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语不惊人死不休教案(热门16篇)

时间:2023-12-05 作者:雁落霞

通过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预测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应对准备。阅读以下教学工作计划,了解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选修语不惊人死不休教案(热门16篇)篇一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中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4.了解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石榴的。能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

1.本课课件。

2.本课教学光盘。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见过石榴吗?谁能来说说你见到的石榴?(请几位同学说一说)同学们说得不错,老师今天要把你们请到石榴园,请你们欣赏一下石榴的姿态。(点击光盘,欣赏视频)。

二、自读课文,梳理文脉。

1.石榴园的美景把我们深深吸引住了,同时被吸引住的还有一位石榴园所在地山东枣庄的中学生。他用手中的笔记录下了自己的咸受,就有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石榴》(学生齐读课题)。

2.我们先来听一听,他是怎么描写石榴的?(点击光盘,欣赏课文朗读)。

3.同学们一定也想学一学,看看中学生大哥哥是怎么把石榴写得这么美的。好,现在老师就请你们自读两遍课文。注意老师的自读要求: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老师要来看一看,课文的词语你们学得怎么样了?

(课件出示本课词语:抽出长出开出。

枝条叶子石榴花。

露出剥开红白相间。

嫩绿绿黄色。

火红。

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组织学生用小弹簧的游戏来读词。

4.观察词语,发现秘密。

老师这样排词语,是有一定原因的。请大家看第一组,你看出什么了吗?(动词与名词一一对应)请同学们根据这六个词语练习说一句话。

第二组词呢?(多音字)眼睛真亮,奖励你们玩一个小游戏。(点击光盘,玩游戏练武厅,以巩固多音字)。

第三组词呢?(表示颜色)那老师为什么不把它们写在一排?(分别描写了不同的东西)对了,这样一理,文章描写了什么你就会清清楚楚了。请你带着对文章最初的了解再去读一读课文。

5.检查朗读。

三、教学生字,描红仿影。

1.让我们一起翻开电脑老师送给我们的电子字典。(点击光盘,看电子字典)。

教师要相机进行抽、扒的义项选择训练,注意仿的笔顺,练读佛的句子进行积累。

2.再来看一看,怎样把这些字写得漂亮呢?电脑老师这儿有不少小秘诀呢!(点击光盘,看字形指导)。

3.开始写字。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1.本课课件。

2.本课教学光盘。

3.石榴实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石榴》一课,老师想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生字词掌握情况。请同学们打开自备本,听好电脑老师报的词语,开始默写。(出示电脑光盘,进行听写)。

2.开始校对。

二、精读指导。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齐读。

2.换词训练:驰名中外声名远扬闻名中外。

3.教师小结:家乡的石榴园驰名中外,令作者感到骄傲,这也是作者爱自己家乡的原因。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出示课件:词语)。

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一自然段的意思,可以用上老师提供给你的词语。

(春夏季节,石榴树抽出了枝条,长出了叶子,开出了石榴花。)。

2.这一节描写了石榴花的哪些特点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思考。

(花的颜色、花的形态)。

3.体会用词的精妙。

(出示课件: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2)这里有一个词:挂。我换一个词,开,可以吗?为什么?

(开,是可以的。但挂更形象,更生动)。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对啊,这一树繁花充满了成长的快乐,真是热闹。热闹过后,是怎样的场景呢?请同学。

们默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石榴的果实?用笔把你的发现画一画。

2.颜色变化。

学生说过,教师点拨:课文是怎样把这些表示果实颜色的词连接起来的呢?你注意到了吗?

(先是逐渐最后)。

老师把逐渐一词换成接着,可不可以?(逐渐体现了颜色的动态变化)。

同学们对颜色变化把握得很好。

3.形态变化。

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他们笑的姿态各有不同,有的有的(跟读)(点击光盘,欣赏石榴成熟后的姿态)。

大家都看到,石榴成熟后都从树叶之间露出来了。课文中是用的哪一句话来形容?读一读。

你喜欢这句话吗?为什么?

是啊,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触摸到作者的思想情感。他是满怀着深情来写这些石榴的,大家可以想想,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同学们可以联系前文第一小节想一想。联系上下文读懂文章,这可是阅读的一项重要本领啊!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现在,让我们怀着和作者一样的情感,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再和老师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关注点:玛瑙般的、紧偎、红白相间、晶莹透亮、酸溜溜、甜津津等词。

点击光盘,让学生感性认识石榴。

三、回顾全文。

对,是石榴的生长顺序。老师这儿也有一道表示顺序的题,看一看,谁能按顺序重新排列?(点击光盘,玩神奇小果树)。

2.如果现在你手中有一个水果,你准备从这篇文章里学些什么方法来描述它呢?

3.一篇文章,让你们收获了写文的方法。如果你们能用这种学习的方法去读其他文章,老师相信你的语文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

选修语不惊人死不休教案(热门16篇)篇二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选修语文《客至》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理解诗句蕴含的情感,朗读背诵全诗。

理解诗句蕴含的情感

课型:

新授

朗读、点拨、背诵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自读全诗,划出不会读的字词

二、教师范读,纠正读错的字音

三、介绍写作背景,指出诗中如何体现“家贫”

这首诗大约作于上元二年(761)。这时,杜甫住在成都西郊外浣花溪畔的草堂里,生活比较安定。

诗题下原有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过,拜访。相,偏指一方,“我”)

诗中是如何体现的?明确:蓬门(蓬门荜户蓬筚生辉)

四、鉴赏点拨

这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纪事诗,表现诗人诚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

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简要说明了题意。

1.首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寂寞孤独

分析:但(只)。人迹罕至,整日与鸟为伴

一二两句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这就是临江近水的成都草堂。“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但见”,含弦外之音: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不是也过于单调么!作者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2.“不曾缘客扫”是不是说别的客人来不扫花径?

明确:是说没人光顾

3.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本联用的是互文的手法。例如:

(1)主人下马客在船

(2)秦时明月汉时关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此联应为“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缘客开,今始为君开。”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府打开。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客人来访,手忙脚乱,欣喜不已。这两句,前后映衬,情韵深厚。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

4.颈联的正常语序应该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市远盘飧无兼味,家贫樽酒只旧醅歉疚

这句实写待客。作者舍弃了其他情节,专拈出最能显示宾主情份的生活场景,重笔浓墨,着意描画。“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使我们仿佛看到作者延客就餐、频频劝饮的情景,听到作者抱歉酒菜欠丰盛的话语:远离街市买东西真不方便,菜肴很简单,买不起高贵的酒,只好用家酿的陈酒,请随便进用吧!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我们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字里行间充满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气氛。

5.诗人及他的客人是否在乎这些,何以见得?由此可以看出什么?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友情深厚

“客至”之情到此似已写足,如果再从正面描写欢悦的场面,显然露而无味,然而诗人却巧妙地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作结,把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可以想见,两位挚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就写法而言,结尾两句真可谓峰回路转,别开境界。

五、小结

杜甫《宾至》、《有客》、《过客相寻》等诗中,都写到待客吃饭,但表情达意各不相同。在《宾至》中,作者对来客敬而远之,写到吃饭,只用“百年粗粝腐儒餐”一笔带过;在《有客》和《过客相寻》中说,“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挂壁移筐果,呼儿问煮鱼”,表现出待客亲切、礼貌,但又不够隆重、热烈,都只用一两句诗交代,而且没有提到饮酒。反转来再看《客至》中的待客描写,却不惜以半首诗的篇幅,具体展现了酒菜款待的场面,还出人料想地突出了邀邻助兴的细节,写得那样情彩细腻,语态传神,表现了诚挚、真率的友情。这首诗,把门前景,家常话,身边情,编织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以它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显出特点,吸引着后代的读者。

