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七年级历史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0篇)

时间:2023-11-07 作者:FS文字使者最热七年级历史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0篇)

有效的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和达成工作目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作计划范文,希望可以对大家的工作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

最热七年级历史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0篇)篇一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2、3、4班的历史科教学工作。这4个班基础水平都差不多,但1、3班相对来说气氛没有2、4班那么活跃,思维与整体的反应程序相对来说比较慢一点。1、3班的优势在于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历史的基础知识,即通过学习能了解中国历史的基本情况,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等。

对学生初步进行唯物主义教育,社会发展规律教育,国情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和人类和平事业,进步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和历史责任感。

要求学生能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表达历史的能力并能初步运用唯物主义来观察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基础知识教育目标;能力培养目标。

思想教育目标:

a、爱国主义教育;b、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大团结的观念;c、社会发展的观点;d、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的观点e、阶级与阶级斗争的观点;f、历史辩证的观点;g、理想情操、道德品质的修养基础。

知识教育目标:

a、掌握年代、世纪的计算方法b、了解从人类的起源到民族大融合时期的历史发展线索c、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概念等。

能力培养目标:

a、能填写历史填充图;b、提高对历史史实物件的阅读理解能力;c、能解释重要的历史概念;d、能用正确的观点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加以分析及谈自己的看法。

四、各单元基础知识重点、难点。

1、重点:元谋人、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的情况;南北方农耕文化的基本情况;中华民族的祖先;大禹治水;启建立夏朝;分封制;宗法制;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秦始皇统一中国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陈胜、吴广起义;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汉朝的对外关系;三国鼎立的基本情况;孝文帝改革;古代科技和文化的成就。

2、难点:历史年代世纪的计算方法;猿为什么向人转化;南北方农耕文化有何不同;公天下与家天下有何不同;宗法制;商鞅变法的.原因;如何评价农民起义;汉朝的对外交往;三国鼎立如何形成;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对汉武帝大一统的评价;诸子百家的思想本质。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用精彩、引人入胜的导入把学生带入每一节课中。

2、用严格的要求来规范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加强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切实了解学生的需要。

4、平时的工作要做到勤奋。

5、抓好学生的课堂知识的过关工作。

:

最热七年级历史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0篇)篇二

本学年继续讲授中国古代历史,主要以课为单位,叙述我国隋朝至明朝以及清朝初年的历史,共22课,每课教学一课时。

一、学情况分析。

有的同学学习历史的兴趣很浓,有的同学根本没什么兴趣。我应该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入手,来改善一向把历史视为副科,不好好学习、认真对待的学生心理,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历史课的学习上,力争培养一批热爱历史学科的爱好者。

二、教材分析。

依据七年级历史课程标准,整合人民版、人教版历史教材,在改革中创新,在探索中提高,逐渐建构带有自己特色的历史教学模式,争取各个班的每个同学的历史成绩都有所提高。

教材贯穿一些材料阅读,“想一想”等虽然不是教材的正文,却是教材正文的.扩展,实际上是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更自主的学习,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形容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实施了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因些,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同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人人参与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三、教学目标。

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在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因此我计划做到以下几点:

2、教师适当补充一些练习作为课堂训练,从而改进评估教学;

3、组织学习某一历史人物进行正确客观的评价,培养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来看问题的能力;

6、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经历、感受和体验;

7、从严治教,提高成绩。

四、具体措施。

(2)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教学挂图等教学工具;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3)争取每期都要开设历史活动课,要求自己必须自始至终参加学生的活动,并且要让学生学有所得。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师生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崇尚个性和主体性,鼓励探索真理,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给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学生在拥有发挥个人才智的机会和空间的同时,压力感又会促进学生去主动涉猎知识,独立思考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注意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最热七年级历史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0篇)篇三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2、13、14、16、17班的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新的学期开始,根据学校教学计划要求和本学期的教学特点,结合初一学生的实际水平,开展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知识的一些方法,培养学生对于历史这一新学科的学习兴趣。在本学期要重视抓学生的基础知识,指导学习方法,本学期教学计划工作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但新生缺乏综合归纳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为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而且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教材内容是从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写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一共22课。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任务的评价。

