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队个人立功事迹材料 部队个人嘉奖事迹优选(优秀5篇)

时间:2023-09-23 作者:紫薇儿最新部队个人立功事迹材料 部队个人嘉奖事迹优选(优秀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部队个人立功事迹材料篇一

^v^发出要求向学习士兵楷模向南林的通知,为了充分认清开展学习向南林同志活动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学习活动实效,学校组织专题讲座,在讲座大会上,黄书记为我们讲述了向南林的先进事迹。

向南林是沈阳军区某高炮团修理连情报指挥技师兼雷达修理班班长,向南林成长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是在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历史使命中,涌现出的一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哺育成长、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学习宣传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优秀战士,是响应^v^号召做“四个新一代”的杰出代表,是继雷锋、李向群之后涌现的又一个重大优秀士兵典型,无愧为“新一代青年士兵的楷模”。他以现代军人的强烈使命感和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感,立足本职岗位,执着学习、传播、实践党的创新理论,忠实履行使命职责,在各项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他先后被解放军四总部评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荣获首届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被沈阳军区树为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标兵、学雷锋学苏宁学习成才标兵、装备技术士官优秀人才标兵和优秀^v^员,被某集团军树为优秀士兵标兵,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1次。今年3月10日,^v^中央、^v^、^v^主席******亲切接见了向南林,勉励向南林在部队现代化建设中再立新功。他的先进事迹经中央媒体集中宣传后,在社会各界和广大青年中引起强烈反响。

向南林的先进事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突出的先进性和广泛的群众性,充分展现了新一代青年士兵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深刻揭示了新时期青年成长成才的规律,集中回答了当代青年应该具备什么样[本文原创首发于范文中国]的理想信念、什么样的岗位追求、什么样的素质能力、什么样的道德情操、什么样的社会责任等一系列根本问题。充分说明改革开放条件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年,是可以信赖、值得托付的一代,是能够肩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重任的一代。

广泛开展向向南林同志学习的活动,对于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教育青年,把广大青年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来;对于深入学习贯彻^v^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党的创新理论建连育人,提高军队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能力;对于弘扬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风尚;对于教育引导全军官兵和全国广大青年响应^v^号召争做“四个新一代”,积极投身国家和军队的建设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向南林精神,就要学习向南林信仰真理、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像他那样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刻苦学习钻研科学理论,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把个人理想追求同国家发展和军队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做党和人民放心的好战士、好青年,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举旗人和合格接班人。要学习向南林忠诚职守、爱岗精业的责任意识,像他那样树立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心怀忧患,珍惜岗位,扎实工作,学必求专精,干必争先进,做行业模范、技术尖兵、岗位能手,用实际行动拥护改革、参与改革、推动改革,在创造一流业绩中谱写壮丽青春,实现人生价值。要学习向南林乐观向上、不懈奋斗的豁达胸怀,像他那样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乐观对待困难,坦然对待挫折,正确对待荣誉,靠执着追求砥砺青春、磨炼意志,不断开辟崭新人生境界。要学习向南林丰富知识、拓展才能的进取精神,像他那样发扬“蜜蜂”精神,以唯恐落后于时代的危机感、紧迫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长新本领,用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武装自己,努力实现全面发展、全面进步。要学习向南林充满爱心、乐于奉献的高尚品德,像他那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带头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修养,追求时代精神,培养健康情趣,弘扬新风正气,树立文明形象。

学习了向南林的先进事迹之后,我受益匪浅,我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的^v^周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v^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v^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学习向南林激发出来的巨大热情和力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为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而不懈拼搏,让青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部队个人立功事迹材料篇二

在党的号召下,我深刻地学习了郭明义的先进事迹。首先我知道了中国有一个活雷锋--“郭明义”,这个时代的热血英雄、道德标兵,用爱与义举无怨无悔地高高擎起了雷锋精神的美丽旗帜,他非同一般的人生历程,给我带来了富有现代价值的启迪与思考。

郭明义做的每一件事,也许都是平凡的,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小事一干就是几十年,他像一团火温暖着大家,正是因为他这种平凡造就了他的伟大。郭明义以时间行动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生动的标注着人们心中对道德的质朴追求和精神的向往,集中展现了我们这个时代公民道德的高度与力量,他三十年的执着奉献,点燃了公众的爱心,使爱从点的闪光演化成线的延伸、面的扩展,形成扶弱济困的时代风尚。

郭明义的存在,对于个人而言,是告诉我们怎样走一条不会后悔、充满幸福的人生路;而对社会而言,他是洒下爱的种子,传承雷锋精神的阳光使者,他周边的人受他影响,也成为一个个“郭明义”;对于整个国家而言,他引发的群体效应证明,我们在任何时候都需要雷锋精神,这种精神在新时期依然会感染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那朴素而宁静的精神家园正等着我们回归,而这,正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基础和不竭动力。所以,我们这个时代需要郭明义,需要更多的、在各个岗位上的郭明义!

