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优质15篇)

时间:2023-12-07 作者:琉璃

教学工作计划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以下是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案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启发。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优质15篇)篇一

1、梳理比较“等分除”与“包含除”,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经历自主表征的过程,在对比中沟通减法与除法的联系。

3、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深人理解除法的意义,沟通减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

课件、小磁片、作业纸。

一、质疑,自主表征。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除法。(板书:21÷3=口)等于几?怎么验证它是对的?

引导学生画一画、分一分、算一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在作业纸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画一画、分一分、算一算的表征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在交流比较中进一步明确算式表达的含义。)。

二、沟通交流。

1、交流反馈自己的想法。

(1)乘法口诀。

(2)分一分,投影展示学生分一分的情况。

把21个圆平均分成3组,每组7个。小磁片展示,板书:21÷3=7(个)。

师:谁还有不一样的方法?

把21个圆,每组分3个,能分7组。小磁片展示,板书:21÷3=7(组)。

2、辨析,理解除法意义。

师:两道算式中的“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对照两幅图说一说。

师:还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呢?可以用减法算式表示吗?

师:你是怎么想的?

师:减了几个3?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注重肯定学生的回答,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对比中,让学生直观感知两个“3”的不同意义,进一步明确“包含除”和“等分除”的联系与区别。)。

3、对比,沟通减法与除法的联系。

师:观察减法算式和除法算式,这两道算式之间有联系吗?

小结:每次减3,减了7次等于0,说明21里面有7个3,像这样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相同的数,就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你们更喜欢哪种表示方法呢?为什么?

这道算式能不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呢?为什么?

(设计意图:同一题材的情境便于比较,有利于直观感受数学事实,有助于学生感悟除法和减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学生呈现的答案,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除法和减法的关系桥梁,突破了难点。)。

三、编题,巩固意义。

自主编题。

根据21÷3=7,你能编一道数学问题吗?

小结:不管是分什么,只要每份分得一样多,我们都可以用除法表示,除法就是平均分。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打开思维,用生活中的实例表示21÷3=7,进一步巩固出除法的意义,有利于学生把握除法的本质)。

四、总结,回顾意义。

学了这节课,你对除法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畅所欲言,及时梳理知识,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结合板书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优质15篇)篇二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p59~60例1、做一做及练习十四第1、2题。

这个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数目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配以实物图,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时,应该根据知识的系统性以及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获取知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数学思考: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在分物时存在着分不完有剩余的情况,借此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问题解决: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掌握算法。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情感态度: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课件、小棒

1、口算下面各题

12÷2 18÷6 9÷1 48÷8 20÷5 2÷2

21÷3 56÷7 54÷4 14÷7 6÷2 7÷2

2、揭示课题: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1、教学例1复习表内除法的含义:

(1)(课件出示草莓)这是什么?一共有几个?每2个摆一盘,你能摆几盘?用学具摆得试一试。(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一共可以摆几盘?有剩余吗? (可以摆3盘,正好摆完,没有剩余)

(4)学生汇报,形成板书:6÷2=3(盘)请你再说说这个算是表示什么意思?

2、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如果不是6颗草莓,是7颗呢?再动手摆一摆,每2个摆一盘,看看能摆几盘?(学生动手操作) 讨论交流:再摆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师:剩下的还能再平均分吗?(不能,只剩一个不够分。)

(2)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 (课件演示分草莓)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小组内思考、讨论) 出示学生的表示方法,比较各种表示方法。

小结:在数学上可以这样表示:7÷2=3(盘)……1(个) 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这个算式表示7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3盘,还剩下1个草莓。省略号表示剩余,1是剩下的个数,我们把它叫做余数。余数表示什么?(表示平均分完后剩下的那一部分)

(3)比较归纳,完善认知结构。 (课件出示两次分草莓的过程和算式)今天我们分了两次草莓,这两次分草莓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观察比较6÷2=3(盘)和7÷2=3(盘)……1(个)这两道算式,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不够分剩下的部分就是除法算式中的余数。

1、学生独立在书上圈一圈,填一填,完成第1小题。

反馈交流:17÷2=8(组)……1(个) 23÷3=7(组)……2(个)

说说这两道算式商和余数各是多少,分别表示什么?

