体会这本书,这样话,偌大的一本书,我找到了一个思考点来梳理自己的感受。既从家庭教育,家风传承方面入手。在作者洋洋洒洒的文字中,有不少篇幅都提到了这样一个辉煌的家族—————梁启超的家族。梁启超的子女后代可谓是人才辈出。大女梁思顺是文史学家,次女梁思庄,是著名的图书馆学家,三女梁思懿,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长子梁思成是建筑学家,次子梁思永是考古学家,三子梁思忠,西点军校毕业后担任炮兵校官,早逝,四子梁思达经济学研究者,五子梁思永著名的火箭控制学家。这一长串的名字可见梁氏家族所不同凡响的家族影响力。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尽管梁氏子女在发展上有梁思超作为文坛大咖显赫地位有关,但除此之外,梁启超在对于孩子教育的用心也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岳南的广泛罗列资料的《南渡北归》中可以读出一些事例。在梁启超为孩子梁思成和梁思永选择将来所学专业的时候,作为父亲的他进行了精心策划与安排,面对外国强而中国弱的现状,抱着以学术薪火传家立业的目的,为梁思成和梁思永选择了建筑和考古专业。“皆是为了让当时不受中国学术界重视的冷僻专业,能够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成长壮大。为中华民族在这一专业学问领域争一世界性名誉。”梁启超从国家的高度,为国家的前途命运、为国家的学术发展考虑。可见梁启超眼界不同,站的高度也就不一般。

另外他让思成和思永走同一条路(建筑和考古),提出了将来可以互得观摹之意,真是最好没有了。可见梁启超作为家长也并未只是为孩子指了一条路就算完了,而是考虑到自家孩子之间将来的相互照应,相互帮助,毕竟古话“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此方面考虑也不谓不周全。在两个孩子在国外学习期间,梁启超也不断的为他们去留心观察找寻锻炼的机会。他打算让梁思永“丰富古文化的知识,多参观几个新成立的博物馆,然后再去欧洲深造几年,那时再回国于田野考古这门学科一世身手。”作为一名家长,尽管我们反对说包办孩子的未来路途,但是我们又不能放弃做家长的责任,因为一个家族的发展,一代人是站在另一代人的肩膀上成长起来的,作为我们承载着的后辈的家长来说,应该尽自己能力为孩子们去找寻发展的机会,提供锻炼的机会,这一点梁启超可谓是表率。

而一旦选定了目标,我们就要为孩子的发展不断加油鼓劲,为他们指点迷津,做好引路人。文中提到,在1927年梁思成曾向父亲梁启超写信询问,“自己与弟弟所学的专业与国家民族进步到底有没有用?”梁启超回答,“这个问题很容易解答,试问开元天宝间李白、杜甫与姚崇、宋璟比较,其贡献于国家者孰多?为中国文化史及全人类文化史起见,姚、宋之有无,算不得什么事;若没有了李、杜,试问历史减色多少呢?”又有语,“我也并不是要人人都做李、杜,不做姚、宋,要之,要各人自审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靖献于社会,人才经济莫过于此。思成所当自策厉者,惧不能为我国美术界作李、杜耳。如其能之,则开元、天宝间时局之小小安危,算什么呢?”

“知子莫若父”,梁启超正是熟知儿子的脾气秉性,才为他们选择这样的未来。但是教育孩子成长的历程中,一代大儒也无不在渗透着梁家拳拳爱国之心。为振兴祖国落后的科学,并在这门科学上为祖国争得世界性名誉和地位。受此影响,梁氏兄弟一生都在为这个理想而奋斗。他们在自己的专业所能之处,为国家及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也应了那句“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如刀”。

说了梁家,再说说曾家。曾家,我们会不约而同的`想到曾国藩。的确《曾国藩家书》太出名了,曾家的名望在曾国藩时代算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曾国藩讲求耕读持家,并以此作为家训提出了“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曾国藩也在书中记录到,予生平于伦常中,惟兄弟一伦报愧犹深,盖父亲以其所知者尽以教我,而我不能以吾所知者,尽教诸弟,是不孝之大也。曾国藩一生崇尚功名,更重视修身齐家之道。常说科名有无迟早,总有前定,丝毫不能勉强,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修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勤奋好学,知书达理,吃千般苦读万卷书,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这类家训名言比比皆是。

还有一点要紧地,就是郭大家长提出每房的长孙不论孙男孙女,她都要带到身边,以便接受教育。书中提到一件事很有意思,“在1920年,曾昭抡与其兄曾昭承同时考上了庚款留学生,即将赴美国读书时,家族姑母大表反对,对陈母说:“他们将来在番邦招了驸马,你怎么办”。曾母表示招驸马事小,留洋事大,坚决让儿子放洋。”郭的境界又见一斑。

古人一直有“闺闱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与“妻贤夫祸少,妻贪夫招罪”等之说。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也说过:“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手中。”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断言:“如果你在家教育儿子,就是在教育公民了,如果你在家培养女儿,那就是在培养整个民族。”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对于母亲的重视也尤为重视,“妇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没有妇女,就没有人类,就没有社会”。在曾氏家族的家庭教育中,郭筠把母亲的作用、祖母的作用诠释的淋漓尽致。

当然书中的两个家族只是中华民族百家姓中的很小一部分,但是从这两个分支的昌盛来看,我们作为各自家族中的一份子,有必要汲取优秀的教育经验,为子孙的兴旺做出该有的贡献。再往长远一些看,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国是千万家,每个人都有让自己家族昌盛的义务和责任,只有这样,千千万万的家兴旺起来,我们的国家才能富强起来。

精选南渡北归读后感(通用19篇)篇七

读完岳南所著《南渡北归》一书,洋洋洒洒三大本,回顾百年之前,时代洪流所裹挟的,一群读书人文化精英们的故事。他们的名字包括胡适、陈寅恪、王国维、傅斯年等等,也就是现在所谓的民国大师们,描绘他们的行状和风采。

