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论文(精选15篇)

时间:2023-12-05 作者:纸韵

范文范本中的优秀总结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有价值的经验和启示,帮助我们改进自己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范本中的总结提供了多种思路和角度,有助于读者拓宽思维。

畜牧业论文(精选15篇)篇一

(一)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理念落后,景观单调呆板。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总体规划对于一座现代化城市城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有了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才可以在规划内精心设计好每项园林工程。但是目前由于受城市建建设理念和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现代城市建设基本走的就是边改造边建设之路,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建设规模发展极为不同步,这种发展路径给现代化城市建设带来了极大难题,这也导致诸多现代城市的园林绿化始终处在低水平状态,景观单调呆板,缺少观赏价值。

(二)现代城市园林绿化所使用苗木规格混杂,植物检疫环节薄弱。现代城市在对工程进行绿化时,所使用的苗木规格的不同会使绿化效果出现明显差别。如果使用适当规格的苗木在施工结束后就能收到一定的绿化效果,但是在具体的现代城市绿化建设中经常会出现两个极端,一是部分资金短缺的单位绿化时通常所用的苗木规格较低,绿化效果不明显。二是部分资金雄厚的单位所使用的苗木规格较高,虽然可以呈现好的'绿化效果,但是死亡率较高,造成了资金和资源的浪费。另外,随着国际、国内植物的频繁交流,园林植物检疫没有能跟上,导致侵入型病虫害不断传入对我国城市绿化所使用的苗木植物造成了严重危害。

(三)现代城市园林种植与养护管理不到位,城市环境污染厉害,虫害严重,苗木生长不旺盛。在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经常看到工程责任期结束后的养护管理不到位现象,会出现持久天旱不及时浇水,病虫防护不到位现象,会直接树木生长非常不旺盛。另外,作为由人工建造起来的特殊生态系统的城市环境,地上部分城市空气和生活污水污染非常严重,而地下部分也是因为大量填埋的建筑垃圾,导致土质低劣,使植物生长空间狭窄,加上养护管理又长期跟不上,园林植物病虫害极为容易暴发成灾。

(四)城市绿化结构非常单调,没有能体现出植物多样性的特性。首先,一些城市在进行绿化时选用的树种也不少,但是经常是景观单调,缺乏生机活力,更不用说去体现园林艺术风格和展现艺术美。其次,绿化结构层次单调,存在树种单一,比例搭配不当现象。绿化树木基本都是单种成片,色彩极为单一,没有能正确利用植物多样性的特性,搭配使用不同种类植物造景,当然绿化美化效果也是达不到的。

二、现代城市园林建设对策分析。

(一)现代城市园林绿地建设要“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是现代城市的主体,而城市园林绿地是为城市里的人服务的,园林绿化追求美是一方面,但是它的真正意义在于为城市居民提供一种休闲、生活及工作的环境。

(二)现代城市园林绿化要立足本地资源,积极引进域外品种。由于各地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的不同,决定了园林植物资源的特有性,在进行园林绿化时要遵循植物的这种特有的分布规律和植物适应性规律,立足本地资源。另外,引进域外品种是丰富当地植物种类最直接的途径,普遍应用于全国各地。当然在引进时要首先考虑本地的特有生态要求,根据本地生态采取必要有效的驯化措施,以提高引进材料的地域适应性。

(三)城市绿化中应根据绿化材料的特性和绿化场地的实际情况来配置植物景观。在具体的城市绿化中,植物可以采用列植、群植、孤植,或充分考虑空间结构的合理利用来设计,也可以尽力使乔、灌、花、草搭配错落有致。另外因为同一材料采用的造型不同,收到的绿化效果也不同,所以应注重材料整形修剪的研究,通过设计各种造型增加景观效果。

(四)城市绿化中要统一苗木规格,控制来源,加强植物苗木检疫力度。苗木规格的高低是直接影响着园林绿化效果的,但是苗木规格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所以有关部门应组织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行业管理人员尽快编制园林绿化苗木标准和规格。另外,要严格控制苗木来源,如果确实需要从域外引进苗木,要尽量从生态条件相近的产地调运,同时凡是调运的苗木特别要加强对毁灭性病虫害检疫对象及容易造成危害的病虫害的检疫力度,发现病虫害时绝对不能调运,也要建立起责任追究制度,凡因苗木调运而造成检疫病虫害流行的,应追究其责任。

畜牧业论文(精选15篇)篇二

关于会展产业人才,一是划分为:“创意”、“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是国际通行划分:会展核心人才、会展辅助型人才、会展支持型人才。

“世界会展王国”德国的“会展行业第一人”贝恩斯说过:“会展在德国能成为一个庞大的经济产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大批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参与其中。”

这类人才要具有良好的'个人身心素质,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扎实的会展专业知识,具有职业服务意识和实践能力,可以在专业的组展公司、展馆、大型企业的会展部、会展行业协会、咨询管理公司等从事包括广告、文案、物流、宣传、公共关系、营销策划、展品销售、现场管理等工作。

这类人才的工作较为具体、专业分工细,因此对其专业化程度和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二、会展专业人才胜任力的界定。

会展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它能满足各种行业多方面的需求,其内涵和形式十分丰富。

会展活动过程涉及餐饮、住宿、交通、公关等各个环节的衔接和配合,同时还涉及众多其他相关部门与行业。

会展同时还是人流、信息流、物流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集聚,具有快捷性、关联性和效益性的特点。

因此,会展从业人员也必须具备与会展业特点相符、相对于其他产业和行业与众不同的职业素养。

总体来看,会展专业人才必须具备以下能力:

(1)知识能力。

会展从业人员知识能力可以概括为“博、精、深”,即广博的知识面、熟练精通的会展业务操作、深刻的会展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2)组织能力。

会展活动,无论规模大小,均涉及到各个行业和不同的社会部门。

会展活动最终是要将利益相关者组织起来实现多赢。

(3)沟通能力。

会展业提供的是一种面对面的人性化服务,提供人性化服务的关键就是与服务对象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因此要求会展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

(4)创新能力。

创新是发展的原动力,会展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很强的创新性思维能力,要善于独创、开拓和突破,特别在展会项目策划方面。

根据麦克里兰的胜任力素质模型,专业的知识、技能是冰山之上的部分,是外显、容易识别的部分,诸多心理特征构成的内在职业素质是冰山之下的部分,内隐、深藏,但却对人外在的行为、未来的工作绩效起着决定性作用,往往容易被人遗忘,不被重视。

三、会展专业人才职业素质提升途径———以《商务礼仪》课程为例。

(一)《商务礼仪》课程的重要意义。

礼仪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

礼仪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单纯知识的学习、智力的提高,而是方法的学习,是“授人以渔”中“渔”的学习,是培养人的情商,让学生学会尊重人、提高与人相处的能力,形成职业胜任力。

1.礼仪是贯彻“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学生学习商务礼仪后,能提高情商,能以感恩的心态和观念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用适当的方式来化解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因此,礼仪又是人际交往间的“黏合剂”,它让校园中多了一份宽容和理解,少了一些指责和推诿,它可以培育和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从而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精神与道德上的支撑,使社会沿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2.适应用人单位迫切的需求。

据调查,有86.4%的企业认为“高等院校有必要开设商务礼仪课程”,有79.6%的企业认为“职业道德可以弥补专业知识不足的缺陷,但道德的缺陷却无法用知识来弥补”。

(二)《商务礼仪》课程实现的教学目标与手段。

1.角色扮演法:塑造良好的会展职业形象。

礼仪对人的言谈、举止、仪态、仪表都有形象和形式上的规范,这一切综合地体现在一个人的气质、风度和魅力上,是人的各种心理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

一个人的形象,是仪容、仪表、表情、举止、服饰、谈吐教养的综合体现。

对于大学生而言,清新可人的形象会让人赏心悦目,端庄大方,谈吐不俗的举止会让人增添好感。

具体的礼仪规范的学习,有益于大学生更好地设计个人形象,更充分地展示个人良好的教养和优雅的风度,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系统的礼仪教育,不仅可以提高个人内在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质和思想境界,而且有利于培养优雅的气质和优美的仪表风度,这些对塑造大学生具备未来良好会展职业形象都是极为有益的。

2.任务驱动法:培养会展职业认同感。

会展服务的主要内容是为各参展商、专业观众服务。

因此,会展与其他第三产业一样,成功的关键是让服务对象得到满意的体验。

这就要求会展专业人才具备较高的服务意识和较强的服务能力。

而服务能力主要来源于学校教育中对服务理念和技能的传授。

学生通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活动,了解企业常见商务活动策划与组织的一般程序,熟悉商务活动策划与组织等各项技能,掌握商务活动各环节的礼仪规范,养成在职业场合正确运用体态及表情传达对他人礼貌和尊敬的行为规范。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情境教学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某种特殊情境下布置任务,对需要掌握的知识和培养的能力进行分解,让学生在任务的完成中实现教学目标。

畜牧业论文(精选15篇)篇三

摘要:本文从我国畜牧业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推广畜牧业技术的手段,指出在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变化,抓住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共同推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畜牧业;现状;手段。

现代畜牧业是综合应用多种学科研究成果组合而成的产业,需要掌握大量技术含量很高又复杂的实用技术。由于农业全面进入市场经济,畜牧业技术推广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大力开发和推广应用畜牧业技术,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积极作用,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总结生产实际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1.牧业管理重视不足、引导不力。

畜禽普遍处于亚健康或是病态、疫病防不胜防,稍有风吹草动便容易造成不可收拾的被动局面。这种结果的出现又蕴含着必然。因为长期以来,行业管理、技术研发往往不够重视,又放松了相应的防范、储备工作和警惕,没有形成根除后患的强有力防线。基层职能部门缺乏长效经济支持,导致急需开展的工作难以进行,造成工作者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疲于应付上级的行政命令。

