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市场人才需求调查报告范文(13篇)

时间:2023-11-02 作者:飞雪专业市场人才需求调查报告范文(13篇)

调查报告的撰写需要注重论证的合理性,结论的客观性和推广的实用性,突出问题的针对性和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在下文中,你将看到一些实际调查报告的写作示例,这些报告能够为你提供很好的参考。

专业市场人才需求调查报告范文(13篇)篇一

我国一般企业的人员流动率在5%~10%之间,旅游饭店业最适合的流动率在8%左右,然而中国旅游协会人才培训开发中心对全国二至三星级的酒店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旅游饭店人员流动率达到了23.95%,部分酒店人才流失率竟达到了45%以上。

当前,每个饭店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都必须面对员工流失问题。而员工流失率偏高,又是各饭店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同时,员工流失率偏高也给饭店带来了负面影响,其负面影响集中表现在:员工的流失给饭店带来成本损失;员工的流失影响饭店的服务质量;员工的流失使饭店业务受损;员工的流失会极大地影响士气。

以下是酒店人才流失原因分析:

从旅游行业发展来看,一方面旅游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行业,人才引入的门槛较低,不需要较高的学历和较强的专业知识,决定了旅游业的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人员的低准入和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旅游业的工作氛围,行业内跳槽思想变得正常和随意化;另一方面旅游行业发展本身的波动性和脆弱性影响,季节性的人员流动,淡旺季的差别及突发事件对旅游业的影响,也导致了整个旅游行业的员工需求弹性较大,一些酒店根据淡旺季的员工需求来安排长期工和固定工的人数,而让其他员工停薪留职甚至“去职”,这种变动无疑让员工增加了不安全和不稳定感,对有志于从事旅游业的人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再者,旅游行业是属于年轻人的行业,开放性强、工作节奏快、接触面广,对年龄也有一定的要求,年龄大的员工就会感到力不从心。所以,其人员流动率高于其他行业也是显而易见的。

传统择业观念的影响体现在两方面,很多人认为饭店工作没有地位,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一些员工认为自己所从事的服务工作低人一等,因而,一旦有机会,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地到其他行业中工作。我国旅游饭店业自20世纪80年代初才迅猛发,长期以来在政治、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受重视,加之酒店的服务性特点,服务人员不受尊重甚至遭到歧视。同时,传统的职业观点要求工作要具有稳定性,而旅游饭店的客源具季节性,不能为就业者提供长期性、稳定性的工作,造成了很多劳动力不愿涉足饭店业。另外,在我国饭店行业中普遍流行着这么一种观点:干饭店工作是吃青春饭的行业。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饭店员工,尤其是那些年龄较大的员工,很难安心工作,跳槽也就成为他们经常考虑的问题之一。

饭店员工,尤其是身处第一线的服务人员,工作量大,工作辛苦,有时还要遭受少数客人的有意刁难甚至是人格侮辱;在有些饭店里,出于管理者自身素质不高或管理方法欠妥,致使员工感觉没得到应有关心和尊重;有些饭店,特别是老国有饭店,存在着内部人员关系过于复杂、人际关系过于紧张的问题,一些员工因无法忍受这种压抑的工作环境而跳槽。

酒店有一个说法不眠不休不打样,它每年365天、每周7天、每天24小时都在营业,酒店最繁忙的时候是在周末和公共假期。前台工作人员需要倒班,工作时间不稳定,工作几年后职员就感到不适应,往往会选择一个“朝九晚五”的单位,对于在酒店工作的年轻男女而言,这肯定不是他们最喜欢的生活方式,就像其他人一样,他们也想在这个时候外出聚会而不是埋首工作。

酒店业对员工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来说需要形象气质佳、外语水平好的人,有些人工作几年后能力达不到要求不得不离开,而具备这样的能力和素质的员工,又往往跳槽到其他行业的跨国公司去工作了。今天我们年轻的毕业生有更多的就业选择,虽然酒店业在中国上升得很快,但比较而言它仍然占经济领域中相对较小的部分。酒店业需要与其他行业激烈竞争这些年轻的人才,一般而言年轻人在找工作时注重安稳性、声望和正常工作时间。

在我国饭店业中,不同规模、档次与经济类型的饭店之间及饭店与基它行业间的报酬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一些外资高档饭店员工的收入水平普遍要大大超过国内饭店、高新技术行业的工资水平又大大高于饭店业。许多员工把饭店支付给自己的报酬的高低作为衡量自身价值的标尺。由此,导致一些员工在寻找到能够提供更高报酬的企业后,就有可能选择跳槽。

报酬是在人们选择职业时比较注重的一个因素,但它并不是人们做出最终决策的惟一依据。事实也表明,有些人为了能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他们宁可暂时放弃较高的报酬。反之,若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机会,即便是能在这家饭店拿到比同行们更高的收入,他们也会跳槽到那些能给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的饭店或其企业去工作。

旅游酒店中薪酬的高低、薪酬结构和薪酬分配的合理程度成为影响员工离职的主要因素。由于饭店的微利经营,不可能对每一个员工都提供高薪酬,但应在公平、激励原则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薪酬结构和福利政策,并可以考虑给予员工至少是核心员工带薪休假的权利,并对做出较大贡献的员工,给予奖励,充分体现优秀员工的价值,并扩大其榜样示范作用。对于优秀的、具有核心地位的员工来说薪酬固然重要,但他们更关心的是自我发展前景和潜力。

年轻的雇员,特别是有才能的雇员,因其跳槽倾向而闻名,他们都愿意向最高的出价者出售自己的技能,并对任何雇主都缺乏忠诚感。劳动力成本以几何级数上升,同时生产率呈代数级增长,这对任何成长中的经济都是一个危险的趋势。劳动力密集的酒店业尤其难以承受。

旅游饭店的企业文化是这个饭店特有的传统和风尚,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促使员工共同遵循一样的价值观、信念态度、经营哲学和行为准则,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协同力。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人才,培养人才,形成团结互助,互相认同的企业文化。目前饭店中真正具有凝聚力、号召力企业文化的相当少,当人才自身的价值理念和企业文化相冲突时,他们必然会选择跳槽,从而加速了人才流失。

一些员工出于工作以外的个人方面的原因也可能做出跳槽的决定。例如,有些女性员工在结婚之后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他们可能放弃现在的工作;饭店工作比较辛苦,有些人会因为身体方面的原因而退出饭店行业。

近几年,我国旅游饭店业发展迅速,大部分酒店都面临人才缺乏的困境,培养人才不如猎取人才的观念促使人才竞争的重心转移到那些具有十分丰富工作经验和管理经验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以及具有良好业绩的营销人员群体。

酒店业呈现了集团化、规模化的发展趋势,人才需求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酒店业目前供应和需求量均较大的主要集中在低端服务人员,从业人员主要来源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这部分人进入酒店后主要担任前厅和客房服务人员,但要成为高级管理人员,存在一定难度。

目前星级酒店紧缺的专业人才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宾馆酒店总经理、各部门经理等中高层管理人才;第二类是技能级别较高的餐厨、服务等技能型人才;第三类是具备较强“补位”意识的服务型人才,这类人要能弥补酒店各个部门之间的服务空白点。

按照酒店部门来分析,酒店业目前在餐饮部、销售部、客房部三大部门用人需求比较大。酒店业内人士介绍,餐饮部是企业对外的部门,用人需求最为旺盛。从基础服务人员到餐厅经理都有需求。销售部紧缺的是营销管理人才,需要有若干年的行业经验,并且熟悉酒店特色和产品,熟悉酒店客房、餐厅、前台等各岗位工作特点,有很强的人际沟通能力。此外,随着各类进口保洁工具价格的攀升,如今酒店越来越重视客房部的工作,优秀的客房管理者首先要熟悉各类进口保洁工具,能进行工具性能维护和维修,此外还将承担下属员工的技能培训工作。

宾馆酒店一般都采用“三班倒”工作制,员工在生理和心理上要不断适应。如上班时间不能休息,中午吃饭一般也只有半个小时,而且必须轮换就餐等。

调查发现,认为经理人必须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占76.08%,10.88%的酒店认为,事业心和责任感是一个合格的酒店经理人必备的条件,而11.04%的酒店认为酒店经理人必须有“艰苦创业的精神”,只有2%的酒店认为经理人的“学历”是最重要的。

在酒店经理人必须具备的素质方面,不同的酒店显然有不同的要求。调查显示25.11%的酒店要求经理人具备“团队协作精神”,20.82%的酒店则要求经理人有“开拓精神”,而要求经理人必须“善于协调”和“善于沟通”的分别占14.58%和12.50%,14.58%的酒店认为经理人最重要的素质是“勤勉敬业”,10.41%的酒店则比较看重经理人是否“诚实守信”。

因此,在酒店管理这个特殊行业里,最重要的素质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发自内心的热爱”,以前有人看不起服务业,不愿意在酒店这种“伺候人”的行业里做,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对职业没有认同;酒店经营管理人才还要具备一项素质,即处理人际关系的高超本领,因为酒店业做的是“人”的生意,比起其他行业更需要频繁地与人打交道,如果性格不适合与人沟通,就比较难在这一行立足;酒店职业经理人需不断升华自身职业素养,衡量成熟的职业经理人能力的最高标准是对旅游市场的正确决策和把握,既要熟悉旅游市场动态,在把握发展趋势、确立市场定位等决策层面上具备判断力,又要精通业务,懂管理,能进行实际操作。

及酒店期望。

现在全国各地每月甚至每天都有新酒店开业,并且档次高,星级高,再加上高薪酬的一些国外酒店集团也在不断进入中国,这就从客观上为旅游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提供了就业条件,可就业状况却不容乐观。

目前,我们在饭店工作的毕业生中,绝大多数都在三星级以上的旅游饭店工作。

1.从工作的岗位来看,既有业务部门,也有职能部门。在业务部门工作的主要是一线的服务员。譬如:前厅接待员、行李员、中餐服务员、西餐服务员、客房服务员、销售代表等,在职能部门工作的主要是从事一些基本的工作。譬如:人力资源部文员、部门经理秘书、人力资源部培训员等。以上只是毕业生刚入职时的工作岗位,如果能够坚持继续在饭店工作的,基本职位上都有所提升。在走访过程中,有个别毕业生已经做到了某四星级饭店的销售部经理,还有做到大堂副理等等。

