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吃空饷整治报告(实用6篇)

时间:2023-09-26 作者:飞雪2023年吃空饷整治报告(实用6篇)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报告帮助人们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吃空饷整治报告篇一

根据市委组织部、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监察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吃空饷”问题专项检查的通知》(x人社发【20xx】xxx号文件)要求,我校对“吃空饷”问题认真进行了自查,没有发现“吃空饷”问题,现将具体情景汇报如下:

市编办核定xx党校行政编制x人,事业单位编制xx人,现有在职在岗人员xx人。其中行政编制在编在岗x人,事业编制在编在岗xx人。经过认真自查,不存在长期在编不在岗、伪造人员编制及长期在册不在岗骗取财政资金、退休和死亡不注销及其他形式的“吃空饷”问题。

一是规范管理,建立机制。有效防止和杜绝“吃空饷”

现象发生,根本在机制,关键在职责。我校领导高度重视,自觉加强管理制度建设。

二是多管齐下,防患未然。我校从制度入手加强管理,落实部门职能职责,建立了相应的职责分担机制。从单位人员编制、干部档案管理、划拨财政经费、完善社保手续,各个环节严格监管。

一是加大管理力度。设置日常监督举报电话,欢迎并鼓励举报人员,理解社会监督,确保此项工作常抓不懈。

二是抓住关键环节。坚决杜绝拿着工资福利不干事的行为,从严管理打着学习、治病等旗号,长期旷工的人员,切实加强考核监督。

三是科学建章立制。根据相关干部人事政策和工作纪律处分有关规定,修改完善综合性干部人事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干部人事管理,从制度上严防“吃空饷”现象发生。

吃空饷整治报告篇二

根据县教育局《祁东县教育系统20xx年进一步治理“吃空饷”问题实施方案》的通知祁教通〔20xx〕58号文件的要求。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吃空响”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对财政供养人员“吃空响”问题进行了自查自纠,现将专项治理自查自纠情况总结如下:

我校严格按照以祁教通〔20xx〕58号文件的工作步骤和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清理工作。

1、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xxx

组员:xxx

2、及时召开全校教职工清理吃“空饷”工作动员大会,全面布置清理吃“空饷”人员工作。

3、认真对照清理的六项内容和要求进行逐一地清理和开展自纠工作。

4、如实写好相关表格和撰写好自查报告,并按要求及时上报。

我校一直以来都坚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部门关于人员编制管理的有关规定,特别注重对教职工队伍的管理和工资发放的`管理,真正从源头上杜绝吃“空饷”问题的发生,实现了吃“空饷”人员为零的好局面。

吃空饷整治报告篇三

根据金凤区政府办公室下发的《金凤区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集中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金政办发[20xx]8号)文件要求,我办扎实开展专项清理工作,整个清理工作严格把关,不漏任何环节,确保专项治理不走过场,顺利完成自查自纠工作任务。经过自查,没有发现“吃空饷’问题。现将具体问题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金凤区编办核定行政编制3名,现有行政工作人员4名,其中退二线工作人员1名(张自俊);核定事业编制2名,现有事业工作人员1名。经过认真自查,现全部在岗,没有长期在编不在岗、伪造人员编制及长期不在册不在岗骗取财政资金、退休和死亡不注销及其他形式的“吃空饷”问题。

二、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认真排查清理。

为了确保专项治理工作顺利实施,我办认真按照清理对象、对照编制、每位干部职工的工资表、在岗人员名册、考勤记录等严格把关,并依照“五查三对照”,及查每个人的身份、查调入调出关系、查工资底册、查手续、查在岗情况等,进行严格清查,做到清理目标明确,人员到位,措施得力,开展有序。

(二)严格把关,确保工作实效。

我办按照清理要求和任务分工认真清查,无一“吃空饷”人员,无一违规人员。

吃空饷整治报告篇四

根据县纪委、县组织部、县编办、县人社校、县财政校联合下发的《关于清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不在岗“吃空饷”人员工作的通知》(黄纪发〔〕4号)要求,我校对“吃空饷”问题进行了认真自查,没有发现“吃空饷”问题。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委党校,县编办核定我校行政编制人,事业编制人,现有在职在岗人员人,其

中行政编制在编在岗人,事业编制在编在岗人。经过认真自查,不存在长期在编不在岗、伪造人员编制及长期在册不在岗骗取财政资金、退休和死亡不注销及其他形式的“吃空饷”问题。

