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一等奖(通用17篇)

时间:2023-11-11 作者:HT书生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一等奖(通用17篇)

教案模板的编写需要考虑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教学活动的创新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实用的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一等奖(通用17篇)篇一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加与减(二)》中《有几瓶牛奶》一课。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有几瓶牛奶”的'情境中教授9加几的进位加法。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进位加法,前面的相关内容有本册教材第三单元《加与减(一)》中的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应用。而本课又同时是为本单元的20以内数进退位加减法、及一年级下册的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其应用做铺垫。

1、知识目标:会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能力目标:通过组织摆小棒、数小棒、说一说的教学活动,教会学生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3、情感目标:通过创设“有几瓶牛奶”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1、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教学难点:会运用“凑十法”计算进位加法。

1、教法: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2、学法:自主探究、小组交流合作。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在开课时以谈话方式导入新课,问学生早上有几个人喝牛奶。我接着说:“小明家里有好多牛奶,你看!”并出示情境图。导入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要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充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并试着自己提问题—“一共有几瓶牛奶”。板书课题:有几瓶牛奶,并用多媒体呈现问题。

2、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第一环节,理解图意,列出算式。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解决一共有几瓶牛奶。学生在本册第三单元已经学过10以内加减法,列算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完成。

第二环节,动手摆小棒。可以用多种方法,也可以同桌互相帮助合作,并试着讲一讲你是怎样计算的。我提出这样要求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用手中的学具进行算法多样化的自主探究及合作式的学习。我在这个时候巡视班级,加入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这样一方面可以了解到学生对多种算法的探究达到了什么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去解决问题。

第三环节,汇报交流算法。说说看谁的方法最多、最好。”在汇报中,学生一般都能够首先想到用“一个一个数”的方法进行计算,接着可能会有学生仿照这种方法“两个两个”的数等等。我可以说:“这些同学说的其实是一种方法,就是数小棒的方法,谁还有其他的方法?学生讨论。

第四环节,讲解凑十法。我用课件边演示边讲解“凑十法”,规范讲题语言,“我想将9凑成十,把5分成1和4,9加1等于10,10加4等于14,所以9+5=14。”然后组织学生边摆小棒边讲题,采取的形式有自主练习和指名汇报,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小棒和说一说的过程理解“凑十法”。在学生基本能够理解“凑十法”的基础上,我提出问题,“这个算式用“凑十法”还能怎样计算?”学生在这里马上会想到还可以将5凑成十,我组织学生进行摆小棒和说一说的活动,采取的形式是自主练习、同桌交流和全班指名汇报。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让学生能够用“凑十法”正确的进行计算,同时检验学生对于“凑十法”的理解应用程度。针对算式9+5=,我提问“还有其他算法吗?”学生如果有其他方法就汇报,只要合理,就给予鼓励。

第五环节,介绍拨计数器的方法。我用计数器模型演示,先在个位上拨9个珠子,再在个位上拨5个珠子,满十进一,向十位进一。个位上剩下4个珠子,所以9+5=14。此处的教学目的在于利用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十进制,为一年级下册学习100以内的进位加法打下基础。这部分只需要学生理解,不需要掌握。

第六环节,为了帮助学生能够运用“凑十法”解决9加几的进位加法,在这里设计了两个小练习:9+3=;6+9=。

(1)要求:用“凑十法”计算。

(2)形式:自主探究,全班汇报、交流。

3、巩固练习,解决问题。

(1)“圈一圈,算一算”。设计此题目的在于巩固“凑十法”。

(2)“看图列示,解决问题”。目的是在解决问题中巩固进位加法。教学时先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然后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鼓励算法多样化。

(3)“登山游戏”。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合作意识。

4、总结提升,复习小结。

总结本课的知识点,教师提问“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总结计算方法。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我的板书内容一目了然,重点突出。

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以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来进行的,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理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不仅让孩子们在这个自主学习的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地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他们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帮助孩子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一等奖(通用17篇)篇二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理解“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进一步培养空间关系;。

2、解“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3、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况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重点难点:

能确定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空间观念的培养,倾听与交流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教学两个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师:(出示一棵大树图)今天是树爷爷的生日,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来给树爷爷过生日,小鸟和小兔最先来,(出示小鸟贴在树梢,小兔贴在树下)。

师:你能描述一下小鸟和小兔的位置关系吗?

(学生可能只说小鸟在上面,小兔在下面)。

师引导学生规范地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根据学生说的板书课题:“上下”学生齐读。再让学生用完整的语言充分的描述小鸟和小兔的上下位置关系。

2、教学三个物体间的上下位置关系。

(学生任意选一只小动物来说,也要引导学生语言完整、规范)。

3、教学一个物体位置的相对性。

师:你能用完整的语言说说小松树的位置吗?

师:小松树的位置还可以怎么说?

二、实践操作、巩固新知。

1、摆一摆,说一说:在文具盒上放数学书,说说文具盒和数学书的上下位置关系;在数学书上放一个橡皮,说说数学书和橡皮的上下位置关系。

2、看图说一说。

教师出示摆放的三个物体,让学生说说三个物体间上下相对位置关系。

三、巩固练习。

引导学生完成练一练1--2题。

四、动手实践、深化新知。

1、引导学生看书,动物园里建了一座新楼房,你认为这些小动物应该住那一层,请给它们分房子。

(学生动手贴动物头像)。

说说它们的上下位置关系及顺序。

2、找宝物。

引导学生推理,根据第一句话推出宝物可能在?号、?号哪个盒内。

根据第二句话,确定宝物在第?号盒内。

3、教师把小朋友的头像做成小卡片,让学生操作,贴出它们在楼房的位置,再说说它们的上下位置关系。

五、总结收获。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一等奖(通用17篇)篇三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连加、连减”第一课时。

在新课程标准中,有明确指出各个学段发展学生计算理解的具体目标。本单元是联系学生生活实践中,让学生体验连加、连减的方法和步骤,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索能力,属于培养学生学习20以内进位和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也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它主要在计算过程上,要分两步进行计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计算出的得数,而学生往往忘掉第一步的得数。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克服计算障碍,就着重训练学生把先算的数记在脑子里,起到较好的效果。

《标准》中对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具体化为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根据以上四点,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我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知识技能目标)

(2)让学生按照图的有序排列,找出规律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体验学习的乐趣。(能力培养目标)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计算的习惯。(素质培养目标)

(4)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推理等思考活动,让学生感觉到

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有趣的,以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情感态度目标)

教学重点:理解并说出连加、连减的含义。

教学难点:按照图意,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本节课要让学生在具体生活的过程中获得相关的体验,不能把它作为单纯的知识点来讲授,而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获得体验和理解。结合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和本节课学习素材的特点,实现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我设计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既重视选择灵活的教法,又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1、创设情景,联系生活实践,具体形象法。创设喂小鸡这一情景,引导学生观察主题画,让学生能直观的理解连加、连减的计算步骤和方法。

2、观察讨论,探讨研究法。

新课标特别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的学习方式,要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课堂上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感受生活,紧扣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教学,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生活劳动,进一步理解连加、连减的计算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增强观察意识。

3、动手操作,积极活动法。通过老师下口令,学生数手指头等活动,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去加深理解“连加、连减”的计算步骤和方法,初步感知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多媒体课件水果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激情质疑问,导入新课

二、观察探索,学习连加

出示喂小鸡的情景,教师分步操作,学生观察;

操作一:5只小鸡在吃米,又跑来了2只。

师:看到这里你知道了什么?一共有几只小鸡?(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谁会列式?