2.行业政策和资金投入方面也存在后滞、偏差和不足。

对健康养殖的引导、指导和重防,但在防上过分强调疫苗的作用而忽视了防系统性运作的作用,重治疗轻预防,往往是疫病暴发后,才加大投资力度,研制疫苗兽药和应对措施。畜产品出现严重影响到人的健康安全问题时,如病死畜禽肉、抗生素残留超标等直至产生极大危害时,再采取各种“补救”行动。不仅时间迟、效果滞后,损失已经形成,造成投入则更大。为什么不是做在问题出现之前呢?提前预警的`事到底该谁来管?管得如何?谁来监督和过问?这都是我们职能部门应该考虑的问题。

3.生产者、管理者健康养殖思想意识薄弱。

在规模化生产中,健康养殖的思想意识缺乏。高密度规模养殖易使畜禽整体健康水平低,抗病力差,再加上偏重于依靠疫苗的保护,错误认为接种了疫苗便可高枕无忧了。所以在饲养管理上则比较粗放,如设施落后简陋,动物生存条件恶劣,卫生环境没有保障,饲料安全堪忧、营养不足或不合理,用药不规范、粪污处理不当,生物安全体系不健全等等对畜禽造成生存、生长威胁的应激因素随处存在,放松甚至忽略了精细化、标准化、生态化、人性化管理,对提高畜禽肌体健康和免疫力的根本性作用。至今中、大型企业大多尚不具备各种疫病抗体检测条件,防疫程序的制定和使用主要凭主观和经验实施,拿不出可靠的免疫依据,致使免疫失败或抑制无效,造成增加成本的浪费和对养殖环境的病原微生物的污染,从而发生不应有的惨重损失。

4.业自律性差,专业主管职能部门执法不严、监督无力。

我国在饲料添加剂、兽药、疫苗研发、使用过程的剂量、停药期、违禁药物等方面,国家早就颁布了各种规定、标准、操作规程以及相应处罚条例。受利益驱使相当部分饲料、兽药、养殖、肉类生产加工、销售企业,漠视法纪、行规,扰乱市场,使用违禁添加剂、药物和不按时停药,是造成耐药菌蔓延、畜禽抗药性增强、打破生物代谢平衡、造成产品不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出现今天的结果,毋庸置疑一定是畜牧业在重要而关键性的环节上,出现了极其失衡的问题了。面对畜牧业发出的长长的呻吟,产业如何发展,至此,政府、行业管理、技术研究、生产加工以及市场监督等关键性环节,应认真集体反省我们自己的工作了。

畜牧技术支撑体系积极推进改革,业主要主动配合行政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了大量扎实有效地工作。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推广基层农技体系改革,积极落实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保护畜禽遗传资源利用工作要使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2.强化措施,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

全国畜牧技术支撑体系要顺应形势、抢抓机遇、增加本领,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要继续推进基层畜牧业体系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三农本领;主动争取投入和支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发行职能,发挥好技术支撑作用、开阔视野、拓展发展空间。

3.进行科技兴牧,促进畜牧业增效。

实施科技兴牧战略,以科学技术为先导,推动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牧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要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实情的技术发展规程。规程要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操作技术规范;二是积极推行四统一科学技术管理模式。即:统一供应种苗、统一疫病防治、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组织营销的科学管理模式;三是加速品种改良和良种繁育技术开发和应用;四是合理布局,优化组合,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五是积极探索高效饲养管理技术及发展高效生态畜牧业模式技术研究;六是培育畜禽产品品牌,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引进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产品档次;七是出台科技创新奖励的激励机制,提高畜牧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八是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生态畜禽养殖小区;九是加强科技教育培训建设,提高基层畜禽养殖技术水平。

推广畜牧业技术发展对于畜牧大国向畜牧业强国跨越具有战略意义,也是解决当前畜牧业滞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性措施。所以,推广畜牧业技术发展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了。当然,推广畜牧业技术发展并非行业本身就能全部担当和完成的,需要各级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支持,从而共同建立起政府与科研领域、生产加工、市场监督、消费者放心,首尾相接的健康发展链条,以形成畜牧业优质安全高效的良性循环。

畜牧业论文(精选15篇)篇四

摘要:伴随着我国加入世界经济组织的进一步深化,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联系和融合变得更加紧密。和世界经济的结合,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以及促使国际贸易变得更加频繁,而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是需要我们思考的。文章针对国际贸易存在的风险及其防范的控制措施进行探究。

关键词:控制措施;风险;国际贸易。

一、国际贸易存在的风险。

(一)托收结算风险。

受托的结算方式,是国际贸易结算普遍采用的方式,针对我国受托结算的发展现状去存在着很多的风险。承兑交单方式及跟单分期付款交单方式是托收结算一般所采取的两种方式。在贸易结算之中,许多的企业采取的都是付款的方式,是因为承兑交单方式上存在着较大的风险系数。实际上,付款简单依然存在着相应的风险性,所导致的付款交单中收不到实际款项,是因为一些国家的商业银行,在贸易的过程中对习惯问题的强调,所以风险由此产生。

(二)票据结算风险。

一些国外的不法商人利用票据原始支票进行货物诈骗,且在国际贸易结算时伪造银行汇票潜在的风险,是国际贸易结算过程中票据结算所存在的风险。一些国外的不法商人,利用几天时间将账户中的存款取走,在我国银行通过确认的方式进行货物诈骗,还将其注销成为废票,促使在贸易结算之中我们国家银行遭受到风险;国内的居民因为长时间的居住在国外,在国际贸易结算中是难免和国外票据产生摩擦的,但是针对众多的国外货币接触不多,所以不法分子就会通过自身伪造的外国货币对国民进行诈骗,就带来了极大的经济风险损伤。

(三)信用证结算风险。

信用证方式,是当前我国常用的结算方式,所以信用证结算风险较多的存在于国际贸易结算之中。在国际贸易结算中,通过伪造信用证单据引发的风险,时常会有一些出口商在货物未发的情况之下,为了谋取国际商会的利益和银行进行相关协议,通过自身伪造的信用证单据,当取得货款后就会消失;除此之外,也存在着伪造信用证进行诈骗的风险,一些不法分子为了可以骗取相应的货物,会伪造信用证,所以就造成了银行和货物方承受了相应的经济风险。

二、国际贸易风险防范控制策略。

(一)合理应用贸易方法。

汇率的浮动会对产品的利润产生较大的影响,且在对外贸易之中,进行货币结算会出现货币汇率的变化和浮动,所以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核算业务是至关重要的。在通常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可以取得好的结算结果,就需要贸易双方选择合适的结算方式。当前托收和汇付是国际上普遍使用的方法,甚至于还借用信用证支付的方式,可以很好的降低贸易双方在实际贸易中出现的风险,以及达到双方在核算中的共赢,是较好的规避风险的方法。

(二)对贸易对象的.慎重选择。

在进行国际贸易合作的时候,不可以盲目选择轻易的下决定,要按照实际的情况选择贸易对象。我们国家和国外贸易中所应当注意的问题,应当是在贸易之前做好信誉度及资产的调查,为了想要在国际贸易中将存在的风险最大程度的得到防范,需要进行详细的了解。企业信誉及资产最基本保证的方式,是其具体的情况,所以在考察的过程,必须尽可能多的了解到企业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好的规避在贸易中存在的风险。

(三)合作需严格依据国际贸易习惯。

我们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仍然是处于劣势的,尽管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那是因为我们不懂得通过有效的办法,在贸易中保护自己,且没有将国际贸易的标准和规则真正的搞懂。因此在日后的国际贸易中,应当合理的利用其中的准则,加强利用国际标准,积极的调整好相关的国际贸易策略。不管是各种货物的交付,还是签订相关的协议,都需要依据国际惯例进行严格的操作,提升抵御贸易风险的能力,强化贸易风险的意识。

(四)技术转移风险。

为了减少因为风险所带来的经济损失,需要在国际贸易之中积极的应用技术策略。针对实际情况定下防范贸易风险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且技术规避的方法在国际经济形势的转变中是非常重要的。针对当下的情况,在采取技术措施的时候要按照我们国家的具体国情来定,因为我国经济形势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银行保函、货物运输保险等,在企业遇到国际贸易风险的时候会起到极大的价值作用,可以尽可能的减少风险对企业发展和运行的影响,以及保证企业在困难时期安全的转移风险。

三、结语。

现在的世界贸易社会是变化万千的,所以我们国家的国际贸易,需要不断的采取科学有效的风险控制策略,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保证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占据有利地形,尽可能的接近和国际社会的要求,占据话语权。因此关于国际贸易方面的企业和学者,为了尽最大的可能提升风险防控的能力,加大对这方面的研究力度。

参考文献:

[1]徐娜.国际贸易中的市场风险及其防范[j].品牌(下半月),2015,(12):187+189.

[4]杨楠,李铁岗.国际贸易中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j].经营管理者,2011,(18):110+109.