原文: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译文:

草堂前前后后都是春水,溪水满溢,每天只看见一群群的白鸥游浮在水面上。

庭院中的花间小路没有因为来客而打扫,简陋的大门今天才为您打开。

因为离集市太远,盘中的熟食、菜肴并不丰盛,因为家贫杯中只有未过滤的旧酿酒。

(征询客人意见)是否愿意叫邻居老翁过来共饮,隔着篱笆呼叫老翁,一起干尽杯中酒。

选修语不惊人死不休教案(热门16篇)篇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文章主题;。

2、学习形神兼备的状物手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英勇无畏的品格和敢于斗争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三、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主题。

教学难点:

形神兼备地状物。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古往今来,“垂杨”“腊梅”之类的植物历来是文人墨客的笔下宠物,但现代作家郭沫若却对石榴情有独钟,而且还赋予了石榴“夏天的心脏”的美誉。石榴的魅力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本节课我们来一睹石榴的风采。

二、导读。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感悟作者对石榴的赞美之情;。

2、朗读课文,按照“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理清文章层次。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读文章2——6段,思考问题:

1、作者从石榴的哪些方面表现石榴树的“最可爱”?

2、通过什么方法突出了石榴枝叶的特征?

3、作者为什么要详写石榴的花朵?

4、作者运用哪些修辞方法写石榴的果实?

(三)精读课文,拓展能力。

通过学习石榴的敢于同骄阳斗争,毫不示弱的精神美,你有什么启发和感受,写一写并说一说。

三、板书设计。

选修语不惊人死不休教案(热门16篇)篇四

1、领会理解选词和炼句的重要性。

2、提高在实际语言运用中正确使用选词和炼句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修饰语和动词的表达作用。

2选择词语和锤炼句子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

教学设想。

1、立足课本注重基础。

2、请学生从选词炼句角度对自己的文章做一番修改,力求做到文字简洁而内容丰富。

教法选择。

1、讨论与质疑。

2、避熟就新,激疑引思―创设问题情境。

3、拓展。

4、写读,使学生不仅会分析领悟选词炼句的精妙,还能应用于个人文章的修改。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道古论今,激发兴趣。

展示课件一: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过:“要描写一个事物,唯有一个名词;要表现一个动作,唯有一个动词;要得到一种性质,唯有一个形容词。我们必须不断地苦心思索,非发现这个唯一的词语不可,不能用类似的词语敷衍了事。”

展示课件二:中国现代美学家朱光潜曾说过: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的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向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二、解读文本―立足文本,夯实基础。

(一)修饰语与中心语。修饰语是对中心语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成分,如“勤奋的学生”“、“灵活施教”中,“勤奋”和“灵活”就是修饰语,而“学生”及“施教”这类被修饰的成分就是中心语。如果整个结构是名词性的,那么“修饰语+中心语”就是定中偏正词组,其中的修饰语叫作定语,例如“胜利的歌声”整体是名词性的,胜利就是定语。如果整个结构都是动词性的,那么“修饰语+中心语”就是状中偏正词组,其中修饰语叫做状语,例如“静静地听”整体是动词性的,静静就是状语。书面上定语与中心语之间常用的字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之间常用“地”字连接。

(二)句子与动词。动词往往是句子谓语部分的核心成分,也往往是表达句子意义的核心成分,动词选择的优势直接影响语言表达的优势。课文中的几个句子都是动词妙用的经典段落,这些动词别致生动,让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如“微微的云在我们的顶上流着”,一个“流”字,就能让人不由自主的联想到“水”,让浮云流动起来,充满灵气。

(三)激疑引思,创设问题情境。

展示课件三:展示文段《生命・生命》与朱自清的散文《绿》,让学生交流一下阅读两个文段的体会,分析文段中修饰语与动词在表达中的具体效果。

明确:前一个文段简洁朴素的文字之所以具有非凡的感染力,既不在于华丽的铺陈表达,也不在于密集的感情宣泄,而是在不经意间娓娓道来,流露出真挚深沉的感情。后一个文段中着力体会动词在整个句子表达中的核心地位。

三拓展阅读―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展示课件四: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地原稿与修改稿。

【原稿】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

【修改稿】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明确:修改后使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赋予荷花以人的特征,写出荷花的体态美与情态美,充分体现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展示课件五:任翻(人名)题台州寺壁诗曰:“前峰月照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既去,有观者,取笔改“一”为“半”字。翻(任翻)行数十里,乃得“半”字,亟欲回易之,则见所改字,因叹曰:“台州有人。”

――李东阳《麓堂诗话》。

明确:“前峰月照”一定会出现“峰掩月”的'情况,月光不会照遍一江流水,改为“半江水”既符合实际,又诗味含蓄。

四、创作实践―学练结合,巩固提高。

展示课件六:下面是一位同学以“挫折与痛苦”为话题写的文章的开头部分,其中有一些词语用得不够准确,一些句子用得不够简洁,请修改。

古今中外有许多着名的人物,都闻名于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如孔子、苏轼、曾国藩、鲁迅、史蒂芬・霍金・・・・・・为当代人和后人景仰。被作为榜样尊崇。然而人物的天分并非是天生下来就是具备,后天遭遇的挫折促使他们更加百倍的努力,最终才在后来有所成就。

明确: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只需提醒从简洁和连贯角度来思考,除此不必过多干涉。

五、讨论共识――百炼成字,千炼成句。

选择词语的基本要求:。

第一、准确朴实、用孔子的话就是“辞达而已矣”,话说明白就行。

第二、简洁有力,也就是用字不要繁冗拖沓,而应简约有分量。

第三、新鲜活泼。

第四、形象生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使人联想到鲜花怒放蜂飞蝶舞的情景。

六、作业。

从以学的课文中选取一段文字,作为选词炼句的素材,试作简要分析,然后发表于班级的博客上。

选修语不惊人死不休教案(热门16篇)篇五

1、混社会是个体力活儿,讲究四门功课:闪转腾挪。

2、人生有时就像电脑,说死机就死机,没得商量。

3、我只顾着往后看,却没有在意前面的路有多长。

4、本是打算搜狗,结果看到猫扑。

5、路见不平一声吼,吼完继续往前走。

6、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坚强。

7、一些受过伤的人会更加勇敢,因为他们知道,最痛不过如此。

8、能够说出的委屈,便不算委屈;能够抢走的爱人,便不算爱人。

9、爱情永远比婚姻圣洁,婚姻永远比爱情实惠。

10、总有那么一些歌,让我们悲伤,让我们哭泣。但其实让我们哭泣的并不是那些歌本身,而是藏在回忆里的那些人。

11、暧昧不可怕,但是暧昧的死穴就是对象是自己喜欢的人。不清不白,若近若离。不是甜蜜,是折磨。

12、当你做对的时候,没有人会记得;当你做错的时候,连呼吸都是错。

13、爱是费尽心力地全身投入,然后再百转千回地抽身而出!

14、为什么我眼里常含眼屎,那是我对睡眠爱的深沉。

15、当男人遇见女人,从此只有纪念日,没有独立日。

16、付出真心,才会得到真心,却也可能伤得彻底;保持距离,就能保护自己,却也注定永远寂寞。

17、人生只有三天,活在昨天的人迷惑;活在明天的人等待;活在今天的人最踏实。

18、十年前你是谁,一年前你是谁,甚至昨天你是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你是谁,以及明天你将成为谁。

19、一般般的我,一般般的亮。一般般的你,我看不上!