板书:5+2

操作二:又来了1只

师:这时你又想告诉大家什么?

生:又来了1只。

师:谁会列式?生说。师板演:5+2+1=8谁会读这个算式?读作:五加二再加一等于八。

该怎么运算哪?

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算式叫连加,在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的得数记在心里,再把记在心里的得数加上第三个数,算出结果。(这个连加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哪?你能用手指当做小鸡来数一数,说一说吗?)

三、学习连减

师:连接上面的情景,让学生猜想,小鸡吃完食物会怎么样?

生:又去玩了,走开了。

课件演示,让学生看图说说图意,(请学生站起来指着图说说)

生:有8只小鸡,吃完食物后走了2只,后来又走了2只,还剩下几只?

列示:8—2—2=4

师:这里的8224各表示什么意思?你会读这个算是吗?

生:读作:8减2再减2等于4。

小结:像这样三个数用减号连起来的算式叫连减,在计算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减的得数记在心里,再把记在心里的得数剪掉第三个数,算出结果。

四、巩固深化

做一做:课本上的两道题,看图列式说图意,用手计算。

强调: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减去是用划去或圈出来表示。

反馈:你的算式是?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学生相互评价。完成练习题。

五、课外延伸

学生说说生活中连加、连减的例子。

六、板书设计:

连加、连减

5+2+1=88—2—2=4

理论联系实际,科学性、创新性,对学习数学有兴趣积极参与讨论交流,能积极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意见,乐意倾听其他小朋友的意见。

通过以上环节的教学,我认为能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学生乐意学习,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初步的培养,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一等奖(通用17篇)篇四

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数数数的组成》(板书课题),该内容的知识基础是20以内数的认识,同时又为20以内读数、写数以及万以内数的认识作铺垫,就像一座彩虹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在此处安排100以内的数数、数的组成,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的认知发生一个飞跃,那就是引领学生的思维从一个一个数发展到一十一十数,感悟几个十组成几十,几个十和几个十组成几十几。

二、说目标。

结合学生实际、教材内容,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我预设了以下。

教学。

目标:

1、学生会一十一十数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2、经历数数的过程,让学生的思维在具体情景中从一个一个数发展到一十一十数,并感悟出几个十组成几十,几个十和几个几组成几十几,掌握“数群”策略,体现数群思想。

3、提供交流、活动平台,营造宽松愉悦氛围,让学生感受数的奥妙,体验学习的乐趣。

这样一来,三维目标有机融合,形成一种活力。其中让学生会一十一十地数数及数的组成是重点,建立“10个一是一十”的数群策略是难点。

三、

说学情。

为了能较好的落实这些教学目标,在上课之前,我还将充分了解学情,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那就是很多孩子都能从1数到100,但只是浅层次的数,没有思维的深度,因此可以提供展示平台,做到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对于那些平时思维能力比较弱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动手、勤于思考,让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整个探究活动中。当然,对于思维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来说,要积极引导他们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养成善于展示、勇于创新的学习品质。

四、说教法。

但是这一切的关键是要采用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目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我只是一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针对100以内数数及组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将采用观察法、发现法、合作法、展示法、归纳法等。不过,教无定法,只要是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和选择教法。

五、说设计思路。

我的设计思路是启动、互动、自动、整合。启动就是激起数数兴趣和动力,互动就是探究出数数方法,形成“数群”策略,自动就是运用数群策略感悟数的组成,整合就是巩固、拓展、升华。

六、说教学流程。

(一)启动。

数学知识从那里来?从生活中来,从学生已知发展而来。我首先给学生提供了数数平台:四人一组,每组提供一堆零散的小棒(46根)。

小朋友们,请数一数你们的小棒,到底有多少根呢?

这是学生们已经拥有的知识和能力,每组的小朋友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数着小棒,并争先恐后地说着最后的结果“46根”。在学生数的过程中,老师千万不能闲着,要到他们中间去走一走、看一看,摸清学生的思维脉搏,那就是大多数学生的数数方法是“一个一个地数”。这是学生思维从一个一个地数发展到一十一十地数的生长点,探究活动就从这儿开始,接下来进入互动部分。

(二)互动。

1、肯定:老师微笑着肯定着学生的成功,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数数方法:一根一根数(并板书:一个一个数)。

学生一会儿就能报出准确的结果:46枝!这时老师千万不能只关注“46枝”这个结果,一定要把住学生思维的跳动:他们会一根一根地数吗?应该不可能!因为学生只能通过观察,发现10枝一盒,4盒40枝,盒外的6枝也可以一眼看出,不必也不需要一根一根地数,而是一群一群地数,即采用“数群”策略,得出“46枝”。这个情景把学生逼到了思维的边缘,在润物无声的思维冲突中从“一根一根数”突围而出,发展到“十根十根数”,可谓一个飞跃,全新的教学理念就体现在这样的细节上。

3、导出“数群”策略:“十根十根数”

”思想不知不觉渗透到学生的脑海中。这样,我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认识。这正体现了一种理念,那就是:真正的数学学习,是让学生自己学会而不是教师教会,是让学生想懂而不是老师讲懂。自己学会才是真会,自己想懂,才是真懂。

(三)自动。

当得出“一十一十数”是数数的好方法时,学生的学习内动力更加强劲,一切水到渠成,进入自动状态。

我们可以大胆地预测,学生大多数会认可“一十一十数”的方法。此时此刻老师组织每组学生合作将每十根小棒捆成一捆,每组4捆零6根。学生会在观察、操作中深刻地思考:10个一是一十。这种有观察、有思考的操作活动就是“做数学”。捆完之后,请他们看着自己的操作成果一起数一数,学生会兴高采烈地数着:一十、二十、三十、四十、四十六,体验着数数的快乐。

2、数动物:出示例2的主题图(灰兔、白兔、黑羊、白羊数量不一,依次排列,每行10只,共10列。)。

当说到灰兔、白兔、黑羊、白羊一共有多少只时,老师要特别留心,因为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思维,一种是四种动物的只数相加(28272322=100),另一种是在图上数,刚好10个十,10个十是一百。这时老师要把住学生的思维,不否定“只数相加”的方法,但要张扬“10个10个数”的方法,让学生在“一十一十数”的基础上感悟10个十是一百,一百就是由10个十组成的。还可以安排学生一捆一捆地数小棒,深化知识:10个十是一百,一百就是由10个十组成的。这是从10到100的飞跃,是“数群”策略的进一步发展。