[5]石晶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0.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畜牧业论文(精选15篇)篇五

1.1对农业与畜牧业的统一管理。

在中国的许多地方,都将畜牧业的行政管理与农业的行政管理交由一个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在这样的管理体制中,多将传统农业视为发展管理的重心,而视畜牧业为一项辅助发展进行管理,导致根本上不能针对农业与畜牧业的特点分别采取最好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这样做的结果只会妨碍到农业与畜牧业的共同发展,甚至忽略了对畜牧业的管理。

1.2缺乏高素质、专业化的畜牧业管理人才。

当前国内畜牧业的管理机构中,相关工作人员都过于老龄化,不但自身专业知识不足,而且缺少与时俱新的创新思维,一贯沿用传统老旧的管理模式,对现存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不思改革,严重的限制了我国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的脚步。

1.3国内畜牧业管理的环境落后。

将国内畜牧业的管理环境与国外进行对比会发现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国外政府对畜牧业的发展十分重视,特别是发达国家,还设有专项的畜牧业研究资金,并建立了专业化的管理研究团队来对畜牧行业进行科学化、数字化管理,这都是中国畜牧业的管理中所没有的,也是我国要进行不断学习与改进的地方。

1.4畜牧业乡镇级管理工作的问题。

一直以来,低层乡镇级的畜牧兽医站的工作都十分繁重,一方面要进行生产规划和调研等的安排工作,一方面还要负责当地畜禽良种的推广与动物疫病的防治及相关新技术的培训等许多的工作,然而工作在这种基层兽医站的人员又大多是未经过专业培训的,在实际中很难将工作做到全面、到位。另外乡镇站上的'管理一般都是将人力、物力及财力归属到县局进行领导,而其他的具体工作则由当地的党委政府来负责,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由于经手部门过多,有许多领导进行指挥参与,管理体制存在着多层次、多变化、多领导的局面,这在很多时候会让执行人员陷入左右为难的处境。

2.1创新畜牧业的管理体制。

长期采用农牧统一管理的方式既不适合畜牧业的持续发展,也不适合农业的发展要求,因此,在新的管理体制中要将农业与畜牧业分开,进行单独的管理,而且为了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还要建立起一支支精锐的管理团队,并为其配备充足的管理经费,专业的管理团队能够针对畜牧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制定出相关战略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畜牧业的具体管理,进一步推动我国畜牧业的迅速发展。

2.2提高畜牧业管理者的专业素养,增强创新意识。

管理者是一个行业持续发展的政策制定人与信息传递人,那么,作为畜牧业中的信息传递人员,管理者就必须熟悉与本行业发展的有关行情,而作为政策制定人,要根据本行业相关的现实情况及时改变固有的管理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方向进步,及时快速的为养殖户提供业内的最新信息,并为其解答有关养殖业的专业化问题。

2.3创新畜牧业管理手段。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畜牧业的管理者也要学会利用数字化、微机化进行管理,这样可以改变原来传统中利用人工进行计算与统计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力工作的强度,并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与准确度,进一步提高了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2.4完善国内畜牧业的管理环境。

要改变畜牧业的管理环境,首先必须有我国政府的支持,只要国家的政府将畜牧业的发展合理的联系到经济发展方面,并将畜牧业发展纳入其重要规划中,出台专门的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规范管理并保障管理工作的落实,使畜牧业能够做到有法可依,对畜牧业的重视程度提高了,其发展速度加快便是必然的。

3结束语。

总的来说,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都在迅速的发展,畜牧业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畜牧产品的质量也有所提高,随着我国近些年来强农惠农的政策不断实施,畜牧业的发展势头更盛,这就需要相关各部门的管理者加强对现代化数字畜牧业的理解与支持,从获取畜牧业的相关信息到进行分析决策等环节中进行不断创新,合理的将管理创新理念应用到畜牧业的实际管理中,及时抓住新机遇,以求得畜牧业的更高发展。

畜牧业论文(精选15篇)篇六

摘要:在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物业管理发展的实践中,我国的物业管理遇到了不少问题。

本文从物业管理的概念着手,分析了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得出了物业管理的解决对策,这对我国物业管理及其发展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物业管理问题建议。

物业管理在提升社区生活品质和城市管理水平同时,也能够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推动和谐社区的建设。

但是由于制度不衔接,体制不健全,也有居民消费观念滞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产生了较多的物业纠纷,并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及和谐社区的建设,物业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

一、物业管理的问题点。

物业管理纠纷中,不缴纳物业费是物业纠纷的主要表现形式,使得一些小区的物业费收缴困难,造成物业服务无法持续,进而恶性循环。

综合分析小区纠纷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房地产开发建设时出现的问题。

1.开发建设问题。

开发企业通过损害业主的利益,对必备的配套设施减少建设来追求利润最大化。

另外由于相关部门的失察,以及前期物业在接手管理时,没有细致检查,故意为开发商隐瞒存在的问题,将业主对开发商的不满转嫁到物业身上,给解决这些问题增加了难度。

2.开发建设中的配套设施不到位。

开发公司配套设施建设不到位影响物业费的收缴,有些公司没有按规划设计建设小区配套设施。

在配套设施尚未建设完或未验收的情况下出售房屋,使得业主入住后,无法正常使用水电等配套设施。

另外,项目一旦完工,开发公司撤走后把问题都丢给物业公司,也直接造成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纠纷不断。

3.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业主投诉。

开发商与物业公司相互推委在开发建设中的遗留下来的工程配套问题,业主不能够有效寻求到解决问题的部门,不得不闹到法院或采用拒缴物业费的措施。

4.产权证没有按期发放。

没有兑现承诺。

开发商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土地出让金,导致业主拿不到房屋产权证,进而影响了业主的情绪和小区物业的稳定。

(二)业主委员会的组建问题。

按照《物业管理条例》规定,全体业主组成的业主大会是小区的决策主体,业主大会的执行机构是业主委员会。

物业公司作为物业服务的提供者,必须按照业主大会的决议展开工作,接受业委会的监督。

业委会组建难,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业主对成立业委会的参与意识差;业主大会没有规范的程序;业主委员会目前法律地位还不能适应业主自我管理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职能所限、物业公司因怕自己的利益受影响积极性不高。

同时,业委会缺乏细致的流程指导等,运作不规范,致使多数业主合法权益得不到该有的保障。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现阶段,由于受传统意识的影响,城市居民区的自治水平和组织形式仍处于初级阶段,业主利益阶层在社会法律地位含糊的情况下,不分情况“一刀切”的要求以其所居住的商品房或小区为单位,建立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制度,并赋予许多难以运作的民主自我管理权限,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有些距离。

而且在这种无共同利益情况下,容易形成相互戒备甚至对抗的关系。

(三)物业公司服务不到位。

物业公司管理水平的现状是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服务质量差、收支不透明。

其主要体现在:。

(1)收费至上。

一些物业管理公司在服务理念上存在收费至上,服务不到位的现象:物业收费采取包干制的形式,另外在物业维护上,物业公司的开支不透明,业主没有知情权。

(2)缺乏沟通。

物业矛盾产生后,一些物业管理企业没有能够与业主主动沟通,积极化解矛盾,采取一种以管理者自居的强硬态度,导致物业纠纷越闹越大。

(3)承诺不一。

物业公司在业主办理完入住手续后便开始减少物业服务,损害业主利益。

物业收费和服务项目质价不等。

比如有些绿化面积及活动场所都无法达标,还有物业服务收费过高,业主对此十分不满。

(4)人员素质。

部分物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意识差,颠倒了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关系,不能够按照规章制度、岗位责任和应急方案为业主提供服务,在出现紧急情况时,从业人员不能做到及时处理,来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

(四)业主的物业消费意识淡薄。

业主的物业消费意识不够成熟,尽管表面上同意按规定交纳物业管理费,但是遇到收缴费用时往往采取不理睬或者躲避的形式,导致物业收费率较低,使得物业企业的生存遇到困难。

二、对住宅物业管理的思考。

1.有关物业管理方面的法律不完善、体制不健全是矛盾的根源。

(1)法规不完善。

业主大会成立的操作程序不细致等配套政策也不完善。

小区的配套设施(如水、电、气、热等市政配套设施)验收需要各相关部门协作完成,容易出现问题,业主入住后,受房屋质量差,小区配套设施不全等问题的困扰。

(2)体制不健全。

明确政府职能部门、物业公司、业委会各自的职责和工作流程;在街道办事处建立物业管理方面的协调机制,加强监管的力度。

2、服务收费缺少细化标准和可执行的制度基础。

物业管理公司通常由开发商确定,物业收费也由其单方制定,业主的物业管理内容有些条款是强加的,不能菜单式自主选择,通过制定分级服务标准和收费标准,让业主选择物业或协商服务收费标准,从而体现了业主的知情权以及物业公司的物业服务透明度。

三、总结。

执行物业管理需要实行公开招标制度,利用社区居委会协助业主维权,加强政府与业主的沟通,通过维权来维护社区的稳定与和谐。

同时探索新的物业组织管理模式,成立物业协会来制定行规,监督企业的行为和服务质量,并鼓励广大业主积极参与,解决企业之间的纠纷。

“物业公示栏”中公布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接受业主监督服务其质量,逐步实现居民自治和品质服务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刘志峰:《规范物业管理活动促进物业管理健康发展》,7月。

[2]刘圣欢著《物业管理概论》,华师大出版社。

[3]王永强:《现代物业管理实务》,人民出版社203月版。

在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基础之上,分析了小区物业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

【关键字】小区物业管理;现状;问题。

一.我国城市小区物业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城市小区物业管理开始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

全国的三万家物业管理方面的企业之中就有三百万之多的从业人员。

随着物业管理的快速发展,很多的问题也是慢慢地暴露出来了。

在这个行业,仍旧有许多不和谐的因素存在,这也使得业主的投诉量一直是很高的。

畜牧业论文(精选15篇)篇七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鱼、肉、蛋、奶的需求越来越多,这就加速了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畜牧业的产品也逐年增加,使养殖业保持持续良好的发展趋势。可随之而来的,也伴随著一些问题的出现。如若不能及时解决,也将给人们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1污水、尿液和粪便对环境的污染。

