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心得体会1000大全

时间:2023-08-02 作者:储xy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职业教育心得职业教育心得体会篇一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保证

6.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有校田195亩,温室大棚810平方米。建有农学、牧医、微机、财会、服装、语音、化学、物理与电工电子、汽车驾驶与维修、餐饮与客房服务等10个实验实习室,有设施较好的教室、培训室、多媒体室、办公室、图书室、餐厅和宿舍。办有农场、试验站等经济实体。

全校教职工91人,其中教学人员52人,行政后勤30人(含借出3人),工勤人员9人。管理人员中校级领导4人,中层领导19人。教学人员中文化课教师25人,专业课教师27人。全校有高级教师20人,中级教师53人,初级教师9人,本科学历38人,专科学历41人,中专以下3人。学校现有本科、专科、高中和短期技术培训四个教育层次,有全日制、函授、业余三种学习形式,开设了农学、牧医、微机、财会、幼师、旅游、营销、电工电子、汽修、中文、法律、经管、医护、师资等14个专业,各类在校学生991人,其中,职高班183人,全日制专科班60人,职教分校100人,本专科函授学员648人。学校在四个乡镇中学建立了职教分校。在省军区农场、双泉乡泉翔养殖场、特色养殖场等地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在新发乡全民村、双泉乡三合村建立了科技示范村和科技扶贫村,确定科技示范户3户,重点扶贫户4户。

建校七年来,学校在市委市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职业教育法》和全国、省职教会议精神为指针,以服务于市域经济建设为宗旨,以全面育人提高劳动素质为核心,以教学、培训、招生工作为重点,外树形象,内抓质量,全方位地为市域经济建设服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抓体制,构筑多功能的办学模式

职教中心学校是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工艺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在办学中,我们一是确立了一个宗旨、一个核心、三个重点、四条主线的办学思路,即以服务于市域经济建设为宗旨,以全面育人和提高劳动者为核心,以教学、培训、招生工作为重点,建立德育工作、全日制教学、函授培训、后勤服务四条工作线,以德育工作为先导,以教学和培训为主体,以后勤创收为保证,全面推进学校的整体工作。二是改革机构设置,设立了校办、招生就业指导办、教务科、学生科、函授培训科、生产经营科、总务科、分校工作办公室等职能机构,打破了以往那种教学、后勤两大块的格局,构筑了教学、函授、培训、经营、服务五位一体的办学框架。三是采用了四块分工的管理办法,即把全校工作,分解为教育教学、函授培训、后勤服务、生产经营四大块,各块采用相应的管理机制,分片负责、协同运作,从而使职教中心的长班人才培养、短期技术培训、生产经营示范、技术推广服务,全方位的面向社会,使之成为多功能的办学基地。

二、抓投入,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学校根据省政府下发的《中等职业学校验收评估方案》的标准进行了认真的准备和自查,按照省重点职业中专的标准加强软硬件建设。采取财政补助、本校创收、职工集资、施工单位垫付等多种方式,投入资金九十余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维修了校舍,改建了幼儿园,装备了实验室,新建了大棚和高效节能温室。学校还美化了环境,建立了一些标语标牌,建成了花园式的学校,树立了良好的公共形象。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达到了省重点职业学校的设置标准。

三、抓管理,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一是加强教学管理,健全教学文件和规章制度。依据省颁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制定各专业体现以能力为本位、具有地方特色的执行性教学计划,制定了各专业设置标准、能力体系标准、技能考核标准、实验实习(实训)基地设置标准和专业课执行性实验实习(实训)大纲。健全了教学工作规章制度,完善了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务科长、教研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等各岗位的岗位职责,规范了各专业的教学工作,使教学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达到了规范化。

二是理清思路,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在教学工作中,确立了“以教

学工作为中心,以提高质量为目标,以职教高考为重点,强化四项管理,抓好六项工作”的总体思路,即: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提高质量为目标,以职教高考为重点的指导思想,实施系统管理、目标管理、责任管理和量化管理,抓好备课、讲课、实践教学、课后辅导、作业批改、成绩考核六项工作,建立教学工作的监督评价体系和监控机制,认真地研究教学、设计教学、管理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三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抓好各环节的教学工作。加强教师管理,严肃考勤制度和工作纪律,保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加强计划管理,按省颁教学计划和本校的执行性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设计教学;加强监控管理,业务副校长和教务科长通过听课、检查教案随机抽查教师的教学工作,监控各专业各学科的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加强质量管理,严格组织考试考核,规定成绩考核的次数和计分办法,各科结业成绩不及格者不予毕业;抓好试题库和校园网建设,各学科均建立了试题库,教学实现了网络化管理,改进了教学工作管理手段。

四是强化职教高考工作,高考成绩稳步提高。学校定期召开高考分析会、辅导交流会、信息反馈会、总结表彰会,毕业班实行月考制度,研究高考的辅导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自1999年至今,我校高考成绩已连续五年居黑河市前列。有四年全黑河市职教高考第一名是我校的学生。2001年全黑河市考取的6名本科生均是我校学生。我校考生卢鑫鑫同学以519分的成绩获黑河市第一名,田晓波同学数学获得了满分,这两名同学已被哈工大录取。2003年我校有37名同学参加了高考,平均分比黑河市总平均分高出40.8分,黑河市 600分以上的12人中,有6人是我校学生,我校应届毕业生吴娜同学以714分的成绩获黑河市职教高考第一名。吴娜、田亮、齐萌等9名学生分别考入哈工大、黑大、东北农大、齐齐哈尔大学本科院校,其余28名同学考入专科院校。

组织生产能力、生产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业创新能力、宣传服务能力。这一成功经验在全省农技高中教学经验交流会上推广,并在《黑河教育》上发表。

六是加强教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坚持开展经常性的教研活动,进行了公开课评比、教学能手评选、说课竞赛、基本功竞赛、教案展评等活动,并参加了黑河市教师技能大赛,学校获优秀组织奖,财会和幼师专业获团体二等奖。学校参加了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的教育科研工作,并作为《创业能力的研究》子课题负责人,编辑出版了《创业教育读本》,为全市乃至全省创业教育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学校成功地举办了首届学生技能节,并在黑河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节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技能节上全校7个专业都表演了技能项目,有35%的学生登台表演。既有文艺节目,又有技能操作,还有技能和文艺相结合的节目;节目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并有所创新,本校教师创作的四个小品,把技能操作用文艺节目的形式表演出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从技能操作到文艺表演,从主持人的串连词到各项目的解说词,从电视字幕到配乐都达到了完美的结合,整台节目创意新颖,设计合理,展示了职业教育的特色。

四、抓师资,优化队伍提高素质

职教中心组建初期,全校教职工225人。各类在校生数不足1000人,师生比为1:4.5,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职工冗员严重。对此,学校在市人事局和教育局的统一组织下,先后二次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学校编制由225人减少到92人。共精简人员133人,其中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43人,分流到外单位的职工58人,病退预退职工32人。通过精简,教职工队伍得到了优化,师生比由原来的1:4.5提高到1:12.8,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学校加强教师的学历提高和校本培训工作,现已有19名教师本函毕业,14名教师正在参加本科函授学习,预计到2005年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可达100%。教师经常学习多媒体应用和课件制作技术,多数教师已能够制作课件,业务素质显著提高。

五、抓招生,不断扩大办学规模

学校采取变季节招生为常年招生,由独家招生为多方联合招生,由招生部门招生为全校职工共同招生,由面对各单位领导招生为面对学生、农户招生的办法,大力抓好招生工作,使生源不足的现状有所缓解。七年来共招收全日制学员800余人,招收大中专函授学员1300余人。2003年招收新生365人,各类在校生达1302人,创历史最好水平。