从清末民初开始,重要的几个历史阶段,如民国建立到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到北伐战争,gmd夺得全国政权,再到抗战爆发,再到抗战胜利,然后内战爆发,gmd败退逃亡孤岛,逃岛之后一峡两岸不同的光景。大致那风起云涌的几十年可以分为这六个阶段。

书中所记载的众多人物生平,以及他们之间这样那样的关系。比较有趣的,如林徽因和徐志摩,和梁思成,和金岳霖的关系。

再有如斗士闻一多,早期的新月派诗人,法西斯分子,再到抗战后期完成的惊人的转变,不禁让人大吃一惊。原来人在不同的年龄环境心态的影响下,竟然能出现如此180度的转变。

再有如胡适,从爆得大名成为中国自由主义的领袖,再到抗战之前主张议和,再到抗战中出任驻美大使,为美国限制日本,并最终迫使日本偷袭珍珠港,立下不世之功。

或者像傅斯年一样,以自己豪迈的气概,成为胡适的过河卒子,在抗战军兴时,安排各种工作,为抗战后方的教学研究事业,也是立下不少功劳。

凡此种种,数不胜数。说几件自己比较在意的事。

王国维投湖自尽。所谓文化人,就是被文明归化的人。王国维作为一个古典主义的文化人,当过溥仪的老师,又深刻的沉浸在包括清代在内的中国古典文化之中。北伐战争时,北伐军节节胜利,他感觉北方的传统文化必然被新文化取代,而自己也可能成为攻击的对象而受屈辱,在悲伤与惊恐中,选择投湖自尽也就不是不能理解了。

再一个,梁思永抗战中病重,无钱无药医治,傅斯年多方奔走,写信给国民党高层,希望他们为国家计,为人才计,不要因为其父梁启超的原因(梁是保皇党,后又当了北洋政府的教育部长,于国民党是一贯对立),而见死不救。最后是蒋介石拨了自己两万元私帑,救了梁思永一命。

再一个,胡适这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被定为战犯,自己他对面包自由的论断,着实精彩。没有自己深刻的思考,是不可能对人,对社会有如此准确的洞见的。而后三十年间,一帮趋炎附势的小人,鸡犬升天嚣张一时,却最后困得关牛棚坐飞机,多少人惨死,自杀,被逼疯,在大好的年纪却没有学术成果,也是他们热衷于权力的报应吧,也是那一批学人的不幸。

人是文明的载体,只要中华文明还有内在的生命力,无论作为载体的人生活在哪里,无论他是什么民族和国籍,在他的身上都是中华文明的延续。

有一幕,抗战之时学生转移,要渡过一条河流,天上有飞机轰炸,国军士兵背着学生趟过河流,这就是一个国家对文明种子的保护。

另一幕,在吃不饱穿不暖,还有飞机轰炸,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护的情况下,学生在努力学习,努力的做着研究。

一个国家对文明文化延续的重视和保护,一个民族对传统和现代的学习和研究。有此两点,中华文明就不会断绝。

人生三不朽,立德立言立功。年轻人大丈夫自然当纵横四海,闯出一片天地。但事业有顺利也有不顺利,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著述立说也可为文明作贡献。再差一些,大环境不允许你有独立人格自由思想,那也要维护自己的尊严,爱人先爱己。智者不立于危墙之下,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那也要保住自己的那点德,这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做人的底线。

精选南渡北归读后感(通用19篇)篇八

《南渡北归》讲了民国时期大学教授和学生在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图书,文物转移到西南地区,抗战胜利后再北上的故事,全册分为《南渡》、《北归》、《离别》三部。书中,一个个坚韧绚烂的生命,在历史的丰碑上,刻下记忆。

全书开始于沦陷后的北平,屈辱与尊严,征服与抗争。每一个人,都是毫无杜撰有血有肉的人。这批人,他们护送中国文物和大学图书在烽火下南渡。在军阀混战,中日战争的硝烟中描绘出中国最初的考古,建筑轮廓。也在山区的艰难环境下完成生物科学实验。本该在优越实验室中完成的任务,他们在颠沛流离中仍不放弃。他们,让“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在这古老的大地上生根萌芽。

正因为有这批坚守信念的大师们,当我们再去凝视这段沉浸在深渊的历史时,才会看到屈辱不堪之外的风骨凛然,这是中国式的风骨,是对家国情怀的深刻诠释。

在逃亡路上,为了不丢弃人才培养,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成的西南联大。在艰难的日子里讲课声常伴随敌机的轰炸,师生们却把躲防空洞的事儿风趣地写成对联“人生几何,恋爱三角。见机而作,入土为安。”晚上停电时,刘文典就一袭长衫,对月讲《月赋》。但却这么艰难的日子里,它为祖国培养了多少人才。

解放战争时,梁思成焦灼地在楼上转圈,一看到有飞机在北平上空飞旋,就喃喃道:“完了完了,这些古建筑要全完了。”罗哲文回忆,梁思成在二战末期经常抱着日本地图标注古建筑所在,并把地图交给美军请求他们不要轰炸这些人类共同的遗产。日本知晓后极为感激——梁思成此时却早已死去多年。

看过一张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照片——他们坐在檐上,并肩笑望镜头,林穿着合体的旗袍,脚下踩着一双平底布鞋,他们正进行维修测量工作。那时候,所有的笑容都是发自内心的欣然。看照片的人关心的不会是林徽因的脸蛋长得美不美,也不会是照片拍的模糊而没有色彩。它展现的是中国大师们的坚定信念,在一个古国的土地上,用生命的时间抢记建筑的记印。

书本仍在读,它在慢慢展现更完整更浩瀚的中国,我想,这就是梁思成和《南渡北归》的意义吧。

精选南渡北归读后感(通用19篇)篇九

近四十年光景,中国烽火连天,风雨飘摇。最后一批大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胡适、傅斯年以及卷滚在大潮里的众生学者,从历史的苍茫中走来,又消失在那幽暗尽头。这样情形下,一大批知识分子、学界精英奔波向祖国西南,从长沙到昆明,从昆明到蒙自、李庄,在几近食不果腹时,仍专心学术,不忘民族复兴,用知识去触摸那“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