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个别养殖户随意搭建圈舍,为了饲养方便,大多圈舍都建在居民区的附近,不能做到距居民区500米以上的相关规定。对畜禽的粪便和尿液不经处理,随意排放,造成恶臭,若长期堆放臭气的浓度增高,产生硫化氢、氨等气体,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对人体健康有极大危害。养殖户会经常用清水冲刷圈舍,定期给圈舍消毒,这些有药物残留污水,不加任何处理直接流入地下,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现在有些村屯还直接饮用地下水,这种情况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伤害。

2抗生素及药物添加剂的大量使用。

为了降低畜禽的发病率和增加采食量,在动物的饲料中,或在饲养的过程中大量使用抗生素、激素、有机砷等添加剂,有的养殖户甚至在整个饲养过程中,全程添加药物,使畜禽的身体里产生大量的药物残留,人食用后会间接吸收这些药物残留,产生致癌物质,对人体损伤极大。

3病死的'畜禽尸体处理不当。

在养殖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畜禽死亡,养殖户不能做到及时的无害化处理,有的甚至随意丢弃在壕沟和荒地,造成病菌传播。更有些不法商贩利欲熏心,大量低价收购病死的畜禽,把这些“问题”肉经过加工,端上了百姓的餐桌,严重危害百姓的健康。

4传染病的防范意识差,造成人畜共同感染。

由于养殖户大多都没有经过畜禽传染病防治的相关教育,加之圈舍卫生条件差,免疫工作做不到位,一旦有疫情发生,不能及时的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同时,存有侥幸心理,认为一两只患病不会影响大局,不能及时的消毒和隔离,一旦疫情爆发就很难控制,迅速传染造成大面积的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还有些养殖户在给畜禽喂药和消毒时,不能做好卫生防护,造成人畜共同感染,其中以口蹄疫疾病的发病率最高。

有些地方还采用“鸡粪喂猪”“猪粪喂鱼”的喂养方式,盲目追求利润,不能科学的将这些粪便发酵分解就直接喂养,某些寄生虫、病原体也随粪便进入猪或鱼的身体。造成严重的交叉感染,形成更加难以治愈的新型病毒,给养殖户造成更大的损失。

5人力、物力、财力不足,监管力度不够。

受农村现有的经济体制所限,畜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各项免疫、宣传、技术指导、检疫等工作任务繁重,受人力、财力和物力所限,不能及时地对所有养殖户做到合理的监管和技术帮扶。造成畜禽免疫工作不全面、监管不及时不到位,技术指导不全面,检疫工作不彻底等现象。

6结语。

为此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养殖户的环保意识,首先让养殖户意识到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大意义,尽量选择远离居民区饲养。加强对污水以及动物粪尿的排放的监管,对违法行为进行说服教育,要严格履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建议修建沼气池、化粪池、污水处理池等,变废为宝,提高养殖户的管理水平。同时要科学用药,不可盲目地大量长期用药,了解用药常识,要积极使用正规厂家的饲料和低毒的兽药,严格控制畜禽的药品摄入量,为社会提供健康放心的畜禽产品。政府和畜牧部门也应加大对病死畜禽的监督补偿机制,对进行深埋和焚烧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养殖户,加大补助金额,鼓励进行无害化处理。大力普及推广宣传传染病相关知识。做好免疫工作,了解疫苗的接种方法、接种计量、接种部位等,正确科学地使用疫苗。同时注意圈舍的卫生,做好通风消毒工作,注意防止传染病的发生,一旦发现患病的畜禽,立即隔离,做好消毒和卫生防护工作,防止传染病的蔓延与扩散。加强防疫工作队伍的建设,培养技术人才,国家也应该增加资金投入,完善适合我国现状的管理机制,为人民的健康提供更多的保障。

畜牧业论文(精选15篇)篇八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牛奶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奶制品公司的成立给奶牛养殖户带来了福音,农村奶牛也随之发展起来,从而得到了可观的收入,但是农村奶牛养殖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作者:顾冬花作者单位:青海省大通县西山兽医站,大通,810100刊名:新疆畜牧业英文刊名:xinjiangxumuye年,卷(期):“”(2)分类号:s8关键词:

畜牧业论文(精选15篇)篇九

在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我国的许多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民族地区。然而,丰富的自然资源并未转化为经济优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往往是国家级贫困县、市成片集中的地区。

究其原因,这里面有历史和基础设施差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人才。人才是形成生产力最活跃、最基本的因素。为了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每年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民族地区各种经济项目的开发建设,但由于相配套人才的缺位,往往是产品的质量上不去、成本降不下来,国家投入的巨资并未很好地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时,由于人才缺乏,在民族地区许多自然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一般是向外输出原材料或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经济效益低下。

有些自然资源虽极具开发价值,但至今仍躺在深山中,没有开发利用的能力,出现“躺在聚宝盆上,却世世代代受穷”的不正常现象。现在,民族地区已基本上纳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在交通等基础设施方面将逐步得到改善,那么人才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成为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瓶颈”因素。在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过程中,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以满足不同层次生产力水平的需要。因而,一个地区的人才结构必须符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层次,否则不仅会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还会造成人才的流失。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家为了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曾通过计划分配的形式使许多高学历人才来到民族地区工作。他们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由于民族地区生活环境艰苦,工作条件差,再加上东部沿海地区高经济收入的吸引,这些高学历人才绝对大部分已流失。就是在民族地区土生土长的高学历人才,也由于同样原因而“孔雀东南飞”。

高职教育与当地经济建设紧密联系,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着”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毕业生不仅掌握了一定的高新技术和设备的应用能力,还只有吃苦耐劳、扎根民族地区创业就业的思想准备,能很好地切合民族地区对人才的需求。因此,解决民族地区人才缺乏问题的最佳切入点是发展高职教育。

“发展经济就必须先发展高职教育!”不少民族地区的政府官员把高职院校亲切地称为“我们自己的大学”。正是这一原因,在《国家民委、教育部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中指出:“我国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是众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要顺利地进行西部大大开发开发,必须培养各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这也要求加快发展民族职业教育”。在《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中指出:“以多种方式支持西部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职业教育”、“支持西部地区办好一批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把发展民族高职教育提高到战略的高度加以重视,以作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先导。

二、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服务是构建良性互动关系的目标。

当前民族地区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高职教育理所当然要把教学目标定位在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积极主动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把教育的活动目标渗透到社会、企业、用人单位的需要中去。

(一)发展高职教育,为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服务。

在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布局中,传统的手工操作式农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在农业产业结构中,又以粮食种植业为主。从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看,传统农业所占的比重越大,在市场竞争所处的地位就越不利,经济发展就越落后。面对这种情况,在民族地区尽快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就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引发人力资源新的需求和新的.分配格局,所以,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有相适应的人力资源作为支撑。民族地区高职教育为地方经济结构调整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为此应努力做好以几点:。

1优化专业设置,使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同步。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应面向社会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当地经济发展的走向,准确预测人才需求的变化,对产业结构调整中可能出现的新的人才需求做到心中有数,并据此开设新的专业。同时,还应科学制订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设置和编写符合当地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及教材,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努力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为产业结构调整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2扩大高职教育的服务范围。

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必然会出现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向城镇及其他产业转移人员。在民族地区中小企业占有绝对多数,因而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制过程中,下岗失业人数占有较大比重。同时,民族地区一般处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退耕还林、还草的任务大,就必然导致大量农村富余人员向城镇和其他产业转移。这些在产业结构中出现的下岗人员和需要转移的其他人员,要求及时再就业,这不仅关系到民族地区社会的稳定,还关系到民族地区经济是否能持续、稳定发展。针对这些情况,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应扩大服务范围,采用多层次的教育形式,不仅要搞好全日制的学历教育,还要搞好短期实用技术、技能培训,促进下岗人员、农村转移人员的再就业,实现人员的顺利分流,为当地政府分忧,主动为产业结构调整服务。

(二)发展高职教育,为解决“三农”问题服务。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要在二十一世纪头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将面临诸多挑战,“三农”问题是其中最严峻的挑战。可以说,“三农”问题能否得到很好解决,就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在民族地区,由于农业所占比重大,农村贫困面广、农民生产技术水平低,“三农”问题较其他地区更为突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就更重。民族地区的高职教育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应发挥重要作用。

1为农村培养创新专业人才,使之成为当地致富的带头人。

这是民族地区高职教育为“三农”服务的最基本途径。在民族地区,一方面由于农民素质低下,农村产业结构单一,一般是依靠传统的耕作方式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解决温饱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环境的恶化又使农民进一步贫困化,从而再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的破坏。如何使农村经济走出这一“怪圈”,是民族地区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在解决这一问题中,科技和教育的作用将举足轻重。在农村,勤劳可以解决温饱问题,而致富则要依靠科技和教育。在这方面,高职教育具有巨大的潜在优势,可以大显身手。高职院校可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培养一大批只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专业人才,在农村广开门路,发展新型农业。事实上,在民族地区一些受过高职教育的毕业生,回乡后通过艰苦创业,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生产经营中,创办加工和经营企业,开展特色养殖和种植,已成为当地的致富带头人,并带动一批产业链的发展,使之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为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服务。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最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这也是解决“三农”问题一系列深层次矛盾的根本途径。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可以不断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可以加大农村基础建设规模,形成经济持续发展的增长点;可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农民的就业门路,实现农民收入快速持续增长;可以促进农村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节约用地,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高职教育在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无论是办学目标,还是区位优势,都有利于为农村城镇化建设服务。因此,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应主动深入到当地的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去,做好规划,有针对性地培养各种急需人才,或直接提供技术支持。此外,针对目前农民素质低下,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存在农民向第二、三产业转移难的问题,民族地区的高职教育还应挖掘内部资源潜力,通过举办短期培训班的形式,使农民学到一、二门实用技术,以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然后让其创业就业,或组织到经济发达地区打工就业。这种“短、平、快”式的职业培训,一方面有利于快速消化农村富余人员,还有利于农民快速脱贫致富。仅就农民外出打工来看,在民族地区的许多农村已形成支柱产业,有的甚至是当地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外出打工不仅为当地的经济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还为当地今后的经济建设锻炼了一大批创业人才。