六、抓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学校设立了函授培训科,具体负责短期技术培训工作。先后同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财政局、农委、教委、畜牧局、旅游局、工商局、发展银行、工会、团市委、武装部等部门联办了村级干部培训班、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班、会计电算化培训班、公务员办公自动化培训班、幼师培训班、英语师资培训班、旅游培训班、工商干部培训班、银行办公自动化培训班、畜牧繁育改良培训班、工会干部培训班、青年干部培训班、预备役培训班,共举办各种培训班60余期,培训乡村干部和民师4500余人,培训初中毕业生和农民8000余人次。2002年学校又同市运管站联系,联合开办了驾驶员培训学校,投资4万余元建起了汽修专业实验室。2003年劳动就业局设立了职工再就业培训基地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通过组织部设立了东北农业大学五大连池人才培训基地,招收远程教育学员120名,招收村村大学生班学员60名,2004年上半年共举办了12期培训班,培训职工干部和城乡青年700余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短期技术培训,提高了城乡职工和农民的素质。

七、抓基地,发挥科技示范作用

新技术六项,为农民提供技术资料4500余份,深受农民的欢迎。

八、办分校,拓宽为农服务的新路子

我们认真贯彻市教委出台的《普职渗透融通办学》和《在初中实行全员、全程、定向、分流的意见》两个文件,办学向乡镇中学延伸,打通人才通往农村的渠道,建立普职渗透、初中职衔接的办学模式。三年来,先后在新发、兴隆、双泉、团结、龙镇、太平等乡镇建立了职教中心分校。学校选派专业课教师到分校任课,采用双向管理的办法,即职教中心负责教学指导和专业课的教学工作,乡中学负责学生管理和文化课的教学工作。试行中初职衔接和弹性学制的办法,在初四年段分流,文化课按初四开,专业课结合当地实用技术开展教学。毕业由乡中学发初中毕业证书,职教中心发初职培训证书。想读高中的可到职教中心继续学习,这样,分流班的学生升学有出路,就业有技术,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现在已有四个乡开办了专业班,在校生100人。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当地的致富能手,有23人担任了村团支部书记或农民技术员、畜牧防疫员,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七年来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被评为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黑河市“三育人”先进集体,招生工作先进单位,教研工作先进单位,农村成人中专在全省中专评估中评为合格学校,技工学校评为省部级重点技工学校,实习农场被省教委评为甲级校办农场,学校多次被评为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校长王建民同志当选为黑河市人大代表、被评为黑河市优秀校长,教务科长王秀华被评为全省优秀教师、省职业学校最佳教师,冉明、刘殿柱等39人被评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及优秀共产党员,赫英龙、何丽英、李华、刁涉娟、仉福文、张凤杰被评为省优秀班主任,教务科副科长高学金被评为省职业学校最佳教师,有14名教师被评为省市教学能手。学校教师为地、市编写地方教材4本,有19篇文章在报刊上发表,有71节公开课被评为省市优秀公开课,有139篇论文被评为国家、省、市优秀论文。

国家和省职教会议召开以后,全校教职工正以饱满的热情,决心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进一步规范办学,提高质量,为把五大连池市职教中心建设成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为实现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宏伟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职业教育心得职业教育心得体会篇二

【背景材料】

2012年,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期待,是显而易见的。在过去的一年,无疑是食品安全问题极为严峻的一年,食品安全方面的事件层出不穷:“瘦肉精”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再起**;“回炉面包”刚刚下架,“牛肉膏”接踵而来;与“地沟油”的战斗尚未结束,转眼“添加剂”又加入了战群;“三聚氰胺”的知识尚未被消化,又开“黄曲霉素”的教育课堂。本以为这场食品市场的浩劫能随着旧年的钟声就此打住,可是费列罗“蛆虫门”又来闹新春,浙江经视也于近日对杭州各大超市进行了卧底调差,揭露了超市自制熟食存在的安全隐患,真当是说不完这食品安全一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

试题预测:请对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谈谈你的看法。

【京佳思路】

1.表明对这一事件的评价,体现个人观点。

2.多方面分析该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反映出的实质问题。

3.提出对策和建议

【京佳解析】

第一,我国食品生产的总体水平不高;

第二,由于食品生产源头多、链条长,食品安全统一管理的难度很大;

第三,环境污染导致食品安全风险性居高不下;

第四,我国的食品监管体制存在缺陷。由于法律体系不健全和执法不严等原因,大量的食品生产和加工企业处在法律监督的“盲区”。

对此,提出几点解决措施:构建食品安全监管网络

1、管理权限要清晰,责权要分明,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2、加强管理,引导健康消费,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控制技术;

3、重点抓好源头治理工作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

4、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加强行业自律;

5、加强舆论监督,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建立完善食品安全预警反应机制;

我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制度正在日趋完善,食品安全还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希望食品监督部门切实担负起保障食品安全的整治责任,进一步加大食品卫生法宣传力度,继续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巩固和深化食品专项打假斗争的成果,努力开创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相关内容:

公务员考试热点分析:食品安全标准不能削足适履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确保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的“破”与“立”

食品安全“城乡二元分割”

关于校车安全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关于校车安全管理与校车服务总体政策的衔接

一是,各方面普遍认为,尽量缩短学生上学距离,减少交通风险,是减少校车安全事故的源头性措施,应当切实贯彻《义务教育法》关于保障学生就近入学,以及设置寄宿制学校保障居住分散学生入学的规定。据此,征求意见稿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居住的学生的数量和分布状况等因素,制定、调整学校设置规划,保障学生就近入学或者在寄宿制学校入学,缩短上学距离,减少交通风险。(第三条第一款)

二是,许多意见认为,学生集体乘坐校车,交通风险过于集中,一旦发生事故,很可能造成大量未成年人伤亡。解决确需乘车上下学的学生的交通需求,应当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倡学生乘坐公交车辆上下学。为此,征求意见稿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公共交通,合理规划、设置公交线路和站点,为学生乘车上下学提供方便。(第三条第二款)

三是,不少意见提出,发展校车服务,离不开政府支持,但应明确支持的对象和重点。从我国国情出发,城市应保障就近入学和以公共交通为主解决学生交通需求,需由政府给予必要支持的主要应当是农村地区为居住分散学生提供的校车服务。征求意见稿规定:国家通过财政资助、税收优惠、鼓励社会捐赠等多种方式,支持农村地区为居住分散的学生提供校车服务。支持校车服务所需的财政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担,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支持校车服务的税收优惠办法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制定。(第三条第三款)

四是,根据各方面意见,对制定和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校车服务规划作了原则规定,明确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财政、教育行政等部门,按照保障安全、方便学生,明确范围、突出重点,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制定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校车服务总体规划和分阶段实施方案,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校车服务总体规划和分阶段实施方案,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校车服务的具体办法并组织实施。(第四条)

二、关于保障校车安全的主要制度、措施

一是明确校车安全管理体制,强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校车安全管理责任。征求意见稿规定,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校车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本级政府有关部门履行校车安全管理职责。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指导学校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并监督落实,审核校车使用申请和校车驾驶人资格申请,组织开展学校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等。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办理校车注册登记并核发校车标牌,审查校车驾驶人资格,查处校车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取缔上路行驶的非法校车,并配合教育部门组织开展学校安全宣传教育。交通运输、工业和信息化、产品质量监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校车安全管理的有关工作(第六条)。为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总体协调,征求意见稿还规定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公安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校车安全管理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校车安全管理中的重大事项,共同做好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第五条)。

二是明确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单位保障校车安全的责任。配备校车的学校和为学校提供校车服务的单位是保证校车安全的主体,应当对校车的安全负责。为此,征求意见稿规定:配备校车的学校和校车服务提供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校车的安全维护,定期对校车驾驶人进行安全教育,组织校车驾驶人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安全防范和急救知识(第十一条)。由校车服务提供单位提供校车服务的,学校应当与校车服务提供单位签订校车安全管理责任书,明确各自的安全管理责任,落实校车运营安全管理措施(第十二条)。使用校车的学校应当制定学生乘坐校车的安全守则,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学生乘坐校车安全,并对学生、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向学生讲解校车安全乘坐知识和校车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技能并定期组织演练(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二款)。同时,征求意见稿还规定,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义务,配合学校的校车安全管理工作,拒绝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车辆接送学生(第十三条第三款)。

三是建立健全校车安全标准体系,从源头上保障校车安全。征求意见稿规定:国家建立健全校车安全标准体系,校车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校车安全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按照保障安全、经济适用的要求,及时制定和修订完善;校车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保证所生产、改装的校车符合校车安全标准;不符合标准的,不得出厂销售。(第七条)