(四)整合1、数数活动:一个一个数,从66数到88;一十一十数,从10数到100,再从100数到10。感受着两种数数方法的策略。

2、数的组成:例3的情景图(乒乓球、钢笔、月饼),运用、巩固几个十组成几十,几个十、几个一组成几十几的认知。

3、说说生活中你用到的数(几十或几十几),学生激动地说着。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简单明了,适合一年级小学生的特点,能呈现出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

数数数的组成一个一个数:

一十一十数: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一等奖(通用17篇)篇五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一年级上数学《左右》。

1、教学内容。

《左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第三课时的内容。

2、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左右》是前后上下的延续性学习。但认识左右比认识前后上下要困难一些。

“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要具有更强的空间观念。通过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认识立体图形建立空间立体感打好基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课我共分为两课时进行教学,本课为第一课时。根据教学大纲本课教材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以下三个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认识“左右”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判断能力,能够运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根据我班学生的学情特点和本课目标,我将本课的重难点定为:

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体会“左右”的相对性,同时也是本单元的训。

从能力方面,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参与性的活动。知识方面学生在生活中和平日学习中对左右的知识有一定的感官体验,这些为本课的教学提供了基础。

(一)说教法。

本节课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和学习,重视让学生亲身体验,因此,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充分挖掘现场课程资源来启发学生进行学习,并采用各种有趣的小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个广阔、自主的空间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在观察与操作中认识和体验左右。

1、首先,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情境,与学生交流谈话,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有的两只手,一只是左手,另一只是右手,初步感知了左与右,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

2、在学生初步感知“左右”后,以学生原有的经验出发,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说一说”左右手能做哪些事;“找一找”身上像左右手这样的好朋友;“做一做”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摆一摆”学具等。让学生在这些简单而有趣的活动中辨别左右,加深对左边和右边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学生既感到亲切而又不觉得枯燥,乐与参与学习。

3、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身边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左右”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处处可见,因此,除了认识和体验“左右”外,还要引导学生懂得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左右”的认识,并且体验到数学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说学法。

低年级儿童好奇、好动,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应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因此,学生的学习应以活动为主,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基于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左右”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不一定准确判断的情况下,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说、找、做、摆、看、练的活动,逐渐加深对“左右”的位置关系的认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说。是从生活经验入手,说左右手分别能做哪些事,这是对左右的初步认识。

2、找。是找像左右手这样的好朋友,这是对左右的进一步了解。

3、做。这是听口令做动手的小游戏。除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加深学生区别左与右。

4、摆。通过摆学具,使学生把对左右的认识变成得心应手的知识。

5、看。这是让学生观察由于他们的转动,右边事物的不同。

6、练。达到巩固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心理学指出,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大动力,所以课堂伊始我通过谈话情境的创设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较为自然的引入新课。首先,我会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邀请大家一起来做游戏,如果你愿意请举起你的小手。你知道你举的是哪一只手吗?(右手)那么另一只手就是(左手)。然后随着学生的举手,我相机引入本课的学习,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对新朋友:左右(板书)。

1、我说你做。感知左右。通过让学生找一找自身的左与右,再摸一摸、说一说,让学生对左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再以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区别左与右。

右手除了用来举手发言,还可以做什么?(拿筷子吃饭、拿笔写字……)左手呢?(吃饭时用左手拿碗……)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能帮我们做很多的事情,找一找自己身上还有这样的好朋友吗?(左右眼、左右耳、左右脚……)。

2、摆一摆,说一说。探究学习物体的左右与顺序。

通过“听口令摆一摆学具,再打乱顺序重新摆一摆,并说一说、问一问”等环节的设置把操作、观察与语言表达紧密结合,加深了学生对左右的认识。“想怎么摆就怎么摆”,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发展了思维,培养了创新意识同时又解决了本课的重点。

3、通过同桌面对面站着观察左手和右手进而让学生体验了左右的相对性,再通过“小判官”游戏及与老师面对面一起做动作的活动设置,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4、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通过帮小猫找小兔子的家,满足了孩子们乐于助人的积极性,使学生知道确定左右要有一个标准,通过组织学生在教室模拟上下楼梯的活动,让学生观察、思考、体验、感悟,使他们进一步明确:方向不同左右就不同,同时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又应用到生活中去。

(二)练习。

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练习,因此,我在讲授完新知后,立即让学生做课后练习题。

(三)全课小结。

通过让学生说说本节课自己的收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对知识的梳理能力。同时相机对学生进行走廊行走右侧通行的习惯培养训练。

(四)检测。

课后题第三题作为测试题,能够有效的反应本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反应教学效果,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并且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依据。

清晰的板书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我的板书力求做到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和数学教学的思想性。我的说课到此为止,谢谢大家。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一等奖(通用17篇)篇六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有几瓶牛奶》。下面我就从教材、学情、学法、教法、以及教学流程和板书设计等方面谈谈我的构思。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一册第七单元《加减二》第三节第一课时p79页和p80页相关练习。

《二》、教材分析。

教材共分三次活动进行,第一次活动是根据生活情境的观察进行思考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列出加法算式,第二次活动,呈现学生解决这一问题的几种思考方法,例如通过摆小棒探索“9+5”进行加法的多种方法,特别是“凑成十”时,可以拆5凑9,也可以拆9凑5,“凑成十”的方法,第三次活动通过“圈一圈,算一算”两道加法算式,用以前学过的方法或你喜欢方式来进行加法的算式计算,使学生练习参与面广,有利于学好这部分的知识。

《三》、确定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问题解决,使学生学会“9+?”的进位加法。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简便性。

2、能力目标: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理解和掌握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9加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3、情感目标: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会与同学合作,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直观教学,让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凑十法”,能够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9加几”。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正确表达“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与思维过程。

二、说学情。

手,互相交流的算法,体会多样性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儿童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的思维是从感知生动表象以及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求知者的面前,从而使其亲自发现新知,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在设计教学时,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儿童认识规律设置了“探索研究”的课堂教学结构,以“启发式”教学理论为指导,采用以下教学策略,较好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采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教学策略。

学法:自主探索,与同桌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

根据以上的认识,我的教学思路是:老师的“教”体现在“创设情景、激发兴趣、鼓励探索、引导发现”;学生的“学”体现在尽量独立的进行“摆、算、说”的尝试。在尝试中创造出“凑十法”在尝试中发现9加几的速算规律。因此,这节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尝试、发现法”就是在尝试中有发现的方法。

五、说教学流程设计。

(一)、教学准备。

1﹑计数器,小棒。

2﹑自制课件。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米奇)你们认识它吗?