作为一名学生,我要以郭明义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从一点一滴做起,一件事一件事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多献出一点爱心,多奉献一些公德,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做好服务,为社会和谐尽一份义务、添一份动力,只有这样我才会成为一名正直的人,高尚的人,有益于时代的人。

部队嘉奖个人事迹500

士兵嘉奖个人事迹简短

部队个人立功事迹材料篇三

从本周开始,按照命令,在安排足够兵力确保圆满完成抗震救灾任务的前提下,救灾部队开始分期分批回撤归建。在过去的2个多月里,他们谱写了太多可歌可泣的篇章。在重建阶段,年轻的士兵们的所作所为仍然深深地感动着我们,他们用热血和生命捍卫着中_人的神圣誓言--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

救灾战士用血肉之躯铺成“人桥”

寿荣索桥是附近草坝、君山两村学生上学必经之路。桥面在地震中损毁,学生们只能趟着桥下齐膝深的水,或绕到下游很远的地方过河上课。

“孩子别哭,叔叔给你们搭‘人桥’!”风雨中,现场带队的二中队队长郭建儒果断决定。

“听我命令,趴下!”郭建儒第一个趴向还没有铺好木板的桥面,两个、三个……33名官兵瞬间在风雨飘摇的索桥上用身板做桥板,为孩子们搭起了两段“人桥”!官兵们任凭风吹雨打、桥身摇摆,始终双手紧抓,双脚紧扣,头颈高昂,唯恐身体不稳让孩子们出现意外。

一个孩子不小心踩到了缝隙里的铁索,一班长邢长勇急切地对背上的孩子说:“小朋友,铁索危险,往叔叔背上踩!”

协理员袁耀辉带着两名战士,站在第一段“人桥”旁,专门保护过桥的孩子。“小心!”一个孩子站起时有些不稳,袁耀辉一把将他搂到怀里。

第二段“人桥”缝隙有点大,刚趴完第一段的二班长王小健,顾不上被扎伤的膝盖,马上带领本班7名战士紧急加入。

17时15分,过完第二段“人桥”,官兵们又一路护送孩子们通过500多米的桥身,抵达安全地带。 看着一个个浑身湿透、满身油污的官兵,一位前来接孩子的家长流泪了:“你们比孩子的父母还要亲啊!”

14日上午,村民们像过节一样敲锣打鼓,为部队送来一面“抗震救灾情更深,感谢亲人解放军”的锦旗。

三名救灾武警付费吃饭受处分,70老太下跪求情

据_6月19日电三位武警战士因拗不过老乡的坚持、在老乡家吃饭,近日受到部队处分,上千名当地受灾群众联名给部队写信为战士求情。其中,一位70余岁的老大娘当着全体官兵和数十名村民的面下跪求情。

武警重庆总队七支队一中队三班班长王军和战士方海、倪建连续三天到渭门乡村民杨平家帮忙重建和生产自救,还为杨平3岁的儿子买了书包和水果等礼物。一连两天,他们都以部队有规定为由拒绝了杨家的盛情挽留,吃的喝的都是自带的干粮和水。6月10日,为杨家搭建完100多平方米的简易房后已经是晚上8点,杨平坚持拉着三位战士要留他们吃顿饭,战士们推托不掉,只好留下吃饭,并拿出30元钱作为饭钱。

回到部队后,中队长向洪峰知道了这一情况,为严肃纪律,要求三人做检查并等候进一步处理。知道消息后的受灾群众纷纷找到部队为战士们说情,上千人还联名写信要求部队不处理这三名战士。一位70余岁的老大娘甚至当着全体官兵和数十名村民的面下跪,含着泪说:“这么好的孩子,我们真心感谢他们,怎么能处理他们呢?”

