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论文分数高(大全9篇)

时间:2023-09-26 作者:文轩课程论文分数高(大全9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课程论文分数高篇一

第一段:引子(100字)

这个学期,我参加了一门名为《心理学导论》的课程,这是一门对于心理学常识的初级介绍。在这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受益匪浅,不仅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而且对于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本质更加深入地理解。通过对这门课程的思考和反思,我意识到心理学并非只是纸上的理论,更是一门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科学。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总结我在这门课程中所收获的体会和心得。

第二段:开拓视野和提高认知(250字)

这门《心理学导论》课程为我开拓了视野,提高了我的认知水平。通过学习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我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我开阔了对世界的认知,了解了人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思考方式,以及人们为什么会做出不同的行为选择。通过学习关于记忆、学习、语言、情感等方面的知识,我意识到了人类的思维是如何运作的,这也使我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不仅提高了学科的认知水平,还培养了一种批判性思维的态度,去质疑并思考事物的本质。

第三段:应用能力的培养(250字)

在学习《心理学导论》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学习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通过课堂上的案例分析、实验设计和论文写作,我们被鼓励去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对于培养我们的应用能力来说至关重要。通过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我们学会了如何进行调查研究,并利用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这种实践性的学习让我们真正了解到心理学是如何应用于真实场景中的,这也使我们更有信心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第四段:强化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250字)

在课程中,我们经常被分为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些项目、案例分析和实验。这样的团队合作让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在合作中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技巧。在小组合作中,我不仅收获了新的知识和见解,还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尊重他人的观点。这不仅提高了我与他人团队合作的能力,还增强了我的沟通技巧和表达能力。通过与不同性格和背景的同学一起工作,我更好地理解到了团队的重要性和多样性对于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的影响。

第五段:未来发展的展望(250字)

通过学习《心理学导论》这门课程,我不仅拓宽了自己的学科视野,也提高了自己的应用能力、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思维和行为,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我也会不断学习和探索更多与心理学相关的课程和知识,以期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多的成就和突破。同时,我也会将这门课程所培养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应用于其他学科和各个领域,以实现更全面和均衡的发展。

总结(100字)

通过学习《心理学导论》这门课程,我不仅仅掌握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的能力。我相信,在今后的发展中,这些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将成为我进一步发展和取得成功的基础。我会继续努力学习,深入挖掘心理学的更多领域,以实现自我价值的不断提升。

课程论文分数高篇二

1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因材施教

1.1复杂概念简单化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学生大多是非数学专业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以专业水准去要求他们不现实也没必要。因此教师在讲授时应尽量化繁为简。例如,在讲授大数定律时,进行严格的数学证明,对非数学专业的学生来讲并非易事。教师只需将这些定理的含义讲清楚就可以了。大数定律主要是在理论上严格地验证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合理性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用事件的频率近似替代概率”的合理性,即随机变量的算术平均值依概率收敛于期望,频率依概率收敛于概率。这样既可减轻或消除部分学生的畏难心理与抵触心理,又符合教学要求,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1.2适当布置思考题当今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大多思维活跃,善于动脑,部分学生会觉得老师都是在照本宣科,毫无新意,学习没有挑战性。教师可以适当布置一些相关的思考题,以便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例如,在讲授几何概型时,可以将著名的“贝特朗”奇论抛给学生。此问题有三种不同的解答。教师可以先与学生共同探讨出一种解法,剩余的解法留给学生思考。也可以鼓励学生挖掘出新的解法,甚至新的结果,让学生去思考贝特朗奇论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样既满足了部分学生的求知欲,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2注重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重要

2.1体验生活常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数学学科,它在众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果仅仅是这样跟学生讲,学生可能没有任何感觉,甚至有些反感。事实上,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的。如果在讲授相关知识时,能够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相信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将给出几个具体实例:例1:在讲授古典概率或者数学期望时,可以路边摊的“摸球游戏”为例。袋子中装有12个除颜色外,大小形状均相同的6个红球,6个白球,现从中不放回的摸取6个球,若所摸到的球为6红则奖励100元,5红1白奖励50元,4红2白奖励20元,3红3白罚款100元,2红4白奖励20元,1红5白奖励50元,6白奖励100元,你会心动吗?这个游戏貌似是稳赚不赔,但是利用古典概率计算会发现,3红3白的概率远远大于其他情况的概率。类似的街边中奖游戏很多,如果我们学习了概率论的相关知识,就会大大减少上当的机会。