3利用自身在科技上的优势和资源直接为“三农”服务。

高职院校拥有各种专业技术人才,有的教师本身就是来自农业生产第一线的技术骨干,在民族地区是难得的宝贵资源。高职院校可根据农村的实际需要,委派本校有关专业的专家深入到乡镇企业、农户、田间地头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帮助解决生产中碰到的技术难题。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利用自己的实验基地的设备和技术,开发和推广优良品种,以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三)发展高职教育,为民族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服务。

民族地区在经济上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尽快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一个重要的途径是引进和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起点。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采用,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否则,高新技术与先进设备就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以形成经济优势。目前,民族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高新技术应用型人才缺少是一个重要原因。如一些外地客商在民族地区投资办企业,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和资金,但由于缺乏高素质的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影响了高新技术、设备的进入。针对这种情况,高职教育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服务,必须首先了解国内外有关高新牡术的发展动态,掌握具有前沿性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的使用知识,培养出适用的高新技术应用型人才,以促进民族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高职教育还应采用“订单式”的教育模式,定点为高新技术企业培养人才,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三、民族地区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构建良性互动关系的途径。

(一)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多层次联系,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高职教育与企业建立密切联系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构建校企双向服务机制。

即校企构建一种相互提供服务的平台,达到为我所用,共同提高的目标。在民族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一方面企业十分缺乏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缺乏实习基地,毕业生就业率低。构建校企双向服务机制,有利于较好解决这一问题。作为高职院校一方,能根据企业的要求,采用“订单式”的培养方式,及时为企业输送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使学校成为企业培养人才的可靠基地。作为企业一方,能为高职院校提供相关的实践实训设备、指导学生实习的人员,以及参与专业课教学的兼职教师,使企业成为学校进行实践实训教学的基地和毕业主就业的基地。这种双向服务机制,有利于校企双方长久保持良好的合作的关系,促进共同发展。

2成立校企联合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即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应主动争取企业界的支持,聘请企业有关人士共同组成专家团,对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活动等进行咨询和指导。在民族地区,由于观念落后,学校习惯于关门教学,与企业缺乏联系,使学校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职业教育方面的泰斗黄炎培先生指出:“学校设什么科,要看职业界的需要;定什么课、用什么教材,要问问职业界的意见;就是训练学生,也要体察职业界的习惯……所以只从教育界做功夫是不行的。”这说明学校的教学工作必须有企业界的参与指导,只有这样,学校教学工作才能更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从而有利于得到企业界的理解和支持,使民族地区的高职教育得以健康发展。

3校企科技合作开发。

民族地区的企业规模一般比较小,且科技开发能力较弱,高职院校在专业技术人才、科技信息资料和实验设备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高职院校可以利用自己在科技方面的优势,与企业联合起来进行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还有利于高职院校提高科研水平、壮大办学实力、提高社会形象和地位。

4校企合作办学。

这是高职教育吸纳社会资源、调动各方面力量办职教的一种重要形式。高职院校应走出校门,积极主动与企业联系,争取企业投资于高职教育,参与高职教育的办学工作。校企合作办学能使高职教育完全融入到当地的经济活动中,得到企业最充分的支持,从而促进高职教育和地方经济的共同发展。

(二)教产研结合,壮大办学实力。

在西部大开发中,国家在民族地区投资兴建了许多基础设施及其他经济开发项目,并形成了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一系列产业链。高职院校可挖掘教育资源潜力,针对产业链各个环节上出现的投资机会,利用自己的专业人才和设备兴办产业。这样不仅有利于高职教育直接参与地方经济建设,还有利于高职教育形成新的资金来源,壮大办学实力。

(三)积极主动争取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对发展高职教育的政策支持。

为了尽快促进民族地区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制订了许多扶持民族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要认真分析国家的民族政策,吃透精神,积极主动地与各级政府的有关部门联系,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得到支持,并把发展民族高职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到当地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使高职教育的发展得到政策层面上的长期保证。笔者所在的职业技术学院通过积极努力,使学院的发展受到省、州政府部门的重视,把学院列为“省、州共建”的两所高等院校之一。通过政策扶持,不仅有利于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还有利于高职教育与民族地方经济建立更为密切的联系,坚定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信念。

(四)突出民族区域办学特色,使高职教育的发展植根于民族经济社会的沃土之中。

在民族地区,由于在人文与自然资源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往往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区域经济。为了充分利用地域内的资源优势,民族地区政府提出了“打民族牌、唱特色戏”的快速发展经济的战略思路。高职教育应主动切合这一战略思路,围绕民族地区的特色支柱产业培养人才,为“打民族牌、唱特色戏”服务,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只有这样,高职教育才能有机地融入到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促进自身的发展。

畜牧业论文(精选15篇)篇十

[摘要]对于畜牧业的发展,不仅是伺养者的经济来源,也是国家畜牧业的保证,然而畜牧业的发展并不是一直平稳的,受市场、疾病、气候等多方面的影响,为此,为了避免各方面的影响使得伺养者造成严重损失,相应的畜牧业保险便开始发挥作用,本文则对畜牧业保险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了解当下畜牧业保险发展的阻力所在,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以保证我国畜牧业稳定发展。

[关键词]畜牧业发展途径保险。

农牧业自古是农民生产生活的保障,是致富的条件所在,对于畜牧业而言,主要以西部为主,西藏、内蒙等地有辽阔的草原,方便畜牧业的发展。但是畜牧业与农业发展有着相似之处,有着一定的天然风险,当气候不适的时候会造成草场生长不理想,另一方面会造成牛、羊等发生疾病,一旦这两者出现问题,便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其最最主要的冲击便是给伺养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并且我国的自然灾害发生率高于平均水平的18%,对此需要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进行畜牧业保险的推进。

畜牧业作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2007年,国家在多个省区实施了畜牧业的一些政策性保险措施,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补贴也高达保费的80%。这为我国畜牧业保险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基础。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政策性畜牧业保险发展仍然缓慢,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畜牧业保险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畜牧业保险与商业性保险难以衔接等。畜牧业的特点决定了该行业受疫病等影响较大,急需保险服务及时跟进,但目前保险服务力度及服务覆盖范围还远远不够,这导致并加深了金融机构“慎贷”心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保险公司人力、物力不足,承包手续和理赔服务不完善;另一方面,养殖户存在参保意识不强、保险难以形成规模、道德风险难以有效管控、防灾防疫措施不力等问题。

为了实现良好的畜牧业保障,对于政策的有效推进是必不可少的,对此需要进行一定的发展策略。

(一)合理的进行保险设置。

对于畜牧业保险而言,与人的保险相似,需要进行相应的保险区别划分,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保险金额与赔偿金额的制定。例如,对于不同的养殖类别进行投保金额的差别,牛的投保金额要相对大于羊的投保金额,相应的得到的补偿金也相对较高。此外对于风险发生时不同的乐行进行区别,自然灾害、疾病导致的畜牧业发生大规模的死亡现象,给予最大的赔偿,以此类推。

(二)保险金额的合理设置。

对于畜牧业保险金额的设置要符合实际的养殖情况,很多时候由于市场价格不稳定或者市场价格持续走低,使得养殖者并没有收入,然而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保险金额,这对于饲养者而言是较为致命的打击,对此,在设施保险金额是需要结合市场以及政府方面进行协调处理。对于畜牧业发展而言,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扶持,在这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保险方面与养殖者共同承担费用,减轻饲养者的投保压力。此外,进行一定的饲养补贴,目前该政策正在实施,按养殖数量进行相应的饲养补偿。为畜牧业投保的方式是对整体饲养方式以及饲养思想的转变,把灾后的畜牧业补偿投入转化为灾前的投保,如此一来不仅能够节约政府的投入,还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

(三)区别保险的赔偿责任。

对于畜牧业保险的设置,不仅需要考虑畜牧业的利益,还要顾及保险公司的正常运营,对此,需要设施相应的赔偿条款,并且在设置赔偿责任说明时一定要清楚明了,防止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例如生猪只负责猪瘟,猪肺疫与一、五号病;牛只负贵创伤性心苞炎、白血病,支气管肺炎,脑脓肿瘤;羊只负贵肺疫、抽疯等疾病。以上属于不可避免性疾病,此类疾病可以进行依保赔偿,而对于非偶发性疾病则属于饲养者的管理不善引起的,对于该类疾病则不予以补偿。对于意外发生的灾害也要区别对待,不能全部的灾害都由保险公司承担,会造成保险公司的運营问题。

(四)投保对象与金额的合理设置。

对于畜牧业的投保,需要进行探索发展,按照以往的经验以及实际的`运营状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投保金的设置,对于不同动物、不同阶段要区别对待,对于生长期与幼年期的投保金额与赔付金额同样需要区别,按照价值进行合理的赔付。总之,开办牲畜保险,根据地区差异和饲养管理条件,即使是一个险种,也宜采用多种费率和浮动费率,使之趋于科学、合理。