三、教学目标与主要措施。

1、工作勤奋,认真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2、对学生初步进行唯物主义教育,社会发展规律教育,国情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和人类和平事业、进步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和历史责任感。

3、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动脑筋、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4、用严格的要求来规范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鼓励学生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6、积极听课,课后评议,互相帮助,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进度安排。

人教版初一历史教材第一册总共22课,其中新科讲授占二十二课时,每周两上两课,单元复习占四课时,期中复习占两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四个课时。

最热七年级历史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0篇)篇四

1.教材特点:

本学期七年级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有利于进行生动形象的中华文明发展历史的教育。

2.知识结构: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等),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22课,每课教学1课时,复习课需要4课时。3.知识内在联系: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尤其是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学生知识能力基础方面:七年级学生活跃开朗热情,上课积极发言。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技能诸如:阅读简单材料,从图片、表格中获取历史信息,归纳整理等;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惰性较强,所以历史成绩也不是很理想。2.个别差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回答问题天马行空。3.疑难困惑:老师的最大难题是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行为的管理和规范,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的最大难题是知识点庞杂,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对当今社会的一些问题的正确理解和分析。

本学期学科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民族融合及文化的这段历史。

2、理清这段时期的历史脉络,掌握重要的历史时期的有关知识。

3、培养学生学会用运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和处理问题。

(一)、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开端引趣,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

3、联系生活实际,激趣的效果也是相当明显的。

4、拓宽知识,发展学习兴趣。

5、精心设疑,激发学习兴趣。

6、创设优化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运用多样的课堂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1、与实践结合。

2、教学手段多样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策略。

4、针对差异性,实施分层教学策略。

5、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式学习的策略。

6、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学习效益。

(三)、促进了教师的素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以多媒体教学为突破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布置适当的作业和练习,及时检查。加强课外辅导,培优补差。

最热七年级历史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0篇)篇五

本学期七年级历史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六环节”教学模式高效课堂为中心,团结合作,努力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互相学习,认真备好课,上好每一节课,并结合教材的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活动,在教学中,既要抓好基础知识教学,更要着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人本学期任初一(1)班历史科教学,经过调查和观察,学生基本能完成学习任务,两班学习兴趣较浓,组织纪律性较强,但也存在少数同学反应相对比较慢,学习态度一般,学习上存在一定障碍,针对这一点,在本学期要在课堂上课下多花时间鼓励,做好培优扶困的工作,缩小后进面。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整体学习成绩。

三、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出版的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真正反映了课改精神,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感。该书主要以人类文明史发展为主线,该教材重点突出,以点带面,建立了新的评价机制。该书图文并茂,生动规范,单元,课和子目的设计合理规范,更注意吸收当代文化的变化发展,对历史的分期历史发展的动力,民族关系等重大史学问题进行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把握和处理。

初中七年级上册主要讲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到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在课型设置上,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新教材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增加了“学习与探究”课,在栏目设置上,出现了许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探究式学习栏目,而图文资料的有效运用,大大增强了历史知识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同时也注意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渗透。

四、教学进度安排。

这个学期一共21周,第十一周进行期中考试,第二十一周进行期末考试。

五、教学目标及要求:

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2、简述河姆渡,半坡聚落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区别。

4、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直到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

5、说出西周分封制主要内容,直到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6、通过商鞅变法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认识汉字的演变,以司母戊鼎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7、了解“百家争鸣”主要史实,以都江堰等为例,体会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8、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9、列举汉武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讲述张骞通西域的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10、了解“四大发明”,名医华佗,张仲景,李时珍以及祖冲之和《九章算术》。

11、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主要史实,《史记》和《资治通鉴》。

12、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人口南迁河民族交往。

13、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和的措施。

14、《水经注》、《天工开物》等著作,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六、教学改革的设想(教学具体措施):

