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老鼠上灯台体育教案小班(汇总8篇)

时间:2023-10-16 作者:碧墨2023年小老鼠上灯台体育教案小班(汇总8篇)

幼儿园教案的编写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高二教案范文,希望能够给教师们提供一些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

小老鼠上灯台体育教案小班篇一

1、引导幼儿听音乐模仿小老鼠上灯台的动作。

2、引导幼儿学唱歌曲《小老鼠上灯台》,培养幼儿喜爱音乐的情感。

3、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小老鼠头饰若干

2、猫头饰一个

3、蛋糕盒做的灯台一个。

三、活动过程

1、教师用猜谜的形式或者说说幼儿熟悉的《猫和老鼠》、《黑猫警长》,让幼儿尝试了解小老鼠,知道今天内容的主题适合小老鼠有关。

2、教师播放动画儿歌,看看画面中的小老鼠在干嘛。

(1)你们知道老鼠爱干什么吗?

(2)看看画面中的小老鼠他在干什么?

(3)小老鼠吃了什么?它最后怎么样了?

(4)小老鼠看到谁来了吓得滚下来了?

3、教师反复播放歌曲,幼儿可以跟唱。

(1)教师带领幼儿一句一句跟读歌词,让幼儿熟悉歌词。

(下一页:音乐游戏与活动总结)

(2)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并做相应的动作。

(3)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教师做预评价和鼓励。

(4)全体表演,并做相应的动作,感受小老鼠在偷吃时的紧张欢乐气氛。

四、活动延伸

玩游戏

1、老师戴上猫的头饰,在一边躲起来。

2、幼儿戴上小老鼠的头饰,围绕灯台成一个圆圈。

3、幼儿跟着音乐,边唱边模仿小老鼠上灯台的动作。

4、唱到“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小老鼠躲避猫的追逐。

5、被猫捉到的小老鼠停做游戏一次。猫可以让能干的幼儿来扮演。

五、活动总结

幼儿在《小老鼠上灯台》这样的音乐活动中,感受了音乐的快乐。在模仿小老鼠上灯台的动作时,切身体会到了小老鼠为了偷吃而不懈努力的样子,在模仿中学习!而在此次音乐活动中还有音乐游戏,就是根据音乐里的起伏表演出当时的场景,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感受快乐!

小老鼠上灯台体育教案小班篇二

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观察能力。感受儿歌的韵律感。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的韵律感。

2.能用动作表现滚动的状态,体验表演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学生对儿歌的记忆及读音

活动准备

老鼠和猫的布绒玩具。

活动过程

1.产生兴趣。

—小老鼠最怕谁?为什么?

2.学习儿歌。

—教师边操作布绒玩具,边完整念儿歌一遍。

—猫来了,小老鼠一害怕,就怎么样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教师再次完整念一遍儿歌,其中在“猫来了”这句话后,幼儿加念“喵——”,以增强幼儿参与性,满足幼儿的兴趣。

—教师用双手做道具和角色进行无声表演,如一只手做灯台,一只手扮老鼠(见附文),请幼儿尝试配念儿歌。

—请幼儿边拍手,边念儿歌,体验儿歌的`韵律感。

——你们觉得这首儿歌好听吗?想表演吗?

3.创编动作。

——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表演小老鼠滚下来的动作?(如慢慢蹲下来,双手在胸前做环绕滚动状)

——请幼儿边念儿歌,边做自己创编的动作。

活动延伸

1.通过直接的表演,幼儿能体会到“叽里咕噜”这一象声词的含义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滚翻动作。

2.这一活动能使幼儿自然感知上、下等空间关系。

小老鼠上灯台体育教案小班篇三

1、了解属相鼠的排位,引导孩子关注生肖文化。

2、认识打击乐器木鱼和锣,学会演奏,并尝试为《小老鼠,上灯台》故事配乐,感受其艺术效果。

3、学习歌曲《小老鼠,上灯台》的演唱,能运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力度、音调的变化)表现老鼠淘气可爱、憨厚年迈的不同音乐形象,并用肢体动作创造性地表演。

体会歌曲诙谐幽默的情绪,引导孩子大胆表演。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调整情绪,引导孩子以积极饱满的情绪投入艺术学习。

二、谜语导入。

师:展示谜面,说它多,可真多,全国每人有一个;说它少,它真少,全国只有十二个。(十二生肖)

生:学生猜测。

师:你知道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吗?