例2:在讲解古典概率中的“盒子模型”时,可以“生日问题”为例。比如,授课班级有50名学生,那么可以让学生猜一下至少有两个人同一天生日的概率有多大。这个概率乍看很小,但是通过“盒子模型”计算出来的结果却令人匪夷所思,当班级有50个人时,至少两个人同一天生日的概率居然达到0.9704!在此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在大街上至少两个人是老乡的概率又会有多大呢?肯定也是相当大的,因此可借此提醒学生在陌生场合一定要小心陌生人以“老乡”“、有缘”之类的话搭讪,谨防上当受骗。除此以外,身边还有很多的例子,比如在讲授贝叶斯公式时可以寓言故事“狼来了”为例,让学生分析一下为什么狼真的来了之后却没人来救;在讲授复杂的全概率公式时,可以“抽签问题”为例。假设在10根签中,1根有奖,现有10个人轮流抽签,问这样抽签是否公平呢?这个问题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很多学生认为第一个抽签的人中奖率一定是高于最后一个人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利用全概率公式得出的结果却是第十个人与第一个人的中奖概率是一样的,都是0.1。这些问题既生动有趣又贴近生活,从而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娴熟应用以往学过的各种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2.2感悟人生哲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大学的课堂上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做事,感悟人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虽然是一门抽象的数学课程,其中也蕴含了很多人生哲理。教师在授课时若予以适当点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更能够体会一些为人处世之道。比如,在讲授伯努利概型时,经常会举下面的例题:某人进行射击,设每次命中的概率是0.02,独立射击400次,试求至少命中两次的概率。学生很容易列式求解出此概率为0.9972。在此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从这道题里面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学生可能一头雾水,这就是一道普通的数学题,怎么还会有启示?教师可进一步引导,这位射击队员的命中率很低,但是经过400次射击,至少可以击中两次的概率就达到了0.9972。如果把击中目标看成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只要坚持不懈,最终实现理想的概率也一定是很大的。“坚持就是胜利”绝不是一句空话,希望大家坚持不懈。

再比如,在讲授概率的加法公式时,可以“诸葛亮问题”为例。假设诸葛亮解出问题的概率为0.8,3个臭皮匠a、b、c独立解出问题的概率分别为0.5、0.48、0.45,且每个臭皮匠能否解出问题是相互独立的,并提示:3个臭皮匠中,至少有一人解出问题,问题就被解决了。那么三个臭皮匠是否真的能赛过诸葛亮呢?由此,大部分学生都会想到用概率的加法公式来解决此问题。并且可以很容易求出3个臭皮匠中至少有一人解出问题的概率是0.8570.8,即3个并不聪明的臭皮匠确实可以赛过聪明的诸葛亮。更进一步,若不是3个臭皮匠,而是4个,5个,…,结论又是如何?以1o个臭皮匠为例,假设诸葛亮解出问题的概率仍为0.8,每个臭皮匠独立解出问题的概率都为0.45,且假设每个臭皮匠能否解出问题是相互独立的。则利用对立事件概率的计算公式,可方便地算得1o个臭皮匠中至少有一人解出问题的概率为:1-0.5510≈o.99750.8。也就是说,问题基本上都能解出,从而远远赛过聪明的诸葛亮。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团结合作,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经过这样的适当点拨,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快地掌握知识,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3结语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以上几种可以提高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质量的方法,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然而,教学如何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等,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需要我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积极地探索。

课程论文分数高篇三

在新的课程计划中,德育活动在活动课程中占有非常突出的位置,反映了国内教育界已认识到德育活动在 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从目前全国各地中小学德育实践来看,活动课程的引入不仅为那些早已在实行但又 无法正常纳入到学校教育中的德育活动提供了一种使其系统化、正规化的结构框架,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打 破长期以来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的学科化德育模式带来了希望。

一、德育活动应成为德育主要的教育形式

我国教育界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以思想政治、思想品德、社会及历史等为主的德育学科课程体 系,在传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系统性道德知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尽管道德认识能给学生提供 未来行为的认知图式,它们在学生头脑中却往往只是以知识形态存在而不是以能影响学生的行为即成为学生品 性的一部分的观念存在的。也就是说这样的道德知识对个体在具体道德情景中的行为影响是很小的,只有在个 体价值观念单一、不能或无须作出独立的道德判断和选择的情景中,它们才会成为行动的线索。而对处在变革 与多元化时期的中小学生来说,由于影响其行为的因素十分复杂,因而仅有道德知识这一行为线索并不能有效 地引发学生的道德行为,这是学科式德育课程教学效果低下的根本原因。因为道德行为的产生除了需要认识的 支撑之外,更需要行为动机(情感)的激发,需要对情景的认知和判断及对自身行为的自我监控等。

而德育活动课程则通过给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真实的道德情景和道德冲突,通过学生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交 往,不仅把抽象的道德原理和规范以具体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对道德情景的自 主判断能力,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和自觉的参与意识,这就有可能使学生的道德知识转化为自 己的观念和品性,从而使学生在未来遇到相似的情景时受到类似情感的触发而引起道德行为动机。杜威认为, 这种使人们在工作和思想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关系的教育方式,是最好的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因此,德 育活动对于学校德育工作来说具有极大的价值,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方面具有学 科教育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应该成为学校德育的主导形式。

但是,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不一定能保证人们作出相应的道德行为,而且即使有做出道德行为的 意愿(动机),也不一定就能引发正确的道德行为。这就好像是人们懂得制造飞机大炮的原理却不一定能真的 制造出来一样,这里还有许多工艺问题、技术问题。同样的,能否做出恰当的道德行为也存在着类似制造工艺 技术的道德技能问题,如怎样表达同情和关心以正确地帮助别人,如何通过协商以避免冲突达成公正公平,怎 样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等,都涉及处理个体之间、个体与集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怎样控制和调节自身情感和 行为等技能问题。也可以说,一个正确的道德行为既包含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还包含着适当和熟练的道德 “技能”。毫无疑问,这样的技能通过刻板的说教是很难获得的,就如学游泳而只在岸上听取理论讲解一样, 一旦真的下水很可能会被淹死,学科式德育课程的缺陷也在于此。德育活动由于是以个体和集体的各种具体活 动和行为展开的,活动过程本身就是各种行为技能的运用和学习过程,因而德育活动课程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 的道德认识,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而且也特别适合于道德行为技能的培养和获得。