今天米奇就来到我们课上和我们一起学习。

2﹑游戏。(坐碰碰车,相碰的做加法)。

下面米奇请同桌的小朋友。

做个凑十的游戏?

你是1,我是9,我们都是好朋友。

你是2,我是8,团结起来力量大。

你是3,我是7,我们从小爱学习。

你是4,我是6,说话老实不吹牛。

你是5,我是5,两数凑十不马虎。

我设计学生喜爱的游戏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表达和参与的热情。通过“对口令”游戏复习10的组成,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为学习“凑十”法做好铺垫。

3、自主尝试,探索算法。

(1)谈话引入。

根据妈妈的谈话的情景和现实生活为出发点,用贴近学习生活情境展开探索,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感受变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表达和参与的热情。

借助学生学具想一想算一算,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指导,使学生的直观感知进一步深化,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

(2)探索算法。

四人小组,学习研究,交流方法。

师:哪个小组愿意说说你们讨论的情景?你能试着说一说吗?

生1:我是用小棒一个一个的数出来的1、2、3、4······14瓶,一共14瓶。

师:这样的方法你觉得对吗?谁要补充?

生2:我用的是加法9+5,把9凑成10,先从5瓶里拿出1瓶和9瓶放在一起是10瓶,再加4瓶,10+4=14。

师:真了不起!这种方法你喜欢吗?

板书。

(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

生3:我也用加法,9+5,把5凑成10,从9里拿出5和5放在一起是10瓶,再加4瓶,10+4=14。

板书。

(看小数,分大数,凑成十,加剩数)。

生4:我是这样算的把9看成10,把加的结果减去1。师:同学们真行!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5:我和大家都不一样,是用计数器算出来的,先在个位上拔9颗珠子,再在个位上拔5颗珠子,把个位上的10颗珠子表示在十位上,应在十位上拔1颗珠子,去掉个位上的10颗,个位上剩下4颗珠,也就是1个十和4个一,和起来是14。即是9+5=14。

(以上五种方法都可以计算9加几,相对来说就是“9”添“1”凑成10,再用10和剩下的数相加计算起来比较简便。在情景教学中学生通过认真观察、独立思考有着不同的算法,展示了学生不同的认知方式。

师小结: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说一说,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计算?在教学中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同学们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问题,在这里达到个性优化。

4、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圈一圈,算一算。

课本p79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说一说或摆一摆计算出得数,然后再汇报交流。(学生在圈的时候,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如拆大数或小数等。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鼓励他们通过实物操作帮助理解问题。)。

(2)课本p80页第1题,第2题。

(学生看图理解意图,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集中交流订正,从小就培养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也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这样能准确检测出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效果。)。

本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是检查教学目标落实情况的重要手段,这节课我为了巩固新知,深化思维,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设计如上练习,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力求面向全体学生。

5、畅谈收获,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学习,你都有什么收获?我们生活中还有更多的知识值得我们学习,老师相信你们会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努力,在成长的道路上有更大的收获。

首先让学生畅谈收获,然后教师总结评价,提出希望,最后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关于9加几的问题。这一环节重在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再一次向学生渗透生活中有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这样,通过梳理,归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整节课的安排善始善终。

6、数学游戏。

搭积木(9加几)。

(游戏是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课堂学习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轻轻松松学知识,这不正是我们的追求。于是此环节我设计了游戏。)。

师:小淘气知道同学们这么爱动脑筋,很愿意和大家交朋友,我们看看,他会带领我们到哪里去呢?(出示摆一摆、算一算,小朋友们在公园游乐场的一角玩搭积木的游戏课件。)师:我们也像公园里的小朋友那样玩一玩、做一做吧。学生争先恐后地来玩这种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练了9+?的进位加法,并在算题的过程中练习了自己最熟练的有关加法的计算方法,达到练习和强化的目的。学生可以利用手中的方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摆一摆,算一算9+?,加深对计算算理的理解。再次用游戏来激发学生,小朋友们都很乐意帮助,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体会和运用多种算法。

7、课外作业(购买食品)。

师:小淘气和大家一起逛了一会儿公园,他想请大家一起到公园的小店里吃点东西,你能帮他选择两种食品并算出价钱吗?(出示课件:食品的价钱如下,糖果6元、面包3元、果汁4元、汉堡8元、巧克力7元、鸡腿9元、可乐5元。)(1)帮小淘气选择一个鸡腿和另一种食品并计算价钱。(学生选择后练习9加几的计算。)(2)自己任意选择两种食品并算出价钱。

(学生自主选择进行任意两个数的计算。)(练习题设计生动、有趣,在愉悦的气氛中,既使知识得到了巩固,又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购买食品这一练习的设计,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五、板书设计:由于学生思维活跃、聪明、积极,经常出现一些意想不到之处,所以对本课的设计应根据学生的变化而变化的,让学生从自身的认识基础出发,主动学习。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一等奖(通用17篇)篇七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一年级上数学《左右》。

1、教学内容。

《左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第三课时的内容。

2、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左右》是前后上下的延续性学习。但认识左右比认识前后上下要困难一些。

“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要具有更强的空间观念。通过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认识立体图形建立空间立体感打好基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课我共分为两课时进行教学,本课为第一课时。根据教学大纲本课教材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为以下三个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认识“左右”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判断能力,能够运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

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根据我班学生的学情特点和本课目标,我将本课的重难点定为:

4、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

5、教学难点:体会“左右”的相对性,同时也是本单元的训。

从能力方面,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参与性的活动。知识方面学生在生活中和平日学习中对左右的知识有一定的感官体验,这些为本课的教学提供了基础。

(一)说教法。

本节课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和学习,重视让学生亲身体验,因此,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充分挖掘现场课程资源来启发学生进行学习,并采用各种有趣的小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个广阔、自主的空间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在观察与操作中认识和体验左右。

1、首先,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情境,与学生交流谈话,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有的两只手,一只是左手,另一只是右手,初步感知了左与右,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

2、在学生初步感知“左右”后,以学生原有的经验出发,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说一说”左右手能做哪些事;“找一找”身上像左右手这样的好朋友;“做一做”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摆一摆”学具等。让学生在这些简单而有趣的活动中辨别左右,加深对左边和右边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学生既感到亲切而又不觉得枯燥,乐与参与学习。

3、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身边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左右”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处处可见,因此,除了认识和体验“左右”外,还要引导学生懂得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左右”的认识,并且体验到数学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说学法。

低年级儿童好奇、好动,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应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因此,学生的学习应以活动为主,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基于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左右”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不一定准确判断的情况下,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说、找、做、摆、看、练的活动,逐渐加深对“左右”的位置关系的认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说。是从生活经验入手,说左右手分别能做哪些事,这是对左右的初步认识。

2、找。是找像左右手这样的好朋友,这是对左右的进一步了解。

3、做。这是听口令做动手的小游戏。除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加深学生区别左与右。