生:(在老师引导下说一说: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三、新课学习。

1、故事引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十二生肖中排位第一的小老鼠。(出示课题:小老鼠,上灯台)

师:老师来讲个故事,小朋友一起来听听小老鼠在干什么?(一天夜里,小老鼠肚子饿的“咕咕”叫,他从鼠洞钻出来,东找找,西瞅瞅,哪有好吃的食物啊?咦,那边有个灯台,小老鼠悄悄地爬上灯台,“吧唧吧唧”吃了起来……突然,一只大猫来了,吓得小老鼠“叽哩咕噜”从灯台上滚下来。

2、尝试用乐器给故事配背景音乐。

师:老师这有几件打击乐器,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出示打击乐器木鱼、锣)演示木鱼和锣的演奏,孩子们徒手练习。

(木鱼:xxx;锣:x—)

师:听了这个故事,老师有个主意:我们何不用木鱼、锣、电子琴这三件乐器来给故事配乐呢,让原本平淡的故事加上一点色彩,或许,这样的讲故事会让人耳目一新。思考一下,然后我们来尝试一下,听听效果如何。(启发孩子用木鱼、锣、电子琴来讲故事配背景音乐)

3、尝试练习配乐,聆听效果。

教师讲故事,孩子们用乐器来配乐。*教师注意适当的引导和及时评价)

师生合作:一天夜里,小老鼠肚子饿的“咕咕”叫,它从鼠洞钻出来,东找找(木鱼:xxx),西瞅瞅(木鱼:xxx),哪有好吃的食物啊?咦,那边有个灯台,小老鼠悄悄地爬上灯台,“吧唧吧唧”吃了起来……突然,一只大猫来了(锣:x—),吓得小老鼠“叽哩咕噜”从灯台上滚下来(电子琴:由高到低的一串滑音)。

4、孩子们说说这样给故事配乐的感受。

5、歌曲学习。

师:刚才的故事,老师用一首童谣来唱给你们听,你们想听的话就用掌声来告诉老师。(教师边弹电子琴边演唱歌曲)

a、出示大歌纸,引导孩子在电子琴的和弦伴奏下,有节奏地念读歌词,体验歌曲的节奏美感。(两种念法)

b、在念读时,引导孩子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念读,体会不同的效果,其中重点指导十六分音符的念读,“叽哩咕噜”四字均匀清晰。

c、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跟琴轻声学唱。指导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的对比演唱,注意音准。

d、创造表现歌曲。

师:歌曲中的小老鼠,你能用什么词来形容它?说说你的感受。

生:机灵、淘气、可爱、滑稽、幽默……

师:我们怎样才能把歌曲唱好。再现小老鼠可爱机灵的形象呢?

生:前面应轻声唱,表现小老鼠悄悄地走路;“叽哩咕噜”可重复一次演唱,表现小老鼠滚下来时狼狈而滑稽的样子。

学生演唱歌曲,聆听效果。

师:可爱的小老鼠身边跟着她的鼠妈妈,我们又该怎样来读唱呢?

师生探讨。

生1:演唱时速度可以放慢些,因为她老了,走不动了;

生2:我们可以唱的低沉一些,表现她是一只年迈的老鼠,动作有些迟缓。

生3:还可以加一些动作和语气词……

师生小结,表现演唱。

鼠妈妈,上灯台(阿呵),偷油吃(吧唧)下不来。

喵喵喵,猫来了,叽哩咕噜滚下来(哎哟,好疼啊!)