一个月的时间,仅仅看完了第二部,感慨颇多,我感受最深的还是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精神。从知识分子身上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许多富有才华的知识分子,他们在国外取得学位后,大多选择回国,即使当时的中国非常落后,生活条件比现在差很多,但这些优秀的知识分子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国,为国家服务,他们认为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从民国知识分子那一代身上我看到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

这正是我们当前最缺乏的,当前社会,拜金主义盛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国的留学生大部分选择在国外,中国是世界上人才流失最严重的国家。

大师们求学所为中华民族之崛起,故而不计个人得失而从容投身祖国怀抱,且在条件非常艰苦前提下,做出伟大功绩和壮举,将以八股论优劣的时代,翻开中华民族的新篇章。他们从海外归来,谱写历史,创造辉煌,这二三十年代产生我国至今都是最好的大学,甚至在抗战的艰苦时期,由清华、北大、南开组建的.西南联大仍是中国大学史上的光辉。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赫然印在封面最显眼处的几个大字,貌似决绝地渗出那时代下的万般无奈与凄凉。曾离我们很近的大师们,当时光逝去,他们生命是远去了,但其卓绝的贡献和高贵的灵魂却却与年轮共生,“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读罢《南渡北归》,掩卷而思,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大师们令人仰止的高大身影,光辉深邃的文化造诣,起伏多舛的命运转折,无不让人在深深的感慨之后又久久难以释怀!

精选南渡北归读后感(通用19篇)篇十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提到中国内部的动乱时期除了打打杀杀的士兵将领,文人学士的存在是必不可少且不可忽视的。他们的精神从不动、毫不畏惧。

不忍忆王国维大师的投湖而死。一天的安详平常,却被那投湖一声脆响刺的干干净净。头陷淤泥足可见王大师一心求死的态度之坚决精神之强大。正如这句“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让人久久从难以回神。

是的,或许在平凡人眼里,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然而,这正是大师超越平凡人的地方。作者认为王氏真正的死因,是殉文化而死,是不忍见到即将衰亡的中国文化那令人心酸的悲怆结局而死,其一死是对当时混乱无序的时局和世风日下的现实作出的近似“尸谏”的抗争。

简单一句话,如醍醐灌顶,点醒了我。原来,文化的力量可以这么强大。原来,文学大师沉默的反抗是这么的让人震撼。当然,志同道合的人更能理解对方,并给予最真实的赞扬。难怪陈寅格一句道破:“凡一种文化,值此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受之苦痛亦愈甚;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再说到另一位国学大师梁启超。从教科书上我们也对梁启超的爱国、他的先进思想充满敬佩。从《南渡》中,再一次认识更加生动的梁启超大师。他看到世界范围的考古学迅速发展,而号称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境内,从事考古工作的人都是以各种名义来华的外国学者。他对这种现状颇为不满和不服气,很希望有中国人自己出面做这一工作。他认为“以中国地方这样大,历史这样久,蕴藏的古物这样丰富,努力做下去,一定能于全世界考古学上占有极高的位置。”这种自信与魄力让人折服,也唤起了我们普通人对大中国、对自己的信心。

他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而且将自己两个孩子培养成中国历史上又两个杰出人才。

李济,也正是因在文化思想上的共鸣,而和梁启超走到一起,成为相差23岁的挚友。

“以考古家眼光看中国,遍地皆黄金,可惜没人会捡。”从李济这形象的一句话便可一眼看出他的思想辽远,以及与梁启超的相契合。当然,更加相像的还是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

“学术是天下之公器,中外合作是可以的,而且在当时条件下还是必需的,但古物是公有的,而且是国有的。”李济先生的.国际地位与国际眼光并没有使他在爱国,在维护国家权益上做任何让步。

我想,因思想的共鸣而结成的友谊是绝对纯粹而坚定的。而因血液中流淌的中国血液而氤氲而生的爱国之忠情,更是让中国爱国人士自发的团结及渴望和平。

文化的力量非常强大,强大到是人力无法控制与收敛的。我们不能小瞧它,更不能忽略它,我们所能做的,是利用并发扬它。

精选南渡北归读后感(通用19篇)篇十一

其实《南渡北归》有三本书,第一部《南渡》、第二部《北归》、第三部《别离》。战火纷飞的年代,傅斯年、胡适、陈寅恪、李济、梅贻琦、梁启超、梁思成、童第周、董作宾、郭沫若、王国维等国之大师,为祖国而奔走,为民族崛起而奋发。想当年,他们也曾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精力充沛的想要在各自的领域开创一番事业可在人生最该得意的时刻,却遭受日军侵华带来的国破家亡的痛苦,万里迁徙,在西南一隅忍受贫困疾病,为中华民族保存文化血脉。抗战胜利后,本该欢天喜地继续自我的事业,怎奈又逢国共内战。民国时期的大师们,在他们一生中,遭受了很多的艰难困苦,在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折磨下,依然能够勤于治学,并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做出如此辉煌的成绩,不得不给人以很大的震撼。

有时为大师的趣事儿逗乐,王国维担任清华四大导师前特意跑到溥仪那里请示。有时为大师的决绝震撼,“思想如不自由,毋宁死耳”的王国维毅然地投湖自尽。童第周的形象也鲜活了起来,他不再只是著名的生物学家,还是在田垄边卷起裤管和妻子一齐捉青蛙的李庄人。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那些在李庄生活的知识分子开心的走向街头的描述也令人为之深深感动。也更加深刻地去理解甲骨文的发掘与识别对中国历史的意义。那些大师们不仅仅只是名字印在脑海里了,他们事无巨细的生活呈现了活灵活现的人物。还有一些可能被我们误解的历史在那里也被澄清。