20、做与不做的最大区别是:后者拥有对前者的评论权。

21、“浪漫”是一袭美丽的晚礼服,但你不能一天到晚都穿着它。

22、哪里跌倒,哪里爬起……老是在那里跌倒,我怀疑那里有个坑!

23、一分钱一分货,稀饭吃了不经饿。

24、别人一夸我,我就担心,担心别人夸得不够。

25、就你这个样子,这个年龄,已经跌破发行价了。

26、一个人可以失败很多次,但是只要他没有开始责怪旁人,他还不是一个失败者。

27、年轻的时候总要证明这个证明那个,左证右证,永远的结论便是,人家错自己对。

28、要求公平或平衡的,是买卖,不是爱情;坚持用对错处理问题的,是法庭,不是家庭。

29、站在人生的米字路口,我更加彷徨。

30、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回家取点钱来捧个钱场。

31、当裤子失去皮带,才懂得什麽叫做依赖。

32、我要努力实现梦想,以弥补小时候吹过的牛。

33、天气冷得像个笑话,日子过得像句废话。

34、没有人瞧不起你,因为别人根本就没有瞧你,大家都很忙的。

35、做男人的最高境界不是你去泡妞,而是让妞来泡你。

36、岁月就像一条河,左岸是无法忘却的回忆,右岸是值得把握的青春年华,中间飞快流淌的是年轻隐隐的伤感。

37、爱一个人好难,爱两个人好玩,爱三个人好烦,爱四个人翻船,爱五个人彻底玩儿完。

38、一旦少了爱,人会变得挑剔,而越是没有感情基础可言的婚姻,越注重条件。

39、人生短短数十载,最要紧的是满足自己,不是讨好他人。

40、别用你的脾气来挑战我的个性,那会让你们死得很有节奏感!

41、人之所以活的累,是因为放不下架子、撕不开面子、解不开情结。

42、人生就像一块破铜烂铁,把它扔进火里,敲敲打打,也能炼出一副精品!

43、自爱,必先自私,唯有自私,才能大爱。

44、善意的谎言:就是给自己的欺骗找一个很好的借口。

45、怎么会突然想哭?难道我也有些逆流成河的小忧伤?

46、别以为你比我年轻,你就能多蹦跶几天,棺材装的是死人不是老人!

47、作为失败的典型,你实在是太成功了。

48、探索的旅程不在于发现新大陆,而在于培养新视角。

49、如果你容不下我,说明不是你的心胸太狭小,就是我的人格太伟大。

50、你不能当饭吃,但没有你,我吃不下饭。

选修语不惊人死不休教案(热门16篇)篇六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郑振铎,学习作者是如何把人物的形象刻画得细致而饱满的。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通过自读、自我检测,深入理解文本,体会文中所流露出来的深刻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郑振铎敬佩和赞叹之情。

(2)体会做着爱戴、思念父亲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品读句子,体会作者是怎么把人物形象刻画得细致而饱满的。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音乐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前选读。

1、见ppt课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关注借物抒情的文章,以提示新课)。

2、师:

今天我们学习的第14课,和《酸枣情》一样。都是借物抒情的文章。作者借得什么物?抒发得怎样的情呢?我们带着问题学习新课吧!

二、自渎课文,掌握生字,整体把握课文。

1、出示自读提纲:见ppt。

2、开火车说积累的好词,好句。

3、同桌互相交流,大声地读出来,要互相正音,补充词语库。

4、教师检查:见ppt指名学生读字词。中间出示郑振铎资料,介绍郑振铎先生生平。

三、深入学习。

1、出示课文的阅读提示,指导学生分析阅读提示。阅读提示中其实是隐含着我们阅读课文的精髓问题。我们不但不能忽视阅读提示,而且还要认真地分析其给我们带来的信息。(见ppt,两张幻灯片出示了不同的阅读提示。相比之下,后一张幻灯片红字部分其实是完善了阅读提示的内容)要求学生边读边画,根据提示学生展开自读。

2、指名反馈问题。

(1)文章围绕“石榴”来讲故事,线索清晰;讲了哪几个故事?

第一件事情在石榴上刻上所有孩子的名字,待石榴成熟再分给孩子们。

第二件事情和一个南方的小姑娘打赌石榴能否在盆里开花结果。

第三件事情最后一次石榴节前父亲临别的嘱托。

(2)通过一些具体的事情来塑造“父亲”的形象,父亲的形象是什么样子的呢?哪些词句使父亲的形象更加细致而饱满呢?找1—2句做批注。

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自己认定“石榴”这条主线,感知作者是怎么表达了对父亲深切地怀念之情。在字里行间找到体现父亲形象的字、词、句,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点点滴滴,更要学会作者借物抒情的手法。

学生的不同感知侧面,会找到不同的句子,但学生一般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句子表达出自己的看法。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3、伴着音乐导入最后一部分的教学,ppt最后一张整个环节到下课再音乐中进行。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位充满慈爱,童心未泯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位热爱生命,懂得生活的父亲却永远离开了我们。

1958年10月18日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的途中因飞机失事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消息传来,大家望着那红的似火的果实,望着那不久前被父亲刻上名字的一个个血红的石榴,依然不能相信这个噩耗,依然盼着父亲的归来。孩子们仿佛听到…看到…。

那红的似火的果实谁也没有去摘,谁也不忍去摘,任它…这是为什么呢?(生结合课文分析。)。

而此时,郑尔康先生望着临院的石榴,就会想到旧居,想到父亲,想到父亲的音容笑貌。父亲的影响早已深深的刻入了每个孩子的心中。因此,每当石榴树上又挂满了小红灯笼的时候,曾经得到过他关爱的人们就会更加怀念起郑振铎先生来。正如作者所说的…(生配乐齐读我思念他们,思念旧居的…作者连用三个思念,又是为什么呢?)。

关于父亲的种种往事,像放电影似的一幕幕在眼前映过。作者通过石榴这条主线,把父亲的形象刻画得淋漓精致。

4、结合课文简介借物抒情,布置小小习作。

5、布置作业。

板书。

14石榴又红了。

刻名字,分石榴。

围绕石榴写了三件事和小姑娘们打赌思念父亲离别时的嘱咐。

选修语不惊人死不休教案(热门16篇)篇七

1.我拿起话筒,手捧玫瑰,单膝跪地,大声说“我爱你聪聪!嫁给我好吗?女友被彻底惊呆了,正在这时一个跳广场舞的大妈从人群中走了出来,说了句,姑娘快点答应他吧,我见他在这里求婚那么多次,就今天的求婚算是最真诚的了。

2.刚网管给我发了一个信息:大哥,你把鞋穿上我多给你加一个小时。

3.我一个同事,今年大概快三十了,今天过生日,蛋糕上插着十八根蜡烛,我我我没敢说什么……尼玛的后来才知道,她他过得是十八岁生日的十周年纪念日……坑爹啊!

4.昨夜死神降临要索我的命,当我闭上双眼时,他却愤然离开,他说我只是个空壳,因为我的心已经被别人偷去。亲爱的,谢谢你偷走了我的心。

5.自从和你相识以来,我平静的心湖再也无法平静了。你的芳姿,你的丽影,你的笑靥,使我难以忘怀,我已被你美妙的风姿深深吸引!

6.真的想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老得哪儿也去不了,我依然会把你当成我手心里的宝。

7.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你是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样一个人。

8.在湿漉漉的雨天,是你为我撑起一片无雨的天空。无论风雨雷电,我就是你的风衣、雨散避雷针,无悔的是我们相遇!