4、摆。通过摆学具,使学生把对左右的认识变成得心应手的知识。

5、看。这是让学生观察由于他们的转动,右边事物的不同,初步体验左右的相。

6、练。达到巩固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心理学指出,兴趣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大动力,所以课堂伊始我通过谈话情境的创设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较为自然的引入新课。首先,我会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邀请大家一起来做游戏,如果你愿意请举起你的小手。你知道你举的是哪一只手吗?(右手)那么另一只手就是(左手)。然后随着学生的举手,我相机引入本课的学习,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对新朋友:左右(板书)。

1、我说你做。感知左右。通过让学生找一找自身的.左与右,再摸一摸、说一说,让学生对左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再以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区别左与右。

右手除了用来举手发言,还可以做什么?(拿筷子吃饭、拿笔写字……)左手呢?(吃饭时用左手拿碗……)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能帮我们做很多的事情,找一找自己身上还有这样的好朋友吗?(左右眼、左右耳、左右脚……)。

2、摆一摆,说一说。探究学习物体的左右与顺序。

通过“听口令摆一摆学具,再打乱顺序重新摆一摆,并说一说、问一问”等环节的设置把操作、观察与语言表达紧密结合,加深了学生对左右的认识。“想怎么摆就怎么摆”,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发展了思维,培养了创新意识同时又解决了本课的重点。

3、通过同桌面对面站着观察左手和右手进而让学生体验了左右的相对性,再通过“小判官”游戏及与老师面对面一起做动作的活动设置,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4、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通过帮小猫找小兔子的家,满足了孩子们乐于助人的积极性,使学生知道确定左右要有一个标准,通过组织学生在教室模拟上下楼梯的活动,让学生观察、思考、体验、感悟,使他们进一步明确:方向不同左右就不同,同时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又应用到生活中去。

(三)练习。

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练习,因此,我在讲授完新知后,立即让学生做课后练习题。

(四)全课小结。

通过让学生说说本节课自己的收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对知识的梳理能力。同时相机对学生进行走廊行走右侧通行的习惯培养训练。

(五)检测。

课后题第三题作为测试题,能够有效的反应本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反应教学效果,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并且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依据。

清晰的板书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我的板书力求做到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和数学教学的思想性。我的说课到此为止,谢谢大家。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一等奖(通用17篇)篇八

本课教学是在学生掌握100以内数数及数的组成的基础了进行的,读数和写数是综合应用本单元所学概念的过程。每读、写一个数,都要应用数的组成、数位意义来进行,是以后学习数的大小比较、100以内数的计算的重要基础,教材的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1、结合具体事物,、让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会进行简单的估计与交流。

2、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是本课的重点。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直观和操作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借助教具、实物等的演示和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感性认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观察、记忆、思维、想像、操作等的学习方法,统一教与学的过程,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计数器等。

(一)、复习

十个一是()。

二十三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50里有()个十,一百里有()个十。

(二)、新授

1、教学例4、

出示例4。

(1)这里共有几枝铅笔?它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你能在计数器上把它表示出来吗?

(2)请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24,边拨边说。

(3)请学生在计数器的相应的位置上写出24,问:为什仏这么写?教师说明:写数时,要先写十位,再写个位,十位上是几,就写几,个位是几,就写几,读数时,先读十位数,再读个位数,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

(设计意图:由用铅笔表示数到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数,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会利用计数器正确读数、写数。)

(4)、请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42,同时写出读出42,问:42与24中的“2”、“4”的意义是否相同。

(设计意图:通过42与24的对比,加深对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

2、教学例5、

出示例5。

(1)学生独立写数,相互读一读,听一听。

(2)引导学生观察,个位上一个也没有,该怎么写呢?学生回答后强调: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白,当个位上一个也没有时,应用“0”占位。)

3、教学例6、

出示例6。

(1)让学生利用计数器进行满十进一拨珠练习。

(2)问:一共有几捆小棒?几个十?10个十是多少?请学生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一百。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理解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的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原理。)

问:100怎么写??引导学生说。

(3)观察数位表,说一说从有边起第一、二、三位各是什么数位?然后在书上填空。

(4)让学生回头看例5、例6中自己写的数,读一读,想一想:写数和读数是从哪边开始的?引导学生概括出:读数和写数都应从高位起。

(6)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板书课题)

(三)、巩固练习、

1、第35页“做一做”。

2、练习七4、8题。

(四)、板书设计

读数写数

例4、

例5、

例6、

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一等奖(通用17篇)篇九

一年级的孩子尽管刚开始学数学,但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从学生已经知道的出发,就是要善于把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常识性知识或经验转化成一种可操作、讨论、思考的学习材料。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对数学学习过程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使他们感到亲切,思维很快被激活,从而产生好学、乐学的动力。如,在[片段一]中,这些食品都是学生每天能吃到或看到的,,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这样的题材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我们的数学必须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自身边的熟悉情景,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也保证了学生对探究内容的理解深度,为进一步构建知识奠定了基础。

向学生提供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学习内容。这是符合学生年龄持点和认识规律的,数学是比较抽象的学科,但数学又是十分现实的。抽象的内容需要以生动有趣的事例,展示所学的内容。如[片段二]让同学们根据佳倩家中的餐厅的大小,为她筹措餐桌,椅的选购与配套方案。其间,涉及餐厅桌椅合理布置,实用与美观,敬老与来客诸因素、多角度、多方案,既有教学直觉估算的知识,更激活学生道德、审美、统筹等的综合经验,给学生提供更大思维开放的空间和创造性进行问题解决的机会。学生围绕着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展开讨论,让每个同学均以自己的方式投入;有人说、有人听、有人反对、有人补充、有人质疑、有人解释……此时教师也完全以一个合作者,引寻者和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平等交往,形成了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这个活动中,由于学生没有了解到佳倩家几口人的信息,少购了椅子,造成“有人站着吃饭”害得全班人哄堂大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应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任何数学知识都有自身价值,但不同的数学对学生来说其价值不同。比如:[片段一]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有所接触,但一般都是无意的,通过学习“分类”以后,开启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的进行探究,帮助学生在头脑中主动构建知识的模式及其思考方法,促使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逐步趋于完整,并在应用中初步体验“分类”的应用价值。

又如:[片段二]在学习“估算”之后,上了一堂数学活动课,设置了为一间餐厅配置了一套合适的餐桌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如何配套较合理想及一些综合的思维过程,由于题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有时代气息,又富有挑战性,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和学好数学的价值。

教学的实验证明,小学数学教学与生动丰富的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有利于发掘数学自身的魅力,以引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由意识和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的思维感情,也便于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索、理解和掌握。本文中的两个题材,引发学生一次又一次的学习激情,学生在感受成功喜悦。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一等奖(通用17篇)篇十

这一课是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起始课,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的进位加,以及10以内加减法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今后学生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做好铺垫。使学生通过本课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尝试,从而对数学的本质产生新的领悟。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减8的减法,并能简单应用。