2、完成第2小题。 先用学具按要求摆一摆,然后根据摆的结果填空。 展示个别学生的填空情况,说说每道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强调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3、课件出示p59情境图。观察动画,引出活动:这些同学在做什么?

拿出11根小棒自己摆。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对自己和他们有什么评价?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2、作业:练习十四第1、2题。

【板书设计】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6÷2=3(盘) 7÷2=3(盘)……1(个)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优质15篇)篇三

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的各部分名称。为后面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打基础。

先让学生独立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全班讲评。

1、6除以3等于2。 63=2 (复习除法的读法)

2、被除数是12,除数是3,商是4。 (复习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3、把20个饺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205=4 (复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4、28串葡萄,每4串一份,分成了7份。 284=7 (复习把二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看图写算式。呈现给学生实物图,请学生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练习时,先借助画面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让学生根据实物图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之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写出的算式,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使乘法、除法的内在联系自然渗透。

和同桌一起完成,一边平均分一边写算式。

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全班抢答,然后思考怎样才能填得又对又快。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优质15篇)篇四

教学内容:

课本p18页,例4,练习四第1、2、3题,二年数学下:《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设计c。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情景图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出示情景图。

2、提出问题: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支?请小朋友想一想。

3、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1)、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支竹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优质15篇)篇五

教学内容:p1例1、p2例2口算乘法。

教学要求:掌握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教学手段:幻灯片、小棒、口算卡等及操作。

教学过程:

1、表内乘法口诀(可用口算卡进行)。

2、50是几个十?700是几个百?

3、8个十是多少?24个十呢?24个百呢?

4、5个2是多少?

1、p1例1。

(1)引导学生摆小棒:每堆摆两捆(每捆10根),摆3堆。

(2)启发学生议论: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

用加法算:20+20+20=60。

用乘法算:20x3=60。

(3)引导学生看实物,理解算20x3的思维过程:3个2是6,3个2捆(2个十)是6捆(6个十),6捆就是60根,即3个20是60。结果与加法相同。

2、小结:求3个20是多少,可用乘法计算。口算20*3这样想:

2个十*3=6个十=60。

3、p2例2。

(1)显示例2幻灯片,让学生观察后掌握其数量关系。每堆有300块小木块,一共有4堆。

(2)让学生直接用乘法式子求出一共有多少块。

(3)让学生口算结果,并说出怎样想。

(4)小结:求4个300是多少,用300x4计算。这样想:

3个百*4=12个百=1200。

1、p1“做一做”。

2、p2“做一做”。

1、复习p1例1、p2例2。

2、p4第1、2题。

儿童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决定了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触类旁通,而小学这一阶段学生的`知识储备处于匮乏阶段。

对任何知识他们都处于一种认知浅层,老师应如何使他们对学习的知识融会贯通呢?通过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解读,发现苏教版二(上)第四单元第一次教学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列式的起步。该单元的教学必须扎实到位。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动手对实物摆一摆、分一分、试一试、想一想、议一议,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平均分的意义,主动建构起对"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几个"等概念的理解。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优质15篇)篇六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森林里的故事森林宴会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p5053页。)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了分东西的生活经验和数的分成及相同加数相加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除法是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则是认识除法的重要前提。教材通过森林里的故事森林宴会,引导学生在给小动物们分食物的活动中来充分感知平均分,使学生在有趣有意义的情境中主动地展开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并为后续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打下基础。

1、知识技能:初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理解什么是平均分,知道平均分的含义。

2、情感与态度:经历平均分的探究过程,体会除法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3、解决问题,数学思考:能用除法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会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建构平均分的语言模型。

课本、课件、实物投影仪,棋子

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师:同学们,秋天到了,秋天的大森林可美了。大家想不想到美丽的大森林里看一看啊?

生:想。

师:那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这些小动物在干什么呢?哦,原来他们在开丰收庆祝会呢。(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呢?

(预设:学生可能会零零散散的说:有12个桃子)

师:能不能把所有的数学信息接着说完?