读这本书的时候思绪万千,却发现写读后感时却无从下手,资料太多,自我功力有限,不知如何讲起,如何总结,说一些感悟吧。我看南渡时是最活力的,虽然战火纷飞,但每个人都是活力四射,眼中充满光芒的,他们为国家保留礼貌的火种。北归是有些伤感,离别是极度伤感。南渡、北归、离别,人生也就几十载,折腾着、折腾着,人老,发白,曲终人散。也能够说这是一本带有情绪的中国近现代史,三本书看完除了对大师们有了比较形象地理解外,也对真实的历史有了必须的思考。人是活的,思想是自由的,而所有记载下来的东西都变成了死的,固化的,一味地尽信书不如无书。但所有记载下来的书都对我们有所指导,重要的是我们要有自我的确定与审美。

《阿甘正传》里说:我不觉得人的心智成熟是越来越宽容涵盖,什么都能够理解。相反,我觉得那应当是一个逐渐剔除的过程,明白自我最重要的是什么,明白不重要的是什么,而后,做一个简单的人。

精选南渡北归读后感(通用19篇)篇十二

中国人素来注重家风,注重家族的传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的.好,整个社会风气才有好的基础,也只有每一个家庭的家风好,千万个家庭才能成为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在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文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生远。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子女的教育一直是重视。尽管对于传统家庭教育的方式,现在有很多批判的说法,但是对于子女的成人、成才的重视程度自古至今始终如一。

《南渡北归》浩浩荡荡地书写了一大批中国旧时代的文人大家的经历轶事,可歌可叹,这些风流人物自然是一位位大师,随着那个时代远去,他们已经在史界、文学界留名,对于他们的是非功过自不是我辈所能评说的,在这里不再赘述。

作为普通的读者,不妨就从一个教育者(家长)的角度去读去体会这本书,这样话,偌大的一本书,我找到了一个思考点来梳理自己的感受。既从家庭教育,家风传承方面入手。在作者洋洋洒洒的文字中,有不少篇幅都提到了这样一个辉煌的家族-----梁启超的家族。梁启超的子女后代可谓是人才辈出。大女梁思顺是文史学家,次女梁思庄,是著名的图书馆学家,三女梁思懿,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长子梁思成是建筑学家,次子梁思永是考古学家,三子梁思忠,西点军校毕业后担任炮兵校官,早逝,四子梁思达经济学研究者,五子梁思永著名的火箭控制学家。这一长串的名字可见梁氏家族所不同凡响的家族影响力。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尽管梁氏子女在发展上有梁思超作为文坛大咖显赫地位有关,但除此之外,梁启超在对于孩子教育的用心也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岳南的广泛罗列资料的《南渡北归》中可以读出一些事例。在梁启超为孩子梁思成和梁思永选择将来所学专业的时候,作为父亲的他进行了精心策划与安排,面对外国强而中国弱的现状,抱着以学术薪火传家立业的目的,为梁思成和梁思永选择了建筑和考古专业。“皆是为了让当时不受中国学术界重视的冷僻专业,能够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成长壮大。为中华民族在这一专业学问领域争一世界性名誉。”梁启超从国家的高度,为国家的前途命运、为国家的学术发展考虑。可见梁启超眼界不同,站的高度也就不一般。

另外他让思成和思永走同一条路(建筑和考古),提出了将来可以互得观摹之意,真是最好没有了。可见梁启超作为家长也并未只是为孩子指了一条路就算完了,而是考虑到自家孩子之间将来的相互照应,相互帮助,毕竟古话“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此方面考虑也不谓不周全。在两个孩子在国外学习期间,梁启超也不断的为他们去留心观察找寻锻炼的机会。他打算让梁思永“丰富古文化的知识,多参观几个新成立的博物馆,然后再去欧洲深造几年,那时再回国于田野考古这门学科一世身手。”作为一名家长,尽管我们反对说包办孩子的未来路途,但是我们又不能放弃做家长的责任,因为一个家族的发展,一代人是站在另一代人的肩膀上成长起来的,作为我们承载着的后辈的家长来说,应该尽自己能力为孩子们去找寻发展的机会,提供锻炼的机会,这一点梁启超可谓是表率。

而一旦选定了目标,我们就要为孩子的发展不断加油鼓劲,为他们指点迷津,做好引路人。文中提到,在1927年梁思成曾向父亲梁启超写信询问,“自己与弟弟所学的专业与国家民族进步到底有没有用?”梁启超回答,“这个问题很容易解答,试问开元天宝间李白、杜甫与姚崇、宋璟比较,其贡献于国家者孰多?为中国文化史及全人类文化史起见,姚、宋之有无,算不得什么事;若没有了李、杜,试问历史减色多少呢?”又有语,“我也并不是要人人都做李、杜,不做姚、宋,要之,要各人自审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靖献于社会,人才经济莫过于此。思成所当自策厉者,惧不能为我国美术界作李、杜耳。如其能之,则开元、天宝间时局之小小安危,算什么呢?”

“知子莫若父”,梁启超正是熟知儿子的脾气秉性,才为他们选择这样的未来。但是教育孩子成长的历程中,一代大儒也无不在渗透着梁家拳拳爱国之心。为振兴祖国落后的科学,并在这门科学上为祖国争得世界性名誉和地位。受此影响,梁氏兄弟一生都在为这个理想而奋斗。他们在自己的专业所能之处,为国家及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也应了那句“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如刀”。

说了梁家,再说说曾家。曾家,我们会不约而同的想到曾国藩。的确《曾国藩家书》太出名了,曾家的名望在曾国藩时代算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曾国藩讲求耕读持家,并以此作为家训提出了“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曾国藩也在书中记录到,予生平于伦常中,惟兄弟一伦报愧犹深,盖父亲以其所知者尽以教我,而我不能以吾所知者,尽教诸弟,是不孝之大也。曾国藩一生崇尚功名,更重视修身齐家之道。常说科名有无迟早,总有前定,丝毫不能勉强,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修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勤奋好学,知书达理,吃千般苦读万卷书,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这类家训名言比比皆是。