2.从工作持续时间来看,绝大多数毕业生在一家饭店的工作时间都很短。也就是说,大学生员工的流动率很高。当然,这期间不乏有饭店自身的原因,但作为大学生本人也有一定的责任。

3.从饭店招聘情况来看,近几年大专毕业生比较受青睐。作为饭店行业,本身的员工流动率就很高,而招聘来的学旅游的本科生,很少有在饭店工作时间长的。作为饭店方认为,并不是不给这些高学历的大学生提升的机会,而是有许多大学生不愿意从一线的服务员做起,刚进入饭店就想做管理岗位,但其实这是不现实的想法。所以导致了饭店不愿意招聘学历较高的大学生,等把人培养的差不多了,人却辞职了。这样对于饭店而言则是较大的损失。

旅游专业毕业的学生,中专生和高职高专学生比较能够尽快适应企业要求,动手实践能力强,较受企业的青睐。而从高校毕业的本科生,在校学习的多理论知识,而没有接受良好的技能培训,进入工作后需要较长时间适应,加上大多数学生对就业岗位和待遇期望值较高,使得自身和企业需求方存在严重分歧,以此导致就业率低、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再者,旅游人才的成长历程也决定了跳槽相对多的现象。旅游专业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旅游专业的学生一般性格外向、思路开阔,总想涉猎最能体现自身价值的领域或岗位,这种性格和思想的好动性,决定了他们为寻求人生体验而跳槽。特别是在星级酒店工作过的年轻人,受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他们要生存、要发展,理所当然要它跳槽。

据调查,我校旅游英语专业的01届毕业生,到酒店中第一年的流失率竟高达50%,在其后的两年中,流失率为80%,只有少数几个人仍留在饭店工作。对沈阳市10家酒店的调查表明,近3年来,酒店招聘大学生168名,到目前已流失111名,流失率为66.1%,其中进酒店不到1年流失的大学生有81名,占流失人数的73%,有个别酒店连续3年新招聘的大学生几乎无一例外地在1年内流失。

中国旅游饭店协会调查数据的分析:大部分旅游饭店专业的毕业生不选择旅游饭店就业或转行的原因是:41.8%的院校选择了旅游业的薪酬水平缺乏吸引力,25.4%的院校选择了旅游业的职业发展缺乏吸引力,23.9%的院校选择了旅游业的社会地位缺乏吸引力,仅有3%的院校选择了户口等政策性因素。

当然,酒店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是造成的大学生流动的原因之一。

一是酒店对人才规划缺乏长远观念,对所需大学生员工岗位缺少正确的设计和分析。有些酒店尽管每年通过各种招聘会招进了一些大学生,但对大学生员工没有明确的培养与使用目标,抱着一种“使用了再看”的想法。其结果是,要么因“人才高消费”,进来的大学生员工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要么因使用不当造成“招进来,留不住”。

二是酒店对大学生的培训和开发不足,“只使用,不培养”的现象比比皆是,所以对于刚刚毕业,没有什么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酒店方对其缺乏应有的重视,使之较难在酒店立足,更谈不上有所发展,因此许多大学生纷纷选择跳槽。

三是酒店的人事管理制度僵化。酒店仍然遵循大学生与职高生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做法,提升制度也并不倾向大学生,使他们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加上目前酒店业已渐入成熟阶段,且现有的中层管理人员年龄较轻,因此大学生提升机会就相对减少,于是缺乏对未来的信心而选择跳槽。

四是薪资水平的高低是大学生就业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刚刚从学校出来的大学生,都希望能凭自己所学的知识获得比较可观的经济收入,但是酒店业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其工作时间较长,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少,工作的轻松自由程度不高且薪金待遇相对其他行业水平偏低。这也是留不住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原因。

五是酒店决策层,人力资源等部门用人观念陈旧,把员工看作是一种成本而不是资源或无形资产,只重视员工的工作成绩,忽略了员工的个人感受。特别是对于刚刚踏上社会的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心理和感情上可能会比较脆弱,如果酒店管理者对之再不关心不重视,他们感受不到个人存在的价值,会因缺乏成就感和归宿感,而流动。

旅游饭店企业要求旅游高职教育加厚基础课程,重视实践操作,使学生达到文理兼容、专业知识宽、应用能力和适应能力强的要求。饭店希望学生在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管理知识,为今后进入管理层打下理论基础的同时,还必须具备精良的专业操作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成为既懂管理,又会操作的复合型人才。

旅游行业是一个综合性强的行业,是人与大自然、人与人之间实现情感交流的行业。面对日益成熟的旅游消费者,饭店必须创新原有的标准化服务模式,逐步进入个性化服务的时代。要向客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就必须加强饭店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加强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饭店与客人之间的交流,必须要求饭店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所谓“双证”,就是学生在毕业前取得旅游高职大专学历证的同时,还须取得该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学历证代表的是综合文化素质,职业资格证代表从事某工作的专业能力,两者在学生就业中都十分重要。在劳动部规定的90个必须“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的工种”中,饭店行业的“前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餐厅服务员”、“调酒师”等就在其列。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就要求其毕业生必须具有“双证”(“毕业证+导游证”或“毕业证+前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资格证”)。实践证明,“双证”学生受到了饭店的欢迎。

跳槽是旅游饭店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旅游从业人员流动的原因很多。目前,部分高职大专生频繁“跳槽”,主要是没有“从基层干起”的思想。实际上,不管你是多么高级的人才,要有从服务员、从基层做起的思想准备。酒店管理人员需要知识,但更注重经历。要做好高层酒店管理者,必须要有基层管理员、服务员的经验,能够从基础做起,脚踏实地,否则,就很难在酒店有长足发展。

有许多毕业生在面试时听不懂考官的意思,还有人不能用外语流利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导致未被录用。对于一些高星级饭店,面试的后几关都会有外语面试,个别的还有外方的高级管理人员参与。所以外语的口语水平不仅决定着是否会被录用,而且在工作当中也是不可缺少的。

调查结果表明,酒店企业普遍认为,前厅管理与服务、客房管理与服务、餐饮管理与服务、康乐管理与服务、食品营养与卫生方面的知识、酒店市场营销、酒店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酒店心理学、酒店公关礼仪和现代酒店管理与操作实务等方面的知识、酒店服务职业道德等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课程非常重要。在酒店业发展的过程中,酒店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规范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提供的最佳结合也成为酒店消费者的要求。

酒店企业一致认为,酒店专业的学生的能力要求着重体现在:酒店服务技能、酒店的职业礼仪、职业道德、语言表达能力、外语表达能力、酒店行业政策法规的领悟和理解、酒店的经营与管理能力、酒店资源的规划与开发能力是必须具备的能力,计算机办公软件的操作能力也是必备的办公技能,良好的沟通能力也是现代酒店人才要求具备的基本素质。

对于社会所需求的人才素质要求而言,专业知识是最核心的素质、专业技能是学生对知识实践运用的集中体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酒店行业的外来企业日益增多,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作为现代化的办公手段,其应用能力也非常重要。由于酒店业的综合性强,对行业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团队精神有着更严格的要求。另外,创新能力、积极的心态、仪容仪表、领导能力和良好的身体素质也成为现在酒店从业者的必备素质。

目前,我国旅游院校在人才培养结构、办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还比较机械、保守。从课程层面看,传统课程重理论、轻实践,忽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从市场供需层面来看,旅游教育受教育传统模式及世俗偏见的影响与饭店业的需求严重脱节。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旅游教育,注重研究饭店业市场,加强与饭店的沟通、合作,借鉴国外旅游教育的经验,科学办学定位、人才定位,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理念,构建适应时代发展、市场需求的旅游教育模式。

酒店行业是服务性行业,酒店企业的从业者是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酒店和酒店产品是及时消费品,所接受的是面对面的服务,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消费者。因此,酒店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就直接体现为服务质量,这就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操作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由于专业的实践性强,酒店企业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摆在第一位。酒店服务与管理的技能训练、酒店礼仪规范尤其重要。前厅管理与服务能力、客房管理与服务能力、餐饮管理与服务能力、康乐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非常重要。食品营养与卫生方面的知识、酒店市场营销、酒店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会展概论、形体训练、计算机应用及实习、普通话的训练、英语听说的训练等实践环节都非常重要。我们以集中训练和分散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要求学生积极主动的对上述的主要课程进行训练,掌握主要的操作要领。

完善专业实习及社会实践,引导学生通过志愿者、义工、临时工等方式进行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设置专门学分。实习实践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学生们在工作中所学到的实际经验必须在回到课堂教学中以研讨会或者论坛的形式加以巩固。实习的学生们在工作环境中所学到的东西经过进一步的消化吸收将来在他们进入最终社会时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技能。

学生在大学里选择一门专业学习应该知道这门专业最终导向的工作类型,众所周知的一个事实,在充满竞争的社会,学生们更感兴趣的是在大学里找到一个所谓的学位,这是他们所学的而不是他们喜欢的课程,这样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不要错过搭上大学这班车。大学生应该在他们进入就业岗位做更多的准备,许多人对他们的求职所需并不知道,他们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何种工作,更不用说短期及长期的职业计划,这相当的令人失望,这些毕业生进入大学只是为了获得一纸文凭,而不是为了获得知识及生存技能,以便进一步实现他们的职业包袱。所以,应通过岗位认识、专业实习、旅游职业规划等引导学生的职业导向。

调查结果显示,酒店企业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方面、学生的人际沟通和交流方面、学生的承受能力、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方面及学生的处理问题的灵活能力方面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学校方面而言,不但应着眼于服务技能的培养,也要横向拓展学生的其他技能,可以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工程”中要求的“五种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正如许多其他的职业一样,比如说医生,老师必须跟行业最新发展趋势保持齐头并进,不仅仅是专业的文章和杂志,还要通过真实的工作实践,只有这样老师们在讲课的时候,才能更好的跟实践相结合。我们经常听学生们说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不是这样教的。