四是对校车使用实行许可制度,确保校车使用安全。校车的安全性能是保障其行驶安全的基础。针对实践中屡有发生的将安全性能不符合规定的车辆作为校车使用,造成严重安全隐患以至酿成重大安全事故的问题,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只有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等安全保障条件,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经审查合格,取得校车标牌的7座以上载客汽车,方可作为校车使用(第十四条)。并规定,禁止将未取得校车标牌的车辆作为校车使用,接送幼儿、小学生的校车应当是专用校车(第十八条)。为保证校车持续符合安全标准,征求意见稿还对校车的维护保养和定期检验等作了比一般客车更为严格的规定(第十九条、第二十一条)。

五是严格校车驾驶人的资格条件和驾驶行为规范。驾驶人的安全驾驶是保障校车安全的关键。鉴于校车乘坐对象的特殊性,征求意见稿对校车驾驶人规定了比一般车辆驾驶人更为严格的资格条件,只有符合规定条件,取得校车驾驶资格的,方可驾驶校车(第二十二条)。征求意见稿还对校车驾驶人的出车安全检查以及安全驾驶、文明驾驶的义务作了明确规定(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

六是强化校车通行的安全保障。征求意见稿规定:校车应当按照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审核确定的线路行驶,尽量避开急弯、陡坡、临崖、临水等危险路段;校车确需经过危险路段的,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设置警告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校车经过的道路出现不符合安全通行条件的状况或者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为保障校车通行和停靠安全,征求意见稿对校车享有的优先权作了规定,包括:交通警察遇运载学生的校车,应当指挥疏导校车优先通行;校车可以在公交专用车道以及其他禁止社会车辆通行但允许公交车辆通行的路段行驶;校车在道路上停车上下学生,后方车辆应当停车等待,不得超越(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一条)。征求意见稿还规定,校车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60公里,并对严禁校车超载作了重申规定(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

七是保障学生的乘车安全。乘坐校车的是未成年人,为保障他们的乘车安全,需要有专人全程照管。为此,征求意见稿规定:学校应当指派照管人员随校车全程照管乘车学生,并应定期对随车照管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组织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安全防范和急救知识(第三十六条)。随车照管人员的职责包括:引导、指挥学生有序上下车;发现驾驶人无校车驾驶资格,或者发现驾驶人饮酒、校车超载等明显妨碍行车安全情形的,制止校车开行并立即向学校负责人报告;清点乘车学生人数,确保乘车学生安全落座,确认车门关闭后方可示意驾驶人启动校车;制止学生在校车行驶过程中离开座位等危险行为;核实学生下车人数,确认乘车学生已经全部离车后,本人方可离车等(第三十七条)。征求意见稿还规定:校车的副驾驶座位不得安排学生乘坐;校车驾驶人不得在校车载有学生时给车辆加油,不得在校车发动机引擎熄灭前离开驾驶座位;校车行驶途中,除依法执行职务的交通警察外,不得允许与乘车学生无关的人员上车(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

八是明确法律责任,严格责任追究。为确保条例各项规定的严格执行,征求意见稿对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校车的,使用拼装、擅自改装或者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接送学生的,将未取得校车标牌的车辆作为校车使用的,学校或者校车服务提供单位不履行校车安全管理职责的,随车照管人员不履行本条例规定职责的,未取得校车驾驶资格驾驶校车的,校车超速、超载的,以及教育行政、公安、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校车安全管理职责的行为等,分别规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包括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规定,对违反本条例,造成校车安全事故的,依照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的法律、行政法规从重处罚。(第七章)

此外,征求意见稿规定,专用校车应当符合专用校车国家标准,接送幼儿、小学生的校车应当是专用校车。我国的专用小学生校车国家标准实施不久,幼儿专用校车国家标准正在抓紧制定,在条例施行后的一段时间内,专用校车的生产还不能满足需求。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征求意见稿在“附则”中规定了一个过渡期,即: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3年内,用于接送幼儿、小学生的专用校车不能满足需求的,可以根据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使用其他取得校车标牌的载客汽车(第五十九条)。

[本条例的其他各项规定在过渡期内都应执行。当前,校车安全问题再次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如何避免校车事故频频发生?发展校车有哪些模式?值得大家深思。

一 校车不规范是威胁学生安全的重要原因

对于发展校车,政府责任不可缺位。校车的运营需要多方面的资源,比如通过立法保证校车的路权,还需要制定一系列国家标准等,这些资源只有政府能够提供。加之,校车运营的利润较低,责任重大,更多的是公益服务性质,对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吸引力不大。所以,政府应该在校车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制定相关法规,监管日常运营,并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

对于校车的发展,政府应该承担主导责任,积极推动校车工程的实施,为普及校车提供资源,并对日常运营实施严格监管。政府还应推动相关立法,一方面让校车在行驶中享有一定“特权”,尽可能保证学生的安全,另一方面为监管校车运营提供依据。

关于校车的运营,目前有政府主导、企业主导、政企合作等多种模式,对于具体的运营,有些地方尝试成立专门的校车公司,或者通过招投标形式把校车运营委托给客运公司;办校车不能是单纯的“慈善工程”,在校车的运营中,政府应该以适当补贴弥补其利润的不足。激发企业办校车、办好校车的积极性,只有从根本上努力,校车的缺乏,校车服务等相关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当前校车安全该由哪个部门管,实践中,教育、公安、交通等各部门都沾边,可是责任没有明确界定,“都能管”可能就变成“都不管”。

很多学校不愿意办校车,主要是怕出了问题负不起责任。有的地方出了校车事故,就仅仅处分校长和教育部门的负责人,这是没有道理的。校车不是教育部门一个部门可以管的事情。校车是政府应该配套的义务教育基础资源,教育部门在其中只能起到一个配合的作用。这个问题需要由政府牵头,由发改委、交通、教育等部门互相配合,共同解决。因此,政府应该尽快把相关立法提上日程,通过立法来明确各方面权责。有了法律依据,校车的安全监管才能在实践中有法可依,公安部门、交通部门、教育部门的职责才能明晰,这样监管才能落到实处。比如说,公安部门要负起车辆和司机资质认证的责任,交通部门要负起交通运行监督的责任,教育部门要配合,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对校车安全进行监督。只有形成合力,才能安全发展。

所以解决校车问题,钱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观念问题,是把校车放在一个什么位置来考虑的问题。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各项配套措施也应跟上,如专门成立管理机构,推动立法等。如果认识不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只搞“一阵风”式的重视,校车安全问题依旧会刻不容缓,学生的生命健康更是无从保障。

坚持以人为本 保障校车安全

校车的“高危常态”正倒逼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温家宝总理在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预防和避免儿童各种意外伤害,特别要加强校园治安、消防安全和校车交通安全工作。要通过中央、地方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使校车成为学生安全的流动校舍,为孩子们建立起安全无忧的绿色通道。这充分表明儿童工作的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校车安全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发展为了人,满足人的需求,保障人的安全。校车事故的频发正呼吁保障孩子安全,优化校车服务的需求。同时,坚持以人为本,不仅包括“为了谁”,还包括“依靠谁”,发展依靠人,校车安全依靠人。因此,保障孩子安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依靠政府、学校、社会和大环境的共同努力来保障校车安全。

一、依靠政府,提高政府积极主动性,是保障校车安全的“关键点”。

现今出现的校车数量不足、质量不达标、事故隐患多等乱象背后,实是投资不够、立法空白、监管缺位等政府工作的不力。因此,根治“校车乱象”必须依靠政府:一要加强校车监管,对全国各类校车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问题校车应立即停运并及时整改,排除安全隐患,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二要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校车专项资金,划清学校、公司和家庭的职责,保障校车的配备、标准和运营的长效性;三要加快《校车安全条例》法规的出台,把各种校车安全因素,比如校车质量标准、校车司机技能、校车安全权责等纳入法制轨道并及时落实到位,确保学生的特殊保护权利,为孩子建造安全无忧的绿色通道。