还有一点要紧地,就是郭大家长提出每房的长孙不论孙男孙女,她都要带到身边,以便接受教育。书中提到一件事很有意思,“在1920年,曾昭抡与其兄曾昭承同时考上了庚款留学生,即将赴美国读书时,家族姑母大表反对,对陈母说:“他们将来在番邦招了驸马,你怎么办”。曾母表示招驸马事小,留洋事大,坚决让儿子放洋。”郭的境界又见一斑。

古人一直有“闺闱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与“妻贤夫祸少,妻贪夫招罪”等之说。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也说过:“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手中。”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断言:“如果你在家教育儿子,就是在教育公民了,如果你在家培养女儿,那就是在培养整个民族。”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对于母亲的重视也尤为重视,“妇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没有妇女,就没有人类,就没有社会”。在曾氏家族的家庭教育中,郭筠把母亲的作用、祖母的作用诠释的淋漓尽致。

当然书中的两个家族只是中华民族百家姓中的很小一部分,但是从这两个分支的昌盛来看,我们作为各自家族中的一份子,有必要汲取优秀的教育经验,为子孙的兴旺做出该有的贡献。再往长远一些看,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国是千万家,每个人都有让自己家族昌盛的义务和责任,只有这样,千千万万的家兴旺起来,我们的国家才能富强起来。

精选南渡北归读后感(通用19篇)篇十三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南渡北归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人素来注重家风,注重家族的传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的好,整个社会风气才有好的基础,也只有每一个家庭的家风好,千万个家庭才能成为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在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文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生远。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子女的教育一直是重视。尽管对于传统家庭教育的方式,现在有很多批判的说法,但是对于子女的成人、成才的重视程度自古至今始终如一。

《南渡北归》浩浩荡荡地书写了一大批中国旧时代的文人大家的经历轶事,可歌可叹,这些风流人物自然是一位位大师,随着那个时代远去,他们已经在史界、文学界留名,对于他们的是非功过自不是我辈所能评说的,在这里不再赘述。

作为普通的读者,不妨就从一个教育者(家长)的角度去读去体会这本书,这样话,偌大的一本书,我找到了一个思考点来梳理自己的感受。既从家庭教育,家风传承方面入手。在作者洋洋洒洒的文字中,有不少篇幅都提到了这样一个辉煌的家族-----梁启超的家族。梁启超的子女后代可谓是人才辈出。大女梁思顺是文史学家,次女梁思庄,是著名的图书馆学家,三女梁思懿,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长子梁思成是建筑学家,次子梁思永是考古学家,三子梁思忠,西点军校毕业后担任炮兵校官,早逝,四子梁思达经济学研究者,五子梁思永著名的火箭控制学家。这一长串的名字可见梁氏家族所不同凡响的家族影响力。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尽管梁氏子女在发展上有梁思超作为文坛大咖显赫地位有关,但除此之外,梁启超在对于孩子教育的用心也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岳南的广泛罗列资料的《南渡北归》中可以读出一些事例。在梁启超为孩子梁思成和梁思永选择将来所学专业的时候,作为父亲的他进行了精心策划与安排,面对外国强而中国弱的现状,抱着以学术薪火传家立业的目的,为梁思成和梁思永选择了建筑和考古专业。“皆是为了让当时不受中国学术界重视的冷僻专业,能够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成长壮大。为中华民族在这一专业学问领域争一世界性名誉。”梁启超从国家的高度,为国家的前途命运、为国家的学术发展考虑。可见梁启超眼界不同,站的高度也就不一般。

另外他让思成和思永走同一条路(建筑和考古),提出了将来可以互得观摹之意,真是最好没有了。可见梁启超作为家长也并未只是为孩子指了一条路就算完了,而是考虑到自家孩子之间将来的相互照应,相互帮助,毕竟古话“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此方面考虑也不谓不周全。在两个孩子在国外学习期间,梁启超也不断的为他们去留心观察找寻锻炼的机会。他打算让梁思永“丰富古文化的知识,多参观几个新成立的博物馆,然后再去欧洲深造几年,那时再回国于田野考古这门学科一世身手。”作为一名家长,尽管我们反对说包办孩子的未来路途,但是我们又不能放弃做家长的责任,因为一个家族的发展,一代人是站在另一代人的肩膀上成长起来的,作为我们承载着的后辈的家长来说,应该尽自己能力为孩子们去找寻发展的机会,提供锻炼的机会,这一点梁启超可谓是表率。

而一旦选定了目标,我们就要为孩子的发展不断加油鼓劲,为他们指点迷津,做好引路人。文中提到,在1927年梁思成曾向父亲梁启超写信询问,“自己与弟弟所学的专业与国家民族进步到底有没有用?”梁启超回答,“这个问题很容易解答,试问开元天宝间李白、杜甫与姚崇、宋璟比较,其贡献于国家者孰多?为中国文化史及全人类文化史起见,姚、宋之有无,算不得什么事;若没有了李、杜,试问历史减色多少呢?”又有语,“我也并不是要人人都做李、杜,不做姚、宋,要之,要各人自审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靖献于社会,人才经济莫过于此。思成所当自策厉者,惧不能为我国美术界作李、杜耳。如其能之,则开元、天宝间时局之小小安危,算什么呢?”