9.友情雨下永相伴,人情相遇有尔时,大雁南飞非人字,方知缘了应无点,除夕过后是何天。

10.一片痴心,两处闲愁,题满三尺屏风,难诉四时相思,五内俱焚;六月流火,七月芍药,折断八月丹桂,依碎九曲阑干,十分断肠。

11.星星不见太阳光,永眠长逝莫悲伤,虚空极尽莫能计,每在心旁总情长,人随水去泪汪汪,心力点点酒苍茫,还记十月相倚伴,谁人犹在我他旁。

12.孝子要习文,鹅边鸟飞去,饶人必无心,河干人独立,还来还要走,相思只一心,好女愿他旁。

13.我仍旧受着期待的煎熬,心中仍在把你思念。你的容颜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我的面前,还是那么亲切、美丽,但却无法亲近,就像天上的星星。

14.我今天很不顺利,看见漂亮女生微笑会让我心情好一点,你可以为我笑一下吗?

15.我对你的爱就像一封没写回信地址的信,只懂得寄出,却知道没有办法收到什么。

选修语不惊人死不休教案(热门16篇)篇八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理解文中的生字生词,掌握有关巴金的文学常识。

2、读课文,理请文章脉络。

(二)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理请文章的思路;合作探究,品析重点语句,理解故事,把握主题。

2.课外搜集有关的索桥的资料及故事,与同学交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文中作者所赞美的为百姓造福,无私奉献的精神。

2.让学生的心灵在故事中得到熏陶、感悟、净化。

重点:

1.文章的结构提纲。

2.故事中所蕴含的精神。

难点:重点句子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播放《爱的奉献》这首歌的录音,让学生心灵受到一次洗礼,进而导入新课学习。同学们,从古到今,中华民族无数人都在默默奉献着,才使这个世界变得如此美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索桥的故事》一文背后也蕴藏着爱的故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来感受古人的情怀。

二、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受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1、字词。

2、作者。

3、文章脉络(逐段理清)。

(1)介绍索桥的桥身、桥面、栏杆、桥墩。

(2)写我走索桥的经过及所见。

(3)“鱼嘴”引起作者思考。

(4)讲述索桥的故事。

(5)走下索桥的感受。

(6)点明主旨。

4、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预设的问题:

(1)为什么写“鱼嘴”?(交代其作用,引出都江堰)。

(2)为什么写都江堰?(索桥造福人民,写索桥是为了歌颂造福于人民的人。都江堰是造福百姓的工程,二者相呼应,深化主题)。

(3)为什么写乡下人挑着挑子在桥上过?(表明索桥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

(4)如何理解“两千年前的人们的手和心”这句话?(作者由眼前的工程想到两千两百多年前的人们,他们用辛勤的劳动换来了此伟大的工程,作者更联想到了这些人们为民造福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就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合作探究的方式给予解决,对学生没有提出的,但又要教给学生的,师要提出让学生合作解决。

1、作者围绕索桥写了许多故事?你能找出来吗?这些故事又能说明什么?

李冰父子修都江堰的故事(勤劳勇敢、造福百姓的精神)。

何公何母的故事(敢于创新、默默奉献精神)。

丹柯挖心的故事(勇于献身、甘于奉献的精神)。

2、故事是感人的,故事是发人深思的,它给人以力量,催人奋进。索桥的故事当然不止这些,同学们课下还收集了哪些有关索桥的故事呢?(同学间交流搜集的故事)。

3、这些故事不但给我们给极强的震撼,同时也给作者以深深的感受,在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

明确:“我好象看到了两千两百年前的人们的手和心。”可是三百多年前人们的心也给我们带来温暖。那样的心,那种想帮助多数人,想跟多数人的心贴进,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伟大的心是不会死的。

四、交流探究:

文章结尾的含义?

(得到比故事更美好的东西,即心灵在故事中得到熏陶、感染、净化)。

选修语不惊人死不休教案(热门16篇)篇九

理解“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的表现主题作用。

3、

把握丹柯这一人物形象。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运用不同艺术手法表现主题的途径。

把握丹柯这一人物形象。

三、

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还记得“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句话吗?这是高尔基笔下的海燕,这只与暴风雨搏击的海燕鼓舞了无数的人,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他笔下的另一个英雄——丹柯。

(二)、文本研习。

1、俗话说“时势造英雄”让我们齐读第一段,丹柯面前有哪些困境?

明确:

(1)外敌入侵,这些别的种族的人把他们赶到林子的深处。

(2)险恶环境,林子密密层层,阴暗潮湿、恶臭冲天。

(3)族人胆小怕事,毫无责任感。

4、要把这样的族人带出森林是一帆风顺吗?找出相关的句子并用一两个词语归纳概括。

审问、责难。

辩驳。

6、丹柯燃烧的心照亮了族人前进的道路,他得到理解了吗?

(三)、

小说主题的讨论。

——郁达夫论鲁迅。

(四)、分析小说的主题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1、

一抑一扬,对比映衬。

威胁面前,关键时刻----恐惧、妥协,愿意去做奴隶。

对比:

貌似勇敢,实则怯懦。缺乏挑战困难、拯救自己的勇气。

丹柯掏出自己燃烧的心。

人们走出黑森林欢呼。

丹柯被遗忘了,

丹柯悄然死去。

3、

浪漫主义手法。

美丑对比----丹柯眼睛明亮如火,族人则恶如野兽。

想象夸张----抓出心,心燃烧,拿在自己手里,给人们照亮。

破碎的心化为草地上蓝色的火星。

4、

英雄形象显示主题。

(五)作业。

选修语不惊人死不休教案(热门16篇)篇十

4、描述细菌的繁殖方式,认识到细菌繁殖速度很快,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1、重点:细菌的主要特征、细菌的繁殖方式。

2、难点:细菌的主要特征,巴斯德实验的历史性突破。

1、有关细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学生准备有关微生物学史的材料;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细菌的发现。

提供资料,帮助学生分析巴斯德实验的历史突破,

细菌到底长什么样?

观察细菌的放大图片,认识细菌的大小形态;

提供资料,引导学生产生兴趣;

细菌的细胞结构特征和营养方式;

比较细菌细胞和动植物细胞结构上的区别,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提供图片资料,组织学生比较、分析、讨论;

细菌的繁殖方式。

看录像,了解细菌的繁殖方式和速度;

提供录像资料,引发学生兴趣。

芽孢。

看录像,理解芽孢对细菌的意义,了解生活中消毒和灭菌的区别;

提供录像资料,给以适当的讲解;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细菌发现和研究的三个故事。

学生:第一个看到细菌的人不是什么科学家,而是荷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的管理员,他的名字叫列文虎克。他从小就迷上了自己制作放大镜,他磨制的镜片可以将物体放大200到400倍。用这些镜片,列文虎克观察了很多东西,他将观察到的景象绘制成图画寄给英国皇家学会。从这些图画中人们第一次认识了各种形态的细菌,英国皇家学会还选举他做会员,相当于我们的科学院院士。

学生:很长时间人们一直不知道细菌是从那里来的。人们观察到腐烂的牛肉汤里有很多细菌,就认为细菌是从肉汤里自然而然产生的。意大利的斯巴兰扎尼做了一个实验,他准备了几个玻璃烧瓶,把它们刷洗干净,灌进肉汤。把瓶颈放在火上烧,玻璃融化在一起,将瓶口死死封住。这样一来,不管多么小的细菌也休想钻进玻璃瓶了。瓶口封好后在沸水里煮了一个多小时,杀死了肉汤中的全部细菌。几天之后,肉汤没有变质,证明了细菌是从空气中进入肉汤里的。可是有的生物学家质疑说:自然生殖有可能需要借助空气中某些化学物质完成,斯巴兰扎尼隔绝了空气,就破坏了生物“自然发生”的条件,因此没有微生物生出来。这样的疑问听上去也是有道理的。(学生纷纷点头同意)。