二、依靠学校,提高学校安全责任意识,是保障校车安全的“着力点”。

随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及城市择校风气蔓延,孩子上学路越来越远,校车自然成为人们渴求的教育资源,进而向学校提出了巨大的资金要求,然而,部分学校资历较差,尤其是私立幼儿园加之利益的驱使更是可省则省,进一步导致车辆质量和司机素质的底下,加大校车安全隐患。因此,清除校车的“高危常态”,必须依靠学校:一要提高私人办学门槛,把校车纳入办校必备条件,提高学校的硬件条件要求;二要加大学校和司机的校车安全责任,学生乘车实行校长负责制和教师随车制,并明确校长、随车教师和司机的权责,做到接送工作定线、定车、定位、定时,确保校车不超载、不超速,遵守行车规则;三要定期举办师生乘车安全教育,并适时进行各种预案演练和考核,使学生认识到问题校车的危害和隐患,自觉抵制和遵守交通秩序。

三、依靠社会,提高社会行车文明素质,是保障校车安全的“制高点”。

校车也是车,是车就要在路上跑,就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现今道路建设与汽车发展矛盾的加剧引起交通行为秩序混乱,这很大程度的加大了校车安全隐患。同时,部分有条件的家庭对校车的不信任而私家车专接送或打的上下学,使上下学时间学校周围成为严重交通拥堵点,从而与安全隐患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保障校车安全行驶,社会责无旁贷,必须依靠社会共建文明行车环境,全社会养成遵守交通规则和礼让、信任校车的习惯,不仅有利于保障校车安全,还有利于避免汽车资源的浪费、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和减少家长接送子女时间,进而更有利于减少全社会的交通事故,促进和谐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更进一步讲,校车虽是我国的大问题,但校车只是一个硬件,更重要的是还要有个相适应的环境,全民关心教育,关爱孩子,关注健康的氛围。光有车没有一个关心孩子,重视教育,学生优先的育人为本大环境,那么那些载着学生的校车终究会让人担心,让人揪心。

职业教育心得职业教育心得体会篇三

——职业教育特色经验荟萃

一、建立传承基地,打造民族职教品牌

“多年来,我们虽然在民族文化教育方面不遗余力,但还是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黔江职教中心负责人表示,最大的难题是缺乏具备特殊艺术才能的师资力量。

比如当地有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溪号子,学校就只能聘请一些老艺人来授课。令人担忧的是,由于传承不到位,除开这些老艺人,很难再找到其他拥有这一技能的人,这极易造成文化遗产的遗失。

为此,黔江职教中心专门成立了民族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组建了艺术团,着力打造民族文化传承基地。

目前,黔江职教中心已经就南溪号子、民族乐器葫芦丝等10多个民族文化遗产制定了专门的普及推广方案。

同时,每年选派5名专业人员到高校、研究机构或民间工艺作坊培训学习;聘请10余名在武陵山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族文化专家组成专家指导小组,长期指导民族文化建设工作等。

“我们相信,通过努力,该区域的民族文化必将与黔江职业教育更加紧密地融合,成为全国民族职业教育的品牌之一。”该负责人如是说。

二、订单式培养人才,打造企业特色班级

在学校的教学大楼和实训大楼内,可以见到一些教室外墙上贴着“雅戈尔班”、“七匹狼班”、“荣誉酒店班”等特定标签。在这些班级,相关企业会派出负责人前来授课,使学生提前了解企业文化,并为学生提供赴企业培训实习的机会。

三、“‘基地+企业’,‘+’是政府”

我将平桥区开展的免费职业教育和免费技能培训归纳为“基地+企业”,“+”是政府。政府就是要给基地和企业搭起一座桥梁,实践证明这是校企合作的有效形式。我认为,发展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要解决就业问题,最需 要就业的或者说最需要有一份稳定工作的是农村的贫困人口,是城市里的零就业家庭。他们最需要就业,但是又难以就业,因为他们没有技能,就需要我们通过培训来提高他们的技能,这就是我们办职业教育的初衷。

正因为这样,职业教育要免费,因为针对的是弱势群体和家庭。河南提出了一个目标,要把人口大省变成人力资源大省,并且要建设人才强省。首要的任 务一是应当实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二是应当提高劳动者技能,提高农民的技能。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省里把免费职业教育写入河南省的“十二五”规划当中,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在平桥大力发展职教的信心。我们谈职业教育,就要看看现有的职业教育都有哪些不足。第一,我们现在很多职业教育的学校还是在走普通高中的路子。第二,现在没有走应试路子的职业教育一缺设备,二缺师资。职校或基地很多都是用淘汰的设备,三流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能行吗?肯定不行!

而我们这种模式,就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企业现在培训的就是自己的工人,所以他舍得投资买设备,他愿意把最优秀的技工、工程师派来培训。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企业直接进基地、建车间、投设备来培训他们自己的员工。

免费解决了入校的问题,学生愿意来上职高,失业者愿意来参加培训。校企合作解决了出路的问题。

四、北京首个校企联盟成立 师生进企业员工能教学

5月3日,北京市粮食局与联想集团等8家企业的校企联盟协议签约。今后北京市粮食局下属的北京市经济管理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均可免费在8家企业上学工作,而8家企业的负责人和员工也将进入学校授课。通过此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

北京市粮食局局长、党组书记李广禄表示,这是双方人才培养的一种创新思维,一方面培养出高素质、强技能、更能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一方面使教学、实训融为一体,将教育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力支撑。学校负责人表示,通过校企合作能为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提供更多深层次实践机会,为教学服务于企业提供更宽广的平台,推动 中等职业教育创造性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五、提高人才质量 增强发展后劲

当前,经济发展方式向内生型增长转变,对科技创新、人才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重庆市职业教育部署了增强服务能力、推进产教结合、加强社区教育等八大重点工作,把提高人才质量放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

“要坚持德育首位,培养德技双馨技能人才。”赵为粮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角度提出了要求。他表示,职业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成才”,更要使学生“成人”,要培养具有良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的学生。

“提高人才质量,还必须在打造职业院校优质、特色上下功夫。”据重庆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2年重庆市将重点打造10所重点中职学校进入第3批全国示范中职项目学校,使全市累计增加到30所示范项目建设学校。同时重庆市还将加大实训基地建设投入,进一步改革职业教育基础环境,着力推进3个公共实训基地,10个区域性、开放式综合实训基地和40个专业性实训基地及技能教室建设。

此外,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重庆市还将加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沟通,积极实施中职毕业生通过技能考试或择优推荐方式直接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的制度,今后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高等职业院校继续学习的比例将逐步扩大至30%。

六、江苏将投入千万元建省级职教技能教学研究基地

记者从江苏省教育厅获悉,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15所学校,日前获批正式启动该省首批省级职业教育技能教学研究基地建设。

为了保证职业教育技能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江苏今年将投入专项资金1000万元,今后逐年增加。据介绍,省级职业教育技能教学研究基地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国内外有关行业、专业最新理论、最新信息、最新技术等情况,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开展职业教育技能教学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培养培训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中技能精英,推广技能教学研究成果等。

七、深圳首个职校名师工作室“卓良福名师工作室”挂牌

以广东省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部副部长卓良福命名的“卓良福名师工作室”日前挂牌成立,这是深圳市教育局确定的首批名师工作室名单中唯一一所职业学校的工作室。工作室成立后将发挥名师的骨干、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深圳市数控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全国职业院校现代制造技术大赛总裁判长金福吉、广东省数控指导委员会主任宋小春、全国数控大赛裁判长王寒里、深圳市模具制造杂志社主编杜贵军、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校数控专业带头人艾雄等5人受聘为工作室指导专家。

据介绍,卓良福名师工作室将以教师专业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培训为重点,整合资源、高端引领、团队培养、整体提升,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配置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名师队伍。工作室将凭借技能大赛、教学研究、专家资源等平台,提高数控专业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在指导专家和支持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力争3年内培养8位骨干教师成为名师、2位名师成为专家;在项目课程的整理与开发方面,3年内争取开发市级项目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网络课程2门。

八、广西试点“2+3”五年制高职教育(普通专科)

广西2011年进行“2+3”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普通专科)试点,即学生前2年参与中等职业教育学习,学习成绩合格后升入试点高校,由试点高校实施后3年高等教育。

“2+3”形式教育将主要从参加中考的考生中录取新生。学校招生工作由中等职业学校负责,合作办学的高职(高专)院校指导。参与“2+3”形式教育的学生当年秋季入学,双方学校在新生录取登记表上盖章。“2+3”形式教育前2年,学生享受中职教育国家助学金、农村困难学生免学费等政策。学生完成2年中等职业教育后,如果成绩不符合高校对中职升高职的有关规定,或者学生不考虑进入对口高职院校继续深造,必须读完中职第3年才准予发放中职毕业证。

职业教育心得职业教育心得体会篇四

教育对当今社会来说是重中之重,良好的教育影响着的不只是下一代哦。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的职业教育励志标语供大家参考。

1、学会技能和本领,成为社会有用人才。

2、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3、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4、只要上下齐努力,一定可以创奇迹。

5、重教兴学,国运兴昌!