“知子莫若父”,梁启超正是熟知儿子的脾气秉性,才为他们选择这样的未来。但是教育孩子成长的历程中,一代大儒也无不在渗透着梁家拳拳爱国之心。为振兴祖国落后的科学,并在这门科学上为祖国争得世界性名誉和地位。受此影响,梁氏兄弟一生都在为这个理想而奋斗。他们在自己的专业所能之处,为国家及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也应了那句“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如刀”。

说了梁家,再说说曾家。曾家,我们会不约而同的想到曾国藩。的确《曾国藩家书》太出名了,曾家的名望在曾国藩时代算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曾国藩讲求耕读持家,并以此作为家训提出了“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曾国藩也在书中记录到,予生平于伦常中,惟兄弟一伦报愧犹深,盖父亲以其所知者尽以教我,而我不能以吾所知者,尽教诸弟,是不孝之大也。曾国藩一生崇尚功名,更重视修身齐家之道。常说科名有无迟早,总有前定,丝毫不能勉强,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修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勤奋好学,知书达理,吃千般苦读万卷书,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这类家训名言比比皆是。

还有一点要紧地,就是郭大家长提出每房的长孙不论孙男孙女,她都要带到身边,以便接受教育。书中提到一件事很有意思,“在1920年,曾昭抡与其兄曾昭承同时考上了庚款留学生,即将赴美国读书时,家族姑母大表反对,对陈母说:“他们将来在番邦招了驸马,你怎么办”。曾母表示招驸马事小,留洋事大,坚决让儿子放洋。”郭的境界又见一斑。

古人一直有“闺闱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与“妻贤夫祸少,妻贪夫招罪”等之说。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也说过:“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手中。”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断言:“如果你在家教育儿子,就是在教育公民了,如果你在家培养女儿,那就是在培养整个民族。”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对于母亲的重视也尤为重视,“妇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没有妇女,就没有人类,就没有社会”。在曾氏家族的家庭教育中,郭筠把母亲的作用、祖母的作用诠释的淋漓尽致。

当然书中的两个家族只是中华民族百家姓中的很小一部分,但是从这两个分支的昌盛来看,我们作为各自家族中的一份子,有必要汲取优秀的教育经验,为子孙的兴旺做出该有的贡献。再往长远一些看,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国是千万家,每个人都有让自己家族昌盛的义务和责任,只有这样,千千万万的家兴旺起来,我们的国家才能富强起来。

精选南渡北归读后感(通用19篇)篇十四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提到中国内部的**时期除了打打杀杀的士兵将领,文人学士的存在是必不可少且不可忽视的。他们的精神从不动、毫不畏惧。

不忍忆王国维大师的投湖而死。一天的安详平常,却被那投湖一声脆响刺的干干净净。头陷淤泥足可见王大师一心求死的态度之坚决精神之强大。正如这句“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让人久久从难以回神。

是的,或许在平凡人眼里,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然而,这正是大师超越平凡人的地方。作者认为王氏真正的死因,是殉文化而死,是不忍见到即将衰亡的中国文化那令人心酸的悲怆结局而死,其一死是对当时混乱无序的时局和世风日下的现实作出的近似“尸谏”的抗争。

简单一句话,如醍醐灌顶,点醒了我。原来,文化的力量可以这么强大。原来,文学大师沉默的反抗是这么的让人震撼。当然,志同道合的人更能理解对方,并给予最真实的赞扬。难怪陈寅格一句道破:“凡一种文化,值此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受之苦痛亦愈甚;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再说到另一位国学大师梁启超。从教科书上我们也对梁启超的爱国、他的先进思想充满敬佩。从《南渡》中,再一次认识更加生动的梁启超大师。他看到世界范围的考古学迅速发展,而号称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境内,从事考古工作的人都是以各种名义来华的外国学者。他对这种现状颇为不满和不服气,很希望有中国人自己出面做这一工作。他认为“以中国地方这样大,历史这样久,蕴藏的古物这样丰富,努力做下去,一定能于全世界考古学上占有极高的位置。”这种自信与魄力让人折服,也唤起了我们普通人对大中国、对自己的信心。

他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而且将自己两个孩子培养成中国历史上又两个杰出人才。

李济,也正是因在文化思想上的共鸣,而和梁启超走到一起,成为相差23岁的挚友。

“以考古家眼光看中国,遍地皆黄金,可惜没人会捡。”从李济这形象的一句话便可一眼看出他的思想辽远,以及与梁启超的相契合。当然,更加相像的还是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

“学术是天下之公器,中外合作是可以的,而且在当时条件下还是必需的,但古物是公有的,而且是国有的。”李济先生的.国际地位与国际眼光并没有使他在爱国,在维护国家权益上做任何让步。

我想,因思想的共鸣而结成的友谊是绝对纯粹而坚定的。而因血液中流淌的中国血液而氤氲而生的爱国之忠情,更是让中国爱国人士自发的团结及渴望和平。

文化的力量非常强大,强大到是人力无法控制与收敛的。我们不能小瞧它,更不能忽略它,我们所能做的,是利用并发扬它。

精选南渡北归读后感(通用19篇)篇十五

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晉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風景不殊」,晉人之深悲;「還我河山」,宋人之虛願。吾人爲第四次之南渡,乃能於不十年間,收恢復之全功。庚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薊北。此其可紀念者四也。

书的封面有个副标题(大师远去再无大师)吸引着我一本本的读下去,来探索验证这个答案。

此书共有三本,分别是南渡-北归-离别,越读到后面越沉重,它呈现了从日本侵略中国开始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20世纪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在剧烈的历史变迁中的结局。处处引证、各处搜罗,相对真实地还原了梁启超、胡适、陈寅恪、傅斯年、梁思成等等知识分子的生活、学术、精神与情操,全景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流亡西南的大师们感伤的命运。

读第一本的时候,印象深刻的是,中华民国初年学风极盛,海龟众多,大师辈出,办学恪守学术之自由独立之精神,学术研究蔚然成风,真可谓人才济济,但随着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大师们只得叹声无奈地踏上那悲壮而浩大的南渡之旅。在西南联大那么艰苦的教学环境下,依然激情四射地给学生们讲课,连“跑警报”跑的都很浪漫,苦难让师生们变得更加坚韧,让中华文明的血脉得以延续,并相继走出了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和李政道。而对比我们今天的年轻人,这么好的学习条件,生活衣食无忧,却少有大师们的成就,真是要感到惭愧啊!