笔者调查发现,学生最希望教师有过实践经历、关注行业动态、与业界保持良好的关系,其次才是良好的教学能力、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这说明,学生更加希望自己受到与行业发展相关的教育,对老师在理论、学术上的造诣并不十分关心。这与大学对教师的要求不一致,大学一般都朝研究型发展,更强调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对科研成果的重视要大于真正为学生授课、培养学生的力度。因此,老师在这种激励制度下,势必选择对自身有利的行为,也就是采取大力科研、适当教学的行为方式。要改变这种状况,学校应该适当调整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考核制度,或者对不同的人才给予不同的考核指标,以激励现有教师实践的积极性,也可以吸引有丰富行业实践经验的企业界人士来校担任专职教师,使得学校对教师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一致。

对人才需求从质量上来说,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不仅是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要求,也是与世界接轨的需要。学校要与企业联系,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型人才。

专业市场人才需求调查报告范文(13篇)篇二

二调查目的。

随着国际经济的持续发展,国际贸易保持较快增长,对从事国际商务的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特此,我们做了关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查报告。

三调查对象及方式。

为了了解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的具体情况,我们对外贸管理人员以及本专业从事外贸的毕业生进行了一次初步的调查。调查采取问卷的方式,包括邮寄问卷和直接到用人单位发放问卷并与管理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

四调查人员。

xxxxxxxxxxxxxx。

五关于调查的分析。

(一)对企业调查问卷的分析。

1.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求理论的运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业务操作的能力,同时应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

2.英语为商务服务,优秀的口语表达能力是企业选拔人才的关键,此外,还应掌握一定的通用词汇,商务英语写作及英汉互译能力。

3.当问及资格证书情况时,公司普遍认为资格证书不是很重要,但是基本的证书还是要有的,比如英语6级证书和报关,报检资格证书等。

4.对于从事外贸行业的人员,学习第二外语有一定的必要性。

5.企业还特别要求计算机的使用能力,至少要懂一门编程语言或会使用图片处理软件。

(二)对毕业生调查问卷的分析。

1.涉及到找工作的问题,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只要努力,有准备,总有机会的。由此可以表明: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需求还是比较大的,就业前景十分广泛。

2.开始从事外贸行业的大学生,不要过分追求工资的高低,先给自己创造实践机会,获得经验。

3.伴随着国际经济的好转,本专业未来的发展和应用会更广阔,实用主义是大趋势,越来越多的学生,高校会选择开设此专业。

六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

1.课程设置有一定的缺陷,教育的主体内容偏窄,需要进一步拓宽。企业认为学校的专业教育除了要学习坚实的商务英语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应学习一定的财会,信息管理和现代通信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了解外贸知识的实际应用背景和主要应用领域,这样人才才能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2.实务操作能力底下,给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这就要求学校提供专业的实践机会如参加交易会,到外贸公司实习等。而老师的选择最好有实际外贸或涉外商务经验,老师应更多的考虑在实践中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学生的总结能力差,对事件和问题的表述不过关,甚至词不达意。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特别是商务信函的写作能力。

4.英语语言技能使用不过关,口语表达能力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建议学校最好每学期都有外教上课,而专业授课方式应以中英结合,英文为主。

七调查总结。

人才市场的需求正在发生演变,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潜力还是比较大的,而新的经济活动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英专业应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实际出发,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及商务知识相结合,为社会培养熟悉对外经贸和商务活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为目标,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将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适应未来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求。

专业市场人才需求调查报告范文(13篇)篇三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社会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状况,了解社会未来三年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及培养要求,从而为确定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提供基本的依据。我们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xx年3月,我系采用走访用人单位、问卷调查、资料收集与分析等手段,就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

此次调研涉及的用人单位主要有安徽、江苏、浙江等省的大中型企业、进驻安徽省芜湖、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上市公司、外资企业、大中型国有企业以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营企业;涉及到省内及周边地区的人才交流中心和人才交流会。

现就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需求的宏观背景。

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我国的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并将继续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

目前,我国计算机市场的主体仍然是行业应用市场。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行业应用市场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但行业间需求不一,增长各异。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是目前和今后采购、应用计算机产品的主流需求。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校培养大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

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总量在计算机行业属于排名靠前的,每年大约需求100万各种类型的毕业生,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行业的基础工作,特别优秀的可以从事一些开发研究工作,但大部分是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

二、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

1、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我省企业信息化也在全面进行,急需企业信息化专业人才。

目前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从事工作的性质来划分,大致上可以将计算机人才分为以下三类:

(1)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在攻读更高学位后)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他们的基本要求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对他们的主要要求是技术原理的熟练应用(包括创造性应用)、在性能等诸因素和代价之间的权衡、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等。

(3)从事应用型(信息化类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与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或售前售后服务的技术工作。对他们的要求是熟悉多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能够从技术上实施信息化系统的构成和配置。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目前我省高校计算机专业对第(1)、(2)类人才的培养已有一定的基础,而对于第(3)类人才的专门培养则是非常薄弱的。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结构。例如,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到xx年,我国需要高级计算机人才6万人,中级计算机人才28万人,初级计算机人才46万人。但是,目前计算机行业从业人员的结构呈橄榄型,高级计算机人才和初级计算机人才都十分缺乏,尤其是从事计算机行业应用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目前的人才供应情况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

对于这种现状的认识,一位企业负责人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目前计算机行业“蓝领”人数少的根本原因,不是企业不需要“蓝领”,而是缺乏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指挥“蓝领”、发挥其软件生产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振兴安徽的一项迫切任务,既懂计算机软件又懂计算机硬件维护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紧缺已成为安徽振兴经济的一大障碍,据我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人称,我省复合型人才为19、9万人,占技术人才总数的7、4%,与发达国家复合型人才总数40%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本行业中持有“双证”在手的大学生就更是少之又少。it产业的振兴势必将拉动并形成我省巨大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市场。

从我们调研情况下,了解到我省在未来3年内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仍有100万的人才缺口。而我省本专业的在校生仅为1700多人,远远供应不上这种需求,巨大的人才缺口使我们现在必须加大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立足本省,培养适合我省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应用人才。

2、企业在招聘时对计算机人才的期望。

在现在的就业形势和企业竞争条件下,市场出现了某种供大于求的现象。因此,企业在招聘新的员工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中不同部门的负责人对应聘者专业技能的要求不同。人力资源主管认为排在头三位的专业技能分别是: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数据库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而it项目主管认为排在头三位的专业技能则分别是: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能力、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网络管理和维护能力,此外依次需要具备数据库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

分别有87、9%的人力资源主管和81、7%的it项目主管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不少企业会参看毕业生是否参加过项目或实习以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条件。57、7%的it项目主管表示,会先安排新员工直接进入工作,然后在实践当中根据需要再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所以目前成熟的企业并不回避再培养问题,但迫切希望有效地降低再培养成本。

3、从全国范围来看,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也在飞速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也在逐年上升。

大量的传统企业在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是我国已经确定的长远战略发展目标,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短缺成为阻碍信息建设发展的瓶颈。

在需求度上,我国上规模的企业在百万家以上,每个企业搞信息化建设平均最少需要一到两名复合型计算机应用人才,那么全国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要在200万以上。由此专家指出,计算机应用是依托it产业迅速发展的“朝阳职业”,人才需求由低端到高端都有广阔的就业前景,职业行情将越涨越高。

4、用人单位关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素质和职业道德的观点。

在企业访谈过程中,每个it公司都毫无例外地谈到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高职毕业生仅仅掌握已有的知识是完全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综合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专业素质。

在“选择应聘者时优先考虑的前五项因素”一题中,首选是“持续学习能力”,得到了66、7%人力资源主管和项目主管的认同;其次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支持率达64、3%;第三是“沟通能力”,占36、4%;第四是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占56、6%;“参加过项目或者实习”和“团队合作意识”并列第五,支持率53、4%。学习成绩的支持率只有24%,可见企业只是把学习成绩作为应聘者学习能力的参考来考虑的,它们更看重一个人面对新事物的再学习能力以及面临新问题的解决能力。

尽管企业招聘时比较看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分别有87、9%的人力资源主管和81、7%的it项目主管认为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但素质与经验二者并不矛盾。招聘时考虑的是工作的关联性、有效性及成本最小化,而一旦进入工作角色后,注重的不仅是曾经做过什么,更是以后能做什么,要求员工在工作中能够应对经常变化的客观情况。

加强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是一个大家都认为重要但实际上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易被察觉,也无法提供定量的分析和评价;而一旦出现问题,损失则可能很大。在对“管理项目时员工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回答中,前5项依次是:(1)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技术不足、经验不足;(2)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不足;(3)职业道德和纪律性不强;(4)知识体系结构不合理,范围狭窄,内容陈旧;(5)沟通能力较弱。有43、7%的项目主管认为员工责任心不强。不少管理者抱怨有些员工跳槽太频繁,往往更多地考虑个人的待遇,而不太考虑集体和社会利益。人力资源经理和项目经理都表示不太愿意要那些频繁跳槽的求职者。可见,价值观的问题已经排在专业技术问题前面了。

因此以学习能力为代表的发展潜力,是用人单位最关注的素质之一。同时企业要求人才能够学习他人长处,而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以我为中心、盲目自以为是”的弱点十分明显。

5、关于复合型和宽口径。

近年来,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培养是一个热门话题。对于it领域而言,复合型人才是指既具有某个(某些)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与技能,又掌握了it专门技术的人才。

it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并且对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旺盛,学校应当而且能够拓宽专业领域,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受到应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实际上,企业对宽口径人才的需求更为实际。调查结果显示,在“是否考虑过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人中挑选销售人员”一题中,it项目主管给出肯定回答的为100%。从企业用人的角度考虑,招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员主要是从事技术性工作,但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会有一些人根据企业的实际要求和个人的个性优势而走上其他工作岗位。在调查中,大部分人力资源主管认为,开设人文或商贸课程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日后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现有的课程安排对于学生来说基本上是“一刀切”,学生们的学习内容没有太多差异,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不能体现出每个人的个性优势。当然,一些基本课程是大家应该学习的,但我们缺乏的是对学生进行个性分析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与指导。

因此我们认为要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掌握某个(某些)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可能并不现实。但是,许多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将来并不会一直从事本专业的技术工作,因此在校期间的培养除了专业知识外,学习能力也是要十分重视的。