6、全社会都应关心和支持教育!

7、社会发展,教育先行,教育振兴,全民有责!

8、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

9、教育改变命运,智慧引领辉煌!

10、大力营造发展教育的社会氛围!

11、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大发展!

1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13、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14、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16、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

17、树立终身教育观念,构建社区教育体系,创建现代化教育体系。

18、举全市之力,创教育强市!

19、大力推进职业教育,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专!

20、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

21、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22、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学习型城区创建。

23、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24、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5、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使社会和谐发展。

26、发展成人教育,推进社区教育,创建学习型城镇。

27、发挥成校教育服务功能,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28、学习改变命运,教育决定未来,成就未来!

29、终身教育是一件全党、全民、全社会的事业。

30、国家具有学习力,才有竞争力;民族具有学习力,才有生命力。

职业教育心得职业教育心得体会篇五

今年国务院、省政府相继召开了规模和规格都前所未有的职教工作会议。下面,我就学习贯彻全国、全省职教工作会议精神以及落实相关文件要求先讲三点意见。

一、学习贯彻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和相关文件精神要把握三个重点

今年6月23至24日,国务院在时隔9年后再次召开的全国职教工作会议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领导重视和会议规模、规格前所未有。作出指示,在会前接见与会全体代表并发表讲话,刘延东副和马凯副在会上作了讲话,电视电话会一直开到了有条件的县区,全国有几万人同时在线参加了会议。二是改革力度前所未有。会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配套这个决定,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改革措施。三是部门协作前所未有。参加会议的中央国家机关、行业组织60个,体现了职业教育发展涉及面广、离不开社会各方面支持、帮助和参与。会议提出“到20xx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要抓住三个重点是:第一,要深刻领会习的重要指示。习的重要指示包括一个论断五项部署。一个论断是,对于职业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五项部署是:一是明确了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习讲,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二是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任务,就是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三是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就是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四是明确了职业教育的支持重点,就是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努力地让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五是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总之,习这个指示一方面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出了具体的任务要求,另一方面对各级党委政府,对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帮助参与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他的重要指示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

第二,要全面落实的重要讲话精神。强调指出,职业教育大有可为,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要让千千万万拥有较强动手和服务能力的人才进入劳动大军,使“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使中国服务塑造新优势、迈上新台阶。要用改革的办法把职业教育办好做大。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作用,既要加大政府支持,又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更多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要走校企结合、产结融合、突出实战和应用的办学路子,依托企业、贴近需求,建设和加强教学实训基地,打造具有鲜明职教特点、教练型的师资队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采取各种措施,关心和帮助职业教育工作者,推动社会各方形成合力,让现代职业教育助推经济社会取得更大更好发展。

第三,要准确把握《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创新举措。一是《决定》对职业教育的培养层次进行了进一步界定。职业教育将包括高中、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几个阶段,要建立与职业教育特点相符合的学位制度,要强化技术技能积累作用,到20xx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将达到2350万人,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为1480万人,接受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学生达到一定规模。二是《决定》首次提出企业要发挥“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并将以政府购买服务或税收优惠等方式给予支持。要求规模以上企业要有机构或人员实施职工教育培训、对接职业院校,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的情况要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三是《决定》提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决定》还从根本保障机制上强调了各级政府的投入职责,要求各级政府建立与办学规模和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依法制定并落实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或公用经费标准,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建立职业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制度、审计监督公告制度、预决算公开制度,从根本上扭转一些地方不重视职业教育的状况。四是《决定》明确要通过招生、评价、投入等机制,引导一批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

二、贯彻落实全省职教工作会议和相关文件精神要把握三个关键点

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于9月19日在成都召开。省长魏宏作了重要讲话。会议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着力提升职教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深化多元办学格局,推动四川由“职教大省”向“职教强省”迈进。会前,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四川省现代职业教育建设体系规划(20xx—20xx年)》。

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要把握的三个关键点是:第一,要深刻领会魏宏省长的五个要求。魏宏省长就如何推动我省由“职教大省”向“职教强省”迈进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根本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现实举措。二是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施好中等职业教育巩固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和中高职教育衔接推进等三个计划,研究制定应用型人才对口贯通培养的实施办法,形成多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灵活学习制度,面向劳动者广泛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三是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提升职教人才培养质量。四是要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健全企业参与制度,支持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努力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办学格局。五是要更好发挥政府在职教发展中的作用,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管理等手段引导各种要素参与和服务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二,要准确把握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三亮点。一是职教学生就业竞争力极大增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的全面融合发展,有助于职教生提高求职竞争力。二是民企托管公办职校有了制度保障。支持社会力量以购买、承租、委托管理等方式改造办学活力不足的公办职业院校,探索所有制不同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支持独资、合资、合作举办民办职业院校,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三是支持中职学校在编制总数10%内自主聘用具有相应专业职业资格的专业技能人才任教,在中职学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增加中职学校特级教师评选比例。

第三,要准确把握《四川省现代职业教育建设体系规划(20xx—20xx年)》三举措。一是加大高职院校招收中职生比例,打破人才培养的“天花板”。要逐年加大高职院校招收中职学生的比例,力争用3年时间,引导200个本科专业(群),50个二级本科院系、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开展转型发展试点,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到20xx年,初步形成应用技术类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和高等学校分类体系。二是打破部门界限组建职教集团,搭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在招生、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上互通,并探索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互认学分,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职业院校要与行业、企业、区域甚至国外企业、院校之间搭建立交桥,组建职教集团,形成产教融合、专业对接产业,课堂对接车间的办学模式、育人模式,争取到20xx年,职教集团基本覆盖全省职业院校、主要行业产业以及大中型企业。三是提升学历和职业资格证层次,让学生们拥有了就业的“铁饭碗”。积极推进专业学位课程实践考核与有关职(执)业资格考试互认,专业学位证书与职(执)业资格证书颁发结合,专业学位教育与职(执)业准入制度有机衔接,为职教学生打造打不破的“铁饭碗”。

三、推进我市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要做到六个“加快”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我市职业教育按照“集团办学、特色发展、园区引领”发展模式取得了可喜成绩,校企合作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家重点职业学校数、重点专业数居全省前列,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本周二市政府六届7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实施意见》、《广元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xx-20xx年)》和《关于促进我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作的意见》三个文件,王菲市长在会上强调指出,我市职业教育发展定位、立意要高,既要着眼于市内产业,也要着眼于国内国际,要打造全国知名的我市职业教育品牌。后面,王市长还要作重要讲话。贯彻落实好三个文件精神,要做到六个“加快”。

一是加快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优化。根据区域产业发展、学龄人口分布、城镇化进程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需要,统筹规划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通过兼并、托管、合作、整合等形式,做大做强优质学校,重点建设好6所国家级中等职业学校,3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着力打造成在川北具有影响力的品牌职业学校;对定位不明、质量较低的学校实行调整改造或兼并重组。

二是加快构建高职院校区域布局结构体系。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区域内形成以电子信息、健康养生和幼儿小学师资教育为主的高职院校布局,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加强川北幼专建设,确保20xx年验收合格;推进委市共建,支持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到20xx年建成省级示范高职院校;新建一所以康养产业为主的职业技术学院;力争在20xx年前办成一所本科职业院校。加快市城区城北和宝昭区域教育园区建设。