(五)多方合作共赢。

对于单方面的赔付或者单方面的盈利是不合理的,对此,需要走与科技结合之路,目前的科技发展迅速,畜牧业的养殖也受益于科技,并且科学的发展使得疾病的治愈率也大大提升,并且同时降低了很多以往高发病的概率。对此,随着畜牧业的继续发展,各方合作共赢才是最终的发展目标,通过饲养者、政府、兽药研发中心、保险公司多方面合作,使得利益供应,风险共担,共同发展我国畜牧业。

随着技术的发展,对于畜牧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养殖规模越来越大,给予了我国一定的肉类供应基础,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增大,其引发的问题也涌现出来,本文则对畜牧业的保障问题进行具体阐述,对目前的畜牧业发展以及保险推行的状况和阻力进行了解,进而对我国畜牧业保险推进状况进行说明,通过畜牧业保险的方式来保障畜牧业的发展。在试办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牲畜的生长情况。管理能力,饲养条件,兽医水平和保险金额,资任范围等进行综合分析来确定费率。

畜牧业论文(精选15篇)篇十一

在中国的许多地方,都将畜牧业的行政管理与农业的行政管理交由一个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在这样的管理体制中,多将传统农业视为发展管理的重心,而视畜牧业为一项辅助发展进行管理,导致根本上不能针对农业与畜牧业的特点分别采取最好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这样做的结果只会妨碍到农业与畜牧业的共同发展,甚至忽略了对畜牧业的管理。

1.2缺乏高素质、专业化的畜牧业管理人才。

当前国内畜牧业的管理机构中,相关工作人员都过于老龄化,不但自身专业知识不足,而且缺少与时俱新的创新思维,一贯沿用传统老旧的管理模式,对现存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不思改革,严重的限制了我国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的脚步。

1.3国内畜牧业管理的环境落后。

将国内畜牧业的管理环境与国外进行对比会发现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国外政府对畜牧业的发展十分重视,特别是发达国家,还设有专项的畜牧业研究资金,并建立了专业化的管理研究团队来对畜牧行业进行科学化、数字化管理,这都是中国畜牧业的管理中所没有的,也是我国要进行不断学习与改进的地方。

1.4畜牧业乡镇级管理工作的问题。

一直以来,低层乡镇级的畜牧兽医站的工作都十分繁重,一方面要进行生产规划和调研等的安排工作,一方面还要负责当地畜禽良种的推广与动物疫病的防治及相关新技术的培训等许多的工作,然而工作在这种基层兽医站的人员又大多是未经过专业培训的,在实际中很难将工作做到全面、到位。另外乡镇站上的管理一般都是将人力、物力及财力归属到县局进行领导,而其他的具体工作则由当地的党委政府来负责,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由于经手部门过多,有许多领导进行指挥参与,管理体制存在着多层次、多变化、多领导的局面,这在很多时候会让执行人员陷入左右为难的处境。

2.1创新畜牧业的。管理体制。

长期采用农牧统一管理的方式既不适合畜牧业的持续发展,也不适合农业的发展要求,因此,在新的管理体制中要将农业与畜牧业分开,进行单独的管理,而且为了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还要建立起一支支精锐的管理团队,并为其配备充足的管理经费,专业的管理团队能够针对畜牧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制定出相关战略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畜牧业的具体管理,进一步推动我国畜牧业的迅速发展。

2.2提高畜牧业管理者的专业素养,增强创新意识。

管理者是一个行业持续发展的政策制定人与信息传递人,那么,作为畜牧业中的信息传递人员,管理者就必须熟悉与本行业发展的有关行情,而作为政策制定人,要根据本行业相关的现实情况及时改变固有的管理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方向进步,及时快速的为养殖户提供业内的最新信息,并为其解答有关养殖业的专业化问题。

2.3创新畜牧业管理手段。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畜牧业的管理者也要学会利用数字化、微机化进行管理,这样可以改变原来传统中利用人工进行计算与统计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力工作的强度,并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与准确度,进一步提高了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2.4完善国内畜牧业的管理环境。

要改变畜牧业的管理环境,首先必须有我国政府的支持,只要国家的政府将畜牧业的发展合理的联系到经济发展方面,并将畜牧业发展纳入其重要规划中,出台专门的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规范管理并保障管理工作的落实,使畜牧业能够做到有法可依,对畜牧业的重视程度提高了,其发展速度加快便是必然的。

总的来说,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都在迅速的发展,畜牧业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畜牧产品的质量也有所提高,随着我国近些年来强农惠农的政策不断实施,畜牧业的发展势头更盛,这就需要相关各部门的管理者加强对现代化数字畜牧业的理解与支持,从获取畜牧业的相关信息到进行分析决策等环节中进行不断创新,合理的将管理创新理念应用到畜牧业的实际管理中,及时抓住新机遇,以求得畜牧业的更高发展。

畜牧业论文(精选15篇)篇十二

在全国经济发展当中,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农副产品在食品市场中占较大比重,肉、蛋、奶总产量约为821.5万t,并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其中,占较大比重的生猪出栏量也呈现翻倍增长;同时,外销肉鸡、猪肉也增长至600.0万t,使国内外市场得到了有效供给。

1.2产值增长,带动农民增收。

畜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不仅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农副产品,更使农户经济收人增长,开始占据农业总收人的半壁江山,成为农业增收的关键,很多畜牧业养殖户通过发展养殖过上了小康生活,对于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1.3质量提升,使农产品安全得到保证。

随着农产品整改力度的加强,动物产品质量得到提升,全国开展的屠宰场抽检次数增加,在生猪尿样抽检中,共检样出56批次的盐酸克伦特罗阳性,同比降低了0.09%,实现了抽检性率将低至0.30%的目标。很多城市都相继开展“痩肉精”抽检,存在零检出率,保障了全国农副产品质量安全。

2.1自然资源锐减。

当前,随着土地沙漠化、草原侵蚀的日益加剧,草原上的可利用资源相继减少,自然灾害频发。其中,人为破坏占较大比重,是造成草原面积的锐减的重要因素。此外,与人畜禽争资源的情况较常见,造成饲料短缺,养殖成功率降低。据相关统计显示,我国饲料用粮仅占总粮食利用率的1/3。足以证明当前饲料短缺问题已经威胁到了畜牧业发展。

2.2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随着养殖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养殖户的增多,污水、污染物等的排放量在不断增加,其中隐藏着非常多的病原微生物,一旦流人河流、湖泊等地方将造成水资源污染,为周围的居民带来了严重危害,造成生物多样锐减。

2.3化肥、农家肥出现积压。

当前,化肥生产越来越便捷,产量也越来越多,很多化肥厂家可提供送货上门服务,为畜牧养殖户带来诸多便捷,由此,农业生产上使用化肥不断增多,造成农家肥大量积压,严重污染了周围环境,公害严重。

“个人理解,猪的基因工程核心技术之一就是体细胞转基因克隆,从他们做的情况来看,技术体系有了很大幅度的完善和改进,整个技术体系通过他们团队已经提高了一大步。”北京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教授郭勇表示。

扶持规模化养殖。规模化养殖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只有规模化养殖才能使疫病防治更为方便,产业化才能得以实现。因此,要因地制宜,将规模化养殖用地政策真正落实,降低散养比重,使规模化养殖成为固定发展模式。同时,要对畜牧业养殖结构进行调整,充分发掘山地草多的资源优势,使饲料短缺问题得以缓解。

3.2加强疫病防治力度。

免疫使防控工作的重点,要加强对禽流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口蹄疫、猪瘟等的防治与免疫,强制实行免疫病种,坚持“应免尽免,不留死角”的免疫原则,及时做好免疫效果的检查与监督,适时开展监测工作,及时做好免疫记录,使强制免疫制度真正落实,这样才能降低疫病发生率,保证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3.3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生态型畜牧业。

针对当前众多的畜牧养殖户,要因地制宜,不断对饲养模式进行创新,发展综合饲养模式,实现“种、养、牧、沼气”四位一体的养殖模式,对畜禽废弃物开展无公害处理,提高综合利用效率,大力发展绿色养殖、节约能源与资源,提高畜牧业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畜牧业得到良性循环发展。

3.4使用环保型饲料,优化经济机构,提高畜牧养殖农户的素养。

畜牧养殖户要坚持高质量、健康、可持续和绿色的养殖经营观念,不将数量作为养殖重点,而是在养殖中注重质量。对饲料进行合理调配,多使用环保型与节约型的生物饲料,合理喂养,不随意乱用添加剂。畜牧养殖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要重视区域机构与环境标准的统一,不断对畜牧业发展格局进行优化,使土地资源、能源等得到充分利用,实现养殖地域的合理规划与布局。同时,不断提高畜牧养殖户的素养,加强健康教育与宣传,多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强化养殖管理,使之获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不断强化其环保意识,加强对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教育,减少对周围环保、资源的破坏,从根本上抑制环境破坏行为,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该文主要介绍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分析了几点阻碍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环境保护、资源破坏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从而表现畜牧业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就要转变发展方式、加强免疫防治、发展生态养殖。

畜牧业论文(精选15篇)篇十三

当今中国,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以及在高铁科研人员的攻坚克难下,我国的高速铁路取得了巨大的、里程碑式的发展。本文着重分析我国高速铁路的现状、优点以及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

高速铁路经济发展。

2009年由我国国家铁路局出台的新规范明确规定:高速铁路是新建的设计最高时速达到250公里的铁路。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我国在铁路固定资产方面的投资额达到8238亿元,建设的新线有9531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306公里。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1万公里,比上年增长8.2%,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超过1.9万公里。高速铁路已经成为地面交通运输最快也最方便的工具。

(一)运输能力强。

运输能力强是高速铁路相较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而言的巨大优势,高速铁路的运能是大大超过其他交通方式的。