经全国军民与知识分子的共同奋战,终于赢来了抗战的全面胜利,南渡之后的北归,本可以快慰人心,可谁又想到不出三年,内战爆发,大师们的命途依旧多厄,又需做出一次无奈地人生抉择,忍痛别离,自此天各一方,海峡两岸遥遥相望,命运从此不同。

最后一部离别,是一个不堪回首的年代,百废待兴需重建,而在大陆的知识分子则需要迎接一场又一场的运动,人性的贪婪展现的是和战争一样的残暴,让我们在运动中送走一位位大师;而在台湾的傅斯年、梅贻崎、胡适等也纷纷驾鹤西去,相继离别。

大师们虽已远去,但其卓绝的贡献和高昂的灵魂是永存的,面对国难、国乱,他们所呈现出来的那种勇气和力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坚守信仰,无问东西。

精选南渡北归读后感(通用19篇)篇十六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终于将厚厚的一大本书,《南渡北归》第一部看完了。

这是一部写大家,大师的书,太应该看了,而且应该早点看。我看的虽晚了,但终归是看了,并收获满满。

《南渡北归》一共分三部,第一部是《南渡》,第二部是《北归》,第三部是《离别》。《南渡》应该是最难的吧?因为后面两部还没有看。《南渡》是因为日本侵略的原因,整个政治,经济和教育都向南方转移,称为南渡。

战争,本身就很可怕,在战争中逃难,就更难了。知识分子,拖家带口,前途未卜?作为读书人,授课人,走到哪里都会带着书。最惨的要数陈寅恪了,从日军铁蹄下抢救出来的书籍,一批在运输途中被换成砖头,一批被烧成灰烬,陈寅恪一次次被打击,昏厥过去。这些书,是陈寅恪经过批注的书,倾注了他的心血和智慧,稍加整理便是一部部惊世骇俗的大作。

作为世界级的大家,三百年仅此一人的陈寅恪,被英国皇家学会授予研究员职称,还被牛津大学聘为教授,请陈寅恪去牛津大学主讲汉学。这是牛津大学创办三百年多年第一次聘请中国学者为专职教授。全欧洲的汉学家听说陈寅恪要去讲课,纷纷跑去准备听课。由于二战的爆发,陈寅恪未能成行,被困在香港。

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蔡元培,胡适,梁启超,蒋梦麟,梅贻琦,朱家骅,叶企孙,李济,陶孟和,傅斯年,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徐志摩,鲁迅,冰心……数不过来的大师,大家和名人。看他们的人生成长经历和学习过程是一种享受,佩服的同时,也有对自己的激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了解和学习这些大师太有必要了。

过去,对其中的一些大师盲目崇拜,看了《南渡北归》知道了很多,也开始学习甄别了。因为这是一部关于历史的书籍,包含了很多历史记录和资料。历史,除了记录,还是一面镜子,形形色色的人留在了里面。

这些被称为中国最后一批的大师们,在《南渡》的过程中书写了新的历史篇章,而且都是实实在在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最能看出每个人的本质和特点,非常珍贵。

特别喜欢这本书,特别是关于陈寅恪等大师的部分,还有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和徐志摩,这些人之间的关系,与传说中的有所不同,是很值得羡慕的那种高尚的品格和关系。

接下来的`两部《北归》和《离别》也是厚厚的,慢慢看吧。

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这样的书,看不够,还想看。

精选南渡北归读后感(通用19篇)篇十七

《南渡北归》是一本描绘大师的佳作,虽然在我看来,许多大师的风骨并没有表现得太淋漓尽致,是零散、琐屑的片段构成了一个个大师的剪影。梁启超,只是众多大师中的一位,但对我个人而言,他是主角。

梁启超的一生,似乎都在与变革、混乱的时代背景联系在一齐,他在慌乱中逃亡,在变革中崛起,他曾在一系列文章中对奴隶性的表现、产生根源及其严重危害作了系统、深入的剖析。在与革命派论战的过程中,梁启超创造了一个新词:中华民族。他在《历史上中华民族之观察》一文中,七次使用了“中华民族”这一词。他认为,中国人家庭观念、乡土观念浓厚,但毫无国家意识,只明白服从权威和统治者,不知服从国家和主义。他在那些举国困苦的年代,为了中国文学的未来而担忧,他一面主张引进西学,一面主张中国人要学会创新,在那段动荡不安的岁月里,梁启超拿起文学的笔,书写下了他的新思想。岁月的流年带走的是他青涩的无知和淡淡的无奈,陨落的梦想是凋落的栀子花,芳华犹在,悠悠地飘落,跃然于脑海的信念是青春最完美的记忆,在成长中沉淀却不消逝。记录下的缱绻是生命中悠长的河。少年的梦想在风中实现。

大时代中的大人物和小人物。

也是一个时代的远去。

一本书的好,不再于别人对他的评价,而在于它对我们心灵的升华,《南渡北归》让我明白,纵使路途坎坷,但中华民族有一种精神叫勇往直前;纵使前途渺茫,但中华民族有一种精神叫坚持不懈;纵使北归无期,但中华民族有一种精神叫坚强不息。

精选南渡北归读后感(通用19篇)篇十八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被人们成为“大师”,这个称号越来越廉价,只要是稍微有点儿能耐的人都能在这个社会上被叫一声“大师”。大师真的有那么廉价吗?大师真的有很多吗?显然不是。而事实是,不是大师变多了,而是社会上的浮躁之气变多了。一直以来,“大师”这两个字,于我而言乃是重若千斤,绝不是如今这般轻浮荒率的外号。这就是我去读《南渡北归》的原因,在这本书里,岳南先生完整地向世人解释了何谓“大师”。

全书一共几百万字,字数很多,但字字如玑。讲述了一群能真正称得上“大师”的大师们波澜壮阔的样子。通篇阅读下来之后,给我的第一感觉不是有设么感想,而是解脱。全书从头到尾的气氛都是苦闷,压抑,沉郁。从抗日战争,日本侵略者惨无人道的烧杀掳掠,祖国大地惨遭践踏,城市的沦陷与百姓的伤痛;到西南联大的一群大师们,在民族危难之际的艰难与鉴定;再到解放前夜,大师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与信念,选择了在海峡两岸的离别之苦······与其说是在描写大师们的意志,不如说是在描写大师们的挣扎!