总之,德育活动课程有着学科课程无法实现的功能,与德育学科教育也有着很大的互补性,事实上,它们 对学生道德品质中的不同方面起作用。学校德育工作的改革应当注意两方面的协调和衔接工作,就目前的学校 德育实践来看应更加注意德育活动课程的建设,这对规划和建立完善的学校德育体系是十分重要的。

二、德育活动课程目标的确立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明确指出了活动课程应“使学生受到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在《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纲要》中也阐述了活动课程和德育活动在学校德育中的 作用,这对建立完善的学校德育体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从课程设置的要求来看,德育活动课程的目标和 要求仍然不明确,在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和学校进行的德育活动也缺乏应有的理论框架,这对中小学开设德育 活动课程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甚至混乱。因此对如何进行德育课程目标设置及活动内容的构架等的研究仍然是 一项紧迫的任务,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

重视能力的培养是新的课程计划的重要特征。这一思想也在各科教学大纲的制定过程中得到了体现,这可 以说是目前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中的一大进步。由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以活动为基础,并且也只能在活动 过程中体现,因而活动课程的提出实际上是为了满足培养目标上的这一转变。德育活动课程无疑也是为了满足 德育目标上的拓展,如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自主自制能力、是非判断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自我教育能 力等。这一思想对目前各地开展的有关德育活动课程的研究和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且对计划中所提出的 晨(夕)会、班队会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及学校传统活动等的改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依据传统的以 学科教育为核心的知识与能力划分方法来确定德育活动课程目标的思想,虽然表面上解决了知行脱节问题,而 实际上还脱离不开传统的德目主义德育观,甚至会滑向枯燥的行为技能训练,同样难以解决学生遇到的或未来 会遇到的各种道德困境。事实上,知识与能力相加还不等于真实的道德行为,更不等于道德品质,因为道德行 为总是与情景相联系的,而且也只有与情景相联系才能产生激发行为的.动机和情感。笼统地以能力作为德育活 动目标是不适合于德育特有的内在规定性,也很容易使活动课程所具有的自主性、开放性等特征受到威胁。因 而,我们认为在确定德育活动课程目标时必须对道德行为中的能力作出分析。

在学科教育中,知识与能力实际上是联系在一起的,能力作为一个比知识和技能包容范围更广的假设结构 ,既包含知识,也包括知识的运用。但我们在学科教育强调能力的培养实质上是只强调知识的运用,是一种智 力技能和动作技能,是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任务的 能力。这说明,在学科教育中所说的能力大多只涉及人的理智领域,本质是由一些规则或操作程序构成的。而 在人们的道德领域,并不缺乏这样的规则和操作程序,但并不能像学科教育那样一旦形成就很容易迁移,并能 在另一种情景中得到贯彻,如学校中学生的道德表现与他们在家庭与社会上的道德表现有着很大的反差。这不 仅说明传统的学科式道德教育是有缺陷的,而且也说明了道德行为与情景之间的密切关系。因为在道德行为中 既包含认识和解释道德情景的认知技能和进行具体行为的操作技能,也包含属于情感领域中的动机和情感因素 ,而这种情感性因素在形成一种行为的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与解决一道智力难题是完全不同的。换 句话说,要实现道德行为的迁移必须同时完成行为者认知、操作(动作)及情感三方面的迁移,而其中情感及 其体验又起着核心的作用,因而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中有关道德、良心或社会化、价值之类的是在“ 情感行为”的概念下进行阐述的。这也正是无法通过灌输来实现的教育目标,但在人们自觉自主的活动中却能 得到比较好地展现。

然而,我们也绝不能期望所有学科课程无法解决的问题,活动课程都能很好地解决。比如,要想把道德行 为能力进行分割培养,让德育活动课程只解决所谓的“能力”问题是不可能的。无论是作为情感行为,还是作 为一种判断推理,道德行为都依赖于特定的情景,离开具体的情景和条件去判定某个人的行为是否道德是不可 能的,因为对中小学生来说并不存在抽象的道德行为,所以不能离开具体的情景去培养道德行为,所以不能离 开具体的情景去培养道德行为能力,也不能把道德行为能力分解开来分别培养。这在柯尔伯格的道德教育实践 中也暗示了这一点,他从开始推崇的所谓的新苏格拉底法转向所谓的新柏拉图模式(即以类似于以色列集体农 庄通过团体进行道德教育的公正团体法)并不只是方法上的转换,实质上说明了教育观念和教育目标的转变, 即从关注抽象的道德推理能力转向培养解决具体的道德问题的能力。这与我们一贯强调的集体教育思想的实质 是相通的。

所以,我们认为,德育活动课程应以培养解决具体的道德问题、处理各种现实的道德情景的能力为目标。 这种定位不仅符合活动课程实践性、开放性的特征,而且也符合德育的要求,符合能力培养的要求。可以说, 培养解决具体的道德问题和处理各种现实的道德情景能力,其实是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道德情感和道 德行为能力结合起来了。比如,当学生面对某个具体的道德问题时,他必须通过分析、推理才能做出相应的判 断和行为,而解决某个具体道德问题的能力必然需要交往能力、自主自制能力等。因而这种定位与课程计划并 不矛盾。只不过课程计划中所提出的各种道德行为能力是针对具体的活动而言的,而作为课程目标这些能力显 然过于微观了,对课程研制是不利的。