学生:1860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终于设计出了一个新的实验,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他把肉汤灌进两个烧瓶里,第一个烧瓶就是普通的烧瓶,瓶口竖直向上;而将第二个烧瓶在火焰上熔化瓶颈,不是将它融合,而是把它拉长,弯曲成鹅颈一样的曲颈瓶。然后把肉汤煮沸、冷却。两个烧瓶都敞开着,外界的空气可以畅通无阻地与肉汤表面接触。过了三天,第一个烧瓶里就出现了微生物,第二个烧瓶里却没有。直至四年后,第二个曲颈瓶里的肉汤仍然清澈透明,没有变质。

巴斯德解。

释说,因为第一个烧瓶是顶端开口,悬浮于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生物,可以落人瓶颈直达液体,微生物在肉汤里得到充足的营养而生长发育,于是引起了肉汤的变质。第二个烧瓶虽然也与空气相通,但瓶颈拉长弯曲,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生物仅仅落在弯曲的瓶颈上,而不会落人肉汤中生长繁殖引起_变质。巴斯德以令人信服的实验赢得了_的一致支持,后来,他在研究微生物方面获得了很多成就,被尊称为“微生物学之父”。

主要教学过程:

学生:看见一点一点的。

学生:像火腿肠、两头圆中间直、像面包……。

教师:这种形态的细菌叫杆菌。还有别的样子的细菌吗?(出示其他图片)。

学生:有的像圆球、有的像弹簧。

教师:请大家根据细菌的形态将他们分成三种:杆菌、球菌和螺旋菌。

学生:根据图片分类。

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有的细菌一对对地靠在一起(双球菌)有的细菌聚成一团(葡萄球菌等)或连成一大串(链球菌等)但是每个细菌仍然是独立生活的。没一个细菌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单位。那么细菌的生命结构是什么样呢?(出示图片)。

学生:观察图片,和书中的示意图比较。

学生:我觉得更像植物,因为有细胞壁,看上去很坚硬的样子。

学生:我觉得更像动物,因为有鞭毛,能运动。(教师适时说明并不是所有细菌都有鞭毛)。

学生:我觉得更像动物,因为不是绿色的。

教师:总结:从营养方式上,大多数细菌和动物一样必须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但它们和动物又不一样的地方是:它们会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所以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教师:细菌的结构中有没有和动物、植物细胞都不一样的地方?

学生:没有细胞核(还会答有荚膜、鞭毛等,教师应适时解释)。

教师: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dna会聚集到细胞中一个特定的区域,我们把这个区域叫核区。

教师:细菌也是生命,它是如何繁殖的呢?(展示录像)。

学生:观看录像,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计算;212=4096个!

教师:如果继续计算下去:48小时后呢?

学生:抢着按计算器:2、23007451×1043个!

教师:我虽然不能告诉你一个细菌有多重,但是我可以保证:2、23007451×1043个的细菌的重量大约和4000个地球差不多,有就是说:理论上讲,如果你手上有1个细菌,两天后它能变成4000个地球那么多。

学生:笑,不可能!

教师:为什么不可能?

学生:我们会洗手。

教师:对。洗手的肥皂和洗涤剂都可以杀死细菌,甚至只是用流水冲洗也可以减少很多细菌。但是洗完手以后,手上的细菌是不是都杀死了呢?我们来看看细菌对付恶劣环境的方法(展示录像)。

学生:观看。

学生:不一样,孢子数目很多,是繁殖结构;一个细菌只产生一个芽孢,数目没有增长,不是繁殖;芽孢只在休眠时才出现,芽孢出现是,细胞就解体了,所以芽孢不是细菌的细胞结构。

教师:芽孢的.抵抗恶劣环境的本事可能高得出乎我们的想象。有一个真实的事情:

在人类登上月球之前,1967年,美国宇航局向月球发射了一颗人造卫星,并且在月球表面进行了软着陆,卫星上携带了一台电视摄像机,为科学家拍摄了很多影像。两年半后,美国的阿波罗12号飞船到达了月球,宇航员把这台摄像机带了回来。科学家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把摄像机的一小块塑料隔离板放在营养液中,几小时后用显微镜观察,在培养液中发现了一串串链球菌。链球菌25分钟繁殖一代,据此科学家们可以推算出,至少有一个链球菌生活在这个摄像机上。在人类登上月球以前,这个链球菌竟然在月球那么严酷的物理环境下不吃不喝生活了两年半!我们不得不佩服细菌的生活能力呀!

教学反思。

比较新课标和旧教学大纲,很多老师都注意到:有不少旧的教学内容都删减了。因此很多人感到新教材内容太少,一节课的内容大概就只够讲20分钟。对此,我的感受是:《课程标准》和依据这个标准所编制的教材只是国家为适龄学生提供的基础标准,是一个相对较低的标准。作为教育比较发达的城市和学校,从为学生发展的原则出发,完全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补充。

但是补充哪些新内容呢?有些老师就将删减的内容又补充上去,造成了“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这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我的看法是:

一、不能盲目提高难度和深度。对于繁、难、脱离生活的内容,坚决不补充。不要为“学科系统性”而加大学生负担。

二、对于能帮助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教材内容的材料,应该补充。这些资料应该具有趣味性、形象化和科学性并重的特点。例如:“细菌繁殖得比地球重”“月球上的细菌”这样的资料,能给学生很清晰的感受。

三、对于能帮助学生建立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思想和科学思维方式的内容,大胆补充。例如巴斯德实验,很多老师认为这些是“软性”内容,没有考核的任务,就轻描淡写甚至轻易放弃,这是非常遗憾的。讲述科学家的故事和科学发现的故事,不仅可以让学生为科学家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而感动,还可以启发学生思考,锻炼思维能力,获得很多课本上不能提供的科学工作方法。因此,对这些内容不仅应该扩展和补充,还应该精心准备,绘声绘色,发挥教学资源的效果。

选修语不惊人死不休教案(热门16篇)篇十一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选修语不惊人死不休教案(热门16篇)篇十二

本节内容属于初中的地理知识,本节课属于复习课,教材中的内容因为属于初中的地理知识,在初中阶段只是识记简单的内容,但是面对高考,区域地理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表面知识的识记,而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掌握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重在引导学生得出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以便于更好的学习之后的区域地理知识。本节课主要包括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的分析,由于时间的关系,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对于自然特征的因果分析,让学生梳理清楚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日本是第一个分区地理东亚的重要国家,地位非常重要,无论是相关的内容还是学习的方法都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地理学科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四个核心素养:人地关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区域地理的复习要重在体现这些素养的培养,通过对于日本这个区域的认知,问题设计层次深入,帮助学生梳理关系时对学生进行综合思维的培养,通过讨论问题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由于与初中地理学习相隔的时间过长,再有文科普班的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程度高低有别,对于相关知识的分析需要有侧重,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别,问题设计多元,层次多样。

1、能够掌握归纳区域特征的方法,能运用核心特征分析区域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2、能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日本的气候特点和成因。

3.通过本节的学习,学会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对日本自然特征学习,分析日本资源状况及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提高资源保护意识。

1、 重点:日本位置特征的分析、描述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分析

2、难点: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分析及其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先引导学生分析出掌握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

在哪里:位置(经纬度、海陆、半球、相对位置等)