1、让学生形成一种意识,即把历史科的地位提升到主科地位。

2、抓好课堂纪律,充分利用“40分钟”。

3、多讲述名人历史故事,与历史典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适当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或历史博物馆,让学生增长见识,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5、多组织一些历史活动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表演能力。

6、每节课后布置适当的作业和练习,巩固知识,大约80多次。

7、做好“培优扶困”工作,提高两率临界生的成绩。

七、具体措施:

1、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让学生把它作为个主要的知识来学习,教会学生学历史的方法,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乐学,深入浅出地授好每一课,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2、本备课组将按照学校要求,认真开展新课程的备课组活动,每次活动都要做到针对该章的内容,确定重点、难点以及教法,轮流主备主讲,作专题发言并进行讨论,以便更好地理解教材,提高教学效果。

3、备课组内做到统一进度、统一备课的内容、统一测试题目、统一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施。

4、在备课组内开展互相学习活动,互相听课探索教学模式,共同提高。

八、拟定本学期教学设想:

培扶措施:

1、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发挥优生优势,让他们各带一个“学困生”,让优生讲述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经验交流,介绍方法给他们的,让他们的懂得怎样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扶工作。

3、充分发挥优生的表率作用来带动“学困生”,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的浓厚学习氛围。对于他们主要是多引导,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学习能力,尤其是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

4、对“学困生”多鼓励,少批评,多谈心,进行心理沟通,提高他们自我判断与控制能力,必要时与家长联系,共同解决学习困难。

5、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科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课课过关,各单元过关。

6、作业布置和批改要有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

九、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最热七年级历史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0篇)篇六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推进尝试教育教学为指导,在学校教学部门的领导下,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突出学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情况。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从从小学升入初中,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四个班每个班级人数在45人左右,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

课件。

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22课。

本教学材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课文个性鲜明、异彩纷呈。克服了注重教法轻视学法的弊病。注意了学生活动的多样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饶有趣味。

教材第一单元主要讲述人类文明的起源,共三课,从最早的人类讲起到华夏族的形成。使学生统分认识了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的生活面貌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二单元主要讲述奴隶制社会的产生发展和衰亡及社会的变革,使学生深刻认识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进步的影响。第三单元主要讲述秦汉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使学生从学习中认识秦汉对后世的影响。第四单元讲述了政权的分立和民族的融合。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任务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

四、主要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以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任务及目标。

2、提高教学质量,期末测试综合评价力争进入全县乡镇中学中等行列。

三、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考成绩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多数学生对学习历史不感兴趣,没有课外阅读材料。

2教材分析。

第一个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无不紧扣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繁荣”与“开放”,是反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的两个侧面,具有同一性。这一单元的8节正课,在人教版旧教材中大多能找到对应的内容,也能在新课标中找到对应的知识点。只有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略显例外。新课标中,有关隋朝的内容比较少,只是在科举制度和科学技术部分略有涉及。但是,想要学生明白唐朝为何“繁荣”、如何“开放”,仅仅从唐朝历史的角度去陈述,恐怕略显苍白。因此,教科书设置了《繁盛一时的隋朝》这一课。课文用“南北重归统一”“大运河的开通”两个子目,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介绍了隋朝的发展情况,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唐朝的繁荣与开放打下了基础。

关于科举制的创立这一内容,原有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虽有涉及,但一般不会展开。鉴于新课标将科举制作为内容标准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科书特意安排了一整节课来讲述科举制的诞生、完善与影响。与以往的教学大纲不同,新课标此前没有谈到中国古代官制的内容。了解中国古代如何选官、如何任官,对学生学习其他知识很有帮助。例如,对本课内容的探讨,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

唐诗。

成就为何辉煌,唐诗创作为什么能够步入黄金时代。

为了突出主题“繁荣与开放”,这一单元的课,对隋炀帝的暴政、隋末农民起义以及唐朝中后期的历史,包括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宦官专权、唐末农民战争等传统教材经常写到的内容,较少涉及。