三、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毕业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距用人。

专业市场人才需求调查报告范文(13篇)篇四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社会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状况,了解社会未来三年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及培养要求,从而为确定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提供基本的依据。我们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xx年3月,我系采用走访用人单位、问卷调查、资料收集与分析等手段,就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

此次调研涉及的用人单位主要有安徽、江苏、浙江等省的大中型企业、进驻安徽省芜湖、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上市公司、外资企业、大中型国有企业以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营企业;涉及到省内及周边地区的人才交流中心和人才交流会。

现就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需求的宏观背景。

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我国的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并将继续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

目前,我国计算机市场的主体仍然是行业应用市场。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行业应用市场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但行业间需求不一,增长各异。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是目前和今后采购、应用计算机产品的主流需求。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校培养大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

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总量在计算机行业属于排名靠前的,每年大约需求100万各种类型的毕业生,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行业的基础工作,特别优秀的可以从事一些开发研究工作,但大部分是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

二、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

1、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我省企业信息化也在全面进行,急需企业信息化专业人才。

目前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从事工作的性质来划分,大致上可以将计算机人才分为以下三类:

(1)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在攻读更高学位后)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他们的基本要求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对他们的主要要求是技术原理的熟练应用(包括创造性应用)、在性能等诸因素和代价之间的权衡、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等。

(3)从事应用型(信息化类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与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或售前售后服务的技术工作。对他们的要求是熟悉多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能够从技术上实施信息化系统的构成和配置。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目前我省高校计算机专业对第(1)、(2)类人才的培养已有一定的基础,而对于第(3)类人才的专门培养则是非常薄弱的。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结构。例如,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到xx年,我国需要高级计算机人才6万人,中级计算机人才28万人,初级计算机人才46万人。但是,目前计算机行业从业人员的结构呈橄榄型,高级计算机人才和初级计算机人才都十分缺乏,尤其是从事计算机行业应用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目前的人才供应情况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

对于这种现状的认识,一位企业负责人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目前计算机行业“蓝领”人数少的根本原因,不是企业不需要“蓝领”,而是缺乏能够有效地组织和指挥“蓝领”、发挥其软件生产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振兴安徽的一项迫切任务,既懂计算机软件又懂计算机硬件维护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紧缺已成为安徽振兴经济的一大障碍,据我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人称,我省复合型人才为19、9万人,占技术人才总数的7、4%,与发达国家复合型人才总数40%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本行业中持有“双证”在手的大学生就更是少之又少。it产业的振兴势必将拉动并形成我省巨大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市场。

从我们调研情况下,了解到我省在未来3年内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仍有100万的人才缺口。而我省本专业的在校生仅为1700多人,远远供应不上这种需求,巨大的人才缺口使我们现在必须加大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立足本省,培养适合我省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应用人才。

2、企业在招聘时对计算机人才的期望。

在现在的就业形势和企业竞争条件下,市场出现了某种供大于求的现象。因此,企业在招聘新的员工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中不同部门的负责人对应聘者专业技能的要求不同。人力资源主管认为排在头三位的专业技能分别是: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数据库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而it项目主管认为排在头三位的专业技能则分别是: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能力、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网络管理和维护能力,此外依次需要具备数据库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

分别有87、9%的人力资源主管和81、7%的it项目主管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不少企业会参看毕业生是否参加过项目或实习以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条件。57、7%的it项目主管表示,会先安排新员工直接进入工作,然后在实践当中根据需要再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所以目前成熟的企业并不回避再培养问题,但迫切希望有效地降低再培养成本。

3、从全国范围来看,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也在飞速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也在逐年上升。

大量的传统企业在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是我国已经确定的长远战略发展目标,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短缺成为阻碍信息建设发展的瓶颈。

在需求度上,我国上规模的企业在百万家以上,每个企业搞信息化建设平均最少需要一到两名复合型计算机应用人才,那么全国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要在200万以上。由此专家指出,计算机应用是依托it产业迅速发展的“朝阳职业”,人才需求由低端到高端都有广阔的就业前景,职业行情将越涨越高。

4、用人单位关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素质和职业道德的观点。

在企业访谈过程中,每个it公司都毫无例外地谈到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高职毕业生仅仅掌握已有的知识是完全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综合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专业素质。

在“选择应聘者时优先考虑的前五项因素”一题中,首选是“持续学习能力”,得到了66、7%人力资源主管和项目主管的认同;其次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支持率达64、3%;第三是“沟通能力”,占36、4%;第四是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占56、6%;“参加过项目或者实习”和“团队合作意识”并列第五,支持率53、4%。学习成绩的支持率只有24%,可见企业只是把学习成绩作为应聘者学习能力的参考来考虑的,它们更看重一个人面对新事物的再学习能力以及面临新问题的解决能力。

尽管企业招聘时比较看重应聘者的工作经验(分别有87、9%的人力资源主管和81、7%的it项目主管认为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但素质与经验二者并不矛盾。招聘时考虑的是工作的关联性、有效性及成本最小化,而一旦进入工作角色后,注重的不仅是曾经做过什么,更是以后能做什么,要求员工在工作中能够应对经常变化的客观情况。

加强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是一个大家都认为重要但实际上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易被察觉,也无法提供定量的分析和评价;而一旦出现问题,损失则可能很大。在对“管理项目时员工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回答中,前5项依次是:(1)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技术不足、经验不足;(2)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责任心不足;(3)职业道德和纪律性不强;(4)知识体系结构不合理,范围狭窄,内容陈旧;(5)沟通能力较弱。有43、7%的项目主管认为员工责任心不强。不少管理者抱怨有些员工跳槽太频繁,往往更多地考虑个人的待遇,而不太考虑集体和社会利益。人力资源经理和项目经理都表示不太愿意要那些频繁跳槽的求职者。可见,价值观的问题已经排在专业技术问题前面了。

因此以学习能力为代表的发展潜力,是用人单位最关注的素质之一。同时企业要求人才能够学习他人长处,而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以我为中心、盲目自以为是”的弱点十分明显。

5、关于复合型和宽口径。

近年来,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培养是一个热门话题。对于it领域而言,复合型人才是指既具有某个(某些)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与技能,又掌握了it专门技术的人才。

it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并且对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旺盛,学校应当而且能够拓宽专业领域,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受到应用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专业市场人才需求调查报告范文(13篇)篇五

随着国际经济的持续发展,国际贸易保持较快增长,对从事国际商务的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特此,我们做了关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查报告。

为了了解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的具体情况,我们对外贸管理人员以及本专业从事外贸的毕业生进行了一次初步的调查。调查采取问卷的方式,包括邮寄问卷和直接到用人单位发放问卷并与管理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

xxxxxxxxxxxxxx。

(一)对企业调查问卷的分析。

1.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求理论的运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业务操作的能力,同时应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

2.英语为商务服务,优秀的口语表达能力是企业选拔人才的关键,此外,还应掌握一定的通用词汇,商务英语写作及英汉互译能力。

3.当问及资格证书情况时,公司普遍认为资格证书不是很重要,但是基本的证书还是要有的,比如英语6级证书和报关,报检资格证书等。

4.对于从事外贸行业的人员,学习第二外语有一定的必要性。

5.企业还特别要求计算机的使用能力,至少要懂一门编程语言或会使用图片处理软件。

(二)对毕业生调查问卷的分析。

1.涉及到找工作的问题,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只要努力,有准备,总有机会的。由此可以表明: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需求还是比较大的,就业前景十分广泛。

2.开始从事外贸行业的大学生,不要过分追求工资的高低,先给自己创造实践机会,获得经验。

3.伴随着国际经济的好转,本专业未来的发展和应用会更广阔,实用主义是大趋势,越来越多的.学生,高校会选择开设此专业。

六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

1.课程设置有一定的缺陷,教育的主体内容偏窄,需要进一步拓宽。企业认为学校的专业教育除了要学习坚实的商务英语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应学习一定的财会,信息管理和现代通信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了解外贸知识的实际应用背景和主要应用领域,这样人才才能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2.实务操作能力底下,给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这就要求学校提供专业的实践机会如参加交易会,到外贸公司实习等。而老师的选择最好有实际外贸或涉外商务经验,老师应更多的考虑在实践中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学生的总结能力差,对事件和问题的表述不过关,甚至词不达意。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特别是商务信函的写作能力。

4.英语语言技能使用不过关,口语表达能力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建议学校最好每学期都有外教上课,而专业授课方式应以中英结合,英文为主。

人才市场的需求正在发生演变,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潜力还是比较大的,而新的经济活动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英专业应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实际出发,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及商务知识相结合,为社会培养熟悉对外经贸和商务活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为目标,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将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适应未来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求。

专业市场人才需求调查报告范文(13篇)篇六

北京目前普遍短缺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和学术带头人,需求的人才以本科生为主。当今北京最为缺乏的人才:

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环保与资源利用五大行业的领军式人物,即熟悉本行业在同行业中的地位,了解本行业当代国际前沿发展状况,有能力制定正确的行业、系统、部门发展战略与对策,推动行业迅速发展的“帅才”。

在基因工程、生物芯片、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纳米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具有国际水平的顶尖级人才。

熟悉世贸组织规则,适应国际竞争需要和能够解决国际争端的专门人才。跨领域、跨行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上海。

目前,上海紧缺的人才有12类,它们是:金融管理、高新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市政建设与管理、现代经营管理、环境保护、涉外法律、社会中介、经贸营销、企划咨询、港口航运航空、社区管理与发展。这些紧缺人才中,90%以上与知识产业有关。

知识产业发展将为上海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又需要大量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中高级人才。根据这一预测,计算机、通讯、电子类人才的社会需求量较大,相关服务产业的中高级人才仍然紧俏,一般性人才则将继续“滞销”。

广州。

从专业需求看,列前13位的依次是计算机类、中文类、英语类、财会类、管理类、电气类、机械制造类、法律类、建筑类、金融与贸易类、公安类、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数学类,约占整个需求的60.70%。

西安。

目前西安人才需求前10个职业是,推销展销人员;保险业务员;饭店服务人员;机械制造加工人员;部门经理及管理人员;护理人员;计算机工程师;物业管理人员;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焊工。