解决具体的道德问题的能力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素质要求,这是整个学校德育目标 的总的出发点,正如杜威所说的,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的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运用真实 的道德情景及现实的道德问题的道德活动本身就是学生参与社会的一种直接的方式,这种方式对他们适应社会 能力的提高会有积极的作用。在国外有一种针对社会适应不良或有缺陷的中小学生设立的预备性课程(prepar e curriculum),就是以改善学生解决具体道德问题的能力为中心目标设计的,其中包含人际技能训练、情景 知觉与判断能力训练,情景调控能力及自我评估能力的训练等具体内容,而且这些训练完全是以活动方式展开 的,值得我们借鉴。

三、德育活动课程的内容构架

德育活动课程的内容不应是过去一些零散的德育活动,如晨(夕)会、班团队活动等的简单组合,也不应 是德育学科课程的实践补充,而应当依据德育活动课程目标来构架。这样既可以达到与学科课程相互补充的目 的,也可以使德育活动课程具有自身的逻辑性和课程体系,并改变目前许多学校德育活动课程开设的随意性。

德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必须考虑两个方面:确定各种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道德问题和道德情景以及各种道德 行为所包含的相应的行为技能和情感表达与体验技能。因此,我们认为,德育活动课程内容构架的关键是选择 有针对性的、符合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的道德问题和道德情景,然后以此为基础设计反映学生道德实践和社会需 要的德育活动。根据学生日常接触的具有典型意义的道德问题和道德情景可以构成一个横向的各种德育活动主 题,而根据学生道德发展的规律以及学生适应现实和将来的社会生活的要求,可以设计一系列的纵向的德育活 动。也就是说,根据主题的需要及学生年级水平,可以把某一德育主题设计成具有前后衔接关系的系列活动, 这样可以使学生处理道德问题和道德情景的能力逐步得到发展。因此,德育活动的构架从形式上来看可以设计 成系列主题活动或者综合活动,这种形式也便于随时调整和增删活动内容,使德育活动课程能有较强的包容性 和灵活性,能随时反映学生的道德实践需要和社会现实的要求。

在设计具体的德育活动过程中,需要抽象出各种处理现实的道德问题和道德情景的能力,这是最为复杂和 困难的。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比较重要的,这些方面也包含着道德认知的成分。

一是道德交往能力的培养。皮亚杰曾说过,道德上的自律只能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水平表现出来。实际上 个体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以与其他人形成的各种权益关系体现出来的。社会交往能力 不仅是实现人际互动的基础,也是形成处理各种道德问题和道德情景的基本技能。处理学生之间、个体与集体 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实质上都与学生的交往能力密切相关。在上面提到的预备性课程中,人 际交往能力的训练也被认为具有关键的作用。

二是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是目前学校与家庭都比较容易忽视的德育内 容。但是劳动是个体将来参与社会的最基本手段,也是构成学生品德的重要内容。通过劳动可以培养学生思想 信念、锻炼道德意志品质,所以马卡连柯曾说劳动最大的益处还在于人们道德上和精神上的发展。即使是最简 单的自我服务劳动也是培养人遵守纪律、培养人对别人的义务感的重要手段,能使一个人养成尊敬父母、兄弟 姐妹和同学的习惯。而且由于劳动具有具体的物质和活动形态,也特别适合于活动课程的要求。当然这种劳动 活动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劳技课或劳育。

三是道德自律能力的培养。道德自律能力包括情绪自律、价值自律和行为自律等许多方面,而个体的自我 调节和监督能力则是促成自律的最核心的要素。儿童道德发展从他律向自律过渡实质上是儿童自我调节和监督 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道德上自我调节和监督能力的发展不是通过灌输或者自然成熟就能实现的,而只能通过学 生自主的实践活动逐渐内化而来,因而是德育活动课程的重要任务。

四是自我权益的维护能力。我国的德育历来强调集体的利益,而不重视个体的需要,尤其是对儿童的教育 更是如此。但实际上不懂得个体权益及其界限,就谈不上尊重他人和集体的权益,仅有集体主义教育而看不见 学生个体的德育也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这在历史上和现实的宗教极端主义中都有深刻的教训。因而在运用集体 的德育力量的同时,必须充分地考虑个体的权益(包括法律上的权利)。柯尔伯格极力推荐的“公正团体法” 的核心就是要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努力达成‘公正’和‘团体’之间的平衡”,在运用集体力量的同时,保 护个体学生的权利,促进其道德发展。

五是道德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道德情感是推动道德行为的动力,没有对他人情感的体察和对自我情感 的反省能力,就不可能有道德活动的需要;没有道德情感的行为也不能说是道德行为。

应当指出,上述能力本身并不构成德育活动课程的内容,它们只是设计德育活动的线索。在具体的活动中 ,它们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也就是说解决具体的道德问题常常需要上述各种能力的结合。还应指出,活动课 程真正的生命力在于它在设计教育活动时的灵活性和现实感。因而我们绝不希望上述的内容能包括德育活动课 程的全部能力要素和内容,实际上也不可能。