第二个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实际涉及“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两个主题。它们不像第一单元的“繁荣”与“开放”那样,从字面到内容都具有同一性。这里“民族关系的发展”,既涉及民族融合的内容,也有反映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矛盾的一面,都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影响。但要在有限的篇幅里简单明了地说明它们特别是后者与“经济重心的南移”之间的关系,却并非易事。因此,教科书调整了课标内容标准的顺序,采取了先概述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情况,后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列举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然后再剖析宋代的社会风貌、介绍元朝大一统的出现及民族大融合的发展情况。如此安排,既增强了课文内容的逻辑性,又为教学提供了方便。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总体水平查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三、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

第一、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1、目标统一,准确,2、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二、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三、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第四、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第五、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进度。

新教材初一历史第一册总共有22课,其中新课讲授占二十二个课时,单元复习占四个课时,期中复习占两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四个课时。

最热七年级历史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0篇)篇七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结合本人教学实际情况,为打造高效课堂,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七年级学生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四个班每个班级人数接近50人,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不愿学习者大有人在。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1。深化对《新课程标准》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效率,在教学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2。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3。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教学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丰富历史课堂内容。

4。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

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古代史历史的基本线索,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1、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1)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2)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2、改革教学方法。

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通过检测,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3、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学习。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周次起讫时间时间进度实际完成进度备注。

12。13——2。171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22。20——2。24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3盛唐气象。

32。27—3。3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5安史之乱与唐朝盛世。

43。6—3。10单元复习及检测。

53。13—3。176北宋的政治。

7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63。20—3。248金与南宋的对峙。

9宋代经济的发展。

73。27—3。3110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11元朝的统治。

84。3—4。712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94。10—4。14综合复习。

104。17—4。21期中测试。

114。24—4。2813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单元复习及检测。

125。1——5。514明朝的统治。

135。8—5。1215明朝的对外关系。

16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45。15—5。1917明朝的灭亡。

155。22—5。2618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9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65。29—6。220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21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176。5—6。9单元复习测试。

186。12—6。16综合复习。

196。19——6。23综合复习。

206。26——6。30综合复习。

217。3——7。7期末测试。

最热七年级历史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0篇)篇八

以学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七年级学生总体水平差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

本学期七年级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岳麓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4课。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

第一、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1、目标统一,准确。2、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二、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三、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第四、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第五、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这套课本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构成,以课为单位。文化课每课教学一课时,活动课的时间可适当增加。

第一周:说在前面的话;我们的远古祖先。

第二周:原始的农耕生活;神奇的远古传说。

第三周:单元回眸;夏传子家天下。

第四周:公元纪年法;西周的分封。

第五周:国庆长假。

第六周:甲骨文与青铜器。

第七周:春秋战国的纷争;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第八周:春秋战国的科技与文艺;百家争鸣。

第九周:历史文物仿制活动;单元回眸。

第十周:复习、中考。

第十一周:中考情况总结;六王毕四海一。

第十二周:伐无道诛暴秦;汉武帝“大一统”

第十三周:丝绸之路的开辟;评价历史人物。

第十四周:秦汉的科学技术;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第十五周:单元回眸;三国鼎立。

第十六周:三国历史故事会;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十七周:江南地区的开发;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技和艺术。

第十八周:单元回眸、复习。

第十九周:复习。

第二十周:复习、期考。

以上教学计划,一定认真履行,争取在新的学期里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最热七年级历史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0篇)篇九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结合本人教学实际情况,为打造高效课堂,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七年级学生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四个班每个班级人数接近50人,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不愿学习者大有人在。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1.深化对《新课程标准》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效率,在教学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2.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3.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教学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丰富历史课堂内容。

4.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

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古代史历史的基本线索,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1、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1)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2)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2、改革教学方法。

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通过检测,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3、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学习。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周次起讫时间时间进度实际完成进度备注。

12.13——2.171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22.20——2.24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3盛唐气象。