有什么:自然特征—气候、地形、河流、植被、资源等

人文特征—农业、工业、人口、交通、城市等

为什么:解释上述特点的形成和分布原因

如何做: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1、 读图明确日本的位置和范围

高二区域地理-日本(一)教学设计 高二区域地理-日本(一)教学设计

可以结合图总结位置特征,需要对学生强调海陆位置特征的描述方法,重在描述——岛国。

选修语不惊人死不休教案(热门16篇)篇十三

[小结]长江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灌溉、航运、发电。

[板书]三、长江的利用和保护。

[转折]我们一起来看看灌溉的成果。

[出示图表]长江流域各方面占全国的比重。

面积1/5。

人口1/3。

稻谷70%。

棉花1/3。

淡水鱼60%。

轻工业产品1/2。

工农业生产总值2/3。

[解释]长江流域面积只占全国的1/5,但其他各项都超过1/5,尤其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2/3,其中稻谷、淡水鱼的比重超过了一半,所以说长江中下游地区是的“鱼米之乡”。这些都是长江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补充]长江的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2/3。在航运方面的运量可以相当于14条京广铁路的运量,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航运的大动脉,被誉为“黄金水道”。

[板书]1、“黄金水道”

[补充]但是目前的航运量还只相当于一条京广铁路的运输量,只开发了其通航能力的1/14。长江水系的通航里程是密西西比河的1.6倍,而运力只是它的1/5;长江的流量是莱茵河的10倍,运力却只是它的1/10。由此看来,长江还大有潜力可挖。

[转折]既然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我们如何来利用它?(发电)。

[板书]2、“水能宝库”

[讲解]长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全流域蕴藏量2.6亿千瓦,占全国水能总量(6.67亿千瓦)的40%。新中国已经建成许多水利枢纽和大中型水电站。

[学生活动]在“长江流域水系图”上找到葛洲坝和三峡等水利枢纽。

[讲解]葛洲坝号称长江第一坝,是目前我国的水利枢纽,发电能力270万千瓦,相当于1949年全国发电量的3倍。但是,现在的开发利用率还不足5%。规模更大的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的水电站(发电量将为葛洲坝发电量的6倍,约1820万千瓦,远大于伊泰普水电站的1260万千瓦)。

[补充]建好三峡工程以后,长江三峡水位提高,万吨船队可以到达重庆,运力可以提高5倍。运输成本可以降低35%,同时,水库调节,下游的枯水期水位提高(3000立方米/秒——5000立方米/秒),使之成为真正的“黄金水道”。

[播放录像]三峡工程简介。

[讨论]三峡工程的主要作用有哪些?(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环保等)。

[转折]长江有哪些不利的方面?(洪水)。

[播放录像]1998年长江洪水。

[板书]4、防洪是目前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提问]为什么长江发生洪灾的频率越来越快?

[学生发言、老师补充]。

1)近年来长江流域由于上、中游山区乱砍滥伐森林的现象比较严重,植被遭到破坏,含沙量不断增多,水位上升,这是导致洪涝等自然灾害不断加剧的根本原因。据分析,今年洪水的特点是“中水量,高水位,大灾害”,高水位运行时间长达两个多月。据调查,在今年抗洪其间,岷江的江面上还漂着刚砍伐下来的树木。

2)人与水争地,使长江流域受水面积不断减少是又一个重要的原因。(可以找一些关于圩垸的资料)盲目围湖围江造田、建厂建镇建民垸等,使河道变窄,湖泊萎缩是灾害频繁的又一重要原因。据统计,仅长江通江湖泊的面积已减少了567亿立方米,相当于三个三峡水库的实际库容量。

3)长江中下游地势过于低平。(结合前面的“长江干流剖面图”)。

4)天气的异常。

[学生发言、老师归纳补充]。

改善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最近又全面无条件停止在上游山区砍伐森林,关闭现有木材市场,在原森林采伐区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大力整治荆江,疏浚与固堤并重,分洪蓄水结合。1954年以来,我国政府多次战胜洪灾,保证了荆江大堤的安全。

修建水库,调节水量。三峡地区建库后,可以控制川江向荆江河段下泄洪水来量的95%。

下游地区退耕还湖。

总之,对于长江的水患,我们治理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防洪方法有很多,根本在于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恢复生态平衡。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江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长江的水文特征要受到(地形、气候、植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特征又直接影响我们的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正因为长江是祖国第一大河,中下游又流经平原地区,因而成为“黄金水道”;又因为上游流经三级阶梯,使之成为巨大的“水能宝库”;而中游的“曲流”和中上游的植被破坏,使防洪成为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板书设计。

三、利用和保护。

1、“黄金水道”

2、“水能宝库”

3、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探究活动。

“长江洪水治理”模拟研讨会。

活动目标:使学生通过分析讨论,认识到长江洪水的形成原因,并找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同时培养学生人地协调的观念;树立“解决一个具体问题,要涉及方方面面”的意识。

活动措施:将班里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别扮演长江沿岸的居民(城市的和农村的)、政府官员、长江沿岸的企业代表等,一起讨论长江洪水的形成原因和解决措施。分为不同河段的,便于对更细致的问题进行研究。

“长江三峡的利弊分析”辩证会。

活动目标:使学生对三峡工程的建设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对三峡工程形成辨证的认识。

活动措施:先安排学生查找关于三峡工程的资料,然后按照学生的意见分成两派(“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双方进行辩论交流。注意:要说出理由。

选修语不惊人死不休教案(热门16篇)篇十四

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方法。

了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景物描写对揭示诗歌主旨的作用。

把握诗歌的景与情,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古典诗歌相关知识复习。

二、我们刚感受了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风格,其中大胆的想象和夸张所塑造的华丽神奇的景象给我留下了深刻得印象,接下来我将要认识的是一位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通过他的作品,去解读他的思想。

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自号“少陵野老”,他的一生正好赶上了安史之乱,备尝了人生坎坷的艰辛。这也使他形成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并且在他得作品中得到体现。可以说他把自己的生活状态都写进了诗歌,所以他的诗历来被称为“诗史”,而他则被称为“诗圣”。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安史之乱期间作者在成都时所写的一首《蜀相》。

三、确定《蜀相》一诗的形式,七律诗,有八句,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诗歌的学习,诵读是非常重要的。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今天虽然不提倡写古体诗,但是经常诵读,对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无疑会大有好处。今天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从基调、格律等方面来学习古诗的诵读。

四、诵读指导:如果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感伤的、叹惋的,那我们在诵读时读得慢,低沉些,读出点感伤。反之则相反。就如刚刚学过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应该要轻快些。

请一个学生,再请学生评,再让评的学生读,再集体朗读全诗。

五、《蜀相》是一首七言律诗,七言句的节拍有两种方式:xx一xx一xx一x和xx一xx一x一xx。请同学们据此给《蜀相》的诗句划分节拍。学法指导二:要懂点格律,读准节拍。集体朗读。

六、读准了音节后,接下来我们需要的是感情了。

记得在学《威尼斯》的时候,我们重点分析过其中的景色描写,透过这些景色描写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的心情,还记得王国维对此概括的一句话吗?在写作中,景色的描写很重要,他能揭示文章的主旨,我们写作个简单的练习,大家来写写“雨”。

中国古代的诗歌中也十分注意景色的描绘,以此寄托作者的情。我们说诗歌中寄托了作者感情得景物叫意象,而这些意象所形成的氛围就是意境(以《沁园春•长沙》作示范)。所以我们发现要理解一首诗歌对于对于意象的把握很重要。

七、接下来,我们看这首诗,很明显也有景的描写和主旨的揭示,哪几联在写景?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简要分析,“自”“空”:该怎么理解?改为尽,皆有何不同)。