课程论文分数高篇四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立足省情校情,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协同育人机制,通过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建设,不断完善了大学生创业就业的相关工作。做为高职院校的教师要增强创业教育的认识,不断总结教学成果,将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做为创业教育的根本。在《营销策划》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融入创业教育,可以很好将本课程相关的知识,通过科学运用,对学生未来创业起到很好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一、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营销策划》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营销策划》课程还多停留在传统的理论、案例教学为主的教学形式,理论上更多的是重复《市场营销》课程知识点,有的虽然引入了项目教学方法,但多采取的是仿真项目,先定一个策划项目,然后学生根据项目提供的相关信息来完成策划任务。这样虽然对学生实践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但在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仍显得欠缺很多,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的培养上还存在不足。主要原因是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存在不够丰富,从而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严重的制约。针对此问题,在《营销策划》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围绕学生营销策划能力提升,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等,重视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自主能力不断提高做为教学的突破点,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创业提供良好的技能保障。

二、创业教育与高职院校《营销策划》课程的相互关系

(一)创业教育与高职院校《营销策划》课程教学设计要求相一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营销策划》课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相比其他课程而言,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系统性。在教学中,通过以学生训练为主导,以营销能力的提升为最终学习目标,这些也与创业教育的要求也十分接近。在对创业项目分析时,也需要学生对项目有很强的风险评估能力和可操作性。在创业教育的实施中,是以学生为自已动手实践为主,教师通过指导来降低创业项目的风险。(二)创业教育与高职院校《营销策划》课程教学互为补充。我们都知道创业的成功与否,与创业的策划能力关系密切。而《营销策划》课程教学内容在这方面,为创业教育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而通过创业教育,也可以为《营销策划》课程的实践活动提供很好的载体,通过对项目的评估,策划实施,也为课程提供了很好的实战平台,进一步对学生学习此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检验,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三)创业教育与高职院校《营销策划》课程教学的要求相一致。《营销策划》课程要求策划人要具有良好创新思维能力,才能使得策划方案更具有创意,也能打动更多的受众。创业教育也要求学生有具有强烈创新意识,二者的要求有很大的共性和一致性。

三、创业教育融入《营销策划》课程教学的方法

(一)提高学生对《营销策划》课程认识,对创业中营销策划重要性有更深刻的理解,也使学生在市场意识得到提升,对市场机遇的洞察力敏感性进一步增加。在本课程有限的教学时间,通过在丰富的教学手段的运用,将营销策划思维的系统性更好的体现出,使学生对市场的认识也更加深刻,进而有利于学生创业就业能力。(二)为了使创业教育更好实施,需要提升《营销策划》课程在专业教学中所占比重。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群体,在进行《营销策划》课程教学设计时,应有所区别。针对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增加本课程学时数,有创业计划和兴趣同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将营销策划知识进一步拓展,从而更为学生创业就业意识和能力提升提供服务。(三)以创业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情境。以创业项目来设立教学情景,通过综合运用不同的策划方案和创意,对比不同方案对创业项目是否成功的影响进行分析。有条件的`情况,可以让学生进行市场调研,来进一步加深对于不同方案和创意的优劣评估。同一创业项目,在课程教学进度的不同时期,分别由学生为主导来开展方案的策划工作,体会各种不同策划理论知识的运用。(四)以创业计划步骤为环节来设计教学任务。一个好的创业项目载体是不够,还需要将此项目进一步分解也一个个策划活动或方案。而《营销策划》课程的教学,也在需要设计一个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策划活动,最终完成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就目前的营销策划课程教学来看,营销策划活动内容包含很多,但仍以市场营销的内容为结构主线。在对创业教育的引入后,可以通过对创业计划书的完成为主线来创立课程教学内容。(五)以学生为行动主体来组织教学。创业教育和《营销策划》课程教学设计理念有很多相同之处,二者都是以实战性、可操作性、创新性、学生为主体来开展的。因此,《营销策划》课程教学中,应通过任务驱动来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通过对教学过程细化,可以分解成六个步骤:提出任务;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和归纳;对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相关资料和信息进行搜集;按分析或方案思路来完成任务;提交任务结果;任务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处于指引和考核评价的角色,学生则是行动和主导的角色。为了使任务更好的得到完成,可以通过运用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游戏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领会任务要求,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所需要达成的目标。

四、结束语

做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不仅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总量和覆盖面,还通过进一步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来推动优质学校建设。另一方面,在创业教育中,通过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教学,增强院校办学活力。

课程论文分数高篇五

在本学期的课程中,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这篇文章,我将总结和分享我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他人更好地理解这门课程的意义和价值。通过这门课程,我不仅学到了关于专业知识的东西,还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第二段:知识的收获

在这门课程中,我学到了许多重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首先,老师详细讲解了各种基础概念和方法,帮助我建立了扎实的学科基础。其次,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操作,包括实验和案例分析,让我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最后,我们进行了团队项目,通过合作和讨论,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这些知识的收获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段:思维能力的培养

除了专业知识,这门课程还培养了我的思维能力。在课堂上,我们经常进行讨论和思考,老师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和挑战,激发了我们的思维灵感。通过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我逐渐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表达观点。这些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将有着重要的影响,使我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

第四段:团队合作意识的强化

这门课程还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团队项目中,我们需要相互合作,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如何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和协作,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通过团队合作,我们能够集思广益,互相学习和补充,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这种团队合作意识的强化将对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五段:个人成长与反思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不仅增加了专业知识,还培养了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然而,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使我成长和进步。我学会了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工作方式。通过这个过程,我变得更加坚韧和有毅力,有信心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总结: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不仅获得了专业知识,还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这些收获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我也要感谢这门课程带给我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机会,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并取得更大的成就。