过程与方法: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探索十几减9、减8的退位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培养善于思考、倾听的学习习惯,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

教学重点:

1、学会正确计算十几减9、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2、理解多样化的计算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

教学难点:

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共分为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网络)。

第二环节:探索算法,解决问题。(多媒体)。

第三环节:拓展活动,综合训练。(多媒体、网络)。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首先,我创设情境:“小朋友都喜欢做游戏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一个打靶飞镖的游戏。”根据学生打出飞镖的数量提出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解决15-9=这一问题。”由此导入新课在这里我改变教学情景,把教材提供的主题图小白兔到袋鼠的文具店买铅笔的情景,设计成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打靶飞镖游戏,把游戏搬到课堂上,让孩子亲身参与,真切地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最终这一情景设计的改变在教学反实践中达到了课堂气氛更为热烈突出的教学效果。

第二环节:探索算法,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探索十几减9、减8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3、全班汇报:引导学生在听与说、议与思的互动过程中,寻找合理,简便的算法来培养优化的意识,利用多媒体展示本课的四种重点方法,在对于是非辨别能力较弱的一年级学生给他一个思考的空间但做出正确的引导,即体现教师主导又让学生主体作用得以发挥,最终形成学生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深刻理解。

4、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尝试练习15-8=?

第三环节:拓展活动,综合训练。

这一环节,是以一个小兔把萝卜的故事贯穿始终通过“小兔背萝卜”“送小兔回家”一系列的故事发生发展过程中进行(17-9)的基本应用训练、拓展思维训练等。

既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又让他们在充满生机与乐趣的氛围中,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学习的乐趣。

1多媒体整合点:利用多媒体创设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情境,一环接一环的故事,好像一集集的动画片吸引着学生.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及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轻松理解新知。

2网络整合点:我请了几位教学资深的领导、老师来帮助我审核这堂课,但由于地域、以及平时班主任工作的繁忙我们真的很难有时间聚在一起讨论,这确实让我感到棘手,后来我利用了我们和平区教师博客进行交流研讨,在这里我发表了我的教学设计,很快得到了更多老师的回复点评,这样棘手的问题几乎不成问题,而且也让更多的老师参与进来,后来我经过三次试教,多次网上研讨,多方面改进,终于今天承载着众多老师的智慧走到了全国大赛。

3有效地进行了信息技术与常态教学的整合:本课我选择的不是网络运用自如,很有网络发挥空间的特殊课例,而是一堂普普通通再常态不过的计算教学课,而它所体现的整合作用却让我受益匪浅,使我对新课标的理念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了全新的认识,极大地提高了我的教学视野。

在此感谢组委会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谢谢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说课就到这里。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一等奖(通用17篇)篇十一

一年级数学(北师大版)第三章加减法,第八课时----可爱的企鹅.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并理解大括号和问号,能根据情景图做有关的加减法.

1.理解问题情景中的大括号和问号的含义.

2.学会做有关的加减法.

(三)教学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看图正确理解数量关系。

(一)引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出示情景图----可爱的企鹅1)。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三)活动一:观察讨论,学习新知1。

(观察图片:可爱的企鹅1)。

教师:仔细观察图,说说图的意思,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2.教师提问。

(1)想一想图中的大括号表示什么问号又表示什么。

(2)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这幅图的意思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板书:6+3=9。

(3)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自由交流)。

(四)活动二:加深理解,强化新知.

1.(出示图片:可爱的企鹅2)。

2.小组合作学习。

要求:(1)仔细看图,完整地说一遍图意.

(2)图中的大括号表示什么意思问号又表示什么意思。

(3)怎样算出藏起来多少只企鹅呢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

3.小组汇报。

(五)动手操作.(展示课件3)。

(完成练一练1---3题)。

1.设计教学法。

所谓「设计教学法」,就是设想/创设一种问题的情景,让学生自己去计划去执行解决问题.设计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实际活动的学习方式.进行这种教学活动之时,一定要先设立一个实际的问题,然后由学生去拟定学习计划与内容,而后运用有关的具体材料,从实际活动当中去完成解决问题.因此,整个的「设计教学」是包括实际的思考与各样的活动在内;一边思考,一面执行;既用脑,也用手.

设计教学法不仅活泼,而且也会有许多创意的学习活动从中产生.设计教学是有目的的学习活动;学生在有明确的目的及强烈的意愿中学习,必然能提高他们参与学习的热诚.再者,当一个设设由学生自己去思想,去拟订计划时,更可训练他们的思考.组织和搜集资料的能力;一切手,脑并用的活动,对于他们精通知识与培养纯熟的思考和技能,都是有益处的;学生们由始至终获得完整的经验,更是宝贵.在本节课中,通过创设企鹅的情景图,让学生独立思考,理解大括号的意义并能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就是利用系统的步骤,指导学生解决问题,藉以增进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必须认真地去设计各种问题,以使学生达到有兴趣集中学习注意力去思考和参与讨论等的目的.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学条件下能够主动地进行学习,是和被动学习相对而言的.专家们认为自主学习应体现在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等方面.这是一个理想的境界,最终的目标.在义务教育阶段,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事,而且是一件愉快的事,愿意学习,热爱学习.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下组之间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全面发展的目标.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一等奖(通用17篇)篇十二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8---29页“小猫吃鱼”。

材料中安排的“小猫吃鱼”是一组动态的连续故事情景,通过这一故事情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同时也通过一组动态情景,逐步引出得数是零的减法算式。由于减法的意义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的,如何把这个抽象的概念变为学生能够体会的食物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灵活把握。

一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生活经验也较丰富,对“小猫吃鱼”.“小鸡吃食”.“吹泡泡”等有自身的经验。利用这些具体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 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巩固对减法的认识。

2. 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3. 初步体验加减法呼你关系的思想。

4. 通过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1. 根据本节课的意图主题图特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课堂游戏.互相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主探索,是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学会知识。

2.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是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法

让学生学会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亲生经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解决数学问题。所以本课在教学思路上淡化教师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从而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知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由于学生熟悉和喜欢的“过生日”的场面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原课题“小猫吃鱼”改为“小猫过生日”,体现了以活动为主线进行教学。

(二)细看画面,展开想象

2. 看着小鱼,小猫心里会怎么想呢? 3. 猜一猜,小猫会吃掉几条小鱼?

设计意图:一数一猜一想,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三)套圈游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欣赏表演中学习,即可是学生放松身心,又可获得知识。

(四)吹泡泡游戏

引导:小朋友,你们玩过“吹泡泡”的游戏吗?下面小明要给小猫表演吹泡泡了,认真观察图画,思考,互相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游戏中学习,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和积极思考的精神,初步理解“0”在减法中的意义,从而是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摆学具游戏

同学们,你们看小方和小明都给小猫表演了自己精心准备的节目,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表示表示呀?听老师的口令……..