(二)发车密度大。

现在我国正逐步在某些有特殊需求的高铁线路推行公交式发车,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三)行驶速度快,花费时间短。

当今我国高速铁路开通运营的最高时速已经超过350km,在不久的将来,京沪高铁的运行时速将达到450km。迄今为止,它是在地面上运行最快、行驶距离最长的交通工具。

(四)乘坐安全。

高速铁路作为地面上最先进的交通运行方式,政府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来保障它的行驶安全,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它是安全性能最高的运输工具。

(五)乘坐舒适。

高速铁路极快的行驶速度并不是以牺牲乘客的乘坐体验为代价的。这种良好的乘车感受是基于我国高速铁路在铁轨铺设方面采用的新技术。无砟轨道的技术核心主要利用混凝土和沥青,取代了之前的碎石,以此来减少列车行驶时的抖动。

(六)影响因素小。

高速铁路运行相对稳定,极少发生停运的情况。在我國,停运几乎都是因为地震或者强台风等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

(七)准时准点。

高速铁路正点率高是高速铁路受到旅客欢迎的原因之一。无论乘坐哪种交通工具,旅客都希望能够正点抵达以便接下来的行程能够按照计划进行。我国的飞机晚点率一直居高不下,公路运输又因为天气、路况等原因无法保证准点到达。在这种情况下,高速铁路成为大部分旅客的首选。

(八)最环保的交通工具。

高速铁路的动力不是其他交通工具所需要的燃油,而是采用比较清洁的能源——电力。以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为例,当它以时速300公里运行时,人均百公里能耗仅为3.64度电,相当于客运飞机的1/12,小轿车的1/8、中型客车的1/3。几相对比之下可以看出,高速铁路的确是现代社会最环保的交通工具。

作为一个能够快速缩短空间距离的交通工具,高速铁路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一)增加区域可达性,促进人口流动。

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使得沿线城市的人口迁移变得简单和方便起来,同时其线路走向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引导劳动力在不同城市间的分配。

(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我国现在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设施设备已在逐步完善,但是行车网络密度、轨道覆盖范围、技术水平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而高速铁路的发展就如同一道催化剂,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与完善。

(三)提升区域货运、客运能力。

原有客货混运的方式使得我国的铁路运输既无法满足高品质的客运要求,也无法满足伴随我国经济增长的货物运输量的不断增长。而高速铁路客货分线运输方式的出现,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客运和货运能力,同时也有利于铁路部门创新和优化铁路运输服务。

(四)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

随着我国“四纵四横”体系的形成,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逐渐加快。加大高速铁路的建设投资,不但可以完善现阶段我国高速铁路的网络图,并且可以综合协调其他不同优点的综合交通运输方式联合形成创新性综合交通体系,而且高速铁路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既有的交通运输方式某些空白领域,提升了资源的流动效率和价值,为城际区域化分工和城际区域化分工协作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五)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

高速铁路使用的能源类型使得它天然对环境友好。并且随着我国高铁技术的不断提升,其各方面性能进一步优化,高速铁路对环境的影响会越来越小。

(六)加快区域间的城市化进程。

高速铁路缩短了城市间的空间距离,使得来往便利起来,一些原本需要花费很多生产资料、劳动力等的运输能够轻松地往来传输。少数发展比较快的城市能够带动区域内其他城市的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

(七)提供相关产业的就业机会。

随着我国社会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网络深入我们的生活中。高速铁路也不例外。现在的高铁可以提供网络预订餐业务。这种新的尝试,既便利了广大乘客,也提供了就业机会。

高速铁路作为一种交通运输工具,其本身就拥有相对比较出众的特点和优势,再加上国家近几年在建设和研发等方面的大力投入,其发展势头越来越猛。但由于高速铁路的建设周期一般较长,并且花费巨大,回收周期相对更长,因此高铁沿线城市的政府一定要把握住机遇,抓紧时间在建设高铁的同时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在高铁开通以后,积极利用高速铁路对沿线区域经济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加快区域内城市化进程,带动区域内城市集群的发展,全方位、多角度地挖掘高速铁路的经济效益。

畜牧业论文(精选15篇)篇十四

分析了大通县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为当地畜牧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现代畜牧业;存在问题;对策;青海大通。

大通县是青海省的农牧业生产大县之一,在发展畜牧业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越自然条件。首先,天然草场面积达到15.8万hm2,占该县总面积(3090km2)的51.13%,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为14.6万hm2,占草场总面积的42.91%;其次,全县拥有耕地面积4.62万hm2,总产量达到13.5988万t,为发展耗粮畜牧业奠定了较好的基础。近年来大通县的畜牧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9年末大通县草食畜存栏37.68万头(只),生猪存栏12.95头;2010年草食畜出栏25.16万头(只),家禽出栏25.51万只;生猪出栏26.33只;猪、牛、羊、禽肉产量2.98万t,禽蛋产量1750t;牛奶产量3.64万t,畜牧业产值达到73496.9万元。

1.1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方式落后。

家庭经营为主的畜牧业生产是大通县畜牧业的主要生产方式。农户的牛羊5月上圈到夏季牧场,10月返回农区进行圈舍饲养,属于传统畜牧业发展模式。夏季牧场牲畜只有圈没有舍,多是散养。尽管大通县畜牧业规模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整体来看,大多数散养农户生产设施差,圈舍在大小、采光、保温等方面设计的不科学;饲养管理粗放,饲喂的粗料多精料少;畜禽圈舍环境潮湿、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即使一些规模化程度较高的养殖场,也存在设施不配套、基础设施超期使用、大部分种畜禽场畜舍、饲养设备破损严重的现象。畜牧业增长方式仍然停留在数量增长的粗放模式状态,畜禽产品品质差,奶牛年产奶量在3t/头左右,与全国产奶量6t/头差距较大,农户饲养的瘦肉型猪很少,效益不高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动物疫病防治、重大动物疫病及新型疫病诊断、防治所需技术和设备落后;畜牧业信息化体系不完善,市场、技术及政策信息不畅通;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方式落后,已经成为制约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2畜牧业发展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农户以家庭经营为主的畜牧业,多是散养,规模小,大规模专业化养殖较少。近年来,大通县初步形成了浅脑山的肉牛、肉羊、奶牛养殖带,外川以张氏集团等3家养殖场为主的生猪养殖带,长宁镇五家坡仔猪繁育等农民合作组织逐步增多。但是,总量不多,规模不够大,带动能力弱,该县还养殖有从江苏、四川、甘肃等地贩运来的仔猪,说明当地生猪没有完全占有市场,科学养殖育种能力弱。现今农户外出打工的很多,在家的多为老、弱、病、残人员,加上从事养殖业效益低,因此农户的总牲畜存栏量逐年下降,导致养殖业整体发展速度缓慢。

1.3畜牧业主导产业地位不明确,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

大通县畜牧业经济内部缺乏主导产业,缺乏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各个产业分散发展,发展实力不强,缺乏竞争力。近几年,大通县采取积极措施,加大扶持力度,重点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虽然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是其规模数量仍有限,加工业严重滞后,现有毛(绒)皮加工企业青海大通民享皮毛加工厂1家,全县现有奶制品加工企业4家,产品只有酸奶1类,加工销售能力有限。

1.4重大动物疫病潜在隐患大。

随着人流、物流的快速移动,以及动物及动物产品从外省市引进,农村规模小、分散饲养的现状,使疫病的传播和发生潜在危险大,加之基层防疫体系建设不完善,一旦出现问题,对农民造成的损失大。因此,疫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1.5发展资金不足。

当前,大通县暖棚养畜、“西繁东育”已显示巨大的增收潜力,畜牧业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效益化发展已势在必行。发展与资金投入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规模。一般养殖户缺乏资金,难以形成规模,难以发展壮大。该县建设的如城关西门村牛羊育肥基地等多处养殖基地因群众缺乏资金,大多数畜棚等设施闲置,利用率很低。业务部门缺乏技术推广、品种改良、科技培训等资金,因此要增加对基层动物防疫部门的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工作条件,保证工作经费。

2.1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开辟各种融资渠道。

为促进大通县畜牧业经济的有效发展,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出台各种扶持政策,开辟各种融资渠道。不仅要明确大通县畜牧业的发展思路与目标,而且要从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及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同时围绕区域特色,优先扶持对区域经济起支撑作用的产业的发展,优先考虑对主导产业起较强拉动作用的大中型龙头企业、养殖小区的建设,尽快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的畜牧业产品加工企业带和主导产品群。积极争取畜牧业有息贷款和政策性贷款,多渠道争取畜牧业基础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以项目争取资金。采取国家、集体、个人投资的方法,扩大畜牧业的投资来源,鼓励农牧民投劳投资。进一步实施畜禽良种补贴政策,积极将动物防疫经费支出纳入常年财政预算,形成长效投入机制。

2.2明确大通县畜牧业主导产业。

大通县有辽阔的天然草地,环境洁净,土壤、水、牧草均无污染,具有发展高原绿色畜产品的优势。同时,大通县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形成独特的自然风情,大通县畜产品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高原绿色环保牦牛肉类制品加工和酸奶、液态奶加工业绝对处于主导地位,使这部分产业优先发展起来,并通过这些率先发展起来的产业产生扩散效应,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如饲养业、皮革加工业等畜牧业产业及部门的发展,形成整个大通县畜牧业经济的全面均衡发展。