32.27—3.3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5安史之乱与唐朝盛世。

43.6—3.10单元复习及检测。

53.13—3.176北宋的政治。

7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63.20—3.248金与南宋的对峙。

9宋代经济的发展。

73.27—3.3110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11元朝的统治。

84.3—4.712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94.10—4.14综合复习。

104.17—4.21期中测试。

114.24—4.2813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单元复习及检测。

125.1——5.514明朝的统治。

135.8—5.1215明朝的对外关系。

16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45.15—5.1917明朝的灭亡。

155.22—5.2618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9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65.29—6.220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21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176.5—6.9单元复习测试。

186.12—6.16综合复习。

196.19——6.23综合复习。

206.26——6.30综合复习。

217.3——7.7期末测试。

最热七年级历史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0篇)篇十

以学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1、完成七年级上册所学内容;

2、提高教学质量,期末测试综合评价力争进入全区前列。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规管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2、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学生学得好,以确保考试取得圆满成功。

3、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4、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6、引资料、学经验。经常向老教师学习,经常听课。

7、认真组织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七年级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即了解历史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历史教学,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识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1、历史教学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2、继续深入课堂教改,在传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和能力培养,树立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学导结合的教学观,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树立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育人观,坚持教书与育人统一,提高课堂效率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提高学习素质和学习效率,尝试历史活动课的教学。

3、开展历史第二课堂,通过举办历史讲座,故事会,创办历史报等形成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综合,比较、概括问题的能力。跟踪辅导,找学困生谈心,了节其学习差的原因,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这套课本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构成,以课为单位。文化课每课教学一课时,活动课的时间可适当增加。

第一周:说在前面的话;我们的远古祖先。

第二周:原始的农耕生活;神奇的远古传说。

第三周:单元回眸;夏传子家天下。

第四周:公元纪年法;西周的分封。

第五周:国庆长假。

第六周:甲骨文与青铜器。

第九周:历史文物仿制活动;单元回眸。

第十周:复习、中考。

第十一周:中考情况总结;六王毕四海一。

第十二周:伐无道诛暴秦;汉武帝“大一统”

第十三周:丝绸之路的开辟;评价历史人物。

第十四周:秦汉的科学技术;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第十五周:单元回眸;三国鼎立。

第十六周:三国历史故事会;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十七周:江南地区的开发;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技和艺术第十八周:单元回眸、复习。

第十九周:复习。

第二十周:复习、期考。

以上教学计划,一定认真履行,争取在新的学期里教学教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最热七年级历史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0篇)篇十一

本学期按照学校的安排,我负责七年级(1)班的历史教学工作。为了让学生打好历史基础,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和本学期的特点,结合初一学生的实际水平,开展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使学生学会历史知识的一些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本学期要力抓学生的历史史实学习,并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和历史思维。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主题(“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等),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22课。5主题活动,共需46课时(其中新课讲授占29个课时,期中复习占2个课时,平时测验讲评9个课时,复习占6课时)

1、要求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民族融合及文化的这段历史。

2、理清这段时期的历史脉络,掌握重要的历史时期的有关知识。

3、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和处理问题。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

教材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1、抓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抓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通过每天的课前提问和单元检测,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4、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5。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最热七年级历史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0篇)篇十二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新课标教材七年级历史下册在全面贯彻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项教育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三点:一是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是增加启发性和生动性;三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七年级学生总体水平查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

七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下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年继续讲授中国古代历史,主要以课为单位,叙述我国原始社会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每课教学一课时。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

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在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因此我计划做到以下几点:

1、教材贯穿一些材料阅读,“想一想”等虽然不是教材的正文,却是教材正文的扩展,实际上是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更自主的学习,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形容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实施了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同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人人参与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2、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师生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崇尚个性和主体性,鼓励探索真理,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给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学生在拥有发挥个人才智的机会和空间的同时,压力感又会促进学生去主动涉猎知识,独立思考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注意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3、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

目标统一,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4、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5、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6、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7、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新教材初一历史第一册总共有22课,其中新课讲授占二十二个课时,单元复习占四个课时,期中复习占两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四个课时。