设计意图:结合学习内容,设计学生喜欢的摆小棒实践活动,既可以是学生放松身心,又可以获得知识,进一步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六)分蛋糕,学会合作

小猫要请大家吃蛋糕了,小朋友们高兴吗?

请出5个小朋友,其中一个演小猫,请大家吃蛋糕。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设计吃蛋糕这一环节,让学生感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通过小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合作与交流的机会。

(七)总结

回想这节课,我们都玩了哪些游戏,通过这些游戏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谈收获。

(八)联系国庆,体验快乐

明天就是10月1日了你知道10月1日是谁的生日吗?

设计意图:由小猫的生日自然过渡到为祖国妈妈祝贺生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九)布置作业

课本第29页第一题和第二题

以上,是我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上说明了“叫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并希望各位老师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一等奖(通用17篇)篇十三

1、知识与技能: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体会数的意义,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数数、读数、写数,初步体会数序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

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

正确书写数字、

数字卡片、课件、

(一)创设情境,引入。

教师谈话:开学这几天,你认识了几个新朋友?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1、同学之间互相介召、互相说、

2、指名回答、

教师板书:

12345。

(根据学生所说的板书)。

(二)出示主题图。

课本第六页。

教师提问。

1、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

2、他们在玩些什么玩具?请你数一数,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的物体数量、

(学生:他们在玩玩具,有5个积木、4辆汽车、3个皮球等等)。

尝试探索。

教师提问。

1、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物体的数量的?(数出来的)。

2、你是怎样数的?(一个一个的数、两个两个的数)。

指名数一数、说一说、

1、小组讨论:你认为怎样数数比较好?为什么?

思考:如果有更多的物体,又可以怎样数数呢?

(三个三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2、小组合作:数出铅笔盒里文具的个数、(指名展示,全班交流、)。

3、如果你想请你的新朋友到家里做客,你准备怎样做?

学生1:我准备拿2个洋娃娃请好朋友玩、

学生2:我准备拿4辆小汽车请好朋友玩、

学生3:我准备拿5把玩具枪请好朋友玩、

揭示课题教师谈话:刚才同学们准备了那么多的玩具,你们真是一个好客的小主人、同时我也听出来了,你们说出了许多数量是1、2、3、4、5的物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教师板书:玩具(1、2、3、4、5)。

指导书写。

教师谈话:我们会数出数量是1、2、3、4、5的物体,这些数该怎么写呢?谁会写1?2怎么写?(指名板书)。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他们写的怎么样?那么怎样写才能写的又漂亮又规范呢?

出示田字格及示范字。

教师提问:看到这些字你有什么感觉?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练习怎么写的、(生描示范字,师巡视指导、)。

比较:你认为哪儿写的比较好?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比较数序。

1、看图数数、

教师提问:都有那些水果?各有多少个?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明确:1、3、5叫单数,2、4叫双数、

2、比一比、什么水果最多?什么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3、生活中你还在哪见过这些数字?它们有什么用?

4、数序。

教师谈话:2个好朋友刚吃过水果,动画片开始了、出示火车图。

(三)总结说说这节课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数学,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通过“介绍新朋友”的情节引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创设情境,让学生不由自主的数数,从而感受到数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广泛,同时也激发学生数数、用数的积极性。通过观察实物,使学生体会数数的方法,感悟出数物体的数量时要一一对应,数更多物体数量进行渗透、同时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对数学逐渐产生亲切感。

先引导学生观察数的写法,有了认识之后再描,最后自己写,这样的过程实际上在不知不觉的演示过程中学会了书写。通过观察实物,使学生感悟到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同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进一步增加学习的兴趣,从而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1、本节课,让学生在经历数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感悟一些数数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力求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提供学生参与学习的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增强了应用意识,感受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还可以应用于生活。

2、数学的学习不仅在课上、课下,也不应该局限于教师的“引”与学生的主动探索,还应该利用恰当时机进行拓展、如数数的方法,以及单数与双数的概念,教师巧妙的设计,把他们引入课堂,通过做游戏的形式,使学生感悟、理解,同时也为今后的加减法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一等奖(通用17篇)篇十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作业的设计有基础题,有提高题。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基础题:

“新龟兔赛跑”。运用前后的语言描述乌龟和小兔在不同时段的位置。

提高题:

找一找生活中,哪里有前后。(对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

我们的小专题题目是:《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有效教学策略》。在“前后”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观察情境图,并用数学的语言有序的、完整的表述。

让学生解决“小动物在哪里,排在第几位,他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这需要学生数学的思考。让学生明白问题是什么,先自己思考,然后在同伴交流,和对方说说自己的想法,并补充和修改自己的。

在这节课中,我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提供给他们交流合作的机会。实际看来,学生的表现是比较好的。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一等奖(通用17篇)篇十五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方程的计算方法。学好本节课的内容不仅为以后学运用方程解决小数,分数的问题奠定基础,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2.教学目标。

结合新课标对方程这一部分的要求,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结合实际情景,理解和掌握方程的解法并正确的计算。

(2)在探索中,培养学生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

二、教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三、学法。

四、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总体思路,我设计了激趣导入约3’、探索新知约20’、巩固应用约15’、课堂总结约2’,四个环节进行教学,具体过程如下:

1.激趣导入。

我是这样导入的:大屏幕出示情境图,一天笑笑和淘气在做猜数游戏,笑笑:把你心里想的数乘2,再加上20,等于多少?淘气:等于80。笑笑:你想的数是30。淘气:你是怎么知道的?同学们你知道笑笑是怎么知道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猜数游戏》问题(教师板书)这一环节,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发现问题,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

2.探索新知。

这一环节我分三步进行教学。

第一步自主探索方程的解法。

成是x这个使等式可以改写成什么?生:这一环节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和探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合作和探索的精神。

第二步学生汇报,师生交流。

现在大家自己动脑试试看你能不能把这个方程解出来?教师提示:如果用等式的性质来解该怎么做呢?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汇报结果2x+20=80,我先在等式两边同事减去20就变成2x=60,再在等式两边同事除以2得出x=30(教师板书)非常好,刚才他说出了解方程的过程,在解方程中有些步骤是可以省略的,下面老师把这个方程完整的解给大家看:因为原题中没有x,所以我们在列式前要先把x设出来,解:设这个数为x2x+20=802x=60x=30答:这个数为30。

在解方程过程中,等号要对齐,计算完了不要忘记写答。现在你知道笑笑是怎么猜到了吧!这一环节让学生从具体问题出发,主动参与有效的保持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三步验证结果,巩固知识。

3.巩固应用。

练习是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径,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我设计了三种练习:

(1)基本练习:解方程6道题让学生独立思考,集体订正,巩固对知识的掌握。

五、板书设计。

这样的板书设计,突出重点,使教学目标一目了然,便于学生观察、比较。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一等奖(通用17篇)篇十六