2.3优化畜牧业内部结构,发展龙头企业,形成规模经营。

大通县畜牧业必须充分立足草场面积大的资源优势,以市场对绿色产品需求为导向,以畜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积极发展地方特色产品,突出发展高原牦牛、奶牛、肉牛、肉羊等产业,重点提高质量和效益;扩大塔尔鸡场仔鸡生产规模,以满足大通县及周边地区的需求量。积极发展土鸡、藏獒等特种养殖业;兴建规模适度的仔猪繁育场多处,以达到稳定市场、自繁自育的目的,也可降低畜禽传染病发生的风险,还可以起到推广优良品种、集中免疫作用。构建与现代畜牧业生产相适应的育、繁、推一体化的生产供应体系;构建现代畜牧业新经济结构,实现畜牧业从单纯的饲养环节向生产、加工、储藏、保鲜、流通等环节拓展,实现畜牧业与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以发展特色畜牧产业为基础,不断强化龙头企业的建设,吸引大型畜产品加工企业来投资兴办产业;以科技为本,进行标准化规模生产,以树立自己的优秀品牌为要求来建设龙头企业。

加快畜牧业从传统散养方式向适度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方式转变。加强对散养户的培训,建设畜禽标准化养殖科技示范户,加大投入以促进散养户的规模扩大和专业户的标准化养殖模式形成。进行养殖小区养殖(“一村一品”),采用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销售、统一防疫、分户饲养的管理形式,使养殖成为设施完善、功能齐全、高效安全的现代化畜牧业养殖。

2.5积极有效地控制动物疫病。

增加对基层动物防疫部门的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工作条件,保证工作经费。积极推行和建立当地化的仔猪家禽繁育体系,实行自繁自养,减少外源性感染;加强牲畜贩运监管,切实加强对畜禽贩运和销售工作的监督管理;加强基础免疫,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培训,提高防疫人员技术水平,做好免疫注射工作;改善村一级防疫结构,每村设多名防疫员,提高防疫密度;要重视疫苗保存、稀释和注射剂量要求,强化防疫责任管理,制定防疫目标,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防疫质量,提高畜牧业应对疫病风险的能力。

[1]张成图。关于加快推进西宁市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eb/ol].

[2]王新华,蔡周山。武威市凉州区现代畜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j].

畜牧业论文(精选15篇)篇十五

随着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的加快,内蒙古畜牧业已由追求数量向质量、效率与生态并重的方向转变,畜牧业“三个比重”不断提高。牲畜养殖实现向科学健康养殖方式和规模养殖转变,牧畜出栏得到大幅度增加,牲畜繁殖成活率进一步提高。

2.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提升。

目前,全区无公害农畜水产品达到900个,产品生产总量达到460万吨,产值达到65亿元;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达到424个,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912万亩;有机食品产品达到145个。全区动物防疫监测预警和应急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提升,重大动物疫病始终处于稳定控制状态。

3.农牧业科技达到新水平。

农牧业科技入户工程效果明显,辐射带动农牧户24万户。农牧业重大技术推广力度加大,特别是完成了1000万亩免费测土任务,实现节本增效4.32亿元。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牲畜改良比重、水产良种覆盖率预计分别为95%、93.2%和91.3%,同比分别提高了1个、2.5个和0.3个百分点。农村牧区沼气建设步伐加快,在全区15个旗县,143个村(嘎查)开展了沼气建设。

4.草原生态建设取得成效。

全区草原建设总体规模已达7112.57万亩,预计饲料总产量可达165万吨,同比增长10%,工业总产值可达50亿元。禁牧休牧草原面积达到6.5亿亩,实行划区轮牧的草原面积达到0.7亿亩。

1.草畜矛盾仍十分突出。

全区草地沙化、退化面积已由60年代的18%,发展到80年代的39%,目前沙化、退化面积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比例已经达到73%,而且每年还以1200万亩的速度蔓延。生态环境恶化、草畜矛盾的不断加剧便成为制约内蒙古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强大阻力。

2.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不少农村牧区存在人和牲畜饮用水困难的问题;很多地方因电网质量差和电价太贵而无法保证最基本的生产用电。农村牧区道路交通条件差,畜牧业生产必然受到影响。

3.生态建设与畜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

目前全区草地、草原的沙化、碱化、退化日益严重,不仅制约了畜牧业的持续发展,也给整个生态环境带来了威胁。

4.畜牧业内部生产结构和布局不合理。

长期以来,在传统畜牧业经营思想的束缚下,畜群、畜种结构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目前从总的方面看,母畜、大畜、良种畜比重仍然偏少。这种畜种结构,既不利于畜牧业自身扩大再生产的需要,也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对各种畜产品的需求。

5.防疫体系建设滞后。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依然严重。

目前,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基础设施薄弱已成为制约畜牧业优质高效发展的主要瓶颈,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刻不容缓。要建立一个动物防疫体系,现有的防疫体系如何改革,如何建立无规定疫病区等问题,都需要深入与仔细地研究。

6.畜牧业保险体系不完善,影响畜牧业经营者的收入稳定。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频度高、分布广,造成的损失大,而农牧业保险的`支持力不够,农牧业保险只免交营业税。大部分农牧民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认为买保险是加重“负担”,所以畜牧业保险体系不完害。

1.进一步认识畜牧业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位置和作用。

畜牧业是内蒙古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把畜牧业提到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保证畜牧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内蒙古是全国的畜牧业主要基地之一,尽快把畜牧业搞上去,是实现国、家经济发展区域布局的需要,对于进一步调整自治区产业结构,改善人民生活,繁荣市场,增强民族团结,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促进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畜牧业的质量和效益。

根据各种畜产品比较优势的变动情况,今后的畜牧业结构调整,必须以加快牛羊肉、禽肉生产,突出奶类和优质细毛羊生产为重点。畜产品加工业要大力增强产品加工能力,尽快改变加工业发展严重滞后的局面。国家要采取各种优惠政策,支持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引进,增加产品技术含量,促进企业提高质量,争创名牌。各大学和研究机构也要对产品保鲜、加工储运等环节中的关键技术,组织联合攻关,不断提高加工业的科技水平。

3.加快科技改革步伐,努力提高畜牧业科学技术水平。

畜牧业的振兴,最终有赖于新一代农牧民的兴起,要改革教育体制,调整教育结构,加强社会培训,努力培养初中级畜牧科技人才。畜牧(农牧)大专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要扩大从农村牧区的招生比例,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也要为农牧民自费上大中专学校敞开大门。要开办职业中学,举办各种培训班,对回乡初高中毕业生、转复军人、家庭牧场、专业大户人员进行畜牧业技术培训,提高农牧民科学养畜水平。要搞好科技普及工作,大力推广畜牧业增产技术和增产措施,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提高畜牧业的劳动生产率。

4.实施名牌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畜产品市场竞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消费者对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高档、无残留和拥有著名品牌的畜产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因此,畜产品加工企业要努力提高产品卫生质量,大力开发名、特、优新产品,改进加工和包装技术,加大新闻媒体宣传,尽快创出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有较高知名度的名优畜产品。

5.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要重点抓好法制建设,坚决禁止毁草开荒和其他人为破坏草地的行为,大力推进草地封育、围栏划区轮牧、草地治虫灭鼠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天然草地保护措施,积极推广补播、施肥、浅翻和灌溉等草地改良措施,加快发展飞播种草、人工种草、饲草料基地建设、节水灌溉等草地建设工程。

6.加强畜牧业宏观管理体制。

目前,虽然多次对畜牧业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但仍然存在畜牧管理部门只管畜牧生产,畜牧业科技、畜产品加工、畜产品流通和畜产品进出口检疫则由其他部门来管理,这大大影响了畜产品宏观管理的效率。大力提高畜牧业宏观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就显得十分重要和急迫。

相关范文推荐

    我眼中的世界三年级(专业19篇)

    写一篇优秀的作文不仅可以展示个人才华,还可以锻炼思维能力。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精选,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我看到一只鹦鹉非常漂亮,他的头冠是黄色的,

    做人如水人生如水范文(24篇)

    人生是一本精彩的故事,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主角,我们需要用心书写自己的人生篇章。从第二部分中随机选择一条:"如何在人生中保持自己的独特性,是每个人都要思考的重要议题

    会计毕业学习总结(热门14篇)

    学习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学习的回顾和总结,有助于我们制定未来的学习计划。健康管理学习总结:通过学习健康管理知识,我重视自身健康,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写我的自画像范文(22篇)

    优秀作文是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和巩固的重要途径,它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优秀作文,感受其中的思想和情感。镜子里的他,矮矮胖胖,鼻梁

    初二年级英语My范文(13篇)

    作为一门国际语言,英语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很大的影响力,我们学好英语可以与世界各地的人进行更好的交流。如果你对如何写一篇出色的英语学习总结感到迷茫,可以阅读以下范文

    夏天来了二年级(实用18篇)

    作文是一种通过语言传达思想和情感的方式,而优秀的作文则是在传达中能够触动读者内心深处的那种力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脍炙人口的优秀作文,相信大家会从中受益

    公司文员见习期工作总结(模板22篇)

    在这个月里,我努力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提升了工作质量。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文,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思考能力。总结。四篇。每一个员工都要对自己

    小学庆国庆活动讲话(通用14篇)

    演讲稿范文是演讲者在特定场合、特定目的下根据主题内容进行撰写的一种文字材料,它可以用于演讲者在公众或学术场合进行演讲时的参考和辅助。通过演讲稿范文的撰写和运用,

    中秋节教师发言稿(通用20篇)

    发言稿是在会议、座谈会或演讲等场合中用来表达观点和主张的一种书面材料。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个我们团队最近的成果。1、如果此时你也正在赏

    成长的撒谎范文(21篇)

    优秀作文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准确表达思想,让读者在阅读中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以下是一些被广大读者认可和喜爱的优秀作文范文,它们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