深圳。

据深圳市人才大市场目前的用人需求显示,需求量最大的是贸易销售类人员,所占比例达到了24%;其次是工厂类人员、机械类人员、电子通讯类人员、计算机类人员,分别占岗位总数的14%、10%、8%和6%。专业需求量排在前3位的是经济管理专业、电子专业和机械专业。

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学历要求来看,本科学历的占20.7%,硕士学历的占0.3%,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的占需求量的69%。

天津。

电子、医药、制造业仍是天津市吸纳人才的主要行业。人才需求前10名是市场营销、会计、计算机软件、企业管理、国经、保险、计算机网络、财务管理、机械与仪器仪表、人力资源管理。以上专业对人才的要求大都是本科以上学历,且具备相关工作经验,薪酬方面,除计算机软件、企业管理、会计专业略高外,其起步月薪基本在1000—20xx元之间。

杭州。

杭州的人才需求量排在前10位的分别是市场营销、业务代表、电子通讯、机械类、管理类、营业员、市场经理、文秘、管理顾问、工民建。目前杭州人才市场呈现出以下特点:

1.营销类需求量遥遥领先。

2.计算机、财会类需求低迷。

3.经营管理人才走俏。

4.学历要求趋向合理。

东莞。

东莞各人才需求量处在前10位是,销售、管理、计算机、保险、化工、地产、物流、超市、人力和文秘,起步月薪大都在1200—20xx元。另据了解,由于东莞企业产业结构向制造业过渡后,大量高层次研发人才成为需求的一个亮点。东莞市目前拥有的高级人才仅占人口总量的7‰,与广州25‰的比例要差很多。中高级人才的不足已成为东莞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中高级人才在东莞的就业前景颇为乐观。目前东莞人才市场有以下特点:

1.高级技工仍不能满足需求,身价紧逼硕士、博士。在首届广东省中高级技能人才交流会上,很多企业以年薪10万的待遇也未能寻觅到合适的人才。其中,特别是美容行业的美容师和高级厨师最受欢迎,而拥有高级证书的焊工、铣工、刨工同样走俏。

2.全日制家政服务人员告急,钟点工价高烫手。

3.复合型人才受欢迎。

4.介绍型入职渐成风气。由于东莞及珠三角的企业大多为民营企业,对员工的品行尤为关注,因此很多中高级人才多为在职员工介绍入职,从招聘会上引进的越来越少。

专业市场人才需求调查报告范文(13篇)篇七

司,人力资源部部长接待了我们,照样把我们领到了会议室。

相互介绍后,我们便进入正题。领导也直言不讳,提出我校学生在动手能力方面比较欠缺,不如广州航院等专科院校,并建议我们应该多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在人员配置方面,他告诉我们他们也和其他航空公司方面一样,分为两大类:一、机械;二、电子。主要为机械技术员,对于研究生几乎不考虑。另外他们急缺工作多年有着相当经验的高技术工程师,我想干机务这一行应该就是这样吧,经验越丰富越受人重视。另外,我问到他们是否有对于faa执照的需求时,领导意味深长得告诉我,从长远来看我国民航与外航的接触将会越来越多,因此对持有faa照能够放行外航飞机的机务会越来越受青睐。结束谈话我们合影留念后回到梦都宾馆。

三.实践总结。

这次昆明之行,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机务工作的实质:他便是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为每一架飞机进行诊疗医治,为每一次飞行做好安全保障。

基于机务如此重要的职务,机务人员应该具备全面的素质,首当其冲的便是动手操作能力,作为一名机务,你应该在飞机停靠的很短时间内判断出飞机可能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以及安全隐患,并能够动手排除之。当然这种技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所以一开始我们应该坚决按规章制度按条例一步步的实施修理计划。其次,英语阅读能力,目标就是能够熟练的掌握维修手册,灵活的运用它,当然在英语国际化的今天听、说的能力也是我相当重视的。第三,身体和成绩,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成绩反应了我们在学校几年的态度。第四,为人处事的能力,要为一架庞大的飞机做好保健,那可不是一个人的事,无论何时都应该以团队为重,以大局为重,坚决服从领导的指示。第五,自学能力,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了解的越多,知识越丰富,越受人期待与重视。

结语: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机务生活我不得而知,只能从每一次的谈话中了解一些关于机务的碎片,所以我得努力地提高自己,为成为一名资格机务做好准备。

专业市场人才需求调查报告范文(13篇)篇八

实际上,企业对宽口径人才的需求更为实际。调查结果显示,在“是否考虑过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人中挑选销售人员”一题中,it项目主管给出肯定回答的为100%。从企业用人的角度考虑,招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员主要是从事技术性工作,但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会有一些人根据企业的实际要求和个人的个性优势而走上其他工作岗位。在调查中,大部分人力资源主管认为,开设人文或商贸课程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日后工作有着积极的影响。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现有的课程安排对于学生来说基本上是“一刀切”,学生们的学习内容没有太多差异,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不能体现出每个人的个性优势。当然,一些基本课程是大家应该学习的,但我们缺乏的是对学生进行个性分析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与指导。

因此我们认为要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掌握某个(某些)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可能并不现实。但是,许多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将来并不会一直从事本专业的技术工作,因此在校期间的培养除了专业知识外,学习能力也是要十分重视的。

三、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毕业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距用人单位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基本的抽象分析问题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

(3)责任心和纪律性不强;。

(4)价值取向和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不成熟;。

(5)外语能力欠缺;。

(6)承受压力的能力不足。

四、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1、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相对陈旧。

总的来说,目前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课程体系,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的。但有些课程的内容只是普通高校课程的简化,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实用技能的训练相对不足。尤其是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极少,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职业技能训练不成体系,力度不够,对职业素质的教育(如开拓精神、市场观念、管理技巧、团队精神、应变能力等)尚没有得到全面的实施。现有课程体系存在以上问题,与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相脱节,导致该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相关行业工作。

在教学方法方面,虽然基本上采用了理论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法,但对学生职业技能以及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相对不足。社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强调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按传统方法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

由于职业教育招生困难,导致生源的整体素质要比过去有所降低。有些学生文化基础素质较低,学习的自觉性比较差。但客观的分析后,并不是这批学生没有能力,而是需要有适合他们学习的课程和教学方法,要增强教材和教学方法的趣味性,给予学生更多动手的机会,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在实际访谈调研中人们发现,这批学生对于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很感兴趣,并且能够很好地掌握。对于工具类的课程,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强。

2、该专业复合型师资缺乏,职业实践经验不足,专业知识滞后。

该专业既懂技术又具有职业实践经验的复合型教师严重缺乏,这样会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无意识的偏离专业培养方向。现有教师缺少职业培训、技术更新滞后、缺乏教育创新机制等,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

本次调研工作是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中职教师的一次对机电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参加本次调研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员是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贺力克教授、李得尧教授,等专家。参加本次调研工作的还有是来自全省中职学校的32位老师。本次调研工作分两天。7月14日,我们到远大中央空调有限公司调研。远大中央空调有限公司是生产非电空调及空气品质检测功能、可持续建筑等产品的公司。7月15日,我们到中联重科有限公司调研。中联重科有限公司是生产重工业的公司。

一、调研目的与对象。

(一)调研目的。

中职教育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大众教育。为彰显职业教育的特点,通过本次调研收集和分析机电一体化专业类专业学生的社会人才需求状况信息,了解社会、行业以及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类专业人才知识、技能、素质要求的变化和趋势,为自己所在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学生就业指导提供信息,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的修订、教学的改革提供依据和帮助,提高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1、了解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确定就业岗位(群),了解岗位职责和岗位从业人员结构。

4、明确专业定位。

(二)调研时间、地点、对象。

调研时间调研地点调研对象。

7月14日远大中央空调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

7月14日远大中央空调公司可持续建筑厂长。

7月14日远大中央空调公司远大工程院院长。

7月14日远大中央空调公司对一线员工。

7月15日中联重科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

7月15日中联重科有限公司电气工程师。

7月15日中联重科有限公司对一线员工。

二、调研方法与内容。

(一)调研方法。

以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调研单位。调研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现场交流、问卷调查及座谈等形式,了解企业的现状、机电岗位的人才结构及需求情况;企业对中职学生的总体评价;企业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建议等。

7月14日,我们到远大中央空调有限公司调研。对人力资源部杨迎霞总监、可持续建筑厂肖长庚厂长、远大工程院余立军院长采取座谈形式调研,对一线员工采取表格形式调研。

7月15日,我们到中联重科有限公司调研。对人力资源部总监、一线员工都采取座谈形式调研。

(二)调研内容。

本次调研了工厂对高管人员、基本技术人员,对一线员工的基本。

素质要求,基本技能要求。

1、企业对不同层次人的需求分析。

企业对高质量产品的追求,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关注员工的质量,就生产这一企业基础而重要的过程而言,现场加工、检测、在线管理、在线维护等人员的质量决定了生产的质量。在与企业人力资源主管的沟通过程中,我们强烈感受到,企业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稳定而熟练的操作工是完成生产任务的基本保障,而要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具有高质量,设备维护人员又是重要的一方面,具有更熟练的操作技能或更宽的知识面或有复合技能的人更会受到企业的欢迎。

如某企业主要设备为自动化生产线,这些设备由企业根据其自身的用途自已研发,所以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线的维护人员不仅要对现有设备进行维护和维修,还要进行设备改造,以适应新产品的生产需求。这些维护人员就必需具备机电的相关知识和能力。在这些场合,复合型的技能人才企业更需要。

2、企业对员工社会能力需求的分析。

今年,我们更明显地感到:很多机电企业用人时,一方面考察其专业教育的背景,但更关注人的社会能力和非智力素质,善于与别人交流、正确的价值观、敬业精神、吃苦精神、纪律性、责任心、工作态度。而那些或外表(发型、服饰)时尚、或衣冠不整、或表情生硬的人在面试时往往不受机电企业的欢迎。

主要为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在这类岗位中,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技术含量较高,要求维修人员在认识机械设备、电气设备、机电设备结构和原理的基础上,有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目前在大多数企业,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一般都有较明确的分工,中职毕业生在这类岗位上开始时只能做一些辅助性工作。相对而言,装配类岗位中职毕业生更轻易上手,但待遇也较低。