引导孩子用慢速,低沉的声音演唱。

e、鼓励孩子用肢体动作表现演唱。(启发孩子用肢体动作表现演唱:一手举高表现灯台;另一手表示小老鼠爬上灯台动作。部分孩子带上头饰演一演故事)

一、引向生活。

生1:我印象最深的是动画片《猫和老鼠》中的老鼠杰瑞;

生2:我家的墙上有一副《老鼠娶亲》的年画;

生3:老师,你身上穿的衣服上就有可爱的米老鼠形象……铅笔、书包上都有它的形象。

师:是啊,小老鼠给我们带来了欢乐,也给我们带来了艺术创作灵感。课后,我们还可以去找一找,看一看,了解更多有趣的生肖故事,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

上课回来,我的心久久无法平静,我在思考一个问题,面对新课程,我们失去了什么?或者说,上了十几年的课,面对各种各样的好课与示范课,我们反而开始茫然了。一味追求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的影像画面,但课堂总是缺少了什么。我们不得不问自己:艺术教师到底该坚守什么?我始终觉得:一个真正好的艺术教师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或者将来,他(她)的课堂能吸引孩子,他(她)的课堂相互尊重。我不能说自己这节课有多精彩,但那么多孩子在有限的四十分钟,专注投入。他们时而高举小手,踊跃发言;时而低头沉思,凝神相望;时而喜上眉梢,轻撒一笑……全没有上课前那无礼的吵闹,或许这就是学习的力量,能使孩子变得这样安静而可爱。我想我们的课堂呼唤的就是这样真实的学习过程,可以没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一定是真实有效的;可以没有多媒体的影像画面,但一定是充满想象空间的。教学条件虽艰苦,但一样可以创造教学精彩。本节课,我合理运用身边的教学资源,运用打击乐器木鱼、锣,加上电子琴,让孩子们给故事配乐,一样起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我想,我们的艺术课不在乎一定是华丽或张扬的,它也可以是质朴和内敛的,朴实的就在师生的举手投足、眉目传情之间,淡雅而朴素,去让人细细回味。

小老鼠上灯台体育教案小班篇四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的韵律感。

2、能用动作表现滚动的状态,体验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老鼠和猫的布绒玩具。

活动过程:

1、产生兴趣。

小老鼠最怕谁?为什么?

2、学习儿歌。

教师边操作布绒玩教具,边完整念儿歌一遍。

猫来了,小老鼠一害怕,就怎么样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教师再次完整念一遍儿歌,其中在“猫来了”这句话后,幼儿加念“喵”,以增强幼儿参与性,满足幼儿的兴趣。

教师用双手做道具和角色进行无声表演,如一只手做灯台,一只手扮老鼠(见附文),请幼儿尝试配念儿歌。

请幼儿边拍手,边念儿歌,体验儿歌的韵律感。

你们觉得这首儿歌好听吗?想表演吗?

3、创编动作。

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表演小老鼠滚下来的动作?(如慢慢蹲下来,双手在胸前做环绕滚动状)

请幼儿边念儿歌,边做自己创编的动作。

小老鼠上灯台体育教案小班篇五

1、借助课件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节,学习用自然声音演唱歌曲。

2、初步了解游戏规则,在教师带领下学习分角色游戏。

3、乐意参加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猫来了”的紧张情绪和迅速跑回家的快乐情绪。

1、小花猫头饰一个、小老鼠头饰幼儿每人一个。

2、《小老鼠上灯台》的音乐和课件、音乐《大猫、小猫》。

3、灯台背景图;、汉堡包、图片各一幅(分别挂在室内高处)。

4、座位排成半圆形。

一、跟着音乐《大猫、小猫》做律动进场。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一个小客人,小朋友看看它是谁?(对!是小老鼠)

二、播放课件《小老鼠上灯台》,让幼儿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内容。

师:这只小老鼠呀刚刚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发生了什么事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1、(看课件——小老鼠上灯台)提问:

师:“小老鼠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谁来讲讲?”“小老鼠要干什么?小老鼠爬到哪里偷油吃?后来谁来了?(猫)最后小老鼠是怎样从灯台上下来的?(叽里咕噜滚下来)

2、再一次欣赏课件(放课件)要求幼儿认真听,提问:

师:音乐什么地方你觉得很好听?(叽哩咕噜滚下来)这里音乐的速度怎么样?(速度快)

师:为什么小老鼠会叽哩咕噜那么快滚下来?(老鼠很怕猫)

3、老师把小老鼠刚发生的事编成了一首很好听的儿歌,想听是怎样唱的吗?给我点掌声吧!(教师一边示范朗诵儿歌一边用动作表现情节。)

三、幼儿学习演唱歌曲。

1、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师:你听到了什么?是怎样唱的?

师:还有小朋友听到不一样的吗?是这样唱的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教师边唱歌边带领幼儿按节奏做小老鼠上灯台的动作。

3、幼儿边倾听教师演唱,边跟着教师做表演动作。

4、跟音乐完整的做动作。

(1)教师当老鼠妈妈,招呼小老鼠们:小老鼠们过来妈妈这里来(跟前蹲下),我们一起爬上灯台去偷油吃,准备好了!

(2)老鼠妈妈带领小老鼠随音乐合拍地完整做动作。

四、幼儿理解游戏规则,在游戏中学唱,体验愉快的情绪。(放课件音乐)学玩游戏“小老鼠上灯台”

1、告诉幼儿游戏规则:我请你们来当小老鼠,当你听到猫大叫三声“喵喵喵”之后,它就要抓老鼠了,所以呀,你们要赶快跑回家,坐在自己的小板凳上,这样老猫就抓不到你们了,记住了:当听到猫大叫三声“喵喵喵”之后,小老鼠就要坐到座位上去。

2、辅助教师扮演老猫,幼儿扮演老鼠,根据规则进行练习

师:老鼠妈妈招呼小老鼠们:我们一起爬上灯台去吃汉堡包吧!

3、教师(跟随音乐)合拍的做动作。音乐结束后,猫大叫一声去捉小老鼠,小老鼠赶快跑回位置。

小老鼠上灯台体育教案小班篇六

1、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韵律。

2、能有简单的动作表现儿歌,体验在游戏中表现儿歌的情趣。

3、让幼儿尝试儿歌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4、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在很早以前没有电,人们就在灯台里到许多的油,里边放一根绳,用火柴点着,就可以用它来照亮了,它就像我们的蜡烛一样。

二。理解儿歌,感受儿歌韵律1.运用课件讲述故事提问:

(1)故事里都有谁?

(2)小老鼠上灯台干什么?

(3)正当它吃的津津有味的时候谁来了?

(4)小老鼠看到小猫的时候感觉怎么样?

(5)它是怎么从灯台上下来的?

2、出示课件图谱感受儿歌韵律

三。学说儿歌,教师扮鼠妈妈,孩子鼠宝宝

1、边玩手指游戏,边学说儿歌两遍

2、运用课件灯台和大花猫边玩游戏边说儿歌两遍

3、带音乐边游戏边说儿歌一遍

4、角色游戏。教师扮猫,部分扮灯台,其余扮小老鼠,带音乐玩两遍四。结束鼠宝宝们,玩累了吗?那我们休息一会,和大家说再见。

小老鼠上灯台体育教案小班篇七

1、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初步了解游戏规则,在教师带领下学习分角色游戏。

2、借助灯台图片理解游戏的内容和情节,尝试用动作表现情节。

3、乐意参加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猫来了”的紧张情绪和迅速跑回家的快乐情绪。

图片:小老鼠

一、导入

出示小老鼠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小朋友知道小老鼠想上哪儿去吗?