三是加快构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沟通体系。加大高中阶段招生的调控力度,强化对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的统筹领导,扩大职业教育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培训的规模。严格执行普通高中招生“三限”规定,确保招生规模职普比例在45:55以上。建立职业教育招生考评奖惩机制,建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双向沟通桥梁,将职业教育内容融入义务教育劳动技术课程,将职业生涯规划内容融入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学校课程,为学生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信息。积极促进普通初中、普通高中学校学生有序分流。探索建设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的综合高中。

四是加快构建劳动者职业培训体系。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和培训项目,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统筹县域内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源,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充分发挥各职业院校培训资源,面向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农民工、残疾人、失业人员、退役士兵、企业职工等群体广泛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建立有利于全体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灵活学习制度,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推进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五是加快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搞好全员培训,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职业教育管理人才队伍和一批学科与专业带头人,推进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实行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任专兼职教师政策,中职学校在编制总数10%内自主聘用具有相应专业职业资格的专业技能人才任教。到20xx年,有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60%以上。

六是加快推动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深度合作。市上建立了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成员单位职责,各成员单位要认真落实各自职责,各县区要建立相应机制,统筹好区域内职业教育布局和规模,与产业发展、社会需求有效对接。制定促进校企合作、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具体政策,推动企业依法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创新校企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建立健全行业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和公示机制,建立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就业状况定期发布制度。

同志们,职业教育一头是教育、一头是产业,具有鲜明的跨界性,发展职业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树立“抓职教就是抓经济、抓职教也是抓发展、抓职教又是抓民生,抓职教就是促就业”的意识,统筹规划、政策、资源,改变政出多门、各自为战的现象,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落实责任,抢抓机遇,改革创新,真抓实干,推动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迈上新的台阶,为建设“美丽广元、幸福家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职业教育心得职业教育心得体会篇六

1、组织学生开展了“走进企业,感受职场”活动

5月__日,学校组织30余名学生前往重庆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和平物流中心,体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了解企业文化、岗位环境和用工需求等信息。在工程师的讲解下,参观学生了解产品的运送、流通过程,亲身体验企业的运作模式。通过组织学生走进企业现场体验,搭建学生与企业、理论与实际沟通的平台,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感悟职业和行业,在与企业人士的对话中解惑思辨,使其毕业后迅速适应企业的要求。

2、优秀毕业生就业事迹宣传

5月__日,学校邀请__级杨宜和陈丽平两名优秀毕业生返校,与在校生进行交流互动,分享她们毕业后的经验所得,让在校生对就业不再惶恐茫然,对学业更加充满信心。

3、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邀请西南大学心理健康学著名教授来我校进行心理健康专题讲座,通过讲座,全体师生受益匪浅,更加认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特别是结合此次讲座,活动周期间,学校举办了创意作品大赛,同学们尽展其能,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4、青春、校园主题演讲

5月__日——5月__日,组织在校学生举办了“梦起校园”演讲比赛,充分展示学生活力与风采。

5、利用各种媒体对我校职业教育活动周开展情况进行宣传。

在活动周开展期间,重庆电视台来我校进行了宣传视频的录制,对我校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报道。学校也开通了公众号,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

通过本次活动周,进一步宣传了我校办学特色,办学优势,扩大了职业学校在社会中的影响力;通过联合办学,校企合作,拓宽了我校办学渠道,毕业生找到了就业窗口。

职业教育心得职业教育心得体会篇七

[论文摘要]19世纪中后期兴起的赠地学院开创了美国高等农业教育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新纪元,也是美国著名教育政策法规的成功范例之一。研究和探索这一成功范例及其对美国高等农业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对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与借鉴。

[论文关键词]赠地学院美国高等农业教育职业教育

1.农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

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人民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812年以后,美国人口数量由于移民的大量迁入而急剧增加,疆域不断扩大,国内外对棉花、烟草、玉米等农产品的需求量大增。但这一时期美国的农业生产非常落后,美国历史学家在说明这一时期美国农业的发展状况时尖锐指出:“19世纪初叶(美国)殖民者在粮食种植、收割和脱粒技术方面比《圣经》时代好不了多少”。①当时掌握实用农业技术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欧各国,耕种还普遍使用人力、畜力等简单的机械,严重地制约了美国农业的健康发展。当时,由于“西进运动”的兴起,农业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迫切需要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采用新的农业机械和实用农业技术,以便大幅度提高农业的产量和效益,推动美国经济健康发展。

2.高等教育扩张的需要

1860年以前,美国264所院校中,私立大学有247所之多,但无论是美国东部早期欧洲移民所建的大学,还是建国后新建的教派学院和非教派学院,大多与社会现实脱节,不能培养实用的人才,远离社会,超然世外,可以说是社会生活中的“一潭死水”。即使到了1862年,学院数量少、学科分散、影响面小,且没有一所学院能够培养合格的农艺师、机械工或商人,难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为此,许多有识之士呼吁联邦政府改革传统高等教育,采取有效措施资助各州创建新型的、面向产业阶级的、收费低廉的高等院校,“这种新式大学比起旧式大学,更着重于实用的目的——发展农业及工艺教育,培育美国资本主义急剧发展时期所需要的专门人才”。②教育史家特纳()和国会议员莫雷尔(justinsmithmorrill)则是那时呼吁联邦政府创办这种新型技术学院的先驱人物。

3.文化传统的影响

考察赠地学院产生的原因,除了经济影响,文化传统对教育的作用也不可小视。滕大春在《美国教育史》中指出,正是“富有特色的美国文化为新型的美国教育奠定了基础”。美国文化传统中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多样性的特点以及不断创新的精神等都影响着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对赠地学院的产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美国建国后,实用主义逐渐被国民所接受,进而深入到国家的政治、经济、道德和教育等领域,成为其民族精神和社会心理形成的思想源泉。高等教育则表现为反对欧洲传统的教育观和知识观,奉行民主、自由、多元的实用主义哲学;把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出注重实干、不尚空谈的特性。正是这些新生国家精神与实用主义价值取向,使得高等教育在较短时间内发展迅速,形成了独具美国特色的赠地学院。

与欧洲大陆的国家相比,美国历史较短,缺少漫长而沉重历史传统的束缚,在制度上拥有较大的灵活性,变革和创新就更容易实现。与固守传统、反对变革的欧洲不同,美国人崇尚进取、追求创新。恩格斯写道:“美国是一个新世界,‘新’不仅是就发现它的时间而言,而且是就它的一切制度而言;这个新世界由于藐视一切继承的和传统的东西而远远超过了我们这些旧式的、沉睡的欧洲……在美国,一切都应该是新的,一切都应该是合理的,一切都应该是实际的。”正是这种勇于创新的传统,使得美国高等教育在短时间内迅速超越了其他各国,探索出赠地学院这种独具美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模式。

4.《莫雷尔法》的直接推动

莫雷尔是美国佛蒙特州的众议员(1855~1867年)和参议员(1867~1898年)。在系统考察联邦政府通过赠地资助各州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莫雷尔于1850年向国会提交了一项议案,建议联邦政府以赠予各州联邦公地的方式来鼓励每个州建立至少一所新型大学。这样的大学讲授“农业和机械工艺……以便提高产业阶级的通才教育和实用教育,也应开设其他科目,包括军事战术课程”。该法被称为《莫雷尔土地赠予法》,简称为《莫雷尔法》(morrilact)。

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该法,规定:第一,联邦政府在每个州至少资助一所高等院校从事农业和机械工程教育;第二,按照1860年国会规定的议员分配名额,联邦政府根据各州的议员数,按每个议员3万英亩的标准向各州赠予国有土地或等额的土地期票;第三,出售这些土地的收入,10%用于购买校址用地,其余用于设立捐赠基金,其利息不得低于5%;第四,这笔捐赠基金如果5年内未能用于兴办上述学院,须全部退还给政府。凡是依照该法建立的学院就叫做赠地学院(landgrantedcollege)。1890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第二个《莫雷尔法》,该法规定:联邦政府对依靠联邦赠拨土地建立起来的赠地学院提供年度拨款,以保证这些新型的技术学院具有充足的财力得以正常运行。两个法规的颁布掀起了大规模的赠地学院运动。联邦政府共建立了69所赠地学院并资助一些大学推行农业和机械工业教育,大大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目前,著名的康奈尔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都是在赠地学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模式灵活多样,适应发展需要