由此很自然地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这就叫情景交融。奠定了本诗的感情基调)。

八、分析本诗的关键句。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颈联两句诗中写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伟大功绩(三顾茅庐,定天下计,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西取四川,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平定叛乱,六出祈山,九伐中原,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

2、该怎样来理解两句诗中包含的思想情感呢?(诗句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明确: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

3、尾联简要分析,谈谈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

4、学生感受诗意,诵读诗歌。

十、背诵。

十一、作业布置,背诵,抄写四遍。

选修语不惊人死不休教案(热门16篇)篇十五

杜甫对“蜀相”诸葛亮的仰慕和惋惜之情,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诗歌颔联所表现的意境,“空”、“自”两字的作用。

教学难点。

诗中有关蜀相的典故;诗歌的尾联。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生平提示: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如果说李白的一生充满着浪漫的生活色彩,那么杜甫的一生则备尝了人生坎坷的艰辛。公元746年,杜甫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政治抱负,到京城长安应进士考试,没有考中,困守长安少陵之西十年之久,自号“少陵野老”(也称杜少陵)。这一时期,他生活困顿,常挨饿受冻,过着屈辱的生活。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杜甫曾被叛军扣押在营中。不久逃脱,投奔新帝,被唐肃宗任命为左拾遗。759年冬关中大旱,为了逃荒,他辞去官职,伴着家小辗转秦州、同谷(今甘肃一带),最后到了四川成都。在国家政局动荡中,杜甫的命运也激烈动荡着。这一时期他写下了许多反映战乱年代人民苦痛生活的诗作。760年暮春,杜甫在友人帮助下,在成都院花溪畔盖了一座简陋的茅屋(史称“成都草堂”)定居,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但仍很贫困。764年,杜甫幼时好友严武再镇蜀州,表荐杜甫为节度参谋,工部员外郎(后人因称“杜工部”)。后来严武死了,四川内乱,杜甫又伴同家族,离开四川,乘舟沿江东下,转徙于湘鄂之间。770年冬,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结束了他漫长的漂泊生涯。“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这是诗人对祖国和人民最后的怀念。据说他是食牛肉过多而死的,这和李白追求水中月亮而死的传说相比,确实惨得多了。杜甫创作的诗很多,流传下来有一千四百多首。他的作品犹如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被公认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

二、诗歌分析。

开头一句,以问引起。祠堂何处?锦官城外,数里之遥,远远望去,早见翠柏成林,好一片葱葱郁郁,气象不凡――那就是诸葛武祠所在了。这首一联,开门见山,洒洒落落,而两句又一问一答,自开自合。

接下去,老杜便写到映阶草碧,隔叶禽鸣。

有人说:“那首联是起,此颔联是承,章法井然。”不错诗的一开始作者以设问提起,好像凭空高歌,飘然不俗。然后自答:就就在那古柏森森的锦官城外的地方!紧接着他写下了祠堂内部的荒凉景色。满院的绿草映衬着台阶,黄鹂在浓荫密叶中发出婉转的鸣叫,却空无人欣赏。景色的描写中灌注着感物思人的情绪,为下面转写人事作了过渡。

五、六两句凝练地概括了诸葛亮的功绩;诗人专程为凭吊诸葛亮的祠堂,自然要想到他的生平: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恩遇,出山辅佐刘备,联吴抗曹,取荆州,定四川,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六出祁山,最后病死在五丈原军中。这样的辉煌业绩,被诗人用两句话概括出来,既有高度的文字技巧,又有深刻的思想内容,流露出诗人对诸葛亮品德和智慧的倾慕。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诸葛亮统一全国的理想毕竟没有实现,所以诗人在尾联中说“出师未捷身先死”,包含了无限惋惜。这种惋惜当然不只是杜甫一人有,后来有志于匡扶社稷的英雄们,都曾为之痛哭流泪。而杜甫的这首诗对后代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载,时隔四十多年,永贞革新失败,革新派首领王叔文就曾吟诵过杜甫的这首诗。几百年后,南宋抗金名将宗泽,正要收复祖国山河时,不幸病危,临死也曾吟咏过这两句诗。这一方面说明了杜诗的成功,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诸葛亮的浩然正气激动人心。

杜甫一生不得志。他慨叹自己未能像诸葛亮那样得遇明主,不能像诸葛亮那样去建功立业,所以常常吊古抒情,怀古寄志,通过对诸葛亮的赞扬和惋惜,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盼望为国立功的心情。正如《唐诗钞》中语“公之为武侯恨,正所以自恨也”

三、学生练习背诵。

四、作业。

1、背诵这首诗。

选修语不惊人死不休教案(热门16篇)篇十六

2.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以及成语。

3.背诵重点章句。

1.背诵15.9、4.16、6.11、7.16、7.19、6.23、8.7。

4.理解“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仁以为己任”的句式特点。

正确理解孔子的义利观,初步了解儒家价值学说的发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三课时。

一.导入。

君子一词在《论语》中总共出现了一百多次,什么样的人能称为君子呢?什么是君子的风范呢?这就是这篇课文学习的内容。

二.字词归纳。

1.通假字。

礼以行之,孙以出之孙通逊。

女奚不曰女通汝。

知者不惑知通智。

2.词类活用。

饭疏食,饮水饭:名词作动词。

不义而富且贵义:名词作动词。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乐:意动用法。

耻恶衣恶食者耻:意动用法。

3.文言句式。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状语后置句。

何以文为?宾语前置句。

贤哉,回也!主谓倒装。

未足与(之)议也省略句。

鄙夫可与(之)事君也与哉?省略句。

4.一词多义。

志于道,据于德(正道)。

夫子之道也(说)。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会天大雨,道不通(路)。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君子义以为质(介词,把)。

有杀身以成仁(连词,来)。

乐以忘忧(连词,相当与“而”)。

何以文为(介词,用)。

一.君子的风貌分为两种文和质(12.8)。

棘子成认为一个人只要天性好,有才能,何必要受教育,求知识,学文化思想呢?子贡反对这个意见。他说,非常抱歉,可惜你这个见解不对,你对于“君子”所下的定义不对。“驷不及舌”,“驷”就是四匹马驾的车子,当时是最快的交通工具。像这样快的车子,还不及舌头。用现代观念来讲,就是文化宣传和思想传播的重要,它的影响力远大而且快速。所以不能随便讲话,影响后果太大。子贡又说,文化思想的修养与人的资质,本来就是一个东西。文化思想的保留及传达要靠“用”,既然有用,那就要靠“文”了,所以“文与质”同样的重要。

二.文的体现(7.38)。

这是弟子们记载孔子的学问修养,表达在外面的神态。第一是温和的。对任何人都亲切温和,但也很严肃,在温和中又使人不敢随便。第二是威而不猛。说到威,一般人的印象是摆起那种凶狠的架子,这样并不是威。真正的威是内心道德的修养,坦荡荡的修养到达了,就自然有威。第三是恭而安。孔子对任何事,任何人非常恭敬,也很安详;也就是既恭敬而又活泼不呆板。

三.质的体现。

1.7.6。

“志于道”,可以解释为形而上道,就是立志要高远,要希望达到的。

境界。这个“道”就包括了天道与人道,形而上、形而下的都有。这是教我们立志,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目的。“据于德”,立志虽要高远,但必须从人道起步。。“依于仁”,是依傍于仁,也就是说道与德如何发挥,在于对人对物有没有爱心。有了这个爱心,爱人、爱物、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扩而充之爱全天下。这是仁的发挥。“游于艺”的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孔子当年的教育以六艺为主。