3、机电岗位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调查组对上述机电类岗位从业人员的年龄、学历、技术等级及工资收入进行了调研。

(1)年龄结构。

(2)学历结构。

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从业人员学历结构如表3所示。初中毕业的人员一般只能从事简单机械的拆装;高中或中职毕业的人员除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流水线装配工作以外,中职毕业生经过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也可从事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工作,大专或高职以上毕业的人员经过实践经验的积累,则可以担任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技术员的工作。

(3)技能等级对应的人数比例及年收入。

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从业人员一般都持有钳工、机修钳工、装配钳工、维修电工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及相关的上岗证。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五个等级对应的人数比例如表4所示。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技术员一般为大专或本科以上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等专业毕业,经实践具备了高级以上技能水平的人员。

从表4可见,岗位同等级技能水平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有较大波动,主要是因为不同企业的经营状况有较大差别。同时从整体上看,各类人员的收入水平并不高,尤其是高级以上技能人才的收入水平偏低。这也是造成目前高技能人才紧缺的根本原因。

4、机电专业人才招聘渠道分析。

机电专业对应岗位的招聘渠道主要有:人才市场、招收相关学校应届毕业生、熟人推荐、网络、人才中介公司等。

对中职生来说,企业在招聘时一般通过面试,查阅学生的学业成绩及评价、所持的技能证书及具备的技能,有的还进行测试或考察试用,最后决定正式录用那些会做人、能干事的学生。

5、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评价。

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评价如下:(1)知识水平方面。满足占25%,比较满意占38%,尚可占29%,不满意占8%。(2)技能水平方面。满意占5%,比较满意占33%,尚可占42%,不满意占20%。(3)工作态度方面。满意占8%,比较满意占29%,尚可占51%,不满意占12%。

6、企业对中职机电专业教育教学的建议。

据调查,企业对中职校机电专业教育教学的建议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强培养目标定位的针对性,根据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设置课程和确定教学内容。

(2)在专业知识方面,应加强机械制图、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设备结构、机械传动、公差配合与测量、加工工艺、工装夹具等知识的教学,提高有效性。

(3)在专业技能方面,应加强机床操作、常见故障识别诊断和排除、刀具刃磨、零件精度测量、机械设备拆装、安装调试和维修等方面的练习。

(4)在工作态度方面主要有:树立准确的就业观;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行为规范,爱岗敬业;工作踏实,吃苦耐劳;不同企业的文化差异性教育等。

四、中职机电专业教学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设置及教材使用。

目前课程设置一般为: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金属工艺学、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气控制技术基础、cad/cam、plc、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工艺、钳工工艺学、电力拖动、安全用电、工厂供电、维修电工、钳工技术训练、电工技术训练等。

原有的课程体系及教材已经不能适应目前中职机电专业目标定位和教学需求,主观原因是作为学校层面也没有能力对课程体系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只能凭各个侧面的经验进行选择和取舍。

(2)实训条件。

近几年,我校加强了实训基地建设,改善实训条件,添置了各种类型的金属切削机床和其它实训设备。实训条件的改善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供了必要的保证。目前本专业开设实训项目分别有:钳工实训、电工实训、电子实训等。

(3)学生考证。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考取相应工种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五、机电专业改革建议。

1、机电专业培养目标调整建议。

从上述调研分析可见,在我国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背景下,对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无论从学生基础特点出发,还是从目前我校的办学条件出发,该类岗位的技能型人才都是中职机电专业合适的培养目标。所以,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主要培养从事机电维修与装配及相关岗位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2、机电专业课程设置建议。

课程设置既要以就业为导向,建立以任务为引领,以模块化项目教学为主的新型课程体系,又要结合学校的教学条件,强调可操作性。

3、机电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1)按照本专业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及主要课程内容。

(2)专业教学贯彻任务引领的教学思想,采用项目教学法。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典型项目作为教学课题,创设“生产情景”,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爱好,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利于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职业能力的综合培养。

(3)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沟通,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学历教育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都要为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提供支持,学生在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也获得相应的学分。在学历教育考核中,要建立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科学和持续性评估的机制,让用人单位、学生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学习评价。要将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结合起来,注意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

(4)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要求。学校应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的机制,以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要求,努力成为学习过程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咨询者。

专业市场人才需求调查报告范文(13篇)篇九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也与年俱增,应该说前景是乐观的。但由于前几年外语类专业招生过热,这几年总体就业形势又不太理想,外语类毕业生就业总体上已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

这几年师范类毕业生走俏人才市场,师范类外语需求量也较大。师范类外语专业需求量较大,师范学校的外语毕业生的就业较为容易,甚至不少外语院校的毕业生也去抢师范生的饭碗。

非师范类外语专业,语种不同,差别也较大。从近年需求情况看来,需求量最大的是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的需求也较大。这些语种的毕业生就业较为容易,高层次人才供不应求。而一些小语种的就业状况不太理想,如东欧和亚非的一些语种,除韩(朝)语、阿拉伯语基本持平外,就业都较为困难,有不少学生放弃专业,改行就业。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就业领域很窄,就业岗位很有限,没有弹性,而招生的人数超过了社会的`需求。目前,教育部对这些小语种的招生进行了控制,在调整后的新专业目录上可以看到,仅有英语、俄语、日语的专业设置不受控制,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朝鲜语、泰语、越南语、萄萄牙语、意大利语被列为须一般控制设置的专业。其余小语种全部属于须严格控制设置的专业,原则上不再增加专业点的设置。对这么多的专业设置进行控制,这在所有学科类别中是仅有的。

想报考外语院校的学生还必须澄清一种片面的认识。有不少高中生单纯地认为,考入外语院校,毕业后就能获得较多的出国机会,或是顺利地进入外资、中外合资企业工作,拥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较高的待遇,挤身“白领”阶层。外语院校毕业生在这方面的确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实际来看,外语专业毕业生出国机会和进入外企业工作的机会都明显高于其他学科类别的毕业生。但是,相对于外语类毕业生总体而言,能经常出国或是进入外企工作的只占很小一部分。据我们对外语院校毕业生流向的调查分析,外语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是国家机关及其所属单位,如外交部、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外经贸部、国家安全部等中央部委以及各部委所属公司或新闻出版(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社等)机构、图书情报机构、各省市的外事机构等。另外,国有企业也有一定的需求量。国家机关的机构改革,精简分流和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对外语院校毕业生的冲击较大。外资企业的需求相对每年数万毕业生而言犹如杯水车薪。位居首都、实力最强的北京外国语大学近几年每年进入外企业工作的毕业生约占应届毕业生总数的10%左右,而其他一些名气较小的外语院校要远低于这一比例。

另外,外语院校女生过于集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对她们未来的就业会产生不利影响,这一点也是女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考虑的因素之一。

专业市场人才需求调查报告范文(13篇)篇十

(3)责任心和纪律性不强;。

(4)价值取向和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不成熟;。

(5)外语能力欠缺;。

(6)承受压力的能力不足。

四、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1、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相对陈旧。

总的来说,目前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课程体系,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的。但有些课程的内容只是普通高校课程的简化,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实用技能的训练相对不足。尤其是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极少,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职业技能训练不成体系,力度不够,对职业素质的教育(如开拓精神、市场观念、管理技巧、团队精神、应变能力等)尚没有得到全面的实施。现有课程体系存在以上问题,与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相脱节,导致该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相关行业工作。

在教学方法方面,虽然基本上采用了理论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法,但对学生职业技能以及动手能力方面的培养相对不足。社会需求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强调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按传统方法培养的学生难以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

由于职业教育招生困难,导致生源的整体素质要比过去有所降低。有些学生文化基础素质较低,学习的自觉性比较差。但客观的分析后,并不是这批学生没有能力,而是需要有适合他们学习的课程和教学方法,要增强教材和教学方法的趣味性,给予学生更多动手的机会,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在实际访谈调研中人们发现,这批学生对于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很感兴趣,并且能够很好地掌握。对于工具类的课程,学生的接受能力比较强。

2、该专业复合型师资缺乏,职业实践经验不足,专业知识滞后。

该专业既懂技术又具有职业实践经验的复合型教师严重缺乏,这样会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无意识的偏离专业培养方向。现有教师缺少职业培训、技术更新滞后、缺乏教育创新机制等,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

本次调研工作是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中职教师的一次对机电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参加本次调研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员是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贺力克教授、李得尧教授,等专家。参加本次调研工作的还有是来自全省中职学校的32位老师。本次调研工作分两天。7月14日,我们到远大中央空调有限公司调研。远大中央空调有限公司是生产非电空调及空气品质检测功能、可持续建筑等产品的公司。7月15日,我们到中联重科有限公司调研。中联重科有限公司是生产重工业的公司。

一、调研目的与对象。

(一)调研目的。

中职教育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大众教育。为彰显职业教育的特点,通过本次调研收集和分析机电一体化专业类专业学生的社会人才需求状况信息,了解社会、行业以及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类专业人才知识、技能、素质要求的变化和趋势,为自己所在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学生就业指导提供信息,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的修订、教学的改革提供依据和帮助,提高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1、了解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确定就业岗位(群),了解岗位职责和岗位从业人员结构。

4、明确专业定位。

(二)调研时间、地点、对象。

调研时间调研地点调研对象。

7月14日远大中央空调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

7月14日远大中央空调公司可持续建筑厂长。

7月14日远大中央空调公司远大工程院院长。

7月14日远大中央空调公司对一线员工。

7月15日中联重科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

7月15日中联重科有限公司电气工程师。

7月15日中联重科有限公司对一线员工。

二、调研方法与内容。

(一)调研方法。

以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调研单位。调研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现场交流、问卷调查及座谈等形式,了解企业的现状、机电岗位的人才结构及需求情况;企业对中职学生的总体评价;企业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建议等。