其他学生又补充:

师:说的真完整,那你知道这些东西是给谁准备的吗?

(预设学生会说:桃子是给猴子准备的,萝卜是给兔子准备的,竹笋是给熊猫准备的,松果是给小松鼠准备的。)

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

1、分竹笋,体验不同的分法。

师:大家快看,熊猫哥哥和弟弟正盯着竹笋呢,大家来猜一猜它们在想什么呢?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优质15篇)篇七

课本p21、22页练习四第7、8、9、10题。

1、进一步体验除法算式与生活实际的密切练习。

2、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分一分”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图片、题卡或课件等。

2、学生举例。

3、自己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身边去发现除法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1、引导学生完成第22页练习四第10题。

(1)、请学生仔细观察图,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

(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3)、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8题。

(1)、教师巡视

(2)、学生交流汇报算式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看图,进一步理解图意,正确写出除法算式,重点区别两种不同的分法和得数后面单位名称的写法。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9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指名汇报是怎样计算的?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的思考题。

(1)、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算式的意义。

(2)、全班交流汇报。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7题。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完成。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圈一圈物品的方法进行平均分。分后填写算式。让学生在独立写除法算式中熟悉除法算式的读法、及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加深对除法意义的认识。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优质15篇)篇八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例5,教学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例5的设计形式与例4相同。先呈现熊猫分竹笋的情境图,熊猫的盘子里放着4个竹笋,小精灵明明提出“能放几盘”的问题。再由“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5盘。”引出除法算式20÷4=5。然后,给出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利用学生初步认识除法计算的基础,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借助平均分的结果,说一说20÷4=5的实际含义,然后指出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学习过程,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教学具准备:情景图或课件等。总课时:1课时。

1课时。

教学预设:

1.谈话,出示例5情景图。

(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熊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1.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

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课本第19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4)小结。2.挑战园地:

(1)练习四第4、5题。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

(2)练习四第6题: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写算式,最后让学生对照图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优质15篇)篇九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谈话,出示例课件:

(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小明和小红是怎样分苹果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3)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课件演示分苹果的过程,再列出算式。

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引发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进一步学习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知

1、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

(2)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

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引发学生自主参与,通过思考、比较,让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或一个总数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就用除法来计算。

三、应用,加深理解

1、课本第19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2、挑战园地:

(1)练习四第4、5题。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

(2)练习四第6题: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写算式,最后让学生对照图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动,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

四、课堂总结。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优质15篇)篇十

1、导入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除法、板书:除法的初步认识(二)。

2、师生分铅笔,初步感知分的方法、

(1)教师拿出6支铅笔,先向学生明确:要把这6支铅笔分给一些同学,每个同学给2支,可以分给几个同学?接着教师让学生细心观察老师是怎么分的、使学生知道,教师把铅笔先拿2支分给一个同学(教师要同时拿2支给一个同学),再拿2支分给一个同学,最后又拿2支分给一个同学,也就是每2支分给一个同学。分完后问学生:分给了几个同学?学生观察出:6支铅笔,每个同学2支,可以分给3个同学。

(2)让学生想想刚才是怎样分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优质15篇)篇十一

1、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会用乘法口诀试商。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经历试商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2、会运用计算有余数除法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学会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进一步加深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优质15篇)篇十二

今天是一周一次的校本研究时间,今天轮到我上公开课,我准备的是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表内除法》的《初步认识除法》这一节课。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情景带领学生认识除号、被除数、除数、商;通过分一分,摆一摆列除法算式,并且理解除法的意义。

上课流程:首先,我带领学生通过手势复习乘法口诀、快速算表内乘法以及平均分。然后进入新内容学习。通过两个例题,让学生认识了除号、被除数、除数、商,并且会读除法算式以及通过一些习题列除法算式。在列算式的过程中渗透除法算式的意义,反复练习,让学生全部掌握。

课后,数学教研组的老师都给予了中肯的评价。

老师们认为本节课的优点是:

1、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2、教具准备的简单多样,很好的帮助到课堂学习。

3、师生互动充分,很好的发挥了教师的主体性和学生的主动性。

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1、每个训练环节训练的不够充分。

2、学生对于除法的意义理解不够透彻,训练有点少。

3、时间把握的不够准确,提前10分钟讲完。同事们的建议使我受益匪浅,感觉二年级数学虽然知识简单,但教起来却不简单,需要提前预设好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方法,还有怎么把简单的内容深入浅出得让学生学会理解到位,这都需要老师充分备课,精准把握教材重点内容,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这也是教研的意义所在吧!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优质15篇)篇十三

1、知识与技能: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各部分的名称,为后面学习2~6的乘法口诀求商打基础。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的第7题。

先让学生独立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全班讲评。

1、6除以3等于2。(复习除法的读法)

2、被除数是15,除数是3,商是5。(复习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3、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复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4、9个苹果,每3个一份,分成了3份。(复习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二、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的第8题。

乘法算式:5×3=15

除法算式:15÷3=5 15÷5=3

要提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列式?

三、找朋友: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三的第9题。

一部分的.同学拿口诀,一部分的同学拿乘法算式。先由拿乘法算式的同学读算式,然后问“我的朋友在哪里”,拿口诀的同学就说“你的朋友在这里”。也可以交换着玩。

四、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三的第10题。

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全班讲评。重点要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列式?

五、课堂小结。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优质15篇)篇十四

先以口算比赛的形式完成教科书第126页第1题,补充以下口算题。

80÷8=×5=4×25=65÷8=。

指名汇报,并分别说说是怎样算的。

2、复习笔算。

(1)问:用竖式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2)学生独立计算教科书第126页第2题,教师巡视,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进行指导。

3、复习估算。

(1)学生先谈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应用过估算,是怎样用的?

(2)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7页乘法与除法的第3题,同桌再相互说说自己是怎样估算的。

全班交流,指名说出估算方法,如果学生有不同的估算方法,只要是合理的,都要给予充分肯定。如52×9≈,可以用50×9,也可以用52×10进行估算。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教案(优质15篇)篇十五

(1)出示教科书第126页主题图,学生看图,说说他们在做什么。

(2)你能像他们一样,回顾一下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和自己的学习情况吗?

(3)小组讨论:四人小组议一议本册书包含哪些知识?在讨论的基础上,将小组的共同意见写在卡片上。

教师巡视,关注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梳理知识。

(4)小组汇报。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教育小学化研究论文(通用16篇)

    范文范本是一种指导和启示,通过学习范本,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灵感和创作思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

    初中体育学期工作总结范文(13篇)

    在学期工作总结中,我们可以梳理出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亮点和成果。在下面,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写作优秀的学期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观摩的机会。

    旋转与角教案(实用17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在一段时间内对教学工作进行规划和安排的重要文件,它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体育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书(专业21篇)

    姓名:颜xx。性别:男。出生年月:19xx年xx月。性格:内外向兼之。学历:大学本科一年级。专业:社会体育。座右铭: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美好愿望:希望以后可以

    高中班长辞职报告(精选16篇)

    辞职报告是在向组织表达感激之情的同时,对于离职原因进行解释和说明。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辞职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正在准备写辞职报告的朋友

    大班美术教案西瓜的联想(精选16篇)

    教案是帮助教师有效组织和指导教学的重要工具,通过编写教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接下来是小编整理的一些比较有实用价值的大班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文化站的工作总结(优秀18篇)

    在写月工作总结时,我们应该注重事实和数据的分析,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描述和情感的抒发。如果你还不知道如何写一份出色的月工作总结,不妨参考一下以下范文,或许会有所

    提成奖金分配方案(专业21篇)

    制定计划书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自己思考和决策能力的过程,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需求和目标。如果您正在寻找一些优秀的计划书范本,以下是一些小编精选的例子,供

    护士招聘面试的一分钟自我介绍(汇总19篇)

    在社交活动中,一份有趣、富有个性和独特的自我介绍可以让我们更快地与他人建立联系。下列是一些自我介绍的典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您好!非常荣幸能有机会

    IT业薪酬的调查报告(热门19篇)

    调查报告是基于对某一问题进行细致调查后的结果总结和建议提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调查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撰写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据权威统计,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