(幼儿自由讨论)

二、展开

1、幼儿听故事,理解歌曲《小老鼠上灯台》的内容

边看图片,边倾听教师讲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的故事

2、教师组织幼儿围绕故事内容进行简短谈话

教师:小老鼠爬到哪里偷油吃?后来谁来了?最后小老鼠是怎样从灯台上下来的?

3、幼儿倾听教师范,唱《小老鼠上灯台》,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内容

(1)幼儿听教师完整范唱歌曲

师:老师吧这个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请你们来听一听。

(2)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会议歌曲内容,引导幼儿用歌词回答

师: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

(教师将幼儿的回答唱出来)

(3)教师再次在范唱,引导幼儿感受歌曲旋律

师:老师还想表演一次,请你们给我鼓鼓掌!

4、幼儿学习演唱歌曲,按歌词创编动作

(1)教师引导幼儿创编上灯台的动作

(2)教师边唱歌边带领幼儿按节奏做小老鼠上灯台的动作

师:猫来了,小老鼠是怎么下来的?滚下来怎么做?

(4)幼儿边倾听教师演唱,边跟着教师做表演动作

(5)幼儿边表演,边跟随教师做歌表演动作

5、幼儿理解游戏规则,学玩游戏“小老鼠上灯台”

(1)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所以,你们要赶快跑回家,坐在自己的小板凳上,这样老猫就抓不到你们了

(2)教师扮演老猫,幼儿扮演老鼠,根据规则进行练习

(3)教师扮演老猫,幼儿扮演老鼠,共同游戏“小老鼠上灯台”

三、延伸

户外活动再次游戏。

小老鼠上灯台体育教案小班篇八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动作来表现小老鼠上灯台,使幼儿体验表演的乐趣。

2、幼儿能够尝试创编动作并进行表演。

3、学习儿歌《小老鼠上灯台》,感知儿歌的音律。

活动准备

1、《小老鼠上灯台》歌曲。

2、猫和老鼠玩具各一个。

活动重点

用各种动作表现小老鼠上灯台状态,使幼儿体验表演的乐趣。

活动难点

根据儿歌创编动作并完整地表演。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欣赏歌曲《小老鼠上灯台》,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好,老师今天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听一听歌曲里面唱出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附歌曲:“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师:“这首儿歌里面有哪种小动物呀?它发生了什么事呢?”(小老鼠,偷吃油。)

(二)理解儿歌内容,学习儿歌,感受韵味

1、教师操作猫和老鼠的'玩具,边完整说儿歌。

师:“小老鼠上哪去了、它是去干什么呢?”

师:“是谁的到来让小老鼠害怕了?”

师:“小老鼠因为害怕小猫,结果就怎么样了呢?”

2、老师再次完整念儿歌,引导幼儿在“猫来了”这句话后加说“喵一”,增强幼儿的参与性,提高幼儿的兴趣。

(三)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做《小老鼠上灯台》手指动作,使幼儿体验表演的乐趣

师:“你们想知道小老鼠偷油吃是什么样子的吗?自己做个偷

油吃的动作吧,咱们比比看谁最像。”

附儿歌:小老鼠,(食指相对)

上灯台。(左手握拳垂直,右手手指和中指沿右手左手交替攀爬)。偷油吃,(双手四指并拢,手心朝里,与大拇指一起张合做吃油状)下不来。(双手并拢做摆手状)。猫来了,(双手五指张开在脸两侧做胡须状)害怕了,(做抱头害怕状)叽里咕噜滚下来。(左手抱拳伸直,右手食指和中指交替自上而下从左手臂滚落)。

(四)引导幼儿尝试创编动作(加上身体部位)

1、师:“小朋友们都很聪明,这么快就学会了儿歌,那如果咱们加上自己的身体学习小老鼠滚下来,你们觉得小老鼠会怎样滚下来呢?”

2、幼儿发挥想象力,大胆做动作。

3、教师示范,引导幼儿。(如:慢慢蹲下,双手在胸前环绕滚动)

(五)活动延伸

在学习歌曲《小老鼠上灯台》中,请幼儿加入动作,边唱边表演。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