1862年以后,绝大多数州按要求相继建立起农业和机械工程学院,也有的州把赠地资金用于改造老大学,开展农业和机械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根据《莫雷尔法》的规定,凡接受赠地的高等院校的学生,无论哪个专业,都必须接受农业教育,学生们只有学习一些农业知识才能领到毕业证书。因此,老大学增设农业系,讲授农业化学、农业机械、土壤分析、园艺学、昆虫学等。1875年,堪萨斯州赠地学院开设的课程包括农庄、养殖场、木工、家具制造、造车、漆工、铸工、制衣及雕刻,也开设电报学、铜板印刷、照相术等课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赠地学院在教学方法上也表现出较大的灵活性,在教学之余经常组织各种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寒暑假参加生产实践。此外,赠地学院教学期可长可短,不仅开设正规班,还为社区居民开设补习班,也向妇女开放。1890年通过的第二个《莫雷尔法》规定,南部17州必须革除歧视黑人的积习,黑人也拥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否则要为黑人设置水平相同的农工学院。

赠地学院除了给大学生授课外,还加强研究种子改良、研造肥料和机械化农具,并通过农业实验站,加强农技推广。农技推广工作是政府扶持和支持农业发展职责之一,由联邦、州和县农业推广站组成农技推广体系。推广内容包括农业技术服务、家政和四健会(四健会也称4-h俱乐部,是美国农业部的农业合作推广体系所管理的一个非营利性青年组织,创立于1902年,其使命是“让青年人在青春时期尽可能地发展他的潜力”,“四健”代表健全头脑、健全心胸、健全双手、健全身体)。农业技术服务组织成年男子学习最新的农业技术知识,推广新良种、新耕作方法和其他先进技术;家政则组织妇女学习编织、料理家务、美化环境等;四健会组织青少年学习和实验有关农业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对农业科技和生产活动的兴趣。在科技推广服务中,政府与赠地学院建立了密切合作机制,从科学研究、应用开发、情报传播、项目审定到基层的技术服务和实践指导,赠地学院都发挥了主要作用。

2.培养农业技术人才

3.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

赠地学院根据所在州的实际需要,广泛开展实用性科学研究,及时有效地解决所在州各类企业面临的实际技术问题。美国国会1887年颁布的《海奇法》规定,每个州在赠地学院领导下建立农业实验站,进行农业科学原理及应用方面的研究与实验。实验站还设立分站、实验农场及各种研究中心、研究室,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回答农民提出的各种问题。研究项目以与本州农业生产有关的应用研究为主,如佛罗里达菠萝的病虫害与改良问题、得克萨斯牛群的喂养问题、路易斯安娜甘蔗的新品种培育问题等等。由于实验站是政府资助的,因此其研究成果向所有的农场主公开,免费向农场主提供最新的科技成果。这对促进美国科技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研究成果使每年农产品的价值有了千百亿元的增加。

美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突出特点是从法制上建立了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结构体系。1914年国会通过了《史密斯和勒沃尔法》,即《合作推广法》,要求各州立大学建立农业推广中心,由州立大学代表政府负责农业推广工作。这一法规的执行奠定了延续至今的美国赠地学院教学、科研、推广三位一体合作推广体系的基础。到1920年,美国已经建立了一个相当完整而庞大的农业教育、研究与推广体系,组织机构包括联邦、州、县三级的农业推广站和实验站。

赠地学院根据地方工农业和公众事务的实际需要,设立一些“短期课程”,推广农业科技与机械工艺知识,建立农业实验站,提供各种社会服务,开创了高等教育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新风。

20世纪初,曾建立在赠地学院基础上的威斯康星大学所开展的社会服务工作给州政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它的“巴布科克测试法”一项科研成果就为州的牛奶加工业节省了数亿美元。该校校长范海斯(e)在概括“威斯康星思想”(wisconsinideal)时指出:“州立大学的生命力在于它和州的紧密关系中,州需要大学来服务,大学对州负有特殊的责任。教育全州男女公民是州立大学的任务,州立大学还应促成对本州发展有密切关系的知识的迅速成长。州立大学教师应用其学识专长为州做出贡献,并把知识普及于全州人民。”①“威斯康星思想”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可以作为大学真正与生产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被正式确定为继教学与科研之后的第三项主要社会职能的标志。从此,大学不仅为社区普及农业科学知识,也提供有关卫生、经济、管理与教育等方面的咨询,真正成为州的“智囊”。

首先,开创了政府以法律手段调控高等教育发展的先河,成为政府干预高等教育发展的范例。《莫雷尔法》的颁布打破了联邦政府不过问教育的传统,联邦政府通过赠地、拨款的方式向州提供资助,各州根据具体情况结合联邦政府的指令创立适合本地区特点的赠地学院。重要的是,它把美国联邦政府根据当时具体情况制定的优先发展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政策和措施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通过教育立法确定联邦政府教育投资的目的、任务、重点范围,既保证政府教育政策的权威性和连续性,又调动各州投资创办具有地方特色高等教育的积极性。这在当时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创举,成为美国调动地方分权干预高等教育的范例,对后来美国乃至整个世界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加快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开拓了高等教育的服务职能。赠地学院的建立实现了美国高等教育制度和教育结构的重大调整与改革,使教育开始全面适应迅速扩展中的经济需要,提高了科学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地位,改变了教育为少数人所垄断的局面,扩大了黑人、妇女以及退伍军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教育面向大众和平民,从根本上使美国高等教育与欧洲“精英型”高等教育决裂,走上了民主化、大众化、实用化的道路。

最后,赠地学院使美国高等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发生了重大改变。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开始与社会的生产、生活实际需要密切联系,社会服务观念逐渐成长为美国高等教育继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之外的又一重要职能。赠地学院改变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结构与规模。在《莫雷尔法》颁布的18年时间里,美国政府通过赠地、建州立大学的形式使得美国的高校由法规颁布当年的9所增至500多所。曾一度被人讥为“放牛娃学院”的赠地学院提供了一种耗资较少、收费低廉的高等教育,使高等教育开始向低收入家庭的青年开放,标志着古典的精英高等教育已逐步让位于以应用技术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1900年,美国高等学校的数量增加了20倍,大学生人数增加了47倍。每万人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为31.4人,而欧洲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德国当时每万人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仅有8.3人。在《莫雷尔法》的影响和赠地学院的开拓之下,美国高等教育在19世纪下半叶获得长足的发展,美国一跃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莫雷尔为此也被誉为美国“农业院校之父”。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13亿多人口中9亿在农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我国高职教育存在一个奇怪现象,那就是高职教育并不重视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大部分高职教育只针对第二特别是第三产业,或者说是针对一些具体的行业,似乎一沾上“农”字,地位本来就不高的高职就更难生存了。美国赠地学院及其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高职教育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经验和启示。

1.加强农业教育立法,为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美国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也一直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美国联邦政府于1862年颁布的《莫雷尔法》可以看作是第一个职业教育法。此后,美国政府又相继制定了多部与农业技术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极大地强化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干预,使农业技术与职业教育在政策的导向作用下,朝政府设计的方向发展。美国政府的每一项法规,都配有经费支持,美国的农业职业教育也从中获得了巨大的支持。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农民职业教育法,仅有与之相关的《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我们可以吸取美国《莫雷尔法》创建赠地学院、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成功经验,重视职业教育立法工作,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用法律的手段调控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2.改革现有的农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形成灵活、多元的培训模式

赠地学院的创立促进了各类型大学间的竞争,各类院校为了求得联邦政府的资助,不得不改变以往偏重基础理论的学术性课程,使之更接近社会现实,实用性更强;各院校间的竞争使大学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各自的特色也更加鲜明。

我国的高等院校可根据当地、本校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开设专业,突出特色,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技术型专业人才。另外,我国的农民职业教育局限于政府出资、政府办学、政府管理。对此,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形成“国家、地方政府主导,行业、企业、社区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办学主体格局,尽可能将农民职业教育的经费由政府、行业、企业、社区和学员分摊,促进现行的农民职业教育体制有效运作。