然而大师就是大师,在挣扎中,人能够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在艰难岁月里,时时刻刻想的是国家和民族。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傅斯年、陈寅恪······他们拥有的渊博知识然他们在各自的学术领域上是专家、是博士,继而加上他们伟大的品格和情操,这才成就了“大师”之称号。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既做到了“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又做到了“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他们才是真正的大师!

所谓大师,不仅是个人之伟大,更要有超凡之贡献。在我看来,大师们最伟大最深远的影响莫过于教育事业。《南渡北归》全书精彩的地方有很多,令我印象最深的一段就是描写蔡元培的北大,那时的北大,云集了当时中国可以说是所有的大师,野无遗坚,表现出一副百花齐放、学术自由的天地。我很羡慕当时的那群学生,有这样好的大师们指导,有这样好的学习氛围。于是,这群北大学生,绝大多数后来都成为了一代英才,也参与到了新中国的建设中去,这就是大师的力量。书中有一段描写我记忆犹新:梅贻琦到职,发表了“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的著名演讲。同时强调大学教育“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的办学理念。看到了吧,我们中国当今的教育理念早在民国那群大师的手上就已经被奠定 ,这就是大师。

那么,现在回答我的问题:何谓“大师”?《南渡北归》给了大家一个简单的答案,坚贞的学者即为大师。

惜哉,当今真正的学者有几何?其坚贞者有几何?为何再难有人比肩鲁迅、胡适?当今之大师,少也!

也罢,既然回不到那个时代,就让现在变得更好吧。少一点浮躁,多一点淡泊;少一点知识分子的傲气,多一点文人的傲骨。新的大师是迟早的事儿。

感谢《南渡北归》给我们的答案。

精选南渡北归读后感(通用19篇)篇十九

读别人的人生,写自己的感悟。看到大部队都读完了《南渡北归》,我很汗颜,并没有读完,才到第六章。

看来我暑假时间利用率有点低,不给自己找借口。虽然只是阅读到第六章,感受还是深刻的。阅读《南渡北归》让我对民国到新中国建立之前这段历史有了更详细的了解;也对那时候的伟人有了更仰慕的敬意;更对那时候的苦难有了更醍醐灌顶的痛和悟。拥有和平年代的我们,该何去何从,该为自己和社会做些什么。先辈们用血泪打造给我们的和平安稳社会,我们该怎么珍惜并也做出些什么。

常常为文学大师的思想震撼,到底是怎样的情怀才可以不顾自己个人而为大家,为后代留下什么。

伟人和凡人的不同,因为他们的思想境界不同;而伟人又和凡人相同生活的爱恨情仇,又多了份真实感。他们也会因为意见不合而不合,也会因为性格不合而不来往。但他们最终的目标是为国家而奋斗!

文学大师诸如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傅斯年,胡适,蔡元培等。他们的思想真的是永垂不朽。梁启超的育儿观让我记忆深刻。西南联大迁移的难和保护文化遗产而牺牲的伟人都让人敬佩不已。我已无话可说,文字言语都太无力,表达不出那时候的难。

觉得自己太渺小了,感受也很浅薄。我只能表达对那时候付出生命牺牲小家而成全国家的敬意,而让自己对民族有更高的敬意,民族毅力永传承,平时个人生活的挫折困难算得了什么,简直渺小至极!

感受也只能到这,我的阅读分不及格!我没有阅读完暑期任务,后期时间利用率应该提高了。《南渡北归》我连一半都没读完,要赶紧迎头赶超了,否则新书又开始阅读了。

加入组织阅读还真是特好,没完成也如学生般,羞愧不已,也会警醒自己,下次要加速了。拖延只会让自己吃亏。九月份两本书要一起开读完成。

相关范文推荐

    专业名师工作计划工作目标(模板17篇)

    工作计划书是为了对工作内容、目标和计划进行详细规划和安排而准备的一份文件,它能够帮助我们提高执行力。下面是一份简洁明了的工作计划书示范,希望能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

    实用门面转让协议(案例21篇)

    转让是指将某项权利或财产由一方转移给另一方的行为,它在商业和法律领域中非常常见。这些转让范例提供了不同情况下的解决方案和策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转让中的困难

    实用爱如潮水爱如潮水(模板16篇)

    优秀作文应该在结构上合理、逻辑清晰,能够给读者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以下是一篇热门话题的作文范文,通过这篇作文可以了解一种优秀的写作方式。歌曲:爱如潮水爱如潮水文

    最新对疫情心得体会大全(17篇)

    心得体会是对所学知识的深入思考和应用,是对经历的回顾和总结。随后,我们将分享一些写作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20__年的开头似乎在与我

    专业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思路(模板17篇)

    通过制定教学计划,可以明确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计划的编写并不容易,以下是一些编写教学计划的技巧和要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1、学会“塘、群、

    优秀全民阅读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大全(19篇)

    在情况汇报中,应该客观、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避免隐瞒或歪曲事实。请大家抽出时间仔细阅读以下的情况汇报范文,学习和借鉴其中的经验和方法。尽管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并不

    专业煤矿工人培训心得体会总结范文(19篇)

    写培训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或许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作为一个新员工,我最近参加

    最热全国助残日活动实施方案大全(23篇)

    活动方案不仅是活动的准备工作,更是活动的核心和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成功与否。接下来是一些较为详细的活动方案,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具体的操作指导。

    最优英语配音心得与体会(通用19篇)

    英语是一门重要的科研工具,许多重要的学术成果都是用英语发表的,学好英语可以更好地与世界学术界进行交流。下面是一些经过筛选的优秀英语总结范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

    最热工商联领导班子述职报告大全(21篇)

    通过写述职报告,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在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欢迎大家参考以下几份精选的述职报告范文,相信会给你们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个人述职报告和个人总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