课程论文分数高篇六

1灾难护理学“新”而未“兴”

护理人员参与灾难医疗应急救援,必须了解灾难的特征和规律,救援中的管理、应急处置、基本护理技能等系统知识,其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度将对灾难救援成效产生直接影响。在目前的护理本科教育中,学生通过学习临床护理学等基础护理医学,已经掌握了基本护理技术,但如何将基本护理技术与灾难护理管理学及灾后心理援助等相关内容相结合,从而使灾难护理的目标和重点得到强化的教学经验仍旧匮乏,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灾难护理学“新”而未“兴”的特点。

2紧扣核心内容开展灾难护理学教学

同灾难医学类似,灾难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学科。其教学一方面必须在有限的课时里纳入核心理论内容,包括灾难医学知识、灾难护理管理学及灾后心理援助等内容;另一方面需增加相应的实践操作。

2.1课程核心内容设置

灾难护理学课程核心内容涉及3大体系和8个方面:3大体系指灾难前期准备、灾难发生期应急、灾后重建期保健等;8个方面包括灾难护理学的基本概念、灾难应对预案、灾难应急救援护理基本要素及流程、各项急救护理的基本技术、现场检伤分类与后送、灾区传染病的预防和处理、灾难心理救援、常见灾难的应急救援(核、化、生、地震、火灾、水灾)等。以江苏大学为例,针对灾难前期准备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交通事故、水灾、地震、矿难和泥石流、重大传染病等伤情特点,涉及灾前防灾准备、急救常备药物和物品的配置和使用等;灾害发生时突出应急,包括救灾技能,如:如何自我防护,确保救援工作安全、有效、快捷;如何与其他急救人员配合对伤员作出正确和快速的检伤分类,防止过度分类或分类不足;如何对危重伤员实施现场急救、快速转运、记录伤情等;灾后重建期,如何配合防疫部门做好食品、饮水卫生,传染性疾病的管理,以及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进行自我心理康复及针对灾民的心理调控等。

2.2课程以实例结合模拟设计

灾难护理学的理论授课中,可针对课程重点选择性地列举图片和实例,以加深学生对灾难护理学的直观理解,但又避免过度刺激造成心理阴影。例如:江苏大学在涉及地震灾难的教学中,选择的实例以近期国内外发生的地震为主,图片以灾难后环境为主,尽量不涉及受灾群众;教学内容包括防震常识、人员生存环境、后续灾难救援及灾后重建等,还特别从管理属性的角度进行深入剖析,如涉及脆弱性的技术、社会、管理属性等[3];在常规理论教学中积极模拟现场环境,提出可能存在且会影响灾害救援的问题,例如:区域的药品、物资储备不足、物流不畅通、应急机动力量反应不够迅速等,当以上情况发生时,如何开展有效护理活动,避免加剧灾难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等。

3以教育系统设计指导和优化教学

教育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systemsdesign,isd)是教育各领域最常采用的模式,同样适用于灾难医学教育[4]。isd的基础是传播、学习和教学等三方面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属于系统论,问题面和需求面是教学分析中的两个方面,通过以上综合设计找出最佳解决方案。isd的工作流程是分析———设计———发展———实施———评价,通过系统安排学习过程、学习资源,创立学与教的系统,实现教学优化、促进学习者学习的目的[5]。

3.1明确学习目的与目标

isd首先需明确学习结果,即学习目的或目标。作为一种概括性的总体要求,教学目的概括性地将一系列相关的教学目标组成一个说明教学意图的系统,是某一阶段、时期学校教学规范,不可随意变更。江苏大学针对灾难护理学的教学实践,提出“灵活性、实用性、科学性、延展性”的授课理念,以达到培养高级灾难护理人才的目的。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接受教学后应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进行具体而明确的表述。教师根据需要可加以调整、变更,教学策略具有较大灵活性,教学目的稳定,而教学目标灵活。例如:由于“使护理人员掌握灾难的护理工作的相关技能”的目的太抽象和笼统,可能造成理解的不统一,因而对教学过程、结果的评估与测量起不到指导作用。教学目标则明确、具体,如“护理人员在灾难救援现场要快速配合医生进行检伤分类”。因此,灾难护理学教师在具体分析教学内容之前,第一步必须弄清楚教学目标是什么,即通过该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获得什么。

3.2课程设计与教学过程

课程设计是教师在授课前进行教学目标、学生现状、教学过程、预期结果、是否存疑等诸多方面的预设和思考。从而使学生在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和拓展相关能力。例如针对“灾难中大量伤员的急救管理”课程,考虑到学生中可能普遍存在重技术轻管理的思想,在授课的初期阶段引入大量的管理案例,并逐渐与灾难医疗救援管理相结合,在阐述灾难前中后的不同时期内管理的内容与侧重点的同时,围绕灾难中大量伤员的特点展开论述,以凸显管理对灾难救援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学生对灾难管理的认同感与学习力度。确立灾难护理学的教学过程就是选择合适的方法给学生讲课,如讲座、技能操作、讨论、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方法的选择需考虑授课时间、学生数量、学生的基础水平、教育资源、教育预算等因素。教师可在正式授课前,给其他讲师或教学组成员试讲,以发现问题并改进教学方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明确灾难护理学教学工作不能局限于课堂内,要充分利用报刊杂志、电视传媒、internet网络等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灾难护理学的兴趣,使知识范围进一步拓展,但对于如何借助新兴媒体开展灾难知识教育还需不断探讨和摸索[6]。在完成理论课程后,安排2~3学时的实践课程,如模拟某一灾难现场(如地震、火灾等),由学生扮演救援组织者、检伤分类人员、救治与转运人员、心理援助者、灾后防疫人员等,使学生尽可能通过演练灾难应急救援的基本流程,切实体会并对理论授课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3.3评价教学