7月14日,我们到远大中央空调有限公司调研。对人力资源部杨迎霞总监、可持续建筑厂肖长庚厂长、远大工程院余立军院长采取座谈形式调研,对一线员工采取表格形式调研。

7月15日,我们到中联重科有限公司调研。对人力资源部总监、一线员工都采取座谈形式调研。

(二)调研内容。

本次调研了工厂对高管人员、基本技术人员,对一线员工的基本。

素质要求,基本技能要求。

1、企业对不同层次人的需求分析。

企业对高质量产品的追求,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关注员工的质量,就生产这一企业基础而重要的过程而言,现场加工、检测、在线管理、在线维护等人员的质量决定了生产的质量。在与企业人力资源主管的沟通过程中,我们强烈感受到,企业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稳定而熟练的操作工是完成生产任务的基本保障,而要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具有高质量,设备维护人员又是重要的一方面,具有更熟练的操作技能或更宽的知识面或有复合技能的人更会受到企业的欢迎。

如某企业主要设备为自动化生产线,这些设备由企业根据其自身的用途自已研发,所以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线的维护人员不仅要对现有设备进行维护和维修,还要进行设备改造,以适应新产品的生产需求。这些维护人员就必需具备机电的相关知识和能力。在这些场合,复合型的技能人才企业更需要。

2、企业对员工社会能力需求的分析。

今年,我们更明显地感到:很多机电企业用人时,一方面考察其专业教育的背景,但更关注人的社会能力和非智力素质,善于与别人交流、正确的价值观、敬业精神、吃苦精神、纪律性、责任心、工作态度。而那些或外表(发型、服饰)时尚、或衣冠不整、或表情生硬的人在面试时往往不受机电企业的欢迎。

主要为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在这类岗位中,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技术含量较高,要求维修人员在认识机械设备、电气设备、机电设备结构和原理的基础上,有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目前在大多数企业,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一般都有较明确的分工,中职毕业生在这类岗位上开始时只能做一些辅助性工作。相对而言,装配类岗位中职毕业生更轻易上手,但待遇也较低。

3、机电岗位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调查组对上述机电类岗位从业人员的年龄、学历、技术等级及工资收入进行了调研。

(1)年龄结构。

(2)学历结构。

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从业人员学历结构如表3所示。初中毕业的人员一般只能从事简单机械的拆装;高中或中职毕业的人员除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流水线装配工作以外,中职毕业生经过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也可从事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工作,大专或高职以上毕业的人员经过实践经验的积累,则可以担任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技术员的工作。

(3)技能等级对应的人数比例及年收入。

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从业人员一般都持有钳工、机修钳工、装配钳工、维修电工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及相关的上岗证。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五个等级对应的人数比例如表4所示。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技术员一般为大专或本科以上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等专业毕业,经实践具备了高级以上技能水平的人员。

从表4可见,岗位同等级技能水平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有较大波动,主要是因为不同企业的经营状况有较大差别。同时从整体上看,各类人员的收入水平并不高,尤其是高级以上技能人才的收入水平偏低。这也是造成目前高技能人才紧缺的根本原因。

4、机电专业人才招聘渠道分析。

机电专业对应岗位的招聘渠道主要有:人才市场、招收相关学校应届毕业生、熟人推荐、网络、人才中介公司等。

对中职生来说,企业在招聘时一般通过面试,查阅学生的学业成绩及评价、所持的技能证书及具备的技能,有的还进行测试或考察试用,最后决定正式录用那些会做人、能干事的学生。

5、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评价。

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评价如下:(1)知识水平方面。满足占25%,比较满意占38%,尚可占29%,不满意占8%。(2)技能水平方面。满意占5%,比较满意占33%,尚可占42%,不满意占20%。(3)工作态度方面。满意占8%,比较满意占29%,尚可占51%,不满意占12%。

6、企业对中职机电专业教育教学的建议。

据调查,企业对中职校机电专业教育教学的建议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强培养目标定位的针对性,()根据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设置课程和确定教学内容。

(2)在专业知识方面,应加强机械制图、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设备结构、机械传动、公差配合与测量、加工工艺、工装夹具等知识的教学,提高有效性。

(3)在专业技能方面,应加强机床操作、常见故障识别诊断和排除、刀具刃磨、零件精度测量、机械设备拆装、安装调试和维修等方面的练习。

(4)在工作态度方面主要有:树立准确的就业观;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行为规范,爱岗敬业;工作踏实,吃苦耐劳;不同企业的文化差异性教育等。

四、中职机电专业教学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设置及教材使用。

目前课程设置一般为: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金属工艺学、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气控制技术基础、cad/cam、plc、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工艺、钳工工艺学、电力拖动、安全用电、工厂供电、维修电工、钳工技术训练、电工技术训练等。

原有的课程体系及教材已经不能适应目前中职机电专业目标定位和教学需求,主观原因是作为学校层面也没有能力对课程体系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只能凭各个侧面的经验进行选择和取舍。

(2)实训条件。

近几年,我校加强了实训基地建设,改善实训条件,添置了各种类型的金属切削机床和其它实训设备。实#fromend#训条件的改善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供了必要的保证。目前本专业开设实训项目分别有:钳工实训、电工实训、电子实训等。

(3)学生考证。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考取相应工种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五、机电专业改革建议。

1、机电专业培养目标调整建议。

从上述调研分析可见,在我国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背景下,对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无论从学生基础特点出发,还是从目前我校的办学条件出发,该类岗位的技能型人才都是中职机电专业合适的培养目标。所以,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主要培养从事机电维修与装配及相关岗位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2、机电专业课程设置建议。

课程设置既要以就业为导向,建立以任务为引领,以模块化项目教学为主的新型课程体系,又要结合学校的教学条件,强调可操作性。

3、机电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1)按照本专业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及主要课程内容。

(2)专业教学贯彻任务引领的教学思想,采用项目教学法。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典型项目作为教学课题,创设“生产情景”,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爱好,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利于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职业能力的综合培养。

(3)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沟通,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学历教育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都要为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提供支持,学生在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也获得相应的学分。在学历教育考核中,要建立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科学和持续性评估的机制,让用人单位、学生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学习评价。要将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结合起来,注意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

(4)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要求。学校应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的机制,以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要求,努力成为学习过程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咨询者。

专业市场人才需求调查报告范文(13篇)篇十一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相关人才需求特点调查报告,一起来看看!

加入wto还是其后的金融危机,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发面都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同时,大学生就业正逐步走向市场化的工程,这要求我们不仅得牢固自身素质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把握住市场的起伏走向与用人需求特点的变化。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社会总体用人需求特点进行调查了解,以便发挥自身特长优势为上岗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研究目的。

2.通过了解三大行业特点,简要概括出社会总体用人需求特点。

3.增加社会经验,提高自身认识,加强素质培养。

三:调查方法说明。

1.在这次调查研究中选取平时生活中接触比较频繁与密切的行业作为调查对象。

2.本次调查选取服务业的几个行业进行调查,具体有服装业,餐饮业,房地产业。

3.本次调查以文献资料、时事新闻报道研究为主,实地访谈为辅。

四:调查时间。

1月20日至1月29日。

五:研究成果与说明。

(一)概述。

鉴于现身实际情况不利于对更行各业用人特点进行深入研究。所以我们讨论决定将调查目标主要锁定在衣、食、住这三个方面,希望能从这三个方面总结概括出服务业的一些特点。

(二)、对象选取考虑与决定。

在“衣”这一方面,访谈对象:建设中路的“星期六名鞋店”以及位于步行街中段的“太平洋服饰购物广场”。

在“食”这一方面,访谈对象:江北路的“美味螺丝粉总店”和“泰丰美食馆”。

在“住”这一方面,访谈对象:江北路九龙新城的售楼部。

在以上的访谈中得到的资料仅供归纳总结各行业特点及用人需求时参考使用,访谈内容不列入文中。

(三)、浅谈各行业特征及用人需求情况。

服装行业——求贤若渴:

从调查中得知,中国服装行业虽然没有继续沿袭前几年高歌猛进的发展态势,但是作为我国“第二大消费热点”,服装行业的发展前景依然被大家一致看好。“服装经济”作为一种深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形态仍被外界关注与认同。中国服装人才网提供的数据显示,前三年中供需规模仍有着增长的态势,而且继续保持着供需两旺的势头。该行业招聘的专业岗位主要集中在首席设计师、设计总监、质检、外贸人员、销售主管、区域经理、导购店长、营销总监、市场督导采购主管等岗位。而且招聘企业集中的区域省份分布:广东、浙江、江苏、北京、上海、福建、湖北、xx等地。

根据收集到的现有资料,针对目前中国服装行业的人才需求行情,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热点专业供不应求、服装学校毕业生紧俏、网络招聘持续发力。而且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化,整个行业普遍存在这求贤若渴的现象,尤其凸显在服装设计这一块,缺少优秀设计师已经成为企业品牌发展瓶颈。而服装设计师、服装制版师又间接决定企业的命运。所以要在该行业中大展身手的话就必须得熟练地掌握自己的专业技能了。

饮食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国家饯行低碳经济,餐饮行业将面临旨在低碳环保经济的全新改革。行业只有更加注重社会责任,低碳餐饮才能得到发展,接受访谈的两个单位在这一点上便显出一致的认同,因为这是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餐饮业这一特点将会尤为突出。此外受金融危机及气候异常的冲击,饮食业的平利润不断下降,物价不断上涨,而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为保持竞争优势,餐饮企业短期内难以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价格将成本压力转移给消费者。面对这一情况,餐饮从业人员短缺现象持续不断,尽管企业已经提薪或者增加福利进行补救。

因此要在该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必须打破常规思维模式,通过创新的手法来挽救行业的局面,换句话说,餐饮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房地产业——稳重求胜。

房地产业是指通过市场运营机制从事房地产投资、开发、建设、销售、出租、管理、服务、咨询等项目的产业。新世纪以来房地产业得以迅速发展,其原因与我国三项重大制度和体制改革分不开。与房地产相关联的行业也是纵横交错,无论是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建筑业,还是物业,其中一项用人需求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整个行业的用人需求变化。

房地产业投资量大,投资回收期长、资产负债率高,对金融机构依赖程度大、牵涉面广,运作程序复杂、发展速度快,带动相关行业迅速发展,因此用人多为开放型人才,懂得灵活变通有自己的创新思路模式,此外要求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熟悉了解,访谈中了解到,该行业对组织管理型人才较为青睐。