由于部队纪律必须严格遵守,中队最后还是决定让三名战士在大会上作出书面检查。

6月15日,一中队部分武警官兵到其他乡镇帮助群众恢复生产。当地受灾群众听说他们要离开渭门乡,从四面八方赶来,在宿营地到公路沿途排出了足足500多米长的队伍,有的群众还燃起了鞭炮。

在送行的队伍中,杨平一家5口也来了,他们拉着王军、倪建、方海的手,硬塞进几张纸。杨平说:“因为我家的事情让你们受了批评,我很难过,这是我写的一封道歉信,请收下吧。”在场的官兵和群众,都被这一场景深深打动。

刚刚新婚的士官累死在灾后重建的工地上

执行抗震救灾任务的济南军区“铁军”部队炮兵指挥连二期士官武文斌,因连日救灾劳累,于18日4时45分牺牲。

26岁的武文斌是河南省邓州市人,__年12月入伍后被分到“铁军”“叶挺独立团”。__年7月,他考入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__年7月回到所在师的炮兵指挥连实习,今年7月毕业。“我们商量,等抗震救灾胜利了,就排排场场地办个婚礼。”武文斌和妻子杨卫华今年春节刚领结婚证,婚礼还没来得及办,武文斌就赶回了部队。

5月12日,部队接到紧急赶赴四川地震灾区抗震救灾的命令,被连队安排留后的武文斌主动请战赶往灾区。部队到达灾区后,他和战友们始终奋战在第一线。转移群众,他肩扛背驮走在前面,和战友们翻越3座大山,走遍了都江堰市玉堂镇的12个村7816户人家,把食品和饮用水及时送到受灾群众手中;搜救失事直升机,他不畏山高路险,一直在最前面探路,3次滚下山,幸运被树木拦住;灾后安置重建,他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清淤泥、搬石头、疏通引水渠,身上多处被划伤。

6月14日,连队在都江堰市勤俭小区受灾群众安置点卸活动房板材,武文斌和战友们,连续参与14车的卸货任务。6月17日傍晚,在受灾群众安置点劳累了一天的武文斌和连队70多名战友一起,冒雨再次执行8车活动房板材的卸载任务。武文斌和战友们干完活后,连队干部安排他歇息,但他却又去帮助别的班排的战友们卸车。

21时许,武文斌因过度疲劳累倒在胥家镇救灾现场。连队及时将他送到医院救治,终因肺部大出血抢救无效而牺牲。

24日上午,因劳累过度牺牲在抗震救灾一线的武文斌烈士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四川省都江堰殡仪馆举行。两万多名群众从四川各地赶来,为这位普通的铁军士官送行。众多市民悲痛万分,声声呼唤“文斌”;一位老人拿着两块拼成“八一”字样的奇石,来到现场;一名两岁孩子打出“文斌叔叔一路走好”的横幅;一位残疾人坐着轮椅来到这里,含泪送别武文斌……斯情斯景,让人心碎。

事后武文斌的父亲将当地各界捐给他们的元,连同他自己拿出的__元,捐给了都江堰胥家镇小学。他将这万余元交到胥家镇小学校长杨群英手中,希望设立“武文斌奖教奖学基金”,用于奖励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

铁军士兵用肩膀将村民卡车从2200米高处背下山

7月3日上午,映秀镇渔子溪村村民范安全开着自家的“东风牌”卡车,驶出了映秀镇。就在10多个小时前,范安全的卡车还被泥石流困在海拔2200米的山上,是济南军区“铁军”某高炮团官兵用铁肩膀把它背下了山。

汶川大地震发生时,范安全正驾驶着卡车行驶在蔡家杠附近的盘山路上,走在他前面和后面的许多车辆被毁,他和车幸免于难。

范安全想到了山下的救灾部队。7月2日一大早,他就带着行驶证和身份证来到高炮团宿营地,试探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团政委张博,立即从二营挑选60名精干力量组成突击队,向蔡家杠盘山路赶去。

山高坡陡,官兵们背着“汽车”上路了,9个多小时安全到达映秀镇。10名修理营士官马上开始组装,不到两个小时,卡车恢复了原貌。

天擦黑的时候,范安全坐上车,点火、挂挡、起步,车开动了。回望身后的山峦,范安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几吨重的卡车就这样完好无损地“飞”下山了。

部队个人立功事迹材料篇四

______,男,1988年08月出生,________人,大专文化,2007年06月入党,少尉警衔,现任广东边防第七支队二大队五中队排长。今年以来,该同志思想稳定,安心部队服役,能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知识,不断加强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和业务技能;该同志能充分利用点滴时间加强文化知识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能严格遵守部队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尽心尽职,努力干好本职工作。通过学习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水平以及工作能力。作为一名排长,该同志能协助中队值班干部的值班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每次执勤任务,并且在平时能努力学习业务知识,练就过硬的执勤业务技能,在执勤工作中表现突出,有力地推动了中队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部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为此,他付出了许多汗水。具体事迹如下:

一、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该同志十分注重学习,以提自身的文化、思想等各方面素质和工作能力。为了加强学习,他每月都要购买大量书籍供自己查阅,并抓紧点滴时间学习,利用休息时间来看书,有针对性地学习有关理论(如《心理疏导与调适》、《假如你来处理这些问题》等),向书中求答案,向书本求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并能将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到日常生活平时的训练、管理、执勤工作中去。该同志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虚心向战友学习及时改正自身存在的不足,以此来鞭策自己更好的进步。

二、无私奉献,不谋私利,做干部和战士之间的“桥梁”今年以来,无论是在中队值班还是在带领排里同志训练,该同志都能认真履行职责,严格遵守执勤规定,加强请示报告,对训练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能及时报告大胆制止。在平时的工作中,该同志对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对上级的命令能做到绝对服从,不管工作有多累都从无怨言,在执勤过程中能克己奉公、秉公执法、坚持原则、不谋私利,为边防事业无私奉献。在生活上,该同志能团结同志,处处为他人着想,事事关心他人,较好的维护了中队人员的相互团结真正发挥了一名排长的作用,在日常中他虚心向身边战友学习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敢于改正不足,以此更好的鞭策。

三、全面兼顾、协调中队做好行政管理、军事训练以及边防执勤工作

部队个人立功事迹材料篇五

,并结合实际,创新10余种战训法;他瞄准一流创先争优,带领官兵出色完成各项重大任务,他带领的连队成为所在部队的第一个“全优连”。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个模范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光辉形象。

古往今来,军人作为国家的保卫者,从来都是与国家唇齿相依、存亡与共。在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利益需要时,军人必然首先挺身而出,为国家建功,为民族赴义。军人的这种使命感是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外在表现,更是核心价值观对军人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学习刘珪同志的先进事迹,就是要学习他模范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结合刘珪同志的先进事迹和自己的工作实际,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坚定理想信念,是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前提。理想信念是奋斗目标,是精神支柱。刘珪同志正因为有着坚定的报效国家的理想信念,才能如此严格地要求自己,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夫志,气之帅也”,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一个共产党人和一个革命军人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学习刘珪同志的先进事迹,首先就应该坚定理想信念,把青春和热血,挥洒在祖国的国防事业上,尤其是作为一名边防军人,更应该坚定“扎根边防、建功立业”的理想信念,“守土,国土不丢一寸;拒惑,尊严不降一分”。

二、爱军精武,是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新世纪新阶段,我军不仅要维护领土、领海和领空安全,还要维护海洋、太空和电磁空间安全;不仅要维护国家的生存利益,还要维护国家的发展利益;不仅要执行战备任务、处理突发事件、打击恐怖主义,还要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和打赢战争,可谓任务艰巨、使命光荣。爱军,就是热爱人民军队这个战斗集体,珍惜军人的荣誉,维护军人的形象,自觉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精武,就是努力学习、刻苦训练,不断提高政治、军事、文化和身体素质,掌握过硬的杀敌本领,履行军人的神圣职责,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与厚望,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和发展利益。刘珪同志带头锤炼过硬军事素质,也就是爱军精武具体表现。作为一名边防军人,爱军精武,就是要求我们把爱军的情感转化为献身边防的坚定信念,把精武的责任转化为练兵习武、守边固防的实际行动,始终牢记使命重于生命、职责重于泰山,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生命和汗水守护好祖国的南大门。

三、爱民服务,是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一部人民军队的成长史,就是一部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史。头顶边关月,心系天下安。作为一名和平年代的边防军人,我们不仅要保卫祖国,而且要支援国家重点建设,协助地方扶贫开发,积极参加抢险救灾,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正是由于我军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全力支持。爱民,就是尊重人民、关心人民、向人民学习,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服务,就是为了人民利益乐于牺牲、甘于奉献。爱民服务,要求军人无论社会环境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都始终铭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无论利益格局出现什么样的调整,都始终把维护好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行动的归宿;无论前进道路上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始终恪守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行为准则。

模范就在眼前。学习刘珪同志先进事迹,要坚持从现在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从身边点滴做起。我相信,只要坚持模范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就一定会成为一名合格的边防军人,一名有益于人民的人。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