二、主要做法

一是规范管理,建立机制。有效防止和杜绝“吃空饷”现象发生,根本在机制,关键在责任。我校领导高度重视,自觉加强管理制度建设。

二是多管齐下,防患未然。我校从制度入手加强管理,落实部门职能责任,建立了相应的责任分担机制。从单位人员编制、干部档案管理、划拨财政经费、完善社保手续,各个环节严格监管。

三、建议意见

一是加大管理力度。设置日常监督举报电话,欢迎并鼓励举报人员,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此项工作常抓不懈。

二是抓住关键环节。坚决杜绝拿着工资福利不干事的行为,从严管理打着学习、治病等旗号,长期旷工的人员,切实加强考核监督。

三是科学建章立制。根据相关干部人事政策和工作纪律处分有关规定,修改完善综合性干部人事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干部人事管理,从制度上严防“吃空饷”现象发生。

吃空饷整治报告篇五

根据《关于开展财政供养人员“吃空饷”问题专项清理检查工作的通知》(桂财监〔20xx〕93号)文件要求,专项清理检查分为自查自纠、重点检查、整改处理、建章立制等四个阶段,其中自查自纠时间为12月1—10日。目前,各级各部门自查自纠工作已全面开展。

按照自查自纠阶段工作部署,各级各部门要根据专项清理检查有关文件要求和规定程序,严格对照“吃空饷”的各类情形,认真组织自查自纠。自查自纠主要内容是在认真梳理干部职工工作关系、工资发放、在岗在位情况的基础上,对单位是否存在以下11类“吃空饷”问题进行全面自查自纠:

1.受党纪政纪处分及司法处理,但工资待遇(含津贴补贴、补助,下同)、离退休(退职)费未按规定处理到位的。

2.工作人员考上全日制学历教育脱产学习的;未履行审批手续,长期不上班、离岗经商办企业、长期在外进修学习或从事其他工作等,仍在原单位领取工资的。

3.以借调为名,既不在借入单位又不在借出单位上班,但仍领取工资的。

4.用少量薪酬聘用他人顶岗,自己从事其他工作,在单位领取工资的'。吃空饷回头看。

5.已调离工作岗位,但工资关系未按规定随行政关系转办的。

6.未经批准在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兼职,领取双份报酬的。

7.在职及离退休人员亡故或被宣告失踪,仍由家属继续领取工资的。

8.已达退休年龄(经组织批准的除外)并已办理退休手续人员,仍领取在职人员工资的。

9.不在特定工作岗位工作,违反规定领取特殊岗位津补贴的。

10.弄虚作假、占编制不上班,骗取冒领财政资金的。

11.其他采取不正当手段,违反规定领取工资、离退休费的。

为确保自查自纠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各单位要在全面自查的基础上,如实填写自查相关表格,并签订《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责任承诺书》,经单位财务、人事部门负责人和主要领导签字,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各级“吃空饷”专项清理小组。同时,为确保自查结果不漏人、不漏项、不隐瞒、不做假,各单位还要将20xx年10月底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底册、单位自查自纠情况以及相关举报电话在本单位显著位置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接受干部职工和社会监督。

自查结束后,各级“吃空饷”专项清理小组将根据各单位、部门报送的自查结果,对自查自纠零报告单位、被群众举报投诉单位、二层机构较多的单位以及自查自纠不到位的单位进行重点抽查。

吃空饷整治报告篇六

根据《xxx族自治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整治“吃空饷”问题专项工作的`通知》精神,我校开展了整治“吃空饷”问题专项工作自查,主要情况如下:

学校成立了整治“吃空饷”问题专项工作自查小组,组长为xx校长,组员为xx副校长、xx教导和邢xx总务,自查小组组员均为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工作责任心强、为人正直、坚守岗位、坚持原则、爱党爱国。

在整治“吃空饷”问题专项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坚持这些基本原则:

1、坚持“公开、公平、公正”;

2、坚持实事求是;

3、坚持校长负总责;

4、坚持以人为本,宽严相济。

我们按《通知》的有关要求,实行工作分工,深入到教师、群众中了解情况,结果如下:

1、学校没有在编不在岗人员。如未批退养占编领金人员,未批长期病假不上班人员,未批停薪保职人员,无故不在岗人员,职务改任不在岗人员。

2、学校没有离岗占编,伪编骗金以及已退休死亡不办理注销手续人员。

3、学校没有其他形式“吃空饷”的现象。如因故自动离职没有办理核销手续仍领工资人员,失踪多年仍由他人领工资人员,因故降低停发工资未办手续仍领原待遇人员,用少资请人代岗现象,冒领空编工资以及单位或个人以其他形式违规领取财政工资等现象均不存在。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