我说课的内容是“9加几”,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学生掌握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理解掌握“凑十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进位加法的重要基础。

我对教材的理解是这样的:“9加几”是学生学习进位加法的起始课,学生认知基础和思维基础是十加几等于十几,怎样将9加几转化为10加几的问题是知识的核心,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凑“十”。而“凑十法”这种思想及具体的方法,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总结、掌握知识。

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和“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通过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本课的重点是初步掌握“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难点为理解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具准备为ppt课件、自制卡片和答题卡。

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中完成教学,并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富有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容易疲劳,因此,我以学生喜欢的朋友小猴聪聪招待大家吃桃子为引入点,并帮助聪聪算清萝卜的数量,将数学知识融于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之中,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中,我不打算强调各种计算方法的优或劣,也不刻意去提示学生用哪种方法简便,而是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点数法和接数法已经运用的很熟练,要使学生习惯运用“凑十法”,光靠一节课的学习是不能达成的,要给孩子适应的时间。

通过以上分析,我设计了一下几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激发兴趣,复习导入。

本环节我以两组练习题导入,第一题复习了数的分成,为下一步学习“见9想1”做铺垫。第二题口算练习,目的在于对10加几就等于十几进行强化,使学生感知凑“十”可以使计算变的敏捷,为后续学习凑十法奠定知识基础。

第二个环节: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是学生获取新知的过程,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动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第一步利用直观的桃子图,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计算方法,学生的经验是点数法和接数法,我适时介入学生的讨论中引导学生发现凑“十”法更方便计算。在学生提出凑“十”的方法之后借助动画,使学生清楚的看出凑“十”的过程,从而初步感知凑“十”法。

接下来在讲练结合中掌握凑“十”法,提出新的研究问题,聪聪家的菜园里收获了两种萝卜,请同学们去帮助他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激趣引导学生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再一次体验凑“十”法的计算过程,并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本环节我设计了三个小练习,第一个练习通过学生说思考过程,说算法,一年级学生语言表达也许并不清楚,作为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及时表扬和肯定,引导学生会说,初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第二个练习运用了课本89页做一做第2题,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从而内化了计算方法。

第三个练习是学生们喜欢的游戏《找朋友》,进一步巩固凑“十”法。坐了这么久,学生需要全方位的放松,因此我选择了这个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主动学习,在游戏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体验数学带来的快乐。学生很可能不会全部去选择凑“十”法,但是要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循序渐进的感受比较出凑“十”法的便捷。

最后一个环节:回顾总结,完善新知。

这一环节,我以“让学生谈谈这节课你收获到了什么”为主体,让学生思考,发言,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我以见“9想1凑成十”的口诀帮助学生理解凑十法的算法。在评价中,采用目标多元化的方式鼓励表扬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对学习数学有更大的兴趣。

以上是我对“9加几”这部分内容的分析和教学设想,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一等奖(通用17篇)篇十七

各位专家领导:

早上好!

今天我将为大家讲的课题是《整理书包》,首先我对本节教材做一些分析 。

本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第一册的教学内容。这是新教材增加的一个新体系,这部分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它是本册教材第四单元“分类”中第二部分的内容。这节课的教学是学生在学习了“整理房间”的基础上学习的又一种分类活动。学生在通过“整理房间” 的活动后,已经感知和体验了分类的含义及方法,学生能按指定的分类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分类在生活中的用途。这一内容的学习,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的分类活动,使学生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由于这部分教材与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联系紧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高。课本是以数学活动的形式呈现教材,体现数学学习是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过程的课程新理念。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分类的思想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用途,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给事物分类的过程中,体验活动的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重点:全体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

难点:使学生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关键: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经历分类的活动。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处于一个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的位置,把学生当作是学习的主体,努力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中经历分类的活动,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与空间 进行学习,使学生在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中认识和体会到分类的必要性。在给定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让学生自主选择某种标准对事物进行比较、分类活动,体验活动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1、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学习,拓宽教学的时空。

(1)“分类”是一个学生实践性的活动,因此在课前我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亲自去整理房间,体会分类的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用处,学会做一些事情。

(2)课后让学生去观察和寻找实际生活中运用到分类的一些现象,体会分类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在课堂教学的设计当中努力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原则,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利用比赛、猜想,分一分等多个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是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表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 创设问题情境

一开课我就让学生进行了一个小比赛,请同学们按老师的要求拿出指定的物品就站起来,并让每一位学生对结果进行猜想,为什么有些同学拿得快。从而引入了这节课的内容。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进行思考与观察,然后利用教材提供的内容,化静为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自主探究,构建模型

1、动手实践,分类整理书包

首先教师请大家把书包里所有的东西都放在桌面上,然后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在整理物品之前,最好先做什么?(学生会回答:给物体分类)接着就请同学们先分类整理,然后同桌两人相互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的。(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教师对与学生的整理过程可以给予过程性。)

相关范文推荐

    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总结(热门13篇)

    在社区工作计划中,我们将充分考虑社区的需求和资源,并制定相应的目标和措施。对于社区工作计划的编写和实施,我们还准备了一些社区工作者的经验分享,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

    钢材供货服务方案(优质21篇)

    服务月是一种倡导和推广志愿服务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共同为社会做贡献。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服务月总结范文,探索如何写一篇完美的总结。

    村防汛通知(优秀14篇)

    作为团队的一员,我们需要善于撰写通知,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下面是一些通知的案例,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通知的写作要点。公司各项目监理部(组):近期西安市持

    七五普法活动方案(实用19篇)

    活动方案是为了在一定时间内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详细计划和行动方案。在下面的示例中,你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活动方案,如教育培训、公益慈善、文化艺术等。近年来,博山区

    幼儿园大班消防安全教育教案(模板20篇)

    幼儿园大班是培养孩子们社会交往能力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主动与同伴互动、合作和分享。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1.直观教学法通过视频、

    二年级语文班主任工作计划下学期(汇总18篇)

    班主任工作计划要结合学校的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设计。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份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的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给大家一些思考。

    乡镇综治办会议记录范文(20篇)

    范文是指具有一定价值和示范作用的文学作品或者其他文本,可以用于模仿和学习。接下来是一些经过精选的范文样本,欢迎大家一起来欣赏。参加人员:各单位相关人员。会议主持

    后勤安全目标责任书(优秀22篇)

    后勤工作的效果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因此需要高度重视。以下是一些高效后勤管理团队的特点和成功之道,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为了使美术培训班能够有序的进行教学和管

    下半年教师述职述廉报告(模板18篇)

    通过撰写述廉报告,可以更好地总结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廉政工作成果和不足。这里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常见的述廉报告示范,供大家参考和借鉴。这一年是20余年工作中可谓最忙碌但

    教育局意识形态工作总结汇报(专业20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自己工作能力和成果的一种自我评价和展示。小编搜集了一些值得借鉴的月工作总结样本,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模板。为深入贯彻落实各级党委关于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