最热七年级历史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0篇)篇十三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结合本人教学实际情况,为打造高效课堂,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七年级学生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四个班每个班级人数接近50人,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不愿学习者大有人在。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1。深化对《新课程标准》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效率,在教学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2。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3。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教学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丰富历史课堂内容。

4。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

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古代史历史的基本线索,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1、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1)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2)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2、改革教学方法。

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通过检测,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3、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学习。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周次起讫时间时间进度实际完成进度备注。

12。13——2。171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22。20——2。24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3盛唐气象。

32。27—3。3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5安史之乱与唐朝盛世。

43。6—3。10单元复习及检测。

53。13—3。176北宋的政治。

7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63。20—3。248金与南宋的对峙。

9宋代经济的发展。

73。27—3。3110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11元朝的统治。

84。3—4。712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94。10—4。14综合复习。

104。17—4。21期中测试。

114。24—4。2813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单元复习及检测。

125。1——5。514明朝的统治。

135。8—5。1215明朝的对外关系。

16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45。15—5。1917明朝的灭亡。

155。22—5。2618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9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65。29—6。220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21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176。5—6。9单元复习测试。

186。12—6。16综合复习。

196。19——6。23综合复习。

206。26——6。30综合复习。

217。3——7。7期末测试。

最热七年级历史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0篇)篇十四

以学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七年级学生总体水平差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

本学期七年级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岳麓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4课。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

第一、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1、目标统一,准确。2、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二、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三、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第四、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第五、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这套课本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构成,以课为单位。文化课每课教学一课时,活动课的时间可适当增加。

第一周:说在前面的话;我们的远古祖先。

第二周:原始的农耕生活;神奇的远古传说。

第三周:单元回眸;夏传子家天下。

第四周:公元纪年法;西周的分封。

第五周:国庆长假。

第六周:甲骨文与青铜器。

第七周:春秋战国的纷争;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第八周:春秋战国的科技与文艺;百家争鸣。

第九周:历史文物仿制活动;单元回眸。

第十周:复习、中考。

第十一周:中考情况总结;六王毕四海一。

第十二周:伐无道诛暴秦;汉武帝“大一统”

第十三周:丝绸之路的开辟;评价历史人物。

第十四周:秦汉的科学技术;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第十五周:单元回眸;三国鼎立。

第十六周:三国历史故事会;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十七周:江南地区的开发;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技和艺术。

第十八周:单元回眸、复习。

第十九周:复习。

第二十周:复习、期考。

以上教学计划,一定认真履行,争取在新的学期里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最热七年级历史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0篇)篇十五

有的同学学习历史的兴趣很浓,有的同学根本没什么兴趣。我应该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入手,来改善一向把历史视为副科,不好好学习、认真对待的学生心理,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历史课的学习上,力争培养一批热爱历史学科的爱好者。

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在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因此我计划做到以下几点:

2、教师适当补充一些练习作为课堂训练,从而改进评估教学;

3、组织学习某一历史人物进行正确客观的评价,培养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来看问题的能力;

6、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经历、感受和体验;

7、从严治教,提高成绩。

(2)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教学挂图等教学工具;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3)争取每期都要开设历史活动课,要求自己必须自始至终参加学生的活动,并且要让学生学有所得。

最热七年级历史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0篇)篇十六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倡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进一步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命,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养。

初一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古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课本按历史时期或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以及“畅想天地”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初一《历史》课程设置为2课时/周,全学期约40课时,现将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九月份:第一、二单元。

十月份:第二单元。

十一月份:第三单元。

十二月份:第四单元。

一月份:复习迎考。

最热七年级历史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0篇)篇十七

计划人:

20__年秋基本情况分析:

该年级共有学生270人,通过上学期的教学,该年级学生学习目的不是很明确,自觉学习习惯很差,非常贪耍,时间观念和纪律意识比较淡薄,总成绩15名,大多数都是低等生,反映慢,做事情拖拉,凡事都要老师亲历亲为,否则,就打很多折扣.在总复习的过程中暂时记忆好,但是记着后面的就忘记了前面的,由于上期时间安排不恰当,再加复习程序欠妥,只简简单单拉完一遍就考试了,学生所记的知识比较零乱,没有完全系统化,条理化,,在运用的时候难免提取不出来,本期我决定从现在抓起,每教完一课就布置好巩固提纲,督促检查学生按时保质量完成,抓好抓准考点,突破难点。

20__年春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七个单元,,叙述我国古代时期的历史,有22课,每课内容除基本要求外,其它各部分,包括导入框、楷体字,动脑筋、文献资料、练一练,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和活动课组成。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6课是重点,考点多,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老师要加强题型练习,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让人们从一个侧面了解不同时期的社会变迁、革命斗争和人们的精神风貌在同学们心中产生昨天与今天沟通的共鸣,陶冶情操。最后让学生通过观看不同家庭生活的变化,看到祖国的强盛与发展、文明与进步。根据课程安排了四次活动,以便学生提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任务与目标:

针对学校安排的每周3个课时,按一课一教时,中途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和计划,争取一步一个脚印,步步为营让学生切实把握知识点,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掌握、灵活运用的能力,充分展现洋思教学在文字科目上的优势,尽量让学生先学后教,学生会的不教,不会的才教,实行生生监督,周周搞清,长期如一,不到目地决不放弃,让学生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争取在12周教完新课,五周复习课总复习题型一套,近年来的考试题型一套,让学生从实际练习中把握答题方法和技巧。力争本学年考试上升5个名次。

教学方法与措施:

1真搞好课前预习,课前检查学生预习时做的笔记。

2、上课时充分利用洋思教学的先学后教,学生会的不教,不会的才进行点拨,指导,引导学生像剥竹笋一样层层解剖,实行兵教兵,步步落实,不打折扣。

3、开学初拟订好巩固复习计划,让学生觉得每周学有所获,有章可循,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坚持不懈,始终如一。

4、教师多用爱心、细心、耐心、诚心去关心每一个孩子,多亲近学生,让学生亲近你,喜欢你的课,以便增强学习兴趣。

5、认真分析本教材纵横关系,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常考点和易考点,弄清易混点。

6、分析近两年来的考题类型,加强类型题练习,攻破难关。

教学进度安排:

按每周3课时计算,共20周,60节课,具体情况如下:

周次教学内容。

1—21—3课。

3—44—7课。

58课复习一单元。

6—7考试小结。

8—99—12课。

10—12复习,半期考试。

13—1413—17课。

15—1618—22课。

17—20单元复习考试。

最热七年级历史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0篇)篇十八

1.教师及课程基本情况高一只有本人一位历史教师,中学历史一级教师,9年教龄,负责六个班的历史教学任务兼任班主任,平均每班每周2节课,每周坐班2晚共6节晚自习。课时相对每班不多,但是教师的整体课时量不少,所以注重提高课堂效率,而不是额外增加教学时间。

2.教材分析高一历史主要是学习历史(岳麓版)必修1,属于中外古今政治发展史,采取的是模块化设置,每一单元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一定联系,再加上增加了古代世界政治史,学生和老师都相对生疏,更应该重点把握。相对初中历史而言,学生比较适应编年体的教材,当今的高中历史教材,以模块化设置,更加需要学生掌握历史学习方法,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1.精心设计教学,积极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精心备课,把每一堂课当成优质课来准备,注重教学设计的探索,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

2.细心组织教学,努力做到让学生主动去学,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充分利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能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让学生改变初中对历史学习的观念,学会高中历史的基本学习方法。

最热七年级历史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0篇)篇十九

重视基础永恒不变;体现一定探究性;强调有效性。

其中,探究性贯穿于全过程:每节课设计1-2个问题,该问题要创设情境;要体现重点难点、能够起到归纳整理、能够训练学生思维能力;要有头有尾(除开放性题目外,要有答案)。