目前,我国农民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基本上围绕农业(包括种植、养殖)技术的培训、推广而开展,对其他产业相关技术的培训相对较少。在美国,除了公立职业学校开展相关产业的技术培训外,政府还积极鼓励各部门、行业、私人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职业教育,注重在农村广泛开办各种形式的农业培训班,利用冬季或农闲对农民进行系统培训。全美有5万多个农民俱乐部,帮助青年农民学习各种专业技术、制定生产计划、提高经营管理能力。

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我国农民职业教育有必要在教学内容体系上做出重大调整,适当提供非农产业类职业技术的培训与教育,注意对农民经营管理知识、市场意识、生态意识以及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内容的教育,注意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调整,并与当地的行业企业发展和经济地理特点相结合,办出适应当地经济发展,为农民服务的新型农民职业教育。

4.加大政府的财政支持与投资力度

美国赠地学院创建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国家对农业高职教育的先期投入。美国政府通过捐赠土地或直接拨款等措施来促使农业高职教育的兴办和发展。美国联邦政府出台的每一部有关职业教育的法规,都有一部分内容规定配套专项经费。20世纪60年代后,为开发经济教育水平落后的阿巴拉契亚地区,政府通过了《地方重新开发法》,在这一地区实施了上千个职业教育项目,拨款达3.3亿美元。

我国应借鉴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如政府直接拨款,在接近农村的县市建立农业高职学校,或在已有的高职院校内投资兴办农学系和农技专业。劳动部门应和其他相关部门配合,加大农民职业教育补贴,扩大免费职业教育的对象,创造、推广行之有效的教育投入形式,变就业援助为教育资助;还要注重多方面筹集经费,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局面;加大对农民职业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促进基础设施的完备化。

职业教育心得职业教育心得体会篇八

一、同全区对照通过对照全区各校的抽考成绩其结果令人吃惊,五年级语文、数学在全区都排在最后,六年级语文、数学在全区都排在倒数第二。充分说明我校的教学质量在某种意义上讲存在很大问题,要引起重视。

二、这次抽考失利的原因

1、学校教师老年化、知识陈旧,缺乏上进心和竞争力。

2、抽考的两个年级历年来的任课教师基本上每年在换,没有固定,大多数靠外援,责任心淡薄。

3、近几年学校搞建设,管理人员和分管领导精力分散,对教学质量的管理松懈,抓管理不能持之以恒,面情观点严重。

4、应付检查花去很大精力,语文、数学课时相对偏少,(数学每天只有一节)设想一下最后的结果是可想而知。

5、教师激励机制空缺,老师工作好坏一个样。

6、学生自身和家庭也存在一定原因,有的家长甚至不清楚自己孩子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是谁。

三、今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在教学研究上的主要工作思路

1、在全乡范围内进一步整合教师资源,特别是要选拔培养好紧缺科目的教师。同时向林区教育局提出报告,申请调配年轻教师。

2、充分利用好“网上神农架教育”这个平台,发挥网络的教研的作用,利用网络教研来教师提高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进一步加大对常规教学工作的管理。把抓常规教学放在首位,克服私心杂念和人情观。

4、结合学科教研的主方向,抓好学科教学与研究工作。

语文学科要通过大量课外阅读和改进作文教学来培养学生能力以及语言积累;数学学科要重视旧知的疏通与整理,及时复习、反馈; 英语科要强化听力训练,确保以培养学生听说能力为主,兼顾读写能力的培养。

5、下学期开学后,校委会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激励机制方案,力争在教学质量上打一个翻身仗。

职业教育心得职业教育心得体会篇九

节后上班第一天召开全体干部会议,基本上已经成为咱们局的惯例。它既是集中归位、调整状态的收心会,又是打气鼓劲、开始工作的动员会。经过了假期,大家的身心得到了休息、休整,希望大家能以信心百倍、充满活力的状态迅速投入到新年的工作中,抢抓时间,务实创新,扎实工作,为今年各项工作任务开好局、起好步。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收假收心,立即进入工作状态

一是拼劲。困难面前勇者胜。**年我们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必须发扬“勇往直前、顽强拼搏”的精神,稍有松动,就可能导致进度滞后、标准降低。所以,一定要有“拼命三郎”的精神,工作态度上要不怕千辛万苦,要锲而不舍,工作方法上要千方百计,要“挤”要“钻”,确保把目标变为现实。

二是闯劲。只有敢闯才有出路。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和劲,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要善于运用灵活的办法、创新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和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是狠劲。工作的圆满完成还要“严”字当头,敢于较真,在工作落实的各个环节上要动真的、来实的,碰硬的,在工作标准的把握上要严要求、抠尺度、不松口,在工作责任的担当上要敢于带头、勇于担责、赏罚分明。

四是韧劲。完成全年的工作,除了决心大、信心足、办法多、措施硬之外,还要有点韧劲,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都一如既往,坚持连续抓、经常抓、持之以恒、一抓到底,不达目标,决不罢手。

二、群策群力,科学高效推进工作

年前的腊月二十八,我们召开了年度重点工作准备情况汇报会,接下来,各部门、单位要充分发挥团队集体智慧的作用,对目标任务进一步完善细化工作方案,合理调整工作推进的时间节点,更加符合学校教学的实际需要;要强化攻坚意识,理清各项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并拿出与之对应的创新举措,加紧推进,切实把服务意识转化成服务能力和服务效果。

就工作推进,我想给大家提4点要求,概括说就是“走稳步、迈大步、早一步、高半步”。

走稳步,就是各项工作都要求真务实,扎实工作,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努力、去争取、去耕耘,使各项工作更加稳固,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迈大步,就是希望大家都要有锐意进取、勇往直前、逢一必争的信念,工作上要有大思路、大手笔、大举措、大动作,创出大的成效,干的工作能够拿得出、叫得响,争先进位。

早一步,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对大家说一句话,“挨了鞭子过河叫愚笨,不待扬鞭自奋蹄是明智”,干工作就是这样,必须干的事要早走一步,规律性的事要早谋一步,苗头性的事要早抓一步,为自己赢得时间和主动。

高半步,就是要求大家要不断的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坚持高站位、高出手、高品位,看远一点,想深一些,想细一些。

三、同心同德,加强作风能力建设

第一,要讲纪律。全局上下,无论领导还是普通干部,都要坚决执行《郑州市教育局工作规则》,严守各项制度要求和工作纪律。特别是严格上下班、请销假纪律,各位局领导不但要带头做好榜样,还要管好分管处室、处长。纪委要加强纪律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切实保证机关正常工作秩序,保证各项工作高效有序运转。

第二,要讲团结。一个单位,一个集体,风气非常重要,它是干好工作的基础。只有相互补台,才能好戏连台,每位同志都要有宽广的胸怀、非凡的气度,认识到“懂团结是大聪明,会团结是大本事”,自觉做到多看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多看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低调做人,不要在个人利益、权力大小、鸡毛蒜皮上斤斤计较。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努力营造一个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

第三,要讲实干。工作是价值之体、作为之现、成果之标,只有实干才有出路,只有实干才有前途。要在全局大力弘扬干事创业、无私奉献的良好风气,要真正使实干和奉献成为我们全体教育干部的一种风尚、一种觉悟、一种境界、一种追求。

同志们,第一季度时间将近过半,各项工作必须要迅速展开。今天下午,各处室、单位要立即召开内部工作会,安排布置近期工作,各位局领导要参加分管处室的会议,对工作的推进落实提出明确要求。希望全体同志都能以马的俊朗、豪迈、执着、笃行的精神,心中想全年,突出抓首季,致力保开局,实现各项工作首季开门红;策马扬鞭,奋蹄前奔,形成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确保各项工作全面推进、优质呈现!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领导防溺水安全讲话稿模板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

    领导防溺水安全讲话稿 学校领导防溺水演讲稿精选

    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优质的演讲稿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演讲稿模板范文,希望会对

    职业教育培训心得体会200字大全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

    2023年职业教育培训心得 职业教育培训心得体会优秀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

    最新孩子的权利心得体会(优质10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记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

    职业教育心得体会600汇总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

    英语实训的心得体会(实用5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英语实践心得体

    最新英语实训心得体会800字精选(7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

    英语实训心得体会1000字优秀(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

    最新教师转正培训心得体会总结优秀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