评价教学是立足教学目标,按一定规则对学、教的过程和资源进行价值判断,描述和确定教学效果,目的是检查和促进教学与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形成性评价,在教学结束时行总结性评价。在灾难护理教学中,笔者对理论性的问题行书面考试或使用口头回答;对操作技能,如护理流程、心肺复苏的基本生命支持、自我保护等使用模型考核,在带教老师的监督下进行临床操作。笔者对灾难护理学课程的考核成绩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平时成绩、实践课程、理论考试等,各取一定的权重,分别为30%、30%、40%。理论考试突出重点的同时,平均分配其他知识点,还安排设计型题,如设计某一灾难场景的救援护理,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课程的考核以学生对灾难护理整体流程的把握,明确灾难救援中护理人员的分工和职责为主要目标,加深灾难医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考核中着重考查的内容包括:灾难护理学基本概念、个人防护技能、防护装备的使用、灾难应急护理的基本流程、现场检伤分类、常见灾难的处理原则、心理救援原则和基本方法等[7]。

综上所述,目前江苏大学灾难护理学的教学涵盖了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施教过程、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除此之外,尚需不断学习和借鉴其他灾难医学等学科教育工作者的先进教学思路与方法,如可借鉴和学习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杜博士pbl整合教学法[8],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对能力。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应力争使教育理念、教学手段和质量更符合国际潮流,在探求适合我国国情的灾难护理学教育模式的过程中,以更加全面、综合的教学手段培养灾难护理人才,达到有效应对灾难的目的。

课程论文分数高篇七

一、项目课程教学的新型定位

目前高职院校项目课程教学定位是把公司的项目流程套入学校的教学模式,即就教学论教学,把公司项目案例作为学校教学的资料,按照学校的教学大纲和计划,模仿企业的项目流程进行项目课程教学。这种“依葫芦画瓢”的项目教学未达到企业对毕业生零距离的需求。目前项目课程教学定位应该让公司的项目流程起主导作用,把学校的课程教学纳入到企业项目操作流程中。其课程定位应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特点:第一,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职业能力不是单纯的知识,也不是单纯工作任务,只有当知识与工作任务相结合,单位个人才能够在繁琐的工作环境下进行综合剖析、辨别并采取应对措施时,才能够说他具备了所需的职业能力。传统课程基本上还是学科体系和以知识点为中心,过分强调了知识理论要点。以职业能力为目标来设计课程,要体现在每个环节的链接和相互关联上,而不是“纸上谈兵”而已。第二,以学科综合为基本出发点。项目课程是以要完成的项目作为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它把整个项目的工作任务按项目工作流程分为几个不同阶段的具体任务,再根据实际分析在仿真的学习环境中确定出完成任务所必须掌握的所有知识要点和专业技术能力来获得课程的`构成要素、进行课程定位。第三,以项目任务具体化来开展实施。通过对项目任务的理解和深入分析,进一步将整个大的项目任务化解为各个小而具体的项目工作任务。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对事物的思考、判断的能力。最后,按照具体化的工作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实施工作。

二、项目教学设计阶段的改革

从公司的项目流程中,可以知道公司把项目分为两个大的方面: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在项目教学课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如何把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融入到公司的项目操作模式中,以达到在项目教学中让公司的项目流程起主导作用的教学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开展公司——学校——公司——学校这种穿插的教学方式。让公司项目处理模式和学校教学模式达到最大程度融合,进一步缩小学生能力与企业要求之间的差距。在同公司的接触和与毕业学生的多次交流后,我了解到公司进行项目设计操作流程为:制定项目时间表、方案论证、方案绘制、方案修改与定稿和方案汇报这几个阶段。通过对公司项目操作流程的研究和我这几年的项目教学经验,我把这两个流程做了一下总结和调整,使我们的项目教学充分融入公司的项目操作流程中,形成新的项目教学方法。

三、项目教学现场施工阶段改革

教学现场施工阶段同样采用公司——学校——公司——学校这种校企穿插模式。它与现有高职建筑装饰专业现场施工阶段的教学对比看来,新流程在现场施工阶段的教学中,把构造教学部分的知识点由理论的书本的课堂教学部分转换到已建设好的实训中心,将原本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点转换为实地实物的现场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建材施工的构造知识阶段,从原有无概念的被动接受的理性认识中解脱出来。学生通过在实训中心现场对实训建材和材料构造的学习,将该结构知识点由直观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变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