2.15.18。

孔子说,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要重视自己人生的责任,注意义、礼、孙、信四个字。本质上要有义。这里的义就是义理的义,用它作为本质。表达在外面的行为是礼,有高度文化修养的行为。孙就是逊,态度上非常谦虚,不自满,不骄傲。对人对事,处处有信,言而有信,自信而信人。

3.15.9。

所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譬如有许多宗教家,有时碰到与他的信仰抵触的事,他宁可舍掉性命,所谓以身殉道。为卫道而死的,宗教徒中特别多,历史上的忠臣孝子,也就是这个观念,宁可牺牲,绝不为了生命而妨碍了自己的中心思想或信仰,宁可杀身以成仁。

质的体现。

1.6.11。

这几句话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要自己身体力行,历练起来,就不简单了。物质生活是如此艰苦,住在贫民窟里一条陋巷中,破了的违章建筑里。任何人处于这种环境,心里的忧愁、烦恼都吃不消的。可是颜回仍然不改其乐,心里一样快乐。这实在很难,物质环境苦到这个程度,心境竟然恬淡依旧。颜回则做到了不受物质环境的影响,难怪孔子这么赞叹欣赏这个学生。三千弟子只有他做得到这个修养,而他不幸三十二岁就短命死了。

2.7.16。

这是孔子最有名的话,而且在文学境界上,写得最美。孔子说,只要有粗菜淡饭可以充饥,喝喝白开水,弯起膀子来当枕头,靠在上面酣睡一觉,人生的快乐无穷!舒服得很!就是说一个人要修养到家,先能够不受外界物质环境的诱惑,进一步摆脱了虚荣的惑乱。人生的大乐,自己有自己的乐趣,并不需要靠物质,不需要虚伪的荣耀。不合理的,非法的,不择手段地做到了又富又贵是非常可耻的事。孔子说,这种富贵,对他来说等于浮云一样。孔子把这种富与贵比作浮云,比得妙极了。我们要注意到,天上的浮云是一下子聚在一起,一下子散了,连影子都没有。可是一般人看不清楚,只在得意时看到功名富贵如云一样集在一起,可是没有想到接着就会散去。所以人生一切都是浮云,聚散不定,看通了这点,自然不受物质环境、虚荣的惑乱,可以建立自己的精神人格了。

3.14.28。

第一是“仁者不忧”。有仁德的人没有忧烦,只有快乐。大而言之。国家天下事,都做到无忧,都有办法解决,纵然没有办法解决,也能坦然处之。个人的事更多了,人生都在忧患中,人每天都在忧愁当中。而仁者的修养可以超越物质环境的拘绊,而达于“乐天知命”的不忧境界。第二是“智者不惑”。真正有高度智慧,没有什么难题不得开解,没有迷惑怀疑之处,上自宇宙问题,下至个人问题,都了然于心。最后是“勇者不惧”。只要公义之所在,心胸昭然坦荡,人生没有什么恐惧。

4.6.23。

“知者乐水。”知者的快乐,就像水一样,悠然安详,永远是活泼泼的。

“仁者乐山。”仁者之乐,像山一样,崇高、伟大、宁静。“知者乐”,知者是乐的,人生观、兴趣是多方面的;“仁者寿”,宁静有涵养的人,比较不大容易发脾气,也不容易冲动,看事情冷静,先难而后获,这种人寿命也长一点。

第四课时。

一.君子的风貌有文有质,那小人是怎么样的呢?

小人会贪生怕死来损害仁道,追求个人利益。一个人讨厌物质环境艰苦的话,怕自己穿坏衣服,怕自己没有好的吃,换句话说,立志于修道的'人而贪图享受,就没有什么可谈的了。因为他的心志已经被物质的欲望分占了。孔子这句话是说,一个人的意志,会被物质环境引诱、转移的话,无法和他谈学问、谈道。

(7.15)。

用这个“鄙夫”的名词好像孔子在开口骂人,等于后世骂人“匹夫”一样。这“匹”的意思,就是一个。其实这并不一定是骂人,意思只是说“一个人”或“这个人”,再白话一点就是“这个家伙”的意思。而这里所记载的“鄙夫”之“鄙”,就是“鄙俗”的意思,“鄙夫”就是没有学识的、很糟糕的这种人。如我们给人写信,稍稍带一点古文笔调写,谦虚一点,自称鄙人,但后来又有人改写作“敝人”,实际上该写作“鄙人”,而且这两个字,还要写小一点,放在旁边,以表示谦虚,自己是鄙夫。这里孔子称人为鄙夫,等于是在骂人。因为当时各诸侯之国的政坛人物,他所看不惯的太多了,他认为这些人都是鄙夫,他说这班人怎么可以主持国家的大事呢?他说这些人连最基本的修养都没有,当他在功名权力拿不到的时候,就“患得之”,怕得不到而打主意、想办法,爬上这一个位置。等到爬上了这个位置,权力抓在手里了,又“患失之”,怕失去了已经得到的权力。一个大臣,没有谋国的思想,没有忠贞的情操,只为个人的利益而计校,深怕自己的权力地位失去,于是不考虑一切,什么手段都用得出来,打击同事、打击好人、嫉妒贤才等等都来了。孔子在这里就是说明私欲太大,没有真正伟大的思想、伟大的人格和伟大的目标,只为个人利害而计较的为鄙夫。后世“患得患失”的成语,就是根据这里来的。

温和严肃。

文庄重安详。

德才兼备。

杀身成仁。

君子之风见利思义。

安贫乐道。

质乐天知命。

乐水乐山。

心胸开阔。

意志坚毅。

求生害仁。

耻恶衣恶食。

小人患得患失。

无所不至。

相关范文推荐

    今天你读书了吗的国旗下讲话稿大全(19篇)

    国旗下讲话稿是在国旗下庄严宣誓之前,对日常生活、学习或工作的一种总结和回顾。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国旗下讲话稿的范文,探索其中的秘诀和技巧。早上好!谁知道,昨天是

    就业表自我鉴定(实用21篇)

    范文范本是审美的典范,能够使读者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此处为小编推荐的一些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在校期间,本人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为以后

    让梦想变为现实(优秀15篇)

    每个人的梦想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代表了个人独特的价值和追求。以下是一些关于梦想的励志文章,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尊重群众,理解群众,服务群众的

    给袁隆平爷爷的一封信(精选14篇)

    优秀作文能够通过生动的描写、深入的思考等方式,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感受和启发。请大家欣赏以下作文片段,感受其中的思想碰撞和情感体验。敬爱的袁爷爷:您好!首先我向您致

    以美为话题初二(模板16篇)

    优秀作文是经过反复思考和精心构思后呈现出来的,它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一同欣赏一些脍炙人口的优秀作文,感受其中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深度。茶,在快节奏的现代生

    金银岛的心得(优质18篇)

    心得体会是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一种自我反思和总结,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能力和质量。"勤奋是成功的基石,心得体会了这一点后,我下定决心要加倍努力,争取取得更好

    员工实习期自我评价范文(18篇)

    在自我评价中,我们可以总结自己在某个阶段的成果和收获。以下是一些关于自我评价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借鉴其中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让我们一起来看

    毕业生登记表辅导员鉴定评语(模板21篇)

    毕业生是社会发展的新动力,他们承载着家庭和学校的期望。以下是一些值得推荐的毕业生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1、你是一个学习自觉性较高,对自己要求严格,让

    美丽的心情(精选19篇)

    作文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思想的表达,优秀作文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这些优秀作文范文通过不同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展示了作者的独特观点和深度思考。

    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五期学习心得(专业18篇)

    学习心得是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方法。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学习心得,了解别人的学习经验和心得体会。美劳”的全面发展为己任,为祖国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