其中,历史人物评说,在精神道德方面(思想升华)考起来可能性较大(爱国主义、求真求实积极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生观价值观、崇尚科学精神、民主法制进步观念、正确的国际意识---)。

学生做过的经典问答题都要求整理在专门的历史主观题积累本上,并有计划的默写检查;

进行滚动式默写,默写不过关必须有说法,默写必须有周计划、月计划、学期计划;

江苏各地5月试卷尽量让学生做,掌握答案,课间、三餐时间前后、午休前,夜寝前皆指导学生怎么背历史,有耐心,尽量少斥骂学生,多口头说教与鼓励,用多种方法刺激学生的历史学习激情,让学生喜欢老师。

目标锁定高三6班约15人、高三3班5到8人;多谈心,经常刺激其神经;作业特殊化。

最热七年级历史个人工作计划范文(20篇)篇二十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历史是他们接触的一门新课程。大多数同学对历史比较有兴趣,课堂纪律较好。但是对于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存在难度,综合归纳能力也有待提高。

本册教材以时间为顺序,从人类的起源讲起,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结束。教材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1、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改提倡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我会将这些理念贯彻到历史课堂中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起始,以精彩的导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铺垫,使学生在兴趣和好奇的驱使下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中,重点、难点部分将主要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来解决,而不再仅仅由教师讲述。

2、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课堂上,在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要更多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历史课来说,教师的讲授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教师要尽量做到少讲、精讲,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学习、思考和展示,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

第一周:历史导言课

第二周: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三周:华夏之祖;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四周:灿烂的青铜文明;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五周:国庆假期

第七周:中华文化的勃兴(二);单元回顾

第八周:秦王扫六合;伐无道诛暴秦

第九周:大一统的汉朝;复习

第十周:复习,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期中考试情况总结;两汉经济的发展

第十二周: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十三周:昌盛的秦汉文化(一、二)

第十四周:秦始皇功过的辩论;单元回顾

第十五周:三国鼎立;三国历史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十七周: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单元回顾

第十八周:复习

第十九周:复习

第二十周:复习,期末考试

相关范文推荐

    精选保护绿色植物心得(模板15篇)

    通过记录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成长和收获。阅读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和思考能力。亲爱的同学们:春天又一次来到我们身边

    优秀心得体会监狱干警和方法(模板16篇)

    写心得体会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分享的心得体会,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作为一名监狱干警,我深知自己肩

    优秀出租房到期协议书范文(13篇)

    优秀范文是在一定的时期内经过评选、挑选出来的具有一定含金量和参考价值的范文。它可以为广大读者提供学习和借鉴的范例,我想我们应该多读一些优秀范文呀。只有在阅读优秀

    最优学校实验室实训心得体会大全(23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人的不同观点和思考方式,也能感受到他们对学习和工作的热情和探索精神。

    优质职业道德的心德体会(汇总17篇)

    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回顾过去,总结经验,为将来的发展提供借鉴。接下来,我们将阅读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精选文章,一起来感受一下吧。。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

    2023年幼儿园中班语言说课稿说学情(通用18篇)

    中班期间,孩子们经历了很多的学习和成长,现在是对这段时期进行总结的时候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选取的优秀幼儿园中班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

    优秀喜欢画画心得体会大全(21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将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成果进行记录和分享。下面是一些值得借鉴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对大家写作有所启发。中等个头,身材匀称,

    2023年公安民警发言材料(汇总17篇)

    发言稿的撰写需要反复修改和精炼,确保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流畅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发言稿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让我们一起来看

    最热普通党员培训心得体会(通用18篇)

    培训心得体会能够帮助发现自身在学习中的不足和提高空间。这里是一些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培训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灵感。7月1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

    2023年申请书面审理申请书(通用16篇)

    在撰写申请书时,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理由,有针对性地说明我们的需求,并用合适的词语和语气来表达。接下来是一些申请者撰写的申请书样本,希望对大家的申请起到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