四、项目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与要求

项目教学法十分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但并不脱离理论知识点,而是以理论指导实践。学生在项目教学实践活动中,学习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在此期间,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将在项目教学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升华为理性认识,从而有效地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师是项目教学整个教学环节的组织者,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院校要求教师成为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并重的“双师型”教师。这对职业院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的主要问题是,大多高职院校建筑装饰设计专业的教师都是从大学本科毕业直接到高职院校从事教学工作,没有真正在装饰公司负责过装饰工程项目。而且,由于相对封闭的学习生活空间,对目前整个装饰行业的发展以及装饰材料市场动态都没有第一手的信息获取渠道。他们当中大多数同本行业专业人员社会接触较少,缺乏实践动手操作能力,难以完全胜任项目教学法对学生专业技术能力要求的教学目标。

课程论文分数高篇八

在大学学习生涯中,论文写作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而为了追求更高的质量和价值,学术交流和学术讨论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在本学期的课程中,我参与了多次论文交流,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论文交流中,我意识到互相倾听和尊重的重要性。每个人在写作方面都有不同的强项和风格,因此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是非常宝贵的。在交流中,我尽力去理解他人的观点,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同时,我也学会了尊重他人的观点和表达方式,即使我不完全认同。通过互相尊重和积极的交流,我发现我的论文得到了更多的启发和提高。

其次,合理安排时间和充分准备是交流的关键。论文交流需要我们提前准备自己的论文,并在交流前给予彻底的阅读和思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他人的论文,提出有建设性的问题或建议。而且,时间管理是论文交流的前提。在交流期间,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得到足够的机会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我们必须把握好时间,确保每个人都能充分发言,并保持秩序和效率。通过合理安排时间和充分准备,我在论文交流中收获了更多的思考和反思。

第三,积极参与并提出问题是交流的关键。在论文交流中,仅仅听取他人的意见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积极地提出问题。通过提问,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并有助于我们自己理清自己的想法。此外,提问也是一种表达自己观点的方式,可以加深与他人的交流和交流。当然,提问时也需要注意方式和语气,确保友善和尊重。通过积极参与并提出问题,我在论文交流中活跃了自己的思维,并且从中获得了更多的帮助。

第四,学会接受和应对批评是论文交流的重要一环。在交流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不同的意见或批评。这时,我们要学会冷静面对,并从中吸取有益的建议。批评是一种促使我们提高的方式,通过接受和应对批评,我们可以挖掘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进。此外,我们也要学会给予他人建设性的批评,以促进彼此的共同进步。通过接受和应对批评,我在论文交流中更加客观和冷静,也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最后,在论文交流中,我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论文交流并不仅仅是个体之间的交流,而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在团队中,每个成员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专长,共同为论文的进步做出贡献。通过团队合作,我们相互学习和借鉴,共同攻克困难和迎接挑战。在本学期的课程中,我与团队成员深入合作,共同改进论文,并最终取得了不错的结果。通过团队合作,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建议和尊重他人的贡献,同时也体会到了共同进步的喜悦。

总之,在课程论文交流中,我深刻体会到互相倾听和尊重的重要性,合理安排时间和充分准备的关键,积极参与并提出问题的意义,接受和应对批评的必要性以及团队合作带来的价值。这些心得体会不仅对我的论文写作有所提升,更对我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这些经验和教训将指引着我的前进。

课程论文分数高篇九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学术研究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程论文交流则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课程论文交流,学生不仅可以积极参与学术讨论,还能够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在这学期的课程论文交流中,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课程论文交流是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在论文交流中,学生需要对自己的论文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反思。通过同学们的提问和意见,我们被迫重新审视自己的论点和逻辑推理,不断挑战和修正自己的观点。这种批判性思考的过程,使我们能够培养出思辨的能力,学会用理性和逻辑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且避免盲从和固步自封。

其次,课程论文交流能够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论文交流中,我们需要将复杂的观点和思考整理成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同学们进行简洁又不失详尽的陈述。通过不断地与同学们的交流和讨论,我们在提炼表达的过程中逐渐提升了自己的表达能力。我们学会了用言语和文字精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清晰地传达自己的思考,这为我们将来面对各种情境下的沟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此外,课程论文交流也增加了我的学术素养。通过与同学们的交流,我了解到其他同学的研究方法和思考方式,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见解。这对于培养我对不同学科领域的兴趣和开拓自己的眼界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也悉心聆听着他们的观点和建议,从中发现了自己论文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尝试了解决方法。这不仅让我对学术研究的要求和规范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提高了我对自己论文质量的要求。

最后,课程论文交流给我带来了一种深度学习的体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通过与同学们的论文交流,我有机会主动地思考、探索和实践。在整个过程中,我积极主动地寻找和解决问题,不断地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这种自主学习的体验让我收获了更多的收益和成长。

综上所述,课程论文交流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方式。通过课程论文交流,我们不仅可以培养批判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还能够提高学术素养和获得深度学习的体验。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运用这些宝贵的经验和学习心得,不断完善自身能力,更好地应对各种学术与职业挑战。

相关范文推荐

    乡村振兴绿化方案(汇总5篇)

    “方”即方子、方法。“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将方法呈于案前,即为“方案”。写方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

    小学一年级教师个人总结 一年级教师个人工作总结(优质8篇)

    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

    沙发床文案卖点(实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

    销售类劳动合同 销售员劳动合同(优秀10篇)

    合同的签订对于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合同书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合同模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3年数学课教案格式(优质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

    减费让利宣传总结汇报(精选5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是时候写一份总

    最新自主游戏教研方案(优质8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最新校招工作总结及亮点(优秀5篇)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

    成人教育开学典礼学生发言稿 新生代表发言稿(模板9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张玉滚事迹(优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