(四)从三大行业思考大众化教育下大学生就业市场化。

在就业日益市场化的`今天,各类人才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要遵循人才“市场”的规律,立足于选择最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我价值的岗位,要应对市场的变化而择业,而不要盲目追求高工资、大单位,拥挤在大城市、大企业里。面对市场.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经受严峻的考验。校方也在为就业率的高低而努力,因为这关系到学校的社会效益,关系到学校下一年的生源。这就是市场规则.这就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主导高校毕业生就业.主导高等教育的发展。

如要想顺利的在就业市场化上发展就得想办法处理好其存在的矛盾问题——(1)就业市场化与人事制度改革之间的矛盾。(2)与大学专业设置之间的矛盾。(3)与大学生就业观念之间的矛盾。(4)与人才信息不畅之间的矛盾;这里不做解释。

(五)市场化就业的对策思考。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对就业环境的变化,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市场化的就业环境中各种就业因素的影响,多次就业,自谋职业,更为重要的是毕业生应转变就业心态,积极就业、谋业,以我为主,并努力完成从择业、就业到创业的转变。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性对策(一)正确认识市场化,增强就业意识是前提;(二)多样化就业、就业重心下移是方向;(三)积极谋业、甚至多次就业是选择;(四)从择业、就业到创业的转变是趋势;(五)培养目标的再确认、反思大学教育是延续。

六、总结反思。

这次的调查研究总体来说还算顺利,虽然其中遇到了许多的绊脚石和瓶颈,但是经过讨论对策制定方案也都一一排除解决。这是我求学以来进行的第一次社会实践调查研究,课题的圆满完成与我的组员提供的帮助支持是分不开的。整个过程之中我学会了很多社会经验与课题研究方法,也见识得了团队合作的力量。

这篇报告整体来看比较生涩空洞,而且存在说明不够充分,理论依据不明显的弊端,也许和我对课题的理解不够彻底与分析不够深入有关,这也正是目前阶段我的不足之处,我有信心有能力在以后更多的实践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七、参考文献出处。

服装人才网;饮食文化网;房地产信息网;搜狐网;新浪网;百度百科。

八、课题成员名单。

组长:xx。

组员:oo、yy。

专业市场人才需求调查报告范文(13篇)篇十二

4月27日,沈阳市就业和人才服务局发布《20春季中高级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沈阳市各区、县(市)行政区域内所属的企事业单位,具体包括中直企业、省属企业、市属企业、县属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

截至3月底,全市上报有中高级人才需求的企事业单位408家,中高级人才需求总数达4542人。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高级人才需求排在首位。

从12月至今年3月,沈阳市对全市各区县人才需求情况做了详细调查。沈阳市中高级人才的现状如何?从调查结果来看,呈现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的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408家上报单位中,现有各类人才总量为106092人。其中,博士829人,占人才总数的`0.78%;硕士7977人,占7.54%;学士及以下97286人,占91.4%。按职称分,高级职称4294人,占人才总数的4.01%;中级职称11526人,占10.87%;初级及以下90317人,占85.13%。

可以看出,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仅占8.32%,高级职称人员和中级职称人员仅占用人单位现有人才总数的14.88%。从需求角度看,408家上报单位的中高级人才需求总数为4542人。其中,博士54人,占人才需求总数的1.19%;硕士333人,占7.33%;学士及以下4155人,占91.48%。

从职称需求上看,高级职称需求120人,占人才需求总数的2.64%;中级职称需求434人,占9.56%,初级及以下需求3671人,占80.82%。从行业需求上看,中高级人才需求靠前的十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建筑业、教育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企事业单位对硕士以上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仅占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总数的8.5%,其中对“海归”硕士和博士的需求仅占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总数的0.79%。而对本科及以下学历人才需求却占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总数的90.53%。由此可见,沈阳的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以低学历、低职称为主。

同时,沈阳市装备制造业人才缺口较大。呈现出新兴产业需求多、供给少;传统产业需求少、供给多的局面。

专业市场人才需求调查报告范文(13篇)篇十三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各种岗位的需求有所增加,为掌握社会现有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状况,了解社会未来三年的人才需求及培养要求,从而为确定我院应用电子技术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提供基本的依据。我们对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我们采用走访用人单位、问卷调查、资料收集与分析等手段,就相关行业和企业对应用电子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此次调研涉及的用人单位主要有北京、山东、浙江等省的大中型企业、外资企业、大中型国有企业以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营企业,涉及到省内及周边地区的人才交流中心和人才交流会。

现就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与就业前景。

应用电子技术人才需求的宏观背景: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给应用电子技术相关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工业处于一个稳步发展的阶段,特别是进入wto以后,中国正在逐步变成“世界制造中心”,对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平稳且较旺盛。目前,对该类高技能型专业人才比较紧缺。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形成了许多融合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的新兴领域和新型产业,必然需要产品设备装配、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调研表明,经济发达地区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高职毕业生需求是巨大的,每年都需要一大批技能操作工人来充实生产第一线,前提是毕业生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因此,为了服务地方经济和适应区域经济,满足社会急需,我校对电子技术专业进行了改革调整,建立了一个科学、完善、具有职教特色的教学体系。突出应用性、整合性、实践性的原则,使毕业生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更具较强的操作技能。

二、电子企业对职业岗位的主要要求。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群主要为电子及相关企业生产线上的装配工、调试工、检测工、维修工以及一般的管理员工等。

根据生产企业对毕业生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总结出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掌握电子元件的规格、标准检测方法;

3.掌握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4.有一定的电子电路图阅读能力;

7.掌握电子产品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

8.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电子企业对毕业生的录用情况。

在录用和培养电子专业的毕业生时,绝大部分的企业都是非常重视的。对新毕业的学生,先进行上岗前培训,熟悉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生产流程,让其充分了解企业;对已上岗的毕业生,采用老员工负责指导,主管部门定期考核的办法,让他们尽快熟练工作;对动手能力较强、表现较好的毕业生则实行加薪加酬的办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就业环境和工资待遇。

我国沿海地区电子企业大多来自日本、韩国、台湾、欧美以及中外合资,当地就业部门的劳动保障制度比较健全,管理比较规范、严格,一般是五天工作制,周六和周日算加班,工资待遇较高,平均月底薪1200元以上,加班另有加班费,各类保险都有,大部分企业还有住房公积金,住宿、吃饭非常优惠。

五、高职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近些年来,由于部分地方仍然存在着“普高热”现象,致使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入学分数过低,致使部分毕业生整体素质下降。一些用人单位普遍反映部分毕业生由于文化理论知识不足、电子技术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以及专业基本技能训练较少,所以实际操作能力较弱,如:看不懂电路图、不能熟练操作和使用常见电子仪器等。

2.部分毕业生就业观念比较落后。虽然大多数学校对毕业生在毕业前开展了就业指导工作,但一些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仍然居高不下,怕吃苦,眼高手低,适应能力较差。他们把工资待遇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根据自身的条件去正确选择职业。

六、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电子专业的几点思考。

1.紧扣电子技术的发展脉搏,根据企业对电子技术人才的要求,确定培养目标。置受教育者于集机械、电子、信息、系统和管理为一体的现代背景下,坚持常规技术训练与先进技术训练相结合,坚持单片机控制训练和protel电路设计条件下综合训练相结合。

2.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改革旧的课程体系,保证职业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必须抓好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使学生打好厚实的专业基础;加强职业技能的培养,突出专业技能;重视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是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的主要依据,同时,本专业在“贴近生产、贴近工艺、贴近装备”思想指导下,以电子产品设计、生产、安装、调试、检测及维护能力培养为核心,认真分析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针对中职教育的宗旨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社会岗位的需求适时的调整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课程增强实用性、实践性,包含更多的现代技术和新技术应用。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的核心,是保证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的关键。电子技术专业的迅速发展,很多课程和教材已不适应专业的发展的需要因为应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构建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和运行机制。

3.重视一体化教学,边学边做电子企业需要的大部分是生产一线上的装配工、调试工、检测工、维修工以及一般的管理员工等,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一体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创新精神,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我们将课堂搬到一体化教室,使学生边学边做。目前,电子专业已有多门课程采用了一体化教学模式。

4.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坚持“多证书”教学。大幅度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加大教学设施的投入,注重校内现代电子实训基地的建设。

5.切实搞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2)通过就业宽带网发布毕业生资源信息,让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情况;

(3)参加人才市场举办的全国性校企合作交流会,签订供需协议;

(4)按照“诚实、扎实、朴实、创新”的八字方针对毕业生就业进行指导教育,尤其在吃苦耐劳、忠诚企业、讲究诚信、服从管理等方面要加强培养和教育,培养毕业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

(5)教育毕业生克服自卑心理和保守思想,勇敢地走出去,去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出。

相关范文推荐

    最热我会吃饭教案(通用19篇)

    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评估和调整教学计划的方法和建议,供大家参考。1、得要自己吃饭,

    最优听课评议反思(模板18篇)

    9.范文范本可以是经典的文学作品,也可以是优秀的学术论文,只要它具有指导和启发作用就可以成为范文范本。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

    最热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心得大全(19篇)

    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整理思绪,形成系统化的认识和观点,提高我们的思维逻辑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通过阅读这些范文

    优秀讲党课的心得(通用17篇)

    党课通过培养思想政治品德,使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党员身份和责任,进一步提高党性觉悟和自我约束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课学习资料,欢迎大家下载和参考学习

    最优黄金td心得体会(汇总18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积累下来的经验与感悟,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和反思。以下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经典范文,他们对于写作的观点和方法具有启发性和指导

    2023年新疆思想心得体会(模板18篇)

    写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学习和工作的一种总结和回顾,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这些范文涉及到学

    最优树立环保意识心得体会大全(18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从而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取得更好的表现。下面是一些成功人士的心得体会,他们的经验或许对我们有所借鉴。

    精选部队伤病员申请书(通用16篇)

    在申请书中,可以详细阐述自己的动机、经验和优势,以说服评审委员会或招聘人员对自己做出积极决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更多申请书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

    优秀小学教师个人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汇总18篇)

    在教学工作中,制定合理的教学工作计划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工作计划是指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份有序系统的工作计划。在教

    实用读后感第三自然段(通用17篇)

    读后感是对书籍的思想和观点的分析和阐述,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书中的理念和主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读者对这本书的读后感,或许能够给予我们新的启示。